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的高分作文

2024-11-19

劳动节的高分作文(共8篇)

劳动节的高分作文 篇1

星期一上午,课间休息时,班主任蔡老师过来叫泽凤和丹婷,还有班里的几个男生一块下去帮忙清洗一下学校的黑板,老师带着她们下去之后,我叫上碧华去操场一块去操场散步,刚下楼我就看到了梓豪、丹婷和泽凤正在清洗黑板,看见她们那么吃力地洗着黑板,我从心里感到庆幸:幸好没叫到我,让我把手浸在这么脏的水里,我可受不了。就在这时蔡老师突然从办公室里走出来,他一看见我和碧华就拿出两块抹布递给了我们,让我和碧华也来帮忙洗黑板,我很不情愿地接过老师手里的抹布,心想:真倒霉,早知道我就不和碧华下来了。但既然被叫到了,也只好帮忙了。

我先把抹布放到水桶里先把抹布弄湿,刚要站到桌子上擦黑板,泽凤一块脏抹布飞了过来,我用手一接,正要放到水桶里去清洗抹布,低头一看,手全被泽凤那块脏抹布染绿了,我赶忙把抹布扔进桶里,清洗了一下脏抹布,然后站到桌子上,想着赶快把黑板清洗完,好回去写作业,谁知桌子却开始不听话地摇晃起来,费了好大的劲我才适应了不停摇晃的桌子开始擦黑板,愿以为黑板上的字是一擦就可以擦掉的,可谁知道那些字竟是那么难弄。我只好用布包着手抠了起来,刚抠了一会儿,手就发酸,抹布全绿了,仔细一看手指也被染绿了,那些绿绿的东西看起来太恶心了,像发了霉的豆腐,我忙从桌子上下来先把手上那些脏东西洗掉,又清洗了一下抹布。

我决定换一种新的“战术”,改用搓的方法,使劲地搓起黑板上的那些字来,可没过一会儿,手就酸得抬不起来了,老师看见我们那么用劲也只洗掉了几个字,他回办公室拿来了几团铁丝和一管牙膏过来,我把牙膏挤到铁丝上使劲擦了起来,这铁丝果然好用,不一会儿,我就把一小部分的黑板给擦干净了,擦过黑板的抹布往水里一放,水立刻就变成了绿色的“颜料”,绿绿的水细看还真有点漂亮,这时老师叫佳豪把水泼到黑板上,“哗啦”一声水花飞溅,就好像天空中下起了绿色的雨,真是太美了,黑板洗完后,我们去了卫生间把手和脚上的脏东西清洗干净,刚从卫生间出来,我看见梓豪和佳豪正在打闹,梓豪追着佳豪跑,光顾着打闹的梓豪,一脚踩到一滩水里,脚下一滑,一个趔趄,他屁股摔坐到脏水里,大家见了,都哈哈大

笑起来,梓豪从地上爬起来,也好意思地笑了。

在愉快的笑声中,我们结束了这次清洗黑板的劳动。

劳动节去云台山旅游

今年五月一日,我们一家坐着小轿车去云台山旅游,一路上,只见欢快的麦苗在风中跳着舞,红红的玫瑰花,黄黄的月季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花盛开着,不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田野到处充满着初夏的芬芳,我们仿佛行进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中。

听爸爸说,云台山属太行山系,是豫北的名山,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境内。那里山岳高峻,山间常年云雾缭绕,风景优美,有着“小九寨沟”的美称。

快到云台山的时候,山路崎岖起来。远远看去,只见山脉连绵起伏,到了山脚下,我们下车步行进山。山路两边群山起伏,郁郁葱葱的绿色林海中,点缀着一簇簇小野花,带着露水和草木的清香。随处可见的潭水五光十色,色彩缤纷,而且清澈见底。在这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里,我禁不住跳进了清凉的水中,溅起的水花弄湿了爸爸的衣服,他拿起空水瓶,舀满水向我泼过来,哈哈,开始泼水了,我们俩互相追赶,真的是身上湿淋淋,脸上笑开花,课文里不是有句话:“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我们怎能不高兴呢!

当我们下山时,多次回头,不忍离去。云台山,我喜欢你的山,喜欢你的水,更喜欢我们欢乐的“泼水节”。

五一游览夫子庙

又是一个“五·一”节,又是一个热闹的夫子庙。晚上妈妈带我去夫子庙游玩。

一踏入夫子庙风景区,我就和妈妈挤进了文德桥的人群中。桥上的人可真多啊!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大家都说笑着,望向秦淮河的灯景,整个就像一座人桥。

过了桥,只见五彩缤纷的彩灯点缀着,“大成殿”几个大字灿烂耀眼。一大片一片悬挂着在店门前的“满天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犹如一双小眼睛好奇地望着来往行人。数百盏泛灯把夫子庙广场照得犹如白昼。

大成殿发出万紫千红的光,好奇的我便走了进去。一进门,我就看见正中央放了一个用青铜作出的孔子塑像。只见他两手放在身前,左手搭在右手上,凝视前方,神态庄重。在两旁,还有许多故事。例如大雨治水,只见那洪水波涛汹涌。这时,大禹带着乡村父老一起治水。他们行动敏捷地筑起一道道“墙”,终于水平息下来了。

再往里走,两庑廊环抱,这是当年孔子的七十二贤人牌位。那儿的笔墨纸砚都收拾好了。在博物馆中,我看见一幅孔子巨画像。只见他右手拿着书,左手握拳放身后,好像在一边读一边思考着什么。

大成殿的贤人虽多,可当年江南贡院的贤人更多。刚进门口,就能看见“中国古代最大科举考场—江南贡院”几个大字,在门两边还有两位魁梧的将领站在门口。仔细端祥它们,个个目光炯炯,神态严峻,在它们上面,还写有“为国求贤,明经取士”

这八个大字。看到这儿,我为明朝广招贤能之心,而感到高兴。在这里我看到了一张张整齐地桌子排列着,最上面是主考官的位子,他瞪大双眼,环顾四周,生怕有人作弊。考场一片寂静,只听见毛笔“唰唰”地奋笔疾书的声音。

夫子庙以它的古色古香赢得了中外游客的喜爱。

五一游记

五一期间,爸爸妈妈带我去甘肃游玩。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寿鹿山。寿鹿山位于甘、蒙、宁三省区交接处。森林覆盖面积574公顷,以天然林为主。自1995年批建为省级森林公园以来,经当地政府植树造林的不懈努力,现已建成为集吃、住、游、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正式对游客开放。

我们来到了寿鹿山脚下,那白色的阶梯,仿佛一架天梯竖在前面的陡坡上。我看到这,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铺路的人,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换来了游人的欢乐……想到这里,我觉得他们真是无名英雄!

我立刻找了根小棍子,怀着激动的心情,朝山顶爬去。几百米之后,我已是满头大汗,我喘着粗气,回头望去。不望还好,这一望,吓得我险些滚下山去。原来,下面的一切事物,都变的很小很小了。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有些人已经打了退堂鼓,但我还是决心向上爬。不知什么时候,我已经爬上了山顶。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得到最好的收获就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有毅力,不管什么事情都能成功!

第二站,我们又来到了黄河石林。黄河石林位于甘肃省景泰县东南部的中泉乡龙湾村,景区占地面积34平方公里,其中石林面积10平方公里。1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我们一起欣赏这千奇百怪的石林。“瞧,那个像一个正在睡觉的人。”“看!那像个狮子头!”“这像个老虎。”……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看了好一阵,爸爸说该回家了。我们才依依不舍的告别了黄河石林。

我坐在车里,心里默默地说着:再见了——甘肃,再见了——景泰,再见了——石林,再见了——给我启迪的寿鹿山!

劳动节的高分作文 篇2

一、文笔流畅, 结构分明

结构分明在写作中是相当重要的, 文章的结构不合理, 即使内容再充实, 读起来也像在看一堆破砖烂瓦。结构分明, 首先就能给人一种条理清楚、思路清晰的感觉。在高考中, 数万人去写同一个题目, 从内容形式到写作素材必然会有很多雷同, 如果文章结构设置得巧妙, 将会为文章提色不少。通常我们都是用“并列结构”“总分结构”“递进结构”“对照结构”等方法进行文章布局。但是“兵无常法”, 其实文章的结构不必拘泥, 同学们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其实是可以大胆创新的, 以便找到更适合自己、更适合主题的结构。其他可以借鉴的结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镜头组合法。镜头组合法, 一听这个名字大家就会想到看电影时的画面, 一个一个的画面反映出电影的主体和思想。其实在作文里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手法, 将几个有内在联系的短文组合成一篇作文, 这样会给人更多的遐想。

(2) 文体创新法。有很多同学都非常有创造力, 常常会想出一些奇特的文体出来。例如, “寓言体”“戏剧体”“访谈体”“书信体”“诗歌体”和“散文体”等。这些文体会比普通的记叙文、议论文更吸引眼球, 如果运用得当肯定能获得高分。

(3) 情景再现法。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常常会与人面对面地交流, 这种交流会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种对话的方式, 通过对话达到表达自己观点的目的。这种对话不必拘泥时空的距离, 甚至可以玩一玩“穿越”来吸引批阅者的眼球。

总之, 文章的结构是支撑起整个文章的骨架, 骨架凌乱, 给人的感觉不美;没有骨架, 给人的感觉则像是一摊烂泥不值一看。文章的结构远远不止上面的三种, 同学们在平时练习时要多尝试用不同的文章结构, 而在考试时则应当根据题目的要求, 慎重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一种结构进行作文, 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贴近生活, 情感真实

“贴近生活”就是要同学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描述发生在周围的事情, 描述自己真真实实体会到的生活。虽然大部分同学的生活都很简单平淡, 但是平淡的生活中却存在着真实的喜怒哀乐, 简单的生活中蕴含着人生的大智慧。而且贴近生活, 写出来的文章才不矫揉造作, 才能反映出作者真实的情感。要想让文章达到“贴近生活, 情感真实”的效果, 需要平时的积累。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

(1) 多观察。观察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获取写作素材的方法。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毕竟有限, 通过观察可以丰富自己的视野, 提高自己的思想感悟能力。观察可以在自己的家庭生活进行, 也可以从自己的学校生活中进行, 还可以从社会生活中进行。

(2) 多思考。思考是将观察升华的一个步骤。生活之事, 大多琐碎, 如果在写作中简单地平铺直叙, 那么这样的文章读起来是索然乏味的。只有通过思考, 提炼出简单生活里的人生哲理, 才能够画龙点睛使文章出彩。而且, 每个同学生活中的经历大多相似, 但是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思考的角度不同, 感悟的人生哲理也不同。这也是与他人的文章区别的要点。

(3) 多练习。毛主席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练习就是写作的实践。我所指的多练习并不是要求每天写多少文章, 而是要同学们每当观察到什么新鲜事物, 或有什么感触的时候, 及时地写下来。这样首先可以达到练笔的效果, 其次还可以通过练习达到积累写作素材的目的。

总之, 不论是作者还是批阅者, 都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平凡生活中的感情更真实, 更容易打动人。只要同学们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 就不会在写作文的时候“挠首搔耳”不知如何下笔了。

三、立意新颖, 分析独到

写文章最忌雷同, 但是高考中的作文很多都大同小异。只有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意境、不一样的分析, 才能体现出自己的特别之处。作为学生, 很少有能入木三分的深刻思想, 但是只要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就能达到“鹤立鸡群”的效果。要想有新颖的立意、独到的分析, 就必须有逆向思维能力。例如, 有一年的高考作文是话题作文“中国制造”, 大部分的学生都在歌颂“中国制造”的伟大, 但是有一个学生却将文章升华至“中国创造”。他提出“中国创造”才是民族强大的灵魂, “中国制造”只不过是“仰人鼻息”的重复体力劳动而已。一字之变让他的文章脱颖而出, 这就体现了立意新颖、分析独到对写作的巨大帮助了。

高分作文的四字诀 篇3

【关键词】语文考试 作文 高分 技巧

对于高考,作文都是语文考试的重要部分。常言说得好:“得作文者得天下。”事实上的确如此。一个考生作文分数的高低完全可以左右考生语文成绩的高低。既然语文考试中作文这样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作文分数呢?笔者认为:要在语文考试中有一个好的作文分数,作文就要做到四个字:“深”、“新”、“美”、“洁”。

一、“深”,是指作文的立意要深,不能泛泛而谈,要善于根据作文要求挖掘出深刻的主题

所谓立意求深,就是要以小见大,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发掘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的主题,做到“借一叶而知秋”,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并深入开拓,收到“一滴水反射整个太阳”的艺术效果。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为儿子买橘这事可谓小,但作者却能从中道出“父爱”这一感人的主题。

二、“新”,是指除了作文的立意要有创新外,作文的形式要新颖

“新”,就是要求学生作文不要总是“三段论”。要多运用自己的发散性思维,特别是逆向思维,写别人“不会写”和“不敢写”的内容和形式。近几年,作文对文体的要求已降到了最低限度,这给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于是,童话、寓言、戏剧、诗歌、文言文……各种文体的佳作在中考试卷中频频亮相,异彩纷呈。那么,如何在考试作文中做到形式新颖,写出高分作文呢?

1.运用日记、书信体,收放自如

日记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写作体裁。它短小灵活,是心灵的记录,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是自我鞭策的警钟,是人生长跑的轨迹。其可写的内容非常丰富,凡是觉得有意义的人、事、物、情、理都可入文。结构形式也比较灵活,可以是单篇日记,也可以由几则日记组合来表达一个主题。同时,表达也比较自由,叙述、描写、议论都可以随意穿插,便于表情达意。

书信是一种常用的实用文体。因为书信一般用来与别人交流沟通,所以便于抒发感情。正文部分谋篇布局相对灵活,表达方式也可多样化。但要注意,书信体作文一定要符合书信格式。这种文体最适合表露深情的文章。

2.運用片段组合,条理清晰

这种形式,文学中又叫“蒙太奇手法”,就像拍电影一样,将围绕主题的材料进行多方位的甚至是随意的抓拍,然后,使整个事件由孤立到联系,从片面到全面,形成一个整体。各个镜头用小标题或者序号排列,能给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感觉,又能避免单调的过渡。

3.运用童话寓言,嬉笑怒骂

寓言和童话,都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其结构简单,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它总是通过比喻使简单的故事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给人们以智慧和启发,给丑恶事物以无情的嘲讽。它篇幅短小,内容往往是虚构的、荒诞的,而主题往往是深刻的、富有哲理性的。作文时如果要表现较深刻、带有劝诫性的主题,我们就可以采用寓言和童话这种体裁。

4.运用“题记”,展示才情

对于写作功底较好的同学,考试中写题记作文不失为一种得高分的手段。因为题记既可以交待写作缘由,亦可以创设情境,通过优美的描述,为全文创设浓浓的氛围。还可以体现和揭示文章的主旨、情感。它或意蕴丰厚,情味绵长;或开宗明旨、简洁明了;或语言精美,富有文采。它能让读者透视到文章的亮点,触摸到情感的搏动,展示作者的才情。

题记既可引用歌词、格言警句、睿智心语等,也可自行雕琢。但要注意,题记贵在简洁,绝不能太长,也不能晦涩难懂。

5.运用戏剧,阐释见解

围绕一个主题,采用戏剧的表现形式,用场景揭示事件发生的背景,用舞台提示展示细节,用人物的台词阐释事件的发展情况或表明作者对生活的见解,构思独特新颖。把富有感染力的内容寓于简约紧凑的结构中。

另外还可以采用故事新编式、实验报告式、几何证明式等等。

三、“美”是指作文的语言要优美。语言亮丽生辉,要有文采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考试作文的语言,我们应该善用修辞,多一点“形象”;锤炼字词,多一点“感情”;巧用诗文,多一点“诗意”;借用歌词,多一些亮点。这样,作文语言才有文采。才会博取评卷老师的高分。值得一提的是,考试作文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语言“美”:1.一个文采浓郁的标题2.一个靓丽的开头3.一个美丽的背影

四、“洁”是指考试作文一定要注意书写的工整和文面的整洁

文面是作文的门面。一篇作文倘能做到文面整洁规范,它就能先入为主地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能心情舒畅地评阅试卷。更何况,文面整洁规范,本身也是作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那么,考试作文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要书写规范。最忌结体松散,字迹潦草,大小迥异,风格不一。

二要卷面整洁。最忌乱涂乱画,卷面不洁,字迹难辨。

三要用好标点。最忌一逗到底,或信笔乱点。

四要少写错字。最忌错字满纸,别字连篇。

高分作文-别样的温暖 篇4

上帝给了每一个人一杯无色无味的冰,而每个人却能从这杯冰里品出丰富多彩的生活。

邓亚萍品出苦涩甘甜的茶。

因为身材矮小,被学校拒之门外,也许是上帝对她太残忍,给了她这样一杯清淡维苦的冰。不服输的邓亚萍偏就不肯摔这杯冰,她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与勇气,不分昼夜地在台前练习。苦痛,变得越来越有味道。慢慢酿成一杯苦涩却甘甜的香茗。

郭明义品出酸辣清冽的酒

也许有一句话在郭明义身上非常合适,“自己还没有鬼火亮,还要像太阳一样去照亮别人。”郭明义,一个普通人十年捐助上百名贫困学生,义务献血超出了一个人的血液总量。有的人欣赏赞叹,有的人不屑质疑,面对这一切,郭明义只是面对狭小的屋子、破败的家具默默奉献。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的心最懂。上帝给他的是冰,他却品出了酒的味道。

钱伟长品出甘甜澄澈的泉。

古人云:“酌贪泉而觉爽。”在国家动荡的岁月里,他本来有机会去生活在条件优越的美国,可为了祖国,他留了下来,不管身边的人何去何从,她始终站立得稳。多少人向往的美国就是那眼贪泉,钱伟长用坚持、等待、忍耐品出了甘冽的泉,她让那汪泉清洁澄明。

上帝给了每人一杯冰,然而这杯冰要怎么用就由自己掌握了,多少人让这杯冰不再是水。无色,却品出五彩斑斓的生活;无味,却品出了香甜苦辣。像邓亚萍,像郭明义,像钱伟长,他们品味出了生命的意义。

描写春天的高分作文 篇5

吃过早饭后,妈妈建议我们去看看到底春天是什么颜色的。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我和爸爸的响应。于是我们一起来到绣球公园。

一进公园,我们就看到金黄色的迎春花从树丛中间探出“小脸”,好像在说:“欢迎来到绣球公园”;路边的春梅和桃花开得满树都是,有粉红的、大红的、黄色的、白色的;山坡上,淡紫色的球球花、鲜艳的茶花、雪白的玉兰花,他们把公园装扮得五彩缤纷,漂亮极了。

满地都是嫩绿的小草,它们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争着从土里钻出头来。那些不知名的花儿,趴在小草身上,昂着头,好像在说:“我出来了,我出来了!”

湖边的柳树抽出了嫩芽,柳枝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就像小姑娘的头发在随风飘荡,湖水也成了浅绿色的了:清清的、亮亮的。五彩的小鱼在水里欢快地游动着,它们也在水里向我们报告着春天的消息。

挫折的初二高分作文 篇6

孔子因为挫折,开办私塾,成就一代“圣人”;李白因为挫折,仗剑天下,终成一代“诗仙”;柳宗元因为挫折,游山玩水,完成《永州八记》。所以说,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的人受到挫折后对生活的消极,对人生的悲观。卢梭说过“磨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而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泥土。”如果你想成为强者,那么就笑着面对挫折,大声喊出“欢迎来战。”

张海迪,一位传奇的女性,她五岁时因患病而导致高位截瘫,可是她并没有因此消沉,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挫折对于她来说,不过就只是生命中微不足道的风景,看过了,就该继续上路了,不能原地停留,而因此耽误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她是生活的强者,更是生命的强者。

面对挫折,我们不能选择一味的逃避,要学会迎难直上,用平常心面对它,用坚强打败它。

我有一个很崇拜的偶像,他从小就踢足球,持续了十三年,可是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选择了退役,面对父母的冷淡,朋友的劝阻,他继续坚持自己的信念,没有放弃,他用三个月完成了高中三年的课程。面对挫折,他有过气馁,有过彷徨,可最终还是朝着自己的理想冲去,用成绩证明了自己。

四、六级高分英语作文写作的艺术 篇7

写作是一门艺术, 只有掌握了写作艺术, 才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来。下面结合实例介绍一些写作艺术:

1. 结构 (Writing Organization) 方面

结构要清晰, 这是写作的最基本要求, 只有按结构布置, 写出的作文才能中心突出, 观点鲜明。

四、六级作文一般可用三段式的模式, 其基本结构为:第一段首先引出主题 (Topic) , 即引出文章要讨论的问题, 然后确立论点 (Thesis) , 即表明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基本看法 (例如是赞成还是反对等) ;第二段先用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 重复上一句的论点, 提纲挈领地引出本段要讨论的几个证明论点的论据 (或原因或理由或观点) , 再用细节 (如具体事例、事实等) 说明论据;第三段归纳全文论点。见下范文:

Reading Books

Nowadays few of us read books after we leave school.This tendency is rather disturbing, for one should know that books are no less necessary to one’s mental life than fresh air is to one’s physical life.

From good reading we can derive companionship, experience and instruction.A good book is our faithful friend.It can increase our contentment when we are cheerful and happy, and lessen our pain when we are sad or lonely.Books can also offer us a wide range of experiences.In books we may join tourists marvelling at the incredible power of the Niagara Falls, mingle with the gay throngs strolling in the Paris boulevards and experience the bitterness or joy of people in different lands and in different times.Few of us can travel far from home or live long over one hundred, bu all of us can live many lives through the pages of books.What’s more, reading books can increase our intellectual ability, broaden our minds and make us wise.

Though with the advent of TV, books are no longer read as widely as they once were, nothing can replace the role that books play on our lives.

该范文中, 作者首先以一个反面的现象引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读书) , 然后点出了自己对读书的看法:读书对人的精神健康犹如新鲜空气对人体健康一样重要。第二段的第一句话是一个过渡句:从读书中我们可以得到伴侣, 获得经历, 获得教益。该句不仅起到承上启下、前后照应的作用, 而且很自然地引出了要讨论的内容:读书的好处。紧接着作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一内容。文章的最后一段再点全文论点, 形成首尾呼应。

该范文共有十句话, 每句话各有其含义, 各有其写法, 一句支持一句, 一句紧扣一句, 层次清晰, 逻辑严密, 内容充实, 语句通畅, 写作艺术精湛, 不愧是一篇好范文。

2. 内容 (Content) 方面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作文题均采用给中文提纲的形式, 这就规定了写作的内容。考生要对这些提纲进行分析, 然后按照文章的性质、体裁, 确立开头和结尾、论点和论据等。

作文的开头非常重要, 一是要引出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观点, 二是要吸引读者。而吸引读者有很多方法, 如用轶事 (anecdote) 趣闻开头、用名人名言开篇、用引人深思的问题或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发问、用数据或事实、用陈述或评论、用比较或对比等引出主题。当然, 开门见山 (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引出主题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作文的结尾同样重要, 好的结尾能使读者加深印象, 更重要的是能强化主题, 使内容更深入, 使论点更鲜明。结尾常用的方法为:归纳全文要点, 进一步点明主题;或展望未来, 进一步指明意义;或总结全文, 形成首尾呼应等。

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论据或观点。这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因为具体事例易让人信服、易被人接受。还要仔细选择细节。一篇好文章的作者常常会仔细地筛选那些对主题有重要意义的细节。例如,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七单元Text A“Kids”。该文作者不惜笔墨不仅描写了天气情况, 而且描写了里奇和安东尼如何互相开玩笑、事故发生后斯科特如何又哭又闹, 以及凯特如何耽误了向急救中心求救等一系列细节, 这些细节在文中都起到了突出当时铁轨上发生事故的紧急和安东尼头脑冷静的作用, 无疑, 很好地支持了主题。

作文表达的内容不同, 可用不同的句子形式:主动和被动相结合, 短句和长句或简单句和复合句相搭配。例如:表示没有自由、没有主动性的内容可用被动结构的句子;表示观点、态度、结论等重要内容宜用短句, 因为短句短小精悍 (short and pithy) 、容易记住且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描写、分析论述性的内容应用长句。只有这样, 文章才不会显得单调, 换句话说, 内容也才会显得更加丰满。

3. 用词 (Use of words) 方面

注意用词的变化。一个词或短语若在作文中使用的频率过高, 会给人以单调枯燥的感觉, 会让人觉得笔者词汇量有限, 表达能力不强。因此, 写作时要善于利用不同的词、不同的搭配和不同的结构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在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Text A中, 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近义词和短语 (synonymous words and phrases) 来避免重复, 现仅举三组:a.dull, lifeless, cheerless, tedious;b.turn out, write, compose, put down;c.vivid memories of sth.come flooding back to sb., sb.recalls sth., sth.reawakes in one’s mind, 等等。避免重复固然重要, 但是, 在不引起累赘 (redundancy) 的前提下, 恰当地利用词汇的重复, 可达到突出主题、突出中心思想的目的。例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Text A的第二段:When our class was assigned to Mr.Fleagle for third-year English I anticipated another cheerless year in that most tedious of subjects....To me he looked to be sixty or seventy and excessively prim.He wore primly severe eyeglasses, his wavy hair was primly cut and primly combed.He wore prim suits with neckties set primly against the collar buttons of his white shirts.He had a primly pointed jaw, a primly straight nose, and a prim manner of speaking that was so correct, so gentlemanly, that he seemed a comic antique.本段仅在三个句子中就有九个“prim or primly”, Mr.Fleagle栩栩如生的 (lifelike) 形象顿时就出现在读者的脑海里。

4. 连贯性 (Coherence) 方面

一篇文章写得好坏, 连贯性起着很大作用, 它是一篇好文章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连贯性首先体现在句子的衔接上, 句子的衔接离不开过渡词 (transitional words) 。常用的过渡词有:afterwards, later, then, nearby, next to, firstly, secondly, finally, next, last, besides, furthermore, moreover, likewise, otherwise, similarly, but, however, nevertheless, though, because, for, therefore, hence, consequently, thus, since then, on the right/left, to the east/west, for example, in other words,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for all that, for that reason, in addition, in the same way, in that case, in brief, in short, in conclusion, as a result, if so, if not, to sum up, what is more等。

如果一组意义相关的句子不通过一定的过渡词语 (或其它连句手段) 合乎逻辑地连接起来, 这组句子就不能构成语段或语篇, 就不能具有语段或语篇所必需的连贯性。下面一段话中若无过渡词 (斜体词) , 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就不能清楚地显现出来, 读者也就不能把握住其意义重心。

French, for example, has only about 75, 000 words, and tha includes English expressions like snack bar and hit parade.The French, however, do not like borrowing foreign words because they think it corrupts their language.The government tries to ban words from English and declares that Walkman is not desirable;so they invent a word, balladeur, which French kids are supposed to say instead———but they don’t.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七单元Text A第二段)

英语作文的连贯性还可通过过渡句达到。过渡句往往起着承上启下 (form a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the preceding and the following) 、前后照应、穿针引线 (act as a go-between) 的作用, 最终使全篇内容组织严密, 浑然一体。例如上面范文中用过渡句“From good reading we can derive companionship, experience and instruction”很自然地引出了将要阐述的内容即“读书的好处”;再如原因型的议论文, 用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引出原因或解释:A number of factors (causes) might contribute to (lead to/account for) the sudden rise (phenmenon/problem, etc.) 当然, 恰当地利用词汇的重复 (指的是关键词的重复) (详见写作艺术5中的例子) 、用同义词或近义词等都可作为承接上下文的手段。

5. 学会使用修辞手段 (Rhetoric Device)

写作和修辞是分不开的。要真正写好一篇作文, 需要采用修辞手段。

(1) 注意句子结构的修辞。这是衡量语言水平的一个标志。如平行结构 (Parallel Constructon) 的使用是一种修辞手法, 它不仅能使文章节奏均匀, 而且能起语篇纽带作用。平行结构指的是相同的语法结构, 其中既有词汇的重复, 也有纯粹语法结构的重复。例:Suddenly I wanted to write about that, about thewarmth and good feeling of it, but I wanted to put it down simply for my own joy, not for Mr.Fleagle.It was a moment I wanted to recapture and hold for myself.I wanted to relive the pleasure of that evening.To write it as I wanted, however, would violate all the rules of formal composition I’d learned in school, and Mr.Fleagle would surely give it a failing grade.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Text A) 。本例中I wanted重复出现了五次, 突出了作者要为自己写作的强烈愿望。

(2) 注意标点符号的修辞功能。注重冒号、破折号及逗号的使用等。如:Children are under constant pressure to score high, test well, aim first.该句表达的就是孩子们在高度紧张的压力下, 一刻不停地读书, 做功课, 出成绩, 得第一的意思, 这犹如句子的速度, 使人喘不过气来。可见, 并列内容不用连词, 全用逗号, 会使句子速度加快, 给人以紧迫感、紧张感、严重感、愤怒感等 (蔡基刚, 1999:18-19) 。

(3) 避免词汇的重复, 明喻 (simile) 、暗喻 (metaphor) 和拟人 (personification) 、夸张 (exaggeration) 、对照 (contrast;compare) 等也都是重要的修辞手段。只有勤写作、多练习, 才能恰当运用, 从而达到预期的修辞效果。

6. 努力克服汉式英语 (Avioding Chinglish)

在写英语作文时, 很多学生往往仍用汉语思维, 结果写出来的句子、文章简直就是汉语的直译, 如句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很多学生翻译成:We can’t get our fish and palm of a bear at the same time.那么, 如何克服汉式英语呢?方法如下:

(1) 多读英美书籍、报刊并摘抄, 目的是熟记地道的英语表达。多欣赏英文电影、多学唱英语歌曲。通过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语言, 掌握地道的语言表达;通过多练唱英语歌曲, 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

(2) 做有心人, 多做练习, 熟记英语习惯用法。“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六单元的Text A中的一个句子, 若为有心人, 一定记得该句子:“We can’t have our cake and eat it.”另外, 该教程课后有一项练习Collocation, 就是为让学生熟知英语的习惯用法而设立的。多做这样的练习, 学生一定会克服汉式英语的。

(3) 用英语的思维习惯、表达习惯翻译汉语。如:“三个臭皮匠, 赛过诸葛亮”表达为“Many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表达为“Little chips light great fires.”;“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翻译为“If you venture nothing, you will have nothing.”;“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翻译为“Once bitten, twice shy.”。

写作是一门实践, 只有平时多练习、勤写作并掌握一定的写作艺术, 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一篇有头有尾 (complete) 、有血有肉 (true to life) 、有条有理 (in perfect order) 的好文章。

摘要: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 要求考生在30分钟的时间里写出一篇好文章来确实不易。文章结合大量实例, 从结构、内容、用词、连贯性、修辞手段、努力克服汉式英语等方面阐述了四、六级英语作文写作艺术, 旨在帮助学生们掌握写作艺术, 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四、六级英语作文,写作艺术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十句作文法 (修订版)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18-19.

[2]李荫华.大学英语 (全新版) 综合教程 (1)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3, 4.

[3]李荫华.大学英语 (全新版) 综合教程 (2)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207.

英语高分作文的语言亮点探析 篇8

英语书面表达既考查考生对词汇、语法和语篇等的语言运用能力,也考查考生对体裁、题材、结构等的操控能力。书面表达经常涉及的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但是不管哪种体裁,高考英语高分作文都有些共同点,即符合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评分标准中最高档次的四点要求:(1)覆盖所有内容要点;(2)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3)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有些许错误,但为尽力使用较复杂或较高级词汇所致,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4)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从以上要求来看,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对考生语言能力的考查多过对文章结构的考查。相对而言,文章结构要简单得多,而且往往有模式可套用,一般突击训练就可掌握。但语言能力需要日积月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分作文的语言亮点进行分析,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书面表达训练,从而提高考生的书面表达成绩。

我们依据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评分标准,采取基于文本的研究方法,以高三学生实际书面表达为研究对象,对高分作文进行分析,分析的对象包括高级词汇、句式结构、连接成分、格言谚语和修辞手法等,分析结果为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借鉴。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样本

本研究所用语料为南京市2012届高三统测试卷的400篇高三学生议论文,题目为“How to deal with safety problems?”,属于漫画作文。评卷工作由市教研室统一组织,按高考阅卷流程进行,因此分数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作文满分为25分,样本作文的分值在20.5~23.5分之间,均为高分作文。

2. 研究工具和设计

本研究使用的工具为词汇统计软件Range和语料库检索软件Wordsmith 5.0。Range软件用于提取出高分作文中出现的高级词汇,而Wordsmith 5.0则通过它的cluster(词簇)功能,进行句式结构、连接成分、格言谚语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文本分析工具Range是Nation等人以词频为基础设计的可用于分析文本中词汇深度和广度的计算机词汇统计软件。Laufer & Nation率先设计出词频分析程序并证实词频量表的有效性。[1]Range软件自带了三个基本词汇表,我们先将原来的词表删除,又自制了三个词表,其中表1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要求的七级词,表2为《课标》要求的八级词,表3为《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以下简称《高考说明》)中出现的《课标》七级词和八级词之外增加的考试词汇。表1和表2词汇构成了《课标》词汇,表1、表2和表3词汇构成了《高考说明》词汇,即高中学生参加高考需要掌握的考试必备词汇,不在表内的词汇是超出《高考说明》的词汇,亦即非必备词汇。从高中学生对单词的掌握实际出发,我们将表3和表外词汇归为高级词汇。

在对文本进行分析前,根据语料库检索的要求需要进行文本的预处理。先是文本准备,将己经完成评分的语料保存为文本格式,然后对语料进行以下人工处理:(1)去掉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2)去掉数字、破折号;(3)去掉无法识别的单词;(4)改正文本中简单拼写错误的单词。在预处理后,分别运用Range软件和Wordsmith 5.0进行词汇、句式结构等的检索和统计。

三、 研究结果及分析

1. 高级词汇

Range软件的统计结果显示,400篇作文的总词数为67792词,其中《课标》七级词占了92.07%,《课标》八级词占了2.93%,《高考说明》补充词汇占了1.61%,表外词汇占了3.39%。下面,列举样本中出现的部分高级词汇(见表1)。

2. 句式结构

将Wordsmith 5.0中cluster(词簇)自动析出的所有词簇进行手工筛选,我们发现it结构、there结构、with和without结构、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倒装和强调等常见结构出现频率较高(见表2)。

由于篇幅所限,仅以作文的开头句检索的结果进行说明。检索发现,以as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以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以及强调和倒装的句式结构最为常见。

如以as引导的定语从句主要有以下几种:(1) As is shown/illustrated/revealed in the picture;(2)As the picture shows/illustrates/reveals/mirrors;(3)As we can see/As can be seen in the picture。以上表达都表示“如图所见”。另外,开头句中,不仅出现了as引导的定语从句,而且还出现了非谓语动词作伴随状语、全部倒装、定语从句以及with的复合结构。比如:(1)As is vividly shown in the picture, two men are sitting in a boat, talking happily. (2)As is vividly shown in the picture, inside a boat sat two men who were feeling relaxed. (3)As is vividly shown in the picture, near the coconut tree lies a boat where the two men stay. (4) As is revealed in the cartoon, two men are lying in a little boat on the grass with comfort.

再如,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有:(1) What the picture shows is that two men are sitting in a boat under a coconut tree. (2) What is illustrated in the picture is that two men are sitting in a boat on a small island. (3) What we can reveal from the picture is that there are two men sitting in a boat, talking leisurely. 这些开头句不仅包含有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还有that引导的表语从句和非谓语动词作伴随状语的句式结构。

其他常见的开头句还有:(1)In the picture stands a coconut tree, a coconut is falling down. (2)The picture shows that two men are sitting in a boat lying on the ground with no water under it. (3)This picture illustrates some people’s wrong attitude towards safety problems, which is aimed to arouse people’s awareness of safety issues. (4)There are two persons chatting with each other under a coconut tree in this picture. (5)However, so fast does the economy develop today that it seems people tend to share the opinion that they are always safe.这些开头句也使用了全部倒装、非谓语动词作定语、定语从句、there be结构和it结构。

可以看出,高分作文中固定句型以及各种从句的大量运用,为作文增添了光彩。

3. 连接成分

检索发现,常见的用于列举的句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1)However, ... may cause/contribute to safety problems. Firstly, it is ... Secondly, ... Finally, ... So, it is obvious that ... has it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2)The explanation for this problem involves many factors. For one thing/On the one hand, ... For another/On the other hand, ... Still ...

(3)To start with, ... Furthermore/Besides, ... What’s more/Moreover/In addition/Additionally/Also, ... On top of this, ...

检索发现,高分作文不仅有清新漂亮的开头、内容翔实的列举,而且作文结尾句多变的句型也是必不可少的。作文结尾句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1)On the whole/To sum up, it is high time that we recogn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

(2)As is said/analyzed above,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

(3)In a word/To sum up/All in all/, 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 Only in this way/by doing so/if/when ... can ... in the future.

可以看出,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恰当地使用一些过渡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自然、流畅,结构紧凑,避免脱节现象,使文章更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层次更加分明,从而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2]

4. 格言谚语

通过筛选,我们发现,高分作文中出现了很多格言谚语的表达,有些学生还对格言谚语进行适当更改后变为己用,现摘录如下。

(1) “Think twice before action.”(三思而后行)用来强调“人们采取措施时,需要谨慎的态度”。

(2) “Safety always comes first.”(安全第一)将“come first”这个惯用结构创造性地使用,比“Safety plays a vital role in our daily life”要简洁有力,而且非常形象。

(3) “A chain is no stronger than its weakest link.”“The strength of the chain is in the weakest link.”(一环薄弱,全局必垮)精确地强调了“解决安全隐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 “To my mind, it’s not wise for people to be over-optimistic. As the saying goes, don’t count your chickens before they are hatched.”先说“在我看来,人们过于乐观是不明智的”这个结论,然后用“小鸡孵出之后才算数”来形象说明。

(5)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Never wait for rainy days to fix the roof.”(莫要等到屋漏才修屋顶)“Keep something for a rainy day.”(未雨绸缪,有备无患)“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趁热打铁,把握时机)这些谚语都很好地阐述了“面对安全问题,要有忧患意识,要及早采取措施”的观点。

(6)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and the safety problem is not an exception.”从“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来转换角度,加上作者自己的“and ...”部分来引入对“弊端”的阐述。

在写作中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和格言,能使作文与众不同,如同鹤立鸡群。英语中的格言和警句表达生动,言简意赅,能为写作起到锦上添花之效。[2]

5. 修辞手法

高分作文中还出现了比喻、排比和仿拟等修辞手段。如:Most of the time, people are short-sighted, only seeing the situation on the ground without knowing the potential danger. 用“short-sighted”比拟了“人们对安全问题缺乏远见”。再如,“In their efforts to guarantee safety, they had to make up a ‘scene’ that convinced them they do live in a certain paradise.”将“没有忧患的生活”比作“paradise”。

高分作文中还出现了多处对格言“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的仿拟。如:Where there is no water, there are no worries of safety. Where there is a challenge, there is a chance.

“人靠衣装,美靠靓妆”,作文得高分要靠精彩语言妆。修辞语言的巧妙运用,就是使语言靓起来的一条有效途径。[3]

四、 启示

近年来,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正确已被高级所替代”,所以要想取得高分,文章中必须有几处足以吸引人的“亮点”。高级词汇的选用、复杂句式的运用、名句或谚语的自然引用等,一定会使作文增色不少。作为得分点的“亮点”能够折射出学生的语言内蕴和功底,从而拔高作文得分档次。[4]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加强语言内涵的教学,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不断积累,精心选择好的范文,让学生在平时多背诵英语作文的范文,同时在作文训练中坚持不懈地练习和模仿,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LAUFER B, NATION I S P. Vocabulary size and use: Lexical richness in L2 written produc?鄄 tion [J]. Applied Linguistic, 1995(3): 307-322.

[2]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 何承全,刘奇志. 摆脱平庸打造英语作文高分“亮点”[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118-121.

上一篇:邓州市审计局研讨审计质量提升下一篇:2023年下期八年级124班班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