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教案教学设计

2024-06-03

《静夜思》教案教学设计(精选8篇)

《静夜思》教案教学设计 篇1

《静夜思》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成功地表达了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词,感知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以达到学生在接受古诗文化熏陶的同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课前准备

1.搜集诗人李白的资料及本首诗创作的背景资料。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熟读《静夜思》,预习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导言: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2.多媒体课件出示: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3.课件展示月下美景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入并揭示课题: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望着月亮,许多人都会思绪万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4.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夜、思”等。

(1)指名试读课题。

(2)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

(3)引导学生说说认识这三个字的方法。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静夜思》教案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个性解读

《静夜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词。我回想之前教学的种种心得及思考, 细述如下:

一达意——个性解读

读一首诗歌, 首先应该疏通字词, 扫除欣赏障碍, 并理解其中的一些关键字词的含义, 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基本意思, 清楚诗中所写的是何人何事。初读《静夜思》, 我们应抓住形象勾勒出生动图景的三个词——“疑是”、“举头”、“低头”, 且紧扣“思故乡”这三个字, 明白诗人旅居在外, 静夜看见月光照进屋里时, 产生了地下结霜的怀疑, 这使他联想起居住在故乡时亦曾有过的感觉, 强烈的思乡感悟便涌上心头。这是一幅游子的“月夜思乡”图。

在关于“床”一字的解读中, 学生出现了分歧, 这出乎我的意料。其中大部分同学提出应理解为“眠床”, 但有两位学生认为应理解为井栏或栏杆。这两位学生的理由是:如果理解为床, 则诗人李白是将从窗外射进屋内床前的月光看作是地上的霜?但屋内的地上怎么会有霜呢?明显的, 诗人看到的月光不是在屋内, 而是在屋外。应理解为, 将井栏或栏杆外、屋外地上的月光看作是霜, 会更合情合理。这是两位有思想的学生, 他们以文本为基础的颇具个性的解读不无道理, 学生能深度解析文本, 真的令我欣慰与钦佩。

二入境——全员参与

古人云:“写诗容易解诗难。”所谓“难”就是指对诗歌深层次地理解和体味。因而在了解诗歌基本意思的基础上, 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艺术境界。《静夜思》为我们描写了这样一个境界:一个明月当空的秋夜, 在一间寂寥森冷的客舍里, 诗人夜不成眠, 短梦初回。这时, 透过窗户的皎洁的月光射到床前, 带来了凄冷的秋宵的寒意, 诗人迷离恍惚中, 以为地下铺了一层白皑皑的霜, 固而“疑是地上霜”。可是定睛一看, 周围的环境告诉他, 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 他不禁抬头一看, 一轮明月正挂在窗前, 夜里的天空是如此明净, 这时, 早年居住故乡时类似的情景又浮上心头。他搔搔白发, 渐渐地低下头, 回忆起故乡的一草一木, 一人一事……

教师在引导学生入境的基础上, 适时引导学生全员参与思考:如果你长大后, 离开了故乡, 离开了身边的亲朋好友, 在这样的月夜下, 你的心情将是怎样的?这时, 学生们穿越时空, 大胆展开想象, 各抒己见, 体会感情, 受到李白热爱家乡、思念家乡情感的感染, 同时也学到了朗诵古诗的方法。

三品情——多样感悟

感悟是作品的血液, 是文学创作的动力, 诗歌尤其如此。因而, 第三步必须引导学生感悟作品。《静夜思》这首小诗, 虽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 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 只用平稳清淡的叙述语气写远客思乡的情景, 然而, “其淡语皆有味, 浅语皆有致”, 感情异常的凝重真挚, 耐人寻味。

月明之夜对一个孤身远客来说, 是最容易引起旅思愁怀的, 更不用说是在明月如霜的秋夜了!无法抛弃的乡思, 痛苦而又无望的追求, 一切都像是处在一种恍恍惚惚、迷迷离离、萧萧瑟瑟、凄凄冷冷的梦境中。皎洁的月光, 森冷的白霜, 烘托出诗人无限的孤寂与惆怅。

这时我适时抛出问题:在你的理解中, 《静夜思》中的“思”字是什么意思?通过交流, 大部分学生同意将“思”字解作“思念”、“想念”, 这基本达到了诗句的主旨。有个别优秀的同学更是提出“思”字中应蕴含着“忧”、“愁”、“悲”、“哀”的韵味, 他们认为理解成“思念”、“想念”也是行得通的, 但比起忧愁悲哀来, 就不免太轻描淡写了一些, 犹如隔靴搔痒, 尚未读到诗人李白的内心深处去。“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展现了不同学生对诗歌不同层次和深度的品析。

四悟道——别样精彩

诗言志, 一首好的诗歌, 它不仅要创造意境, 抒发感情, 更主要的还要表现一种更深层的意思,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主题思想。主题的深浅也是评价诗歌艺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 在欣赏诗歌时, 我们不能停留于诗歌里的感情抒发和意境描绘之中, 而是应该深入挖掘蕴含在诗歌形象里的主题思想。如《静夜思》这首诗, 在秋月森冷, 客舍萧瑟中, 我们不仅能够触到诗人抒发的凄寒孤寂的旅思愁怀, 而且还能体味到诗人由于政治失意, 生活困顿而产生的人生易逝、事业无成的嗟叹, 从而悟出诗人要表达的一种思家忧国的思想。

“阅读经典, 浸润人生。”教师应依托小学古典诗歌教学, 智慧引领学生深度揣摩理解, 反复诵读体味, 让学生的心灵在无声的文字中放飞, 使学生的才情与心智得以启迪, 素养与审美得以熏陶, 让经典古诗一路随行, 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小学音乐课《静夜思》教学构想 篇3

一、教学流程

1.导入。在上新课前,先让学生们回忆并且有感情地朗诵《静夜思》;为了进一步理解《静夜思》的情境,再让学生解释 “静”和“思”的含义;接下来,教师通过自己朗诵和学生个别朗诵、集体朗诵的形式,在朗诵过程中抓住自己和学生们的感情和动作来表达情境;最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情绪来表达《静夜思》思想感情的。这些工作,可以为后面有表情地演唱作好铺垫。

2.演唱。通过有感情地朗诵《静夜思》,使学生让自己的思想预先进入其中的情境。接着教师可以放两遍录音,使学生整体感知歌曲的旋律以及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接着教师自己有感情地范唱、带唱歌曲,师生接唱歌词,小组接龙唱,全班完整演唱,在各种演唱的同时,教师和学生随时注意自己和对方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在学生们对歌曲比较熟悉之后,再对学生们进行情感导入,通过想象身边的和远方的亲人来找思念的感觉。最后,在演唱时再把思念之情寄托在歌声之中。

3.绘画。读和唱已经让学生们进入了《静夜思》的情境,但是突出难点仍然是不够的。当学生们朗诵完《静夜思》后,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出示几幅意境图,让学生们找出与《静夜思》相符合的画面。在教学将结束时,再让学生们倾听《静夜思》的旋律,跟着音乐的步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对诗歌情境的理解,最后再结合音乐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画面。

二、教学要求

1.学生课堂。从班长喊“起立”那一刻起,学生们或站着边唱边跳,或坐着静静地欣赏动听的音乐,或在纸上根据音乐完成自己心中的图画……孩子们忙开后,教师只是穿梭在教室之中,这儿指指,那儿看看,引导孩子们学习。整堂音乐课都应该是孩子们在听音乐、赏音乐、唱音乐、表现音乐,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2.和谐课堂。上课时,教师不能抓紧时间直奔教学主题,而是应该随着旋律的律动,让自己和学生互动起来。刚开始,孩子们通常会非常拘束,动作也不自然。这时需要教师生动讲解和充满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们才会渐渐放开,动作才会大方,每个同学都随着音乐自然地动起来,然后拘束感消失,乐于与教师互动……律动不但能让课堂变和谐,而且还能刺激和激发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石。

3.美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肢体动作及丰富的眼神和面部表情都会给音乐课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教师对音乐作品理解越深刻,其情绪就越能从眼神中流露出来,当音乐响起时,或欢喜或伤感,或昂首或低头,无一不诠释着音乐里的思想感情。整个音乐教学过程都应该渗透着美:美的歌声、美的动作、美的气氛、美的画面,形成美的课堂。在音乐课上,教师语言、声音、肢体、情绪都应该自然、优美,引人入胜,让人久久回味。

4.学科交融。一是音乐与美术交融。音乐和美术是艺术教育的两条主线,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美术是流动的音乐,而音乐是流动的画面,两者紧密相连。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加入美术的创作,让学生把音乐美术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再现音乐的情境。二是音乐与语文交融。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一定的意境,这就注定了音乐与语文的联系。这一堂课就是要表现《静夜思》思念亲人的情境,而这正是语文课上要表达的内容。所以教师应先让孩子们朗诵诗歌,领会“静”和“思”的含义,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还应给孩子们讲解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当时的创作环境,让孩子们理解《静夜思》的诗歌内涵和思想感情,巧妙地把语文融合到音乐教学的课堂中,使课堂显得自然又充满生机。

5.角色转换。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中,教师应体现出教育者的观念转变,转变那种“教师是圣人、教材是《圣经》”的旧观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以统领者的身份出现,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以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等多种角色出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随着学生学习的需要,适时恰当地转换角色,有时组织学生理论学习,有时指导学生活动实践,还应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参与到学生中共同活动。这样才能有效维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一点是在《新课标》要求下,做好一个音乐教师所必需的总指导思想。

教师必须在实践中学习,不断研究、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过程,走进新课堂,探索新课堂的教学规律,让音乐课堂教学更加科学有趣。◆(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城县盱江小学)

《静夜思》教案教学设计 篇4

教材与学情分析:

《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飘逸豪放。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这首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人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2.会认“静、夜、思”等十个生字,会写“乡、头、是”三个字,理解本诗的大致意思。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2、朗读、背诵古诗

三、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初识平仄(zè),根据平长仄短的规律试读古诗,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课前活动 成语接龙

教学流程:

1、猜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出一个谜语,同学们猜猜是什么?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生:月亮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

【设计理念】 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猜谜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轻声读诗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初认平仄[zè]

师:古时候没有声调,古时候的声调看老师写(老师板书平声和仄[zè]声)一起念!

师:现在的声调和古时候的声调是有联系的,现在的一、二声就是古时候的“平声”,会倾听的孩子学得好,三、四声就是“仄声”。

师:为了好记一点,平声用“一”表示,仄声用“I”表示,平声字念得时候要长一点,仄声念得时候要短一点,这个规律就叫平长仄[zè]短。大家跟老师念。

生:平长仄短。

3.生拿起笔给诗词标上平仄声

4.根据平声长仄声短的规律试读古诗。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设计理念】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古诗本身固有的节奏美,非常适合“美读”训练。

三、读拼音,写生字,我能行。

shì xiāng tóu

四、指导书写,比一比,看谁写的生字最漂(piào)亮 (liàng),强调 “头” 的最后一笔是点而不是捺。

五、读词语,我最棒。

床前 明月 低头 故乡 举头 (卡片)

六、再读古诗,感受诗意,深化情感。

1、学习第一行,“明月光”是的指怎样的月光?(明亮的月光)

说第一行诗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2、学习第二行诗,互相交流,并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见过“霜”。

尝试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3、学习第三行,理解“举头”的意思(做动作)

说说诗人在干什么?(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学习第四行,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的意思。

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

5.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设计理念】 深入感知课文中的情感,但不是用分析的办法,而是利用诗意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的办法,使学生整体感知,这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农村里留守儿童感受得会更深。

七、课堂巩固

① 、一字开花,我能行。

② 、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静 夜 思

( )前( )( ) 光,

疑( )地 ( ) 霜。

举( )望( )( ),

低( ) 思 故 ( )。

③、我能用歌声 唱出来

静夜思 音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歌曲《静夜思》,并有感情的演唱。

2、能够用朗诵、演唱、配画来表现《静夜思》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教学难点: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教学准备:彩笔 纸张 小奖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忆以前所熟悉的诗歌。

二、赏析。老师:“古诗中“静”是什么意思?“思”又是什么意思?

三、吟诵。

1、教师吟诵。

2、个别学生吟诵。

3、学生吟诵。

四、学习歌曲。

1、师有感情的范唱。观察老师演唱的表情。

2、老师带唱一遍。学生用“路”轻声哼唱。

3、老师学生接唱歌词。

五、演唱歌曲。

1、想象你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离你很远„„找思念的感觉。

2、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六、配画。

1、以《静夜思》为题,以绘画的形式体现诗歌的意境。

2、学生随音乐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七、评价。

1、分组互相看看,说说自己画了什么。表现了奥妙,最喜欢这张画的哪一点?

《静夜思》教案 篇6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2个偏旁“亠、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

教学准备:静夜思教案教学设计棒

准备描绘宁静月夜的图画、音乐,也可让学生选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观察夜空。

教学时间:教学本课用2课时。

预习: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由复习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三、初读课文,借助汉语读准字音。

1、朗读全诗,对照生字表,在诗中画出来。

思考:全诗有几行,有几句话?(全诗有四行,有两句话。)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进行正音。

四、讨论交流,理解诗中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1、轻声自由读诗,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质疑。

2、先弄懂“静夜思”每个字的意思。静,安静;夜,指夜晚;思、思念。

3、然后让学生观看插图:说说诗人在什么时间干什么?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4、让学生结合每个字的意思和插图内容讲讲诗题的意思,(在寂静的夜晚诗人望着明月思念自己的家乡。)

5、学习古诗第一句。

(1) 由朗读第一句诗,思考:读懂了什么?

(2) 说说自己读懂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地方。

(3) 讨论不懂的词语,再把词语意思连起来说句意。

(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光”这里指的是月光。“疑”是怀疑的意思。)

(4) 提问: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明亮的月光的,诗人觉得月光好像是什么?想象一下,/article/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

(5) 同桌互相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6) 练习朗读第一句。

(7) 总结学习第一句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分组学习第二句。

5、学习古诗第二句。

(1)分组学习。先读句,然后议论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最后将词语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2)全班进行交流。结合插图,理解句意。

(“举头”就是抬头的意思。“思故乡”就是想念故乡。全句可以理解为:抬起头来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明月。想到自己孤身一人在外,不由得思念起自己的故乡。)

(3)让同学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应该怎样朗读。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五、有感情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教学生朗读古诗的方法,要读出节奏、韵脚,带着作者的情感进行朗读。

六、照着板书和结合插图,说说全诗的意思。

七、同学们议论学习古诗的方法。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集体朗读全诗。

2、小组议论古诗的意思。

3、出示生字卡片,练习认读生字。

一、学习生字/soft/,掌握字形。

1、自己自学生字,想想它们是由几笔写成,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字形。

2、全班交流学习。

3、口头组词。

二、练习写字。

三、作业设计。

后记: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板书 6 静夜思

所见所思

所思所感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静夜思》教案教学设计 篇7

意象图式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是人的身体经验和感知交往反复呈现的一种最基本的认知模式。国外已有不少专家和学者将意象图式运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与 诗歌研究中, 国内关于意象图式与古诗研究的文献却很少。栾义敏 (2012) [1]以意象图式理论为基础, 对王维诗歌及英译文进行了分析, 为解读王维诗歌及其译文提供了新的视角。刘娟华 (2011) [2]从图式理论的视角对比分析了杜牧《泊秦淮》的两个译文, 发现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图式的解码过程。吴欣欣 (2009) [3]将意象图式理论引入《毛泽东诗词》的译文分析研究中, 探究意象图式理论在意象传递过程中的成因, 得出该理论对《毛泽东诗词》英译文分析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结论。

其实, 中国古诗中存在大量的意象图式, 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分析研究古诗, 能更形象地表现诗词的意蕴。古诗主要凭借意象构成意蕴, 意象是客观事物经过诗人的情感活动所创造的能为人感知的艺术形象。因此, 意象是古诗的灵魂, 意象的传递是古诗英译的关键。下面以意象图式理论为基础, 从语域、静态与动态本质和意象图式的转变三方面, 解读分析古诗《静夜思》及其英译文的意象美, 为中国古诗的翻译和欣赏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2.意象图式理论与古诗翻译

2.1意象图式理论

不同学者给意象图式下了不同的定义, 李福印 (2007) [4]总结了意象图式的三个定义:

(1) An image schema is a recurring, dynamic pattern of our perceptual interactions and motor programs that gives coherence and structure to our experience. (Johnson 1987) ( 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及感觉运动活动中不断再现的动态结构, 这种结构给我们的经验以连贯和结构。 )

(2) Image schemas can be generally defined as dynamic ana- log representations of spatial relations and movements in space. (Gibbs & Colston 1995) (意象图式一般可以定义为空间关系和空间中运动的动态模拟表征。 )

(3) Briefly, an image schema is a condensed redescription of perceptual experience for the purpose of mapping spatial structure onto conceptual structure. (Oakley 2004) (简单来说, 意象图式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对感性经验进行的压缩性的再描写。 )

2.2古诗翻译

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语言精练, 意义深远, 意象微妙, 形式优美。正因为这些魅力,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致力于将其翻译成不同的语言欣赏, 也有不少人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探讨如何成功地翻译古诗。其中, 将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应用于古诗的翻译成为当今学术界的热点。本文所运用到的理论是意象图式理论中的语域、静态与动态本质和意象图式的转变, 所选择的古诗《静夜思》颇具代表性, 其英译文的选词造句非常值得广大学者探讨与研究。

3.《静夜思》不同译文的赏析

《静夜思》是唐代“诗仙”———李白创作的五言绝句 , 以下是明代版本: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了明静醉人的秋夜意境, 表达了远客思乡之情。古今中外很多译者都对其进行了翻译, 但译文的形式及传达的意义和意境却风格迥异。本文主要选取翁显良﹑威特·宾纳 (Witter Bynner) 和许渊冲的译文进行比较赏析。

3.1翁显良译文

Nostalgia

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Hoarfrost?

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 the same moon.

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 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 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 ( 转引自《陕西译讯》, 2000 (3) :6)

3.2威特·宾纳 (Witter Bynner) 译文

In the Quiet Night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 head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5]

3.3许渊冲译文

A Tranquil Night

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6]

4.意象图式视阈下《静夜思》不同译文的解析

4.1意象图式是语域的一种

“语域是刻画语义单位的特点或描写概念的特征的认知语境” (Langacker 1987:147) [7]。例如, 我们定义“手指”的时候, 要提及“手”;定义“手”的时候, 要提及“胳膊”。因此, “手”是“手指”的语域;“胳膊”是“手”的语域。最终, “空间”、“时间”、“运动”是“身体”的语域。Langacker将语域分为位置性质的语域和结构性质的语域两种。Clausner (1999) [8]在意象图式内找到了结构性质的概念及位置性质的概念, 所以Clausner认为意象图式是一种语域, 是语域的一个下层范畴 (李福印, 2008:193) 。[9]

根据Langacker的语域分类, 在“床前明月光”的英译文中, 翁译和Witter Bynner的译文中都以介词“on”表示位置性质的语域, 其中Witter Bynner的译文中以介词“of”表示结构性质的概念, 而在此句中仅仅用一个形容词“Abed”就诠释了“床前”这个表示位置性质的语域。三者都将“床”与“明月光”这两个意象通过语域联系在一起。

在“疑是地上霜”这一句的英译文中, 三者的翻译风格不同, 因此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 分析的角度也各不相同。例如, 翁只是言简意赅地用“Hoarfrost” (霜) 这个名词加“? ”, 就表达诗人貌似看见地上一片白皑皑的浓霜这种迷离恍惚的心情, 可谓巧夺天工之貌, 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并且此句与原诗在神韵方面达成了一致。Witter Bynner使用一般疑问句表达了诗人的疑惑之心, 虽改变了原诗的陈述语气, 但翻译成疑问句更能体现诗人强烈的迷茫之情。许译中则利用介词“a- ground”表示位置性质的语域。因此, 从“语域”这个角度来说, 只有许译达到了标准;从“语气”角度来看, 只有许译与原诗达到一致, 但其他两者都各具特色, 意蕴深远。

“举头望明月”, 此英译文中的语域主要凭借介词的空间作用表现出来。例如, 翁译和Witter Bynner的译文中的介词“to”, 许译中的介词“up”, 都表示动词的方向, 将“头”与“明月”巧妙地联系。但两个“to”之后所接的内容不同, 前者接的是名词, 比较客观和直观;后者是动词, 比较主观并具有能动性。许译综合了前两者的优势, 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事物直接结合, 利用动词词组“looking up”作为方式状语, 引导出诗人抬头所发现的事物, 显得非常精简又不失原诗的意蕴。

“低头思故乡”的英译文文体形式不同 , 所表现的意象图式迥异。翁采用散文体的长句, 利用三个介词“to”, “on”, “for”表示位置性质的语域, 具体阐明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Witter Bynner的诗体与原文风格相近, 译文中的介词“back”和“of”构成一个虚拟空间的语域, 通过动词“thought”, 使“I”与“home”构成具有位置性质的语域。许译也采用诗体, 前半句用“Bow- ing”暗示了位置性质的语域;后半句利用介词“in”构成了宾语前置, 进一步凸显诗人静谧而又深远的思乡之情。

总体来说, 许译在“语域”这方面更具表现力, 能让读者更深切地感受译文与原诗中的意象图式, 并从中体会意象在传递过程中所表现的意蕴。

4.2意象图式的静态与动态本质

意象图式可以呈现为静态与动态两种特性。例如, 我们从A点向B点运动时, 我们以一种动态的形式经历“路径”意象图式。 我们走过的从A点连接B点的道路就是静态的“路径”意象图式 (李福印, 2008:194) 。 [9]

三个译文所表现的意象图式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动静结合。许译和Witter Bynner的译文中都出现动词的现在分词, 例如, “lifting”, “sinking”, “looking”, “bowing”, 这些V-ing虽是动作的 进行时态 , 却隐含了 动作静止 时的状态 。还有“thought”, “found”, “drowned”这些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动作的静止状态, 却暗含动作渐渐变化的动态趋势。这两者动词的形式与内容动静结合, 充分表达了意象图式的静态与动态本质。

许译采取与原诗形式和风格极其相似的翻译手法, 不仅再现了原诗的形美和意美, 还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译文中的动词“looking”, “bowing”动态表示诗人与明月互动并自然而然地陷入沉思时的静止状态, 形容词“abed”, “aground”静态却指引诗人思考事物方向的动态之意, 这两者的结合可谓表现意象图式静态与动态本质的典型。

4.3意象图式的转变

意象图式的转变指的是人们在利用意象图式进行概念化的过程中注意焦点的变化。Lakoff (1987 a:443) [10]曾提出以下意象图式的转变: (1) 路径焦点转为终点焦点 (Path-focus-to- end-focus) ; (2) 众多个体转为团块 (或者可数到不可数 , 即部分到整体) (Multiplex-to-mass) ; (3) 射体轨道 (Trajectory) , 以下主要运用这三个转变解析《静夜思》的英译文。

4.3.1路径焦点转为终点焦点 (Path-focus-to-end-focus)

想象移动物体走过的路径, 之后将注意力集中在物体停止的地方 (李福印, 2008:195) [9]。

翁译的最后一句中, 读者可以想象当“mind”, “eyes”, “heart”与“splash”沿着“long past scenes”移动时 , 焦点“mind”, “eyes”, “splash”会随之集中在“home”上。

Witter Bynner译文的后两句中 , 读者可以想象“my head”沿着“looking”移动时, 焦点“my head”会随之集中在“moon- light”上;也可以想象“I”沿着“sinking back”移动时 , 焦点“I”会随之集中于“home”之中。

许译的后两句中, 读者可以想象“I”沿着“looking up”移动时, 焦点“I”会随之集中在“the bright moon”之中, 也可以想象“I”沿着“bowing”移动时 , 焦点“I”会随之集中在“homesick- ness”之中。

4.3.2众多个体转为团块 (或者可数到不可数, 即部分到整 体) (Multiplex-to-mass)

想象某一地点有一群物体, 他们逐渐开始向四周移动, 直到每一个物体都成为单一的独立的物体。 (李福印, 2008:195) [9]

《静夜思》整体体现了“众多个体转为团块”的意象图式转变, 无论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意象, 先开始各自向某一个方向移动, 最后都消失在沉思之中。三个英译文无论是散文体还是诗体, 都同样反映此转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译文与原文的意境保持了相对一致。

具体来说, 翁译的最后一句中由“scenes long past”到“mind”, 再由“my eyes”到“the splash of white”, 最后由“my heart”到“home”, 充分体现了“众多个体转为团块”, 具有生动的画面感。Witter Bynner译文中由“gleam”到“my bed”, 再由“my head”到“moonlight”, 最后由“I”到“home”, 整体表现了“众多个体转为团块”, 与原文所表达的意象图式的转变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达到了一致。许译的全文由“I”, “light”, “frost”和“moon”到“homesickness”, 整体体现了“众多个体转为团块”, 与原文所表达的意象图式的转变在内容、形式及意境上都达到了一致。

4.3.3射体轨道 (Trajectory)

在头脑中 跟随一个 不断移动 的物体 (李福印 , 2008: 195) [9]。其英译文在这方面虽表示同一个射体轨道, 但表现形式各有千秋。翁译:“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 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 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Witter Bynner译文 :“Lifting my head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许译:“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读者可以在头脑中跟随诗人一起在清秋之夜静静地凝望着月亮, 从“疑”到“举头”, 从“举头”到“低头”, 自然而然地陷入沉思之中。

5.结语

本文利用意象图式理论的三个方面:语域, 静态与动态本质, 以及意象图式的转变, 对古诗《静夜思》的三个译文进行了解析, 发现翁译和Witter Bynner译文在“语域”方面具有优势, 并在意境上与原文比较一致;Witter Bynner译文在“静态与动态本质”上略胜一筹, 并在形式上与原文相一致, 而许译则更直接形象地传达了原文的“音美”、“形美”、“意美”, 同时也更贴近作者所要表达的月夜思乡之情。再则, 依据意象图式理论分析古诗, 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使事物变得更直观, 一方面有助于对古诗构建的理解, 另一方面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一旦感情与意象充分结合, 就更能体现出汉语古诗精髓之所在。由此可见, 以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这一理论分析中国古诗, 可为古诗的翻译和欣赏开辟一个新视角。

摘要: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利用此理论分析中国古诗的英译文, 可以进一步提升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水平。本文以意象图式理论为基础, 选取古诗《静夜思》的不同译文为研究对象, 从意象图式是语域的一种, 静态与动态本质, 以及意象图式的转变三方面, 解析《静夜思》及其英译文的意象美, 为中国古诗的翻译和欣赏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意象图式,语域,《静夜思》,古诗英译

参考文献

[1]栾义敏.王维诗歌及英译的意象图式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 2012 (8) :12-8.

[2]刘娟华.图式理论视角下古诗英译意象传递研究——以杜牧《泊秦淮》两个英译本为例[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9) :27-5.

[3]吴欣欣.意象图式理论视角下毛泽东诗词英译的意象传递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 2009.

[4]李福印.意象图式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 (1) :20-24.

[5]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中华书局, 2002 (3) .

[6]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M].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4.

[7]Langacker, 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Vol.I.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8]Clausner, Timothy and William Croft.Domains and image schemas.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9, 10 (1) :1-31.

[9]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93-195.

也说李白的《静夜思》 篇8

在《静夜思》的这八种版本中,有两种版本最为重要。

一种是宋代版本,现存李白诗文集中,最早的就是宋代版本。域内域外的宋代版本所载《静夜思》具有一致性,全文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文学研究者普遍认为,宋代版本的《静夜思》为李白原作的可信度最高。

另一种是定型于明代中后期的“两个‘明月’版本”,全文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个版本最先见于明万历闵氏刻朱墨套印本《唐诗选》。《唐诗选》在明朝后期作为启蒙教材“盛行乡塾间”,所以,它流传广泛,影响巨大。

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八中指出:“万历间人,多好改窜古书。人心之邪,风气之变,自此而始。”李白《静夜思》被明朝万历间人窜改,便是一例。

比较这两种重要的版本,差别发生在第一、三两句。宋代版本的第一句“床前看月光”到明代万历闵氏刻本《唐诗选》变为“床前明月光”,改“看”为“明”。宋代版本的第三句“举头望山月”到明代万历闵氏刻本《唐诗选》变为“举头望明月”,改“山”为“明”。看来,改动者对“明”字,情有独钟,以至不避重复。

薛天纬教授在《漫说〈静夜思〉》一文中,单纯从遣词用字上分析,对明人的改动大加赞赏。薛天纬教授的说法影响不小。前面所引袁茹的文章就接受了薛教授的观点。

但是,清中后期文史理论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因为任何作家和作品都无一例外地必然要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所以知人论世是研究、鉴赏古人诗文的必要方法。像薛教授那样,离开知人论世的方法,单纯从遣词用字上品评不同版本的《静夜思》,就失掉客观标准,落入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的境地。

薛教授说:“第一句如作‘床前看月光’,中间嵌进一个动词,语气稍显滞重。”一句五言诗,嵌进一个动词,就“语气稍显滞重”,嵌进一个形容词,语气就会变得流利通畅;从修辞学上讲,这种说法没有根据。

体味宋代版本《静夜思》全诗,短短四句,每句都嵌进一个动词,整齐划一,“看”、“疑”、“举”、“低”,流畅、完整、形象地揭示出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精炼、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游子秋夜月下思乡图。这哪里有一丝一毫的滞重感?可见用“看”并不比用“明”差。

薛教授又说:“‘月光’是无形的东西,不好特意去‘看’,如果特意‘看’,也就不会错当成‘霜’了。”这话貌似有理,可是经不住推敲。虽说“月光”无形,可它照在地上却有色,色是可以看到的。再说,“看”的方式,绝非一种“特意看”。正如薛教授下文提到的,“明月光”,“则似不经意间”,“映入眼帘”。试想,在一个清冷的秋夜,诗人独卧旅舍,短梦初醒,意识朦胧,不经意地乍看到照射在地上的明月光,从而产生错觉,怀疑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这十分自然、合理。

薛教授说:“第三句,‘望明月’较之‘望山月’不但摆脱了地理环境的限制,而且,“山月”的说法不免带点文人气——文人诗中,往往将月亮区分为‘山月’‘海月’等,‘明月’则全然是老百姓眼中的月亮了。”这话说得让人感觉有点莫名其妙。

首先说,薛教授将“山月”归属文人,将“明月”划给百姓,这种区分法恐怕缺乏科学根据。其次说,任何作家、任何作品都必然受环境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当然包括地理环境。现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写审查报告,其中谈到“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

假使在这里“望明月”果真较“望山月”优长,笔者以为,凭诗仙李白的才华,不会用错。李白一生与月结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长大吟诗,以月亮作为素材,这类作品在他的诗集中俯拾即是;终老还留下醉酒投江捉月的传说:“捉得江心波底月,却归天上玉京仙。”(周紫芝《李太白画像》)“不因采石江头月,哪得骑鲸去上天!”(李俊民《李太白图》)李白对于“明月”的感情犹深。开元十六年(728),长女平阳降生,李白给他的宝贝女儿所起的小名就是“明月奴”。甘心情愿让自己的爱女去伺候“明月”,足见李白对“明月”的感情是何等深厚!“明月”在李白的诗歌中屡见不鲜,如《对酒》:“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罍。”;《春日醉起言志》:“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把酒问月》“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从军行》:“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等等。在该用“明月”的地方而不用,却用“山月”,这对于李白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

那么,李白在诗中为什么用“山月”呢?

李白《静夜思》内容过于单纯,人们很难据以确切断定它作于何时何地。

薛教授认为,李白“二十七岁前后婚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曾在安陆白兆山桃花岩渡过几年幸福而平静的岁月。……《静夜思》或者就是作于此时。诗中说“山月”,也切合安陆的地理环境。“薛教授的这个分析很有见地。这恰好验证了诗人和作品必然受到环境影响的定律。李白在诗中真实地描绘了安陆的地理环境——“山月”,而正是这个“山月”,诱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一说出生于蜀),五岁时,随父亲李客迁居于蜀郡绵州彰明县青莲乡。他的少年和青年時代是在蜀郡度过的。李白可以说是蜀人。青少年时代的李白,观奇书,作古赋,学剑术,慕神仙,喜游历,爱山川,任侠尚义,性格倜傥。二十二岁时,李白游峨眉山。他在《登峨眉山》诗中写道:“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峨眉山给诗人留下了极其美好的印象。

开元十三年(725),二十五岁的李白,以为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临行,赋《别匡山》诗,其中有“莫谓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的佳句。这佳句透露出李白此次辞亲远游怀抱着忠君报国的理想。

于是,他再游成都、峨眉,然后自嘉州乘船沿江而下,至渝州;次年春,出三峡,过荆门,到江陵。李白有《峨眉山月歌》,记载离开嘉州前往渝州的情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是蜀郡名山,也是蜀郡的名片。峨眉山月的美景,让诗人难以忘怀。在李白的心目中,“峨眉山月”就是“故乡”最形象的代称。扁舟载着诗人,自清溪驿顺着江流蜿蜒而下,因峨眉山和月亮被两岸的高山遮挡,看不见了,因而引发了诗人的思念。“思君”句中的“君”,就是指“峨眉山月”。在这里,诗人采拟人化的手法,已經把峨眉山月当作亲人,与她们告别,故乡成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对象。这样,诗人就把他与故乡依依惜别的深情,表达得极为生动、形象。

对于故乡有难以割舍的情怀,这是人之常情。李白还有一首题为《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的七言诗。唐肃宗至德二年(757)至上元二年(761),西京长安曾改称“中京”。至德元年(756)冬,李白应聘入永王李璘幕府。至德二年(757)二月,永王李璘兵溃,被杀。李白逃往彭泽,系寻阳狱中;十一月,因附逆罪,被判长流夜郎。乾元二年(759)二月,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乘舟江行上三峡,至巫山遇赦,返舟回江陵,旋至江夏。《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大概作于此时或稍后,是李白晚年作品。当时,李白已是六十岁左右的老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诗歌一开头就写道:“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接下去,诗人还不厌其烦,反复地吟诵“峨眉山月”:“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这终生难忘的“峨眉山月”,不正是诗人那浓重的思乡情吗?

正是因为“峨眉山月”的形象时常萦绕在诗人的心头,所以见到安陆的“山月”,诗人就情不自禁地联想起“峨眉山月”,诱发了思乡之情。

薛教授说:“从乡情的特征看。《静夜思》中的乡情,十分轻淡。非但古诗中常见的那种客子思乡怀亲的悲愁与痛苦在《静夜思》中看不到,就连游子最起码的孤寂和凄清之感,都淡得使人觉不出来。……它所抒发的乡情,就像诗中那弥漫于天上地下的月光一样,轻盈似纱,清淡如水。”笔者以为,倘若李白泉下有知,读到薛教授对《静夜思》的这段评论,是不会把薛教授许为知音的。

怀念故乡的方式多种多样。现代散文家杨朔在《茶花赋》中说:“久在异国他乡,有时难免要怀念祖国的。怀念极了,我也曾想,要能画一幅画儿,画出祖国的面貌特色,时刻挂在眼前,有多好。”后来,杨朔在昆明见到艳丽的茶花,想到:“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我把这个简单的构思记下来,寄给远在国外的那位丹青能手,也许她肯再斟酌一番,为我画一幅画儿吧。”把故乡的某种“面貌特色“刻画出来,印在心田,寄托浓重的思乡情结,杨朔先生这种怀念故乡的表达方式,说不定是从诗仙李白那里学来的,即便不是直接从李白那里学来的,也是落于李白后尘的。作为故乡面貌特色的“峨眉山月“深深地刻印在李白的心田,它终生萦绕在诗人心头。这样的思乡情结,难道还不够浓重吗?怎么能说它“轻盈似纱,清淡如水”呢!

怀念故乡的格调也绝非“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充满“悲愁与痛苦”那么一种。李白回忆在流放夜郎途中,经过长江三峡时,说:“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在服刑期间抒发的思乡之情都丝毫不见“悲愁”与“痛苦”,相反,让人感到格外轻松与亲切。这是诗人风流倜傥,任侠尚义性格的表现。

《静夜思》是诗人青年时代的作品。那时候,李白离开家乡不久,被招赘于故相许圉师家;正怀抱着“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雄心壮志,结交卿相。所以,诗中不带“古诗中常见的那种客子思乡怀亲的悲愁与痛苦”。这一点薛教授是说对了,可接下去,薛教授说:“连游子最起码的孤寂和凄清之感,都淡得使人觉不出来”,这就让人难以赞同了。《静夜思》给我们展示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在一个漫长的秋夜,万籁俱静,诗人独卧旅舍,短梦初醒,在朦胧中,不经意地看到床前从天空洒到地上的月光,好像给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寒霜。试问:这样的画面还不够“孤寂和凄清”吗?要知道,完成这幅画图,诗人仅用了两句话,十个字。如此精炼,除去诗仙,孰能为也!

定型于明代中后期的“两个’明月‘版本”改变了宋代版本《静夜思》结构的内在逻辑和思乡的具体内容。

宋代版本的《静夜思》:“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是以“山月”为媒介,由安陆山月联想到峨眉山月,触动了萦绕诗人心头故乡的形象,直截了当、十分自然地诱发了乡情。从思乡的具体内容看,侧重的是对故乡山水的怀念、依恋。这跟诗人喜游历,爱山川的个人爱好有关系。诗人曾讲:“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遊。“(《庐山瑶寄卢侍御虚舟》)但是,山是家乡的美,月是故园的圆。普天之下,哪里的山月也取代不了“峨眉山月”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诗人思念“峨眉山月”,并不能因此就排除诗人对亲朋的怀念。就像《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所说:“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在异地他乡,偶遇乡亲,诗人便送上一首十六句的七言诗,足见李白对乡亲是满怀深情的。

定型于明代中后期的“两个‘明月’版本”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成为媒介,诱发了诗人的乡情。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最明时形如璧,是圆月。眼前,皓月团圆,而诗人却跟亲人,天各一方,因此诱发了诗人思乡怀亲的情感。从诗歌结构的内在逻辑说,它不如宋代版本直截了当,绕了一点儿弯。从思乡的具体内容看,侧重的是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上一篇:个人总结SPSS下一篇:塑料注塑常见不良原因和改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