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上语文天地七

2024-06-24

北师大五上语文天地七(共5篇)

北师大五上语文天地七 篇1

19、韦德的心愿

古诗诵读:

图片展示:这是什么季节?

关于描写冬天的故事你积累了哪些? 我们按顺序把这几首古诗其背一遍。

一、设疑自探: 1.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这个发生在严冬,却温暖无数人心灵的故事,请看老师板书课题,注意“韦”字的写法。在本课生字表中有几个字比较难写,请跟老师再练一练 挚 疮

谁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2.出示学习目标 3.回疑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预设:韦德和同学们各有怎样的表现?

韦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出示自探提示,开始自学。

二、解疑合探:

1.在那堂别开生面的心愿课上,韦德和同学们各有怎样的表现呢?指生答生评价 课件出示语段。争先恐后什么意思?你从争先恐后和抢这两个词语中感受到什么?____板书:激动

韦德和同学们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这组对比,你能感受到位的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2.同学们越是激动、兴奋,就越能突显韦德的忧伤,文中像这样的对比还有很多组,谁来说一说? 预设:小组讨论 小组合作,展示要求

3.哪一个小组代表愿意谈谈自己的见解? 指生答,生评价 师:那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来到这两段话呢?

谁还有补充的?(出示语段“那我„„”)a、指生读 b、师范读 C、男女赛读

4.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课件出示:孩子们“哄”地„„ 学生们顿时安静下来„„

a、听完韦德的心愿,孩子们“哄”地一声笑了,你怎样理解孩子们的笑?为什么?

b.在同学们眼中,这么简单,这么微不足道的愿望,韦德却担心了好几个星期,这是为什么?

c.孩子们笑,韦德也笑了,笑得那样真挚,纯洁,老师问他:“为什么?” 齐读:课件展示。

d.听了韦德的解释,孩子们一个个若有所思,想象一下,他们此时会想些什么?

他们此时会想些什么?(板书)

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请带着韦德的这份爱心和孝心,把韦德的心愿呐喊出来。出示课件。5.我们最终获胜小组是第__组。6.你知道作者是怎样描述韦德的吗?

三、质疑再探:

课前提出的问题,我们都解决了么? 浏览课文,看看还有没有新的问题产生?

四、运用拓展:

1.学了本文,你还有哪些收获? 课件展示 2.自编题

设计一道习题考一考你的同桌,开始吧!3.师补充

请用你手中的笔告诉韦德,你眼中的我,注意运用对比,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特点的写作方法,优秀作品将进行全班展览。

北师大五上语文天地七 篇2

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选取了五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诅咒,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反抗侵略的思考。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战争与人类文明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对战争问题的看法。其次,要重视朗读,应在情感、停顿、重音、语调等方面有新的体验。再者,宜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以求提高求同存异,比较鉴别的能力。再次,要注意扩大阅读面,可在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最后,应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充分利用各种采访工具,广泛收集有关战争的材料,尝试调查报告的写作。

每课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明显不同的两首诗。学习这两首诗,一要注重朗读,读清节奏,读准语调,读出情感。二宜确定恰当的比较点,采用比较阅读方法来提高欣赏能力。三应广泛收集与课文内容相近的诗歌,确定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练习。

互动过程

一、反复朗读,尝试发现

(一)教师范读,疏通字句;(二)师生同读,体会情感;(三)自由散读,发现异同。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这两首取材于战争的诗(以下称《十五从军征》为“诗A”,《出塞》为“诗B”)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整理比较点,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1.角度与主题不同

诗A是从一位征夫归来却无家可回而无限哀伤的角度,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诗B则是从征夫出征未还的角度,来表现战争给征夫带来的不幸及人们企盼国土不被践踏的美好愿望。

2.手法和情感不同

诗A用记叙、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明写征夫人老归来,面对庭院荒凉,墓冢累累,一人空悲戚,暗写天灾人祸、社会黑暗、亲人尽数逝去。诗A明暗结合,表达了征夫无尽的悲哀和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控诉;诗B则是联想、用典并举,写实、写虚同用,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3.风格与情调不同

诗A语言质朴无华,行文从容舒缓,运笔沉稳厚重,透露了悲伤低沉的情调;诗B则粗犷奔放,大气磅礴,气势豪迈,形成了悲壮高昂的情调。

4.繁简和意境不同

诗A使“繁”:前六句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残酷,中六句描绘了无限的悲凉,后四句抒发了无尽的悲哀,创造了凄清悲怆的意境;诗B用“简”:首句落笔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眼前与历史相勾连,次句道出了历代征夫的悲剧,三、四句用典,表明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创设了雄浑苍茫的意境。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出示扩读资料。

《国殇(节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师示读、简要疏通字句后]

1.你发现这两首诗写战争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国殇》取材于秦楚丹阳、蓝田之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着眼于安史之乱。

2.能为这两首诗划分节拍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1.若按意义断,七言诗一般为四三断。

2.若按音节断,七言诗一般为二二一二断或二二二一断。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首写战争的诗,认真朗读、划分节拍后,选择一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夜莺之歌》与《雨来没有死》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诸多同异的两篇记叙类文章。首先,应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比较点,找寻两篇文章的同与异,从而提高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其次,应在读文的过程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崇高的思想品质,感受人性美、人格美。再次,应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分别概述两文内容。

(二)分组再读,发现同异

各学习小组组织读书,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确定恰当的比较点。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同中求异

这两篇课文(下称《夜莺之歌》为文A,《雨来没有死》为文B)的同中有异之处,你发现了没有?

[学生议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形象塑造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都塑造了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地与外族侵略者斗争并安全脱险的小英雄的形象。B相异处:文A侧重表现人物的机智及英雄行为的“有意识性”、“主动性”,小夜莺特意在等敌人并机智地将敌人引入了包围圈。文B则侧重表现人物的勇敢和英雄行为产生的思想基础:小雨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毒打威胁却坚强不屈,因为他深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情节安排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均围绕侵略者的斗争来展开情节,表现矛盾冲突。B相异处:文A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将一件事分为“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等情节,时间跨度小。文B则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写了雨来成长、成熟过程中的几件事:水性好——上夜校——父熏陶——作掩护——敢斗争。文B时间跨度较大,更多地注意了前后事件的铺垫和因果照应。

(二)异中求同

这两篇课文的异中有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表现主题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取材于前苏联卫国战争,从“消灭敌人”的角度,讴歌了前苏联人民与德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文B则取材于中国的抗日战争,从“保护同志”的角度歌颂了抗日军民的英勇无畏。B.相同处:两文都赞美了少年英雄的壮举,都表现了爱国主义主题,都传达了作者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使用方法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采用了围绕中心事件展开情节,表现人物的方法。文B则以表现人物为出发点来选取事件,缝合文章。B.相同处:首先,两文都采用了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设置伏笔,发展情节。其次,两文刻画人物形象时都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了人物精神品质。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最后一课》(节选)

他(韩麦尔)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坐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四世同堂》(节选)

他(祁瑞宣)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买傻地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2.请快速阅读,找到两文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的比较点各一处,进行比较

[学生阅读,讨论、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然后以下面两个比较点作示范分析]

A.人物的表现同中有异

两位老师都做了亡国奴,因而他们的表现都很反常,都失去了自控力。不过韩麦尔老师是抓紧一切时间来讲课,以此寄托他对即将失去的法语的热爱,下课时的表现则说明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而祁瑞宣老师则是说不出话,他的一句“今天不上了”表现了他对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的满腔愤怒。

B.表现的主题异中有同

两文的作者不同,反映的时代背景不同,国家不同,人民不同。但两文都反映了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悲愤的生活,都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篇取材于战争的短篇小说,认真阅读后,选择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学生耳熟能详的电影故事。采用篇内巧抓比较点即人物的实际行为与假设行为进行比较的学习方法,学生会在真实与假设的丰富比较中锻炼创造力和想像力,从而深入理解五壮士的壮举。

互动过程

一、巧用资源,尝试发现

(一)播放电影,营造氛围

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剪辑为3分钟的精萃,突现壮士的英勇场面。

(二)书中找宝,问题互助

1.学生到课文中寻找体现壮士“壮”的内容,读给同学听。

2.学生就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询问或提交组长,老师寻求帮助。

二、比较思考,探究形成

(一)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准备转移。前面有两条路可选,假如他们不选择文中写到的那条路,而选择另一条路,你认为可能出现怎样的情况,结果会怎样?这种选择好不好?

(二)有同学说,就算选择了走狼牙山之路,也完全可以不跳崖。人家美国人教育士兵:当生命受到威胁时,要先投降,保住生命。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见解?

[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最后,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就完成任务而言,五壮士选择不上狼牙山的路是无可非议的;从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角度而言,五壮士的实际选择是正确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民族,当日寇的铁蹄残酷践踏我们美丽国土的时候,在日寇的屠刀恣意杀戮我们善良的人民的时候,用宝贵的生命去铸就“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新的长城,恰恰是动地惊天、气贯长虹的壮举。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美国的狄斯尼的《勇气》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二战时,一个美国伞兵在诺曼底着陆后与其战友失去了联系,陷落在了敌控区。他想到了隐蔽,他敲响了一户农家的门,这户法国农家的夫妻把他藏到了碗橱里。德军把他搜了出来,关在了仓棚里并枪毙了法国妇女的丈夫。后来美国兵又从仓棚里逃了出去。但他无处可躲,于是他避开敌人的视线,又来到了这户农家。法国妇女仍毫不犹豫地把他藏了起来。德国人再没来这里搜查,这个美国兵脱险了。

2.周样是做决定自己命运的选择,五壮士的选择和这位美国士兵的选择有无不同?你对他们的选择有什么看法?

[学生发言讨论,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五壮士义无反顾的选择和美国伞兵聪明机智的选择都表现了非凡的勇气,都是英雄的壮举。前者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保护了群众和大部队,后者用保全生命的方法给自己创造了再与敌人战斗的机会,他们同样是值得歌颂的。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查找以“在战争中的选择”为题材的两篇文章,阅读后,确立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螳螂捕蝉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本单元中进行了篇与篇,一篇内的比较阅读。本课可采用提供扩读材料作课内课外篇目比较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读读议议,尝试发现

(一)出示扩读材料,学生自由散读

《晏子谏求雨》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本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泊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二)教师范读,疏通文字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独立思考,确定比较点

建议:如果我们就两篇短文进行比较,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比较?

(二)独立操作,探究形成

[以自主学习为主,必要时可与同学、老师探讨]

以内容为基点的比较;以人物性格为基点的比较;以进谏方式的基点的比较;以写作方法为基点的比较。

三、收集资料,拓宽视野

请查找两种不同进谏方式——曲谏、直谏的文章,比较异同,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综合活动

[活动安排创意说明]

本单元的两首诗、四篇文章时贯古今,地及中外,均取材于战争。其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抗日战争,所以,本单元的综合活动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中心,调查、访问此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感受先烈的英勇斗争精神,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综合活动过程]

一、调查前的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播放、展示和提供有关战争的影片、图片和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加深学生对战争的认识,激发学生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分好调查小组,选定小组长,自行拟订计划,定准调查时间,明确参观地点,确定采访对象,备好采访工具。

二、调查中的操作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主动热情;2.仔细倾听,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三、调查后的整理

1.分类归纳,详略处理,配制图片;2.利用网络,补充材料,拓宽视野;3.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写好报告;4.形成看法,认真讲解,广泛交流。

四、操行评价

可采用教师宏观点评,学生组内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的方法。评价时要注意到目的和效果、态度和方法、调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等问题。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附属中学)

北师大五上语文天地七 篇3

教学目标:1、2、3、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的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地解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设计: 一)、课的导入:

同学们,昨天已经预习了“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什么叫组合图形?组合图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二)、交流:

师:在预习过程中你遇到哪些问题?比如说哪些地方应该注意?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谁来说说你的预习情况?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图形)并说说你的组合图形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分解的方法是转化成几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师:谁还有补充?

过渡语:刚才我们知道了组合图形的概念,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小华家新买了住房,计划在客厅铺地板,请你估计他家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你说怎么算这地板的面积?你能汇报一下吗?

估计。

分小组讨论:并汇报解决方法。学生将会是多种方法展示解决方法。经过观察讨论后,学生就会发现这样分可以,但计算起来不方便,有些条件我们是找不到或不易找到。我们应该选择用简单方便易操作的方法进行学习。

三、概括方法:

看板书:我们刚才运用几种方法解决了这组合图形的面积,现在看看黑板你能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概括吗?哪几种方法可以归为一类?

小结:有割补法——加法

添补法——减法

还有在割或补后应该注意的什么?分割后成几个简单图形,要注意这些简单图形的长宽底高是多少?并进行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

四、练习: 汇报作业情况

五、总结:学习什么?

六、你能根据今天所学内容自己设计一个问题吗? 教学反思:

我上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组合图形面积》这一课时。我简单谈谈我对这一课的理解及上课体会。在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中,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创设一个买新房的大情境,通过学生帮老师铺地板,粉刷墙,让学生在已有的基本图形面积的知识基础上,自主探索,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一情境中,使学生明白,组合图形分割的意义,以及分割的必要性。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分割的方法不同,但思路都是把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学生的能力,热情鼓励学生的探索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思维空间。由学生合作探索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肯定学生积极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我认为本课时的重点是使学生发现理解掌握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和策略。所以在教学中,重点放在学生思考理解把简单组合图形分割或添补成已经学过图形的方法,明确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思路。本节课教学过程也说明,学生在理解发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时,实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推理等手段,分析探索组合图形,在发展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找出隐含的条件,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发散思维,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挖掘新奇思路、各自提出有价值的分割方法。

5.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分析、解题方法的指导,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情境,让学生在生生互动的环节中主动投入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自己悟出学习方法,学得主动积极、生动灵活。

教学内容:成长的脚印

教学目标:

1、会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2、掌握几种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新知:

1、教师出示课件与问题:小华出生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

2、学生自己先独立进行估计,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推荐人员进行全班交流。

小组1:我们是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的,我先数了数整个格子的大约是11个,其他不够一个格子的我进行了拼补,这样大约是17cm2。

小组2:我们的方法也是这样的,我们把不满一格的按照一格进行计算,这样大约是18cm2。

师:归纳一下同学们的做法,基本上都是利用数格子的方法进行估计的。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的做法?

生1:我把这个脚印看成了近似的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所以面积是3×6=18(cm2)。(学生在实物投影前画出他看的近似图形,学生们表示认可)

生2:我有个不同的方法,我是看成了近似的梯形,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3厘米,高是7厘米,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2+3)×7÷2=17.5(cm2)。这样和生1的差不多。

师:回顾一下刚才大家都用了什么方法。

生1:我们用了数一数的方法。

生2:我们把这个脚印看成一个近似图形进行计算。

二、练习

1、用练习纸估计自己的脚印有多大,同桌互相检查。

2、P78的练一练

先独立估计,在交流方法。

3、实践活动:怎样计算出树叶的面积?

先讨论,在交流做法,回家之后独立完成。

三、小结,教学反思: 一、一个天真烂漫的世界

孩子的世界是精彩的,孩子是天真烂漫的,会议儿时的点点滴滴,让他们发现自己长大了。我设计了儿时实物展示、图片展示,观看儿时录象这一系列活动,让孩子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交流,既体验了成长的足迹,又呈现了一个天真烂漫的童真世界!二、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人都要表现自己,而且每个人都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此外还想给他人一个我是怎样表现自己的印象。”也就是说,表现是一个人的内在素质的过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有强烈的表现欲,想让别人认识自己,喜欢自己,记住自己,和自己交朋友。为此,我设计了宽松愉悦的课堂,让孩子唱歌、跳舞、跳绳„„来尽情表现自己,这既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也让他们认识到了成长的快乐。三、一个心灵碰撞的空间

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他们在心灵上有那么一点触动,在情绪上有那么一点感染,在情感上有那么一点体验,是每个教师所追求的。因此我设计了“说说心里话”这个活动让学生在获知本领的获得离不开老师、爸爸妈妈„„这样,心灵的碰撞之后,闪现真情的火花,字字句句流露真情。

教学内容:点阵中的规律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前后图形中点的变化规律,推理得出后续图形中点的数量。

2、培养学生推理、观察、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与概括规律 教学难点:总结概括规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预习了点阵中的规律,你知道了什么?

师:其实,两千多年前,希腊的数学家就开始研究点阵了,通过点阵来算数。这节课,我们也来尝试研究点阵的规律。

二、课中参与,兴趣正浓

1、小组讨论:这点阵中有哪些规律?发现规律后,能否用数学方式表达出来? 预设出几种情况:

(1)看着一个图形

第一个点阵有1个点,第二个点阵有4个点,第三个点阵有9个点,第四个点阵有16个点。第5点阵是25个点。师:你是怎样通过计算得到? 生:

师:也就是说用“横排数×竖排数”,这一规律说出第五个点阵有多少个点? 如果有100点阵呢?

(2)用折线画,点阵中的个数是: 1=1 1+3=4 1+3+5=9 1+3+5+7=16 „„„„„„

生:(总结)这样划分后,点阵中的规律是:1,1+3,1+3+5,1+3+5+7,„„所有奇数相加的和。

师:真了不起。这种划分方法,我们可以叫做“折线划分法”。通过研究点阵,我们发现这组正方形点阵中有很多规律。

(3).斜着一层一层数:1,1+2+1,1+2+3+2+1,1+2+3+4+3+2+1 师都要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数的?能边说边演示。

三.应用新知,兴趣优在:

1、试一试

学生说说规律

2、练一练

师:其实,点阵是灵活多样的,每个点阵都有自己的规律。(课件出示练一练第2题)观察下图中的几个图形,小组内说说他们的规律。生:汇报,展示。

四.课末设计,兴趣高涨:

师:刚才,我们共同研究了一些点阵的规律。现在,每个同学设计一幅美丽的点阵图,让同学们都来猜一猜你的点阵图中隐藏的规律,好吗? 点阵设计大赛

1、设计时间:5分钟

2、设计要求:

(1)小组合作,共同设计一幅有规律、美观的点阵图,画出前4个点阵,并用算式表示每个点阵的数量.(2)每组派代表说明设计的方法及点阵中的规律,并展示作品.3)优秀小组的作品,在班级”展示台”展出.五.总结:

师:看来,同学们各个都是个出色的小设计师啊!点阵的规律在生活中也十分常见。生活中离不开点阵的规律,离不开数学的知识。就让我们用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学习: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美把自然规律抽象成一幅简洁准确的图像。

教学反思

《点阵中的规律》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82到83页尝试与猜测部分的教学内容。从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看,本课属于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但从整个小学教学内容看,本课是在四年级下册探索数图形、摆图形所需小棒数量的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数与形的规律,为今后学习五年级下册的探索物体堆放中的规律、六年级上册的探索数与形的规律、看图找关系打下基础。

本课教学体现了如下特点:

1.从问题出发,引导探究。问题是探索的基础。上课伊始,我就提出了两个问题:⑴每个点阵可以看成什么图形?⑵每个点阵有什么规律?怎样用算式表示出来?让学生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寻找规律。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发现规律,如在探究正方形点阵的规律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寻找到其中的点阵规律,虽然,在“1×1,2×2,3×3,4×4,„„n×n”的方法与“1,1+3,„„,1+3+5+7+„„+(2n-1)”的方法思考方式不同,但对学生而言,都是他们自主探索的结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肯定不同学生的探索成果,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

北师大五上语文天地七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难点

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山行》。

【板题】:山行杜牧

(山行:在山上行走)

二、简介作者: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大李杜”李白和杜甫。

三、自主合作,读诗明意。

(一)读

1.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2.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3.听范读,齐读。

(二)理解

1.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

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①“远上寒山石径斜”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斜: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②“白云生处有人家”

“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深:浓厚,浓郁;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

爱:真爱,留恋的意思。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红于:比„„更红。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

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一句成为千古名句,为什么?

第一,对比、比喻新异。一般而言,秋叶意味着飘零、衰落、萧条,二月鲜花意味着新生勃发,一般人的心理是不容易将两者在共同点上联系起来的。诗人不仅将经霜的枫叶比作二月鲜花,而且说比这春天里最为鲜艳的花朵还要鲜艳。

第二,情感独特,一反历来悲秋之调。落脚在红色,强调红色。引起的联想是“红得鲜艳,红得旺盛,红得热烈,红得有生命力”。并且又说秋叶的红胜过了新生勃发的新春之红。诗人从秋天里感受到的,就迥异于一般咏秋诗的“悲壮”之调,而是甚至胜过春天的勃勃生机。诗人的情感是独特的。

第三,富有哲理。这是此诗句成为千古绝唱的一个重要特点。把枫叶经霜喻理、象征为经受挫折、磨难,然而“经霜色愈浓”,因而“霜叶红于二月花”有种对世间事理的醒悟和鼓舞、激励人们的作用。

(三)再读

四、品味意象,欣赏意境

1.了解的整首诗的意思,现在知道诗人想写什么了吗?那再来用心读读好吗? 2.评价。你觉得诗中哪些词语写得特别好?读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想象漫游:此时,你也随杜牧来到了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帘?有何感想? 4.朗读。(此时是在充分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让生朗读,可以强化对诗的印象,也能逐步体会大自然的美景。)

五、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四季之景的诗句。(最少写三句)2.画一幅秋色图。板书设计 山行 杜牧 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山林秋色图

热爱大自然,对生命的赞美。

枫林

红叶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天净沙秋思》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3.课外搜集有关写秋天的诗词名句,并把它们摘抄到笔记本里。教学反思

本教案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紧扣学习目标展开教学,目标教学贯穿课堂始终。

注重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分析,对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进行赏析。

北师大五上语文天地七 篇5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 【第一课 长江】

作者:郭风,郭风的作品写景绘物,使人如临其境,在大自然的邀游中,时时以独特的审美视角,抒发自我感知、留下心灵的轨迹。给大地、海洋、阳光、树木、花草增添了主体情感;郭风的作品质朴清新、饶有天趣,贮满诗情画意,是风景画家、风俗画家与抒情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郭风的作品追求自然、本色、纯朴,具有更广阔的历史感和更深沉的哲理意蕴,体现了大家之风范。

1、字词

浦口(pǔ kǒu)缕缕(lǚ lǚ)吹拂(chuī fú)哺育(bǔ yù)

玫瑰(mãi guī)舒畅(shū chàng)舢板(shān bǎn)驳船(bï chuán)堆栈(duī zhàn)粼粼(lín lín)

2、整体把握

(1)、长江很早便醒过来。它醒过来的时候,浦口车站上的路灯还没有熄灭。这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

答:这一段点明长江醒来得比较早,暗示全文将由晨景展开。用车站上的“路灯”还没熄灭来衬托“很早”。“长江很早便醒过来”中“醒”是人的生命感知,说明作者一开始就把长江当做有“生命”的存在。

(2)、作者描写长江为什么选取长江的黎明?这里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长江的黎明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

答:这里作者用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这里的黎明象征的是祖国的新气象,象征的是祖国美好的明天。这里的黎明就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象了。

(3)、作者的心情是“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这一点作者在文中反复说到,为什么作者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这和“青春”不矛盾吗?

答:千百年来长江奔流不息,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它是“古老的”。古老的长江在经历的岁月的洗礼后,如今在新时代光辉的照耀下,看到了祖国的蓬勃发展,所以心情才“书场”“欢愉”,强调长江是“古老的”也是为了说明长江“旧貌换新颜”祖国“旧貌换新颜”。

【第2课 筏子】

作者:袁鹰,原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安县人。4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以散文影响较大。出版散文集〈〈袁鹰散文选项〉〉

本文通过对艄公撑着筏子在黄河上行驶的描写,揭示了一个道理:如果想要获得成功,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大胆和镇静,还需要机敏和智慧

一、字词

1、生字词

胆惊心悸(jì)吞噬(shì)湍(tuān)急 惊涛骇(hài)浪

如履(lǚ)平地 马不停蹄(tí)一泻(xiâ)千里

安详(xiáng)

2、解释词语

胆惊心悸-------胆战心惊,悸:因害怕而心跳的历害。

汹 涌------水猛烈的向上涌。

吞 噬-------吞食。

浏 览-------大略的看。

化险为夷--------使危险的情况或境地变为平安。

如履平地-------像在平坦的地上走一样。履,鞋。这里作动词用,走。

3、在文出现了十个四字成语,请找出,注意其贴切的运用。

一泻千里 万马奔腾 风平浪静 乘风破浪 提心吊胆

目不转睛 马不停蹄 化险为夷 如履平地 惊涛骇浪

二、整理把握

读段落:

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过去是听说过的。但是在亲眼看它之前,想象里的形象,总好像是风平浪静时的小艇,决没有想到是乘风破浪的轻骑。

十只到十二只羊的体积吧,总共能有多大呢?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五位乘客身边,还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岸上看的人不免提心吊胆,皮筏上的乘客却从容地在谈笑,向岸上指点什么,那神情,就如同坐在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里浏览窗外的新建筑,又像在公园人工湖的游艇上戏弄着微波。而那位艄公,就比较沉着,他目不转睛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1.文段中有两组对比,请你说说哪两处运用了对比。

答:羊皮筏子体积小与承载的人多物重形成对比;岸上看的人提心吊胆与皮筏上的乘客从容谈笑形成对比。

2.这两组对比为了突出什么?对艄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突出羊皮筏子在“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上航行是十分凶险的;如此凶险的航行,却让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如同坐在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里浏览窗外的新建筑”那样心闲气定,这全是艄公的功劳,越是凶险越能反衬出艄公的英雄本色。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 【第3课 春】

(1)作者及作品: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代表作《背影》《荷塘月色》。

(2)结构:

一、盼春:①段 表达方式是抒情,表达作者急切盼望春到来的心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春天人的感情,它好像懂得人们的期盼,使人倍感亲切。奠定了全文清新愉悦的抒情基调

二、绘春:②段--⑦段

②段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宏观勾勒,绘春的总轮廓。)

③段 春草图。④段 春花图。⑤段 春风图。⑥段 春雨图。⑦段 迎春图。{描写具体,绘春}

三、⑧段 赞春:新(新生)、美(美丽)、力(活力)

(3)线索:作者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主旨(中心):作者通过描绘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草木花争荣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辛勤劳作、奋发向上,抒发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5)文章主要写法:借景抒情。

(6)重点语句理解: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理解:“钻”字把小草旺盛的生命力逼真地表现出来,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春草的清新、可爱,表达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②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理解:以动衬静的写法形象地描绘春天百花盛开、蜜蜂忙碌的热闹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无尽的喜悦,读来富有美感。

(7)语句欣赏:

①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欣赏: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雨的多、连绵不断、细、亮、密的特点。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欣赏: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花争艳的情态。

【第4课 春风】

作者:林斤澜,1923年6月1日出生。浙江温州人。中学时代曾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5岁离家独立生活。主要作品:《台湾姑娘》、《新生》等。

1.字词

褒(bāo)贬 飘拂(fǘ)塞(sài)外 冰碴(chá)耗(hào)子 乍(zhà)暖

2.结构分析

一(1-3)引用几种说法,说明北方是否有真正的春天。

二(5-10)用江南春天和北国春天作对比,写出北国春风的特点,抒发对北国春风的喜爱之情。

三(11)直抒对北国春风的怀念之情。

3.文章主题

这篇抒情散文描写了北国春风的粗犷、强劲、消冰冻、化霜雪的阳刚之气,表达了对北国春风的怀念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4.写作特色

(1)运用对比手法,采取欲扬先抑的写法。

(2)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采用各种修辞手法。

5.与朱自清的《春》比较,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之处?

特点:北国的春具有粗犷之美、雄健之美、阳刚之美 比较:同样是写春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柔柔的,清新的悦耳的; 林斤澜的笔下的春风则充满力度,充满豪迈之情。

6.作者为什么能把给人带来诸多不便,遮天蔽日,飞沙走石的春风写得如此之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认为,北方的春天,尤其是北方的春风虽然“粗暴”却别有一番诗意的美,有毫不逊色于江南春景的另一种美好。抒发了对北国春风无比的深情,歌颂了北国之春的别具一格的“好不痛快人也”,宛如北方的汉子粗犷、豪放、雄健、粗犷之美。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

【第5课 最后一课】

这篇小说是以小弗朗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通过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故事情节的,表现一了小弗朗士从幼稚到悔悟再到懂事的思想变化过程。同时,小说通过不同角度的对比,表现了“最后一课”与往常上课的不同,展现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全过程。

一、文章主旨

文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普法战争时期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阿尔萨斯、洛林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失去的国土与语言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生字、生词,注音、释义。

祈祷 哽咽 懊悔 喧闹 宛转 踱 诧异 哽住

三、课文分析

1.线索:小说以小弗郎士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主旨: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与感受(文章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表现了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我”为什么想别去上学了,有几个原因?

有两个原因。一是迟到会受到韩麦尔先生的批评。一是怕老师检查功课,自己完成得很不好。“况且”,是连词,进一步说明情况。这两个原因,促使小弗郎士想逃学。

3.“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说明了小弗郎士的不爱学习、贪玩、天真、幼稚。

4.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个可怜的人?

韩麦尔先生身为法兰西人,却由于普鲁士的入侵,不能再在辛勤工作了四十年的地方教祖国的语言。这实在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事。表达了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深切的同情与理解、尊敬与热爱。(里面更包含了共同遭遇互相同情等复杂的感情。是以爱国主义感情为基础的。)

5.小弗郎士觉得“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为什么?

韩麦尔先生真挚、深沉、语重心长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小弗郎士,使他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为珍惜最后一节法语课的行动,专心,积极,因此他认为“挺容易”,“全都懂”。

6.还有小弗郎士对“鸽子”叫声、产生的联想,表现“我”对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人们用德语的愤恨与讽刺(嘲讽、蔑视)。

这就是课文第二部分的第三层,写韩麦尔老师与学生们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在最后一课中认真教学的感人情景。这一部分写出了阿尔萨斯被普鲁士 占领后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深刻地展示了形式上的法语课实际上已成为一节生动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而且是一节极成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促进了小弗郎士的变化成长,让他们的心头都飘扬着法兰西的国旗。

7.“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的崇高、伟大。很好地抒发了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8.小结韩麦尔先生形象:

韩麦尔先生既是一位严师,也是一位有40多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受人尊敬的老师,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热爱祖国语言,有崇高的爱国情,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有战胜敌人的执着信念。

9.“使出全身力量”“法兰西万岁”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使出全身力量”:写字这一动作倾注了(集中了)韩麦尔先生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感情和力量。

“法兰西万岁”几个光彩大字,表达了他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集中体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10.文中有哪些动词很好地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

转、拿、使、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的痛苦心理,倾注了他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

【第6课 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宋理宗宝佑四年进士第一。历任湖南提督、知赣州。宋恭帝德佑元年,元军渡江,他在知赣州任上组织抗元武装,奉诏率兵万人入围临安。次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痛斥敌酋伯颜,被拘至镇江。脱险后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后被元重兵所败,在五坡岭被俘。次年坚拒元将张弘范诱降,作《过零丁洋》以明志。后被送大都(今北京)囚禁达4年之久,屡经威逼利诱,始终大义凛然,不为所动。后在菜市口从容就义。(这一环节便于学生理解诗文和主旨)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抗元英雄文天祥在广东五坡岭战败被俘后,为了表明自己誓死忠于大宋、坚决不投降元朝的决心而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自己的经历和被俘后的心情以及誓死不降元的决心,充满了爱国热情,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历尽辛苦只因通晓一种经书而做官,被朝廷任用。四年来抗元的战斗稀疏。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山河破碎就像风吹柳絮飘摇不定,身世坎坷如同风雨打浮萍飘忽浮沉。以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向人诉说心中的惶恐,零丁洋里身陷元虏可叹我孤独无依。运用双关、对偶的修辞,将地名与心情暗合,表现出诗人为军队的失败惶恐不安,以及失败被俘后的孤独寂寞。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自古以来,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这一句采用直抒胸意的方式,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中心:

诗人通过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6.这首七律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上下句有何联系?

答:比喻。把山河风雨飘摇的亡国之象与个人生死荣辱的经历刻画得悲壮动人,入木三分。两句连用,暗示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7.谈谈颈联的“惶恐”“零丁”的双层含义。

答:一指地名,二是包含着诗人忧虑国事艰难的情感。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

【第7课 邓稼先】

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历史?可否去掉?

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仰止。

第一部分从百年屈辱入手来写,似乎与邓稼先关系不大。其实,这一段的用意是在创设一种广阔的社会背景。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去衡量他,才更能显出其伟大之处来的。正是他领导中国知识分子追赶世界科技势头,提高国家科技水平,保证中国坚强地站立起来。所以第一部分是为歌颂邓稼先所进行的必要准备,绝不能去掉。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的理想党员。”(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中两国原子弹研究的领导人。他们的共同成就表明他们同样都是学术非凡的人。但是两个国家,两种社会背景,又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但是站在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基础上考虑,我们更钦佩邓稼先,更接受他为国忘我、为科研忘我的伟大精神。作者也正是要通过在国家大背景下的对比,来进一步突出邓稼先的高尚品格。)

3.赏析:这里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是截然不同的,“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4.赏析:“邓稼先是中国**的理想党员。”

这里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第8课 回忆鲁迅先生】

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现代作家。代表作小说《生死肠》,散文集《桥》、《回忆鲁迅先生》等。1935年因《生死场》而蜚声文坛。1936年东渡日本。l940年在香港发表了代表作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病故,年仅31岁。

1:为什么写海婴喜欢拉我的小辫子?这似乎跟写鲁迅先生没有多大关系?

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位慈父,鲁迅先生很懂儿童心理,丰富了他的慈父形象

2:萧红从先生的饮食起居写到待人接物等许多日常小事,为什么单单从笑写起?

表现鲁迅先生乐观开朗的性格,让人觉得他亲切、可亲,拉近了伟人与读者的距离。

3:文中提到先生对青年人字迹潦草“深恶痛绝”,为什么还是戴上眼镜一一展读?

真心关爱青年人,对青年人既要求严格,又满怀慈爱

4:文中“贩卖精神”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直接点明冯雪峰的身份?

是隐晦的说法,生活在国统区,不便公开说。说明鲁迅先生与**人关系密切,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鲁迅先生说话风趣、幽默。

5:文中主要描写了有关先生的哪些细节?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细节描写来刻画鲁迅先生呢?走路的姿势戴眼镜看字迹潦草的书信亲自校对瞿秋白《海上述林》文稿„„

从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等方面全方位展现鲁迅先生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这样写可以以小见大,再现鲜活生动、可亲可敬的鲁迅形象。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

【第9课 黄河化险】

1、生字

葭jiā 戡kān 沁qìn 袅niǎo 攥zuàn 骤zhîu 崖yá 犹yïu 俏qiào 娆ráo 汗hán 滞zhì

2、词语解释

喧嚣:声音大而杂乱。

滞留:停留不动

肃穆:严肃而恭敬。

挑战:故意激怒对方使出来应战。

顿失滔滔:课文指黄河因冰封而立刻消失滚滚的波浪。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上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外衣,格外娇媚。

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秦皇汉武:秦始皇嬴政,秦朝的创业皇帝;汉武帝,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

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唐宗宋祖: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的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yìn),宋朝的创业皇帝。

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天骄:汉时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见《汉书?匈奴传》),后以“天骄”泛称强盛的边地民族。

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在一二○六年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思是“强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称,即王)。后来蒙古在一二七一年改国号为元,成吉思汗被推尊为建立元朝的始祖。

只识弯弓射大雕:雕,一种属于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只识弯弓射大雕”,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第9课 黄河化险】

权延赤,1945年出生于河北完县。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着有长篇小说《多欲之年》、长篇纪实文学《走下神坛的毛主席》《走下圣坛的周恩来》等。

1.前有大水,不可逾越,后面又有数万追兵,在这样的险境中,毛主席毅然作出决策。毛主席的决策为什么不是盲目和任性的?毛主席说的哪些话表明了这一点?

关键在毛主席说的两段话和一句话,以及唱的一段京剧。一段为:“过河,不打死也要淹死。只有走。溃逃吗?你只要跑就是找死,你能跑得过枪子?几个卫士就能挡住枪子?”另一段为:“我早看了地形。放一个排阻击,他就是十个旅一起来,今天也上不了山!”一句话为:“兵不厌诈”。唱段即最后唱的“空城计”。当时在河堤上从容奏凯也是有风险,但比起另两条死路(过河,跑),“从容”走是惟一生路。文中提到,敌人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呆若木鸡,后来又怕中埋伏,不敢追击。毛主席的“兵不厌诈”和“空城计”果然起了作用。总之,毛主席不是盲目,任性,而是凭借军事谋略化险为夷。

2.请简要概括毛主席及干部战士在化险为夷中体现的品质。

毛主席在万分危急之时,努力保持沉着镇定,故能使自己的智慧、胆识发挥作用,对情况作出了准确的判断,作出了深思熟虑的谋划。毛主席的品质主要是:镇定自信、大智大勇。干部、战士信任领袖,纪律性强,不怕牺牲,团结友爱。周恩来的沉着、机敏和带头作用。

3.军情危急,事关重大,毛主席的情绪反复变化,甚至失控到骂人。写这些是否有损领袖形象?

毛主席几次骂人发脾气,一是当时情势严峻,乃至万分危急,重大决定不可儿戏为之;二是他真情率性的个性表现;三是领袖也和普通人一样,也会有情绪发作,“不讲理”的时候,特别在紧要关头,为了顾及更重要的事情,难免言行欠妥,伤及无辜。这并不有损他的伟人形象,相反,倒显出他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4.品味讨论毛主席语言特点。

(一)毛主席与任弼时在争论中表现了各自怎样的个性?

毛主席争强好胜、敏捷、坦诚、能言善变、有些意气用事。任弼时责任心强、厚道认真、真诚直爽、敢提意见。

(二)毛主席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毛主席语言鲜明形象、语气丰富、善用口语。

【第10课 毛主席诗词两首】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翻译

风风雨雨把冬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悬崖已结百丈坚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词语积累与运用

1,妖娆:娇艳美好。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文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折腰:鞠躬,倾倒。

二、句子运用。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能再举一个这样的例子么?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试比高”和“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景象?

三、文学常识与古诗词填空。

毛主席(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马列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他的诗词,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襟怀豪迈。《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等名篇被广为传颂。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

【第11课 愚公移山】

一、文学常识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

二、成语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三、重点字音字形

万仞(rân)

冀州(jì)

惩(chãng)

迂(yū)汝(rǔ)荷 担者(hâ)叩石(kîu)

孀妻(shuāng)始龀(chân)

智叟(sǒu)

箕畚(jī běn)穷匮(kuì)

雍南(yōng)

陇断(lǒng)一厝(cuî)

朔东(shuî)亡以应(wú)

四、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返回

2.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五、古今异义

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古义:方圆 今义:方向,方面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3.曾不能损魁文之丘 古义:并

今义:曾经

4.何苦而不平古义:何必担心 今义:用反问语气表示不值得六、一词多义

且: 1.年且九十:将要 2.且焉置土石:况且

已: 1.惧其不已也:停止 2.可以已大风:治愈

其: 1.其妻献疑曰:他的 2.其如土石何:加强语气

焉: 1.始一反焉:语气助词,呢 2.且焉置土石?哪里

而: 1.何苦而不平:表顺接 2.而山不加增:表转折 3.面山而居:表修饰

之: 1.河阳之北:的 2.跳往助之:他,指愚公 3.汝之不惠: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 1.以残年余力:凭,靠 2.河曲智叟亡以应:用来

七、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1)吾与汝毕力平险(形容词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八、判断特殊句式

(1)“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汝之不惠,甚矣)翻译: 你太不聪明了.(2)何苦而不平(反问句,宾语前置, 苦何而不平)

翻译: 担心什么铲不平?

(3)告之于帝(状语后置, 于帝告之)翻译:(山神)向天帝报告。

(4)帝感其诚(被动句)翻译: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

(5)一厝朔东,一厝雍南(省略句, 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

翻译: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定语后置,遂率荷担者子孙三夫)

翻译: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

九、语段阅读

1.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嘲讽、怀疑的态度形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语言、动作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2.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得少于两个。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3.请从《愚公移山》这则寓言中概括出愚公的精神品质.(2分)

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4.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我认为愚公不遇,智叟不智。愚公移山目的明确,有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坚持不

懈的奋斗精神,在移山的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考虑问题周密。

而智叟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实质上是鼠目寸光,逃避困难。写作手法:

1、生动的细节描写。如妻子的“献疑”、京城氏孀妻之子的“跳往助之、”、智叟的“笑而止之等都很生动,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运用对比的写法。对比,指的是愚公、京城氏之子跟智叟的对比。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主要的对比,是故事的寓意所在。以愚公的长远眼光而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色调,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

3、烘托,主要指侧面描写。如写王屋、太行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对烘托愚公的形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12课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文学常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出处是 《孟子》,《孟子》是 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 孟子讲学游说言论 的记录。

2、孟子,名 轲,字 子舆,战国 时代的 思想家、教育家、是 儒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把他和孔子并称为“孔孟”,并尊其为 “亚圣”。

3、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提出“民为贵,君为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

4、《孟子》是 儒家 经典之一,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二、根据要求填空或按要求默写原文

1、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必将导致灭亡。

2、本文的标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请写出两个与题目两个分句意思相关的成语,并解释

(1)多难兴邦 :国家多灾难,可激发人民发愤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兴盛。

(2)玩物丧志 :只顾欣赏所喜好的东西因而消磨志气。

3、第二自然段主要阐述要成就大业,必先在思想上、生活上、行为上等经受一番艰苦磨练的道理,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 “苦其心志”,在生活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 “行拂乱其所为”。

4、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成的,文中能表现磨练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全文写法上,层层深入,结构严谨,论证有力:

“人恒过,然后能改”,是承上文“行拂乱其所为”说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承上文“苦其心志”说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承上文“动心忍性”说的。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中心句(中心论点)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法家拂士” 和 “敌国外患”。

7、本文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被人们广为传涌,成为名言。请你搜集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②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③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袴少伟男。

三、字音、字形

舜(shùn)畎(guǎn)傅说(yuâ)游说(shuì)胶鬲(gã)管夷吾(wú)

孙叔敖(aï)百里奚(xī)拂(fú)乱法家拂(bì士)

四、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 “曾” 通 “增” 解释: 增加

2、困于心,衡于虑 “衡” 通 “横” 解释: 阻塞,不顺畅

3、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通 “弼” 解释: 辅弼,辅佐

五、古今异义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古义:被起用 今义:送出,发生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被举用 今义:往上托,推举

3、征于色,发于声 古义:征验,表现 今义:走远路,征求等

4、而后喻 古义:明白,了解 今义:说明,打比方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古义:这样以后,这样„„才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6、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用这些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7、入则无法家拂士 古义:在里面,指国内(名词)今义:进入(动词)

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古义:在外面,指国外(名词)今义:出去(动词)

9、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狱官 今义:士兵六、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被起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样的,代词)

发于声(发出,抒发)斯是陋室(是,判断动词)

行拂乱其所为(fú 违反,阻挠)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入则无法家拂士(bì辅弼,辅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 / 给)

征于色,发于声(左)

生于忧患(由于)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作(“而后”,然后)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

七、词性活用

使动用法:

1、所以动心忍性

动:使„„惊动

忍:使„„坚忍

2、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痛苦

3、劳其筋骨

劳:使„„劳累

4、饿其体肤

饿:使„„饥饿

5、空乏其身

空乏:使„„穷困缺乏

6、行拂乱其所为

乱:使„„颠倒错乱

7、然后知生于忧患

生:使„„生存发展

8、而死于安乐也

死:使„„萎靡死亡

9、人恒过

过:犯过失,犯错误(名词作动词)

10、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国内(动词作名词)

1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国外(动词作名词)

1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敌:敌对的(名词作形容词)

八、文言句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于畎亩之中“做”“发”的状语,“于版筑之间”做“举”的状语,此句是状语后置的倒装句,还是被动句)译: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

九、阅读理解

1、第一自然段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分别指出这六人的人名及身份:

①舜(农民)

②傅说(工匠)

③胶鬲(商贩)

④管夷吾(囚犯 ⑤孙叔敖(隐士)

⑥百里奚(奴隶)

这六个人的共同点是 都出身卑微,历经磨难,又都有所作为。

2、第一自然段从议论文的角度看,它的作用是:为下文论述论点提供有力的事实论据。论证方法:摆事实。

3、第一自然段运用排比的修辞,作用是:概括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突出“生于忧患”这一中心论点,增强语势。

4、从行文看,文章第二自然段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句是承上启下的 过渡句。“是人”指 上述六人及与此相似的其他人,作者认为,对那些将要委以重任的人物,应该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磨练,最终达到今天人们常说的“铁不炼不成钢”、“玉不琢不成器”中的“成钢”、“成器”的境界。

5、本文开头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暗示 逆境 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造就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 更应如此。第三段第一句从正面讲人处困境才能奋发,第二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从 反 面讲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本段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两句分别从人们的 内在 和 外在 两方面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的道理。

7、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得出的结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全文看,作者着重强调或议论的重心应在其中的“生于忧患”一句。

8、全文先后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9、第四段独立成段,作用:强调、突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10、你能列举出一个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吗?

例:吴越之战后,越王卧心尝胆,最终打败吴国,取得胜利;而吴王夫差却贪图享乐,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11、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

答:磨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人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享乐。

12、孟子认为只有逆境可以造就人才,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观点:(1)逆境可以造就人才。(2)顺境也可以出人才。(3)顺境和逆境都可以出人才。

简述理由:(1)树立远大志向。(2)不满足于现状而艰苦奋斗。

13、应当怎样认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它有什么积极意义,有什么局限性?

上一篇:地海传奇 语录下一篇:以篮球赛为主题的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