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鸡蛋羹的小学作文

2024-05-15

写鸡蛋羹的小学作文(共7篇)

写鸡蛋羹的小学作文 篇1

蒸鸡蛋羹的做法 蒸鸡蛋羹的技巧

蒸鸡蛋羹的做法

材料:2个鸡蛋、约5汤匙(75ml)凉开水、1/2茶匙(3克)盐、十五粒虾米、五粒干贝、2克火腿盯、2克咸肉丁和1/4茶匙(1ml)香油。

做法:

1、将鸡蛋敲入大碗中打散,加入虾米、干贝、火腿丁和咸肉丁,直到蛋清和蛋黄均匀的混合在一起,不要有大块的凝结。

2、加入凉开水(不要直接加生水),一边加,一边拌匀,然后加入盐,充分搅匀。

3、用漏网过滤掉气泡,或者厨房纸巾将蛋液表面的气泡吸掉,保证液体表面光滑平整,这样整出来的鸡蛋羹,才不会有难看的蜂窝。

4、盖上一层保鲜膜,放入蒸锅中,大火加热,当蒸锅中的水沸腾后,转为小火,蒸约10分钟即可。出锅后,顺着碗的边缘淋上一点点香油。

蒸鸡蛋羹的技巧

1、蒸制时间忌过长,蒸气不宜太大。

由于蛋液含蛋白质丰富,加热到85℃左右,就会逐渐凝固成块,蒸制时间过长,就会使蛋羹变硬,蛋白质受损。蒸蛋羹也不能用大火来蒸,否则温度过高,鸡蛋很容易就变老了,而且蛋羹的表面会出现很多气泡、类似蜂窝的组织,影响蛋羹的美观。

2、忌加生水和热开水。

加生水因自来水中有空气,水被烧沸后,空气排出,蛋羹会出现小蜂窝,影响蛋羹质量,缺乏嫩感,营养成分也会受损。也不宜用热开水,否则开水先将蛋液烫热,再去蒸,营养受损,甚至蒸不出蛋羹。最好是用凉开水蒸鸡蛋羹,会使营养免遭损失,也会使蛋羹表面光滑、软嫩如脑,口感鲜美。

3、蒸鸡蛋羹最好用放气法为好。

即蒸蛋羹时锅盖不要盖严,留一点空隙,边蒸边跑气。或者用盘子扣上,蒸蛋时间以熟而嫩时出锅为宜。

4、忌蒸前加入调味品。

蛋羹若在蒸制前加入调味品,会使蛋白质变性,营养受损,蒸出的蛋羹也不鲜嫩。调味的方法应是,蒸熟后用刀将蛋羹划几刀,加入少许熟酱油或盐水以及葱花、香油等。这样蛋羹味美,质嫩,营养不受损。

5、忌猛搅蛋液。

在蒸制前猛搅或长时间搅动蛋液会使蛋液起泡,搅溶解后蒸时蛋液不会溶为一体。最好是打好蛋液,加入凉开水后再轻微打散搅和即可。

写鸡蛋羹的小学作文 篇2

首先, 笔者谈一下这一课的由来

暑假开学后, 笔者接了新班——四 (2) 班, 任教语文课。在批阅学生作文时, 笔者发现了许多问题, 一类是格式上的, 学生写作文, 有的不写题目, 有的把题目写偏, 有的不分自然段;另一类是内容上的, 学生写出的作文, 有的缺头少尾, 有的层次不清, 有的中心不明。

写作文有基本格式, 即要写题目, 要分段写, 要有开头、中间和结尾, 要有中心。因此, 笔者认为, 教师教作文一定要为学生讲明作文的基本常识, 明确作文的基本格式。而这些知识枯燥无味, 怎样传授才能使学生明白易懂且感兴趣呢?笔者在思索……直到有一天, 笔者发觉作文的各部分与人体的各部位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而且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很感兴趣, 便想:为何不把作文和美术联系起来呢?于是, 设计了“写作文≈画人物”一课。

其次, 笔者谈一下这一课的教学过程。

一、教学“作文格式”

1. 导入

本来是作文课, 上课伊始, 不谈作文, 而谈画画, 引起了学生很大兴趣。然后, 让学生亲自在黑板上画简笔画——人。使学生明确画人要画头、躯干等, 为讲作文知识做好铺垫, 等学生在黑板上画好后, 笔者说到:“同学们画人画得很好, 其实, 写作文跟画人物差不多。” (板书:写作文≈画人物)

2. 作文要写题目

笔者先表扬了学生画人画得很完整, 随后, 擦去了人的“头”, 同学们流露出疑惑的目光, 笔者便趁机解惑:人没头不能活, 作文没题目不成一文, 强调:写作文要写题目, 题目是一篇作文的名字, 它是一篇文章的组成部分, 不是可有可无的。

3. 题目要写正中

笔者又为黑板上的人画了头, 只不过画歪了, 同学们笑了, 笔者也笑着说:“作文题目写偏, 就像人长个歪头, 看着不舒服吧?”随后, 笔者把“头”画正, 启发同学们:“今后写作文题目时, 应写在什么位置呢?”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答:“要把题目写中间。”

4. 作文要分段

针对学生写作文不分自然段的情况, 我这样讲:人分躯干、四肢, 作文要分段, 写完一件事或一个意思可作为一段。每个自然段如同人的躯干、四肢, 躯干、四肢有明显分界, 段之间也要分界明显, 即每个自然段开头要空两格。

5. 小结

笔者这样总结:一个健全的人, 有头、躯干、四肢, 一篇完整的文章, 有题目、详写段、略写段;人都有头, 作文都有题目。同学们画人画得很完整, 写作文也要写完整, 要写题目, 要分段写, 这是作文的基本格式。

二、教学“作文各部分的写法”

1. 作文的题目

笔者让学生继续观察黑板上的“人”, 人体最上边是头, 进而讲文章也有“头”, 就是题目, 题目如头部, 人的头部五官端正, 整个人看起来漂亮, 文章的题目鲜明, 整篇文章有色彩, 这就是所谓的“题好一半文”。因此, 写作文要精心设置题目, 拟题既要高度概括文章内容, 又要做到简洁新颖。 (板书:题目——简洁新颖)

2. 作文的开头

笔者问同学们见过没脖子的人吗, 同学们说没有, 笔者说到:“作文也得有‘脖子’, 那就是‘开头’”, 进而讲作文的开头不是无关重要的事, 它是全文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文的开头相当于人的颈部, 颈部占人体比例小, 开头一般应占文章的比例小, 所以, 开头要言简意赅, 凝练明快。

我们把文章比作人, 古人还把文章比作动物, 譬如, 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 意思是开头要像凤头一样精彩亮丽。 (板书:开头——精彩亮丽)

3. 作文的主体

笔者把作文的中间部分比作人的躯干、四肢, 躯干、四肢占人体比例最大, 所以中间部分占文章的比例也最大, 要详细写。并讲到, 古人还把文章中间部分称为“猪肚”, 意思是文章中间要像猪肚一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 (板书:中间——充实丰富)

4. 作文的结尾

笔者又一次让学生看黑板上的“人”, 人最下边是脚, 并讲作文也有“脚”, 那就是结尾。所谓“结尾”, 就是作文用作结束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文字。脚占人体比例小, 结尾一般占文章的比例较小, 要略写, 切忌拖泥带水、画蛇添足。人的脚可支撑人的身体, 文章的结尾可总结全篇内容;人的脚, 使人站立, 随意行走, 文章的结尾, 使主题加深, 增强文章感染力, 从而人人传诵。

古人还把文章结尾比作“豹尾”, 意思是结尾要像豹尾一样干脆有力 (板书:结尾——干脆有力) 。

最后, 笔者让学生看黑板上板书, 进行课堂总结:人由各部位组成, 所占比例有大有小, 文章也有各部分组成, 各部分内容有详有略。附:板书设计

小学生写做西红柿炒鸡蛋的作文 篇3

考验自己厨艺的时候到了。首先,我拿出红通通的番茄,还有土黄色的鸡蛋。接着,拿出一个小碗,把鸡蛋沿着小碗的边缘轻轻地敲一下,听到“咔”的一声,鸡蛋裂开了,我用我温柔的小手,沿着鸡蛋的裂口掰开,把那金黄色的蛋黄和蛋清一起倒入小碗中,然后,用筷子轻轻地把鸡蛋搅拌均匀。紧接着,我把红通通的番茄用清水洗干净,放在切菜的砧板上,拿起我家切菜的那把锋利的刀,学着妈妈切菜的动作,首先,把番茄切成两半,然后,在把它切成一片一片的,里面的颗粒像一颗颗形状各异的红宝石。

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了,我打开火,接着,在锅里倒入适当的油,等油锅里的油冒出火焰来。再把鸡蛋全部倒入锅中,发出了“哗啦哗啦”的声音,等鸡蛋凝固成块,再用锅铲左右翻动,最后我把准备好的番茄倒入锅中,放点盐,和鸡蛋一起搅拌,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我尝了尝自己亲手做的番茄鸡蛋,感觉还不错,于是,我和表姐一起分享起来,心里美滋滋的,像喝了蜜一样甜。

作者|李承阳

农村小学作文初写教学 篇4

1. 教师要学会引导

写作文困扰学生的是出现一个题目不知如何下笔,不知如何把相应的素材对应起来。我们常见的写人物就是母亲半夜背孩子去医院或者一觉醒来母亲还在灯下缝补衣服等“老套法”,写景类无非就是一些常用的没有新意的修饰词。生活中处处有作文,要让学生注意写好作文关键还是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时注意素材的整理与收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经验。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交流中,教师要有意地引导学生辨别什么是作文的好素材,什么是平庸的范例。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形成积累素材的习惯,写作文时第一手材料也就掌握了。学生自己经历的事情多了,作文的素材也就多了起来。

2. 教师要让学生 “爱” 上自己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写出好作文,必须让学生在形成自觉作文观前,对教师在作文要求方面“言听计从”。教师的人格魅力、语言张力、态势语言、课堂氛围、“下水作文”等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其在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基本上是成正比的。只有让学生崇拜自己,才能用自己的行为或人格影响学生的思想,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要固定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变得僵板无主,而是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精神生活中极其丰富的榜样。如果学生对一个教师没有一点崇拜程度,对他的课堂必定提不起兴趣,那么对他提出的作文要求也就谈不上思考与积极写作了。

3. 学生要会 “抄” 作文

仿写是写好作文的途径,初学作文也有一定的“套路”,学生的接受程度不一,对“套路”的掌握时间也就不一致。个别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把握写作基本格式,这就要要求学生去“抄”作文。教师限定一定范围,比如说人物肖像描写或景物描写,然后找出几段不同的作文好素材,让学生在不同中进行比较,然后自己对照分析,在“抄”与比较中发现这类素材写作的模式或者方法,对于整篇作文也可以采用同类的方法。这一方法要求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抄”的度,一定要让学生在“抄”作文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不是让学生毫无目的地用“抄”的手段去完成一篇作文教学任务。学生仿写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教师再对学生审题、选材、表达诸方面进行周全的考虑,指导选择性修改自己习作,直至具有一定的成功性和代表性。

4. 学生要会读文章

在有一定的素材和方法之后,剩下就是如何将这些素材用方法这条线串起来。如同一个手工制作,心灵手巧者把所有的材料编制得近乎完美,但初学者总是不尽如人意,所以阅读文章是解决语言文字运用的最好方法。无论是课外阅读还是教材内容,都有丰富多彩的内容、精彩的语言,是学生扩展视野、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信息资源,能为学生的能力形成提供充足的营养。用阅读着重训练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借助课本,通过典型课文或片断讲解,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以及表达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学生经过阅读体会、仔细推敲会有深入的认识,这时作文遣词造句也就有规律可循了。

5. 教师要从孩子的角度赏析作文

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的一个重要发现是: 儿童不能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世界相区别,在成年人看来无生命的惰性事物,在儿童眼里大部分是活的、有意识的。他把这一现象称为儿童的“万物有灵论”。现行的小学作文教学的核心思想基本依据“现实主义”文学观念,与小学生的思维大相径庭。所以小学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赏析,一定要从孩子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中寻找答案,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作文中出现的问题。

怎样教农村小学生写作文 篇5

1. 注重学生的阅读积累

作文教学除了要让学生多写多练之外, 还要让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 让学生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 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广撷博采并学以致用, 定能笔下生辉。

(1) 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现在的书五花八门, 因此, 教师应在书籍的选择上给学生一些合理的建议。1选择可以拓宽自己知识领域并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书籍。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可推荐阅读寓言、童话、科学知识短文及报纸杂志等。3紧扣时代脉搏。为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重大时事和最新科技成果, 教师要及时向他们推荐相关读物, 并让学生阅读报纸上的相关报道。

(2) 指导读书方法, 提高阅读效果。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 在阅读中提高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做到读思结合、读写结合, 这样可以在思想认识和语言积累等方面有所收获。俗话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教师应要求学生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及时地摘录下来。

(3) 读书激励。开展课外阅读汇报会,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展示学生的摘录本, 让学生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通过这些方式, 让学生提高兴趣, 感受成功的喜悦, 提高语文素养。

2. 注重读写结合

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知识, 提高认识, 还可以学习写作方法, 大量阅读材料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范例。从读中学写, 读写结合, 才能把从读中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 形成技能, 使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得到提高。

要做到读写结合, 一是要多读书。不仅要广泛阅读, 还要多读优秀的篇章段落, 做到理解消化, 最好能熟读成诵, 通过琢磨咀嚼, 逐步地解决“怎样写”的问题。二是要善读。读与写的联系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必须达到善读的水平, 养成善读的习惯, 才能使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语言表达方面, 通过阅读积累好词佳句、学习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写作技巧。在思想表达方面, 通过阅读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表情达意的方法, 从而增长见识、扩大眼界、陶冶情感、提高认识, 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将其写作技巧自然地运用到写作之中。三是要会仿写。小学阶段的作文, 既要放手让学生去写, 又要严格训练, 严格要求, 逐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无论写什么都要求表达准确、清楚。指导学生模仿范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 将范文的构思、选材、谋篇、分段、造句、用词、开头、结尾及过渡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写作中。

3. 注重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教师要做有心人, 不但要精心上好每次作文辅导课, 而且要注意同其他学科的结合, 抓住机会及时指导写作。如, 在上综合实践课“冷拼盘”或“缝布包”时, 教师在讲解完操作要领, 学生独立完成操作以后, 教师应及时地指导学生用笔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由于这些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有趣的事, 感受特别深, 可以布置学生写题目为《第一次xxx》的作文, 加上教师的精心指导, 学生写起来特别顺手。

还可以将作文指导教学与音乐结合, 采用音乐导情的方法, 借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活跃课堂生活, 使学生“耳悦”“心悦”。上课前, 教师可以根据写作题材的需要, 选择相应的音乐来渲染气氛, 把学生带进美妙景象中, 让学生感受强烈。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妈妈》时, 我让学生饱含深情地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等歌曲, 笔下的妈妈的形象就会丰满、感人。

总之, 教师要善于观察、寻找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 利用其他学科的素材, 服务于作文教学, 让学生用心去描绘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 感受学习的快乐。

4. 注重家、校结合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不仅仅是学校的事, 更不是语文教师一人的任务。所以, 教师要与家长取得联系, 引起家长的重视, 让家长和老师携起手来共同担负指导、帮助孩子写作的责任。首先, 要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的环境, 多陪孩子逛逛书店, 引导孩子选购一些他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其次, 在家庭中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 多和孩子说说话, 交流一些双方耳闻目睹的事情, 从而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还有就是鼓励孩子把平时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通过一些亲子互动, 让孩子乐于记, 乐于写, 回到学校后, 孩子就可以把日记改写成作文。这样一来, 孩子的观察、交流、写作习惯就日积月累地养成了, 见识增长了, 写作水平自然会有较大的提高, 可谓是一举多得。

怎样让小学生爱上作文会写作文 篇6

一、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作文难, 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基本的表达的欲望和兴趣, 缺少内在的表达需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保护小孩子说话的积极性, 从引导孩子说话、写话开始培养孩子对写作的兴趣。虽然从三年级开始学生才写作文, 但它的基础早已渗透在一年级甚至更早的说话教学中。每个人从呀呀学语开始就已经在为自我表达或与人交流打根基, 所以, 多数爱说能说的孩子, 写起作文来会毫不犯难, 而那些羞于与人交流的孩子, 说话不流畅, 语言贫乏, 作文像流水账。由此可见, 作文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对作文要有整体的系统认识, 从低年级段的说话写话, 到中年级段的口语交际写一段话几段话, 到高年级段的演讲辩论写一篇作文, 每个阶段的口语能力水平都直接影响其写作能力。因此, 我们要呵护儿童乐于说话的欲望, 自我表达的信心, 参与讨论的热情, 引导孩子清楚明白、具体生动、有条有理的发表见解, 为书面表达打下良好基础, 使会说能说迁移为会写能写。

2、创设情境, 让学生体验作文的生成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 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体验作文的生成过程。这样一来, 有了感受, 有了激情, 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使想写的问题迎刃而解。例如, 福州教育学院第一附属小学特级教师林莘的“场景描写”指导课, 利用游戏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写作的场景。先让学生观看视频中风靡全球的快闪定格游戏, 再现场组织寻找超级木头人活动, 然后现场采访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兴趣的“木头人”。每个学生都是活动的参与者, 同时又是近距离的观察者, 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观察体验, 之后马上作文, 写作的内容是具体的, 当然热情也是高涨的。

二、鼓励学生说真话, 表真情——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生活是作文之源, 生活即作文, 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事可写, 有感可发, 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 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

1、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 积累素材, 提炼素材, 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 既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 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寒假里学生帮家长做春节前的清扫活动, 多数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 有写劳动的乐趣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有写劳动辛苦、生活不易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应感恩父母, 有写劳动的收获的——擦玻璃也是要讲方法的,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 感受了, 是写不出如此丰富的真情实感的。

2、教育学生敢于写真话, 表真情。如教学《穷人》一文中桑娜抱回孩子后矛盾的复杂心理活动一段时, 我提出质疑:作者笔下的正面人物原来内心并不十分美好, 你是这样看的吗?学生先是点头, 接着有生小声说“这是真实的内心想法”, 于是我乘机说明“作者没有想当然的拔高人物形象, 抱回孤儿后的思想斗争, 是穷苦人在现实情况下一种真实心理的写照, 它更能凸显桑娜克己为人的可敬形象”。

三、教给学生作文方法, 落实作文指导——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1、结合阅读教学落实作文指导。

最好的范文就是课文, 入编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 作者巧妙的构思, 有序的表达, 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经典范例, 让学生潜心去读, 领悟文章的写作特点, 并让学生进行仿写, 让构思谋篇, 材料取舍, 详略安排等写作知识在仿写中得以借鉴迁移。

在长期的阅读教学中, 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优美词句。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的语言积累, 丰富其大脑库存, 这样在写作时才能下笔如有神。如牛子健同学用“摔跤摔不冷我学车的热情”来表现自己学骑自行车的执著, 就是从《学步》一文“摔跤摔不冷你学步的热情”中汲取的营养。

2、在作文的讲评中落实指导。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要对学生的作文根据水平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评价, 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 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作文讲评中, 既要选出优秀作文, 还要适当选出中等的有代表性的作文, 和同学一块儿赏析。某生开头写得好:开门见山, 直入正题;某生运用多种修辞, 形象生动, 很精彩;某生这段排比, 一气呵成……一次, 一普通学生写学骑自行车的经历, 事情的经过写得很普通, 把学的过程中一次次摔倒, 又一次次爬起写了下来, 过程完整, 但不细致, 不生动。类似的作文我看到五六篇, 但这位学生写完经过在结尾处又写到“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我还明白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讲评时, 我大致把该学生的作文经过加以概述, 特别表扬该生在结尾的主题升华, “正因如此我把他的作文列为中上, 若能抓住细节, 把句子写生动形象, 会成为一篇上等佳作”。这样的表扬产生了莫名的效果, 之后他在写作中继续发扬优点 (巩固了“画龙点睛”的写作手法) , 而且还爱上了写作, 同时多数普通学生也从中受到启发:把事情的过程写完整还是不够的, 还要学会升华主题, 这一表扬产生了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

如何激发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篇7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如果说要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打下一些基础的话,那么使其产生并维持写作的兴趣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刚写作文的小学生而言,要教他们如何写作文,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和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任何新鲜的东西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在他们学习写作的开始就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那么以后的作文教学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如果作文教学使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甚至害怕作文,那就得不偿失了。

然而,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表明:小学生害怕作文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大一部分学生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无从下笔,对作文望而生畏,造成写作能力普遍较低,进而对习作更加不感兴趣、怕作文,形成恶性循环。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只有使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变“苦差”为“乐事”,学生才会发自内心的愿意去写,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提高。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是进行情境作文教学的前提。所谓创设情境,就是由教师设计,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再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创设情境的途径有:语言描述情境、实物模拟情境、图画再现作文情境、实际生活情境。

有了亲身的参与,有了真正的感悟,学生才能将自己劳动过程中的深刻体会,以及学会的技能、对劳动的认识、父母艰辛劳动的不容易一一描述出来。这样,不仅在思想上教育了学生,使他们对劳动的意义有所认识,而且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写作的材料,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真情可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验过程。体验了多少,体验了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以直观形象教学为主,多采用实物模拟情境、图画再现情境、实际生活情境的方式;中、高年级以后则以语言描述为主。通过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情境,学生展开想象、联想,感受情境,从而达到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说、写欲望的目的。

二、写身边小事,激发兴趣

小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愁没材料可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作了以下尝试。

第一,结合文体活动、课堂教学活动、德育活动、课外活动等,巧设题目,写自己熟悉的材料。

第二,写自己的朋友、亲人。先布置观察题,设计观察要求,然后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说出来,最后整理成文。

第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个有心人。首先教给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遇风则风,遇雨则雨,遇事则事,遇景则景。

用以上方法让学生平时多积累,收集足够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文做好准备。一旦解决材料来源,就使学生由“恨之”到“乐之”,逐步提高作文兴趣。

三、侧重鼓励,激发兴趣

老师对作文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必须坚持遵循鼓励原则,以情诱情,以情激情。

有位教育家曾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责难、嘲讽、挖苦是否定式评语,只会激发抵触情绪。在作文批语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在老师评语的引导下,积极纠正认识,修改缺点。从老师对一个词、一个句的肯定与表扬,激发兴趣,尤其是对后进生的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多采取高分政策,不打不及格分数,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从而产生对作文的莫大兴趣。

四、投稿发表,激发兴趣

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望,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杂志投稿,激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勇往直前,享受成功的快乐。激发兴趣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永恒主题。如同婴儿牙牙学语,最需要的不是母亲“语法”的讲解,而是母亲心领神会地鼓励和表扬一样。在小学这一学生作文起步的阶段,教师首先应该以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为目的。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

上一篇:村支委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下一篇:九型人格完整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