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的管理办法

2024-11-07

修改的管理办法(共8篇)

修改的管理办法 篇1

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

http:// 2012年05月21日 21:15 证监会网站

一、第二条第二款修改为:“发行人、证券公司和投资者参与证券发行,还应当遵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有关证券发行的其他规定,以及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业务规则和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自律规则。证券公司承销证券,还应当遵守中国证监会有关保荐制度、风险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规定。”

二、第五条修改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可以通过向询价对象询价的方式确定股票发行价格,也可以通过发行人与主承销商自主协商直接定价等其他合法可行的方式确定发行价格,发行人应在发行公告中说明本次发行股票的定价方式。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的定价,应当符合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的有关规定。

“询价对象是指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主承销商自主推荐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以及经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投资者。

“主承销商自主推荐询价对象,应当按照本办法和中国证券业协会自律规则的规定,制定明确的推荐原则和标准,建立透明的推荐决策机制,并报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备案。自主推荐的询价对象包括具有较高定价能力和长期投资取向的机构投资者和投资经验比较丰富的个人投资者。”

三、第七条修改为:“机构投资者作为询价对象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依法设立,最近12个月未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相关监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采取监管措施或者受到刑事处罚;

(二)依法可以进行股票投资;

(三)信用记录良好,具有独立从事证券投资所必需的机构和人员;

(四)具有健全的内部风险评估和控制系统并能够有效执行,风险控制指标符合有关规定;

(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被中国证券业协会从询价对象名单中去除的,自去除之日起已满12个月。

“个人投资者作为询价对象应当具备5年以上投资经验、较强的研究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主承销商应当严格按照既定的推荐原则、标准和程序进行推荐。”

四、第九条修改为:“主承销商可以在刊登招股意向书后向询价对象提供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发行人、主承销商和询价对象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披露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的内容,但中国证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第十三条修改为:“招股说明书(申报稿)预先披露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可向特定询价对象以非公开方式进行初步沟通,征询价格意向,预估发行价格区间,也可通过其他合理方式预估发行价格区间。

“初步沟通不得采用公开或变相公开方式进行,不得向询价对象提供除预先披露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等公开信息以外的发行人其他信息。”

六、第十四条修改为:“采用询价方式定价的,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可以根据初步询价结果直接确定发行价格,也可以通过初步询价确定发行价格区间,在发行价格区间内通过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

七、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五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刊登后,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向询价对象进行推介和询价,并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向公众投资者进行推介。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向公众投资者进行推介时,向公众投资者提供的发行人信息的内容及完整性应当与向询价对象提供的信息保持一致。”

八、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六条:“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在推介过程中不得夸大宣传,或以虚假广告等不正当手段诱导、误导投资者,不得干扰询价对象正常报价和申购,不得披露除招股意向书等公开信息以外的发行人其他信息;推介资料不得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承销商应当保留推介、询价、定价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并存档备查,包括推介宣传材料、路演现场录音等,如实、全面反映询价、定价过程。”

九、第十五条改为第十七条,修改为:“采用询价方式确定发行价格的,询价对象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参与初步询价,询价对象申请参与初步询价的,主承销商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未参与初步询价或者参与初步询价但未有效报价的询价对象,不得参与累计投标询价和网下配售。”

十、第十七条改为第十九条,修改为:“主承销商的证券自营账户不得参与本次发行股票的询价、网下配售和网上发行。

“与发行人或其主承销商具有实际控制关系的询价对象的自营账户,不得参与本次发行股票的询价、网下配售,可以参与网上发行。”

十一、删除第二十一条。

十二、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二条:“发行人与主承销商自主协商确定发行价格,或采用询价以外其他合法可行方式确定发行价格的,应当在发行方案中详细说明定价方式,并在发行方案报送中国证监会备案后刊登招股意向书。”

十三、第二十四条改为第二十五条,修改为:“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向参与网下配售的询价对象配售股票。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向询价对象配售股票的数量原则上不低于本次公开发行新股及转让老股(简称为本次发行)总量的50%。

“询价对象与发行人、承销商可自主约定网下配售股票的持有期限。”

十四、第二十五条改为第二十六条,修改为:“股票配售对象限于下列类别:

(一)经批准募集的证券投资基金;

(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三)证券公司证券自营账户;

(四)经批准设立的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五)信托投资公司证券自营账户;

(六)信托投资公司设立并已向相关监管部门履行报告程序的集合信托计划;

(七)财务公司证券自营账户;

(八)经批准的保险公司或者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投资账户;

(九)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管理的证券投资账户;

(十)在相关监管部门备案的企业年金基金;

(十一)主承销商自主推荐机构投资者管理的证券投资账户和自主推荐个人投资者的证券投资账户;

(十二)经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证券投资产品。

“机构投资者管理的证券投资产品在招募说明书、投资协议等文件中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载明以博取一、二级市场价差为目的申购新股的,相关证券投资账户不得作为股票配售对象。”

十五、第二十九条改为第三十条,修改为:“主承销商应当对询价对象和股票配售对象的登记备案情况进行核查,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询价对象不得配售股票:

(一)采用询价方式定价但未参与初步询价;

(二)询价对象或者股票配售对象的名称、账户资料与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的不一致;

(三)未在规定时间内报价或者足额划拨申购资金;

(四)有证据表明在询价过程中有违法违规或者违反诚信原则的情形。”

十六、第三十一条改为第三十二条,修改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在网下配售和网上发行之间建立双向回拨机制,根据申购情况调整网下配售和网上发行的比例。

“网上申购不足时,可以向网下回拨由网下投资者申购,仍然申购不足的,可以由承销团推荐其他投资者参与网下申购。

“网下中签率为网上中签率的2至4倍时,发行人和承销商应将本次发售股份中的10%从网下向网上回拨;4倍以上的应将本次发售股份中的20%从网下向网上回拨。”

十七、第四十九条改为第五十条,修改为:“公开发行证券的,主承销商应当在证券上市后10日内向中国证监会报备承销总结报告,总结说明发行期间的基本情况及证券上市后的表现,并提供下列文件:

(一)募集说明书单行本;

(二)承销协议及承销团协议;

(三)律师见证意见;

(四)会计师事务所验资报告;

(五)中国证监会要求的其他文件。”

十八、第五十二条改为第五十三条,修改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受理后至发行人发行申请经中国证监会核准、依法刊登招股意向书前,发行人及与本次发行有关的当事人不得采取任何公开方式或变相公开方式进行与股票发行相关的推介活动,也不得通过其他利益关联方或委托他人等方式进行相关活动。

“发行人和承销商在发行过程中披露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不得片面夸大优势,淡化风险,美化形象,误导投资者,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十九、第五十六条改为第五十七条,修改为:“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公告发行价格、发行市盈率及发行市盈率的计算方法。发行人还可以同时披露市净率等反映发行人所在行业特点的发行价格指标。”

二十、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合并为第六十一条,修改为:“发行人、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询价对象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本办法规定,中国证监会可以责令其整改,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采取监管谈话、重点关注、出示警示函、责令公开说明、认定为不适当人选、市场禁入等监管措施,并记入诚信档案;依法应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中国证券业协会应当根据自律规则对有关单位和个人采取自律惩戒措施。”

二十一、第六十二条修改为:“证券公司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外,中国证监会可以自确认之日起责令其暂停36个月证券承销业务:

(一)承销未经核准的证券的;

(二)在承销过程中,进行虚假或误导投资者的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推介活动,以不正当手段诱使他人报价或申购股票,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情节严重的;

(三)以自有资金或者变相通过自有资金参与网下询价和配售,或者唆使他人报高价,限制报低价,严重干扰正常报价秩序的。”

二十二、第六十三条修改为:“证券公司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外,中国证监会将视情节轻重自确认之日起责令其暂停3至12个月证券承销业务:

(一)提前泄露证券发行信息;

(二)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招揽承销业务;

(三)向询价对象提供除招股说明书(招股意向书)等公开信息以外的发行人其他信息;

(四)在承销过程中的实际操作与报送中国证监会的发行方案不一致;

(五)违反相关规定撰写或者发布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六)违反规定直接或通过其利益相关方向参与认购的投资者提供财务资助或者补偿;

(七)向推荐的询价对象输送利益。”

二十三、第六十四条修改为:“发行人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外,中国证监会可以责令其整改,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采取监管谈话、重点关注、出示警示函、责令公开说明、认定为不适当人选、市场禁入等监管措施,并记入诚信档案:

(一)向询价对象提供除招股说明书(招股意向书)等公开信息以外的发行人其他信息;

(二)违反规定直接或通过其利益相关方向参与认购的投资者提供财务资助或者补偿;

(三)在发行人股票上市前,进行虚假或误导投资者的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推介活动,以不正当手段诱使他人报价或申购股票,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情节严重的;

(四)唆使他人报高价,限制报低价,严重干扰正常报价秩序。”

十四、删除第六十六条。

本决定自2012年5月18日起施行。

《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并对条款顺序作相应调整,重新公布。

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2006年9月1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89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根据2012年5月18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证券发行与承销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发行人在境内发行股票或者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统称证券)、证券公司在境内承销证券,以及投资者认购境内发行的证券,适用本办法。

发行人、证券公司和投资者参与证券发行,还应当遵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有关证券发行的其他规定,以及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业务规则和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自律规则。证券公司承销证券,还应当遵守中国证监会有关保荐制度、风险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规定。

第三条 为证券发行出具相关文件的证券服务机构和人员,应当按照本行业公认的业务标准和道德规范,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对其所出具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

第四条 中国证监会依法对证券发行和承销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 询价与定价

第五条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可以通过向询价对象询价的方式确定股票发行价格,也可以通过发行人与主承销商自主协商直接定价等其他合法可行的方式确定发行价格,发行人应在发行公告中说明本次发行股票的定价方式。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的定价,应当符合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的有关规定。

询价对象是指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主承销商自主推荐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以及经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投资者。

主承销商自主推荐询价对象,应当按照本办法和中国证券业协会自律规则的规定,制定明确的推荐原则和标准,建立透明的推荐决策机制,并报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备案。自主推荐的询价对象包括具有较高定价能力和长期投资取向的机构投资者和投资经验比较丰富的个人投资者。

第六条 询价对象及其管理的证券投资产品(以下称股票配售对象)应当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备案,接受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管理。

第七条 机构投资者作为询价对象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依法设立,最近12个月未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相关监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采取监管措施或者受到刑事处罚;

(二)依法可以进行股票投资;

(三)信用记录良好,具有独立从事证券投资所必需的机构和人员;

(四)具有健全的内部风险评估和控制系统并能够有效执行,风险控制指标符合有关规定;

(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被中国证券业协会从询价对象名单中去除的,自去除之日起已满12个月。

个人投资者作为询价对象应当具备5年以上投资经验、较强的研究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主承销商应当严格按照既定的推荐原则、标准和程序进行推荐。

第八条 下列机构投资者作为询价对象除应当符合第七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证券公司经批准可以经营证券自营或者证券资产管理业务;

(二)信托投资公司经相关监管部门重新登记已满两年,注册资本不低于4亿元,最近12个月有活跃的证券市场投资记录;

(三)财务公司成立两年以上,注册资本不低于3亿元,最近12个月有活跃的证券市场投资记录。

第九条 主承销商可以在刊登招股意向书后向询价对象提供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发行人、主承销商和询价对象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披露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的内容,但中国证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条 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应当由承销商的研究人员独立撰写并署名,承销商不得提供承销团以外的机构撰写的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出具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的承销商应当建立完善的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质量控制制度,撰写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的人员应当遵守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第十一条 撰写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应当遵守下列要求:

(一)独立、审慎、客观;

(二)引用的资料真实、准确、完整、权威并须注明来源;

(三)对发行人所在行业的评估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

(四)无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第十二条 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应当对影响发行人投资价值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一)发行人的行业分类、行业政策,发行人与主要竞争者的比较及其在行业中的地位;

(二)发行人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分析;

(三)发行人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分析;

(四)发行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分析;

(五)发行人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比较;

(六)宏观经济走势、股票市场走势以及其他对发行人投资价值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应当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行业公认的估值方法对发行人股票的合理投资价值进行预测。

第十三条 招股说明书(申报稿)预先披露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可向特定询价对象以非公开方式进行初步沟通,征询价格意向,预估发行价格区间,也可通过其他合理方式预估发行价格区间。

初步沟通不得采用公开或变相公开方式进行,不得向询价对象提供除预先披露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等公开信息以外的发行人其他信息。

第十四条 采用询价方式定价的,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可以根据初步询价结果直接确定发行价格,也可以通过初步询价确定发行价格区间,在发行价格区间内通过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

第十五条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刊登后,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向询价对象进行推介和询价,并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向公众投资者进行推介。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向公众投资者进行推介时,向公众投资者提供的发行人信息的内容及完整性应当与向询价对象提供的信息保持一致。

第十六条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在推介过程中不得夸大宣传,或以虚假广告等不正当手段诱导、误导投资者,不得干扰询价对象正常报价和申购,不得披露除招股意向书等公开信息以外的发行人其他信息;推介资料不得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承销商应当保留推介、询价、定价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并存档备查,包括推介宣传材料、路演现场录音等,如实、全面反映询价、定价过程。

第十七条 采用询价方式确定发行价格的,询价对象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参与初步询价,询价对象申请参与初步询价的,主承销商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未参与初步询价或者参与初步询价但未有效报价的询价对象,不得参与累计投标询价和网下配售。

第十八条 询价对象应当遵循独立、客观、诚信的原则合理报价,不得协商报价或者故意压低或抬高价格。

第十九条 主承销商的证券自营账户不得参与本次发行股票的询价、网下配售和网上发行。

与发行人或其主承销商具有实际控制关系的询价对象的自营账户,不得参与本次发行股票的询价、网下配售,可以参与网上发行。

第二十条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在发行价格区间和发行价格确定后,应当分别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一条 询价对象应当在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对上年度参与询价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就其是否持续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条件以及是否遵守本办法对询价对象的监管要求进行说明。总结报告应当报中国证券业协会备案。

第二十二条 发行人与主承销商自主协商确定发行价格,或采用询价以外其他合法可行方式确定发行价格的,应当在发行方案中详细说明定价方式,并在发行方案报送中国证监会备案后刊登招股意向书。

第三章 证券发售

第二十三条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可以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发行人应当与战略投资者事先签署配售协议,并报中国证监会备案。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在发行公告中披露战略投资者的选择标准、向战略投资者配售的股票总量、占本次发行股票的比例,以及持有期限制等。

第二十四条 战略投资者不得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询价,并应当承诺获得本次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于12个月,持有期自本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五条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向参与网下配售的询价对象配售股票。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向询价对象配售股票的数量原则上不低于本次公开发行新股及转让老股(简称为本次发行)总量的50%。

询价对象与发行人、承销商可自主约定网下配售股票的持有期限。

第二十六条 股票配售对象限于下列类别:

(一)经批准募集的证券投资基金;

(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三)证券公司证券自营账户;

(四)经批准设立的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五)信托投资公司证券自营账户;

(六)信托投资公司设立并已向相关监管部门履行报告程序的集合信托计划;

(七)财务公司证券自营账户;

(八)经批准的保险公司或者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投资账户;

(九)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管理的证券投资账户;

(十)在相关监管部门备案的企业年金基金;

(十一)主承销商自主推荐机构投资者管理的证券投资账户和自主推荐个人投资者的证券投资账户;

(十二)经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证券投资产品。

机构投资者管理的证券投资产品在招募说明书、投资协议等文件中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载明以博取一、二级市场价差为目的申购新股的,相关证券投资账户不得作为股票配售对象。

第二十七条 询价对象应当为其管理的股票配售对象分别指定资金账户和证券账户,专门用于累计投标询价和网下配售。指定账户应当在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备案。

第二十八条 股票配售对象参与累计投标询价和网下配售应当全额缴付申购资金,单一指定证券账户的累计申购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向询价对象配售的股票总量。

第二十九条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通过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的,当发行价格以上的有效申购总量大于网下配售数量时,应当对发行价格以上的全部有效申购进行同比例配售。

第三十条 主承销商应当对询价对象和股票配售对象的登记备案情况进行核查,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询价对象不得配售股票:

(一)采用询价方式定价但未参与初步询价;

(二)询价对象或者股票配售对象的名称、账户资料与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的不一致;

(三)未在规定时间内报价或者足额划拨申购资金;

(四)有证据表明在询价过程中有违法违规或者违反诚信原则的情形。

第三十一条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网下配售股票,应当与网上发行同时进行。

网上发行时发行价格尚未确定的,参与网上发行的投资者应当按价格区间上限申购,如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低于价格区间上限,差价部分应当退还给投资者。

投资者参与网上发行应当遵守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相关规定。

第三十二条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在网下配售和网上发行之间建立双向回拨机制,根据申购情况调整网下配售和网上发行的比例。

网上申购不足时,可以向网下回拨由网下投资者申购,仍然申购不足的,可以由承销团推荐其他投资者参与网下申购。

网下中签率为网上中签率的2至4倍时,发行人和承销商应将本次发售股份中的10%从网下向网上回拨;4倍以上的应将本次发售股份中的20%从网下向网上回拨。

第三十三条 初步询价结束后,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下,提供有效报价的询价对象不足20家的,或者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提供有效报价的询价对象不足50家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不得确定发行价格,并应当中止发行。

网下投资者在既定的网下发售比例内有效申购不足,不得向网上回拨,可以中止发行。网下报价情况未及发行人和主承销商预期、网上申购不足、网上申购不足向网下回拨后仍然申购不足的,可以中止发行。中止发行的具体情形可以由发行人和承销商约定,并予以披露。

中止发行后,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内,经向中国证监会备案,可重新启动发行。

第三十四条 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存在利润分配方案、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尚未提交股东大会表决或者虽经股东大会表决通过但未实施的,应当在方案实施后发行。相关方案实施前,主承销商不得承销上市公司发行的证券。

第三十五条 上市公司向原股东配售股票(以下简称配股),应当向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股东配售,且配售比例应当相同。

第三十六条 上市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募集股份(以下简称增发)或者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主承销商可以对参与网下配售的机构投资者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机构投资者设定不同的配售比例,对同一类别的机构投资者应当按相同的比例进行配售。主承销商应当在发行公告中明确机构投资者的分类标准。

主承销商未对机构投资者进行分类的,应当在网下配售和网上发行之间建立回拨机制,回拨后两者的获配比例应当一致。

第三十七条 上市公司增发股票或者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向原股东优先配售,优先配售比例应当在发行公告中披露。

第三十八条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证券的,发行对象及其数量的选择应当符合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的相关规定。

第四章 证券承销

第三十九条 证券公司实施证券承销前,应当向中国证监会报送发行与承销方案。

第四十条 证券公司承销证券,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采用包销或者代销方式。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未采用自行销售方式或者上市公司配股的,应当采用代销方式。

第四十一条 股票发行采用代销方式的,应当在发行公告中披露发行失败后的处理措施。股票发行失败后,主承销商应当协助发行人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股票认购人。

第四十二条 证券发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由承销团承销的,组成承销团的承销商应当签订承销团协议,由主承销商负责组织承销工作。

证券发行由两家以上证券公司联合主承销的,所有担任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应当共同承担主承销责任,履行相关义务。承销团由3家以上承销商组成的,可以设副主承销商,协助主承销商组织承销活动。

第四十三条 承销团成员应当按照承销团协议及承销协议的规定进行承销活动,不得进行虚假承销。

第四十四条 承销协议和承销团协议可以在发行价格确定后签订。

第四十五条 主承销商应当设立专门的部门或者机构,协调公司投资银行、研究、销售等部门共同完成信息披露、推介、簿记、定价、配售和资金清算等工作。

第四十六条 证券公司在承销过程中,不得以提供透支、回扣或者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不正当手段诱使他人申购股票。

第四十七条 上市公司发行证券期间相关证券的停复牌安排,应当遵守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则。

主承销商应当按有关规定及时划付申购资金冻结利息。

第四十八条 投资者申购缴款结束后,主承销商应当聘请具有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会计师事务所)对申购资金进行验证,并出具验资报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还应当聘请律师事务所对向战略投资者、询价对象的询价和配售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等进行见证,并出具专项法律意见书。

第四十九条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在发行方案中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超额配售选择权的实施应当遵守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规定。

第五十条 公开发行证券的,主承销商应当在证券上市后10日内向中国证监会报备承销总结报告,总结说明发行期间的基本情况及证券上市后的表现,并提供下列文件:

(一)募集说明书单行本;

(二)承销协议及承销团协议;

(三)律师见证意见;

(四)会计师事务所验资报告;

(五)中国证监会要求的其他文件。

第五十一条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在发行完成后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下列文件:

(一)发行情况报告书;

(二)主承销商关于本次发行过程和认购对象合规性的报告;

(三)发行人律师关于本次发行过程和认购对象合规性的见证意见;

(四)会计师事务所验资报告;

(五)中国证监会要求的其他文件。

第五章 信息披露

第五十二条 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发行过程中,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程序、内容和格式,编制信息披露文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第五十三条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受理后至发行人发行申请经中国证监会核准、依法刊登招股意向书前,发行人及与本次发行有关的当事人不得采取任何公开方式或变相公开方式进行与股票发行相关的推介活动,也不得通过其他利益关联方或委托他人等方式进行相关活动。

发行人和承销商在发行过程中披露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不得片面夸大优势,淡化风险,美化形象,误导投资者,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第五十四条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将发行过程中披露的信息刊登在至少一种中国证监会指定的报刊,同时将其刊登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互联网网站,并置备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场所,供公众查阅。

第五十五条 发行人披露的招股意向书除不含发行价格、筹资金额以外,其内容与格式应当与招股说明书一致,并与招股说明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五十六条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在刊登招股意向书或者招股说明书摘要的同时刊登发行公告,对发行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在发行价格确定后,披露网下申购情况、网下具体报价情况。

第五十七条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公告发行价格、发行市盈率及发行市盈率的计算方法。发行人还可以同时披露市净率等反映发行人所在行业特点的发行价格指标。

第五十八条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在网下配售结果公告中披露战略投资者的名称、认购数量及承诺持有期等情况。

第五十九条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新股后,应当按中国证监会的要求编制并披露发行情况报告书。

第六十条 本次发行的证券上市前,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按证券交易所的要求编制信息披露文件并公告。

第六章 监管和处罚

第六十一条 发行人、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询价对象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本办法规定,中国证监会可以责令其整改,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采取监管谈话、重点关注、出示警示函、责令公开说明、认定为不适当人选、市场禁入等监管措施,并记入诚信档案;依法应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中国证券业协会应当根据自律规则对有关单位和个人采取自律惩戒措施。

第六十二条 证券公司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外,中国证监会可以自确认之日起责令其暂停36个月证券承销业务:

(一)承销未经核准的证券的;

(二)在承销过程中,进行虚假或误导投资者的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推介活动,以不正当手段诱使他人报价或申购股票,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情节严重的;

(三)以自有资金或者变相通过自有资金参与网下询价和配售,或者唆使他人报高价,限制报低价,严重干扰正常报价秩序的。

第六十三条 证券公司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外,中国证监会将视情节轻重自确认之日起责令其暂停3至12个月证券承销业务:

(一)提前泄露证券发行信息;

(二)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招揽承销业务;

(三)向询价对象提供除招股说明书(招股意向书)等公开信息以外的发行人其他信息;

(四)在承销过程中的实际操作与报送中国证监会的发行方案不一致;

(五)违反相关规定撰写或者发布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六)违反规定直接或通过其利益相关方向参与认购的投资者提供财务资助或者补偿;

(七)向推荐的询价对象输送利益。

第六十四条 发行人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外,中国证监会可以责令其整改,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采取监管谈话、重点关注、出示警示函、责令公开说明、认定为不适当人选、市场禁入等监管措施,并记入诚信档案:

(一)向询价对象提供除招股说明书(招股意向书)等公开信息以外的发行人其他信息;

(二)违反规定直接或通过其利益相关方向参与认购的投资者提供财务资助或者补偿;

(三)在发行人股票上市前,进行虚假或误导投资者的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推介活动,以不正当手段诱使他人报价或申购股票,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情节严重的;

(四)唆使他人报高价,限制报低价,严重干扰正常报价秩序。

第六十五条 询价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证券业协会应当将其从询价对象名单中去除:

(一)不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条件;

(二)最近12个月内因违反相关监管要求被监管谈话3次以上;

(三)未按时提交年度总结报告。

第七章 附 则

第六十六条 上市公司其他证券的发行和承销比照本办法执行。

第六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6年9月19日起施行。《证券经营机构股票承销业务管理办法》(证委发〔1996〕18号)、《关于禁止股票发行中不当行为的通知》(证监发字〔1996〕21号)、《关于坚决制止股票发行中透支等行为的通知》(证监发字〔1996〕169号)、《关于禁止证券经营机构申购自己承销股票的通知》(证监机字〔1997〕4号)、《关于加强证券经营机构股票承销业务监管工作的通知》(证监机构字〔1999〕54号)、《关于法人配售股票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发行字〔1999〕121号)、《关于股票上市安排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发行字〔2000〕86号)、《关于证券经营机构股票承销业务监管工作的补充通知》(证监机构字〔2000〕199号)、《关于新股发行公司通过互联网进行公司推介的通知》(证监发行字〔2001〕12号)及《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证监发行字〔2004〕162号)同时废止。

修改的管理办法 篇2

一、增加一条, 作为第六条:“购买二手车时, 购买者应当向原车主索要《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 (以下简称完税证明) 。购买已经办理车辆购置税免税手续的二手车, 购买者应当到税务机关重新办理申报缴税或免税手续。未按规定办理的, 按征管法的规定处理。”

二、第十三条改为第十四条, 修改为:“主管税务机关在为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手续时, 对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车辆应当实地验车。”

三、第十四条改为第十五条, 修改为:“主管税务机关应对纳税申报资料进行审核, 确定计税依据, 征收税款, 核发完税证明。征税车辆在完税证明征税栏加盖车购税征税专用章, 免税车辆在完税证明免税栏加盖车购税征税专用章。”

四、第三十九条改为第四十条, 修改为:“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对已经办理纳税申报的车辆建立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档案。”

五、删去第四十一条至第四十六条。

六、第四十八条改为第四十三条, 修改为:“纳税申报表、免税申请表、补证申请表、退税申请表的样式、规格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自行印制使用。”

七、删去附件5和附件6。

本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修改的管理办法 篇3

2007年是《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不久前全国工商联向全国人大提交议案,建议对《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进行修改。由民间自发进而有组织地强烈呼吁修改一个已经实施的法规,在中国法规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为何一个法规会遭到行业集体质疑,《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又需不需要修改呢?

笔者认为,《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制定的初衷虽是净化汽车销售环境,但由于政策导向的失衡其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最明显的弊端,就是强化了外资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控制,限制了民族汽车经销资本的发展空间。单一业态的脆弱

品牌授权销售,是“办法”的核心,也成为企业制约经销商最有力的武器。“办法”实施后的客观效果是:汽车企业被政府赋予管理汽车经销业的权力。是否得到企业授权,决定着车商的生存线。厂商之间博弈规则由厂家制定,结果当然永远对强权一方有利。家电商能根据市场需求独立决定经营何种品牌,而车商却只能被迫对厂家“从一而终”。

单一汽车品牌销售加上极高的资金进入门槛,让经销商背负了极大的经营风险,而企业则得以最小成本开拓品牌市场。“办法”导向下,降低经营风险、节约资源的多品牌汽车销售模式被当成异类,汽车专卖店的豪华之风主导了汽车经销业。“办法”刚颁布之时,广大4S店还欢欣鼓舞,以为排斥了汽车超市、汽车连锁等业态形式就能“吃独食”了,然而结果却令4S店万分沮丧:当丰富的汽车销售业态形式纷纷凋落之时,汽车4S店的日子反而更加难过。单一的渠道让经销商暴露在厂家无时不刻的监督之下,更有利于厂家操控其经济命脉。2007年以来汽车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而掀起的快速布点浪潮,更加强了专卖店之间的恶性竞争,成为套牢经销商资金的无底洞。物种单一是生物灭绝的前兆,而销售业态的单一也威胁着汽车经销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大的经营风险,让汽车经销业的生态链条已变得非常脆弱。有的4S店由于资金紧张已退化为2S甚至1S店。

民族汽车经销商伤了元气

说眼下中国汽车经销商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并不为过。在汽车厂家意志下,中国汽车专卖店投资规模远高于发达国家,全世界最豪华的汽车4S店在中国比比皆是,而经营主动权却远低于国际同行及国内家电经销等行业。眼下能正常赢利的汽车经销商仅是极小部分,多数不是惨淡经营就是已血本无归。据调查,亏损状态的经销商占中国经销商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巨额投入加上大面积亏损,不但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也伤了中国民族汽车经销资本的元气。由于取得“授权”成本巨大,“办法”实施以来中国汽车经销商的数目已减少1/3,生存下来的经销商日子也多是如履薄冰。取得授权-高成本-高依附性,就是众多汽车经销商走过的程序。

“办法”使本来应受市场规律调节的厂商关系,变为由厂商主导的厂商关系。在中国汽车行业为跨国公司把持的现状下,更是让外资轻而易举地掌握了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导权。当以民族资本为主的汽车经销商不得不屈从跨国公司的意志之时,中国汽车销售网络便快速为外资把持。目前中国汽车经销的产品权、定价权基本都在外资手上。没有经营主动权,成为中国汽车经销商心中永远的痛。最近山西新宝鼎公司不堪忍受厂家挤压而与长安福特打起官司,而多数汽车经销商却连与厂家叫板的底气都没了。闹到需要全国工商联出面要求修改产业政策份上,背后是千百万中国汽车经销商的眼泪。

谁将成为渠道之王

如果说中国汽车制造业还有民族品牌在与外国品牌抗争,那么“办法”导向下,汽车经销业的服务品牌却难提高其含金量。中国汽车服务业履行入世承诺后,外资汽车销售公司已经拉开进军中国汽车销售业的步伐。没来得及树立起自己品牌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很难有实力与外资较量。

“办法”实施后大大降低了外资掌控中国汽车销售渠道的成本,过去被专家质疑的并网销售已在中国大张旗鼓地全面开花,目前几乎所有合资汽车品牌店都实行了同一品牌的并网销售,诸多“血统”模糊的合资车也堂而皇之“归顺”于洋品牌的光环之下。并网销售不仅是商家节约资金的方式,更是外资水现渠成获取中国汽车销售网络的经典妙方。从上年底开始至今,外资汽车4S店已开始进军中国市场,通过收购中国汽车销售网络实现落地生根是其重要运作方式。专家预测,将有众多民族品牌4S店被低价收购,这是不得已的选择。“办法”赋予这种资产转移以看似神圣的合法性,却伤了中国民族汽车经销资本的元气。

销售渠道决定着产品命运,如果哪天直接卖进口车比在中国造车更上算,中国汽车业想当世界工厂可能都不容易了。销售渠道的失守将危及民族汽车业的产业安全,绝非危言耸听。

消费者得到实惠了吗

“办法”实施后消费者得到实惠了吗?难说。

其一是汽车市场价格更加混乱。饥饿营销、加价销售2007年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市场上。少了二三级经销商掺和,一级经销商就自己跟自己掐,厂家对此也只能听之任之。地产车的降价风潮一浪接一浪,进口车价格却非常坚挺。关税下调并没有让百姓买到更便宜的进口车,相反2007年进口汽车的价格居高不下,原因就是“办法”强调的“总经销制度”让跨国公司垄断了进口车销售权。调查显示,目前进口车的货源、销售渠道及定价权已基本掌握在跨国企业手中。

汽车进口权完全被外资掌握,不但对外资获取中国销售网络推波助澜,而且让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利润更多流入外资腰包。调查显示,上年中国全年进口汽车让国外品牌总经销至少得到10亿美元以上的毛利。上年进口汽车销售终端总销售金额达100亿美元左右,其中至少有约25亿美元利润为外资总经销商获取。与此同时,是中国大量进口汽车经销商的破产或者退出进口汽车行业。

其二是服务水平没有得到提升。由于多数汽车经销商经营成本过高,其服务水平很难提高。由于失去多业态的购车环境,消费者的精力往往只够把宝压在一家4S店里。汽车投诉目前快速上升,已居所有消费品产品及售后服务质量投诉之首。2007年以来已有多个知名品牌被曝光产品缺陷,多个4S店被指责服务欠佳。由于急于收回高昂的投入,4S店的维修服务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欺客宰客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目前不少消费者的投诉之球从经销商踢到汽车企业,结果依然是说理无门。调查显示,目前有六成以上的消费者保修期一过便不再去4S店,而是去快修店解决问题。亚市经理苏晖一语中的:在垄断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被剥夺了由市场竞争带来的实惠。

政府如何作为

从根本上解决净化市场的问题,最迫切的是健全质量保障的法制监督体系,建立质量事故的鉴定標准体系,而不是让企业来充当市场管理员。

管理办法(修改)范文 篇4

一、总则

1、为适应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的需要,提高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生命财产、集团公司财产安全,促进集团公司的发展壮大,特制定本办法。

2、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各项目(分、子)公司、项目经理部从事经营、生产和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除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以外,都应遵守本办法。

3、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保障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必须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

4、集团公司所属项目(分、子)公司、项目经理部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即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5、集团公司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单位安全生产的民主管理和监督,职工和民工有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依法遵守安全生产的义务。

6、集团公司和各单位、各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应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安全监督处履行全司范围内安全生产的监督实施职责。

7、集团公司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事故大小和性质的认定,追 究其责任人的责任。

8、集团公司按照《安全生产管理考核评比和奖惩办法》,对无生产安全事故,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二、安全生产的保障

1、集团公司各项目(分、子)公司、项目经理部必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三级安全管理制度(三级:公司级、项目级、班组级)。负责对本单位、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和施工安全负责,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和施工。修改为:

1、集团公司、分(子)公司、项目部共同组成了集团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对安全管理工作实行“一岗双责”,各管理层级各负其责,集团公司立规矩、作指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监督处代表集团公司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对施工一线进行靠前检查,靠前服务,与各单位齐抓共管,将在建项目的安全工作管住管好,全面实现集团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目标;各分(子)公司按章管理,负主要管理责任。各单位主要领导,尤其是分管安全的领导,作为单位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必须加强对所属项目的安全监管,加大对施工现场巡查和隐患排查,切实做到隐患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隐患治理和整改落实采取“零容忍”;项目经理部落实各项管理要求,负直接管理责任。项目管理人员,尤其是项目经理和项目分管安全的领导,作为项目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必须确实履行好自身的安全管理职责,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搞好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各项目(分、子)公司、项目经理部必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满足要求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本单位、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和施工。

2、各项目(分、子)公司、项目经理部都应对安全生产投入必需的资金,并对由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

3、各项目(分、子)公司、项目经理部必须配置专职的技安科长、安全人员,配置必须满足工程的需要,做到层层有分工、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做到全员安全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及时根据工地现场施工情况填写《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登记表》。

4、各项目(分、子)公司、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有以下职责: 4.1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4.2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培训和遵章守纪的安全教育,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3制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开展安全生产竞争,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4.4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督促各职能部门的员工做好本职范围内的安全工作。

4.5制定信息管理制度,及时传达上级、集团公司等相关部门的文件、指令和政策,积极采取措施完成。

5、各项目(分、子)公司、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和分管安全的负责人必须具备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参加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考核。

6、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7、民爆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使用和运输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报主管部门验收批准后,方可使用。

8、各项目(分、子)公司、项目经理部应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和施工地段以及易燃易爆的库房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

9、各项目(分、子)公司、项目经理部的机械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合格产品才能进入生产和施工现场,对于有重大风险源(危险源)应当登记并建档,并应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10、各项目(分、子)公司、项目经理部的从业人员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危险工种还应参加人身意外伤害险,以降低集团公司的风险。三、安全纪律

1、集团公司职工要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提高政治、文化、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积极参加安全生产的各种活动,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意见,搞好安全生产。

2、遵守劳动纪律,服从组织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工作时精力集中,坚守岗位,未经许可不得从事非本工种作业,严禁酒后上班,不得在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4、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必须系好安全带,高空作业不得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不得往下投掷物料,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凉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5、在施工现场行走要注意安全,不得攀登脚手架、井字架、龙门架和随吊盘上下。

6、正确使用防护装置和防护设施,对各种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和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任意拆除和随意挪动。四、安全技术管理

1、集团公司各单位、项目经理部所有生产和施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都必须要有安全技术措施,如高边坡、高墩特大桥、挂篮施工、桥梁的吊装、遂道等大型特殊工程,都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否则不得开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和作业环境等情况提出。

2、施工现场道路、临时用电线路、材料堆放、临时住房和附属设施的平面布置,都要符合安全、卫生、防火要求,并要加强管理,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3、材料库房和贮存易燃易爆器材仓库的安全装置和消防设施,都要齐全有效,备足防火设施和灭火器材要建立防火管理制度,建立定期保养制度。

4、脚手架、井字架(龙门架)和安全网,搭设完必须经主管技术员验收合格,方能使用;使用期间要指定专人维护保养,发现有变形、倾斜、摇晃等情况要及时加固。

5、施工现场坑、井、沟和各种孔洞,变压器周围,都要指定专人设置围栏或盖板和安全标志,夜间要设红灯警示;各种防护设施、警告标志,未经施工负责人批准,不得移动和拆除。

6、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开工前,技术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向全体职工进行详细交底;两个以上施工队或工种配合施工时,处长、主管技术员要按工程进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向有关班组长进行交叉作业的安全交底;班组每天要对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

7、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石场加工厂等作业场所都要采取措施,防止对环境的污染,使灰尘和消毒浓度达到国家标准。

8、加强季节性劳动保护工作。夏季要防暑降温;冬季要防寒防冻、防止煤气中毒,搭建工棚、库房要远离有可能滑坡的山体或高坡,防止发生事故。

9、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由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参与意见,并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批生效。五、安全教育与安全检查

1、集团公司要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群众,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

2、要建立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考核制度。要把《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考核,评定工人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考核成绩要记入职工技术档案。

3、新工人(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学徒工、实习生)必须进行参工前的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安全技术知识、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制度和严禁事项,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操作岗位。

4、电工、焊工、架工、爆破员、机械手和起重机手等特殊工种工人,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经考核合格发证后,方准独立操作。

5、定期轮训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和安全干部,提高政策思想水平,熟悉安全技术、劳动卫生业务知识,做好安全工作。

6、集团公司除应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外,还要组织定期检查。集团公司对项目每季度检查考核一次,对项目(分)公司每月检查考核一次,年终按照《安全生产管理考核评比和奖惩办法》进行综合考评。各项目(分、子)公司应对其所属项目或作业场所每月进行安全检查,项目经理部每半月检查一次,工区或项目处每周检查一次,专职安全员应每天进行安全检查,每次检查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密切配合。修改为:

6、集团公司对司属在建项目组织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等,对项目(分、子)公司、项目部的安全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每季度检查考核一次,年终按照《安全生产管理考核评比和奖惩办法》进行综合考评。对在建项目或作业场所,各项目(分、子)公司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综合检查,项目经理部每周进行一次安全综合检查,专职安全员必须每天进行安全巡查,每次安全检查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密切配合。

7、每次检查要有重点、有标准、要评比记分,列入本单位考核内容。

8、对查出的隐患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建立登记、整改、检查、销项制度。要制定整改计划、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经费、定整改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和紧急险情,应立即停止作业。

六、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1、司属各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集团公司有关部门、事故发生单位必须全力配合上级组织的事故调查工作。

2、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各单位发生的一般及以上事故组织内部调查、分析,并对事故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作出处理。

3、集团公司安全监督处负责对各单位发生的其他事故组织内部调查、分析、处理善后工作,并写出事故报告,上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对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处理。

4、各单位发生安全事故必须及时上报,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5、各单位发生安全事故后,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6、对事故调查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7、对各单位安全事故的调查不得受到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和阻挠,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发办[2011]40号文)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调查每一起事故原因。

第五章 管理制度 第一节安全生产检查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术水平,保护国家财产及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各所属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三、职责分工

1、集团公司安全监督处负责对司属各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进行综合指导、监督管理,每季度组织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每季度对各项目(分、子)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2、各项目(分、子)公司负责所属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每月组织所属项目施工现场安全专项检查;

3、各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施工现场的规划、协调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以及施工现场安全设施的维护,每周组织施工现场安全专项检查;

4、专职安全员负责每天对其管理区域内所属工点进行巡视,对其管理区域内的安全工作负责。

四、安全检查内容 1.定期安全检查

1.1集团公司安全监督处每季度对集团公司所属各项目的安全内业资料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及安全管理进行检查。检查出的安全隐患或存在的问题,项目部必须定人、定时、定措施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书面回复安全监督处备查,检查的考评结果形成文件通报,并进行相应的奖惩处理。

1.2各项目(分、子)公司实行每月一次定期安全检查。由分管安全工作的各项目(分、子)公司领导带队,项目(分、子)公司技术、安全、机料等有关部门人员参加,对所属项目安全内业资料管理、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及安全管理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定人、定时、定措施及时进行整改,各项目(分、子)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月检必须形成检查通报的书面文件。1.3各项目部由分管安全的项目领导组织本项目的专职安全员、现场管理人员、机料人员对工地的机械、电气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措施、违章行为等每周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问题,逐条逐项整改。周检须做好检查、整改及验证记录。

1.4专职安全员实行日检:每天班前由专职安全员,对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防护措施、班组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安全带、安全帽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向项目安全负责人或安全领导小组报告,确保作业安全。日检形成安全日志。

1.5集团公司所属项目的特种设备,设备物资部组织特种设备巡检小组每季度进行综合检查,检查出的安全隐患或存在的问题,项目部必须定人、定时、定措施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书面回复特检小组备查;分(子)公司机料科每月组织对自属项目的特种设备进行检查,检查出的安全隐患或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整改完成;项目部机管员和操作手必须每天对项目自属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2.专业性安全检查

针对项目施工中存在比较突出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项目经理部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就某项专业安全问题进行单项检查,也可以请求各项目(分、子)公司、集团公司安全监督处等上级主管部门赴现场进行指导,制订出专项方案、措施实施。同时,还须根据具体情况,给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培训教育。3.安全验收检查

3.1塔吊、龙门吊、架桥机等特种设备和脚手架、挂篮等设施,必须进行安装过程检查和验收检查。安装单位、项目经理部自行验收合格后,还须根据有关规定报请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验收,并取得验收合格证明。3.2以上各项验收合格后,在使用中还应进行定期检修、维护保养,及时发现隐患,采取措施处理,并做好检查记录。

3.3对于汽车吊、土石方机械、自卸车等场内机动车辆要进行进场前的验证,确认设备完好、安全可靠;确认驾驶人员持有效操作许可证件。4.季节性检查

4.1冬季安全检查。由项目部分管领导组织安全、技术、机料等部门检查现场、库房、宿舍等重点部位的防冻、防火、防煤气中毒、防触电等各项管理措施和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监督整改。4.2暑期安全检查。由项目部分管领导组织安全、技术、机料等部门检查施工现场或宿舍等通风条件,防暑降温措施是否落实、露天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防暑降温饮料是否按标准供应或落实。

4.3暴雨、大风雪后的安全检查。由项目部分管领导组织安全、技术、机料等部门检查风、雨、雪后各种安全设施,起重设备、垂直运输设备、脚手架有无倒塌的危险,发现问题,随时加固,确认无损坏,试运转正常才能复工。5.经常性检查:

5.1各级管理人员检查生产情况时,同时检查生产安全,真正做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5.2各级专(兼)职安全人员和安全值班人员日常检查;

5.3班组进行班前、班中、班后岗位安全检查。6.特殊时段安全检查:

在重要节假日(如五

一、国庆、春节等)、重大会议召开(如国家或省“两会”等)以及举办其他重大活动时,各项目经理部要严格按照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组织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集团公司安全监督处将根据实际情况对有关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五、安全检查要求

各级安全检查做到检查与安全宣传教育同步进行、检查与事故隐患整改相结合,安全检查要认真负责,并做检查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必须签字齐全,建立台帐,保存完好。

六、安全检查验收

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能当时整改的要立即进行整改,当时不能整改的,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下发“安全整改通知书”责令责任单位或个人在限期内进行整改,整改后回复“安全整改通知书”下发单位,由该单位组织进行复查,并将整改情况进行验证并填写复查验证结果。

七、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的管理

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消除后,安全隐患整改报告应按时返回。

矸石山管理办法(修改) 篇5

为了加强我矿矸石山安全管理,防范各类矸石山灾害事故和安全利用煤矸石资源,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依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矸石山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煤矿矸石山灾害防范与治理工作指导意见》、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鲁西监察分局《辖区煤矿矸石山监察办法》及国家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矸石山管理制度,落实业务部门管理责任,使矸石山隐患、灾害处于有效可控状态,实现有效防范事故发生,促进矿井安全生产。

通过积极加大煤矿矸石综合利用力度,采取以减少排放和扩大利用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减少矸石山存量,减少环境污染,最终实现消除矸石山。

二、组织领导及分工

(一)组织领导

为了便于管理和明确责任,矿成立矸石山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

成员:分管副总及调度室、安监处、生产技术科、通风科、工农办、环保中心、地测中心、保卫科等单位主要负责人。

(二)单位职Z 1.调度室负责矸石山灾害事故处理预案启动与实施,及时传递矸石山安全状态信息。

2.安监处全面负责矸石山灾害防范和治理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将矸石山灾害防范与治理列入监管、监察的内容,并督察矸石山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3.生产技术科负责牵头组织健全、完善各项矸石山灾害防范与治理制度,并参与矸石山灾害防范、治理与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与开发。4.通风科负责矸石山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和灾害事故处理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工作。

5.工农办负责矸石山取矸作业的日常管理,并负责制定取矸作业灾害防范操作规程,落实矿或上级相关管理制度和规定。

6.环保中心负责矸石山灾害防范、治理与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并建立健全灾害治理与综合利用档案制度。

7.地测中心负责矸石山在堆存、灾害防范、治理等方面的地质测量工作,为管理决策或制定方案、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

8.保卫科负责矸石山自燃、崩塌等突发灾害防治期间实施安全警戒工作。

9.运搬工区负责矸石山排矸、堆存期间隐患的排查、防范、治理工作,并建立健全矸石山隐患排查制度和矸石山灾害事故报告制度。三、一般规定

1.各相关单位主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本单位的管理职责,制定相关制度,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2.为了保障矸石山灾害防范治理费用的投入,其费用应列入矿生产安全费用。

3.各单位相关负责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办法中的规定执行。对于违反规定或未履行应尽职责的应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矸石山隐患排查制度

(一)矸石隐患排查纳入矿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行管理,并严格按照其内容执行。

(二)矸石山隐患排查的业务职能部门是生产技术科、通风科和地测中心,基层负责单位是运搬工区。

(三)运搬工区每星期至少组织一次矸石山隐患排查,并组织班组、车间班班进行排查,对排查出C级及以上的事故隐患及时报业务主管部门确认,并及时制定措施进行监控治理。

(四)运搬工区及业务职能部门在日常安全检查的基础上,每旬组织一次矸石山的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与确认,除特殊重大事故隐患必须立即上报处理外,每月按级别和类别于16日前报日常管理考核办公室汇总,在矿组织召开的全矿范围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会上,对上报的事故隐患进行认真分析、分级和确认,并按要求上报集团公司:A、B级事故隐患上报集团公司,事故隐患在未彻底整改前,必须每月都 3 报,直至事故隐患整改完成。C级事故隐患每月报安全监察部门备案,直至事故隐患消除为止。

(五)矸石山事故隐患的重点排查内容。(表、责任单位、负责人)1.矸石山自燃。

2.矸石山堆积坡度大于42°。

3.矸石山存在大范围危岩,有滑坡、崩塌现象。4.矸石山绞车道大于25°。

5.矸石山没有警戒区域、醒目警戒标志。6.矸石山警戒距离达不到安全要求。7.矸石山警戒区域内有私建建筑、居民房。8.向矸石山倾到大于70℃的物料和易燃物。9.矸石山未经批准或没有措施进行施工、开挖等。

五、矸石山灾害事故报告制度

(一)为规范各类矸石山灾害事故报告制度,保证灾害事故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使灾害事故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的灾害事故是指:矸石山自燃、崩塌、大面积滑坡等。

(三)运搬工区、矿业务职能部门、矸石山承包人,都有责任将灾害事故上报矿调度部门的责任。

(四)矿属各单位、职能部门应根据矸石山隐患排查制度要求以日常检查和定期排查相结合的形式对矸石进行隐患排查,避免灾害事故的发生。

(五)矿业务职能部门应制订矸石山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六)灾害事故报告程序:运搬工区、矿业务职能部门、矸石山承包人――矿调度室――兖州煤业公司、济东矿区救护中队、地(县)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七)矿调度室在接到矸石山灾害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矸石山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各单位应迅速做出反应、高效运转,在紧急处置的同时,应按规定时限和程序及时向上级部门和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灾害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况,同时根据事件处理的需要,向有关部门和负责人报告。

(八)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瞒报、虚报和迟报灾害事故。对灾害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要按照上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九)矸石山发生自燃、崩塌、大面积滑坡灾害事故时,运搬工区、矸石山承包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报告矿调度,矿调度在接到报告后,最迟不大于2个小时以电话报告、6小时书面报告煤业公司并及时续报抢救和处理过程,直到事故处理完毕。

(十)灾害事故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1.灾害事故发生后的首次报告内容:(1)灾害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2)报告人的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及报告时间;

(3)灾害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4)灾害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分析判断;(5)灾害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件控制情况。2.灾害事故处理过程中的报告内容:

(1)伤亡情况及伤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关系;(2)灾害事故处理的进展情况;(3)对灾害事故原因的分析;(4)有关方面的反映和要求;(5)其他需要请示或报告的事项。

3.灾害事故处理结束后,运搬工区或矸石山承包方需认真总结事故发生和处理的情况,并做出书面报告,报矿调度(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内容包括:

(1)灾害事故经过及处理;(2)灾害事故原因及责任;(3)灾害事故教训及今后防范措施;(4)有关方面及伤亡家属的反映;(5)事件遗留问题及其他

(十一)灾害事故报告电话:

(1)矿调度室电话:9(2)626150(2)626350(2)矿安监处电话:(2)626047(2)626858(3)集团公司总调度电话:(5)383150(5)382022(4)集团公司安全监察局电话:(5)392283(5)济宁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电话:2907728 2907718(6)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鲁西分局电话: 0537-2399611

六、矸石山取矸作业灾害防范操作规程

(一)矸石山取矸作业必须编制作业规程。作业规程的内容应包括:矸石山概况、危险程度评价、取矸方式、取矸方法、作业人员组织、选用设备、安全保护设施、取矸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二)矸石山取矸作业严禁无措施私自作业。(三)暴雨、雪等恶劣天气情况下严禁进行取矸作业。(四)矸石山出现自燃现象时,严禁进行取矸作业。(五)矸石山堆积坡度超过42°时,严禁进行取矸作业。

(六)矸石山没有划定警戒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取矸作业侧没有砌筑挡矸墙等安全设施时,严禁进行取矸作业。(七)矸石山排矸侧排矸作业期间,严禁进行取矸作业。

(八)矸石山取矸造成矸石出现多处裂缝时,应立即停止取矸作业,撤出人员和设备,并砌筑牢固的挡矸墙,调整排矸方向。

7(九)矸石山取矸作业应安排专职安全监察员实时观察现场情况,确保安全保护措施到位,严格按照措施施工。

七、矸石山灾害治理与综合利用档案制度

(一)为了加强矸石山的灾害治理与综合利用资料,特制定本制度。

(二)档案资料的保存内容: 1.矸石山灾害事故总结报告 2.矸石山灾害治理审批文件、方案 3.矸石山灾害治理效果分析报告 4.矸石山综合治理审批文件、方案 5.矸石山综合治理效果分析报告

(三)档案资料的立卷和归档单位:矸石山灾害治理档案资料由通风科负责;矸石山综合利用档案资料由环保中心负责。

(四)根据有关档案法规规定精神,以上各部门形成的文件材料由本部门立卷和归档的同时,并定期向矿档案部门移交保管。

(五)负责矸石山资料立卷和归档的单位应及时收集齐相关的资料,建立目录明细保存,并确保档案资料的真实、齐全、完整与目录一致。

(六)矸石山档案资料的立卷和归档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管理。

(七)矸石山档案资料的保管期限为永久保存。

八、矸石山灾害防治规定

(一)安全警戒

1.运搬工区负责在矸石山排矸侧和取矸作业侧不小于50米范围内设置安全警戒区域。安全警戒区域内禁止建设永久性建筑,并在明显位置设立永久性危险标志牌“矸石山危险,禁止靠近”,防止闲杂人员擅自进入。

2.运搬工区负责在矸石山各交通道口,设立“矸石山危险,请注意安全”警示标志牌,提醒来往车辆和行人。

3.运搬工区负责在矸石山倾角超过42度的危险区域设置警戒围栏,并设置“矸石山危险,禁止入内”的警示标志牌。

4.暴雨天气,保卫科必须封锁矸石山安全警戒区和各交通道口,禁止人员和车辆接近。当矸石山出现异常现象,特别是雨雪天应实行24小时监测、监控,三班巡回检查制度。

(二)自燃灾害防范

1.环保中心要有固定的矸石山管理与灾害治理专业队伍或专职人员,制定具有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危害预警措施、应急预案等。2.环保中心要建立矸石山自燃预警管理制度,定期测温及预测、预警预报机制,并建立相应技术管理资料库。

3.环保中心应对矸石山的煤矸石定期进行取样分析化验,以确定其自燃倾向性,并建档管理。

4.煤矸石排放前运搬工区应喷洒适量的石灰水,防止煤矸石在高温条件下加速氧化反应产热,引起自燃。经鉴定为高自燃倾向性的矸石应采取分层堆积方式。

5.运搬工区应把采掘矸石与洗选矸石分别堆放。严禁向矸石山倾倒温度大于70℃的物料和易燃物如坑木、锯末、生活垃圾等。

(三)垮塌灾害防范

1.矸石山堆存量达到设计容量或者因安全原因不允许再堆存煤矸石时,应停止使用。

2.尽可能减小矸石山堆积斜面的坡度。经地测中心测量堆积坡度大于42°时,矿必须停止矸石山的清挖并采取预警措施。

3.运搬工区应对矸石山的不安全坡面和大范围危崖应及时进行处理,以防范危崖崩塌。

4.未经允许严禁对矸石山进行私采乱挖。如需对矸石山进行开发性利用,必须制定开挖方案与安全措施,报矿长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

(四)矸石山灭火规定

1.矸石山自燃是发生灾害事故和造成周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必须及时进行灭火工作,消除灾害性事故隐患和环境污染源。2.矸石山灭火方案必须采用技术成熟、先进的灭火技术,方案应经过论证。对参与灭火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并配备防护用品,防止人员中毒。

3.自燃矸石山的灭火工作,应遵循尽早进行的原则。矸石山灭火工作宜采取先易后难、先下后上、由外向里的灭火策略,防止灭火过程中发生灾害性事故。大雨和暴雨天气严禁灭火作业。

4.矸石山自燃严禁用水直接灭火。不宜采用大规模开挖方式灭火,如决定采用该方式灭火,要采取措施释放积存在矸石山内部的可燃气体,防止阴燃区暴露后转成明火,点燃积存内部的可燃气团。5.完成灭火后的矸石山必须组织进行验收,并对灭火后的矸石山采取安全措施和生态恢复措施,防止自燃再次发生。

九、矸石山综合利用规定

1.矸石山综合利用应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利用”的原则。2.矸石山综合利用应进行方案论证,保证科学合理。

3.矸石山业务管理各职能科室应把矸石山综合利用列入工作计划,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4.矸石山综合利用应该走与科研单位、院校共同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路线。

华翔名苑管理办法修改版 篇6

弘康丽城工程施工阶段管理办法

(草稿)

吉林省东南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第十一项目监理部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通化弘康丽城工程项目管理办法

编制目的和编制依据

为了使通化市弘康丽城项目施工阶段管理工作上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确保施工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施工管理的各项工作有序、按标准在受控状态下进行,实现本项目的管理目标特此根据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等,制定了本管理办法。

管理依据

1、《招投标文件》

2、《施工合同》、《监理合同》

3、《施工组织设计》

4、施工图纸等设计文件

5、国家、地方现行施工规范、验收规范、法律法规行政性文件等。

一、明确工程目标

各参建单位应明确工期目标要求,并结合负责施工标段的具体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并由各标段总承包单位负责向参建的分包单位、向各分项工程的施工班组、向材料(成品、半成品)供应商、向所有参建本工程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全面贯彻总的目标要求。

二、工程质量管理

1、对施工单位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的要求:

施工单位于正式开工前向监理项目部上报组织机构组成及人员(包括管理干部、特殊工种人员)资质证、岗位证等。

⑵ 施工单位要有各项完善的管理体系、规章制度、及各项保证措施。

⑶ 完善组织机构图、管理体系图、并且组织机构上墙制、规章制度上墙制、保证措施上墙制。

⑷ 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确保人证相符。

⑸ 施工单位如需更换相关人员及特殊工种施工人员,须提前一周上报监理及建设单 位,经监理及建设单位同意后方可进行更换。

⑹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及建设单位发现施工单位相关人员不能胜任其岗位或工作中存 在严重失职情况的,有权要求施工单位在一周内更换相关人员,以保证工程正常施工不受影响。

2、材料进场的管理及要求: ⑴ 材料进场后的存放

材料进场后要按照要求摆放到指定地点,并分样分批次进行归类储存、保管、发放、并制定台帐记录、档案资料汇总及合规性评价的管理制度,以保证所采购和使用的建设工程材料符合规定的质量、安全和环保要求。

2.1、钢筋

建筑钢材应按不同的品种、规格分别堆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筑钢材应尽可能存放在库房或料棚内(特别是有精度要求的冷拉、冷拔等钢材),若采用露天存放,则料场应选择地势较高而又平坦的地面,经平整、夯实、预设排水沟道、安排好垛底后方能使用。为避免因潮湿环境而引起的钢材表面锈蚀现象,雨雪季节建筑钢材要用防雨材料覆盖。

2.2、水泥

水泥在储存和运输工程中,应按不同标号、品种及出厂日期分别储运,水泥储存时应注意防潮,地面应铺放防水隔离材料或用木板加设隔离层。袋装水泥的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0袋。

即使是良好的储存条件,水泥也不宜久存。在空气中水蒸气及二氧化碳的作用下,水泥会发生部分水化和碳化,使水泥的胶结能力及强度下降。一般储存3个月后,强度降低约10%~20%,6个月后降低15%~30%,1年后降低25%~40%。因此水泥的有效存储期为3个月。

存放时间过长或受潮的水泥要经过试验才能使用。水泥储存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降低强度。水泥按出厂日期起算,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为一个月)时,应视为过期水泥。虽未过期但已受潮结块的水泥,使用时必须重新试验确定标号。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能混合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具有不同的特性,如果混合使用,其化学反应、凝结时间等均不一致,势必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对同一品种的水泥,但强度等级不同,或出厂期差距过久的水泥,也不能混合使用。

2.3、墙体材料

墙体材料应按不同的品种、规格和等级分别堆放,垛身要稳固、计数必须方便。有条件时,墙体材料可存放在料棚内,若采用露天存放,则堆放的地点必须坚实、平坦和干净,场地四周应预设排水沟道、垛与垛之间应留有走道,以利搬运。堆放的位置既要考虑到不影响建筑物的施工和道路畅通,又要考虑到不要离建筑物太远,以免造成运输距离过长或二次搬运。空心砌块堆放时孔洞应朝下,雨雪季节墙体材料宜用防雨材料覆盖。

自然养护的混凝土小砌块和混凝土多孔砖产品,若不满28天养护龄期不得进场使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出釜不满5天不得进场使用。

2.4、防水卷材

(1)不同品种、型号和规格的卷材应分别堆放;

(2)卷材应贮存在阴凉通风的室内,避免雨淋、日晒和受潮,严禁接近火源;(3)沥青防水卷材贮存环境温度不得高于45℃;

(4)沥青防水卷材宜直立堆放,其高度不宜超过两层,并不得倾斜或横压,短途运输平放不宜超过四层;

(5)卷材应避免与化学介质及有机溶剂等有害物质接触;

(6)不同品种、规格的卷材胶粘剂和胶粘带,应分别用密封桶或纸箱包装;(7)卷材胶粘剂和胶粘带应贮存在阴凉通风的室内,严禁接近火源和热源。2.5、防水涂料

(1)不同类型、规格的产品应分别堆放,不应混杂;(2)避免雨淋、日晒和受潮,严禁接近火源;(3)防止碰撞,注意通风。2.6、建筑涂料

(1)建筑涂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按不同批号、型号及出厂日期分别储运;建筑涂料储存时,应在指定专用库房内,应保证通风、干燥、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其储存温度介于5℃―35℃;

(2)溶剂型建筑涂料存放地点必须防火,必须满足国家有关的消防要求,其他同上;(3)对未用完的建筑涂料应密封保存,不得泄露或溢出;(4)存放时间过长要经过试验才能使用。2.7、建筑排水管

(1)产品在装卸运输时,不得受剧烈撞击、抛摔和重压;

(2)堆放场地应平整,堆放应整齐,堆高不超过1.5m,距热源1m以上,当露天堆放时,必须遮盖,防止曝晒;

(3)贮存期自生产日起一般不超过两年;

(4)一般情况下管件每包装箱重量不超过25kg,管件不同规格尺寸分别装箱,不允许散装。

2.8、建筑给水管

(1)在运输时不得曝晒、沾污、抛摔、重压和损伤;

(2)应合理堆放,远离热源。管材堆放高度不超过1.5m,如室外堆放,应有遮盖物;(3)管件应存放在库房内,远离热源。

2.9、保温浆料

胶凝材料应采用有内衬防潮塑料袋的编织袋或防潮纸袋包装,聚苯颗粒应用塑料编织袋包装,包装应无破损。在运输的过程中应采用干燥防雨的运输工具运输,如给产品盖上油布;使用有顶的运输工具等。以防止产品受潮、淋雨。在装卸的过程中,也应注意不能损坏包装袋。在堆放时,应放在有顶的库房内或有遮雨淋的地方,地上可以垫上木块等物品以防产品受潮,聚苯颗粒应放在远离火源及化学药品的地方。

2.10、商品砂浆

(1)预拌砂浆

①砂浆运至储存地点后除直接使用外,必须储存在不吸水的密闭容器内。夏季应采取遮阳措施,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砂浆装卸时应有防雨措施;

②储存容器应有利于储运、清洗和砂浆装卸;

③储存地点的气温,最高不宜超过37℃,最低不宜低于0℃;

④储存容器标识应明确,应确保先存先用,后存后用,严禁使用超过凝结时间的砂浆,禁止不同品种的砂浆混存混用;

⑤砂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毕;

⑥用料完毕后储存容器应立即清洗,以备再次使用。(2)干粉砂浆

①袋装干粉砂浆的保质期为3个月;

②散装干粉砂浆必须在专用封闭式筒仓内储存,筒仓应有防雨措施,储存期不超过3个月;

③不同品种和强度等级的产品应分别储存,不得混杂。2.11、有机泡孔绝热材料贮存

有机泡孔绝热材料一般可用塑料袋或塑料捆扎带包装。由于是有机材料,在运输中应远离火源、热源和化学药品,以防止产品变形、损坏。产品堆放在施工现场时,应放在干躁通风处,能够避免日光暴晒,风吹雨淋,也不能靠近火源、热源和化学药品,一般在70℃以上,泡沫塑料产品会产生软化、变形甚至熔融的现象,对于柔性泡沫橡塑产品,温度不宜超过105℃。产品堆放时也不可受到重压和其他机械损伤。

2.12、无机纤维类绝热材料贮存

无机纤维类绝热材料一般防水性能较差,一旦产品受潮,淋湿,则产品的物理性能特别是导热系数会变高,绝热效果变差。因此,这类产品在包装时应采用防潮包装材料,并且应

在醒目位置注明“怕湿”等标志来警示其他人员。

在运输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应采用干燥防雨的运输工具运输,如给产品盖上油布,使用有顶的运输工具等。

贮存在有顶的库房内,地上可以垫上木块等物品,以防产品浸水。库房应干燥、通风。堆放时还应注意不能把重物堆在产品上。

2.13、无机多孔状绝热材料产品的贮存

无机多孔状绝热材料吸水能力较强,一旦受潮或淋雨,产品的机械强度会降低,绝热效果显著下降。而且这类产品比较疏松,不宜剧烈碰撞。因此在包装时,必须用包装箱包装,并采用防潮包装材料覆盖在包装箱上,应在醒目位置注明“怕湿”、“静止滚翻”等标志来警示其他人员。在运输时也必须考虑到这点,应采用干燥防雨的运输工具运输,如给产品盖上油布,使用有顶的运输工具等,装卸时应轻拿轻放。贮存在有顶的库房内或有遮雨淋的地方,地上可以垫上木块等物品以防产品浸水,库房应干燥、通风。泡沫玻璃制品在仓库堆放时,还要注意堆跺层高,防止产品跌落损坏。(2)材料进场后设立标识牌

(3)材料进场后必须上报监理工程师并按照要求进行见证取样送检。

(4)复试合格后施工单位填报《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附产品出厂合格证。

(5)现场建立材料样品室,凡进场材料在取样送检的同时保留样品到样品室。待检验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审查确认质量合格,方可使用于工程。并对后续施工中进场的相同材料随时与样品进行比对检查,如发现有质量缺陷或降低等级的一律清除出场不得使用。

(6)对于复验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单位应当会同监理单位办理退货手续,并在监理单位的监督下,将复验不合格的所有材料清退现场。并在《综合台账》备注栏中注明处理和处置情况。

材料进场后由施工单位自行负责存放、保管,依据材料特性做好防潮、防晒、防锈、防腐蚀等保护工作。如因保管不利造成材料损伤、变质、损坏至不能使用,由施工单位自行负责。

由于材料进场不及时、检验不合格或有其它质量缺陷等,影响下道工序正常施工,造成停工、待工、造成损失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工期不予顺延。

3、隐蔽工程验收:

⑴ 隐蔽工程施工完毕,承包单位按有关技术规程、规范、施工图纸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报验申请表》,并附相应的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及有关材料证明,实验报告,复试报告等,报送监理机构。

⑵ 监理人员在收到报验申请后,首先对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查,后到现场进行检测或 核查,承包单位的质检员及相关施工人员必须随同一起到现场。⑶ 经现场检查,如符合质量要求,监理人员对隐蔽资料进行签认,准予承包单位进行隐蔽、覆盖,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⑷ 如经现场检查发现不合格,监理人员指令承包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后自检合格再报 监理复查。

4、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验收:

⑴ 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完成后,承包单位应首先自行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设计文件,相关验收规范的规定,然后向监理单位提交报验申请,由监理人员予以检查、确认。

⑵ 监理工程师根据施工图纸及有关文件、规范、标准等,从外观、几何尺寸、质量控

制资料以及内在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审核。

⑶ 检查确认质量符合要求,则予以确认验收。⑷ 如有质量问题则指令承包单位进行处理,待质量符合要求后再予以检查验收。对涉 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依据相关要求进行抽样检测。

5、不合格的处理:

⑴ 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⑵ 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半成品不准进入施工现场且不允许使用。

⑶ 已进场的不合格品应及时做出标识、记录,由总包单位负责安排专人看管,避免用错,并限期(4小时以内)清除出现场。

⑷不合格的工序或工程产品,不予计价。

6、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6.1.工序质量控制

包括施工操作质量和施工技术管理质量。

(1)确定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

(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主要指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

(3)及时检查工序质量,提出对后续工作的要求和措施;

(4)设置工序质量的控制点。

6.2.设置质量控制点

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个工序或环节,设置技术和监理的重点,重点控制施工技术人员、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技术交底要交底到位;针对质量通病或容易产生不合格的工序,提前制定有效的措施,重点控制;对于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也需要特别引起重视。

6.3.质量检查

包括施工方的自检,班组内互检,各个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施工员的检查和质检员的巡视检查;最后上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具体包括:

(1)施工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的质量检查,并检查相应的合格证、质量保证书、材质单、实验报告等;

(2)分项工程施工前的预检;

(3)施工操作质量检查,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

(4)分项分部工程的质检验收;

(5)单项工程的质检验收;

(6)完结部位保护质量检查。

5.完结部位保护

(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破坏已施工完成的部位;

(2)采用适当的保护措施;

(3)加强已完结部位的保护检查工作。

(4)施工现场应由总包单位安排保安人员值班,以防止偷盗、人为破坏行为的发生。

各项工程在竣工验收办理书面移交之前,其他各参建单位自行负责其施工成品的保护,对易损坏或丢失的成品,应采取覆盖、围护或封闭等有效措施保护。如发生损坏、丢失等,自行负责。

6.4质量事故处理

一般质量事故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进行事故分析,并责成有关单位提出解决办法。重大质量事故,须报告业主、监理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由各方共同解决。6.5、砼浇筑施工中的试件制取及养护要求

6.5.1、各施工单位按照要求将不同部位、不同标号、不同浇筑日期的砼进行试件制取。6.5.2、在施工现场制取同条件试件按照要求摆放至施工现场养护。6.5.3、将已制取好的试件进行编号处理,按照养护期龄送检。

6.5.4、各施工单位按照要求建立标准养护室,将制取的试件按照要求设专人进行标准养护,做好养护记录。按照期龄送检。

三、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

1、各参建单位应遵守《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通化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相关标准要求。

2、施工组织设计内必须包含文明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并须经监理及建设单位 审批。

3、对塔吊安装升节、基坑支护、脚手架、模板等工程,在施工前一周内必须上报相应 的施工方案,并经监理及建设单位审批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方案内容。

4、对监理及建设单位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存在的隐患,要求责任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 必须整改完毕。未能有效整改消除隐患的,由监理单位下发停工令。同时上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造成损失由责任单位自行承担,工期不予顺延。

四、工程款审批管理

1、施工单位依据施工合同中约定,按照工程形象进度或按照工期节点等作为申请工程款拨付的依据。

2、申请工程款拨付必须附工程形象进度描述及工程照片等证明材料。

3、监理单位只对承包人完成的永久工程合格部分进行确认,对于承包人超出设计图纸 范围(包括超挖、涨线等)的部分以及自身原因造成返工的部分不予确认。、如施工单位申请付款的工程仍存在质量问题、安全隐患或有其他未能执行建设单 位、监理单位相关指令的情况,则监理单位对付款申请暂不受理,待相关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等得以处理、排除后再给予审批。

5、指定分包单位的工程进度款支付,必须经总包单位签字、盖章。

五、经济签证管理

1、工程发生所有经济签证各施工单位应当在合同约定时间办理。逾期无效、不予受理、责任自负。

2、各承建方在发生增加工程量或需返工处理等签证时,应在工程隐蔽或工程实体改变 原始状态之前通知监理、建设单位有关人员进行实地察看,并现场计量,同时应保留影象资料备案。后由三方办理书面手续,作为签证依据。

3、签证单应附有相应的设计变更单、工程联系函等书面证明文件、现场三方签字的计 量依据、现场照片等有关证据资料。

4、当发生签证后,承建方没有及时通知监理、建设单位进行现场确认,而后追加的签 证单或监理不明情况的签证单,监理方不予签认,后果由承建方自行负责。

5、监理机构每月30日将本月发生的经济签证汇总情况上报建设单位,同时发施工单 位。

6、存在如下情况的为无效签证; ⑴ 监理机构无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⑵ 签证证据不足或含糊不清

⑶ 未经现场三方签字计量确认或未事前约定的 ⑷ 监理机构每月报建设单位签证汇总以外的签证 ⑸ 所有经济签证,未经建设单位代表签字、盖章确认的

六、工程进度控制

1、各施工单位依据建设单位工期要求编制并在监理及建设单位指定期限内上报施工进度计划,同时做好相应人、材、机的计划安排以保证进度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能够切实可行。

2、要求结合工程实际进展于每次周例会前上报下周周进度计划,同时保证周计划与工 程总进度计划目标一致。

3、施工过程中如遇到合同约定的其他不可预见的特殊情况,工期予以相应顺延。但必 须在事件发生时,经甲方和监理审批。

4、施工过程中排除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及其他不可预见的特殊情况外,未 能按照计划完成的,工期不予顺延同时各施工单位需后续施工过程中无条件的采取措施赶工。

七、工地监理例会制度

1、每月1号、10号、20号在指挥部会议室准时召开;

2、建设单位各标段主管、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及各标段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必须到会;

3、参加例会人员不得迟到或无故缺席,会议进程中与会人员手机一律关机或调至振动 状态,避免对会议进行产生影响。

4、会议主要内容包括:

检查上次例会会议已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分析未完事项原因;

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完成情况,提出下一阶段进度目标及落实措施; 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质量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检查工程量核定及工程款支付情况;

解决需要协调的有关事项;

5、会后由监理单位整理会议纪要,次日下发到建设单位及各施工单位,会议纪要下发 当日各方如未对纪要内容提出疑义则视为认可。会议明确的进度计划、时间节点、质量标准、问题处理等各方须认真贯彻执行。

6、会议内容涉及经济、技术、质量责任等重大问题的,须经与会人员会后共同签字确 认形成书面文件存档备查。

八、月联合检查制度

1、每月30日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各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共同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本月工程形象进度、施工质量、文明施工及安全生产等情况进行联合大检查。

2、次日由监理单位就检查具体情况,形成书面文件下发到建设单位及各施工单位。

3、同时对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等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并于规定期限对整 改情况进行复检。

九、工程资料及往来文件管理

1、本工程资料一律执行吉林省统一标准。

主要包括以下的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设计变更、技术洽商;主要原材料出厂合格证、材质单及检验报告、检验证明;施工记录、施工试验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功能性试验记录、测量验收记录,各主要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技术核定,水、暖、电、煤气、消防、声讯、设备等的安装记录;质检报告;竣工图,竣工验收表等。

安全资料包括安全专项方案、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标志、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动火审批、各种设备、机具验收与检测等

2、各施工单位应依据建筑法律法规、各项规范标准等规定的建设程序,结合工程实际进展情况,及时的上报各项工程相关资料。

3、参建各方对已符合要求的相应资料需及时进行审核或签认。

4、各参建方应保证形成或上报的各项资料的真实性、时效性。

5、各施工单位的资料必须做到与施工同步,如资料上报不及时、不准确等导致的工程待工、停工及产生的其它影响和损失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并且监理单位有权不予在拨款项上签字。

6、监理单位下发指令性文件等必须有总监理工程师或各标段负责人签字并加盖项目 部印章方为有效;

7、建设单位下发指令性文件等必须有工程部经理或各标段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工程部 印章方为有效;

8、施工单位上报相关资料、文件等必须有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签字并加盖项目部印 章方为有效;

9、各单位间的往来函件、指令性文件等,均以送达签收为据。

十、对分包单位的管理:

1、拟选定分包单位进场施工前一周向监理单位提交《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说明关于拟分包工程情况,分包单位基本情况,及分包协议草案或分包合同,经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进场施工。

2、实行总包单位负责制。分包工程的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生产、竣工验收等由总包 单位统一管理。

3、各分包单位应遵守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管理,相互间应通过合同或其他应书面形 式明确各自责任范围、配合义务等。同时提交监理、建设单位备案,以便协调管理。

4、对不服从总包单位管理以及工程款无总包单位签章的分包单位,监理机构拒绝审批 工程进度款。

5、施工用水、用电及费用支付办法,应在分包合同中或以其他书面形式明确规定,避 免扯皮。

相关罚则:

一、质量管理相关罚则

1、施工单位组织机构(管理人员)、施工方案、特殊工种未能在监理、建设单位要求的时限内补充完善的,处罚款500元。

2、施工单位在向监理机构提交报验申请前未按规定要及时进行自检,没有自检记录、自检合格标识的。每发现一次处200元罚款。

3、监理人员在巡视、检查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技术员、安全员无故脱岗的,第一次给与口头警告、第二次下发书面通知、第三次则处以500元罚款。

4、监理人员在巡视、检查过程中发现特殊工种人员无证上岗、人证不符的情况,每次处以

500元罚款。

5、在各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未按规定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或培训的,或有技术交底无施工人员签字的。每发现一次处200元罚款。

6.发现由施工单位责任产生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结构、使用安全的。责令施工单位停工,相应部位进行拆除返工,发生费用造成损失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工期不予顺延。

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相关罚则:

1、施工单位无专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案及保证措施、且未在监理要求期限内上报及补充完善的处以500元罚款。

2、施工单位在模板、脚手架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施工前一周内未能上报专项方案,擅自组织施工的,处以500元罚款。

3、在监理及建设单位相关人员就现场情况检查发现的安全问题及隐患,施工单位未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整改排除隐患的,停工整改,对正常施工产生影响及造成损失由施工单位自行负责。

三、工程进度控制相关罚则:

1、未在监理及建设单位要求期限内上报相关施工进度计划,不予拨付工程款。

四、其他相关罚则:

1、会议迟到:一般管理人员一次罚款100元,项目承包人一次罚款500元。

2、会议布置工作内容,由于施工单位自身原因未能按照要求时限完成的每次罚款1000元。

3、分包单位未经监理单位审批,擅自进场施工的,发现后立即暂停相关工作,并处罚款2000元。

4、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无合同或其他书面协议的,处总包单位罚款1000元。

5、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监管协调不利,对正常施工产生不良影响的,处总包单位罚款1000元。

6、对已完工程成品保护不利,造成损坏的,必须负责修改,对相应的责任单位处罚款500-1000元。所有罚款由监理单位出具罚款单,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确认事实共同签认方为有效。如施工单位拒绝签认,由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共同认定事实、证据确凿的同样视为有效。罚款由建设单位于每次拨付工程款中等额扣除,用于奖励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优秀单位和个人。

本管理办法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共同确认,签字盖章后生效。在施工过程中三方须严格遵守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将依据工程进展的实际情况及工程管理中的需要陆续制定相关的具体管理细则及办法等。

建设单位:(盖章)

监理单位:(盖章)

施工单位:(盖章)

工程部部长:(签字)

项目监理部总监:(签字)

工程承包人:(签字)

修改的管理办法 篇7

2009年1月1日起, 国务院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正式施行。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规定:“公路建设资金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筹集:国家和地方投资、专用单位投资、中外合资、社会集资、贷款和车辆购置税。”关于车辆通行费的收取, 删除有关设立“公路征费稽查站卡”的规定, 修改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公路主管部门可以在必要的公路路口、桥头、渡口、隧道口设立收取车辆通行费的站卡。”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规定:“水路运输企业和其他从事营业性运输的单位、个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税金、规费 (港务费、船舶停泊费) ;从事非营业性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规费。”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规定:“经国家批准计征港务费的沿海和内河港口, 进出港航道的维护费用由港务费开支。”“专用航道的维护费用, 由专用部门自行解决。”“对中央、地方财政拨给的航道维护费用, 必须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

摘自交通运输部网

2009年1月1日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为何修改 篇8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于3月1日开始实施,就《条例》的有关立法背景情况,国务院法制办教科文卫司的有关负责人(文中简称有关负责人)回答了本刊提问。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要对《条例》进行修订?

有关负责人:1999年3月26日国务院公布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对加强娱乐场所管理,促进娱乐场所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新近颁布实施的《条例》是对1999年《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的修订,保留了原《条例》中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重点围绕目前娱乐场所中存在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补充、修改了有关法律制度和措施。

归纳起来,近年来娱乐场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聚众吸食、贩卖新型毒品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娱乐场所引诱、教唆他人吸食、贩卖k粉、摇头丸等:一些经营者或管理人员容留、放任吸贩毒行为,导致这个问题日益突出:二是,一些娱乐场所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再加上由于利益驱动,一些经营者经常超额接纳消费者:还有些经营者不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责任,致使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三是,一些娱乐场所通宵达旦地营业,严重侵扰和影响了周边群众的正常生活,周边群众反映强烈。此外,一些娱乐场所内还存在卖淫、嫖娼、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

为了进一步从制度上解决娱乐场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公安部在总结现行条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在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修订送审稿》,于2004年8月报请国务院审批。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一项影响较为广泛的法律,《条例》征求了哪些方面的意见?

有关负责人:考虑到这个条例不仅涉及到娱乐行业业主的利益,还涉及广大消费者和娱乐场所周边居住群众等方面的利益,送审稿上报国务院后,我办广泛听取了各方面意见。

首先,我们征求了33个中央单位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意见。其次,我们会同公安部、文化部分别在北京、浙江、广东等地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了执法人员、娱乐场所业主和基层群众的意见。

再次,我们还多次邀请北大、清华、人大、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法学专家就送审稿有关制度设计进行了研究、论证。同时我们还特别听取了北京滚石迪厅、天元俱乐部、巴那那迪厅、麦乐迪歌厅、华威大厦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业主代表的意见,并实地考察了部分娱乐场所的经营情况。

在此基础上,我们会同公安部、文化部对送审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形成了修订草案。修订草案的主要制度、措施是在认真分析、研究和采纳了各方面所提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

上一篇:此处无声胜有声下一篇:职业规划设计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