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精选12篇)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1
直线、射线、线段教学反思
文/彭火明
摘 要:以“直线、射线、线段”一课为例,论述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四个特点。
关键词:教学反思;直线;射线;线段;故事化;趣味化;生活化;思想化
本节课以问题为载体,以认知规律为主线,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讨论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始终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从生活入手,从经验入手,从兴趣入手,使学生有亲近感,为整节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具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引入故事化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与前面所学知识没有太多的联系,知识的切入点比较低。因此,在新课的引入上打破以往单纯复习旧知识的惯例,而是以学生耳熟能详的龟兔赛跑故事引入,并创造性地赋予一定数学元素和配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趣引思,激趣凝思,使学生处于兴奋、积极的思维状态,并有所感悟,在体验中学习。
二、组织趣味化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无需过多讲解,只需引导,组织学生活动,通过龟兔赛跑故事、小虫吃食、图片欣赏、猜谜等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这些趣味性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知识呈现生活化
1.数学来源于生活
通过观察图片(单杠、探照灯、铁轨等)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模型,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用学生身边事例呈现教学内容,增强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
2.数学又服务于生活
学生学习的数学只有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能为学生所喜欢,从而避免生硬的说教,通过看地图寻我最短路线,举生活中的例子(如木工师傅弹墨线,体育教师画笔直的跑道路线,排成一列整齐的队伍等),学生才能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过程探究思想化
皮亚杰认为,在逻辑—数学领域,儿童只对那种亲自创造的事物才能真正理解。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本节课设计了借用图钉、纸条代替钉子和本条模拟在墙上固定木条的活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依据已有的材料及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和事实的猜想,再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从中渗透了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了解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在有意义的数学中,建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学会数学地思考,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作者单位 湖北省大冶市第三中学)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2
一、案例概述
片段 ( 一) : 创设情景, 引出课题
上课铃响后, 数学科代表组织坐窗边的学生把窗帘放下来, 然后把课室的灯关掉, 课室立刻变得黑暗一片. 让全体学生感到匪夷所思, 注意力立刻集中起来. 随后我拿出手电筒, 让学生注意观察.
师: (打开手电筒) 手电筒发出的光给我们什么线的形象?
生:射线.
师: ( 把手电筒朝墙上射去) 那现在手电筒发出的光给我们什么线的形象?
生: 线段.
师: ( 把两个手电筒反向放置水平线边示范边追问) 两个反向手电筒发出的光给我们什么线的形象?
生: 直线.
师: 现实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近似地看成线段、射线、直线呢?
生:课室的光管可以看作是线段.
生:笔直的公路是可以看作直线.
生: 教学平台投影仪发出的光线可以看作射线.
师: 很好! 究竟什么是直线、线段、射线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4. 1 线段、射线和直线 ( 揭示课题) . ……
一幕戏剧要有一出诱人的引子, 一堂课要有一个自然贴切的课堂导入, 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学习数学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这里, 我将手电筒发出的光线抽象成几何图形, 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 引导学生寻找身边中的数学, 引入了课题.
片段 ( 二) : 精心设问, 突出师生互动
师: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 我请学生把左边对图形的描述和右边相应的图形用线连起来 ( 课件出示) :
以A为端点, 经过点B的射线
连结A, B两点的线段
经过A, B两点的直线
师: 请学生思考如何表示线段? ( 课件出示)
生1: 线段可以用表示它的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 也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 图中这条线段可以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 也可以记作“线段a”.
师: 把线段如何改变可以得到直线呢?
生2: 把线段向两方无限延伸就成为直线 ( 教师课件出示线段向两方的延伸过程) .
师: 直线该怎样表示?
生3: 直线可以用它上面的任意两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 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这条直线可以记作“直线AB”或“直线BA”, 也可以记作“直线a”.
师: 把线段如何改变可以得到射线呢?
生4: 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就成为射线 ( 课件出示线段向一方的延伸过程) .
师: 如何表示射线呢?
(学生思考、交流、汇总)
生5: 射线用表示它的端点和射线上另外一点的两个字母表示. 这条射线可以记作“射线AB” ( 端点字母写在前面) .
师: 能不能记作“射线BA”? “射线AC”? ( 分别用课件出示)
师: 你能谈谈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学生合作交流, 得出结论)
……
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 是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 经过思考形成概念、得出结论的过程. 在这个片段中我以问题作为互动过程的“导火线”, 通过问题的启发让学生建构知识“有路可寻”.
片段 ( 三) : 深入探究, 突出数学活动
师: 经过一个已知点画直线, 可以画多少条? ( 出示课件)
生1:无数条.
师: 经过两个已知点画直线, 可以画多少条?
生2: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师: 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 至少需要几枚钉子?
生3: 至少需要一枚钉子.
生4: 不对, 至少需要两枚钉子.
生5:至少需要三枚钉子.
师: 那到底需要多少枚呢? 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 拿出事先准备的小木条和钉子)
生6 ( 尝试后) : 将一根钉子钉在木条的一端, 不能把木条固定住.
生7 ( 提出疑问) : 假如把木条钉在中间, 就能把木条固定住了.
师: ( 将计就计) 把钉子钉在细木条的中间, 突然一转, 木条飞快地转动起来, 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想一想: 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 小组讨论, 思考归纳总结出结论)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单地说,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 1) “有”表示存在性; ( 2) “只有”表示唯一性.
《新课标》强调, 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 要用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 使数学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这个片段里我用直观、动态的演示, 使学生的目光凝聚在一起, 让学生通过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多形式、多方位的描述, 既促使学生的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更有利于操作表象的形成.
师: 学生能例举生活中应用直线基本性质的例子吗?
生:窗帘横杆、跳杆等.
师: 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 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 而且只能弹出一条这样的墨线, 请说出其理由.
生: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
往往教师讲完一节课, 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以后, 仍有一部分学生不明白, 这些知识有什么实用价值, 以及如何去应用, 这时如果适当介绍一些数学应用知识, 不但可以消除学生的这一困惑,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直线的基本性质, 还能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 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案例的反思与分析
整节课中, 我始终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全班交流的方式来开展创造性学习. 课堂上, 我提出问题后, 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动手实践的时间,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 授课时, 我适度点拨引导, 耐心倾听, 为每位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学习平台; 通过创设情境, 让学生演示、归纳、思考, 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增强他们学好几何的信心, 让学生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例如, 为了区别线段、射线和直线异同点, 让学生合作学习; 在学习直线的基本性质时, 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到直线的基本性质……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自始至终处于被肯定、被激励的状态中, 时时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有较大的学习空间. 在司空见惯的实际活动或现象中, 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总结, 就能获得不同的数学知识, 为学生平时的生活和实践提供了观察和思考的方法[2].
走出案例后对教学的思考:
1. 我们在上课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预设外的课堂生成, 有有效的也有无效的,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 应及时的捕捉、判断并恰当引导、重组, 机智地消除无效生成的影响, 合理的利用有效生成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 及时修正教学安排, 让生成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需要, 让课堂因生成而更加精彩.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实效的课堂教学.
2. 感悟作为学习的基础, 感悟是学生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内化, 是头脑对事物的重新组合和建构. 因此, 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必须尽量减少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占领, 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生产”知识, 只有学生自己“生产”出来的, 浸润着学生自己血脉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 才会产生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 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
参考文献
[1]干冰.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J].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7 (5) :15-16.
“直线、射线、线段”的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教学反思;直线;射线;线段;故事化;趣味化;生活化;思想化
本节课以问题为载体,以认知规律为主线,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讨论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始终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从生活入手,从经验入手,从兴趣入手,使学生有亲近感,为整节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具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引入故事化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与前面所学知识没有太多的联系,知识的切入点比较低。因此,在新课的引入上打破以往单纯复习旧知识的惯例,而是以学生耳熟能详的龟兔赛跑故事引入,并创造性地赋予一定数学元素和配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趣引思,激趣凝思,使学生处于兴奋、积极的思维状态,并有所感悟,在体验中学习。
二、组织趣味化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无需过多讲解,只需引导,组织学生活动,通过龟兔赛跑故事、小虫吃食、图片欣赏、猜谜等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这些趣味性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知识呈现生活化
1.数学来源于生活
通过观察图片(单杠、探照灯、铁轨等)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模型,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用学生身边事例呈现教学内容,增强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
2.数学又服务于生活
学生学习的数学只有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能为学生所喜欢,从而避免生硬的说教,通过看地图寻我最短路线,举生活中的例子(如木工师傅弹墨线,体育教师画笔直的跑道路线,排成一列整齐的队伍等),学生才能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过程探究思想化
皮亚杰认为,在逻辑—数学领域,儿童只对那种亲自创造的事物才能真正理解。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本节课设计了借用图钉、纸条代替钉子和本条模拟在墙上固定木条的活动,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依据已有的材料及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和事实的猜想,再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从中渗透了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了解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在有意义的数学中,建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学会数学地思考,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作者单位 湖北省大冶市第三中学)
直线射线线段教学反思 篇4
导入部分,我是以设问的方式,问孩子们的预习收获,直入主题,此刻让每个孩子在本子上画出3种线,但是这三种线的作用何在?没有利用到它们。射线的导入是否考虑从线段引出好一点呢?射线是否只能从左边一点引出,右边?上面?下面?这些都要解释清楚。在解释线段AB时,也可以说线段BA,这一点应该要说明下。但是射线AB就不能说成射线BA,我觉得自己在这些内容的设计上,有点遗漏,自己没有讲透彻。
小组合作方面,我设计同桌合作,出现的问题是,一个人包办了任务,另一个同学显得无所事事。过程中,自己由于对硬件不熟悉,在最后出现了问题,有点小紧张。
接着是板书,由于我在本校上课时是用思维工具的,所以这次我在板书上没有修改,直接用了它,老师们关于金字塔图都给出了很中肯的建议,衷心感谢,我都虚心接受。由于这节课的对象是新班新学生,不是可视化教学,所以金字塔图没有表格来的更加清晰。恰到好处的利用学生的板书,用表格板书或许更加明确清晰,少些文字,多让学生说,或许效果更好。学生归纳总结可以看着板书来表达,本节课却把微课直接代替了学生的总结,没有达到学生口头表达和归纳能力的培养。
最后说说微课。微课我放到了结束总结部分。一开始我设计是先让学生来总结归纳的,由于我的不放心,不敢放手,我用微课代替了学生的表达。这一点评课的老师们也提出了建议,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说,看着板书来说,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又培养了他们的归纳能力。这一点我是同意的,我一开始的设计也是这样,因为自己的不放心,改变了设计,觉得很可惜。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5
《线段 直线 射线》
驻马店市第七小学:孙仿2015年10月28日
《线段 直线 射线》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直线和线段,认识射线;
2、知道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
3、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综合能力。教学重点:
认识射线,能区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概念。教学难点:
三者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一套,用口袋装的三角板、小黑板、奖品若干。
教学设计理念:
一、本节课的教学立足于教学活动、教学过程 的开放。整个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
二、利用猜谜游戏、模拟卡通人物的声音,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为学生乐学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动口说,动脑想等一系列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四、本节课教学设计着力改变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真正让老师演主角变成学生敢说、乐学、喜想、善思的理想乐园。教学方法
1、教法
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发挥老师的主导性作用,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以讲解、谈话、演示、观察、和归纳法的有机结合为主要教学方法,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学法
让学生在学习情绪极高的状态下,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动手操作等系列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游戏吗? 生:喜欢
师:如果猜对了,老师要发奖品哟。那我们现在举行猜谜游戏,好吗?
(出示幻灯片):“我最长,我最小,再长皮尺量不了;
我最直,我最好,我的身材最苗条。
(打一几何图形)
生:直线(学生有可能猜不出来,师引导)
师:真棒,居然猜出来了,来一点掌声,好吗?(对猜对的学生发一奖品)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
师:今天直线这位朋友,邀请了两位朋友跟他一起来,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师:这两位朋友就是线段和射线。好,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好吗?
师:板书课题:直线、线段、射线
二、积极探索,获取新知
1、教学直线、线段、射线
(一)师:同学们认识它吗?它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特征?(师在黑板上画一直线并问学生,由学生口述后师板书: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是直直的)
师:这又叫什么呢?(师画一直线,然后在上面点两点,用手指指着两点间的部分),它有什么特征?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线段?(指名回答,答对了给一奖品,并送上掌声)
师并板书:有两个端点,有限长,直直的 师: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的图形叫什么呢?(射线),谁来说一说,它又有什么特征呢?(让学生口述后,师板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也是直直的)
师: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找出直线、线段、射线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让学生交流后,指名回答,答得不够完整的地方,其他学生补充)
(出示幻灯片)
相同点:它们都是直直的,不是弯曲的。
不同点:直线没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线段可以度量,直线和射线无法度量。射线向一端无限延长,直线向两端无限延长,线段不能延长。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归纳出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以及相互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巩固练习(出示幻灯片,指名回答)
⑴下列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哪些都不是?为什么? ⌒⌒
⑵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Χ”。② 条直线长6厘米。()②射线比直线长。
教学反思
该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3、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这是一节概念性的课,概念对学生来说往往抽象难懂,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直线、线段的特征总结方法,过度到学习射线进而总结射线的特征,知道三线的异同点,从射线自然过度到角的知识,符合对问题研究的线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对教材的处理、设计衔接比较自然,学生学习不感到吃力,其次让学生从线段、直线、射线去分类思考,感悟到了端点在其中的重要性。在角的形成教学中,没有一味的按教材上呈现概念知识教学,而是通过学生动手去画,来感悟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形成的图形就是角。把书本上原本凝固的概念激活了,使数学知识恢复到那种鲜活的状态。实现了书本知识与学生发现知识的一种沟通,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性,这也是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中所一直倡导的。
最后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细微变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只注重教师的教,却忽视了学生的学,认为我只要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一定能接受,从而忽视了一些弱势群体,课堂的主旋律始终围绕着一些活跃分子,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总怕那些稍差一点的学生影响整个教学进度。所以在这次备课时我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把一些问题设计得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都能在循序渐进中理解。比如:在引入角的概念时,我让学生过一点沿不同方向画两条射线,这是刚刚掌握的射线的知识,学生很容易理解,然后让学生看着角来试着自己总结角的概念,对于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总结起来会很容易,而那些能力稍差一点的学生在看到别人的总结之后,也就自然理解了。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很快的理解这一知识点。
线段直线、射线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线段、直线、射线》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这个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本节课在此基础上直观引入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为今后学习角的度量打下扎实的基础。学情分析
关于直线、线段的知识学生已有所接触,射线和角皆如此,所以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比较难的是总结出各自的特点,老师要多加引导,促使表达能力弱的学生也有所收获。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线段、直线、射线等简单的图形,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数学思考:积极为学生创设学数学、用数学的情境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图形背景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经历和体验,渗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的观点。
3、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比 较、概括等能力。
4、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动参与学会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线段、直线、射线的特征。教学难点: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与联系。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思维特点,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例,作为建立抽象概念的直观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抽象、比较辨析,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并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帮帮这只小虫子。
课件出示:
有只虫子从一个山洞到另一个山洞寻找食物,有五条路可走,可是走哪一条路最短呢?可怜的小虫子犯愁了,谁能帮帮它呢?
学生不难找出3号路线,追问这条线和其他几条有什么不同?(这条线是直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除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添课堂趣味 2 性之外,也突出了线段、射线、直线共同的特征,必须是直直的线。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生活中你都见过那些直直的线?学生自由回答
是啊!这样直直的线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在数学中它们还能分成不同类,还有各自的名称呢?你想知道吗?
3、板书课题:线段、直线、射线
二、自主学习,启发诱导。
1、自学提示: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学38页的内容,把你认为是重点的用笔画出来。
2、交流汇报: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预设:我知道了什么是线段、直线、射线;还知道了如何表示它们。(设计意图:小学通过自学,是学生对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提出自己的疑问,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3、突破提升:
同学们真厉害!通过自学认识了线段、直线和射线,哪我这里有几张图片你能从中找到它们吗?(课件出示)
(1)出示线段的图片,一起归纳线段的特点。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图片,给学生“线段”的直观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线段”的特征。)
(2)课件演示把线段的一端延长,问:这是什么线?(射线)(设计意图:通过变化是学生学习射线的特征的同时,有清晰的了解 线段和射线之间的关系。)
(3)出示生活中的图片,一起归纳总结射线的特点。(4)课件演示把线段的两端延长,问:这又是什么线呢?(设计意图:再次以线段引出直线,一是为了突出直线的特点,二是为了让学生清晰的体会直线和线段关系,直线和射线的不同。)
(5)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图片,感受生活中的直线,归纳总结直线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动手画图、课件演示、合作交流等多种手段,促进学生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建立它们的正确表象。)
4、练习巩固
(1)下图哪些是直线、线段、射线,为什么?(根据特点判断)(2)在巩固三条线的表示方法。
三、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1.导语: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线段、直线和射线。
问题: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 2.小组合作探究。
要求:请小组内合作研究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3.小组汇报探究成果。预设:① :文字叙述
它们都是直的;线段可以测量长度;直线和射线可以无限延伸,不能测量长度;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② :表格(完善板书)
四、巩固提升,拓展应用。
1、猜一猜,画一画,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多少条射线?
2、猜一猜,经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3、动手试一试,如何用最少的钉子把木条固定在墙上?
(设计意图:这一自主探索活动,注重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亲历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4、巩固练习。(训练营)
五、课堂小结
1、小动物们听说大家用数学知识帮助下虫子找到了最进的路线,它们也学习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知识,我们看看它们学的怎么样?
2、猜谜语:老师说的是哪条线?
有始有终(线段)
有始无终(射线)
无始无终(直线)(设计意图:通过三个同学们熟悉的词语联系概括三条线的特征,通过师生共同的演绎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忆深刻。)六.板书设计:
直线、射线、线段
相同点
不同点
线段
直直的两个端点
可度量
射线
直直的一个端点
无限长。直线
直直的 没有端点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射线、直线, 以及射线、直线和线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认识角, 知道角的表示方法及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和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 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射线
电脑显示一条弯曲的线。
师:这是一条什么线?
生:这是一条曲线。
化曲线为直线, 并向两端逐渐延伸。
师:现在是一条什么线?
生:是一条直线。 (板书:直线)
师:你能测量出这条直线的长度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生2:直线是无限长的。
师: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你认为直线有什么特点。
生1:直线是直的, 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生2:直线没有端点。
电脑显示一条直线, 在直线上取两点, 引导学生观察两点之间的部分。
师:直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什么呢?
生:直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师:线段有什么特点?
生1: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 可以量出长度。
生2:线段也是直的。
生3:线段有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观察并思考, 直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电脑显示一条线段, 然后向一端逐渐延伸。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线段的一端延长了。
师: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 就得到了一条射线。 (板书:射线)
你在生活中看到过这样的线吗?
生1:手电筒射出的光线是射线。
生2:汽车车灯射出的光线也是射线。
生:华地百货楼顶的射灯射出的光线也是射线。
电脑演示射线, 如手电筒光、太阳光线等。
(设计意图: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 给学生创造动手、观察、想象的机会, 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 在各种活动中清晰地认识到射线的特点。)
师:请大家练习画一画射线。
(学生独立画射线, 教师巡视。)
师:能说说怎样画吗?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射线有什么特点呢?
生1:射线是无限长的, 只有一个端点。
生2:射线也是直的。
师:每种线都有各自的特征, 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小组合作填表。小组汇报后, 教师小结三线的区别。 (课件出示。)
师: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有区别, 那么它们有什么联系呢?
(课件动态演示, 学生交流讨论。)
生1:射线和线段都来自直线。
生2: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经历了概念的形成后, “三线”的特征还不能说已经完全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所以, 学习伙伴间的交流、合作、讨论、争辩、表达, 是辨析概念的有效途径。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思维活动, 教师设计图表让学生填写, 既便于学生比较, 又使小组操作学习更加有效。)
画线练习:
1.经过A点画直线, 你能画几条?
2.经过C、D两点画直线, 你能画几条?
师:你有什么发现? (同桌交流。)
生: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师:过一点能画多少条射线呢?我们一起试一试! (学生试画。)
生:我画出了7条射线。
生:我画出了9条射线。
师: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 你能画多少条?你发现了什么?
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很多条射线。
师:讲得真好! (课件演示无数条。)
(设计意图:陶行知说:“知者行之始, 行者, 知之成。”弗赖登塔尔也强调, 数学教学的具体组织过程, 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 获得“做出来”的数学, 而不是给以“现在的”数学。基于以上的认识,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 而是让学生先猜测再动手画一画, 这样“做”出来的数学学生终生难忘。同时, 通过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个教学环节———角的形成。)
二、认识角
师: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射线图 (图略) , 里面藏着什么呢?有我们认识的图形吗?
生:有我们认识的角。
师:哪里有角?请指一指。那么, 究竟什么是角?怎样来表示角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6页看一看, 把相关的内容画一画。
(学生自学课本第36页有关角的知识。同桌交流自学心得。)
师:谁来说说看书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角。
师:这一点叫做角的 () , 两条射线叫做 () 。
(教师边讲边填空。)
师:你们还知道了什么?
生:我还知道角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师:在角的两边加一条弧线, 写上数字1, 记作:∠1, 读作:角1。
(学生画一个角, 在角的两边加一条弧线, 写上数字2。)
师:这个角记作什么?读作什么?
生 (集体) :记作∠2, 读作角2。
(设计意图:自学课本与相互交流的有机结合,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教科书获取知识, 在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师:请同学们用硬纸条 (同桌) 制作一个角。按住角的一条边, 旋转另一条边, 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角有大有小。
生2:我发现角的两边张开的越大, 角就越大。
师出示课件。 (两个角一样大, 边不一样长。)
生:第一个角大。
师:为什么?
生:它的两条边比较长, 看上去就比较大。
生:我觉得第二个角大, 角的大小要看边张开的大小。
师:我们看这个角, 它的两边是什么线?
生:射线。
师:射线可以怎么画?
生:可以无限延长。
师:所以看上去好像整个角变大了。那么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没有变啊?
生:没有。
师: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 跟什么没关系?
生1:角的大小跟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
生2:角的大小跟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三、小结收获, 运用新知
师:同学们, 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略)
四、拓展延伸
1.找一找, 下面图形 (图略) 中有哪些线, 各有多少条?
2.数一数有多少个角。
教学反思:
1.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教学过程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注意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由于学生在二年级已初步认识了线段和角, 并对线段与直线有一定的认识, 所以对于“三线”的教学, 从直线———线段———射线逐步递进, 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比较三线的区别与联系, 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角的教学是在过一点画射线的基础上直接引出角的概念, 符合对问题研究的规律, 这样对教材的处理、设计, 衔接比较自然, 学生学习不吃力。整个课堂贯穿了“观察———操作———表达——解决”的思维训练主线。
2.注重实践与操作,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亲自实践和真实体验。课上, 教师让学生深入感悟学习材料, 并充分展开学习过程,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数学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如, 经过一点能画多少条射线?学生亲自画了, 体验了, 也就明白了。通过操作, 学生对原先的猜想进行了验证, 对这个知识点就理解得更加深刻。
和《直线、射线、线段》亲密接触 篇8
第一、我们来重新认识直线、射线、线段
线段是个没有具体规定含义的基本概念,即它没有严格的定义.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等都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由此可见,线段有两个特性:(1)线段是直的;(2)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有头有尾的“直的线”,它的“头”和“尾”就是两个端点.
射线是建立在线段这个基本概念上的另一个基本概念.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由此可见,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射线也是一条“直的线”.与有头有尾的线段不同,射线有头无尾,它的“头”就是端点.
直线是建立在线段这个基本概念上的又一个基本概念.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 由此可见,直线没有端点.直线也是一条“直的线”.与有头有尾的线段和有头无尾的射线不同,直线无头无尾.
第二、我们来学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在直线上任取两点,用表示这两点的大写英文字母即可表示这条直线,与字母的排序无关.如图1,可表示为“直线AB”或“直线BA”;直线也可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来表示,如“直线l ”,不过此时要在图中标出这个小写字母l.
射线可用它的端点及射线上的另一点来表示,与字母的排序有关(温馨提示:表示端点的字母必须写在另一个字母之前).如图2,可表示为“射线0A”或“射线0B”.端点相同的射线未必就是同一条射线,端点不同的射线一定不是同一条射线.两条射线为同一条射线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端点相同;②延伸方向相同.
线段可用表示它端点的两个大写英文字母来表示,与字母的排序无关.如图3,可表示为“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也可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来表示,如“线段 a”,不过此时要在图中标出这个小写字母 a.
无论是表示直线、射线,还是线段,都要在字母前面注明“直线”、“射线”或“线段”;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线段或直线时,两个字母,可以交换位置,而表示射线的两个大写字母不能交换位置,必须把表示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
第三、我们来弄清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可用下表概括.
三者之间也有联系:射线、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将射线反向延长,线段向两个方向延长就能得到一条直线.
第四、我们来结识线段的中点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线段的中点一定在这条线段上,且一条线段只有一个中点.理解这个概念时,一方面要从图形上去认识,培养识图能力;另一方面要能够建立起图形与相应数量之间的关系.即由点M是线段AB的中点,能得出结论:AB=2AM=2BM,AM=BM=1/2AB;反过来,由点M在线段上,且有这样的数量关系,能得出结论:点M是线段 AB的中点.这对以后的学习(用符号表示推理)是很有帮助的.
第五、我们来掌握直线、线段的基本性质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就是直线的基本性质,又称为直线公理.此基本性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肯定有,不是没有;二是经过两点只有一条直线,不会有两条、三条……此基本性质也可表达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这就是线段的基本性质,又称为线段公理.
例1如图4,A、B是直线上两点,CD是一条射线,它与l相交吗?与线段AB相交吗?为什么?
解:射线CD与直线l会相交.因为射线CD沿CD方向是无限延伸的;射线CD与线段AB不相交,因为从图4可看出,CD与l的交点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点评: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含义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例2如图5,A、B、C、D、E是同一直线上的五个点,图中共有几条线段?
分析:由线段的定义可知,两个端点确定一条线段. 因此,我们从左到右依次将直线上各点(最右边一点除外)作为线段的左端点,再将此端点右边各点从左到右依次作为线段的右端点,分别计数出各条线段后再相加即得线段的总条数.这种方法可概括为:“从左到右,端点轮流,只可向右,不能向左.”
解: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是AB、AC、AD、AE;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是BC、BD、BE;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是CD、CE;以D为左端点的线段是DE.故图中共有10条线段.
点评:数图中有几条线段时要做到“不重不漏”.
《直线、射线、线段》说教学设计 篇9
黑龙江省庆丰农场学校 蒋春英
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第二节,下面对《直线、射线、线段》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图形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正确识别图形和准确作图进行初步的培养,注意体现数形结合及数学语言的准确表达,为以后学习空间与图形其他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直觉思维能力,能通过直观感受来认识理解几何图形,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较强,并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但初接触几何对几何语言与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的转换还不清楚。
三、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需要制定学习目标如下:
(1)在现实情境中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等简单的图形,并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
(2)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3)通过直线、射线、线段等简单几何图形的学习,初步了解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三种语言之间的转换。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严谨的思维和勇于探索的思想意识。
四、流程设计:
下面我将从设计意图、操作意图两方面对本节课总体设计及各环节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总体设计
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第二节内容,因为本节内容是几何初步入门知识,所以我们设计本节课贯穿始终的是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三种语言的互译,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几何的图形感和符号感,这对学习几何非常重要。高效课堂要求学是主体进行尝试、探究、自学,教是主导起到疏引、组织的`作用,落脚点是“学”,所以本节课我们设计课堂操作上学生自学互助、合作交流,教师只负责任务布置、方法指导和信息收集,力争达到学生思维活跃、节奏紧密的高效课堂效果。
(二)各环节设计
本节课共分五大环节
1.导入(课件展示一组图片)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导入新课,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与生活。
操作意图:课件动画展示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营造一个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氛围。
2.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自主学习(自学书125页至126页):
1.基本事实:
(1)如下图,经过一点O画直线,能画出几条?动手试一试。
(2)经过两点A、B画直线,能画出几条呢?动手试一试。
(3) 对比以上两个结果,你发现;经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经过两点能画_____条直线,并且只有_______;
(4)怎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呢?
2、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1)直线表示方法:
(2)射线表示方法:
(3)线段表示方法:
3.位置关系:
(1)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2)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本着学生能做的事情教师就不做的理念将基本知识提炼出来,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得出的知识比教师单独讲解的要记得牢,养成预习习惯。
操作意图: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教师对学生作对的给予肯定,模糊的给予明确,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课堂学习(探索研究)
探讨直线、射线、线段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总结:_____和_____是_____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以表格的形式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中的相同点、不同点加以对比区分,同时掌握几何中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逐步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操作意图:采用自学讨论式,要求学生做到“三动”,即动口、动脑、动手,让他们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充分体现高效课堂中学生自主和合作性学习的原则。教师及时检查自学讨论效果,迅速获取反馈信息,并作必要的讲授,以帮助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4.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巩固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几何语言的互相转化和学生动手实践画图,让每位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找到自信。
操作意图:学生独立完成后上台展示、辩论,教师放手学生操作,让学生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组织者,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5.回顾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回答下列问题: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在学习过程中你的表现如何?
(3)本节课学习中你还有哪些疑惑?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课堂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数学素养,养成善于总结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 篇10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直线、射线和角。2.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 过程与方法
经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的思维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射线和角。
难点:区分线段、直线、射线的同异点,建立角的正确概念。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课件展示如下图片,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孙悟空的手里的宝贝是什么?这宝贝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数学世界里也有一样和它差不多的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知道它是谁,引出课题并板书。
板书:线段、直线、射线 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2.1 认识直线、射线、线段
(1)认识直线
出现两条直线,可以向两边无线延伸。观察思考,这两条线有什么特点?
小组内议一议,然后指名回答。
使学生明确: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线延伸。
板书:
(2)认识射线
展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灯从一个点一直射向远方,从而引出射线的概念。
像手电筒或探照灯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作射线。板书: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线延伸。
(3)认识线段
让学生动手画一条线段,并说说线段有什么特征。
有两个端点,有限长。
板书:
(4)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归纳。
板书: 2.2 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表示方法。(1)线段的表示方法
•用大写字母,将端点记为A、B,表示为线段AB或线段BA。
‚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
(2)直线的表示方法 •
(3)射线的表示方法
2.3 认识角
(1)课件出示三角板、五角星、WIFI信号图,找找哪几个有角。
(2)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特点?
一个顶点,两条射线。引出角的定义:
归纳,板书: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3)角的符号认识 角通常用符号“∠”表示。注意:与小于号“<”的区别。
(4)自己画一个角,并写出各部分名称,用角的符号表示出角,读一读。(5)观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是不是角的边越长,那么这个角也越大?
结论: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程度决定的,与边的长短无关。深化理解,拓展应用
1.猜一猜
(1)有始有终,打一条线的名称。(线段)(2)有始无终,打一条线的名称。(射线)(3)无始无终,打一条线的名称。(直线)2.想一想
(1)过两点可以画几条直线?(只有一条)(2)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无数条)3.判断)(1)直线比射线长。…………………………(×)(2)两条射线就能组成一个角。……………(×(3)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程度决定的,与边的长短无关。……………(√)自主评价,全课总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 1.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联系与区别。2.角的定义、组成部分和表示方法。
3.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程度决定的,与边的长短无关。
“直线、射线和角”教学设计 篇11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5、36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过程与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操作、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活动,经历直线、射线、角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能在认识射线的基础上建立角的概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法与学法
教师演示讲解,学生观察法、动手实践法、小组合作法。
五、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引出新课
1.看一看,比一比
师:拿出准备好的一根线,用双手捏住线的两头,拉紧。
提问:老师手中的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变直了。
师: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线都是直直的。板书:都是直的
2.复习巩固,引出课题
(二)探究与发现,新知讲授
1.探究直线、线段、射线的特征
(1)师:既然今天要研究的线都是直直的,那就先请出我们的“直线派”掌门人——直线师傅!(课件演示)
你所认识的直线是怎么样的?它有什么特点?请生说一说。
老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并且板书:直线 没有端点 无限长
请生再看一遍直线的演示图:感受一下直线可以向两边无限延长。
(2)师:师傅请出来了,我们来看一看谁是它的徒弟吧,老师在直线上任取两点,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变成了什么?
(3)生:线段
(4)请生说说线段的特点。
(5)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并且板书:线段 两个端点 有限长
(6)思考:线段与直线有什么联系?(课件演示)
(7)师:我们再来看看还有谁能成为直线师傅的徒弟,请仔细观察: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了一条新的线,我们把它称为射线。射线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个新知识。(补充板书:射线)
(8)请生说说射线的特点。
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并且板书:射线 一个端点 无限长
(9)课件演示: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请生闭上眼睛想象,体验向一端无限延长。
2.画一画
(1)经过一点,你能画多少条直线?请生在练习纸上画一画,使学生明白: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那经过两点,能画多少条直线呢?学生画一画汇报结果,课件显示结果。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3)比一比:接着做游戏,从一点出发,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画的射线多?课件显示: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3.完善角的认识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 师:刚才我们从一点出发画了那么多射线,其实从一点出发引出的每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图形,叫作角。
(2)自学课本。学生通过自学课本认识角的定义及角的表示方法。请生汇报:什么是角?角各部分的名称?角通常用哪个符号表示?角的表示方法。交流汇报自学的知识。
(3)请生找找生活中的角,并且说说各部分的名称。
六、教学反思
1.目标设定合理,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2.通过课件的形象感知三线的特征,进行异同点归纳整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分类思想的培养。3.运用小组合作、动手实践、自学等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自学能力。4.课堂中及时关注到了每一位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线段、射线、直线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红点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观察、想象等学习活动,经历线段、射线、直线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并运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三种线在生活中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4.会度量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 学具准备:手电筒、多媒体课件、尺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知道吗?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多塔斜拉桥——嘉绍大桥建成通车!这座桥的桥面宽阔,为了使桥面更加坚固,采用了立柱、斜拉锁来巩固桥面(课件闪现立柱和斜拉锁)这座雄伟的大桥凝聚了很多设计师们的辛勤劳动,小明的爸爸就是这样一名桥梁设计师。瞧,小明正在和爸爸学画设计图呢,图中藏着哪些数学知识?你能像小明一样把这幅图画出来吗?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自主探究桥的画法,初步感知线段
你打算怎样画这幅图?(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小组自主探究)预设:学生可能会说:a.画两条横线表示桥面。B.柱梁要画的和桥面垂直。C.用长短不同的线表示拉索......我们今天也来学设计,当当小小设计师。请同学们伸出手来,先画两条直直的线表示桥面,再画柱梁和拉锁画......(学生伸手画的同时,教师要边画边有目的地提示:用两条横线表示桥面,因为桥面是同样宽的,所以画的时候两条横线之间也要同样宽,渗透平行关系,为下一节课学习习近平行线埋下伏笔。在画柱梁、拉索时,也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垂直关系。)
质疑:同学们画出的这些线在数学上叫什么名字呢? 2.初步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明白了,这幅设计图就是画出许多条不同的线来设计的。这些线就是我们见过的线段。
(1)认识线段:
教师用激光棒演示将光线射到黑板上,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条红外线从哪里射到哪里,并上台来指一指。
学生指出射出的红外线从灯头到黑板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条红外线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可能会说:a.这条线很细b.这条线很直 „„
教师把这条线称作一号线。(2)认识射线
老师将黑板拿开,窗户打开,将这条红外线射出去,它走出校园、来到田野、飞向宇宙如果没有任何物体的阻挡,一直射下去,你觉得这束光线会从哪儿到哪儿?
学生可能会说:从灯头到很远的地方。
很远的地方在哪里,你能指出来吗?(学生不能指出)
这条线很长很长,没有尽头,也就是说这条红外线射能射向无限远,我们将这条无限远的线暂时叫它为二号线
(3)认识直线
如果将这个红外线向两端射出去并且没有任何物体的阻挡,射出去的红外线将是怎样的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学生汇报:红外线向两个方向一直射向无限远。„„
教师指出暂时把这条线定为三号线。3.线段、射线、直线的画法:
(1)根据刚才你看到的和想像到的三种线画到练习本上。用什么工具能把线画好?(明确用直尺)
(2)学生画线。
(3)展示生的作品,并让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的画法:
(生介绍:上图中的虚线相当于语文中的省略号,和箭头一样表示无限远)4.给①、②、③号线命名:
教师指出:第三种画法和科学家想的一样,你真了不起!同时把这三种线画到黑板上。(为三种线命名并板书)
直线、射线、线段有什么不同点呢?在小组内说一说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预设:a.线段最短,直线最长,射线中等;(从长度上比较,师引导线段是有限长的,射线和直线是无限长的)b.线段有2个端点,射线有1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从端点个数比较)c.线段不能向两端延伸,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点,你能不能概括一下直线、射线、线段各自的特点呢?(小组内互相说)师随机板书特点。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么快就找到了它们的特点,那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如果带着善于发现的眼光去观察,你一定会有所发现(课件演示)
(将直线的左边剪一刀变为射线,再由射线变为线段)在这三种线的变化中你发现线段、射线、直线有什么关系了吗?
(预设:A: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B: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C:线段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师小结: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我们知道了三种线的端点数、长度等特点,还了解了线段、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板书课题和最后一句话)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在生活中找线。
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其实呀这三种线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你能在身边找到它们吗?
预设:(生a.黑板的一条边是线段,要让生指出从哪里到哪里。b.电灯发出的一束光。学生可能有争议:被东西挡住是线段,不挡是射线。师生总结:生活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射线和直线,它们是人们大脑中想象出的。)
2.在平面图中辨别线。(课本58页1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交流,及时修订。)此题适合所有学生完成。3.语文成语中的线。
有始有终 有始无终 无始无终
(猜谜语能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同时让学生感受线不仅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成语中也可找到线。)适合所有学生完成。
4.按要求画线。
课件依次出现:(1)画一条线段;(2)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3)从一点出发画射线;(4)过一点能画几条直线?过两点呢?
(学生画线时教师提醒需要用直尺,这样才能画出直直的线。画5厘米长的线段时,要找一生的量一量是不是5厘米;从一点出发能画几条射线,师要让生先猜测,再试着画。教师小结:过一点能画无数条射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课件接着出示:(课本59页9题)
此题让学生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供中上等的学生完成。
5.感受线段、射线、直线在生活中的作用。
今天我们认识了三种线,看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课件(画外音)静悄悄的深夜,被一阵争吵声打破了,“我的作用大”直线伸着长长的脖子说。“我的作用大!”线段说:“所有的图形都是我组成的,你们行吗?”“夜晚那漂亮的霓虹灯光,是我的化身。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你们行吗?”射线冷嘲热讽地说。原来直线、线段和射线在争论谁的作用大呀?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说呢?(生自由发表意见)对,只因为他们的组合才组成了我们的美丽的世界。人与人之间也应该团结,团结力量大。
板书设计:
线段、射线、直线
① 线 段 两个端点 有限长
②射线 一个端点 无限长
③直线 没有端点 无限长
线段、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线段、射线、直线是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因此我精心设计了大量的操作活动,在实际情景中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也便于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些图形。纵观全课,我感觉有以下亮点: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生活实际,合理改变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课始,用滕州市解放路刚建成的斜拉式大桥图片创设情境,为初步认识三种线埋下伏笔,同时让学生为是一名滕州人而自豪、骄傲; 从学生熟悉的激光棒射出的红外线入手,在让学生感到新奇的同时初步直观感受线段的特点,通过一系列的将红外线射出窗外的动作语言,让学生在观察和想象中理解无限长的含义,并为了解认识射线、直线做了铺垫。
(2)教学设计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活动设计体现了“直观—抽象—直观”的认知过程:从桥中找线----抽象概括三种线的特点及异同----回归生活中常见的线,课末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深刻的感受到线把我们的大自然和生活装扮的五彩缤纷。
(3)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极具层次性,适度的拓展又为今后的几何教学做了铺垫。借助于小故事,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让他们感受到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创造美好的世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使用建议:在总结直线、射线、线段定义和三者联系与区别时,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需要破解的问题:
(1)三种线是先命名再画线,还是先画线再命名?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线段直线射线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06-07
直线射线和线段教案01-08
七年级上册《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01-05
《直线、射线和角》数学教学反思05-24
直线、射线和角01-06
比较线段的长短的教学反思10-23
线段垂直平分线教学反思09-28
用尺规作线段和角教学反思06-30
《线段》教学片段评析08-11
成比例线段教学设计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