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静夜思教学设计

2024-08-26

一年级语文静夜思教学设计(共10篇)

一年级语文静夜思教学设计 篇1

有趣的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识字教学中,因为对孩子们的充分信任,放手让孩子们自己识字,互帮互学,但是,大部分学生凭借对诗歌早已耳熟能详的自信,没有认真学习生字,以至于第三环节复现生字时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这个失误让我明白了,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应该充分了解学情,才能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另外这堂课的纪律不是很好,坐在前面的大部分孩子都能跟着老师一起学习,但是后排的一些男孩子就有些管不住自己。怎样掌控好低年级课堂纪律,让孩子们动而不乱,活而有序呢?我想这还有待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取更多的教学机智和更好的教学设计。

这节课,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教学第四环节设计比较合适。这首诗很短,含义又及深,很难让一年级的学生全面理解,怎样深入感知课文中的情感?我没有用分析的办法逐字逐句地讲解,而是利用诗意的画面和故事,用播放音乐和观看朗读视频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这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农村里百分之九十多的留守儿童感受得会更深。当问及“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这一轮明月想到了什么呢?”孩子们都纷纷回答,在创造性想像中,学生们更真切地领会了诗的灵魂,并与诗人在富有创造性的诗意情境中相会、相融了,他们的心灵也和诗人的心灵变得一样诗意。他们在这在浓浓的诗意中感悟、体验着、想像着、创造着、发展着。最后一个环节欣赏学唱《静夜思》这首儿歌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都大声地深情地歌唱着,我相信每一个学生今后都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品读这首诗。

尽管教学是个不完美的艺术,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深入研读教材,就可以把缺陷减少一点,再减少一点。把文本与孩子的生活拉近,孩子就会喜欢,就会爱上语文。

一年级语文静夜思教学设计 篇2

1、认识“静、夜、思、床、前、明、举、低、故、乡”10个生字;会写“乡、头、是”三个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朗诵古诗。

课前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3、释题:思、思念、想念。思考: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激发学生求知欲。

三、初步感知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欣赏,初步感悟古诗。

2、师范读古诗,体会古诗意境。

四、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并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识记生字,学生互相交流怎样识记生字。

4、指导认识生字。

5、检查识记字形情况,互相交流,书空“乡、是、头”。

五、理解古诗,朗诵古诗。

1、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哪些词句。

(1)说说自己见过的“霜”。

(2)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3、学习朗读古诗,主动汇报学习情况表演朗读。

4、多种形式朗读古诗。(1)男、女生读。(2)分小组读。(3)开火车读。

5、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6、练习背诵。大胆评议,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读书方法。

7、集体背诵古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静夜思》,懂得了家乡和亲人的可爱,还会认了10个生字,学会写了3个生字。只要我们开动脑筋,主动积极地学习,就能不断地增长知识。

七、作业

1、书写生字。

2、请同学们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13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一年级语文静夜思教学设计 篇3

年级:一

教学设计:

审核:

日期:

编号

静夜思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9个生字;会写生字“思、床、前、光、低、故、乡”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诵古诗,根据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这首《静夜思》,所有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背诵。所以我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古诗中的生字和对古诗的感受上,并且举例子让学生切身感受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循序渐进的提出要求,让孩子们对古诗由小时候的简单的韵文背诵,升华到有意识的对古诗的喜爱。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并了解有关李白的诗作。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谁想背一下已学过李白的诗《古朗月行》《赠汪伦》?

2.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3.今天,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夜空,一起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李白的诗《静夜思》,好吗? 4.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5.生齐读课题两遍。

6.仔细观察课件图片以及教材图片,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并谈谈在这样的夜晚自己最想干什么。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1)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课件出示古诗,播放古诗音频,学生认真倾听。(3)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古诗,用铅笔在文中标出生字词,初步读出古诗的节奏。(3)同桌互相学习生字:圈出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科目:语文

年级:一

教学设计:

审核:

日期:

编号

(3)自由练读(可以大声读,小声读,同桌读,小组读,你读我听,二人齐读„„)

3.交流、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带拼音生字,学生读。

(2)去掉拼音读生字;认识“心”字底,红色标出。(3)交流识字方法,熟字加、减偏旁或换偏旁。(4)口头生字组词,小组读,接龙读。

4.与伙伴开展竞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自己找伙伴赛读。5.检查学生自读古诗情况:小组读、指名读。6.教师指导学生有节奏地读古诗。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节课会写的生字:思、床、前,光。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对字义的理解。2.学生自主观察汉字,交流书写要领和笔顺规则。

3.教师范写:教师指导生字“思”的书写:上收下放,书写时注意“田”字的竖在竖中线上,心字底略宽。卧钩是关键笔画。

写“床”字:广的点和木的竖都在竖中线上,光字头的横不宜过长。写“前”字:要写得上紧下松,下面部分的“月”的一撇要变成一竖。写“低”字:注意左窄右宽,右边第二笔是“竖提”,最后一笔是“点”。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临写、提醒学生正确的坐姿与执笔姿势,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评议学生的书写。

6.欣赏同学写得好的字,并说说好在哪里。

课堂检测: 1.我会读。

夜 思 低 床 光 疑 举 望 故 2.我会填。

静夜()[唐] 李白

()()明月(),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作业设计

把古诗读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科目:语文

年级:一

教学设计:

审核:

日期:

编号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检查复习

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同学们,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2.游戏巩固: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妹妹后面藏着一个字,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课件出示:“床、光、望”,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读正确后互相说:“合作愉快!”

4.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流利地、有节奏地读呢?(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2)读后正音。5.师生评价。

二、理解诗意,背诵古诗。(课件出示插图,配上古筝乐曲)1.想象画面,说说意思。

让学生先想象画面,自由说说诗的意思,(霜指的是什么?)教师相机指导。2.交流反馈。

教师及时出示学生难懂的几个字的注释。如,疑:好像。举:抬。思:思念。霜:霜是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3.教师小结:同学们,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就写下了诗篇《静夜思》。4.有节奏地,形式多样化地读古诗。

5.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试着背诵古诗。

6.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角色表演: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7.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8.鼓励学生尝试背诵古诗。科目:语文

年级:一

教学设计:

审核:

日期:

编号

三、学习生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低、故、乡。2.指名学生交流,根据交流情况教师小结。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生自主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5.展示、评议学生的书写。

6.欣赏同学写得好的字,并说说好在哪里。

课堂检测:

1.我会填。静夜()[唐] 李白

()()明月(),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头思()()。2.我会组。

床()

光()乡()前()

明()

思()

作业设计: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语文静夜思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9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思、床、前、光、低、故、乡”7个汉字。2、3、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2、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适度拓展古诗,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朗读古诗,复习导入1、2、指名学生朗读古诗,全班齐读。

出示词语卡片:夜晚、思考、床前、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故乡,指名学生认读。单独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巩固识字。

3、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这位大诗人,知道他喜欢写月亮。那么,在这首《静夜思》中,他究竟看到了什么样的月亮,又在“思”什么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二、理解诗意,感悟诗境

1、学习1、2句。

(1)指名朗读第1句。结合课文插图想一想:这句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猜一猜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月亮?

(2)指名学生汇报:写的是有月亮的晚上。在作者睡觉的床前。(3)理解“疑”和“霜”的意思。(“疑”的意思是“好像”,“霜”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辅以多媒体图片帮助学生理解。)(4)让学生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先同位互相说,再指名说一说。师适当指导:床前那一片明亮的月光,好像是地上铺着的一层白霜。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古诗。注意节奏和停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学习3、4句。

(1)师过渡:在这样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轻轻地读一读诗的三、四两行。

(2)指名学生朗读。理解“举头”就是“抬头”的意思,“思”在此处是“思念”的意思,“故乡”就是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教师明确:诗人抬起头,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了头,思念起自己的故乡来。

(4)师出示多媒体图片,指导学生看图,拓展想象:诗人一个人身在外地,此刻,他会思念故乡的什么呢?生思考后与同位轻声交流。

(5)指名交流。(预设:诗人孤身在外,思念远在故乡的家人,思念小时候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思念家乡的小河、草地……)(6)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孤单的时候会想些什么。(7)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两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8)师小结:是啊,作者孤身在外,内心寂寞,看到了天上的一轮明月,想到明月此时此刻也照着自己的家乡和家人,舅舅难以入睡,就写下了这首诗。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三、适度拓展,激发兴趣

1、师过渡:大诗人李白很喜欢月亮,除了这首《静夜思》,他还写了很多与月亮有关的诗。

2、多媒体出示: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3、师范读,生自由练读,拓展古诗积累。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了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感受到了他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课后,请同学们再背一背这首古诗,还可以搜集其他一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板书设计

景:明月光,地上霜 静夜思

思念故乡和亲人

一年级语文静夜思教学设计 篇5

皇庄小学 韩青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会写“头”、“米”。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反复引导学生朗读,并联系生活实际和画面展开想象,从而体会古诗的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古诗的学习,体会诗歌的韵味,受到美的熏陶。

2、激发学生对亲人及家乡的思念之情。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和你们一样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有关月亮和思念的古诗。《静夜思》(师板书)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思念什么?

3、有关诗人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课件出示会认字)

3、游戏巩固会认字。

四、指导写字。

五、细读古诗,激发情感。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师范读,出示要注意的停顿和重读。

3、生再次练读,读了诗以后,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吗?

4、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诗句。

(1)“疑是地上霜”联系生活实际讲解“霜”,师可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古诗中描写的景色,引导想象。

(2)“举头”就是抬头,指导学生做动作。

5、在这月明之夜,诗人怎么也睡不着,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大家猜猜,他会想些什么?

6、引导学生读出思乡之情。

7、指导背诵并表演读。

8、你们真像小李白啊,你能完整地给我们讲讲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吗?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一年级语文静夜思教学设计 篇6

执教教师:商都县宗申小学 赵珍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床”等 7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的按节奏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1、指名学生读学习任务。

2、引导学生齐读学习任务。

三、设质疑问,引导学生看图回答。

问题:说说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看到这幅图画,你会想到什么?(出示明月图)

通过学生看图交流,引出课题。书写板书:静夜诗(学生齐读)。

四、(课件显示诗人简介)初步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

五、自由读诗,整体感子诗意。问题:说说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 通过自由读诗,同桌讨论,解决问题。

六、认读生字。

1、自由读古诗,圈出文中的认读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3、指名学生读(检查自读情况)。

4、引导学生订正。

5、(课件出示)认读生字,检查学生对认读字的掌握情况。(指名学生认读,集体订正;齐读。)

七、朗读训练。

1、指名3——5名学生朗读。

2、学生互读,并读出节奏。(教师巡视指导。)

3、(课件显示)古诗,并划分出节奏,指名读,齐读,在朗读中感受所描绘的景象。

4、背诵练习。

八、拓展延伸。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板书设计:

静 夜 思

一年级语文静夜思教学设计 篇7

1比鲜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2个偏旁“亠、攵”。

2崩识凉攀,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二、教材说明

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出现古诗。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

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可准备描绘宁静月夜的图画、音乐,也可让学生选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观察夜空。

(二)认字、写字

1比献

10个生字,“静”“床”“光”“望”“乡”是后鼻音,要读准。“静、夜、望、故”笔画较多,字形复杂,让学生多读读,多认认。要结合“夜、故”的认记,认识“亠、攵”这两个偏旁。

2毙醋

“目、耳、头、米”是要求写的字,要让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是怎样摆放的。“头、米”的最后两笔是“”和“”(或“丶”),写时,要注意这两个笔画的呼应。

(三)朗读

要先让学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古诗的朗读,速度要稍慢,要有抑扬顿挫。五言诗,每句都有停顿,可一句句标出并示范朗读。在学生对诗意大概有所了解后,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朗诵,最后达到能够背诵。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四)词句

诗中的“疑”,可联系诗句理解;“霜”,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初冬时看到的霜;“低头”、“举头”这组反义词,可用动作示意。对于诗句的意思,只要大体了解就行,不必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解。

(五)实践活动

课后安排了一项“我会说”的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和说话。学完这首诗,可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夜晚的天空。观察以后,可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把看到的夜空说一说。

对学生的发言,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相互吸取长处,丰富说话的内容。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释题

“思”,思念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

(二)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三)细读古诗

1被ハ嘟涣鳎读懂了哪些词句。如,说说自己见过的“霜”,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等。

2迸淅掷识痢毒惨顾肌贰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五)认记生字

1庇蒙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毖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六)练习写字

(七)布置作业

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

五、参考资料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附近),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全家迁居四川江油,因此他一直把四川当作自己的故乡。李白的一生主要生活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同时也经历了唐朝由极盛到衰落的转折时期。他的一生中,既亲见了历史上的太平盛世,也遭遇到惨不忍睹的战乱祸端,他的诗歌创作是与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分不开的。李白一生怀着远大志向,但是生活道路坎坷难言,在政治上也未能展翅凌云。一生中写下了上千首诗歌,其诗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小学语文《静夜思》说课稿 篇8

根据教材特点和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我从单元整体教学要求出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学、同桌互学,教师点拨等方式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目、耳、头、米”,认识新偏旁“攵”。

2、通过感情朗读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通过教师范读,教师指导,学生展示等方式,能够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

这节课的基本流程是:

一、复习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三、创设情境,游戏巩固生字

四、朗读指导,熟读成诵

五、书写指导

六、内省反思

每个环节的设计理念是:

复习导入环节:在这个环节请学生自己背诵展示已经学过的古诗,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产生成就感,从而学习古诗的兴趣。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环节:出示自学导航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独立自学,和同位互学。学生借助自学导航,明确了学习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自学和同学互学,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和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理念。

创设情境,游戏巩固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预设了你还有哪些不认识的字?谁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这样一个环节,目的在于借助兵交兵和教师的精要点拨引导学生巩固识字,抽取展示小组的环节目的在于体现公平平等的原则。

朗读指导,熟读成诵这个环节,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像画面,动作朗读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书写指导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观察范字的起笔和手笔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书写笔画的注意事项,同时关注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内省反思环节:这是生本课堂每节课都要设置的“黄金两分钟”。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结合知识、能力及情感体验等从收获、遗憾或困惑方面进行内省反思。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测,又是促进学生自我识别、自我发展的引导

《静夜思》教学设计 篇9

一、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理解诗句。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是的思乡之情。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理解诗句。

三、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是的思乡之情。

四、教具使用:

田字格黑板、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静夜思》,认识了很多生字、生词朋友,让我们再来和它们打个招呼,看看你还能不能读准它们? 逐一出示遮盖的词语:

夜晚思想木床月光怀疑 举手远望低头故乡

二、细读古诗,感受诗意

1.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指名展示,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2.学习第一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2)相机指导:“明月光”是怎样的月光?(明亮的月光。)(3)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3.学习第二句古诗。(1)指名读整句诗。

(2)组织学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出示图片,直观认识“霜”,并与月光下的景象对比。

(3)鼓励学生尝试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用上“________好像是________”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霜。)4.学习第三句古诗。

(1)看多媒体理解“举头”的意思。请举头(做动作),“举头”还可以说成什么?

(2)说说诗人在干什么。

(3)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诗人抬头望着天上明亮的月亮。)(4)理解“望”的意思,体会诗人用词的准确。5.学习第四句古诗。(1)指名读整句诗,(2)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的意思,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3)出示第三、四句,自读,找一找句中的反义词。

三、再读古诗,深化情感

1.课件出示图片,在柔和的古筝声中教师导学: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难过、伤心)2.教师范读,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感悟诗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此时你若是诗人李白,看到月亮你会想到什么?(播放乐曲)4.教师引读:

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吧!

5.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6.出示整首诗,我们刚才一起了解了诗意,感受了诗情,那我们再来看看整首诗,你觉得哪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哪两句是诗人想到的呢?(指名回答)

小结:这就是古代诗词的魅力所在,诗人由眼前景物,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境遇,有感而发。

7.播放音乐,创设情境表演:

此时此刻,你就是诗人李白。你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放在背后合拢,深情吟诵。)8.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背诵这首古诗。

四、古诗赏析,了解诗人。

1.课件出示《古朗月行》《月下独酌》这两首诗。教师导学:一轮明月,一段思乡情,一首《静夜思》。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我们来欣赏两首。

2.课件播放配乐朗诵《古朗月行》《月下独酌》。

五、指导书写,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思、前、故”的写法。

3.学生独立写。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4.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六、布置作业:

《静夜思》教学反思 篇10

“静夜思”是诗人离开家人后,写出的诗句。全诗仅短短四句,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却意味深长地表达出一位远在他乡的游子对故乡那深深的怀念之情。

学习过程中如何让孩子们体会当时李白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此时的凄凉孤寂让孩子们去体会可能困难了点。于是我试着让孩子们想一想,你们觉得月光洒在地上像什么,孩子们对这种充满想象力的问题最有兴趣了,有的说像一层白白的纱,有的说像白糖,有的说像条白裙子……是啊,为什么作者不把月光比作白纱、白裙,而是比作寒冷的霜呢?说明当时李白的心情如何?孩子们慢慢地体会到,李白当时孤单、寂寞的感觉,这样对读好这一句和理解第二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很大的帮助。正因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无法立刻回去和他们团聚,所以才有“疑是地上霜”的感觉。

此时和孩子们分享作者的写作契机:题目“静夜思”点出了这首诗特定的写作背景,寂静的深夜,作者躺在床上,迟迟不能入睡。洁白的月光透过窗洒满床前,那洁白的颜色让人觉得又像是地上铺满了片片银霜。诗人抬起头来看到那一轮挂在空中的明月,不禁勾起了心中想家的情思:明月照在游子(离家的孩子)的窗前,也一样地照在故乡的土地上。故乡的亲人啊,他们是否平安幸福?诗人无法回到故乡,与亲人团圆,只好借这一轮共有的明月寄去自己对他们的思念之情。想到这里,诗人已经不知不觉地低下头来,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上一篇:奥鹏英语在线作业答案下一篇:入党积极分子2022年9月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