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Ⅲ文综政治试题解析(精选8篇)
高考全国卷Ⅲ文综政治试题解析 篇1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这说明
①市场竞争导致商品优胜劣汰 ②商品使用价值会影响人的消费选择 ③功能不同的商品会相互替代 ④商品使用价值因替代品出现而减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2.我国2013~2017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数如图5所示,据此可以推断出
A.民间资本投资逐年增长 B.企业投资回报率逐年提高
C.企业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D.新增就业人口与新增就业岗位缺口逐年加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企业的相关知识。2013~2017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数逐年增长,说明我国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C符合题意。图示不体现民间资本投资与投资回报率的相关信息,排除A、B。新登记企业数逐年增长,会带动更多人口就业与就业岗位也会增加,D表述错误。故选C。3.中央《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三权分置”改革对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路径是 ①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②促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 ③提高农业生产率 ④明晰土地产权关系 A.①→②→④→③ B.③→④→②→①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答案】C 【解析】中央提出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明晰了土地产权关系,坚持了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了农户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促进了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实现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C是“三权分置”改革对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的正确路径。
4.某国2013~2017年对外贸易差额变化如图6所示。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该国平衡总体贸易收支的是
①降低进口关税,扩大成套设备进口 ②制定配套政策,引进国外高新技术 ③完善产业体系,减少关键零部件进口 ④优化旅游环境,大力吸引海外游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5.国歌与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象征。201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明确国歌使用的禁止行为,对违反规定情节恶劣的予以处罚。国歌法的颁布实施,旨在
①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 ②提高国歌的政治地位 ③维护公民的文化活动权 ④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国歌法的颁布实施为切入点,考查了考生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知识的理解。《国歌法》强调了国歌的法律地位,而非政治地位,②排除。国歌法的颁布实施,旨在提升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监督、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并非意在维护公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①④符合题意,③不选。故选B。
6.2016年以来,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分别赴8个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的中西部省区,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协助总结各地经验和做法,就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监督性意见建议。民主党派的上述做法
①创新了外部监督的形式,提升了人民政协的履职能力
②发挥了民主党派自身优势,推进了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
③贯彻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增强了民主监督的针对性
④彰显了民主党派的协商功能,开创了多党合作的新路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民主协商作用的平台,①中“人民政协的履职能力”与题意不符;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赴中西部省区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发挥了民主党派自身优势,推进了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②符合题意;就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监督性意见建议,民主党派贯彻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增强了民主监督的针对性,③符合题意;④中“开创了多党合作的新路径”表述错误。故选C。
7.60多年来,中国在致力于消除本国贫困的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与人权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向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4000多亿元人民币援助,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员1200多万人次,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中国参与国际减贫扶贫 ①积极履行了应尽的国际责任 ②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 ③意在展示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 ④体现了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8.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留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的知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①说法错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④表述错误。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又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际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 ②部分区别于整体,整体的状况不一定影响部分 ③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化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9.D 10.D 【解析】本题以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为背景,考查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以及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
9.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①中“基础和核心”表述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影响力可能“超前”或“滞后”于经济影响力,②中“同步”表述错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中国道路、中国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说明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③符合题意;经济是基础,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④正确。故选D。
10.系统整体功能存在于要素的相互作用之中,并非各要素功能的机械相加,①表述不科学;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②表述错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体现了③④。故选D。
1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认识论看,提出上述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 ②改革发展的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 ③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创新性论断为材料,考查考生对认识论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说明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改革发展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①②符合题意。规律具有客观性,③中“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表述错误;真理具有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④中“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 表述错误。故选A。
1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来自于它 ①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与设计
③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 ④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天下情怀,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揭示了人类探索的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①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但不能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③表述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2014年,中国推出“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将智能制造作为战略主攻方向之一,提出到2025年中国买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近年来,人工智能成为全球智能制造技术的热点,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被不断地应用到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驾驶、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质量监控等领域,涵盖了消费电子、纺织、冶金、汽车等传统产业,还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新能源战略新兴产业。
目前,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创新上已经和世界先进技术并跑,部分甚至领跑。有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制造业将是重大机遇,其应用的推进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制造业。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答案】促使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驱动新兴制造业产生与发展;创新制造业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开辟制造业更广阔市场;提升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解析】本题以人工智能在我国的运用与发展为材料,考查考生对相关经济生活知识的掌握。回答此题,考生需紧密结合材料信息,归纳总结答案。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被不断地应用到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驾驶、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质量监控等领域,涵盖了消费电子、纺织、冶金、汽车等传统产业——促使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还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新能源战略新兴产业——驱动新兴制造业产生与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制造业将是重大机遇,其应用的推进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制造业——创新制造业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开辟制造业更广阔市场;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创新上已经和世界先进技术并跑,部分甚至领跑——提升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但由于违规开发矿产资源、偷排污染物屡禁不止,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017年2月至3月,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中央督察组就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开展专项督查。同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报,根据党纪国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相关领导干部予以行政撤职和党内严重警告等处分。通报强调,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抓紧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落实生态安全责任制。
2018年3月,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写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明确规定生态文明建设为国务院行使的职权。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追责问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答案】追责问责,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建立责任清单,落实责任制,有利于强化政府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强调权责一致,明确主体责任,依法问责,有利于提高政府在生态治理中的公信力和政府威信。
【解析】本题以生态责任问责为切入点,考查追责问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中央督察组就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开展专项督查是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表现,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相关领导干部予以行政撤职和党内严重警告等处分,意在政府要还人民碧水蓝天,积极履行职能建设美丽家园;宪法明确规定生态文明建设为国务院行使的职权,有利于树立政府的威信。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开国将军甘祖昌,参加过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荣获过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长征路上,甘祖昌和同村战友约好,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设,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革命胜利后,曾经的誓言让他心中的乡愁越酿越浓。1957年8月,他主动辞去军队领导职务,秉持“共产党人不能享清福,要艰苦奋斗一辈子”的信念,举家回到家乡沿背村务农,他把70%的工资捐给了家乡的建设事业,有关部门按照规定要给他盖房配车,被他一一拒绝。他领着乡亲们修水利,建电站,架桥梁,绿化荒山,改造冬水田……一项项利民工程帮助村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1986年,甘祖昌病逝,留给妻子和儿女的唯一遗产是三枚勋章。
将军农民的事迹被编入小学课本,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习近平高度评价甘祖昌将军的艰苦奋斗精神。强调不仅我们这代人要传承,下一代也要弘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1)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体现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情怀的。(2)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什么意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分析。
(3)班级拟举办学习甘祖昌精神演讲会。请围绕“青春、奋斗”的主题列出演讲提纲的三个要点。【答案】(1)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导向,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影响改造世界的活动。不忘初心,淡泊名利,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毕生精力。
(2)艰苦奋斗精神是革命文化的精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资源。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3)志存高远,树立崇高理想;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增长本领;弘扬革命精神,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心系祖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青春理想。
【解析】本题以甘祖昌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真实事件为背景,考查考生对价值观、文化的作用的知识的理解。对价值观、文化作用的考查是往年高考的高频考点,考生在备考中应多加关注。
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所答符合题目要求,内容正确,形式新颖即可得分。点睛: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具有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一般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
②价值观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③价值观对于个人的人生道路、人生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④正确的价值观能指导人们积极、健康地生活,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误入歧途。
(2)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集体利益基础上的辩证统一。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高考全国卷Ⅲ文综政治试题解析 篇2
一、试题结构和题型稳中有变
从试题结构来看,全国卷I历来对经济、哲学考查的比重比较大,而对于文化的考查比重最少。2016年与前三年全国卷I相比,在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个模块的分值比重近乎吻合,分别占到30分、24分、18分、28分。
从题型来看,全国卷的选择题通常有计算题、图表题、文言文、名词解释、漫画题等类型;2016年全国卷I的选择题中没有出现计算题和文言文、古诗题,所以选择题的难度是降低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选择题的得分率也相应提高了。今年虽然没有出现计算题,但是综观前几年的全国卷I,还是经常出现计算题,所以,2017年高考备考中应该加强对计算题的训练。从选项设置来看,近年来全国卷I的选择题以“四选二”式组合题为主。就拿今年来说,12道选择题当中有8道是“四选二”式组合题。
二、亮点与特色
(一)紧扣考纲,突出重点
全国卷I政治试题,突出高考选拔的功能之时,着重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例如,经济生活模块涉及的考点有: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投资理财的选择、企业、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反作用、就业的意义、科技的重要性、经济全球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政治生活模块涉及的考点有:基层群众自治、全国人大的职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世界多极化、我国的外交政策;文化生活模块涉及的考点有文化创新的途径、民族精神、思想道德建设和提高修养;哲学生活模块涉及的考点有:认识的反复性、发展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上这些考点是考试大纲中的重要考点,可见,今年高考与往年一样,紧扣考纲,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二)走进生活,紧贴地气
政治这门课程与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抽象、概括。高考政治试题对学生的考查,不仅仅是知识的考查、更是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便做到知识与生活相统一。综观2016年高考政治试卷,无论是在高考试题的设问,还是材料的选择,都力图贴近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选择题第13题考查股票,这是经济生活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中的内容,而投资理财的选择是历来全国卷考查的重点。今年高考题为什么选择股票呢?因为股票是2015年、2016年的时政热点,与百姓生活联系紧密。今年全国卷不仅在背景材料上贴近生活,并且在设问上也是力求接近地气。例如,第39题第(3)问的题目中涉及到“我为英雄点个赞”,而“点赞”在微信走红的当下,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和网络中的常用语。在题目的设问中引入时下人们的流行语,在使题目接地气的同时,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思路创新,设问新颖
稳中求新是各地高考试题的共性。就今年的全国卷I而言,主要表现在设问的方式和设问思路的创新。从设问的方式上看,做到收敛性设问和开放性设问相结合。收敛性设问即限定了某一个知识点,要求结合该知识点进行作答。例如,第38题第(1)问的知识范围限定为“当代国际社会”,这考查的是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深度。开放性设问即知识范围比较广泛,并不指明用哪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来回答。例如:第39题第(2)问要求学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这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广度,要求学生对书本的知识脉络要了然于胸。从设问的思路上看,做到了设问的角度创新,这一特点可以从全国卷I第39题的(3)问看出来。如2016年全国卷中该题的题目“班级召开‘我为英雄点个赞’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学习英雄列出发言要点”。这属于开放性的试题,设问的角度较为新颖,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不可天马行空随意发挥,仍须仔细思考才能下笔。
三、对今后的教学启示
(一)夯实基础,抓主干
全国卷I的高考命题依据是《考试大纲》而不是教材,因此,高三复习时,教师应该以《考试大纲》中的考点为依托,进而做到“用教材教”而不仅仅是“教教材”。以《考试大纲》为依托,有利于深化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提高收敛性设问类题目的得分率。对《考试大纲》中的考点个个击破还不行,为了能够在开放性设问类题目也有较大的提升,还须对考点进行整合,形成知识脉络。例如,2016年全国卷I第38题第(2)问、第39题第(2)问,都是属于开放性设问,没有指明用哪一个知识点,学生若想要拿到高分,需要对整本书的知识网络了然于胸。因此,对于高三的老师来讲,在对考点进行个个击破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二)走进生活,关注热点
政治这门学科源于生活,所以反映时代性是高考政治命题的要求。全国卷I从不回避时政热点,特别强调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考查。因此,在高三复习阶段,要能够与时政热点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这四个角度对时政热点进行剖析,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一带一路”是当前的时政热点之一,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来说,都有很多的知识点可以与之对应。全国卷I第38题有两问,分别从政治和经济的相关知识点进行透析。这要求学生除了对知识点和知识网络的熟练掌握外,还需要从平时训练中养成用所学知识剖析时政热点的能力。
(三)根据题型,有效训练
高考全国卷Ⅲ文综政治试题解析 篇3
一、略有变化
1、主观题结构有调整,政史地学科间综合试题没有了。往年全国大纲版文综卷的第39大题是政史地三科综合,即三科共用一个大的背景材料,设置多个小问,最后的两小问一般都是政治学科的问题。今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中政史地三学科间的综合试题没有了,各学科都是独立的大题,其中,政治学科两大题,分布在38大题和39大题,共5小问,合计52分。
2、客观题的排列顺序改变了。今年的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的选择题则将政治放在12至23题,替换了往年历史题目的位置,处于客观题题目排列的中间部分。
3、计算题不复存在了。多年来,全国大纲版文综卷的客观题中至少有一个经济类的计算题目,且有些年份的计算难度很大,而今年的全国新课标文综卷没有计算题,
4、增添了《文化生活》的试题。往年全国大纲版文综卷考查的知识涉及到经济、哲学、政治三个板块的知识。今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增添了《文化生活》的试题,考查的知识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四个板块,全是必修内容,没有选修内容。其中,《经济生活》占34%(选择题5个共20分,主观题1问14分)、《政治生活》占20%(选择题2个共8分,主观题1问12分)、《文化生活》占16%(选择题1个4分,主观题1问12分)、《生活与哲学》占30%(选择题4个共16分,主观题2问共14分)。
5、主观题的问题指向较往年明确。今年的主观题设问方式对知识的指向有“直截了当”的感觉,考生很容易找到与问题相对应的知识点,作答起来感觉较轻松。
二、相对稳定
1、政治学科所占试卷分值没变。政治部分的总分仍然是100分,其中选择题48分,主观题52分(第38题两小问共26分,第39题的三小问共26分)。
2、“四选二”的组合式选择题依然是重点考查形式。与往年全国大纲版文综卷类似,今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的12个选择题中有10个题组合式选择题,即除了15、17小题是四选一之外,其余全都是“四选二”的组合式选择题。
3、选择题仍然是以“一材一题”为主。今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的政治选择题,只有13小题和14小题共用同一个背景材料,即“一材二题”,其余10个小题全部是“一材一题”。这与近几年高考全国大纲版文综卷政治试题的选择题的情况非常相似。
三、美中不足
1、第12小题的参考答案存在争议。选择题的第12小题“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一说法存在争议。在过去的《经济常识》教材中,在谈及纸币功能时,只提到了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而没有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因为纸币只是“货币符号”,“自身没有价值”。然而,新课标《经济生活》教材在谈及纸币时,教材内容的相关表述暗示纸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而没有明确认定纸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因此,此题的参考答案选择了含有“④”的C项,确实缺乏科学性,存在较大争议。
2、第38题的第(2)问的参考答案感觉有些粗糙。如果用对应的知识点,按层次和条理组织答案,并将教材中理论观点与问题实际结合起来作简要分析,答案就有很强说服力和认可度了。
高考全国卷Ⅲ文综政治试题解析 篇4
①人民币不贬值→树立他国对人民币的信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②人民币不贬值→以外币计价的出口商品价格下降→企业竞争力增强 ③人民币不贬值→会使外贸企业遭遇困境→倒逼外向型企业转型升级 ④人民币不贬值→企业对外投资能力稳定→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要求农业生产集约化、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监控全程化,加强源头控制,实行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管,既保证人们的入口安全,又保证市场畅销。对此,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讲,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消费者凭借品牌、广告、企业质量保证等信息提高农产品鉴别能力
②政府要与市场导向相协调,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把好入口关 ③优质优价,消费者可以把价格作为反映和判断质量高低的信号
④经营者依法经营,严格执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落实质量安全生产,把好产品出口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目前我国经济形势总的特点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也存在着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金融风险有所积聚,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以下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内生动力的是:
①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同时适度扩大总需求,深化创新驱动 ②降低企业上市门槛,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 ③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
④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构建更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当前,聚集在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主要包括:一般性的制造业,区域性的物流基地和批发市场,中心城区过于密集的教育医疗资源,部分行政、事业、服务单位等。可以预料,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集中在北京的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将迁至雄安新区。这表明,设立雄安新区:
①体现了市场在京津冀地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能为推动雄安地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注入根本性动力 ③能够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的城市病 ④有利于调整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推动京津冀一体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总书记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城乡社区协商则是实现“最大公约数”较好的形式,这是因为城乡社区协商: ①是社会主义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②能够协调国家机关的高效运行
③是坚持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
④是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应有之义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7.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进一步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对已经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尚未落户的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取消居住证收费。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工作,需要群策群力,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在这一过程中:
①公民要建言献策,直接进行决策
②政府要审慎用权,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③政协委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参政议政
④人大代表要提交议案,发表个人意愿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8.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这一理念得到普遍认同,彰显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贡献。这表明: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②中国致力制定联结全球“朋友圈”的基本准则
③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中国准确地把握了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不仅火遍了神州,其热度更是持续不退。在节目播出期间,打开微信朋友圈,可以看到来自大河上下江南塞北的朋友,许多人都在“指点江山”,更有人恨不能冲入百人团比赛一把,收视率居高不下。《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赢得更高的收视率是因为:
①它唤起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尊崇
②它创新了文化传播的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③互联网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发挥了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④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中国现阶段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其表现为,城乡对立,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对立。实现中国梦的前提之一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发展的必由之路。2017年4月19日,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表示,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目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9亿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材料中包含的哲理有: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③物质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实践的效果受个体认识水平差异的限制,要紧跟别人的步伐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实现人生价值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要在对立统一中把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应脚踏实地做好量的积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下图《扁担》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矛盾的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前提
②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③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④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3.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日前针对摇号和限行等政策表示,这些都是治理交通拥堵的治标之策,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了不便,也可以说,大家都是治理交通拥堵的贡献者。从哲学角度看,材料说明: ①善于促成质变才能赢得治堵的主动和优势
②治堵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都会有它的两面性 ③摇号、限行等对解决拥堵问题起决定作用
④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治理拥堵中的主体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8.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效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
神华宁煤集团是宁夏自治区政府与神华集团合资合作,将亘元、太西、灵州三大煤业集团和原宁煤集团公司深度重组,通过增资扩股方式组建而成的。神华宁煤集团的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是基于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结构,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进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而实施的国家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承担着国家37项重大技术、装备及材料自主国产化任务,项目概算投资550亿元。
为了保证该示范项目顺利完成,自治区政府将神华宁煤制油项目列为2016年政府要抓好的重点项目,并以“优质服务员”身份,多次深入生产一线,问企业技术难题,育企业创新环境,全力以赴助推企业创新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科技人员10多年的攻坚克难,神华宁煤集团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工艺技术、装备台套数统计项目国产化率达到98.5%,许多核心技术和装备材料工业化应用都第一次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装备的长期垄断,带动形成了科技含量高的煤制油装备制造产业链,创造了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一次试车就成功产出合格油品的奇迹。
(1)根据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在助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分析煤制油项目成功建成投产的经济意义,并说明该项目的建成对企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基本法,也是调节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更是一个国家法治程度的重要标志。
材料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于1986年制定了民法通则,并先后出台继承法、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等一系列民事单行法律,为促进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我国又启动了民法典的编纂,对我国民法进行全面梳理,删除、修改现行法律中已经不再适合时代发展的规定,补充适应新形势的相应规定。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民法总则》,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宗旨,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道德理念融入其中,全面系统地确定了我国民事活动的基本规定和一般性规则。
材料二 民法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着基本的法律保障。《民法总则》确立了市场主体平等的原则;明确了法人的分类标准,丰富了法人的类型;确立了民法的各项基本原则都是市场主体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则。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民法典的编纂是如何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知识,说明编纂民法典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意义。
(3)《民法总则》承前启后,是民法典的开篇之作。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编纂民法典各分编,整个民法典的编纂工作预计于2020年完成。请你就如何处理民法典编纂中的各种关系提出两点建议。
参考答案
12.B解析 ②是人民币贬值的影响分析;③是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分析,都与题目要求不符。
13.B解析 ①③都属于需求端,不符合题目要求。
14.B解析 企业的融资属于外生动力,故排除②;④显然属于外部动力。15.D解析 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雄安地区、京津冀乃至全国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①与题意无关;②说法错误。16.C
17.A解析 户籍制度改革要以人为本、顺应民意,需要政府审慎用权,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需要政协认真履行职责,参政议政,②③正确;①中“直接”的说法错误;④中人大代表“发表个人意愿”的说法错误。
18.B解析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故①错误;制定联结全球“朋友圈”的基本准则,表述错误,②排除;材料表明了中国准确地把握了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故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19.A解析 ③错误,互联网是文化传播的手段而不是途径;④错误,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20.A
21.C解析 漫画的寓意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等、看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勇于实践,积极进取,不断积累,才能创造价值,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C。
22.B解析 漫画体现的是矛盾的双方相互依赖,失去一方,另一方将不会存在,故选B;①④不符合题意。23.C
38.(1)加大投资力度,政府项目概算投资550亿元,保证创新资金;确定调控目标,政府确定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推动创新发展;加强公共服务,政府以“优质服务员”身份,多次深入生产一线,解决企业技术难题,营造创新环境;政府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为企业创新发展指明方向。
(2)意义:促进能源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利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打破国外科技垄断,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资源优势转向经济优势,促使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启示:发挥企业比较优势,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调整产业、产品结构。
39.(1)①遵循和把握立法规律,以实践需求指引立法方向,主动担当历史责任,完善民法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民法典的宗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民法典的思想道德基础,彰显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特色,展现了立法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2)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发展。②法制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编纂民法典、完善民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维护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促进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课标全国卷2文综试题答案解析 篇5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
参考答案:
(1)原因:河道管理混乱,环境污染严重,政府出资修缮没有效果。
(2)困难:措施过于简单,造成群众生活不便;不能得到官民的支持。
启示:改革过程在除旧的同时,必须提出新的合理的措施来取代;改革要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
解析:
(1)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等信息归纳得出。
(2)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对此改革,‘官吏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来分析说明。给我们的启示可以根据这场改革的结果以及联系材料二对于改革的认识来说明。
4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州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世纪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现,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的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网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发间日益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来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
参考答案: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整体衰落;欧洲各国出现要求欧洲统一的呼声。
(2)原因:凡尔赛体系下英、法、德、意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各国以邻为壑,各自为政,各国间纷纷提高关税,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德、意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积极扩张,挑起世界大战;计划在当时缺乏必要的政治、经济和民众基础。
解析:
(1)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欧州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等信息归纳得出。
(2)“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信息“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联系教材所学,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29年”指向的欧洲形势来分析说明。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
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莫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答案:
(1)原因:颜回出身贫寒,自幼生活清苦,却能安贫乐道,不慕富贵;性格恬静,聪明过人,长于深思;听孔子所讲的许多高深道理,他能完全理解,且能“闻一知十”。
高考全国卷Ⅲ文综政治试题解析 篇6
本试卷共18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图1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读图,回答第1题。
图1 1.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A.西二区 【答案】1.B
B.西十区
C.东十区
D.东二区
考点:地方时和区时计算、城市交通。
【点睛】解答该题关键是理解城市工作时间和城市日机动车流量变化的关系,然后根据甲城市工作时间的北京时间与甲城市当地区时的关系,判断甲城市所处的时区。注意甲城市是北京时间2时上班,说明甲城市的时区比北京(东8区)早6小时,而不是晚6小时。
图2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题。
图2 2.该台风
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 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
【答案】2.D
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 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对台风的理解,台风是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的热带气旋,其中心附近风速在12级以上称为台风。
图3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第3~5题。
图3 3.据图可知,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 C.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
4.该区域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
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 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
D.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
5.芒种至小暑期间,A.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
C.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长
【答案】3.B 4.A 5. C
B.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 D.“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
考点:二十四节气、我国降水和中国区域地理。
【点睛】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在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则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速记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图4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第6、7题。
图4 6.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A.新,耕地、牧草地
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7.内蒙古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答案】6.A
7.B 考点:土地利用类型,中国区域地理。
【点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的内蒙古和贵州两省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图,判断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是耕地、牧草地,从而再判断甲是哪个省级行政区。
图5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回答第8题。
图5 8.该山地
A.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
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
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答案】8.C 【解析】8.读图可知,海拔3000米左右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最热月平均气温约为14℃,积雪可能
融化;气温年较差随着海拔升高减小;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的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左右,而这四个站点海拔低于4000米,所以该山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考点: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板块运动。
【点睛】解答该题关键是获取图中信息,根据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可以判断出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减,另外还需要掌握喜马拉雅山脉的北坡在青藏高原上,北坡海拔起点高,从而可以判断该山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图6为107国道邯郸—武汉段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回答第9~11题。
图6 9.该段国道能够
①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 ②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 ③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
④促使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图示区域内,A.地形复杂多样,风能资源丰富
B.以水田农业为主,水稻播种面积大
D.南部水资源丰富,可跨流域向北部调水 C.国道以西公路建设难度小,路网密度大
11.图中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将生产冬小麦的土地休耕,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该做法可以
① 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
② 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
③ 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
④ 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9.A 10.D
11.D 11.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将生产冬小麦的土地休耕,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有利于减少对地下水的利用,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有利于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农作物抗旱能力与农作物本身的习性有关,将生产冬小麦的土地休耕,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不会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也不会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考点:交通线和农业。学科&网
【点睛】该题要求根据图中信息进行空间定位,确定图中区域跨越了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南方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以旱地农业为主。36.(36分)读图14,回答下列问题。
图14(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8分)(2)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6分)
(3)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10分)
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
育机构。近年来,杰尔、肖普朗,埃斯泰尔戈姆和松博特海伊等城市吸引了诸多跨国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投资建厂,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
(4)说明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12分)
【答案】(1)以平原、丘陵为主;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
(2)断层发育,断裂下陷,积水成湖。
(3)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短。
(4)集中分布在匈牙利西北部。汽车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汽车工业生产地域联系紧密;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主要面向国外消费市场。
(3)河流的水文特征应从流速、流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应结合所在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据图可知,甲河段流经山区,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流域面积小;流量小;且纬度高,结冰期较长。而乙河段流经平原,河流流速慢;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汇水量大,流量大;且纬度低,结冰期短。
(4)据图可知,匈牙利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以杰尔为中心的周边城市,位于匈牙利西北部。据材料可知,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且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工业集聚效应好,规模效益大,可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联系。同时据图可知,有汽车工业分布的城市交通便利,有铁路、公路通过,便于运输。
考点:地形特征、湖泊形成、河流水文特征和工业布局。
【点睛】分析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需要充分利用图例信息,图中在巴拉顿湖附近的西北侧是断块山,根据断块山的形成原理,另一侧岩层上升形成断块山,断层一侧岩层下陷形成谷地,谷地地势低洼蓄水则形成湖泊。
40.(18分)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艺术精湛,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1)阐述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主要旅游价值,列举故宫博物院在对公众开放游览方面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10分)
【答案】(1)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确定合理的游览路线,限制游客人数,健全旅游规章制度,倡导绿色文明旅游等。
考点:旅游价值、旅游开发和保护。
【点睛】旅游资源价值包括美学、历史文化、科学考察等价值,也包括商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价值。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体现出不同的主体价值,它是资源质量和品位的反映。旅游资源的功能是指旅游者旅游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特殊功用,它是旅游资源价值的具体体现。
41.(24分)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回答第(1)题。(1)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10分)....
图17 【答案】(1)热带草原带。1月植物繁茂,为热带草原的湿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多。7月草木枯黄,为热带草原的干季。受信风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少。
【解析】据图可知,该国大部分地区地处10°S—15°S,结合降水柱状图不难判断,该地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条件下发育了典型的热带草原景观。每年1月份,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南移,赤道
低气压带控制这里,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因此到处是稀树高草,呈现一派草木葱绿的景象。7月,信风带控制这里,受信风的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形成干季,草木枯黄,呈现一派萧瑟的景象。考点:自然带类型和成因。
高考全国卷Ⅲ文综政治试题解析 篇7
近两年全国卷非选择题(必答题)总体的命题思想保持“平和稳定有新意,联系实际接地气,分析究理重逻辑,激发潜能可持续”的特点。体现出选拔性考试“立德树人”的宗旨,注重了地理学习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核,选材视野开阔,内容恰当;设问构思精巧,合理区分。从2015、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的统计分析(见表1)可以看出非选择题(必答题)的命题的主要特点。
1.以区域为背景确定主题。
第36、37题为必答题,这两道题分别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命题,每题3或4个设问,其中有一问为开放性设问,分值4分左右。从区域背景上看,一道题为中国区域背景,另一道题为世界区域背景;从区域范围看,一道题为宏观区域,另一道题为微观区域。两道题分值相当,总分值46分。
2.以能力立意设置问题。
(1)主干知识抽样考查,重视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描述与阐释。即命题总会挑选那些地理学科味浓,对地理知识理解起到支撑作用的主干知识作为考查对象。
(2)图像仍然是高考地理试题的呈现载体。必考题总是以“文—图—问”的试题结构出现,图像形式多样,有等值线图、统计图、景观图、示意图等,且以区域图为主。充分考查考生读图、识图能力,体现地理学科特色,体现高考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
(3)选材关注社会现实,贴近生活,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这一思想。选材跳出课本,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源泉。
(4)重视开放性思维和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给考生提供多维度思考空间,注重考查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观。
二、地理四项基本能力目标和要求的体现
地理考试大纲的四项基本能力目标和要求,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高考试题以“提供材料→问题情境→提取图文有效信息→迁移主干知识→探究地理事象发展过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模式出现。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如全国I卷第37(3)题:“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该题中,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是推测的唯一依据。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如全国I卷第36(2)题:“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第36(3)题:“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解答这两道题要分别调动和运用农业区位和工业区位的地理知识。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如全国II卷第37(1)题:“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第37(2)题:“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这两道题体现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目标和要求。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如全国I卷第36(4)题,针对横县茉莉花种植和茉莉花茶产业发展设计了两个问题,让考生选择其一作答,具有开放性,给考生提供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空间。
三、地理四项基本能力目标和要求的实现途径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获取试题中的有用信息,具体方法如下:
1.从题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题干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表图像材料,提取试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实际上就是从材料中找出答案提示性信息和隐含信息的过程。一是要仔细阅读试题的文字材料,一边阅读一边将材料中的关键词标出,特别是有关时间、空间和地理事物特征的信息。二是要认真读图,重点从图名、图例、图中的经纬度、海陆分布、注记、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等方面入手。
2.从试题设问中提取有效信息。一是要弄清楚问题的数量、设问类型、设问方向等。如设问类型有区位选择类、原因分析类、特征描述类、观点表达类等;设问方向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积极影响、不利影响等。二是注意设问的中心词和答题限定词(指令词)。这些关键字词是试题的“题眼”,是答题的具体要求,需认真把握才能为正确解题打下基础。常见的此类指令词及其具体要求如下:
指出:简单说出某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现象。
描述、简述、概述:要求使用的语言文字较少,简洁,概括度较高。
阐述:要指出判断的依据、推理过程和结论。
说明:说出是什么,为什么。
分析:运用材料,依据原理,得出结论。
对比:要在某些选定的侧面,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
评价: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要有结论与理由。
3.从试题的赋分值提取信息。非选择题从试题的赋分值可以大致推测答题的要点数量。高考评卷时,阅卷人员往往只是看关键步骤、关键词。一般情况下,4分题多数要回答2个要点;6分题要回答3个要点;8分题要回答4个要点,依次类推。因此,可以根据分值大致确定需要书写的要点个数,注意“踩点”。
例1(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I)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1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6分)
【分析】结合科学常识,近距离拍摄熊,要满足以下条件:在熊常出没的地方;便于拍摄;拍摄者便于隐蔽等。再回到图中观察、推测。正确解答该题必须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根据题干材料“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推测甲地有熊的食物,熊常出没;“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推测出甲地有森林,便于拍摄者隐蔽;从图中等高线看,山地南北走向,甲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看分答题,从试题的赋分6分可估计至少有3个要点。
【答案】河流附近,熊出没的概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多,便于拍摄。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是指将接收到的地理信息迅速同相关的知识建立准确有效的联系,并自如地调用或驾驭有关知识、规律、原理等完成任务。要做到这一点,建立思维模型很重要。如工业区位分析宏观思维模型(图2)和工厂区位选择微观思维模型(图3)的建立:
例2(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I)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佳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4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8分)
(2)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6分)
【分析】第(1)题,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要调动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相关知识分析,如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因素,根据材料“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可推测地势高的旱地便于排水,土壤不会过湿,且不容易遭受洪涝灾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且疏松,便于茉莉根系发育。第(2)题,明确茉莉花茶厂与种植茉莉是两类不同的产业,茉莉花茶厂属于第二产业,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则要调动工业区位知识,按照原料及质量、交通运输条件、基础设施、市场等因素,充分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去分析。
【答案】(1)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2)(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县城交通便利,便于收集茉莉花;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描述”一般是指描写和叙述地理事象的形态特征、分布特征和变化特征等;而“阐释”一般是指对地理事象形态、分布和变化的原因进行说明、解释。高考最常考查的是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常见的特征描述具体分为:地理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水文和水系特征、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各种区位特征、资源特征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并理解、掌握地理规律与原理。
2.做题时要全面思考,总结规律,掌握思路,提高概括能力。
3.要多角度训练,促进知识迁移。
4.注意描述和阐释的表达技巧。回答问题时要认真审题;要全面完整、层次分明、语言规范;要用词恰当、表述准确,特别要注意使用地理术语,分点答题;要注意仔细推敲文字,准确地说明地理特征。
例3(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II)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图5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7分)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9分)
【解析】第(1)题,考查分布特征和变化特征的描述,解题时要充分从图示中提取信息,分阶段分析描述:整体为片状、碎片状,向北、向西扩大。具体为: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第(2)题,主要考查人类对生物栖息地影响的原因,属于阐释地理事物,按第(1)题的时间步骤逐一解释原因即可。逻辑顺序是:植被破坏,大熊猫栖息地减小—修建道路,大熊猫栖息地被割断(碎片化)—停止采伐天然林,植被得到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答案】(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恢复与扩展。
(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论证和探讨问题就是用已知原理和规律来说明尚不明确的、未知的、高层次的地理问题。这类问题在高考命题中多以开放性题目呈现。论证和探讨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观点明确。即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必须亮明自己的观点,不能含糊其辞。
2.表述清晰,逻辑严密。在论证观点时要表达清晰,逻辑性要强,切不可出现与观点相悖的论据或前后矛盾的论证。
3.论证观点、表述和内容有机结合。论证时做到论点论据相统一,与所学地理知识有机结合,不能以原理代替答案,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作答。
例4(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I)阅读图文资料(见第3页例2),回答问题。
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4分)
问题(1):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2):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解析】此题二选一作答,给考生提供了多维思考的空间。两个问题都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做到表述清晰,逻辑严密。
【答案】问题(1):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问题(2):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技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高考全国卷Ⅲ文综政治试题解析 篇8
(一)考点分析
2012年高考大纲全国文综卷地理试题主要考查了高频考点:等值线、气候与天气、地球运动、农业区位和发展条件、城市区位、交通线布局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等。从总体上看,试题所涉考点均体现了学科主体内容,注重地理思维过程,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其中,1~2题考查能源方面的问题,属基础题;3~5题考查河流的含沙量及影响年净输沙量的因素,体现了高考素材的灵活性,属中等难度题;6~7题考查地球运动,属中等难度题;8~9题考查人口分布的因素及城市区位,对空间定位要求较高,属中等难度题;10~11题以长江为载体,结合天气系统和比例尺等素材,考查了大气与生活,难度较大。第36题以高考钟情的经济作物为考查线索,结合经纬网、气候类型、农业区位及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着重考查考生的审题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此题好下手,但得高分难。第39题考查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不管是思维过程,还是答案组织,都具有一定难度。
(二)试题评价
1.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考查的主体,区域地理只是载体,纯区域地理的考查仅占4分。今年这套高考地理试题有强调自然和人文平衡的趋势,考查主体没有变,只是切入点有所不同。
2.试题强调考查考生地理思维的严谨性。考查等值线与自然地理原理的结合,体现了高中新课程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如第10~11题,要求考生结合比例尺分析运动中的天气系统,思维要求较高。
3.试题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题目关注社会热点,联系实际,能结合地理原理,贴近考生的现实生活。
4.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近几年的试题考查不面面俱到,不注重知识的覆盖面,而是抓取核心考点,充分体现高考“知识抽样,突出主干”的命题特征。
【高考全国卷Ⅲ文综政治试题解析】推荐阅读:
全国一卷高考真题试卷试题与答案解析07-23
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08-16
16年高考全国文综2卷07-27
高考历史全国卷解析06-05
2018高考作文全国卷Ⅱ解析07-02
全国高考江西省试题(文综)10-05
全国卷高考英语试题08-23
高考全国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点评08-29
高考试题全国卷理综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