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语言陌生化

2024-10-15

诗歌语言陌生化(通用10篇)

诗歌语言陌生化 篇1

浅析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运用

谢盼盼 发布时间: 2010-11-1 19:05:55

陌生化,是1916年俄国诗人、文艺理论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来的文学理论。他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诗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陌生化”诗学理论是西方诗学的成熟标志,它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它的审美标准是是新异或惊奇,即审美心理中的新奇感和惊异感。陌生化的意义在于瓦解艺术形式和语言方式运作上的自动化和心理上的惯性化,从而重新构造我们对世界的感觉,把一种奇异的与实际生活完全不同的艺术的另类的现实展现给我们。

一般我们认为,陌生化是由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并逐渐发展完善的,但是在西方文艺美学史上,第一个对“陌生化”理论进行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不过,他没有正式提出“陌生化”,而更多的是使用“惊奇”、“不平常”、“奇异”等词语代替。他指出:

给平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这是很好的;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所打动。在诗歌中,这种方式是常见的,并且也适宜于这种方式,因为诗歌当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和日常生活隔得较远。的确,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陌生化常被运用在诗歌当中,并且诗歌因此而更加有魅力。纵观中国古今诗史,都可以发现陌生化理论在诗歌上的实践屡屡取得了成功,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如唐代李商隐独一无二的缅邈绮丽的诗风或者同时代李贺堪称一绝的瑰奇绝艳的诗风,都可以看到陌生化的影子。再如现代派九叶诗人也善于运用陌生化诗学理论,使得诗歌趣味无穷。

我们认为,艺术语言不同于实用语言,它是对实用语言进行“施加暴力”,使其“扭曲”、“变形”、“反常化”,其目的是为了使语言本身在诗歌里变得异乎寻常地突出和显豁。所以艺术语是一种注重语词的选择和配置,以表达为自身目的的话语形式,是一种“以曲为贵、难以理解、使诗人变得笨嘴拙舌”的诗歌语言。它是由“奇奇怪怪、不同凡俗的词汇和不同凡响的词的措置”所组成的语言。简单一点来说,反常语言让我们对诗歌有了新鲜的感受,让我们对诗歌不再陌生。而有论者进一步指出:不同的文学形态,反常化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诗歌文本中,反常化主要表现在语言上,诗歌语言常常是对常规语言的有组织的违反。下面,我们将列举一些例子加以阐述。

近代诗人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他的诗歌《有的人》为我们所熟悉,其中开头两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更是家喻户晓。再如他的诗歌《海》中的“在马粪香里/一席光地/我睡的又稳又甜”。从这两首诗中,表面看来,似乎很难琢磨得透:“死”跟“活”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不可能同时存在吧?而“马粪”于诗人来说,居然是“香”的?而且在那样邋遢的环境中,居然能睡得“又稳又甜”?诗人的这些诗句,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事实上,这就是陌生化诗学理论在诗歌语言中的运用。而这种手法,叫做“悖论”。所谓的悖论,原是一个古老的修辞学术语,意指一种表面荒谬而实际上却真实的表述,或者反过来,表面上真实实际上却荒谬。总之是指表述上的一种矛盾状态。我们看到,在臧克家的诗歌中,悖论语言的运用,使得诗歌产生了很强的张力,无疑是一首极有力度的好诗。这种诗歌语言不符合人们日常交流的语言习惯,使得读者一下子不习惯这种表达,不禁会在心理上引起注意,从而再次回味一番,这也就更能其中的深刻含义了。这也是诗人创作出的语言的“陌生化”效果。

另外,我们再来看看泰戈尔的一首诗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在第一节中,把生与死的距离和我与你的距离进行比较,反常化地突出了我与你之间的距离是多么遥远。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在第二节中,把我与你的距离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距离进行比较,突出后者,表达了恋人之间分离的痛苦。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 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在第三节中,把相爱无法在一起的距离与彼此思念却佯装不在乎进行了比较,宣扬了一种相爱却不能表露出来的痛苦。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 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 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最后一节,把一种相爱却不能表露出来的痛苦与用冷漠的心对待爱的人进行对比,表达了诗歌主题:最遥远的距离就是相爱之人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

这首诗歌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则是因为诗歌中表达的是永恒不变的美好的爱情主题,二则是诗歌优美的旋律,朗诵起来朗朗上口。诗歌的每一节都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开头,二三句又是“不是„„而是„„”反复连用,我们自然而然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沉重、伤感、强烈、痛惜的感情。诗人反复吟咏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强调了情感的起伏。这种反复手法的运用,也正是“陌生化”的体现。从整首诗的词句看来,似乎没有奇特之处,但是由于整首诗的叙述方式和排列结构非同一般,因而造成了一种整体上的陌生化效果。从接受美学方面来讲,它能使人们不断的品味,并且从中领悟那种只可以为不可言传的美学意蕴。

此外,有别于整体陌生化,词语的活用、妙用也可以带来陌生化效果,只不过是局部陌生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璀璨的一颗明珠,更是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甚至有的诗歌是因为某个词的出彩而流芳千古。例如王唯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描写的是西北的塞外风光。一“蓬”一“雁”,诗人以此自比,说自己像蓬草一样出汉塞,想胡草一样如胡天。两个简单的意象倒写出了诗人心中那种孤独与抑郁之情。与前面的“单车”互相呼应。接着作者走进大漠之后见到的壮丽景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站在茫茫大漠中,我们可以想象,充斥在我们眼前的只能是一片荒凉。所以诗人说是“大漠”,而一“孤”字,又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又写了落日的“圆”,本来我们会想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落日总是给人一种很苍凉很惆怅的感觉,但是这里的落日,仅用了一“圆”字,就赋予了一种很和谐很亲切的气氛。《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句话的艺术境界何其高超,而且,只可以为不可言传。而这正是词语的陌生化效果给读者带来的审美享受。

诗歌,富有十分活跃的创造力与旺盛的生命力。好的诗歌,不但像一针兴奋剂,能够给予人精神的力量,使之震动、惊奇,获得一种对生活的超常感受,而且能够长驻人们心里,久久萦绕在耳边,挥之不去。而诗的艺术便是陌生化的艺术,好诗,更如是。

诗歌语言陌生化 篇2

关键词:“陌生化”,诗歌语言,什克洛夫斯基,审美特征,价值

一、前言

胡适在《梦与诗》提到:“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 偶然碰着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 语言的运用是诗的灵魂体现所在,是诗歌感染力、艺术扩张力和生命力的最重要体现。

诗人从日常生活语境入手,加以艺术加工和创造,从中提出某些熟悉的人、事与物,融入再现的艺术充分和文学意义,以一种似乎第一次被人看到的方式或是最与众不同的面貌将它们表现出来,从而实现诗歌艺术的功能,完成这种任务的手法就是“陌生化”

“文学以语言为载体,语言的丰富性对文学影响甚大。 语言符号是文体的直接表现形式,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成为组成文学的有机整体的因子”[1]。所以,我们所说的“陌生化”,是文学本质特征。它的审美特点更是直接表现于语言上,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审美特征在于诗歌语言意象的可观性、诗歌语言组合的超常性以及语言体验的新奇性,其中又包括了语言意象的选择和使用、语言组合的异化、语言技巧的巧用等方面的内容。

二、“陌生化”审美特征

( 一 ) 语言意象的可感性

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核心思想包括:艺术存在的意义是具有“可感性”;获得“可感性”的手法是陌生化; 诗歌语言的本质是艰深而困难的。[2] 那么对让人直观可感的就是读者在欣赏诗作时所走近的作者世界和文本世界,在二者之间最让人感动震撼或是直击心灵的是诗中的意象,不论具体还是抽象意象。由此,陌生化,也根植于意象创造。

傅天琳的诗《迪斯科 · 在西柏林布达舞厅》:快渴死的金鱼/ 一池火焰嘶咬着/ 脱不掉紧身的红鳞。这首短诗,在 “舞厅”和“金鱼”这两个陌生却又熟悉的物象面前,我们似乎联想不到二者的关系,但是从这短短的三句诗中却给人以新鲜感和震撼感,可谓妙哉!描写迪斯科舞厅人们跳舞的情状,“然而不是写实,而是拟喻一条金鱼在火焰中翻腾、 挣扎的意象”[3]。不是舞蹈,却是最真实的舞蹈。这个“燃烧舞动的金鱼”的意象,无疑是灵动、激烈,甚或怪异,但却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产生了神奇的艺术魅力。意象的直观可感是诗歌生命力的“最优秀使者”,也是读者直面的第一层面,让读者更为深刻思考的第二层面。

(二)语言组合的超常性

“语言的变异组合,虽超越了经验事实的限制,却因此传递出新的审美信息,叫人从中品味到含蓄蕴藉的诗意,获得充分的审美满足。”[4] 诗中使用反习惯化的或表面模棱两可的语词是诗歌语词陌生化的主要特征。这恰恰符合了 “陌生化可以是扭断修辞的脖子,也可以是语词创造的奇异语境。”这个道理。

语言组合的超常性中“超常性”是指陌生化语言因自身的整体性结构,通过语词的内存和张力,打破一般语言线型排列的组合方式,使语意变得灵活生动、丰富多彩;又因其有违常理,使语言产生出一种异化感觉,于是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实,诗歌的语言魅力无论是在选材或是组合上都是别有一番滋味的,语言的超常组合与语言的审美之间存在一种必然联系,这个联系是诗人们经过对诗歌创作的不断继承和发展得到的“信手拈来”的陌生化语言组合使用, 形成的语言组合的超常性。

对日常语言进行选择、组合、加工、变形,以便增加读者对诗歌理解的难度,以便将注意力引向诗歌本身,非常耐人寻味。如:

(1)物象的颠倒:

“云飘在水里,帆飞在天上。”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道路不服从他的指挥,车子开得歪歪扭扭”。

“走得累了,就把双脚放在地狱,把眼睛搁在天堂。感觉恰在共鸣”

(2)语序颠倒: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蛙声在故乡的水田里,长势良好。”

“潮湿的鸟啼还沾在睫毛上,她的思念早已展羽远飞。”

(3)词性活用 :

“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

“飘过了青葱,凝望了淡红。”

“左脚刚刚踏进黎明,右脚早已黄昏。”

在诗歌中,诗人通过语言的超常组合实现了一种“语义的转移”,即是语言出现了特定语境中的另类意思,这也许需要读者更多的联想和想象。语词被作为一个突然换了一副面孔的熟人而被接受,或者是给予人一种熟悉的感觉,在诗的作品中,就其整体功能而言,实际上一定会带来别样的新奇感和审美效应。

文本中来自“字词”和“情景”“意义”、“常态”和“异化”所体现出来的上下文的超常性和耐人寻味之处,这恰恰是文本所体现的差异性和独特之处,在读者的阅读视野和意象思维就会进行不自觉的对比,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某种风格,这就更能体现诗歌的艺术魅力和诗人的创作价值,给诗歌注入了生气和蓬勃运行的动力。

(三)语言体验的新奇性

“陌生化可以是扭断修辞的脖子,也可以是语词创造的奇异语境。”[5] 扭断修辞的脖子的语词能够增加其质感的视觉性、触觉性、动态性、趣味性。在语言技巧方面,巧用修辞如诗文中的夸张、比喻、通感、联觉以及超感觉描写等, 也可以到达“陌生化”的艺术效果。“云会爬在山的肩膀上, 等着太阳回家”,“雪白的泉水翻身坐起”,就不仅有趣味性, 也有视觉性,动态性;“我将叙述之吻藏在唇下。我将日子的方向藏在耳中。我没有什么可以倾听的,除了黑暗”。可见, 这种语词的陌生化,能够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感受,时刻感受到诗歌艺术中的闪光点。如:

(1)运用比喻:

“山是凝固的波浪,海是跳动的丘陵。”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

“一条象一堆积雪,或者曾经藏身于积雪的鱼。”

比喻是诗歌语言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其实质就是一种语义的转移”,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比喻是“将通常用以表达一定概念的语词转用于与之截然不同的另一概念。”其实,诗人借用比喻的巧妙运用,创造出一个物象和意象之间有机融合、虚实相生、具有象外之象,激发读者主观联想的一种审美的深层境界,即意象的意境化的审美理想境界,在这基础上,把这个概念抽离出来,艺术再创造到另一个意义系列中去,呈现读者面前的是耳目一新的系列,好比如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6]

再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中,尤为突出的是诗的隐喻。 它成了一种在我们的经验世界模式中无法充分还原的表达形式,更是“陌生化”最好的诠释。由此,隐喻这一修辞手法成了诗语“陌生化”的最佳载体。最让人耳目一新和感受到新奇性的是庞德的诗作《在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流辘的枝条上的许多花瓣。”[7] 如此新奇和耐人寻味的诗歌语言是走向诗性艺术的又一途径。

(2)巧用拟人手法: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

把回忆和欲望,参合在一起,

又让春雨 / 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3)巧用夸张手法 :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陌生化”的语言表达把我们从一般语言的麻醉效力中解脱出来,由视觉化、听觉化、色彩化、形态化或是意象化等等,再加上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读者真真切切感受到新事物,而不是浮光掠影读到新事物。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善于发现诗歌语言的审美特征,也发现诗学“陌生化”体现了一种诗性文学的美学原则。文学“陌生化”将会最终超越语言问题,走向诗性语言。

三、小结

海子诗歌的陌生化技法探析 篇3

关键词:海子诗歌;陌生化;技法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122-03

海子作为我国著名现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更加强调对于新鲜事物的体会,突出不同事物在观赏者眼中的质感,强调诗人心中情感。陌生化是海子诗歌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已经成为海子诗歌的特点。陌生化一词首次提出是在20世纪初的俄国文学创作中,主要是希望改变人们生活的单一性,让人们对于新鲜事物重新获取兴趣,真正体验生活百态。什克洛夫斯基强调:“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1]”。在文学创作中使用陌生化技法,能够提升诗歌内涵,拓宽诗歌表现形式,培养读者文学审美能力。海子在文学创作中已经将陌生化技法运用灵活,充分表现出海子精神世界。

一、海子简介

海子原名为查海生,出生在我国安徽省,是我国80年代中期著名的诗人,海子是在进入北京大学校园后开始的诗歌创作,由于海子特殊的精神世界,最终在1989年,海子选择卧轨自杀的方式结束其一生。海子仅仅创作了7年的诗歌,但是却为人们留下大量优美的诗歌,例如《亚洲铜》《夜色》《祖国(或以梦为马)》《春天,十个海子》《黑夜的献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等。

海子诗歌的创作特点就是能够带领诗歌欣赏者走入海子精神信念中,了解海子所想要表达的永恒情感。海子在诗歌中实际将永恒表现具体化,让人们对于生命本质深度探究,海子诗歌为诗歌欣赏者营造出来一个海子眼中的生命本质情境,让人们能够眺望远方[2]。

海子的诗歌全部都是抒情类文学作品,对于生命中所有的事物都表现出了海子所特有的情感,在对海子诗歌欣赏中可以发现,海子诗歌是思想角度分析,海子是一个思想矛盾体,不仅仅能够将世界中的事物具体性表现,还能够将事物浪漫话、写意化。

二、陌生化技法生活反常化

陌生化技法在实际使用中就改变了人们对于文学作品传统的观念,强化了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人们只要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就能够为陌生化的文学作品所影响,最终于潜意识中冲击人们惯性的思维[3]。

海子诗歌就能够很好说明这一观念的。诗歌是诗人为读者提供的一个艺术氛围,更是诗人眼中的世界。海子在诗歌创作中非常明白陌生化的重要性,因此海子诗歌为人们展示的是海子精神世界,并不是直接告诉人们一些人生道理。在海子的诗歌中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春暖花开的世界,人们在诗歌欣赏中都能够对理想中的世界有一个新认识。在别人眼中未来的生活可能是迷茫的,但是在海子眼中未来却是一个能够创造幸福的远方。在海子诗歌欣赏过程中,迷茫的人们对于未来生活有了新的动力,更加愿意探索生命中的美好,了解生命的真谛。海子诗歌中所描述出的未来生活,在人们眼中是那样熟悉与陌生,帮助人们潜在的理想浮出水面,让人们对自己有了重新的认识[4]。

诗歌是这样,生活更是这样。人们都能够对生活有着新鲜的认识,推动人们甚至是整个社会的进步,就像人们厌倦了传统的诗词后,就有了诗歌。特色是一件产品被人们所熟知的基础,陌生化是人们精神世界中的一种特殊性表现形式,也成为了文学创作中的核心技法。

三、海子诗歌中陌生化技巧表现

海子在诗歌创作中,无形的将陌生化巧妙融入其中,让海子诗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陌生化作为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技法形式,能够让人们对于已经熟悉的事物有着全面的认识,人们对于事物重新感觉到新奇,增加文学作品美感。

(一)异化现实

异化现实在文学作品创作中使用陌生化技法的直接性原因,陌生化已经成为文学创作中突出性的表现形式。

1.决绝后的坦白

海子在诗歌创作中重来就没有停止过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在诗歌中更是将这种想法表现的淋漓尽致。海子在诗歌中将生命本质抽象化的表现,同时将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再次带向一个新高度。物质生活对于人们生活影响逐渐增加,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关注物质生活水平,道德伦理已经发生了异化。海子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改变感受深刻,创作出了“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这样的诗歌,表现出海子在尊重每个个体独立物质需求的同时,努力保持自身生活需求,厌恶与其生活在同一个空气中的想法。在人与人不断接触中,人们逐渐忽视对于人性的關注,往往在他人身上找到自身生活的价值,在个体无法确认自身价值时,就会陷入深深的迷茫中[5]。

在海子诗歌中可以明显感受到社会生活对于人们的影响,海子批判了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受到客观因素的改变,逐渐忽视自身价值,个体不断异化。社会在建设过程中为人们提供丰富物质需求的同时,对于人们精神世界也是一种束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失去了自身特性。海子的诗歌就能够直观反映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变化,以及海子对于这种变化的无奈。

2.反叛中的保留

海子对于生命本质解剖中,对于人的内心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了解中经常需要直接面对生命中丑陋的一面。海子对于生命本质探讨中,更是无法躲避生命丑陋一面的问题,但是海子厌恶生命中丑陋的一面,同时还承认生命丑陋能够促进人们精神世界的建设,正是人们拥有了生命丑陋的一面,才可以让人们对于自身有着更彻底的认识,才能鞭策人们不断向前、向上。

在海子的诗歌中,对于生命丑陋可以说是最大化的夸张,海子甚至写出了“光明的景色中,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这种诗句。丑陋的世界创作出丑陋的文学作品,但是人们在丑陋的社会中,还存在异化性的心理,也是海子诗歌所想要为人们所表现出的、他的精神世界。海子诗歌就是以这种异化的特点所被人们了解,在海子《秋日黄昏》中曾经写道“从此再不提起过去,痛苦或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种诗句,表现出现实生活中每天所需要面对的痛苦或幸福,用更加清醒的头脑生活[6]。

3.沉沦里的依恋

海子诗歌是有大量对于现实生活批判性的诗句,但是主要还是对生命的歌颂,探索生命的真谛。就如海子所说的“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种对于未来生活美好的畅想,这是海子在凡俗生活中对于生活的依恋。这种依恋是海子精神世界中无形的表现,是海子眼中的未来世界。海子更加关注对于人们心灵变化的了解,对诗歌创作中明确自身创作风格,需要诗歌对人们带来的情感。

在海子创作诗歌中,海子也在不断对自身成长进行反省,了解自身想法,进而创作诗歌。海子诗歌可以说是海子精神世界及自我认识的集中体现,在自我认识过程中,海子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反省中具有反叛精神。文学创作虽然提倡多元化共存,但是最终还是希望文学创作回归到人性中,探索人的价值,了解生命的意义,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海子在自身反省中也曾经出现过迷茫,甚至是自我否定的时刻,例如海子在《九月》中就曾写到“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在对海子诗歌分析中应该了解海子诗歌中的陌生化技法,关注海子关注的对象[7]。

(二)海子诗歌中陌生化表现

在海子诗歌欣赏中,人们经常能够发现海子诗歌的特点,能够有效说明海子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才能。海子通过对于生命真谛的探索,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海子眼中生命的真谛,让人们对于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

1.言说策略

任何文学在创作中都是人们语言作用下的成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交往重要的工具,基于语言交往的交际关系更加局限,正是由于交际关系的局限让人们对于陌生化有了重新的认识。

海子在诗歌创作中经常通过第三方的言语将海子所想要表现的情感表现出来,例如海子在《麦地与诗人,询问》中就写道“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人们在欣赏海子诗歌中,会在无形中进入海子为人们营造的环境中,用海子的语言表现出海子对于这个世界的不满,对于这个世界的呐喊。言说策略能够缓解人们在诗歌欣赏过程中的语言障碍,让人们对于语言表现形式有着新的认识,丰富人们精神世界[8]。

2.审美观念

海子诗歌中为人们营造出了一个人们所没有想象到的世界,让人们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感。海子诗歌用文学审美重新审视这个社会,在海子眼中社会应该是平和、安宁的,人们都能够在每天生活中感受生活,对于自身有着重新认识,感受生活中的点滴快乐。人们的精神世界本来就不应该用外界的因素进行约束,应该在精神社会中无拘无束活动。在人们对于社会感觉到迷惘的过程汇总,海子对于这个世界全新认识,将生活中的美好尽情放大,让人们重新认识到生活的意义,探索生命的真谛。

3.创作技巧丰富

海子对于生命及自身都有了重新的认识后,会选择一种自身认为最适合的情感表现形式,因此海子选择了诗歌,也可以说是诗歌选择了海子。海子在诗歌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文学创作技巧,让人们对于海子精神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了解海子诗歌中所想要表现的情感。陌生化技巧丰富了海子诗歌创作途径,让海子诗歌创作更加丰富,也丰富了人们对于自身的认识,触动人们探索生命真谛的想法,同时为人们呈现出不同的海子[9]。

四、结论

本文对于陌生化技法在海子诗歌中进行简单分析,了解海子诗歌创作中使用陌生化技巧的特点,了解陌生化技巧在海子诗歌中的表现意义。

参考文献:

〔1〕什克洛夫斯基.艺术作为手法[A].内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1956.127.

〔2〕申玮.“玄学诗人”约翰·邓恩诗歌中的“陌生化”技巧[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6):79-81.

〔3〕王红涛,武娜.形式主义批评理论视域下看古诗中“陌生化”技巧的运用——以“诗鬼”李贺为例[J].海外英语,2015,(13):182-183.

〔4〕陈燕.蕴含在混乱表面之下的意蕴和谐——论卡明斯“古怪的印刷体式”诗歌的“陌生化”技巧[J].太原大學学报,2011,(02):61-63.

〔5〕赵志.论穆旦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技巧——以《诗八首》为例[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01):19-20.

〔6〕肖曼琼.“陌生化”:从诗歌创作到诗歌翻译[J].外语教学,2008,(02):93-96.

〔7〕欧艳玲.论约翰·邓恩爱情诗中的陌生化现象[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5):83-85.

〔8〕葛然.“陌生化”技巧的典范——约翰·邓恩和他的《跳蚤》[J].济宁学院学报,2012,(05):39-42.

〔9〕熊海英.艾略特诗歌中的陌生化技法[J].湖南社会科学,2010,(01):213-215.

熟悉与陌生诗歌 篇4

过去的甜言蜜语,过去的承诺

一切的一切的诺言也许已经变成了一种束缚

所以你选择了离开,选择了永远的消失

站在街角看不见你的任何背影

寻找不到你留下的任何痕迹

原来当那些承诺变成一种束缚的时候

我们其中一定会有一个人选择离开

来解脱我们的一种充满压力的束缚

选择彼此永远的自由

不用再被那些所谓的责任压的喘息不过来

对么,是么。是不是承诺成一种束缚就选择了离开

过去的牵手,如今的陌生

看看泛白的左手,还有你送的戒指

何时,这只手已经变的冰凉

何时,那颗炽热的心,已经砰然心碎

何时的.何时,自己已经将你慢慢的遗忘

何时我又将残存你的记忆泛起

原来在内心深处,你并没有离开

那里还有你的一些残碎的记忆

当自己想起的时候

内心还是抹过一丝疼痛

过去的幸福,过去的快乐

现在已经寻找不到任何欢声笑语和甜蜜的痕迹

原来那些幸福和快乐已经逝去很长很长时间

一切都随着里的离开,随着时间慢慢地被抹杀

一切都消失在世界的尽头

随着你的离开一起消失了

你消失了,幸福和快乐也消失了

消失了所有,把所有都随着时间的消逝流逝

原来幸福是那么的短暂,幸福可以那么容易的破灭

过去被你温暖的左手,被你牵了那么长时间的左手

何时被冷落,何时只能用自己的右手来把自己左手相握

来寻找你握时的温暖,那种感觉怎么感受不到

原来我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温暖

双手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温暖,找不到那种感觉

失去了,不会回来了

过去的过去,我有很幸福

现在的现在,我很冷

何时自己可以找回那抹温暖

何时自己才可以狠狠的幸福

过去的一切,怎么都已经不复存在

你带走了你的一切,也将我的心一并带走

将我的温暖带走

现在的我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行尸

没有任何思维的行尸,不知道

过去的一切注定只是一种过去

一切都将不会复返

陌生的街道爱情诗歌 篇5

听着伤感的歌曲,念着你熟悉的名字,我不知道是不是在想你;

白云随风去,黄叶片片离,我不知道你是否想起;

想起一段故事,故事里有我,还有你。

一丝牵绊,一缕回忆,将我带到,那春风化雨的情节里。

我说我爱你,你说梨花带着雨。

我说我想你,你说草长莺飞燕衔泥。

我说我念你,你说月落星依稀。

我把你抱在怀里,你却暗自啜泣。

我拉着你的手,你却执意要远去。

片片飞花落满地,梦里杜鹃夜夜啼。

你到底在哪里,在哪里。

熟悉的陌生人诗歌 篇6

就像我们不知怎么开始熟悉那样

开始渐行渐远渐无书

也许到了那一天

我,你,

或许是各自找到了合适的替代品

我们从来没去过ta的世界

Ta也从来没来过我们的世界

我们知道的就是那一次次吐糟

许多时候许多事

不愿意告诉家人

告诉好朋友闺蜜

男盆友女盆友

却会深夜里打给ta

因为我们知道

Ta会为我们守口如瓶

我们和ta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像故友像知己像家人像情人

但这一切又会觉得空切

抓不着摸不到

而ta其实是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人无完人灵魂也是残缺不全

Ta变了很多人

让“陌生化”语言滋润写作 篇7

关键词:陌生化,写作教学,语言与技巧

“陌生化”理论是由俄国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来的。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 使形式变得困难, 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 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 它必须设法延长。”在内容与形式上“陌生化”人们熟知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 形成对立和冲突, 可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

由此演绎, 学生作文也可以“有意违反生活常理, 打破语法规则, 扭曲语言常态, 使传统的言语发生变化, 甚至发生强烈的变异, 形成新的语言图式, 从而产生陌生而新奇的感觉”, 先在语言上出彩。

一、“陌生化”语言即创意的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提出了“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内、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创意地表达”的要求。“力求创意的表达”便是鼓励学生能够用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 能对形式进行大胆创新, 给人新的感觉。

一些学生在写作时, 用语随意, 多为生活语言, 缺少诗意, 更像是流水账。在要表达自己伤心或忧愁的心情时, 往往是直接说“我遇到什么事, 觉得很忧愁”。例如, “以前我们关系很不错, 每天都会聊得很开心。可是有一次, 我们约好周末一起玩, 可是我因为有事情没有去, 所以她再也不跟我说话了。我真的很难过。”“我很难过”如果改成“在空寂的原野上, 我背倚着一棵伤心的树, 静静地沉思、默默地守候”, 语文味绝对不同。又如, “从星星的弹孔里/流出血红的黎明”与“我要为光明献身”, 一个是可以不断品味的诗歌, 一个是直白的口号罢了。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话语系统。语文要有语文味, 而绝不是白开水。

二、如何在写作中创造“陌生化”语言

王安忆颇有体会地说:“要实现陌生化, 不仅要有感受的新, 体验的新, 还要语言的新。陌生化是以感受与体验为基础, 以语言与修辞为手段。”我们需要把握语言学习的规律, 培养学生语言陌生化的能力, 授之以“鱼”, 还要授之以“渔”, 使写作教学实现序列化和具有可操作性。

(一) 引导学生自由地鉴赏与模仿

模仿是文学创作的第一步, 不论是散文、小说或新诗皆是如此。教学中, 把新时代中那“层出不穷”的鲜活的语言摆在学生的餐桌上, 让学生自个去选择、品尝, 学会改造、借鉴, 是陌生化作文语言的有效途径, 可以使学生更快地学会陌生化方法。如我曾在课堂上引入仓央嘉措的《见与不见》:

你见, 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 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 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 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学生对这样的语言形式非常感兴趣, 看了这首诗之后, 很多学生跃跃欲试。学生的创作热情被激活, 兴趣被引发, 而艺术创造带来愉悦, 又会反过来推动学生去发掘、体味、整理、模仿这些给人带来欣喜与思考的语言。如他们写道:

俺累, 或者不累, 睡意在那里, 不来不去。

俺写, 或者不写, 作业在那里, 不增不减。

俺看, 或者不看, 成绩在那里, 不三不四。

俺怨, 或者不怨, 俺的笔就在俺手里, 不舍不弃。

我们在写作教学中, 尤其是陌生化语言, 应设计例句供学生模仿, 然后分析。平时要督促、检查学生建立和充实读书笔记, 使语言的学习在点滴的积累和美的享受中进行, 必然会事半功倍的。这样学生会思维活跃, 创造了不少美妙的句子。甚至在课堂之外, 也有深刻的影响。得之课内, 用之课外。例如, 有初三学生听了中文流行歌曲《春天里》:“如果有一天, 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埋在, 在那春天里。”于是在某天, 作业繁多, 压力极大, 身心疲惫时, 下笔写道:如果有一天, 我一觉不醒, 请把我埋在, 在那作业堆里。

(二) 向学生渗透语言陌生化规律

郭雪飞老师总结了三条语言陌生化规律: (1) 运用修辞手段 (主要是移用、通感、拟人、比喻等) , 使语言陌生化, 使之显得生动新鲜。 (2) 运用非常句式, 使语言陌生, 啬理解长度和难度。 (3) 用同整篇文章极不相似的语体, 引起读者特殊注意, 加深思考, 扩大审美广度。

作文语言陌生化最显著最常用的手段莫过于修辞格的运用了, 修辞格的运用使得语言的非常态搭配成为可能, 从而满足了人们表达上的需要, 使得我们的语言表达方式更加丰富, 更富于表现力、感染力。如学生习作:如果我对你的爱/像阑尾炎就好了/可以把它割掉/可是它病的是心啊。

又如贺知章的诗:“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在诗中以“春风”喻“剪刀”的大胆想象, 超凡脱俗比喻, 独树一帜, 成为千古绝唱。这正是“陌生化”手法所产生的审美效果。但这并不是说, 一切陌生化都能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的。把春风比作剪刀是陌生化, 很生动, 如果换一种, 如“二月春风似菜刀”, 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另外, 打破常规的语序和常规的词语搭配是陌生化的基本用法。我们可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传授这些方法给学生, 让他们去感受、学习、自主探索。陌生化的语言结构和形式可以给人前所未有的新奇感觉, 故意破坏正常的思维逻辑和自然的时空顺序, 形成陌生的感觉, 吸引人们的有意注意的效果。例如,

1. 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 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舒婷)

2. 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到山上去了。 (吴伯箫)

例1和例2分别出自诗歌与散文, 例1“纺”与“疲惫的歌”动宾反常搭配, 显得新颖别致。例2用“撒”形容马蹄声, 突出了马蹄声细脆轻快的特点。又如一些学生模仿创新的个性签名:

翻开已泛黄的日记本, 里面记满了我的回忆。

寂寞与回忆交织旳曲, 一个人弹唱。

语言的变异组合, 虽超越了经验事实的限制, 却因此传递出新的审美信息, 叫人从中品味到含蓄蕴藉的诗意, 获得充分的审美满足。在阅读中读者自然渴望打破定向期待, 产生一种“陌生”的审美心理。当然, 我们要提醒学生把握好陌生化的度, 不能过分追求新奇效果, 使作品变得奇特怪异。

参考文献

[1]张慧玲.语文教育中的言语教学浅论作者[J].文学教育 (下) , 2007 (1)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3]陈卫红.浅谈从古诗词中吸收言语智慧的策略[J].台州晚报12版, 2011-4-9.

英美文学中陌生化语言的特点分析 篇8

关键词: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特点分析

作者简介:蔡璇琛(1988.3-),女,江西南昌人,学士学位,南昌理工学院助教。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1

所谓陌生化,是作者根据读者的现实生活感受,以及一些常态的熟悉和认知,运用一些新的视角和手法对客观存在的人、物、事件进行新的创作,打破人们的惯性认知,给读者更多新鲜感。而这种模式重点体现在语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陌生化语言,这种特殊处理使得文学作品又提升了一个新高度,对于这种全新尝试的探究将对未来的文学发展产生启示。

1.文学陌生化语言的概述

“陌生化”一词最早是由俄国著名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他认为艺术存在的价值不是仅仅让人们了解发生了什么,还要引导人们感知一些事物的存在。艺术家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艺术技巧将艺术的对象陌生化,使艺术的形式困难化,让人们在感知艺术的时候耗费更长的时间,增强人们对于美感获得的体验。

文学陌生化语言是在文学语言基础上,通过作家的手法为读者制造陌生感,让读者获得非同寻常的艺术体验。在英美文学中这种应用不仅增加了文学的美感,也使得文学更加立体和饱满,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读者的审美兴趣。

2.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的发展历程

结合英美文学的发展史,陌生化语言经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以前,陌生化从风景语言出发进入初探阶段,这期间的艺术家们在对田园生活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应用了陌生化,这段时期的陌生化主要体现在对作品创作手法的衬托中。第二阶段是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这是主观世界的语言陌生化阶段,大多数作家在这一时期会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因此,陌生化语言开始在精神世界中得到应用,让读者的精神家园获得了更高的体验。第三阶段是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后,这时期的灵活意识开始流动,陌生化语言得到了更深的发展,在意识流小说中开始应用,陌生化语言正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最大化发展。

3.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的特点分析

我国文学界陌生化的理论得到了传播,但是作家们只是出于推崇以及尝试的阶段,还在应用的初期,但是很多英美典型小说对于陌生化语言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包括波特的《被抛弃的老祖母》、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都十分明显地应用了陌生化语言,并使得文章产生了耳目一新的效果。

3.1英美典型文学作品陌生化语言分析

叙事手法在英美文学中的陌生化处理,是将对人和事物的理解及感知的时间在艺术手段处理后加以延长,这种感受的时间越长,人们对于审美的体验就会愈加丰满,通过“陌生化”的处理能够使得形式主义的核心写作思想更复杂地表现出来,将读者引入更有趣味的情境当中。以《被抛弃的老祖母》为例,其语言的书写手法中就应用了陌生化语言,应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呈现了老人的心理感受,让读者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更真切的感受,这种稳重的意识流也使得原本没有大起大落剧情的小说有了起伏的情感呈现。采取跨越思维给人停下来思考的意识,充分地表达了情感。

3.2英美文学叙事结构陌生化语言分析

陌生化语言在小说叙事结构上的应用也是一种全新的文学创作观念,这是把“情节”同“本事”结合在一起,情节是叙事过程中呈现的时序,本事是事件本身存在的时序,同样以《被抛弃的老祖母》作品为例,小说的叙事结构突破了传统的开端、经过、结尾的叙事程序,开端简明扼要,直接进入主题,给读者留下悬念,并产生了一种十分新颖的体会。这种结构上的特殊安排一方面体现在了客观的空间时序引导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了精神世界的刻画上。两个层面错综复杂,形成了一种陌生化设计,使得作品更具可读性。

3.3英美文学叙事角度陌生化语言分析

陌生化是叙事小说关键要素之一,陌生化叙事视角的选择从两大方面出发,一方面是故事之外全知叙述视角,另一种是故事外的内部视角,前一种叙事手法是传统小说的叙事,传统的叙事手法只能够在过程中给读者们机械性的感知,读者会无法主动对故事的内涵有深刻理解,很难引起共鸣。而陌生化处理之后的叙事视角,是从某些人物的视角出发的,过程中两种视角应该得到交叉互动,这样既能够让读者被新事物吸引,又能够保证作品本身的吸引力,这种写法和布局会增加作者的阅读难度,延长了审美时间。

结束语:

总而言之,英美文学作品当中从写作风格到语言表达都和中国作品存在很大的差别,他们对于陌生化语言的应用使得作品产生了更多的活力,内容更加耐人寻味,表达更加引人入胜,对于英美文学中陌生化语言特点的探究能够有效地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对于中国文学作家在后续的创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果.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特点解读[J].校园英语,2014,16:192.

[2]刘婷婷.英美文学的陌生化语言特点[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4:51+53.

诗歌语言陌生化 篇9

通过对64名7岁北京市儿童的实验室观察来了解他们气质特点和语言表达水平,并对儿童家长进行教养方式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尤其是父亲的严格教养方式,与儿童的.语言表达水平有显著正相关;儿童的气质与其语言表达水平的相关在个别维度上显著;儿童的气质与其父母的教养方式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儿童的语言表达水平.

作 者:刘志军 王海梅 孙玲 阴军莉 贾秀珍 作者单位:刘志军(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湘潭,41120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

王海梅,孙玲,阴军莉,贾秀珍(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

诗歌语言陌生化 篇10

关键词:凝视;陌生化语言;情感秘妙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64-2

笔者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为研究对象,试图破译陌生化语言的情感密码,透析言语的内在玄机,探究情感对学生思想的启示与价值。

一、凝视意趣处,品味自由的闲情

有一些文章,我们读来总是忍俊不禁;有一些片段,我们读后总是心心念念。并不是因为写得有多精辟,多富有哲理。它们往往质朴自然,不尚雕琢,不拘形式,带着一些让人陌生的距离感,却又“意趣盎然”。这种意趣不是一目了然的,它需要我们去想象、去品味。凝视这样的意趣之处,带给学生的阅读体验是多层次的,更丰满的。

萧红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就是这样一篇牵动人心的文章。尤其是对园中景物的描写,更是让人读千遍也不厌倦:“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初读后,学生的思绪被这几样事物牵引着:显得特别大的太阳、睡醒的花、上天的鸟、说话的虫子。这些事物的描写给人的感觉总是陌生中带着熟悉,熟悉中透着陌生:

为什么太阳在园子里就显得特别大?

花睡醒?虫子说话?

鸟不是本来就在天上飞吗?

这一层层疏离感,把学生的心紧紧地锁住了,再也不能抽离开去,这应该就是萧红语言的吸引力。其实,细细读来,这些句子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将园中景物的自由渲染到极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园子里景物的自由,其实就是在写作者自己,在表达自己自由的生活状态。

“让学习者的心灵进入文本的深层地带,靠这种心智,就能从平凡的东西中见出奥妙,从外在的表象中见出真蕴。”[1]在萧红笔下,自由的生活,自在的风景,自然的笔触,情、意、境融为一体,浑然天成。通过细心的凝视,耐心的倾听,我们能捕捉到作者内心真挚的情感。

二、凝视平淡处,读懂深沉的真情

“古往今来,真正的语言大师,语言的功夫就在于‘不显山露水的陈述中,浓浓的情意就散落在浅浅淡淡的文字里。”[2]这些浅浅淡淡的文字,表面波澜不惊,实际暗藏着汹涌的情感。与它们的邂逅,无疑是一次美妙的“际遇”。

以《爱如茉莉》一文为例,本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妈妈生病住院,与爸爸相互照顾、相互体贴的小事。故事平淡中深情款款,赞美了父母之间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洁白无瑕的真爱。作者的文笔也似茉莉般恬淡,爱如茉莉,文亦如茉莉。

你看:“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是一段环境描写,初读时,给人的感觉是淡淡的,柔柔的,没有一字一句的惊天动地。如果教师只是一带而过,那学生对这段文字的印象也就只停留在两个字:优美,那就错失了一处精妙的陌生化语言以及背后深藏的情感意蕴。凝视之下,你会发现,句中的“探”字用得极妙。“探”一般用来形容人探头探脑的一个动作,在这里用来形容阳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无疑也是一种陌生化手法。那理解到言语的修辞表现形式,是不是应该就此罢休了呢?当然不行,我们可以用替换法来进一步洞悉“探”字的秘密。将“探”改为“照”、“射”等,再读读,回味回味:为什么不用这几个字?原来啊,一个“探”字:轻轻柔柔,是怕惊醒了病房里一对相依相偎的恩爱夫妻;一个“探”字,细致入微,为这一对有情人增添了几分温暖。“探”字,看似淡然,却饱含了无尽的情意!阳光不愿惊扰他们,作者也不愿打扰了他们,于是作者对父母之间这种内敛深沉的真情的歌颂,就借着阳光自然而然地表露着。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语言的灵魂。语文的深刻本质是养育一个人、一个民族高雅趣味、高尚精神的源泉。阅读教学不管是定位于“阅读本位”,还是“写作本位”,文本所传递的珍贵情感必须让学生体验到,才能达到文情合一,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就像这篇简约的课文,学生在品析陌生化语言的妙处时,就潜移默化地把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永久地记在了心间。

三、凝视清冽处,领悟厚重的豪情

看电影时,我们常常会被武侠电影中花里胡哨的打斗场面,被科幻影片中那些惊心动魄的场景所震撼。走出电影院时,除了“眼花缭乱”和耳边挥之不去的“砰砰啪啪”声,没有什么能真正留在我们心里。阅读也是如此:太过花哨就成了作秀,太过激昂就成了铺张。而有些文章却隐去了那些原本该张扬该炫耀的场景,三言两语,疏疏朗朗,却能流传亘古。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诗歌《七律·长征》为例。长征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毛泽东以一首短短的七律浓缩了它全部的景观,其中包括了多少艰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那真正是“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气概!

让我们来细细地凝视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诗,不见巧渡金沙江时胜利欢呼的场面,不见飞夺泸定桥时战士们惨烈牺牲的悲凉,却只见这一“暖”,一“寒”,如此冷冷静静、清清冽冽地立在眼前。“云崖暖”,暖的仅仅是云崖,还是巧渡金沙江的英勇红军?“铁索寒”,寒的仅仅是铁索,还是飞夺泸定桥的壮烈场面?两个字,一组对比,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又说不清道不明的陌生感。当阅读教学中“写作本位”的呼声越来越高时,教师面对这样的句子,往往带着学生品读到“怎么写”的层面,就以为懂得了全部。殊不知,“怎么写”是技巧层面,仅仅懂得技巧,却没有情感和灵魂为内核,那再高超的技巧都只是一种手段,却不能真正走进人心,感动人心。

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个片段时是这么处理的:

1.“金沙”指金沙江的水,“崖”指的是悬崖,水拍悬崖怎么会暖呢?听老师给大家讲个红军巧渡金沙江故事,说说看,听完故事,你觉得此时的红军心情怎么样?

2.出示泸定桥图片,播放夺桥的影视资料。夺桥的勇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勇往直前,一批倒下了,一批冲上去;又一批倒下了,又一批冲上去……看着这样的一座桥,看着这样的画面,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词语,写在诗句旁边。(心惊胆战、惊心动魄、毛骨悚然)

3.这一暖一寒,一个是胜利的喜悦,一个是牺牲的悲壮;这一暖一寒,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战斗,在毛泽东的诗中浓缩成两个字,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

让我们再回首凝视这句诗,这两字是一对反义词,也是诗人毛泽东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煦喜悦,巧渡金沙江,不费一枪一弹,令人欣慰,心中温暖;“寒”字,残酷冷峻,飞夺泸定桥,惊险悲壮,九死一生,心中寒冷。这陌生化语言中的情感就是这么被一层层揭开,一层层审视,一层层领悟。

阅读教学不该只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应该通过这些富有灵气的文字以及厚重的情感,让学生走进一段故事,了解一段历史,获得一种精神的熏陶。

四、凝视痛快处,咀嚼酸涩的苦情

于课文中的陌生化语言,学生一时可能不理解,甚至误解,但正是这陌生化的字句偏偏有种神秘的魅力,将学生与一种看似遥不可及的事物隐隐地联系了起来,在学生的心里产生强烈的冲撞。细节描写是一种极为生动、极具表现力的手法。细节描写主要包括环境、语言、动作、心理感受的细节。有时,心理感受的细节之处常常因为微妙而被忽略,但是细节虽小,却如一颗闪亮的珍珠,能照亮全文。对心理感受的细节描写的凝视是一种享受的过程。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水》一文,这篇文章描述的是一个缺水的村庄里人们独特的生活场景,细腻生动地描述缺水境遇中人们的独特感受。乍一看,这是一篇语言浅白,带着乡土气息的文章,很好读也很好理解。尤其是“天浴”与“勺浴”这两个场景,人们的奔跑跳跃,孩子们的大呼小叫,作者呈现给我们的都是痛快、享受的体验,而这样的阅读,很显然是没有直抵其中的“情感秘妙”。

让我们来凝视作者在描写一勺水流过身体的每一部分时的细节,其真切和细腻的程度,不得不令人惊讶:

“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的血在流动。”

首先,学生很快就会发现一处比喻: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像一条小溪流。继而又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这个比喻恰当吗?贴切吗?仅仅只是一勺水,怎么会多的像一条小溪流呢?作者是在吹牛吧,太夸张了!这种陌生的阅读感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很强烈的冲击。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勾连上文,再配合出示几幅缺水山村的图片,当学生读着文章开头这样的语句:“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相信学生的感受会更清晰和鲜明:对于一个把一滴水都看作宝贝的山村来说,能拥有一条小溪流那简直就是一种奢望,更别谈在溪流里欢畅地嬉戏,享受水的清凉与舒爽了。所以,当一勺珍贵的水滑过肌肤,对他们来说,也能在想象中无限放大,放大成一条日思夜想的溪流。

其次,学生继续会感受到第二处异样:水流过身体的速度明明很快,一眨眼的时间,顷刻间就能从头顶流到地上,哪来得及慢慢地滑过呀?可是,你瞧:滑过脸,滑过胸和背,又滑过大腿和膝盖……让人感觉到一勺水流过身体是那样慢。又一处陌生感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激发起了他们的探究欲。不,特别的并不是水,而是作者的写法。是作者将一勺水流淌的过程写“长”了,这一勺水流过了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让水在每个部位停留了片刻,尤其是那一个省略号,更将这种漫长的感觉无限拉长再拉长。同样,拉长的不仅仅是水流的速度,还有内心的快乐。而这种体验“正是源于作者在炎炎夏日对水的一种渴望,源于作者一勺水浇灌全身时的那一种无与伦比的舒服。”[3]

最后,洗澡时,我们又怎么能听得到毛孔的吸吮声?毛孔又怎么会张开嘴巴?这些不都是作者的幻想吗?但就是这种看似不可能的夸张的想像,让我们因这些陌生的词句产生了距离感。人若不是渴到极点,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每一个毛孔都像嗷嗷待哺的孩子,等待着食物的降临。当得到水的滋润时,那种欢畅,那种幸福,是无以言表的。

周国平曾说:“苦难的生活是真实的生活,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至此,我们才会明白马朝虎笔下的人物以一种尊严的方式在苦难的环境中生活着,这样的一种尊严不是自我麻痹式的乐观,而是真实的快乐。透过这些散落在文中的陌生化语言,我们才真正把握了情感的核心:作者越是把村民们有水的乐渲染得浓,越是反衬了缺水的苦啊!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似乎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抵达。我们一直循环着到达、离开、到达、离开的生活模式,而很少有时间在一个事物面前停留下来,更很难久久去触摸和凝视它。我们的眼神是游移的,是飘忽不定的。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凝视。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而文本的情感,取决于你凝视它的时间。

在阅读教学中,当我们把凝视的焦点集中在那寥寥几句陌生化语言上,真实的情感秘妙便会清晰地流露出来。童年时代孩子的心,都是极度敏锐和善感的,随时吸收,随时感应,就算是陌生的文字,也能在他们的心里开出花来。与陌生化语言的对话,对学生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感染和滋养。陌生化语言的真正奥义,就藏在那些看似微小,看似另类,看似非同寻常的地方。那些微妙的精神,微妙的情感,微妙的境界,是要去小心地凝视才能窥见深藏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宋运来.名师特色课堂研习·小学语文[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08).

[2]沈玉芬.“陌生化”理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2(04).

上一篇:高中体育教师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对运动员励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