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基础知识(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全!!)(通用6篇)
音乐基础知识(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全!!) 篇1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的高低(频率)、长短(振幅)、强弱(时间)、音色(发音体性质)
音乐的形式要素: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色、和声、调式、小调的音乐特征: ①多数为分节歌形式
②节奏规整,节奏型丰富多变 他的表演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即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代表作品有:《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等。曲式、织体等
节奏: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 节拍:强拍与弱拍的均匀交替叫节拍
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合唱、齐唱、轮唱、重唱、对唱、独唱 合唱:由多人演唱多声部歌曲的形式,按照声部组合的声区和音色的不同分为同声、混声两种
齐唱:多人按照同度或八度的音程关系演唱同一个曲调(即多人演唱同一旋律的形式)
轮唱:多个声部按一定的时距相互追逐,演唱同一旋律,交叠出现时构成良好的和声关系
重唱:两个以上的少数人同时演唱的形式,每人唱一个声部,各自独立而又相辅相成
对唱:两个人对答式的演唱单声部歌曲 独唱:由一个人独立演唱的形式
常见的器乐演奏形式:独奏、重奏、合奏、协奏 独奏:由一个人演奏一件乐器的表演形式
重奏:每个声部均由一个人演奏的多声部器乐曲或演奏形式 合奏:按乐器种类不同进行分组,各组分别担任某一声部,共同演奏同一首乐曲;同类乐器分组共同演奏同一首乐曲也叫做合 协奏: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
主调音乐:是以一个曲调为主,其余声部作为伴奏以陪衬或加强这一曲调的作品
复调音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曲调以对位法的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
奏鸣曲:是一种由三个或四个相互对比的乐章组成的器乐套曲 交响曲:按照奏鸣曲的曲式原则作成的一种管弦乐套曲 奏鸣曲式:是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大部分
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声乐套曲:由若干首内容上有些关联的声乐曲组成的套曲 练习曲:是为练习某种乐器演奏和嗓音演唱技术而创作的乐曲 音乐会练习曲:技术练习与艺术创作的结合,将技术练习融合于艺术构思中,成为音乐会上常见曲目的乐曲
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作曲家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等其他姊妹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综合性音乐形式。是一种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
交响诗: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
印象主义音乐:19C末20C初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首创的一种音乐风格。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感受,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体系,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彩,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流传的特点。一般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
民歌的音乐特征:
①音乐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 ②旋律与该民族或得去语言紧密结合
③民歌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表现出来 ④节奏、节拍形式丰富
⑤曲式结构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用同一旋律反复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①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限制,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口头创作 ②民歌歌词和旋律不是固定不变的,在长期流传中会不断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和变化
③民歌依靠于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借助记谱法或其它方式 ④民歌不体现作者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 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如陕北《黄河船夫曲》、四川《打夯歌》、《川江船夫号子》等 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 ①歌词多与劳动有关
②节奏直接受劳动节奏限制,节奏鲜明,具有律动性 ③曲调多样,视工种而异
④歌唱形式视劳动者多少和劳动是否具有协作性分为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和
⑤曲式结构受劳动过程和时间影响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劳作时即兴创作、用以抒发感情的民歌 山歌音乐特征: ①歌词具有即兴性
②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广泛应用自由演唱音和拖腔 ③歌唱形式多样,以独唱为主 ④曲式结构短小,呈多样化
小调:是人民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中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
③歌唱形式以独唱为主 ④歌词格式多样
西北民歌特点:高亢、悠长,嘹亮,真假声相结合 陕北:《脚夫调》、《兰花花》 青海:《上去高山望平川》 山西:《绣荷包》、《刨洋芋》
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短调两种。长调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旋律悠长舒缓起伏较大,结构也较长大,具有抒情性(牧歌、赞歌、思乡歌),如《牧歌》、《辽阔的草原》;短调音域较窄,节奏较规整,结构也较短小,具有叙述性,如《森吉德码》、《嘎达梅林》。
藏族民歌:藏族的民歌常与舞蹈密切结合,常见的歌舞有堆谢(《正月十五那一天》)、囊玛(《阿玛勒火》)。民歌主要有山歌、牧歌、情歌等。《宗巴朗松》(是一首囊玛音调)、《酒歌》等 维吾尔族民歌:维吾尔族民歌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风格浓郁,歌词多采用比兴的手法,寓意深刻,衬词有长有短,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牡丹汗》、《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舞曲》等
少数民族代表乐器: 蒙古族:马头琴
新疆:冬不拉、弹布尔、手鼓、艾介克、热瓦普 藏族:扎木涅、根卡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抗日时期曾被填上《打黄沙会》的新词,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这首新民歌。这是一首带有明显山歌风格的小调。运用了“起承转合”、“鱼咬尾”的创作手法。(《相亲相爱》运用了《沂蒙山小调》和《谁不说俺家乡好》的素材)
《相亲相爱》《王大娘钉缸》:是流行于河南的地花鼓中的一个代表曲目,由一旦一丑两人表演。《孟姜女哭长城》:河北民歌
南方民歌特点:歌词比较含蓄、内在,善用比兴,旋律表现的婉转、流畅、细腻、抒情。云南:《小河淌水》、《弥渡山歌》
浙江:《对鸟》(采用吴地方言演唱,前两段徵调式,后两段羽调式)
湖北:《龙船调》、《幸福歌》(蒋桂英根据湖北天门的一首小调改编而成,采用领、合的演唱形式)四川:《康定情歌》
器乐(合奏包括锣鼓乐、弦索乐、丝竹乐、吹打乐等)江南丝竹:流行于山海、江浙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乐队有“丝竹板”、“清客串”两种。主奏乐器:二胡、笛,代表乐曲《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又名《薰风曲》)、《慢六板》
广东音乐:流行于广州、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主奏乐器:高胡、扬琴。乐曲短小精悍,音乐风格轻快活泼、缠绵细腻、流畅动听。代表人物:严老烈、何柳堂、吕文成等。代表乐曲:《娱乐升平》、《雨打芭蕉》 戏曲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 京剧
京剧是以皮黄腔为主的戏曲剧种,清朝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因此得名京剧。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进京,后经“徽秦”、“徽汉”两次合流,大约在1840年正式形成京剧。主要演员:
初期重要演员: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三位著名老生,称“三鼎甲”
谭鑫培(艺名“小叫天”)老生唱腔影响最大的“谭派” 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
京剧的声腔:西皮(快)、二黄(慢);唱腔:南梆子(西皮),四平调(二黄)
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京剧的板式:一眼板相当于2/4,三眼板相当于4/4,无眼板相当于1/4,散板,无板也无眼
京剧的伴奏:称“场面”,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为弦乐部分,主要过场音乐和为唱腔伴奏,三大件包括:京胡、京二胡、月琴;武场为打击乐部分,配合身段表演
脸谱:即脸谱化妆,用于净、丑行当,脸谱的不同色彩象征不同性格
红色:忠贞、英勇 如关羽 黑色:正直、无私 如包公 白色:阴险、疑诈 如曹操 蓝色:刚强、有心机 如窦尔敦 绿色:顽强、暴躁 如程咬金 黄色:凶狠、残暴 典韦
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是将我国京剧艺术引向世界的第一人,梅兰芳对京剧的贡献:
①成功地突破了原来京剧旦角青衣与花旦的严格区分,实现了两者逐渐统一的改革主张
②创造了许多以旦角为主的“古装新戏”,如《黛玉葬花》、《嫦娥奔月》等
③在戏曲表演以及舞台装置、布景、服装上都进行了革新尝试 现代京剧:广义的现代京剧是指五四运动以后至今所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京剧。如梅兰芳的《抗金兵》、《郑霞姑》;狭义的现代京剧是指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戏曲改革创作的新京剧。如《海瑞罢官》、《红灯记》、《沙家浜》等。
《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生)《家住安源》(选自《杜鹃山》)柯湘(旦)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选自《红灯记》)李铁梅(旦)《雄心壮志冲云天》(选自《红灯记》)李玉和(生)地方戏曲
吕剧 山东 《李二嫂改嫁》
豫剧 河南 《花木兰》《朝阳沟》《穆桂英挂帅》 越剧 浙江 《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 评剧 河北 《刘巧儿》《花为媒》
昆曲 江苏 《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西厢记》 川剧 四川 《玉簪记》《彩楼记》“变脸” 粤剧 广东 《紫钗记》
黄梅戏 安徽 《天仙配》《女驸马》 巴洛克时期音乐特征:以沉重复杂的复调音乐为主,宏伟壮观,充满活力。
巴赫:巴洛克时期德国著名作曲家,他的创作除歌剧外,各种声乐和器乐体裁无不涉猎。被称为“复调音乐大师”
声乐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创作近300部教堂康塔塔现存195部(《宗教改革康塔塔》等),5部受难曲中完整保存2部《马太受难曲》(共78首分曲,被誉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和《约翰受难曲》。
器乐作品: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用遍了24个大小调;《勃兰登堡协奏曲》,《戈登堡变奏曲》、《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是300年来复调技术的总结性作品,《G弦上的咏叹调》,《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艺术成就:
①《平均律钢琴曲集》首次将十二平均律全面系统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实践中,有力地证明了平均律的优越性
②把复调音乐技巧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总结了中世纪以来的复调音乐写作技术。
③高度的复调思维与新颖生动的主调手法并用,使巴赫成为音乐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人物 ④他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者 ⑤使巴洛克时期的器乐发展到巅峰
亨德尔: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在歌剧和清唱剧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巴洛克音乐向古典主义音乐过渡的重要音乐家。歌剧:《尤利乌斯·凯撒在埃及》、《塔梅》拉诺》、《罗德琳达》、《奥兰多》
清唱剧:23部清唱剧《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犹大·马加比》
器乐作品:两部乐队组曲《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 古典时期音乐特征:以简介、明快的主调音乐为主,崇尚理性、逻辑严密、内容充实,形式严谨、含义深刻、语言通俗 海顿: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
作品:《G大调第94“惊愕”交响曲》、《D大调第104“伦敦”交响曲》等;《D大调第63“云雀”弦乐四重奏》;清唱剧:《四季》、《创世纪》。
创作成就:确立古典奏鸣套曲的基本创作规范;确立近代乐队编制;确立弦乐四重奏的基本结构;确立近代协奏曲的基本结构 莫扎特:音乐史上最具天赋的音乐“神童”、古典时期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在格鲁克的基础上,提出“音乐第一,戏剧第二”的创作原则,为浪漫时期德国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品: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唐璜》、《女人心》等;《g小调第40“戏剧”交响曲》、《d小调钢琴协奏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大型声乐套曲:《安魂曲》
创作成就:古典时期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德国歌剧的奠基人,对当时古典时期各种歌剧体裁进行创新:突破题材范围(现实性);打破了体裁界限;提高喜歌剧的艺术性(性格戏剧);加强乐队、重唱在歌剧中的戏剧性表现;歌剧序曲暗示剧情(《魔笛》);运用器乐原则(奏鸣曲式)加强歌剧结构的连贯性
奏鸣曲式的写法逐步成熟;在海顿风俗性舞蹈风格的基础上,在主部主题中加入歌唱性风格(源于歌剧);增强主付部主题的对比;调性布局的多样性;加强管乐音色的运用
风格特征:古典主义风格的典型体现,在作品中体现三大要素的平衡:通俗的音乐语言,严谨的音乐结构,深刻的音乐内容。
贝多芬:“乐圣”,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集大成者,创作晚期使浪漫乐派的奠基人
作品:歌剧《费得里奥》;交响曲9部:《降E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d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等;钢琴奏鸣曲32部:《c小调第八“悲怆”钢琴奏鸣曲》、《升c小调第十四“月光”《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组成)。
勃拉姆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人们把勃拉姆斯、巴赫、贝多芬并列为“三B”。勃拉姆斯创作了除歌剧以外一切体裁的作品,常用无标题音乐形式,提倡音乐中的形式美,反对内容至上的原则,避免标题音乐形式。
格、贝尔格、韦伯恩,因他们的主要音乐活动都在维也纳,故被成为“新维亚纳 乐派”。
调性音乐:即有调性的音乐,调中的各音对主音有倾向性 无调性音乐:没有调性的音乐,代表作品勋伯格的《钢琴曲三首》、钢琴奏鸣曲》、《d小调第十七“暴风雨”钢琴奏鸣曲》、《f小调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等;钢琴协奏曲5部:《降E大调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等;小提琴协奏曲1部:《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序曲:《艾格蒙特》等;大型声乐套曲:《庄严弥撒》
创作成就:扩展和改变作品结构,增加音乐素材(内外)之间的对比冲突性;加强管乐音色的主要功能;标题交响曲的奠基人(贝六);创立声乐和器乐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贝九)
创作风格:英雄形象的多元体现,史诗性、戏剧性、悲剧性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征:
①反对崇拜理性,歌颂本能和情感
②从主观的角度去感受事物,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 ③注重不同艺术间的融合,追求更富想象力的表现
韦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歌剧《自由射手》,钢琴作品《降D大调华丽回旋曲“邀舞”》
舒伯特:浪漫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艺术歌曲之王”。他创作了600多首歌曲,叙事歌曲《魔王》(歌德),戏剧性歌曲《普罗米修斯》,《野玫瑰》,《鳟鱼》(舒巴尔特),《菩提树》(缪勒),《致音乐》,《小夜曲》等。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缪勒),《冬之旅》(缪勒),《钢琴五重奏“鳟鱼”》,《b小调第八“未完成”交响曲》(只有两个乐章),《C大调第九“伟大”交响曲》(《大交响曲》),钢琴曲《音乐瞬间》,《即兴曲》。
门德尔松: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首创无词歌体裁,把歌唱性旋律和钢琴织体结合成统一的整体,称为19世纪重要的器乐曲体裁。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莱比锡音乐学院”。使巴赫的《马太受难曲》重放光芒。
作品: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海涅词),《第三交响曲“苏格兰”》,《第四交响曲“意大利”》,序曲《芬格尔山洞》,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钢琴曲集48首《无词歌》
舒曼: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并向公众推荐了肖邦、勃拉姆斯等
作品:用歌德、拜伦等人的诗谱写的《桃金娘歌曲集》(《奉献》、《核桃树》等),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与生活》,钢琴套曲:《蝴蝶》,《狂欢节》《童年情景》(分曲:“梦幻曲”)柏辽兹: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代表作曲家,著有《配器法与管弦乐队研究》(又称《配器法》)。他是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创导者,创作的所有交响曲和管弦乐序曲都是有标题的,某些作品还有具体情节和文字说明
作品:《幻想交响曲》被认为是音乐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的标题交响曲,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柏辽兹最大的交响乐作品,传奇剧《浮士德的沉沦》(歌德),《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取材于拜伦的长诗),序曲《罗马狂欢节》。
比才: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现实主义歌剧开创人,代表作品:《卡门》(《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或《哈巴涅拉舞曲》)、《阿莱城的姑娘》。《卡门》是法国及世界歌剧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也是西方音乐史中最突出的几部歌剧之一。
F.Chopin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他的音乐蕴含着波兰民族精神。舒曼曾说肖邦的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他是唯一一位把主要创作精力集中在钢琴上的作曲家,把钢琴音乐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被人们誉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作品:《降E大调夜曲》,27首练习曲《c小调“革命”练习曲》、《降G大调练习曲》(《黑键练习曲》),4首叙事曲《g小调叙事曲》,《降E大调华丽圆舞曲》、《葬礼进行曲》。
李斯特: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新德意志学派”的带头人,交响诗是他在音乐体裁方面对西方音乐最重要的贡献。创作重点为交响乐和钢琴音乐,被成为“钢琴之王”
作品:13首交响诗,《前奏曲》(拉马丁),《塔索》(拜伦),《英雄的葬礼》,两首带合唱的交响曲《但丁交响曲》和《浮士德交响曲》;13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十二首《超级练习曲》,以及钢琴小品《爱之梦》等。
艺术成就:首创了交响诗体裁,为管弦乐创立了新的形式他创作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渗透了匈牙利民族的音乐特点,成为后来民族乐派的先声;他的超级练习曲创造了钢琴演奏领域的辉煌技巧,极大地丰富了钢琴教学与演奏;晚期作品中致力于探索新的技法,如运用全音音阶、五声音阶,对瓦格纳和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瓦格纳: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剧作家,浪漫主义歌剧的改革者,乐剧的倡导者。他把自己创作的歌剧成为乐剧,撰写理论著作《艺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品》、《歌剧与戏剧》等。歌剧创作:《汤豪瑟》和《罗恩格林》(《婚礼进行曲》)。这三部歌剧也反映了瓦格纳积极改革歌剧的意向,《汤豪瑟》开始使用分曲结构与“场”相结合的形式;《罗恩格林》用“场”代替了分曲结构。
乐剧创作:代表作品有:《尼伯龙根的指环》(由《莱茵的黄金》、作品:艺术歌曲《摇篮曲》,大型声乐套曲《德意志安魂曲》钢琴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圆舞曲之王”,他的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被称为“圆舞曲之父“。作品: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波尔卡《闲聊波尔卡》、《雷鸣电闪波尔卡》
罗西尼: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写了38部歌剧,被称为“美声歌剧”
作品:喜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威廉﹒退尔》等。他在遵循意大利传统歌剧创作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歌剧改革,缩小了宣叙调与咏叹调的区别,把歌剧中独立的分曲形式发展成“场”的结构,并在音乐高潮时创用了“罗西尼渐强”的表现方式。他复兴了意大利歌剧艺术,使它与德国歌剧、法国歌剧形成抗衡。威尔第: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作曲家。
作品:26部歌剧,《弄臣》、《茶花女》、《阿依达》、《奥赛罗》 普契尼:意大利作曲家,《波西米亚人》(《艺术家的生活》“多么冰凉的小手”,“人们叫我咪咪”)、《托斯卡》(“为艺术、为爱情”)、《蝴蝶夫人》(“晴朗的一天”)、《图兰朵》(“今夜无人入睡”)等。民族乐派音乐特征:
①以反映本民族的历史和人民生活为主体 ②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③大量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格林卡:俄国作曲家,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奠基人,被称为“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格林卡的创作有三种因素组成,即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因素,俄国城市音乐文化,以及西欧古典与浪漫主义音乐技法,这三种因素的综合,使格林卡的音乐形成自己的特有性格,并奠定了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基础。
代表作品有: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伊万﹒苏撒宁》,4部管弦乐《幻想圆舞曲》、《阿拉贡霍达》、《马德里之夜》、《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采用两手民歌做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管弦乐变奏曲
强力集团:又称“五人团”,是俄国民族解放运动中于19C60年代形成的一个音乐团体,中心人物是巴拉基列夫,其他作曲家有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鲍罗丁: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穆索尔斯基:管弦乐曲《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曲《跳蚤之歌》
《荒山之夜》是一部富有俄罗斯民族色彩的交响音画,是一部标题性的单乐章乐曲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歌剧《金鸡》、《沙皇的新娘》,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西班牙随想曲》 柴可夫斯基:俄国作曲家
作品:歌剧《黑桃皇后》、《奥涅金》;3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6部交响曲,《b小调第六“悲怆”交响曲》;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12年庄严序曲》;钢琴曲《四季》;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
斯美塔那: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捷克音乐之父”。作品: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维谢格拉德》、《沃尔塔瓦河》、《沙尔卡》、《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塔波尔》、《勃兰尼克》),《e小调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小提琴与钢琴二重奏“来自我的故乡”》。
德沃夏克: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交响曲《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西贝柳斯:芬兰民族乐派重要作曲家,交响诗《芬兰颂》。格里格:挪威民族乐派作曲家,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第一组曲》和《培尔金特第二组曲》,其中的《索尔维格之歌》被誉为挪威的“第二国歌”。
马勒:奥地利作曲家,《第八“千人”交响曲》,第十部未完成)和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印象主义音乐特征:
①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感受 ②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体系,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彩 ③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 德彪西:法国音乐家,首创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代表作品有:钢琴作品《版画集》、两集《前奏曲》、两集《意象集》,其中作品均有标题,如《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前奏曲《牧神午后》、交响素描《大海》(《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波浪的嬉戏》、《风和海的对话》三个乐章),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
他的创作特征有:旋律失去主导地位,强调和声的作用,追求音乐的色彩与朦胧感,大量采用全音音阶、五声音阶及中古调式,善于使用小型体裁描绘自然和生活,表达主观的瞬间感受和直觉印象,营造出朦胧的气氛
表现主义音乐:20c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德奥兴起的艺术流派,主张艺术要直接表现思想的本质,内在的灵魂,代表人物:勋伯
《五首管弦乐曲》、独唱套曲《月迷彼埃罗》
十二音音乐:20C作曲技术之一,是无调性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代表作品勋伯格的《第三弦乐四重奏》、《华沙幸存者》 爵士乐:19C末20C初兴起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黑人音乐,源自美国的黑人民歌布鲁斯和钢琴音乐拉格泰姆,是非洲黑人音乐与美国音乐的结合。
《南部之子》由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爵士乐之父)创作并演唱演奏,乐曲表达了演奏者愉悦的心情。《不知为何》诺拉·琼斯(爵士乐公主)
格什温:20C美国作曲家,把爵士乐元素与音乐会结合,作品:《蓝色狂想曲》
中华民族音乐由宫廷音乐、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四部分组成
古琴:演奏形式有:琴歌(《阳关三叠))、独奏(《广陵散》、《流水》)
《流水》最早源于朱权《神奇密谱》,经清代琴家加工,刊于《天闻阁琴谱》
我国古代歌曲艺术的发展
①我国的歌曲艺术,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并发展,如神农氏时的《扶犁之歌》
②商周、春秋时期歌曲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诗经》中的《关雎》、《硕鼠》、《伐檀》等
③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经了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曲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阳关三叠》唐代名曲,歌词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律诗《送元二使安西》,因诗中“阳关”与“渭城”两个地名,又称《阳关曲》或《渭城曲》,又因其曲式有“三叠”(同一曲调作变化反复三次)的结构,又称《阳关三叠》。1954年,王震亚将词曲改编为合唱曲
《扬州慢》宋代姜夔所作词调歌曲。“慢”是词调歌曲的一种体裁,慢速抒情。十大古曲:
《高山流水》琴曲;《广陵散》琴曲;《平沙落雁》琴曲;《梅花三弄》琴曲;《胡笳十八拍》琴曲;《阳春白雪》琴曲;《十面埋伏》琵琶曲;《夕阳箫鼓》琵琶曲;《渔樵问答》版本较多;《汉宫秋月》筝曲、琵琶曲
学堂乐歌:中国清末民初新学堂唱歌课中教唱的歌曲。多数是填词歌曲,旋律大多采用西洋、特别是日本的歌曲曲调。沈心工:“学堂乐歌之父”,创办了音乐补习学校组织“音乐讲习会”,作品:《黄河》、《体操——兵操》(又叫《男儿第一志气高》)李叔同: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和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作品:《祖国歌》、《送别》;《春游》(我国第一部合唱曲)箫友梅:1927年在蔡元培支持下在上海创建了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被人誉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宗师”。
作品:《卿云歌》、《问》、《杨花》,合唱套曲《春江花月夜》、女声合唱《别校辞》;箫友梅在德国留学时期写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是我国作曲家第一首重奏曲;钢琴曲《哀悼进行曲》原名《哀悼引》,管弦乐作品《新霓裳羽衣舞》是我国第一部交响乐作品。
黄自:音乐会序曲《怀旧》、《都市风光》片头音乐《都市风光幻想曲》(美国交响乐团演奏的第一支中国作品);混声四部合唱《抗敌歌》(我国最早的抗日救亡歌曲);《旗正飘飘》;清唱剧:《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男声合唱),由韦翰章作词。此曲共是10乐章,但黄自只完成了七个乐章;《花非花》(唐·白居易)、《卜算子》(宋·苏轼)、《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踏雪寻梅》
教学理念:
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教材分析:
歌曲《雪绒花》是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真挚地倾吐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器乐曲《雪绒花》的配器较为丰富,有一定难度,但该曲目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认真的良好品质,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能力,养成他们在器乐学习中的集体合作精神,建设音乐的耳朵,享受音乐学习的乐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
1、学习用轻声唱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在合奏中培养认真的学习品质,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并享受合作成功的喜悦。
3、在综合表演中分享音乐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教具准备:
VCD光盘、竖笛、电子琴、各类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课前律动。演唱《青春舞曲》,用两种节奏做律动,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一、组织教学
多媒体播放网上音乐《哆来咪》,教师检查学生学具准备及座次、分组情况。
二、导入新课
刚才听的这首歌,你能说出它的名字么?(生答)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一首插曲,这部电影里还有一首比《哆来咪》更受瞩目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想听《音乐之声》和《雪绒花》的故事吗?
讲故事:
三、欣赏歌曲
1、多媒体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片断――《雪绒花》的演唱。生初听,感受音乐的旋律美。
师提示:当《雪绒花》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观看的听众非常激动,因为他们现在的祖国已经失去了往日幸福、安宁的生活。听众们怀着对祖国必胜的信心,一齐高唱起来,歌声使敌人胆战心惊。《雪绒花》在影片中完整地出现了两次,第二次比第一次更激动人心。
生复听,感受音乐的意境美。
2、讨论:《雪绒花》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我们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应该怎样来唱?
四、演唱歌曲
五、演奏乐曲
六、综合表演
七、总结下课
师:今天我们通过赏、唱、奏、演四个环节对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进行了学习,《音乐之声》的插曲除了课前同学们欣赏的《哆来咪》,我们今天学习的《雪绒花》之外,还有很多,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孤独的牧羊人》)这是一首很好听、很有生活情趣的歌曲,以后我们会学到,今天的课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炉。只有在歌咏或舞蹈者本人对音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了浓烈的情感,才能对音乐进行精彩的表现和创造。本课充分营造情景:教师充满深情的故事讲述和故事片插曲《雪绒花》演唱片断的欣赏,将同学们带进一个神圣的殿堂――有关于美的音乐的,有关于爱国的,有关于人间挚爱与真情的„„学生体验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他们的情感得到了一次荡涤。由此,他们产生了浓烈的学习愿望,在赏、唱、奏、创的教学环节中,他们尽情展示着对音乐的理解,表现着美的情感。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在课堂上得到体验和升华!
音乐基础知识(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全!!) 篇2
一、知识技能目标缺失原因分析
(一) 对知识技能维度目标理解的“失真”。
很多教师将“音乐教育效应主要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 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理解为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无教育效应, 可以不进行;将“不能片面强调技能技巧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理解为可以忽视其必要性, 将“不要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为“不能进行训练, 不要记忆知识”;将“要重视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与过程”理解为只要方法与过程而无须要求结果;将批判传统教学在知识技能方面对学生的过于专业的高难度要求理解为不要对知识的准确性、严谨性进行要求;将批判“传统教材过于强调 (知识技能内容) 自身严密的逻辑体系及时序安排”理解为新教材中知识技能内容将不再遵循其自身的系统性、按由浅入深的梯度有序地显现, 教师可随意取舍。
(二) 对知识技能维度的教学内容解读模糊。
传统音乐教学大纲由于是学科本位的, 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知识与技能分为唱歌、欣赏、器乐、识谱、小学另加唱游, 并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梯度性原则提出很具体和详尽《分年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师很容易抓住教学内容的程度和进度。新课标是从三个维度, 分四个领域 (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按三个学段来呈现教学内容的, 它走出学科本位、突出审美本位、强调情感态度、提出了过程方法、加强了文化联系, 鼓励了创造表现。广大教师对新课标的教学内容和《分学段的内容标准》出现不甚理解或理解含糊的现象。
例如合唱, 它是表现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提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 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 应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合唱教学可从轮唱开始, 逐步过渡多声部合唱。”很多教师会马上对“感受”敏感起来 (因为新课程就是提倡感受体验) , 即而会出现“是让学生感受而已, 而不能象旧的大纲提倡的注意声部的和谐均衡”的理解, 并且这种理解马上会在7-9年级“演唱”内容的表述中证实, “能自信地,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积极参与齐唱、轮唱及合唱, 并对指挥的起、止表情做出正确的反应。”新课标的确没有要求学生合唱要达到声部的和谐均衡。因此, 在组织合唱教学时, 教师不敢对多声部的声音做任何美感处理, 认为课标中没有注明就应当要极力回避。正因为这样的理解, 教师很迷惘说:“现在, 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教合唱了。”
(三) 看不见新教材内部隐含的知识的序。
传统音乐教材是按以知识序为基础来体现教材循序渐进的单向线性运动的编写。多少年来, 教师们已习惯了这种可以看得见的知识点联结教材编写方式。而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等, 提出“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标准以及音乐与社会生活的渗透, 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综合和艺术之外其他学科的综合。因此, 知识的序与学生认知的序, 教学序以及主题单元共生于新教材当中, 既有单向线性的序, 又有双向呈跳跃、曲折形式的教学的序, 认知的序, 还有主题单元没有封闭, 横向辐射的放射状运动。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为例。一年级上册《音乐中的动物》通过小猫、小鸭、小鸡的叫声来感受音的长短二年级下册《音乐中的动物》用鲸鱼喷水图强化学习换气记号;三年级上册《金钥匙》用小男孩拍皮球的图片, 帮助学生学习顿音记号并掌握其短促、弹性的唱法;下册《可爱的家》通过火车来学习4/4拍的含义, 并通过小女孩的身势学习4/4拍的强羽规律。在这一条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教学序进行中, 我们能发现这里即体现了小学低年级学生借助图画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和由易到难的认知序, 又有隐含在学生认知序当中的一条明晰的知识的序即“音的长短、节奏、记号、拍子、强弱规律”, 由于这条知识序隐含在学生认知序当中, 并且出现跳跃 (在不同学年) 以至于不易于察觉出来, 这是将学生认知序、知识序、教学序以及教材本身的序结合得比较好的例子。因此, 教师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各种序当中找到知识技能的序, 是教师们成为教材开发者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二、知识技能信念的重塑
引起知识技能目标缺失的现象有很多因素, 不仅是教师的问题, 但教师作为将课改精神、课程标准、教材价值转化为学生素养的实施者, 不得不承担起自我重塑知识技能信念的重任。只有客观、准确、理性认识知识、技能的必要性才能驱散心中的痛, 并排除由此产生的一切自我矛盾、自我怀疑、轻松上阵投入到新课改的大潮中去。
(一) 坚定知识、技能是必需的信念
不同的学科知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学校教育, 必须要实现学科知识的教育学转换——将学科体系的专门知识转换为教育体系的专门知识, 转换的结果便是课程知识, 它与原学科知识是有差别的, 最大的差别在于它考虑和依赖教育的特点, 使学科知识现象化、生活化、适合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 以利于学习者学习、理解和内化。这种转换本身并不消解学科知识本身的知识性质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音乐学科知识转换为音乐课程知识, 并通过教材形式具知识性质和它内在逻辑。新课程对旧课程的改革, 从知识角度来看, 就是改变旧课程知识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例如将音乐学科知识不加转换直接带入课堂或转换上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等。新课程不是不要知识, 而是对学科知识进行的科学化、合理化的转换。
在音乐学习中, 技能不是唯一的, 但没有技能的音乐教育也是不可想象的, 技能性是音乐学科知识的特点之一, 我们不是摒弃技能, 新课程倡导的是如何使学科技能变为切实为学生能接受、能操作和运用的课程技能。新课程要改革的不是知识本身, 而是使学科知识更合理、更科学地转换为课程知识并使知识与审美的、情感态度的过程与方式形式统一。
(二) 知识技能不等于“知识技能化”
“知识技能化”是指以培养非专门化人才的普遍音乐教育将知识技能的范围、高度、难度, 按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音乐教育来实施开展的一种现象的统称。可是当前普遍音乐教育最遭批评的一个关键词, 但是知识技能并不等于“知识技能化”。要弄清这个问题, 还得从知识的专业化与专门化谈起。
通常来说, 学科知识是以特定对象为中心而聚集起来的专门的知识 (领域) , 它即是专门的, 也是专业的。专门知识和专业知识在这时是相关并一致的。专业知识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 具有精深化、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 (体系) ;而专门知识, 是以事类为分野, 通常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并为某种具体目的服务的特定的知识领域。我们认为, 音乐课程是以学科专业知识为背景并服务于音乐教育的专门知识。专门知识通常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种是专门化形式, 对应于培养专门化人才的课程, 另一种是非专门化形式对应于培养非专门化人才的课程即普遍音乐教育的课程。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这两种课程都是专业音乐知识, 归属音乐学科知识的范畴。它们是两类学科课程, 但都是同一种的索取范围, 组织结构和处理方式的不同。换句话说, 专业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的本质区别不是学科知识上的专业化 (知识、技能等) 区别, 而是专门化区别 (范围、程度、指向等) 由此可见, 中小学音乐课程是音乐专业知识, 只有当这种专业知识超越非专门化形式, 向专门化形式倾向的时候, 才能被称为“知识技能化”。这个尺度只能是在专门化区别 (范围、程度、指向等) 中寻找, 而不能拿知识技能本身来度量。因此, 知识技能是不够与“知识技能化”划等号的。除此以外, 既然中小学音乐课程是音乐专业知识, 那么, 它不可能以非本学科知识为其主要知识, 也不可能以学科常识和非专业知识为主导知识, 从这个角度来看, 一些专家批评现在的音乐课堂成为语言、美术、文化常识大拼盘, 而没有音乐本身学科性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坚定音乐教育不能走向知识技能化的极端, 但如果抽掉这些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即便是活跃的课堂, 师生互动, 愉悦的过程和方式, 但学生因没有对音乐形式综合认识经验, 很难达到通过音乐以至“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总之, 知识、技能在音乐教育中是必需的, 知识技能并不等于知识技能化。
摘要:音乐新课程确定了三维目标, 本文从音乐教师角度分析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技能维度目标缺失现象的原因, 提出了音乐教师要重新建立音乐知识技能的信念, 要认识到知识技能在普通音乐教育中是必需的, 知识技能不等于“知识技能化”。
关键词:知识技能,新课程,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 (J) 《, 课程·教材·教法》2005. 5
[2]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M)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 张楚廷《, 教学论纲》 (M) , 音乐教育出版社1999
浅谈音乐教师应扩大知识面 篇3
1 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如欧洲音乐的发展就可以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时期等等。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讲“美国音乐”这节课,我讲了美国的历史: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是一个移民国家,而且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量的非洲黑奴被卖到美洲,大量黑奴被卖到美洲,也把黑人音乐带到了美洲,美国于1776年独立后,所以黑人音乐就成了美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欧洲、非洲等不同国家的人聚集在一起,使美国音乐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特点。美国音乐在黑人音乐、欧洲音乐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到20世纪才具备了独特的风格,并取得了与西方音乐文化同样重要的地位。
又如,我在讲“中国民歌”时,讲了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也结合各地的地理特点来讲,比如: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音乐风格便也委婉秀丽;西北地区石山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所以民歌的音调也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
2 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布置学生在课前找到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歌《春江花月夜》进行学习,再找到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的音响资料进行课前欣赏,并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做到:一边朗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边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正式上课时,我制作了包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的投影片,一边讲解乐曲所描写的意境,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还一边让学生观赏那些景色优美的投影片。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由于做到了眼、耳并用,对《春江花月夜》所描写的艺术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有闻一多先生高度评价的“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的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对音乐欣赏相衬托,学生就做到了既较好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意境,又对唐诗《春江花月夜》有了音乐上的理解。课后,我布置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意境写一首诗或散文。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看,有不少文章、诗歌写得相当不错,既有诗歌的优美,也有音乐的韵味。
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最后两段“项王败阵”与“乌江自刎”中所表现的苍凉、悲哀与明朗欢快交替的情绪,我把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抄写在黑板上,学生就容易理解这两个乐段中“明朗欢快”的情绪是为了表现楚王项羽的最后英姿,以及后人对楚王项羽的较高评价。这节欣赏课引用了两首古诗,增进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又如,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用小黑板写出来,让一个学生一边听《思乡曲》,一边朗读《乡愁》。名曲配名诗,可谓是珠联璧合。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复习了初中时所学的那首著名诗篇。
再如,我在讲“中国民歌”时,讲到陕北民歌“信天游”,有不少同学对“信天游”不太了解。我给同学们演唱了一段“信天游”——“对面(价)沟里流河水,横山上下来些游击队”,然后举了初中课本贺敬之的《回延安》这首诗的例子,告诉同学们这就是用“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这样,同学们就很快掌握了陕北民歌“信天游”这种民歌及用“信天游”格式所写的诗歌形式。
3 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与美术也是姐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凝固的画面”,把美术称为“流动的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我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学生通过听音乐、看油画,就能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了。
又如,在欣赏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时,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大草原风光摄影。然后,让学生看着那张美丽的草原风光图片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学生欣赏作品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管弦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东西方音乐融合的交响音画。
4 音乐与政治的综合音乐作为一种文艺手段
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亿万人民起来保家卫国,《延安颂》号召了多少年轻人投身到革命圣地延安,投身到解放全国人民的伟大斗争中。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音乐作品也为当时的政治服务,也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如著名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一部经典作品,乐曲以抗日战争为历史背景,以黄河象征中华民族,歌颂中华民族的雄伟气概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由于这部作品创作于1969年,不免打上了“文革”的政治烙印,在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中加上了《东方红》的曲调。虽然加上了《东方红》的曲调,但并不影响这部钢琴协奏曲的价值。在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时,我向同学介绍了钢琴家殷承宗在回忆改编、创作《黄河》时的一些文章,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了当时的政治背景。
音乐基础知识(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全!!) 篇4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数学部分一般是由四部分组成的:高中数学、初中数学、初等数论与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高中数学这部分主要内容是:简易逻辑、数列、不等式、直线和圆的方程、圆锥曲线方程、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数学归纳法、概率与统计。初中数学部分主要包括数的分类、方程与不等式、简单函数、直线与圆、比例等等。初等数论:数的整除性、不定方程。而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小学数学知识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小学数学教学法。
对于高等数学中的考试内容现在已经进入了现在高中数学的教材中,而且这部分的内容考试不难。因此我将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放到一块看看考试的大纲。首先是简易逻辑,简易逻辑主要是考的是四种命题、充分必要条件。接下来是数列,数列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成为了招教考试的必考的内容。数列这部分考试内容是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的公式,一般情况下会和函数以及不等式结合起来一块来考察。考试的方式基本上与高考的水平不相上下,但是考大题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不等式这部分,主要的考点是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掌握均值不等式的运用,掌握简单不等式的一般解法,这部分的内容是解决函数、数列等知识的基础。
解析几何部分主要包括:直线和圆的方程,圆锥曲线方程。直线的要求是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倾斜率,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与一般式。掌握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以及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一般直线与圆一块来考,圆这部分的要求是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圆锥曲线主要是椭圆、双曲线与圆锥曲线的定义、圆锥曲线以及简单几何性质。除此之外,还有时候直线与圆锥曲线一块来考,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计算量比较大,在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出的可能性不大。立体几何中主要的考点是直线、平面与简单几何体。主要考察的是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多面体
柱、锥、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等等。概率与统计是现在教师招聘考试数学的必考环节,这部分主要的内容是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以及会计算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统计方面主要的考点是会用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常用的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集合与函数一般是在一块考的,集合的考察主要是集合的运算也就是并集、交集、补集以及子集以及区间的运算。函数主要是函数的基本性质如: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以及周期性以及图像问题。函数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就是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考点是公式的运用,公式主要有: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及正余弦定理。值得注意的是高中数学取消了的反三角函数,但是在招教考试中出现了,以及图像与性质。
极限、导数与积分,这部分主要的考点就是运算,极限主要是数列与函数,导数的四则运算以及简单的运用(单调性、极值)。常见积分的运算,以及利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计算定积分。
初中数学要考的内容是整除的整除性以及不定方程,这部分的内容的考点就是整除、约数、倍数、偶数、奇数、质数与合数。简单的不定方程的运算等。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几何部分,这部分有位置关系,比例等内容,基本上都是基本定理的运用,考察的知识不是太难。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部分,主要是案例分析,写教案以及教学设计。这部分要求考生对课本要做到基本熟悉,会写教案,也可以去网上当下一些来,但是有些不是很对,也希望大家能看我们华图招教网上的课程指导如何写教案。
音乐基础知识(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全!!) 篇5
(四)(博恩教育内部整理)301.意志行动的基础是随意运动。
302“眨眼反射动作”是不随意动作。
303.客体复杂,任务多,注意范围狭窄。
304.医生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是思维的间接性。
305.“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思维灵活性。30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307.教育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308.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群体差异、个体差异来体现的。
309.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310.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311.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主要指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312.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313.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314.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315.学校和家庭联系的方式有:互相访问、建立通讯联系、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以及举办家长学校。
316.德育过程中“知”指道德认识,它包括道德知识、品德知识、和道德判断、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317.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以及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
318.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一是启发式,二是注入式
319.杨贤江写的《大教学论》,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320.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21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五经、四书。
322.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23.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京师同文馆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324.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325.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
326.义务教育,也叫强制教育,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327.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328.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329.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辅助形式。
330.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辅导、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
331.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科教学渗透德育。
332.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课程计划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333.看书用红笔划重点,利用知觉选择性。
334.坐车,近物快,远物慢。月亮同方向是运动视差。
335.云彩飘动,好象月亮在行,云彩没动,这是诱动。
336.注意特点:指向性,集中性,注意是组织特性。
337.时间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
338.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个人本位论和 社会本位论。
339.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340.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341.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342.感觉限与感受性是反比关系。
343.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344.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345.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想。
346.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347.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348.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个人本位论主张。
349.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350.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351、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352.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特点。
35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354.人脑对直接作用感言的客观学习的综合整体反映是知觉,如看见红旗、立即认识它。
355、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356.远物模糊,近物清楚是空气透视。
357.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358.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一种社会活动。359.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功能。
360.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361.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
362.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要探索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刺激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
363.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学科的基本结构构建课程的理论。
364.任何知识都来自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桥梁。
365.因材施教原则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的。
366.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是加强基础、更新课程内容、加强课程现 367.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等特点。
368.教师必须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示范性。369.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70.人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人的身体的发展,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发展。371.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指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用以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
372.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373.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374.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被称为癸卯学制。
375.兴趣的稳定性是持久性的品质特征。
376.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377.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语言直观。378.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说服教育),基本途径是教学。
379.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80.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不同,动机分高尚和低级。
381.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382.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382.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
383.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384.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 385.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386.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387.教育法规定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利,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388.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89.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390.遗传是指人们从上代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些先天的生理解剖的特点,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可能性。
391.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谈梅生津。
392.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生产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
393.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与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是需要。
394.马斯洛需要层次中最低是生理需要,最高是自我实现需要。
395、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96、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96、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397、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398.班主任是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399、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400、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山东教师考录信息查看关注:
博 恩 教 育 :
中华教师网校:http://官 方 微 信 :born_edu
音乐基础知识(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全!!) 篇6
一、单项选择题1、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低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A、《大教学论》B、《学记》C、《普通教育学》D、《教育论》
2、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
A、教育手段B、教育内容C、教育方法D、受教育者3、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指()
A、教育必须为当前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社会生活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工农相结合4、1904年,请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学制度的残余,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需要21年,至通儒需要26年。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
A、六三三制B、五四学制C、壬寅学制D、癸卯学制
5、()是指将源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课程内容以一定的方式与一个主题、问题、或源于真实世界的情境联系起来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是学生掌握综合性知识并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A、本校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显性课程
6、()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体系严密,逻辑清新的学科知识。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D、分科课程
7、从教师教的方面分析,()、上课、课后教导工作和教学评价等构成了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A、预习B、备课C、检查作业D、测验
8、古罗马的()在他所写的《雄辩术原理》中,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
三个循序递进的学习过程理论。
A、奥苦斯丁B、苏格拉底C、昆体良D、西塞罗
9、“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感觉的()现象。
A 对比B.产生别感受性C.适应D.后象
10.人们进入百货公司,每个人注意的东西都不同,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11.情绪对认知过程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取决与人们认知过程的()
A.知觉状态B.心理状态C.心境状态D.动机状态
12.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13.()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有严重的焦虑感。
A.抑郁症B.恐怖症C.焦虑症D.强迫症
14.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
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恢复正常水
平。考试后有持久的不能松弛下来。
A.上学焦虑B.交完焦虑C.课堂焦虑D.烤熟焦虑
15.进行德育有赖于学生的社会交往、共同活动,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社会
交往和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这样的德育
原则是()
A.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二.辨析题
1.美国学者劳伊德?特朗普提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
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实施大班上课,即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和在一起上课,由出类拔萃的教
师担任;小班研究,每个小班20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研究,讨论大班的授课材料:
个别教学,主要由学生独立作业,部分作业指定,部分作业自选。其教学时间分配为:大班
上课为20%,个别教学占40%。目前,这种教学形式尚在实验学校中实验。
2.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
能力的方法。
研究法突出的优点是:能使学生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逐步
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形成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刻苦钻研,攻克难关,获取真知的意志和精神。
研究法的基本要求:《1》正确选定研究课题。《2》提供必要的条件。《3》让学生独立思考
与探索。《4》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3.个人本位论的主要观点。《1》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2.》教育除了满足社会
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3》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
4.1983年9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1985年,《中国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三个面向”写入教育方针:“教育
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
5.卢俊极力主张自然教育。所谓的自然教育是指儿童内在的身心发展,他所阐述的三种
教育(自然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的关系,深刻的揭示了教育(包括环境影响)必
须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开启了教育心理学基础研究。
三.简答题
1.心理辅导的认知疗法2.焦虑症3.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4.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5.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四.材料分析题
1.语文教师将评过的试卷发下来后,学生们开始议论各自的成绩。小梅考的很糟,她认
为自己不是写作文的料,总是不能写出老师所要求的东西。小康也没有考好,但他知道自己
这段时间没有好好用功,已经预料到自己的不好。他想多花点时间,争取下次不再出现这样的情况。小芳一看到自己只得了B,很吃惊。他认为是老师没有好好读他的作文。小齐只得了C,但他并不觉得倒霉,因为他从来就没好好学习这门课,能及格他已经很高兴了。
(1)请根据归因理论分析案例中四名学生对考试成败进行归因的特点。
(2)如何利用归因理论改变案例中消极归因学生的倾向,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许多优秀学生总结出的考试复习方法如下:第一,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上,不彻底搞懂绝不放手。第二,要及时巩固,防止遗忘。复习要在课后及时进行,但不能一曝十寒。第三,在复习时候,要善于将抽象的知识和材料形象化,进行生动丰富的想象。第四,背诵文章时,要加强对中间部分材料的重点识记。第五,要合理安排好复习内容,一次识记内容不能太多,并且要达到过度学习。
请你根据有关遗忘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所蕴含的影响遗忘的因素。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范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2.D【解析】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
3.C【解析】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指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D【解析】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学制”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成,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需要21年,至通儒院需要26年。这是我们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
5.B【解析】综合课程是指将源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课程内容以一定的方式与一个主题、综合性知识并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6.D【解析】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体系严密、逻辑清晰的学科知识。
7.B【解析】从教师教的方面分析,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和教学评价等构成了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8.C【解析】古罗马的昆体良在他所写的《雄辩术原理》中,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递进的学习过程理论。
9.C【解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感觉的适应现象。
10.A【解析】人们进入百货公司,每个人注意的东西都不同,这是知觉的选择性。
11.C【解析】情绪对认知过程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取决于人们认知过程的心境状态。
12.A【解析】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岁。
13.A【解析】抑郁症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有严重的焦虑感。
14.D【解析】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时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
15.D【解析】进行德育有赖于学生的社会交往、共同活动,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社会交往和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这样的德育原则是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二.辨析题
1.√【解析】美国学者劳伊德?特朗普提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实行大班上课,即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和在一起上课,由出类拔萃的教师担任;小班研究,主要有学生独立作业,部分作业制定,部分作业自选。其教学时间分配为: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占20%,个别教学占40%。目前,这种教学形式尚在实验学校中实验。
2.√【解析】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研究法突出的优点是:能使学生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逐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形成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刻苦钻研,攻克难关,获取真知的意志和精神。
研究法的基本要求:《1》正确选定研究课题。《2》提供必要的条件。《3》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4》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3.×【解析】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1》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2.》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3》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
4.√【解析】1983年9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中国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三个面向”写入教育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
5.√【解析】卢俊极力主张自然教育。所谓的自然教育是指儿童内在的身心发展,他所阐述的三种教育(自然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的关系,深刻的揭示了教育(包括环境影响)必须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开启了教育心理学基础研究。
三.简答题
1.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阿尔波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阿伦、T、贝克(A、T、Beck)和雷米(V、C、Raimy)的认知疗法(CT)以及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CBT)。
认知行为疗法具有以下特点;(1)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2)j假设心里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3)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4)通常是一张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所有认知行为疗法都建立在一种结构性的心里教育模型之上,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赋予求助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在治疗之中和治疗之外都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同时都注意吸收各种认知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
2.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中学生情绪障碍的一种,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这是将焦虑作为一种独特的神经症来看。另一方面,焦虑也是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等在内的各种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焦虑是有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正常人在面临压力情境特别是在个人自尊心受到威胁时,也会出现焦虑反应,但他的焦虑与客观情境的威胁程度是相适合的。焦虑症的表现是: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作过度反应,难以做决定。在躯体症状方面,有心跳加快,过度出汗、肌肉持续性紧张、尿频尿急、睡眠障碍等不适反应。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的不能松弛下来。
学生焦虑症状产生的原因是学校的统考、升学的持久的、过度的压力;家长对子女过高的希望;学生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等。某些人具有容易诱发焦虑反应的人格基础:遇事易于紧张、胆怯,对困难情境作过高程度估计,对身体的轻微不适过分关注,在发生挫折与失败时过分自责。这些人格倾向可称为焦虑品质。
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无论考试的结果如何,都将不会是最后一次”,对于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3.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4.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课外活动的内容,是根据教育的培养目标、课外活动的具体要求、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校内外实际情况来安排。课外活动广泛、形式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六类:(1)科技活动;(2)学课活动;(3)文学艺术活动;(4)体育活动(5)社会活动;(6)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5.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组建的群体发展为坚强的集体,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组建阶段:这时,班从组织形式上建立起来了。不过班的核心和动力是班的组织者—班主任。他必须对学生提出明确的集体的目的和应当遵守的制度与要求,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活动,促进集体发展。这时集体对班主任有较大的依赖性,不能离开他的监督独立的执行他的要求。如果班主任不注意严格要求,班就可能变得松弛、涣散。
(2)核心初步形成阶段:它的特点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一定的友情与信赖,学生积极分子不断涌现并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班的组织与功能较健全,班的核心初步形成,班主任与集体机构一道履行集体的领导与教育职能。这时,班集体能够在班主任指导下积极组织和开展班的工作与活动,班主任开始从直接领导、指挥班的活动,逐步过渡到向他们提出建议,由班干部来组织开展集体的工作于活动。
(3)集体自主活动阶段:它的特点是,积极分子队伍壮大,学生普遍关心、热爱班集体,能积极承担集体的工作,参加集体的活动,维持集体的荣誉,形成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这时,班集体已形成,并成为教育的主体,能主动地根据学校和班主任的要求以及班上的情况,自觉地向集体成员提出任务与要求,自主的开展集体活动。
四、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1)小梅将考试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能力不够;小康将失败归因于内部不稳定的可控因素——努力不够;小芳将失败归因于不可控的因素——教师评卷;小齐将失败归因于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因素——运气。
(2)四个人中只有小康的归因是积极地。其他三个学生的归因都是消极的不可控的。要激发他们的学校机会,首先要改变他们的归因方式。引导他们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学习方法不当等可以控制的内部因素。其次,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2、【答案要点】影响遗忘的因素主要有:
1、遗忘进程受时间因素的制约;
2、识记材料很重要时,一般不容忍遗忘;
3、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进程有影响。有意义的材料比武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遗忘的慢;熟练地动作技能遗忘的最慢;
【音乐基础知识(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全!!)】推荐阅读: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11-14
2015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政治学科知识基础考点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12-17
音乐基础知识回顾09-15
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试题12-28
音乐基础知识 视唱练耳教学07-04
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填空题总结01-10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必备考点九)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