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共11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篇1
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教学
1、口 算 除 法
第一课时 一位数除整
十、整百数
教学内容:13-15页图示和例1。
教学目标:1.在实践操作活动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4.如果不分小木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 6÷3=2 60÷3=20 5.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80÷4 60÷2(1)口算写出结果。(2)说说口算方法。二.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6÷3=2 600÷3=200 3.试一试。
360÷6 640÷8 二.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24÷3=8 240÷3=80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课堂小结: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篇2
所教年级:四年级
所教册次、单元: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设计主题:Unit 2: What Time Is It ? A—Lets talk
一.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本課为对话教学,主要教授句型:What time is it ?Ittime for...句型。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对话内容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在教学中我从本班实际出发,合理安排了一系列的听、说、演、唱、玩等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语言交流情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使他们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本课学习的目的。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注:含本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定位分析)
本课教学的句型what time is it ?It is time …句型是本单元的重点句子。它将贯穿本单元,通过对句子的掌握,使学生能够了解和运用这个句子。进而为以下教学内容打下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2人,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很浓,知识储备很好,但有四分之一的学生素质较差,语言运用能力也较差,学习比较被动。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我班的学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能听懂、会说句型:What time is it?It is….Its time for….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运用。
2.能理解并运用Just a minute.Lets run!和go home三个短语和句子。
3.教育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时作息。
4.熟练掌握问句What time is it?和相应的问答以及句型Its time for….的用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问句:What time is it?和相应的回答。
2.Its time for…的用法。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一些习惯表达法的理解和发音,比如:Just a minute. shool is over .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中文为主 + 所教学科目标语言)
1) warm-up
设计意图:播放英语歌曲,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复习第一课时学过的句型,在问候中提到了Kids 这个单词,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这个单词的意思,为“Go home ,kids “ 这个句子的学习打下铺垫。
1.Sing a song
2. 出示上一节课的图片,复习学过的单词组。通过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lets do的内容.
3.问候学生:Good morning kids , .what time is it ? 让学生用Its … 、Its time for…句式来回答问题,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学生,给予指导。
2) Revision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既练习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复习了所学知识,并且为新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游戏:“听句子,拨表针”
老师说出Its time for music class 等句子,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将自己的表针迅速拨到相应的位置上。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对又快,并给予鼓励。
2.教师出示课件中的作息时间表。找学生到前边来向全班同学用所学的句子进行表述。比如“Its …oclock .Its time for…
3) Presentation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借助图片,和教师形象的肢体语言,以及游戏等环节,利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灰太狼,喜羊羊的形象,将“大灰狼,几点钟了?”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没有学习压力的状态下,自然地接受语言信息,体会语言在情境中的运用
1.教师设计导语并且出示“下课”的图片,说: school is over ,让孩子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师出示已经准备好的钟表并向其他同学提问:What time is it? 引导学生回答 ,练习几次后教师示意学校的放学时间,待其他学生做出回答后, 教师自然引出Oh,its 4 oclock now.School is over. 教师领读School is over.然后将School is over.Lets go to the playground.合起来分男女生练读,并引导学生回答:OK. 反复进行练习。
2.教学Just a minute.
教师说:School is over. But I want to know Where do you want to go?教师出示课件,出示(Let.s go to the playgroud , Lets go home Lets run)句子,通过肢体语言告诉学生这几个句子的含义 。并且通过不同方法读句子。But Where do they want to go?教师故意设下疑问,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录音。教师假装没倒好磁带,边说Just a minute,边摆弄录音机,让学生在这个情景中领会Just a minute的含义。提问学生回答,对于回答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接着教师领读Just a minute。
3.教师用英语说:我累了,让我们做个游戏吧!学生戴上头饰扮演灰太狼的角色,老师扮演喜羊羊,看课件的钟表,做“wolf ,wolf what time is it ?的游戏。根据回答的时间说出Its time for( lunch/breakfast/dinner/English class/school) , 让学生来判断喜羊羊回答的对不对。教师多找几个学生做这个游戏。
4.小组分角色扮演来模仿刚才的游戏来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找最好的小组到前边进行表演。
5. Lisen to the tape .
(1)出示对话的图片的课件,让学生拿出课前老师发给的问题卡片边听边看边思考:
Picture 1:Where do they want to go?
Picture 2:Where are they now?What time is it now?
Picture 3:Whos the man?What does he say?What time is it now?
听完录音,每听完一幅图的内容就请学生回答问题,以检查对对话的理解程度。听完录音后让学生完成课件上的填空。
(2)Listen and repeat. 学生再次听录音后,完成课件上的填空内容。
六.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首先,在课堂上。我运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充分调动起了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首先我利用教师评价对在进行角色表演中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加五分的鼓励,同学们的热情都很高,都想积极参与,效果很好。其次,在进行Lets play 的环节时,我利用小组之间的互评,结合教师的评价,对表演好的小组进行加分,并且通过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评出本节课最佳明星和最佳小组。
评价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篇3
1.Let’s sing!
2.日常口语练习:
I’m ….I’m from China.二、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1.老师出示国旗图片,让学生认识,引出单词:Australia,USA,China,Canada。
2.认读单词。
3.听录音或看课件认识不同国家的国旗,并跟读单词。
4.学生小组讨论:这些图片中的国旗的特点和颜色。
5.小组活动:把国旗和国家单词配对。看看谁最先完成。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国家国旗和单词图片等,一个人出示图片问:Where are you from?另一个人说:I’m from….让学生反复练习句子。
6.听录音,跟读对话。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两人一组用国旗或图片进行对话。
2.自己创编对话。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篇4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计算
(共7题;共31分)
1.(1分)相差几只?
_______
2.(8分)直接写出得数
12-6=_______ 14-7=_______ 15-7=_______ 13-9=_______
18-9=_______ 17-8=_______ 16-7=_______ 11-7=_______
3.(5分)
4.(4分)树上有14只鸟,飞走9只,还剩下多少只?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只)
5.(3分)算一算。
7+9=_______
15-6=_______
16-9=_______
6.(5分)连一连.
7.(5分)合唱组有多少人?
二、问题解决。
(共3题;共32分)
8.(4分)圈一圈,算一算。
圈一圈_______
12-8=_______
圈一圈_______
15-8=_______
9.(20分)看谁2分钟都能算对。
(1)11-6=_______ 18-7=_______ 12-8=_______
16-9=_______ 12-7=_______
(2)15-8=_______ 11-8=_______ 17-8=_______
12-9=_______ 13-8=_______
(3)16-8=_______ 13-7=_______ 11-9=_______
14-8=_______ 16-7=_______
(4)14-7=_______ 15-7=_______ 14-6=_______
18-9=_______ 11-7=_______
10.(8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13-8_______5
17-10_______8
12-6_______9
12-7_______6
4+8_______11
17-8_______6
5_______14-8
16-7_______7
参考答案
一、计算
(共7题;共31分)
1-1、2-1、3-1、4-1、5-1、6-1、7-1、二、问题解决。
(共3题;共32分)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篇5
内容简析: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 2.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口算商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等。教学措施:
1. 通过开展口算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2.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
3. 同桌之间互相帮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课时安排:(13课时)
1.口算除法„„„„„„„„„„„„„„„„„3课时 2.笔算除法 „„„„„„„„„„„„„„„„„7课时 3.整理复习„„„„„„„„„„„„„„„„„ 1课时 4.单元测试„„„„„„„„„„„„„„„„„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11~P12例
1、例2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
十、整百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口算。教学难点:掌握口算除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小棒。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2.口答。
60里面有几个十?800里面有几个百?240里面有几个十? 3.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1页例1。
(1)教师:我们来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吧。
提问:一共有多少张纸?平均分给几人?怎样理解平均分给几人?求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60÷3(2)尝试解答60÷3(3)交流.汇报计算方法。(4)动手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6捆小棒,分一分。
(5)说说谁的方法最简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口算。(6)同桌交流60÷3的口算过程。教师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2.学习600÷3=(1)板书:600÷3= 师:这道题应怎样想呢?(2)尝试口算600÷3=(3)提问:谁能说出600÷3的口算方法。3.学习教材第12页例2。
(1)教师:一共有几个班上手工课?一共用去多少张彩色手工纸?怎样理解求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怎样列式?
板书:120÷3(2)观察被除数与刚才所学例题中的被除数有什么不同。(3)引导学生独立口算。(4)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1页“做一做“。(1)集体看“做一做“。(2)观察每组中上下两题的异同。(3)找出其中的运算规律。(4)独立完成。
(5)验证其运算规律是否正确。(当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除数不变时,商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
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1~3题。(1)独立完成。
(2)边做边口述口算过程。
四、思维训练 1.列式并写出得数。(1)6000除以3的多少?(2)3600除以4的多少? 2.抢答。(口算卡)
五、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作业 《练习册》。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12页例3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口算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难点:口算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口答得数。2.口答。
450除以9得多少?被除数是8000,除数是8,商是多少? 3.导入新课(课件出示)
妈妈要买8个茶杯,每个茶杯15元,妈妈大约要带多少钱就够了?你是怎样想的?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要把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你手中的小棒跟小组成员们一起分一分,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分小棒,交流算法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情况。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生说出想法。问: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尝试自己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老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并表扬和鼓励。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分桃图。1.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1)理解题意。
(2)提问:要分多少个桃?平均分成几份?求什么?怎样理解“大约“两个字?
(3)列式。
(4)思考“怎样求出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5)集体交流。
(6)质疑:为什么要将260看作是240或280,而不把它看作250?(因为240,280都是4的倍数)
还有其他估算方法吗? 2.估算。
78÷4 470÷8 178÷6 83÷9 360÷5 410÷7(1)学生独立完成。可简写思考过程。
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2)集体订正,叙述估算过程。
四、思维训练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3 6 12 24()(2)128 64 32 16()(3)8 24 12 36 18 54 27()
五、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练习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4页练习三 口算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提高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算理。教学难点:提高口算正确率。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1.口算。
450÷9 6000÷6 100÷10 270-52 15×3 37+18 39÷3 72÷4 80÷5 30÷3 200-26 2700÷9 120+48 2.估算。
387÷5 426÷8 218÷4 142÷5 135÷7 320说一说426÷8.142÷5的估算过程。
二、重点练习1.练习三的第7题。指名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集体列式计算。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请学生说出不同算法。2.练习三的第8题。理解题意。
说一说,题中要我们求什么。
要求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哪些相关信息?
÷6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计算360÷4.360÷9
三、拓展练习
1.三年级的学生去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1)读题。
(2)独立分析题意,列式解答。(3)订正口算过程及结果。2.出示课件。
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1)阅读所给信息。
(2)讨论:根据所给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3)教师板书学生所提问题。(4)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四、思维训练
找出下面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4 8 16 32()243 81 27 9()2 5 11 23 47()8 24 12 36 18()
五、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例1 基本的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
3.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1.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2.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答。
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2如果去掉4个十,还剩下几个一?
2.板演。
517
订正时,请同学们说一说是怎样求出商的,每道题各用哪一句口诀求商,我们在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3.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主题图。(1)理解图意。(2)说一说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
(3)想一想:我们能用前几节课学过的方法来算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的结果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5页例1。
(1)解决学生甲提出的问题:42除以2等于多少。(2)明确42÷2表示什么意思。
(3)提问:乘法口诀表中有“二()四十二”的口诀吗?你能用前面学过的方法算出它的结果吗?
(4)想一想:写竖式要分几步来写?(5)试一试,写出竖式。(6)交流笔算方法。
(7)图式结合。
从图上看,每份是21根;从竖式上看,得数是21。2.师生共同归纳笔算除法的方法。三.巩固练习
1.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的226.393(1)独立完成下面两道除法算式题,请两名同学板演。
226 393
(2)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集体订正,请同学叙述计算过程。2.看病门诊。
(1)观察.研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2)改正错误之处。(3)提出改进方法。
3.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的488.666(1)看清题中数据。(2)独立完成。(3)集体订正。
(4)回顾做题过程,总结计算方法。
四、思维训练
你能尝试解决同学们提出的主题图中的第二额问题吗?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五、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作业 《练习册》。板书设计: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明确每次除后必须比除数小。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55÷
549÷7
240÷6
48÷
445÷5
280÷7 2.笔算
48÷2 63÷3 77÷7
说一说,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6页例2.(1)动手分一分,每分钟有几捆。(2)尝试解答。(3)质疑。当第一步50÷2除完后,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十位上的数不能被2除尽)
(4)说一说,在竖式中怎样计算。(5)图式结合。
从图上看,每份是20根,分完整捆后,把剩下的1捆打开,1捆与2根合起来是12根,再把12根平均分成2份。从竖式看,得数是26,把余下的1个十与个位上的2合起来继续计算。
(6)学生第二次试商,边做边说计算过程,强调最大能商几个十。2.比较例1与例2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
不同点:例2的被除数十位上还有余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3.师生共同归纳例2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第二排的四道题。(1)板书在黑板上。(2)读题。
(3)独立完成,请四名同学板演。(4)集体订正。
(5)教师把巡视中发现的典型错误加以分析、纠正。2.病题门诊。
3.游戏。(教材第16页“做一做”)(1)创设游戏情境。
(2)全体参与,以组为单位,每人一题,看哪小组做得又对又快。(3)公布游戏结果,表扬做得又对又快的小组。(4)对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进行分析、纠正。
四、思维训练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3题。(1)出示题。(2)理解题意。(3)根据题意,你能提出哪些问题?(4)尝试解答。(5)交流解题思路。2.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4题。(1)出示题。
(2)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3)明确这是一道两问应用题,问题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联系。(4)叙述解题思路。(5)独立在本上完成。(6)集体订正。
五、板书设计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7-18页例3、4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验算意识、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运用乘法验算除法。教学难点:运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2.笔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7页例3.教师:观察情景说一说从中可以知道哪些数学信息。(1)方法分析。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算理与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相同。笔算时,先用2去除被除数的首位,够商1,将1写在商的百位上;讲求得的商“1”与除数“2”相乘,得到2个百,将“2”写在被除数的百位下面,2减2等于0(0可以省略不写),表示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已经被分完。
接着,将被除数十位上的数“5”写下来,用2去除5,商2,将2写在商的十位上,2与除数“2”相乘得4,将4写在5下面,5减4得1,将1写在4的下面,再将被除数个位上的数“6”写下来,6与十位上的数合成“16”,2除16商8,将8写在商个位上,8与除数2相乘得16,16减16等用于0,将0写在余数的位置上。
(2)列式解答。①验算方法探究。
要验证商“128”是否正确,可以列乘法算式128×2或2×128进行验算,如果乘得的积等于256,就说明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②进行验算。
验算过程:256÷2=128(张)
验算:128×2=256(张)或2×128=256(张)2.学习教材第18页例4.(1)出示主题图。(2)理解题意,完整读题。(3)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4)列式计算。(5)引导学生尝试估算。(6)尝试笔算。
(7)揭示计算中遇到的问题。(2个百除以6不够商1个百时,怎么办?)(8)交流解决办法。
(9)讲述:当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应将百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合起来,看成几十个十来计算,23个十除以6,商的首位应在十位上。(10)第二次尝试完成下面的计算(11)请学生完整叙述计算过程。(12)估算结果与精确值相对比。
(13)观察例4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发现其规律。
当一位数除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这时商的首位就在十位上,所以商是两位数,通过这样的观察,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商的位数。
三、课堂作业
1.先估一估,再计算。
(1)读题,明确题意。(2)判断各题的商是几位数。(3)请学生说出判断的结果。(4)学生独立做一做。(5)计算各题。
(6)集体订正,验证判断商的位数,估算结果是否接近精确值。(7)质疑、解疑。
2.给商是两位数的涂上红色,商是三位数的涂上黄色。(1)读题,明确题意。(2)判断商的位数。(3)动笔涂色。(4)说明判断理由。
(5)分组各做一题,验证其商的位数,订正其精确值。(6)明确:做笔算除法时,先观察最高位上的数字,再用它与除数比大小。
3.543÷62
372÷6
132
924÷7
181
185÷149
712÷8
894÷6
89(1)看清题目要求。
(2)根据笔算除法的一般方法,独立完成。(3)结合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开设病题门诊。(4)按要求连线。
(5)表扬书写工整、计算全部正确的同学。(6)请同学总结笔算除法的一般方法。
四、思维训练
结合今天所学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
五、板书设计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练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2.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分析、推理能力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分析、推理能力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1.口算接龙。每人一题,全体参与。
要求:先计算出得数,再编题,编题时可用加、减、乘、除法。方法:教师出第一题3×8.让学生按学号自觉参与。2.笔算闯关。
教师出示5道计算题,请同学们做,谁能都做对,证明谁闯过了第一关,结合班级评价方式给予表扬;做错的,说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3.100÷
263÷
32800÷7
6300÷9
200÷
584÷2
2400÷6
5600÷8 4.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3题。(1)出示题。
(2)读题,理解题意。问:怎样理解平均每集播放多长时间?(3)分析数量关系。
(4)列式计算。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2.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5题。(1)出示,理解题意。
(2)按要求尝试推理,说明理由。(3)根据题意,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4)想一想,你提出了几个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 3.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8题。(1)先出示四幅图。
(2)看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3)板书问题(1)
(4)板书第18题的问题(2)。(5)读题,思考。(6)学生独立解答。
三、小结练习情况。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例5、6 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2.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
2.说出每个数中的0表示的数值。(1)板书:39 请说出3和9各表示的意义。(2)板书:0 请学生说出0表示的意义。
(3)在3和9的中间添上一个0,使39变成“309”,请同学说出0在这个位置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23页例5.(1)提问:哪个数和5相乘得0.(2)列式计算:0÷5=0(3)理解0÷5为什么等于0.(4)结合算理说一说,0÷
20÷8各得多少。(5)总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2.学习教材第23页例6中的(1)题。
(1)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可知,小明买了2套中国古典名著,花了208元,求每套花了多少钱,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08÷2(2)板书:208÷2(3)学生独立完成笔算。(4)展示学生笔算过程。
(5)观察思考:为什么2除到被除数十位上的0时,商的十位上得0呢?(6)观察学生的笔算,讲清算理。(7)自主回顾笔算过程。
(8)同桌交流,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3.学习例6中的(2)题。(1)板书:216÷2(2)探究笔算方法。
笔算时,先用2去除被除数百位上的2,2除以2得,在百位上商1,再用2去除十位上的1,1除以2不够商1,要在十位上商0占位,0乘1得0,1减去0还得1,最后被除数十位上的1与个位上的6合并成16,16除以2得8,在商的个位上写8.(3)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三、课堂作业 1.计算。
(1)独立完成(2)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3)对学生计算中的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4)了解学生是怎样验算的。2.病题门诊。
(1)出示题。(2)理顺思维,观察发现。(3)说一说,这道题错在什么地方。(4)指明学生板书并口述怎样改正。(5)说一说,做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四、思维训练 笔算:
(1)尝试计算。
(2)质疑。问:为什么商中间要写两个0?(商中间应该商几个0,就写几个0,不能只写一个0)
五、板书设计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例7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
2.通过学习,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3.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商0的原理。教学难点: 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商0的原理。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2.板书下面各题,请学生在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7.通过情境图,说一说从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先来解决问题(1)。(1)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可知,每根短跳绳5元,求650元能买多少根短跳绳,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650÷5.(2)探究笔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650÷5时,先用5去除被除数百位上的6,在商的百位上写1,余下的1个百和5个十合成15个十,5除15个十商3,3写在十位上,个位上的0除以5得0,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其中0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0的步骤可以省略不写。指名学生板演。2.解决问题(2)(1)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可知,每根长跳绳8元,求245元能买多少根长跳绳,还剩多少钱,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45÷8(2)探究笔算方法。
笔算时,先看被除数百位上的数,百位上的数不够除时,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8去除被除数百位和十位合成份数“24”,8除24得3,在商的十位上写3,接着用8去除被除数个位上的5,8除5不够商1,在商的个位上写0,被除数的个位上还余5,表明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指名学生板演。
师生总结商末尾有0的两种情况:
①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个位上商0就可以。
②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落下被除数个位上的数作余数即可。
三、课堂练习1.教材第25页的“做一做”
(1)请学生自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2)指名学生板演,叙述自己的计算过程。(3)检验。
2.病题门诊。(教材第26页练习五的第6题)(1)看题,明确题意。(2)观察各题错在哪里。(3)同桌互说如何改正。(4)在本上动笔改错。
3.教材第26页练习五的第1、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28页第14题。
五、小结全课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9—30页 例
8、例9 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3分钟计时,学生在口算卡上完成20道口算题。2.计算。
教师板书下列各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1)集体完成。(2)指名学生板演。
(3)说一说,各自是怎样计算,如何验算的。(4)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指导。(5)表扬算理清楚,计算正确及有进步的同学。
3、计算比赛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29页例8.出示主题图。
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问:“大约”是什么意思? 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估算267÷3时,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然后应用乘法口诀,估出商是多少。在这道算式中,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也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且300和270都是3的倍数。指名学生板演
方法一: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 267÷3≈100(元)(300)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方法二: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 267÷3≈90(元)(270)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2.学习教材第30页例9.出示主题图。
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求出18个箱子大约能装下多少个菠萝。因为18接近20,可以把18看成20,算得20个箱子能装下160个菠萝,182>160,所,18只纸箱肯定装不下182个菠萝;还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算出装完这些菠萝至少需要多少个纸箱。菠萝的总数为182,接近180,180除以8得数大于20,所以,18个纸箱肯定装不下所有的菠萝。指名学生板书。方法一:18≈20
20×8=160(个)方法二:182≈180
182÷8>20
三、课堂作业
1.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天传递了816千米。平均每天传递多少千米?(1)出示题。(2)读题,理解题意。(3)分析数量关系。(4)列式解答。
(5)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有530把椅子,分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把?如果分4次运呢?(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
(2)估算一下,把530平均分成5份或平均分成4份,每份大约是多少。(3)精确计算。(4)交流计算结果。
3.现有643盆花摆进花坛,平均放进5个花坛中,每个花坛放多少盆,还剩多少盆?(1)出示题。(2)理解题意。(3)分析数量关系。
(4)独立列式解答。(5)提问:怎样理解还剩多少盆?(余数就是还剩多少盆)4.3位教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已知成人票价10元,学生票价5元,10人以上的团体票价为6元,怎样买票合算?(1)创设情景。教师边讲边出示相关信息。(2)营造解题氛围。
(3)分组合作,尝试多种解答方法。(4)比一比,哪小组既解答合理又方法多样。(5)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师生分开购票是合算的?在什么情况下购买团体票合算?
(6)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时间和空间。
四、思维训练
如果同一节目每月播出的时间相同,每个节目每月各播出多长时间?(1)出示题,讲述题意。(2)解读图意。
(3)理解题目中所提的问题。(4)直观看图,正确解答。(5)交流解题思路。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33-34页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解答三个具体问题,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和验算的基本方法。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3.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及熟练程度。教学重点: 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正确率。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1)给学生留出回忆的时间。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知识网络。(3)其他同学补充完整。2.复习除法含义。
(1)板书:46÷0÷3
(2)说一说,46÷2的含义,0÷3应该怎样理解?
提问: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是多少?任何不是0的数除0呢?
二、巩固练习
1.出示教材第33页的内容。
(1)自主解答这3道题。(2)逐题订正。(3)请学生说出分析过程和解答方法。
(4)质疑。再解答这三道题时,你使用了什么样的计算方法?为什么选用这样的方法?为什么用“≈“?你用什么方法验证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 说一说,225÷5的计算过程。(5)指名学生回答或组内交流。2.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1题。
(1)思考:如何判断商的位数?除法估算的方法是什么?除法笔算时要注意什么?(2)按要求先计算,再填空。(3)学生每人一空,集体订正。
(4)说一说,笔算除法时,你都遇到了我们学过的哪几种情况,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有什么特点。(5)指名学生回答。
3.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2题。(1)讲清题意。
(2)说一说,每道题中都有哪些运算符号,它们的运算顺序各是什么。(3)集体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4)订正时,请学生说出672÷(2×3)和(601-246)÷5的运算顺序。(5)强调书写格式的规范。
(6)脱式计算如何检查?(做一步查一步)
三、思维训练
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5题。(1)出示题,理解题意。(2)寻找相关信息。(3)合理解答。(4)交流解题思路。(5)质疑反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篇6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空间观念及想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应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在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面积,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可以用什么方法?
2.教师出示两个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把它们贴在黑板上,让两个学生分别用边长5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形去拼摆,摆完后,各自说出摆的结果。
请同学们比较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为什么不能比?
教师指出:刚才老师给出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但是由于两个同学所用的小正方形的大小不一样,也就是面积单位不一样,所以量出结果就不相同。如果要使量得的结果相同,就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二、新授(25分钟)。
(一)认识平方厘米。
师:统一的常用的面积单位有三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边说边板书出三种面积单位。)
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量一量它的边长。教师指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让学生观察一下1平方厘米的大小,并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和自己的手指甲比一比,看哪个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3.用1平方厘米测量图形的面积。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中间不画虚线),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看这张长方形纸可以摆放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并说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几平方厘米。
(二)认识平方分米。1.认识1平方分米。
量一量学具里正方形的纸板的边长是多少分米? 师:这个正方形的纸板的就是1平方分米。2.用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测量课桌面的面积。(三)认识平方米。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板,量出它的边长,告诉学生它的边长是1米,然后指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2.让学生观察1平方米的大小,并看一看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米。3.在地上围出1平方米大的正方形,请同学站上去,看最多能站多少名同学。4.学生观察并说出黑板面大约是几平方米,再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测量黑板面的面积。
三、巩固练习(8分钟)。
1.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9平方厘米、6平方厘米的图形。2.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1)信封面的面积是240()(2)钟面的面积是9()(3)写字台桌面的面积是86()(4)乒乓球台台面的面积是420()
四、总结(2分钟)。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分别有多大?
用心
爱心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篇7
时间: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3页《折纸》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学会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通过自主探索、渗透转化的思想,学会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学会与人合作增进小组间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方法:直观操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若干(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给下面每组分数通分。
4351和 和 3946回忆:什么是通分?通分时,用谁做公分母? 2.计算下面各题
***71111 1515通过练习,谁来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结:(1)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通分。通分时,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这样计算最简便。(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跟分数加减法相关的新内容。【板书课题:折纸】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观察并提出问题
根据这一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能列出算式吗?(1)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解决问题一: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请你估计一下,他们共用了这张正方形的几分之几?(2)请学生拿出自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并涂色表示。
(3)请学生汇报自己折纸和涂色的情况并用分数表示。(4)想一想,这个算式怎么计算?分母相同吗?那么这类异分母分数加法怎么计算呢?自己先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然后同桌相互交流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及方法。
学生汇报,师生质疑(汇报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分析)。引导:能不能观察刚才所折的纸,从折纸的涂色部分思考,怎么求它们的和?
①在图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每一份都不同,只有当每份都相同时,才可以直接相加。
②每份不同也就是说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才可以直接相加。
③所以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应该先通分,把它们变成同分母的分数再加减。
小结:师总结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解决问题二: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学生独立探索,尝试解决问题(2)指名学生板演并讲解
(3)学生总结异分母分数相减的计算方法
(4)师小结: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
4、算一算,说一说
(1)学生尝试计算:+ - 指名板演并交流订正。
(2)能画图解释上面两题的计算过程吗?(3)说一说: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怎样计算?
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
三、巩固练习
第3页练一练第1、2、3题
四、回顾整理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345856232.你认为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要注意些什么?
五、板书设计
折纸(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篇8
中坪小学 梁 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教学重点:
1、小数的含义。
2、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教学难点:小数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出小数。
1、出示商品价格。
师:星期天,爱吃零食的小东买了许多零食,下面就是他买的零食,同学们看看他都买了些什么?(图片出示物品及价格)
2、区别整数和小数,引出课题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表示价格的数分成两类?该怎样分?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将商品价格分成两类:
8元 2元 5元 2.5元 4.8元 3.25元 师:为什么要这样分?这两组数有什么区别?
(左边这一组数是整数,右边这一组数中间有一个小圆点。)
师:像2.5 4.8 3.25这样中间有一个小圆点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板书: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
1、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小数中的小圆点,猜猜叫什么名?分数中的横线叫分数线,那小数中的点叫......对,小数点。(板书)
2、你会读小数吗?
(多让一些学生试读以上商品价格,教师适时的引导、评价。)
巩固读小数:0.44 71.00 129.68,总结出小数读法。刚才,这些小数我们都是怎么读的?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汇报,教师引导,全班总结出:“读小数的时候,先读小数点左边的数,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右边的数按照顺序依次读出数字即可。
3、你会写小数吗?(指名说写小数的方法)
(请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出教师出示的小数,并请一个同学上台板演,全班评价。)
十六点七 写作: 五十点零九 写作: 八百零四点三二 写作:
再小结写小数的方法: 写小数的时候,先写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点”就写作“.”;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按照读的顺序依次写出每个数字即可。注意:小数点要写在个位的右下角。
4、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你知道以元为单位用小数表示的手指饼,薯片,山楂片的价格到底表示多少钱吗?(指名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以元为单位表示的价格的含义(师板书):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多少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的数表示几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位的数表示几分。
(生独立做,某生在黑板上写)教师出示88页情境图,先轻声读一读图中所标出的一些食物的价格。再写出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
(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教师板书,并请学生写在书上。)
(指名口答,师刮奖)看看这里是多少钱,以元单位用小数表示出来。
5、说说生活中的小数。除了物品的价格用小数表示,你还在哪里见到小数的?
油桶上2.5升 体温36.4摄氏度 笔芯0.5毫米
火车载重量3.25吨 衣服打8.5折
老师这里也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一起读一读。
三、教学例1
1、师:“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小数,那到底怎样的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呢?下面我们用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来研究一下。”出示例1情景图 让学生说出图意和图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2、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1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米,10还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呢?
(同桌讨论,并请同学汇报。)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教师指着米尺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8厘米呢? 让学生把答案写在课本上。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 小数是分数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或十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零几或者零点几几。”)练习,分数改小数
4、说说0.18米的表示多长?知道以米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左边表示米,右边第一位表示分米,右边第二位表示厘米。(师板书)
5、小组讨论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全班交流,写成1.3米和1.30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6、学生类推(生独立做)完成课本第89页“做一做”,请同学汇报,全班订正。
7、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怎样的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数。)
四、课堂练习(导学案)
1、判断(生答师画)
2、我会配钥匙(独立做,指名生板演)
3、蜜蜂采蜜(生独立做,连线,指名板演)
4、涂色表示0.1,0.01(生独立做,指名板演)
5、把阴影部分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生独立做,指名汇报,师板书)
6、把日记中的数用小数表示(指名说,师板书)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数?有关小数的知识,你都掌握了哪些?
六、作业
1、、用0,1,2和小数点组合小数,看谁组合得多。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篇9
角的度量(2)
总课时数:第15课时 上课时间:2012年9月29日 教学目标:
⒈ 使学生进一点掌握量角的方法,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⒉ 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教学难点: 度量位置“变式”的角 教学准备:量 角 器 课 型:练习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 复习旧知
量角的工具是什么?(量角器)量角器中心一点叫什么?(中心)它有几圈刻度?
有两圈刻度(内圈和外圈)
怎样量一个角?(两重合一看数)具体阐述、小黑板出示(指名量角)观察板演同学的度量方法以及读数方法、交流
二、自主探究 第4题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仔细观察这几个角,它们的位置一样吗?不同位置的角,我们应该怎样来量?(位置不一样)
看量角器上的刻度,交流角度 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有一条边与外圈0刻度重合,就看外圈的刻度,反之„„)指出:不论角的位置如何,量角时都要注意“两重合,一看数”,注意要分清是看外圈的刻度还是内圈的刻度。
第5题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模仿量出几个角的度数并交流,指名回答。从量角器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刻度? 图1:看外圈刻度;
图2.图3内圈刻度 为什么要这样摆放量角器?
三、精讲点拔
第6题
下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正确吗?
观察,判断,互相交流。
交流判断结果:
只有图4的方法是正确的 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结合两重合一看数回答。请大家用正确的方法再量一次
操作,互相检查。第7题 指名读题
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仔细观察图,交流观察结果。请量出图中每个角的度数(巡视)
操作,交流,错的订正。
四、运用提升
集体读题,明确要求。
图1三角形
图2正方形
图3五边形
图4六边形 你认识这些图形吗?
请量一量图中每个角的度数
讨论交流(依据:两重合一看数)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用量角器量角,指名口答(60° 90° 108° 120°)你有什么发现(主要应该是角的情况)(引导初步感知三角形内角和)
四、课堂评价、拓展延伸。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达标作业 第9题
出示队旗图,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交流:估计一下图中的三个角各有多少度?估计并填表格 请同学们用量角器验证一下自己估计的对不对? 分别量三个角并填表
比较估计与测量结果 交流 完成思考题 指名读题,明确题意
按要求画一画,数一数,填表格 看表格,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直线数=1+2+„+(n-1)] 观察分析表格,交流发现: 如:3个点,有(1+2)条直线你知道吗?
组织交流
量角
量角器 两重合,一看数
(角或边的情况,内角和的情况等等,只要是正确的,均可以)
用量角器,自主阅读“你知道吗”。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篇10
【教学重点】能读懂Read and think的短文并做出正确判断。
能和同伴在跳棋游戏中熟练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用重点句型造句。
【教具准备】
1.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Let’s sing]部分。
2.Let’s play部分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复习歌曲 “Animals on the bus”,每小组扮演一种动物,边唱边表演,并模仿出动物的叫声。
2.模仿P83页Let’s play部分,做接龙游戏。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提问:Can you use a computer? Can you send an e-mail to your friends? Now, John’s grandma received an E-mail from John.Can you understand it? Let’s read together.2.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短文。
3.给学生时间完成判断练习。
4.教师和学生一起核对答案,如果句子本身是错的,要让学生说出错的原因及正确的句子。
5.教师出示Let’s play部分的图片,让一个学生看句子问问题,让其找另一个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6.让学生分小组用骰子做此游戏。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相同词首单词拼读赛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教师说一个字母(如:D),第一组的第一名学生立即站起来,说出并拼出三个(也可以是五个或十个,视学生词汇量的多少而定)以字母D打头的单词,如:desk, dog, door等,念不出或念错要扣分,这位学生说完后,教师念另一个字母,由第二组的第一名学生说。这样依次进行下去,最后看哪组得人最多为胜,做这个游戏时,也可以让两组的学生轮流说字母(如由第一组的第一名学生说字母,由第二组的第一名学生答)这样就成了对抗赛,注意不要说Q,X,Z等字母。
2.复习四会句型的游戏
三年级下册《燕子》第一课时教案 篇11
教学要点:
指导看图;学习生字新词;初步学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学生释题。
二、指导看图。
1、图上重点画的是什么飞鸟?
提示:先观察它的外行,再观察活动情况。
2、从图上看到燕子是什么样的?
(鸟里的.羽毛,俊俏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
3、观察燕子的活动情况。
提示:由近及远。
(一队燕子正从这边稻田飞到那边的柔柳之下。一队燕子掠过湖面,平静的湖水一圈一圈荡漾开去。远处有几队燕子落在电线上,远看象几个小黑点。)
4、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看出是春天的景色?(燕子、柔柳、青草、绿叶、花。)
5、看了彩图后你有什么感觉?(春天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使人有一种生气勃勃的感觉。)
三、初步学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俊俏”、“眉眼”“伶俐”、“生趣”、“偶尔”等词。
2、听范读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把观察到的情况记下来的?(先写燕子的外形,然后写春天的特色,再写燕子活动的情况,最后写燕子休息时的情况。)
四、作业
1、抄写生字,组词。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推荐阅读: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08-24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教案09-30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课时08-23
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教案08-24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质量分析05-24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9单元09-28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的教案09-24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