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一次尝试

2024-09-11

教案第一次尝试(精选15篇)

教案第一次尝试 篇1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学设计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六五中学 王 霞

一、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也是学生第一次在教材中接触马克·吐温的作品,学习这篇文章,不可从传统的道德角度做思考评判,而应着重从文章叙述的事件中体会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及文学的感悟力。全文语言诙谐幽默,笔调简洁明快,学习时可调动学生的语言体验细细体会,以此激发阅读马克·吐温其他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体悟作者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追求,使学生初识文学的魅力。2.了解本文叙事的详略之处,体会马克·吐温作品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3.品味文中的真情实感,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唤醒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讲述《马克·吐温与理发师》和《死是千真万确的》两则笑话。

2.课前热身:请学生谈谈对马克·吐温的认识与了解。他何以让一位19世纪的大出版商成为那个时代无可争议的头号大傻瓜呢?

课件展示作者画像,简介作者。(可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3.读文正音:同桌两位同学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4.速读,理清作者的思路,弄清课文的结构:教师出示投影,展示文章的层次结构。5.马克·吐温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做了那么多近乎“恶作剧”的事,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一下他当时的心理动机,细读课文,说说少年马克·吐温的哪些方面令你钦佩,你最喜欢他的哪一点。

6.作者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新鲜而刺激,也非常成功,你有第一次尝试的经历吗?回忆一下你当时的感受。

7.揣摩语言,思考:马克·吐温的作品让人捧腹,让人深思,这得益于他独特的语言风格。本文语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加以说明。

四、拓展延伸

1.将本文与《金庸传奇》(节选自《读者》2003年第17期)做比较阅读。2.思考:你对近年来的少年作家现象有何看法? 3.课后阅读一部马克·吐温的作品,并学习做读书卡片。

摘自《语文建设》2006年第6期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理清本文记叙的事情,了解本文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二)品味文中的真情实感,从而领悟写出真情实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三)指导课外阅读,引导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引 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2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3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概括文中的主要事例。导入新课:

马克·吐温,英文写作“Mark Twain”,原意是“两英寻”,领航员术语,即水深12英尺,航船可以顺利通过。这是作者在密西西比河上当领航员时,常听测量水深的人喊这个词,后来便用它做了自己的笔名。

马克·吐温十二岁时父亲去世,他不得不外出谋生。先是在一家报社的印刷所当学徒,后来又当过排字工人、银矿工人、领航员和新闻记者,因此他并未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但是,丰富的社会经历和生活经验使他积累了众多的文学素材,为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马克·吐温一生创作了许多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还有政论、杂文、游记等。主要作品有《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傻瓜威尔逊》、《竞选州长》、《百万英镑》、《赤道环球游记》等。

马克·吐温,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也是一位负有盛名的幽默和讽刺作家,一直被推崇为“美国文坛巨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马克·吐温的《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二)读文正音

1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学生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诵读要求与策略:

能准确、清晰地读文,注意积累词汇;指出对方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2准确朗读下列词语。

伶俐 涉水 煞费苦心 粗糙 滑稽 猝不及防 撰文 言简意赅 戏谑 琐闻 乳臭未干趾高气扬 苛责 诽谤(三)简析释疑

1“叔父离家外出一周”,十三岁的马克·吐温独立办了一期《汉尼巴尔周报》,他在“第一次文学尝试”中做了哪几件事?产生了怎样的反响? 浏览要求与策略:

能在文中圈画与事件有关的词语,如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事件内容。明确:课文记叙了四件事: 第一件: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第二件:用恶作剧讽刺一家报纸的编辑。第三件: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

第四件:给一个新来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脚注。

其中,第一、二、四件事是详写,写出了写作原因、写作想法、写作过程和写作内容;第三件事是略写。

产生的反响:它们发表在《汉尼巴尔周报》的同一期上,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而且使这期报纸销量大增,使得周围的人不能不对年幼的作者辛辣老练的文笔刮目相看。2细读课文,说说少年马克·吐温的哪些方面令你佩服,你最喜爱他的哪一点。学生活动要求:

将课前预习和课上朗读的感受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备足理由。教师辅助策略:

以学生为品析的主体,鼓励学生自己去品味、发现并分析鉴赏,老师做好适时引导,准确评价,鼓励大胆的创见与质疑。3马克·吐温的作品有着独特的语言风格,你认为本文在语言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教师辅助策略:

教师要做好铺垫、引导工作,肯定同学的正确见解并能够适当扩展相关知识,可以用一些精彩语段辅助说明。(四)读文欣赏 学生活动要求:

朗读。品:创作与生活,贵在情真;味:语言与感悟,幽默辛辣。(五)课后小结

1查阅马克·吐温的作品,独立思考,提出问题。

2在书刊、互联网上查阅有关作品的评论以及有关作者的资料。3撰写主题阅读研究报告及口头报告提纲。主题阅读研究报告题目举例:(1)马克·吐温生平

(2)《____》的写作特色及艺术风格(3)《____》赏析

(4)我最欣赏的小说人物形象:____(5)重读《____》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活动导引 阅读活动要求:

阅读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的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激发对马克·吐温小说的研读兴趣。阅读活动策略:

学生自由组合为一个阅读活动小组,独立阅读,互相探讨,确立主题,撰写阅读研究报告。本课教学是“主题研究口头及书面报告”师生讨论部分;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阅读小说的钥匙;淡化知识点,留有空白,激发学生自己阅读研究的兴趣、热情。导入新课:

(1)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马克·吐温,说出阅读作品的真实感受(可读性、乐趣、困惑、疑问等)。

(2)教师介绍当初接触马克·吐温作品时的“心路历程”。(二)活动过程

1每组学生选派代表限时作口头研究汇报,全班同学为其评分。2教师讲评班级研究成果。(三)评价提高

学生口头报告主题研究成果,学生和教师对口头报告客观评分,教师讲评,在发言讨论和写作中总结心得。

学生修改研究报告,整理成集。

(选自李禧同主编《教案选编》)

教案第一次尝试 篇2

不知是从几岁开始,我就羡慕别人有一手挥洒自如的车技。那时我天天吵着要学自行车,妈妈同意后,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第二天,我迫不及待的来到了“练车场”。等待我的是一辆小小的,带着辅助小轮子的自行车。我可管不了那么多,一下子跨上车,鼓足了劲,使劲蹬,没蹬多久就摔了下来。那时,我第一次尝到了撞在硬邦邦水泥地上是什么滋味。妈妈说:“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心急,你得掌握要领啊!再试一次!”我听了这话,便仔细询问妈妈动作要领,然后以最“标准”的姿势再一次跨上自行车。当感觉车子就要倒的时候,后面有一股力量支撑着我,回头一看,是妈妈扶着我。经过反复的尝试,渐渐的,我不再需要人扶了,也不需要后面两个小轮子的帮助了。

如今我学会了骑车,当初又兴奋又笨拙的学车情景依旧深深印在脑海,因为它告诉我:有志者事竟成!

第一次尝试 篇3

每一个女孩都有梦想,李协也不例外。她读了很多书,都是关于如何成为一个芭蕾舞演员的。

Lake is her favorite.She hopes one day her dream will come true.She has taken ballet②lessons and all her teachers confirm she is a good student.

她最喜欢的是《天鹅湖》。她希望有一天能梦想成真。她参加了芭蕾舞培训班,所有老师都认为她很优秀。

One day she saw an advertise-ment that a famous ballerina troupe③will be performing in her hometown.

一天,有一則广告说一个著名的芭蕾舞团要在她的家乡演出。

Her thoughts ran wild.“I must meet up with the leader of the troupe and show him my skills,”she mur-mured to herself.

她看到后顿时思绪纷杂,自言自语道:“我必须见见团长,展示一下我的才艺。”

She dressed herself in her balle-rina costume④and managed to evade⑤the guards and hid in the dressing room.

她穿上芭蕾服,尽量避开门卫躲进了化妆室。

To her luck the leader entered and she timidly⑥knocked at the door.

很幸运,团长进来了,她胆怯地敲了敲门。

She bravely approached him and handed him a bunch of red roses and in her excitement the thorns pricked her hand but she did not make much ado about the pain.

她鼓足勇气走近他,送上一束红玫瑰。激动之余,玫瑰的刺戳到了她的手,但她根本没有在意。

The leader observed her action as she told him her dream,

在她给团长讲自己的梦想时,团长注意到了她的举止。

“Alright,you dance and I will give you my verdict⑦,”

“好吧,你先跳,我再说我的意见。”

But half way through the dancehe stopped her and said.“I’m sorry you’re not good enough!”

但是她只跳了一半,團长就让她停下来,说道:“我很抱歉你跳得还不够好。”

On hearing this Li Xie ran as fast as her legs could carry her and was ashamed.She gave up her dream.

听到这话,李协非常羞愧,拼命地跑开了。从此,她放弃了梦想。

Many years later,she heard that the same ballet troupe was performing in her town again.

多年以后,她听说原来那个芭蕾舞团又一次来到她家乡演出。

Bitter memories of the leader’s harsh⑧words came flooding back toher.

团长尖刻的话语涌上心头,这是一次痛苦的记忆。

This time she was determined⑨ to find out Why the leader had told her she was not good enough when all her teachers thought otherwise.

这次她决定向团长问个究竟,为什么别的老师都认为她跳得很好,而他却不这样认为。

This was his reply,“I tell this to every student.”She angrily shot back,“You’ve ruined my life!Then she got a further shock.”

团长回答道:“我对每个学生都这样说。”她生气地反驳说:“可是你毁了我的一生!”团长的回话让她更震惊了。

“I remember your gift of roses and how the thorns had pricked your fingers but you carried on braver⑩.

“我记得你送的玫瑰,刺戳到了你的手指,而你却勇敢地继续表演。

If you only had treated ballet like that and did not give up so easi-ly;therefore,you still deserve@myverdict!”

如果你能以那种精神对待芭蕾舞,就不会轻易放弃了。因此,我的意见对你仍然受用。”

【重点单词】

1.exception n.除外,例外;[律]异议,反对

2.ballet n.芭蕾舞

3.troupe n.(演出的)一团,一班 vi.巡回演出

4.costume n.服装,剧装

5.evade v.规避,逃避,躲避

6.timidly adv.羞怯地;胆小地

7.verdict n.裁定,定论

8.harsh adj.粗糙的,使人不舒服的,刺耳的,严厉的,大约的

9.determine vt.(使)下决心,(使)做出决定

10.bravery n.勇敢

11.deserve vi.应该得到

(思年 摘编)

第一次尝试 篇4

记得我第一次上台表演,我的心里是那么紧张,心砰砰的跳着,生怕跳错动作,我刚坐车去石,因为我晕车让车速慢了下来我们两个小时才到,到的时候我心砰砰的跳了好几下,我怕的不能再怕了。我们竟然演播厅,坐在后台等待着,快到我们的时候,我的心又开始砰砰的跳了。我心里默默的对自己说我要勇敢起来,因为我们这次可是要上电视比赛的呀,我一定一定要勇敢起来。不能拖后腿啦。

开始表演了,我有感的总上牌,我还是很紧张,我们开始表演了,在跳的过程中,我跳错了一个动作,我本来是笑着的,可是做错了一个动作,我就从笑到不笑了,表演结束了下了台,大家都说。你哪个动作错了啊你哪个动作错了?老师来了,对我们说你们一共错了多少个动作啊,我们无语了。老师说这就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老师,后来又说表现的很好。

第一次尝试 篇5

可是,问题来了,爸爸妈妈最近工作忙,不能陪我一起回去,这可怎么办才好呢?后来,妈妈想了一个办法,把我送上大巴车,让我坐车自己回姥姥家。行,就这样决定,我高兴地蹦了起来。

我拿出书包,把寒假作业和文具装进书包里,又准备好一套换洗衣服。准备工作做好了,整装待发。

第二天,妈妈把我送到车站,买了车票,售票员阿姨安排我坐在她旁边的位置。妈妈一再叮嘱我,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要保护好自己。其实,坐在售票员阿姨旁边就已经很安全了。滴滴滴,大巴车启动了,我挥挥手跟妈妈说再见,踏上了短暂的旅途。

车向前行驶着,我用电话手表给姥姥拨通了电话。“喂,姥姥我坐上车了,车牌号***”姥姥说:“萱萱真是长大了,在车上注意安全,我现在就去车站等你。”望着窗外的的行道树飞驰而过,我的心情也变得很急切。咦,这条路怎么这么熟悉?哦,这条路我记得,快下高速了。又过了十几分钟,到了车站,远远的就看到车站口姥姥的身影。车停稳后,我第一个走下车跑向姥姥的怀抱。姥姥一把抱住我,直夸我,我的心里跟吃了蜜一样甜。

第一次尝试作文 篇6

那时正值盛大的节日──春节的前夕,家家户户都是在忙着打扫卫生,买年货……我家也不例外。今年,贴对联的工作交给了我。

早上,我早早地醒来了,翻身下床,搬了张椅子,跑出了门外。首先,是撕下旧的对联。我用手便轻松地把它撕了下来,可使它粘在墙上的双面胶却是个“顽固分子”。我用指甲去刮它,可它却“不动如山”。我停了下来,心想,嗯,这么下去可不是办法,于是我跑进厨房,拿出了“开山刀”——小刀。我一只手按着刀把,一只手按着刀身,一下一下地刮着双面胶。但它对小刀非常看不起,刮了好几分钟,它只是轻轻地抬起脚罢了,我又停了下来,嗯,只用小刀好像收效甚微,看来要换个方法,突然,我想起来用水淋湿双面胶后,它会很容易被弄下来。于是我立刻跑到厨房,接了一盆水,端到门外,先用湿布把要刮的双面胶擦湿,然后再用小刀从角刮双面胶。果不其然,小刀势如破竹,三下五除二地把双面胶刮了下来。我很高兴,乘胜追击,不一会儿,所有的双面胶都被根除了。

接下来,便是重头戏:贴对联了。

我拿出对联,先分好上联,下联和横联,然后在适当的位置贴上双面胶。准备工作完成了。接着,我先撕开上面的双面胶,把对联的上半部份固定好,然后把下半部分的双面胶撕开,小心翼翼地把下半部分固定好,防止没铺平。然后,我照样子把另一幅对联也贴好了。最后,我搬来一架梯子,把横联平平整整地贴在墙上,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妈妈走了出来,看见贴在墙上的对联,她十分高兴,对我表扬了一番。

一次作文教学的新尝试 篇7

关键词:仔细审题,引导感悟,评析总结,解读写法,独立完成

现在的作文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模式:教师把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 把字数、题目的要求说一遍, 然后再给学生读几篇范文, 就开始让学生写作文, 而学生呢?拿出自己的“秘密武器”──各式各样的作文选, 从这篇文章里抄一段, 从那篇文章里抄一段, 通过“剪切、复制、粘贴”等步骤, 拼凑成一篇勉强能符合要求的文章, 成绩好的学生稍加改造一下, 润润色交上去;成绩差的学生, 直接交上去完事。长此以往, 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但不能提高, 有的甚至下降。“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我想能不能摸索出一个让学生自己想写作文的作文教学模式, 这种作文教学模式不再让学生挖空心思地去抄袭作文选, 而让学生自己想写作文, 让他们的作文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理可阐。

这次, 我让学生以《感恩》为话题, 写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就尝试采用这种“四步作文教学模式”,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种作文教学模式主要内容是:

一、教师首先指导学生仔细审清作文题目的题意, 引导学生对题意进行理解和感悟

作文课一开始, 我就用录音机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让全班学生站起来合唱, 尽管学生们唱的不够整齐, 但是学生却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感恩教育, 很多学生感动得掉下了眼泪。接着, 我说出了下面的开场白:“同学们, 感恩是什么意思呢?感恩就是对曾经有恩于我们、有助于我们的人的一种感谢, 感恩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同时感恩也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如果你能感恩父母, 你就能分享到家庭的快乐;如果你能感恩教师, 你就能分享到纯真的师生情;如果你能感恩同学, 你就能分享到一份亲密无间的友谊;如果你能感恩我们的祖国, 你就能分享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如果你能感恩我们的社会, 你就能分享到当今社会的和谐、民主……说完这些开场白后, 我就引导学生让他们说一说, 他们要感恩的对象是谁?应当怎样感谢他们?有的学生说, 要感谢我们的父母, 因为父母给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 这是我们一生也不能感恩完的;有的学生说, 我们要感谢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因为他们曾经给我们以无微不至的关怀;有的学生说, 我们要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 没有强大的祖国作为我们坚强的后盾, 我们就不会有今天幸福的生活, 也不会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有的学生说, 我们要感谢我们的老师, 是他们给予我们无穷的智慧;有的学生说, 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同学, 是他们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我听到这么多的同学踊跃发言, 各抒己见, 我觉得非常高兴, 我觉得这正是引导学生对题意进行理解和感悟的最佳时刻, 于是, 我总结说, 通过你们的发言可以看出, 你们对本次作文的写作要求、题意理解感悟的差不多了, 只要把你们要感谢的人通过具体的事写出来, 稍加修改, 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不信, 你们试试看!听了我的这些话, 学生们写作文的信心大增, 个个跃跃欲试, 比以前遇到写作文时, 担惊受怕好多了。

二、教师对学生理解的作文题意进行评析、总结, 尽量使学生的文章能符合本次作文的写作要求

同学们, 你们刚才的一些发言很好, 说出了你们想要感谢的人, 也说出了你们想要感谢的方式, 但老师认为最值得你们感谢的还是你们的父母, 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你们的生命, 所以再没有比你们的父母更值得你们感谢的了, 但感谢不能只挂在嘴上, 也不能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要切实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例如, 当你们的父母拖着疲惫的身体干活回来时, 替他们捏捏背、揉揉肩;吃过饭后, 主动替妈妈涮涮筷子、洗洗碗;睡觉前主动给父母用温水泡一次脚;在父母劳累时递上一杯热水……这些都是很好的感恩, 同时也是很好的表达方式。但是同学们, 有时父母误解了你们, 你们有没有向你们的父母发过火, 甚至做出了更为过分的事情?老师有一个例子, 请同学们评判一下它的对错好吗?有一个小女孩, 因为和妈妈赌气, 离家出走了, 由于她身上没有带一分钱, 饿得打晃, 一个卖烧饼的叔叔看她可怜, 给了她一个烧饼吃, 她接到烧饼就连忙感谢说:“谢谢你叔叔, 你比我的妈妈还亲!”这时, 这个卖烧饼的叔叔十分生气地说:“你这个傻孩子, 就凭这句话, 都不该给你这个烧饼吃!你怎能说出这样的憨话, 就是给你一千个、甚至一万个烧饼也不及你妈妈对你感情的万分之一啊!你的妈妈给予你宝贵的生命, 还有谁能与她相比?而你现在还在这里抱怨你的妈妈, 你知道吗?如果你的妈妈听见了会有多伤心?你知道吗?你的妈妈为找你现在还不知在哪里疯狂地奔跑?”小女孩眼里噙着泪说:“叔叔, 我错了, 我这就去找我的妈妈!让她放心, 让她知道她的女儿是安全的。”我刚把这个故事讲完, 学生们为我鼓起了长达两分钟的掌声, 他们个个眼里含着泪, 似乎对自己的父母又多了一分理解。这时, 我将本次作文的写作要求提出来让学生理解。

(1) 本文要以“感恩”为题, 以“感恩”为线索组织文章。

(2) “感恩”的对象可以是父母、亲人、老师、同学、祖国等。

(3) 文章的表达方式要求以叙事为主, 描写、抒情、议论为辅。

(4) 文章的字数不少于600字, 字体要工整, 抄写要规范。

希望大家按照本次作文的要求去做, 写出令人感动的真事, 抒发出令人感动的真情。

三、教师给学生读范文, 同时, 解读这些文章的写法, 以供学生借鉴

在这个环节里, 教师可以自己预先找几篇有关“感恩”的文章, 在作文课上给学生范读一下, 一边让学生听, 一边给学生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精彩写法, 以便学生在写作文时能借鉴一下。当然, 也可以让学生推荐几篇有关“感恩”的文章, 让他们在课堂上范读, 让学生说说这些文章的写法好在哪里?有哪些可借鉴的地方, 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写本次作文时要注意的等等。实践证明, 这一环节对学生的写作非常有帮助, 是引导学生处理素材的好方法。

四、学生独立完成作文

1.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构思文章, 自己怎么想的, 就怎么写, 只要作文以“感恩”组织材料, 巧妙处理素材, 恰当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几种表达方式, 本次作文一定能写好。

2.让学生今天必须按时完成本次作文。

一次令人欣喜的尝试 篇8

难题

自2001年以来,德州市共接收安置自主择业转业干部近200人。在工作实践中他们感到,加强自主择业转业于管理服务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最关键的是做好创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自主择业转业干部大多处于35至45岁这个年龄段,到地方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择业,或者创办自己的企业。种种迹象表明,只有经过专门的创业培训,才能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才能发挥好这A才群体的资源优势,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为此,自2005年开始,德州市军转办就先后对130余名自主择业转业干部进行走访座谈,了解他们自主择业后遇到的突出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征求他们对培训的组织形式、课程设置、时间安排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为做到“贴近实际、科学合理”,切实达到“缺什么补什么”的目的,他们打破转业干部培训必须由人事部门组织的固定思维,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作,为军转干部量身定制培训课程,于去年12月开办了首期自主择业转业干部创业培训班。

培训

教室环境不是教员在上、学员在下,而是把课桌围成一圈,像在开圆桌会议;授课方式不是教员讲、学员听,而是互问互答,互相启发。通过小班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参观见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一场别开生面的创业培训拉开了序幕。

培训以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编写《创办你的企业》为教材,重点培训创业意识、企业构思、市场评估、人员管理等创办企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创业意识培训主要衡量自主择业转业干部是否适合办企业;创业计划培训是明确创业要经历的各个环节和步骤,衡量自己的企业能否开办下去;创业计划书则将培训中所做的练习系统登记,形成自己的创业计划,并可根据创业计划采取行动,开办自己的企业。

服务

培训目的不仅要让自主择业转业干部将创业的激情转化为理性的思考,完成自己的创业计划书,而且能够提供后续支持服务,帮助他们创建有生存能力的微小型企业,成长为真正的企业家。

2002年自主择业转业干部刘法洪,转业后一直从事苗圃生意,因缺乏企业经营专业知识,经营状况不够理想。他带着实际问题参加了创业培训班,收获颇丰。通过创业培训和跟踪扶持,他说:“创业培训班从根子上帮助了我,使我学到了真正管用实用的知识。”

第一次尝试作文 篇9

秋天与别的季节不同,放眼望去,一片金灿灿、闪闪发光的稻子,像一条金色的长龙。树上柿叶全掉光了,只剩下几十个又黄又橙、圆滚滚的大柿子。

我们先去外公外婆家,大舅一家和外婆他们住一起,这时,家里的稻子都收割完了,这些稻子正躺在地上晒太阳呢!听大舅说一会儿就要把稻子收起来,拉去卖,我便自告奋勇地要和他们一起收,大舅他们也佷爽快地同意了我的请求。

可开始干时,我才意识到这是一份苦差事。虽然干活前就戴上了草帽,但在这耀眼的阳光下,还是晒得厉害,手里拿一把有半人多高的大铁铲,又高又沉,把地上的稻子铲起来、丢进大车斗里,地上全是灰尘、一铲、稻子连尘土一起铲了起来,再一丢、尘土满天飞,吓得我去找了一个白口罩,可尘土还是尘土,不一会儿洁白的口罩就成了黑口罩。但曾经答应好了要去帮忙的,怎么能失言呢?最后还是要埋头苦干。那么一大片、这是要收到猴年马月啊!我在心里埋怨着。不一会儿,我就汗如雨下了,但看到快被收完的稻子,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就更起劲地干了起来,太阳已经偏西,堆成山的稻子也都收完了。

第一次尝试小学作文 篇10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一次尝试小学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次尝试小学作文1

“啊……”在游乐园里,过山车上的人们正在哇哇大叫,我站在一旁,真是惊呆了,刚刚跃跃欲试的勇气早已跑到了九霄云外,那台巨大的机器就像威武的雄狮,令人畏惧,就算是头大象也要退避三舍吧!

我双腿颤抖得越来越厉害,仿佛要蔫了似的。看着它那双“铜铃大眼”心跳不由加速。而它,目空一切的样子,似乎洋洋得意奸笑了起来,它嘲笑着我的无能,嘲笑我的胆小,嘲笑我是个没用的人,根本驾驭不了它。我瞧了瞧它尽情奔跑的地方,是那样的“陡峭”,要想驾驭它,仿佛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那一刻,我完全傻掉了。

我想当逃兵,它的威慑力太强大了,自己的狼狈样儿被它发现了,它好像又奸笑起来。我实在忍无可忍,决定把自己的勇气证明给它看,想到这里,就下定决心,快速坐到了这个庞然大物身上,它不可思议地望了望我,又急速奔跑起来,努力想把我搞得头晕目眩。可是它却不知,我是绝对不会再次临阵脱逃的。

我要和它“决一死战”,拼个“你死我活”。它不断奔跑着,忽然又来了个三百六十度旋转,侧着身体挥洒汗水,还不停地拐来拐去,横冲直撞。可是,我一定要证明自己的勇敢,于是紧紧抓住它的脊梁,接受着艰难的考验。它不耐烦地摆动着庞大的身躯,充满了风险,它不断向我进行恐吓,可不一会儿它就精疲力竭了。

这次,我终于打败了最令人恐惧的游乐设施——-过山车,也知道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勇于尝试,只有在尝试中,才能展现出最棒的自己!

第一次尝试小学作文2

第一次尝试,尝试什么?尝试第一次写古代诗词。第一次尝试,尝试什么?尝试第一次写骑自行车。第一次尝试,尝试什么?尝试第一次写古文……

尝试第一次骑自行车。看样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其实要真真正正地学起来,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比起4个轮子,真是没办法骑了!4个轮子的自行车,不用学就会。然而2个轮子的自行车,没有人天生就会的。生日那一天,我觉得就是我的幸运之日。而我梦寐以求的自行车终于到手了。

拿回家的时候,兴奋的我,不由自主的忘记了烦恼。立马坐上自行车,踩下脚踏板。竟然没有摔跤,这是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可是好景不长,“砰”的一声,摔跤了。可惜,我没有放弃,扶起自行车,坐上去,蹬下脚踏板,情不自禁的加速起来,轮子也迅速转,感觉像飞一般的爽。哇!成功了!我控制了这辆梦寐以求的自行车,由于骄傲的原因,又摔了一跤……不过没有关系,只要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其他什么事情都不会影响的我的心情。

这飞一般的感觉,可不是一般的爽。而是你感受不到的爽。我飞速的前进着,谁也阻挡不了我,哈哈哈!速度也不是一般的快,而是你瞬间的一阵风。差点把你人都吹起来了,如果是一位很瘦的女孩,会有轻飘飘的感觉哟!

自行车,需要量身定制,13岁了,还用10时买的自行车,可惜有点小了!不过还能用。

第一次尝试小学作文3

我小时候特别淘气,印象最深的是6岁那年的“飞行”尝试。

一天,我和几个伙伴在大院子里玩,不时有几只鸟儿从我头上飞过,于是,充满想象力的我,决定学习鸟儿去尝试“飞行”。我所说的“飞行”,不是乘飞机、乘火箭那一类,而是用一股长绳绑在一人腰间,再由另外几人从高处拉动,将被绑的人悬空的`—个游戏。我把这想法告诉伙伴们,很快就被认可了。于是,我们快速地从家里找来一根绳子,另外几个大一点的伙伴将绳子牢牢地系在我的腰间。一切准备就绪,伙伴们爬上二楼,把我慢慢地拉高。我的脚渐渐脱离地面,离地面越来越远、越来越远……到了接近两米的高度时,绳子停了下来。此时的我像一只刚学会飞行的小鸟,既紧张又兴奋,在空中不停地挥舞着双手,欢快地高呼,但却忽视了同伴的状态。不一会儿,耳边响起呼呼的风声,我从天而降,随即跌倒在地,耳边传来了同伴们喘息的声音和大家的笑声,也许,他们也和我一样“飞”累了……

如今回想起那次“飞行”,感觉自己很吃亏——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如此短暂,还狠狠地摔了一跤,又被父母教训了一顿。不过,那次“飞行”也让我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人还是脚踏实地比较好。

第一次尝试小学作文4

童年是七彩的,像雨后天边的彩虹。童年是快乐的,像盛夏里的一口冰激凌。当然,童年也少不了第一次尝试的乐趣。

记得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奶奶让我尝试一下独自洗澡。我挺开心地走进浴室。刚一进去,担心的奶奶就来了:“我已经给你调好水温了,按一下就行,别动了,要不会烫着你。”我一边答应着一边打开喷头,把头发弄湿。这时奶奶又来了:“粉色的瓶子是洗发水,蓝的是沐浴露,别用混了。”“知道了!”我暗自笑奶奶太唠叨。我刚把洗发水挤出来开始洗头发,奶奶的大嗓门又响起来了:“有泡沫了吗?”“有了!”唉,奶奶可真是爱操心啊。我把头发冲干净,奶奶干脆跑进来了。“你把沐浴露挤在沐浴球上,揉出泡沫再往身上搓,我给你把沐浴露打开!”说着就把沐浴露的盖子打开后递给我。“哎呀,我自己弄吧。”心想这是把我当成小婴儿了呀!就这样,一会奶奶问身上有没有洗不着的地方,一会儿又说一定要冲干净。她还幻想出各种危险状况和麻烦事儿,然而麻烦事儿并没有发生。洗完澡我对奶奶说:“您完全没必要跑来跑去的,我自己可以的!”奶奶也为自己过分担心的行为笑了。

我知道很多事情都得有第一次尝试,希望大人们让我们自己解决,相信我们能做好。当然,我知道奶奶这样做是对我的一份浓浓的爱。

第一次尝试小学作文5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的心情也随之“阴转晴”了。因为今天是小模特海选——T台走秀。

妈妈和我来到美容店,化妆的阿姨看了看我,挥手示意我坐下。她手脚十分麻利,三下五除一二地就把妆化好了。我看了看镜中的自己,吃惊不已,心想:镜子中的那个美美的小姑娘是我?过了好久才反应过来——那是化妆后的我。

来到恒隆广场,看见周雨、王芷铭、谭天悦、李诗琪都已经在等候上场了。妈妈告诉我:我是第708号,我正准备松口气儿,周雨就告诉我:不是按号子走的,而是按先来后到走的,我不由得大吃一惊。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终于轮到我了,我昂首挺胸,一脸自信的走过去,再走回来……虽然走完了,但是我还是不停的喘着粗气。

“现在播报普及名单……”我竖起耳朵仔细的聆听,但并没有听到我的号码。我大失所望的低下了头。“现在播报待定名单:705号、708号……”“吓坏我了,幸好没淘汰。”我小声的自言自语道。

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篇11

看着地上揉成一堆纸团,我问自己。

桌子上的本子已经被扯了好多张,最新的一张,仍旧只是一个空荡荡的题目“只要梦还在”,它仿佛是一个古怪的精灵,尽情地嘲笑着我。

回头看了看闹钟,我已经在苦思冥想了两个多小时。不过是一篇作文而已,我却写了这么久。我心想:一定努力写好,不管好与不好,我都要好好写。我硬逼着自己动笔写下几行汉字,可真写了,它就变成了地上的纸团。此刻我的处境已经是对题目最后的诠释——糟糕,彻头彻尾,从里到外的糟糕。

可恨?可叹?还是可悲?

我沮丧地趴在桌子上,实在是一丁点儿灵感都没有哇!老天啊,哪怕是瞬间一丝一毫的灵感,我都会抓住的,对,一定牢牢地抓住。我努力尝试过了很多次,写下了几个汉字,还是不行!可恼可恨!

可恶,真是太可恶!

我想尽一切办法,尝试一切可以尝试的办法,可是靈感还是没有出现,灵感似乎在与我捉迷藏,不管我怎么找,它都不出来。我要崩溃了。可是,我就在这时,想到了一个办法。

我起身,向厕所走去。据说人在厕所里往往会收到意外的灵感。可事实是,我只收获了排泄的感觉,还弄得臭气熏天,活活地让自己的鼻子受罪,眼睛受虐!唉,真倒霉,一言难尽!

不知过了多久,满地都是我撕的纸,狼藉一片。我依然坐在桌前,盯着作文本,仍然没有一丁点儿灵感,连撕纸都没耐心。那犬牙参差的纸屑儿似乎在嘲笑我的无能和懦弱。

地上的纸团更多了,作文簿上仍然只是一个醒目的题目,悠闲地躺在那儿似乎在睡觉样的。

当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张儿时的照片。我想起了儿时无忧无虑的时光,想起了儿时的梦想, 突然灵感就像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蹦了出来,于是我拿起笔随着思绪的蔓延,我挥洒如雨地写着,越写越有劲儿,不一会儿一篇文章就大功告成了。

其实有时候,灵感会和你捉迷藏,逗你玩。只要你去尝试,我相信一定会成功。

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这让我变得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只要肯努力什么事情就可能成功。写作,就是这么回事儿!

(指导教师:王纪金)

一次新教材下教学内容变更的尝试 篇12

面对2007年改版后的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三章——《设计应用文档》, 每次到这章快上结束的时候, 都觉得好像还差点什么, 对于word里“表格”这个菜单栏, 新教材只在最后作品评价实践学习中才作为一个副产品出现, 无论从讲解到应用都只是微微带过, 这不但让word的功能大大的打了折扣, 也让学生对于word的充分认识打了折扣。虽然在新教材的第四章《数据统计与分析》中讲解到了《表格规划和修饰》, 但是excel中的表格和word中的表格侧重点是不同的, 应用的地方更是不一样的, 所以面对表格这是一部份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 我并没有像教材那样一笔带过, 而是作为了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部分来进行了讲解和练习的。这样不但能把表格讲解清楚而且还能为excel的表格讲解奠定了基础。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 面对表格制作的讲解, 无论是课堂本身的内容, 还是上课的形式, 在多次教学之后, 都显得和新教材、新教学理念有点脱节, 创新不够, 方法单一。不一样的学生, 一样的教学内容, 学生各方面能力在新的教学理念下不断变化, 这样显得教学很无力, 到底学生在这个部分想学会什么, 应该学会什么, 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有所提高, 这是在我上了几遍表格这个内容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给出问题, 启发教育, 解决问题, 这样的教学模式一路走过来显出了它的优势, 但是同样的教学模式下, 效果也不是都好。老师面对不一样的学生给出的问题不能一成不变, 这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怎样启发, 从哪个方面启发, 怎样启发能显出问题的方向, 这是一堂课成功的手段;而问题最终由谁解决, 解决到什么程度, 则是一堂课成功的标志。

表格的教学一直都是给学生一个简单的表格, 让学生模仿, 然后说可不可以这样, 或者可不可那样, 接着又出来一个新的表格, 再模仿, 结果学生做的就是不停的模仿, 我们不能否认, 学生在操作中有一定的提高, 但是学生对于他们为什么要学这个很模糊, 学生的能动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现在的学生大多不缺乏对于如何操作的接受能力, 他们缺乏的是方向, 一个学好了能做什么的方向, 我们课堂上要帮他们解决的是怎么操作, 更重要的是解决会了这些我们应该如何应用到实际中去。生活中到处都是表格, 虽然好多并不是以表格的形式出现, 但实际上用表格让我们化整为零, 最基本的就是它没有修饰词, 是什么一目了然。如果嫌太单调, 利用已掌握的知识, 也能让它变得不一样, 我的这一次尝试, 我的这一堂课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直奔主题而去的。

因为新教材简略了表格这部分内容, 这对于我的教学, 一方面是有利的, 可以不受教材的束缚, 充分根据学生的情况讲解, 但另一方面却又难以把握好讲解的难易程度。为了充分备好表格这部分的课, 我精心设计每一个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问题, 学生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对新课的掌握, 最后在实际中的应用, 让这三方面在课堂上充分相结合, 这就成了我上课不变的宗旨和目标。这节课是对于有了一定表格制作基础的学生来说的, 给一个表格单纯的模仿, 已经不是大问题, 对于这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制定, 我和以往不同的是更注重“灵活”二字, 不是单纯的“灵活”, 而是最实在意义上的应用, “灵活”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从不同的内容里提炼出表格。这个目标的提出, 加大了教学难度, 也增添了课堂的灵活度, 也给了学生一个最新意义上的挑战, 让他们在相同内容的学习上有了一个新的学习体验, 这个也是这堂课的一个灵魂的基础。在出现一段文字时, 的确学生有了不一样的反应, 因为他们不知道老师要干什么?这是兴趣之一, 再加上文字的内容可以随着当时的学生关心话题来不断变换, 这是兴趣之二;有兴趣作为教学的基础, 为一堂课的成功展开做好了充分热身活动。这次尝试中还有一处, 我觉得应该值得推敲, 那就是任务的连贯性。我们讲究任务的层层递进, 难度的加大, 最后学生对于任务的完成, 也就是学生是否完成了老师给的例子, 完成的例子越多就说明掌握的越好, 其实这对于学生来说太没有挑战性和创造性, 发散性思维在这种教育培养下也难以实现。所以我索性任务只有一个, 那就是把一段文字能变成一张清晰的表格, 就算是任务的完成, 但是真正要做好一张表格, 那就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了。在帮助学生能够基本全部完成表格制作后, 通过我的表格展示, 我加上了图片, 加上了底纹, 加上了很多色彩的元素, 让他们知道, 表格可以在他们的想象下变得多彩多样, 为了不限制他们的发挥, 我给学生资料库。

课堂进行的当中过程也有不顺手的地方, 比如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有困难, 给的时间不够, 在为了要在一堂课内完成一定任务的前提下, 耐心有点缺失;还有我以为给了学生很多想象的空间, 但由于长期的习惯性思维, 他们已经懒得去想, 去动脑筋, 习惯去模仿, 所以出来的作品并没有我预计的那么让人满意;更有就是资源原本认为给的越多越好, 让学生的选择更多, 但却适得其反, 学生却因为多变得手足无措, 什么都想要, 结果什么都没有要到, 确切的说没有要到位, 所以资源的量上我还欠考虑。总的来说这次变更的尝试效果还不错, 学生愿意和老师配合, 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 做一些有创造性的发挥, 接下来我除了要认真去设计每堂课任务, 还要做的就是通过以后的每一堂课来慢慢解决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的惯性思维方法问题, 因为学生毕竟不是机器, 不能只做简单模仿工作, 运用的实际中去, 才是最终目标, 正所谓实践才是硬道理。

这只是我在新教材下的一次教学内容变更的简单尝试, 但它却让我尝到了足足的甜头, 每次课上学生们恍然大悟的神情, 心领神会的交流, 我深深明白了把同样的教材内容变成不一样的、学生爱上的教材内容才是我们老师努力的方向和最终应该达到的目标。

摘要:在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改版后, 对于未能详细讲解的“表格”这部分内容做了充分的加工整理, 无论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思维上都做了一些变更的尝试。

我的第一次尝试 篇13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科学尝试。

首先我要先准备一些材料。用什么做才好呢?我冥思苦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出来了。我拿出一张卡纸(因为卡纸要比彩纸厚)、一把剪刀、一个尺子、一根铅笔还有一个胶棒。我用尺子和铅笔在卡纸上画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把它剪下来。之后我又用手把它卷成一个比圆锥多两个角的立体图形。用胶棒把它们粘起来。在在这个近似的圆锥的两边剪一个相对应的横道。在卡纸上画两个三角形,把它们插在横道里。最后我又在圆锥的顶点上插上一个风扇似得模具。

我的第一次科学尝试 篇14

在我的童年里,我做过许许多多有趣的科学尝试,可是,我的第一次科学尝试,至今仍刻在我的脑海里,令我记忆犹新。

二年级上体育课时,老师让我们围着操场跑两圈,我穿着黑色短袖,当跑完两圈时,我累得气喘吁吁,面红耳赤,豆大的汗珠从我的额头上滚落下来。这时,我看看旁边的同学,反而很平静,也没有流汗。忽然,我注意到她穿着一件纯白色的上衣,脑子里便有了一个疑问:难道时因为她穿着白色上衣而感到不热吗?

于是,放学后,我飞快地回到家里,快速地查找着资料,想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忽然,我看到有一页上面写着:黑色吸热,白色抗热。下面有一个小试验,我决定试一试。

首先,我拿了两个小杯子,装上相同的水,然后剪一张正方形的黑色彩纸,和一张相同大小的白色彩纸,将它们盖到两个杯子上。

过了一会儿,我仔细观察两个杯子,发现被黑色彩纸覆盖的那个杯子里的水少了一点点。我心想:这不足以说明黑色吸收光和热,再等一会吧!

两个小时以后,我再一次去阳台观察它们,我惊奇地发现:被黑色彩纸覆盖的杯子里的水明显地减少了,几乎没有水了,而被白色彩纸覆盖的杯子里的水几乎毫无变化。这足以证明了黑色具有吸收光和热的性能,而白色不具备这些,要不然体育课我也不会这么热了。

通过这个试验我明白了:任何事物我们都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动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从失败中获取经验,从成功中汲取知识。

教案第一次尝试 篇15

语言测试的重要性无容置疑, 它不仅是评估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举措, 还是老师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因而测试题的有效性或其效度研究从来就是教学工作者的首要课题。众所周知, 设计一篇阅读测试题不仅要考虑题目的难度, 还要考虑题目的合理性和逻辑性。一个标准的阅读题目包括一个题干和四个选项, 题干和正确选项应该是一个有效的整体, 不能与原文有任何偏离;此外, 三个干扰选项也要具有一定的干扰效果。然而, 这往往会对阅读测试题的效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正确选项可能游离于原文语篇的框架之外, 或者某个干扰项也吻合原文的语篇结构, 造成一题两个正确选项的问题。本文主要是通过语言语篇层次来探讨阅读测试的效度问题。

笔者分析研究了三个班两次测试的300份试卷。根据卷面成绩和任课老师的建议, 把这些学生分成好生组和差生组。然后分别分析他们在阅读测试中的做题情况。同时根据做对题的人数把这些阅读试题分成难度题和容易题两种。这次研究我分析了好生组和差生组做难度题的情况, 收集了一些有此类问题的阅读测试题, 并尝试用语篇理论来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

2 阅读测试效度与语篇结构

测试效度 (Test Validity) 亦称测试的有效性, 指一套测试对应该测试的内容所测的程度。阅读测试效度也就是测试阅读理解能力的问题, 而阅读理解则主要是体现在文章语篇层次上。语篇语言学是一门相对新兴的学科, 它不同于传统的语言学在语言的描叙中只停留在句子层面上的分析, 而是超越“句子”上升到“语篇”层面进行语言研究。Halliday和Hansan (1976) 认为语篇是一组使用中的语言, 它既非小句或者句子之类的语法单位, 也不受长短的限制。语篇应该被视为一个语义单位, 它表达的是意义而非形式。Beaugrande和Dressler (1981) 从人类的交际视角来描写和诠释语篇的构成, 对语篇有了更加严谨的定义。提出了满足语篇性的七个标准—衔接 (cohesion) 、连贯 (coherence) 、目的性 (intentionality) 、可接受性 (acceptability) 、信息性 (informativity) 、情景性 (situationality) 和篇际性 (intertextuality) 。

根据Beaugrande和Dressler (1981) 的观点, 语篇世界是由概念和关系组成, 概念是“大脑中能够回想或激活的多少具有统一性与一致性的知识构型”, 关系则是“一个语篇世界中同时出现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如此看来, “连贯不仅是语篇的一个特征, 更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认知过程。” (胡曙中, 2005) 。语篇的连贯实际上就是语篇接受者根据语境信息和语用知识来把握语篇生产者的意图和目的。在黄国文 (1988) 看来, 衔接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 是语篇的有形网络;连贯存在于语篇的底层, 通过逻辑推理来达到语义连接, 是语篇的无形网络。目的性是指作者的主观态度, 也就是说语篇生产者为某个目的而创造一个有衔接和连贯的语篇。可接受性是从语篇接受者的角度来看的, 语篇接受者希望阅读文章是衔接、连贯并与自己有关。信息性是指文章的语篇事件是为读者所熟知还未知的。情境性指的是一个语篇与事件情景相关联的因素, 包括语篇本身实际发生时的环境和场景, 语篇生产者和接受者共有的知识。篇际性指的是一个语篇的使用有赖于使用者对其他语篇知识, 也是说一个语篇是对以前的语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继承和发展。

由此可见, 语篇是言语作品, 是语言实际交际过程中的产物。任何阅读文章, 无论形式如何都应该在语法、语义上。本文将从Beaugrande和Dressler的语篇七个标准来分析我在两次测试中收集到的有问题的阅读题, 试图从语篇的视角来找出这些试题的问题所在, 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在测试后对试题的总结、归纳, 并在将来的设计和发展测试过程中, 尽量减少测量错误的影响, 加大想要检测的语言能力的测试力度, 提高测试效果。

3 试题效度分析

例1 There is another conversation which from our point of view is equally important, and that is to do not with what is read but with how it is read.We call this a“process”conversation as opposed to a content conversation.It is concerned not with meaning but with strategies we employ in reading.If we are advanced readers, our ability to hold a content conversation with a text is usually pretty well developed.Not so our ability to hold a process conversation.It is precisely this kind of conversation that is of importance when are seeking to develop our reading to meet the new demands being placed upon us by studying a higher level.

衔接方式包括:“another”指代前文说过的一种“conversation”;不同的代词“that, it, this”也清楚表达了文章的衔接;词组“as opposed to”说明了“process conversation”与“content conversation”的差异。同时还用省略句“Not so our ability to hold a process conversation”表明我们的“process conversation”的能力不如“content conversation”的能力。连贯性上该段文字围绕着何为“process conversation”, 如何进行以及它的意义这样一个主题来进行的。该文的作者目的就是想向读者传递阅读好似对话这一观点。这篇关于阅读的文章与大多数读书人关系极大, 因而都能为他们所接受。这就体现了该语篇的可接受性。该段文字把阅读比喻成对话有一定的信息度。情境性是这篇文章反映了大众对阅读的热情。该文体类似普通学术性文章, 旨在告诉读者一种阅读方法。

我们来看看有关这段文章的一道阅读题:

If we want to develop our reading ability at an advanced level, we should_____.

A.learn to use different approaches in reading different texts (答案:A)

B.make our reading process conscious

C.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tent of a text

D.take a critical attitude towards the author’s idea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A, 但是好生组和差生组做的结果差不多, 两个组都有人选了A、B、C、D。如此分散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考生 (无论好组或差组) 在做题时的困惑。现在我们从语篇的层面上分析该道阅读题的问题所在。首先题干存在两个语篇问题, 其一, 从连贯的层面上看, 该篇文章的主题是用比喻的方法讲述阅读理解的认知过程, 目的是想让读者通过了解这一阅读心理过程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而并没有具体指出如何提高阅读能力。而这道题的指向却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第二, 在衔接层面也有指代不清之嫌:

advanced level是指的“content conversation”还是“process conversation”呢。再看选项中的正确答案“learn to use different approaches in reading different texts”, 它让好学生如此难以判断, 也是因为与原文在连贯性和目的性上出现了偏差造成的。原语篇虽然说到了strategies, 但并没有进一步细说如何使用strategies。而且文章的目的只是让读者了解阅读的心里过程。一般来说, 人在理解一个语篇时, 语篇的形式特征并不重要。“他们自然地假设语篇是连贯的, 然后按此假设来解释语篇” (Brown&Yale, 2008) 。当语篇中出现关系不明或有碍衔接或连贯的情形时, 他们可能采用各种方法来判断。而这些方法可能是非语言的, 也不是语言水平决定的。

例2 Recent economic hardship has given the customer increased power in Europe as retailers fi ght to win their share of reduced disposable income.This has meant falling prices, plenty of special offers and re-examination of what consumer service really means.

The Europeans have to re-examine what consumer service means because_____.

A.Retailers are under increasing pressure to improve their service and carter more for consumer demands. (答案:)

B.America has been set as an example of good consumer service

C.They are aware that attitudes to shopping and consumers may vary in different countries.

D.Consumers’income has been reduced.

这段文字更能表明几个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

从这个图表中, 能明显地分清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recent economic hardship”是大因, “retailers fight

to win their share和consumers'reduced disposable income”是两个小果;而“falling prices, plenty of special offers”和“reexamination of what consumer service really means”则是具体

行为。考生可以从语篇的可接受性和情境性上选择A, 也可以从语篇的连贯性上选择D。这也说明了考试时好生组中有相当数量的同学选择D的原因。

4 结论

在这两次测试的阅读题中, 有问题的阅读题多半都出现在语篇的连贯性上, 这可能与试题设计者想让题目更有难度更难判断有关。本次研究从语篇的角度来分析有问题的阅读试题, 而非单纯从语法和句法上分析。希望本文有助于今后的阅读试题设计能从一个新的视角开展和规划, 从而使阅读试卷更趋完善, 更具科学性。

参考文献

[1]Beaugrande, R.De&Dressler, W.U.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 1981.

[2]Halliday, M.A.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3]胡曙中.英语语篇语言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猪先生去野餐》含反思下一篇:元宵节团圆祝福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