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个人思想汇报

2024-10-14

志愿者个人思想汇报(共8篇)

志愿者个人思想汇报 篇1

敬爱的党支部: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带着知识,充满激情,胸怀抱负,我有幸成为一名光荣的20xx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了美丽的雷山县西江镇开始践行“青春志愿行,践行中国梦”的诺言。不知不觉中,我在西江镇志愿服务有5个多月了,5个多月的生活、工作让我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所变化。

也许到今天我仍然回答不了很多朋友问我的问题:你为什么选择“西部计划”?有时候我觉得,做一件事情并不需要回答为什么,就像感情没有为什么一样,重要的是我走的路是我心所指向的路。我认同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我选择我所坚信的,也选择我所信任的。

在基层的工作很平凡,也很平淡,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我只是要求自己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努力尽到每一项志愿者应尽的义务。我认为,志愿服务力戒两 点:一是“镀金心态”,认为到基层服务是一个镀金的`好机会,冲着荣誉去,工作浮于表面,不求深入;二是“无为心态”,当热情遭遇现实后,心态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认为自己不能发挥作用,怨天尤人,消极沉沦。

虽然家在农村可我并不了解农村,而且,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由于所处地位的不同,体会也是完全不同的。过去总觉得基层的乡镇干部工作清闲,一天到晚也做不了什么事。但是,通过在这里的5个 多月的学习工作,我的看法完全不同了。基层工作是很辛苦的,有时常常是饭都顾不上吃,为了能给群众争取到更多的优惠政策与条件,常常会弄到身心俱疲。通过 走访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以及群众及时的了解情况,听取他们的建设、看法与意见,努力向他们学习农村工作的方法与经验;通过走访村社里贫困户,找出落后的 原因以及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拜访村里的大户、能手,了解他们致富的方法并帮助他们解决致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尽量给予他们方便,让他们能 够带动身边的群众共同富裕起来。通过这五个月的亲身经历,负责雷山县西江镇党内工作年报统计工作、负责雷山县西江镇农村消防安全督查工作、负责雷山县西江镇北建村农村道路安全、村寨消防宣传暨责任签署仪式、负责雷山县西江镇景区消防安全工作大检查、负责雷山县西江镇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工作。我已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初步掌握了基层工作的诀窍,并能独立处理一些简单的事情。

5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了,它让我实现了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志愿者的转变,历经磨砺,摆脱了稚气,从幼稚走向成熟。来西部前,总是对什么都不在乎,在这里我学会了感谢,感谢当地群众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在这里我体会到了什么叫真正的感动。在这里我懂得了怎样艰苦但快乐的活着,志愿者生活是一种历程,你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其中的酸和甜、咸和辣!

酸,那是因为我作为西部志愿者,在农村看见无数需要帮助、让人心碎的人和事,可因为我个人实在太渺小,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奈而心酸!

咸,那是因为我作为西部志愿者,在服务工作中,流过汗,也有过泪水,在汗水和泪水中感到了人生的咸味,感到了泪水和汗水的价值。

甜,那是因为我作为西部志愿者,因为我们一点付出,身边的点点滴滴在慢慢发生着变化而感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喜悦。那是一份牵挂,一生的积淀!

辣,那是因为我作为西部志愿者,感受到了我仅仅在做我应该做的事情,当地群众却给了我许许多多火辣的赞扬,鼓励我继续向前。

酸、甜、咸、辣,作为一名西部志愿者的我,有幸品尝着、感悟着,这就是幸福!我真的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加入到我们西部志愿者的队伍来,带来你们的爱、带来你们的智慧,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志愿者哪怕一点点的帮助!

汇报人:

20xx年10月13日

志愿者个人思想汇报 篇2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青年志愿者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 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实践活动, 并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青年志愿者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要求我们不断加强青年志愿者的活动, 在活动中确实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

二、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是高校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活动之一, 也是中国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最高的大学公益活动。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促进高校优良文化的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得到拓展, 从最初的校园活动扩展到校外的活动, 包括扶贫扫盲、社区建设、环境保护以及一些重要的社会公益服务等。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主要有三个特点:自愿性、业余性以及公益性。即大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工作是自愿的, 利用的是业余的时间, 从事的是公益活动。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自愿性以及公益性可以增强大学生公益活动时的自觉行为, 提高大学生自觉服务社会的意识, 促进大学生精神层面的提高, 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3.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工作, 它不仅仅体现在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 更应该体现在实际的生活中, 发挥其实效的作用。目前, 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而忽视一些必要的实践活动, 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其实效性。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出现, 弥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实践生活中来, 大大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背景下,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其取得的成绩令人欣慰, 但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需要我们不断的改进。

1.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

虽然许多高校都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 在高校内设置相应的思想政治课程, 但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只是走秀的形式, 根本得不到领导以及相关教师的重视, 其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仅仅是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规定, 因此, 在教学中, 出现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教师依据教材内容给学生灌输既定的价值观, 课堂教学枯燥、呆板, 学生提不起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反应麻木的现象, 思想政治教学的成效甚少。

2.缺乏实践活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实践, 但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停留在理论教育阶段, 表现出来的只是一些口头讲授以及一些符号或逻辑的简单说理, 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活动甚少, 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青年志愿者工作中的措施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中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 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如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青年志愿活动中是高校的当务之急。

1.高度重视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

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 高校领导以及相关的教师应该高度重视青年志愿者的工作, 应带领学生组建青年志愿组织, 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组织, 对青年志愿者组织在活动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场地以及必要的经费都应给予大力的支持。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 适时地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顺利地发展。

2.发挥青年志愿者组织的领导作用

领导是一个组织的骨干人物, 没有领导, 组织就难于发展, 因此, 在青年志愿者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领导的管理能力以及号召能力在整个青年志愿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青年志愿者组织的领导, 必须具备专业的管理理论知识, 同时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熟练并灵活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 在实践活动中起到号召的作用, 带动全体成员进行相应的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组织的领导在管理工作中应着眼于组织的长远发展, 对成员的心理进行必要的整合, 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 选择不同的公益活动类型, 确实地在青年志愿者的公益活动中贯彻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使青年志愿者活动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3.在公益活动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

公益活动是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存在的主要形式, 组织领导在设置活动的内容时应充分考虑活动中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因素,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融入到青年志愿者的所有活动中来, 使各个成员在参加公益活动时受到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 使青年志愿者活动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的载体, 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备实践的基础, 提高其实效性, 真正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五、结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关系到高校的前途与命运, 在新时期背景下,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 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的当务之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青年志愿者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并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青年志愿者工作中的措施不仅仅有以上几点, 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 确实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摘要: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 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探析如何依托青年志愿者工作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叶炳南.青年志愿者行动: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J].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8) .

[2]冯飞, 周忠梁.论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现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09, (10) .

[3]钟慧.略谈新形势下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J].琼州学院学报, 2009, (04) .

[4]王伟伟.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J].淄博师专学报, 2009, (03) .

志愿者个人思想汇报 篇3

关键词 奥运志愿者 思想政治工作 启示

成功举办奥运会实现了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而以奥林匹克教育和志愿者工作为契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为高校的共识。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在《2007年北京高校奥运志愿者工作实施意见》中指出:“北京高校奥运志愿者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围绕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北京奥运会的目标,以‘抓机遇、做贡献、促发展、留遗产为指导方针,坚持发挥北京高校的独特优势,坚持奥运筹办工作与高校自身各项工作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带动高校育人及全面工作”。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完美落幕,为奥运会成功举办做出卓越贡献的奥运志愿们也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他们热情的笑容、专业的服务、良好的素质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一段时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作为高校负责志愿者工作的一线人员,笔者曾亲历了奥运志愿者的组织招募、培训考核、实践锻炼和队伍建设工作,也亲身体会到了广大志愿者们在服务奥运、展示国家形象方面所付出的汗水和辛苦。奥运志愿者工作的组织开展体现了国际化和民族化的融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需要,因而在组织领导、理念、内容、途径等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总结奥运志愿者工作组织开展的有益经验,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时代性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统一领导,重心下移,全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保障

奥运志愿者的组织工作既涉及到思想动员、宣传招募,又要进行理论培训和实践考核,既需要统一领导也需要重心下移。高校建立了奥运志愿者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各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及时解决志愿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全程了解志愿者的心理动态,全员做好志愿者的知识培训,全方位做好志愿者的后勤保障。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积极参与、共青团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既保证了思想的统一,又强化了日常管理,所形成的强大合力,为高校奥运志愿者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

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高校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观念,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奥运志愿者工作的有效开展启示我们,德育为先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全员育人不能仅体现在文件上,而是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建立起高效运转的组织体系,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关键要强化每一个参与者的育人意识,从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入手,重心下移,重点解决大学生在思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问和困惑,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而不要停留在脱离实际的理论阐述或道德说教中。

二、以人为本,突出关爱,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是关键

奥运志愿者的管理工作面对的是一群生于上世纪80年、90年代的青年群体,若按照社会惯有的视角认识他们,承担这么大规模的国际赛事服务工作确实让人心生畏惧,谁能料到这些常人眼中“自我、叛逆、冷漠、价值虚无”的年轻人提供了奥林匹克运动史上最周到的志愿服务。这无疑要得益于整个奥志愿者工作所坚持的理念,即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大众参与、以人为本、传播微笑、构建和谐”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联系青年、凝聚青年的组织魅力,注重发挥全体志愿者发自内心、服务社会、提高自我的“愿动力”;同时,无论是理论培训还是实践服务,注重发挥其主体作用,尊重其首创意识,强调志愿者的情感体验,注重对志愿者的人文关怀,有效实现对志愿者的激励,管理者和志愿者在共同感动中实现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具备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教育者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否确立以及在何种程度上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教育与接受教育的关系,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作为自己活动的真正对象予以认识和引导,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理解、把握、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进程作为自己认识与作用的对象予以定向、调控和推进。” [ 1 ]奥运志愿者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启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牢固树立“以人文本”的理念,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重视学生自身潜力的开发,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成长,将感动

融入教育,用关爱影响学生;始终认识到教育只是手段,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实现全面发展才是根本目的。

三、因材施教,与时俱进,统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重点

奥运志愿者培训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和前沿性的工作,既关系到志愿者能否高质量完成奥运会赛时的志愿服务任务,又关系到国家形象和世界标准,因此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志愿者的接受度成为培训工作的重点。通过采用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和岗位培训三阶段模式,逐级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既保证了中华文化、文明礼仪、英语口语、心理调试等通用知识的普及,又兼顾了不同志愿服务岗位的具体需要,同时融入了案例剖析、历届志愿者的典型事迹、具体岗位的模拟练习等,在具体知识的讲解和分阶段实施中,使得奥林匹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在志愿者身上得到传承和延续,实现了对志愿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培育了志愿者的爱国主义精神、文明礼仪习惯、诚实守信意识和世界公民观念。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内容上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奥运志愿者培训的有效性启示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避免纯粹的纸上谈兵,要能够从理论的高度解释现实的问题;贴近生活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要能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贴近学生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并不断充实新的教育内容,在心理辅导、职业规划、人生设计上下工夫;要通过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案例剖析和大学生身边典型事迹的分析阐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拓展平台、注重实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外化是目标

奥运志愿者的实践考核既是培训的空间延伸,又是检验培训效果的平台。北京奥运会形成的6+1模式的志愿者工作格局,使得每一位社会公众都有机会参加到奥运志愿服务队伍中,而通过开发建立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服务项目,组织志愿者参加不同层次的志愿服务活动,使得大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合格与否,志愿服务技能标准与否,同时,在实践中体验服务他人的快乐,在体验中收获自身价值的实现,在团队协作中强化集体归属感,在与人交往中增强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而转换为继续完善自我、持续奉献社会的“原动力”。 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一次高难度的社会实践课程,志愿者们在选择课程和破题解决中, 积极参与、主动出击、勇挑重担,用自己的解题思路,圆满完成奥运会赋予的志愿服务课程。

社会实践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课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大课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奥运志愿者实践考核工作启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停留在理论的说教上,而是应当落实在学生积极的行动体验中,在自我价值实现中实现道德的完善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德性和其它技术一样,是用了才有,不是有了才用。”“人们通过现实活动,而具有某种品质,品质是为现实活动所决定。”[2]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乃至自我与自我的互动交往,从中学会如何处理我他关系、我与社会关系,在体验中辨别是非美丑,培养道德修养,从而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沈壮海.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志愿者个人事迹 篇4

陈克伟,0940601108,男,21周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09级学生,现任班长、材料学院记者站新闻部部长、《材料学苑报》编辑、《学工经纬》杂志编辑、大学生通讯社办公室主任。本人热衷于公益事业,在校积极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在家乡也积极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累计参加志愿者服务时长60小时,总献血量已达1100ml。

志愿者服务当前是团中央所大力提倡的,全社会、各学校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号召广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服务社会,我也不例外。目前,本人正在积极服务于大众,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做一些对学校、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在校——积极组织、参与志愿者活动

本人在班级积极配合团支书,组织策划一系列活动,其中,活动持续最长、活动最有成效的就是2010年11月份班级组织的学习、宣传、践行“小亭精神”活动,活动影响深远,将“小亭精神”灌输到广大同学心中。活动期间,组织召开学习“小亭精神”主题班会,并邀请到来自船海学院的纪波同学为大家讲解“小亭精神”。其次,组织全班同学宣传“小亭精神”,活动分东西区同时举行,并且在活动同时组织签名、问卷等到形式向全校同学宣传“小亭精神”的内涵。同时组织班级辩论队赴西区与大一材成同学一起开展辩论赛,深入挖掘“小亭精神”的内涵。紧接着,组织全班同学赴江苏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开展践行“小亭精神”环节,将赵小亭的志愿服务精神带进中学,同时开展了一些志愿服务,以及“结对子”帮助初中同学补功课。最后,班级组织召开“小亭精神”总结大会,全体同学一起体验“小亭精神”,同时将“小亭精神”深入到我们平常的生活、学习中去。该大型活动,在校航标灯网站、校团委网站以及材料学苑报上多次报道。除此之外,本人积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以及参加腾飞志愿者服务社组织的各项志愿者活动,并为其做过多次活动报道。班级组织的“心手相牵,快乐成长”志愿者活动中,作为活动主要负责人之一,积极配合团支书的工作,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此外,曾两次在学校献血车上参加献血活动。

在家乡——积极参加、策划志愿者活动

在暑假期间,积极参加如皋绿叶义工志愿者服务队组织的“与爱同行,圆梦大学”大型义卖活动,活动在每双周以及周末开展,共持续了近20天,本人参

与活动达15天。在赵小亭骨灰回家的当天,在如皋团市委的号召下,本人作为如皋10万名志愿者的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随后,在国庆节期间,跟随如皋绿叶义工参加了探望市福利院孤寡老人以及残疾儿童活动。在重阳节时,帮助如皋绿叶义工策划了一次去社区给孤寡老人送温暖的活动。在国际义工日前,帮助如皋绿叶义工策划“献血清暖皋城,义工升华人生”大型献血知识宣传活动,在义工日当天,亲自回家参加此次活动,并在如皋献血,随后加入如皋绿叶义工无偿献血小分队。今年1月中下旬,在团市委的领导下,参加了赵小亭骨灰安放仪式,随后赴如皋白血病患者周稳山同学家中看望并捐款。目前,本人在如皋绿叶义工志愿服务队中负责宣传策划这一部门,今后将会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志愿者个人事迹 篇5

现将本人入学以来的成绩和工作情况简述如下。在思想上,我积极进取,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到“xx大”的学习活动中,参与“xx大”主题班会,参与学雷锋活动系列班会,参与交通安全系列知识学习和考试,积极参与四川灾区的募捐活动等。在工作上,我坚持思想与行动的一致性,认真负责,出色地完成了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部和班级的各项工作,得到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

本人于XX年9月进入一中,在9月份的校学生会纳新中,我加入了这个令我一直向往的组织。在青年志愿者服务部,我坚守本职至今。在这一年中,我与青年志愿者服务部同呼吸、共命运,一起走过了风风雨雨。在9、10月份的迎评工作中,我积极服从学校的安排,文明监督岗执勤、查早操等,做好幕后清洁服务工作,同时配合个部门做好相关事宜,监督各班的卫生值日、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使学校的校容校貌有了明显的改观,赢得了领导、老师和同学的支持和肯定。

我积极参加义务服务活动,特别在每年的纪念、学习雷锋系列活动中,我走进敬老院,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修剪指甲,给老人们及时送去关怀;走进社区,义务打扫小区街道、清除牛皮癣;走进街头,查找错别字、不规范用字,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净化了校园周围规范用字环境。

优秀志愿者个人事迹 篇6

本人xx,系河xx学院2009级学生,2009年加入我院团委xx部,作为xx部的一名干事,一直以来,我都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遵守学校、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始终保持学生干部的先进性并积极朝更高的方向努力,本着“想同学所想,急同学所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原则,处处为同学着想积极地为同学服务,奉献着力量,在同学中发挥模范先锋作用。我还不断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找到自己的不足,勇于改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自身素质,以一个优秀学生干部和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2009-2010年作为xx干事,参与各种类型的xx活动,包括:(1)不定期的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义务的志愿者活动及清扫积雪、清除小广告、清扫海滨浴场垃圾、到老来福来老院慰问、到金龙花苑社区帮助孤寡老人打扫等活动。(2)在第47个雷锋纪念日参加了“学雷锋,送温暖,慰问老人”的活动,带着慰问品到金龙花苑空巢老人高奶奶家慰问并帮助老人打扫房间。(3)每周六定期到火车站进行清洁活动。(4)参加为西南旱灾募捐和义演活动。(5)为空巢老党员高奶奶送去水果、牛奶等,替她庆祝母亲节。此次活动受到xx电视台《xx》栏目组的采访和报道。(6)在南方遭受严重旱灾的时刻,在全院大学生捐款过程中,我组织并捐款。(7)为挽救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曾两次献血。2、2010-2011年作为xx部的部长,我组织并参与了一系列xx活动,包括:(1)2010年12月5日慰问社区孤寡老人、(2)2011年3月,为响应团市委号召,我带领我院部分志愿者开展以“留守儿童,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活动,走进xx小学帮扶农民工子女,与他们做游戏,并为他们捐赠文具用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健康快乐的成长。(3)2011年3月组织我部志愿者以“学习雷锋精神,志愿服务社会”为主题,以亲情慰问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及组织各系部志愿者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大型清扫活动。(4)2011年5月第21届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到xx特殊教育学校为残疾儿

志愿者个人思想汇报 篇7

一、高职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

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志愿者服务是志愿者群体或个人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资源、体力等, 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 通过各种非营利性公益活动去实现对社会的服务与奉献。高职学生志愿者服务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奉献性、实践性、广泛性等特点。

二、志愿服务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概括为四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高职学生发展为目标, 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区别于灌输式的课堂教学, 与志愿精神紧密结合的学生志愿服务, 通过实践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志愿活动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志愿服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志愿服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和道德水平;志愿服务有利于深化学生素质教育。

三、高职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 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分子、优秀团员、学生干部等组成志愿者, 在开学初开展迎新生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招聘会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是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良好平台, 也是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最佳途径。教师借助这类有形的教育手段, 通过服务与引导活动的参与, 极大地增强了德育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实践教育人和感化人, 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 激发高职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高职院校可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开展校外登山环保宣传活动, 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得学生亲身加入到环境保护宣传中, 是学生参与社会、了解社会和为社会服务的一种主要的组织形式, 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方式。

(三) 促使高职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高职学生志愿服务有助于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品德。通过活动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志愿服务精神完美结合。比如学校在了解到一些社区中的儿童寒暑假没有家人看管, 就可动员学生成立了爱心助学社团, 利用假期义务到社区为儿童进行课程辅导。学生可亲身体验到为社会和他人服务的价值, 增强为社会和他人服务的自豪感。

四、突出高职学生志愿服务的“五个结合”,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调发展

(一) 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拓展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渠道。

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志愿服务在时间上连贯起来, 建立“服务学习”专项, 使志愿服务在内容上和活动形式上统筹起来, 发挥二者综合效能的作用。

(二) 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 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比如计算机相关专业院系可以成立专业社团, 组织社员为师生义务电脑维护, 志愿者们可到社区为老人进行家庭电脑知识普及等活动。因此, 志愿者活动应注重结合学生自身专业特点, 充分发挥服务队伍的专业优势, 加强培训环节, 巩固和扩大活动服务基地, 提高服务水平, 凸现团队整体力量, 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专业化志愿服务。也可作为学生参加学生科技创新的“练兵活动”, 为后期组织参加各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奠定基础。

(三) 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 做好后勤服务保障, 提高校园文化品味。

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 使得学校各项课外文化活动的品味得到升华, 更好地提升活动的层次感, 提高了校园文化品位。

(四) 与基层党团组织建设相结合, 活跃学生党团组织活动, 加强了党团基层组织建设。

推进基层党支部和班级团支部为单位的青年志愿者分队建设, 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加强基层团干、党员能力的培养, 提高基层党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此来带动基层党团组织建设。高职院校可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进行定期义务服务。基层党组织通过志愿服务提升党组织在社会的影响力, 体现党组织的先进性。

(五) 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 加强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方面, 在志愿服务中, 学生可以实现知行统一、培养健康的价值观, 激发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 志愿服务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载体, 有利于高职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健全人格, 有利于学生更多更快地了解社会。同时, 志愿服务全面推进了高职学生的自我教育, 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以及社会教育的作用。当前, 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总体开展良好, 但在一些方面还需继续努力:一是活动需向更高层次提升。二是需进一步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给予志愿者精神与物质的奖励, 引导志愿者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激发高职学生更多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三是需更好地保障学生志愿者协会日常运作资金及完善骨干培训。

总之, 高职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长期的且意义深远的工作。在活动的方式上, 要开拓创新, 不断拓展活动的阵地和形式;在活动内容上, 要在原有基础之上, 积极开拓适合当代青年需求的内容, 使志愿者活动能够出新、出彩;在活动的考核上, 要建立健全高职学生志愿服务考核评价体系, 力求使志愿者服务工作在高校的和谐发展、校园稳定中迸发出广泛而持久的效益。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是一种重要的校园文化, 也是目前高职校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之一。志愿服务使学生在服务他人的同时, 自身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到教育。志愿服务促进学生精神境界的提高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养成, 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效范式。本文结合大量实际案例, 系统阐释了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提出了“五个结合”的建议, 推动高职学生志愿者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职学生,志愿者服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DB/OL].中央文明委, 2008, 6

[2] .丁元竹, 江汛清, 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66

[3] .沈杰.志愿行动:中国社会的探索与践行[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4] .袁媛, 谭建光主编.中国志愿服务:从社区到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2

志愿者个人思想汇报 篇8

〔关键词〕志愿者;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 C91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1)06-0086-05

〔作者简介〕毕素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江苏 南京 210000。

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是未来世界潮流,是先进国家社会成长的重要指标。(1)在当前中国的社区治理中,志愿者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广泛出现在各个领域,从普通的扶弱济贫到专业的医疗救助,从微小的垃圾处理到高层次的环境保护,他们不仅在切切实实解决着社会各类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他们正在慢慢地建构起社区居民相互信任、相互关爱的精神,建构起人们奉献国家和社会的热情,而这对于中国的社会资本建设来说显得尤为珍贵。在当下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在利益的纠葛中不断分化和激烈,社会风险系数也有爬升的势头。在这种情况下,亟需加强社会信任和志愿精神的建设,建构起人们对这个社会的认同感。而社会信任和志愿精神的建设不仅要从宏观上宣传造势,更要从社会最基层着手进行,这就要求加强对社区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关注。而关注志愿者和志愿组织,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要研究社区志愿激励的问题。研究社区志愿激励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对志愿者的激励和对志愿组织的激励。 

一、社区志愿激励的个人层面:对社区志愿者的激励

“志愿者是指那些具有志愿精神,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志愿服务的人。”(2)社区志愿者具有类似的特征,我们可以将这些特征总结如下:自我奉献、不计报酬、推动进步、增进福祉。对于社区志愿者,我们该如何激励呢?下面将从激励内容和激励主体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激励内容分析: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价值激励

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对志愿者最直接的激励方式。虽然志愿行为应该是与金钱无涉的,志愿者的道德付出并不期待有什么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如果能够让他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无疑会极大地促进志愿者的志愿行为。物质激励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是金钱的形式,也可以是实物的形式,还可以是就业岗位等间接的形式。但是,在使用这种激励方式的时候必须切实注意度的把握。志愿者领取一定薪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过度或者滥用物质激励的手段,就可能使人们产生误会,影响志愿者的形象。

精神激励——这里的精神激励包括认同、尊重、感谢、荣誉、政治待遇等。精神激励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激励方式,也是我国一直倡导的主要激励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精神激励对于形成和促进人们的志愿行为具有强大的作用。而且使用精神激励的方式也是一种很安全的方式,因为它不像物质激励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比较符合志愿精神和志愿行为的价值伦理要求。

价值激励——志愿者的行为就是一种非营利行为,物质激励能够从广度上激励志愿行为,扩大志愿者参与的规模,也可以从深度上激励志愿行为,扩大志愿者参与的领域,提升志愿者服务的时间和频率,但是却无法从效度上激励志愿行为。要提高志愿服务行为的效度,就要对志愿者进行价值激励,将志愿行为内化进他们的价值观。德鲁克指出,非营利组织的经营,不是靠“利润”动机的驱使,而是靠“使命”的凝聚和引导,通过能反映社会需要的“使命”,获得各方面拥护和支持。(3)

(二)激励主体分析:自我激励、组织激励、社会激励、政府激励

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一种由成员自行进行的激励方式,难以从组织层面掌握。自我激励不容易在短期内实现,但是一旦形成,就会是最有效果的一种激励方式。因為,只有自我认同、自我选择,才会形成持续的、坚定的行为动力。内部动机理论认为,当人们体验到选择感、胜任感、意义感和进步感时就出现了内部动机。让志愿者自我激励就是为了让其在自我选择、自我胜任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行为的进步和意义,从而形成强大的志愿服务的内部动机。

组织激励——每个人都需要组织的归属感,渴望获得自身所处的组织的认同和激励。志愿者的行为基本上是以志愿组织为单位开展的,因此,他们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动力就会深受所处志愿组织的影响。志愿组织并非都是内部团结、士气高昂、凝聚力强大,它们的水平也是千差万别、参差不齐的。一个管理有序、运转顺畅的志愿组织,要比一个管理混乱、没有凝聚力的志愿组织更有吸引力,更能留住志愿服务人员,更能深入有效地开展志愿服务。而组织激励正是志愿组织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社会激励——志愿者的行为不仅需要组织的激励,同时也需要社会的认同。这里的社会既包括志愿服务的对象,也包括一般的社会公众。在一个志愿精神昌盛的国家,必然会有大量的公民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在这种人人参与、媒体和民间组织全力支持的社会网络中,志愿者就会感到强烈的荣誉感。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支持网络并不足够强大。在追名逐利物欲喧嚣的时代,很多人从来没有参与过志愿服务,这种匮乏的行为体验导致许多人对志愿服务感到陌生,甚至不理解,这是一种很不利于志愿服务开展的社会舆论氛围。

政府激励——政府对志愿者的激励主要体现在政府倡导——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志愿服务,形成强大的良好的志愿服务舆论氛围;政府规划——包括志愿服务相关法律法规的设立完善,志愿服务项目的规划,志愿服务组织间的沟通协调;政府投入一是财政拨款投入,二是社会募捐投入,志愿服务虽然是非营利的,但是它的运作却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对于既有助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又有助于塑造社会友爱氛围的志愿行为,政府应该不吝投入,积极作为。

(三)美国和欧洲国家社区志愿者激励状况借鉴

谈到社区志愿者,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美国,美国被公认为是规模志愿服务最悠久的国家。在托克维尔关于美国社会的经典描述中,我们就依稀可以看到志愿精神的火焰,一直都跳跃在美国社会的历史星空中。托克维尔曾这样写到:“在法国,凡是创办新的事业,都有政府出面;在英国,则由当地的权贵带头;在美国,你会看到人们一定先组织志愿社团。”(4) “只要美国的居民有人提出一个打算向世人推广的思想或意识,他就立即会去寻找同道;而一旦找到了同道,他们就要组织社团。社团成立之后,他们就不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一个远处的人也可以知道和行动将被人们仿效的力量。这个力量能够发表意见,人们会倾听他的意见。”(5)

张庆武在《中美志愿者激励的差异性比较》(6)一文中指出,源于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中美两国在志愿者激励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他将这些差异归结为五个方面:激励理念上的差异、激励方式上的差异、激励来源上的差异、激励过程上的差异、激励目标上的差异。应该说,这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其中某些差异不仅仅是差异的问题,也是我国志愿者激励不够完善的表现。比如说在激励方式上的差异,作者指出,“参加为美国服务的志愿者,服役期为1年,服役期满后可得到 2个学期的奖学金 9450美元(但不能以现金形式支取,仅用于缴纳学费),而且选择联邦职业时可免除考试资格。参加‘全国民事社区服务队’的志愿者,年龄在 18至 24岁,10个月的服役期满后可得到 6000美元的津贴及 23625美元的一次性奖学金。”这种不避言利的激励方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我国的社区志愿者中就可以考虑推广开来。当然,目前我国在志愿者物质激励这一块之所以还做得不好,除了文化和价值观上的差异外,财政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也就是说激励资金的筹集体制还不是很完善,筹集渠道也不够顺畅,因而导致财政资源的短缺,无法形成发挥物质激励的优势。

欧洲国家志愿者发展状况的描述,在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一书中描述得较为详细。根据萨拉蒙的研究,1990—1995年间英国广义志愿部门的支薪职员占经济领域内全职支薪就业人口的比重从4%上升到61%。(7)可见经济手段在刺激志愿者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规模方面已经越来越广泛被利用了。荷兰的非营利部门在相对规模上远超过其他国家。据统计,荷兰非营利部门的就业人数占非农就业人口的126%。这一比例已经相当高了。这主要得益于荷兰完善的志愿者激励机制,除了经济手段的刺激之外,荷兰政府的积极态度和社会氛围也是强大的支持性因素。1995年荷兰公共部门对非营利部门的财政投入占到非营利部门全年总收入的60%,(8)这足以表明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另外,荷兰自独立以来就是一个自由民主国家,政府的干扰性作用很小,志愿精神十分昌盛,这样的社会氛围也是对志愿者志愿行为的极大激励。爱尔兰的志愿激励模式则是一种类似于慈善的模式,而不是政府主导的模式,因为在爱尔兰,私人赠与占非营利部门现金收入来源的10%。(9)私人捐赠的强大,体现的正是一种对志愿者尊重和信任的社会认同,这种社会认同反过来又会提高志愿者服务的热情和水平,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志愿氛围。

二、社区志愿激励的组织层面:对社区志愿组织的激励

要从组织层面對志愿组织进行激励,就要把握志愿组织的特征,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中心将非营利组织的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10)志愿组织的特征大体与此相似,志愿组织是一种社会范畴的概念,具有非政府性。因此,对社区志愿组织组织层面的激励研究可以从政府和社会两大视角出发。

(一)社区志愿组织激励的政府视角

政府和志愿组织的关系定位深刻影响到志愿组织的发展,从志愿组织的独立性来看,我们可以将志愿组织粗略地分为独立性强的志愿组织和独立性弱的志愿组织。由于现有的政治体制和长期以来的历史因袭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志愿组织独立性较弱,对政府较为依赖,甚至呈现出一定的“行政化”色彩,这种“行政化”色彩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志愿失灵的现象。所以,正确处理志愿组织和政府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志愿组织发展的激励。

1.财政激励——正常运转的保障与独立性的侵夺

一般来讲,社区志愿组织的收入来源可以分为会费收入、慈善捐助、政府投入三种主要类型,虽然世界各国政府对志愿组织的投入力度不一样,但是在资金上给予社区志愿组织支持是各国政府的共识和惯例。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的行政理念都是政府包办社会事务,对社会民间组织较少关注,对社区志愿组织的支持在政府议程中无法占据适当的地位。所以,“我国志愿组织的经费主要是通过会员交纳一定的会费以及社会的捐助,由于志愿组织筹资能力的不足以及筹资渠道的单一,大多数志愿组织都存在经费不足的困境与问题。”(11)强大的志愿精神是志愿组织运行最根本也是最主要的动力源,但是充足的物质条件支持对于社区志愿组织也是极为必要的。更多的财政收入是政府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的前提,足够的经费保障也有助于社区志愿组织鼓舞士气,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志愿者在提供各种志愿服务的时候,也应该享有应得的基本权益保障,这有助于促使志愿行为持续有效。从此角度来看,志愿经费也可以看作是对志愿者基本权益的保障。

但是,过多的财政激励又可能导致志愿组织独立性的不足,这也是很多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投入在志愿组织中所占比例不高的原因,就是为了规避政府的控制,很多志愿组织选择不接受或者较少接受政府的资助。所以,政府对志愿组织的财政激励在保障志愿组织正常运转的同时,也有可能造成志愿组织独立性削弱的不良后果。所以,必须慎重权衡政府对社区志愿组织的财政激励。但是就我国目前阶段来看,资金支持的正效应要远大于负效应。所以,政府应该适当提高其对志愿组织的财政激励。

2.政治认同——精神的激励与自由的限制

在我国的志愿组织管理模式下,志愿组织政治合法性的认定权掌握在政府手中。而政府也乐于行使这一权利,经常举办一些对志愿组织表彰或是评比的活动。从经济人的角度来思考,这其实也是政府彰显政绩的一种表现。与此同时,这种表彰评比也起到了鼓励社区志愿组织的作用。因为,受到奖励和表彰就代表这些志愿组织通过了政府的政治鉴定,因此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一方面容易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被志愿服务对象所接受,从而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从这一角度来看,政府的政治认同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社区志愿组织的精神激励。

从另一方面来看,政府的奖励和表彰未必一定会对此形成正向激励。志愿组织属于社会领域的范畴,政府和党组织属于政治领域的范畴,或者称之为国家领域的范畴。两者分属不同的范畴,因此其行事逻辑和遵循的价值标准,也必然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志愿者的行为动机都是自愿自发的,有行政权力进行认定表彰,其实质就是在对志愿者的行为作出评判,从更大的角度来讲,其实是对原本属于社会领域的事物指手画脚。这正是强行政权过度扩张的一个体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政府的表彰和奖励,有些时候并不是所有志愿者都乐见的。在志愿者的内心深处,他们的志愿行为并不期冀从政府那里获得肯定或者认同,他们的行事是建立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的。政府的表彰和奖励未必会起到正向的激励作用,源于理念上的差距可能使得志愿者对政府的政治认同并不抱有积极态度,反倒会将其当作一种负担。必须建立起一种能够获得志愿者和志愿组织认同的激励机制,在这种激励机制中,他们乐于接受主体授予的奖项,并将其真正看作是对自己的肯定。所以,政府可以考虑将政治认同权转交给志愿者组织内部的联盟或者权威组织,形成志愿组织内部的合法性认定权。

3.政策激励——更少的干涉更多的扶持

目前,我国的志愿组织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体制内志愿组织和体制外志愿组织,体制内志愿组织是我国志愿组织的主体。“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统计,北京市志愿组织绝大多数是体制内的组织,占超过80%的比重,而体制外民间组织仅占一成多。”(12)体制内的志愿组织在人员、资金、服务范围和服务方式的确定上往往需要听取行政组织的指挥,从而也就带有强烈的对行政组织的依附色彩。即使是体制外的志愿组织,由于准入法规的诸多障碍、行政管理的严格规范,导致我国很多社区志愿组织并没有登记在册,游离于法律规范之外。这大大抑制了社区志愿组织健康发展的积极性。借鉴西方志愿组织的管理模式,在英国志愿组织的类型多种多样,“一些组织是联邦制,一些组织是垂直型,一些组织是科层制,其他则是集体、合作、网络或者联盟型的组织……同时,地方性组织往往通过志愿服务理事会等中介网络,或者通过志愿组织联合理事会等全国性机构联系在一起”(13)。所以,政府在对社区志愿组织的管理上要“松手”,给社区志愿组织更多的自主权、更少的干涉。让志愿组织学会自我管理,“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都分别有自己的大型伞形组织,负责对全国志愿组织进行管理和服务。其中,英格兰志愿组织理事会(NCVO)是英国目前最有影响的志愿组织联盟,甚至在欧洲也比较有影响。”(14)更少的干涉,相信社区志愿组织能够自我组织好,更多的扶持,在政策层面给予它们有利的发展政策,也是对社区志愿组织的极大激励。

(二)社区志愿组织激励的社会视角

良好的公民社会氛围就是对志愿者的无形激励。组织行为学研究表明,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很大程度上情景环境型塑了人们的行为。对于社区志愿组织来讲,同样如此。社区志愿组织从事的活动不同于经济活动的以利润追求為导向,而是其组织成员自愿自发的行为。如果没有外在的社会环境的支持,这种自愿自发的行为就会缺少持续性和稳定性。所以,加强对志愿组织的激励,还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社会认同、慈善捐助和社会自治三种激励要素。

1.社会认同——志愿文化的激励作用

任何形式组织的发展都要依托其所在的环境,社会认同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境要素。对于社区志愿组织来讲,社会认同有很多体现方式,其中之一就是志愿文化。志愿组织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繁荣的志愿文化。志愿文化的水平高低,就是整个社会对志愿组织悦纳程度的反映。现代西方社会发达的志愿组织水平,是与其社会中浓厚的志愿文化氛围分不开的。这种志愿文化孕育于基督教的一系列思想和教义之中,基督教劝诫人们要爱上帝、爱邻人,“仅仅因为上帝一开始是无条件地爱我们的,我们才会被命令去爱上帝,才能够坚定地爱上帝,也才能够像爱我们自己一样爱邻人”(15)。《新约》中“慈爱”描述了三种人际特征:“(1)对他人之善的无条件的承诺; (2)平等地照顾他人的福祉;以及(3)热情地服务他人,为了他人之故而自我牺牲。”(16)可见,正是这种源远流长的基督教文化塑造了奉献爱人的志愿文化。而这种奉献文化反过来又会强化志愿行为。所以,塑造一种积极的志愿文化,是对社区志愿组织的很好激励方式。我国虽然没有西方基督教孕育的志愿文化,但是上千年的儒家文化同样也在讲述一个奉献爱人的故事。儒家思想倡导人们为社会为他人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对自私自利的行为也是大加批判。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子,形成一种志愿风尚、志愿文化。当每个人都沐浴在志愿文化的春风中时,志愿组织的发展必然就会突飞猛进。

2.慈善捐助——资金支持与精神声援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慈善不仅是最卓越的美德,而且是所有其他美德的“形式”,以至于如果没有慈善或善良意志,它们无法被严格地称作美德。在美国,“95%信仰上帝的美国人,把慈善理解为一种无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否则就是整个国家的耻辱、社会的悲哀,人自身也会因上帝震怒而受惩罚。”(17)这种强烈的慈善信念,促使美国人积极奉献自己的财物、精力、时间来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在自己无法亲身参与社区志愿组织的时候,他们也会捐赠志愿组织,通过志愿组织来实现自己内心的行善意念。正是这种对慈善的执著信念,使得美国的志愿水平领先世界。在慈善捐助中,主要是个人的慈善捐助,“从慈善捐赠的来源结构看,美国慈善捐赠中75%以上来自个人,来自公司的慈善捐赠只有约5%;而在中国,来自个人的慈善捐赠不到20%,大部分慈善捐赠来自企事业单位”(18)。不仅在美国,世界上其他一切志愿组织水平较高的国家,都离不开慈善捐助的支持。慈善捐助的意义远不止于为志愿组织的发展增添物质基础。因为在物质捐助的背后体现的正是一种精神,一种肯定。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也激励着志愿者和志愿组织不断发展。 

3.社会自治——社区志愿组织的成长土壤

“社会自治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公民的主体意识,培养公民的新型政治文化,调动公民的参政积极性,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提高公民的治理能力,塑造公民的政治认同和社会团结。”(19)社区本身就是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的自治程度与社区志愿组织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自治程度高,社区自治就发展得比较完善。而完善的社区自治同时也是志愿自治发展的积极促进因素。因为,志愿组织是一种成长于民间的自下而上的组织形式。社会自治正是其成长起来的肥沃土壤。“民间组织的成立、运行和解散是组织成员平等和自由意志的结果,不存在等级森严的科层结构,内部治理的根基不是强制和暴力,而是自愿合作的契约精神,因而,民间组织的内部治理体现出一种民主精神和合作。”(20)社区志愿组织是一种典型的民间组织,它的成长规律和运作机理也同样遵循自愿合作的社会自治精神。所以,促进社会自治的发展,也是激励社区志愿组织的一种方式。从另一角度来看,社区志愿组织的发展水平也是公民社会自治能力的一个表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是政治动物,都有渴望参政的意愿。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人们参政议政创设了诸多渠道,可是,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民社会的兴起,制度化的参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参与公共生活的要求。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志愿组织,期望通过这种方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所以,综合来看,社区志愿组织和社会自治是密切相关的,促进社会自治的发展会对社区志愿组织形成激励。 

〔参考文献〕 

〔1〕 江明修.第三部门:经营策略与社会参与〔M〕.台北:智胜出版公司, 2000. 26.

〔2〕李图强.志愿者与志愿精神: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在动力〔J〕.中国行政管理,2008,(11).

〔3〕〔美〕詹姆斯•P•盖拉特. 21世纪非营利组织管理〔M〕.张誉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5.

〔4〕〔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 56.

〔5〕〔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639.

〔6〕张庆武.中美志愿者激励的差异性比较〔J〕.中国青年研究,2008,(8).

〔7〕〔8〕〔9〕〔美〕莱斯特•M•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贾西津等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57,132,116. 

〔10〕 黄健荣.公共管理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94.

〔11〕党秀云,蒋欢.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困境、问题与对策〔J〕.新视野,2010,(3).

〔12〕孙婷.志愿失灵及其校正中的政府责任〔J〕.中国行政管理,2010,(7).

〔13〕Geoff Poulton,Managing Voluntary Organizations,JohnWiley&Sons,1988.

〔14〕丁开杰.英国志愿组织联盟与志愿者参与实践——以英格兰志愿组织理事会(NCVO)为例〔J〕.理论月刊,2009,(3).

〔15〕〔16〕Timothy P. Jackson,Wayne Proudfoot, Love Discon-soled, Meditations on Christian Charity (Cambridge Studies in Religion and Critical Thought)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p. 12,p.15.

〔17〕黄家瑶.中西方慈善文化的渊源比较及启示〔J〕.学术界,2008,(4).

〔18〕葛道顺.中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05.

〔19〕俞可平.更加重视社会自治〔J〕.人民论坛,2011,(6).

〔20〕 李茂平,阮东彪.民间组织的伦理价值诉求〔J〕.湖南社会科学,2011,(1). 

上一篇:酒店治理的实习报告下一篇:初三数学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