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女人(精选12篇)
陌生女人 篇1
一、酒神精神内涵及意义
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 相传他是天神宙斯与凡人塞弥丽之子, 天后赫拉设计, 使其在母亲腹中遭受雷击。 塞弥丽化为灰烬, 而狄奥尼索斯被宙斯救出, 并从大腿上使他重获新生。 狄奥尼索斯通晓各种自然秘密, 永远散发着活力与热情。 他作为掌管农事之神, 传播种植葡萄与酿酒的技术, 因而被称之为“酒神”, 而他的死亡与复活, 也成了生命循环的象征。 酒神崇拜与古希腊的狂欢仪式密不可分, 每到春暖花开时节, 人们讲述着狄奥尼索斯的故事, 纵饮狂欢, 极度迷狂, 高潮时甚至撕碎人与动物, 饮其血, 食其肉, 藉此与神合为一体, 来纪念酒神的受苦、死亡与复活。
尼采认为, 狄奥尼索斯象征着人的原始生命力的奔涌, 在痛苦与狂喜中达到一种自弃状态, 并逐渐化入一种浑然忘我之境。 酒神的本质在于“个体化原理崩溃之时从人的最内在天性中升起的充满幸福的狂喜” (1) 。 酒神状态是一种“境界”, 因而“醉”是自然界迫使人产生的一种情感放纵, 并使生命兴奋而丰盈, 在释放长时间的自我压抑后感到生命的欢畅淋漓。 “酒神”的本质是“力的提高和充盈之感”, 是对人生的肯定。在这种“形而上”的“慰藉”下, 人们勇敢地面对生活, 正视困难, 感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与享乐。此外, “酒神精神”是一种非理性主义, 注重人文精神的关怀, 是对传统理性主义只注重外部世界的征服、缺乏对人的关怀的弥补, 因而也对整个欧洲思潮产生极大的影响。
首先, 酒神精神体现了人性的自然与神圣。 在纵情狂欢之际, 人忘却自我, 忘却日神的清规戒律, 与自然合为一体, 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与融合。 而个体逐渐化入一种浑然忘我之境, 一种“物我合一”的状态, 这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 在酒神的迷醉状态中, 个体通过自我否定, 重新回归自然。 另外, 在酒神出生时, 因身份不纯而不被众神承认, 他经历重重困难才得以成为正神。 作为奥林匹斯山唯一来自人间的正神, 他诠释了人能够成为自己的神这一概念, 这证明人性与神性同样具有价值。 在古希腊神话中, 神与人同形同性, 不仅与人的生活习惯相似, 也具有人的优点与弱点, 如善良、宽厚、慷慨与嫉妒、憎恶、狡诈等等。 虽然神也有种种弱点, 但并不影响它们在人类心中的神圣形象。 狄奥尼索斯作为来自人间的神, 与人更为接近, 更有力地说明人性与神性一样, 都具有神圣的意义。 这也寄托了人类的美好愿景, 和对人类自身的肯定。
其次, 酒神精神体现了人生的审美价值。 生命本身作为一种冲动, 如果被缚之以清规戒律, 则无法带给人审美的感受。 只有将人性释放, 展现出其本真的需求, 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真实与美好。 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痛苦与快乐都应该被接受。 即使外在世界有其丑陋的一面, 人生有其坎坷波折的一面, 苦难仍具有审美意义。 在酒神审美意识的影响下, 人性的激情、欲望得以淋漓尽致地表达, 而个体由于人性的审美价值, 才充满了生机勃勃的能量。 通过酒神精神营造的醉境, 人们可以进入一种形象的意境, 以一种假象来克服自身的痛苦与烦恼。 而只有人生得到审美化, 个体有了审美化的享受, 世界才值得我们留恋, 人生才充满了审美的价值。
第三, 酒神精神蕴含着人强烈的生存意志与生命活力。狄奥尼索斯历经波折, 即使酷刑也无法将其摧毁。 这种直面惨淡人生、维护生命权利的精神, 体现出顽强的生存意志。即使人生是悲剧性的, 也要以勇往直前的生命动力来维护个体的尊严与生命力, 显示出人性是不可战胜的, 也是不可侵犯的。 酒神精神的乐观同样体现在它肯定生命的同时, 并不否定毁灭。 真正热爱生命的人不会将毁灭视作生命的终结, 而是认为, 生命是永远持续生长、发展的, 生命在扩充自身的同时, 也带有容纳异己的力。 个体的毁灭无损于生命的绵延, 真正拥有强大生命力的个体会超越善恶, 遗忘现实乃至过去, 在肯定生命提升的同时, 接受毁灭带来的一次对生命的彻底更新。另外, 在《悲剧的诞生》出版初期, 由于宗教与理性主义的蒙蔽, 它备受冷落。 而酒神精神颠覆了原有的价值体系, 将人性作为价值体系的中心, 从这一意义上讲, 酒神精神是尼采肯定人性, 反对宗教禁欲主义的有力武器。 它肯定现世生活, 肯定个体生命, 提倡高扬个体生命的色彩与活力。
当然, “酒神精神”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 尼采本人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哲学家。 他的一生都独来独往, 离群索居, 不了解世态人情, 因而他的结论难免带有浓重的个人主义色彩。 他忽略了人作为一种群居动物, 如若个人主义的思想过于强烈, 必将形成“自傲、自负、狂妄”的性格, 无法融入社会与人群。 假如个人主义过度泛滥, 会产生难以估计的后果。 如《罪与罚》中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 由于他个人主义思想至上, 将自己看作可以恣意逾越道德、逾越社会责任的“超人”, 才会一步步走向毁灭。其次, “酒神精神”的理念过度强调非理性的作用, 无法平衡理性与非理性二者的关系。 一个人想要得到全面发展, 理性思维的作用仍然带有极大的比重。 如果除却理性思维, 单纯强调非理性的作用, 整个世界就会陷入混乱, 严谨的社会秩序也无法继续维持。 第三, 假如依据“酒神精神”, 按照生命力的强弱来判断行为的后果,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暴力的肯定。 如酒神狂欢时的群情亢奋、忘乎所以, 仪式高潮时甚至可以“撕碎人或动物, 饮其血, 食其肉, 藉此与神合为一体”, 如果这样的“醉境”得到完全认可, 那么一切暴力都有了合法的理由, 而不合理的战争也无需遭到谴责了。 第四, 酒神精神过分夸大了文化与艺术在重建社会方面的作用。 如果单单强调文化与艺术重建社会的价值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因素, 则犯了片面的错误。
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与酒神精神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代表作。 它讲述了一个不知名的女人的动人故事。 这位女子在第一次遇见心仪的男作家R时, 便对他一见钟情, 此后一直默默爱着他。 即使为了这份从未得到回应的爱情, 她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的代价。 在小说的主人公———这位陌生女人的身上, 体现出酒神精神的狂热与坚强。
(一) 癫狂爱情营造的醉境
酒神的本质是醉, 这是一种独特的感受, 将人们带入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 感受到平常生活中没有的体验, 和一种现实生活中不会有的真正的疯狂。 无论在少年时期、青年时期抑或思想与心理已经成熟的成年时期, 陌生女人对R的爱情都达到了这种沉醉的状态。 当她十三岁初次见到R, 就“整天什么也不干, 就是在等着你, 来窥探你的一举一动” (2) 。 作为一个小姑娘的她始终将自己封闭起来, 单单透过门锁来窥探R的一举一动。 她拒绝外在世界, 只在想象中亲近痴慕的爱人, 陶醉在为自己筑造的单独空间里。 “我成天悲愁, 一心只想悲愁;我看不见你, 也就什么也不想要, 只想从中获得某种陶醉。 ” (3) 这种别无所求、一心沉迷爱情的“醉境”给予她某种意义上的自由和愉快的享受。 “离开了你, 我不愿高高兴兴, 心满意足的生活” (4) , 她拒绝听音乐会, 拒绝看戏, 也拒绝郊游, 女人就是依靠这样的方式来享受这种“醉境”, 在爱情中充分释放自己, 全心全意依恋他人。 青年时期的她重返维也纳, 在凛冽寒风中苦苦等候, 为了远远见到他一眼。“我对你的激情依然一如既往, 只不过随着我身体的发育, 随着我情欲的觉醒而和过去有所不同, 它变得更加炽烈、更加含有肉体的成分、更加具有女性的气息” (5) 。 直至成年, 她宁愿放弃原本平稳安逸的生活, 也不愿错过与R的一夜相会。 女人完全沉醉于爱情, 沉醉于爱情带来的幸福和满足。受酒神精神影响的人在狂欢和沉醉中, 可以享受到属于自己的放纵快乐。 当他们疯狂地沉迷在这种不顾一切的享受中时, 这种沉醉也具有无限的魅力, 将现实生活的繁琐和悲伤释放, 从而享受到现实世界中无法获得的完美的幸福感。陌生女人这份炽烈而痴狂的爱情, 无异于酒神精神的狂放与陶醉, 使她在安静中寻找一种沉醉的疯狂。 尼采曾说, “只有迷醉才是真正的生活和真实的自我, 其余的一切, 无论其为精神的、道德的、宗教的还是艺术的, 都只不过是达到迷醉状态所要克服的障碍” (6) , “酒神状态是一种痛苦和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 (7) 。 女人一心沉醉在爱情中, 既感受到全心全意奉献爱情的幸福, 又感受到这份爱情无法得到回报的痛苦, 二者的交织, 恰恰与酒神精神的“癫狂”不谋而合。 另外, 女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爱着R, 未尝不是一个充满理想色彩的追求, 而这种忘我的追求已然带上一种非理性的色彩。 卢妍红在 《非凡的情怀永恒的魅力———论茨威格小说中的非理性激情》中谈到,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个女人的非理性爱情” (8) 。 女人已然将这种不求回报的爱情视作一种极尽生命去释放的激情, 它狂热、奔放, 恰恰与酒神精神体现的非理性色彩相吻合。 女人酣畅淋漓的爱情体验, 即是酒神精神所代表的忘记一切清规戒律、恣意纵情狂欢的精神。
(二) 直面悲剧人生的坚强人格
为了一生中屈指可数的几次相会, 女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而她的一生, 也完全是一场痛苦的悲剧。 当她还是个小姑娘时, 首先遭到的是外界对她的遗弃和孤立隔绝。 她缺少父爱和母爱, 也缺少同龄的玩伴。 只有在搬到因斯布鲁克的前一天, 母亲才勉强“温柔地”吻了她。 而邻居的孩子对她也只有辱骂和殴打。 她倾尽全力, 试图将对R的热恋掩盖所有的苦难, 以这份情感寄托支撑起内心的信念。 然而, 她遭受到的是R对她的一再遗忘和抛弃。 她不愿加重R的心理负担, 宁可自己默默忍受怀孕和分娩时的痛苦。 即使产房里地狱般的经历, “穷人不得不遭受的凌辱, 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耻辱” (9) , 她都毫无怨言。 甚至“要是我还得再去一次这样的地狱, 并且事先知道, 我将受到什么样的折磨, 我也不惜再受一次, 我的亲爱的, 再受一次, 再受千百次” (10) 。 以至于成年之后, 女人放弃了她安逸富足的生活, 忍受病痛带给自己的折磨, 孩子离世带给自己的孤独, 也丝毫没有抱怨。 相反, 她将自己悲惨遭遇的原因归结在自己身上, 并且因为能与R有短暂的相会感到知足。 “即使在我的身体因为阵痛扭作一团的时刻, 即使在痛苦把我的灵魂撕裂的瞬间, 我也没有在天主面前控告过你;我从来没有后悔过那几夜, 从来没有谴责过我对你的爱情” (11) 。 虽然这份错误的爱情让自己身心俱伤, 陌生女人依旧乐于以自己全部的热情与活力去享受。 她尽管痛苦、挣扎, 仍然以爱和奉献包容R所有的冷漠, 坚强度过重重困境。 这种宽容与坚强, 这种直面悲剧的乐观精神, 也正映衬了酒神精神的自尊、坚强与活力。 在酒神的狂欢状态下, 人们进入了一种超脱现实世界的状态, 一切都发生改变, 黑暗和虚伪都化作虚无, 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进, 让人充分享受到一种和谐的快乐。 尼采也这样描述, “希腊人的酒神宴会含有一种救世节和神化日的意义。 ……其表现是:痛极生乐, 发自肺腑的欢喊夺走哀音;乐极而惶恐惊呼, 为悠悠千古之恨悲鸣” (12) 。 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 酒神获得了充分释放, 而人们学会了如酒神般释放生命中的痛苦和悲伤, 感受到生活的美妙, 于是, 忍受生活的痛苦和悲伤就变成了一种享受, 个体将暂时遗忘人生的苦难, 而感悟生命的欢娱与狂喜。 这恰恰是酒神的悲剧意义———使人拥有坚强的意志, 感受到生命的欢畅。 陌生女人将爱情视作生命的全部意义, 视作之高无上的激情, 而她一心钟爱的作家R只把她当做过眼烟云, 这是女人的爱情悲剧, 同样也是她的人生悲剧。 但是女人正视悲剧、超越悲剧, 以自己无悔的人生态度面对所有的灾难与不幸, 在悲剧人生中享受爱情为自己带来的狂喜, 同时也保持了人格的尊严和独立。 因而尼采也高度赞扬这位陌生女人, “这不仅仅是奉献, 而且是整个身心的奉献, 毫无保留地、不顾一切地奉献。 她的爱所具有的这种无条件性使爱成为信仰, 她唯一拥有的信仰” (13) 。
(三) 生命的超脱与升华
小说结局是陌生女人在孤独与病痛中离开人世。 “只有我死了, 你才会收到一个女人的这份遗嘱”“要是我还得再活下去, 我就把这封信撕掉, 我将继续保持沉默, 就像我过去一直沉默一样” (14) 。 然而, 这位女子虽然肉体死去, 但她在精神上得到永生, 完成了生命的超脱与升华。 女人已然将自己的生命化作自由奔放的爱情, 永远萦绕在R心中, 因为“他感觉到死亡, 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 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 她漂浮不定, 然而热烈奔放, 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 (15) 。 生命虽然消逝, 但不朽的爱情永存。 这与酒神精神倡导的生命活力是相符的。 陌生女人将爱情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并通过留存于世间的热情, 显示了一种对真善美的向往, 一种无论受到外界怎样的压抑, 也要释放人本性活力的生命热情。 生命与死亡是生命现象的两极, 女人虽然死去, 可她同时获得了永远的新生。 这同样诠释了酒神精神“毁灭是对生命的彻底更新”这一概念。 酒神精神是对生命的无限肯定, 它追求超越, 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因而反对弱小、平庸、安逸和悲观。 它肯定生命的张力与永恒, 提倡人们去实践生命的意义, 真正热爱生命的人将超越善恶, 遗忘过去, 永远提升自己的生命力。 至此, 酒神精神以独特的方式肯定了生命的力量:即使人生是一场悲剧, 也要有声有色地演出这场悲剧, 不要失却它的壮美。 女人尽情释放自己热烈的爱情, 将肉体生命化作一曲悲壮的颂歌。 而肉体的毁灭, 恰恰是精神的永存。 她已然超越生死, 将生命热情永存于世。因此, 卢妍红的论文《非凡的情怀永恒的魅力———论茨威格小说中的非理性激情》 中这样总结, “‘陌生女人’不愿放弃的不仅是具体的爱的对象, 更是在爱的心灵世界中蕴含的理想的生命境界。 正因如此, 她的爱情具有了无条件性, 不管对方如何, 不管有无回应, 她都执著地爱着, 在爱情中通过沉迷于另一个人来达到最高的生存。 爱情铸就的个体生命的光辉, 使她的爱超越了所爱的对象, 甚至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男女关系而成为一种精神力量。 这种力量穿透时空, 凌驾于真实世界的实际需求和利益关系之上, 应和着人类从古至今始终不灭的追求。 ” (16)
茨威格笔下的陌生女主人公, 依靠自己富于激情的生命, 以强烈的人格魅力直面薄情的男子与无情的人生, 最终超越时空, 以凄美的方式演出了一场人生悲剧。 尽管结局令人唏嘘, 但女人身上表现出的癫狂、自尊、坚强与超脱, 体现一种悲剧性的审美价值。 而这位陌生女人也凭借自己这份饱含激情、凌驾生死的爱情, 永远存活于历代读者心中。
摘要:斯·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为读者塑造了一个悲剧女性的形象。她将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一名根本记不起她相貌的男子, 临终前以一封催人泪下的信表白自己毕生的爱情。这位陌生女人忘我、几近病态的爱情, 恰恰体现出尼采的酒神精神。而她自尊、坚强的个性, 以及内在的生命活力, 都与酒神精神相吻合。
关键词:酒神精神,陌生女人,悲剧,生命
参考文献
[1]斯蒂芬·茨威格, 张玉书, 译.斯·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2]弗里德里希·尼采, 周国平, 译.悲剧的诞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3]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4]卢妍红.非凡的情怀永恒的魅力——论茨威格小说中的非理性激情.华中师范大学, 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5]赵淑阳.尼采的酒神精神及其现实意义.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陌生女人 篇2
还没开始工作,先写几句,做梦都梦到了,写下来,免得发梦。昨天下午看完,晚上又看了一遍。好在片子不长。
Ophuls喜欢用一些东西作为象征,并且交织成电影结构。不过我统共只看了三部他的影片,样本实在比较小,说话没有太大的底气,先写下来。我容易吗,一堆工作还没开始干。
比如他在“某夫人”中用的那对钻石耳环。而在这部片子中的一些symbols(象征):
1.楼梯。Ophuls片中的 楼梯几乎都是螺旋形的。甚至“某夫人”中珠宝商家的楼梯。在“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那栋公寓楼的螺旋状的楼梯反复使用。最明显的一处是:少年莉莎坐在楼梯上等钢琴家回来,等来的却是钢琴家带着女人回家。当她成年后与钢琴家相遇,钢琴家带她回家,镜头仍旧从当年少年莉莎等待的位置拍过去。人换了,事儿没变,钢琴家不过是又带了一个女人回家而已。
还有一处,还是莉莎的角度,此时莉莎已经 嫁人。和将军丈夫去听歌剧,她一边登楼梯,听到旁人议论钢琴家。这时候她已经登到了楼梯的顶端,走到栏杆处看下去,两鬓已有白发的钢琴家正在螺旋形楼梯的开始处,亲吻两位女士的手背。而丽莎身旁的人们议论说:当年他那么有才气,真不知道他那样挥霍自己的生命,怎么现在还活着…… 还是莉莎的视角,不过这时候的莉莎心中的偶像(idol)已经开始瓦解了。
2.spin(旋转)。Ophuls喜欢spin。男女主人公相遇的时候往往是spin。比如在“某夫人”中的外交官与伯爵夫人的相遇,第一次第二次相遇都是spin;他俩在舞池里的华尔兹,也是spin.而在这部片子中,丽莎第一次见到钢琴家也是spin。钢琴家从楼梯上下来,丽莎给他打开玻璃门,丽莎站在门后,玻璃门旋转,四目相对,但是隔着玻璃。永远隔着玻璃。
丽莎与钢琴家在维也纳的浪漫一夜,大部分的戏发生在那个“模拟火车”中。模拟火车是游乐场的一种游艺。仿真的火车车厢,车窗外是画出来的各国景色,可以更换的。乘客指定火车的目的地,然后模拟火车的操作人员就在外面蹬一个类似自行车的轮子,这样带动车窗外的模拟景色转动,于是坐在车厢里的人看起来,就好像车子在运动,而窗外的景色在流转。丽莎与钢琴家已经“游历”了所有的国家,然后钢琴家决定“start all over again”,再游历一次。再比如,当钢琴家读过莉莎的来信,痛苦的捧着脸,回忆他与莉莎的过去:银幕上出现的是一个如同烟雾组成的漩涡,漩涡中间呈现他所见到的莉莎的一幕一幕。至于电影中的圆舞曲,华尔兹那更不必说了。
我感觉ophuls用spin表现爱情带给人的那种天旋地转的感受,失去自我,并失去控制;并暗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spin(旋转), 而不是encounter(相遇), 这样的旋转即“失之交臂”。命运的螺旋(轮子),往往旋回起点。所以,莉莎在登上歌剧院的楼梯的时候,旁白是这么说的:“every step counts.….it’s fatality.”(原话不记得了,大意是,每一步都是命运的安排)而事实上当她走到楼梯的顶端,看到的是偶像的破灭。
3.凝视与被凝视
影片在钢琴家读完莉莎的信之前,我们一直以莉莎的角度观看,凝视。而当钢琴家读过莉莎的信之后,他闭上眼睛回忆与莉莎的过去,这时候,才是钢琴家开始凝视莉莎,以及自己的过去。当他走出门外,回头看那扇玻璃门,回忆起第一次见到少女莉莎的模样,这时候他已经接受了莉莎丈夫的决斗,走向死亡。这个结局,与某夫人太相像了。钢琴家几乎被人凝视了一生,自己却从未认真凝视过自己和他人;不懂人,不观己,生命被烧尽矣,惶论音乐,何以为继?
爱情的本质,就是spin,将爱情中的两个人卷入旋涡,直至漩涡的底部,那是生命的尽头。
这,不是我的意思,只是对电影的感受。
暂时写这么多,还有不大通透的,假以时日再说。
这部片子是ophuls的英语影片,据说当年拍出来,在美国的反响不好;电影公司的某总裁说:拍这部片子的导演当时精神和身体都有问题……所以拍得不好云云。我真想对他说一句:why don’t you go and fuck yourself。
不过,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至于影片对于原著作出一些比较大的改动,我真不在乎。它已经独立文学作品存在。
一个陌生女人的短信 篇3
2010年11月初的一个傍晚,刘小琼刚下班回家,帮忙照看女儿小悦的姑妈哭着说:“小曾下午来过,他把孩子带走了,说是带孩子去吃肯德基,现在还没回来!”刘小琼顿时失了魂儿,立即拨打曾番杨的电话,他在电话里这样说:“房子归你了,孩子本来就是我的,我们再也不回成都了,你保重吧,黄脸婆!”
刘小琼蹲坐在地上,捂着脸痛哭,曾番杨将她最后的精神支柱抽去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不如一死了之。小琼无意识地走到府南河边上,曾和曾番杨约会的地方,常常有年轻人在此殉情,想不到曾经的恩爱转眼烟云,她也步了殉情者的后尘。
这时,手机短信来了:“刘姐,请允许我这样称呼,其实人性有黑暗面也有光明面,独自承担悲欢的女人虽然很辛苦,但她的勇敢一定会换来一个更好的未来,别做傻事,好吗?”
刘小琼试着回拨电话,对方不接,挂了电话,信息又“滴滴”来了:“刘姐,你暂时不需要知道我是誰,这不重要,赶紧回家去吧,好好生活!”仿佛是一个善解人意的温柔知己,刘小琼的理性,被这些温暖的文字的力量拉了回来。
终于,刘小琼没有做傻事。
刘小琼,四川资阳市东凤镇人。2005年夏天,她在成都金牛区一家酒店做前台服务工作。同年,她跟同是资阳老乡、大她两岁的曾番杨结婚,曾番杨在成都一家公司做物流主管。婚后第二年,他们的爱情结晶——女儿曾欣悦降临人间。不幸的是孩子患有先天性脑瘫,由于疏于治疗,导致孩子的手、腿和脖子不能自由活动,需要不断做康复治疗,才有可能站立和行走。
此后,刘小琼辞职在家,全力照顾孩子。生活重担全落到曾番杨一个人肩上,为增加收入,他还兼职做中国人寿的保险业务。经夫妻俩精心关照,小悦也一天天好转,虽然肢体无法自由活动,但智力达到同龄孩子的水平。这是喜事,但令刘小琼烦恼的是,丈夫曾番杨渐渐变了一个人,动不动就发脾气,这她能理解,毕竟丈夫压力大发泄一下也很正常。嫌她饭没做好她就重做;嫌她衣服没洗干净就再去洗,直到有一天晚上曾番杨醉醺醺归来,抓住小琼的衣领说:“黄脸婆,我要跟你离婚!”刘小琼以泪洗面,直至天亮。而事态正朝着曾番杨的一句醉话的方向发展,他经常借加班很晚回家或不回家,刘小琼忍声吞起,放下尊严维系着岌岌可危的婚姻。
2010年3月某日,曾番杨又说要加班,刘小琼悄悄来到了他的工作单位,办公室大门紧闭,黑灯瞎火。刘小琼愤愤然从大楼出来,看到丈夫和一名年轻女子从对面的一家茶楼里出来,女子年轻漂亮,两人靠得很近,看起来很亲密。刘小琼的全身都在发抖,怪不得曾番杨一回家就找碴,原来他在外面早有了“小三”。
刘小琼的心冷寂如灰,婚姻走到尽头。离婚后,刘小琼选择了坚强,也必须坚强。
有了新爱,前夫归来
几个月时间过去,刘小琼渐渐习惯没有女儿的生活,她的心常常空得无处安放,幸好公司老板和同事对她很好,适时陪伴和疏导;虽然生活艰辛,但终究一步步迈过。
一天周末,刘小琼重新穿上很久前买的新裙子,镜子里的自己,素颜,也有几份妩媚,她穿着这条新裙子去赴约,陪老板和老板的朋友吃饭,老板一个劲儿介绍她的朋友谢君,有房有车且单身。几杯酒下肚,脑子里迷迷糊糊,只记得曾番杨对她的种种伤害,如今反正什么也没有了,就放纵自己一次吧,刘小琼上了谢君的宝马车……
谢君驱车到了图腾酒店的门口,停车的当儿,小琼下车,一阵风吹来,清醒不少,取出手机看,一条消息豁然眼前:“亲爱的,这段时间你的感情处于空档期,想做一个好女人还是坏女人都是一念之间的事,那种自暴自弃的怨妇,男人是看不起的哦!”
刘小琼双颊滚烫,彻底清醒,赶紧拦了一辆出租车回家。车上,她给那个陌生的手机回复:“谢谢。”
2011年4月,一个叫高建伟的男子走进刘小琼的生命,他是二纺厂的职员,离异,儿子判给前妻。周末,高建伟蹬着自行车载小琼到河边看风景,间或跟朋友们一起到茶园玩牌,刘小琼竟喜欢上了这种闲散的生活方式,每次,高建伟给朋友们介绍刘小琼是他女朋友时,脸上那质朴的喜悦多少令小琼动心,她觉得,这年头,这样的男人不多了。
刘小琼的感情从消失了的曾番杨转移到了高建伟身上,五一,她随高建伟去他的家乡雅安芦山县,婚期也顺理成章地提上日程……
恰逢此时,出现了那个沉寂了很久的短信:“刘姐,你愿意见我吗?我有重要的事要跟你谈谈。”
神秘女人终于现身,刘小琼应约前往。金牛公园旁的一家茶楼,一个妆容精致的女子靠窗而坐。见之,刘小琼骤然激动,竟然是徐雅。她不敢也不愿相信,陪伴她走出离婚黑暗的那些短信,都是她发来的。
“刘姐,我本来要将这个秘密一直隐藏下去,但是现在我觉得这样做太残忍了,番杨现在医院,生命危在旦夕,我想这个时候,他特别想见你,因为他一直深爱着你!”刘小琼傻眼了。
徐雅哽咽着揭开事情的真相……
2009年底某日,曾番杨步行回家途中,突然感到头重脚轻,血涌头顶,一下昏倒在地,嘴里还吐血。醒来后,他一个人悄悄跑去成都铁路中心医院检查,查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医生给他下了判决书:“如果不及时做手术,你的生命最多能够延续两年。”听说手术需要10万元,曾番杨的心骤然黯淡下来。因为女儿的病,他们没有任何积蓄,而且债台高筑。
曾番杨决定放弃手术,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安排好后事,他不能拖垮这个家。于是,曾番杨找来好友徐雅帮他演了一出戏,如曾番杨所愿,他顺利达到逼妻离婚的目的。这时,曾番杨又想,妻子带着一个脑瘫女婴,会成为她找到幸福的牵绊,别人也会嫌弃。所以,他趁机将女儿抱走。
做完这些几近荒唐的事后,曾番杨又拜托徐雅帮他一个忙,暗中留意刘小琼的举动。妻子单纯善良,她万一做出什么傻事,他将抱憾终生……
抱回孩子后,曾番杨变卖了心爱的摩托车,辞职来到北京,在北京武警总院给女儿做了全面检查,租了一间地下室,等找到工作赚了钱后给女儿做康复治疗。但是,哪家企业愿意要一个成天背着孩子的男人上班。
为了生存,曾番杨只好在地铁里卖唱。小悦已经6岁,十分懂事,她啃够了北京的包子,但是当爸爸用唱歌换来的钱给她买来包子时,还是会安静地吃完,脸上还是那么甜美的笑容:“爸爸,好吃,真好吃!”晚上回去,曾番杨嘶哑着嗓子叫女儿读书,给她按摩,小悦感到很享受,睡前,歪着脖子还是那句老话:“我想妈妈了,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呀?”
“等宝贝的病好了,就能见到妈妈了!”“我要见到妈妈,我不要病好……”悲凄的哭声便在寂静的地下室久久响彻……
2011年5月初,曾番杨因回老家办理新农合保险,带女儿回到四川。小悦以为能见到妈妈了,高兴得像一只小麻雀:“爸爸,你说妈妈长成啥样儿了,我再也不吃北京的包子了!”
令小悦失望的是,爸爸并没有带她见妈妈,而是将她安顿到姑妈家后,就去以前兼职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上班了,7月16日,他再次晕倒在上班途中,幸好路人及时拨打120抢救,他才再次逃脱一劫。同在保险公司上班的好友徐雅匆匆赶到,看着柔弱疲惫的好朋友,她忍不住流泪,曾番杨醒来后马上叮嘱她:“一定不要告诉小琼,我不能拖累她,拜托!”
徐雅哭着跑出病房,决定跟刘小琼联系,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了这个快要谈婚论嫁的女人。知晓一切真相,刘小琼捂住胸口,哭得没有声息。
老公,别再撇下我不管
2011年7月20日,成都瑞德医院。刘小琼早早來到曾番杨的病房,看到前妻,惊愕、激动、紧张、难过,各种复杂的表情集中到曾番杨的脸上。刘小琼情绪失控,扑到前夫的病床前,嚎啕大哭!在场的人无不唏嘘不已。
10天后,曾番杨的身体特征趋于稳定,出院。这家医院也被曾番杨的故事所感动,出院时对刘小琼承诺,医院将免除曾番杨70%的手术费,剩下的手术费及治疗维护费只需3万元,刘小琼筹集好款项后,随时可以给曾番杨做手术。
这个消息让刘小琼喜出望外,离希望又近了一步。当天,刘小琼终于在曾番杨的姐姐家见到了女儿小悦,分散一年的家,再一次团聚在一起,小悦依偎在母亲怀里,嘴里含混不清地说:“妈妈,我想你,爸爸也想你,我们都哭过好多次呢……”
当晚,在回出租屋的路上,一个熟悉的身影走到眼前,刘小琼的心里“咯噔”了一下,他是高建伟,想不到自前夫出现,这个她准备下嫁的男子就被忘得一干二净,刘小琼感到尴尬和愧疚,不知如何面对和解释。
高建伟的情绪也十分失落和伤感,不过,他体谅小琼的心情,主动解了围,递给她一个厚厚的信封后,转身离去。
接过信封,刘小琼哭了,又笑了,她快步追上去,高建伟听到脚步声,停下,回头,刘小琼已到面前,轻轻拥抱了一下高建伟:“我欠你一个谢谢!”高建伟的嘴唇使劲抿着。目送他消失在街道的转角,刘小琼才回家,拆开信封,里面装着5000元现金。
就在那几天,刘小琼的同事和朋友们也纷纷捐款,还有看了新闻的一些观众也找到刘小琼,带了爱心和希望。不出一个月,3万元钱就凑齐了,曾番杨有救了。
2012年1月6日,成都府河音乐公园,阳光金灿灿的,仿佛拿出厚礼祝福一对即将结婚的“新人”,草地上,刘小琼正欲单膝跪地,学着8年前曾番杨向自己求婚的情形,表达爱意心声,却被曾番杨一下子拥在怀里:“小琼,什么都别说了,我再也不离开你了!”旁边响起了掌声,他们的朋友徐雅缓缓走来,微笑着见证他们的幸福。
2012年2月8日中午,记者走进曾番杨位于成都金牛区王贾社区的家,曾番杨正从市区回来,他的身体恢复得很好,现在每天都是骑着电瓶车上下班,人过中年,生命新的春天一片盎然。
陌生女人 篇4
一
修辞理论家拉比诺维茨提出有四种读者:“ (1) 实际的或有血有肉的读者———特性各异的你和我, 我们的由社会构成的身份; (2) 作者的读者———假设的理想读者, 作者就是为这种读者构思作品的, 包括对这种读者的知识和信仰的假设; (3) 叙事读者———‘叙事者为之写作的想象的读者’, 叙事者把一组信仰和一个知识整体投射在这种读者身上; (4) 理想的叙事读者———‘叙事者希望为之写作’的读者, 这种读者认为叙述者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可靠的。”拉比诺维茨强调读者同时采取这四种立场, 而这种同时性是构成读者与虚构中的真实之复杂关系的主要原因。
在有这样四种读者的前提下, 来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会发现, 叙事读者与理想叙事读者没有什么明显区别, 而作者的读者与叙事读者在认为真实的东西中却存在着重要重合。因为两者都承认爱情在女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从R作家和陌生女人身上可以找到社会意义。但是, 在作家的读者看来, 陌生女人只是一个虚构事件的虚构人物, 而叙事读者看来, 她是重述自己身世的一个历史人物。也就是说:一个女人从13岁起就恋慕一个素不相识的年长男子, 并把这种爱近乎疯狂地无报偿地延续一生, 直到为他生了孩子乃至即将死去, 仍然不为这个男人所知, 这样的事件对于作者的读者来说, 只有在虚构中才有可能, 而对于叙事读者来说, 则绝对相信和接受这样的事实——具有牺牲精神的、追求绝对的善的爱的境界。
“假定拉比诺的叙事读者的定义需要修改:叙事读者即在虚构内部实际读者自行担当的观察者的角色。在担当那个角色时, 我们将始终相信虚构世界的现实。因此, 我们对叙事的情感反应大多衍生于我们对这个角色的参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叙事读者在担当这个观察者的角度时, 始终相信事件的真实性, 对那种痴迷、柔肠寸断的暗恋、无怨无悔的爱的境界的唏嘘感叹, 是叙事读者在角色参与中对叙事的情感反应。在阅读过程中, 我们在情感上被深深撼动, 就是因为我们“进入叙事读者的位置如此之深以至于未能同时参与作者的读者的角色。”就好比, 在观看戏剧的过程中, 有的观众跳上舞台去痛斥坏蛋阻止演出继续一样, 忘记了作者的读者的角色。叙事读者对于作者的读者的排挤和遗忘, 往往促成了阅读的情感力量的膨胀, 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阅读正是如此。
二
那么为什么叙事读者会如此深入, 遗忘或丢弃了作者的读者的角色呢?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叙述视角。我们知道整个文本包括两层故事, 经过的两次叙述视角的转换:先是叙述者就在R作家脑里或肩上的第三人称内聚焦叙述方式。当他打开了陌生女人的信的时候, 视角转换了:叙述者是第一人称“我”陌生女人。这时R作家变成了“受述者”。信读完, 又转回原先的视角。受述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杰拉尔德·普林斯的《受述者研究简介》1977。他认为, “用以区别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的逻辑也适用于区别读者 (或接受者) 、隐含读者 (或说话对象) 和受述者 (或表述对象) 。”受述者就是对应于叙述者的表述对象。
受述者的存在较明显的文本应该是第二人称叙述, 以“你”为叙述人的文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特殊性在于故事由信件讲述出来, 信件虽然是第一人称叙述, 却具有明确的受述者———收信人。如果是真实的私人信件, 应该是具有私密性的———受述者、隐含读者、读者应该合为一体, 别无他人。但在小说文本里, 信件只是叙事手段, 这封信在受述者R作家阅读的同时, 读者也开始了阅读。把隐私公开化是这个文本最特殊之处。“你, 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他”的好奇心突然被激起。此处, 陌生女人对于受述者R作家和对于叙事读者一样陌生, 好奇心可能比作家更为强烈。陌生女人———邻家女孩———美丽的少女———夜总会的女人, 这个阅读过程对于受述者是一个回忆思索的过程, 对于叙事读者却是窥探隐私的过程。
“受述者……是读者所看到的‘就在那里’的一个人, 是往往充当叙事者与读者之间中介的另外一个人。相反, 叙事读者是文本迫使读者承担的一个角色。”拉比诺维茨想要把他的概念和普林斯的区别开来。的确, 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 受述者就是充当叙述者和读者之间中介的人, 因为他的出现, 叙事读者才会有窥探隐私的阅读快感———我们在读本来只有受述者一个人才能够读、才应该读的东西。如果这个文本没有这样一个叙述安排, 而是把这个故事按照普通的全知叙述讲述出来, 而不是信件, 只是在最后说, “临死前, 她终于给他写了一封信, 告诉他这一切。”这将显得平淡许多。
众所周知, 茨威格对于心理学颇有研究, 所以对于人类隐秘心理的体察也是他小说的读到之处。但前人多半看到了茨威格小说内容中体现出的心理因素, 却没能发掘出他在小说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心理的揣摩与利用。人对于隐私的需求已经成为一种消费需求, 尤其在现代社会, “隐私不再是隐私, 是茶余饭后的甜点。”“英国报纸说英人爱隐私, 隐私消费是他们最大众性的文化消费。”内容取向正经的《泰晤士报》开张两百多年, 就没赢利过, 而《每日镜报》等一类专登名人隐私的小报, 发行量动辄几百万份, 而且广告源源不断。利用人的窥探隐私的心理, 作者巧妙地安排了阅读信件这一模式。而R作家在第一层叙述中已经被介绍身份———名作家。名人隐私向来都是饭后甜点。
一封写着“你, 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的信件, 这无疑具有设置诱饵的作用, 叙事读者就在这种诱惑下迫不及待地进入隐私的窥探。而这种引诱也是在“步步为营、诱敌深入”的叙述策略下展开的:“我的儿子昨天死了”这样的信件开头可以说是莫名其妙而又极具诱惑力的, 本来一个陌生人就已很奇怪, 又扯出儿子死了, 叙事读者和受述者同时陷入迷惘。随着叙述的渐进, 陌生女人———邻家的小女孩———美丽少女———夜总会的女人———自己孩子的母亲, 隐私终于成为了公开的秘密。但此时还没有结束, 叙述又转入第一层故事, 窥探作家的反应, 读到“他感觉到死亡, 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 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 她漂浮不定, 然而热烈奔放, 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隐私才彻底失去意义, 在隐私终结的刹那, 阅读嘎然而止。
在第一层次叙述中, R作家的出场是很正面的:著名小说家, 但读者无法得知他的其他方面。在第二层次的叙述里, 我们才得以全面了解作家的行为和环境, 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叙事读者, 从被告之在阅读一封来自陌生女人的著名小说家R的信件时起, 就已经开始了一次消费名人隐私的享受。事实上, 信件的内容也在证明阅读期待没有落空, 在对这个叹为观止的陌生女人的钦佩之余, 看到的是, 身为名作家的R原来有着如此放纵的私生活, 以至于这样一个女人都没能印入他的脑海。也看到了作家原来是一个拥有双重人格的人, “既有对外界开放的光亮的一面, 另外还有十分阴暗的一面, 这一面只有你一个人知道———这种最深藏的两面性是你一生的秘密, ”通过叙述者, 叙事读者幸运地获得这个R作家“一生的秘密”, 看到在外界显出光亮一面的R作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这个在情人面前爱得唯唯诺诺、极其羞怯的女人只有在私人的信件中才能够如此地坦露自己的灵魂, 一个女人的情感隐私更使叙事读者不虚此行。从13岁起就开始暗恋这个作家, 几乎属于一见钟情, “就在这一瞬间, 我这个还没有成年的姑娘一下子就成长为一个女人, 而这个女人从此永远属于你了。”这是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爱情隐私“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所察觉的爱情, 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 低声下气, 曲意逢迎, 委身屈从, 热情奔放, 这和一个成年妇女的那种欲火炽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餍的爱情完全不同。”这种不为人知的情感, 因为其隐秘性, 此时的叙事读者也是头一次知晓。十八岁时, “我”对“你”的激情一如既往, 只不过随着身体的发育, “它变得更加炽烈、更加具有肉体的成分, 更加具有女性的气息。当年潜伏在那个不懂事的女孩子的下意识里、驱使她去拉你的门铃的哪个朦朦胧胧的愿望, 现在却成了我唯一的思想:把我奉献给你, 完全委身于你。”这是少女成年后的情感隐私, 在此袒露在陌生的叙事读者面前, 大大满足了读者的窥伺心理。这其中, 有些细节在常人看来几乎是变态的:亲吻R作家的手摸过的门把, 收藏R作家扔掉的烟头。这样的行为在社会伦理之意义上是不正常的, 一个冠冕的女人显然不能把如此私人的一面告知陌生人, 所以陌生人绝无机会得知。通过写给阅读作家的信件, 读者才有了这种权利, 这种窥探隐私的心理满足感是其他阅读活动无法获得的。自始至终, “我”叙述的一切都属于不折不扣的个人隐私:心理潜意识、荒唐的欲望、不为人知的所作所为、几乎变态的举动等等。
所以, 在阅读过程中, 叙事读者因为扮演着窥探受述者和叙述者双方隐私的角色, 并不断地获得满足感, 所以在不知不觉中遗忘了作者的读者的角色, 自动丢弃了作者的角色, 完全相信了虚构的真实, 由此“入戏”而被深深吸引、震撼。
参考文献
[1]《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美]詹姆斯·费伦著陈永国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北京.
[2]《斯·茨威格小说选》[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著M.《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外国文学出版社1982北京.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影评 篇5
在她的青少年,抑或说是童年,她爱上了四合院的新邻居,一个在报社工作的作家,一个单身男人。他们几乎毫无交集,但是少女还是偷偷地爱着,尽管作家不是个对感情忠诚的人。一年后,女孩搬到山东,仍对作家念念不忘,买了他的所有作品,只因期望看到这个男人的名字。六年后,女孩考回北平女子师范,和男人“偶遇”。他记不得她了,但是女子接近他,并暂时“拥有”了他。临走时,男人送了女子一只白色玫瑰,他们在一齐了,直到女子发现自己孕有了属于他们的小生命,她默默理解了这突如其来的一切,离开了。八年后,女人的儿子已长大,她也过着表面荣华的上层社会的日子。命运又安排他们见面了。他不记得她是谁,尽管这几年来,他一向收到女人在生日那天匿名送来的白色玫瑰花,但,他不记得这个女人是谁。女人仍旧义无反顾的爱着,和他做了多年前同样的事情,吃早餐的时候,男子说天下局势紧张,自己要去张家口一段日子,她淡淡地说:太遗憾了。……会回来,但是一回来,有什么都忘了。男人突然感到这所有的场景和对白都曾发生过,但他却将其认为是前世的一段姻缘。女人哽咽,离开。男人说:“我一回来就去找你。”女人离开时看到了玫瑰花,白色的,有些颓败了。女人出门看到了男子的老佣人,显然,老佣人
认出了女人,他们只是沉默,但都或许有些激动。
这一切都是女人写给作家的信里的故事,他们的儿子去世了,当男子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女人已经不在人间了,她已生无可恋。镜头最后从看信的男人拉远,画面中的男人已经不再年轻,有了岁月的沧桑感。在拆开信之前,他在吃面条,在吃饭前,他问:“这天只有面条么?”“先生,这天务必吃面条,这天是您生日。”
女人在信中写道,以后再也不会有人在你生日的那天送给你白玫瑰了,那个花瓶只能空荡荡的摆在那里了吧。
不得不说,这是不让人心碎(本来要用“纠结”一词的,但是这个词被用滥了,那就不用了)的电影,让人慨叹女人的命运。她的一生都在爱着这个对情感并不忠贞的作家,她对于他而言终归是个陌生人,她只是以前存在于作家的生命中,而他却是永恒于女人的生命中,只要他召唤,她即便是在坟墓里也会攒出一股力量去见他——尽管以后他可能不再记得她是谁。我将其理解为童年的阴影,她遇见他时年龄方小,爱上了就不会放下了,是属于一个小孩子的执拗与较真,是一个真实的梦境,让她留意维护,尽管对他人而言,是多么卑微。张爱玲说:“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我想这女子炙热的情感,把她变成了尘埃,虽然最后没有花开。
故事里的作家是健忘的,他甚至不记得自己的生日。他喜欢和女人们逢场作戏,然后失忆。这也是他的悲哀,他失去了最纯洁的爱,失去了他的孩子,失去了陌生的女人。或许是他太过浪漫,喜爱放浪形骸,洒脱不羁。他很博学,却无法掩饰人性中的软弱。也许这也是时代所造成的杯具吧。
我很喜欢整部影片娓娓到来的叙述方式,因为这是再适宜但是的方式,是如此,也只能是如此。背景音乐很是古典,舒缓却又不失波澜,使人感到情感的变化,与缠绵悱恻,当然还有些许说不清道不明的喜悦与悲凉。整部影片是平淡的,隐隐约约有暗流在涌动,最终在故事的结尾骤然爆发,让人酸楚。色调是发旧的,像是我们在裱画时刷过了一层浆,淡淡的土黄色——老照片的颜色,是源于影片讲的本来就是很久以前的故事。
我很喜欢本部片子,就像喜欢《胭脂扣》一样。它们很相像。
陌生女人 篇6
首先,文学传统和社会认同对于女性的看法决定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质。电影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采用了煽情的广告词“男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笔者认为这与原著的主旨有所背离,因为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反而是歌德的那句“我爱你,与你无关”,更能表达女主人公的心境。这也就体现出女主人公对于爱隋的一种不理智的心态,具体呈现为时刻处于一种感性的状态。长久以来,女性都被定义为感性的动物。与男性相比,女性大都多愁善感,容易感情用事,女性对于爱格外地敏感、重况。在作品中,作者则故意夸大了这种感性因素的作用,以达到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
进入文本,信开始的那句“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即刻就把读者拉入到一种悲剧氛围中,这是怎样的一种深情与绝望,但同时又是过于感性缺乏理智的。在接下来的叙述中,我们知道女主人公始终坚守着心底那份至纯至真的感情,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从少女时代对作家R的暗恋,到成年后的初次献身,再到为其生下儿子沦落风尘。她只忠于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爱,从未为自己的现实生考虑过什么。但是爱情来就是两个人的事,她怎么能做到“我爱你,与你无关”呢?
对于爱情的看法,男女两性是有差异的。波伏娃曾有过“男人的爱情是与男人的生命不同的东西;女人的爱情却是女人的整个生存”的言论。男人往往通过爱情之外的东西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比如财富、名誉、权力等。一段爱情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电光火石的激情,是短暂的。接下来取代这段爱情的可能是稳定的婚姻带来的责任和义务,也可能是寻求其他更多短暂的瞬间。而女人往往喜欢通过爱情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女性对于爱隋的执著甚至狂热,自古以来就是文艺作品着力表现的对象。美狄亚为了伊阿宁背弃家人甚至杀害兄弟;朱丽叶不顾家族仇恨与罗米欧相爱:玛甘泪为了与浮士德幽会失手毒死母亲……不胜枚举。尽管女权主义者多年集体无意识地倡导女性独立,强调女性尊严,但面对爱情,女性仍然表现出一定的性格弱点,女性较之男性更容易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失去理智甚至疯狂。
女性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是倾注在对爱情的追求之中的。女性一旦把爱情当作她们的理想,当作生命的“乌托邦”的时候,她们就时时表现得过于感性。波伏娃说:“爱情这个词,对男女两性有完全不同的含义,这是在他们之间引起严重误解乃至分裂的原因之一。”无可置疑,爱情存在于两性之间,然而爱情在男女之间反映出来的是巨大的不平衡。“我要你想我的时候,心里没有忧愁,我宁可独自承担一切后果,也不愿变成你的一个累赘”。一个女人爱一个男人到如此地步,以至于只愿意付出而不愿意给他添任何的麻烦。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陌生女人”将爱情看作至高无上的生命激情,而作家R则轻佻地将爱情当成儿戏,当成寻欢作乐的一种方式。
其次,茨威格个人的创作倾向决定了女主人公非理性情感的产生。以下试从弗洛伊德主义和唯美主义两方面进行分析。
有人称茨威格为“打开了弗洛伊德危险闸门的心灵猎手”。茨威格的小说创作确实受到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茨威格注意无意识本能、冲动、欲望对人物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并注意展现人物神秘而复杂的心理世界,把人物心理描写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这种影响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茨威格敬佩弗洛伊德,研读弗洛伊德的学说,对心理学和心理分析有浓厚的兴趣。他曾在亲笔写的简历中说:“我的固有的成分一直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学上的好奇,这种好奇我首先试着在涉及个人命运的一些性格化的短故事上加以运用。”
基于对弗洛伊德学说的研究,茨威格的作品常常表现出重内心、轻外表,重神似、轻形似的特点。“最明显的是,茨威格小说中不少主人公无姓无名,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陌生女人和作家R,《象棋故事》中的B博士,《马来狂人》中的医生,还有《看不见的收藏》中的古董商R先生等等。”作者把一切可有可无的细节、外部世界、客观环境、自然风光和次要人物等全部压缩到最低限度,为的是突出表现的重点——人物的内心世界。为此,凡是有助披露内心世界的情节,作家便着力用墨,大事渲染。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通篇没几句对话,没有多余的环境描写,而由无穷尽的感情细节组成一幅内心活动的画卷。作者用笔细腻而不流于琐碎,笔锋所至,激情奔涌,人物内心世界在作者平淡舒畅的行文中暴露无遗。
茨威格无疑是被人类意识的非理性层面所蕴藏的能量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在作品中着重表现了心灵的激情的能量,以及这种能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人的一生中所产生的影响。他笔下的陌生女人是一种狂热灵魂的化身,她的行为用常人的理性思维分析是几乎疯狂不可理喻的。但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来分析,陌生女人的行为正是由本能、欲望和冲动来支配和驱使的。
同时,茨威格的创作又表现出一种唯美主义的风格。茨威格与唯美主义代表人物虽非同时代人,不完全是他们的志同道合者,但他的创作活动的开始和发展却是在这种文化气氛中,在他们的影响下进行的。
十九世纪末兴起的唯美主义创作风潮是以康德哲学“无目的之合目的性”的美感学说为基础的。强调一种主观性、无功利性和纯粹性。唯美主义的思想艺术特点包括:认为艺术与政治、道德、功利无关,它是脱离一切厉害关系,包括金钱的纯粹自由活动;提出艺术是心灵的故乡,在心的领域瞬间存在可以达到永恒,狭小的空间可以有无限的容量;主张艺术超然于现世,躲进象牙塔,现实社会充满市侩气,没有艺术,没有美,艺术的发展非但不依赖生活,相反,生活应该追随和模仿艺术。
表现在小说中,我们可以在陌生女人身上感受到一种绝望的唯美。我们可以看出陌生女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她的心灵是封闭的,她完全活在自己为自己营造的虚幻的爱情世界里,无目的、无功利。她的爱是纯美无杂质的,那是一种坚持,一种信仰,一种生活方式,是自己为自己建构的整个世界。她的人生只有两个字,爱情。如此看来,陌生女人这个人物的塑造与唯美主义的创作理念是有某些共通之处的。那就是:无功利的一生成就了坚守爱情的独特美感。
再次,作家茨威格本人的性格特点也反映在陌生女人的性格塑造上。
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二日,茨威格和妻子一起在巴西自杀。这位一战中的和平战士,二战时流亡作家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却在法西斯最猖獗的时候自杀而死。茨威格作为一个具有高度理性的知识分子和勇敢的斗士,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生命呢?
在茨威格的“绝命书”中,他这样写到“这样,我认为最好是及时的和以正当的态度来结束这个生命,结束这个认为精神劳动一向是最纯真的快乐、个人的自由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的生命。”茨威格在他的小说《青云无路》中也有这样的言论:“人和动物相比,唯一的优越之处在他什么时候想死就可以去死,不只是到了非死不可的时候才死。这也是人的一生偷不去的,抢不走的,一直可以享用的唯——点点自由吧,这就是毁掉生命的自由。”由此可以看出,茨威格毕生追求的是自由,是内心的和谐,是心灵的自足,总之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完满。一旦这种和谐被打破了,他追求精神完满而不得的时候,他就选择了结束精神历程,也就结束了自己的现世:生命。这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状态。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茨威格看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而作家的这种精神特质难免会投射到他笔下的人物身上。陌生女人一生追求的又伺尝不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完满?她把爱情当作信仰,全心全力地默默地爱一个人就足她毕生要坚守自信信念。她用现实生命来守护着这个信念的完满。最终她达到了,因而同时也给予了我们一种震撼人心的美感。尽管她的现实生活是支离破碎的,但是她的内心世界绝对是一个完满自足的体系。她的爱情理想实现了,她无怨无悔,她在精神维度飞升了。
总之,陌生女人这个形象的塑造,是由诸多复杂的因素促成的。除以上论述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男性作家对于女性的理解难免会有一些一厢情愿的偏颇。表现在过分夸大了女性的感性心理特征。而弗洛尹德主义也给茨威格的作品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不可捉摸的冲动、下意识的感觉、瞬间的情欲成了他表现的重心,成为他解释人物行为、命运的契因。但瑕不掩瑜,这些并不会影响到陌生女人形象的光辉性。茨威格曾经说过:“在艺术中,勇气和信仰是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的。”他的这一创作原则在陌生女人身上也得到了完美体现。陌生女人这一形象,终究会作为一个经典的女性形象流传下去。
陌生女人 篇7
女主人公在孩子发烧死后, 忧伤过度, 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 给男作家R写了一封信, 坦述了自己痴恋R并隐瞒与其育有一子的整个过程。父亲早逝后, 女孩与母亲过着穷酸的生活。女孩十三岁时, 作家R搬了进来。少女平静单调的生活有了波澜。为了引起作家R的注意, 她发奋读书, 成绩从全班倒数飞跃到名列前茅;每次见到作家, 她都会暗自担心, 怕他看到自己书包上的补丁;甚至亲吻作家开门时握住的手把, “捡起他吸食过的烟头, 模仿起他吸烟的动作”[1]。后来男作家搬走, 再见时已经记不得少女了。这次他们开始了三天的交往, 尽管整个过程中, 女主人公也没有告诉男作家, 自己曾经对他疯狂的迷恋。至于后来的怀孕生子自是更是不会对男作家提及。小说结尾, 男作家终于收到“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 “他感受到一丝缥缈的爱情, 他仿佛看到远方一个没有身体的女人的实体, 没有影子, 充满激情, 犹如远方的音乐”。试想一下, 在整部作品中, 女主人公为什么对男作家产生如此大的精神痴迷和依恋?格式塔心理学可能更能解释这一点。
第一, 格式塔派认为, 人的心理意识活动都是先验的“完形”, 即“具有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 是先于人的经验而存在的, 是人的经验的先决条件。人所知觉的外界事物和运动都是完形的作用。人和动物的智慧行为是一种新完形的突然出现, 叫做“顿悟”。[2]在男作家搬进这栋楼之前, 女主人正是少女时期, 对于爱情有着朦胧的期许。而周围的环境似乎是万年不变的。她渴望有新的元素来改变乏味的当下。刚搬进来的男作家的忧郁气质和因为未知而带来的新鲜感无疑刺激了少女。换言之, 她并不是爱上了男作家, 她是爱上了冒险, 一种能刺激得神经发痛的新鲜感。是因为她的心理中首先出现了格才式塔形的爱情的轮廓, 然后把男作家填充进这个轮廓, 所以她的格式塔爱情才圆满了。
第二, 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简而言之, 当你在欣赏蒙娜丽莎这样一幅经典作品的时候, 你感受到的一定会远远超过你的目之所及。你可能会联想到16 世纪佛罗伦萨车水马龙的情景:一个家境殷实的商人妻子蒙娜丽莎面带微笑, 坐在木凳上, 达芬奇安静地给她作画, 恍惚中仿佛想到圣经里面的圣母玛利亚。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 少女对男作家R就存在这种过度联想, 或者说过度阐释。一次偶然的机会, 女孩与迎面走来的作家差点撞了个满怀。当没有任何阅历的少女遇到流连情场的作家, 这并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对于作家, 这是惯性的“flirtation”, 少女却曲解成可以为之赔上一生的情动, 于是一心一意地开始了自己的独角戏, 开始无中生有。
第三, 考夫卡认为, 世界是心物的, 经验世界与物理世界不一样。 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 (psychological field) , 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 (physical field) 。由此可见, 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并不存在——对应的关系, 但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却是两者结合而成的心物场。她观察到的物理场是一个可以左右逢源的花花公子, 但是她的心里场却做不到像他一样的放浪形骸。茨威格把陌生女人描述成一个不断要求对方认出自己的单恋者。她不求物质上的回报, 不求肉体上的贪欲, 她只是对他的存在感兴趣, 就像她只对自己的存在念念不忘一样。这个女人对R先生有着超乎虔诚的痴迷, 痛苦到极致, 绝望到极致, 从未改变, 从未放弃, 从未怨愤。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卑微的爱, 整个故事大概只因为那匆匆一瞥。格式塔美学实在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摘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经典之作。本篇论文从格式塔美学的三个角度, 即人的心理意识活动时先于人的经验存在的, 是人的经验的先决条件;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人的心理活动是心里场和物理场的结合体, 讨论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格式塔美学。
关键词:心理意识先于社会经验,整体大于部分,心里场与物理场
参考文献
[1]斯凡特·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上海三联书店, 2014.
陌生女人 篇8
一、陌生女人的主动地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的是一个陌生女人对作家R的爱情故事。对作家R来讲, 他是个不知情者, 处在爱情中的被动地位。而对于陌生女人来说, 她对作家R却了如指掌, 完全处在主动地位。因此, 从恋爱的双方来讲, 显然, 陌生女人是处在支配地位的。正因如此, 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我”作为叙事视角, 处处体现了陌生女人的主体地位, 显示出了这个女性人物在婚恋方面的主体意识。小说开篇描写到R先生收到了一封信:“这封信约莫二十多页, 是个陌生女人的笔迹。”[1~2]紧接着R先生读到了信的内容:“我想同你谈谈, 第一次把一切都告诉你, 向你倾诉。我的整个一生都要让你知道, 我的一生始终都是属于你的, 而对我的一生你却从来毫无所知。但是如果你拿到了这封信, 那么你就知道, 那是一个已经死了的女人在这里向你诉说她的一生, 属于你的一生, 从她开始懂事的时候起, 一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3~4]由此,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这封信是一个女人写给R先生的, 因而, 这封信的叙事主体“我”是女性即陌生女人, 她通过书信的方式得到了向R先生吐露一生情感的讲述权力, 同时陌生女人又以“你, 和我素昧平生的你!”作为信的称呼和标题说明:写这封信的行为主体是由“我”即陌生女人发起的, 她作为这封信的叙事主体和叙事中心讲给“你”即R先生听的, 形成了“我”讲“你”听的叙事模式。可以说, 在R先生能否知道她存在的这个问题上, 完全是由陌生女人自己来决定的。当陌生女人十七八岁的时候, 她重返维也纳, 白天在店里干又重又累的活儿。晚上工作结束后, 陌生女人就直奔同一条街, 同一个地点“我心爱的目的地”[1], 等待着R先生的出现。R先生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陌生女人, 然而随着接连几天的“偶遇”, R先生与这位“不相识”的小姐开始了交往。与她一起去饭馆共进晚餐, 邀请她到他家里坐坐。可以说, 陌生女人是这场“浪漫邂逅”的支配者, 她故意制造与R先生见面的机会, 慢慢引导着R先生走向她导演的这场爱情中。由此, 笔者认为, 陌生女人主动写信给R先生来吐露其一生情感心路历程以及故意制造与R先生见面机会的行为, 均充分说明了女性即陌生女人掌握着这场情感表达的主导权, 显示出了这一女性人物在爱情中的主动地位。
二、陌生女人主体意识的丧失
虽然从恋爱的双方来讲, 陌生女人在爱情中处于主动、支配的地位, 但笔者认为, 陌生女人的主动地位其实是“名存实亡”的, 原因是她作为一个女性的主体意识已经丧失。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它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 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2]。具体而言, 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能够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 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 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 肯定和实现自己社会价值和人生需求[3]。从女性主体的角度来看女性意识, 它一方面指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 确定自身本质、生命意义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 另一方面指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审视外部世界, 并对其加以富于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4]。在文本中, 陌生女人想让自己与R先生的孩子过上优渥的生活, 从而选择了卖淫这条路, 她说:“我亲爱的, 我卖淫了。对我来说, 这不是什么牺牲, 因为大家通常称之为名誉、耻辱的东西, 对我来说全是空的:你不爱我, 既然这样, 那么我的身子不管做出什么事来, 我也觉得是无所谓了。”[5]从这段自述中, 不难发现, 陌生女人不在乎自己身体的原因是R先生不爱她了, 陌生女人全部的生命意义和人生需求只与R先生有关, 她的爱情、她的身体是甘愿被男性即R先生主导和支配的。由此可见, 陌生女人作为一个女性实际上已经缺失了主体意识, 丧失了主体地位。同时在她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女性主体意识丧失的观点, 即:R先生是最重要的, 而“我”是无关紧要的。那么, 造成陌生女人主体意识丧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 造成陌生女人女性主体意识丧失的主要原因是父爱的缺失, 法国精神分析大师拉康曾指出:“父亲的介入打破了母子之间二元的自恋的想象秩序, 把婴儿带入了一个三元的文化象征序列, 婴儿因此得以与母亲分离, 从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主体。”由此说明, 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父爱的缺失, 陌生女人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R先生上。当她13岁那年听说要与一位作家, 一位文静的单身先生做邻居时, 她就开始对R先生充满了好奇和幻想, 好奇R先生有一位上等男仆, 好奇R先生零星小件 (印度佛像、意大利雕刻、色彩鲜艳的油画以及一些书) , 幻想着R先生的模样。在见到R先生真容之后, 陌生女人被R先生修长挺拔、标致潇洒的气质所吸引, 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 见到一位这样优秀、年轻有为的异性, 心里自然产生了崇拜的情感, “我窥视你的起居。我观察你, 观察你的习惯, 观察到你这儿来的人......我去吻你的手摸过的门把手, 捡了一个你进门之前扔掉的雪茄烟头, 在我的心目中, 它是神圣的, 因为你的嘴唇在上面接触过。”[6]父爱缺失影响了陌生女人自身性格的发展, 使他形成了对R先生彻底的、完全的崇拜心理, 她把所有的爱投射在R先生身上, 并将他视为父亲的替代品, 为他而生, 因他而死。陌生女人已经不能客观、公正地看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她的世界实际上已经完全由男性即R先生掌控和支配, 由此可见, 父爱缺失导致陌生女人主体意识的丧失。
三、为女性发声的男性作家
茨威格是一个擅长描写女性情感世界的男性作家, 正如其笔下的陌生女人, 她善良坚强、温柔忠贞, 凸显了女性为爱牺牲、默默奉献的特点。那么, 茨威格作为一个男性作家为什么选择从一个女性视角来叙事呢?笔者认为, 作家之所以选择从女性视角来叙事是有其动机和意图的, 作品中R先生与18岁的陌生女人第一次相遇时, 一起共度了3个美好夜晚之后, R先生要出门旅行, 走前并承诺回来之后会联系她, 可是当R先生回来之后却早已将这位不知名的女人忘得一干二净, 她说:“我不责怪你, 我爱你, 爱的就是这个样子的你, 感情热烈而生性健忘, 一往情深而爱的不专一。我就爱你是这么个人, 只爱你是这么个人。”[7]陌生女人即使看透了R先生花心、滥情的本质却仍然义无反顾、毫无怨言地继续爱着R先生, 她说:“你喜欢对所有的女人, 像蜜蜂采花似的对世界滥施爱情, 而不愿做出任何牺牲, 我不埋怨你, 你并没有引诱我, 欺骗我, 勾引我———是我, 是我自己硬凑到你跟前、投入你的怀抱, 栽进自己的命运中去。”[8]茨威格作为一个男性作家, 他似乎看到了女性在爱情上的卑微, 看到了男性对女性的主导和支配, 他挪用女性的身份、从女性的视角来哀叹陌生女人的悲凉爱情, 引发读者对陌生女人的怜悯、惋惜的情感共鸣。可以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茨威格为女性发声的一部作品, 他试图引起男权意识形态下社会大环境对女性的关注, 让更多的男性关注女性这种甘愿牺牲、为爱奉献精神的伟大, 同时也令读者感受到人性至善至美的高尚。因此, 笔者认为, 茨威格从女性的视角注入了他对女性的尊重、怜悯情感的同时也流露出了他对人性之美的肯定。
罗曼·罗兰曾评价茨威格是“灵魂的猎者”, 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部作品中, 茨威格就展现出了灵魂猎者的本领, 他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陌生女人与作家R先生情感变化的心路历程, 塑造出了陌生女人这一经典女性形象。苏联作家高尔基曾说:“由于对您的主人公的同情, 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 我竟毫不羞耻地哭了起来。”茨威格笔下的陌生女人的确具有这样的感染力, 人物本身所散发的气质会令人同情、令人怜惜。当爱已成往事, 一切随风而去, 一封信承载了陌生女人甘愿为爱奉献的一生。笔者认为, 透过陌生女人的情感, 茨威格使我们看到了以陌生女人为代表的女性的纯真、善良、坚强等品质, 表达了一位男性作家发自内心深处对女性的尊重和敬佩。
摘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位来自维也纳的陌生女人用其短暂的一生苦恋作家R先生的故事, 塑造了一位为爱甘愿奉献自己、牺牲自己的女性形象。试图以女性主体意识为理论基础, 来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做一个新的解读, 不难看出, 在这部作品中茨威格选择从女性的视角出发, 表达一位男性作家对女性的同情、怜悯之情。
关键词:女性地位,女性主体意识,叙事意图
参考文献
[1][奥地利]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高中甫, 等, 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3:159-192.
[2]魏国英.女性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杨永忠, 周庆.论女性主体意识[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10, (4) .
[4]刘益霞.从女性意识视角看艾略特小说的女性形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8) .
[5]李佳.夹缝中的生存者—探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形象[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6) .
[6]喻颖.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心理“父亲缺位”现象对女性性格的影响—解读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电影评介, 2007, (15) .
[7]闫慧.你, 和我素昧平生的你—《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主义解读[J].长治学院学报, 2014, (2) .
陌生女人 篇9
一、独特的情节结构:框架-嵌入式叙事结构
框架叙事和嵌入叙事是叙事学中的概念。根据叙事学理论家普林斯的观点, 嵌入叙事是指“叙事中的叙事”, 与之相对的是框架叙事, 即为嵌入叙事提供背景的叙事。[1]这种叙事结构类似于略萨所说的“中国套盒”, 特点是故事中套故事。
小说中故事正常的发展顺序是 (1) 女人遇见、迷恋、委身于R先生, 生下他的孩子但选择隐瞒, 而R先生只把她当作一夜风流的对象, 从未记得她。 (2) 女人的孩子死去, 自己病重, 写信给男作家讲述自己一生的爱恋。 (3) 女人去世, 男作家收到来信, 阅读后思绪万千。但在小说中, 作家为追求艺术效果对事件顺序进行了变动, (1) (2) 合并于女人的信中讲述, 女人的信则在 (3) 男作家读信的过程中呈现, 由此便形成了小说独特的情节结构———框架-嵌入式叙事结构。
结合具体文本来看, “他的好奇心突然被激起。他开始往下念.....他两手哆嗦, 把信放下。然后他长时间地凝神沉思。”[2]作家R先生在他41岁生日那天收到一封长信, 读完信后感慨万千。这就是小说的框架叙事部分, 出现在小说的首尾。陌生女人长达一生的爱情故事则作为小说主体, 以书信形式嵌在这一基本框架之中, 构成“叙事中的叙事”, 即嵌入叙事部分。
二、基本框架与嵌入故事的区别
框架-嵌入式叙事结构的设置, 将小说划分为基本框架和嵌入故事这两个相关联的部分, 文本内容决定了这两个部分具有不同的叙述视角和叙述时间。基本框架与嵌入故事中不同叙述手法的运用, 使小说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形式面貌, 提高了文学的表现力。
1. 多变的叙述时间
情节的核心问题是对时间的驾驭, 涉及到如何处理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的关系。时间的创造要服务于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需要, 基本框架和嵌入故事的主要人物不同, 所采取的叙述时间手法也就有所区别。
从时间顺序看, 小说的基本框架即R先生收信读信的过程, 采用的是顺叙手法。嵌入故事讲女人对自己一生爱情的回顾与倾诉, 主要采用了插叙手法。“我的孩子昨天死了”是信的开头, 后文每插叙一段回忆, 作者都会用这句话再把时间拉回到女人写信的当下。
从时间速度看, 小说的框架叙事部分对故事时间进行了延绵, 即叙述时间长于故事时间, 主要体现为结尾对R先生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 从而突显这份爱情给他带来的巨大震撼。嵌入叙事部分则对故事时间进行了压缩, 即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 女人数十年的岁月在一封信里集中展现, 给读者留下陌生女人一生都只用来迷恋R先生的痴情印象。
2. 双重的叙述视角
托多洛夫指出:“构成故事环境的各种事实从来不是以它们自身出现。而是根据某种眼光, 某个观察点呈现在我们面前。”独特的叙事结构设置使作者在基本框架和嵌入故事中选择了两种不同的视角进行叙述。
小说的基本框架采用了第三人称的非介入型叙述视点也就是零聚焦。“著名小说家R·到山里去进行了一次为时三天的郊游之后, 这天清晨返回维也纳, 在火车站买了一份报纸......‘四十一岁了’, 这个念头很快地在他脑子里一闪, 他心里既不高兴也不难过。”“他两手哆嗦, 把信放下......他感觉到死亡, 感觉到不朽的爱情。”[3]叙述者叙说、报道、描述或者展示所发生的事件和场景, 也能够自由进入R先生的内心世界, 无所不知, 无所不晓, 但并不介入事件本身发表自己的观点。作者利用这一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交代R先生的个人身份、生活情况与读信前后的心理感受, 为陌生女人的来信提供了背景并进行一定补充。
小说的嵌入故事是书信体, 因此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参与型叙述, 视点也就是固定式内聚焦。“我要和你单独谈谈, 第一次把一切都告诉你。”“我这种期待的心情, 使我四肢酥麻, 我正担心, 我不得不停住脚步, 心简直象小鹿似的狂奔猛跳———这时你走到我旁边来了。”[4]在嵌入故事中, 陌生女人身兼叙述者与参与者的双重身份。她是这个爱情故事的主人公, 同时承担着叙述的任务。信的全部内容都是从她的眼光来观察、以她的口吻来叙述的, 主观情感色彩极为浓厚。作者利用这一视角直接表现陌生女人的所思所想, 细腻地刻画其心理活动, 竭力塑造出一个痴情主人公的形象。
三、基本框架与嵌入故事的互动
基本框架与嵌入故事之间存在叙述手法上的区别, 但二者的嵌套模式让彼此在形式和内容上产生互动与映照, 大大增强了小说的文学艺术效果, 具体表现在:
1. 精简小说结构
如果按事件发展顺序来写整个故事, 小说会变得冗长且相对平淡。而如果直接略去开头结尾, 女人信中的倾诉就显得突兀而不真实。框架-嵌入式叙事结构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将R先生看信的时空、女子写信的时空、女子爱慕男子的时空叠合在一起, 使小说结构在高度精简的同时又不失自然。以一封信的篇幅集中展现一段长达数十年的漫长爱恋, 时距上的压缩加强了这个爱情故事带给读者的冲击力度, 让人在回到R先生读信的时空中时有一种恍惚之感, 和R先生一样陷入长久的沉思。除了使小说结尾余韵悠长外, 这种结构上的精简还构成了小说的悬念。“他的目光十分惊讶地停住了:这指的是他, 还是一位臆想的主人公呢?”[5]一个疑问未解, 一个悬念又起。“我的儿子昨天死了———为了这条幼小娇弱的生命, 我和死神搏斗了三天三夜”[6]双重悬念激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心, 吸引读者展开阅读。
2. 增强小说真实性
小说的基本框架交代了R先生的住址位于维也纳, 家中有仆人等细节, 这些细节与嵌入故事中女人信里的叙述相吻合。尽管小说结尾R先生依旧不能完全回忆起这个陌生女人, 但那个摆在桌上的空花瓶无疑证明了这份爱恋曾经真实存在。“可是谁……谁还会在你的生曰老给你送白玫瑰呢?啊, 花瓶将要空空地供在那里”“他的目光忽然落到他面前书桌上的那只蓝花瓶上。瓶里是空的, 这些年来第一次在他生日这一天花瓶是空的, 没有插花。”[7]框架内外细节的相互补充印证, 提高了小说的真实性与说服力, 也让陌生女人的爱情更容易打动读者。
3. 丰富读者情感体验
框架叙事结构使小说具有双重的叙述视角。基本框架所采用的全知全能视角引领读者先将目光放在R先生身上, 而随着信的引出, 读者和R先生一样被激起强烈的好奇心, 于是由看R先生转为受邀站在R先生的角度一起看陌生女人。嵌入故事采用的是书信体第一人称视角, 又加之细腻的心理描写、叙述时间技巧的使用, 读者在读信过程中会不由自主进入陌生女人的角色去看R先生。等信读完, 读者自然又想重新审视R先生, 渴望在他那里得到故事的证实或推翻, 而结尾处基本框架的全知全能视角正好能够满足读者的这一需要, 对R先生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描述:“他从颤抖着的手里把信放下, 然后就久久地沉思。某种回忆浮现在他的心头, 他想起了一个邻居的小孩, 想起一位姑娘, 想起夜总会的一个女人......他感觉到死亡, 感觉到不朽的爱情。”[8]小说读完, 读者再次回到旁观者的身份, 既看陌生女人, 也看R先生, 反复回味这个堪称传奇的爱情故事。通过框架-嵌入式叙事结构, 读者得以站在旁观角度、R先生角度、陌生女人角度全方位地进入并审视小说人物, 由此得到的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深刻。
综上所述,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能取得如此之高的文学艺术成就, 框架-嵌入式的叙事结构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小说首尾部分作为基本框架给读者以整体把握, 书信部分作为嵌入故事彰显小说主题。二者之间的区别丰富了小说的形式面貌, 提高了文学表现力;其互动则精简了小说的结构、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丰富了读者的情感体验, 最终使陌生女人的的形象和她的爱情深入人心, 好比远方传来的一曲乐声, 奏响在千千万万的读者心中。
参考文献
[1]杰拉德·普林斯.叙述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陌生女人 篇10
1、爱的虔诚——情感历程之比较
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中说 :“爱情这个简单字眼, 对男女实际上表示两种不同的意思。女人对爱情的理解是十分清楚的 :这不仅是奉献, 而且是整个身心的奉献, 毫无保留地、不顾一切地。她的爱所具有的这样无条件性使爱成为信仰, 她惟一拥有的信仰”。 1无论是“陌生女人”, 还是钟雨, 她们都毫无保留、不顾一切的奉献出了她们的爱, 但一个竭尽全力也激不起对方半点涟漪 ;另一个却小心翼翼生怕掀起大风浪。
1.1不再沉默的陌生女人
奥地利作家斯台芬 ? 茨威格在代表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叙述了一个少女从十三岁起就疯狂暗恋青年作家R的故事。“我这一生实在说起来是从我认识你的那天才开始的”。 2 在陌生女人的一生中, 作家R贯彻她生命的起点、过程、终点。她小时候就开始穿过门孔幻想了作家R的一切。“我从十三岁到十六岁, 每一小时都是在你身上度过的”。 3因为母亲再嫁而离开了作家R两年, 她忍受不了见不得作家R的日子, 不顾一切的逃离了家里舒适的生活, 踏上了追爱之旅 :为他奉献了自己初夜——为此她居然还幸福得在夜里哭了 ;为他生子——在孩子身上他找到了作家R的影子 ;为了让孩子过上优越的生活, 她出卖自己的身体——身体不为作家R所爱, 便怎么着了也无所谓 ;不停的挑拣, 放弃了其他够意思的追求者……直至放弃了生命本身。沉默了一生的陌生女人不再沉默了, 一封信道出了她的爱情绝唱。
1.2执著守望的钟雨
张洁在她的代表作《爱, 是不能忘记的》写了年届不惑的女主人公与一已婚的老干部爱得刻骨铭心却不能结合的爱情故事。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 钟雨和老干部一生相处的时间加起来连一天都没有, 甚至连牵手都没有过。她知道老干部也如她一样深爱着她, 但钟雨没有想方设法地想着怎样去得到老干部, 她只是默默的、悄悄地等候, 期盼着下辈子能再续前缘。张洁把男女间情感的交流表现得淋漓尽致, 爱情在她的笔下传达出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和圣洁。比较来看, 陌生女人的爱恋用“单相思”来形容更合适, 她一厢情愿地爱着, 但“呼唤的人”却没有半点回应, 她自己没完没了的想作家R, 结果造成了一种幻觉——他也一定在常常想我。然而事实却是“在我一生最后的时刻, 我也没有收到过你的一行手迹, 我把我的一生都献给了你, 可是我没有收到过你的一封信。”4
2、爱的迷惘——爱情抉择之比较
爱情是要经历各种磨难和考验的, 两位女主人公遇到了同一个问题 :全心全意所追求的爱或者完全没有引起对方的注意, 或者相爱却不能相守。在现实与幻想, 狂热与冰冷的冲击和较量后都败下阵来后, 到底该如何爱下去?
2.1偏执狂的激情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 虽然陌生女人在十三岁时就理智地认清了作家R的双面性, “你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 既是一个轻浮、贪玩、喜欢奇遇的热情少年, 同时又是一个在你从事的那门艺术方面无比严肃、认真负责、极为渊博、很有学问的长者。”5具有这双重人格的男人, 怎么可能会把所有的心思放在一个女人身上?但她却一开始就将自己彻底地完全地抛向了作家R, 她执著而疯狂的想着怎样接近作家R……可悲的是女主人公上演的是一幕爱情独角戏, 陌生女人的挣扎、反抗、执著, 这一切作家R是完全不知道的。“认出我来, 认出我来吧!”6, “陌生女人”一次又一次的呐喊却换不来丝毫的回应, 她背负的是永远不被认出的命运 ! 在马路上、剧院里、音乐会上, 甚至黑暗的欢爱里, 她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作家R误解为不同的卖笑女郎 ! 我们在为陌生女人同情伤心之余, 也在为陌生女人痛心。她把作家R视为她生存的意义, 而对于作家, 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艳遇中的一个无名的女人, 一段热情的时光, 最后终将被遗忘得无影无踪。陌生女人很早就知道对这爱情不应抱希望, 但她不求解脱, 自己将自己紧紧地捆绑起来, 逃离了亲情, 背叛了友情, 陷在爱情的深渊里无法挣脱。因为她的坚持固执、孤注一掷, 因为她那偏执狂般的激情, 使他们的爱陷入了爱到不能爱的僵局, 当作家R朦胧中意识到这伟大的爱情时, 一切的一切都已生死两茫茫……
2.2守望者的柔情
钟雨也承受着因爱带来的困惑。她也为爱挣扎, 为爱反叛, 最后还是败下阵来。但她虽败尤胜, 与陌生女人不同, 她是基于责任、道德而自愿放弃最爱。与陌生女人一样, 钟雨对自己所爱的对象也是充满了崇拜之情, 她曾宣称 :“要是她不崇拜那个人, 那爱情准连一天也维持不了”。 7虽然没有明说, 但从字里行间, 我们感受到钟雨的恋爱对象老干部也真真正正地爱着她, 他们的爱是双方的。笔记本和那套《契诃夫小说选集》见证了他们的爱, 他们的心是时时刻刻相通的, 无时无刻不惦念着对方。为了能从汽车的车窗里看一眼他的后脑勺, 她煞费苦心地计算过他上下班经过那条马路的时间 ;听到他在台上做报告时的咳嗽声, 咳在耳边, 痛在心里。而他呢, 为了看她一眼, 天天从小车的小窗里望穿秋水般地瞧着流水一样的自行车, 操心着她的那辆自行车好使不好使 ;像热恋中小男孩一样的悄悄来到她家的附近, 只不过为了从她家的大院门口走趟。两人近在咫尺, 却永远走不近, 明明相爱却得装成陌路人。与陌生女人想尽一切办法让作家R认识她的爱相比, 钟雨与老干部的爱更具纯洁与忍耐色彩。
3、乌托邦的毁灭——悲剧原因的比较
无论是陌生女人还是钟雨, 尽管都经历过执著而痛苦的追求, 但从世俗意义来说, 她们是失败的。陌生女人与钟雨, 一个竭尽全力编织爱情之网, 一个则耗尽心血浇灌爱情之花 ;一个爱得热烈、绚烂, 向爱而生, 为爱而死 ;一个爱得深沉, 爱得质朴, 在爱情中重拾人生的价值, 在期盼中获得了爱的永恒。造成这两种爱情风格迥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以下将对此进行分析。
3.1创作背景不同
作家的创作会往往都会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不同的时代背景赋予了作品不同的审美内涵。创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西方正在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形形色色的颓废思潮蔓延, 人们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与心灵寄托, 茨威格借陌生女人对真爱的不舍追求, 批判了当时人们的颓废、虚无的观念, 意欲在战争的荒漠上建造一座寄托其人道主义情怀的精神小殿。而同生在20世纪的钟雨却刚刚经历了“文革”这场空前的浩劫, 国人惊魂未定。张洁借钟雨的遭遇控诉了当时的禁欲时代, 喊出了“爱”心声, 那么到底该如何结束婚姻与爱情相分离的局面?以此呼唤人们重新思考爱与现实婚姻的关系, 呼唤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
3.2人物性格的不同
在人物性格方面, 陌生女人没有崇高的理想, 有的只是直觉和感性认识。陌生女人的生活环境是贫穷而冷漠的, 作家R的到来使她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所以她一直强调她的一生是从认识作家R开始的。她跟作家R之间的距离始终没有消除, 这种距离不仅仅是作家R经常出远门所带来的“时空距离”, 还有心理距离、文化距离。尽管最终她通过自己的姿色进入了上层社会, 离作家R只有咫尺之遥, 但实际上她与作家R的距离却是越拉越大。我们可以看到, 陌生女人在作家R的身上找到的不仅仅是她的爱情, 还有她全部的人生信仰, 她企图在作家R的身上找到另一种生活的方式。
钟雨是一个作家, 她优雅、淡泊, 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独立的社会地位, 虽然她深深地爱着老干部, 但爱情并不是她生活的全部内容与目的。在年轻的时候, 因为不明白自己的追求, 离异后, 她知道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与一位有妇之夫的老干部产生了爱情, 而老干部在很早的时候, 由于对朋友的道义而与其女结合。由于道德与责任的限制, 钟雨和老干部只好把这颗爱的火种深埋。钟雨的生活中不仅有爱, 更有社会责任, 钟雨严格地分清了社会责任与个人情感的界线, 为他人的幸福而割舍自己的爱。她把情感封存在心底, 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希冀着与老干部在天国的相遇。
3.3中西文化的不同
文化对于作家、作品的影响, 或隐或现的存在着。本人着重分析中西文化中不同的价值观念对的两位女主人公爱情命运的影响。
从根本上说, 中西价值观念的差异在于西方人求“真”, 而中国人崇“善。”陌生女人和钟雨都是痴情之人, 一个沉默不语, 而沉默到一定程度时又疯狂爆发 ;一个极富韧性, 彼此千百次的呼喊却能藏而不露。中国人崇“善”, 这使得中国人很注重外部意志, 常常为了外部意志牺牲自我意志。《爱, 是不能忘记的》尽管通篇都在谈“情”谈“爱”, 爱得死去活来, 但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传统文化的熏陶、固有的价值观念的影响等, 使他们的爱情“发乎情, 止乎礼仪”。
司汤达在《爱情论》中说 :“爱情像发高烧, 它的来去, 都不受意志的控制。”8这两段不受意志控制的爱情燃烧了一生, 耗尽了她们一生的能量。两颗为爱而燃烧的灵魂为我们描绘了爱情的巨大魅力, 体会到了被爱煎熬的痛苦与痛苦中的幸福。在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与《爱, 是不能忘记的》比较过程中, 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两部作品的异同之处, 也体会到了中西两种不同的爱恋模式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的审美效果, 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林咏.幽谷蝴蝶与烈火灯蛾——论《洛丽塔》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宜宾学院学报, 2006.
[2]张慧.新时期婚外恋题材小说对人性书写的多维透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8.
[3]王爱华.张洁作品中的“爱”的主题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
[4]侯学标.我爱你, 但与你无关——解读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爱情观[J].电影评介.2007.
[5]卜懿.茨威格中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6]周志雄.中国新时期小说情爱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
[7]郭宝峰.被解构的爱情神话——张洁小说人物形象论述[D].广西师范大学.2007.
陌生女人 篇11
关键词:薇拉·凯瑟《一个迷途的女人》 陌生化
薇拉·凯瑟(Willa Cather)是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她以深情的笔触和优美的抒情手法,从各个侧面描写了美国19世纪末中西部开拓者顽强的创业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刚毅性格,歌颂他们的高尚情操和美好心灵, 因此她被著名评论家麦·盖斯马尔誉为“物质文明过程中的精神美的捍卫者”。《一个迷途的女人》是薇拉·凯瑟的最为流行的中篇小说之一.笔者认为《一个迷途的女人》之所以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她在该篇小说中成功地运用了陌生化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叙述视角和语言上的陌生化.
一
“陌生化”概念(defamiliarity)源于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他在《艺术作为技巧》一文中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觉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这段话强调新鲜的审美感受以及渐进的审美过程,强调事物的质感,强调具体的表现形式”。[1]由于人们对日常事物的感觉已处于习惯化、自动化的状态,为了唤起人们对事物的审美感觉,就必须打破其自动化感觉而代之以艺术的感觉。而这种艺术的感觉的获得是通过艺术家对描写对象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正如形式主义者所倡导的:陌生化是一切技巧的总和,从而让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使读者经过一定的审美过程完成审美活动。审美感受的过程越长,受阻的次数越多,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就越强。
叙述视角或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或聚焦),是叙述话语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对于一部小说的成功,选择好叙述视角来叙述故事至关重要。在《一个迷途的女人》中,凯瑟选择的叙述视角并未局限于传统的全知视角,而是适当采用有限视角并在适当时候进行“跳角”,将有限视角和全知视角交叉运用,从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达到了陌生化的效果,大大增强了小说的文学性和审美性。
在小说开篇,作者以“全知式”的视角概括介绍了小说的背景,然后将该小说的“中心人物”尼尔·赫伯特引入,接下来便从尼尔的视角来观察其他人物和事件,可以说整个故事都是围绕尼尔·赫伯特的中心意识来展开的。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将尼尔的一张张回忆图画串连起来,时间跨越三四十年,这样一方面将女主人公福瑞斯特太太的过去、现在、未来一并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另一方面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小说用配角尼尔在小说中扮演一个“无辜的观察者”,而没有以主角意识去写,有意限制了故事的特许范围,从而使主人公的故事多了一层神秘感,这样就给了读者以更多的想象空间,从而延长其审美时间,增加审美快感。
小说的叙述者尼尔对福瑞斯特太太的感性认识是重要的,也是有局限性的,这种局限性固然不可或缺,但是有时从多视角对一件事进行叙述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为了证实福瑞斯特太太与弗朗克·艾林的偷情,作者巧妙地进行了视角转换。在描述福瑞斯特太太与弗朗克·艾林上山去砍常青树时,作者安排了阿道夫·勃鲁姆的出现。“那男的回来了,把常青树扔进雪橇……”[2]这时小说的情节是从勃鲁姆这个孩子的视角进行叙述的。接下来小说又转为全知视角“勃鲁姆家那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原木后面出来,顺着脚印走到峡谷。等到橙黄色的月亮挂在绝壁上空,他仍然坐在雪松树底下,枪搁在膝头上。”“但是阿道夫·勃鲁姆是会替她保守机密的。他的思想十分封建的,认为有钱的幸福人也是享有特权的人……”[2],再如在小说的第二部第九章,作者这样写道:“这是开发西部的终点;曾经用铁轮麻城征服过高山平原的一代年事已高;有的堤很穷,就是不穷的也要休息,暂缓几时归天。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那个时代的色、香、味,那一代人在空中所见到,所追随的幻象——这一切,他曾经在他们脸上见过他们的夕照。”第一句是叙述者的视角,点明“拓荒时代”已经结束,尼尔对此感到十分惋惜。第二句、第三句是叙述者跳出故事,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评论拓荒时代。这种叙述视角的转换,使读者时而随人物视角沉浸于虚拟的故事情境中,产生身临其境的审美幻觉;时而随着叙述者跳出故事层面,旁观故事人物命运的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小说大大强化了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互动,有效地增强了审美效果。
二
在该小说的语言上作者突出运用了比喻,象征和重复等手法。在该小说中比喻修辞的运用比比皆是,如在描述上尉时,“他脸上肉越来越多,更加光溜了,好像蜡做的脸谱遇热溶化,眉目也分不清似的。”另外“马车发出一股强烈的马厩味,裹膝布重得跟前铅似的,滑腻腻的像一层油纸。”通过比喻,就把我们平日习以为常的事物变得陌生了,接着是一种心理上的审美快感; 再如在形容福瑞斯特太太时,“你可以看到她的皮肤不再像白丁香,是象刚开始凋谢的、黄色的栀子花。”[1]这一形象的比喻就提示尼尔一桩未曾透露过的神秘。在意象或象征手法的运用上,凯瑟可谓独具匠心:在小说的第一部第二节出现的啄木鸟意象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艾维“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紧啄木鸟的脑袋,用手掌把它气喘吁吁的身子捏住。他取出一把小刀,用熟练的技巧一扇之间把鸟儿小脑袋上两只瞪着的眼睛挖了出来,然后马上放手让它飞走。”“那啄木鸟用螺旋形的姿势飞到空中,飞到右边,撞在树干上——飞到左边,又撞在树上。”“这只瞎鸟儿在树丛中拍打着翅膀,在阳光下打转却又见不到阳光,它摇晃着脑袋,啄着嘴儿,想在饮水似的……”[2]小说读到后半部分,随着福瑞斯特太太一步步走向“堕落”,读者会情不自禁地将那只可怜的啄木鸟的命运与女主人公联系起来,在福瑞斯特上尉去世后,福瑞斯特太太仿佛变成了一只失去了方向的“啄木鸟”,到处乱撞,最终走向迷途。
另外在该小说中,凯瑟常对一个特殊意象进行多次重复,比如,福瑞斯特的笑声就反复出现了十多次,而每次都有不同的描写:“笑得轻柔好听,声音上下起伏,像是柔和的乐曲……”“她哈哈大笑……”“她轻轻地笑着说……”“笑得狂热而又雅致,富于色彩,具有某种奇异的吸引人的魅力。”“他也从来没有听到过她那样的笑声,她笑得那么悦耳,那么迷人,好似你再开门关门之间从远处舞会上传来的音乐。”[2]凯瑟对玛丽安的笑绘声绘色的不同描写,给读者带来的感觉每一次都不同,使读者一次又一次受到女主人公的不同情绪的感染,并激发读者体会平日见到或听到的各种方式的笑的背后的不同意蕴。另外鲜花是该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意象: 如,“鲜艳 的野玫瑰盛开山坡,蓝眼睛草开放着紫色的花朵……”“罗马风信子是福瑞四太太的花”“福瑞斯特太太来到门口,手里拿着一朵桃红色的玫瑰花。” “你可以看到她的皮肤不再像白丁香,而是象刚开始凋谢的、黄色的栀子花。”[2] 对此读者根据自己不同的经历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联想。
总之,凯瑟打破传统的全知叙述视角,分别运用全知叙述,有限视角叙述以及适当将二者交叉运用并通过比喻、象征和反复对语言进行“陌生化”处理,使《一个迷途的女人》具有了很高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需要想象,更需要思考字面与形式背后的深刻意蕴,从而延长了读者的审美时间,也使读者能够获得更多的审美快感,因此可以说该中篇小说的成功是与凯瑟成功地运用陌生化表现手法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 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6.
[2] 朱炯强.薇拉·凯瑟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3] 什克洛夫斯基.艺术作为手法[A].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4]杨向荣.陌生化[J].外国文学,2005,(1).
[5]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陌生女人 篇12
摘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徐静蕾导演的第二部电影,影片改编自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的同名中篇小说,凭借这部影片她获得了第52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影片讲述一个男子在四十一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的陌生女人的来信。女人在信中诉说了一个与他“有关又无关”的感情故事。故事始自十八年前,那时她还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初遇男人的刹那就深深被他吸引。之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都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女人刻骨铭心的讲述与男人对此的一无所知形成对比。
关键词:徐静蕾,《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影片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前29分钟),铺垫这个女人如何“爱上”了这个男人(姜文扮演)。这个男人为什么值得她这么爱?相信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将成为影片中女主角之后所有行动的依据,自然也是整部影片的立剧之本。影片中这个段落的阐释是非常精彩的,小女演员的表演也很令人信服。导演首先抓住了少女青春期的敏感和对成人世界偷窥式的视角,将女主角置身于一个旁观者的位置,客观叙述这个出乎意料的男人的到来。其次表现在导演对女性心理的细节呈现上,这又让女主角无法置身事外,偏执地认为能够得到这个男人的爱将是自己的归宿。再次表现在这个男人在她面前始终是那样的高大,开场的整个段落中女孩很少有台词,在成人的世界里是一个弱小的微不足道的角色。成人是社会的主宰,孩子对于这个世界无力掌控。影片中女主角少女时期,邻居出事被逮捕时导演采用她的主观镜头,从拥挤的大人堆里勉强的挤出一条缝,好奇地望着对面被查封的大门。少年时代的她大部分时间怯懦地躲在角落里,从门缝或墙角偷偷的观看着周围的一切。影片前三分之一时间中,这个女孩子的视角多是仰视成人世界的。摈弃女孩的台词,利用女孩特有的好奇心渲染男人的出场。这种好奇心表现在两方面的对比:一是新旧房客的对比。画外音里邻居的吵闹声配上房门外两个孩子惊恐地躲在床单下的镜头,告诉了我们原先房客的整日打闹,影片旁白也告诉我们旧房客与邻居相处并不是很好。仆人的出场并且同她们打招呼的镜头,这一切都让少女新奇无比,想象着主人是什么摸样。可是开始的几天除了屋内传出的欢闹声,始终没能看到这位新房客。二是想象中的老学究与新摩登作家的对比。导演通过对少女时期整个渲染:刚开始的好奇,接下来的春心萌动,分别的绝望,到后来全心爱上这个男人。因为这些“爱”,徐静蕾饰演的成年时期的女主角千方百计的从山东考来北平,为了作家所做的种种,就不显得那么突兀了。痴情,是这个陌生女人的终生不渝的特点。少女时期的她何以对这样一个男人着迷,就像电影中她自己的独白“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死心塌地的爱过你,过去是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是这样。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不为人所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这和成年女人那种欲火炙热,不知不觉中贪求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只有孤独的孩子,才会把全部的热情聚集起来。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我一头栽进我的命运,就像跌进一个深渊”一样。导演如何用镜头语言展现这点?女主角爱的程度又是怎样变化的?分析如下:“我要把这个最幸福的时刻告诉你,同时也要把那个最可怕的时刻告诉你”,母亲的改嫁对她来说是晴天霹雳,这个男人已是女主角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离别前导演将镜头一直紧跟这个女孩,我们清晰可见女孩东张西望、前瞻后顾、小心翼翼的一系列动作。男人门前的铜环加上女孩轻轻的慢慢地伸过来的手,犹豫了一下之后轻轻叩击门环的特写镜头。这些足见女孩离别前内心的惆怅(乱世之中此去,还有无再见之日?),离别对于情有所寄的女孩是致命的,这更加重了她对这个男人的爱恋。影片始终围绕一个“情”字,女主角单方面的“爱”是形式多样的,这也是导演在影片中着墨最多的部分。分析影片围绕“爱情”的表达:首先,少女时期默默的“爱”。从“爱”上他的那刻起,她只是远观男人的一切。少女的主观镜头展现夜晚灯光下练习毛笔字的男人,女孩笨拙练习毛笔字的镜头接踵而来;除夕夜拒绝给男人送饺子,却在窗户边偷看……这些镜头无不体现她躲在角落里,默默爱恋着他。其次,主动的“爱”。如果说在少女时期,她以默默的方式呈现她的“爱”,那么主动帮仆人收被子,借故“闯”进男人屋内的镜头就是她主动“爱”的表现。正如影片中女主角的自白“昏暗,懒散,舒适像一个暧昧的邀请,感到一股使人昏沉的幸福”,她无法割舍屋内的一切。离开北京后女孩为主动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又考学回到这里并有意与他比邻而居,一连串的镜头为我们显示她主动的“爱”;两人再次见面是在狭窄胡同里,女人的目光由先前的默默窥视变为大胆的直视;街面游行时和男人更长时间的对视,已经明显带有“挑逗”的意味;当男人邀请她回家时,女人旋即回答“方便”,出乎男人的意料,反而使男人不知所措。年少不为人知的爱恋、六年离别,这些情绪的渲染使她放开了少女的矜持,甚至快步走在了前面,笑容中可以看出愿望实现时的满足。再次表现为隐忍的“爱”,这是女主角“爱”的升华。蔫掉的苹果见证了她的等待,男人终究没能记住她。你也永远不会坦然无疑的承认,承认这孩子是你的亲生之子。
【陌生女人】推荐阅读:
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06-27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台词07-10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600字10-14
网络陌生人不陌生01-12
陌生叙事11-30
陌生化07-21
陌生的感动05-09
熟悉和陌生06-02
陌生的城市10-07
陌生的老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