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600字

2024-10-14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600字(共11篇)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600字 篇1

1、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孩子暗地里悄悄所怀的爱情!

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

这和成年女人那种欲火炙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的热情集聚起来。

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

我一头栽进我的命运,就像跌进一个深渊……

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就只有一个人——就是你……

2、如果你叫我,就算我呆在坟墓里,也会涌出一股力量站起来,跟着你走。

3、“我的心紧张得像根琴弦,你一出现,它就颤个不停。我的心始终为你而紧张,为你而颤动;可你对此毫无感觉,就像你口袋里装了怀表,你对它的绷紧的发条没有感觉一样。这根发条在暗中耐心地数着你的钟点,计算着你的时间,以它听不见的心跳陪着你东奔西走,而你在它那滴答不停的几百万秒当中,只有一次向它匆匆瞥了一眼。”

4、你是我的一切,而别人只不过是从我生命边上轻轻擦过的路人。

5、我爱你,所以我希望我不成为你的负累。

我爱你,所以希望你能拥有更多的幸福。

我爱你,所以与你无关。

6、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得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事了。

7、你没有认出我来,那时候没有,永远,你永远也没有认出我来。亲爱的,我怎么来向你描述那一瞬间的失望呢——当时我是第一次遭受到没有被你认出来的命运啊,这种命运贯穿在我的一生中,并且还带着它离开人世;没有被你认出来,一直还没有被你认出来。

8、对我来说,这不是什么牺牲,因为大家通常称之为名誉、耻辱的东西,对我来说全是空的:你不爱我,而我的身子又只属于你一个人,既然这样,那么我的身子不管做出什么事来,我也觉得是无所谓的了。

9、因为你喜欢的只是轻松自在,嬉戏玩耍,怡然自得,你深怕干预别人的命运。你喜欢对所有的女人,像蜜蜂采花似的对世界滥施爱情,而不愿作出任何牺牲。

10、我不埋怨你,我爱你,爱的就是这个你:感情炽烈,生性健忘,一见倾心,爱不忠诚。

11、我又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孤单。你现在也许知道了,不,你也许只是隐隐感到,我是多么的爱你。可是谁,谁还会在每年你的生日老送你白玫瑰呢?花瓶将要空空的供在那里,一年一度的在你四周吹拂着微弱的气息,而我轻微的呼吸也将就此消散。我写不下去了,亲爱的,保重。 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就只有一个人——就是你……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600字 篇2

修辞理论家拉比诺维茨提出有四种读者:“ (1) 实际的或有血有肉的读者———特性各异的你和我, 我们的由社会构成的身份; (2) 作者的读者———假设的理想读者, 作者就是为这种读者构思作品的, 包括对这种读者的知识和信仰的假设; (3) 叙事读者———‘叙事者为之写作的想象的读者’, 叙事者把一组信仰和一个知识整体投射在这种读者身上; (4) 理想的叙事读者———‘叙事者希望为之写作’的读者, 这种读者认为叙述者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可靠的。”拉比诺维茨强调读者同时采取这四种立场, 而这种同时性是构成读者与虚构中的真实之复杂关系的主要原因。

在有这样四种读者的前提下, 来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会发现, 叙事读者与理想叙事读者没有什么明显区别, 而作者的读者与叙事读者在认为真实的东西中却存在着重要重合。因为两者都承认爱情在女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从R作家和陌生女人身上可以找到社会意义。但是, 在作家的读者看来, 陌生女人只是一个虚构事件的虚构人物, 而叙事读者看来, 她是重述自己身世的一个历史人物。也就是说:一个女人从13岁起就恋慕一个素不相识的年长男子, 并把这种爱近乎疯狂地无报偿地延续一生, 直到为他生了孩子乃至即将死去, 仍然不为这个男人所知, 这样的事件对于作者的读者来说, 只有在虚构中才有可能, 而对于叙事读者来说, 则绝对相信和接受这样的事实——具有牺牲精神的、追求绝对的善的爱的境界。

“假定拉比诺的叙事读者的定义需要修改:叙事读者即在虚构内部实际读者自行担当的观察者的角色。在担当那个角色时, 我们将始终相信虚构世界的现实。因此, 我们对叙事的情感反应大多衍生于我们对这个角色的参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叙事读者在担当这个观察者的角度时, 始终相信事件的真实性, 对那种痴迷、柔肠寸断的暗恋、无怨无悔的爱的境界的唏嘘感叹, 是叙事读者在角色参与中对叙事的情感反应。在阅读过程中, 我们在情感上被深深撼动, 就是因为我们“进入叙事读者的位置如此之深以至于未能同时参与作者的读者的角色。”就好比, 在观看戏剧的过程中, 有的观众跳上舞台去痛斥坏蛋阻止演出继续一样, 忘记了作者的读者的角色。叙事读者对于作者的读者的排挤和遗忘, 往往促成了阅读的情感力量的膨胀, 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阅读正是如此。

那么为什么叙事读者会如此深入, 遗忘或丢弃了作者的读者的角色呢?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叙述视角。我们知道整个文本包括两层故事, 经过的两次叙述视角的转换:先是叙述者就在R作家脑里或肩上的第三人称内聚焦叙述方式。当他打开了陌生女人的信的时候, 视角转换了:叙述者是第一人称“我”陌生女人。这时R作家变成了“受述者”。信读完, 又转回原先的视角。受述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杰拉尔德·普林斯的《受述者研究简介》1977。他认为, “用以区别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的逻辑也适用于区别读者 (或接受者) 、隐含读者 (或说话对象) 和受述者 (或表述对象) 。”受述者就是对应于叙述者的表述对象。

受述者的存在较明显的文本应该是第二人称叙述, 以“你”为叙述人的文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特殊性在于故事由信件讲述出来, 信件虽然是第一人称叙述, 却具有明确的受述者———收信人。如果是真实的私人信件, 应该是具有私密性的———受述者、隐含读者、读者应该合为一体, 别无他人。但在小说文本里, 信件只是叙事手段, 这封信在受述者R作家阅读的同时, 读者也开始了阅读。把隐私公开化是这个文本最特殊之处。“你, 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他”的好奇心突然被激起。此处, 陌生女人对于受述者R作家和对于叙事读者一样陌生, 好奇心可能比作家更为强烈。陌生女人———邻家女孩———美丽的少女———夜总会的女人, 这个阅读过程对于受述者是一个回忆思索的过程, 对于叙事读者却是窥探隐私的过程。

“受述者……是读者所看到的‘就在那里’的一个人, 是往往充当叙事者与读者之间中介的另外一个人。相反, 叙事读者是文本迫使读者承担的一个角色。”拉比诺维茨想要把他的概念和普林斯的区别开来。的确, 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 受述者就是充当叙述者和读者之间中介的人, 因为他的出现, 叙事读者才会有窥探隐私的阅读快感———我们在读本来只有受述者一个人才能够读、才应该读的东西。如果这个文本没有这样一个叙述安排, 而是把这个故事按照普通的全知叙述讲述出来, 而不是信件, 只是在最后说, “临死前, 她终于给他写了一封信, 告诉他这一切。”这将显得平淡许多。

众所周知, 茨威格对于心理学颇有研究, 所以对于人类隐秘心理的体察也是他小说的读到之处。但前人多半看到了茨威格小说内容中体现出的心理因素, 却没能发掘出他在小说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心理的揣摩与利用。人对于隐私的需求已经成为一种消费需求, 尤其在现代社会, “隐私不再是隐私, 是茶余饭后的甜点。”“英国报纸说英人爱隐私, 隐私消费是他们最大众性的文化消费。”内容取向正经的《泰晤士报》开张两百多年, 就没赢利过, 而《每日镜报》等一类专登名人隐私的小报, 发行量动辄几百万份, 而且广告源源不断。利用人的窥探隐私的心理, 作者巧妙地安排了阅读信件这一模式。而R作家在第一层叙述中已经被介绍身份———名作家。名人隐私向来都是饭后甜点。

一封写着“你, 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的信件, 这无疑具有设置诱饵的作用, 叙事读者就在这种诱惑下迫不及待地进入隐私的窥探。而这种引诱也是在“步步为营、诱敌深入”的叙述策略下展开的:“我的儿子昨天死了”这样的信件开头可以说是莫名其妙而又极具诱惑力的, 本来一个陌生人就已很奇怪, 又扯出儿子死了, 叙事读者和受述者同时陷入迷惘。随着叙述的渐进, 陌生女人———邻家的小女孩———美丽少女———夜总会的女人———自己孩子的母亲, 隐私终于成为了公开的秘密。但此时还没有结束, 叙述又转入第一层故事, 窥探作家的反应, 读到“他感觉到死亡, 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 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 她漂浮不定, 然而热烈奔放, 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隐私才彻底失去意义, 在隐私终结的刹那, 阅读嘎然而止。

在第一层次叙述中, R作家的出场是很正面的:著名小说家, 但读者无法得知他的其他方面。在第二层次的叙述里, 我们才得以全面了解作家的行为和环境, 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叙事读者, 从被告之在阅读一封来自陌生女人的著名小说家R的信件时起, 就已经开始了一次消费名人隐私的享受。事实上, 信件的内容也在证明阅读期待没有落空, 在对这个叹为观止的陌生女人的钦佩之余, 看到的是, 身为名作家的R原来有着如此放纵的私生活, 以至于这样一个女人都没能印入他的脑海。也看到了作家原来是一个拥有双重人格的人, “既有对外界开放的光亮的一面, 另外还有十分阴暗的一面, 这一面只有你一个人知道———这种最深藏的两面性是你一生的秘密, ”通过叙述者, 叙事读者幸运地获得这个R作家“一生的秘密”, 看到在外界显出光亮一面的R作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这个在情人面前爱得唯唯诺诺、极其羞怯的女人只有在私人的信件中才能够如此地坦露自己的灵魂, 一个女人的情感隐私更使叙事读者不虚此行。从13岁起就开始暗恋这个作家, 几乎属于一见钟情, “就在这一瞬间, 我这个还没有成年的姑娘一下子就成长为一个女人, 而这个女人从此永远属于你了。”这是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爱情隐私“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所察觉的爱情, 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 低声下气, 曲意逢迎, 委身屈从, 热情奔放, 这和一个成年妇女的那种欲火炽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餍的爱情完全不同。”这种不为人知的情感, 因为其隐秘性, 此时的叙事读者也是头一次知晓。十八岁时, “我”对“你”的激情一如既往, 只不过随着身体的发育, “它变得更加炽烈、更加具有肉体的成分, 更加具有女性的气息。当年潜伏在那个不懂事的女孩子的下意识里、驱使她去拉你的门铃的哪个朦朦胧胧的愿望, 现在却成了我唯一的思想:把我奉献给你, 完全委身于你。”这是少女成年后的情感隐私, 在此袒露在陌生的叙事读者面前, 大大满足了读者的窥伺心理。这其中, 有些细节在常人看来几乎是变态的:亲吻R作家的手摸过的门把, 收藏R作家扔掉的烟头。这样的行为在社会伦理之意义上是不正常的, 一个冠冕的女人显然不能把如此私人的一面告知陌生人, 所以陌生人绝无机会得知。通过写给阅读作家的信件, 读者才有了这种权利, 这种窥探隐私的心理满足感是其他阅读活动无法获得的。自始至终, “我”叙述的一切都属于不折不扣的个人隐私:心理潜意识、荒唐的欲望、不为人知的所作所为、几乎变态的举动等等。

所以, 在阅读过程中, 叙事读者因为扮演着窥探受述者和叙述者双方隐私的角色, 并不断地获得满足感, 所以在不知不觉中遗忘了作者的读者的角色, 自动丢弃了作者的角色, 完全相信了虚构的真实, 由此“入戏”而被深深吸引、震撼。

参考文献

[1]《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美]詹姆斯·费伦著陈永国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北京.

[2]《斯·茨威格小说选》[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著M.《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外国文学出版社1982北京.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篇3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演出时间:

2013.12.24~2014.1.5

演出地点:

北京国话东方先锋剧场

独角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根据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同名小说意向进行创意改编、再造经典的一次尝试。小说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原著的柔情与催泪笔法,成就了作家茨威格“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的称号。而自诩为“世界上最不了解女人的导演”孟京辉将不怕误读,在原著小说的雏形上背道而驰,将荒诞发挥到极致,讲述陌生女人和W先生“三次做饭与三次交欢”的疯狂爱情。食色性也!剧中每一次的做饭和交欢都是对爱的误导、伤害与折磨,复杂的心理活动随之被放大,象征感尤为强烈。这种背道而驰的距离感不仅极大地增强了戏剧张力,还能让观众在忍俊不禁的同时看到生活的残酷真相。

此次黄湘丽单人独技挑大梁,与生俱来的音乐才华被彻底激发,独自完成了12首歌的作词作曲以及编曲工作,并将在剧中自弹自唱。对于黄湘丽的音乐创造力,导演孟京辉表现出绝对的信心和高度的赞扬:“她有这个能量来表现自己。你看一下她的眼神就明白了。”作为黄湘丽音乐道路上的恩师,音乐人张玮玮这样评价:“一个人把自己的时间用在哪里,是能看到的。舞台上的每一个角色,都是丽丽对自己最好的认证。”

除了音乐天赋尽显,黄湘丽还将在剧中大秀厨艺,七道拿手好菜也会随着剧情的不断升温而出锅,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的交织通感将促成这场戏剧的感官盛宴。

在孟京辉戏剧工作室的六年里,黄湘丽先后出演过七部话剧,戏路百变的她塑造了无数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三个橘子的爱情》中的天使女孩,《蝴蝶变形记》中的朋克女郎,《恋爱的犀牛》中的柔美明明,《桃色办公室》中的湖南口吃妹……可以说,每一次的出场,黄湘丽都会令观众眼前一亮。而在即将上演的独角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黄湘丽将分别饰演青涩少女、自渎女青年、未婚妈妈、交际花、女巫、女神经病、变态狂魔等十个角色,百变戏路功力尽显。作为黄湘丽的头号粉丝,导演孟京辉称她为不可多得的百变女郎:“你见过黄湘丽的顶尖表演吗?我为她举手心跳拍案流泪震惊!彻底服了!”

iTALK文化看点

食色性也,这是一个有关于胃和阴道的故事。世界上最懂女人的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原著,世界上最不懂女人的导演孟京辉指导,中国剧坛百变女郎黄湘丽主演,岂能错过?!

即使外面天寒地冻,也要“动手动脚”,走出家门去感受热闹与狂欢吧,说不定你会找到学生时代的热血与激情。

《公主的盛宴》

“史上最好吃的舞台剧”

演出时间:2013.12.21~2014.1.18

演出地点: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

票价:500/380/280/180/80

公主得了一种爱“吃”的怪病,为了拯救公主,谁的美味能够打动公主就能招为驸马。顿时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厨神汇聚一堂,比“厨”招亲……所展现的厨艺并不是“煎炸蒸煮”,而是杂技、武术、歌剧、戏曲等多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甚至代表着街头流行文化的表演也被搬上了舞台并贯穿全剧。

浪漫中国——理查德·克莱德曼

中国巡演音乐会

演出时间:2014.1.11

演出地点:广州中山纪念堂

理查德·克莱德曼自1992年带着钢琴艺术来到中国,便成为大众心中憧憬的“浪漫钢琴王子”。二十多年来,他先后三十余次到中国进行巡回演出,历经七十余城市,总场次达四百余场。他的音乐不仅影响了一代中国乐迷,更对中国钢琴教育的普及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克莱德曼钢琴曲所代表的“浪漫、轻松、高雅、时尚的生活方式”近年来也逐渐成为人们的向往。

天空之城·久石让与宫崎骏动漫作品视

听音乐会

演出时间:2014.1.3

演出地点:北京音乐厅

久石让,中国年轻一代的动漫迷们都不陌生:宫崎骏的多部动画电影配乐皆出自他手。一位是日本动画电影的领军人物,另一位则是被誉为“东方威廉姆斯”的日本电影配乐大师,宫崎骏和久石让的作品足以让观众百听不厌。这次音乐会我们将以室内弦乐重奏的形式来完整演绎两位大师的电影音乐作品。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乐团

2014新年音乐会

演出时间:2014.1.2

演出地点:南京人民大会堂

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乐团经过几次世界大战浩劫之后,1989年得到重新组建,是目前世界上演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音乐的权威乐团,也是奥地利政府的驻家乐团,乐团当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演出更是出现数以千计的观众随音乐曲声大跳特跳圆舞曲的壮观景象,致使音乐会变成了舞会,曲终人不散。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600字 篇4

我认为这本书最可贵的是作者将女子的心理活动描写的那么真实,那么详细,仿若我们就是那名女子,守着卑微的爱情,感受那份爱情的气息,吞噬着我们的灵魂,从字里行间里感受女子对男子深深地爱意,为此而流泪,感动,哀叹这份爱情。其实,就像我们,在孩童时代爱过的那一个人,你会去注意他的一切,你会去把所有的目光都投注在他的身上,一直在以那些极为平常的小事做为回忆,一次又一次的记起,一次又一次的重温,不时扬起的嘴角,就已经是你最快乐的事了。就像女主人公一样,爱是一个人的事,我爱你,与你无关,绝望而高傲。

我推荐过这本书给很多人看,她们最后都在感叹怎么会有那么傻的女人,她的爱情不值得,她为一个并不认识她的人奉献了一生,却从来没有回报。在我看来,她的爱情是那么纯洁,不夹杂着任何外在物质,只是单纯的喜欢与爱慕,从那一秒钟起,她就爱上他了,像跃进了一个深渊。虽然女主人公在这种极其低微的爱情中度过了一生,但她是快乐的,她为爱他而感到快乐,她从没有后悔过,所以一切也就谈不上值不值得了。

能为了心底的那份爱情牺牲一切,也在所不惜,这又让我去重新思考爱情到底是什么,是两情相悦,是白头到老,是不离不弃,还是默默奉献……或许没有答案,而我认为,爱一个人就像一束阳光,哪怕他真的不知道曾经有那么一束阳光,但他能感受到温暖,就足够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5

13岁时,她就对这个没见过的文化人怀有好感,因为之前的对门邻居是个粗野的人,她看到他的仆人对人都彬彬有礼,称她母亲这么一个不受人尊重的寡妇为夫人,可想而知,主人该是个多么文雅的人?后来,他来了,是个小说家,人长得很帅,芳龄25岁,“豆蔻年华”呀,“你的脸上显得英姿勃发,一头秀美光泽的头发:真的,我惊讶得吓了一跳,你是多么年轻、多么漂亮、多么修长挺拔、多么标致潇洒。”起初的好感演变成了爱慕。正像她在信中所述:在你本人还没闯入我的生活之前,你身上就围上了一圈灵光,一道富贵、奇特和神秘的光华。好有一比,这种想象的瑰丽,多像网络中互不相识,只能凭只言片语去臆想的人事。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晕轮效应吧。它把对方无限的美化了、神秘化了。唯因如此,他才完美的无缝可插针。

这种镜花水月的完美和爱慕,使得小姑娘神魂颠倒,像中了蛊毒、吸了鸦片,使她花了自己一生的精力都没能戒掉。她每天躲到自己的房间里,倾听着他的细微的声音,“如果全世界,我也可以忘记,只要还有你的消息。。。”,只要知道他的消息,她就满足了。在倾听中,她知道他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不断的带着不同的女人来家里过夜。这种倾听的日子直到有一天,她的一个远房亲戚主动接触她们,甚至跟她妈妈求婚,就在他们打算搬出去到那个有钱的继父家去的时候,刚知道真相的小姑娘,一下子昏死过去了。因为她知道,这种倾听他的日再一去不复返了!继父家很有钱,也很爱她,她完全可以享受良好的教育,可是她非要自食其力。在她的抗争下,她又回到了这个日思夜想的小城,从事繁重的体力工作。每天下班后的夜晚,她都站在自己倾慕的人的窗下,凝视他。后来,他们相遇了,她多想他能想起他来,但他没有!他只是把她当作一个粉丝,一个美丽年轻的粉丝来对待,友好的邀请她到他的家里去。无论他是出于什么心理,姑娘绝对是毫不犹豫的跟随他,因为她太想跟他一起了。

她因此有机会跟自己钟情的男人相处三天。这三天里他对她很好,很温存。后来他说,他要出门旅游了,等回来以后,会给她来信的。她一直等呀等呀,再也没有等到他的召唤。就在那次离开他的家时,他顺便给了她几朵插在桌上花瓶中的白玫瑰。

这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每年他的生日,他都会收到一束白色的玫瑰花。

就这么几天的时间,她怀上了他的孩子。她忍受着那么多地的痛苦生下这个孩子,抚养这个孩子,她把对他所有的爱都放在这个可以被她牢牢地抓在手中孩子身上。为了能让孩子过着贵族孩子的生活,她出卖自己的肉体。这中间,她遇到过一些对他非常好的人,他们养着她们娘俩个,她也经常出入贵族们举办的活动。这期间,也曾遇到过他。有一次,看到这个美丽而又风韵的女人,他忍不住给她使眼色,勾引她,她就随他一起又一次来到了女人那么熟悉、那么魂牵梦绕的地方,仍然是一夜情,第二天早上,他对她说:我打算出门旅游,以后我会跟你联系的。她百感交集的说:我以前爱过的一个人,也喜欢这样说。她多么希望她能够认出她就是对面的那个小姑娘,就是那个跟他同居三天的少女,可是他没有。他一边对她说,他是不会忘记她的,一边往她的口袋里赛钱,她被击垮了!因为在他的心里她只不过是风月场中的女人!她狼狈的往外跑着,跟走进来的管家差点撞个满怀。一刹那间。管家认出了这个小姑娘!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来,她趁他还没回过神来的当口,就把那一叠钱,塞到了管家的口袋里。

后来,她的儿子惹上了流感死了,写这封信时,女主人也失去了活着的动力。她自己也惹上了病,考虑到

她即将不久人世,她再也忍不住了,把自己的脆弱、委屈一股脑写出来,她要告诉她至今仍然深爱着的他,她对他有多么的爱,爱了十几年了,直到临死前还是无怨无悔的爱着,可他一点都不知道。她要告诉他,他们曾经有一个孩子,那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孩子呀,他也不知道。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6

这篇文章是通过陌生女人的来信展开的。她在信中诉述她对他的爱慕,从她还是个孩子那时起,她就是他的了,一生中从未改变过,还为他生了个孩子,他给她最宝贵的礼物,然而孩子死了,她的世界也就坍塌了,她没有守护好对他们的孩子,他不能原谅自己,也没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因为他不曾记得过他,虽然她对他无所求,但孩子就是她对他的寄托,孩子死了,就更没有活下去的力量了。

“不和你在一起,我就不想幸福地、惬意地生活,我把自己埋进一个晦暗的、寂寞的世界里,自己折磨自己”,这表明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偏执的爱,在她得心里,她是为他所活的,没有了他,她的世界就不应该也不可能会是幸福惬意的,她为了他,愿意过痛苦的生活,把折磨自己当做是一种享受,她乐意折磨自己。寻求痛苦的刺激,来证明自己还爱着。就像她自己所说的“我悲伤,我要悲伤,看不见你,我就强迫自己过着清淡的生活,并且还以此为乐。”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600字 篇7

一、陌生女人的主动地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的是一个陌生女人对作家R的爱情故事。对作家R来讲, 他是个不知情者, 处在爱情中的被动地位。而对于陌生女人来说, 她对作家R却了如指掌, 完全处在主动地位。因此, 从恋爱的双方来讲, 显然, 陌生女人是处在支配地位的。正因如此, 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我”作为叙事视角, 处处体现了陌生女人的主体地位, 显示出了这个女性人物在婚恋方面的主体意识。小说开篇描写到R先生收到了一封信:“这封信约莫二十多页, 是个陌生女人的笔迹。”[1~2]紧接着R先生读到了信的内容:“我想同你谈谈, 第一次把一切都告诉你, 向你倾诉。我的整个一生都要让你知道, 我的一生始终都是属于你的, 而对我的一生你却从来毫无所知。但是如果你拿到了这封信, 那么你就知道, 那是一个已经死了的女人在这里向你诉说她的一生, 属于你的一生, 从她开始懂事的时候起, 一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3~4]由此,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这封信是一个女人写给R先生的, 因而, 这封信的叙事主体“我”是女性即陌生女人, 她通过书信的方式得到了向R先生吐露一生情感的讲述权力, 同时陌生女人又以“你, 和我素昧平生的你!”作为信的称呼和标题说明:写这封信的行为主体是由“我”即陌生女人发起的, 她作为这封信的叙事主体和叙事中心讲给“你”即R先生听的, 形成了“我”讲“你”听的叙事模式。可以说, 在R先生能否知道她存在的这个问题上, 完全是由陌生女人自己来决定的。当陌生女人十七八岁的时候, 她重返维也纳, 白天在店里干又重又累的活儿。晚上工作结束后, 陌生女人就直奔同一条街, 同一个地点“我心爱的目的地”[1], 等待着R先生的出现。R先生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陌生女人, 然而随着接连几天的“偶遇”, R先生与这位“不相识”的小姐开始了交往。与她一起去饭馆共进晚餐, 邀请她到他家里坐坐。可以说, 陌生女人是这场“浪漫邂逅”的支配者, 她故意制造与R先生见面的机会, 慢慢引导着R先生走向她导演的这场爱情中。由此, 笔者认为, 陌生女人主动写信给R先生来吐露其一生情感心路历程以及故意制造与R先生见面机会的行为, 均充分说明了女性即陌生女人掌握着这场情感表达的主导权, 显示出了这一女性人物在爱情中的主动地位。

二、陌生女人主体意识的丧失

虽然从恋爱的双方来讲, 陌生女人在爱情中处于主动、支配的地位, 但笔者认为, 陌生女人的主动地位其实是“名存实亡”的, 原因是她作为一个女性的主体意识已经丧失。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它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 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2]。具体而言, 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能够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 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 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 肯定和实现自己社会价值和人生需求[3]。从女性主体的角度来看女性意识, 它一方面指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 确定自身本质、生命意义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 另一方面指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审视外部世界, 并对其加以富于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4]。在文本中, 陌生女人想让自己与R先生的孩子过上优渥的生活, 从而选择了卖淫这条路, 她说:“我亲爱的, 我卖淫了。对我来说, 这不是什么牺牲, 因为大家通常称之为名誉、耻辱的东西, 对我来说全是空的:你不爱我, 既然这样, 那么我的身子不管做出什么事来, 我也觉得是无所谓了。”[5]从这段自述中, 不难发现, 陌生女人不在乎自己身体的原因是R先生不爱她了, 陌生女人全部的生命意义和人生需求只与R先生有关, 她的爱情、她的身体是甘愿被男性即R先生主导和支配的。由此可见, 陌生女人作为一个女性实际上已经缺失了主体意识, 丧失了主体地位。同时在她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女性主体意识丧失的观点, 即:R先生是最重要的, 而“我”是无关紧要的。那么, 造成陌生女人主体意识丧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 造成陌生女人女性主体意识丧失的主要原因是父爱的缺失, 法国精神分析大师拉康曾指出:“父亲的介入打破了母子之间二元的自恋的想象秩序, 把婴儿带入了一个三元的文化象征序列, 婴儿因此得以与母亲分离, 从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主体。”由此说明, 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父爱的缺失, 陌生女人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R先生上。当她13岁那年听说要与一位作家, 一位文静的单身先生做邻居时, 她就开始对R先生充满了好奇和幻想, 好奇R先生有一位上等男仆, 好奇R先生零星小件 (印度佛像、意大利雕刻、色彩鲜艳的油画以及一些书) , 幻想着R先生的模样。在见到R先生真容之后, 陌生女人被R先生修长挺拔、标致潇洒的气质所吸引, 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 见到一位这样优秀、年轻有为的异性, 心里自然产生了崇拜的情感, “我窥视你的起居。我观察你, 观察你的习惯, 观察到你这儿来的人......我去吻你的手摸过的门把手, 捡了一个你进门之前扔掉的雪茄烟头, 在我的心目中, 它是神圣的, 因为你的嘴唇在上面接触过。”[6]父爱缺失影响了陌生女人自身性格的发展, 使他形成了对R先生彻底的、完全的崇拜心理, 她把所有的爱投射在R先生身上, 并将他视为父亲的替代品, 为他而生, 因他而死。陌生女人已经不能客观、公正地看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她的世界实际上已经完全由男性即R先生掌控和支配, 由此可见, 父爱缺失导致陌生女人主体意识的丧失。

三、为女性发声的男性作家

茨威格是一个擅长描写女性情感世界的男性作家, 正如其笔下的陌生女人, 她善良坚强、温柔忠贞, 凸显了女性为爱牺牲、默默奉献的特点。那么, 茨威格作为一个男性作家为什么选择从一个女性视角来叙事呢?笔者认为, 作家之所以选择从女性视角来叙事是有其动机和意图的, 作品中R先生与18岁的陌生女人第一次相遇时, 一起共度了3个美好夜晚之后, R先生要出门旅行, 走前并承诺回来之后会联系她, 可是当R先生回来之后却早已将这位不知名的女人忘得一干二净, 她说:“我不责怪你, 我爱你, 爱的就是这个样子的你, 感情热烈而生性健忘, 一往情深而爱的不专一。我就爱你是这么个人, 只爱你是这么个人。”[7]陌生女人即使看透了R先生花心、滥情的本质却仍然义无反顾、毫无怨言地继续爱着R先生, 她说:“你喜欢对所有的女人, 像蜜蜂采花似的对世界滥施爱情, 而不愿做出任何牺牲, 我不埋怨你, 你并没有引诱我, 欺骗我, 勾引我———是我, 是我自己硬凑到你跟前、投入你的怀抱, 栽进自己的命运中去。”[8]茨威格作为一个男性作家, 他似乎看到了女性在爱情上的卑微, 看到了男性对女性的主导和支配, 他挪用女性的身份、从女性的视角来哀叹陌生女人的悲凉爱情, 引发读者对陌生女人的怜悯、惋惜的情感共鸣。可以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茨威格为女性发声的一部作品, 他试图引起男权意识形态下社会大环境对女性的关注, 让更多的男性关注女性这种甘愿牺牲、为爱奉献精神的伟大, 同时也令读者感受到人性至善至美的高尚。因此, 笔者认为, 茨威格从女性的视角注入了他对女性的尊重、怜悯情感的同时也流露出了他对人性之美的肯定。

罗曼·罗兰曾评价茨威格是“灵魂的猎者”, 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部作品中, 茨威格就展现出了灵魂猎者的本领, 他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陌生女人与作家R先生情感变化的心路历程, 塑造出了陌生女人这一经典女性形象。苏联作家高尔基曾说:“由于对您的主人公的同情, 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 我竟毫不羞耻地哭了起来。”茨威格笔下的陌生女人的确具有这样的感染力, 人物本身所散发的气质会令人同情、令人怜惜。当爱已成往事, 一切随风而去, 一封信承载了陌生女人甘愿为爱奉献的一生。笔者认为, 透过陌生女人的情感, 茨威格使我们看到了以陌生女人为代表的女性的纯真、善良、坚强等品质, 表达了一位男性作家发自内心深处对女性的尊重和敬佩。

摘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位来自维也纳的陌生女人用其短暂的一生苦恋作家R先生的故事, 塑造了一位为爱甘愿奉献自己、牺牲自己的女性形象。试图以女性主体意识为理论基础, 来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做一个新的解读, 不难看出, 在这部作品中茨威格选择从女性的视角出发, 表达一位男性作家对女性的同情、怜悯之情。

关键词:女性地位,女性主体意识,叙事意图

参考文献

[1][奥地利]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高中甫, 等, 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3:159-192.

[2]魏国英.女性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杨永忠, 周庆.论女性主体意识[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10, (4) .

[4]刘益霞.从女性意识视角看艾略特小说的女性形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8) .

[5]李佳.夹缝中的生存者—探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形象[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6) .

[6]喻颖.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心理“父亲缺位”现象对女性性格的影响—解读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电影评介, 2007, (15) .

[7]闫慧.你, 和我素昧平生的你—《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主义解读[J].长治学院学报, 2014, (2)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600字 篇8

摘 要:茨威格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死亡情节为发端展开女主人公狂热的恋爱史回顾,爱情叙事与死亡叙事交织构成了文本两条主要叙事线索。首先,文本以死亡为发端奠定沉痛的叙事基调,与狂热的爱情倒叙构成了巨大张力;其次,死亡情节在文本中具有独立性,同时作为爱情叙事节点,起着场景、情感转换的作用。最后,孤独、秘密、偏执既是女主人公狂热爱情生成的土壤,又是其走向死亡的导火索。爱情与死亡在这三点达成合谋,揭示了女主人公的爱情自我终结的本质。

关键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死亡 爱情 张力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面世以来便受到各界持续关注,学界对其解读也从心理研究、性格分析到文本结构不一而足。该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从十三岁起对作家R先生狂热持续的迷恋之情,在其与R私生子因流感死去自己生命亦垂危之际,女人终于借信吐露一生爱慕。文本叙事中除信件内容狂热而悲痛的爱情叙事之外,尚有反复出现的死亡叙事,然历来学者的解读多将其与作者理想覆灭走向死亡的人生经历相关涉,鲜有将其作为独立的文本构成元素进行解读的,故笔者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一个陌生女人来信》中死亡意象的整理与分析,探究其所具备的文本功能与独特的文本意蕴。

一、以死亡为发端的爱情叙事

死亡这一叙事在文本十三章中共出现六次,可集中整理为四段,以孩子死亡为始诱发“我”之表白欲望为第一;在讲述“我”多年对R的思念时以孩子死亡为前奏,此为第二;R离去,“我”独自抚养孩子,记录孩子的生平种种与死亡,此为第三;故事终结,“我”的真实死亡与R感觉到“我”死亡的气息,此为第四。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1}信件以死亡开头,没有“我”身份的介绍,亦没有类似一般信件的寒暄问候,第一句便最直接地抛出了最难言的痛,开篇突兀却瞬间将读者带入“我”的叙述。以死亡为发端,抛出了一套召唤结构,其中“我”之种种、“我”与R的联系、R的好奇、读者的阅读欲望都由此展开。死亡是故事的结局,却也是文本的开始,这一反讽结构为爱情叙事铺陈了悲苦的基调,爱情的回顾从绝望开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死亡作为问候与自我介绍。

开篇的死亡叙事是直截而悲痛的,文本末给予的死亡回应则是悠长而凄苦的。“他浑身发抖,觉得好像一扇看不见的门突然打开了,一股凄冷的微风从另一个世界吹进了这个安宁之地。他感到了死亡的迹象,同时也感到了一种不朽爱情的力量。”{2}这一事件发生于信件时空结束之后,与文本起始R先生“悠闲地坐在扶手里,喝着早茶”{3}的闲适生活为同一时空,死亡的气息从信件里延伸到信件外,从“我”若干年隐秘痛苦的思慕生活延伸到R先生自由快乐的生活。R之当下现实生活作为文本开篇,读者易于被其带入,先入为主地认为R的生活为真实,相较而言,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内容在读者看来便有了虚拟的嫌疑。然而,如果R之当下现实生活与信件内容第一次以死亡为讯息的交汇(即信件开篇)可能使信件内容显得虚假,那文本末二者的第二次同样以死亡为讯息的交汇则将使得两个时空由分裂对立合二为一,其本质是R与“我”情感的沟通。

信件故事以死亡为起始将故事抛出,又以死亡为信使带去爱情的讯息,两个时空相互融合之后的特质即是死亡与爱情。死亡使R的当下现实与“我”的信件世界混而为一,也使R背离了读者,开篇R与读者同样作为信件的观赏者,对信件的真实有着同样的疑问,文末R却成为信件本身内容与信件一同成为读者观赏、质疑的对象。

二、以死亡为节点的情节转换

除去开端文末死亡出现两次,总共十一章的内容,死亡集中出现于两部分,分布于四章内容。死亡的每次出现都实现一次场景、情调、叙事主题的转换。

第一次,“我”正对R狂热迷恋。母亲再嫁,“我”必须离开维也纳,去找R告白,却见到R与一女子厮混,我备受嫉妒的煎熬,下一章开篇便是“我的儿子昨天死了”{4},此句所引导的是“我”在布鲁斯孤独思念单方面守贞的表述;第二次“我”回到维也纳并与R发生关系,怀了R的孩子,R出差离别返回维也纳后也一并忘了我,下一章开篇便是“我的儿子昨天死了,可他也是你的儿子啊!”{5}继之以思念R的痛苦与“我”对此痛苦心甘情愿地承受;第三次集中描写孩子的死与生前的可爱;第四次R与“我”再次发生关系后却始终没认出“我”,将“我”当作卖身女郎,我备受打击,下一篇开篇即是:“我的儿子,我们的儿子,他死了,我再也没有谁能爱了。”{6}继之以痛失一切的无助绝望。

如果说爱慕之心是“我”对R无限趋向的线索,那“我的儿子死了”则是勾连我之一生所有有价值事物被步步摧毁的线索。每次被R抛弃或远离R,情感的依归皆是“我的儿子死了”。死亡是“我”爱情表达的诱因,也是“我”爱情叙事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同时也是我所有痛苦的终结,因为丧子之痛与其带来的“我”身心的陨灭将是一切苦痛的终结,任何痛苦都不及其沉重,“我”对其反复痛诉不得解脱。

另外,“我的儿子死了”这一数次出现的叙事点单独构成了递进发展情节,同时每一次出现都结束上段叙事触发新的情节。第一次,由孩子死后“我”难以忍受孤独谈及“我”在布鲁斯对R的孤独等待,并言及“我”与R同样孤独的内心世界;第二次由孩子的死说及孩子是R的亲生骨肉,并表明“我”独自抚养孩子不愿打扰R是缘于对R厌恶承担责任性格的理解和成全;第三次由孩子的死说及孩子生前的可爱与“我”的情感转移;第四次由孩子的死说及“我”的生无可恋。

“从死亡来看,人生的结构是消逝性的。”{7}以死亡为结点观照“我”之一生,生命是一个不断被掏空的过程。对R从少女的爱慕到女人带有性欲的爱恋再到爱恋转移为对孩子的母性{8},新生长的情感不断因为命运变迁取代旧的情愫,心灵不断死亡而又不断重生,《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似一部女人的史诗。茨威格将女人的一生解析成若干元素,然后一一取消,最终发现,在一切利他爱他的情感体验死亡之后,女人也迎来了自身的陨灭。死亡与爱情本质上是两个相反的极端,在文本内成为两条共时存在的线索,爱情带来的求而不得的伤痛在死亡带来的失而不复得的伤痛下显得轻松许多,二者最后终于在绝望中达成一致,导致了“我”身心的陨灭。

三、死亡叙事与爱情表达构成的张力

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文中,对R狂热的爱慕固然是女主人公死亡的原因,然孤僻偏执的性格与生活环境才是令其自我囚禁的根本缘由。孤独、秘密、偏执,此三者既是其爱情生长的土壤,也是导其向死亡的推手。死亡叙事与爱情表达在这三者中既达成一致,又相互背离。

孤独,孤独的情愫终“我”一生。文中多次出现“这个世界没人任何人,除了你”{9}之类自闭式表述。综观女主人公的一生,围绕R画地为牢,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对其似乎都不具效力。笔者认为这缘于其自恋又自卑的性格特征,童年时期家庭温暖的缺乏与生活环境的贫穷混乱令其固守在自己的世界,对周遭环境冷漠抗拒,“我”因自恋而固守,因固守而孤独,故而R先生的到来使“我”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我这一生是从我看见你的那一天才开始的。在那以前,我印象中的生活忧郁而混乱,只记得它就像一个地窖,各种物件和各色人等都索然无味……”{10}弗洛伊德认为自恋者具备的两个特质“妄自尊大和转移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对人对物的兴趣”{11},“我”在固守的心理状况下淡化了众多关系的意义,即便后期生活因母亲的改嫁、伯爵的追求而改善,“我”依然拒绝改变、依然固守内心的情感,这种症结类似于彼得潘综合征,R便是我一直留恋的neverland。“一般来说,性对象可将自我和自恋吸引去一部分,并且自我对于客体的性做过高的估计。如果再加上利他主义,将来自于爱人的利己主义引向客体对象,那么性的客体对象就会成为十分强盛的东西,并完全吸收了自我。”{12}故当R“带着光环”{13}出现时,“我”的过度自恋与狂热便转移到其身上。纵观文本始终,“我”在对R的深情里自我虐待又自我玩味欣赏。“我”对各个时期最狂热的爱情状态在内心先设了一个标准,少女时期的守贞,少妇时期的献身精神,一厢情愿不告知R秘密抚养孩子……这是一场“我”自编自导自演的爱情。

“我”因为孤独向往爱情,也因为想逃离孤独最终走向死亡。“我只知道又剩我一个人了。”{14}“我再也没有谁能爱了,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人了,除了你。既然对你来说,我早已是死人一个了,难道我不会欣然面对死亡吗?”{15}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是“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16}“如果死亡终于到来而解散了意志的这一个现象,那么,死,作为渴望的解脱,就是极受欢迎而被欣然接受的了”{17}。“我”将一切生命意义赋予R,R的离去与其延续(孩子)的死亡也终于带来了“我”生命的终结。

秘密,“我”的爱情是个沉重的秘密。“可是只有等到我生命走向尽头,你才能知道我的秘密。”{18}爱情包裹在秘密中,秘密只能在死亡的时候揭开,这样的逻辑等同于“我”的爱情只能以死亡收场。虽然也曾一度期望指引R发现“我”的秘密,但尝试失败后“我”最终选择被动地接受悲剧结局。其背后是女主人公对R风流不受拘束本性的了解,“我”一生都在致力于守候一份纯粹的爱情,而不是迫于同情责任的照顾。死亡是“我”对爱情结局的预设,预设的死亡结局与狂热的爱情追逐所构成的张力呈现于此秘密中,文本对秘密的铺写才会尤其壮烈。

偏执,女主人公对R的爱情是殉道精神与守贞精神的结合,其生命轨迹皆依此展开。任何事物都可为爱情殉道。偏执的性格缘于“我”不健全的人格,“我”对生命一切事物意义的赋予都围绕爱情展开,婚姻、家庭、事业都需为爱情服务,最终极端的分配导致了生命失衡。尼采说:“女人对爱情的理解是……整个身心的奉献,毫无保留的、不顾一切的。她的爱所具有的这种无条件性使爱成为一种信仰,她唯一拥有的信仰。”{19}偏执使得我既坚强又不堪一击,孤注一掷的爱情遇上R风流成性的性格注定以悲剧收场。“如果本我完全无视巨大的外部力量,而且盲目地追求其本能的满足,它将难免灭顶之灾。”{20}故而文本中偏执的结果必然是死亡,而偏执又是“我”对R信仰的表达,如此悖论昭示了其爱情本质即自我成全与自我终结的拉锯。

故事以死亡为发端,伴随着极端疯狂的爱情呓语式的爱情表述终究以死亡收尾,爱情行进的过程亦是自我毁灭的过程。在自毁式的殉道爱情中,茨威格以死亡为基调建构爱情,完成对纯粹爱情的表达,没有死亡无从显示爱情的纯粹与执着,没有爱情亦无从展现死亡的悲痛与延伸。死亡成全了爱情,令“我”与“R”得以相沟通,故最终“我”终于活在了R的身上,“轻轻的,静静的,就好像我一直活在你身边一样”{21}。

{1}{2}{3}{4}{5}{6}{9}{10}{13}{14}{15}{18}{21} [奥]茨威格著,李晨译:《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国宇航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第80页,第4页,第32页,第51页,第75页,第75页,第8页,第12页,第75页,第75页,第7页,第74页。

{7} [德]贝克勒等编著,张念东、袭挹红译:《向死而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6页。

{8} 付秋会:《孤独的单恋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女性形象分析》,《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第2期。

{11} [奥]弗洛伊德著,石磊编译:《弗洛伊德谈意识》,中国商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244页。

{12} [奥]弗洛伊德著,张爱卿译:《精神分析引论》,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312页。

{16}{17}{20} [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22页,第524页,第530页。

{19} [德]尼采著,余鸿荣译:《快乐的科学》,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年版,第347页。

参考文献:

[1] [奥]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李晨译.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1.

[2] [德]贝克勒等编著.向死而生[M].张念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3] [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谈意识[M].石磊编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1.

[4]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张爱卿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5]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馆,1982.

[6] [德]尼采.快乐的科学[M].余鸿荣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

[7] 付秋会:孤独的单恋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女性形象分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1(2).

作 者:马晋,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古代文学2014级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祁国宏,南京大学博士,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硕士生导师。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9

一个13岁的女孩,和母亲相依为命,周围环境糟糕,未曾现身的作家邻居,取代了她对所有美好事物的向往。

有一天终于相见,他不是意想中的老头儿,竟是步履轻快、率性活泼的青年男子,且用那脉脉含情温润的态度对她,让她觉得那柔情就只是对她了,竟至完全沦陷。

从那时起,少女情怀也正如窗外飞雪,正悄悄酝酿一场盛大的洁白。

也许,小时候的迷恋能被人理解,成年后她归来,等待、邂逅、献身、生子,似乎成为一种愚蠢的表现。

细究起来,这一切皆由对他敬如神明般的爱,以及她本人孤高的性情所致――如果他认不出自己,绝不乞求他爱她。

有了他的孩子,自此心安,就像得到他,然而还是失去,她终于撑不住。

对一个人的爱何以强烈到这种程度,我想,是因为她年少的时光里缺少爱,而他正好在她渴望爱的时刻到来,从此,惊鸿一瞥,乃至永恒。

她不缺其他,她聪明美丽,也不缺钱,唯有心底里因失去父爱而造成的巨大空洞,再也难以填补。她弥补的方式是去爱人,她的爱需要找到安放之处,正好寄寓在他身上。

不说他是怎样的轻佻与严肃的双重性格,他只代表了爱,一个女人的深情在某人身上的投影而已。

她至诚爱着自己的爱,最终以爱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整个过程只是她一个人的恋恋,铮铮而又柔情,却与他无涉。

她没有为他做过什么,包括生子,也只是为了她自己。她对于他认出自己的向往,是渴望得到同等的爱,他认不出她,她也不说破,守着自己的心,颇有些破釜沉舟的豪情。

有人觉得塑造这样一个女性形象,是男作家自己的意淫,幻想着世间能有一个什么也不求,却彻底为他奉献了一生的女人,是有对女性的歧视在里面。

其实不然,作者在写完此书后,一定没有沾沾自喜的得意神情。

男主在知道了她的故事后是挫败的,有一个女子爱得灿然、悲壮而又如此决绝,却只是她一个人的轰轰烈烈,连他也只能兴叹,他自己更没有一份完全却安然的爱,心的归属比什么都重要。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篇10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由徐静蕾执导。改编自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写于1922年的同名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女人用一生的痴情来等候心中所爱男人的爱情故事。担任本片配乐的是来自不同国度的两位音乐家——中国的林海和日本的久保田修。两位音乐家用唯美与叙事相结合的手法为影片创作的音乐使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更加意味悠长。

电影画面: 1分50秒——5分29秒

1948年的冬天,作家徐爱友在自己家中过生日。他一边吃面一边随手拿过一封信看了起来。这是一个陌生女人寄来的信。钢琴用两个简单的声部轻轻诉说着一个女人的细腻心事。这两个相距十度音程的平行声部离得很远,音响空灵,仿佛象征着两颗相距很远的心。电影画面: 12分41秒——16分21秒《琵琶语》 作曲:林海

这是主人公江小姐在幼年时第一次见到徐先生时的情景。爱情在一刹那间在少女心中开始萌发。在钢琴与弦乐演奏的简单和声背景上,琵琶奏出一段动人的旋律。这支旋律用七声调式写成,有着浓郁的中国风格。而旋律下方的和声确是西洋调式的风格。东方与西方的音乐风格在这里被很好的统一在一起。后一部分中人声的使用也十分精彩。童声演唱的旋律是经过简化了的音乐主题,它与其它乐器形成支声声部,彼此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琵琶语》是影片中最主要的音乐主题。音乐中采用西洋大小调体系来给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旋律配和声的手法,与片中男女主角所代表的中西两种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正好不谋而合,非常贴切。

导演徐静蕾自己曾坦言音乐对于这部电影的重要性:“当时在拍摄的时候,我就觉得音乐在部电影当中应该说会起到非常非常大的作用。因为这个电影主要是关于情感的,那么,很情绪化的段落就会非常多,那这时候是需要音乐来帮忙的。”有意思的是本片的主题音乐《琵琶语》本不是为这部电影而作的,而是作曲家林海为台湾风潮唱片公司所做的专辑《琵琶语》中的主题曲。导演徐静蕾听了以后觉得非常适合把它放在电影里,于是就这么做了。结果最后的效果非常好,非常贴切。

电影画面: 26分40秒——29分42秒《琵琶语》 作曲:林海 江小姐的母亲要改嫁到山东。临行前的晚上,尚年幼的江小姐独自在屋外等待徐先生回来。当她看到徐先生带着一个漂亮女人有说有笑的走进屋里,心中只有暗自神伤,默默接受这个无奈的结果。《琵琶语》的音乐再次幽幽地响起。不过这一次是由钢琴来演奏的,速度也慢了许多。这与片中女主人公喃喃自语时的情绪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一开始,导演徐静蕾通过朋友的关系找到了日本作曲家久保田修,让他看了一些拍的样片,然后久保田修寄来了他写的音乐。但等到把音乐放进片子的时候发现了问题,音乐很抢画面。后来久保田修来到中国,反复的改了很多,双方一直都在磨合。当时因为时间的原因,久保田修必须要回日本去了,徐静蕾就又找到了林海。林海给了徐静蕾他以前做的一些曲子,徐静蕾通过跟第一个作曲家反复的磨合之后,找到了和作曲家沟通的语言,所以请林海根据这个琵琶的主题又做了几段音乐,最后就用到了个电影里,结果大家都觉得很好,很成功。电影画面: 34分53秒——38分27秒《岁月流逝》 作曲:林海 江小姐与同学一起上街

参加抗日游行,军警开枪镇压,混乱中徐先生救下江小姐。钢琴在高音区用清亮的音色奏响一支歌谣式的质朴旋律。宛如岁月悄悄在流逝。两个人又重新相遇了,只不过徐先生已经记不得江小姐了。

这部影片宛如一首娓娓道来的叙事诗,给观众讲述了一个令人刻骨铭心而又充满酸楚的爱情故事。整部影片的配乐很好的突出了场景音乐的作用。不同的音乐段落层次分明,为不同场景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感情变化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和渲染。而且在音乐中也传达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唯美的情感意境。这是一部非常精致的电影.无论在拍摄风格、情感表达、灯光运用、演员表演还是音乐创作都是如此。对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进行细腻而又感性的刻画成为本片的一大特点。

电影画面: 39分39秒——44分29秒《相遇》 作曲:久保田修影片开始时的音乐又一次响起。导演用用平实的镜头语言来描述江小姐在徐先生家所看到的那熟悉的一切。两个人终于开始靠近了。钢琴与弦乐演奏的舒缓而优美的音乐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此刻欣喜的心情。钢琴与弦乐水乳交融的演奏,就好像是少女对男人的情感一样,让人感觉到缠绵悱恻,而又带着某种凄婉的愁绪。

电影画面: 46分01秒——47分40秒

两人骑着摩托车到郊外游玩。这段有着古典钢琴奏鸣曲风格的音乐率真且朴实。开始时钢琴声部的切分节奏与后面八分音符分解和弦的伴奏型使音乐更加流畅。

电影画面: 50分30秒——53分26秒

徐先生出差后就再没有来找过江小姐。三个月后江小姐决定搬走,离开这个伤心地。“岁月流逝”的音乐主题再次响起。这次使由弦乐队来演奏。自然小调与旋律小调相结合,不同的弦乐声部此起彼伏的交织在一起,音乐更加缠绵悱恻。在同一部影片中同时使用两位作曲家的音乐,这种做法是非常少见的。导演徐静蕾曾坦言自己对音乐并不擅长,所以在与作曲家沟通的时候也出现了困难。因为音乐语言与她平日所熟悉的电影语言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创作整部影片的过程中,音乐是最难的一个阶段。但徐静蕾导演凭着她对创作的和热情和认真

执着,与中日两国的两位音乐家进行了大量的沟通,从中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这使得最后在完成影片时的整体效果非常好,音乐也十分动听。

电影画面: 70分28秒——73分32秒

八年后,江小姐成为上流社会的交际花。在一次舞会上她与徐先生再次相遇,而徐先生又一次忘记了她。但江小姐还是跟徐先生一同回到了家中。音乐从音阶式的级进旋律开始,不断展开,逐渐走向高潮。当钢琴声部进入时,音乐化成一股洪流,情绪得到非常大的提升,如同一部激昂的钢琴协奏曲一般动人心魄。江小姐对这个男人的爱依然热烈但又无可奈何,这种复杂的情绪与此时音乐的氛围形成强烈的音画对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600字 篇11

关键词:爱情,艾米莉,陌生女人,孤独,执着

女性是世界文学中不可或缺的形象, 对女性爱情的描绘亦是文学不可忽视的方面。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是一个对爱情忠贞不二的痴情少女的绝笔。作者以细腻哀怨的笔调记录了这个陌生女人的爱情。小说中, 茨威格借助精神分析学说, 将笔触伸向主人公灵魂最隐秘、最幽微的角落, 挖掘女性的精神情感世界, 展现她们在爱情上的心理。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 福克纳在作品中通过对艾米莉·格里尔生小姐爱情的描写, 既表现了对于已经逝去的旧南方文化传统的怀念, 也表现了对南方文化传统的一种批判, 并揭示其最终灭亡的原因。

在对女性爱情的刻画上, 两位作家的见解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从两部著作中可以体现出来。因而具有可比性。

一、爱情的悲剧和悲剧的爱情

两部作品都讲述了一个关于为爱情而迷失的故事, 也都以悲剧结束。然而, 两者又有明显的不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爱情从发生时就注定是个悲剧, 而女主人公虽然早就察觉到, 但她仍然义无反顾地承受了自己的命运, 并以此为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则是艾米莉在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压迫下对爱情的渴望, 以及在挣扎中对爱情疯狂的挽留。爱情改变了她们的人生, 在其后的生命中一个甘之如饴, 一个走向疯狂。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 女主人公在少女时期与作家的第一次相遇已然奠定了她爱情的悲剧。作家R那不经意的目光却让她一见钟情, 那种目光让本就对未谋面作家充满仰慕的少女, 在直面作家的那一刻被他的“与众不同”所吸引, 进而萌发了爱意。女主人公对他的爱强烈、真挚而又盲目, 犹如飞蛾扑火般, 即使知道无望, 还是一脚踏进了自己的命运, 从此不可自拔。在维也纳他们的第一次重逢, 面对作家陌生的眼光, 女主人公虽然第一次感到了现实, 但仍无法也不愿抗拒。至此在女主人公的生命中, 作家就是她的世界。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艾米莉在父亲死后, 生活变得无可寄托。这时, 从北方来的工头荷默·伯隆出现在她的眼前。他的爽朗风趣很快就吸引了孤独的艾米莉, 使得她在自己被紧紧压抑的生活中找到可以喘息的地方。艾米莉就这样爱上了他, 不顾全镇人的眼光和议论, 我行我素。只是, 最终这仍是她自己一个人的付出, 荷默·伯隆根本不会为了她停留。对于他来说, 艾米莉不过是一处可有可无的消遣。艾米莉的满心期待, 最终仍是被现实残忍地熄灭。

在面对无法获得的爱情时, 陌生女人的一生都是在等待, 等待命运赐予的邂逅。她从不向作家解释, 任由作家将她一次次遗忘, 只因她认为自己, 或者说自己的爱情与其他女人是不一样的。而艾米莉最终疯狂, 选择了用砒霜杀死情人, 将他永远留在自己身边, 哪怕留下的是尸体, 也要和他共同度过余下的生命。两位女主人公都用一生将自己的爱情变成一种“艺术”, 即使是她们独自一人的孤独的爱情。

二、爱情背后的心理情结

弗诺伊德在《本能的冲动与成功》中写道:“所谓的幸福就是被深深压抑的那些本能需要的满足, ……理性维持着人们现实生活的未定的秩序和健康的发展, 而非理性则是在人们最关键的时候, 暴发出有力冲刺”。

陌生女人和艾米莉在极度渴望爱情的情况下, 受爱欲本能的呼唤, 对所爱之人无法放弃。在爱情上, 两位女主人公表现出来的共同心理, 一是孤独, 一是偏执。

因为孤独而产生的对爱情的渴望, 因孤独而无法舍弃的对爱情的依恋。陌生女人在少女时遭遇激情, 受到爱欲本能的召唤, 一直追寻着作家, 不论是遗忘、贫困、孤独、痛苦都矢志不渝, 即使结局悲惨。对她来说, 这份爱是本能的呼唤, 是服从了快乐与痛苦原则, 是真挚的感情流露。在小说中, 陌生女人总是把每一天、每个小时甚至每一秒的心情都阐述得十分详尽。她不愿放弃哪怕是一秒钟对他的爱恋, 因为他是她的精神支柱, 是她的世界。陌生女人是一个文静而内心感情丰富的女性, 从小在没有父爱的生活中长大, 总是觉得自己与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她的内心渴望爱, 渴望别人了解。陌生女人之所以成为爱情中的一个陌生人, 是因为她从不告诉作家。她不愿、或者说害怕被作家误解, 她坚信自己的爱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弗诺伊德认为, 爱的状态就是自我的性欲冲动过多地流向对象, 理想自我通过对性欲冲动的对象的满足添加了一些条件。陌生女人在未见到作家的时候已在脑海中构筑起作家的形象, 在其后作家的形象更趋完美, 就是少女心中最完美的爱人。她希望自己的爱情也是完美的, 并且用一生来让它成为“完美”。她一个人的爱情, 她的自尊心也正是她在爱情上的一种自恋心理, 她认为这是她的尊严所在。

艾米莉作为南方传统价值的代表, 被整个社会风气所压抑着。她的一言一行都被镇上的人关注着、评论着, 人们把她作为一种价值观的代表, 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艾米莉身上。在他们眼中, 艾米莉的任何言行都不是自己的, 而是受到所有人的监视的。在艾米莉因父亲去世而消沉时, 全镇的人都一厢情愿地同情她;在艾米莉和荷默·伯隆出双入对时, 他们又一厢情愿地苛责她, 对于艾米莉所代表的格里尔生家族, 他们既轻视又羡慕。在这种环境下, 艾米莉一直处于不自由的状态中。镇上人对她的态度, 既让她有着那种与生俱来的贵族尊严带来的自恋, 又将她无形地和众人隔离开来, 因而她始终是孤独的。而艾米莉也一直处于父亲的控制下, 无法和外人有什么接触。这种情况下, 她自然就养成了那种孤僻的个性。所以, 当那个不和镇上人一样看待她的荷默·伯隆出现时, 她像是终于找到了摆脱这种孤独与压抑的方法, 她满腔的情意与怨恨也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如此, 艾米莉才对这段爱情那么难以放下。在那段日子里, 不管镇上的人背地里如何冷嘲热讽, 不管他们那“可怜的艾米莉”的同情声在整个镇上如何传播, 这些都无法动摇艾米莉。她尽心尽力地对他, 即使知道他最终仍会离自己而去。为了不再一无所有, 不再回到以前那种生活, 也为了维持自己的尊严, 艾米莉买了毒药, 最终杀死了荷默·伯隆。然后她不再和外界接触, 只是终日陪伴那具尸体, 从而摆脱那种孤独。

对于陌生女人和艾米莉来说, 她们所迷恋的也许不是作家R和荷默·伯隆本身, 而是迷恋爱上他们的那种感觉。她们看似不合时宜的举动, 实则是对自身渴望的响应。出于内心的渴望, 她们构筑了一份心中的爱情, 为了达到愿望, 不惜一切代价。

三、爱情悲剧的差异性及原因

陌生女人与艾米莉在爱情中都表现出了那种自身的孤独, 内心的渴望, 以及对爱情的执着与扭曲。但是她们仍有着不同, 这与她们生活的环境和自身性格有关。

虽然, 两位女主人公都表现出了精神上的孤独, 但这种孤独却并不相同。陌生女人的孤独是源于父爱的缺失, 母亲和自己并不相投, 那些女同学又使她感到厌恶, 周遭的环境也让人厌烦。在这样一个灰暗没有色彩的生活中, 女主人公没有知音, 生活在孤独中。正是在这样可怕的孤独中, 作家R的出现让她感到了温暖, 即使他是一个陌生人。精神上的孤独让这个女孩子变得纤细、敏感, 从而使她在面对爱情时, 才会那么勇敢而又胆怯。她一头栽进自己的命运, 就像跌进一个深渊。

而艾米莉的孤独, 首先来自于性格暴躁的父亲。在父亲的专断独行下, 艾米莉从小就被剥夺了和人交往的权利, 只能在父亲的影响下生活。所以, 当父亲去世后, 艾米莉才会表现出那种不愿承认的态度。不是出于对父亲的爱, 而是不愿意一无所有, 即使是恐惧与怨恨也不愿意独自孤独。同时, 艾米莉所生活的城镇, 是一个遵循南方传统价值观的地方, 艾米莉所代表的格里尔生家族是没落贵族的代表之一, 艾米莉的一举一动都是全镇人观察与议论的对象。对于艾米莉来说, 镇上的人是无法沟通与交流的。自己在他们眼中只是一种标准, 一个异类。在与全镇人互相排斥中, 艾米莉更加孤独, 不仅是因为没有亲人朋友, 更是因为精神上的孤独。

陌生女人对爱情带有一种宗教性的虔诚, 她将作家当作自己的整个生命, 通过单方面的付出与奉献, 来达到精神上的满足。不管怎样, 都不肯违背“爱情”, 对陌生女人来说, 这整个世界, 都只是和作家相关, 否则对她来说这个世界就不存在。

而艾米莉的爱情虽然短暂, 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即使荷默·伯隆也许只是虚情假意, 但毕竟艾米莉曾和他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这份爱情既是她长久以来孤独的慰藉, 也是她对当时那折磨她的社会的一种反抗。她个性中扭曲疯狂的那一面, 让她无法面对无法忍受荷默·伯隆即将对她的抛弃, 也无法挣脱社会加诸在她身上的价值观念。所以她选择亲手杀死他, 让他永远无法离开, 永远陪伴自己, 而自己也终于摆脱了那种社会制度的影响。

陌生女人更多的是和自身相关, 父爱缺失的经历在无意识中对她的生活中造成了极大地影响, 最终导致她形成了那种心理上的妄想与偏执, 从而也导致了她悲剧命运的开始。艾米莉的爱情悲剧则更多的是和社会环境相关。她的悲剧正是源于当时那种社会风气对自身的压制, 生活在镇上的艾米莉无法摆脱与身俱来的那种身为标准的枷锁, 也无法忍受会被抛弃的命运, 因而只能选择杀人。她孤僻扭曲的个性究其根源也正是这种社会风俗下形成的。

四、爱情悲剧的意义

茨威格是一位以描写他人心理见长的作家。在早期他曾受象征主义与唯美主义的影响, 坚信资产阶级的理性、仁爱。然而两次世界大战使茨威格蒙受巨大的精神痛苦, 他的思想发生转变, 变得消极遁世, 心理分析小说成为茨威格宣泄内在痛苦和绝望的最好艺术表达方式。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 他采用了便于宣泄情感的书信, 深入细致地描写了陌生女人深沉而无望的感情。有学者分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承载了茨威格精神世界的表达, 茨威格幻想通过陌生女人的信, 用语言艺术的方式营造一个超然的精神世界, 以逃避日益风雨飘摇的现实。他以人道、自由来固守自己的精神领土, 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他的追求如同陌生女人无望的爱情。

威廉·福克纳是二十世纪美国一位著名的作家,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他的一篇著名短篇。与他的《喧嚣与骚动》等作品比, 这篇小说缺乏宏篇巨制的深刻寓意和宏大布局, 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不同于茨威格对于陌生女人心理的细微描写, 在《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作者始终没有对艾米莉心理进行直接刻画, 甚至艾米莉直接说话的机会也很少。更多地是旁人对艾米莉的看法, 以艾米莉的样貌装扮以及环境描写来反映艾米莉的心理变化。这样的安排既能表现艾米莉时时刻刻在镇中人的议论中生存, 也使得最后显露的真相更能震动人心。福克纳在这部作品中也寄寓了很深的意义:艾米莉是美国南方旧价值传统的代表, 她的去世也标志着这种价值传统的最终没落。对于日渐没落的南方社会, 福克纳表现出一种既热爱怀念又批判嘲讽的态度。

五、结语

比较这两部作品, 体会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相似的爱情心理, 探寻爱情观的差异及背后的原因, 对于女性在当今社会中构建自我, 掌握自我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有着重要意义。而追寻作者透过故事想要宣示的理想, 又给人关于作品深度的新的认识, 让人能经由故事来体验作者在同一着力点上对现实不同方向的阐发, 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现实社会的风雨。

参考文献

[1][奥]弗诺伊德.本能的冲动与成功.文良文化编.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4.

[2]胡严艳.美国南方旧道德摧毁的一朵玫瑰:论艾米莉的悲剧人生.“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 2005.

[3]李伟昉.蕴丰富于瞬间——茨威格心理描写方法一瞥.河南大学学报, 1995 (35) .

[4]刘卓, 彭昌柳.艾米莉:矛盾的南方人——解读福克纳的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东北大学学报, 2004 (3) .

上一篇:qq说说抒发友情的句子下一篇:嘉鱼县教育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