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配电线路

2024-08-11

35kV配电线路(共12篇)

35kV配电线路 篇1

0 引言

35k V配电化线路是指参照10k V配电线路建设标准架设的35k V线路,用来解决偏远地区供电问题。由于35k V配电化线路是简易的35k V线路,所以防雷设计与常规35k V线路相似,但若完全照搬常规35k V线路防雷设计方法,如通过提高线路绝缘水平、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减小保护角、安装线路避雷器[1]等方法来减少雷击事故,势必造成投资增加,而且还可能达不到预期的防雷效果。因此研究适用于35k V配电化线路的防雷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配电网防雷措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堵塞式”防雷措施,另一类是“疏导式”防雷措施。由于经济性缘故,一般采用“堵塞式”防雷措施[1]。35k V架空线路采用较多的防雷措施主要有架设避雷线、线路杆塔接地改造、线路装设避雷器、提高线路绝缘水平等[2,3,4],且不同的防雷措施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性。文献[5]基于层次分析法分析了不同防雷措施在输电线路防雷中的特点,从而选择最佳防雷措施。文献[6]指出评价线路的防雷水平应综合考虑线路走廊的雷电活动情况、地形地貌和线路结构等特征。本文分析了常规的架空线路防雷设计方案的特点及经济性,结合35k V配电化线路设计的特点,根据线路雷击跳闸率和线路耐雷水平,选择适用于35k V配电化线路的防雷设计方案。

1 35k V配电化线路设计特点

35k V配电化线路杆塔采用12m和15m直线杆,绝缘子采用复合横担绝缘子。线路绝缘子主要采用悬式复合绝缘子和复合横担绝缘子,二者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污闪能力强等优点,已在美国获得大量应用[7]。杆型按功能主要分为:支撑、耐张、转角、终端4种杆,其中支撑杆塔绝缘子采用复合横担绝缘子,转角、耐张、终端杆采用悬式绝缘子。

1.1 杆型选择

3 5 k V配电化线路架构主要包括:①单辐射方式,即单电源辐射方式;②两分段分支联络方式;③混合供电方式。35k V配电化线路的线路支撑杆采用钢筋混凝土单杆,杆塔的高度在平原开阔地选用12m,在有跨越和特殊地段选用15m。在气象条件较好区域的支撑杆宜选用图1(a)所示的杆型,在气象条件较差区域的支撑杆宜选用图1(b)所示的杆型;线路转角、耐张、终端采用A型杆,如图1(c)所示;T接点处采用门型杆,如图1(d)所示。

采用直线杆塔的线路对地距离较低,受线路杆塔限制,多种防雷措施可行性较差。

1.2 绝缘子的特点

3 5 k V线路绝缘子主要有瓷悬式、瓷柱式、复合悬式、复合横担等几种,由于35k V配电化线路应用环境条件较差,采用轻型化设计,对线路、绝缘子及金具都有重量要求,而复合横担绝缘子具有重量轻、绝缘性能好等特点,所以35k V配电化线路一般在终端、转角、大跨距杆塔采用复合悬式绝缘子,直线杆塔采用复合横担绝缘子。

1.3 线路的应力特性

根据35k V配电化的应用条件和适用范围,35k V线路导线主要采用两种规格,分别为LGJ-70/10和LGJ-95/15。为了验证35k V线路导线应力特性,利用某线路设计软件在典型气象条件下,分析了线路在不同档距下的弧垂。其中,LGJ-95/15在档距为95m的条件下,弧垂约为1m。

1.4 接线方式

3 5 k V配电化线路一般为无备用的单辐射结构模式,主要有无分段、分段、T接(分支)和混合等接线方式。其优点是简单、经济、运行方便,缺点是防雷设计难度较大。

1.5 接地方式

35k V配电化线路与35k V常规线路接地方式相同,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绝大多数单相接地闪络、接地故障能被消弧线圈消除[8]。

2 架空线路耐雷分析

长期以来对雷电过电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直击雷过电压上,对感应雷过电压的研究比较少。对于110k V及以上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而言,由于线路绝缘水平高,感应雷过电压对线路的影响不大;而对于35k V的架空配电线路而言,由于线路绝缘水平低,感应雷过电压已成为线路雷害跳闸增多的重要原因。根据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和绝缘配合》规程要求,雷击主要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9]。

2.1 感应雷分析

按照规程架空线路的感应雷电过电压,在距离架空线路大于65m处,35k V配电化线路无避雷线时,根据彼得逊法则雷击大地时,线路产生的最大感应过电压为:

式中:I为雷电流的幅值(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00k A);d为雷击点距线路的距离;h为架空线高度。

由公式(1)可知,架空线路耐直击雷与线路绝缘子的放电电压成正比,线路波阻抗直接影响线路耐直击雷大小。

雷击杆塔顶部且线路无避雷线时,导线可承受的最大过电流为:

2.2 直击雷分析

雷直击线路或绕击时,通过导线的雷电流为

式中:U5 0 %为绝缘子的50%放电电压;Z0为雷电通道波阻抗;Z为架空线路波阻抗。

雷击杆塔顶部,雷电流通过杆塔经冲击接地电阻Rch散入大地。考虑到35k V配电化线路杆塔较低,可以将杆塔用电感等效,线路的耐雷水平:

式中:Rch为杆塔冲击接地电阻;Lg为杆塔等值电感。

防雷计算中线路的防雷水平其实就是把线路最大的电压等效为50%雷电过电压而推算出来的电流值。

3 实例分析

本文对呼伦贝尔市的东乌珠尔至赫尔洪德35k V配电化线路进行分析,该路径沿线地势较为平坦,年平均雷暴日为30天。

东乌珠尔至赫尔洪德35k V配电化线路总长度53.4km,其中转角24次,杆塔共计569基(12m单杆529基,铁塔4基,15m的A杆36基),采用轻型化方式建设。直线杆采用复合横担(FZS-35/5),转角、终端绝缘子采用FXBW-35/70型复合绝缘子,全线杆塔可靠接地。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由于转角和终端杆均采用常规35k V线路用杆塔,防雷设计也可参照35k V线路。本文以直线杆塔为例,直线杆是一种常见的杆型,采用复合横担绝缘子,雷击冲击耐受电压为230k V,线路绝缘水平较低。线路耐雷水平分析见表2。

按照过电压保护规程规定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曲线:

lg P=-I/44

可以得出超过此雷电流的概率为92.67%,即92.67%的雷电在直击导线情况下将造成绝缘子闪络。雷电直击导线线路绝缘子闪络概率见图2,由图可知,通过提高线路绝缘能力防雷直击跳闸效果较小。采用35k V复合横担绝缘子的35k V配电化线路感应过电压小于线路绝缘子雷击放电电压,而采用3片WP-7绝缘子串的35k V常规线路绝缘能力小于感应过电压,容易造成绝缘子闪络。

4 综合防雷技术性能对比

由于电力线路防雷措施的选择受多方面的影响,如防雷效果、费用、对系统的影响、维护便利性[10]。35k V配电化线路防雷措施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上述方面因素,主要的防雷措施见表3。

通过上述对比,防雷措施按效果优劣排序为: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装设线路型避雷器>增加线路绝缘强度>架设避雷线>架设耦合地线。对于35k V配电化线路而言,防雷费用按由少到多排序为:架设避雷线=架设耦合地线<提高线路绝缘强度<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安装线路型避雷器。

3 5 k V配电化线路防雷设计应综合考虑线路的运行方式、重要程度、线路经过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特点、土壤电阻率等自然条件,并参考当地原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

5 建议及措施

1)35k V配电化线路防雷设计的目的是提高线路的防雷性能,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所以在确定线路防雷的方式时,应综合考虑系统的运行方式、线路电压等级和重要程度、线路经过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特点、土壤电阻率等自然条件,并参考当地原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

2)选择防雷措施应考虑维护费用。35k V配电化线路主要应用于偏远地区,线路维护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在选择防雷措施的同时,要避免因避雷措施而增大过高的维护费用。

3)35k V配电化线路防雷设计应从整体系统出发,但对特殊地段应进行针对性的设计。部分35k V配电化线路位于主干线路分支线,线路防雷设计应从整体出发,避免影响主干线路或重要用户可靠供电。

参考文献

[1]关志成.绝缘子及输变电设备外绝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林,赵军,扈海泽,等.某山区35k V线路防雷改造措施及仿真分析[J].供用电,2015,32(5):49-53.WANG Lin,ZHAOJun,HU Haize,et al.Reconstruction measures of a 35k V distribution line lightning protection in a certain mountainous region[J].Distribution&Utilization,2015,32(5):49-53.

[3]张连凯,咸日常,尹彬,等.某地区配电网防雷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J].供用电,2015,32(2):65-67.ZHANG Liankai,XIAN Richang,YIN Bin,et al.Study on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J].Distribution&Utilization,2015,32(2):65-67.

[4]易辉,崔江流.我国输电线路运行现状及防雷保护[J].高电压技术,2001,27(6):44-45.YI Hui,CUI Jiangliu.The present state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 in China[J].High Voltage Engineering,2001,27(6):44-45.

[5]陈新岗,袁涛.线路型避雷器在输电线路防雷中的应用[J].高电压技术,2003,29(12):17-19.CHEN Xingang,YUAN Tao.Application of line Zn Oarrester on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J].High Voltage Engineering,2003,29(12):17-19.

[6]张志劲,孙才新,蒋兴良,等.层次分析法在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措施评估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5,29(14):68-72.ZHANG Zhijin,SUN Caixin,JIANG Xingliang,et al.Application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n estimation of compositive transmission line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5,29(14):68-72.

[7]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S].

[8]夏斌,杨匀阳,张雨,等.山西柳西35k V线路雷害事故分析及防雷保护研究[J].供用电,2014,31(10):51-54.XIA Bin,YANG Yunyang,ZHANG Yu,et al.Analysis on lightning failure and study on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 of 35k V power line in Shanxi Liuxi area[J].Distribution&Utilization,2014,31(10):51-54.

[9]张永记,司马文霞,张志劲.防雷分析中杆塔模型的研究现状[J].高电压技术,2006(7):93-97.ZHANG Yongji,SIMA Wenxia,ZHANG Zhijin.Summary of the study of tower models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analysis[J].High Voltage Engineering,2006(7):93-97.

[10]刘洪刚,吴昊.高海拔高雷害地区线路防雷措施选用[J].供用电,2010,27(6):75-77.LIU Honggang,WU Hao.Sel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lines located at the areas with high altitude and high lightening damage[J].Distribution&Utilization,2010,27(6):75-77.

35kV配电线路 篇2

施工管理资料

1、施工合同

2、企业资质

3、管理人员资格证书

4、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5、施工组织设计

6、现浇混凝土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7、铁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

8、跨越施工方案

9、安全控制方案

10、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交底

11、输电线路施工安全交底

12、开工报告

13、机械器具安全用具统计

14、施工人员进场教育

15、施工人员安全教育

16、强制性条文计划申报

17、触电应急方案报审

18、项目划分报审表

19、设计变更与洽商管理制度报审 20、基础施工培训计划

21、质量问题台账

22、主要测量计量器具/试验设备检验报审

23、施工图纸会审记录

24、质量管理制度报审

25、质量管理体系报审

26、技术、安全交底制度报审

27、混凝土检验单位资质报审

28、物资管理制度报审

29、第二部分

材料、构配件质量文件

1、基础钢筋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2、混凝土质量文件及检验报告

3、塔材合格证及质量文件

4、钢芯铝绞线合格证及出厂检测报告

5、复合绝缘子合格证及使用说明

6、电力金具质量文件(预埋螺栓合格证)

7、复合光缆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第三部分 分部分项质量验收资料

1、线路路径复测记录表

2、铁塔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及评级记录表

3、现浇铁塔基础检查及评级记录表

4、铁塔组立施工记录表

5、导地线展放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表

6、导地线紧线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表

7、导地线直线液压管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表

8、导地线耐张液压管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表

9、导地线附件安装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表

10、交叉跨越检查记录表

11、OPGW展放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表

12、OPGW接线盒、引下线检查记录表

13、OPGW紧线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表

14、OPGW附件安装检查及评级记录表

15、接地装置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表

16、强制性条文计划记录表

第四部分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资料

1、分部分项评级统计表

2、单位工程质量评级统计表

3、单位工程感官质量检查记录表

4、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5、单位工程质量竣工报告

6、单位工程验收证书

7、单位工程交接证书

8、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申请书

9、单位工程自评报告

35kV配电线路 篇3

[关键词]输电线路;设计;要点;分析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电力工业蓬勃兴起,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电网设备数量与日俱增,输电线路设计成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特别是对于35kV-110kV的输电线路设计来说,更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然而当前,我国35kV-110kV输电线路设计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设计技术相对落后、设计策略呈现凌乱化、分散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适应新时期电网事业的迅猛发展,优化和完善原有的35kV-110kV输电线路设计方案,整合创新科学化的35kV-110kV输电线路设计策略,切实提高输电线路设计的工作实效,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当前电力工作的中心和要点在于形成一种以状态评价为基础性手段,以电力生产管理系统为支撑结构的新型输电线路设计体系,从而真正实现输电线路设计向科学化方向的过渡和跨越。

一、35kV-110kV输电线路设计的重要性

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工业的大动脉,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5kV-110kV输电线路设计是电力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做好35kV-110kV输电线路设计能够有效地保证电力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输电效率,降低输电成本,更好地适应电力市场的竞争要求,从而增强电力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和企业效益,促进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基础设施设计

1.塔杆结构型式及分类架空线路使用的杆塔按使用材料分类,有钢筋混凝土电杆和铁塔;按受力特点和用途可分为直线杆塔、耐张杆塔、转角杆塔和终端杆塔。

(1)直线杆塔用于线路的直线段上,线路正常运行时有垂直荷载及水平荷载,能支持断线或其他顺线路方向的张力。

(2)耐张杆塔除承受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之外,还能承受更大的顺线路方向的张力,如支持断线时的张力,或施工紧线时的张力。

(3)转角杆塔用于线路转角处,其受力特点与耐张杆塔相同,但其水平荷载包括角度合力,所以水平荷载值较大。

(4)终端塔用于线路首末端,可以是耐张型的或转角型的,受力特点与耐张、转角杆塔相同,但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需承受单侧顺线路张力。

2.导线选择常用的架空线的材料有铜。

3.绝缘子串架空导线处于绝缘的空气介质中,由于电压等级较高,为保证导线对地铝、铝合金、钢等。架空线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负载能力进行综合选择。铜是理想的导线材料,其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均好,但价格较贵,除特殊需要外,输电线路一般不适用;铝质轻价廉,导电性能仅次于铜,但机械强度较低不适应于35kV一11OkV设计;铝合金机械强度接近于铜,但受震动断股现象比较严重;钢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且价格较低,但导电性能差,为防腐蚀,必须进行镀锌处理。综合以上考虑架空送电线路35kV一11OkV导线一般选用钢芯铝绞线。有必要的绝缘间隙,需要将只悬式绝缘子串接起来,与金具配合组成架空线悬挂体系即绝缘子串。

三、35kV-110kV 输电线路设计要点

1.塔杆室定位与塔杆设计在塔杆室定位和塔杆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定位模板曲线。模板曲线指的是最大弧垂气象条件下按一定比例尺绘制的导线的悬垂曲线,即:在最大弧垂的时候,导线悬挂在空中相似形状。定位模板曲线首先应该计算各气象条件下的比载,并通过计算临界档距,判别控制气象条件,采用临界温度法或临界比载法判别最大垂直弧垂出现的气象条件:覆冰无风、最高温无风,然后求得定位模板曲线,并剪切制作。然后选定塔位,配置档距和选择杆型。塔位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档距配置原则,即应最大限度地利用杆塔高度和强度,相应档距的大小不应十分悬殊,避免过大的纵向不平衡力,尽量避免孤立档出现;杆塔使用应尽可能选用较经济的杆塔形式和高度;少占耕地和良田,减少施工土石方量。

2. 避雷器设计避雷器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它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切实保证电力设备运行的良好运行,我们必须加强电力设备中避雷器的试验,深入了解电力设备中避雷器试验中常见的故障,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合适的方式解决各项故障,深入推进避雷器的科学化应用,避雷器,又叫做过电压限制器,它的作用是把已侵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雷电高电压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保证用电设备不被高电压冲击击穿。电力系统运行的电气设备除了承受正常运行电压下的工频电压外,有时还会遭受到暂时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的作用。由于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幅值均会超过电力设备的绝缘耐受水平,在过电压的冲击下,会使设备绝缘损坏而导致设备发生事故。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来限制电力系统中的过电压。避雷器就是电力系统防雷保护措施之一。

3.专家系统,综合诊断电力工业要综合考虑技术先进性和成熟性,加强电力设备的状态监测技术、状态诊断技术、状态维修技术等等研究,是我们开展输电线路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充分运用专家经验及人工智能建立的专家系统将会有利于我们做出较为精确的综合诊断分析,并且通过实践产生的新情况、新思路、新观点又会进一步丰富经验和完善专家系统,使该系统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当前,我们对设备状态的诊断主要集中在建立数据统计分析上。反复的试验、运行、维修数据表明,设备异常,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设备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及数据资料的完整化正进一步增强。

4. 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提 高从业人员素 质是我们做好35kV-110kV输电线路设计的核心和关键。35kV-110kV输电线路设计工作所涉及的专业面广,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分工协作,加强合作,需要大量专业人员的参与和合作。随着国家电网的进一步普及,电力设施快速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对35kV-110kV输电线路设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提高专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引进一大批高素质的35kV-110kV输电线路设计人才队伍,合理优化人才结构,适应新时期的35kV-110kV输电线路设计工作。

四、结语

电力工业蓬勃兴起,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电网设备数量与日俱增,输电线路设计成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做好35kV-110kV输电线路设计能够有效地保证电力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输电效率,降低输电成本,更好地适应电力市场的竞争要求,从而增强电力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只有不断立足电力工作的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优化管理,采取科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才能不断更新。35kV-110kV输电线路设计的策略,紧跟日益发展的电力工业步伐,为电力工作创造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杜金秋.35kV-110kV输电线路设计要点分析[J].电子制作.2013(14).

35kV配电线路 篇4

在工业、农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 输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人员的关注与重视。若受到相关因素影响导致供电作业中断, 除设备无法正常运行以外, 也会给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并且, 在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 输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发生率逐年提升, 甚至可以说已成为我国当前最主要的输配电线路运行故障。特别是对于35k V配电线路而言, 为了能够降低雷击事故的发生率, 将雷击对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不良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 就需要重点关注对配电线路耐雷水平的改善工作。

本文即结合以上背景, 从装设避雷器的角度入手, 分析避雷器在改善35k V配电线路耐雷水平方面的价值。总结如下:

1 避雷器在35k V配电线路中的应用分析

相关研究中显示, 对于一些特殊地段而言, 常规意义上依赖于加强配电线路绝缘强度, 架设避雷线, 增加线路绝缘水平, 或者是控制杆塔接地电阻值等相关措施, 并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防雷效果。要想提高整个35k V配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还是应当从增设避雷器的角度入手。在35k V配电线路运行期间, 通过于雷电易击段架设线路避雷器的方式, 达到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目的。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1 线路型避雷器在35k V配电线路中的应用分析

无串联间隙型避雷器 (线路性避雷器) 直接与导线连接, 由于避雷器电阻具有非线性特征, 故而能够使绝缘子串得到可靠的保护。同另一种具有串联间隙特征的避雷器相比, 此种避雷器装置的主要优势体现在:无放电延时、冲击能量吸收可靠。同时, 在应用此类避雷器的过程当中, 为了避免因避雷器自身故障而对35k V配电线路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 故通常会在避雷器内部引入脱离装置。脱离装置的主要构成包括绝缘间隔棒以及脱离器这两个方面。在实际运行中, 避雷器流过过电压电流或雷电流的情况下, 脱离器不做动作, 若避雷器相关部件发生故障损坏, 此时流经脱离器的电流为工频电流, 诱发脱离装置动作, 避雷器可自动与导线脱离, 不会对35k V配电线路的正常供电产生不良影响。除此以外, 避雷器能够在绝缘间隔棒的作用之下与导线保持合理的绝缘距离, 运行期间具有免维护的特征, 综合优势确切。

1.2 串联间隙型避雷器在35k V配电线路中的应用分析

对于此类带有串联间隙的避雷器而言, 在将其与导线相互连接的过程当中, 通过空气间隙实现。间隙击穿电压明显低于绝缘子串所对应的闪络电压。在正常状态下, 避雷器装置处于空闲不动作状态, 不受工频电压因素的影响。在承受一定幅值雷电过电压作用力的条件下, 串联间隙动作会诱发避雷器处于工作状态, 以达到改善35k V配电线路耐雷水平的目的。此类避雷器的主要优势表现在:电阻片荷电率较高, 运行可靠性高, 能够有效控制雷电冲击残压水平, 提高避雷器整体寿命。

根据以上对两类避雷器应用特点的分析, 认为:从改善35k V配电线路耐雷水平的角度上来说, 一般线路可应用上述两类避雷器装置进行保护, 而对于易遭受雷击影响的区域而言, 考虑到避雷器的保护范围多在200.0m以内, 故而需要在进线端终端杆上通过架设带串联间隙避雷器的方式, 改善35k V配电线路耐雷水平, 并达到控制雷击跳闸率的目的。

2 避雷器改善35k V配电线路耐雷水平的机制分析

有关研究人员通过试验研究的方式分析不同避雷器引入方案下, 35k V配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变化情况。总结相关研究结果认为:首先, 对于装设有避雷器的35k V配电线路而言, 在避雷器装设1组、3组、5组条件下, 35k V配电线路耐雷水平有正比例增长趋势, 数据显示, 避雷器装设密度越高, 对于改善35k V配电线路耐雷水平而言效果更加突出。其次, 在雷击作用力影响下, 被雷击杆塔的冲击接地电阻取值将直接对整个35k V配电线路的耐雷水平产生影响。无论避雷器的安装方式为何种类型, 35k V配电线路的耐雷水平都会伴随着被雷击杆塔冲击电阻的提升而下降。最后, 对于35k V配电线路而言, 在引入避雷器的条件下, 按照相邻杆塔各装设1组线路避雷器的方式, 能够使两塔间线路绕击闪络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 实现改善35k V配电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目的。

3 结束语

对于我国而言, 35k V配电线路是整个配电网络的基础与关键, 其需要直接面向广大电力系统终端用户供给电能。相关企业主干线路同样以35k V配电线路为主。但, 受到雷击因素的影响, 当前35k V配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水平受到了比较大的威胁。如何改善配电线路的耐雷水平成为了备受各方关注的问题所在。故而, 本文围绕避雷器改善35k V配电线路耐雷水平的相关问题展开集中分析与探讨, 希望能够在后续的实践工作中加以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苟晓彤, 张露, 叶宽等.限制配电线路感应过电压的避雷器布置优化[J].高电压技术, 2009, 35 (2) :315-318.

[2]罗大强, 许志荣, 唐军等.根据历史跳闸记录对10kV配电线路防雷现状和问题的分析[J].电瓷避雷器, 2012 (2) :40-45, 50.

35kV配电线路 篇5

调兵山风电有限公司35kV高压架空线路

运行管理制度

第一章

第一条 此制度。

第二条

第二章 运行管理范围及组织机构

调兵山风电场高压架空线路运行管理范围为调兵山风场内35kV高压架空线路。第三条

第三章

线路巡视

第五条 线路巡视工作是为了掌握线路运行状况及沿线情况,以便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周围威胁线路安全运行的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并为线路检修提供依据和参考。

第六条 定期巡视:一般一月一次,考虑到调兵山风电场实际情况结合其它情况巡视,确定为每季度巡视一次。巡视工作由生产运行部牵头,检修组负责,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高压线路施工检修队伍承担。定期巡视结束,巡视单位必须提交巡视报告。

第七条 故障巡视:为查找线路故障点,查明原因及故障情况而进行线路巡视。故障发生后应由生产管理部、检修部协调组织有关队伍及人员进行故障巡视;巡视可在发生故障区段或全线进行,发现故障后应及时报告,重大事故应设法保护现场。对所发现的可能造成故障的所有物体应搜集收回,并对故障现场情况做好详细记录,以作为事故分析的依据和参考。故障巡视及事故与分析结束后,由检修组负责提交故障巡视报告及事故(故障)分析报告,同时组织队伍及时抢修线路恢复运行。

第八条 特殊巡视:在气候剧烈变化发生自然灾害(如台风、狂风、导线覆冰等自然灾害)或外力破坏、异常运行和其它特殊情况时进行特殊巡视,可及时发现线路的异常及部件的变形损坏情况。在特殊情况线路需要进行特殊巡视时,由检修组提出,生产运行部牵头,具体由检修组负责组织有关队伍及人员,开展特殊巡视。特殊调兵山风电场35kV高压架空线路运行管理责任部门为生产运行部,业务协作部门为公司综合部,公司生产主管领导指导监督。此制度包括线路运行管理范围及组织机构和线路的巡视、检测、缺陷管理、维护、事故检修、技术管理等方面。

总则

为保障调兵山风电场35kV高压架空线路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确保人身设备安全以及及时正确地处理35kV高压架空线路发生的故障和事故。特制定 1

平安煤业35kV高压架空线路运行管理制度

巡视可根据情况,进行全线、某地段或某部件巡视。

第九条 夜间、交叉和诊断性巡视:根据运行季节特点,线路的健康情况和环境特点确定重点后进行巡视。巡视工作由检修组提出,生产运行部牵头,具体由检修组负责组织有关队伍及人员开展夜间、交叉和诊断性巡视,其巡视可分全线、某地段或某部件进行。

第十条 监督巡视:公司生产主管领导为了了解线路运行情况,检查指导线路巡视工作而进行。监督巡视一般每年至少一次,一般巡视全线或某线段。监督巡视由公司领导提出,生产运行部牵头,检修组及巡视队伍配合参加。

第十一条

巡视的主要项目:巡视的项目根据巡视手册及有关规定进行,主要内容如下:

1、检查沿线环境有关影响线路安全的主要情况:

①、在线路附近有无危及线路安全及线路导线风偏摆动时可能引起放电的树木和其它设施。

②、在线路保护区内兴建建筑物,堆放影响送电安全的物品。③、在杆塔及拉线安全范围内取土、开挖施工等作业。

④、线路及杆塔附近河道、冲沟的变化,树木、竹林生产情况。

2、检查杆塔、拉线和基础的缺陷和运行情况的变化。①、杆塔倾斜,横担、整担及杆塔部件锈蚀变形、缺损。②、杆塔固定螺栓松动,缺螺栓和螺帽。

③、混凝土杆出现裂纹或裂纹扩大,混凝土脱底,钢筋外露。④、拉线及部件锈蚀、松弛、断脱抽筋,张力分配不均。

⑤、杆塔和拉线基础变异,周围土壤突起或塌陷,基础裂纹损环,下沉或上拔,护坡塌陷或被冲刷。

3、检查导线、地线的缺陷和运行情况变化。①、导、地线锈蚀、断股,损坏或闪络烧伤。②、导、地线弧垂变化。

③、导、地线连续金具过热,变色、变形,滑移。④、导线在线夹内滑动。

⑤、导线对地、对交叉跨越设施及对其它物体距离变化;导、地线上悬挂异物。

4、检查绝缘子及金具的缺陷及运行情况变化 ①、绝缘子脏污、瓷质裂纹、破碎。②、绝缘子串偏斜。

③、绝缘子串金具锈蚀、变形、磨损、裂纹、开口销及弹簧销缺损或脱出。

5、检查防雷设施和接地装置的缺陷和运行情况的变化。

平安煤业35kV高压架空线路运行管理制度

①、避雷器连接、固定情况以及动作情况。

②、地线、接地引下线、接地装置、接地体间的连接以及锈蚀情况。

6、检查附件及其它设施缺陷和运行情况的变化 ①、绞线滑动,断脱或烧伤。

②、防振锤移位、脱落、偏斜、钢丝断股,阻尼线变形、烧伤,绑线松动。③、相位、警告、指示及防护等标志缺损丢失、线路名称、杆塔编号字迹不清。

第四章

线路的检测

第十二条

线路检测目的及分类:线路检测是发现设备隐患,开展预知维修的重要手段。根据线路运行的特点及运行规程的要求,检测工作分为周期性及季节性检测两种。

第十三条

周期性检测

1、周期性检测工作是根据国家《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所规定的要求对线路进行的检测工作。周期性检测工作应结合线路设备的运行工况,周围环境变化等情况,适当调整线路检测周期。

2、周期性检测工作的主要项目:绝缘子绝缘测试、附件检查,导线连续金具的测试、检查,杆塔接地电阻的测量等。

第十四条

季节性检测

1、季节性检测工作是根据季节变化对线路部件的影响而开展的工作。

2、季节性检测工作的主要项目:杆塔本体、导线弧度和交叉跨越的测量,防雷设施的检查,杆塔倾斜度的测量等。

第十五条

检测时机与项目

1、杆塔检测时机与项目

①、巡视后发现问题进行检测项目:混凝土电杆裂纹检测,杆塔倾斜及基础沉降测量。

②、3-5年检测杆塔,铁件性能。

2、绝缘子检测时机与项目

①、清扫绝缘子时检测绝缘子裂纹,钢帽裂纹及绝缘子闪络灼伤。②、每年检测绝缘子低零值。③、每5年检测绝缘子全局附件。

3、导、地线检测时机与项目

①、大风时段观测重点部位导、地线舞动情况。

②、运行一年以后导线弧垂对地距离高,交叉跨越距离测量。③、每5年检测导、地线振动情况。测量点包括线夹、防振锤。

平安煤业35kV高压架空线路运行管理制度

④、负荷较大时应检测导线连续金具。

4、金具检测时机与项目。

每3年应检测金具锈蚀、裂纹、磨损、变形情况。

第五章

线路设备的缺陷管理

第十六条

线路设备缺陷的发现

线路设备缺陷的发现主要依据巡视、检测的结果。线路设备缺陷按其严重程度分为一般缺陷,重大缺陷和紧急缺陷。缺陷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划分缺陷等级并适时消除缺陷。

第十七条

缺陷的记录

发现缺陷应及时填写缺陷卡片,分类逐级上报,填写时应尽可能的详细,必要时应填写处理方案或意见。

第十八条

缺陷分析

巡线员应根据设备缺陷发生情况进行缺陷生成的分析,掌握其生成发展的规律,为预知检修防范措施的判定提供依据。

第十九条

缺陷分类管理1、2、3、一般缺陷:是指对近期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可引入年、季度检修计严重缺陷:是指缺陷比较重大,但设备在短期内仍可继续安全运行的缺陷,危急缺陷:是指严重程度已使设备不能继续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事故划中消除,一般要求消除率近85%以上。应在短期内消除,消除前应加强监视。

发生的缺陷。发生危急缺陷,应立即逐级向公司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及时处理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临时处理,随后尽快消除。

第六章

第二十条

维修分类

送电线路维修工作一般分为维护、检修和事故抢修三类。第二十一条 维护:为了维持送电线路及附属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而进行的修理工作,其主要工作如下:

1、线路名称及杆号的书写。

2、线路走廊内树木的砍伐和修剪。

3、对倾斜角度大于规定值的杆塔进行调整。

4、调整拉线紧固杆塔螺栓。

5、修排水道或道路等。

线路的维护

平安煤业35kV高压架空线路运行管理制度

6、基础培土。第二十二条 检修: 为了提高设备的水平,提高送电线路及附属设备至原设计的电气性能或 而进行的修复工作。检修分为一般检修和大修,根据作业方式不同又分为停电检修和带电检修。近年来根据线路运行状态,开展的所有状态检修和预知检修。

第二十三条 行恢复工作。

第二十四条 维修管理

1、技术管理:包括制度、维修计划,准备材料,工具,组织施工及竣工验收等。

2、安全管理:主要是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的编排和现场的执行监督。第二十五条 线路定期维修项目与周期

1、杆塔:每5年紧固杆塔螺栓。

2、绝缘子:每1年清扫危险物处理,也可根据运行情况进行调整。

3、金具:每1-2年对防震锤进行调整,也可根据运行情况进行调整。

4、沿线环境:每1年对树木、竹林进行砍断或修剪,并根据巡视结果及时发现危急情况随时进行。对防风措施根据巡视结果随时进行。第二十六条 线路大修(技改)。线路大修(技改)是对运行线路进行修复,使线路设备达到原设计的电气特性及机械性能而进行的检修。

1、线路大修项目:更换或补弦杆塔及部件,更换导、地线或调整导、地线弧度,改造杆塔接地网,对杆塔基础进行加固护坡,更换调整导、地线防雷装置,处理不合格的交叉跨越,根据防风、防侧杆,断线等反事故措施要求对线路进行改造等。

2、编制大修计划依据: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上级颁发的有关规程、制度及要求,在线路巡视、检修及检测中发现的缺陷,预防性试验检测中发现重大的问题,反事故措施和技术改进措施,可用于线路上的技术革新项目,保护人身和线路安全运行的措施等。

3、大修计划编制主要要求:编制线路大修计划应根据线路大修周期与大修时间配合进行,做到大修计划切实可行;确定大修项目,应了解线路目前运行状况,并对存在问题和缺陷进行核实,使确定大修项目符合实际情况。

4、线路大修周期和大修时间确定根据有关规定高压架空送、配电线大修的周期一般为一年或数年一次。但从调兵山风电场送出线路,场内线路以及电源备用线路投产以来多年运行实际状况,调兵山风电场高压架空线路大修周期可根据巡视、检测后发现重大缺陷,反事故技术措施,技术改造措施以及防护人身和线路运行安全等方面进行确定,具体周期可灵活,具体大修时间应安排在发电低峰期(每年的6-9月)。

事故抢修:对于各种原因造成送电线路非正常停电而必须迅速进 5

平安煤业35kV高压架空线路运行管理制度

第七章 线路事故抢修

第二十七条 事故抢修定义:事故抢修指由于受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暴风及外力破坏等)而造成线路侧杆塔、断线、金具及绝缘子脱落等停电事故,需尽快进行检修的工作。

第二十八条 人身设备的危害。

2、用一切可能办法使风电场保持运行。

3、由检修组提出,生产运行部负责,具体由检修组组织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抢修队伍进行抢修。

4、事故抢修应制定详细安全技术措施,履行工作票制度和工作许可制度。

第八章

线路运行技术管理

第二十九 线路运行技术管理内容:为了定期对运行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掌握规律,制定措施,不断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和运行工作水平,认真建立健全基础技术资料和运行记录,并保证技术资料的完整、连续、准确性。

第三十条 线路基础技术资料

1、线路设计、施工技术资料(1)、批准的设计文件和图纸(2)、路径批准文件和沿线征地协议

(3)、与沿线有关单位,人员订立的协议、合同(包括青苗、树木、竹木赔偿、交叉跨越、房屋拆迁等协议)

(4)、施工单位移交的资料和施工记录 ① 符合实际竣工图(包括 杆塔明细表及施工图)② 设计变更通知书 ③原材料和器材出厂质量和合格证明或检验记录 ④ 施工缺陷处理明细表及附图 ⑤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⑥ 杆塔偏移和扰度记录 ⑦ 架线弧垂记录 ⑧ 导、地线连接线或补修费位置和数量记录 ⑨ 跳线弧垂和杆塔各部间隙记录 ⑩ 线路对跨越物的距离和对建筑物接近距离记录 ⑾ 接地电阻测量记录。第三十一 运行记录资料

1、线路缺陷记录2、3、4、5、线路 跳闸、事故和异常运行记录

线路巡视、检测、维修、事故抢修及大修记录 线路安全活动记录

对外联系记录及有关协议文件 事故抢修的任务

1、尽快查出事故点,采取措施尽可能限制事故发展,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对 6

平安煤业35kV高压架空线路运行管理制度6、7、8、线路运行工作日记 线路运行分析总结资料 线路运行工作总结

生产技术批示图表 第三十二条

2、相位图

1、地区电力系统接线图

3、设备评级图表

4、安全记录图表

5、年定期检测计划进度表

6、抢修组织机构表

7、反事故措施计划表 第三十三条 以每条为单元。线路设备评级

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探讨 篇6

【关键词】输电线路;设计;施工;注意事项

0.前言

一直以来,电能作为主要能源,在我国各个行业领域中均有着广泛应用,不可或缺。电能可实现远距离传送以及自动化控制,若是电力供电系统产生故障情况,则会出现大面积的供电中断情况,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输电线路作为输送电能的主要途经措施,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电能的有效传送。为此,十分有必要针对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进行合理深入的探索。

1.设计

针对35kV输电线路实施合理设计,通常可以划分成为两大阶段,即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两部分。具体来说,初步设计隶属于工程设计的关键性阶段,重要的设计原则均需在其中得以明确体现,相关设计工作者需要尽可能地实施深入研究,一,针对不同输电线路的相关路径方案重点实施综合全面的经济技术对比,择优选择,获取相关协议;二,针对防雷设计、导线、绝缘配合以及避雷线的正确性进行合理化的充分论证,将具体的电力距离认真确定下来;三,针对基础型式以及塔杆实施优化选取;四,针对通信保护展开合理有效的设计;五,针对大风地区、冰雪地区、污秽严重区以及洪水易危害地段、不良地质区域、特殊大跨越设计等等都需要进行专题调查,深入研究,合理设计;六,各部分设计均需确保具备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技术合理性。在设计相应的施工图时,需要依照初步设计中所给出的具体原则以及审核建议来开展设计工作,针对初选得出且已经通过评审的最优方案实施有效的实际测量防线措施,打杆位桩,设计出详细的施工图纸,并提供出准确完整材料表单、预算书与施工设计说明文件。

2.施工

在电网建设中,35kV输电线路的施工相对比较复杂一些,为保障工程的具体施工进度以及质量,需制定相应的较为详尽的施工建设方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这主要是因为输电线路施工需涉及很多工种,加之以各类型的施工设备进行使用,所以,有必要做好施工建设前的技术、材料与设备准备,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通常可将该环节划分成主要以及特殊两大类型,具体来说,主要工序涵盖有开挖土石方以及杆塔组立、导地线展放与架线等等内容,特殊工序则涵盖有电力线缆跨线施工等等多项内容。与此同时,需进行相应的保障工期以及确保施工综合进度措施的有效制定,结合工程的总体进度情况,针对施工中各工程分项时间段实施详尽的划分,尽可能地保障在规定时间期限内完成具体的施工活动。

35kV输电线路

3.在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3.1杆塔选型

占地、成本、施工及完成后的安全运行、运输均是由杆塔的具体类型所决定的,在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杆塔费用约是总体成本费用的百分之四十,所以说,在选择杆塔类型的时候需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合理地进行选择,电压等级以及线路回数、地质、使用条件、地形等等因素决定着杆塔的实际类型。譬如说,就一项新建工程而言,若是投资允许,则尽可能选择直线水泥杆,若出现跨越以及占用农田、转角情况的时候则需选用角钢塔。另外,针对实施T接的输电线路,需进行合理杆型的优化设计,加之以连接与放线方法进行有效说明。

3.2抗冰设计

35kV输电线路产生覆冰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地域性自然现象所导致,气候条件是其中主要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为预防线路出现覆冰状况,在设计阶段则需充分了解掌握相关气象资料,合理划分冰区,有针对性地展开防冰设计,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

3.3穿越问题

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时常会产生穿越其他线路的问题情况,导致施工难度被增加,要是仍然沿用常规模式开展施工活动,则会导致35kV避雷线跟其他线路导线的实际电气距离<3m,要是运用使杆塔高度有效降低的方法,则会使输电线路两侧的距地面的安全距离达不到5m,如此以来,则会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针对该情况,则需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降低杆塔的时候需在相应路段进行路障设置,并增设避雷装置。同时需要注意的是35kV输电线路边导线跟110kV电杆的净距应该保持在5m之上。

3.4塔杆距离沿线公路较近问题

在35kV输电线路的施工建设阶段,这种问题情况较为常见,由于公路跟杆塔的距离太紧,使得拉线措施难以正常实施,针对这种情况,则可使用进行档距调整的方式,让杆塔沿着输电线路的实际方向移动20m左右就可以了。

3.5输电线路跨越房屋与公路的问题

针对这类型问题可以采取的相关措施有,当线路在跨越公路的时候,需将转角控制在 ,使用耐张的角铁塔;应该需跨越的线路跟房屋间的垂直距离控制在 m;当输电线路需跨越架空明线的时候,在跨越档位置,地线跟导线不允许存在接头。

4.结语

综上可知,在35kV输电线路设计施工过程中,需将理论跟实际有机结合在一起,认真详细地合理实施设计,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紧抓施工质量,与设计单位良好地进行沟通,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实时处理,此外,设计与施工、建设以及工程监理等等各部门相互之间需协调一致,良好配合,认真负责,强化工程建设质量的全面管理,实现质量意识的优化提升,做好具体的设计施工建设工作。 [科]

【参考文献】

[1]赵秀玲,王晓辉.浅谈35kV输电线路设计[J].华北电力技术,2009(S1).

[2]张付.对电力工程中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

[3]王卫峰.35kV输电线路设计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农村电气化,2008(04).

[4]朱利.浅谈输电线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8).

[5]张付.对电力工程中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

35kV架空线路勘察和设计 篇7

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输电线路, 具有电能的输送和分配的功能, 使各等级变电站之间能够有效的连接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农网覆盖区域大, 尤其是中部偏远农村、山区或半山区, 地广稀, 负荷小而分散。部分地区因农网资金匮乏, 35k V电源布点不足, 10k V线路供电半径超长或存在迂回供电现象, 线路损耗大, 因此, 35k V线路的勘测和设计对变电站的选址建设尤其重要。

1 35k V架空线路的勘测

输电线路施工的勘测工作是整个工程的第一道工序, 保证线路合理设计、安全可靠、运行方便是工程施工的前提和勘测工作的重点, 这是相关部门对勘测工作质量认定合格的基本要求, 是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的基本前提。输电线路的勘测对于专业的测绘人员来说是简单的工作, 但是很多细节不注意可能出现问题。随着35k V电力线路的不断发展, 其应用比较广泛, 因此, 电力线路工程设计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它对线路的技术经济指标、施工和运行以及维护等起着决定性作用。

2 35k V架空线路设计的初步工作

依据设计规范、该段线路所处的具体地理状况和负荷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 明确线路的设计总体要求。通过输电线路负荷的最大负荷曲线绘制出持续负荷曲线、历史负荷统计及变电容量。由计算出的输电导线的截面积, 完成输电导线的型号选择, 并对所选取的导线型号进行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检验。进一步对避雷线、杆塔和绝缘子等方面对整个输电进行设计和选取, 从而确定整条输电线路的基本设计工作思路。35k V及以上电压等级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一般应该按以下步骤进行。

2.1 收资

收资是任何设计项目的首要工作, 收资是否完整、齐备、准确, 将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设计任务, 一个完备的收资将可以确保设计中不出纰漏, 准确地实现甲方的要求和真实目的, 同时减少设计过程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设计修改和变更。输电线路的收资内容: (1) 设计依据:对于一个新工程, 首先必须有设计依据。设计依据主要包括:设计委托书 (或合同) 、上级管理部门对工程的批复 (可研批复、初设批复) 。同时还要明确将要进行设计项目的主要要求, 如工程名称、线路名称、电压等级、线路长度、线路起点、线路终点、设计内容、线路架设要求 (架空、电缆、跨越、普通架线等) 、有关技术要求 (导线截面、绝缘要求、防雷要求等) 、可能涵盖的协作专业等。 (2) 内业收资:内业收资, 是指在明确设计依据后, 在设计院内部收集项目的有关资料, 如地形图、系统接线图、变电站接线图、变电站总平面图 (进出线图) 、相应设备平面布置图等。另外在设计依据中没有明确的设计信息, 此时都应进行确定。 (3) 外业收资:外业收资, 是指在到项目所在地进行现场踏勘, 收集现场资料。在去现场前应尽可能的带齐所收集到的内业收资 (应打印成图) , 带好笔记本, 收集的现场资料包括:变电站进出线位置、开关的位置、已有相关线路 (或进出线) 的相序, 线路沿途要跨越折二级以上国道、省道、区域交通、铁路、通航河道, 以及需要交叉跨越的电力线路 (10k V及以上等级) 、油气管线、供热管线, 还有大面积的水域 (含湖泊、宽度大于50m的非通航河道、养鱼池等) 、居民区和线路折转点地势。 (4) 勘测、勘察资料:在收集到以上资料后, 设计人员必须向有关部门提供《勘测、勘察委托单》, 测量的准确程度将直接关系到设计产品的质量, 所以设计人员必须认真对待各种资料单, 对于需要强调的内容, 必须在委托中特别提出标明, 勘测、勘察工作是我们设计收资的延续, 是更专业的收资。

2.2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主要明确设计方案, 为业主审查及施工图设计做准备。初步设计要明确如下内容: (1) 根据业主要求, 选定线路路径方案, 并取得相关管理部门 (规划、国土、林业等) 对路径方案的认可批复, 路径方案一般要通过经济技术分析比较, 选择最优方案作为设计方案。 (2) 确定导、地线型号, 需要通信时还必须确定通信光缆芯数。根据系统规划, 通过载流量、经济电流密度及机电特性确定导地线线型号。 (3) 气象条件:线路所在地是否为国家典型设计气象区, 特别是山区高海拔线路气象条件, 必须认真调查。路径选择时尽量避开风口、中重冰区、微气象条件地区、雾冻区。 (4) 绝缘配合:调查工程所在地的污区等级, 确定绝缘子型号。 (5) 相序:相序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是否能够顺利投产运行, 也是检验设计的最后和最为关键的一关。 (6) 杆塔:根据导地线型号、气象条件等使用条件选择杆塔, 杆塔优先选择国家电网典型设计, 所有塔型的选择必须经过校核。 (7) 杆塔基础:根据现场地质情况, 确定基础形式。

3 结束语

对35k V输电线路的勘测和施工设计是我国输电线路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技术含量比较高, 而且劳动强度比较大, 工作环境也基本上是在野外, 施工的时间和周期也比较短。在施工的时候, 施工人员应要注意细节问题, 确保安全施工并且要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志琦.农网35kV线路的雷电危害及防护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01) .

[2]王文明, 杨文.山区35kV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A].山东省石油学会油田电力、通信及自动化技术研讨会优秀工程技术论文集[C].2009年.

35kV配电线路 篇8

目前, 电力系统呈现出两头薄弱的现象, 10 kV、35 kV供电系统是电网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 也是最薄弱的部分。自2009年8月至今, 我监控班的设备运行监视情况表明, 造成电网运行异常的原因有很多种, 其中10 kV线路接地发生次数占总异常次数的90%以上, 并且接地选择时间过长会引起PT高压保险熔断, 甚至导致PT爆炸事故。虽然《设备运行管理规程》规定, 发生小电流接地时, 接地选择时间不允许超过2 h, 但是一旦发生单相接地, 非故障相电压会升高为线电压, 给单相用户以及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 并且使因单相接地而造成短路故障的几率增大。另外, 上级领导也多次要求我们监控班缩短线路接地选择时间, 以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因此, 及时准确地判断和选择出接地线路, 对于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减少停电时间和范围,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10 kV、35 kV线路网络情况

10 kV、35 kV线路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系统中主变压器的中性点都不接地或经过消弧线圈接地。一般在其同一电压等级的母线上有多条输电线路, 少则八九条, 多则接近20条, 这些输电线路的站外连接方式, 一部分采用铝 (或铜) 排架空引出, 另一部分采用高压电缆引出或半电缆半架空引出;每一条输电线路又有很多分支, 呈“辐射”状架设, 与众多的配电变压器相连, 输电电压由这些配电变压器降成“低压”后供给广大的用户。

在实际运行中, 此类输电线路经常会发生相间短路、过电流、过负荷和单相接地等故障现象。线路A、B、C三相中的任意一相或任意一段导线发生断线落地、脱落或穿过树木、建筑物以及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对地击穿等, 都称之为单相接地, 此时会引起与之相连的母线上所有输电设备的接地相电压降低和非故障相电压升高, 系统中出现零序电容电流, 且与母线相连的电压互感器二次三角开口有零序电压产生。一旦零序电压超过报警定值, 就会发出单相接地信号, 但是此信号仅具有报警的作用, 可以分辨出是哪一相接地, 而不能区别是哪一条线路, 这就需要值班人员来选择和找出单相接地线路。

按照《电力运行规程》的规定, 在单相接地状态下允许运行2 h, 但是, 当其他线路再次发生接地时, 就会出现两相同时接地的现象, 从而容易造成短路事故以及电力设备损坏。同时, 非接地相的相电压升至正常相电压的倍, 并且当系统伴随有铁磁谐振产生时, 就会使相电压升高1~5倍, 甚至更高, 形成过电压, 加速电力设备绝缘材料的老化, 缩短其使用寿命, 从而导致绝缘设备被击穿, 出现两相或多相同时接地现象, 造成短路事故发生, 加大电力设备的损坏程度, 最终导致大面积停电。

2 接地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监控班共监控变电站41座 (220 kV变电站18座、110 kV变电站21座, 10 kV开关站2座) , 各站均具备了“五遥”功能, 220 kV变电站中10 kV线路较少, 大部分的线路接地现象发生在110 kV变电站的10 kV及35 kV线路中。对于10 kV、35 kV线路, 在接地处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1) 接地母线上所带线路较多, 造成接地选择时间长。部分母线上带有十几条支路, 这些支路可能又带有若干分支, 如果通过各支路逐条试断合的方法来选择, 时间比较长, 也比较困难。

(2) 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责任心不强是影响接地选择的主要原因。监控班共监视41座变电站的信号, 其中大部分是预告信号, 预告音响几乎每分钟响几十次, 甚至连续不停, 而单相接地信号也为预告音响, 若不及时查看, 就会淹没在大量信号之中, 不易被发现。另外, 当接地信号报出时, 也可能是瞬时接地, 后台频繁地报出“动作”“复归”, 也可能最终没有造成接地或发生死接, 若监控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有可能延误选择时间。

(3) 接地信号不统一, 影响接地判断。由于各站使用的保护装置不同, 造成上传至监控后台的信号报文不统一。例如, 当发生单相接地时, 有的站直接报出“××母线接地”, 有的站报出的信号为“×#主变低后备零序过压告警”, 有的仅报出“10 kV×相电压越上限 (越下限) ”, 而有的站在设备接地时会报出“××线装置告警”。这种装置告警信号要特别注意, 其他站往往是在“过负荷”时报出。信号的不统一容易造成监控人员对信号的不重视或漏看, 从而不能及时地找出单相接地线路。

(4) 依赖心理较重。有些监控人员有种错误认识, 即后台报出接地信号后, 监控人员只要将信号汇报给调度, 就认为事情处理完毕, 之后不再重视接地信息, 只等调度令, 而此时如果调度工作忙, 没有及时地下调度令, 就会造成接地选择时间过长。因此, 作为监控人员, 应在接地信号未消失前继续关注并及时提醒调度处理, 直至接地信号消失。

3 接地选择时间过长的原因及对策

通过分析, 接地选择时间过长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原因:

(1) 母线连接分支过多。连接在监控中心所属变电站接地母线上的分支, 少则5~6条, 多则十多条, 部分站间还有联络, 分支更多, 发生接地时, 逐条选择费时较长, 延长了故障时间, 扩大了停电范围。

针对这种情况, 常采取的对策是:1) 建议选用稳定可靠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 在发生接地时能直接报出是哪一条支路接地。然而, 目前现场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普遍存在一种问题, 即在装置初装时报出的信号比较准确, 但随着装置运行时间的加长, 运行设备会发生变化, 造成报出的信号不准确。此时, 如果仅根据信号来判断, 就会错误地选择接地线路, 最终还需要人工手动试断合线路来找出接地线路。2) 对全部的接地记录进行筛查, 找出频繁接地线路作为选线依据, 并向调度建议优先选择。因为有的线路运行在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 周围存在树木深林, 在运行中经常会发生接地, 对于这种线路, 值班人员可以向调度建议进行优先选择。

(2) 接地信号不能直观地反映接地情况。有的站接地时, 线路会报出“装置告警”的信号, 而在其他站中“装置告警”信号则表示过负荷, 因此易混淆。

对此采取的对策是:1) 通过对各变电站传动信号分类、对比及归纳, 将所有反映接地的信号进行统计, 并对监控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2) 加强设备监视, 定期对各站的母线电压进行检查, 发现电压异常应及时汇报调度。

(3) 部分人员不熟悉监控信号, 不了解设备信号。由于“三集五大”的建设需要, 监控和调度合并成立电力调控中心, 因此最近新招了一批人员, 这批人员有的是从变电站抽上来的, 有的是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 这部分人员对监控信号不熟悉, 从而造成接地选择时间过长, 甚至误判断。

针对这一情况所采取的对策是:加强值班纪律和业务技术培训, 提高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 发扬传、帮、带的老传统, 老同志要积极传授经验, 新人员要虚心学习。

4 结语

对于电力调控人员来说, 任何一个信号的遗漏都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求监控人员不但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能够从信号的海洋中识别出正确的信号, 而且要针对现场实际情况, 采取不同的对策, 快速找出接地线路, 缩短接地选择时间, 从而避免更大事故的发生, 提高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辉, 钱怡.小电流接地系统报接地信号的判别和处理[J].中国电力教育, 2005 (S1)

35kV输电线路设计施工分析 篇9

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甚至新建线路都要在已有老线路上进行拆改, 这对技术也提出了新要求。大输送容量的需求使华东要建输电线路也提上日程表。输电方式的不同, 通常指的是交流输电还是直流输电。而系统要求输送容量的大小往往决定着导线截面的大小和回路数的多少, 而走廊的大小则通常影响着导线排列方式和塔型的选择。本文从输电线路技术方面分析35 kV输电线路的设计和施工问题。

1 我国35 k V输电线路的设计

35 kV输电线路的设计, 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初步设计是工程设计的重要阶段, 主要的设计原则, 都在初步设计中明确, 设计人员应尽全力研究透彻。第一, 着重对不同的线路路径方案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 取得有关协议, 选择最佳的路径方案。第二, 充分论证导线和避雷线、绝缘配合及防雷设计的正确性, 确定各种电气距离。第三, 认真选择杆塔和基础型式。第四, 合理进行通信保护设计。第五, 对于严重的污秽区、大风和重冰雪地区、不良地质和洪水危害地段、特殊大跨越设计等均应做专题调查研究。第六, 各项设计均应做出安全可靠、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 进行优选。施工图设计是按照初步设计原则和设计审核意见所作的具体设计。对初选的、经过评审的最优线路方案进行实际测量放线, 打杆位桩;完成必要的、详细的图纸设计;提供完整的、准确的材料表, 提供施工设计说明书及预算书。

2 35 k V输电线路施工中遇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35 kV线路穿越110 kV线路遇见的问题。该档为终端带地线直线段, 该路径受到限制, 施工中困难较大。如果按图正常施工, 35 kV避雷线距110 kV导线的电气距离小于3 m;如果降低35 kV线路电杆高度, 则线路对地绝缘距离不足6 m。解决办法:1) 降低35 kV线路电杆。但此段线路最低点距渠边路面垂直距离不足6 m, 应在该处设限高路障。2) 此段线路两基电杆采用DZS“上”字形地线终端杆 (仍用原杆高18 m) , 去掉该档避雷线, 两基电杆上加装避雷装置。施工中应注意35kV线路边导线距离110 kV电杆净距大于5 m。

(2) 35 kV线路施工中电杆距公路太近, 致使无法拉线。解决办法:沿线路方向移动15~20 m, 调整该档距。

(3) 35 k V线路施工中挂3相导线时, 采用拖拉机同时牵扯3根导线, 其中:中间一根LGJ-120钢芯铝绞线被拉断;拉断铝绞线处的等径杆沿线路方向被拉扭45°, 4根拉线的地锚被拉出0.2 m。分析原因:1) 使用的挂线滑轮过小, 只适合小于LGJ-95的钢芯铝绞线。2) LGJ-120钢芯铝绞线在该段有接头, 使滑轮卡死。解决办法:施工中应加强管理, 加强安全意识, 应在该段终端、中间增设施工人员观察, 防止特殊情况发生。

(4) 35 kV线路跨公路、10 kV线路、房屋时遇见的问题。解决方法:1) 电力线跨公路角应大于或等于45°。2) 35 k V线路跨10 kV线路最小垂直距离应为2 m。3) 35 kV边导线距10 k V线路最小水平距离应为2.5 m。4) 35 kV线路跨房屋最小垂直距离应为4 m。5) 35 kV边导线距房屋水平最小距离应为3 m。6) 35 kV及以上线路, 导线或地线在跨越档不得有接头。

(5) 某地新建的火电厂35 k V线路, 电厂处龙门架高7.3m, 线路终端杆挂下导线处对地净距8 m, 实测该档最低点对地距离为5 m, 不符合规范要求, 该档线下有汽车便道, 极不安全, 应改进。解决办法:1) 目前应在该处设路障, 不允许汽车在该线路下通过。2) 减小该档导线弧垂, 使弧垂最低点距离地面达到规范要求。3) 加高龙门架使该档导线弧垂最低点距离地面达到规范要求。分析原因:新建的火电厂升压站与35kV出线杆不在同一水平面, 升压站低0.7~1.0 m。

(6) 某地新建农网35 k V线路, 采用瓷横担架设, 选择横担为S-380、S-380Z型, 实际施工中定货困难。解决办法:1) 将横担改为S-280、S-280Z型。2) 调换部分铁件。分析原因:S-380型横担使用电压等级一般为66 kV线路, 生产该横担的厂家较少。

(7) 施工前, 施工单位应组织人员认真分析和理解设计意图, 发现疑问应立即与设计单位联系, 必要时由设计单位对原设计进行变更。农网改造工程必须由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承担, 严禁无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承担工程, 不允许二次分包和转包, 严禁施工企业以包代管。35 k 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施工单位应按照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形式确定。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35 k V输电线路进行设计时, 我们要注意进出线与架空线路终端引线配合适当, 便于进出线架设, 同时注意35 kV架空线防雷保护范围和所在区域防雷保护范围相衔接;放线测量中设计人员一定要亲临现场, 本着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际地形地貌进行杆位设置, 选择合理杆型;设计中对输电线路沿线地质、地貌、水文等情况, 应详细勘测, 选择合理的电杆埋深、卡盘、底盘规格, 并根据实际情况, 做好电杆根部的防碱防腐处理;“T”接的输电线路, 需设计出该“T”接点采用的杆型, 并应具体说明连接布置方法;设计中选择的钢芯铝绞线要注明钢芯截面大小;设计中对输电线路路径说明应清楚、准确、简明、逻辑严谨、通俗易懂;严格执行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 严禁违反基建程序, 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

参考文献

[1]王秀丽.新型交流输电技术现状与展望[J].中国电力.2003, 36 (8) :40~46

35kV输电线路雷害分析及措施 篇10

电网中的事故以输电线路的故障占大部分, 输电线路的故障又以雷击跳闸占的比重较大, 尤其是在山区的输电线路中, 线路故障基本上是由于雷击跳闸引起的, 雷电击中导线时, 伴随着很大的电流流过, 在相导线上所产生的冲击电压会达到绝缘不能承受的高电压, 分析线路雷害的发生的特点, 便于有效地做好防雷工作, 对线路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使其免受雷击, 或击而不闪, 闪而不弧, 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1 线路事故介绍

汉中市位于陕西南部与四川省接壤, 地处大巴山脉、秦岭山脉深处, 高山大岭约占50%。通过雷电定位系统对近五年全省雷电活动数据统计, 汉中地区五年来平均30~50天/年雷暴日, 最多年份达45天/年雷暴日, 属多雷区。夏季雷雨天气从每年的4月开始, 到10月结束, 在7、8月达到高峰, 此阶段落雷密度大、雷电流幅值高, 尤其是留坝、镇巴、佛坪、西乡、南郑县南部山区、丘陵地带是雷害活动频发区域, 90%的雷害均发生在此区。

汉中供电分公司现有110 k V线路3条, 7 097 km;35 k V线路43条/700.8 km, 并入电网小水电79.95 MW/112座。2009年汉中供电分公司所辖城固、南郑、洋县、西乡、镇巴、宁强、佛坪、留坝8县输电线路共发生故障11次, 其中, 因雷击跳闸8次。其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2 雷害分析

架空线路雷害事故的形成通常要经历四个阶段: (1) 架空线路受到雷电过电压的作用; (2) 架空线路闪络; (3) 输电线路从冲击闪络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压; (4) 线路跳闸, 供电中断。

雷击引起线路闪络, 一般有直击、饶击、反击三种形式。通过对汉中供电分公司2009年8次雷害情况的分析判断, 雷电直击线路

3 次, 绕击3 次, 反击2次。

(1) 雷电直击线路。

洋县35 k V贯良线12~16#杆段线路地处汉江河流沟壑处, 无架空地线。6月1日16时该地段出现强雷电天气, 15~16#杆A相导线被雷电直接击中, 造成16#杆A相绝缘子串被击穿并对地进行放电, 形成闪络, 造成线路跳闸。经巡查遥测16#杆A相瓷瓶串绝缘为0Ω输电线路不同型式绝缘子的特性分析。

(2) 雷电绕击线路。

镇巴县35 k V长渔线59~72#杆段线路地处高山区, 架设单避雷线, 属于35 k V长岭变电站进线保护段, 前后档距高差在50 m左右。6月30日18时该地段出现雷电暴雨天气, 造成线路闪络跳闸。经巡查发现64#杆B相有放电痕迹, 遥测该串瓷瓶绝缘为0Ω, 该杆接地电阻为80Ω。综合分析判断该线路由于雷电饶击线路造成跳闸。

(3) 雷电反击线路。

南郑县35 k V圣湘线1~15#杆段线路地处山区, 架设单避雷线, 属于110 k V圣水变电站进线保护段。8月8日15时该地段出现雷电天气, 造成线路闪络跳闸。经巡查发现11#塔A相合成绝缘子闪裙有放电, 遥测合成绝缘子绝缘为0Ω, 11#塔接地电阻为60Ω。综合分析判断11#塔段线路由于连续雷击避雷线上, 造成线路上的电压超过其冲击放电电压, 11#塔B相线路绝缘反击造成跳闸。

3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针对雷害事故形成的四个阶段, 采取可靠的防雷措施, 保证线路供电安全。

(1) 35 k V线路绝缘强度较低, 任何一次击中架空地线的雷电, 都可以引起从地线到导线的反击, 对这些线路来说,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装设避雷针、避雷器和保护间隙。特别是地处小丘陵地带、山顶、山腰暴露地带的线路, 雷击率会特别高, 装设避雷针引雷是很有效的措施。

(2) 对年雷暴日大于40天的线路区域, 架设一段避雷线, 可以有效地起到防雷作用, 对个别杆塔可配合加装线路避雷器, 效果会更加明显。

(3) 加强线路的运行管理维护, 定期开展零值瓷瓶检测, 及时排除绝缘缺陷, 提高电网的耐雷水平。对经常落雷的直线杆塔, 在保证导线对地安全距离和对杆塔各部件空气间隙的条件下, 每相加一片绝缘子提高线路的绝缘水平。

(4) 为防止雷电绕击线路, 对于雷区活动频繁的线路地段应架设耦合地线。

(5) 降低线路杆塔接地电阻。降低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是线路防雷最直接、最有效、最方便经济的措施, 可采取下列方法:

1) 增加接地极的埋深和数量;

2) 外引接地线到附近的池塘河流中, 装设水下接地网;

3) 换用电阻率较低的土壤;

4) 在接地极周围施加降阻剂;

5) 采用复合式接地模块与接地网连接等办法。

采用复合式接地模块 (内置不锈钢金属极芯) 与接地网连接, 模块具有良好的导电率以及优良的土壤亲和性、吸水性及保水性, 可降低土壤与接地模块间阻抗, 使破坏冲击电流迅速释放到大地中进而达到保护功能。埋设后释放电解质, 使与其接触之土壤碱离子化, 不断增大接地体本身释放电流面积, 减低接地模块与土壤层间接触电阻, 水泥基质模块本身具有极强的吸水保湿和释放电解质的特性 (这些特性是金属材料所没有的) , 进而发挥接地模块的降阻能力, 达到降阻作用。

(6) 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由于某些雷击造成的瓷瓶闪络能在跳闸后自动恢复绝缘性能, 此类事故重合闸成功率较高, 因此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 是减少事故停电的一种有效措施。

(7) 采用双回路供电。35 k V及以上变电站和重要用户的供电, 应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 保证线路被雷击或发生严重污闪事故后, 不至于两条线路同时停电。

4 防雷效果

综上进行分析研究, 2010年汉中供电分公司在所属的镇巴、西乡、城固、洋县、南郑、佛坪、留坝、宁强县开展防雷技术改造。

4.1 改造接地线, 应用复合式接地模块降低接地电阻

2010年3月对镇巴、留坝、宁强、佛坪、西乡5个山区县的30条35 k V输电线路进行了接地电阻遥测, 对接地线锈蚀或接地电阻超标的杆塔及时增加接地线长度或更换了接地线, 同是积极应用复合式接地模块, 降低接地电阻。共处理接地问题800余处。

4.2 提高线路绝缘水平

2010年完成了35 k V桔小线、镇长线、城桔线、镇观线、营江T线、宁巴线等6条线路绝缘改造。一是对多雷区200余基杆塔线路, 增加一片绝缘子, 提高线路绝缘;二是2月份组织人员对6条线路进行了零值瓷瓶检测, 及时更换零值瓷瓶450片。

4.3 增加线路避雷器

线路避雷器与线路绝缘子并联。当雷击时避雷器动作, 避雷器的残压低于绝缘子串的50%放电电压, 即使雷击电流增大, 避雷器的残压仅稍有增加, 绝缘子仍不致发生闪络。2010年对留坝县35 k V留江线、留马线、营江T线加装避雷器24只;佛坪县35 k V筒大线、两佛线加装避雷器9只;洋县35 k V贯茅线、酉良线、贯酉线加装避雷器18只;西乡县35 k V十马、西十、十峡线加装避雷器18只;宁强县35 k V三广、三代、宁巴线加装避雷器18只;南郑县35 k V圣湘线加装避雷器3只;城固35 k V桔小线、南二线加装避雷器9只。

经过2010年来对雷害问题的集中整治, 汉中供电分公司35 k V线路整体耐雷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2011年未发生110 k V以上线路雷击, 35 k V线路雷击与2009年相比下降4次, 线路防雷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5 结语

我公司针对输电线路雷害的分析, 提出35~110 k V架空线路防雷的措施, 及时对输电线路进行采取降低接地电阻、增加绝缘水平、安装线路避雷器等防雷技术改造, 有效地防止了线路跳闸, 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和对用户不间断地供电。

摘要:针对陕西省汉中地区雷雨季节雷电频发现象, 对35 kV架空线路雷害事件进行简要分析, 提出了架空输电线路防雷的措施并进行有效应用, 从而达到降低线路雷击跳闸事故, 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和对用户不间断供电的目的。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分析,措施

参考文献

35kV配电线路 篇11

关键词:35kV线路;线路断线;相继故障

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5-0129-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对生命的重视,人们越来越重视用电质量及安全性。35kV线路是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供电质量。笔者作为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工程中遇到的实例,详细分析了35kV线路发生断线故障时引起的其他一系列故障,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 工程实例简介

某配网中110kV站,正常工作时接线电路如下图1所示,运行方式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方式,1台主变带35kV1,2段母线运行,共4条35kV出线线路,这4条出线的供电方式均为单电源供电,其中第4条为充电备用线。

图1 110kV某电站35kV接线图

2 故障发生过程及相关保护动作简介

首先,第4条出线的某杆C向导线断线,18分钟后,35kV某2站的C相避雷针被击穿开始冒烟,C相全压接地;22分钟后,该站的配网系统出现谐振,A、B两相的相电压超过线电压,C相电压几乎为零;28分钟后,第1条出线开关速断跳闸,无法重合,故障电流为20.46A,通过保护装置记录可知A相出现故障,相关人员检查发现A相避雷针被击穿接的;29分钟后,手动拉开了第4条出现的开关;34分钟后,第2条出现的开关速断跳闸,无法重合,故障电流为52.47A,C相故障,现场设备工作正常,相关人员检查后发现该线路的第14杆的C相、15杆的H相绝缘子被击穿;35分钟后,该站出现高频谐振,三相电压同时升高,但并没有高过线电压;41分钟后,手动拉开第3条出线的空载线路,一切恢复正常。

3 产生故障的原因分析

3.1 故障发生第一阶段

图2 故障发生线路图

如图2所示,第4条出线的C相断线,一次系统未接地。当出现断线后,在N侧的电容形成了电容电流,导致M侧中性点的电压偏移,由于三相电源的电路及A、B相的负荷都是对称的,因此N点与O点的电位相同。对于A、B相位来说,其对地电位等于EAEB与偏移电压UOM的向量之和,C相对地电位等于负荷中性点对电源侧中性点电位加上中性点的对地电位。向量图如下图3所示。

依据断线情况的不同,在电源侧和负荷侧的C相电压将出现不同。若电源侧的C相电压升高为原来的1~1.5倍,A、B相下降为原来的0.886~1倍。若是线路的末端断线,A、B、C三相电压都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若负荷侧的C相电压下降为原来的0~0.5倍,其他两相的电压将会下降为原来的0.886~1倍。若是线路的末端断线,则C相电压几乎

为零。

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本电站的实际情况,记录的电压参数如下:本电站侧的35kV的A、B、C三相电压的值分别为20.1~21.3kV、20.3~20.9kV、28.0~28.9kV,而位于附近的另一35kV站的A、B、C三相的电压的值分别为20.25~20.45kV、20.76~20.99kV、5.29~7.86kV。这个结果和上述分析的结果完全相同,由此立刻可知为该站第4条出线的C相断线。

(1)电源侧 (2)负荷侧

图3 35kV第4出线C相断线不接地时断口两侧的

电压向量图

3.2 故障发生第二阶段

当距离该地35kV该电站所的C相避雷器被击穿后,造成第4条出线的C相一次系统的负荷侧接地,致使整个系统产生谐振。由于负荷侧接地,所以负荷侧的中性点电位为零,而电源侧,没有发生故障的相其对地电压和负荷侧相同;发生故障的相,其对地电压的数值由电源电压决定。

电压分析方法类似于第一阶段,得出结果如下:在电源侧,C相电压增加到原电压的1.5倍,A、B相降低到原来的0.886倍;在负荷侧,C相电压降为0,A、B相降低到原来的0.886倍。在本次故障中,35kV附近变电站的C相避雷器击穿后,该站35kV侧的A、B、C三相电压分别为42.38~42.51kV、41.3~41.8kV、1.248~1.399kV,从记录数据可知,C相电压值减小,A、B相电压值升高,但并没有高出原电压值的3倍,通过数据可知具有基波谐振的特征;但是附近35kV电站的A、B、C三相电压分别为30.889~31.29kV、30.59~32.79kV、10.977~14.6kV,从记录数据可知C相电压降低,A、B相虽然电压值有所提升,但是并没有超过线电压,通过数据可知具有非金属性接地的特征。实际数据和理论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距,分析原因,主要由于该站的35kV系统和各条出线的变电站采用的互感器都是电磁式的,导致C相接地时,两端的互感器由于激励涌流的激发而饱和,对于不同的绕组饱和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使得中性点的位移电压不等于零。

3.3 故障发生第三阶段

根据前两阶段的分析可知,由于系统接地、谐振,A、B两相的电压升高,系统发生两相异地接地,导致第一条出线跳闸。该站出线接法采用不完全的星形接线的保护方式,当A、B或B、C两相间出现短路故障时仅有一个继电器发生动作。根据第一条出线的继电保护动作及检查可知,该线发生谐振而导致其他两相的电压升高,也导致10杆的A相避雷器击穿而接地。第一条出线的避雷器被击穿时并不发生保护动作,跳闸后各项电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电压变化情况能够判断出AB间两点异地接地,同时系统出线谐振。该站第4条出线由于C相断线且在负荷侧接地,因此并没有短路电流通过C相的保护继电器,所以在该处并没有发生跳闸动作,且该线的开关被拉闸,因此该线负荷侧的C相接地对整个该电站的影响并未表现出来。

3.4 故障发生第四阶段

第二条出线跳闸并导致系统谐振,当第一条出线跳闸后,系统带B相接地运行,同时有谐振现象出线,导致A、C相电压高于40kV。随后,第二条出线的C相#12杆的绝缘子被击穿,导致短路跳闸。跳闸后,第三条出线空载运行,三相电压同时升高,笔者依据多年实践经验可知,引起谐振的原因为母线电压饱和。根据实际情况,将第二条出线停电,破坏高频谐振,系统恢复正常。

4 结语

综上所述,断线故障引起的相继故障判断比较复杂,为了尽可能减少故障出现的概率,在配网运行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以下方面:加强对运行线路的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损伤;尽量少采用熔断器设备,尽可能采用三联动负荷开关;当出现系统母线异常情况时,务必快速处理。

参考文献

[1] 刘万顺,黄少锋,徐玉琴.电力系统故障分析[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2] 平绍勋.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保护及实例分析[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 夏道止.电力系统分析(第二版)[M].北京:中国

35kv架空线路设计经验浅谈 篇12

1 合理的选择路径

路径选择的目的就是要在线路的起止点间选出一条全面符合国家建设各项方针政策的线路路径。因此线路设计人员在选择路径时, 应遵照各项方针政策, 对运行安全、经济合理、环境保护、施工方便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 综合比较, 对路径进行全方位的优化, 对一些环境敏感区采用避让措施, 综合考虑线路工程的经济造价、施工条件及日后的运行维护等因素, 选出最佳设计方案。选线工作一般分为两步进行, 初堪选线和终堪选线。

1.1 初堪选线

初堪选线是在地图上选线, 在若干个路径方案中, 经比较后选出比较好的路径方案。这要求设计人员预先了解城市规划、军事设施、工厂、矿山等的发展规划, 地下埋藏资源开采范围, 水利设施规划, 林区及经济作物区, 已有及拟建的电力线、通信线等位置范围。尽可能避开上述影响综合考虑, 拟定几条方案, 再反复比较, 选择较好的方案。

1.2 终堪选线

终堪选线是将初堪选线的设计方案在现场具体落实, 按实际地形情况修正初堪选线的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应尽可能选择长度短、特殊跨越少、水文和地质条件较好的路径方案;尽可能避开林区、绿化区、果园、防护林带、公园、风景区等, 当必须穿越时, 应尽可能选取最窄处通过, 以减少砍伐树林;尽可能少拆迁房屋及其他建筑物, 应尽量少占农田;尽可能避开地形、地质复杂和基础施工挖土方量大以及杆塔稳定受威胁的不良地形、地质地段。要利用原状土的力学性能, 提高基础抗拔能力, 减少土石方开挖量。

2 基础形式的选择

一般来讲杆塔基础主要有电杆基础和铁塔基础两种, 钢筋混凝土电杆直接将电杆腿埋入地下, 依靠基础保证电杆不下沉、不倾覆;铁塔则借助于混凝土基础及地脚螺栓来固定, 保证铁塔不上拔、不下沉。另外, 近些年钢管杆在架空线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基础一般有打桩和钢筋混凝土基础两种。按承载力的特性杆塔基础可大致分为“大开挖”基础类、掏挖扩底基础类、爆扩桩基础类、岩石锚桩基础类、钻孔灌注桩基础类、倾覆基础类。35kv架空线路杆塔主要是“大开挖”基础类、掏挖扩底基础类、倾覆基础类。基础型式应根据杆塔型式、沿线地形、工程地质、水文以及施工、运输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确定。

2.1 电杆基础

电杆基础组成部件有底盘、卡盘和拉线盘, 使用底盘、卡盘会增大杆塔基坑的开挖量, 在保证线路安全的条件下可考虑不采用底盘、卡盘。设计人员应兼顾杆位的经济合理性和杆位设立的可能性, 经过测量比较, 能采用直线杆的就不要用耐张杆, 能不打拉线的地方就不要打拉线, 在符合设计规范和杆塔使用条件的情况下, 尽可能放大档距。转角杆需要使用多根拉线, 占地面积大, 尤其在农田, 不仅占用大面积耕地, 还不便于农民耕种。所以不建议采用, 可以用铁塔或者钢管杆代替。

2.2 铁塔基础

铁塔基础占地面积较大, 一般采用“大开挖”基础类、掏挖扩底基础类基础型式。其中“大开挖”基础需要预先挖好基坑, 占地面积大, 破坏了原有的植被, 在雨水的冲刷下, 水土容易流失。在山坡地段, 往往需要降基面, 所以铁塔位置尽可能设置在平地或缓坡上, 并应考虑足够的施工场地和便于施工机械的到达。如果塔位必须在斜坡上, 可采用高低腿塔和不同高度的主柱加高基础。这样不仅减少了基面土石方的开挖量, 同时也保持了塔基的稳定。掏挖扩底基础是在天然土中直接挖成所需要的基坑, 将钢筋骨架和混凝土直接浇注于基坑内而成的基础, 弃土弃渣少, 推荐尽量采用原状土基础。

2.3 钢管杆基础

钢管杆基础占地少, 不必打拉线,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 更体现其基础小的优越性, 得到大家的好评。不过其造价高, 设计人员应兼顾其经济合理性, 合理的使用钢管杆。

总之, 杆塔基础必须保证杆塔在各种受力情况下不倾覆、不下沉和不上拔, 使线路安全可靠、耐久地运行。设计跨江河或位于洪泛区的基础必须进行水文地质调查, 考虑河床冲刷作用, 一般宜将基础设计在常年洪水淹没区以外。在山坡上的杆塔, 应考虑边坡稳定或山洪冲刷的可能, 并采取防护措施。

3 防雷保护

35kv线路防雷保护最有效的方法是架设避雷线。根据设计规范35kv线路只在变电所进出线段, 架设1~2公里避雷线。一般水泥双杆为双根避雷线, 铁塔为单根避雷线, 防雷保护角一般采用20°~30°, 山区单地线杆塔防雷保护角可采用25°。避雷线的应力和弧垂与导线的应力和弧垂相配合, 即在雷电过电压气象条件下 (气温+15°, 无风) , 应保证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须满足条件为

式中S-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L-档距。

以防止避雷线受直击雷时发生闪烙, 造成事故。带架空地线的杆塔, 避雷线要可靠接地。地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是指双地线系统两地线挂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其不应超过导线与地线垂直距离的5倍, 即

式中:hdb-地线与导线间的垂直投影距离。

4 减少线路走廊宽度、提高杆塔高度

35kv架空线路的路径选择越来越困难。因此, 架空线路在系统及规划要求容许的情况下, 尽量采用同塔双回或多回路设计。穿越走廊时最好选用垂直排列或上字形的杆型, 在交叉跨越时最好选用水平排列的杆型。在低电压和高电压同杆架设时, 低电压应架设在下方, 以减少走廊宽度。

35kv架空线路在跨越树木时, 一般都采用砍伐的方式, 将线路走廊范围内的树木连根去除, 严重破坏了森林植被。建议架空线路跨越树木采取高跨方案, 根据各种树木最高自然生长高度, 确定跨越树林的杆塔呼称高。

设计规范规定35kv架空线路导线与树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4米, 与公园、绿化区或防护林带的树木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5米, 与果树、经济作物城市绿化灌木及街道行道树之间最小垂直距离为3米, 在最大风偏情况下与树木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为3.5米。根据下式, 可求出杆塔的呼高H。

式中:λ-悬垂绝缘子串长度;fmax-导线最大弧垂;hx-导线到地面及被跨越物的安全距离;Δh-施工裕度。

5 结束语

35kv架空线路设计过程中, 应结合实际条件, 分析线路设计影响因素, 因地制宜, 优化方案, 既保证安全, 又节约资金。本文只是作者的一点经验, 希望它在35kv架空线路设计过程中, 能为各位同行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祥和, 刘在国, 肖琦.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1]陈祥和, 刘在国, 肖琦.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2]张殿生.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2]张殿生.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文明特征下一篇:品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