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性的光辉有感心得

2024-09-18

读人性的光辉有感心得(精选11篇)

读人性的光辉有感心得 篇1

曾经对林肯的了解,是他一生坎坷多磨难,在挫折中打滚的他,最终走向成功,入住白宫。初次看到这本书时,对其名《人性的光辉》感到不解。看完后才知道这是一个最完美的词语。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读人性的光辉有感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读人性的光辉有感心得1

《人性的光辉》为戴尔·卡耐基励志经典丛书之一,是人类出版的奇迹,20世纪以来最畅销的励志经典。讲述了亚伯拉罕·林肯从卑微、怯懦、挫折和失败婚姻中走出来,并最终成为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的故事。

林肯先生的童年在艰难困苦中度过,一直到了15岁才开始学习认识字母,总共受了不到12个月的正式教育,在选上美国国会众议员后,填写履历表时,“教育程度”一栏里写的是“不全”。但他从未放弃学习,并在阅读中发现了另一片奇妙的天地,打开了眼界,带来了梦想,有了前进的方向。他尤其钟爱《圣经》、《斯科特教材》、《伊索寓言》、《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只要是有字的,他都想要读一读。通过自学,林肯先生当上了律师。他把从《奎恩笑话集》学来的幽默分享给大家,渐渐克服了自卑恐惧的心理,保持了自信乐观、坚持公道的特质,并逐渐形成了特有的人格魅力。

他经历了一场噩梦般的初恋。安妮是一位少校的女儿,她与林肯志趣相通,理解、鼓励并支持林肯的价值追求。安妮不幸患了斑疹伤寒去逝,从此林肯两年多都一蹶不振,并疯狂地爱上了关于悲伤和死亡的诗句,突然间会背出诗歌《最后一片叶子》等。身边的朋友甚至一度陪着他,怕他自杀。从中可窥林肯先生至情至性的品质。

出色的幽默感和讲故事能力是林肯的特色,但他的悲伤和忧愁一样让人无法忘记。他有上帝般的仁慈,南北战争持续了4年,林肯对南方人却没有一丝恨意,他一再重复说“那些不必审判的事情,请不要审判。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我们也会做出相同的举动。”跟托丽·玛德的不幸婚姻,让他在被绅士中挣扎;对人人生而平等的追求与奴隶制的矛盾,为了自由而追求自由,让他深陷痛苦中,并用后半生为之奋斗。

读人性的光辉有感心得2

近来读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光辉》,书中林肯的一生深深地引起了我的共鸣,心潮久久不能平静……

谁也想不到,颁布(解放黑奴宣言),领导美国人民打败南方奴隶主的叛乱,彻底埋葬美国的奴隶制的人,竟是一个笨手笨脚,一文不名,曾经赶着牛车的小伙子——亚伯拉罕-林肯。家庭出身,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既然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辩驳的问题。贫寒是他一生的主旋律,尽管他曾身为美国总统。但他并未轻言放弃,而是以坚强的斗志支持着,直至永远的安息。“如果你想将来成就一番事业,那么,你就注定是贫穷的。”朋友,请不要再为自己的出身不尽人意而怨天尤人吧,不要哭喊,不要叫嚷,一切自然会来到。要明白,出身门第的高低并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要成就一番伟业,还需奋斗。英雄不怕出身太单薄,有志气高天也骄傲,关键是只要你做了,人生就不再空白。自古英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家贫并不要紧,要紧的是我将活着走向视野的顶峰,我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林肯短暂的一生,流言始终缠绕着他,但他懂得待人之道,从不乱发脾气,千斤的重担都由他一人来担,这需要多少的耐力与毅力,再加上多大的胸怀啊!现实生活中,哪个身前身后没有流言蜚语,让我们学一学一代天骄林肯吧!微笑献给他人,苦痛留给自己,为了所有人的自由与平等将自己_,难道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林肯的一生具有戏剧性的传奇色彩。他经历苦难、孤独、绝望、具有圣徒一般的悲悯心。伟大的生存造就了伟大的品质和伟大的人生。看完这本书你会觉得这样的人当了美国总统真的有些不可思议,但是确实是这样,马克思高度评价林肯说,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的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这也就是为什么书名叫做《人性的光辉》的原因吧!建议各位有时间可以看一看,一定受益匪浅。

读人性的光辉有感心得3

1809年的冬季,亚伯拉罕-林肯在那做猎人搭建的小屋子里出生了,就在这个地方,亚伯拉罕-林肯居住了很多年,过着贫穷的生活,他后来解放的那些黑奴都不曾过得如此贫苦。

一直到了十五岁,林肯才开始学习,认识字母,他学的很困难,但是他很努力,林肯逐渐有了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的特质,他可以写下自己想到的一些东西,有时还写几句诗歌,他把写好的是个背下来,然后被给别人听,他还写了一篇关于国家政治的文章。

他很善良,富有怜悯心,林肯一点点的积累知识,他总共才上了不到十二个月的学,他不惜代价向别人借书来阅读,阅读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使在田里干活他也总是随身携带一本书,在别人都休息的时候,他给大家讲故事、笑话,他是没有一个固定工作的人,笨手笨脚,驼背、走起路来跛脚,他毫不顾自己的形象,走在街上,一只裤管塞进皮靴里,而另一只耷拉在皮靴外,这些他都不在意。

但他不轻言放弃,而是以坚强的斗志支持着,直至永远的安息,贫寒是他一生的主旋律,尽管他身为总统。英雄不怕出身太单薄自古英雄磨难。

林肯短暂的一生却遭到了诸多的不如意,如婚姻的不顺,自从结婚后他就从来没有开心过,他奢侈的妻子总是抱怨他,对他有很多不满,他从来就没有过一个幸福的生活。留言始终缠绕着他,但他懂得待人之道,从不乱发脾气,前进的重担由他一个人来承担,这需要多少的耐力与毅力,再加上多大的胸怀啊。

现实生活中,那个身前身后没有流言蜚语,让我们学一学一代天骄林肯吧。微笑留给他人痛苦留给自己,为了所有人的自由与平等将自己束缚,难道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伟大的生存造就了伟大的品质和伟大的人生,看完这本书你会觉得这样的人当了总统真的有些不可思议。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坚持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书名叫人性的光辉的原因吧。

读人性的光辉有感心得4

《人性的光辉》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人物传记,感觉读来特别亲近。

书本将林肯先生的曲折经历、种种磨难描述得让人感同身受,特别是后半部分散发出的那股坚韧力量,与热血迸发的类型不同,那是一种延绵不绝、锲而不舍的坚持,充分彰显了人格魅力。

《人性的光辉》为戴尔·卡耐基励志经典丛书之一,是人类出版的奇迹,20世纪以来最畅销的励志经典。讲述了亚伯拉罕·林肯从卑微、怯懦、挫折和失败婚姻中走出来,并最终成为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的故事。

林肯先生的童年在艰难困苦中度过,一直到了15岁才开始学习认识字母,总共受了不到12个月的正式教育,在选上美国国会众议员后,填写履历表时,“教育程度”一栏里写的是“不全”。但他从未放弃学习,并在阅读中发现了另一片奇妙的天地,打开了眼界,带来了梦想,有了前进的方向。他尤其钟爱《圣经》、《斯科特教材》、《伊索寓言》、《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只要是有字的,他都想要读一读。通过自学,林肯先生当上了律师。他把从《奎恩笑话集》学来的幽默分享给大家,渐渐克服了自卑恐惧的心理,保持了自信乐观、坚持公道的特质,并逐渐形成了特有的人格魅力。

他经历了一场噩梦般的初恋。安妮是一位少校的女儿,她与林肯志趣相通,理解、鼓励并支持林肯的价值追求。安妮不幸患了斑疹伤寒去逝,从此林肯两年多都一蹶不振,并疯狂地爱上了关于悲伤和死亡的诗句,突然间会背出诗歌《最后一片叶子》等。身边的朋友甚至一度陪着他,怕他自杀。从中可窥林肯先生至情至性的品质。

出色的幽默感和讲故事能力是林肯的特色,但他的悲伤和忧愁一样让人无法忘记。他有上帝般的仁慈,南北战争持续了4年,林肯对南方人却没有一丝恨意,他一再重复说“那些不必审判的事情,请不要审判。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我们也会做出相同的举动。”跟托丽·玛德的不幸婚姻,让他在被绅士中挣扎;对人人生而平等的追求与奴隶制的矛盾,为了自由而追求自由,让他深陷痛苦中,并用后半生为之奋斗。

本书在描述历史时,认真严肃;描述林肯品性时,轻松自然;甚至在描述林肯怕老婆时,不乏诙谐的语句,总之整书易懂励志,令人受益匪浅。

读人性的光辉有感心得5

我并不一定要赢,但我一定要捍卫真理;我也不一定非要成功,但我一定要实现我心中的理想。我不一定会胜利,但一定会真诚行事;我不一定会成功,但一定会保持一贯的信念——亚伯拉罕?林肯

这本书围绕林肯的一生讲述,从他苦涩的童年到人生的巅峰(当选美国总统);不得不说,他是激励一代人的成功者。从他对安妮?拉特里奇的一往情深到他和玛丽?托德的悲惨婚姻;不得不感叹,他对妻子的隐忍和责任。从他的屡战屡败,从他的伤心欲绝,从他的一贫如洗,不得不感叹,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

林肯和他的心上人安妮决定在他完成律师学业,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时,就举办婚礼。

但是生活永远不会按照他们所计划的那样到来。

安妮因病去了天堂,他为此颓废,不想活了,想要去死,忧思,愁苦,占据了他的身心,两年后,他开始了所谓的“律师之路”。直到林肯生命的终点,他还坦言说在伊利诺伊州的农场里度过的时光胜于白宫,与安妮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也就是说林肯一直深爱着安妮。的爱情就是两情相悦,你喜欢我,我喜欢你,所以喜欢就在一起,不要等到后悔莫及。林肯他们两情相悦,可是被死亡拉开了距离。所以那些什么异地恋苦的,有人家苦吗?那异地恋的你们还有什么好矫情的。

林肯在很大程度可能遗传了他父亲。他的父亲对钱没有什么概念,很是邋遢。他的童年,没有刀叉,就用双手抓着吃,没有肥皂,就处在肮脏中,没有床铺,就用树叶,毛皮铺成床,没有阳光,来自隔壁的炉子或是油脂反射。他的家用一句话来说:四面鼓起,跳蚤、害虫到处乱爬。但贫穷没有阻止他的想象,纸贵买不起,他就用木炭尖在木板上写字,在搭建木屋留下的圆木做算术题,买不起的书他就去借。有一次他借的书被暴风雪打湿,还书的时候邻居让他赔,可怜的林肯只好打草,堆柴火堆,整整花了他3天时间,赚钱赔书。

林肯这种对知识的热爱,对学习的渴望值得我们学习。当代的年轻人,越来越浮躁,遇到一点挫折就受不了,很多人因为压力太大,最后得抑郁,还有些人失个恋,就要死要话,只能说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经不起摧残了,越来越弱。如今的社会和平,没有硝烟,没有战争,生活富裕,家庭和睦,相对于林肯的那个时候,幸福的不得了。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追求知识,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提升自己。不是吗?

美国战争的爆发,为了联邦不被解体,林肯每天胆战心惊,忧虑不已。为了更好的解放黑奴,耐心的等待,考虑周全。为了责任,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娶了“悍妇”,人称“女疯子”。为了心中的理想,他没有放弃,一直苦苦坚守,不退缩。

坚韧,坚强,坚定。是我现在想赋予他的写照。

我们现在还有时间,你还在等什么呢?加油努力吧!别让安逸占据你,控制你。居安思危不只说国家,个人也是如此。温室里的花朵总是在暴风雨来临而未及时搬进花房的时候,摧残的惨不忍睹。再看看,夹缝中的花草,在暴风雨中昂首挺胸或摇曳风姿。

读人性的光辉有感心得

读人性的光辉有感心得 篇2

一解读生物进化论

1.《演化》第一卷——细节决定胜利

本卷从达尔文的个人故事说起, 穿插关于生命起源的早期猜想, 讲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萌发与成形。之后由地质测量、古生物化石关于地球生命史的发现, 论证自然选择的宏观作用力量;再由分子生物学进展, 诠释自然选择的微观运作机制。

生命是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演化, 生物与自然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 充斥着至关重要的动态交互。早期研究生命演化的生物学家, 却大多数时间在实验室中对着孤立的生物体穷思竭虑, 由此抽象出生命演化的理论猜想, 再寻求相关的化石记录, 验证猜想。虽然对生物体本身的研究亦会触摸到真相的一鳞半爪, 如圣伊莱尔的“原型”学说便好似后文“基因工具箱”的雏形, 但这种片面、静止的观察方法, 忽略了太多复杂环境中的动态细节, 终究难以形成一套连续、令人信服的系统性理论。

达尔文本立志做博物学者, 研究自然运作的方式, 一开始的兴趣在于地质, 却“无心插柳柳成荫”, 破解众多生物学者难以勘破的谜题。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博物学者需要到真实的自然环境中观察现象。达尔文本身兴趣广泛, 在游历过程中“巨细靡遗”地记录遭遇、收藏标本, 虽然当时作为采集者的他并不完全了解这些现象与实物本身的意义, 但却为日后的思考获得了充足的启迪和依据。即使如此, 达尔文也险些错过其解开生物形态变迁之谜的关键——加拉帕克斯群岛芬雀的源地, 幸而船员收集的芬雀标本注明此项信息。

2.《演化》第二卷——生命因未知而美丽, 演化是有序的无序

该卷按照生命萌发、进化、毁灭、重生的时间顺序历数生命纵向的演化过程。无生命体与生命的界限是什么?生命怎样产生, 源自何方?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具体关系是什么?恐龙的灭绝是因为火山爆发还是彗星撞击?很多儿时为之困扰、在中学生物课本上总找不到答案的困惑, 都在该卷得到解答。

此外, 对进化本身也有了全新的认识。感觉用“进化”这个字眼来描述生命形态的改变不是特别合适。生物作为整个自然界系统的一部分, 随着周围复杂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偶然和机遇, 造就其令人惊叹的多样性。生命沿时间维度的改变不一定就是“前进的变化”, 即使是相对“进化”而言的“退化”, 也绝不会再完全重复之前的老路,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优势种和劣势种在不同的环境中亦可能会强弱颠倒, 因此用书名“演化”形容生命变化似乎更准确些。

而这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演化历程, 也并非全然不可捉摸, 如基因工具箱之类的理论, 便展现无序变化中的有序规律, 为人类提供探索世界的信念和线索。

3.《演化》第三卷——为生存, 或战, 或和

之前的章节一直在讲生物与自然环境间交互作用造就的演化, 此卷则开始探讨生物间的交互作用。这也是本书最有意思的一章, 充满鲜活生动的实例且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环境的制约下, 不同生物种类间, 同种生物不同性别之间, 无论是互惠合作还是“军备”竞赛, 都只围绕个体基因的生存繁衍展开。这是无序演化之另一大有序规律的集中体现。

在自然界中, 所谓道德, 与生物无关, 只产生于人类社会, 任何在人类乍一看很“道德”的行为, 都源于保有、延续个体自身基因这“自私自利”的动因。然而, 人类作为联想丰富的生物, 总难免由此推彼, 如“社会达尔文主义”, 将自然环境中的客观现象生硬地套用于人类社会主观文化, 曾被其拥护者用来为社会不平等、种族主义等正名, 成为很多人漠视诸多科学证据、质疑反对达尔文学说的原因。

4.《演化》第四卷——科学与神学的碰撞

我一直对人和动物的真正区别感到困惑, 所谓劳动区分人与动物的解释苍白无力。黑猩猩和人如此相似, 到底是完全不同的物种, 还是猩猩只是动物进化为人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假以时日, 猩猩有可能变成人吗?现在猩猩没有成为人, 是否只因它比人类起步晚?

阅读该卷得知, 环境的影响是深刻的。两者确曾拥有共同的祖先, 而人之所以成人, 在420万年前气候变冷, 黑猩猩的始祖选择退居密林, 人类的始祖选择走向开阔栖境的那一刻便已注定。灵长类因与社会智能成正比的大脑新皮层与其他动物区分, 人类可能因为进化出“心智理论”和其他灵长类动物区分, 现代人的始祖又由于大脑突变出“流体智能”, 抽象思考能力和其他人属动物区分。

沿着人类生物属性的变迁向前走, 便是社会文化的起源和演化, 但凡涉及人类自身文明的学科, 总容易引起争论。有些达尔文学说反对者, 如神职人员、贵族是出于自身地位反对, 但另有一些反对者是从人性与信仰角度出发, 认为“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逻辑是对人性的逆袭, 不愿承认进化论。

因此, 在本卷, 作者集各家之言, 开放地探讨人性与进化关联, 试图厘清进化论边界。指明人性与进化论的关联还有待商酌, 信仰则完全隶属超自然神学范畴, 不是科学研究所能探讨的领域。

二解读进化对人性的意义——与其生搬硬套进化法则拘泥过去, 不如带着发展的观点洞察未来

进化论客观地描述并诠释了物种起源与变迁的历史现象, 但其在人性领域的扩展赋予了该理论备受争议的色彩。很多人在利用进化论诠释人性前便有了自己的立场, 分别选取可证明自身立场的解释各执一词, 对其他众多可能性视而不见, 受个人价值观和感情色彩影响较大。

我认为, 目前进化论对解释人类无意识层面的心理行为还有较多可信之处, 毕竟人类的确是从茹毛饮血的阶段走来, 难免将自然环境对基因的塑造作用, 通过遗传在心理行为发展中留下不自知的进化痕迹, 但探讨文明和人性演化这样宏大的社会命题却难以一蹴而就。因为无论是在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中, 个体或群体发展的历程都是一个不断深入认识环境、获得自身心智化成长、对环境的掌控影响能力持续提升的过程。“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这样被动适应的进化法更适用于描述远古人类与自然环境、初生婴儿与社会环境这种发展初期力量悬殊的关系状态, 而非整个动态的发展进程。

在远古时代, 强大的自然对人类发展的塑造作用占主导地位, 弱小的人类能为自然界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 多种人属动物都在这以被动适应自然为主的过程中灭绝了, 留下可能因大脑突变而具有更高思考能力的现代人始祖, 以对自然资源越来越高效地利用作为自身心智越来越快速发展的动力, 一步步地从自然环境主导的发展模式走向人类社会主导的发展模式, 为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都带来巨大的改变。于是现代人基本摆脱了自然环境的限制, 生于纯人造的物质世界, 长于以特定人性信仰衍生的特定文化制度为核心构造的社会环境, 并衍生出人类自身独有的文化适应发展期——青春期:动物只有幼年和成年两个发展阶段, 因为只需要适应自然环境, 人类在幼年和成年之间独有青春期, 除了体能智能的成长, 更重要的是心理上对社会文化的适应。

用发展的观点来看, 其实远古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群体文明演化历程与婴儿出生后在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心理成长历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个通过整合“他者调节”经历获得成长资源, 并通过赋予这些经历诠释走向“自我调节”的过程。对人类群体来说, “他者调节”的经历即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经历, 人类对这种经历进行诠释, 达成某种社会文化共识, 作为同时代人行动的“自我调节”依据, 这种文化共识及其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成为后继者身处环境的一部分, 为其提供新的“他者调节”经历, 直到后继者整合这部分经历诠释出新的“自我调节”依据;对人类个体来说, “他者调节”即个体的成长依赖于整合周围其他人 (如父母、同伴、老师) 提供的社会、情感、认知经历, 个体对这些经历进行诠释, 形成个体自身认知风格、性格特点、价值观等, 作为自己行动的“自我调节”依据, 而个体本身的行动又作为孕育他人“自我调节”资源的“他者调节”环境的一部分。

如此循环往复, 生生不息, 以整合未知新经历和诠释过往旧经历的交替进行为媒介, 在“他者调节”与“自我调节”形式上的互相转化与内容上的更新换代中, 生物进化的痕迹一代代被人类文明冲淡, 旧文明的痕迹又一代代被新文明稀释。无论是生物种群还是群体文化, 或是个体人格沿时间维度的变化, 也许会提取整合但决不会再完全重复之前的老路, 这也许是进化论对文化与人性变迁更精准的启示。而人类之所以能从“他者调节”发展出其他动物所不具有的“自我调节”, 从而部分脱离“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进化法则, 是因为人会对因“他者调节”而整合的经历进行有意识地诠释以指导当下的行动、改变未来的经历, 这种走向“自我调节”的有意识诠释是人性与文化的起源, 它着眼于未来, 不断整合新经历衍生新诠释, 带来人性与文化的变迁, 这又是诠释自然选择“他者调节”的物种变迁历史的进化论所不能诠释的部分了。

参考文献

读人性的光辉有感心得 篇3

双目失明的母亲、五岁的小男孩,倘若不是有幸获读段平、官玉华笔下的《昂首名流·蔡金华小传》(以下简称《昂首名流》),我必然会觉得这是一个爷爷编来骗我眼泪的感人故事!在《昂首名流》中,主人翁蔡金华与家人的简居陋室、粗茶淡饭;与妻子的琴瑟和鸣、相濡以沫;与友人的情同手足、金石之交;对工作的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各不相同,却又和谐统一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它们带着朝露的孤独,带着不可捉摸的旭日之光,让你因蔡金华的经历而开始反思。如果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对生活憧憬型小说的推荐,那《昂首名流》无疑是坚守信念类励志文学的典范。

凄美歌唱的夜莺、求得温饱的乌鸦、卧薪尝胆的猎鹰,究竟哪种鸟过得快活?有人说:“蔡金华是一个时代的猎鹰,是在绝境中挣扎过来的小巨人!”曾经面临各种困难,他都挺了过来,一切只因他不安于乌鸦那充裕无忧的生活。《昂首名流》里没有凄厉的绝叫,没有强烈的抗议,没有深长的悲叹。万千心事,凝成了这么一本,如此忧伤又如此美丽的励志之书。这一本非虚构写实小传,它极少使用文学修饰语,剔除了能带来感染力与煽情的描写,用直白的语言来复原蔡金华的童年、青春……它强调给读者第一视角,多讲述而少评论,多叙事而少抒情。作者如同一位言简意赅的导游,在带领游客顺着真实路线去感受的同时,用极简约的写作方式给读者以最真挚的触动。“蔡金华假期不再回家,只为节省来回的路费。”试问,90后的我们有多少人为父母这般节省过?

尊前慈母在 浪子不觉寒

《大学》里写道:“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從古至今,中国人把父母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就算是长大成人了,对父母的情感联结,也早已渗透到个人的认知与行为甚至生理结构中。母爱是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可惜对于蔡金华而言,母爱大概是遥远的熟悉,遗憾的曾经。

谁也不曾想到,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一个叫蔡家台子的落后山村,竟然出了一个叫蔡金华的“普米骄子”。“1973年10月4日,蔡家台子传来一阵响亮的婴儿哭啼声,蔡家台子又一个男婴诞生了。”这个男婴就是蔡金华,表面看起来,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方式与别人没什么差异,实际上,他出生时,父亲已经53岁,母亲47岁,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本该是最幸福、最受宠溺的,可事实并非如此……在那个经济发展滞后的年代,在那个穷困的家里,吃野菜的他五六岁都没穿过裤子。如今的蔡金华是大山里飞出的惊喜,他的成功并非偶然。

“一个男孩牵着失明母亲的手,头发花白的母亲背着背篓,母子相依而行。来到村外山坡上,男孩熟练地将地上可供食用的野草拔出来,放到背篓里,母亲也摸索着边找边拔……”读到这儿,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四岁的孩子本该与同伴玩耍、朝着父母撒娇,而蔡金华却成了母亲的指明灯!蔡金华的母亲双目失明,却要操持家务,照顾一大家子人,这是一个脆弱但伟大的母亲,从小在母亲的影响下,温暖的心灵指引:孝,早已深深融入蔡金华幼小的人生认识里。

曾经在时间的各个角落幻想过成人后怎么孝敬自己的母亲,但就那么一下子,母亲轻巧地越过生活的河流,成了记忆。1991年2月6日,蔡金华考完试从老师手里接过一张电报,上面写着:“母病危速回。”电报给了他当头一棒,一瞬间,他精神几近崩溃。母亲一直是蔡金华最慈爱和最思念的人。他曾在脑海里无数次想过,等自己毕业了,有工资了,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买身新衣服……

母亲的离去,是蔡金华内心永远无法抹去的伤,《昂首名流》里说:“1991年母亲葬礼后, 蔡金华回到学校刻苦学习,除认真完成专业课外,将所有情感寄情于诗歌创作,并于1999年获得全国骏马奖。其文学成就来自诗集《情感地带》,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情感地带》收录的诗集中有父亲的意象与影迹,就没有一首单独怀念母亲的诗歌。”我想用“忧伤”一词形容蔡金华对母亲的思念至深,别人未必认同。我指的所谓的忧伤,是指失去母亲后蔡金华失去了的关于幸福的憧憬。在那荒诞残酷的现实,还有可以失去的幸福吗?有的!那就是母爱,比野菜有味的母爱,比补丁裤子温暖的母亲的手……

遗憾也罢,思念也罢,痛苦也罢,这份至高的母爱,被蔡金华化成了对父亲的孝行。工作后,蔡金华从第一笔工资(142元)里,拿出60元为父亲扯了布料。读到蔡金华把布匹送到父亲手里时,我仿佛看见一个老妇人坐在门口处,在她满脸的皱纹上堆起了笑容,那是她对儿子的肯定与放心。

读《昂首名流》,像是读一段人生,幸福或者美好,都只能在追求它的过程中得之。但人生处处充满变数,遗憾总能见缝插针。1996年,蔡金华的父亲在家中病逝了。得知消息后他内心充满灼痛,抱着父亲的遗体,他如婴儿般泪如雨下……如果说母亲的离去,让蔡金华从男孩变成男生,那父亲的离去则彻底的将他变成了男人,一个有勇气扛起“责任”二字的男人。

蔡金华是众人钦佩、屈指可数的孝子,为弥补不能为母亲生前尽孝的遗憾,他恪守“三年不情”,以此寄托对母亲的哀思。蔡金华的孝是可以触摸的,2005年10月,他用自己的努力,兑现了为双亲立碑的心愿。相比蔡家台子的父老乡亲,因蔡金华为父母立碑的轰动与羡慕,其实他的心里最欣慰的是,终于有能力向父母交出一份沉甸甸的人生答卷了。

人性的光辉读书心得 篇4

林肯,一个浑身散发着灿烂人性的人,外表上一点也不出众。他全身都不快乐,甚至可以说活在痛苦中。然而,他给千千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带来了幸福,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了奴隶,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在这本书里,我了解了林肯总统的不幸。他有一个不快乐的童年,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教育,以至于当上总统后,学历这一栏还是不完整的。他父亲也是个奢侈的人,不富裕的家庭也变穷了。

然而,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生活环境中,他仍然产生了求知欲。他读了大量的书,家里的书有限,就在外面借,跑几十里路去借书。他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方式。他开始大声朗读,然后默写。再改正,最后重写,直到那些句子很好理解。

最痛苦的是,林肯的婚姻生活糟糕透顶。他的妻子玛丽托德是一个有权势的女人,她必须带着强烈的目标成为白宫的女主人。所以她坚持林肯一定要争名夺利,她是一个虚荣心很强,心胸狭窄的女人。他经常对林肯大喊大叫,破口大骂,以至于林肯再也不想去那个家了。从总统和他的妻子在格兰特附近度假时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知道林肯在20多年的婚姻生活中遭受的痛苦。玛丽因为一些小事和其他将军的妻子吵架,当着宴会的面诅咒奥德将军。

说他愚蠢无能,妻子不值一提,要求总统立即罢免他。然而,林肯默默地忍受着。像一个弟子,他的表情表现出痛苦和悲伤,但他总是安详而严肃。他照例用眼神和语气向她哀求,竭力为自己的委屈开脱。当他被暗杀时,小泰德说:“他走了,我为他感到高兴。他在这里从来都不开心。

他卓越的人性传遍了美国,给黑人带来了希望。南北战争初期,北方处于劣势,可以说是节节败退。但是,作为领袖,林肯并不害怕。他一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他相信胜利属于自己。他亲自去战士们那里激发他们的战斗精神。

-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篇5

读了《光辉的旗帜》这本书,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叶挺、雷锋„„一个个似曾相识的人在我的脑海被唤醒;西安事变、“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工人运动、二万五千里长征„„一个个染满了鲜血的实际在我的脑海中被记录;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抗日儿童团„„一个个20世纪上半叶的名词在我的脑海中被深藏。

如今,我国日益壮大,两弹一星、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等表明了我国不是一个弱者,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我国以前是一个黑暗的国家,没有光明,“三座大山”压在老百姓的心上,他们剥削穷苦人家,而清政府却坐视不理,眼睁睁的看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实在可气、可恶、可恨!可是,黑暗终会过去,光明即将来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黎明前的一道曙光,划破了夜的宁静。它的到来,预示着光明即将光明!

可是,光明的到来却遭到了重重阻挠:工人罢工,结果死伤多人,工人领导及诸多工人干部被抓;中国共产党会议,遭到了卖国贼和帝国主义的联合打击,幸好最后总算是化险为夷了;抗日战争结束,却又开始了内战,歌乐山渣滓洞等就是国民党反动派折磨共产党员的最好见证„„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噩梦,是黑暗所设下的陷阱,但光明终于突破重重阻挠,到达了中国。

光明到来后,仍然没有站稳脚跟,基本上在外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都有一颗赤子之心,想回到祖**亲的怀抱,实现自己的理想,报效祖国。可是,他们这些光明的孩子却遇到了双重阻挠:那些可恶的外国人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想钱学森,他回国历经千难万险,五年回国路啊!他的那颗赤子之心天地可鉴!当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回到祖国,却又受到了“文革”!这个错误的决定导致了多少热血儿郎成了冤魂!老舍等人就是因为受不了“文革”的折磨才会选择了自杀。这“文革”不仅造成了我们中华民族在那十年里的紧张、恐慌的气氛,还造成了我国的经济水平一直较差的状况!

光明站稳脚跟后,又有了重大的使命——抗美援朝。这场战争,不仅是很多人战死他乡,还让毛主席的儿子也战死在了沙场之上。其中最为惨烈的一仗便是松骨峰阻击战。这场阻击战又中国志愿军的三十八军一一二师三三五团执行。这场战斗几乎拼光了双方所有的人:美军无一人生还,而我方最后也只剩了七名战士,但松骨峰最终依然在正义的手中!而且在这场战役中,我军表现出了极强的牺牲精神,在弹药没了的情况下,用刀与敌人进行搏斗,并在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拉掉了身上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这种牺牲精神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要是人人都有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强盛的。

如今,我国已经可以算是一个强国了,再也不是从前那个任人宰割的鱼肉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都足以证明我国不再是以前那个腐败的国家了!

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篇6

爱是给予,爱是奉献,爱是分享,爱是力量,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翻开这本书,和上这本书,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90年风风雨雨、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这本书里有很多故事,如“红领巾导游员”文君同学、石林同学,创办长征网站的邱亮、郜英博,感恩生活的幸福孩子――刘丹阳……最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身为班干部,身为大队委,她勤勤恳恳为班级为同学服务。在校内她是义务宣传员和监督员。,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当李典怡得知灾区无数孩子无家可归,她带头把自己积攒多年的零花钱一分不留地全部捐出希望能为灾区的孩子尽自己绵薄之力。虽然他们与我们年龄相仿,但却以自己所能对身边的人做出了有益的事情。我们班也有这样跟感人的事:当汶川地震发生后,很多同学都捐出自己的压岁钱、零用钱,100、200,而王嘉伦竟毫不犹豫捐了300元。我也不闲着,打开了“我的小金库”取出了100元来。等到第二天捐款的时候,我觉得有些可惜,但是又转念一想,多捐点吧,多捐一点儿总是不会错的,于是我连忙把钱交给老师。光辉的旗帜,是不朽的丰碑。1949年,一个洪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花儿在热烈绽放;鸟儿在欢快鸣唱;大地在吐露芬芳。春风送来了党的温暖,旭日迎来了祖国光辉的每一天。

尽管我们现在是一直小小的雏鹰,但下一代,就需要我们这些祖国的雄鹰们,在空中自由翱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祖国的神圣而又光辉的使命。

让课堂闪耀人性的光辉 篇7

关键词:人性,课堂,自主性,氛围,以人为本

反观我们的教育,许多急功近利的做法恰恰严重地伤害了孩子们的自尊,孩子活泼善良的天性被扼杀,至真至纯的本性被掩盖。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特卡金所指出: “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吗,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组织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作为教育者,我们不得不思考: 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是培养一个个驯服的、毫无生气的“机器人”? 还是造就一批有创新能力,会独立思考的“智能人”?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当构建充满人文气息的、闪耀人性光辉的教育环境。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一) 从“重知识性”转向“重情意性”

现实教学中,教师们往往注重的是课堂上的知识积累,课后的题海战术,经过长期的“训练”,许多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口袋”“考试的机器”,严重缺乏的是孩子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缺乏的是必备的技能便能成为优等生。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倾听,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 “注意听。” 这种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升起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关注“人本”的教学要求教师把教学的重心转向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同时还十分重视学生情意的激发和情意的发展; 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因素,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使获得的过程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体现的是“知识、能力与情感的统一”。

( 二) 从“重结果的学习”转向“重过程的自主性的学习”

布鲁纳指出: “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是培养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品质和思维方法。 《纲要》也同样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 富有个性的、合作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变结果学习”为“过程学习”,不追求答案的标准性,而追求思维的积极性和灵活性,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个性学习方式的机会。

( 三) 从“师道尊严”转向“良师益友”

“师道尊严”一直被奉为传统美德,“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无疑就将教师与学生划分为两个等级: 师者,高高在上之先生也; 生者,俯首帖耳、 唯唯诺诺之学生也。所以,家长们才会用“我家孩子谁都不怕,就听老师的”这样的话恭维教师。其实,这是在是我么为人师者的悲哀!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师生之间顺应民主平等的交流,应在和谐、自由的教室环境中学习,提倡蹲下身去看看学生。教师未必非得端架子,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岂不更好。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氛围

教师以良好的情绪走上讲台,有助于老师思路开阔,语言表达准确,教师教学方式灵活新颖,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并感染学生,使学生学习效率提高; 相反,如果教师把在社会、学习、家庭中所受的“委屈”而造成不良情绪带进课堂,不仅使教师思维迟钝,教学方法呆板单调,而且在课堂中牢骚满腹,怨气冲天,会因学生一点小小违纪现象而大发脾气,斥责学生。教师不良的情绪传递给学生并在课堂上弥漫开,会感染学生的情绪, 阻碍师生情感交流,挫伤学生积极性。

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的人文气息,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对每个学生尊重和真诚的关爱,对每个学生进步的鼓励和改正缺点的帮助, 对每个学生战胜困难和创造性行为的支持,对每个学生个性的宽容和苦恼的理解。因此,我们应努力创建积极的充满人性味的师生关系的校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展示个性、发展个性。教师对学生应该永远是热情的官宦,面对学生的种种不是,不妨换个角度去想象,设身处地去想象,带着宽容之心去与学生尝试心与心的交流、沟通。多给学生一次改错的机会,会让学生得到一份进步的喜悦。

三、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

教师为了有效地教,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教育学生,而不是要求学生服从自己,学生是各不相同、千差万别的,所以教师应努力选择自己发展方向。并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时间和空间,在参与中激发他们创造的活力; 鼓励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勇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思路,不搞“一言堂”;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与他们平等相等; 认真研究每个学生“发展强项”,在“扬其长”上下功夫,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教师应明确,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学要努力做到,能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 能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 激励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四、坚持学习即生活的教育原则

“人性的光辉”讲评 篇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五四时期,新派人物陈独秀曾经和反对五四运动的旧派人物田桐等人在文艺思想方面发生过激烈的论战,为此,双方结怨很深。1919年6月,陈独秀在北京街头散发《北京市民宣言》时被捕。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各界函电交驰,要求释放陈独秀。其中,声援陈独秀的就有田桐,还有桐城派古文家马伯通和姚叔节等人。有学者评论说,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的温暖。

生活中,我们常能感受到这种人性的光辉。它让情感更真纯,让社会更美好,让世界更充满爱心,让生活更多姿多彩。

请以“人性的光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文题中的“人性”应指“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光辉”应指“闪烁耀眼的光”。“人性的光辉”这一文题的写作,完篇易而出彩难矣。难在何处?难在个性,难在深度。“个性”从何而来?一来自独特的素材,二来自独到的视角。“深度”从何而来?要透过人的立身行事,烛照出其合“情”合“理”之处,洞察出其“正常的感情和理性”的必然性,从而彰显出其“人性”的闪光度。当然,从写作技巧的角度来说,可以将“人的本性”置于“特定的处境”之中加以表现和审察。但如果在“正常的处境”中来表现“正常的感情和理性”是十分费力而又很难出彩的,因为这太“正常”了。只有将“人的本性”和“特定的处境”的反差拉大,“人性”才会彰显得越明显、越充分,剖析得越清晰、越分明。若如此,“光辉”自会水到渠成,熠熠生辉。

【佳作展评】

人性的光辉

陈 晨

著名物理学家开普勒为自己撰写了一段墓志铭:“我曾测量天空,现在测量幽冥。灵魂飞上天国,肉体安息土中。”读罢,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因为他为情所系,他才会临终仍放不下心中至爱的事业;又因为他为理所引,他才会坦然面对死神的降临。

我们芸芸众生对人性的参悟,也许永远也无法企及大师的境界。但就在我们一地鸡毛的生活中,也不乏人性的点点萤光。我曾在空无一人的红绿灯前,看见一位胖胖的老奶奶搀着她的小孙女在匆匆忙忙地闯红灯,神情极其认真,嘴里还似乎在念叨着:要快点——估计是在赶着上幼儿园。面对着这位犯着美丽的错误的老奶奶,我不禁会心一笑。多么可爱的老奶奶啊!此刻,任何规则的重要,都没有自己的孙女重要;任何的危险,都没有自己的孙女迟到危险。

人性的萤光惯常如豆摇曳,但有时也能烈焰腾空。新加坡一位从街上买菜回来的母亲走到自家的楼下,看见孩子一不小心从护栏上跌落下来,生命危在旦夕。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母亲甩掉手中的菜篮和钱包,如同离弦之箭向孩子冲去。此时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接住孩子。伟大的母亲真的做到了。事后,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策划了一个节目,在原来的阳台边丢下与得救的孩子一样重量的物体,让她再次从先前的起跑点冲过去接。可是,尽管她竭尽全力冲了过去,却未能接住重物。后来,电视台又请来了国内的短跑冠军,但仍以失败告终。我想,这个试验结果是必然的。因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是有情感的温度的,它唤起的是人性的光辉,以及由其激活的生命的潜能,它是任何冰冷的物件所无法取代的,更何况是自己的亲生骨肉。

《维摩所说经·观众生品》云:“维摩诘室天女以天花散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尔时天女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结习未尽,花著身耳;结习尽者,花不著也。’”所谓结习,即是人世的情欲。如果真的把人世间的一切情欲都抛却了,那就是天上的神,而不是凡尘的人。芸芸众生都要食人间烟火,有七情六欲。人性指的不是放下,而是牵挂,牵挂着人,牵挂着事,它有着月光的外衣和阳光的温度,而没有落花不沾衣的清冷。

评析:本文的亮点闪现于现实的切近感。作者对“人性”感悟的轨迹是,从高深莫测的“大师”转向了普通平凡的“草根”。而这一转轨,恰恰更切近“人性”的内质,因为既然是“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那么越为“草根”所有才越显得“正常”,越显得“触手可及”。其实,无论是搀孙女闯红灯的老奶奶,还是冲接空中坠孩的母亲,都让我们感到那么的切近,切近得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她只要是一位奶奶,是一位母亲,她就会这么做,它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解释,这就是“人性”,这就是“人性的光辉”。而篇末的那个禅宗故事,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又何尝不是对“切近感”的一个巧妙佐证。

人性的光辉

梁 跃

多少次梦中去那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游览,看着河畔的楼榭,扑面的是脂粉的香气,这脂粉遮掩着她们内心裂肺的痛楚,却遮不住她们身上人性的光辉。

中国古代文化中,总是少不了青楼文化,许多人对此都是嗤之以鼻或是避而不谈,因为青楼在他们心中便是腐化之地,便是堕落之处,可是又有多少人活得像她们一样真实呢?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几乎众人皆知,当爱情变成泡影,当昔日的海誓山盟随风而逝,有多少人能像杜十娘那样,为了心中的那份真挚无暇的感情去痴去狂?这才是真正的性情,这才是人性中最本真的一面。

北宋词人在民间流传最广的不是苏轼,不是欧阳修,也不是范仲淹,而是整日游于市井、青楼的柳永。因为他懂得她们的这份真性情。有多少达官贵人只求与美人千金一宵,但她们不屑地拒绝了。钱?我差的是钱吗?她们如是想着。在她们眼中,柳永,柳三变,柳七哥,才是神。在当时,许多人为了能见柳永一面而一路追寻。“若是能闻得七哥一声唤,便是死也甘心了。”在她们心目中,这天下不是赵家的天下,而是七哥的天下。这倒不是因为七哥长得帅,而是他能读懂她们的心,理解她们的愁苦和郁闷,而这只有知己才能做到,于是七哥成了她们的知己。柳永死时,因为穷困潦倒,连棺木都买不起,最后还是几个青楼女子出钱买了棺椁,把他安葬了。而且柳永死后,人们总能看见在他墓前会有不同的女子为之垂泪。同处社会底层,一群人为了一个可能从未谋面的人垂泪,若不是真性情又孰能为之。

一代史学大师陈寅恪最“钟情”的历史人物却是当时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她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不仅美艳绝代,才气过人,还尽全力资助、慰劳过抗清义军,这么轰轰烈烈,恐须眉义士也实难做出,可偏偏是她柳如是——一个青楼女子做出了,而且做得让一代史学大师为之折腰。

李师师、李香君、董小宛,哪一个不是惊天地、泣鬼神,哪一个不是在滚滚红尘中维持着纯洁的灵魂。她们因生计所迫,出卖自己,但是她们没有出卖灵魂,她们知道自己是什么,自己还在守护着什么。

千百年的秦淮河冲淡了脂粉的香气,冲淡了红绿的灯酒,却冲不淡她们身上发出的光辉。这一缕人性的光辉被秦淮河的波光折射到更远的地方,折射进历史的星空之中。

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篇9

书中介绍了长征、潘冬子、王二小、邱少云等等的一些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邱少云。

1952年10月11日,邱少云所在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盘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军,把战线向南推进。

深夜,五百多名全副武装的志愿军战士,按预定计划井井有条地迅速分散开来,隐蔽潜入到三九一高地附近一片蒿草丛生的地里。天刚蒙蒙亮,战士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三九一高地上的那一层层的铁丝肉和一簇簇的地堡群。一挺挺机枪从地堡的射口直对着山下,持枪的敌人在山脊上的交通壕里来回走动,还不时地用望远镜朝山下张望。

半个钟头后,从南方飞来几架敌机。盘旋在志愿军潜伏的上空。忽然,敌机投下了燃烧弹。有一颗燃烧弹落在离邱少云两米远的草地上,飞迸的燃烧液溅到邱少云的左腿上,眨眼功夫,插在他脚上的蒿草烧着了,火冒了起来。

在邱少云的后边,有一条小水沟,此时只要他后退几步,在泥水里打个滚,还是可以把火扑灭的。但是他一滚动,敌人就会发觉,潜伏目标就会暴露。为了革命胜利,邱少云就象一块千斤巨石。伏在那里,纹丝不动,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继续燃烧着。在这个节骨眼上,只要有人动一下,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整个反击计划……全都完了,将要取得的胜利就会丢失。为了整个战斗胜利,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黄昏时,人们怀着满腔怒火,冲上391高地,敌人被全部歼灭。

读光辉的旗帜有感300字 篇10

在快乐的寒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做《光辉的旗帜》,他也许会影响我的一生。

看完这本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感到深深的羞愧。中国共 产 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90年来,是中国共 产 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越的武装战斗,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写下了彪炳千古的光辉诗篇。我们是无法和那些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革命战士们相比的,他们能吃苦,在那么艰苦的境况下还能坚持读书,我们呢?和他们差的太远了,打开衣柜,看看自己的衣服,又好看又精致,能和毛主席那些补丁摞补丁的衣服相比吗?当然不能。

可咱们要永远记住,咱们现在的幸福,是几十万个革命战士用生命换来的。我决定了,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加入共 产 党,成为一名真正的共 产 党员,报答祖国。

永不覆灭的人性光辉 篇11

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列文;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

为什么读经典?经典能够带给我们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塑造完善自我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经典作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性质决定了它深刻的内涵和思维方式,而19世纪的俄国文学几乎可以说成为了后期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巅峰。它对俄国社会现实的批判更加全面和深入,对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的理解更加深厚,人物形象刻画丰富而雕琢感强,对人类精神活动的挖掘也越来越深邃。一部伟大的作品一经诞生,就是一个“事件”,阅读的过程就是获得“经验”的过程。经典强大人的内心,消除困扰和迷惑;经典引导人们全心全意地向往人性最美好的一面;经典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人文关怀是其终极主题;经典认为艺术的最高表达形式不是呻吟和疼痛,而是信仰善和爱,心怀天下,悲天悯人。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便诞生于这种对善和爱的信仰之中。

一、列夫·托尔斯泰的自传性形象

列文是小说中一个重要人物,也是作家的自传性人物。小说有两条核心线索,一条是安娜的感情经历和覆灭,另一条是列文的人生探索。塑造列文这一线索的又包括他的妻子吉娣(不应该把吉娣划归为和列文并列的平行线索,吉娣只是列文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一个影响和塑造列文的因素)和列文哥哥尼古拉的死。贯穿全文的是列文精神的不断变化,痛苦的反思和艰难的探索。小说中他是拥有3000亩土地的年轻的贵族大庄园主,他强壮、热情、忠厚、有很高的文化修养,热衷于思考各种社会和伦理道德问题。列文在家庭观念、处理身边事物、思考社会问题方面都折射出托尔斯泰本人的影子,可以说也是作者思想的集中体现。他崇尚家庭伦理道德,他痛心地看到地主经济的没落,寻求避免资本主义发展蔓延的道路,希望借地主和农民合作来缓解阶级矛盾,并把这种“不流血的革命”推广至全世界。这种空想破灭后,他悲观失望,怀疑人生意义,尽管有美好的家庭,有妻子和孩子做伴,但这种绝望无法消退,他阅读哲学和神学著作,仍不能得到答案,产生了自杀的念头,最后从庄稼汉的“服从真理,服从上帝的意志生活”中得到启示,获得了精神的归宿。这部作品已没有了《战争与和平》中和谐明朗的色彩和历史乐观主义精神,人物充满着矛盾、紧张和惶恐的心理,全书闪现着噩梦、宿命的预感和死亡的阴影。列文对世界、对人类的探索也反映了托尔斯泰在思想激变前夕精神探索的加强。

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世界文学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为文学重新定义了内涵,为作家们的文学攀登确定了高不可及的坐标。他同时也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上述列文的生活状态便是托尔斯泰自身的现实写照,文学是他人生意义探索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充满了人格力量和道德光芒。他认为他的出身、土地田产都是“不义”的,这种道德焦虑伴随了他的一生。他思考贵族怎样才能摆脱原罪,他真诚地思考如何融入平常人的生活,他思考人类不公平的源泉和建构公平的合理性。最后,他放弃了自己的财产,除了物质生活外,更艰难的是他厌恶贵族出身带给他的“文明感”。保有一颗“赤子之心”探索永恒的人,以“合适的存在”为主题,这种思想驱使他回到人最真实的心灵中去建构“善”的世界基础。在他看来,外部世界的苦难和悲剧根本在于人违背了自身的善性,放纵了内心邪恶的本能,因此世界的改善首先应立足于人类个体的自我完善。

小说中列文具有很强的托尔斯泰自传色彩,托尔斯泰把自己对生命、社会、信仰等问题的困惑和探索全都赋予了列文。不只是列文的结婚过程、家庭幸福具有作家本人经历的影子,而且在日常生活和精神探求的很多细节上,他们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文中列文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托尔斯泰也一样在对生活感到厌恶的时候,把猎枪锁在柜子里,以防在绝望时自己会开枪自杀;他也跟列文一样,曾经穿着粗糙的农夫大褂,躬耕于田野。托尔斯泰曾经在一张纸上记录了他要探索的六个“不明白的问题”:

1.为什么要生?

2.我的生存以及所有别的人的生存的原因何在?

3.我的生存和别人的生存有何目的?

4.我内心里感觉到的善与恶的分离有何意义,为什么会有这种分离?

5.我该怎样生活?

6.死是什么——我如何才能拯救自己?

在小说里,托尔斯泰通过列文表达了他被这些问题困扰的精神状态,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苦苦求索。列文经常思考自己是什么人,活着为了什么?别人告诉他:“活着不是为了欲望,而是为了上帝。”他就思考:“为了什么样的上帝?”特别是面对死亡,他发现:“在人面前,在他面前,除了痛苦、死亡和永远被忘却以外别无他物。”“他决定再不能这样活下去,要么把生命解释清楚,使它不至成为魔鬼的恶毒嘲笑,要么开枪自杀。” 综观托尔斯泰的小说,尼古林卡、涅赫留朵夫、安德烈、皮埃尔、列文,这些形象概括了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也生动展示了他思想和心灵的剧烈动荡,以及他为寻求摆脱身为贵族的道德“原罪”而痛苦挣扎的艰难过程。最深层原因是俄国自彼得大帝改革以来知识分子对于文化的游离、无根状态,托尔斯泰通过列文也提出了如何解决这样一个“文化困境”的困惑,和俄国文学的传统一样,托尔斯泰同样渴望从俄国小人物身上找到慰藉,以安慰其身上与生俱来的知识分子的文化断裂感,文中列文精神的转变都是通过农民最原始、朴实的“善”和“爱”来推动的。托尔斯泰继承了卢梭“回归自然”的观点,提出善是一种最朴素的东西,并非神秘莫测的,在“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甚至在那些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小人物身上。

二、对死亡“心灵辩证法”式的思考

托尔斯泰以文学丰富性著称,他是一位细节大师,善于将微妙的瞬间放入宏大的历史背景中。他表现人物心灵的方法被车尔尼雪夫斯基命名为“心灵辩证法”。纵观该小说,影响列文最深刻的两个因素,一个就是最开始对吉娣求婚的失败;还有一个就是他深爱的哥哥尼古拉的死,指引他开始对“死”进行无尽的思考。

上一篇:在俄罗斯,他高擎中国旗下一篇:红彦中学教学质量监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