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2024-05-26

二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共8篇)

二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篇1

第一单元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春天里的发现”,内容包括《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语文园地一》,都是围绕春天来编排的。本组课文不仅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去探索春天的奥秘。《找春天》在呼唤着我们到校园、到野外去寻找春天,《古诗两首》告诉我们要用心去观察和感受春天,《笋芽儿》让我们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引起学生思考的童话故事。《语文园地一》也是一组关于春天的话题,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舞台。

【单元总体目标】

1、本单元要求会认38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不带拼音的短文,让孩子尝试着自己阅读,借助图画或其他方式认生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会说、会画、会唱春天,了解春天的特点,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

5、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去探索春天的奥秘。

【单元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融入春天,乐于观察,善于欣赏,勤于动手,善于表现。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要全面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用眼睛去看春天、用耳朵去倾听春天、用手去触摸春天,让学生去寻找春天,从而达到书本知识和生活常识的综合学习。

2、学习本单元后要使学生积累一定的关于春天的词语、会写几句关于春天的词语、能够背诵两首关于春天的古诗、能够用语言描述春天,并且能够用手中的笔画出春天。

3、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感情、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同时要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与积累结合起来。

4、引导学生在春天的大课堂里去主动学习,去寻找别人还没有发现的春天的脚

印,去探索笋芽儿长成竹子的奥秘,去想象春风、春花、春雨、春草像什么。

5、在理解本组教材时,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解读春天,解读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去阅读,去感悟,去发现。

【单元教学时间】

《找春天》

2课时

《古诗两首》

《笋芽儿》

《小鹿的玫瑰花》

《语文园地一》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3课时

1、找春天

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信息资料: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学生:课前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然导入:

1、谈话导入。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2、播放歌曲。(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二、自读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三、识字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四、朗读

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五、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冻”不要写成“冻”。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4、学生交流评价,互相打等级。

六、作业

1.让父母当评委,练习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今天学会了哪些字,有什么发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字词:学生自愿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把爸爸妈妈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伙伴听。

二、朗读

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

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训练。

3、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4、春天还会在哪里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拓展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想到的一些诗句。

三、背诵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借助板书背诵、看图背诵、想象情境背诵。)

四、拓展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五、写字

1、学写“野、躲、解”三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左右一样宽。重点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2、学生仿写,体会字体的美观、规范。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板书课题)先来学习《草》。

二、自学

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三、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 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

(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四、朗读

1、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五、背诵

1、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六、练习

1、按要求分类。

徐 烧

荣 菜

宿

独体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七、书写

1、学习书写“枯、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一、回顾 背诵古诗〈草〉。

二、自学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

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介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

四、朗读

1、自由读: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读: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高兴、喜悦)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失望)。

3、竞赛读: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比赛。

4、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五、背诵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

六、拓展

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七、写字

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宿——宝盖不宜太宽。

八、评价

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

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

3、笋 芽 儿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对话,感受笋芽儿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体会童话中蕴涵的意义。信息资料:生字卡片;笋芽儿、竹子的音像资料或图片;投影仪。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导入。“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猜猜看这是什么?(笋)见过吗?(出示笋的图片)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2、出示画面。(出示笋芽儿、竹子的画面)认识他们吗?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她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板书课题)同时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二、自学

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查(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

1、正音: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按偏旁归类读—扩词读—同桌互考,全读对的同桌奖励一颗小笋。2、展示方法:

如:猜谜:两辆车——轰;尹戴竹帽——笋

动作演示:唤/揉/扭/钻/抚/辫

3、读文: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4、质疑:自学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四、感悟

1、读一读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呼唤笋芽的段落,想象他们呼唤的语气一样吗?

2、重点指导春雨和雷公公呼唤的语气。

(1)春雨姑娘是怎样呼唤笋芽的?(声音柔和、语气亲切,有“润物无声”的感觉)谁能试着“低声呼唤”笋芽儿? 范读——指名读——评读———练读——齐读。

(2)谁来做雷公公呼唤沉睡的笋芽儿?他和春雨姑娘的语气一样吗?(声音粗重,带有鼓励)

练读——挑战读——分组读——齐读。

(3)笋芽儿苏醒时什么样?通过做动作、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揉”“伸”撒娇”“扭”“一个劲地”“钻”“等词语。

模仿读——加动作表情表演读——男女声竞赛读——评读——自愿展示读。(4)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前四自然段。

五、写字

1、练习书写“喊、呼唤、笋芽”五个字。教师重点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三个带口字旁的字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2、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打等级。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读给大家听。

2、分组竞赛读文。

二、朗读

1轻声读课文: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看到春天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2、你能读出春天的美景吗?(指名读、齐读)师生共同感悟春光的美好。

3、仿句训练:笋芽儿还看到了什么?你还能像书上那样说几句吗?

三、想象

1、默读课文: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株健壮的竹子,你最想说什么?(可以对春雨姑娘说,也可以对雷公公说„„)

2、再读感悟: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四、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教师巡视指导。

2、班级推选表演好的小组,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五、写字

1、学习写“冈、世界、轰”四个字。教师重点指导“冈”字的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轰”字左边的“又”字捺要变成点。

2、学生练习书写,组内互相评价。根据同学的建议,把自己写不好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全班交流展示,评选“小小书法家”。

六、作业

读一篇童话故事,把故事的内容讲给同学听。

4、小鹿的玫瑰花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充分感悟黄莺和微风的话,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分角色有感情读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实物导入。教师手拿一束玫瑰花,让学生看看、闻闻:喜欢这份礼物吗?(指导“瑰”的读法,并书写“玫瑰”)关于玫瑰花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板书课题)

二、自学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玫瑰、花骨朵”的读法。

3、开展识字竞赛,看谁读得准读得快。

4、开展读课文比赛,看谁读得通顺,没有错别字。

三、讨论

1、找出描写鹿弟弟的话,引导学生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小组合作读文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

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说玫瑰花白栽了?

(1)读课文1—2自然段,抓住小鹿精心种花的句子,引导学生想象:小鹿栽花时会想些什么?

(2)当小鹿跌伤了脚,没能看到玫瑰花开,又会想些什么?(3)此时鹿弟弟又会怎么想?体会他“惋惜”的心情。

五、朗读

1、自由读: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

2、交流读:向学习伙伴请教——自己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3、竞赛读:每组推荐一名同学读,大家评议,互相取长补短。

六、练习

结合课文情境进行写话训练:

1、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

2、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3、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七、写字

学习“弟、哥、骨、微、渐”四个字。

1、学生观察:写这几个字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微”字中间有一短横,下面的“几”字要变弯钩为提;“骨”字上边中间时横折,下面的“月”字变撇为竖。“渐”字的“车”下面变横为提,笔顺是先竖后提。

3、作业展示,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以“摘果子”的方式复习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交流

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又说玫瑰花没有白栽?

1、指名读黄莺和微风的话:练习读—分角色读—挑战读。

2、引导想象:小鹿的朋友大象拍下了花开的情景,想象一下他会对小鹿说些什么?还有哪些小动物看到了玫瑰花开,他们又会对小鹿说些什么?

3、教师小结:小鹿自己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经开在别人的心田里,别人感到快乐,小鹿自己也感到非常幸福。所以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

三、表演

1、同桌之间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在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表演,研究角色的表情和语言。教师巡视,相机进行指导。

3、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全班比赛,大家共同评选出“最佳合作奖” “最佳风采奖”和“最佳创意奖”。

四、练习

假如小鹿种的是迎春花或者别的花,黄莺和微风会怎么对小鹿说呢?请你替他写几句台词。

五、写字

学习“抽、拐、浇、终、静、躺、谢”7个字。

1、认读生字,口头组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2、学生观察后联系已有知识,教师进行迁移式书写指导:如烧—浇、躲—躺等。

3、学生书写,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语文园地一

我的发现

这是一项启发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题目中共列出了八种事物的图案,虽然排列上没有什么规律,但都是在形状上有相似之处的事物。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特点,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积累语言,进一步体验发现的乐趣。过程:

1、观察图画,引导发现。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些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

2、根据提示,创生想象。请你把伙伴泡泡里的话补充完整(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还能换一种说法吗?(剪刀像燕子的尾巴)

你还能用这样的方法说说其他的事物吗?组内互相交流观察所得。

3、联系经验,拓展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事物之间非常相似?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如眉毛像弯弯的月牙儿,河水像一面镜子等)日积月累

这次活动安排了“读读认认”“读读背背”“我会说”三项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读读认认”重点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自读自认生字新词;通过组词等练习分辨每组两个字在形、义方面的不同之处。“读读背背”是积累中华传统文化的春联。这四副春联用词凝练、生动,想象奇特优美,句式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品读吟诵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我会说”是通过练习描写景物特点的形容词与描写景物名词的搭配,让学生积累和练习运用语言。读读认认

1、读:读读下面的字词,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都是用熟字加偏旁组成的新字)

2、记: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学生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3、说:给每组的两个字分别组词,然后再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读读背背

1、读读。学生自己读对联,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教师示范对联的读法,学生感悟吟诵的语气。(注意读的节奏稍慢,上联和下联节奏要相同,以显示其对应关系。上联一般要吟得低缓一些,下联一般要诵得高而平。如,杨柳/绿/千

里,春风/暖/万家。)学生模仿读、对读、齐读、想象读。

2、背诵。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背诵对联。

3、展示。学生互相交流课外搜集的描写春天的诗句。我会说

1、说说。读读横线后面的词语,说说横线上应该填什么?

2、评评。在组内说自己填的内容,其他同学评评。教师要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词语,只要搭配准确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一些这样的短语,读读写写。

3、练练。害羞的()

()的眼睛

()的笋芽儿()的嗓音

()的世界

嫩绿的()口语交际

本次交际活动的话题是《春天里的发现》。虽然话题跟一年级下册第一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相似,但本次交际的角度和表达的程度要求有很大不同。本次训练要求学生在过去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展开想象,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而且还要在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激发学生初次写话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提高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本次口语交际练习可以和本组各课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也可以与下面的“展示台”和“宽带网”结合起来进行,把搜集的资料和将要展示的作品作为口语交际的凭借,也可以把口语交际和写话的成果作为展示的内容。具体形式教师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自由选择。交际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或整理以前有关春天的资料(文字、图片等)。

2、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过程:

1、播放歌曲《小鸟小鸟》,听后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

2、在春天里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学生结合搜集的相关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要求:(1)可以从植物、动物、天气变化及人们的活动等方面入手。

(2)发现要“新”,尽量与众不同。

3、全班交流汇报“新发现”,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条理尽可能多的说出自己的新

发现,或者专注于某一种事物,把它说具体。如对小草的发现可以从开始探出头来说到长出嫩绿的小尖叶,从“草色遥看近却无”说到绿草如茵的景象。鼓励学生大胆把自己的联想结合自己的发现说出来。

4、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评选“最具慧眼”奖。

5、把自己的新发现整理一下写出来,教师适当提醒学生先想想写话的顺序再动笔。然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分享写话的快乐。展示台

本次活动主要展示和交流本组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教师要根据教材中学习伙伴的提示,拓展交流和展示的形式,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平台,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1、结合本组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2、小组内交流,大家互相分享学习的收获。

3、班级交流展示,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才艺”奖。宽带网

这是本册语文园地新开辟的一个栏目,这个网名新颖有趣,富有时代气息,旨在拓展学生学习时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它也是本组学习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主要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包括亲自观察、利用图书、电脑网络等)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过程:

1、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市花”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除了教材所举的例子,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交流其他城市的“市花”资料)

2、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交流某种“市花”的来历,或者交流“市树”的有关资料。

3、根据学生交流的信息资料,师生共同评选最佳作品出一期墙报。

二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篇2

———约翰·杜威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 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 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 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 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 形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 就是教育。新学期, 按照“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词串识字更是教学任务的第一步。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仅仅是几组词语, 但排列整齐、意义上有联系、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教学设计新颖多样且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教起来却并不轻松。但是, 第一个单元的教学围绕识写词串展开, 一个单元的词串教学进行下来, 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 我感受最深的是低年级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有了很大的飞跃, 课堂上思维活跃, 想象能力、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大大提高, 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颇有成就感。

在教学过程中, 我习惯于运用多媒体教学, 将自己游玩的一些照片, 有意识地给孩子们看, 一起分享快乐。快乐之余,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识字、表达的能力。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师将自己的生活感悟、生活回味和孩子们分享也是很好的教学手段。

在《识字2》第二课时的教学伊始, 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几张我在各地旅游时的照片。孩子们很羡慕, 一直追问我:“这是什么地方?真美啊, 下次我也要去玩!”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笑着看看他们说:“孩子们, 让我们跟着书中的小导游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广西桂林山水, 那里的景色也十分美丽, 你们想去看看吗?”话音未落, 37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大屏幕, 小身板坐得笔直, 齐声回答:“想!”美好的一课拉开了序幕。

在备课的过程中, 我仔细观察了教材中的插图, 本篇插图色彩鲜艳清晰, 大篇幅的山水画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另外三幅小的插图分别展示了桂林最有特色千姿百袋、惟妙惟肖的山峰, 以及具有独特民族风貌壮乡人对歌的场景。看完照片我指导孩子们回到课本上, 细致看图, 问他们在图上看到了些什么?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 用完整清晰的话语表述出了图中的景物。观察插图, 培养孩子们细致观察图画的好习惯, 此时相机鼓励孩子畅所欲言, 爱上自我表达。

这时, 几位去过桂林的孩子都不甘寂寞, 绘声绘色地为大家介绍了桂林很多的景色。如游览过漓江清澈见底的水, 看见一座像大象一样的山, 还有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在竹筏上漂流, 等等。听了同伴们的介绍, 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更高了。他们纷纷举起小手, 表达看完图后自己的感受。而陈西恩同学的感受, 让我印象最深。她说:“我看到了图中的倒影。”“你能告诉大家你看见了哪些景物的倒影吗?”她说:“只有水特别清的时候我们才能看见倒影, 我在清澈见底的碧波上看到了秀峰的倒影, 就像有两个世界。水上一个世界, 水下一个世界!”此时, 孩子们情不自禁地为她鼓掌。有了好的榜样, 词儿自然就能读好了。我鼓励孩子:“你们说得这么好, 能读得更好吗?”伴随着轻音乐, 孩子们陶醉在桂林美丽的山水画卷中, 一边读着词语, 一边用心细致地感悟着中国文字的魅力。词语读得更好了, 话也说得更加连贯流畅。书本里一个个凝固的词语被孩子们优美的朗读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仿佛跳跃到了一幅幅秀美的风景图画中。这一节课, 我和孩子们一起享受了美景、美词, 插上想象的翅膀, 和着动人的语言, 向着美好的方向翱翔。

在第一单元的《识字1》教学过程中, 我与孩子们一同分享了我国传统的风俗和习俗。民俗知识与语言的完美结合, 让孩子们兴致盎然。他们谈论着自己在节日里与家人、伙伴们一起玩耍着丰富多彩的游戏, 仿佛也把我带回了童年时代。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深层次朗读, 不仅夯实了基础, 而且韵文读出了韵味、读出了甘甜。

又如《识字4》中的词串, 孩子们找到了自学的方法, 也是我之前有意引导的方法———借助书本中的插图, 将词与图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理解, 比起死记硬背,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们还学会了自己利用字形分析生字、理解词义, 如“晴空、温暖、晾晒”都有日字旁, 因此一定和太阳有关;“眼睛、瞄准、眺望”都和眼睛有关;“东海、黄河、长江”一定和水流、江河有关, 等等。课堂此时成为了学生自学自悟的乐园, 孩子们积极思索, 探寻出了一条又一条学习词串的捷径。而我不仅轻松教学, 内心还充满了自豪和满足。我相信, 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 孩子们习得的知识, 记忆会更加深刻牢固。枯燥的授课变成了表达自己、心与心碰撞的平台, 每个孩子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片快乐的天地。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篇3

所教年级:四年级

所教册次、单元: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设计主题:Unit 2: What Time Is It ? A—Lets talk

一.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本課为对话教学,主要教授句型:What time is it ?Ittime for...句型。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对话内容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在教学中我从本班实际出发,合理安排了一系列的听、说、演、唱、玩等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语言交流情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使他们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本课学习的目的。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注:含本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定位分析)

本课教学的句型what time is it ?It is time …句型是本单元的重点句子。它将贯穿本单元,通过对句子的掌握,使学生能够了解和运用这个句子。进而为以下教学内容打下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2人,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很浓,知识储备很好,但有四分之一的学生素质较差,语言运用能力也较差,学习比较被动。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我班的学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能听懂、会说句型:What time is it?It is….Its time for….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运用。

2.能理解并运用Just a minute.Lets run!和go home三个短语和句子。

3.教育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时作息。

4.熟练掌握问句What time is it?和相应的问答以及句型Its time for….的用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问句:What time is it?和相应的回答。

2.Its time for…的用法。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一些习惯表达法的理解和发音,比如:Just a minute. shool is over .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中文为主 + 所教学科目标语言)

1) warm-up

设计意图:播放英语歌曲,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复习第一课时学过的句型,在问候中提到了Kids 这个单词,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这个单词的意思,为“Go home ,kids “ 这个句子的学习打下铺垫。

1.Sing a song

2. 出示上一节课的图片,复习学过的单词组。通过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lets do的内容.

3.问候学生:Good morning kids , .what time is it ? 让学生用Its … 、Its time for…句式来回答问题,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学生,给予指导。

2) Revision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既练习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复习了所学知识,并且为新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游戏:“听句子,拨表针”

老师说出Its time for music class 等句子,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将自己的表针迅速拨到相应的位置上。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对又快,并给予鼓励。

2.教师出示课件中的作息时间表。找学生到前边来向全班同学用所学的句子进行表述。比如“Its …oclock .Its time for…

3) Presentation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借助图片,和教师形象的肢体语言,以及游戏等环节,利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灰太狼,喜羊羊的形象,将“大灰狼,几点钟了?”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没有学习压力的状态下,自然地接受语言信息,体会语言在情境中的运用

1.教师设计导语并且出示“下课”的图片,说: school is over ,让孩子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师出示已经准备好的钟表并向其他同学提问:What time is it? 引导学生回答 ,练习几次后教师示意学校的放学时间,待其他学生做出回答后, 教师自然引出Oh,its 4 oclock now.School is over. 教师领读School is over.然后将School is over.Lets go to the playground.合起来分男女生练读,并引导学生回答:OK. 反复进行练习。

2.教学Just a minute.

教师说:School is over. But I want to know Where do you want to go?教师出示课件,出示(Let.s go to the playgroud , Lets go home Lets run)句子,通过肢体语言告诉学生这几个句子的含义 。并且通过不同方法读句子。But Where do they want to go?教师故意设下疑问,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录音。教师假装没倒好磁带,边说Just a minute,边摆弄录音机,让学生在这个情景中领会Just a minute的含义。提问学生回答,对于回答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接着教师领读Just a minute。

3.教师用英语说:我累了,让我们做个游戏吧!学生戴上头饰扮演灰太狼的角色,老师扮演喜羊羊,看课件的钟表,做“wolf ,wolf what time is it ?的游戏。根据回答的时间说出Its time for( lunch/breakfast/dinner/English class/school) , 让学生来判断喜羊羊回答的对不对。教师多找几个学生做这个游戏。

4.小组分角色扮演来模仿刚才的游戏来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找最好的小组到前边进行表演。

5. Lisen to the tape .

(1)出示对话的图片的课件,让学生拿出课前老师发给的问题卡片边听边看边思考:

Picture 1:Where do they want to go?

Picture 2:Where are they now?What time is it now?

Picture 3:Whos the man?What does he say?What time is it now?

听完录音,每听完一幅图的内容就请学生回答问题,以检查对对话的理解程度。听完录音后让学生完成课件上的填空。

(2)Listen and repeat. 学生再次听录音后,完成课件上的填空内容。

六.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首先,在课堂上。我运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充分调动起了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首先我利用教师评价对在进行角色表演中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加五分的鼓励,同学们的热情都很高,都想积极参与,效果很好。其次,在进行Lets play 的环节时,我利用小组之间的互评,结合教师的评价,对表演好的小组进行加分,并且通过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评出本节课最佳明星和最佳小组。

评价方法:

二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篇4

一、复习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我们今天还要来认识一些新的图形朋友。

二、探究新知

1、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图形。感受长方体的每一个面,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可能会说感觉平平的,是一个平的面。长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平面图形。那是什么平面图形呢?教师展示长方体拆分成6个长方形的过程。让学生感知长方形的特点,长方体与长方形的区别与联系。

2、正方体的每一个面有什么感觉呢?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对长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平面图形。那是什么平面图形呢?教师展示正方体拆分成6个正方形的过程。让学生感知正方形的特点,正方体与正方形的区别与联系。

3、圆柱体的每一个面有什么感觉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圆柱体的上下面的.感觉和旁边的面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对!上下的面是平平的,但旁边的面却不是平的。这样的面就不是平面。

4、球的每一个面有什么感觉呢?在小组里摸一摸、说一说。

5、教师课件出示几种平面图形让学生来辨认。

6、出示两组图形让学生讨论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明确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

三、闯关游戏

同学们学的真棒!敢和老师一起去闯关吗?

第一关:给图形涂上颜色,在拼出你喜欢的图案。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学生思考后上台来根据要求涂色。

第二关:摘果子。

按要求把相同的果子摘下来。

第三关:数一数。

数一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几个?

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有学习了那些图形朋友?谁来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里说后个别汇报。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观察一下,在家庭、学校、商店等哪些地方用上了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并与爸爸、妈妈、同学进行交流。

六、板书

认识平面图形

二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篇5

分苹果(除法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分物活动,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2、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况,初步发展提出除法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结合分物活动,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教学难点: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又到分水果的时间了,猜一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看来大家想吃的水果特别多。不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水果之王——苹果。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与除法有关的问题吗?

二、探究交流

1、想一想、算一算。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

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3)同桌同学合作摆18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18÷6=3可以列竖式计算,试着算一算。

3、填一填,说一说。

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讲一讲竖式中每一步所表达的含义。

三、练习巩固

完成第2页中的2道题。

找出数学信息,提出与除法有关的问题,并尝试解答。圈一圈,填一填。说说除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竖式计算练习。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 板书设计:

分苹果

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放几盘?

18÷6=3(盘)

答:18个苹果可以放3盘。课后反思:

搭一搭

(一)(认识余数)

教学目标:

1.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有余数除法意义,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3.初步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顺利 教学重点: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淘气和笑笑在玩摆小棒的游戏,4根小棒搭一个正方形,13根小棒可以搭多少个正方形,还剩几根?

二、操作探究

1.学生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交流思考过程.2.认一认,想一想。

横式应怎样列呢?13÷4=3(个)„„1(根)

你能说一说每个数在操作过程中表示什么?

特别是余数1,为什么它要剩下? 填写单位是难点,所以引导学生说一说。3.搭一搭,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1)操作并填写表格。汇报填写算式和单位。

(2)观察表格,比较每个算式的余数和除数

思考:可以发现什么?有什么问题?“余数一会大一会小,怎么回事?”“余数都比除数小,为什么?”(3)说一说余数和除数分别表示哪部分? 4.再分别用25、31根小棒搭一搭正方形,试一试。

三、练习巩固:完成书练一练1-3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搭一搭

(一)13根小棒可以搭多少个正方形,还剩几根?

13÷4=3(个)„„1(根)

答:13根小棒可以搭3个正方形,还剩1根。

课后反思:

搭一搭

(二)(有余数除法竖式)

教学目标:

1、借助搭房子的操作过程,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2、通过联系具体情境说明算式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写格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淘气和笑笑在玩摆小棒的游戏,6根小棒搭一个房子,16根小棒可以搭多少个房子,还剩几根?

二、探究新知:

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搭一搭,填一填。

1.结合上面搭房子的过程,认一认,说一说。

由具体到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

(1)小组内议一议,怎样用竖式表示,了解每一步的含义。

(2)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认识余数。

16÷6=2(个)„„4(根)

说一说竖式中各数表示的意义。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看一看,说一说。

先观察,再解释算式的意义。

三、练一练:

1.练习竖式书写格式并加深理解。直接填在书上,集体订正。2.第4题为试商做铺垫。

3.学生自主编,并根据具体情境添加单位。

四、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搭一搭

(二)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

16÷6=2(个)„„4(根)

答:16根小棒可以搭2个房子,还剩4根。

课后反思:

分草莓(试商方法)

教学目标:

1、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3、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系? 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处世有什么关 2.练一练:10÷5 16÷5 18÷5 20÷5 33÷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4“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2)列算式:55÷8(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所有商6。

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 比5小的数。

(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6)下面算得对吗?想一想,说一说。引导学生说清错在哪里,错误原因。

三、完成练一练

第1题.结合情境列出除法算式。

第2题.体会试商过程

第4题。改错练习。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草莓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55÷8=6(个)......7(个)

答:每盘放6个,还剩7个。课后反思:

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3、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到了公园,你最喜欢做什么?你能把图上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二、探究新知

1、说一说,想一想。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如果有22个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先独立思考,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

交流时围绕:你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请用小棒或花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

(3)列式: 22÷4=5(条)„„2(人)答;至少要租6条船。

2、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3、试一试。有30元,租1条船最多可以划几小时? 想一想,说一说。你能列式解决吗?

先默读题目,独立思考条件和问题。后指名回答。

条件:每时租金9元。问题:30元钱最多划几时?

小组讨论怎样列式,并完成在练习本上。

三、练一练

1.完成练一练的1、2题。2.完成练一练的3、4题。

(1)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租船

22个人去划船,每条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22÷4=5(条)„„2(人)5+1=6(条)答;至少要租6条船。

课后反思:

练习一(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经验。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教学重点:试商方法与实际应用。教学难点:试商方法与实际应用。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进行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二、指导练习

1.第1题,先圈一圈,再在算式填空、计算。2.第2题,填表格,体会被除数与商的变化。3.第3题,竖式计算,全班齐练,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4.第4题,鼓励直接写出得数,再连线。5.第5、6题解决实际问题。

先提问: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集体订正。6.第7题,启发学生寻找规律,5颗珠子为一组。

三.拓展练习:

1、填一填。

一个数除以2,如果有余数,有可能是()和()。

计算有余数除法,()一定比()小。37里面最多有()个6,还余()36米长的绳,做9根同样长的跳绳,需要剪()次

46个人做船过河,每船做6人,至少需要()条船。

2、你能写出哪些不同的算式?

18÷□=□„„□ 18÷□=□„„□ 18÷□=□„„□ 18÷□=□„„□

四、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有余数除法练习课

20÷6 34÷4 30÷7 27÷3

二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进一步培养他们感恩父母和他人的情感。

2、指导学生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在点滴中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只有在自己的努力与别人的帮助下,才能不断成长与进步,并学会给自己制定成长目标。活动过程:

板块(一)展示活动: 我长大了

1.同学们,你们成为小学生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你们觉得自己的身体有变化吗? 2.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物品,进行展示、试穿。

3.通过试穿,我们发现自己幼儿园时穿的衣服、鞋子现在都嫌小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究竟长了多少呢? 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大班成长手册和上学期的成长手册,找一找自己的身高和体重数据,再算一算,自己变化了多少,把结果告诉同桌。

4.全班交流,发现数据的变化。

5.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自己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这些都说明什么呢?(板书课题: 我长大了)板块(二)分享活动: 父母眼中的我

1.刚刚我们从身体的变化中发现自己长大了。那么,在爸爸妈妈的眼里,我们成为小 学生后在其他方面还有哪些变化呢? 2.指名交流。

3.(出示一位家长的来信)这是我们班王晨阳同学的妈妈分享的王晨阳的变化,让我们来看看在妈妈的眼里,王晨阳有哪些变化。(教师读言)4.指名交流。

5.正如同学们所发现的那样,王晨阳的妈妈夸了王晨阳在生活和学习两方面取得的进步。老师也来采访一下王晨阳同学:“你觉得自己有哪些进步呢?” 6.让我们把掌声送给王晨阳,为他点赞、加油!板块(三)反思活动: 我的成长进步

1.其实,我们每个同学都像王晨阳一样,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下面,就请同学们仔细回顾自己的成长,把最明显的进步写在教材第3页“加油站”的台阶上。

2.学生思考,在留白处进行填写。3.全班进行交流,展示取得进步的成果(自己的作品、获奖证书、生活的技能等)。4.老师为每位同学取得的进步而感到骄傲,你们可真了不起!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多、这么大的进步? 请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寻找进步的原因。

5.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6.我们能进步,最关键的是靠自己的努力。有这样一句名言,大家能理解它的意思吗?(出示: 有志者事竟成。)7.学生进行交流。

8.同学们的进步离不开他人的帮助。那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得到过哪些人的帮助呢? 下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

1.我长大了(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进一步培养他们感恩父母和他人的情感。

2、指导学生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在点滴中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教学重难点: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和物品,课上充分交流与分享,采用对比的方法,自主发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学会欣赏,学会感恩。活动过程:

板块(一)交流活动: 我的成长故事

1.上节课很多同学提到自己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家人的帮助。(出示教材

第4页的前两幅图)这两位同学分享了自己成长中的故事,你们发现他们得到了家人什么样的帮助? 2.学生交流。

3.能说说自己已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家人安慰、鼓励、帮助的故事吗? 4.全班交流分享。

5.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像这两位同学一样,得到别人肯定和夸奖的 故事呢?(出示教材第4页后两幅图)6.全班交流分享。

7.我们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夸奖呢? 请四人小组讨论。8.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9.正如大家所说,做一个懂事的孩子是表明我们长大的一个重要方面。板块(二)体验活动: 我想感谢你

1.我们的成长除了离不开家人的帮助,还离不开哪些人的帮助呢? 2.学生交流。

3.看来帮助过我们的人太多了。你能选择其中一位对你帮助最大的人,怀 着一颗感恩的心,用真情实感写下自己对他的谢意吗? 4.学生在教材第5页的留白处填写,全班交流。5.学会感恩,也表明我们长大了。板块(三)反思活动: 我的新目标

1.金无定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既有很多的进步,也有一定的不足。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学生交流。

3.在父母眼中、老师眼中、同学眼中,你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呢? 请大家翻看自己的小学成长手册,认真读一读他们对你的评语,找出自己最需要改进的方面。4.学生阅读成长手册,进行自我反思。

5.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下一步你打算怎样改进呢? 6.全班交流。7.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的目标,这也是我们长大了的标志。

2.我在变变变(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讲道理、不任性,初步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指导学生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在点滴中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2、引导学生在不高兴、想发脾气时能够试着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重难点:知道任性、爱发脾气等行为对自己生活的不利影响,初步学会调整和控制情绪的方法。活动过程:

板块(一)故事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康康熊吗? 他可喜欢溜冰啦,可是这一次他却因为溜冰吃了大苦头了,怎么回事儿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配音故事《小熊溜冰记》)2.故事内容明白了吗? 你有什么想说的? 板块(二)话题讨论

1.小熊溜冰的故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啦!想想自己平时生活中有过这样任性的时候吗? 2.小结: 看来,任性、不听劝告给我们的生活真是带来了不少麻烦呢,这样的坏脾气可真要改一改。

3.出示教材上的U歌,学生诵读。板块(三)生活观察哨

1.坏脾气要改改啦,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要改掉的不只有任性这一项哦,来看看这几个小朋友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视频片段《我怕黑》《这一步不算》)讨论: 发生了什么事呀? 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呢?(出示图片:大哭大闹;发脾气,长时间不听劝慰)2.像视频和图片中的小朋友这样,因为一点小事而生气发脾气的事,在你 身上发生过吗? 板块(四)我在变变变

1.坏脾气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坏处,有些同学可能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正在悄悄地改变呢,把你自己的改变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听。要求:(1)认真倾听组员的介绍,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2)小组推荐一位改变最大的同学,在全班交流他的故事。

(3)全班交流时,可以是自己介绍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是其他组员来说说 他的故事。

2.小组活动,全班交流。活动总结 学生谈感受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收获? 教师总结

点滴改变中,我们在不知不觉地成长,再也不是那个爱哭鼻子、爱发脾气 的孩子了,我们在一点一点地改变,一天一天地长大。

2.我在变变变(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讲道理、不任性,初步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指导学生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在点滴中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2、引导学生在不高兴、想发脾气时能够试着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讲故事、讨论交流等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活动过程:

板块(一)我是情绪的小主人 在生活中,任性等一些坏脾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我们要远离它们。可是,当我们生气得想发火时,伤心得想大哭时,怎样才能够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呢? 有没有一些调整、控制自己情绪的小妙招呢? 上节课,很多小朋友跟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说了自己的改变,能给我们介绍介绍你是怎么调整和控制情绪的吗? 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好办法吗?(建议: 对于学生提出的调整和控制情绪的方法,有些可以当场试试,如深呼吸,听一段舒缓的音乐,介绍一下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在什么地方等)板块(二)体验馆

其实,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很多,(老师手拿一颗葡萄干)瞧,这是什么? 对,这是一颗葡萄干,可别」瞧了这颗小小的葡萄干,它可以带给我们奇妙的体验呢。

拿起一颗葡萄干,仔细观察它的形状,再把它放进嘴里,用舌尖慢慢地感受葡萄干的硬度和味道,其他什么都不想.....相信同学们现在对这颗葡萄干一定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能说说你现在的 心情吗? 板块(三)碰碰车

一颗小小的葡萄干竟有这么神奇的妙用,有时眼泪也可以帮助我们舒缓紧

张、痛苦、难受的情绪呢,哭一哭,发泄一下情绪就好了。可是,关于哭,乐乐猴和康康熊有不同的看法,我们来听一听。(播放配音图文“碰碰车”)你同意谁的看法呢,为什么? 活动总结 学生谈感受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

在以后的生活中,希望同学们遇到问题时能够做到不任性、不乱发脾 气,用合适的方法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3.做最好的自己(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接纳、肯定、喜欢自己,进而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与态度。

2、引导学生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树立自信心。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客观对待他人评价的方式和 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处理家庭矛盾的一些做法与技巧。活动过程:

板块(一)听故事: 做自己真好

1.教师模拟乐乐猴出场(教师头戴乐乐猴头饰): 亲爱的小朋友,我是乐乐猴,我很喜欢我自己。你们喜欢自己吗? 2.听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屋”,听故事《做自己真好》。(教师播放动画故事《做自己真好》)3.全班交流: 故事中的小鹿为什么开始不喜欢自己,后来又喜欢自己呢?(教师逐图出示重要的故事情节,组织分析、交流)4.教师小结: 大象、小鸟、袋鼠和小鹿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们每个小朋友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板块(二)交流会: 我有优点和长处 教师继续扮演乐乐猴: 小朋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你发现了吗? 2.小组交流: 每个小朋友向小组里的伙伴介绍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其他小朋友可以补充和提示。

板块(三)展示台: 夸夸我自己

1.过渡: 每个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有的性格开朗,有的会跳绳,有的踢毽子很棒,有的会拼模型,还有的会讲动听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勇敢地走上“展示台”,夸夸我们自己吧。(教室里可提前布置好“展示台”,黑板上写上“夸夸我自己”或用课件“我能行,我真棒”作背景,营造“交流会” 的氛围)2.小组推荐。

教师出示推荐要求并逐条解释:(1)根据刚才组交流的情况,推荐两名同学代表小组上台交流。

(2)推选的同学中要有不同类型的优点和长处,如体育类、文艺类、学习类等。(3)交流后可以进行现场展示。3.全班展示: 每组都推荐好了吗? 那我们的“夸夸我自己”展示活动正式开始!有请第一位小朋友上台。(这一活动坏节教师要适时调控,可以把类型相同的展示组织在一起,以避免雷同;可以灵活地组织现场表演,也可以用事先准备的视频代替不适合现场展示的内容)板块(四)颁奖会: 做自己真好 在小组里进行评奖,可以根据本堂课的实际情况多设一些奖项,如“积极发言奖”“认真倾听奖”“声音响亮奖”“勇敢展示奖”等等。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故事大王奖”“学习优秀奖”“助体的优点和长处设立奖项,如“踢毽子奖”“助人为乐奖”等等。活动总结

学生谈感受每个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获得了奖项,你有什么感受呢? 教师总结

只有发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才能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高兴,为自己感到骄傲。

3.做最好的自己(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接纳、肯定、喜欢自己,进而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与态度。

2、引导学生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通过故事欣赏、交流会、七色花涂色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并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好。活动过程:

板块(一)走进“加油站” 1.谈话导入: 小朋友,我们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欣赏了同学们优点和特长的展示。这节课,让我们继续为自己加油吧!2.寻找七色花。

(1)出示七色花的花瓣之一:“爱劳动”。层层提问引导:平时,我们班的哪些小朋友最爱劳动? 你能介绍一下他是怎么做的吗? 你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怎样? 同桌交流。如果你觉得自己在“爱劳动”方面表现不错或者有进步,就在花瓣上涂上颜色吧!“有礼貌”“诚实” “做事有目标”。

(2)出示七色花的其余花瓣: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表现并指导他们完成涂色。(3)出示七色花的空白花瓣: 怎样让七色花更美丽? 提问: 小朋友,我们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也很不错呢? 请在空白的花瓣上填一填。

学生交流补充填好的花瓣。为花瓣涂色,完成全部涂色。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七色花。板块(二)家人眼中的“我” 1.语言过渡

小朋友,看着美丽的七色花,我们了解了自己在各方面的表现。那么,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眼中,“你”又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听一听吧。(1)播放视频(爸爸妈妈的评价): 如“课后独立完成业”“喜欢看书”“做事比较慢”等等。

(2)播放录音(爷爷奶奶的评价): 如“尊敬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爱哭鼻子”等等。

2.同桌交流课前完成的家人对自己的评价调查。3.全班交流。

板块(三)“体验馆”中练身手 1.请你帮帮忙。

课件出示四幅图片,教师进行场景描述:(除了教材中呈现的两幅图,教师再补充搜集到的另外两幅图): “爸爸妈妈偏爱弟弟”“爷爷误会了” “爸爸妈妈在争吵”“奶奶很孤独”.....每组挑选一幅图进行讨论: 面对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做? 2.请你演一演。

根据角色需要,每组推荐一到几名同学上台表演。活动总结 学生谈感受

小朋友,参加了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要和大家分享呢? 教师总结

让我们一起走进“诵读角”(教师领读或播放录音,学生配乐朗读)我爱唱歌我爱笑,我爱运动我爱跳,我爱读书和读报,我爱交往有礼貌。我是我自己,我能做得更加好!

单元体验活动:让爱住我家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体验活动,增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使他们感受到与父母在一起的幸福与快乐,培养他们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

2.引导学生了解父母,体贴父母,养成尊敬长辈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贺卡的制作方法,掌握与父母长辈沟通的技巧,学会感受爱,表达爱。

2、通过亲子游戏以及“让爱心飞翔”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美好亲情。

活动过程:

活动一: 我的宝贝在哪里

1.首先欢迎各位爸爸妈妈走进我们的课堂,和孩子们一起上课、活动,我 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名字叫“我的宝贝在哪里”,规则是每三对父母和孩子为一组,父母要蒙住眼睛,只能用手摸,最先辨认出自己孩子的一组获胜。2.父母找孩子活动。

3.游戏真有趣,我们很多小朋友都跃跃欲试啦,现在我们交换角色,小朋 友蒙着眼睛,是不是也能很快地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呢? 4.孩子找父母活动。(数量可以少一点)5.教师小结,突出父母对孩子的熟悉,引起学生的思考。活动二: 心心相印

小朋友是不是和你的爸爸妈妈很有默契呢? 下面这个游戏就要来考验大家对彼此的熟悉和了解程度了。规则是父母和孩子要背对背,仔细听题,同时写出问题的答案,不能交流或暗示,答完请同时亮出自己的答案,答案相同的获胜。参考题库: 爸爸(妈妈、孩子)的生日是哪一天? 爸爸(妈妈、孩子)的属相是什么? 爸爸(妈妈、孩子)最爱吃的水果(或一道菜)是什么? 爸爸(妈妈、孩子)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爸爸(妈妈、孩子)昨天穿的是什么衣服?.....活动三: 让爱心飞翔

1.同学们从小到大一定收到过不少礼物,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收到过谁送 给你的什么礼物吗? 2.在我们的生日或者儿童节、新年等节日时,或者是我们表现好、有进步 时,我们都曾经收到过来自家人的各种礼物,礼物的背后是他们对我们浓浓的爱。爱是相互的,在我们接受父母长辈爱的同时,也要学会付出爱。你想送给谁 什么礼物? 3.有的小朋友为没有钱买礼物而苦恼,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亲手做的礼物 更有意义,重在表达一份心意。你准备怎么做呢? 4.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互相启发。

6.心动不如行动,下面就让我们来给家人制作一份特别的礼物吧。7.学生制作礼物。

8.礼物准备好了,怎么把它送出去呢? 你准备怎么做呢? 指名上台模拟,教师指导。活动总结 学生谈感受

你有什么收获要和大家分享呢? 教师总结:

1.小小的礼物中凝聚着我们对家人的爱,这是我们对家人爱的回报,爱要大声说出来,让爱永远住我家。

2.是相互的,在我们接受父母长辈爱的同时,也要学会付出爱。你想送给谁什么礼物? 3.有的小朋友为没有钱买礼物而苦恼,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亲手做的礼物 更有意义,重在表达一份心意。你准备怎么做呢? 4.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互相启发。

6.心动不如行动,下面就让我们来给家人制作一份特别的礼物吧。7.学生制作礼物。

二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篇7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是围绕“多彩的春天”这个主题进行教学的。我在教学这一单元时, 将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 向孩子们展示一幅幅春天的美丽图画, 让孩子们欣赏。在展示的过程中, 孩子们被春天那五彩缤纷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 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自然而然地活跃了起来。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 游戏是孩子的最爱。我想, 能不能让我们的课堂也充满情趣, 让我们的教学也变成一种游戏呢?记得在教学《柳树醒了》和《春雨的色彩》这两篇课文时, 我采用了课堂表演的教学方法。当时孩子们非常踊跃, 被请到台上来的孩子, 利用一些适当的动作和语言进行表演, 比如在表演《柳树醒了》这首儿歌时, 扮演春雷的孩子, 一边用手做着动作, 一边还用嘴发出“轰隆隆, 轰隆隆”的声音;而扮演柳树的孩子开始是闭着眼睛的, 后来经过春雷的呼唤, 才伸了一个懒腰, 将眼睛睁开, 孩子们表演得那么认真、那么可爱。我在让孩子们表演时, 不仅是要表演课文里面有的角色, 还让他们表演课文里没有的角色, 比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这篇课文时, 我让孩子既可以表演课文里的角色, 也可以表演课文以外的角色, 于是,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 参与表演。有些孩子扮演的是课文里有的角色——小燕子、麻雀、小黄莺, 他们按照课文内容进行表演;有些孩子扮演的是课文以外的角色——猫头鹰、小鸽子、布谷鸟、啄木鸟, 他们有的说春雨是黑色的, 有的说春雨是紫色的, 有的说春雨是白色的, 有的说春雨是无色的, 并且也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就这样, 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明白了, 春雨本身是无色的, 但它滋润着万物, 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 我还注重培养孩子们动手和动口的实践能力, 让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 去学唱关于春天的歌曲;利用周末的时间, 和爸妈一起到公园、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同时还通过细心的观察, 用笔去画一画春天的图画。孩子们准备了之后, 就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发现, 以及自己唱会了的歌曲、画的图画, 表现得比较出色的孩子, 就让他们走到讲台上来展示, 这样一来, 孩子们对春天的认识和体会就加深了一步。

七(上)第一、二单元知识梳理 篇8

《为你打开一扇门》

阅世 浏览 徘徊 诠释 憧憬 大有裨益

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冰心诗四首》

妄弃 倘若 惊羡

《安恩和奶牛》

腼腆羞怯 七皱八褶 撂在 木屐 锃亮 瘦骨嶙峋

翩然起舞 熙来攘往 嘈杂 卸货 蹭着 翕动

反刍 找茬 臀部 瑕疵 粗粝 挑剔

锱铢必较 惶惑 踌躇不决 斑驳 死乞白赖窘迫不安

《往事依依》

搜索枯肠 历历在目 徜徉 雄伟险峻 烟波浩淼 目睹

走投无路 身历其境 阴晴雨雪 风云变幻 美不胜收 活生生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五彩纷呈 雕镂 油然而生 感慨万端

滚瓜烂熟 鸦雀无声 镌刻 信口 谆谆教导 受用

《幼时记趣》

明察秋毫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十三岁的际遇》

抽屉 稚气十足 白驹过隙 蓦然回首 四处迸溅不胜凉意

茫然若失 积攒 沉淀 骤然 呜咽 迷离

涉足 絮语 安详 摒弃 争辩 犀利

一视同仁 怪僻 谈笑风生 古朴凝重 另一番 纵然

安恬 撷取 一届 抚慰 惆怅 小立

二、了解下列文学常识

1.《为你打开一扇门》的作者是赵丽宏,当代著名作家。

2.《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之一至之三),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等,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

3.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4.《安恩和奶牛》的作者是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漫长的旅途》《冰河》《船》等。其小说、诗歌和散文被誉为“丹麦文坛三绝”。

5.《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作者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

6.《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作家。《浮生六记》是沈复的自传体散文集。

三、文章体裁分类

从文章学的角度记叙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景抒情的记叙文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议论文立论文驳论文应用文: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为处理实际事务而写作的具有

应用文:实用性特点,并形成惯用格式的文章。从文学的角度诗歌从体例上古诗(又分为“古体诗”“近体诗”等)新诗(又叫“现代诗”“自由诗”等)从内容上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小说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喜剧悲剧

四、理解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度先自度其足(duó,量长短)吾忘持度(dù,这里指量好的尺码)而而置之其坐(表承接,然后)而忘操之(表转折,但是,然而)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

其先自度其足(他的)遽契其舟(那)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他)常蹲其身(自己的) 之至之市(去,到……去)而忘操之(它)故时有物外之趣(的)昂首观之(代这种景象)项为之强(这样)

为项为之强(因为)以虫蚁为兽(当作)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以何不试之以足(用)徐喷以烟(用)以丛草为林(把)

上一篇:关于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指导意见下一篇:贷后管理岗位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