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一分钟语文二年级王蕾

2024-05-29

教学设计一分钟语文二年级王蕾(共16篇)

教学设计一分钟语文二年级王蕾 篇1

《一分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2、认识本课“钟零”等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 录课机器

三、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导入新课 看屏幕:一分钟能干多少事情?(1)一分钟能写18个字。(2)一分钟能打出35个字。(3)一分钟能走路38步。(4)一分钟能跳绳148下。

(5)汽车厂一分钟可以生产一辆汽车。(6)中央电视台播音员一分钟可以播80个字。(7)银行点钞机一分钟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8)激光一分钟可以走一千八百万公里,等于绕地球450圈。

小结: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但有时也觉得很长,就象刚才,我们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让学生切身体验一分钟的时间是不算短的。既可以增强课堂情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便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丁零零

哈欠

迟到

叹 气

决定

后悔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2、认读生字: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3、熟记识字的方法.(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展示台:我能把课文读好!

要求:

1、读准字音、不加字、不减字;

2、不重读、不回读;

3、把自己想成元元,朗读地更好!

填空:元元因为多睡了(),遇到了(),赶不上(),只能(),结果()。集中汇报,边演边读。

让几名学生到前面表演。(很形象)其他学生欣赏。师提问:在你看的过程当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回答:是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师追问:他当时会想些什么呢?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一读呢?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并配合着表演有感情地读一读。

元元最后“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他想些什么呢?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吗?(自由发言,领悟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我让学生在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的时候,穿插着表演来进行。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另外,他们边读边演,又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自然地促进了朗读水平的提高。)

(四)课外延伸

回家后每人用一分钟做一件事情,明天全班交流,评出“与时间赛跑的人”。(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一分钟语文二年级王蕾 篇2

2011年版课标强调了“每天”“10分钟”,就是强调必须确保每天的语文课上都有学生练字的时间。写字能力的形成是长期坚持、反复练习的结果。只有做到“每天”练习,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并终身受益。而强调“第一、二、三学段”则是告诉我们,指导学生书写不再是低年级教师的“专利”了,中高年级的教师同样要用心指导学生写好字。

那怎样确保高年级课堂上的“10分钟随堂练字”切实有效呢?课标2011年版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看来关键还是要教师善于捕捉教学契机,抓住规律,有效指导。

一、重基础,写字姿势常抓不懈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基础。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正确的坐姿——身正、肩平、臂开、足安;正确的握笔姿势——一尺、一拳、一寸。

提到这些,我们发现,虽然孩子们背得头头是道,但做得却不是太好。因此,写字姿势需常抓不懈,从理论落实到行动中去。只要学生拿起笔,准备写字,我们就必须提醒学生写字要做到身正、肩平、臂开、足安,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眼离书本约一尺),并当场巡视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经过这样的不断强化,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便能从他律转为自律,也就是说正确的写字姿势就能成为他的好习惯。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

二、重过程,写字资源充分利用

高年级语文课堂上的“10分钟随堂练字”应是围绕课文教学内容进行的写字训练,写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是生字新词的书写,可以是阅读感受的抒写,也可以是课文段落的听写,还可以是习字册、练习册等的随堂练习……

当然,课堂上教师的板书,也是指导学生写好字的资源。作文课上,作文的书写不也可以当做练字的过程?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写字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但也不宜过多。因为过多书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抓住教学契机,有针对性地确定训练内容,突出实效。

三、重实效,写字要领把握到位

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量的增多,一些学生的书写意识逐渐淡薄了。加之课堂上教师把重点放在阅读教学上,没有持续进行细致的写字指导,而只笼统要求学生把字写好,导致写字教学形同虚设。

高年级学生虽然已掌握了汉字基本笔画及结构的书写技能,但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写字和容易写错的字,教师还应抓住重点进行具体细致的指导,必要时教师应范写。于永正老师说得好:“书是读出来的,字是练出来的,文章是做出来的。”他教学生写字就十分认真细致。写字时,他要求每个学生都先认真“读帖”,观察笔画特点,然后描红、临写,最后老师进行点评。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书写时,一定要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比较能力,养成先观察再动笔的好习惯。写好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字与范字比较,再修改。

在课堂上,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学习书写句段。写句子时,字大小要匀称,字距要恰当,排列要整齐,标点符号要写规范。段落的书写还要注意段首空两格,顶格一般不写标点。除此之外,还应要求学生书写时有一定的速度,注意书面整洁,少用或不用修正液等修改工具。长此以往,学生必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重评价,写字兴趣持续激发

写字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更离不开教师的评价。无论是课堂上的生字书写还是书面作业,都要及时反馈写字效果,让学生或看到自己的进步或认识自己的不足。

评价要客观指出学生书写中的优劣,让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以获得更大的进步。评价更要注意语言的激励性,多鼓励多表扬。激励性的语言能唤起学生写字的兴趣,激发写字的成功感,保证写字质量的不断提升。

如《望月》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进行了“随堂练字”实录。

在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后,学习生字部分实录如下:

【出示生字:镀喻舱】

师:这3个字是本课的生字,它们都是什么结构?

生:左右结构。

师: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左窄右宽。

(师边范写边指导)“镀、舱”左边要写得瘦长,“喻”的口字旁要写得瘦小,在田字格的中上位置。

生描红生字,师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师巡视指导、纠正姿势)

描红结束后,师用实物展台投影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点评,表扬优秀。

在研读“江中月”,感受月下江景之美时实录如下:

【播放月下江景图】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赵丽宏一起走进美丽的江中月色——这么美的景色只有静静地品味才会让人动心动情。请同学们仔细默读第二自然段,把你的感受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写下来。

(播放轻音乐,学生静静默读,静静书写。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在品读“江中月”,听写第二自然段时实录如下:

这么美的文字,想不想把它记下来呢?打开摘抄本,听写这段话。会背的自己默写,不太熟的用心听老师的朗读。(师配乐朗诵,生凝神静气听写)

听写结束后,师点评听写情况。表扬并展示听写正确率高、书写美观的学生作业。

在教学中,我将生字的书写、阅读的感受及段落的听写均作为写字教学的内容。我不仅对学生提出书写的要求,还注重纠正学生错误的写字姿势;不仅注重对学生书写时的指导,也做到了当堂反馈他们的书写情况。这样的教学,显然比先前的更扎实、更有效。

小学一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篇3

关键词:阅读;造句;诗文;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45-01

识字是低年级小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起步阶段,它与低年级学生认知发展密切相关。在学前期,儿童口头语言已有很大进展,但由于心理发展水平所限,他们对言语活动的内涵,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入学后,低年级学生识字既要掌握字形本身的结构关系,又要建立与音、义之间的统一联系。这一过程充满着复杂的思维活动,识字教学必然引起低年级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与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保持并发展他们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

然而,现实教学中广泛存在“授人以鱼”的现象,无法做到“授人以渔”。新教材的整个编排体系应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识字能力。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探索形声字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自学生字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摸索到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在阅读中识字

由于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生字较多,我们不可能对每个字的偏旁、结构、笔画、笔顺都作细致分析,所以我们应寻求更高效的识字方法,识字是为了阅读,在教学中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通过阅读来达到识字的目的呢?实践证明,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高效的。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特别重视朗读教学,通过朗读、练读、自读等形式,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样生字自然也就成了熟字。课文读熟以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识记生字。这时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赋予每个生字以形象的意义,如“着”——羊的眼睛,“合”——每人一口等等。这些联想不必十分考究,有些牵强也没有关系,只要能使学生把生字记牢、记准即可。

二、在造句中识字

新入学的学生往往对课本爱不释手,他们会津津有味地翻看一页页精美的图文,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他们希望自己能认字,能读书,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最佳的求知期,识读同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开始阶段,要摒弃独立识字的做法,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有识。先识读词语,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后,再识读句子。一节课新授之前,教师可拿出一分钟时间教学认读一到两个词,词以卡片的形式出现,这些词语要贴近学生生活,在他们潜意识里有模糊记忆,属于再现巩固。领读三到四遍后,教师再将写有词的卡片贴入“识字天地”栏。一周后,便可用这些词语连成句子,如“我是小学生”“我爱老师”等,并指导学生读句子。

三、在诗文背诵中识字

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而古诗词又极富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每学期我们可以精选20首左右的古诗,由易到难,指导学生背诵。每周一诗,持之以恒。朗读课上,我们可以经常接力背诗,背诵表演,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词语积累扎实。此外,部分学生课外可自选诗歌自觉背诵。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词汇语言,还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在活动中识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尤其是在大量识字时,为及时巩固,防止遗忘,新学期开学时教师可让每位学生准备一辆“识字快车”,即一个铅笔盒大小的小纸盒,外壳稍作装饰,画上车窗、车轮,车顶打上二十个小方格。每天要识记的词语先让家长写在纸片上,然后由学生自己慢慢学写,写好后认读几遍,投入快车。学生可随时随地打开车厢复习。教师每周检查一次识记情况,最少十五张,多多益善。教师在小方格中记录识词数量,表扬激励,比一比谁的车载得多,跑得快。有了识字快车,不但能拓展学生的知识容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求知欲。

五、在练字中识字

新学期,给每个学生发一个精美的日记本,我们可命名为 “自由读写本”。这个本子可以用于听记。每周教师可指导学生完成一次,按词、句、段分层次指导。指导可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指导格式。每次写前让学生按日记格式在第一行写明日期、星期、天气情况,另起一行写“摘抄”或“听记”一词,表明写的类型,再起一行具体写内容。第二,精选内容。学生摘抄听记的内容大多来自读课本和课外。自由读写课上,教师利用自读课本,先教学生识字,粗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指导学生精选美词佳句,用铅笔在书上将其画出,最后摘抄在自由读写本上。第三,明确要求。听记、摘抄时要求字迹工整,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正确,听记时难写的字教师可在黑板上提示。班级可定期举办优秀“自由读写本”展评,鼓励同学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勤学巧练,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巩固学习兴趣

学期初,在教室墙壁上张贴一张设计精美的“书海竞帆”评比表。评比表的底部写上全班学生的名字,名字上一只金色的大船正扬帆待发。船上依次画着二十个小船。教师告诉学生们,读一本好书,小船向上行驶一格,大家可随时将自己读过的好书交给教师抽查,然后由教师在小方格中登记书名,记录字数。期末各组累计阅读量,选评小书迷。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还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学设计一分钟语文二年级王蕾 篇4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元元因多睡一分钟而产生的一路上的叹息与后悔,从而体会到时间的宝贵。

【教学重难点】

1.合作探究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时间的宝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有的不知道,有的说60秒)我们用一个小实验感受一下吧。现在请同学们做自己喜欢的事,如读书、写字、数数,老师开始计时,一分钟后,你们说说你们的感受。(一分钟很短)

2.一分钟虽然不长,但每一分钟对于我们而言都是宝贵的。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相信你们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二、自主识字

1.自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并给他们注音,自主认读、识记,标记不认识的字。

2.教读学生不会的生字,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注意“欠”在“哈欠”一词中读轻声。

3.小组讨论,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用什么方法认识的。

如:(1)熟字加偏旁识字:中—钟、令—零、市—闹、合—哈、尺—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一决、海一悔。

4.巩固识字。

(1)同学之间相互认读,相互纠正。

(2)识字卡片,用开火车的方式每小组进行接力读。

(3)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仔细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元元因多睡一分钟,结果上课迟到20分钟)

2.小黑板出示问题,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1)元元多睡一分钟时,他是怎样想的?

(2)当元元迟到了20分钟,他的心情又会想什么?

3.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

(1)元元认为一分钟重要吗?(就一分钟,睡一会儿无所谓)

(2)一路上元元的心情是如何的?指导读好叹息、自责的语气。

(3)多睡一分钟的结果是什么?(走着去上学,迟到20分钟)

4.“后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5.小结:时间对于我们而言,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重要,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二年级《一分钟》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一分钟》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却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识。本文正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格要求,珍惜时间、科学利用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体会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检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趣的故事《一分钟》。我们就用一分钟的时间来考考大家,看小朋友们在一分钟里能拼读多少个词语。

2、开火车检查。

3、课文有哪些表示数字的词?(一分钟、二十分钟)谁能抓住这两个表示数字的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1.读第一自然段,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这时的元元怎么样?

2.句式训练:轰隆隆,————。

过渡: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课文告诉我们元元只睡了一分钟,可却迟到了二十分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3.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1)按要求自学课文。

读:大声朗读课文2、3、4自然段。

划:请你把课文中相关的语句用“——”划出。

体会:把划出的句子再读一次,感受元元的心情。思考:如果我是元元,那时我会想什么?(2)指名说,出示句子。

①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

②他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

③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

④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

(3)元元的心里多着急啊!他着急得就像心里着了火一样,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这四句话。指导朗读,理解元元焦急又后悔、自责的心情。

(4)理解元元两次叹气的原因和心情。句式训练:要是,就。

(5)小结:同学们,元元一开始是一点儿也不着急,觉得这一分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就因为这一分钟,当他走到十字路口,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可就因为这一分钟,当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可就因为这一分钟,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

(6)元元只晚起来一分钟,就迟到了二十分钟,当他走进教室,在同学们和老师的目光下,觉得多难为情啊!4.学习第五自然段。(1)齐读第五自然段

①请看课件,假如你就是元元,能说说你此时的心情和表情吗? ②请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元元的心情。

③我们读书就要有自己的理解,请同学们通过读,把元元此时的心情表达出来,读出不同的感受。

三、朗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老师小结: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多睡1分钟,只不过是放松了一下自己,结果耽搁了半节课。因策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四、拓展升华 1学习时间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回家后每人用一分钟做一件事情,明天全班交流。

3、第二天,闹钟响了,元元会怎么做呢?请你把它写下来

五、总结课文

同学们,在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

孩子们,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的焦急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多睡一分钟,只不过是放松了一下自己,结果耽误了半节课。

板书设计:

一分钟

多睡

迟到

一分钟

=

20分钟

小学二年级语文互动教学研究 篇6

一、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景,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中, 很多课文都是描述景色或是一个事物的, 教师要抓住教材的这个特点, 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学习描述自己身边的事物。教学中这种设置问题情景的互动教学是用提问的形式将学生拉进课堂, 在提问的时候和学生进行互动, 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 在学习《黄山奇石》这篇课文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在文中找到自己认为写得很好的词汇或是句子, 在以后写作的时候可以运用, 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描述身边的景色。在学生进行景色描述的时候, 就是学生自我展示的时候, 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 并且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学生还巩固了文章中的词汇或是写作技巧, 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就告诉学生课后会安排学生进行自我展示, 这样学生就会提起精神, 在课堂上好好地听课, 积极地参与, 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学生分角色互动学习

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玩,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参与互动。小学生的语文教材里很多都是小故事, 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扮演文章中的角色, 然后和教师进行互动, 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可以切身投入到文章中, 体味文章中每个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想法,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文章表达的主题思想。例如, 在学习《蓝色的树叶》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两个学生扮演同桌, 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和合理的改变重演一下同桌画画的故事, 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 学生也会学到互帮互助, 互相理解和关心。小学的课文很简单, 而且很多都可以分成角色进行表演, 所以在教学的时候, 教师要好好地研究教材内容, 抓好教材里每一个角色的思想和神态的变化, 在学生表演的时候给予指导, 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教师互动, 还可以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小组合作互动学习

在教学的时候和学生进行互动就是为了监督学生的学习, 让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都有机会互动学习。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不被忽视, 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 让学生根据小组进行互动, 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受益。另一方面, 小学生和小学生之间交流和学习少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约束力, 使环境变得很轻松, 学生之间也不会觉得很拘谨, 这就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有更多、更好的想法。在小组进行互动的时候, 教师还可以让小组和小组之间展开比赛, 选出互动的最好小组, 这也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学习的一种途径, 在学生进行小组互动的时候, 教师也要在旁边指导和点拨, 时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看法, 通过学习情况发现这种模式的弊端并加以改正, 这样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和提高。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让学生全面发展很重要,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要在教学的时候运用好教学方式, 会给学生带来最大的收获。在小学教学中实施互动式教学, 要多了解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 然后再实施灵活的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 同时教师还要多和学生交流,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这一教学模式的看法, 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让学生有所提高。小学生的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需要凭借广大教师一起努力,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小学教育, 在小学教育中从各个方面培养和锻炼学生, 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也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更加顺利, 更加全面发展。

摘要:小学的学习任务比较轻松, 所以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习惯和兴趣的养成, 这样学生才能应对以后紧张的学习生活。互动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主动参与进来, 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高效地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互动教学,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周佩琳.探讨小学语文互动教学模式[J].学周刊, 2014 (18) .

[2]刘北虹, 吴丽华, 富敏.愉快教学“五环式”互动教学模式[J].黑龙江教育, 2001 (03) .

一年级拼音教学难点微设计二例 篇7

一、“o”和“ou”的拼读

“o”和“ou”的拼读一直是拼音教学的难点,也是老师们最纠结、家长们最难辅导的部分。“部编本”语文教材中没有对这个内容安排专门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将相关教学要点进行罗列、设计,并做成微课,以方便教学及学生在家拼读时模仿和练习。因此,在学完复韵母之后,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微课程。

1.观察嘴形,区分“o”和“ou”的发音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区分一对韵母朋友。你会正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跟着老师来读一读。注意哦,发“o”的时候嘴形不能动,发“ou”时嘴形要从“o”滑向“u”。试试再来一次吧!

2.学习“b、 p 、m 、f、 w”和“o”的拼读

师:这两个韵母跟声母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该怎么正确拼读呢?“o”经常和声母“b、 p、m、f、w”在一起,你能跟着老师试着拼一拼吗?(师出示拼音)

房子里有玻璃。 bō

小兔小兔上山坡。 pō

写书法要用墨汁。 mò

寺庙里面有佛祖。 fó

我们是小学生了。 wǒ

3.小结拼读方法

师:小朋友,你发现了吗?和“o”拼读时,要清晰地发出声母的读音,快速地和“o”拼读,不能将声母和韵母分得太开哦!请你来试试吧!

4.借助图片学习“ou”的拼读

师:“ou”也会和“m、f、d、l、g”一起玩,当它们在一起的时候,拼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你跟着老师拼一拼。(师出示拼音)

小蝌蚪游啊游。 dǒu

小狗好可爱。 ɡǒu

上下楼梯靠右走。 lóu

5.小结拼读方法

师:我们发现,和“ou”拼读时,会发出“欧”的发音,对吗?

6.难点突破

师:要注意的是,“o、ou”在和“m、f”组成音节的时候,读音最容易混淆,你能正确地拼读吗?(师出示拼音,生跟读、模仿)

mó 魔鬼的魔 móu 计谋的谋

fó 佛祖的佛 fǒu 是否的否

7.语境中整体认读

师:接下来,我们把音节放到词语中,你能挑战一下自己吗?跟着老师来读一读吧!(师出示拼音)

mó guǐ , jì móu , fó zǔ , shì fǒu

二、复韵母“ie和ei”“ iu 和ui”的教学

复韵母“ie”和“ei”“ iu” 和“ui”的区分,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不仅拼读容易混淆,后期在运用拼音时更是错误百出,同时这里还有一个标号规律(声调符号)需要学生掌握。如果教师没有很好地了解这一难点,不对教学资源作充分的开发,就容易进行简单处理,达不成学会辨析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1.复习“ie” 和“ei”,回顾发音规律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读这一组长得很像的复韵母吗?为什么它们长得很像,发音却不一样呢?首先来看“ie”。“i”在前“e”在后,就要先摆好“i”的嘴形,再滑到“e”的嘴形,连起来就是“ie”,请跟着老师读一读“ ie,ie,ie”。再来看“ei”。“e”在前“i”在后,就要先摆好“e”的嘴形,再滑到“i”的嘴形,连起来就是“ei”,“ei,ei,ei”。原来呀,要看清楚谁在前,谁在后,摆好口形再发音。这对双胞胎兄弟,你分清了吗?

2.辨别和拼读

师:现在,声母朋友们来找它们玩了,你会拼吗?跟着老师拼一拼吧。

(出示书上的词语: xiě zì, dǎ léi, dǎ liè, dié bèi zi)

3.补充练习

师:再来拼拼这个词语,可要拼仔细哦!跟着老师来拼一拼吧:jiě mèi。

4.用同样的方法辨别“iu和ui”,知道标调规律

师:接下来,按照刚才先摆口形再发音的方法,你能分清这两个复韵母吗?“iu和ui”, 你看,只要看清楚它们的样子,我们就能叫对它们的名字!要注意的是,这对双胞胎呀,戴帽子的时候,谁在后面帽子就得戴在谁的头上。要是i、u在一起,谁在后面给谁戴!比如shuǐ、qiú。

5.结合图片,尝试直呼

师: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边看图,一边试着直呼音节吧!(出示图片和词语)

hē shuǐ, chuī qì qiú,duī xuě rén,

diū shǒu juàn

根据拼音教学的难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是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和再创造。这样的微设计,基于教学难点,将知识点前后串联,又有从发音—拼读—直呼的梯度变化,教得灵活,自然就能学得轻松!

教学设计一分钟语文二年级王蕾 篇8

1、本课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2、欠、元等8个要求会写的字。

3、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零等9个生字,会写欠、元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控制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真正理解一分钟的重要性,懂得要珍惜时间。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本课讲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20分钟,它只不过想放松一下自己,结果耽误了半节课,带来了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我打算课前先让学生做实验调查,看看一分钟自己心跳多少下,看看一分钟能写多少个生字,初步让学生感受一分钟究竟有多长,一分钟能干多少事。再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体会元元当时的心情,揣摩元元的心理。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谈谈你觉得一分钟重要吗?课后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加深印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汇报试验结果

指名说说课前作小试验的结果。

二、一分钟记字游戏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闹钟 丁零 哈欠 迟到 决定 后悔 叹气

2、学生看课件,给一分钟的时间快速记生字。

3、指名学生介绍,一分钟自己记住了多少个字,是怎样记住的。

4、重复作记字游戏,在游戏中认记生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

3、集体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默读课文,想一想:

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集体讨论:

⑴ 读完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⑵ 课文的哪些句子具体写了元元非常后悔?

⑶ 元元开始是怎样想的?找出来读一读。

2、课件出示重点句子:

⑴ 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⑵ 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⑶ 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⑷ 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

⑸ 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⑹ 元元非常后悔。

3、指导朗读,体会、感悟:

⑴ 读后说说,体会到什么?

⑵ 边读边体会。

⑶ 同桌练习朗读。

⑷ 读的好的同学教读。

⑸ 四人小组比赛读。

4、再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元元迟到了20分钟?

五、拓展活动

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记一记,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2、小组内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3、找朋友的游戏。

二、组字组词练习

1、课件出示课后找找说说。

2、读读学习小伙伴的话,引发思考。

3、学生自己组合新字。

4、小组互相交流。

5、集体交流,看那个小组组的多、全。

三、学写生字

1、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要求书写的8个生字:

欠 元 包 钟 叹 哈 迟 闹

谁能把生字读下来?

2、集体观察,找出重点。

3、重点指导:

叹、哈、闹、迟。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空练习。

5、学生在书上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活动

展示自己收集的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五、续编故事《元元的明天》

【板书设计】

红灯亮

再睡一分钟 迟到二十分钟

汽车走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一分钟语文二年级王蕾 篇9

《一分钟》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呈现,讲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了20分钟,他只不过想放松一下自己,结果却耽误了半节课的事。在主线设计上,本课的特点是“以疑导究、由果溯因”,即先让学生阅读故事的起因和结果,引发“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的疑问,然后阅读经过部分,抓住具体的内容,真切地感受时间的流逝,使学生经历“疑惑--解惑”的过程,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突出学生在理解文本基础上的语言表达与故事再现,把表达能力和情感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1)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想一想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并和父母、同学等展开讨论。(学生)

(2)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设疑导思(出示大大的钟表):你们知道一分钟是多长时间吗?(秒针走一圈是60秒,60秒就是一分钟。)

2.活动体验:做一个一分钟的小游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能坚持超过一分钟,切身体会一分钟的长短。

3.自由交流: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4.小结:一分钟可以说很短,因为它在60个“滴答”之后就过去了;一分钟也可以说很长,因为在一分钟内可以完成很多事情。珍惜这一分钟,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一分钟”的课文,学了课文之后,你会对“一分钟”有更深的体会。(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身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使课堂充满情趣,同时增强学生对“一分钟”的形象感知,又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为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钟、迟”是翘舌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2)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要注意字音准确、语言顺畅。

4.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读正确、读通顺”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小学一年级处于为识字和朗读打基础的阶段,课堂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地加强指导。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巩固生字。

(1)同桌之间相互考查识字情况。

(2)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的词多,哪组获胜。

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钟、元、洗、共、已、经、坐”。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预设:

“元”的两横略向右上倾斜,竖弯钩从竖中线起笔,要写得舒展、到位。

?“钟”是左右结构的字,最后一笔竖要直。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7个生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遵循“识写结合”的原则展开教学,即把识字与写字紧密结合起来,以识字促进写字,以写字巩固识字。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重视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词语。

闹钟 迟到 公共汽车 决定 后悔 已经 叹了口气

(1)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

(2)齐读。

(3)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2.回顾: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个小故事,看看会带给你们哪些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夯实基础,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阅读感悟,探究迟到原因

(一)抓住起因、结果,引发学生质疑。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元元的想法中你能知道元元一开始是怎么看待这一分钟的吗?(满不在乎)指导学生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2.自由朗读第5、6自然段,结合教材中的图片,用教材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情。(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再读读这两个自然段,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元元后悔了?

(2)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二)学习第2~4自然段,探究元元迟到的原因。

1.过渡:元元只不过是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让我们再来读课文的第2~4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第2~4自然段,找一找在上学路上,发生了什么事让元元迟到了。

3.组织学生交流:

(1)出示句段一:到了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①出示生字卡片“叹”,指导学生再次认读。

②元元为什么叹气?(因为红灯亮了,他过不了马路,时间被耽搁了。)

③元元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他的心里会怎么想?

④指导朗读,读出元元着急的心情。

(2)出示句段二:他等了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要到了,车子开了。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①从“一会儿”“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元元等了很长时间。)红绿灯也就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元元为什么会觉得很久呢?(因为他心里着急。)

②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话,读出着急的语气。

③这段话中还有哪个字也能体现出元元心里很着急?(跑。)尽管如此,车子还是开走了,这意味着什么?

④元元又叹了口气,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⑤指导朗读这段话,读出人物的内心。

(3)出示句段三:他等啊等,一直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

从“等啊等”“一直不见”中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4.教师引读:

(1)师:是啊,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等待红绿灯的过程中过去了--

生:元元非常后悔。

(2)师: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等待公共汽车的过程中过去了--

生:元元非常后悔。

(3)师: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一步步走向学校的过程中过去了--

生:元元非常后悔。

(4)师:就因为这一分钟,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因为这一分钟,他耽误了学习--

生:元元非常后悔。

设计意图:“为什么晚起了一分钟却迟到了20分钟”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内容理解上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时间是在等红绿灯、等公共汽车中一点点流失的,有了这样的真切理解,学生才会真正对一分钟的重要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三、展开讨论,体会“一分钟”的重要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说一说: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2.你们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在交流中懂得要珍惜时间。)

3.故事想象:题目“第二天的元元”。

经历了这一次迟到,元元第二天会怎么做呢?你们能想象一下吗?自己先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目标,但是这样的目标不能通过说教的方式来实现,只能通过“问答”的方式来实现。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对一分钟的重要性的认识;第二个问题是通过学生的自我表述,达成对文本的进一步领悟;第三个问题是通过想象续编,借助阅读情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揣摩人物心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而只有读懂人物心理,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在教学中我通过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揣摩人物心理,成功地帮助学生体验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2.注重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扎实有效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内在的情感。

浅谈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篇10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97-01

二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年级的基础学习起来就变得轻松。教学中,识字这一块,学生的兴趣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在写字过程中错别字也越来越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就显得很重要了。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等特点,我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乐于识字、学会识字。

一、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我采用了一些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有很大帮助。训练学生自学的能力,首先是让学生观察生字,看字形,记字音。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才能记住这些字。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了许多的识字方法。我在加以总结就形成了加一加、减一减、猜一猜等方法。

加一加就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学习生字。用学生以前学习过的生字加上偏旁变成新的生字。这样记忆起来就比较简单。同时在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利用游戏的方法来加深印象。让一些同学来扮演偏旁,一些同学来扮演学过的生字。让他们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来记忆生字取得的效果不错。

减一减的方法就是把以前学过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变成新的生字。比如学习“去”就是“丢”掉了一笔就变成了“去”,“ 家”没有了房盖就成了“豕”。学习过程也可以变成一个游戏过程,让学生来扮演不同的生字,让他们说去掉哪一个部分就可以变成新的生字了,这样课堂的气氛也活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记住的生字就多了。

猜一猜就是把字变成一个字谜让学生来猜。

通过这些方法加上辅助的游戏学生学习生字就充满了乐趣,也大大的提高了识字量,省去了重复书写给学生带来的负担和压力。

二、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复识字

1、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读准字音

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的。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我们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看看生字条中的生字宝宝,你已经认识了谁?跟它打声招呼,读出来吧,还有谁你不认识?快把它从课文中找出来,圈一圈,借助拼音读一读吧。”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很乐意到课文中认生字,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

2、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巩固识字

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效果比较好。阅读心理学认为,阅读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阅读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教学中,我一方面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随课文识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词在音、形、义上的统一联系。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教学中,我经常布置学生课外阅读自读课本及家长为孩子购买的低幼儿童读物,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识字的巩固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既有效地巩固了识字,又使学生及早接受独立阅读的训练,获得良好的语言习惯的培养。这样,通过课内、课外大量阅读,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了识字空间。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我力求做到形式多样,活泼生动,体现趣味性;力求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沟通,体现开放性。

利用传播语言的各种媒体,通过布置、检查、展示、评比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乐于识字。如,教室的园地,校园里的告示牌、橱窗里的标语。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引导识字;认同学的姓名,使学生快速而有效地认字;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图片等识字。教室里有很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讲台、黑板、电视机、电脑、投影机、录音机,我都在上面贴上字卡,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进行识字比赛,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如,学习用品类、水果类、蔬菜类、植物类、动物类。

小学二年级英语一分钟自我介绍 篇11

I am XXX, which is my English name;My Chinese name isXXX.I’m a boy, I will be nine years old next month, and I am already a student in grade three.My eyes are big and black.I may be somewhat thin, not very tall, but I run very fast and jump very far.I live in XXX and have a really happy family.Dad and Mom are always very busy in their work.I love them and they love me.I like red and blue.Noodles and pizza are my favorite foods.I love reading.I study in XXXXX Primary School.I like my school very much and like my teachers and classmates.My school has a lot of students and many classrooms.It has a big green and red sports ground, too.Many tall trees are around the sports ground;in front of the ground, a big Chinese national flag flies over on a tall pole.

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 篇12

教学理念:《课标》指出,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不仅是信息社会的要求,还能更好地体现学科间的相互整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5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具准备:幻灯片、香港回归视频

自主预习: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历史,香港回归时的情景以及香港回归后的繁荣景象等。

提练主线:“让我拉住你的手”──拟人化,亲切动情。“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激动自豪。“百年的痛苦和欢乐”──联想到屈辱的历史,如今的扬眉吐气尤显珍贵。“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表达对香港回归的欢迎祝福。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习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对香港有所了解,请大家谈谈你所了解的香港。

2、学生交流:学生分别从“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香港回归历程”、“香港被割让的历史”等方面进行交流,加深对香港的了解。

3、师:1997年6月30日,无数中国人彻夜难眠的日子。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在美丽的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中英两国政府将要在这里进行香港政权交

接仪式。与祖国分离150年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亲的怀抱。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诗歌,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读对读通,遇到不熟悉或容易读错的字借助拼音多读一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互相交流:

脊梁:即脊背,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骨髓: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一样的物质。诗中“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是说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三、品读课文

1、通读全文,全文写了几节,每节主要写了什么?

(生归纳,师小结)

2、师:请同学们把不懂的诗句勾画出来,联系课前搜集的有关香港的资料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争取读懂。

(整首诗歌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两次读书,方式不同,目的不同。一读,读对读通,理解词语;二读在默读中思考,提炼主要内容,发现问题,质疑并讨论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诵读诗歌,激荡情感

1、指名读诗,边读边评价、指导字音:

“髓”是平舌音,读上声“suǐ”而非“suí”;“刹”与“铸”是翘舌音,不要把“刹(chà)”读成“shà”“颤抖”的“颤”读“chàn”不是“zhàn”。

2、读这首诗,哪些语句让你感觉热血澎湃?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

等。(这些诗句,表达了人们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烈期盼与激动、自豪的感情。)

诵读诗歌,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3、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抒发了在庄严的时刻来临前、来临时和来临后的感情?迅速浏览一遍诗歌,找出哪个小节写的是庄严的时刻来临前,哪个是写来临时和来临后?

4、再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⑴ 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诗句体会情感:

如,“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灵”;“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那种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师适时的进行点拨。

⑵ 联系所收集的资料理解诗句,体会情感:

教师播放自鸦片战争以来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多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使大海欢腾”的那种场面。让学生理解“使大海欢腾”的意思。

五、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2、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六、指导学生朗读

“三分诗,七分读”。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注意节与节之间以及每一节之内诗词句间的停顿。

课后反思:

《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表达了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爱国情怀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诗歌语言凝练,语句含义深刻,学生不易理解,初读反馈,几乎一无所知。

课前预案推翻,以“读”为核心,重新作了尝试。

1、初读降低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顺口。

2、轻声细读,用更精练的词语概括每一节的内容:

二年级语文写话教学初探 篇13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由此,我觉得对二年级写话的培养首先应该是对写话兴趣的培养,学生对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写出精彩的语言。针对本班的实际和教学实践,在这里我想谈谈对二年级写话教学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一、加强造句训练,为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打下基础

造句训练,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认识更多的语言文字,还使他们了解句子的规律,熟悉各种句式,为写话打下基础。如:课后练习中有用“急忙”造句的要求。我在指导学生完成造句练习时,首先采用分析理解词意法,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身边的人和物,或是自己,什么情况下急忙干什么,最后才用“急忙”造句。我采用多样的形式,把造句训练与说话练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扎实。

二、精心指导听记,让学生学会写句子的方法

听记是一种单项语文训练,形式很多。我们低年级采用直记法,老师读一句,学生写一句,包括标点符号,教师都要读出来,目的是让学生直接学到写句子的方法。听记过程中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听记的内容教师要精挑细选,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和趣味性,内容具体,用词贴切的句段,如谜语、格言、笑话、名句选段等,还可以结合重大节日特别听记的,如“教师节”,让学生听记:“今天是老师的节日,为了感谢老师对我们的关心爱护,我要为老师献上一束鲜花。”等。我不但教给学生写句、写段的能力,还使学生感受到了爱,进行思想教育,此外,我们还听记一些词语或成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用词能力。

三、先说后写,为写作打下基础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听已经有基础了,接着就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我在教材中捕捉说话训练点,大胆设想,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提高。训练过程中学生有个性化的语言要大加赞赏,好词要随机写在黑板上,在写话的过程中共享。例如:在教学《秋天的图画》一课时,学了课文“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后,我让学生说说秋天的果园、田野还有什么,请你仿照课文的句子说说,也当小作家编编课文,学生的兴致一下子高了起来,有几个说得挺好的。如“柿子树挂起一盏盏红红的灯笼”“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紫红色的宝石”等。

四、写话从最简单入手,循序渐进

1.从造句入手。根据一个词写一句话,要求把话说完整。下一次在这个基础上把话说具体。如用“书包”造句,有的学生写:我有一个书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我有一个什么样的书包,这个书包怎么样。以扩句的形式,逐渐训练学生写话,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2.坚持写日记。我要求学生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哪怕只能写一句完整的话也行,要求无错别字,句子通顺。只要坚持天天写,天天反思,一定能提高。

3.学生在能写出一句或几句通顺的话后,要求有所提高,就规定写某一方面的主题。如给出一幅画,以回答问题的形式写话(什么时间,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春天你有什么发现(你发现天气有什么变化,动植物有什么变化,人们的穿着、活动有什么变化)。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能把句子恰当地联系起来,表现一个主题。

五、重视阅读,积累词句

读书不但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而且能奠定学生良好的写作基础。人教版新教材课文本身就是很好的读物,因此我在课堂上就很注重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在读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去摘抄。利用课本教给学生摘抄的方法,如用铅笔划出某篇课文中的段落等,然后再摘抄到读写本上。经过几次练习,学生基本上懂得了该摘抄些什么,他们就会在课外书上也用这方法,细心的同学生甚至会分门别类去摘抄。如描写人物,描写天气,描写景物等。通过摘抄学生积累了大量语言,写话能力明显提高。

六、创设情景,练习写话

教学设计一分钟语文二年级王蕾 篇14

教学目标: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课前准备:

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我门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

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

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

第二、三课时

习作

--、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

二、自主习作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

第四课时

修改习作

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扣写得比铰清楚的,想象较丰富的,并加上传说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

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二、修改习作

三、老师范读优秀习作。

四、宽带网

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3、抄写在采蜜本上。

4、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第五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

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3、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

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

大小多少东西来往

二、日积月累

1、我会填

(1)自己尝试填一填

(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2、读读背背

(1)自由读成语

(2)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认读生字:姹、紫、嫣、缤、郁、旭、皓、崇、峻、悬、峭

(3)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 第二行:写日月的 第三行:描写山的(4)多样读

教学设计一分钟语文二年级王蕾 篇15

语文园地的教学一直是我的弱项,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我才接触,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今天我对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尝试着进行了改进教学,下面是我所反思的教学心得。

一、“我的发现”部分

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然后引导学生说话,训练他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然后,同桌反过来说:“我发现剪刀像…………”采用这种形式让学生反复说话,在反复说话中内化语言,实现语文的实践性。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想一下,在你们的生活中你还有什么这样的发现?能不能也这样说一说?语文教学要求要结合学生的经验世界,走进大语文的世界,培养学生的素养。从书本中提供的范例,引入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由于前面的环节做得较好,下面这个环节,学生都能顺利联想出来。如:大树──战士 圆月──玉盘 弯月──小船 柳条──辫子?? 孔雀的尾巴──扇子 大象的腿──柱子 眼睛──星星 学校的草坪──地毯?? 应该说这一环节的教学是比较成功的。

每个语文园地的第一个教学环节都是“我的.发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采用这种形式,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不能包办。应该多利用教材,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看图说话写话打好基础。

二、“读读认认”部分

以前,我一直采用唱儿歌的方式来教学,让学生唱熟就可以了。这种方法简单,老师也很轻松。可是我发现效果并不怎么好。学生是背的很熟,可是不会运用。如:才加木字旁还是材,木材的材。如此把每个字都背住。现在,我采用学课文时的认字方法来记,让学生把每个字都做成卡片,然后,在发现规律、粗略认读后,让学生以打牌游戏的形式来记住它们。看谁用最少的时间最先记住这些字。出牌时,不仅要认字,组一个词,还要用这个词说一句话。这样它们就能把两个字的意思弄清了。

三、“读读背背”部分

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技巧 篇16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阅读的三个步骤简要概括来说:1.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2.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3.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阅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準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

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二、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1.指导预习,教方法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学生刚上二年级,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 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在课堂上指导三、四篇课文,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

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让学生有所遵循,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2.上好精读课,教学法

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

五、营造良好阅读气氛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其中,硬环境就是创设良好的外在阅读条件,如提供图书阅览室,内藏足够的图书,配置较大容纳量的书桌,教室四壁张贴有关读书的标语,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软环境则是指教师在与学生的阅读交流中建立的一种美好的情感氛围,如对学生阅读成果的赞同和肯定等。这样,就能使他们在阅读中产生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地扩充自己的阅读量

六、大胆想象 展开创新的翅膀

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创新的翅膀,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由此可见,表象越丰富,想象就越开阔、越深刻。

1.拓展想象 创新思想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文章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一切可提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学生想象的翅膀才能展开,创新能力亦会在想象中不断提高。

2.以课文为原形,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 所谓创造性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独立地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在教学中,结合课文,运用多媒体电脑的形象性,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的培养十分重要。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上一篇:简历写作技巧:如何解释职业空窗期下一篇:寻梦初中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