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教案机械波--波的形成和传播(共11篇)
高二物理教案机械波--波的形成和传播 篇1
[物理精品教案] “波的形成和传播”创新教学设计和教案
山东省高青一中
贾玉兵
256300
波是一种重要而普遍的运动形式,也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难点。“波的形成和传播”是“机械波”一章的基础,学生正确认识波的形成过程和传播规律,对于顺利学习其他各节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波的形成过程和传播规律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深刻认识波的形成、波的分类和波的传播规律,本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的教学理念,笔者设计和实施本课教学的一些措施如下。
1、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演示实验,激发兴趣
舞动丝带一端,产生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在丝带上传播。从这个简单的例子引出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运动形式——波动,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趁热打铁,请学生列举有关波的实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学生列举的实例中,概括出波的产生条件:①波源,②介质(为分析波的形成奠定基础)
2、实验探究,培养能力(实验方案附后)
实验一,分组实验:学生每两人一组,研究丝带上产生的凹凸相间的波。主要培养学生耐心、仔细做实验的品质和操作能力;教给学生研究、分析问题的方法。
实验二、三,演示实验:从波的运动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之间的关系对波进行分类,使学生形成横波和纵波的概念。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科学分类的方法。
实验四,研究弹簧上纵波的形成: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突破实验表象,概括、抽象出本质规律,提高水平。
3、电脑模拟,形象直观,巩固升华。
为了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波的形成过程,正确理解波的传播规律,笔者利用Flash5.0编写了CAI课件:①模拟波的分类;②模拟横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③模拟纵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
4、因材施教,分层次;布置作业,多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识结构,努力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和教师产生共鸣,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布置作业既有思考又有书面作业和动手作业,全方位巩固所学知识。
总上所述,在本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实验探索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知识应用和多媒体演示相结合,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高中物理第二册(实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波的形成和传播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知道直线上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②知道什么是横波,波峰和波谷
③知道什么是纵波,密部和疏部
④知道“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知道波在传播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了能量
②各质点的振动沿________方向,波的传播沿_______方向,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_______。
③质点是否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_______ 这种波叫做横波,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实验
(三),观察弹簧上产生的疏密相间的波。实验步骤:(1)、拨动水平悬挂的柔软长弹簧一端,产生一列疏密相间的波沿弹簧传播。(2)、在弹簧上某一位置系一根红布条,代表弹簧上的质点,重复步骤(1)。①观察::红布条是否随波迁移?________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 ②分析:弹簧上疏密相间的波形是怎样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类比丝带上波产生的分析方法,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
(四),观察波动演示器上疏密相间的波: 实验步骤:(1)、逆时针转动摇柄,演示屏上的质点排成一条水平线。(2)、顺时针转动摇柄,各个质点依次振动起来。
现象:①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的质点开始振动的时刻________,从总体上看形成疏密相间的波。②各质点的振动沿________,波的传播沿_______方向,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_______。③质点是否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_______ 这种波叫做纵波,在纵波中最密处叫做密部,最疏处叫做疏部。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①不论横波还是纵波,介质中各个质点发生振动并不随波迁移。因此,波传播的是_________________,而不是介质本身。
②波传来前,各个质点是静止的,波传来后开始振动,说明他们获得了能量。这个能量是从波源通过前面的质点传来的。因此:波是传递_________的一种方式。
师生双边活动,实验探索,总结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计算机辅助教学:
1、波的分类演示
2、横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规律
3、纵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规律(形象直观,巩固升华)知识应用:
1、课本中提到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你能想象在某次地震时,位于震源正上方的建筑物,在纵波和横波分别传来时的振动情况吗?为什么?(从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2、本来是静止的质点,随着波的传来开始振动,有关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有: A、该现象表明质点获得了能量 B、质点振动的能量是从波源传来的
C、该质点从前面的质点获取能量,同时也将振动的能量向后传递 D、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E、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也立即停止 F、介质质点做的是受迫振动 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关机械波的例子(横波、纵波各一例)简述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高二物理教案机械波--波的形成和传播 篇2
“波的形成和传播 ”作为高中物理“ 机械波”“机械振动”等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扩展, 着重介绍了有关波的共性知识, 机械振动只讨论物体的运动状态随时间的变化, 波动讨论的是振动在空间介质中的传播。波的形成和传播主要介绍介质中某处发生振动时, 由于介质质点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 使振动沿介质传播出去, 这一振动的传播就是机械波。
在认知层面, 学生已经了解了物体运动的几种形式:平动、转动和振动, 并且知道或熟悉如水波、声波、电磁波等概念。在能力层面,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与归纳能力。但本章内容则对学生的理解力和空间想象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在非智力因素方面, 应注意的是, 高中生对物理现象仍然有较高热情, 而对于能够观察的物理情景则会形成较深的印象。
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背景, 学生学完简谐振动, 知道做简谐振动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是一条正弦曲线, 而水波形状也类似于正弦, 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本节教学就是要由此“破题”, 激发学生探究事物本质的动力, 尝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和思考。这就是本节课教学的指导思想。
在教学策略上, 鉴于学生对波的认识和理解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 教师就需要将讲解转变为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对实验的观察。通过播放录像, 并设置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帮助学生逐步体会和理解本节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的厘定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强化目标意识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内涵。本节教学目标厘定如下: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波是振动的传播, 知道波在传播振动形式的同时也传播能量和信息。能区分横波和纵波, 知道什么是波峰和波谷, 密部和疏部, 知道什么是机械波和机械波形成的条件, 理解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依次下蹲、起立, 看起来好像是波浪在前进”, 建立波形成的形象思维认识。加强利用图像法理解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波的形成和传播, 增强参与意识, 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品质。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教学难点则是机械波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三、教学环节的安排
基于以上思考, 笔者安排了六个教学环节 (如图1所示) , 并逐一进行阐释。
1.提出问题, 启发思考
在第一个教学环节, 教师就需要提出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 并维持思维活动贯穿整个过程。而“思维始于问题”, 因此, 利用合理的问题, 就是本环节“引入”的关键。并且, 这种问题引导策略亦被贯穿于后续环节之中。 (以下“Q”代表问题, “A”代表学生可能的回答)
本环节,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
Q1:生活中有哪些形式的波?
A1:声波、水波、光波……
Q2:什么是波?它有哪些特性?这就是我们本章开始学习的内容。
在问题1提出后, 学生能举出大量波的例子, 但需注意, 波究竟是什么?他们并没有明确且具体的概念。正如本章引言所说:“有一些概念是如此普遍, 其意义是如此深远, 以致对于我们还理解不深的某些事物, 这些概念也能提供一些重要的情况。在这些概念中最了不起的应该算是波了。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波:具有极大破坏力的地震波, 海洋湖泊中的水波, 空气中的声波, 弥漫在空中的无线电波以及光波……我们会问:波究竟是什么?不过, 还不如问: 关于波, 我们能够说些什么?”
2.观看视频, 提出问题
教师先展示生活中如艺术体操中的带操、绳波、声波等常见的波形, 随后将问题具体化, 明确本节主要以绳波为例来研究机械波是如何形成并传播的。
教师播放抖动绳子形成绳波的动态视频, 模拟绳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然后引导学生模拟绳波。可选择16个学生手臂相挽, 并手持扇子, 使扇面形成一条直线。模拟时, 先后让左右2名学生开始上下运动, 让学生观察所有扇面运动时所形成的波形及每个学生的运动特点。
观察前教师应向学生提出系列问题, 引导学生有预期、有目的地观察:
Q1:如果同学们之间没有手臂相挽, 当某同学 (打头) 开始运动的时候, 扇面能否形成波形?
Q2:谁带动大家运动起来的?
Q3:让扇面形成波形需要哪些必要条件?
Q4:在波形向前传播的过程中, 还传播了什么?
3.总结归纳, 给出定义
通过学生模拟绳波的形成, 概括出机械波形成的必要条件: (1) 振源 (波源) ; (2) 介质。同时明确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传播了波形以及振源的振动形式。通过归纳总结给出机械波的概念: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 形成了机械波。组成介质的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 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在初步建立概念之后, 还应指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概念的一些要点, 以深化理解。
由此, 教师继续指导学生观看视频, 并启发学生思考系列问题:
Q1:每个同学的水平位置是否改变?
Q2:每个同学起始运动方向是否相同?
Q3:每个同学运动的先后顺序如何?
该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不随波迁移;每个质点起振方向与振源相同。第三个问题的设置目的则是要引导学生观察振源在左右两边先后开始运动过程中, 传播到中间两个学生时, 运动的先后顺序是否相同?以及如何描述每个质点运动的先后?最后, 在学生得出“振动过程中前一同学带动后一同学运动”的结论时, 教师应强调“前”“后”均是相对振源的位置而言的。
4.实验演示, 验证结论
教师在归纳总结机械波传播过程中的特点之后, 用实验验证以上结论。用机械波演示器向学生更清楚地展示机械波传播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以下观察要点: (1) 观察某一个质点的运动; (2) 由振源开始依次观察每一个质点的起振方向; (3) 每一个质点运动的先后顺序。
观察后, 教师总结: (1) 每个质点都在平衡位置附近作简谐振动; (2) 每个质点起振方向与振源运动方向都相同; (3) 振动过程中前 (靠近振源) 一质点带动后 (远离振源) 一质点运动。
5.逻辑推理, 实验验证
在初步建立并巩固了机械波的概念之后, 面临的又一问题是机械波的分类问题, 即横波与纵波。该环节的处理需要用逻辑推理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
总结完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后, 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质点运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的关系, 从而给出横波的定义:质点运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同时指出波峰与波谷的位置。
随后,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大胆给出纵波的定义:质点的运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纵波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教师可安排演示实验。
实验演示1:软弹簧中振动的传播
学生通过运用逻辑推理、对比的科学方法建立纵波的概念, 实验演示验证纵波的特点, 从而体验物理学中的对称美。再进一步, 教师在观察时直接指出纵波的疏部和密部。
实验演示2:纵波演示仪演示纵波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该实验通过纵波传播过程再次印证机械波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6.联系拓展, 开阔思维
教师再次呈现前面所展示的图片让学生分析绳波、带操中的彩带、声波分别是横波还是纵波。继而进行拓展, 介绍地震波的传播及其中横波纵波的传播快慢以及破坏性。
作为知识巩固环节, 本环节安排的当堂练习包括学案选择题, 内容涉及机械波的形成及其传播特点。最后安排拓展讨论: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与机械波图像的物理意义的区别是什么?
四、教学设计的总结
回顾本节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 充分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象到抽象的教学次序。六个教学环节条理清晰、连贯周密, 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贯穿始终。在教学方法层面, 积极利用问题串、演示实验、多媒体演示、学生活动等形式, 合理化解教学难点, 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此外, 归纳、验证、推理等科学方法的采用也是本节教学设计的一大特色。
参考文献
[1]邢红军, 陈清梅, 胡扬洋.科学方法纳入《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 2013 (7) :5-12.
高二物理教案机械波--波的形成和传播 篇3
问题1: 波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为了便于学生仔细地观察,在这里可以让波的演示仪摇把转动的频率降低,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后体会: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波。最后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波的形成条件有两个:振源和介质。结合刚才的讨论,在这里可以进一步提出如下兩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声波是怎样形成的?(2、)宇航员在月球上能听见声音吗?通过由学生本身讨论和老师点播,使学生加深对波的认识。
问题2 :波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在“随波迁移”吗?在这里我们可以先把横波演示仪上的某个点做上醒目标记,然后快速摇动演示仪的摇把,让波传播一段时间后,再让学生观察做标记的点“随波迁移”了没有?通过观察学生自然就会得出结论:介质中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观察完横波后再让学生观察纵波,看是否能得出相同结论。
问题3: 波传播时,这些质点都在振动,它们的振动有什么联系呢?为了便于学生仔细地观察,在这里依然应该让波的演示仪摇把转动的频率降低,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后体会:整个波上的质点,后一个质点总是滞后于前一个质点,总是重复前一个质点的振动,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都是一样的,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波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这样一个结论。那么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个知识的认识,还可以选取教材上的做一做进行人浪演示,进行演示前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得出进行人浪模拟的关键在于:(1) 各个同学的脚步不能移动,以此来达到质点不随波迁移这个特征。(2)要让学生思考讨论认识到后一个同学是重复前一个同学的动作,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波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的认识。通过这样一个人浪演示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高二物理互感和自感教案设计 篇4
[要点导学]
1.互感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电磁感应现象,如图4-6-1只要A线圈的电路中可变电阻的阻值R周期性地变化,那么A和B两个线圈之间就会发生互感现象。例如电阻R增大,A中电流变小,B线圈中磁通量减少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也会引起A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所以A、B两个线圈的磁通量是互相影响的,象这样两个互相靠近的线圈中只要有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就会出现互感现象。
2.自感现象是因为线圈自身的电流变化而引起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由此产生的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所以自感现象就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自感现象既遵循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又遵循楞次定律。只是因为自感线圈内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与线圈内的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例,所以电流变化越快自感电动势越大。也就是说自感电动势与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比例常数就是自感系数L,单位是亨利,符号是H。
3.因为自感现象是以电流变化为主线展开讨论的,所以在研究自感问题时,应首先研究电流的变化情况。因电流的变化引起磁场的变化,磁场的变化引起磁通量的变化,磁通量的变化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电流的变化。但阻碍电流的变化不等于阻止电流的变化。
4.在具体分析自感支路对其他电路影响时,如果自感支路的电流在减少则应该把产生自感电动势的线圈看作新的电源,新电源阻碍电流的减少;如果自感支路中的电流在增大,自感线圈就相当于一个接反了的电源,这一电源阻碍电流的增加。
5.线圈的自感系数是由线圈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与线圈中的电流无关。这一点就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无关一样。影响线圈自感系数的因素很多(空心线圈的自感系数与单位长度的匝数的`平方成正比,与线圈的体积成正比),但插入铁芯线圈的自感系数明显增大(约为103-104倍)。
6.磁场与电场一样也具有能量,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所以线圈中电流变化时磁场的能量就在变化;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所以电容器中电荷量变化时电场的能量就在变化。电场能与磁场能可以相互转化,这一问题后面还会继续学习。
[范例精析]
例1 如图4-6-2示的电路中,A1和A2是完全相同的灯泡,线圈L的电阻可以忽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上开关K接通电路时A2先亮,A1后亮最后一样亮
B.合上开关K接通电路时,A1和A2始终一样亮
C.断开开关K切断电路时,A2立刻熄灭,A1过一会儿熄灭
D.断开开关K切断电路时,A1和A2都要过一会儿才熄灭
解析:合上开关K接通电路时L阻碍电流增大,所以A2先亮、A1后亮。断开开关K切断电路时,在L、A1、A2组成了新电路,L是新电源,(电流方向顺时针),所以A1A2都要过一会儿才熄灭。正确答案是A和D。
拓展: 在断开开关K时L中的电流减小,L中产生了阻碍电流减小的自感电动势,但阻碍不是阻止,电流还是在减小,电流的方向还是由L流向A1,再流入A2,再流入L,形成顺时钟方向的电流。
例2图4-6-3为一演示实验电路图,图中L是一带铁芯的线圈,A是一灯泡,电键K处于闭合状态,电路是接通的,现将电键K打开,则在电路切断的瞬间,通过灯泡A的电流方向是从 端到 端,这个实验是用来演示 现象。
解析:K闭合时L中电流的方向是b-L-a,K断开的瞬间L中电流突然减小,L中产生阻碍电流减小的感应电动势,L成为新的电源,但电流只能在原方向上减小,所以正确答案是:[a到b,断路时的自感现象]。
拓展:本题的考查点与上题相同,说明这部分内容是高考的热点内容。应该高度重视。
例3 一个线圈的电流在均匀增大,则这个线圈( )
A.自感系数也将均匀增大
B.自感电动势也将均匀增大
C.磁通量也将均匀增大
D.自感系数,自感电动势都不变
解析:电流均匀增大则磁通量均匀增大,磁通量的变化率恒定。所以自感电动势不变。自感系数与电流无关。正确答案是C和D。
拓展:在自感现象中电流的变化率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是成正比例的,因为线圈中的磁场就是它自身的电流产生的,电流增大磁场就增强,磁通量就增大。
例4、如图4-6-4所示的电路中,两个电流表G1和G2的零点都在刻度盘中央,当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摆,当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左摆,当电路接通并达到稳定时再断开的瞬间,下列哪个说法符合实际( )
A.G1指针向左摆,G2指针向右摆
B.G1指针向右摆,G2指针向左摆
C.G1、G2的指针都向左摆
D.G1、G2的指针都向右摆
解析:K断开的瞬间,LRG1G2组成了一个新的回路,新回路的电源是L,L阻碍L中的向右的电流减少,所以回路中还有顺时针的电流,正确答案是A。
拓展:本题的考点与例一和例二相同,只是在情景上多加了两个电流表,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L中原来的电流方向,L作为新电源时电流的方向并不改变。
例5如图4-6-5所示的两个线圈A和B并排放置,当A线圈的电键S闭合的瞬时,B线圈中因磁通量增加而产生感应电流。请说明此时B线圈中感应电流对A线圈中的磁场有何影响?
解析 由图4-6-5可知,开关闭合时A线圈的下面出现N极,B线圈因磁通量增加而产生感应电流,根据楞次定律B线圈下面也是出现N极(阻碍A线圈的磁感线穿入B),B线圈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感线是由下而上地穿过A线圈的(与A线圈中磁场反向),所以感应电流的磁场起着阻碍A线圈中磁场增强的作用。
拓展 由此可见只要A线圈的磁感线穿过B,而B能够产生感应电流并且感应电流的磁感线又能够穿过A,那么不管A、B的位置如何放置,A、B之间都能够产生互感现象。
例6 家用日光灯电路是利用自感现象的一个常见的例子。日光灯的电路如图4-6-6,图中S是是启动器(内有双金属片并充氖气),L是镇流器(有铁芯的线圈),D是日光灯灯管。试分析日光灯工作原理。
解析 开关闭合后,220V电压加在启动器S的两端,使启动器玻璃泡内氖气放电,放电产生的热量使玻璃泡内的双金属片膨胀,动触片与静触片短路,电流突然增大,镇流器因电流突变产生很大的自感电动势,这一高电动势使日光灯灯管内汞蒸汽放电,日光灯就发光了。
高二物理教案机械波--波的形成和传播 篇5
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交流电的产生原理; 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 3.理解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和最大值。(二)能力训练点
1.掌握描述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文字法、公式法、图像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进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三)德美育渗透点
1.让学生充分体会简单美;
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及为富民强国认真学习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及中性面的特点; 2.难点: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
3.疑点:当线圈处于中性面时磁通量最大,而感应电动势为零。当线圈处于平行磁感线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而感应电动势最大。
4.解决办法
(1)通过对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一周的实物演示,立体图结合侧视图的分析、特殊位置结合任一位置分析使学生了解交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如何变化的;
(2)通过侧视图分析线圈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B之间关系,利用导体切割磁场线方法来处理,使问题容易理解。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手摇发电机模型、演示电流计、导线若干、教学挂图、幻灯机、投影灯片。
五、基本教学步骤: 1.引入新课
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打开了大门,今天我们使用的电灯,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的交流电是怎样产生并且怎样送到我们的家庭中来的呢?这就是我们这章的内容,先看第一节交流电的产生。2.新课教学
(1)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在不断变化的电流.(2)分析交流电的产生过程:
(3)交变电流的规律:
n t eEiImsint
uUn tmsimsi(4)交变电流的图像:
正弦
锯齿
矩形脉冲
尖脉冲
(5)交流发电机
主要组成部分: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线圈和产生磁场的磁极。这两部分中转动的部分叫做转子,不转动的部分叫做定子。
通常发电机是电枢线圈不转动,而是磁极转动,这种发电机叫做旋磁式发电机。说明;①这样的发电机输出的电压一般不超过500V,电压过大会烧坏电刷和滑环;②发电机的转子是由蒸汽轮机、水轮机或其他动力机带电的。(6)课堂练习:见课件。
高二物理教案机械波--波的形成和传播 篇6
三、摩擦力
教学内容:
三、摩擦力 教学目标:
1、识记内容:①什么叫摩擦力?②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③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
2、能力目标:①理解摩擦力的含义;②能通过实验归纳出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因素有哪些;③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能正确理解和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
教学用具:木板,小木车、钩码、簧测力计。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答抽查:
①你见过哪些有摩擦力的现象? ②重力的方向怎样?
③什么叫摩擦力?它与那些因素有关?
二、本课时目标实现过程
1、简要说明本课时目标
2、认识摩擦力 ①演示摩擦力——用黑板擦演示什么叫摩擦力,(并叫学生体验)②讲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互相接触、有压力、发生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的趋势等。
3、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①学生鼓励学生大胆作出猜想(并写在课本上)②教师演示,学生注意观察
(教师强调)注意弹簧测力计拉出的多少(是指是拉力的大小);比较甲乙的条件区别得出结论——摩擦力与压力有关,比较甲丙的条件区别得出结论——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教师要求学生牢记该结论。1分钟完成)
③教师分别改变上述条件再试验看与压力和粗糙程度有什么样的关系。(应该与课文P61结论相同)
3、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 根据生活实例要求选择:
①哪些物体既是橡胶做的,又有花纹?
②自行车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 ……
③增大摩擦的方法主要是增大压力和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④减小摩擦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A、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B、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C、利用润滑剂、压缩空气、电磁场将接触面彼此分开。(要求学生立即背诵)
4、小结本课时,强调三个知识要点。
三、本节课堂目标测试
完成《练习册》夯实基础;检查;小结
四、布置作业和预习
1、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该节内容
2、实践作业——(1)把蜡打在衣服拉链上再试看有什么不同?(2)把铅笔芯末灌进锁孔里试一试。
高二物理教案 篇7
1.理解点电荷的概念。
2.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思去向不明,概括出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掌握库仑定律。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
2.通过点电荷模型的建立,了解理想模型方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途径,知道从现实生活的情景中如何提取有效信息,达到忽略
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直指问题核心的目标。
情景引入
为了测定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可做如下实验:在酸性滴定管中注入适当蒸馏水,打开活塞,让水慢慢如线状流下,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近水流,发现水流向靠近玻璃棒的方向偏转,这证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聪明的同学,根据上述素材,你想知道是如何证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吗?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带正电的一端远离玻璃棒。而水分子两极的电荷量相等,这就使带正电的玻璃棒对水分子显负电的一端的引力大于对水分子显正电的一端的斥力,因此水分子所受的合力指向玻璃棒,故水流向靠近玻璃棒方向偏转.
问题探究
知识点一、点电荷
走进生活
验电器的上部是球形的金属导体,中央金属箔是指针式的形状,电荷分布与带电体的形状有关,与万有引力相似,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有关。为了研究的方便,在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时,我们引入了质点的概念,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就能求出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如果带电体也能等效成电荷全部集中在一个几何点上,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会变得相对简单。回顾学过的质点概念,你能建立起点电荷的概念吗?
自主探究
1.点电荷
(1)点电荷是实际带电体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2)一个带电体能否看作点电荷主要看其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大不大,如果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或者说,它本身的大小比起它到其他带电体的距离小得多,即可把带电体看作点电荷。
(3)对于带电体能否被看作点电荷,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使对同一带电体,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而在有些情况下又不能被看作质点.
2.理想化的模型到简化,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各个击破
1.对点电荷概念的解读:
(1)点电荷是一个忽略大小和形状的几何点,电荷的全部质量全部集中在这个几何点上。
(2)事实上,任何带电体都有大小和形状,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它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3)如果带电体本身的几何线度比起它们之间的距离小得多,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和电荷分布对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此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带电体抽象成点电荷,可以理解为带电的质点。
2.对点电荷的应用:
有一种特殊情况,均匀带电的球体或均匀带电的球面,带电体本身的几何线度可能并不比它们之间的距离小很多,但带电体电荷分布具有对称性,对外所表现的电特性跟一个等效于球心的点电荷的电特性相同,所以均匀带电的球体或均匀带电的球面都可以等效为一个球心处的点电荷,就是通常所说的带电小球。
互动空间
讨论与交流:
(1)几个同学在一起讨论带电体的大小和能否看成点电荷有什么关系?
答案:不能简单的认为很小的带电体就可以看作点电荷,很大的带电体就不能看作点电荷。
(2)甲同学认为一个带电体有时可看成点电荷,有时不能看成点电荷,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该同学说法正确。能否看成点电荷,关键是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和电荷分布对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
(3)乙同学认为点电荷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所以点电荷没有大小,没有质量,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答案:点电荷就是对实际带电体的近似,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严格意义上讲点电荷实际是不存在的。所谓“理想化”,就是忽略了它的大小、形状、电荷分布情况,却在一个几何点上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全部电荷量;所谓“模型”,是因为它可以代表原来的真实带电体,在空间占一定大小。
例1.某同学认为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跟所研究问题有着直接关系,请你根据点电荷的定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电子非常小,所以电子才可以看成是点电荷
B.研究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时,可以把两金属箔看成是点电荷
C.在研究相距较远的两个带电小球的静电力时可以把带电小球看成是点电荷
D.任何情况下不规则的带电体都不能看成是点电荷
阅读与理解:根据点电荷定义可知,对于一个带电体,如果其大小和形状跟所研究问题无关,就可以看作点电荷。
属箔不可看成点电荷,B错;相距较远的两个带电小球,可看作球心处的点电荷,C对;能否看成点电荷,与带电体形状规则与否无关,D错.
答案:C
过程与方法:点电荷概念的引入是为了抓住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点电荷是一个抽象的物理模型,能否看作点电荷关键是要看物体的大小、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不可以忽略不计。能否用一个包含带电体的所有质量、所有带电量的几何点来代替整个带电体,抓住主要因素,并且使问题得以简化,这才是把带电体看作点电荷的意义。
针对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电量小的带电体都可看作点电荷
B.带电球体都能看作点电荷
C.带电体的电荷分布不均匀,也可以看作点电荷
D.如果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就可以把带电体看作点电荷
解析: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与物体的大小、所带电量无关,A错。带电球体相距较近时,电荷的分布会受影响而不再是均匀的,此时不能看作点电荷,B错。带电体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即使电荷分布不均匀,也能看作点电荷,C、D正确。
答案:CD
即时反馈参考答案
1.不能简单的认为很小的带电体就可以看作点电荷,很大的带电体就不能看作点电荷;
2.同一个带电体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看成点电荷,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不能看成点电荷。关键是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和电荷分布对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高二物理教案10-1] 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直线上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②知道什么是横波,波峰和波谷 ③知道什么是纵波,密部和疏部
④知道“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知道波在传播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了能量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①培养学生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做实验的品质,进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②培养学生互相团结、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解决方案:通过课堂实验和课件演示以及巩固练习来突破重难点,同时引导学生看书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四、教具
丝带、波动演示箱、水平悬挂的长弹簧、音叉、计算机、投影仪、大屏幕、自制CAI课件
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演示]抖动丝带的一端,产生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在丝带上传播(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在这个简单的例子中,我们接触到一种广泛存在的运动形式——波动,请同学们再举出几个有关波的例子。(学生举例,活跃气氛;让学生在大量生活实例中感触波的存在,增强感性认识。)
学生会列举水波、声波、无线电波、光波。教师启发,大家听说过地震吗?学生会想到地震波。
水波、声波、地震波都是机械波,无线电波、光波都是电磁波。这一章我们学习机械波的知识,以后还会学习电磁波的知识。
【板书】机械波
(二)进行新课
现在学习第一节,波的形成和传播。【板书】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演示]拨动水平悬挂的柔软长弹簧一端,产生一列疏密相间的波沿弹簧传播; [演示]敲击音叉,听到声音,这是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指明,虽然眼睛看不到波形,但它客观存在,也是疏密相间的波形)
(演示实验,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激发兴趣)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波产生的条件:①波源,②介质。(为研究波的形成奠定基础)
波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波形?波传播的是什么呢?(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板书】实验探索
发放“探索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的实验报告,进行实验探索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索波的形成原因和传播规律
实验
(一),学生分组实验:每两人一条丝带(60cm左右),观察丝带上凹凸相间的波。实验步骤:
(1)、将丝带一端用手指按在桌面上,手持另一端沿水平桌面抖动,在丝带上产生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向另一端传播。
(2)、在丝带上每隔大约2~3cm用墨水染上一个点,代表丝带上的质点。重复步骤(1)。观察丝带上的质点依次被带动着振动起来,振动沿丝带传播开去,在丝带上形成凹凸相间的波。
①思考:丝带的一端振动后,为什么后面的质点能被带动着运动起来?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将丝带剪断,后面的质点还能运动吗?___________ ②分析:丝带上凹凸相间的波形是怎样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参阅课本第3页)
③观察丝带上的质点是否随波向远处迁移?__________ 实验
(二),观察波动演示器上凹凸相间的波:(因器材有限,可以教师操作,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实验步骤:
(1)、逆时针转动摇柄,演示屏上的质点排成一条水平线。(表示各质点都处在平衡位置)
(2)、顺时针转动摇柄,各个质点依次振动起来。(注意观察各个质点振动的先后顺序)
现象:①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的质点开始振动的时刻_______,从总体上看形成凹凸相间的波。
②各质点的振动沿________方向,波的传播沿_______方向,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_______。
③质点是否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_______ 这种波叫做横波,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实验
(三),观察弹簧上产生的疏密相间的波。实验步骤:(1)、拨动水平悬挂的柔软长弹簧一端,产生一列疏密相间的波沿弹簧传播。(2)、在弹簧上某一位置系一根红布条,代表弹簧上的质点,重复步骤(1)。①观察::红布条是否随波迁移?________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 ②分析:弹簧上疏密相间的波形是怎样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类比丝带上波产生的分析方法,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
(四),观察波动演示器上疏密相间的波: 实验步骤:
(1)、逆时针转动摇柄,演示屏上的质点排成一条水平线。(2)、顺时针转动摇柄,各个质点依次振动起来。
现象:①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的质点开始振动的时刻________,从总体上看形成疏密相间的波。
②各质点的振动沿________,波的传播沿_______方向,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_______。
③质点是否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_______ 这种波叫做纵波,在纵波中最密处叫做密部,最疏处叫做疏部。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①不论横波还是纵波,介质中各个质点发生振动并不随波迁移。因此,波传播的是_________________,而不是介质本身。
②波传来前,各个质点是静止的,波传来后开始振动,说明他们获得了能量。这个能量是从波源通过前面的质点传来的。因此:波是传递_________的一种方式。
【板书】
1、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2、机械波的分类:横波、纵波
3、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是振动的能量。
师生双边活动,实验探索,总结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
1、波的分类演示
2、横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规律
3、纵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规律(形象直观,巩固升华)
(四)知识应用:
1、课本中提到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你能想象在某次地震时,位于震源正上方的建筑物,在纵波和横波分别传来时的振动情况吗?为什么?(从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2、本来是静止的质点,随着波的传来开始振动,有关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有:
A、该现象表明质点获得了能量 B、质点振动的能量是从波源传来的
C、该质点从前面的质点获取能量,同时也将振动的能量向后传递 D、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E、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也立即停止 F、介质质点做的是受迫振动
(五)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关机械波的例子(横波、纵波各一例)简述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2、动脑作业:发生地震时,从地震源传出的地震波为什么能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的事故?请用本节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3、动手作业:制作简易的横波演示器。
使用大约24根饮料吸管,回形针,胶带纸。展开胶带纸,每隔2.5cm左右粘一根吸管。每根吸管两端各别上一个回形针。把胶带的一端挂在铁架台的横杆上,拨动上端(或下端)的吸管,使回形针左右振动,就可以看到横波的传播现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制作其他的实验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4、课外模拟波的形成:按照课本第4页图10—6,分组模拟波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多种形式激发兴趣、提高能力)教后随感:
高二物理焦耳定律教案 篇9
焦耳定律研究的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多少,它与电功有联系也有区别。电功是指电流做功,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各种形式能,而电热只是电功的一部分。只有在纯电阻电路中,这两个量才相等。
重点:通过实验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并确定研究方法及实验操作中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高二物理《回旋加速器》教案 篇10
一、引入新课
[师]在现代物理学中,为了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人们往往利用能量很高的带电粒子作为“炮弹”,去轰击各种原子核,以观察它们的变化规律.怎样才能在实验室大量地产生高能量的带电粒子呢?这就要用到一种叫加速器的实验设备.同学们一定听说过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吧,它就是我国于1989年初投入运行的第一台高能粒子加速器,它能使正负电子束流的能量分别达到28亿电子伏.[生]加速器究竟是怎样产生高能带电粒子的呢?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让我们以探索者的身份,从已有的基础知识出发,一起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吧!
[生]根据动能定理带电粒子获得的动能Ek=
2mv=qU.2[师]回答正确.由此看来,在带电粒子一定的条件下,要获得高能量的带电粒子,可采取什么方法?
[生]带电粒子一定,即q、m一定,要使粒子获得的能量增大,可增大加速电场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师]但是,在实际中能够达到的电压值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太高,因而用这种方法加速粒子,获得的能量很有限,一般只能达到几十万至几兆电子伏.我们能否设法突破电压的限制,使带电粒子获得更大的能量呢?
[生甲]我想是否可以多加几个电场,让带电粒子逐一通过它们.[师]根据学生回答,投影出示图.大家认为这种设想有道理吗?
[生乙]我认为有道理.这样一来,每个电场的电压就不必很高.尽管带电粒子每次得到的能量不是很大,但最后的总能量却可以达到Ek=nqU,只要增加电场的数目n,就可以使粒子获得足够大的能量.[师]说得对.采用多个电场,使带电粒子实现多级加速,的确是突破电压限制的好方法.们一般采用的是后一种方案.很明显,实施这种方案的关键,在于合理地设计金属圆筒的长度.那么,各圆筒长度之间究竟应符合怎样的关系才行呢?这个问题稍微复杂一点,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可以继续讨论.通过以上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实际上已经勾画出了一台加速器的雏形了,这样的加速器我们把它称之什么加速器呢?
[生]直线加速器.[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注入器部分,就是一个全长200多米的直线加速器.这类加速器固然有其优点,但它的设备一字儿排开,往往很长.于是,我们自然会想到:能否寻找一种既可使带电粒子实现多级加速,又不必增加设备长度的方法呢?
[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师]如果只用一个电场,带电粒子经过加速后还能再次返回,那就好了.用什么方法才能使粒子自动返回呢?
[生]外加磁场!利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特点,可使它重返电场,再次加速.[师]好,这的确是个巧妙的设想.这也正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二种加速器——回旋加速器.2.回旋加速器
[师]投影出示图,如左下图所示.设位于加速电场中心的粒子源发出一个带正电粒子,以速率v0垂直进入匀强磁场中.如果它在电场和磁场的协同配合下,不断地得到加速,你能大致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吗?请每位同学都动手试试.[生]作图.[师]巡回指导,并请一位同学把画出的轨迹投影在屏幕上,如右上图所示.[师]同学们都已把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画出来了.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从画出的轨迹看,是一条半径越来越大的许多半圆连成的曲线,这是什么缘故? [生]根据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公式r=
mv,随着粒子不断加速,它的速度qB越来越大,因此半径也相应增大.[问题2]为使带电粒子不断得到加速,提供加速电压的电源应符合怎样的要求?
[生]要采用交变电源,且必须使电源极性的变化与粒子的运动保持同步.具体地说,正粒子以速度v0进入磁场,当它运动半周后到达A1时,电源极性应是“A正A′负”,粒子被电场加速,速度从v0增加到v1.然后粒子继续在磁场中运动半周,当它到达A2′时,电源极性又及时地变为“A负A ′正”,使粒子再次加速,速率从v1增加到v2„
[师]回答正确.从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电场的作用是使粒子加速,磁场的作用则使粒子回旋,两者分工明确,同时它们又配合默契:电源交替变化一周,粒子被加速两次,并恰好回旋一圈,这正是确保加速器正常运行的同步条件.[问题3]随着粒子不断加速,它的速度和半径都在不断增大,为了满足同步条件,电源的频率也要相应发生变化吗?
2m[生]不需变化,因为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周期T=,与运动速率无关.qB
[师]说得对.对于给定的带电粒子,它在一定的匀强磁场中运动的周期是恒定的.有了这一条,我们就可免去随时调整电源频率以求同步的麻烦,为回旋加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早在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就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从而使人类在获得较高能量的粒子方面迈进了一大步.为此,劳伦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问题4]观察挂图,回旋加速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 [生]D形盒、强电磁铁、交变电源、粒子源、引出装置等.[问题5]两个空心的D形金属盒是它的核心部分,同学们能说出它的作用吗? [生甲]这两个D形盒就是两个电极,可在它们的缝间形成加速电场.[师]谁还有补充吗?
[生乙]它还起到静电屏蔽的作用,使带电粒子在金属盒内只受洛伦兹力作用而做匀速圆周运动.[问题6]两个D形盒之间的缝宽些行不行?
[生]如果缝很宽,粒子穿越电场所用的时间就不容忽略.而这个时间是要随粒子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变化的,从而使得粒子回旋一周所需的时间也随之变化,这就破坏了同步条件.如果是窄缝,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可以不计,就可避免不同步的麻烦.[师]说得很对.看来同学们对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和结构已有一定的了解.[问题7]带电粒子的最高能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甲]与加速电场的电压有关.由公式Ek=qU可知,电压值大了,粒子获得的能量也大.[生乙]与D形盒的半径有关.D形盒的半径越大,粒子回旋加速的次数就越多,粒子具有的能量也越大.[生丙]与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有关.根据公式R=
mv可知,B值越大,粒子回旋半径越小,qB回旋加速的次数就越多,从而获得更大的能量.[师]同学们能发表不同的见解,这很好.究竟谁是谁非呢?在回旋加速器的最大半径和磁场都确定的条件下,带电粒子能达到的最大速率为vm=
Bqr,则相应的最高能量为mB2q2r212Em=mvm=.这就告诉我们,对于给定的带电粒子来说,它所能获得的最高能量与D形2m2电极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与磁感应强度的平方成正比,而与加速电压无直接关系.讲到这里,有的同学可能会想,如果尽量增强回旋加速器的磁场或加大D形盒半径,我们不就可以使带电粒子获得任意高的能量吗?实际并非如此.例如:用这种经典的回旋加速器来加速粒子,最高能量只能达到20兆电子伏.这是因为粒子的速率大到接近光速时,按照相对论原理,粒子的质量将随速率增大而明显地增加,从而使粒子的回旋周期也随之变化,这就破坏了加速器的同步条件.为了把带电粒子加速到更高的能量,以适应高能物理实验的需要,人们还设计制造了各种类型的新型加速器,如同步加速器、电子感应加速器等等.这些加速器可以把带电粒子加速到几十亿电子伏以上.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质子同步加速器,能使质子的能量达到1 000 GeV.我国1989年初投入运行的高能粒子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能使电子束流的能量达到2.8+2.8 GeV.三、小结
高二物理楞次定律及其应用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初步掌握利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
能力及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对科学家的介绍,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不怕艰苦的学习态度.3、从楞次定律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4、从楞次定律的不同的表述形式,培养学生多角度认识问题的能力和高度概括的能力.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中的重点内容,由于此定律所牵涉的物理量和物理规律较多,只有对原磁场方向、原磁通量变化情况、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以及安培定则和右手螺旋定则进行正确的判定和使用,才能得到正确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所以这部分内容也是电学部分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可以通过教学软件,用计算机进行形象化演示,将变化过程逐步分解,通过设疑突破疑点理解深化,由浅入深的进行教学.教法建议
在复习部分,先让学生明确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可以产生感应电流,用计算机动态模拟导体切割情景,让学生顺利地用右手定则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马上在原题的基础上变切割为磁场增强,在此设疑:用这种方法改变磁通量所产生的感应电流,还能用右手定则判断吗?如果不能,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判断呢?使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教学中去.在新课教学部分,充分运用学生实验和媒体资源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了解规律,所设计的软件紧密联系实验过程,将动态演示和定格演示相结合,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以达到传统教学方法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另外,在得到规律之后,为了突破难点,首先利用软件演示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阻碍和变化的含义,然后重现刚才学生实验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利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并提供典型例题,通过形成性练习,使学生会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在对定律的深化部分,将演示实验、学生讨论、软件演示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力学和能量守恒的角度加深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建议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实现教学过程和效果的优化为宗旨,采用计算机模拟动态演示、学生实验讨论、教师讲解的方式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软件紧扣教学目标,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充分突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楞次定律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
2、理解楞次定律和能量守恒相符合
3、会用楞次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4、通过实验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教学重点:对楞次定律的理解.三、教学难点:对楞次定律中的阻碍和变化的理解.四、教学媒体:
1、计算机、电视机(或大屏幕投影);
【高二物理教案机械波--波的形成和传播】推荐阅读:
高二物理电路教案08-13
高二物理上册期末06-05
高二物理复习方法技巧05-16
高二物理寒假作业105-29
高二物理电功率06-16
高二物理下学期计划07-04
高二物理学习技巧07-21
高二物理下期教学总结08-10
高二物理的学习建议09-24
高二物理学科组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