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社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汇报材料(精选9篇)
东社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篇1
东社卫生服务中心
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面,我将东社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情况,和创建工作实施以来的一些体会,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一、东社卫生服务中心简介及社区中医药工作发展概况 东社街办处于城乡交接部位,辖区面积19.5平方公里,常驻人口17283人,其中农业人口11082人,居民6201人,流动人口1563,其中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1449人,育龄妇女4168人,残疾人394人(居民104,农民290),总户数5123,街办包含1个居民委员会,10个自然村。
太原市万柏林区东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建于1964年,前期称东社街办卫生院,至2007年7月更名,转型为东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属事业单位,法人王权贵,地址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东社街办东社村。主营科目为全科医疗,设有全科诊室、中医诊室、预防保健室、功检室、康复理疗室、门诊护理站、中药房等7个、B超室1个、心电图室1个,X光室1个,CT室1个。
中医药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特色所在。加强社区中医药工作,是加快社区卫生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上 级领导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发展社区中医药服务,从体制机制、硬件投入、队伍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加强社区中医药工作,围绕“三好一满意”服务理念,努力搭建布局合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平台。通过加强中医科建设,开展中医特色诊疗,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广泛运用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手足口病等部分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向居民群众提供了“简”、“便”、“验”、“廉”的中医药特色服务,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喜爱。
经过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东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能力逐年提高,中医药服务特色日益凸显,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二、在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过程中的主要措施
(一)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夯实了社区中医药服务基础。一是认真执行上级规划引导。坚持科学引导,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明确中医药发展的重点和关键环节。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工作目标和各责任单位的工作任务,动员有关科室全力开展创建工作。三是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强化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中医药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使这项惠民政策覆盖全区。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利用现有资源,科学规划布局,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整合和优化了辖区卫生资源。努力达到设置科学、功能完备、环境温馨的要求。形成了一个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覆盖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我区中医药服务的整体水平。
(三)强化中医科室建设,提高了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设置中医诊室、中医康复理疗室和中药房,配备了中药饮片、常用中成药和基本的中医诊疗设备如:自动煎药机、牵引床、神灯等设备。中药房均配备了中药柜、中药药斗、药架等,基本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人员、技术、设备三配套。配备了电视、DVD、轮椅、微波治疗仪、牵引椅等设备,使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提供中医药服务,能够开展特色中医治疗。此外,把中医药服务辐射到村级卫生室,10个村卫生室配备了中成药,统一配置了针灸器具、火罐等简易设备,并集中对乡村医生进行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四)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打造了中医专业人才队伍。中医进社区,人才是关键。为了满足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重人才培养,不断强化社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专家坐诊。采取引进、返聘等手段,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2名中级职称中医师。我们特聘请太原市中心医院的中医名老专家刘智主任定期和不定期到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坐诊,进行技术指导。二是加强学历教育。三是开展了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通过经常化的学习培训,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形成 了临床医师懂中医,从业护士学中医、中医师努力向全科医师发展的浓厚氛围。六是实现培训的常态化。先后多次聘请省、市中医专家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目前,我社区卫生机构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都能开展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熏洗、敷贴等中医药服务,并应用中医药,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对高血压、冠心病等病人进行康复治疗。运用中医理论对社区亚健康人群、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工作。目前我中心中医类别医师均参加了省市相关机构组织的中医药知识和相关技能培训。通过经常化的学习培训,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五)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了社区中医药服务水平。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制作了中医药人员简历,统一制定了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标准和各项工作制度,并通过定期督导抓好落实。使中医科门诊有登记,用药有处方,出诊有记录,收费有发票,传染病有报告记录,促进了中医服务的规范发展。
(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了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防治能力。
为了将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当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我区以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突破口,围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广泛用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一是重点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目前我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够开展包括中成药、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穴位注射等在内的至少8种中医药服务。二是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进行筛查。同时结合病人个体情况,制定了从心理干预、饮食养生、运动保健、药物治疗到康复保健等方面一整套相应的中医保健干预措施,定期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干预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康复服务。三是认真完善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开展中医药一体化防治。截至目前共建立居民信息纸质档案录入15591份,电子档案15698份,建档率达到90%,并增加中医体质标识的管理内容。按照区疾控的安排认真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乙肝疫苗免费补种,截至10月底共补种469人次,孕产妇保健方面,为农村育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1135瓶,妇女住院分娩补助187人。积极开展老年人保健及高血压、糖尿病和孕产妇中医药保健服务管理工作。其中老年居民保健管理 426人次,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540(居民307)次,糖尿病规范管理161人(居民86),完成重性精神病规范管理28人的任务。
(七)宣传中医药特色优势,扎实开展了中医健康教育活动。大力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宣传,确定宣传主题,突出中医药内容,并通过组织开展义诊、健康咨询等活动,提高了辖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水平和对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抓好中医药应用工作,向社区居民宣传要未病先防的中医治疗理念,强调防患于未然。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健康教育室,定期组织社区医师和聘请专家讲授中医药卫生知识;在门诊输液大厅、观察室、候诊室安置电教器材,播放中医健康教育光盘,设置温馨的提示性语言,随时随地对社区居民进行中医药知识健康教育。
三、对创建工作的认识
通过创建工作的开展,我们体会到,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是推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快速发展的良好载体和有效抓手,通过创建,中医药事业将实现快速发展。
(一)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政策扶持和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保障,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和通力支持。目前我社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果,一方面是依靠区卫生局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同时,与近几年国家、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和有关方面给予的宝贵支持,更是分不开的。
(二)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功能是发展社区中医药事业的基础。结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我们要想在社区中医药工作方面有所作为,就必须充分发挥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应功能,才能为更好地广大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三)中医药队伍素质的提高、技术的创新和普及是发展社区中医药事业的关键。社区中医工作的滞后归根到底是中医药人才的缺乏。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创建全国社区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工作以来,加强了社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了中医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总体水平。
(四)抓好工作结合点是发展社区中医药事业的手段。中医药事业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把中医药工作 融入卫生格局之中加以审视,找准工作支点,选好突破方向。通过开展专项整顿活动,切实加强医政管理,重点解决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实不符、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切实发挥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中医药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几年来,我们在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创建的深度、广度和内涵建设上还有很多欠缺,与上级领导与专家的要求,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学科队伍培养等长期性任务上还有待完善和提高。下一步,我区将在现有基础上,对照创建工作标准,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进行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在硬件建设上,对拟改造和新设立的中医临床科室以集中设置为主,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服务区,能够综合开展中医药服务,方便群众就诊;在氛围营造上,采取中式装饰风格,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介绍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营造古色古香的传统医学氛围;在内部管理上,重点按照相关规定规范中医科煎药室建设,推广中医药服务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中医药服务与预防保健、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实时交互、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中医药特色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药健康需求。
万柏林区东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〇一二年八月
东社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篇2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您们好!首先我代表易俗河卫生院全体职工向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同时,我们将虚心接受你们的检查指导,希望多提宝贵意见。现将我院开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院基本情况
易俗河镇卫生院成立于 现在是一所集公卫、医疗为一体的乡镇级卫生院,是医保、新农合、城镇居民、优抚对象及离退休老干部公费医疗定点医院,城镇居民健康体检定点医院。
医院占地 亩,建筑面积平方米。设置床位32张,医院现有职工8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人,占职工总数 %。卫技人员,中级职称 人,初级职称 人,医师总数 人,中医类别 人,占医师总数的 %。药剂专业 人,中药专业 人,占药剂人员总数的 %。院领导班子中中医药专业人员比例为 %。
医院设有公卫科、内科、儿科、针炙理疗科、妇产科、口腔科等科室,住院部共开放32张病床。
二、创建全国基层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开展情况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制定计划,落实措施 为了扎实抓好创建工作,医院召开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动员大会,我院把深入开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作为工作的核心内容。广泛动员,全面实施,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巩固和提高基础医疗(护理)质量为重点,努力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成立了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认真部署、严格要求、狠抓落实,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进一步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重点加强核心制度的具体落实。尹建红院长亲任组长,汤朝阳任副组长,各科主任为成员,下设办公室,成立了中医管理科,具体负责创建工作,制定了《易俗河镇卫生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等并把各项指标分解到科室及个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实施,有序推进。
(二)科室设置逐步规范,人员配备日趋合理 通过开展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准入管理,把好医疗机构名称、诊疗科目、医师护士上岗准入关;把好专科建设的准入关;把好中医治法等临床应用准入关。通过公开招聘、院内培训及在职教育等方式逐步培养中医、中药人才。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中医自身特点,我院依法开展中
医执业活动。坚持依法执业,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我院严格按照上级核准科目和范围执业,在岗人员均有执业资格,符合率为100%。
大力加强中医内涵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
1、我院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契机,大力加强中医药内涵建设。在针灸科、住院部的宣传栏增添了中医保健术语和保健知识,现代中医药适宜技术宣传画等,大大增强了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内涵。同时通过日常诊疗活动,下乡义诊,举办学术讲座等方式进行宣传、讲解普及中医药知识。为了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先后派送了谭国军、胡晶娥等医生到上级医院深造学习为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在院内建立了良性循环传承队伍。
2、我院认真贯彻执行上级要求,制度了《易俗河镇卫生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起适应医疗卫生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医院发展战略、反映医院优势特色的文化体系。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及医院自身特色,使人民群众从就医环境、诊疗方式、服务态度上能够切实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服务。通过医院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实现医院文化与医院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医院发展与职工发展的和谐统一,医院文化优势与竞争优
势的和谐统一,为医院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3、我院自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以来开设了中医科、针灸理疗科等科室,设立了预防保健科。为了提高全镇的中医药水平,我院设立中医管理科,从2009年以来,我院对全县各乡镇、医疗机构的中医药人员及中医爱好者进行了培训,培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36项,培训内容有:《热敏艾灸疗法》、《推拿复位法》、《拔罐刮痧疗法》、《耳压疗法》、《中医痔疮坐浴疗法》等,并开办了中医药知识培训班期,为全镇中医药从业人员、村卫生室培训中医药人员450余人次。医院中医药专家及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师讲授了防治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知识及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方法。使中医药文化在全镇范围内得到了大力弘扬,同时又提高了中医药为老百姓防病治病的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作用。
(三)抓好“四房”建设,严把药品质量; 依据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结合我院基础设施实际,完善了中药房、中药库房、中药炮制房,达到设置规范、布局合理;增添了储药设备,更新了药品标签,做到规范、有序。
(四)狠抓门诊登记和病历处方书写
加强门诊病人登记和门诊病历书写工作,进一步规范
中药处方书写,严格执行处方收发规定,项目填写齐全。住院病历书写规范,开展中医治疗记录完整。门诊中医药治疗率为86%,病房中医药治疗率72%,门诊中医病案书写合格率93%,门诊中医处方书写合格率达97%。
(五)树立品牌科室,加强专科建设
进一步完善中医专科专病的建设方案,确定重点发展方向。在临床中不断总结改进中医特色病证诊疗规范,保证中医药在临床实践各个环节最充分地发挥作用。通过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的开展,医院实现了向管理要效益,向经营要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与创建前相比,我院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高,门诊、出院病人平均费用稳中有降,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社会群众对我院服务的认可度明显提高。
我院在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以来,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了我镇中医工作的不断发展。我们将一如既往、更进一步做好中医药的发掘工作,并加以提高,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易俗河镇卫生院
东社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篇3
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大家好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不辞辛劳莅临我院指导评估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工作。首先我谨代表全院干部职工向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我镇位于邳州西大门,是江苏省重点建设小城镇。辖区人口约6万5千人。我院现有在岗职工161人,医药人员45人,中医药人员12人,主治中医师3人。下辖30个卫生室。2010至2011年是我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先进单位关键的2年,也是创建工作卓有成效的2年,在这2年的工作中,我院按照邳州市政府和卫生局农村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以《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与评审细则》为标准,举全院干部职工之力,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成立组织,狠抓落实
我院成立了以院长陈习然为组长的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领导小组、副院长胡正金,沈东为副组长,成员有卫协会副主任张猛、妇幼专干沙荣娟、中医科主任魏贤清,并下设办公室和中医指导科,落实了相应的办公人员和办公地点,负责全院和辖区内村卫生室基层中医药的指导工作,为
创建工作的开展做好了组织机构保证。由院长陈习然、副院长胡正金,沈东以及中医科主任魏贤清卫协会副主任张猛、妇幼专干沙荣娟等同志亲自授课。小组成员明确责任,任务落实到人,分工负责,定期汇报工作完成情况,使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二、加强中医科和中医康复理疗科建设和管理,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
我院围绕中医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完善了各种创建资料,规范了中医药诊疗常规,充实了中医科人员及设备,配备300种以上中草药和100中以上中成药,购置了大量的理疗器材。各卫生室配备了50种以上中成药以及电针仪、神灯、中医治疗包等中医设备,40%的卫生室配备100种以上中草药。并规范制定中药房、中药库的各项管理制度,成立了煎药室,为广大患者免费煎药。前来寻求中医药治疗的患者较前大幅增加,使我院就诊的患者中中医药治病的比例达3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加强中医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居民中医知识知晓率。我们多次开展了中医药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共发放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约两万张,并努力在医院内营造中医药宣传氛围,努力为广大群众防病治病提供知识储备。对慢性病患者关于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亚健康等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大大提高了人民防治疾病的信心和能力;同时对老
年人宣传养生保健知识、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寿命;对孕产妇的中医保健及婴幼儿的科学喂养等知识的宣传,响应了国家优生优育的政策。并出中医健康教育宣传栏10多期。使广大群众对中医药的知晓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近几年来我们为全院医药人员及全体乡村医生共进行了中医药知识培训10多次,市中医院和市人民医院先后多次派出中医药人员亲临我院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工作,我院也多次派出中医药人员到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工作,先后学习了《中医药适宜技术第一册》《中医药适宜技术第二册》《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医体质辨识判定标准,中医基础理论以及国家中医药政策方针等内容。以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提高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应用,不断提高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的能力。
创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是我市一项系统工作,我院树立了大局意识,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全院上下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完成了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的准备。
邳州市碾庄卫生院
东社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篇4
陈城镇区域面积56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人口34976人。育龄妇女10065人,育妇率28.78%,已婚育妇7115人,已婚育妇率20.35%。
我镇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遵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的要求,提出了创建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区的目标。近三年来,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提升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水平为重点,积极推进优质服务工作机制的完善、落实,把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同增进群众生殖健康与家庭幸福统一起来,全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不断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上半年计划生育符合率保持在95.54 %,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今年被市评为2011-2015年“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乡镇,现对照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要求进行自评,各项工作指标基本符合要求,下面将我镇创建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方面
镇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近年来更是把坚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确保责任、措施、投入三个到位。
一是把人口计划生育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镇党代会、人代会还把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列入到工作报告的具体内容。
二是镇党委、政府每年定期听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专题汇报,组织召开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部署明确工作目标与任务,表彰奖励人口计生工作先进村,与各村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每年组织一次人口形势、计生法规的学习论坛,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党政领导的人口安全意识,为促进我镇人口与经济社会的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领导与工作环境。
三是强化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进一步完善了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流动人口计生协调小组与计划生育宣传协调小组的工作职责及考核办法;建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服务管理、出生缺陷干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等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工作机制,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供了组织和机制保障。
四是镇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每年对计划生育责任单位实施目标管理检查与考核,定期通报考核情况,并把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及工作奖金挂钩。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
五是经费得到有力保障。较好地落实了人口计生事业所需的各项经费,经费投入符合考核标准。对实行计划生育育龄夫妇实行“孕环情、生殖健康、婚检检查,四项手术、优生检测”五项基本的免费服务制度,计划生育奖扶制度及优惠政策落实率达100%。三年来共投入计划生育事业经费67万元,人均事业经费达到6.4元。今年财政投入比去年提高34%,远远高于同级经常性财政增长幅度,人均达到7.46元。
二、政策导向方面
不断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工作新机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奖励优惠措施,奖励、优 2
惠、扶持、免费与保障“五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进一步形成。
一是依法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优惠政策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制度。从2002年9月后将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提高500元,双农独女户家庭一次性奖励提高到1000元,五年来共发放独生子女奖励经费73.05万元。2004年建立了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对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计划生育并发症对象、困难女儿户和计生干部实施经济救助,共有52名困难群众受到救助,发放公益救助金15.6 万元。照市县政府的统一部署,2005年实施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目前全镇有54户双农独女户主动放弃了再生育指标,独生子女领证率由2003年的44.3%提高到67.14 %。
二是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免费服务制度。为确保育龄群众充分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技术的免费服务,积极参与政府倡导的人口素质工程,免费服务率达到100%。
三、依法行政方面
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得到全面实施,无行政侵权行为和计划生育恶性案件发生,营造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良好法治环境。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决定》和《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把每年9月份作为全镇计划生育法制宣传活动月,营造浓厚的依法推行计划生育的氛围,坚持依法规范人们的生育行为。印发的各种宣传资料及时发送到基层计生服务员手中,为依法推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
二是以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领导干部和计生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人口计生法 3
制学习,提高干部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水平;全镇计生干部系统业务培训每年举办两次,依法规范行政行为。
三是坚持政务公开,打造阳光计生。全镇各村计划生育村务公开内容有:奖励扶助政策、再生育条件、出生初婚四术、未落实名单、违法生育等内容向群众公开、提供服务指南。提高了育龄群众的人口计生基本常识,增强了人口计生工作的政策透明度,也融入了优质服务的亲和力。
四是坚持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联合开展打击非法行医等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非法鉴定胎儿性别,三年来共查处“两非”案件两例。安装录像监控系统,完善和落实定期孕情检查服务,把再生育全过程的管理服务纳入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
四、服务质量方面
在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单位创建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的工作理念,全面提升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水平。
一是改善服务环境,强化服务阵地的规范化建设。以服务所标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按照“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的建设要求,县、镇两级财政投入32万元,重点加强了技术服务阵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装备和人员配备。服务所进行了全面装修和设施改善,进一步完善计生服务规范与标识规范,成为广大育龄群众的温暖之家。
二是拓宽服务领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规范运行。我镇认真制定了工程项目的实施计划,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了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生殖道感染防治和出生缺陷干预活动。建立了妇女生殖健康免费 4
年检档案制度,近三年来共有6354名已婚育龄妇女参加生殖健康检查,年普查率达到53.25%;免费“三查”9763人次。积极推进和规范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着手实施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优孕优育工程”项目,重视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我镇实施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项目及艾滋病预防项目。积极开展男性生殖健康宣传服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使男性生殖健康活动得到了全面的推开。
三是认真开展育龄群众需求调查。确定每年3月份为计划生育宣传服务随访月,组织人员上门开展需求调查,获取群众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需求信息,三年来共调查育龄妇女6354名,根据群众需求确定优质服务的项目和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了优质服务的针对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群众的满意率。
四是深化宣传教育,推进婚育文明建设。紧紧抓住学习贯彻中央《决定》这条主线,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通过媒体宣传和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文艺演出等载体,营造婚育文明的良好氛围。全镇设立计生宣传栏14个,20平方米以上计划生育公益广告牌6块,规范的计生宣传标语18条,在陈城村设立拥有200册以上各类计生书籍的村级生育文化图书角;镇人口学校举办人口理论、五期教育等培训班与讲座12场次,印发计生宣传品、科普知识小折页1.25万份,宣传品进村入户率达到100%,育龄群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婚育文化氛围逐步浓厚。
五是开展避孕药具绿色通道村村行活动。全镇建立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点14个,每个发放网点都有统一明显的免费领取标识,方便了育龄群众就近领取,各村计生服务员都经过避孕药具知识的短期培训。
五、队伍作风方面
全面加强人口计生系统队伍的行风建设,围绕创优争先的整体目标,着力建设一支宗旨明确、业务精通、爱岗敬业的高素质基层计生干部队伍,努力打造“数字计生”。
一是加强基层队伍建设,配好配强各级计生干部。现人口计生办工作人员 16名,指导站技术服务人员7名,其中1 名为医师职称;村计生专干14名,计生专职副会长13名。为稳定基层队伍,各级十分重视报酬落实工作,村计生服务员年报酬平均在0.74万元,达到村主干的报酬。
二是狠抓队伍的作风建设。在计生系统全面开展行风效能建设和满意站所创建活动、“育龄群众贴心人”等系列争优创先活动,计生工作者的公仆意识和服务创优意识明显增强。
三是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增强计生干部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制订计生干部培训计划,三年来共举办优质服务、法律文书、信息化建设、避孕药具等知识培训班,为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区的创建,注入了活力和能量。
东社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篇5
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自评总结
为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让人民享有更加安全、有效、便捷、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我院根据《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的通知》(北政办发〔2012〕112号)文件要求,组织开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根据阶段性工作的要求,对前阶段的创建工作进行自评总结:
一、领导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到位
为做好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我院高度重视,成立了创建全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领导小组,由院长XX同志出任组长,副院长XX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总体工作的部署、规划及实施。制订创建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学习创建工作的要求和步骤,将创建的具体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科室,责任到个人,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服务网络,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我院积极参与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各乡镇卫生院、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建设。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逐步完善,中医科建设达到国家验收标准,中药房配备中药饮片XX种,中成药XX种。配备中医师XX名,能够开展基本
中医药服务、XX种以上中医非诊疗服务项目以及中医健康指导服务等工作;每个村卫生所至少有1个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能熟练运用中医药技术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XX个村卫生所能够开展中医药服务,并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全镇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有计划地组织本镇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做好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等工作。鼓励西医学中医,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进一步优化中医药专业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业务能力。结合基层药物制度的实施,认真开展《国家基层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培训,提高临床医生的中成药应用水平。根据培训计划,每年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的培训,今年还选送1名中医师到上级专科医院进修半年中医药适宜技术,通过以学带用,带动临床医师及乡村医生对适宜技术的使用,临床医生和乡村医生的中成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四、建立健全全镇、村中医一体化管理机制,推动中医药服务能力的稳步提升
全面推进中医科建设,特别是针灸、理疗、康复特色建设。面对本院中医师、以西医为主的医师、乡村医生,针对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刮痧、艾灸、牵引、中药熏蒸等适宜技术的培训,安排技术操作练习,并组织操作考核。截止到2012年9月止,全镇先后有XX人参加及通过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核,获得
市卫生局发放的培训合格证书,合格率100%。镇、村二级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五、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利用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开展防病治病工作,广泛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和宣传咨询活动。每年至少开展不少于4次的中医药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开展不少于2次的中医药健康咨询活动。发放中医药宣传资料,在病房、候诊室、接种候诊室、孕妇学校等场所循环播放中医药宣传光碟,辖区居民的中医药预防保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制定中医药保健处方,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慢性病管理服务。发挥中医药特色的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六、宣传力度到位,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中医药文化总结、整理、宣传力度到位,起到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体系建设的作用。借鉴市中医药推广中医药文化建设的经验,从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的中医药文化特点为,结合自身工作特点,设置中医特色的环境氛围,利用中医药宣传专栏、中医文化格言、中医小贴画、中医药宣传横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中医药宣传工作。2012我院中医药宣传专栏已经出版XX期;固定的中医文化宣传横XX条;中医文化格言XX幅,中医宣传小贴图XX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每天不少于XX小时。通过多种形式,使群众更加深入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认同中医药、使用中医药、感受中医药
文化。
七、中医业务小结 ……
XX市XX镇卫生院
全国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篇6
——奋进中的高埂中学
一、学校概况
长安北望三千里,天府南来第一州。
临邛,历史悠长而深远,文化丰富而厚重,在其东面的悠悠南河畔,矗立一所中学,她,就是邛崃市高埂中学。这所从河滩地上逐步成长起来的农村高中,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闪耀在美丽的川西大地。
高埂中学走过五十年的光辉历程,几代高埂中学人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乐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积淀五十年,学校的教育思想和精神文化逐步形成,学校以鲜明的特色亮点,丰硕的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农村学校特点的办学之路。
高埂中学始建于1958年,原址坐落在邛崃市高埂镇白鹤村一教堂内,称邛崃县第三初级中学校。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迁入现高埂村。1966年停办,1973年复办,始创高中,学校更名为太平中学。八十年代初更名为高埂中学,是成都市唯一一所地处村民委员会所在地的农村高完中。
三十多年前,校园面积仅20余亩,校舍是十多间低矮破旧的小青瓦房,条件十分落后艰苦,全校师生勤工俭学,艰苦创业,平操场,砌围墙,开农场,学校原始规模初具,八、九十年代学校得到进一步的夯实,历史的积淀为学校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迈入二十一世纪,学校抓住高中扩招和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机遇,克服“区域、生源、师资”三大劣势,不等不靠,知难而上,自主创新,采取多元化筹资办学的办法,千方百计引进社会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学校的发展。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供需矛盾基本解决,实现了学校办学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走上一条做大做强的规模效益之路。
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学”,教育教学管理更上一层楼。高埂中学顺应教育改革的要求,重视师德、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大力推进教学手段的改革,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学校管理机制,学校教育教学形成系统科学的管理模式。落实年级组负责制,重视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注重前瞻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细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向过程细节要质量。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倡导发扬艰苦奋斗、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把人文关怀和刚性制度管理结合起来,积极引入竞争评价机制,建立过程与绩效相结合的规范评价体系,学校拥有一支朴质求实、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
2004年学校成为成都市首批校本教研基地学校,为不断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努力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按照“专业引领,共同发展,教学反思”的要求,重点在集体备课、年级月考、踩线生抓法、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新教师培训等方面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2002-2005年完成十五国家级课题《尊重平等教育与师生互动》的研究。
高埂中学以鲜明的特色、丰硕的成果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一所地处偏僻的农村普通中学成为了一所质量高、有特色的高完中,学校被誉为“农村高中教育的典范”“成都市农村高中教育的一面旗帜”。2007年3月,成都市高中工作现场会在高埂中学召开;2008年11月,高埂中学作为成都市校长干训的实训基地,承担了成都市“千名校长大练兵”教学管理实训任务。成都市多个区(市)县许多兄弟学校到校参观交流,学校发挥了很好的辐射示范作用。
数载历练,辛勤耕耘,孔子讲“生无所息”,一部高埂中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强不息、不断奋斗的艰辛历史,就是几代高埂中学人始终迈步向前,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历史。一任任领导、一批批教师、一届届学生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为后来者留下优良的传统:领导班子积极向上,团结务实;教师队伍淡泊明志,无私奉献;届届学生艰苦奋斗、刻苦学习。“自强不息”和“团结协作”积淀成学校文化的精髓,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这是高埂中学不断奋进永葆青春活力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二、特色亮点
高埂中学曾是一片贫瘠的河滩地,因为人的活动,出现了绿洲,萌发了生机活力。
五十年间,河滩地上的人走了一批,一批,又一批,也来了一批,一批,又一批。但他们都是河滩人,他们身上同样涌动着开拓者的热血,河滩人的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了。舞台情景变化多多,不变的背景闪烁着美丽的字眼:“自强不息,发愤图强,团结协作,和谐愉悦”。
(一)自强不息,发愤图强
对贫瘠的河滩地,大自然向来并不大方。农村小镇本来就够偏僻了,而高埂中学的所在地连小镇都不是,只是一个小小村子,交通闭塞,生活艰苦,学生基础糟糕,这就是上苍赐给学校的基本条件。学校的生存极为艰难,等待时来运转吗?可要到哪年哪月呢?消极的等待,只会等掉机遇和前途。怨天尤人吗?那只是懦夫偷懒的借口。河滩人决不退缩,他们抛弃了懦夫的退缩,选择了勇敢地去面对。勇敢的河滩人把艰难的生活当作是上天对自己的考验,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如果幸运之神不降临,那么他们就自己照顾自己。
从校长到老师,从老师到学生,都认准了一个理:自然没给我们的,我们就自己去创造。咱们“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河滩人要用自己高贵而充实的精神去填补自然的贫乏。要在暗淡的天空中升起耀眼的星星。河滩人坚信没有一种草不会开花,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都有她绽放的权力和空间。虽然“立根原在破岩中”,但是河滩人像劲竹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顽强地去追逐理想、追逐梦幻。
只有强悍的人才配活在这一片土地上,拓荒者们在这河滩荒地上扎根了,他们一天也不敢懈怠,埋头苦干,发愤图强,终于,高埂中学从多如牛毛的农村中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河滩人的眼睛又瞄准了成都市示范中学,他们找差距,找不足,正视现实,发愤补救,一点一滴地历练自己,提升自己,毫不动摇地向目标挺进,终于,神气地站到了成都市首批示范中学的行列。河滩地上出现了一片绿洲。
大学连年扩招,上大学没有过去艰难了,也没那么令人神往了,而人们对优质教育,精品教育的盼望也产生了。河滩人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他们居安思危,谋及未来,自加砝码,自压担子,大胆按省级示范中学的风范来要求自己,他们再次埋下头来,挑自己的毛病,挖自己的潜力,艰难地往前挪动,他们想:省示范中学能做到的,迟早有一天,自己也要做到。
深知自己贫瘠浅陋,但是从不畏惧自己贫瘠浅陋,河滩人夙兴夜寐,忘我劳动,埋头苦干,一路向前。
(二)团结协作,和谐愉悦
生活昭示真理,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贫瘠的河滩地上,任何狂妄自大,都将以悲剧终场。蚂蚁搬米深深地打动了河滩地人,他们把自己看作是蚂蚁,美人之美,合作共存。
古人的智慧武装着今人的头脑,荀子认为“每一个凡人,其实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禹”,只要他们精诚合作。这话可信。是呀,河滩人虽然是凡人,但是有成为禹的梦想,贫瘠的河滩地让他们明白,他人对自己的意义,要活下去,必须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河滩人相信,自己虽是臭皮匠,但合作起来就是诸葛亮;相信刘基“万夫一力,天下无敌”。是高远的眼光让河滩人敞开心扉,青睐合作。
贫瘠的河滩地留下了单调和寂寞,但也驱散了喧嚣和浮躁。这里,古风犹存,人们急人之急,忧人之忧,质朴而又热诚。这片土地上,到处是谦虚大度、宽容和善、热情主动的人们。河滩人充分信任同事和周围的人。他们之间多的是相互理解和谅解,少的是指责呵斥;多的是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少的是互相推诿,树倒猢狲散;他们克己容人,让良好的人际关系渗透在平凡的生活中,滋润着人们的生活。
寒来暑往,生活上互相关心,精神上互相鼓励,事业上互相支持,同为河滩人,共垦河滩地,河滩人唱着合作的歌;岁岁年年,在沟通中传递信息,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河滩人跳着合作的舞。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干群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携手协作,合作共赢。他们都是团结之歌里的美妙音符,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团队精神在这里熠熠生辉。
河滩地上,你也许很难分清领导和群众,老师和学生,因为领导与老师都那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师生员工互体互谅,相敬相爱,他们就是那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物质上他们是贫乏的,但在精神上却十分富有。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甚至让人们忘记了这里是贫瘠的河滩地。
三、成绩显著
五十载风雨兼程,五十载杏坛耕耘。
几代高埂人,能固守寂寞而志存高远,淡泊名利而清贫治学,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以朴质求真之心,创和谐纯净之校园。在昔日荒凉的河滩地上,开辟出一片精神的绿洲。徜徉其间,左顾有老树新芽,右盼有桃李芬芳,耳畔闻雏凤之声,满目香葩,生气盎然,而观之悦目。
(一)学校荣誉
学校现在是成都市示范性高中、成都市校本教研基地校、成都市校长干训基地、成都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教育学院实验学校、国家级课题实验学校。
(二)高考成绩
在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高埂中学实现了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的同步发展,学校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2001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21人,一般本科上线为80人。从2002年起,在每届优质生源只占邛崃20%的情况下,连续八年重点本科和一般本科上线人数均占邛崃当年上线人数的30%以上: 2002年,重点本科42名,一般本科128名;2003年,重点本科47名,一般本科232名;2004年,重点本科70名,一般本科331名;2005年,重点本科66名,一般本科295名;2006年,重点本科78名,一般本科371名;2007年,重点本科66人,一般本科345人。高考成绩一年迈上一个台阶,近十年来在成都市41所同类高完中中名列前茅,甚至超过部分省重和国重学校。精品工程结出硕果,2004年刘超以理科综合295分(满分300分)夺得成都市理科综合状元,2005年汤学娟以理科总分699分名列成都市九个郊县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2007年囊括邛崃市文、理科第一、二名。特色教育锦上添花,每年艺、体生上线人数在邛崃市均排名第一。
四、激情展望
河还是那条河,滩还是那片滩,生活好像演唱着同一首歌,其实,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总在不知不觉中向前。
河滩地上,高埂校园,平凡学生,平凡老师,虽经五十春秋,却是活力长存,奏响了一支又一支动人的乐曲。高埂现象似乎成了一个让人琢磨的谜,其实谜底很简单,高埂河滩人踩着时代的节拍在走,只是在不经意间,脱颖而出。河滩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之路,原来正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之路。
东社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篇7
自**年**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学院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工作岗位从辅导员到团总支书记,思想上积极奋进,做事认真踏实,现将学校在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过程中表现汇报如下:
一、思想上进,善于学习,充分认识文明创建的重要性。
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的一员,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是做好文明创建工作的前提。为此,我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武装自己,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加强学生队伍管理,加强自身的业务知识学习,尽力汲取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为了尽快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办事能力,该同志还时常怀着一颗好学之心,虚心向领导、老师、同事学习请教,借鉴经验,采纳意见,切实提高执行学校各项决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工作认真,倾力亲为,务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自***年至今,先后从事辅导员工作、共青团工作,承担学校部分部门交给的学校文明礼仪、校园文化、体育锻炼、美化校园、文明创建等工作,还主持开展政法学院青年志愿者活动。
特别是带领**学院青年志愿者在学校文明创建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体业绩如下:
1、建立法制宣传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3.15消费维权、12.4法制宣传、法律宣传进校园/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把依法行事的文明习惯传播到校园内外。活动得到**电视台、**日报、晚报的跟踪报道。
2、开展关注留守儿童社工在行动的专题活动,深入**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开展关爱活动。活动受到省**领导,**市**的参与、**电视台日报、晚报关注报道。
3、开展“展素质春晖风、筑文明湖工梦”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文明承诺、口号征集,文明交通引导活动等方式参与创建文明校园活动。校长***亲自参与文明承诺并肯定活动的意义。
4、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认真完成文明责任区的维护和监督工作,清除学生寝室门窗上的封条、小广告。维护清扫本院教学区教室。文明创建活动在校园网上得到宣传报道。
5、志愿者积极组织废旧物品收集义卖、捐款活动,扶危济困。成功帮助**聋儿康复中心孩子及*院癌症患者**和**同学,活动事迹得到**电视台、**晚报关注。
6、我院志愿者代表全市学生队参加市交通文明法规知识竞赛,获得三等奖
7、在2013-2014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获得优秀青年志愿者协会称号。
三、严于律己,表现突出,得到师生广泛认可和赞誉。
东社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篇8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好!
江宁中心小学师生热烈欢迎全国安全社区验收评定组专家莅临我校进行现场评定验收。解说词:
您现在所站的位置正是我校乘坐校车的孩子们上下校车的位置。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自实行并校以来,全镇只余本校一所完小,学生来自全镇各处,针对学生年龄小,上学路程远的情况,街道为学生提供了专用线校车,以解决这一困难。起先,使用的是公交公司的客车。
2012年后,街道启动全国安全社区创建,学校与儿童安全工作组针对校车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出台了校车安全促进项目。针对学校乘车人数进一步增加,社会对校车安全运行要求不断提高的现状,及时联系了新的客运公司,为学校更换了6辆33座以上的大型客车作为专用线校车,每车配备驾龄在10年以上的驾驶员一位,各社区提供一名熟悉当地情况的护导员(共7名),做到了单人单座,专线行驶。2012年以来,街道每学期支付校车各项费用都总计在40万元以上,年校车专项费用支出超80万元。确保了校车的安全运行。2012年11月学校与儿童安全工作组校车安全促进项目帮助学校联系交管部门,在校园外侧道路实施单边禁停,为学校的专用线校车画出了专用停车位,设置了交通标牌和减速带,投入资金1000余元。有效缓解了学校外交通拥堵的现象。点位一至点位二之间(校门右侧小道):
自我介绍:我叫XXX,今天由我来为大家讲解我校在创建活动中开展的工作。点位二:学校大门口 解说词:
全国安全社区创建以来,在学校与儿童安全工作组的要求下,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学生进出校门的管理,每日早晚都安排了3名行政和2名保安一同值日,乘坐校车的学生队伍一律由右侧的小道前往乘车点,实现了乘车学生和非乘车学生的分离。学生放学好排好路队由班主任护送出校门,乘车学生由小车长带队,护导员护送,履行交接手续,清点人数后方可离校乘车。
点位三:门卫室 解说词:
1:室外(110门牌)全国安全社区创建以来,学校与儿童安全工作组积极推进学生防校园意外伤害促进项目。每年都积极为学校联系校园110和法制副校长,协助学校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和保卫工作。2:室内:
2012年9月起,街道联系派出所向学校派出专业安保人员2名,持证上岗,负责校园的安全保卫工作,工资由各派出所专项支出;
2012年7月,街道在区教育局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协助下,投资安装校园视频监控,红外跟踪、红外报警等技防监控设施,其中视频监控影像保存1月以上;
2013年3月,街道投入资金由派出所为各学校配置橡胶警棍、辣椒水、钢叉、防割手套等警用器械,加强校园保卫工作。3:登记:
(门卫:请专家领导做入校登记,感谢大家配合我工作。)全国安全社区创建以来,为配合防校园意外伤害促进项目的开展,根据要求,门卫严格履行外来人员入校登记手续和学生请假离校登记手续,感谢大家配合我们门卫的工作。点位四:宣传栏 解说词:
学校共有宣传栏位置4个,在学校与儿童安全工作组的要求下,其中一半以上专门用来宣传安全法制教育的相关内容和展出学生的优秀安全作品。点位五:一(1)班教室 解说词:
全国安全社区创建以来,通过防校园意外伤害促进项目,学校已经全部使用了圆角课桌椅,减少了学生发生磕碰伤害的概率,除了课桌椅之外,乒乓球台、花坛、水池、消火栓等有尖角,容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学校都做了软包处理,避免学生在活动时放生磕碰造成伤害; 为配合防校园意外伤害促进项目的开展,每个班级都在黑板报或者墙报上预留安全角,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本教室还是学校“弹性离校等候室”,为方便家长接送孩子,减少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学校专门设置了这一等候室,供学生学习休息直到家长来接。学校专门安排了教师值班,并留有记录。
点位六:教学楼一楼走道 解说词:
全国安全社区创建以来,根据学校与儿童安全工作组校车安全促进项目的要求,学校用一二年级的部分教室和阶梯教室作为各线乘车学生的候车室,安排行政值班,加强了对乘校车学生的安全管理。每日放学,各班级按乘车线路划分的小组前往候车点,班主任或者值日组长与护导员进行乘车学生交接,清点人数,了解未乘车的原因,及时与班主任和家长联系,力争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学校于2013年上半年开始设置“小车长”岗位管理全车学生的候车,乘车秩序,协助护导员和班主任工作,进一步细化了对乘车学生的安全管理。每学期学校评选“优秀小车长”予以表彰。
点位七:楼梯口 解说词:
通过防校园意外伤害促进项目的开展,学校在楼道口和重点道路部位用油漆划分了分道线标示,帮助学生形成了上下楼梯靠右行的好习惯,避免学生在上下楼梯时发生拥挤造成意外伤害。各楼层和楼道口都有安全警示宣传标语。点位八:二(2)二(3)班前 解说词:
全国安全社区创建以来,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每个班级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为学校安全教育课的开设提供便利,每学期每个班级开设专项安全教育课2节以上,效果显著,逐渐形成了“同课异构式安全法制教育课”的特色,留下了详细的图片文字资料。点位九:篮球场 解说词:
全国安全社区创建以来,学校与儿童安全工作组积极推进学生防校园意外伤害促进项目。街道和教育主管部门为学校斥巨资建设了胶质球场和操场,配备了圆角体育器材设施,减少了学生在运动时的意外伤害的发生。篮球场至食堂的水泥走道: 解说词: 据学校与儿童安全工作组要求,自2012年6月起,学校逐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于2014年4月在学校教代会通过并报送教育局,把安全工作纳入到了学校考核之中,体现了学校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为推进学生防校园意外伤害促进项目,学校修订了多项应急预案,自2012年以来每学期街道文卫办,派出所,消防办等部门都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应急逃生的技能,我们旁边的操场就是学校的疏散避难点。点位十:食堂 解说词:
全国安全社区创建以来,根据学校与儿童安全工作组要求,食堂严把“入口关”,工作人员都持有“健康证”,台账资料及时完善,食品采购严格把关,食品处理,储存等操作规范,卫生工作严格细致,生熟分离,荤素分离。2013年下半年以来,在街道资金支持下由教育局指定的单位每日派送食材。
2013年,在街道和教育局的帮助下,食堂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配置了灭火推车和灭火器等安全器材,煤气罐单独建有摆放室。从食堂穿操场至池塘: 解说词:
全国安全社区创建以来,各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重视安全工作,责任到人,责任到岗。每年,每学期,街道和教育局与学校,学校与各部门,各年段与班主任和教师都要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学校的各个层面。食堂主管和工作人员就签有专项的安全责任书。
点位十一:池塘 解说词:
学校综合楼前是一片池塘,池水较深,1995年建校时就做了围栏防护,可随着安全工作的推进,对池塘围栏的高度有了新的要求,针对学校池塘围栏高度不够的情况,全国安全社区创建以来,学校与儿童安全工作组积极推进学生防校园意外伤害促进项目。2013年9月,在街道文卫办的组织下,学校与街道企业“普莱克斯上海梅山实用气体有限公司”结为共建单位,该公司投入3000余元资金把学校池塘围栏增加至1.2米以上,使之符合了新形势下的安全工作需要。
在池塘,围栏,体育组合器械等重点部位学校都设置了安全警示标牌,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点位十二:综合楼前 解说词:
这是学校的综合楼,楼内有微机室、图书室、舞蹈室、科技室等专用室,对于这些重点处室,全国安全社区创建以来,根据学校与儿童安全工作组要求,都建立有专门的规章制度,并配备了2只以上的灭火器,全校在街道和普莱克斯上海梅山实用气体有限公司的帮助下共计备有灭火器80只以上。点位十三:图书室 解说词:
这是我校的图书室,通过防校园意外伤害促进项目的开展,学校专门在室内建设了“安全图书角”,专门摆放关于宣传安全知识的图书,供学生借阅学习。从图书室东侧楼梯上楼至二楼机房 解说词:
下面请随我上楼检查学校微机室,小心地滑,注意安全。点位十四:二楼微机室 解说词: 这是我校的微机室,通过防校园意外伤害促进项目的开展,在微机室基础安全建设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学校信息中心的老师又在每台学生电脑的桌面上建立了一个关于安全知识的文件夹,供学生在操作电脑时学习。从综合楼二楼至行政楼一楼过道: 解说词:
全国安全社区创建以来,街道和学校对安全检查工作常抓不懈。
学校实行三级安全检察制度。每日学生和值日行政的日查;每周安保办的周查;每月校长室牵头的月查三级检查制度。每季度的安全工作还要报教育局备案。
每学期中,街道各部门不定期安排专人对学校的校车,食堂,周边环境进行检查,抽查,发现隐患,及时开出整改通知,限期进行整改。2012年来,学校先后在街道的要求下对消防,食堂,电路等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改。点位十五:卫生室
全国安全社区创建以来,学校与儿童安全工作组积极推进学生防校园意外伤害促进项目。我校加强了卫生室的建设,有经过培训的校医一名,室内备有药品柜和文件柜,常备外伤处理的药品等,对于发生的意外伤害及时处理,及时记录。点位十六:安全教育长廊 解说词:
全国安全社区创建以来,学校与儿童安全工作组积极推进学生防校园意外伤害促进项目和校车安全促进项目,帮助学校建设了安全教育长廊,长廊里除了内容丰富的墙牌之外,街道还积极联系电力公司,交警大队等部门来学校宣传安全知识,先后举办了“交通安全知识展”,“农村用电安全知识展”等。送出校门: 解说词:
今后,我校还会按照相关安全社区建设的标准、理念持续推进的进行本校的安全管理。我们将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抓好交通、意外伤害等方面的安全教育。积极开展疏散演练,运用“安全教育平台”上好安全教育课,配合街道和教育主管部门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和家长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备注:
东社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篇9
主要措施及工作形式
一、统一部署,建立组织机构
社区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文明社区的创建活动,始终把创建文明和谐社区摆到党总支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召开“新城社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会”安排部署创建工作。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和具体的工作小组与社区各项工作统一部署、统一计划、统一落实。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建设内容和要求。对照创建目标、标准和责任,细化分解,把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服务与创建活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社区工作者始终认为,文明社区是一个社区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创建活动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提高广大居民群众文明综合素质和文明形象,有利于全面推进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完善制度,落实目标责任
一是工作例会制度。确定每周二召开创建工作例会,汇报创建进度,梳理存在的问题,安排下一步工作;二是督查通报制度。加大督查力度,对存在问题的单位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对完成较好的单位通报表扬;三是协调处理制度。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创建工作开展。通过完善制度,落实责任,确保了创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为了深化居民群众对创建工作的主体意识,自觉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来,社区结合实际,以不断改善辖区内居住环境和提高居民整体素质为标准,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创建文明社区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居民对创建文明社区重要性的认识。使广大居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创建精神文明与自己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改善自己的居住生活条件;认识到创建文明社区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从而促使居民自觉把建设文明社区与履行公民义务结合起来,为开展创建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丰富载体,搞好创建活动
一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近年来共组织各类文艺演出10余场,如“歌唱祖国,幸福生活,共建新城,共筑和谐”消夏音乐会等;二是发动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的集中整治行动,彻底清洁卫生死角,今年共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开展集中清洁行动3次,共清理楼栋40栋,清理垃圾近百吨、张贴物1000余张;三是深入推进文化进楼道活动,我们开展了“创和谐社区,做魅力楼栋,建温馨单元,当文明家庭”活动。激励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充分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浓厚氛围;四是邀请专家学者到社区开展精神文明与道德建设的宣讲活动,受教育的群众达千人;五是主动与文化、卫生、法律、科技机构联系,蓬勃开展“四进”社区活动。在法律进社区活动中,我们邀请专业律师为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进行多次法律知识讲座,普及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并设有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法律服务热线,为弱势群体,孤寡特困老人无偿提供法律援助。在卫生进社区活动中,我们以“健康长春”活动为载体,与明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单位联合开展健康大课堂,定期为社区居民授课,让健康知识深入家庭。在文化进入社区活动中,我们依托社区群众文艺队伍,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六是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社区成立了志愿者活动领导小组,建立3支志愿者队伍,包括党员、团员、少先队员、驻街单位、居民等在内的700人活跃在辖区的各个角落。近年来他们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日常的民生调查、平安巡逻、邻里互助、困难帮扶、环境维护,确保了辖区社会环境的稳定,促进了文明社区的创建;七是大力发展群众文化。目前社区拥有1余支群众文体队伍、80余名群众文体队员。积极参与市、区和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时时为广大群众奉献着丰富的文化盛宴。社区设立公共图书阅览室、活动室等,图书藏书量700册,室内文化活动场所达100平米,室外文体活动场所2000平米。
五、强化措施,推进道德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市民学校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科学常识教育、健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活动,提高广大居民的素质。2010年以来,在社区及社区市民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达6次,受教育群众近千人;二是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知识竞赛,“我为城市精神添光彩”演讲比赛,积极组织辖区居民参加“为创城加油”等活动;三是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开展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长春市民守则》集中宣传教育活动,使二十字纲要及守则深入人心。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日,开展了“学习道德模范,增强文明素质,促进创建工作,建和谐南关”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讨论会、演讲会等形式,深入宣传学习各行各业、各部门涌现的道德楷模;四是整合资源,开创未成年人教育新局面。我社区的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紧紧抓住学校、家庭、社会这三个重要环节,构建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开放型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社区的人力资源、设施资源和部门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教育活动。
六、加强管理,搞好市容市貌综合治理
一是深入实施“奋战15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人民大街西街、幸福街、幸福一路、幸福二路等主要街路及周边的16个居民小区的城市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善。取得了让群众满意的成绩;二是在各小区积极开展“绿色家园”建设活动及居民认领绿地活动。打造精品绿色社区一个,累计清理小区绿地1500多平米,改造升级3处绿地,修剪和补栽各种树木1500余株、草坪5000余平方米。辖区内人均绿地面积已达1.1平方米。动员6家主要沿街单位积极参加了“鲜花扮春城”活动,切实推动了主要街路的沿街景观美化建设;三是大力开展环境改善计划。实施社区、驻辖区单位多向联动,人力100多人次,清理居民楼20栋,清理各类垃圾和堆放物10多吨、张贴物1200多张,驻辖区单位及居民楼道卫生达标率达到96%;四是推进“老、旧、散、弃”小区物业居民自治工作。在弃管的红光小区成立了“物业服务居民自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协调委员会”。通过居民自治,解决了多年来没有解决的下水堵塞问题,维修和清掏了2处下水管道,解决了涉及15户居民的供水和煤气问题。
七、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是广大市民,主平台是社区,因此在下步创建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区的核心主体作用,通过走访辖区,摸清状况,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积极配合街道开展创建工作。
(二)进一步广泛动员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途径是宣传动员,使广大市民知晓参与其中来。因此下步要加大宣传力度,改进宣传方式,提高宣传覆盖面,提升宣传感染力。要利用宣传单、宣传册、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结合政策形势教育需要,深入社区,走访住户,向他们广泛宣传党的理论政策,宣传国家大政方针,宣传文明创建知识,做到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切实增强宣传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三)进一步狠抓落实。创建工作的成效在于落实,落实的结果直接反应成效。因此下步创建工作要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强化目标考核,使创建工作有压力,有动力,有活力,向压力要主动性,向动力要自觉性,向活力要战斗力,确保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深入推进。
“万名干部进社区”工作情况
按照上级部署,我社区下辖两个社区与长春市政府办公厅、南关区人民检察院进行了对接,联合开展走访工作。7月18日-25日期间,市直干部共参与56人次,区直干部共参与45人次,社区干部共参与170人次;共入户3400户,发出三折页2600份,收回意见卡2250张,共收集问题471个;共张贴公开信148张。
一、通过整理,有如下几类意见
(一)小区管理类
1、对高空坠物行为应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2、小区内养狗等宠物的居民太多,对宠物缺乏管理,随处便溺,建议政府出台措施,解决养狗带给其他居民的问题。
3、从巡视、电子监控等方面加强小区的安保工作;
4、加强环保宣传,多办公益事业。
(二)市容环境类
1、加强对出租车行业的管理,某些出租车司机的不文明行为严重影响长春市形象;
2、加大力度治理占道经营和露天烧烤,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市容环境;
3、继续治理违章建筑;
(三)制度建设类
1、倡导文明乘车,自觉排队;
2、提高市民道德观念,加强政府管制,对违法行为严厉制止;
3、为下岗失业职工提供优惠政策,提供一些创、就业机会;
4、加大文明城创建宣传,特别是大型的工厂企业、学校;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目前,对于社区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将开始着手解决,通过各种渠道,协调相关部门,尽量将问题解决好。另外,对一些不能立刻解决,或者社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将仔细登记,及时上报。
新城社区
【东社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汇报材料】推荐阅读:
官塘社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情况汇报材料12-17
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工作汇报材料08-10
我社区创建全国安全社区工作汇报我社区创建全国安全社区工作汇报06-11
创建全国安全社区汇报09-29
三龙中心卫生院创建中医先进单位工作汇报07-04
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感想05-28
创建全国精神文明材料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