配电安规案例分析10—10kV配电线路多工作组抢修(共3篇)
配电安规案例分析10—10kV配电线路多工作组抢修 篇1
配电安规案例分析10 10kV配电线路多工作组抢修
2007年8月19日,一座110kV变电站10kV河桥Ⅱ线314线路发生单相接地,经查系314开关下端到P1杆上3147出线刀闸电缆损坏,需停电处理。20日晚,生技股主任胡××等到现场查勘,决定拆开电缆头将电缆放到地面再进行电缆中间头制作,由配电运检一班龙××担任工作负责人。同时决定由配网110班更换3087、3147刀闸(因刀闸合不到位),班长王×为工作负责人。21日,配电运检二班王×持事故应急抢修单,负责3087、3147两组隔离开关更换工作;变检班龙××持配电第一种工作票,负责电缆中间头制作。12时30分,完成现场安全措施经调度许可同时开工。16时30分,配电运检二班完成3087、3147两组隔离开关更换、拆除现场安全措施(含与配电第一种工作票合用的接地线)后,由工作负责人王×向调度汇报竣工,并带领工作班成员离开现场。17时30分,电缆中间头处理工作将要结束,线路专责朱××电话通知王×来现场恢复电缆引线工作。18时20分,电缆中间头工作结束后,工作负责人龙××说要带人去变电站内恢复314间隔柜内电缆接线,当时刘××说电缆没接好,要求其不要离开现场并建议另外派人去。但龙××说只要几分钟,马上就回来,并带领工作人员进入变电站内。18时22分,龙××在变电站控制室内向调度员段××汇报说:“老段,我工作搞完了,向你(二人开始开玩笑,调度:向老人家汇报啊;龙××:向老人家汇报)汇报”。18时25分,龙××与维操队工作许可人办理工作票终结并返回到河桥Ⅱ线P1杆工作现场,也没有向在现场的其他作业人员说明已办理工作票终结和向调度汇报的事。此时,王×已到现场并准备进行河桥Ⅱ线3147隔离开关与电缆头的搭接工作。18时29分,县调段××下令维操队将河东变河桥Ⅰ线308、河桥Ⅱ线314由检修转冷备用再由冷备用转运行。18时42分,维操队在恢复河桥Ⅱ线314送电时,导致正在杆上作业的王×触电死亡。试分析该起事件中的违章行为。
1.变检工作负责人龙××电缆中间头制作而解开的电缆头未恢复、工作班人员未离开现场情况下,即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并向调度汇报工作结束,且汇报内容不全面、不具体。违反配电《安规》3.7.5“工作终结报告应简明扼要,主要包括下列内容:工作负责人姓名,某线路(设备)上某处(说明起止杆塔号、分支线名称、位置称号、设备双重名称等)工作已经完工,所修项目、试验结果、设备改动情况和存在问题等,工作班自行装设的接地线已全部拆除,线路(设备)上已无本班组工作人员和遗留物”的规定。
2.王×在完成刀闸更换后,未经配电第一种工作票工作票负责人同意,擅自拆除了配电第一种工作票上要求的、安装在3147刀闸电缆侧接地线,且王×电缆头恢复的工作未结束,不应办工作终结手续;王×明知接地线已拆除还擅自上杆进行作业。违反配电《安规》3.7.1“查明全部工作人员确由线路、设备上撤离后,再命令拆除由工作班自行装设的接地线等安全措施。接地线拆除后,任何人不得再登杆工作或在设备上工作”、4.4.7“作业人员应在接地线的保护范围内作业。禁止在无接地线或接地线装设不齐全的情况下进行高压检修作业”的规定
3.县调调度员段××接受工作负责人工作终结的汇报不严肃,在工作负责人汇报内容不全情况下,没有与工作负责人确认现场是否已拆除安全措施、是否具备送电条件,盲目向维操队下达送电指令。违反配电《安规》3.7.5工作终结报告有关内容要求、3.7.6“工作许可人在接到所有工作负责人(包括用户)的终结报告,并确认所有工作已完毕,所有工作人员已撤离,所有接地线已拆除,与记录簿核对无误并做好记录后,方可下令拆除各侧安全措施”的规定。
4.王×更换隔离开关所使用工作票的票种错误。当时更换变电站外电杆上的3087、3147两组隔离开关属于设备消缺工作,按规定应使用配电第一种工作票,违反配电《安规》3.3.2“填用配电第一种工作票的工作。配电工作,需要将高压线路、设备停电或做安全措施者”、3.3.6“填用配电故障紧急抢修单的工作。配电线路、设备故障紧急处理应填用工作票或配电故障紧急抢修单”的规定。
配电安规案例分析10—10kV配电线路多工作组抢修 篇2
1.1 瓷瓶击穿
重要原因是新架设的线路上针式瓶、悬式瓶没有经过耐压试验, 进网不规范。
1.2 查线无异常试送成功
如果线路上无异常的话, 变电站保护是不会动作, 因此故障线路必定存在不宜察觉的隐患。原因是巡线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使故障线路侥幸试送成功, 如果不深入的细查, 必定有发生更大故障的可能。
1.3 外力破坏
原因是汽车撞杆、汽车碰线和挂断线、村民放火浓烟引起架空线路接地、村民伐树碰到架空线上。
1.4 扎线脱落
原因是扎线没有按照正规的扎法并使用合适的扎线。维护部门也没有利用好线路停电有利时机进行登杆巡视, 发现处理此类本可避免的故障隐患。
1.5 电缆故障
原因是在采购这些隐蔽工程材料的时候没有能够把好质量关;施工单位在制作工艺过程中不规范, 电缆头制作没有将屏蔽线、高压胶带缠好;敷设电缆没有按规程来, 深度不够。
1.6 过桥或引下线烧断
原因是线路过负荷或老化, 连接处断落。线路巡视的过程中没有使用红外线测温设备, 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线路中发热的设备。没有将负荷与线路线径进行对比, 并及时更换。
2 10k V配电线路故障防范措施
2.1 合理布局配网线路设备, 提高施工质量和工艺水平
提高线路的绝缘化水平, 大力推广使用绝缘导线。加强施工工程中的监督管理, 对于施工中发现的缺陷隐患要及时消除, 对质量不合格的要坚决返工。合理安装线路干、分支开关, 减少线路故障停电面积, 开关安装位置要便于巡视检查, 便于操作, 缩短故障抢修时间。
2.2 加强对线路、设备巡视维护工作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试验和检修, 及时线路设备缺陷, 提高运行水平。定期开展负荷监测。
2.3 要加强用户设备管理工作
配电故障中, 由用户设备引起的约占25%。因此要定期巡视, 主动服务, 及时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 督促处理。
2.4 做好防外力破坏工作
采用在配电变压器和线路杆塔上悬挂警告标识牌、张贴宣传标语, 在公路边的杆塔贴反光标示, 在电力电缆线路通道上设置醒目的标识等方法, 对高危线路要加强人员巡视来减少外力破坏。
2.5 加强从业人员业务培训
特别是电力电缆知识、电缆头和扎线制作工艺, 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制定奖惩措施, 做到责任到人, 全程监管, 有据可依。考核部门也要加大线路故障的考核力度, 故障查无原因也要考核。
2.6 完善停电事件抢修作业流程
规定各责任环节职责和时间要求, 形成内部闭环管理, 缩短停电时间。加强配电线路运行分析, 找出线路故障原因, 总结规律, 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3 10k V配电线路故障抢修现状
目前, 10k V线路出现故障, 抢修人员不能够根据线路故障点的初步判断, 制定出故障巡线和线路分段隔离方案, 明确线路巡视和断路器拉合顺序, 明确人员分工, 甚至出现多人指挥的现象, 给人身和设备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也影响了故障排查效率。
4 制定优化的故障处理程序
4.1 严格遵守到达故障现场的时间要求
《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十项承诺》中要求:提供24小时电力故障报修服务, 供电抢修人员达到现场的时间一般为:城区范围45分钟;农村地区90分钟, 特殊边缘地区2小时。管理考核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
4.2 研判故障发生范围
4.2.1 初步判断故障范围。
当接到调度人员线路停电通知后, 可向调度值班员详细了解变电站线路保护装置反映的故障类型、动作电流值等, 并据此判断故障范围:如果是电流速断保护动作, 动作电流值大, 故障点范围一般在线路的前30%-50%;如果是过电流保护动作, 故障点范围一般在线路后半段, 或者是两相短路。有的线路保护还设有限时速断, 如果发生动作, 障点范围一般在线路的的中段。以上判断, 还要结合历史数据和经验来综合考虑。有些配网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地方, 装设有带保护的线路智能开关, 或者是带可调过电流保护的真空断路器, 也可以作为重要的判断依据。还有一些地区在线路上, 尤其是分支线路近端悬挂故障指示仪, 根据故障指示仪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线路故障发生范围, 但同样因为故障指示仪设备可靠性的的问题, 有时也会带来误判, 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4.2.2 制定线路故障巡视方案。
根据线路故障点的初步判断, 制定故障线路巡线以及线路分段隔离措施, 明确线路分段巡视的具体安排, 线路主干分支各位置断路器拉合顺序, 明确人员分工和负责人。
4.2.3 巡视中如何排查故障点。
按照故障巡线和线路分段隔离措施, 结合线路故障指示仪指示信息进行巡线。如发现故障, 分段巡视负责人应立即向工作负责人汇报, 迅速隔离故障点, 工作负责人向调控中心以及现场总巡视指挥人汇报, 由班组负责人安排抢修。如未发现故障, 则拉开第一个分段断路器和前段主线的主分支线路, 由工作负责人向调控中心报告:已对故障线路区域进行隔离, 恢复前段支线供电。按照故障巡线和线路分段隔离措施, 重复上述程序巡视隔离线路, 直到排查出发生故障的线路段。工作负责人安排对隔离段线路进行分组巡视, 直到明确故障点。需要强调的是:要将线路的重合闸功能退出,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故障冲击变电站, 尤其是电缆线路, 重合闸更容易损伤电缆, 反复试送会引起电缆线路绝缘薄弱点如中间接头处故障。
4.2.4 测量线路绝缘电阻并尽可能恢复线路供电。
工作负责人向调度确认该故障线路在冷备用状态, 验明确无电压后立即测量隔离点前、后线路的绝缘电阻。测量时应先接接地端, 后用绝缘杆将绝缘电阻表测试线与线路逐相连接测试。如隔离点前段线路绝缘电阻正常, 则由工作负责人向调度汇报, 要求送主线。然后对后段线路选择合适的分段点, 再次测量前、后段绝缘电阻, 并对可以送电的线路恢复供电。特别要注意的是, 如果是测量纯电缆线路或者是部分电缆线路或者是有隐蔽工程的, 一旦测量完毕, 首要任务是逐相对地放电, 要超过5分钟, 以免残余电荷伤人。在测量之前, 尽可能的把用户的用电设备隔离开, 这样测量出来的绝缘电阻值比较准确。相对来说, 绝缘摇表和高压耐压仪器配合使用, 更容易进行故障电缆线路判断。
4.2.5 恢复送电程序。
发现故障点后, 分段巡视负责人应立即向工作负责人汇报, 工作负责人下令隔离故障点并向调度汇报, 恢复对非故障线路送电。相关人员处理故障点后, 试验合格, 检查现场达到试送要求, 恢复送电。
5 故障发生领导到位及时汇报制度
5.1 相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不高的线路
线路线路故障后, 属地供电所到达现场, 人员、故障情况第一时间汇报到农电工作部 (或配电中心等主管部门) , 根据线路故障点的初步判断并尽可能的推测出恢复供电的可能时间, 时间较长的, 农电部要统一协调并及时向95598、政工部、值班领导和主管领导汇报 (主要解决舆情管控) , 做到信息互动正确及时。
5.2 重要线路
若城区及工业集中区的10k V线路出现故障, 农电部和运维检修部门应同时到达现场。如有架空线路和电缆的混合, 根据情况要求其他配电抢修力量、兄弟供电所同时查线, 各负其责。故障线路抢修由农电部统一协调。故障电缆排查有困难的, 由主管部门安排联系专业队伍或厂家。
5.3 严格执行《故障抢修到岗到位制度》
配电安规案例分析10—10kV配电线路多工作组抢修 篇3
1.引言
10kV架空配电线路的特点是农网线路多,供电半径长,大部份为放射式树枝型供电线路,线路间无联络,线路分段开关数量少,线路保护设备仍然简陋。在2010年农网升级改造中,虽然加强了对配电线路改造的力度,使配电线路运行水平得到了提高,但10kV架空线路事故仍时有发生。通过对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发生原因的具体分析,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甚至避免事故的发生,提高10kV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
2.常见事故及发生原因分析
由于10kV配电网绝缘水平低,线间距离较小,架空线路通过的位置多为丘陵、山地、空旷地方、水田地及有污染源的工业园地,线路易遭受雷击、外力破坏和设备等故障,致使线路跳闸。根据一般的运行经验,10kV架空配电线路的常见事故有如下几种。
2.1 雷击事故
雷击导致10kV架空配电线路事故通常有绝缘子击穿或爆裂、断线、配变烧毁、避雷器击穿等。雷击事故,固然与配电线路所处的位置,环境等客观原因有较大关系,电气设备存在缺陷也是造成雷击事故的重要原因。分析其设备原因主要有:
(1)绝缘子闪络放电。由于10kV配电线路上的绝缘子,常年暴露在室外空气中,表面和瓷裙内积污秽,或者制造质量不良,因而降低了绝缘子的绝缘强度,同时P-15T等针式绝缘子由于存在爬距较小等自身的缺陷,绝缘子表面潮湿后,产生闪络放电。当发生雷击绝缘子时,在大电流的作用下由于绝缘子瓷件与钢帽等膨胀系数的不同,常发生绝缘子爆裂事故,引起10kV线路接地或相间短路。
(2)10kV线路防雷措施不足。由于本地区地处亚热带多雷地区,年平均雷电日在98%以上由于架空配电线路供电半径长,虽然很多配电变压器都更换了氧化锌避雷器,但一些较长的10kV架空线路却没有安装线路型氧化锌避雷器,同时避雷器引下线被盗等也会引起雷电及事故。
(3)导线连接器接触不良。很多地区以前都习惯使用并沟线夹作为10kV线路的连接器,甚至个别用缠绕接线,导致导线连接不良,经受不住强大雷击电流的冲击,而烧损导线。
(4)避雷器接地装置不合格。不合格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大于10Ω,泄流能力低,雷击电流不能快速流入大地。避雷线引下线被盗,雷击电流无法流入大地。2.2 设备故障导致线路跳闸事故
由于制造质量以及安装水平等原因,导致户外电气设备存在着缺陷,设备之间的连接接触面不够,接触电阻过大;或者由于负荷电流大,引起连接处发热烧毁,导致线路缺相运行。
上述故障隐患主要是施工质量及运行维护经验不足,巡视检查不能到位所造成,其体现为:
(1)员工业务技术水平不足,运行经验不够丰富,在日常的巡视和维护当中抓不住主要环节,查不出线路缺陷和事故隐患。(2)由于运行中的配电线路存在引线、线夹、刀闸的连接处不牢,受外界环境影响(风、雨、雷、雪及氧化等)后,易发热、发红,如不能及时发现处理,最终烧损或烧断引发线路故障。2.3 外力破坏事故
外力破坏亦是10kV架空配电线路的多发事故之一,这类事故,根据破坏源头可分为:
(1)由于夏季雨水多,树林生长较快,茂盛的树木与10kV架空导线(非绝缘导线)之间安全距离不够,一遇刮风下雨极易造成导线对树木放电或树枝断落后搭在线上,风雨较大时,甚至会发生树木倒在线路上,压迫或压断导线,引发线路事故;
(2)车辆或施工机具误碰撞触10kV架空线路及杆(塔),引起线路接地;
(3)鸟害与放风筝或一些人为的向空中乱抛杂物碰触10kV架空线路引起相间短路速断跳闸;
(4)铁塔的塔材、金具被盗引起杆塔倾斜或倒杆(塔);(5)杆塔基础或拉线基础被雨水冲刷严重引起倒杆(塔);(6)违章建筑的工具或材料碰触导线引起相间短路速断跳闸。以上分析的是一些常见的10kV架空配电线路发生事故的原因。这些原因会危害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相应线路大面积停电。
3.防范措施
3.1 防雷击事故
更换、安装支柱式绝缘子或瓷横担。为了有效地减少该类事故,应该将针式绝缘子更换为支柱式绝缘子或瓷横担,新架10kV线路亦应选用支柱式绝缘子或瓷横担。运行经验证明,目前生产的支柱式绝缘子和瓷横担的耐雷水平及产品质量比P-15T针式绝缘子好。同时在安装前进行耐压试验保证安装质量,并在潮湿天气,加强对线路的特巡夜巡,及时发现并掌握绝缘子闪络情况,防范于未然。
安装氧化锌避雷器。在丘陵或空旷的地区,由于没有高大建筑物引雷,雷直击线路是常有的事所以宜在空旷的10kV架空线路上安装线路型氧化锌避雷器。新安装的配网设备如配变、柱上开关、电缆头等也必须安装氧化锌避雷器,以加强对10kV线路及设备的防雷保护,加强对线路避雷器引下线的巡视力度,及时修复被盗的避雷器引下线,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
选用安普线夹及FC力矩线夹。在今后的10kV线路改造和检修中,逐步淘汰并沟线夹作导线连接器,并严禁不用线夹而缠绕接线,应选用连接性能较好的安普线夹和FC力矩线夹。
检查、整改接地装置。定期检查测量10kV线路上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合格的及时给予整改。3.2 防设备故障
对10kV线路杆塔定期进行检查,对不够牢固的杆塔及时进行加固基础或增加拉线。新立杆塔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对于线路连接部分,应装设铜铝线耳或铜铝线夹使其接触良好。
3.3 防外力破坏
在交通道路边的杆塔堆砌防撞墩并涂上醒目的反光漆,以引起车辆驾驶员的注意,对于在配电线路附近的施工,应及时联络施工方,并签订《防护责任书》,避免盲目施工导致线路跳闸。在10kV架空配电线路杆塔旁设置醒目的禁止警示牌,禁止在10kV线路两旁300m范围内放风筝。加强打击破坏盗窃10kV线路塔材及金具的力度,力求得到当地公安、治保部门的配合,制定有效的措施和具体防范方案,设置专门部门负责实施运行部门定期巡视检查10kV线路的杆塔基础、拉线基础和违章建筑物,对被雨水冲刷严重的杆塔基础、拉线基础进行及时维修,对存在缺陷的设备及时处理和检修,对违章建筑物进行清理整顿。3.4 其它措施技术
运行部门应密切注意各10kV馈线的负荷情况,及时调整割接各馈线的负荷,严禁线路超载运行。在负荷高峰期运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导线连接器的温度,一旦温度出现异常超标,立即进行处理避免高温熔断导线,对电杆驳接口、铁塔、配变台架进行周期除锈上油,加强杆塔及金具的防护,提高10kV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在10kV线路上安装短路故障指示器,即使10kV线路发生短路故障,也能快速查出故障点及时排除,降低事故损失。10kV架空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与用电客户密切相关的事情,电力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和及时消除缺陷,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10kV配电网安全运行,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4.结论
【配电安规案例分析10—10kV配电线路多工作组抢修】推荐阅读:
南网安规题库配电06-06
35kV配电线路08-11
6KV配电线路11-16
0.4kV配电线路10-09
10kV配电网线路11-11
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措施探析05-13
配电抢修工作总结11-19
配电线路运行技术分析11-07
10KV配电配电网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