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高考文学常识试题解析

2024-09-24

2018最新高考文学常识试题解析(精选5篇)

2018最新高考文学常识试题解析 篇1

2018最新高考文学常识试题解析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百雉指的是城墙,在此指城墙的高度。雉指的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B.“缮甲兵”,缮有修补、保养、抄写之意。在此文是保养盔甲兵器的意思。

C.诗: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但在此是《诗经》的简称。

D.《左传》为编年体史书,此文属于一篇完整而优美的记事散文。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

B.“仗节”是手执符节的意思,古代在大臣出使或者大将出师的时候,皇帝授予他们符节,以此作为凭证和权力的象征。

C.“屯田”是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朝廷可以取得一些军饷和税粮。

D.“遗民”有亡国之民、沦陷区的百姓、改朝换代后不仕新朝的人、劫后余留的人民等义,文中指金亡后不愿归顺元的百姓。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是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属于命令文体。

B.古代举行仪式,授予官职称作“拜”。如《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拜相如为上大夫”。

C.古人对人身故有多种描述方式,最常见的是“卒”,早亡一般用“殇”,而“薨”则专指帝王之死。

D.嗣在古文里常作动词,意为继承、继位等。如嗣王,意为继位之王;嗣君,意为继位的君主。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B.大业、义宁:隋代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继位后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D.弑: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侄杀叔、甥杀舅等为“弑”。

5.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

B.“及沙门法秀谋逆事发”中“沙门”,泛指所有出家修行的宗教人士,对年长的当尊称悬壶、法师、师父。

C.“赠卫大将军”中“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给大臣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

D.“诏班乐府”中“乐府”是音乐行政机关,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等。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是考取贡士的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参加的人是举人,在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三月),所以又叫“春闱” 或“礼闱”。

B.“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C.“工部”,三省六部是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D.“敕”,中国古代帝王或肱股之臣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

7.下列对文言文知识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股指的是大腿及小腿上部;而肱是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B.四夷,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

C.自始皇起,古代君主自称为朕,“朕”意思是天下皆朕、皇权独尊。

D.《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兼” “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辞官或退休。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同时它也是二十四史之首。

9.下面关于文言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刺史,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唐肃宗时期州郡长官为刺史。

B.优诏,由皇帝颁发的褒美嘉奖的诏书。

C.至德,唐肃宗在位时的一个年号,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使用一个年号。

D.表: 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用以陈说忠心和愿望。如《出师表》《陈情表》等。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考,在文言里指已经死去的父亲。皇考,就是在位的皇帝对先皇的称呼。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

C.冠,即帽子。免冠,就是脱帽。冠礼是古代成年男子满18岁举行的象征独立和成熟的仪式,备受重视。笄礼是年满16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在冠礼、笄礼之后男子就可以冠发、女子可以梳髻。

D.《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B.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是通过最初一级朝廷考试者,意为可进授爵位之人。

C.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可译为“您”。陛下的“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D.降级授予官职,贬谪官员,不限降低几级,称责授。其它降级授官的词语还有左迁、迁谪等。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D.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文中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

13.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岁稔不足支数日”中“稔”意思是“庄稼成熟”。

B.“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中“绥辑”意思是安抚集聚。

C.“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中“厘”意思是治理处理。

D.“致仕”中“致”意思是“获得”,“致仕”意思是获得官职。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的“授”“迁”“起”“擢”“进”“改”“兼”均指升官。

B.大理寺为掌管刑狱的官署,长官名为大理寺卿。北齐始设,后历代相沿。明清时与刑部、都察院为三法司,会同处理重大司法案件。

C.诏狱,指九卿、郡守一级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能系狱的案子。也指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

D.“夺哀”犹“夺服”,也叫“夺情”,指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被朝廷强令出仕。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行在,也称行在所。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此处是第二种释义。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D.视事,视察、巡视政事。旧时指官吏被皇帝派往某地巡视政事,考核官员。

16.下列对文中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虚应故事”。《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中的“故事”即此意。

B.中官:中官在古代含义较多。最初是古官名,后来还可指宫内、朝内之官。本文的“中官”指宦官,又称阉人人,内官,内臣等。

C.“出为湖广左参议”中的“出”指京官外调。《琵琶行》中的“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中的“出官”也是这个意思。

D.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郎中令,是皇帝的侍从护卫官,主要掌管宫殿门户等,属于九卿之一。虽然级别不算很高,但是多为皇帝的亲信之人担任。

B.禁中,即宫禁。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

C.关中,指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一带,因为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所以取四关之中之意。

D.戍漕,是指陆路运输军需物资。古代军需物资运输以水路运输为主,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路运输。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

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曲笔,这里是指古代的史官有所顾忌或殉情避讳,而不直书其事的记载方式。

B.幸东都,旧时封建帝王到达某地称“幸”;历史上有多地被定为东都,隋唐时指洛阳。

C.故事,是古今异义词,意思是旧日的典章制度,先例。

D.封百户,指皇帝赐予某人有百户人家的封地,这百户人家的租税供其世禄。

2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说刘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这里的“楷隶”指的是“汉字七体”(汉字书写形体演变的七种体式)中的“楷书”和“隶书”。

B.第二段说“一日晚归由阙前”,“阙”是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常用来借指“朝廷”。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C.文末说“炳、烨并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D.本文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宋史》和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

1.B。缮在此处意为修补,修缮铠甲兵器,准备作战。2.答案:D。根据语境分析,文中的“遗民”是原属金朝今属元朝的百姓,“不愿归顺元”的说法没有根据。

3.C。“薨” 是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4.D。弑: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为“弑”。

5.B。“悬壶”,即悬壶济世,人们对医生行医的尊称。6.D。无“肱股之臣”。47.A。股指的就是大腿。8.D。二十四史之首为《史记》。9.C。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继位后始有年号的出现,始创年号元狩,并追建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遇到大事、要事,都要更改一下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10.B(A项应为“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C项“冠礼”为20岁,“笄礼”为15岁。D项应是班固编撰。

11.B。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12.C。户籍应该是由户部掌管。13.D。“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

14、A。改是改任,表调动;兼是兼任,同时监管。15.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多指政事言。16.A。《六国论》中的“故事”是“旧事,先例”的意思。

17.D。戍漕,是指水路运输军需物资。18.C。左迁是贬官。19.A。此处的 “曲笔 ” 意思是徇情枉法。魏游肇为廷尉,帝私敕肇有所降恕,肇执不从,曰:“陛下自能恕之,岂可令臣曲笔也。”译文:北魏时游肇任廷尉,魏宣武帝私下敕令游肇有所宽恕,游肇执意不从,说:“陛下自己就能宽恕他,怎么可以叫臣徇情枉法呢?”

20.D。《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而钦定的二十四史都是以《史记》为范本的纪传体史书,因此,《资治通鉴》不在二十四史之列。至于《资治通鉴》算不算正史,说法不一。《汉语大词典》(电子版)【释义】正史:1.指《史记》《汉书》等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清乾隆年间诏定二十四史为正史,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2.有以纪传﹑编年二体并称正史的。参见《明史.艺文志》

2018最新高考文学常识试题解析 篇2

1. 一杂合子 (Dd) 植株自交时, 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 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

A.1∶1∶1 B.4∶4∶1

C.2∶3∶1 D.1∶2∶1

2.已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且色盲的男孩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孩, 则该女孩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

A.1/6 B.1/4

C.1/8 D.1/16

3.一种鹰的羽色有黄色和绿色, 受A-a基因 (位于2号常染色体上) 控制, 羽毛的条纹和非条纹受B-b基因 (位于4号常染色体上) 控制, 另外, 决定羽色的显性纯合子不能存活。若双杂合绿色非条纹雌雄鹰交配, 则理论上F1的性状分离比为 ()

A.8∶2∶2∶1 B.6∶3∶2∶1

C.7∶2∶2∶1 D.6∶2∶2∶1

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遗传信息表达的最后一道工序——“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中, 不需要酶的参与

B.翻译过程中有3种RNA的参与

C.翻译的起点是m RNA上的起始密码子

D.翻译过程中有2种碱基配对方式

5.关于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复制和转录的过程均需要解旋酶的参与

B.转录产生的t RNA、m RNA一旦发挥作用即被灭活分解

C.1个DNA分子经转录只能形成1种m RNA分子

D.翻译时, 一个核糖体中最多只能容纳2个t RNA分子

6.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被两个核糖连在一起

B.每个磷酸基团上均连着两个五碳糖

C.DNA分子的特异性是指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

D.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 且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相等

7.有关探究“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正确的是 ()

A.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 培养基上长出的大部分是R型菌落

B.给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小鼠不死亡, 原因是高温使S型细菌的DNA变性

C.在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 如果搅拌不充分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增强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8.下图表示某雄性高等动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 每条染色体上DNA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裂中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C段细胞内有可能不含有Y染色体

B.CD段发生了X与Y的分离

C.BC段细胞内有可能含有2条X染色体

D.D点后的细胞中一定含有X染色体

9.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染色体上的字母表示基因) ,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

B.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C.该细胞分裂至后期时含有4个染色体组

D.该细胞分裂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子细胞

10.下图是中心法则中的一个“环节”。请回答以下问题:

11.将某种植物纯合的蓝色花品种与纯合的红色花品种杂交, F1表现为蓝色花。若让F1蓝色花与纯合红色花品种杂交, 其后代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红色=3∶1。

专题 (五)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1.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及相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因此癌症可遗传给后代

B.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人类基因组中的全部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

D.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中携带着供其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2. 一个基因型为Aa Bb的精原细胞,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下表中图甲或图乙所示的变化, 下列针对这两种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3. 小白鼠体细胞内的6号染色体上有P基因和Q基因, 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所示, 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在正常情况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Q在小白鼠体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四个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a、b链的分开而分离

C.基因Q转录时以b链为模板合成m RNA

D.若基因P缺失, 则该小白鼠发生了基因突变

4. 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A基因可以突变为a1或a2基因, 但al基因不可以突变为A基因

B.有性生殖的生物,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 属于染色体变异

D.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 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5. 研究发现, 某昆虫有两种性别: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是雌雄同体, XO (缺少Y染色体) 为雄体。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雌雄同体与雄体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雌雄同体

B.雄体为该物种的单倍体, 是染色体不正常分离的结果

C.XO个体只产生雄配子, 且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D.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组成来判断该昆虫的性别

6.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E-e这对基因控制, E控制红色、e控制白色。当e基因的数量多于E基因时, 会反过来抑制E基因的表达。现让基因型为Eee的植株甲与植株乙 (如下图所示) 杂交, 子代中红花植株∶白花植株=5∶1, 那么植株甲的E和e基因所在染色体情况是 (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

7.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物种是生物繁殖和共同进化的基本单位

B.有性生殖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原材料

C.捕食者的存在直接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D.环境的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无关

8.在果蝇中, 红眼 (R) 对白眼 (r) 为显性, 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 (B) 对残翅 (b) 为显性, 位于常染色体上。若让纯合的红眼长翅果蝇与白眼残翅果蝇杂交, F1全为红眼长翅果蝇, 让F1中雌雄果蝇随机交配, F2中红眼基因 (R) 的频率为 ()

A.1/3B.2/3C.1/2D.3/4

9.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 杂交育种可获得杂种优势的个体

B.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均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C.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可产生新的物种

D.秋水仙素可应用于诱变育种和多倍体育种, 且作用的细胞分裂时期相同

1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C.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11.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已知果蝇X染色体上红眼基因B对白眼基因b为显性。从含有部分三体的果蝇群体中任取一对果蝇杂交, 结果如下:

(假设F1数量足够多, 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片段交换)

请回答问题:

12.图1表示五个物种 (G、H、Q、W、X) 的进化历程及亲缘关系;图2表示插入外源基因S的显性突变蚊子 (AABB) 的染色体及其局部放大图。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专题 (六) 生物技术实践

1.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请回答植物组织培养相关问题:

3.请回答有关物质提取、分离以及微生物培养方面的问题:

4.酒精在生物技术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5.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问题:

专题 (七) 生物实验

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中, 研磨绿叶时应加入有机溶剂无水乙醇

B.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 剪取洋葱根尖后进行低温处理

C.将质壁分离复原后的细胞用龙胆紫染色, 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D.根据是否产生CO2可以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下列与实验试剂相关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苏丹Ⅲ染液能将脂肪组织样液染成红色

B.健那绿染液能使细胞核中的核酸呈现绿色

C.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用于酵母菌发酵产物的检测

D.双缩脲试剂由甲液和乙液组成, 临用前等量混匀

3.下列有关教材实验中, 细胞的完整性未遭到破坏的是 ()

A.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提取细胞膜的实验

B.利用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线粒体的实验

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D.利用肝脏研磨液、Fe Cl3研究酶的高效性实验

4.下列有关教材实验中, 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 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彼此分离

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 盐酸能够使染色质中的蛋白质与DNA分离

C.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 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

D.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

5.回答以洋葱为实验材料的有关问题:

6.为寻求提高苦瓜种子发芽率的途径, 某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探索, 实验结果见下表:

请回答问题:

专题 (四) 生物的遗传

1.C【解析】由于含d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 因此该植株产生的雌配子D∶d=1∶1, 而雄配子D∶d=2∶1, 自交后代中三种基因型之比为DD∶Dd∶dd= (1/2×2/3) ∶ (1/2×1/3+1/2×2/3) ∶ (1/2×1/3) =2∶3∶1。

2.A【解析】依题意, 假设白化病基因用A、a表示, 色盲基因用B、b表示, 则该正常夫妇的基因型为Aa XBXb和Aa XBY, 故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且是纯合子女孩的概率为1/3×1/2=1/6。

3.B【解析】因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故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绿色非条纹雌雄鹰交配, 即Aa Bb×Aa Bb, 又因AA基因致死, 所以F1中, 绿色∶黄色=2∶1, 非条纹∶条纹=3∶1, 即性状分离比为6∶3∶2∶1。

4.A【解析】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中, 需要酶的参与;翻译过程中有m RNA、t RNA和r RNA3种RNA的参与;翻译的起点是m RNA上的起始密码子, 终点为终止密码子;翻译过程中有A与U、G与C 2种碱基配对方式。

5. D【解析】DNA分子的转录不需要解旋酶, 因为RNA聚合酶本身具有解旋功能;转录产生的t RNA在细胞中可以多次使用;1个DNA分子上含有多种基因, 经转录可形成多种m RNA分子;由于核糖体的空间有限, 最多只能容纳2个t RNA分子。

6. D【解析】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在一起;位于一端的磷酸基团上只连着1个五碳糖;DNA分子的多样性是指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在DNA中由于A与T、C与G配对, 故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相等。

7. A【解析】细菌转化效率较低, 故在培养基上长出的大部分是R型菌落;高温使S型细菌失去侵染能力;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 噬菌体侵染细菌后, DNA进入细菌并随着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如果搅拌不充分不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增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8. A【解析】BC段着丝点上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可能处于减二前期、中期, 此时细胞中不含Y染色体;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 非同源染色体分离;对于雄性动物, BC段不可能含有2 条X染色体;D点后细胞中X染色体的数目为0、1或2。

9. C【解析】由题图可知, 该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A、a等位基因, 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也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该细胞分裂至后期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含有2个染色体组;该细胞分裂能产生基因型为ABd和a Bd的2种子细胞。

【解析】 (1) 有RNA聚合酶参与的信息传递应为转录;从图中信息可知, 转录过程中杂交链是先螺旋后解旋。 (2) RNA聚合酶能将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从RNA的3′端连接到RNA链上。 (3) 完善的中心法则应包括5个信息流向, 如答案所示。 (4) 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 所以中心法则内的遗传信息流均不能发生。

11. (1) 自由组合幼苗1/2 (2) 9蓝色∶红色=15∶1 (3) 所选30对亲本中红茎个体既有纯合子, 又有杂合子

【解析】 (1) 依“F1蓝色花与纯合红色花品种杂交, 其后代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红色=3∶1”可知, 花色是由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假设为A-a、B-b) 控制的, 且含有显性基因时表现为蓝色。故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F1的基因型为Aa Bb, 取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为单倍体, 高度不育, 故只能取其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 得到AABB、AAbb、aa BB、aabb 4种基因型的植株。 (2) 若F1蓝色花植株 (Aa Bb) 自花授粉, 则后代有9种基因型, 2种表现型 (蓝色∶红色=15∶1) 。 (3) 若红茎全为杂合子, 则F1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红茎∶绿茎=1∶1, 但题中红茎∶绿茎=5∶1, 说明亲代红茎个体中既有纯合子, 又有杂合子。

12. (1) X表现型与性别有关, 故是伴性遗传;若致死基因在Y染色体上, 则F1代无雄性个体 (2) XdXDXD或XDXd (3) XD10/11

【解析】因为F1代中有1/3雄性, 所以死去了1/4的雄性, 死亡前雄性有2种基因型 (XDY、XdY) , 所以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DXd。若XdY死亡, 则亲本为XDXd×XDY, 子代雌果蝇只有一种表现型;若XDY死亡, 则亲本为XDXd×XdY, 子代雌果蝇有两种表现型, 雄果蝇为XdY。列棋盘如下:

XD的频率=1/ (3×2+3+1×2) =1/11, Xd的频率=10/11。

专题 (五)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1.D【解析】癌细胞虽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但通常发生在体细胞中, 因此不能遗传给后代, A项错误;基因重组还可发生在细菌转化过程或基因工程中, B项错误;人类基因组中含有22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 C项错误;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一套完整的遗传信息, D项正确。

2.A【解析】图甲中A基因突变成了a基因, 这种突变称为隐性突变, 该精原细胞将产生3种配子;图乙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属于基因重组, 该精原细胞将产生4种配子。

3.A【解析】当小白鼠的基因型为QQ时, 其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由于DNA分子的复制, 细胞中含有4个基因Q;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依据起始密码子为AUG可判断出, 基因Q以a链为模板合成m RNA;若基因P缺失, 则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4.B【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基因a1也可以突变为A;C项是DNA分子重组技术, 其原理是基因重组;害虫抗药性增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不是突变导致的。

5.D【解析】雌雄同体与雄体交配, 即XX×XO→XX∶XO=1∶1, 后代有雌雄同体和雄体, A项错误;单倍体指体细胞染色体数等于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 雄体XO只缺少Y染色体, B项错误;XO个体产生两种雄配子X、O (不含性染色体) , X比O多一条染色体, C项错误;该昆虫雌雄同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雄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 因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性染色体组成来判断性别, D项正确。

6.B【解析】A项情况, 该植株甲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Ee∶E∶ee∶e=1∶1∶1∶1, 而植株乙只能产生E配子,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子代中EEe、EE、Ee均表现为红花, Eee表现为白花, 即红花∶白花=3∶1;B项情况, 该植株甲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Ee∶E∶ee∶e=2∶1∶1∶2, 植株甲与植株乙杂交, 子代中红花∶白花=5∶1;C项情况, 该植株甲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E∶ee=1∶1, 植株甲与植株乙杂交, 子代中红花∶白花=1∶1;D项情况, 该植株甲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Ee∶e=1∶1, 植株甲与植株乙杂交, 子代中全为红花。

7.B【解析】种群是生物繁殖和共同进化的基本单位;捕食者的存在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环境的变化有关。

8.B【解析】依题意, 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XR、bb XrY, F1的基因型为Bb XRXr、Bb XRY;F2中与眼色相关的基因型为XRXR、XRXr、XRY、XrY, 故红眼基因 (R) 的频率为 (2+1+1) / (2+2+1+1) =2/3。

9.A【解析】单倍体育种的明显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 杂交育种除了可得到重组类型的纯合子外, 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杂合子;多倍体育种不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杂交育种只能获得新品种, 不能获得新物种;秋水仙素在诱变育种中作用于分裂间期, 在多倍体育种中作用于细胞分裂的前期。

1 0. B【解析解析】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主要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也可以是在互利的条件下, 相互选择, 共同进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相对的, 与生物在进化地位上的等级没有必然联系;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而新物种的形成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1 1. (1) 染色体 (数目) 变异 (2) XbY或XbYY直接观察并统计父本果蝇分裂期细胞中 (性) 染色体的数目 (3) 1/6遗传图解见下图:

【解析】 (1) 三体果蝇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结果。 (2) 依题意, 母本的基因型为XBXB, 父本的基因型为XbY或XbYY;要判断正常二倍体与三体果蝇, 最简便的方法是直接观察并统计父本果蝇分裂期细胞中 (性) 染色体的数目。 (3) 依据亲本XBXB和XbYY, 绘制出遗传图解即可获得F1中XBXb所占比例为1/6。绘制遗传图解的关键是XbYY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即1Xb∶2XbY∶2Y∶1YY。

1 2. (1) 生存斗争 (2) X与Q (3) 选择隔离 (4) 60%遗传 (5) 下降S基因频率增加, S基因表达的蛋白可以抑制蚊子体内的病毒

【解析】 (1) 生物有过度繁殖的能力, 但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 生物通过生存斗争淘汰不利个体。 (2) X和Q的亲缘关系最近, 二者基因库相似程度最高。 (3) 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是突变、自然选择和隔离,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4) AABB×aabb→Aa Bb→9A—B—、3A—bb、3aa B—、1aabb, 已知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 即A—B—、aabb个体存活, 则F2群体中只有1AABB、2AABb、2Aa BB、4Aa Bb和1aabb 5种基因型的蚊子, 这反映了遗传的多样性;对A、a相关基因型进行分析可知, AA∶Aa∶aa=3∶6∶1, 则A基因频率=AA%+Aa%/2=60%。 (5) 将S基因分别插入A、B基因的紧邻位置, 由于S基因表达的S蛋白可抑制病毒的复制, 所以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减少。

专题 (六) 生物技术实践

1. (1) 18~25异养兼性厌氧型葡萄糖全被分解 (或酵母菌被酒精杀死) (2) 氧气和糖源 (3)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核糖体)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酶 (或基因)

2. (1) MS固体培养基各种母液 (2) (1) 单核镜检 (2) 愈伤组织 (3) 受伤部位 (4) 分化培养基染色体组数目

3. (1) 纸层析法萃取法蒸馏 (2) 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 (无菌技术) 干热灭菌法 (3) 酚红 (4) 稀释涂布平板法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 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4. (1) 细胞质基质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重铬酸钾溶液灰绿色 (2)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风味 (3) 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存在无菌区域 (4) 70

【解析】 (1) 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酒精, 其场所为细胞质基质;葡萄酒呈深红色的原因是发酵过程中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在酸性条件下, 酒精与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呈现灰绿色。 (2)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 酒精的作用一方面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另一方面是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风味。 (3) 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 所有接种操作都要在酒精灯的火焰附近进行, 其原因是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存在无菌区域, 可避免杂菌污染。 (4) 对外植体进行消毒的酒精浓度为70%。

5. (1) 目的菌的分离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2) 稀释涂布平板菌落数目 (3) 在无氧条件下, 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4) 液泡化受精卵 (或合子) (5) 2作为DNA复制的起点 (或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专题 (七) 生物实验

1.A【解析】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 先对洋葱根尖进行低温处理, 然后剪取根尖进行制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属于成熟细胞, 不能分裂;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CO2, 因此不能利用有无CO2的产生判断细胞呼吸方式。

2.C【解析】苏丹Ⅲ染液能将脂肪组织样液染成橘黄色;健那绿染液能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双缩脲试剂由甲液和乙液组成, 使用时先向待测组织样液中加入甲液, 振荡后再加入乙液。

3.B【解析】观察线粒体时需要保持细胞的生活状态, 故细胞的完整性未遭到破坏。

4.B【解析】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 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来;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 蔗糖溶液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

5. (1) 解离和制片 (或压片) 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 (或位置) 特点 (2) 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固定细胞的形态 (3) 紫色液泡的大小原生质层细胞已经死亡 (4) 甲基绿和吡罗红

6. (1) 探究PAA促进苦瓜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 (或不同浓度PAA对苦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2) 两重性 (3) 大于在c~e浓度范围内缩小浓度梯度差进行实验, 分别测定苦瓜种子的发芽率, 峰值对应的浓度为最适浓度 (4) 增加样本数目, 避免因样本数量过少造成的实验误差

2018最新高考文学常识试题解析 篇3

19.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因为在t1到t2之间,两汽车的位移不等,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所以两车在t1时刻不并排行驶,因为x甲x乙(面积法求位移),所以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A错误,B正确;

根据斜率法求加速度,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都先减小后增大,所以C错误D正确。

【答案】19.BD

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从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解析】速度大小等于图象的斜率,A错误,应该是位置相同;因为初始位置不同,虽然t1时刻位置相同,但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不相等,B错误;起、终位置相同,都是直线运动,所以位移相等,C正确;当甲的斜率与乙相等时,速度相等,D正确; 【答案】 江苏省卷

3.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在沿光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A)时刻相同,地点相同(C)时刻不同,地点相同 【解析】根据h(B)时刻相同,地点不同(D)时刻不同,地点不同 18.CD

12gt,竖直方向的分运动相同,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时刻相同,2根据xvt,平抛运动的时间不同,地点不同。

【答案】3.B

海南物理卷

1.一攀岩者以1m/s的速度匀速向上攀登,途中碰落了岩壁上的石块,石块自由下落。3s后攀岩者听到石块落地的声音,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A.10m B.30m C.50m D.70m 1.【解析】设石块自由落体的时间为t,他离地面的高度为h,则h13(g9.8m/s2),t北京卷

20.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但实际上,赤道上方200m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cm处,这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则小球

A.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 B.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为零 C.落地点在抛出点东侧 D.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

【解析】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零,因为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速度不为零,因为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

因为上升过程向西加速运动,则下落过程向西减速运动,所以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

12gt2h3,解得t2.87s,h43.4m。选C【答案】C 340【答案】20.D 天津卷

7.明朝谢肇淛《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图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FN,则

A.若F一定,θ大时FN大 B.若F一定,θ小时FN大 C.若θ一定,F大时FN大 D.若θ一定,F小时FN大

【解析】根据力的合成和例的平衡,有2FNsin一定,F大时FN大。【答案】7.BC 9.(18分)

(1)质量为0.45 kg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0.05 kg的子弹以200 m/s的水平速度击中木块,并留在其中,整个木块沿子弹原方向运动,则木块最终速度103 N,则的大小是__________m/s。若子弹在木块中运动时受到的平均阻力为4.5×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为_______m。

【解析】动量守恒mv(Mm)V,解得V20m/s 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即相对位移为d,有fd2F,所以若F一定,θ小时FN大;若θ

121mv(mM)V2解得d0.2m 22【答案】9.(1)20

10.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首飞成功后,拉开了全面试验试飞的新征程,假设飞机在水平跑道上的滑跑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103 m时才能达到起飞所要求的速度v=80 m/s,已知飞机质量m=7.运动,当位移x=1.6×0×104 kg,滑跑时受到的阻力为自身重力的0.1倍,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飞机滑跑过程中

(1)加速度a的大小;(2)牵引力的平均功率P。10.【答案】

2(1)飞机滑跑过程中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v=2ax①,代入数据解得a=2 m/s2②

(2)设飞机滑跑受到的阻力为F阻,根据题意有F阻=0.1mg③

设发动机的牵引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阻ma④; 设飞机滑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有vv⑤ 2106 W 在滑跑阶段,牵引力的平均功率PFv⑥,联立②③④⑤⑥得P=8.4×全国1卷第15题.Fx图象

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Fmgk(x0x)ma,其中mgkx0,得Fmakx,A正确。【答案】15.A 【点评】Fx图象是直线,说明力随位移均匀变化。1.全国3卷第19题.vt图象

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A.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 B.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5 C.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 D.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 【解析】逐项研究

A.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过程①为2t0,其中加速过程时间为t0,位移为x,则xv0t0tx,减速过程为t0,位移也为x,第②次提升加速时间为0,位移为,减速过程

422t0x,位移也为,则匀速过程时间为

424,A正确; 52x时间也为

x23t,所以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

0v022比为2t03t0t02B.加速上升时电机的牵引力Fm(ga),加速度相等所以最大牵引力之比为1:1,B错误;

C.电机输出的功率为PFv,因为最大牵引力相等,所以最大功率之比等于最大速度之比,为2:1,C正确; D.电机所做的功为mgh,所以相等,D错误。【答案】19.AC

【点评】vt图象是倾斜的直线,说明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vt图象与t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4江苏省卷第4题:Ekt图象

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忽略空气阻力,该过程中小球的动能Ek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121mv0mg2t2 22122下落时,vgt(从开始下落开始计时),所以Ekmgt

2【解析】上升时,vv0gt,所以Ek根据数学函数图像知识,选A Excel作图如下:

Ek******40020000246810Ek

2018最新高考文学常识试题解析 篇4

由于高中物理知识点多,难度大,导致很多人对物理产生了恐惧心理,很多同学到了高二学到电学的时候,往往就什么都听不懂了。以下是常考的三大典型物理试题解析,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其实,单就高考来说,物理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关键是对高考考点的把握。现在北京的高中教材一共有6本书,但是考试只有13道题,而且考察的知识点相对固定,考试的模式也几乎没有改变。因此,如果能够精确把握考点和考试方法,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迅速达到高考的要求。

从近两年的物理来看,尽管2010年的高考是课改后的第一届,但是考试考察的内容和方式基本上于2009年保持不变。总共120分的试卷,选择共八道题,占据了48分,实验两道题占18分,计算三道题共54分。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主要的考点。

选择题

选择题中,纯粹考察基础知识的题目有大概5道,从以下章节中抽取:相对论、光学、原子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交变电流。这些考题的特点是:知识点相对独立,没有综合应用,题型简单、易掌握。因此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只需要把这些知识点吃透就没问题了。而搞定这些知识点最好的办法,除了老师的讲解,就是做题,做历年北京市的高考原题、所有期中、期末的考试题,以及所以有区的模拟题,每章最多50道。把这些题弄明白了,考试没有理由在这些提、题上丢分。30分到手,轻而易举。

余下的三道选择题中,有两道会涉及到力学和电学的主干知识,需要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比如机械能守恒定律、电磁感应等等。这些问题需要较强的基础知识,如果后面的大题能解,那么这两道题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最后一道选择题有很强的综合性,可能是考察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2010年的,就是考察用图象法表示物理公式。而2008、2009两年考察的是推测的能力。可以说这道题完全是能力的体现,考的是智力和应变能力,知识点倒是次要的。

综上所述,一个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在经过一个月的特训以后,选择题达到做对6道的水平是非常轻松的。实验题

再看实验题。实验题会考两道,基本上一道电学一道力学,力学实验共有八个、电学实验七个。并且上一年考过的实验,接下来的几年肯定不会再考。因此只剩下十个左右的实验。每个实验有三到五个固定的考点,也就是无论怎样出题,都离不开这几个知识点。对于实验的复习,其实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背。背完了把各城区的期中、期末考试、模拟考试上面的题研究明白。16分以上,稳稳收入囊中。至于花费的时间,一个月最多了。

好了,现在你还没做大题,分数大约是五十多分。你答卷所花费是3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于复习的时间是两个月,每天拿出90分钟足矣,还是挺值的哦。

计算题

计算题,就是我们整天学的那些东西吧,什么牛顿定律、曲线运动、动能定理、动量守恒、电场力做功、磁场中的曲线运动、电磁感应之类的。这三道题中,第一道是白送的,如果你平时听讲,有一定基础,那么肯定没问题。16分等于白捡。

第二道,肯定是应用题,考察的内容包括电磁感应、复合场、机械做功、能源等等。说实话,这道题要想完全做对十分的不简单。但是,它一般会分为三个小问,第一个问几乎还是白给的,那你还客气啥?把题大概读一遍就往上写吧,一般一步就出来了。当然,你还是要对这道题考察的模型有一定的了解的。这就取决于你平时的功夫了,没别的。如果你是速成型的,那最好放弃后面的两问。理综试卷题量太大,没有太多思考的时间。如果你平时的基础较好,可以专门找些综合性强的题目做些专项的练习,一般在各种参考书上都会找到相应的模型。总的来说,这道题再难你至少也得拿下10分吧。

第三道,现在的命题者是越来越倾向于给你一道探究型的问题。一般会是纯力学或者纯电学,考察的是你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期中会设有两到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还是最基本的模型,只要你有基础是一定能做出来的。后面的问就量力而为吧。除非你基础特别好,或者已经做完其他两科并检查过一遍然后没有什么事情做,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冲击一下北京市理综最高分了。不多说,这道题8分是一定要拿到的。

好吧,算算你这时的最低成绩:85分左右,满分120。对于仅仅是中等偏下基础的你来说,是很容易得到的。算算你的花费:五个月的时间,每天拿出一个半小时学物理,多么?

当然,你可能基础要好一些。那么,请在清理完基础知识以后,拿出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各种模型,做各种综合题吧,因为在最后的考试中,你总会发现,其实那些题你都做过。

2018最新高考文学常识试题解析 篇5

专题3 地球上的水

【2018年高考题】

(2018·新课标Ⅲ卷)贝加尔湖(图2)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6~8题。

6.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阻断河流

7.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泥沙增多

8.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深度大

【答案】6.A 7.C 8.D 【解析】 精准分析: D.滑坡

D.入湖

D.湖水

7.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在有流入和流出的情况下,表明贝加尔湖湖盆还在增深,有容纳沉积物和水的空间,C正确;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相对干旱,降水量少,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易干旱加剧,湖区降水量加大、入湖径流增多只能说明湖水水位暂时有所上涨,因为在湖的西南部还有一通道口流出,如果在湖盆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上涨的水肯定会向外排出,这样并不能保持湖水深度一直加大,AB不对;入湖泥沙增多只能表明沉积物厚,但这样同时会抬升水位,湖水会向处流出,不能保持湖水深度加大,D也不正确。故选C。

8.解题时要注意“主要原因”这个关键词。湖水的更新与水体的流动、蒸发、湖水蓄水量大小等都有关,湖泊所在地虽纬度高,气温低,但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周边多干旱区,湖泊水量大,因此湖面蒸发量不会过弱,再则这么大水容量,其湖水更新快慢也不会以蒸发强弱为主,与设问指向“主要原因”不符,A不符合;湖泊面积大,湖水与大气接触面积广,其蒸发速度也会加快,这样可能会致更新速度加快,B也不是主要原因;贝加尔湖有流入流出,为淡水湖,湖水更新快可致其盐度低,但湖水盐度低并不影响湖水的更新与流动,因果不符,且有颠倒之嫌,C不符;当湖水深度大时,可容纳更多的水体,湖水的蓄存量大,再加上整个湖泊只有西南部一条出口流出,更加剧了湖水更新缓慢,所以由于湖水深度大可以致湖水的更新缓慢,D正确。

考点定位:该本题组以贝加尔湖为背景材料,通过贝加尔湖的形成原因、湖水深度加大、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为切入点,考查湖泊的形成原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水循环等相关知识。【试题点评】

思路点拨: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贝加尔湖的认识——断陷构造湖。第2题从题干中的湖底沉积达8千米的沉积物,可是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外力的沉积物堆积速度小于内力的地壳下沉。

(2018·江苏卷)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图13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 A.加速洪水下泄

C.减少上游来水量

B.增加河床淤积

D.缩短航运里程

26.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

A.麋鹿保护区所在地 B.六合垸所在地 C.张智垸所在地

【答案】25.AD 26.BD 【解析】 精准分析:

D.永合垸所在地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河流的治理,具体考查长江河道裁弯取直的形成过程。【试题点评】 易错提醒: 举一反三: 河道裁弯取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改善航运条件;改善防洪条件;有利于污水的快速自净。

2.不利影响:河流裁弯取直,是河道缩短,水域面积缩小,从而导致调节气候能力下降,同时导致水生生物栖息地减少,影响到生物的多样性;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泥沙沉积减少,导致河流的营养物质减少,水生生物减少,同时导致河流沿岸堆积地貌萎缩,土壤肥力下降;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洪水发生时,导致下游河段洪峰提前到达,对下游防洪造成巨大的压力;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导致河流侵蚀作用加强,河流的含水量增多,减低河流的水质。

【2017年高考题】

(2017•新课标Ⅰ卷)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

图2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D.湖水盐度增大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答案】6.C 7.A

8.B

7.此题需要区别理论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理论蒸发量大小与气温关系密切,实际蒸发量与下垫面关系密切。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下渗少,也最不利于截留地表水,地下水少,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也最少,因此实际蒸发量最小;且由于该流域气候干旱,坡面没有植被生长,缺乏植物蒸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坡度大,岩性硬,地表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下渗少,地下水埋藏深,此处的实际蒸发量最小。

8.耐旱植物只能在坡面、洪积扇和河谷三地种植,不论在哪种植均会拦截到达盐湖的水量,破坏原有平衡,使湖水减少,但由于此湖水盐度已成饱和状态(材料中有关键信息:盐度饱和),所在湖水盐度并不会增高,只能使湖面缩小。而湖水富营养化与氮磷物质相关。故正确选项为B。

考点:影响蒸发的因素

农作物种植对环境的影响

【点睛】由于气温高,理论上可蒸发量很大,但实际上,受到下界面影响,如岩性硬,地表水少,地下水埋藏深,实际蒸发量可能远远小于理论上的可蒸发量。从该流域看,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该流域多年实际蒸发量与该流域降水量相差不大。

(2017•新课标Ⅲ卷)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

B.先减后增 D.递增 C.先增后减

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 C.水体含沙量

B.太阳辐射 D.洋流流向

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答案】7.D

8.C 9.A

9.与夏季相比,冬季海水水温低,浮游植物总数相对减少,河流径流量降低,携带泥沙能力降低,流速减慢,河口地区泥沙淤积量少,所以总体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减少。因泥沙量变小,河口处水没夏季那么混浊,故密度高值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考点:海域浮游植物分布规律和成因。

【点睛】该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根据图中浮游植物密度图例信息,判断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规律。

(2017•江苏卷)A.[海洋地理]2017年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小镇突然成了拥挤的旅游景点。图19为“搁浅冰山照片”,图20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这些冰山源自_______,其对附近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3分)

(2)冰山分布范围与大洋表层水温状况有关。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水温分布特点有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5分)

(3)此外,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随全球气温转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变化趋势有_______。(2分)

【答案】

(1)极地地区(格陵兰岛冰川;北冰洋冰川)

水温降低;盐度降低

(2)同纬度西低东高;随纬度增加水温降低;西部温差大,东部温差小

洋流(西部寒流,东部暖流);纬度(3)时间提前;数量增多 【解析】

(3)随着全球气温转暖,春季气温升高快,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时间提前,数量增多。考点:海水性质、海水温度分布特点和全球变暖对冰山的影响。

【点睛】冰山是一块大若山川的冰,脱离了冰川或冰架,在海洋里自由漂流。冰的密度约为917千克/立方米,而海水的密度约1025千克/立方米,依照阿基米德定律我们可以知道,自由漂浮的冰山约有90%体积沉在海水表面下。冰山非常结实,加之极地的低温环境下金属的强度降低,金属板很容易被冰山损坏,因此冰山为极地海洋运输中的极端危险因素。

【2016年高考题】

(2016•江苏卷)图13 为华北某城市2003 年和2013 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25~26 题。

25.2013 年

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 B.增大

C.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D.生活用水增幅最大

26.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A.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B.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 C.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 D.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答案】25.AC 26.A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水资源的利用和解决办法。【名师点睛】

水资源的稀缺,因为地球上水的总量一定,饮用淡水的总量则更少,随着利用和不合理浪费越来越剧烈,水资源缺乏问题日益明显。水资源缺乏可分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

资源性缺水,是指当地水资源总量少,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供水紧张,如京津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辽河流域、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地区。水质性缺水是大量排放的废污水造成淡水资源受污染而短缺的现象。水质性缺水往往发生在丰水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共同面临的难题。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尽管水量丰富,身在水乡,由于河道水体受污染、冬春枯水期又受咸潮影响,清洁水源严重不足,因此节约用水、珍惜和保护好水资源已是一个迫切的问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目前看来最有前景的解决办法是开发利用某些不可用水。比如海水淡化,地下水的开发和采集,以及两极冰川的利用等。另外,号召人们解决用水和重复利用也是一个办法。此外还有就是防止水污染,水污染也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有些同学在回答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时会用南水北调来代替跨流域调水,这是错误的,南水北调只是跨流域调水的一个实例,我们还可以有多个跨流域调水工程用来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

(2016•上海卷)

(七)大洋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洋流。

13.7月,一艘货船从日本横滨出发,沿图中路线前往瑞典的哥德堡。途中会遇到风海流、密度流、涌升流三种洋流。货船遇到这三种洋流的海区位置分别是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丁、乙、甲

D.丁、丙、乙

14.若一艘前往日本的油轮在E海域发生石油泄漏,则油污可能漂向

A.我国东海海域

B.我国南海海域

C.印度尼西亚海域

D.菲律宾海域 【答案】

13、D

14、A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考查洋流知识。

【名师点晴】这道题重在考查洋流成因。印度洋是季风洋流,夏季吹西南风,在赤道附近形成的是赤道暖流,是风海流;风海流是盛行风吹拂下形成的,学生做题时,不仅要知道洋流分布,还要知道盛行风的影响范围;风海流是东西方向运动的;而补偿流都是在陆地沿岸流动的,上升流多与离岸风有关;密度流多是封闭海区与外大洋间存在的,地中海与大西洋间因盐度差异形成密度流。

地理定位是考查学生平时对图的关注。台湾海峡属东海,台湾海峡南端以南是南海;印度尼西亚海域在赤道附近,菲律宾海域在菲律宾群岛附近。

(2016•天津卷)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10-11题。10.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11.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

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答案】10.D 11.B 【解析】 试题分析:

11.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泥沙也减少,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对河口地区的气候影响不大,气候不会变干。考点:河流水位特征和河流堆积地貌。

【名师点睛】该题组难度一般,第10题注意审题,“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抓住“最主要”,也就是说四个选项中有2个及以上选项是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的原因。第11题,关键是理解入海水量和黄海三角洲地貌形成的关系。

(2016•江苏卷)图9 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9 ~20 题。

19.图9 中洋流甲

A.自南向北流 B.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 C.使沿岸增温增湿 D.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 20.图中①②③④位于河流两岸,冲刷作用强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9.BC 20.B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洋流,地转偏向力。

【名师点睛】解答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记住洋流的分布规律。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相反。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南极大陆外围,在南纬40°~6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北印度洋,形成“夏顺(时针)冬逆(时针)”的季风洋流,这主要与该海域夏季刮西南季风,冬季刮东北季风有关。我们在记忆分布规律时按照“8/0”书写方向去记,8表示北半球的洋流方向,中间是赤道逆流,0表示南半球的洋流。

寒暖流的性质,一般来说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流的洋流为寒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的为暖流。暖流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使沿岸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使沿岸降温减湿作用。

(2016•新课标Ⅱ卷)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泾流冲刷河床。图2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9~11题。

9.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10.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 11.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答案】9.D 10.B 11.A 【解析】 试题分析:

11.由上题分析可知,水库修建后导致下游河道淤积加重,枯水期潮流沿河口倒入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使河口泥沙大量淤积。大型水闸修建在河口,可以拦截枯水期的的潮流,切断潮流泥沙补给,防止泥沙的沉积,故该题选A项;河口位置的水闸,对河流汛期的洪水下泄会起到减缓作用,B错;水闸拦截潮流,会减弱沖淤作用,C错;在河口拦截河流的入海泥沙,只会增加河口泥沙的淤积,不可能是该工程的主要作用,D错。

考点:该组题主要考查河流外力与海洋外力的相互作用,具体考查河流的外力作用对河床的影响、水库建设的影响、河口水闸的作用。

【名师点睛】该组题以河口的河床断面图为背景材料,具体考查河流与海洋的相互作用,修建水库的影响,以及工程建设的作用。试题难度、区分度都较大。第一题,意在考察学生读图能力、理解材料,获取信息和应用迁移的能力。从图中可知甲时河床最低,乙时河床抬高,结合材料的叙述 “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泾流冲刷河床”来判断出:甲时为汛期或汛期末期,冲刷为主;乙时河床抬高,逐渐进入枯水期,淤积为主;甲到乙,应该是由汛期转为枯水期,结合该地位于我国的浙江,根据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可以判断最佳答案为D项。第二题关键在于理解水库建设会拦截蓄水,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紧跟这一信息进行判断即可。水库建设影响是我们应该掌握的知识,能有学以致用,灵活迁移时解题关键。第三题主要考查工程建设的作用,河口工程建设在水库竣工之后,上题可知水库建设后,下游及河口泥沙淤积更加严重,结合泥沙淤积的原因,根据工程所在的“河口位置”判断主要作用是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2016•新课标Ⅲ卷)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

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答案】7.B 8.C 9.D 【解析】 试题分析:

8.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减少。故选C。

9.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故选D。考点:河流、水循环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由文字材料和图片构成,以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考查植被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是教材中“水循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

分内容的迁移应用,识记植被的生态作用,理清植被破坏或恢复对下渗、蒸发、地表径流等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该组试题的关键。植被破坏,将导致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同时坡面上地表径流速度加快,区域水体总量减少,蒸发和蒸腾减少,区域降水量减少;反之,则出现相反的结果。理解上述关系,第7、8小题可迎刃而解。第9题题干中的“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是重要条件,降水到达地表后,不需再考虑下渗、蒸发的部分。因此影响河流径流量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总量:降水越多,河流径流量越大;反之越小。图中岩层(不透水层和透水层)的倾斜是导致甲乙两河径流量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2016•浙江卷)3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26分)材料一

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图2 为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

材料二

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做为发展重点。(10分)

(1)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0分)【答案】

(1)有利条件: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人口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搬迁量小。

不利条件:地处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主要位于长江上游,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

【解析】

考点:水能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名师点睛】从材料和图表中获取信息,包括经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分布、河流分布、铁路分布及工业结构图信息。水能资源开发要考虑资源状况、交通状况、地理位置(市场距离)、地形地质状况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工业发展的区位选择从原料、资源、市场、政策、技术和产业基础等角度来综合阐述。区域间产业同质、恶性竞争是我国较多区域间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如何从区域实际出发,有所侧重、关注分工合作地进行区域产业联系,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2016•上海卷)(十七)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场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36.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4分)

37.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支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4分)38.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6分)

【答案】

36、河流径流量较小;流速较稳定;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河水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

37、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

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

38、原因: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抽水截留”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

对策: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等。【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考查流域特征。

38.原因:沿渭河城市多大量抽水截留,河流水量减少;沿河地区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水量减少;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

对策:河流水资源利用上,都要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地处北方,气候较为干旱,要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等。考点:考查流域水资源利用。

【名师点晴】这道题主要考查流域的治理。

河流水文特征是要是描述河流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流量和汛期是由补给水源决定的,抓住渭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含沙量是由植被覆盖率决定的;结冰期是冬季气温影响的。

河流淤积严重的原因分析,要求从南北侧支流说明;这里要结合两侧支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进行分析。

渭河流域水资源紧张,只要讨论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是过度用水和污染两方面

分析。

上一篇:(好)共工怒触不周山--导学案下一篇:争当四个好少年班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