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特征

2024-08-11

文明特征(通用3篇)

文明特征 篇1

我们这个宇宙就像一个洋葱, 从里到外, 一层包着一层, 层层叠加, 这是各个信仰体系对宇宙的界定。而现代物理学从科学角度界定这个宇宙存在11个空间次元, 所以要全面地了解宇宙, 必须要从多重次元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观察。

这些不同的宇宙次元之间的关系是“其上如其下, 其下如其上”。意思就是说所有的地维度宇宙都是从中心宇宙投影出来的, 中心宇宙是一个模版, 所有的次元宇宙都是从这个模版中创造出来的, 下层宇宙是对上层宇宙的降频版本, 而上层宇宙是对下层宇宙的升级版本。宇宙整体是这样一个存在方式, 那么我们这些小宇宙和自然万物同样具备这样的多维特征。既然如此, 要想全面把握一个物质或事物, 也必须从多维角度进行全面观察, 而不能只关注其中一个维度。

根据我多年的观察发现:若要准确地把握一个事物或物质的全面属性, 需要从自然属性、生命周期、时空矩阵、多重次元、存在意图这五个维度来开展研究。单独的物质如此, 一个世界或文明演进这样的时空事物也是如此。

这里只从自然属性这一个维度来谈谈生态文明。

我认为解读生态文明应该拥有以下三个视角:

一、从人类整体利益的视角来看生态文明建设。尽管世界上存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体系和意识形态, 但人类整体都共同拥有着对文明世界的美好期待, 所以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以人类整体利益为讨论平台。

二、从文明周期跨越节点的视角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本人认为本次文明转型是从资源占有型文明模式向资源共享型文明模式的跨越。因此我们需要超越资源占有文明周期的意识形态, 但我们又不能用高度文明形态模版来对当前文明拨苗助长, 而是要准确把握文明周期跨越阶段的文化属性和社会特征。

三、从因果关系的视角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经常说这个物质世界是心的影子, 是意识形态的投射, 所以我们还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会呈现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于是, 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意识形态下手, 提升人类的意识层次。当人类意识大幅度提升后, 社会层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就会被全面优化, 从而进入更高的文明形态。

文明特征 篇2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并存于企业的发展实践之中,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主体上的重合性。企业文化的主体集中体现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经营战略。在企业管理中,不仅重视物质管理,而且更重视人的管理,它着眼于建立一个企业成员遵从的企业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尊重人、关心人,以凝聚企业职工的力量,来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企业全体职工,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它们强调的都是人的因素,都落脚在一个“人”字上。

2、内容上的统一性。企业文化内容的核心以企业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为主体,还包括全体职工共同的奋斗目标和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物质形态的外在表现。在思想道德方面,就是以马列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以党的基本理论为思想基础,对广大职工进行思想理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建立起新型的社会关系、行为规范和生产方式。在科学文化方面,就是通过大力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只有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加强其具体工作,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3、目的上的一致性。构建企业文化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企业价值观的树立、企业精神的培育、企业形象的塑造,使企业职工的整体思想意识、文化技能、道德观念等素质在企业运行中产生能动效应。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是要通过有效途径和载体服务于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思想内化为职工的思想道德意志,并转化为持久不衰的工作热情,加快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共融的意义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其互为一体,形成合力。这样做,对于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增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感染力。企业文化具有导向、规范、凝聚、激励四大功能。它在依靠明确的目标和原则约束、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更注重于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为全体职工所认同信守的内部文化氛围,使职工自觉自愿地把企业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增强使命感,提高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企业文化的建设主要是文化氛围、文化环境的熏陶,也正因为如此,有人把它誉为“静悄悄的企业革命”。企业文化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它在塑造人们的心灵,倡导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过程中,主要是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其紧密结合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就能够增强工作的感染力。

2、有助于扩大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企业文化具有人情

化,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强调人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作用,重视提高人的积极性;企业文化还具有群众性,它是企业职工群体共有的一种文化,是企业群体意识及其外在的行为表现。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从企业发展的需要和职工思想实际出发,加上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可以寓教于义、寓教于美、寓教于乐。职工乐于接受,乐于参与。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这些优势,借助企业文化为载体,可以大大丰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吸引更多的职工积极参与到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不断扩大其覆盖面。

文明特征 篇3

1982年12月,邓小平曾指出 :全民义务植树“ 要坚持二十年 ,, 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 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 ”[1]21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维是一种无形的技术,对于当代生态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监督和指导作用。 从中不难发现,邓小平把中国的环境保护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制度化,将生态文明思维贯穿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改革观与生态观。

一、邓小平生态文明思维方法的辩证性

从方法论角度看,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维,非常注重人与环境、 社会与环境、环境与环境中的多维关系的综合把握。他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重视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的整体推进, 这使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改革认知方式充满了辩证性。 邓小平生态文明思维中的辩证性,在人、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改革实践中表现出来: 中国特色的社会改革与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要发展,必然要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发展,发展的环节中必然会存在和环境相悖的因素存在。 邓小平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梳理发展脉络,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思维。

研究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维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前途做出极大的关怀。 他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追求高速经济发展的同时,不但有可以造成经济危机,还有可能伴随着环境危机。 1973年10月, 邓小平副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皮埃尔·埃利奥特·特鲁多和夫人到桂林参观访问。 在游览过程中,邓小平发现一些工厂企业排放的浓烟和污水对桂林的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外宾休息的时候, 邓小平找来当地的领导, 与大家共同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寻求治理办法。 邓小平指出“: 抓生产、抓城建,这都很对,但如果不把漓江治理好, 即使工农业生产发展得再快, 市政建设搞得再好,那也是功不抵过。 ”[2]589由此可见,邓小平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强调发展与环境治理相结合。 邓小平把这一宝贵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提出了中国的生态文明思维问题。 只有建立在实践方式与思维方式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克服其他发展思想的干扰与束缚,社会的发展指引方向,邓小平的“ 生态文明思维”正是属于这一发展思想的范畴。 1979年,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指出中国人口过多存在的问题,并强调:“ 我们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但是即使若干年后人口不再增加,人口多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也仍然存在。”[3]164邓小平关于人口问题正是马克思辩证思维实践方式的具体体现。

二、邓小平生态文明思维体系的整合性

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维是在中国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与智慧的结晶。马克思指出“: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4]732因此,任何一种新的社会理论的产生,都必须经过一个全方位、多领域的整合过程。 邓小平生态文明思维的整合过程既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理论范畴,同进也包括对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外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当下社会发展中真实体现, 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是老一辈无产主义革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极强的整合性。 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维不但包含了邓小平的环境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人口发展理论、科技发展理论,而且还包含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和环境与经济、资源与经济、人口与经济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改善人们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忽视的对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邓小平的生态思想实质上一种社会发展制度的建制, 它是一个过程化的体系,提出—选择—实施—建制。

邓小平的生态文明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不断的进行理论与实践整合,才能使其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维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从发展到成熟的。 生态文明思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理论,需要有“ 新”的理论不断的充实进来。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政治、经济、文化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态势从各个社会角度予以生态文明理论注入新鲜血液,这是时代的需要、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对邓小平生态文明思维研究的需要。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密切,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愈来愈激烈,这时就需要有一种“ 无形的手”来调和这一矛盾,生态文明建设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由此可见,整合性是邓小平生态文明思维必然具有的特点,它不仅意味着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多学科的整合, 而且更重要的是表明了对邓小平生态文明思维的整体性的综合。 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出发“, 对外部信息结构性同化,加入设计者的主体思维设计,使之成为一个有序的整体,从而设计了一整套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工程路径。 ”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具大的促进作用。

三、邓小平生态文明思维实践运行的协调性

资本主义国家走出了一条“ 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道路,建国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我们也曾经走了一段“ 高投入、高消费、低产出”的曲折道路,使我国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1978年9月,邓小平参观唐山规划模型时指出要注意企业的卫生,把环境搞好了,人的精神面貌就会改变,工厂的管理也会随之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提高。 1978年10月,在游览桂林山水时,他语重心长的说“: 桂林风景世界驰名,保护好桂林山水不受污染,是桂林的一项重要工作。不论是发展工农业也好,搞城市建设也好,都不要忘记这一点。 如果你们为了发展生产,把漓江污染了,把环境破坏了, 是功大于过呢,还是过大于功?搞不好,会功不抵过啊!”邓小平重视人与环境、经济建设与环境、科学技术与环境等社会要素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使社会要素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工程的总设计师,他深深懂得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个步骤都不能脱离社会各要素而单一发展,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要与上层建筑的发展要和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邓小平曾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要“ 研究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主要是制定一个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划。 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1]312。 自然主体要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要大力的发展客体,因此要使人类社会可持续的向前发展,必须保证自然界可持续的发展,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程度不能超越在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当下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困境都是由于客体的严重失衡造成的,即人类社会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失衡。 民族冲突、种族歧视、暴力恐怖等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都是由于人类社会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失衡等原因造成的。表面上由于“ 天灾”所造成的环境上的破坏, 实质上也是人类社会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失衡所致。 从而可以看出只有先进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才能保证整个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保住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人类的实践活动包括四种基本形式 :保护和支持生态环境的实践,物质生产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创造精神生活的实践。这四种实践产生了社会发展的基本领域,即生态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文化系统,人类社会就是由这四个系统所组成的大系统。 ”[6]只有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协调发展,才能保证人类社会向着更和谐的目标去发展。 社会系统各要素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当中,并遵循一定的秩序、规则而存在。

四、邓小平生态文明思维的至上性

1978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 ,邓小平说“: 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 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经过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他的推动下,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 关天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每年的3月12日成为我国的植树节。 生态文明建设从属于制度范畴,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一个无型的“ 手”来操控,这个无型的“ 手”就是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中应该协调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二者的发展速度达到步伐一致,协调可持续。生态文明的发展关键靠制度。 只有把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理念 ,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举措,体现并落实到制度上,通过可操作的具体规范来保障实施,才能实现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

邓小平把制度看成是保障社会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手段。生态文明理论的完善需要制度来予以保证。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维重视社会制度文明建设,把制度建设看成是生态文明建设得以贯彻的根本保证。 以制度建设为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各项环节的规范发展,构成了其生态文明思维体系的重要特征。由此可见,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维在认识方面和实践方面都非常重视制度的设计。以制度设计为中心构成了其生态文明思维的一个突出特点。

总之,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邓小平生态文明理论建设的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民族的永续发展的新的价值取向。 在经济发展中,我们不但要注重遵循经济规律,而且更应该尊重自然规律,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人类也不是自然的上帝。在开发和利用自然时,不要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活动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生态文明之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进行解读, 无论在当下社会, 还是在未来社会发展长河中,对于坚持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抓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坚持深化改革,优化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双向调节,从制度创新上促进可持续发展。

摘要: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生态文明内涵。在生态文明制度的严重缺失的当下,深刻挖掘邓小平生态文明思维,对于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抓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上一篇:对中国模式下一篇:35kV配电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