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阅读教学

2024-08-07

陌生化阅读教学(精选12篇)

陌生化阅读教学 篇1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常常有必要对文本作“陌生化”的处理。阅读教学中的“陌生化”就是借助相关“间离技术”,帮助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从而实现由“被动”阅读向“主动”阅读的转变。

一、用还原过程实现“陌生化”

布莱希特的戏剧实践中,为了引导观众对戏剧作品作理性的思考,经常采取挂半截幕的办法,让观众看到台上的换景、换人等过程,也就是适当地把戏剧的形成过程展示给观众,以提醒观众,这是在演戏。阅读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作者的创作成果,而不是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再现作者的某些创作过程,特别是其中一些重要的细节,对调动学生阅读的敏感性无疑会有很大帮助。

任何一篇文章的写作,都是作者在特定的情境中的思维活动、言语活动,作者的创作,必有具体的、个性的言语冲动、言语目标、言语环境、言语对象,也必定有语言技巧上的斟酌、推敲、取舍。这些都是开启学生阅读智慧的钥匙。恰到好处地再现某些创作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如果不将“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来历作以交待,学生如何能感受到“绿”字的妙用呢?

二、借文章评论实现“陌生化”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了一篇作品,觉得淡而无味……于是去听听别人的话。听了别人的话,再去看作品,觉得意味深长了……这是读者常有的经验。”他人的评论、也可以形成阅读的“陌生化”,这是因为他人的评论、特别是经典的评论可以为学生打开一个崭新的阅读视角,提供一份可资鉴借的审美体验。如教学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引出王安石对它的评价:“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引领学生感受诗中的奇崛之处究竟在哪里,就会越发地觉得诗中的“又开封”简直是点睛之笔,同时也最为灵动,不愧为“最奇崛”。

三、用多媒体实现“陌生化”

布莱希特的戏剧实践中,经常让独立于剧情之外的歌手通过演唱诠释话剧的审美内涵。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我们实现阅读的“陌生化”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传统阅读教学的一条宝贵经验是重“涵咏”,而现代急剧加速的生活节奏也对“涵咏”之法提出了挑战,多媒体手段所承载的丰富的信息可以为制造“陌生化”的阅读氛围、提高阅读效率助一臂之力。比如王崧舟老师讲授的《慈母情深》一课,情至浓时,《我的父亲母亲》音乐响起,将学生的情绪推向了高潮,带着这样一种体验去感受文本,文本的情意便自然地流淌。

四、以联想画面实现“陌生化”

由文字联想到画面,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它可以实现学生阅读的“陌生化”。现代语文教学从生本出发,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充分读文的基础上,拥有了课堂的主动权,这为形成联想能力进行了充分铺垫。而适当地引导学生将自己联想到的画面与文本对照,加强感受,又为品味与感悟奠定了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袒露真言,把自己联想到的画面真实地表述出来。

五、借助补白实现“陌生化”

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处理,找寻到文本中潜在的“空白点”,可以为学生呈现另一片天空。此间,真有种“峰回路转”的感觉。空白点的寻找很关键,它要求教者在充分亲近文本的基础上,找到情景间的空隙,完成与文本的对话。如《山中访友》一文,作者来到山中,透过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看到的却是整个大自然。正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透过“嗅到了”,“看到了”,“听到了”,我们感受到的是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学生以文本整体为依托,能动地发散思维,有层次地、准确地迁移运用了语言,把课堂教学活动了推向高潮,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水乳交融”得以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课堂呈现“陌生化”,是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从中,教师和学生都转换了审视文本信息的角度,并且以此为载体与文本间不断经历,揣摩—领会—涵咏—体味—比较—分析—研究等有价值的心理过程,找到了对语文的感觉,真正实现了新课标提倡的和谐对话。

陌生化阅读教学 篇2

刘心武

父亲总是嘱咐子女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母亲对父亲给予子女们的嘱咐总是随声附和。但是母亲却并不能率先履行,而且,恰恰相反,她在某些公共场合,尤其是在火车上,最喜欢跟陌生人说话。

有回我和父母同乘火车回老家探亲,同一卧铺间里的一位陌生妇女问了母亲一句什么,母亲就热情地答复起来,结果引出了更多的询问,她也就更热情地絮絮作答。父亲望望她,又望望我,表情很尴尬,没听多久就走到车厢衔接处抽烟去了。我听母亲把有几个子女、都怎么个情况,包括我在什么学校学什么都说给人家听,急得我直用脚尖轻轻踢母亲的鞋帮。母亲却浑然不觉,乐乐呵呵一路跟人家聊下去。她也回问那妇女,那妇女跟她一个脾性,也絮絮作答,两人说到共鸣处,你叹息我摇头,或我抿嘴笑你拍膝盖。

母亲的嘴不设防。后来我细想过,也许是像我们这种家庭,既无饥寒之虞,亦无暴发之欲,母亲觉得自家无碍于人,而人亦不至于要特意碍我,所以心态十分松弛,总以善意揣测别人,对哪怕是旅途中的陌生人,也总报以一万分的善意。

有年冬天,我和母亲坐火车往张家口。坐的是硬座,有两个年轻人坐到我们对面,脸相很凶,身上的棉衣破洞里露出些灰色的絮丝。母亲竟去跟对面的那个小伙子攀谈,问他手上的冻疮怎么也不想办法治治,又说每天该拿温水浸它半个钟头,然后上药。那小伙子冷冷地说:没钱买药。还跟旁边的另一个小伙子对了对眼。我觉得不妙,忙用脚尖碰母亲的鞋帮。母亲却照例不理会我的提醒,而是从自己随身的提包里,摸出里面一盒如意膏,用手指剜出一些,往那小伙子放在座位当中那张小桌上的有冻疮的手上抹,那小伙子先是要把手缩回去,但母亲的慈祥与固执,使他乖乖地承受了那药膏,一只手抹完了,又抹了另一只。母亲一边给他抹药,一边絮絮地跟他们说话,大意是这如意膏如今药厂不再生产了,这是家里最后一盒了,这药不但能外敷,感冒了,实在找不到药吃,挑一点用开水冲了喝,也能顶事;又笑说自己实在是落后了,虽然如今新药品种很多,却只认这样的老药末了,她竟把那盒如意膏送给了对面的小伙子,嘱咐他要天天给冻疮抹,说是别小看了冻疮,不及时治好抓破感染了会得上大病症。她还想跟那两个小伙子聊些别的,那两人却不怎么领情,含混地道了谢,似乎是去上厕所,一去不返了。火车到了张家口站,下车时,站台上有些个骚动,只见警察押着几个抢劫犯往站外去。我眼尖,认出里面有原来坐在我们对面的那两个小伙子。又听有人议论说,他们这个团伙原是要在三号车厢动手,什么都计划好了的,不知为什么后来跑到七号车厢去了,结果败露被逮我和母亲乘坐的恰是三号车厢。母亲问我那边乱哄哄怎么回事?我说咱们管不了那么多,我扶您慢慢出站吧。

母亲晚年到我家来住。她那跟陌生人说话的旧习不改。街角有个从工厂退休后摆摊修鞋的师傅,她也不修鞋,走去跟人家说话。那师傅就请她坐到小凳上聊,结果从那师傅摊上的一个古旧的顶针聊起,俩人越聊越近。原来,那清末的大铜顶针是那师傅的姥姥传给他母亲的,而我姥姥恰也传给了我母亲一个类似的顶针。最后,那丧母的师傅认了我母亲为干妈,我母亲就把他带到我家,俨然亲子相待。邻居们惊讶不止,我和爱人孩子开始也觉得母亲多事,但跟那位干老哥相处久了,体味到了一派人间淳朴的真情,也就都感谢母亲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丰盈的乐趣。

生活中因不慎与陌生人主动说了话或被陌生人引逗得有所交谈,从而引发出麻烦、纠缠、纠纷、骚扰乃至于悲剧、惨剧、闹剧、怪剧的例子太多太多。但母亲84年的人生经历里,竟没有出现过一例类似的事情,(1)这是上帝对她的厚爱,还是证明着即使是凶恶的陌生人,遭逢到我母亲那样的说话者,其人性中哪怕还有萤火般的善,也会被煽亮?母亲去世多年了,她与陌生人说话的种种情景,还时时浮现在心中,浸润出丝丝缕缕的温馨。但我在社会上为人处世,却仍恪守着父亲那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的遗训,即使迫不得已与陌生人有所交谈,也一定尽量惜语如金,礼数必周而戒心必张。

前两天在地铁通道里,听到男女声二重唱的悠扬歌声,唱的是一首我青年时代最爱哼吟的《深深的海洋》。歌声迅速在我心里结出一张蛛网,把我平时隐藏在心底的忧郁像小虫般捕粘在了上面,瑟瑟抖动。走近歌唱者,发现是一对中年盲人。那男士手里捧着一只大搪瓷缸,不断有过路的人往里面投钱。我在离他们很近的地方站住,想等他们唱完最后一句再给他们投钱。他们唱完,我向前移了一步,这时那男士仿佛把我看得一清二楚,对我说:先生,跟我们说句话吧。我们需要有人说话,比钱更需要啊!那女士也应声说:先生,随便跟我们说句什么吧!

(2)我举钱的手僵在那里再不能动,心里涌出层层温热的波浪,每个浪尖上仿佛都是母亲慈蔼的面容母亲的血脉跳动在我喉咙里,我意识到,生命中一个超越功利防守的甜蜜瞬间已经来临(选自《散文选刊》20xx年第2期,有删改)

1.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含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盲人夫妇中的丈夫说:先生,跟我们说句话吧。我们需要有人说话,比钱更需要啊!这句话表达了盲人夫妇怎样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对父亲的描写笔墨颇少,但父亲在文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在当今社会似乎已得到很多人的认同 请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一告诫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善良、热情、与人交往不设防。

2.(1)作者虽然采用了选择问的句式,但表意的重心在后一分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突出);母亲的热情、真诚和善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唤醒即使是凶恶的陌生人人性中还没有泯灭的善良。

(2)盲人夫妇的请求,给我内心以极大的触动,在母亲的感召下,我将放弃父亲的训诫,超越功利防守,用真诚和友善同陌生人沟通交流,享受与陌生人说话的甜蜜。

3.第一问:盲人夫妇需要的不仅仅是路人的施舍,更渴望能够与人相互沟通、平等相处。第二问:盲人的话是我最终转变的催化剂。我对于母亲与陌生人说话情感态度是本文的线索,经历了由不理解到理解到体会温馨的变化过程,盲人的请求带给我内心极大的触动,促使我放弃父亲的训诫,向母亲学习,用真诚和友善同陌生人沟通交流。

4.①父亲是不与陌生人说话的一类人的代表;②父亲的训诫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在与陌生人交谈时,惜语如金;③父亲的功利防守反衬了母亲热情、善良、与人交往不设防品质的可贵。

小说阅读教学陌生化切入路径摭谈 篇3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认同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精湛的艺术,还认同这门精湛的艺术往往体现在教学形式上。故此,我们若要将语文阅读教学演绎为真正的教学艺术,就必须采用一些不同于常态的教学方式或者教学技巧,这些方式或技巧像艺术创作一样陌生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就如俄国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的那样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本文将以小说文本的阅读教学为例,回避人们习见的从小说的三个要素切入,谈谈采用其他陌生化方式切入文本的路径。

一、关键句切入

孙犁《芦花荡》中的人物、故事、环境三个要素非常简单,但主旨深厚,语言戏谑幽默,其中的一些关键性语句虽然简洁却极富张力。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芦花荡》最突出、最值得品味的要素是语言与主旨。而语言是主旨的承载体,故此,下列几个从不同角度覆盖文本、体现小说要素的关键性语句自然就可以成为我们切入文本的最佳路径。

第一句:“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这句话直接指向了这篇小说的环境要素——故事发生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敌人严密封锁的芦花荡苇塘水淀。这是介绍全文故事发生环境的关键句。通过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隐含在这句话中的深刻含义,由此把握这篇小说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

第二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直接指向小说主人公老头子的性格特点与人物关系,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描写的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言行,学生由此把握了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

第三句:“我没脸见人。”这句话直接指向了老头子复杂的内心世界——老头子在这次护送两位小姑娘去苇塘的过程中,因为“过于自信”而导致了大菱受伤流血。于是,在过于“自尊”的驱使下,他感到自己“没脸见人”。学生通过细细品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一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老头子的艺术形象便立体地展现在眼前。

最后,引导学生探究这篇课文的标题“芦花荡”与“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的深刻含义,直接指向课文的主旨,涵盖全文。学生由此把握了这篇小说的主题。

如此切入,与引导学生笼统地分析课文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等相比,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并能引导学生深入地走进文本的核心,揭示小说的艺术性。

二、叙事视角切入

所谓叙事视角,就是故事讲述者所运用的观察视角,它集中反映了故事的叙事者与故事之间的位置关系,以此决定了叙事者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怎样将故事呈现到读者视域。从视域的限制层面而言,叙事视角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类:非聚焦型叙事视角、外聚焦型叙事视角、内聚焦型叙述视角。

其中,内聚焦型叙事视角具有下列特点:叙述者的叙述范围是有限的,叙述者知道的和作品中人物知道的一样多,作品中的人物不知道的事情,叙述者也无权知道并无权叙述,叙述者往往由作品中的几个人物轮流充当。这种类型的作品往往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不过有时也采用第三人称叙述。鲁迅的《故乡》即属此类。

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作者会为了达到某种期待的叙述效果而选择其中的某种叙事视角。比如《故乡》就至少有四个内聚焦叙事视角的切换:成年的“我”、童年的“我”、母亲、闰土等。成年的“我”负责全文的聚焦与构建全文的叙事结构:从成年“我”的角度去观察故乡与回忆童年。在成年“我”的眼里,那个曾经美丽的故乡已经变得如此的萧条与破败;故乡的闰土与杨二嫂等乡亲也已失去了原有的朴实与可爱——为了生活,杨二嫂变得势利与圆滑,闰土变得木讷与麻木。童年的“我”负责聚焦童年的生活、童年时的故乡美景以及同少年闰土的交往与友情。在童年“我”的眼中,故乡是那么纯净美丽,那么生机盎然与充满乐趣,故乡的乡亲是那么和善、本分与厚道。此外,作品还用切换镜头的方式由母亲来完成聚焦杨二嫂以邀功为由,顺便拿走杀气狗事件的经过;由闰土完成聚焦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剥削与压榨下,生活“非常难”的境况。

鉴于此,教学时,我们可以预设问题供学生思考,如“每个叙事视角的内容有哪些?”“作者为何要在作品中切换叙事视角?”以此达到引导学生更快地切入文本、更精准地理解课文内容、更深入地探究作品内涵的教学目的。

三、空白与对比切入

1.空白切入

小说与古典诗词、绘画等文学艺术作品一样,往往留有极为丰富的空白,以此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教学时,小说的空白处常常成为我们引导学生开展阅读理解活动的最佳切入路径。比如,在《芦花荡》中,老交通员老头子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这些抗日爱国行为意义重大,但是作者却未对之加以具体描写。如此,则构成了明显的文本空白。但有些小说的空白之处不甚明显,比如《故乡》,我们往往只关注到中年杨二嫂与中年闰土的性格特征,却可能忽略下列隐藏的未明之处:灰堆里的碗碟到底是谁埋的?杨二嫂为何要诬陷说是闰土偷埋的?阅读文本时,我们可以从上述隐藏的空白处切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补白式探究或者辩论性探究,以此加深学生对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深度鉴赏。

2.对比切入

以《芦花荡》为例,这篇课文具有能够服务于文本主旨的多处对比:抗日老交通员老头子与二位抗日小姑娘的对比;残酷的抗日战争与芦花荡诗意般美景的对比;芦花荡苇塘里的抗日将士与芦花荡抗日根据地人民的对比;敌人的严密监视与老头子“像一个没事人”一样,撑着一叶小舟在水淀自由出入的对此;敌人的严密封锁与“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的对比;抗日根据地人们的“真善美”与日寇的“假丑恶”的对比等。总之,文本虽不排除“美”与“美”正能量之间的相互映衬,但更多的是用抗日战争的残酷性与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战精神的对立展示着“丑”与“美”。这种“丑”与“美”的对比手法,也是我们引导学生有效切入文本、探究文本丰富内涵的有效路径。

四、线索与主旨切入

1.线索切入

任何一种文体的文章,均有特定的行文思路与行文线索。其中,小说尤甚。因为小说是以叙述故事情节见长的文体。小说中的线索可以是事物、情感,也可以是空间与时间等。小说中的线索为读者标示行文方向,提示作者的行文思路,串联组合小说艺术作品中的丰富材料。故此,引导学生从小说的线索切入,不仅可以使作品中的散珠成串,使作品纲举目张,还可以给学生带来强烈的陌生感、新奇感,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比如,教学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线索切入:一是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称呼、情感等的变化(明线),二是于勒沉浮不定的身世与命运(暗线)。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深切体味这部小说的见证人“我”看重骨肉情义、同情贫苦者的思想感情。

2.主旨切入

任何一部文学艺术作品均有其特定的主题倾向,小说亦然。只不过有的作品主题显豁且单纯,比如《芦花荡》与都德的《最后一课》,有的主题比较模糊且多元,比如《我的叔叔于勒》。对于主题比较模糊且多元的小说文本,我们可以向学生直接提出对文本主旨的多元理解,引导学生对其开展深入的探究甚至针锋相对的辩论,以此深入理解文本丰富的内涵。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的主旨就至少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金钱说。通过淋漓尽致地描绘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深刻揭露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二是同情说。通过描述资本主义社会下层人物——于勒被家人甚至整个社会遗弃的悲惨命运,寄予了作者最深切的怜悯与同情。三是虚荣说。通过描写菲利普夫妇一家盼于勒、赞于勒、去旅行、吃牡蛎等情节,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虚荣得近似滑稽的丑态。阅读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将上述三种观点直接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读文谈观点,并从文本中找出论据来支撑自己选择的观点,以此展开辩论。

总之,选择用陌生路径切入文本,是为了引起学生对已经预先了解的文章内容中的未知因素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带着期待重新阅读文本,进而使学生从阅读中得到更多审美层面及具有启发意义的收获。

陌生化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 篇4

在教学中, 只有那些陌生的教学内容, 才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1.陌生化事物。比如儿童尚没有机会亲临其境的自然景观, 如《鸟的天堂》中的大榕树和无数的各种各样的鸟;《观潮》中的钱江潮等。

2.陌生化道理。就是儿童自己尚不知道或只有很粗浅感知的道理, 如《桃花心木》一文告诉我们要培育自立之心;《钓鱼的启示》说明人最可贵的品质是道德、自律等。

3.陌生化情感。即儿童没有了解过或尚未体验过的情感, 如《跨越千年的美丽》对献身科学的由衷赞美;《怀念母亲》写了旅居海外的中国人对生身母亲与祖国的无限思念。

4.陌生化语言。如《匆匆》中比喻的新奇;《桂林山水》中排比的绚烂;《山中访友》中拟人的新颖等。

二、在教学内容的理解上运用陌生化

(一) 使熟悉的事物变得新奇

1. 熟悉的事物, 关注思想。

如《草船借箭》一文, 学生对故事情节大多耳熟能详。教学时如果以“草船借箭”后论功行赏, 谁的功劳最大为内容写一份推荐书, 就能极大地激发儿童的好奇心。

2. 熟悉的情感, 丰富内涵。

比如《去年的树》的教学, 读完课文, 让学生以“对友情你有什么新的理解”为题讨论,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 熟悉的语言, 揣摩体味。

比如《鸟的天堂》中的“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一句。运用在朗读中比较、体会的方法, 让学生感到句子的不平常处。

(二) 使新奇的事物变得熟悉

1. 把新奇的课文内容变得熟悉。

一是联系时代背景。比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教学, 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 才能比较顺利地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二是联系生活经验。如对《桃花心木》一文的教学, 可以结合自己或身边人是怎样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的来帮助理解。

三是联系影视。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 课前引导学生观看电影《居里夫人》或电视剧《我亲爱的祖国》, 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把新奇的表达形式变得熟悉。

一是对新奇的语言引导揣摩体会、想象体验。

如《老人与海鸥》中人与鸟的和谐, 课文中有好多新奇的语句。如“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 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 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表现的是老人在世时与海鸥的和谐。可把原句与“海鸥依他的节奏飞翔”比较,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句子的异同。

二是对新奇的篇章结构可还原常式或分开理解。

如《大瀑布的葬礼》一文, 开头先交代巴西总统为一条瀑布举行特殊的葬礼, 再回头写瀑布从水势浩大到水源枯竭乃至断流的经过。教学时从瀑布的悲惨结局导入, 引起学生的强烈心灵震撼后, 要回到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 步步深入地体会大瀑布消失和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悲剧意义。

如《凡卡》一文在描述凡卡写信的过程中, 两次插叙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回忆。把插叙部分抽出来理解, 可以理解到凡卡乡村生活的艰辛, 他却充满温馨的回忆。再把插叙部分回到篇章中理解, 乡村生活与莫斯科学徒生活交织着写, 以苦衬苦, 凡卡“两苦相权取其轻”, 在对比中可以体会到学徒生活更加悲惨。

《陌生人》阅读答案 篇5

跟陌生人说话

刘心武

①父亲总是嘱咐子女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尤其是在火车、大街等公共场所。母亲对父亲给予子女们的嘱咐总是随声附和,但是在不跟陌生人说话这条上却并不能率先lǚ xíng;而且,恰恰相反,她在公共场合,最喜欢跟陌生人说话。

②有一次,我和父母回四川老家探亲。在火车上,同一个卧铺间里的一位陌生妇女问了母亲一句什么,母亲就热情地答复起来,结果引出更多询问,她也就更热情地絮絮作答。我听母亲把有几个子女、都怎么个情况,包括我在什么学校上学什么的,都说给人家听,急得用脚尖轻轻踢母亲的鞋帮,母亲却浑然不觉,乐乐呵呵一路跟人家聊下去。那妇女跟她一个脾性,两人说到共鸣处,你叹息,我摇头;或者我抿嘴笑,你拍膝盖。母亲的嘴不设防,以善意揣测别人,哪怕是对旅途中的陌生人,也总报以一万分的善意。

③有一年冬天,我和母亲从北京坐火车到张家口,坐的是硬座,对面有两个年轻人,面相很凶,身上的棉衣破洞里露出灰色的棉絮。没想到,母亲竟去跟她对面的小伙子攀谈,问他手上的冻疮怎么也不想办法治治,说每天该拿温水浸它半个钟头,然后上药。那小伙子冷冷地说:“没钱买药。”还跟旁边的小伙子对眼。我觉得不妙,忙用脚尖轻轻踢母亲的鞋帮。母亲却照例不理会我的提醒,而是从自己随身的提包里摸出一盒如意膏,打开盖子,用手指剜出一些,要给那小伙子手上有冻疮的地方抹药膏。小伙子先是要把手缩回去,但母亲的慈祥与固执,使他乖乖地承受了那药膏,一只手抹完了,又抹另一只;他旁边那个小伙子也被母亲劝说得抹了药。母亲一边给他们抹药,一边絮絮地跟他们说话,大意是这如意膏如今药厂不再生产了,这是家里最后一盒了,这药不但能外敷,感冒了,实在找不到药吃,挑一点用开水冲了喝,也能顶事……末了,她竟把那盒如意膏送给了对面的小伙子,嘱咐他要天天抹,说是别小看了冻疮,不及时治好,抓破感染了会得上大病症。她还想跟那两个小伙子聊些别的,那俩人却不怎么领情,含混地道了谢,似乎是去上厕所,竟一去不返了。

④火车到了张家口站,下车时,站台上有些个骚动,只见警察押着几个抢劫犯往站外走。我眼尖,认出里面有原来坐在我们对面的那两个小伙子。又听有人议论说,他们这个团伙原是要在3号车厢动手,什么都计划好了的,不知为什么后来跑到7号车厢去了,结果事情败露被逮住了……我不由得暗自吃惊:我和母亲乘坐的恰是3号车厢。看来,母亲的善良感动了那两个抢劫犯,他们才没对我们下手。

⑤母亲84岁谢世,算得高寿了,在她84年的人生经历里,没有出现过一例因与陌生人说话而遭致的损失,或许是上帝对她的厚爱,或许也证明着即使是凶恶的陌生人,遭逢到我母亲那样的说话者,其人性中哪怕还有萤火般的善,也会被煽亮?如今,母亲已去世多年,但她与陌生人说话的情景,时时浮现在心中,浸润出丝丝缕缕的温馨。

⑥前两天在地铁通道里,听到男女声二重唱的悠扬歌声,唱的是一首我青年时代最爱哼吟的歌曲,那饱含真情、略带忧郁的歌声深深打动了我。走进唱歌者,发现是一对中年盲人,那男的手里捧着一只大搪瓷缸子,不断有过路的人往里面投钱。我在离他们很近的地方站住,想等他们唱完最后一句再给他们投钱。他们唱完,我向前移了一步,这时那男的仿佛把我看得一清二楚,对我说:“先生,跟我们说句话吧。我们需要有人说话,比钱更需要啊!”那女的也应声说:“先生,随便跟我们说句什么吧!”我举钱的手僵在那里,心里涌出层层温热的波浪,每个浪尖上仿佛都是母亲慈蔼的面容……

⑦母亲的血脉跳动在我喉咙里,我意识到,生命中一个超越功利防守的甜蜜瞬间已经来临……

小题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lǚ xíng( )

小题2:文章起笔交代父亲对于子女的嘱咐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母亲与陌生人说话时,“我”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显示“我”遵从了父亲的嘱咐。(3分)

小题3: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修辞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小题4:文章写了母亲与陌生人说话的两件事,略写_________________;详写________________ ;这样安排详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6分)

小题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赞扬母亲总以万分的善意对待别人。

B.劝慰我们应热情友善地对待陌生人。

C.揭示即使萤火般的善意也会被煽亮。

D.体现打破功利防守会创造美好境界。

小题6:联系上下文,在第⑥段结尾处补写一段“我”的内心独白。(80字左右,8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履行(2分)

小题1:(1)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尤其是在公共场合(1分)

(2)“用脚尖轻轻踢母亲的鞋帮”(2分)

小题1:比喻(1分) 生动形象地写出有些人身上蕴含的善意的微小,但就是这样微小的善意,也会在母亲的感染下放大,以此表现母亲以十万分友善对待任何人的伟大(2分)

小题1:在回四川老家探亲的火车上,母亲乐呵呵地与陌生人聊家庭情况(2分)

在到张家口的火车上母亲为两个年轻人敷药,使他们改变了抢劫计划(2分)

第一件事表现母亲用善意对待善意,第二件事表现母亲用善意让劫匪改变计划,详写第二件事,更能体现母亲这种不设防的善意的力量,以此表明“生活也需要超越功利防守”的主旨,(2分)

小题1:D(4分)

小题1:示例:现实生活中,因与陌生人说话而引出麻烦甚至纠纷的实际例证并不少见,但是,妈妈,今天我终于理解了您的不设防,盲人夫妇渴望交流的淳朴真情,只有不设防才能让我们好好领受。(8分)

小题1:注意对常见的字词音形义考点进行针对性的认知,加强学生对字词积累。

小题1:阅读文本,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答案。

小题1:了解常用的比喻修辞手法的特点,并明确该修辞手法的生动形象的表达作用。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做具体分析。

小题1:详略写安排是与中心主旨有关,一般详写部分与中心关系密切,反之,则与中心关系作用不大。学生作答时,能够结合具体选文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表述合理即可。

小题1:本文主要是通过写“母亲和陌生人说话的两件事”,来表达朴素的不设防的交流创造的美好境界。D较为合理。

初中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6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化学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在长久以来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没有给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应有的重视,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成绩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很难进一步地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通过化学知识的深刻阅读而扎实地掌握课内知识,并且由于阅读能力的缺乏使得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不高,这就使得学生在面对逻辑性较强、复杂程度较高的问题时能力稍显不足。而对于学生化学学习中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还是要从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潜在的无限可能。另外也要运用得当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各项的化学阅读能力,从而全面地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初中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最为关键的也是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首先还是要从教材内容出发,将教材内容中趣味性较强,且与实际生活有着较为密切联系的内容加以充分利用,以此为教学的切入点,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然后再利用化学这门学科中独特的现象和反应过程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抱着浓厚的兴趣进行课内知识的学习。除此以外,教师也要将课程内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能够站在既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行课内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会从生活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课内学习之后的理性认识,这样不仅能够非常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得到有效的保证,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

二、传授引领,指导阅读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不仅是因为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能力,同时还因为化学这门学科需要阅读的内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和领悟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同样也需要时间的积累,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切勿操之过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有效性和针对性俱佳的培养方案。

1.化学概念的精读

化学概念是整个初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中之重,只有对于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灵活掌握,学生在面对任何问题时才能够真正地得心应手。而在概念的学习中可以对学生的精读能力进行培养,首先让学生将概念中的文字描述进行仔细阅读,将其中所包含的化学知识充分理解,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扩展性思维和逆向思维,从多个角度来推敲化学概念,培养生精读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化学用语的阅读

在化学用语的阅读中,教师可以采取泛读和通读的培养方式,主要让学生通过这些化学用语的阅读来形成一种化学思维习惯,并且通过这些用语的掌握来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来大致地掌握阅读片段的主要内容。这样对于学生的化学理解力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有机物的学习中,由于有机物的种类非常多,但是规律性较强,这时对于有机化合物概念、名称、反应等等就可以采用通读和泛读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掌握这类化学知识的规律,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确保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阅读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能力,需要学生具有较为持久的恒心和毅力,所以教师可以在培养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时候培养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对于陌生的知识和事物能够静下心来仔细地阅读,从而掌握知识的内容和事物的本质。这样不仅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能够为学生的阅读训练提供非常持久的内在动力,让学生由感兴趣阅读变成发自内心的阅读,这样学生听过阅读所获取的化学知识也更为长久,理解程度也会更高。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时候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让学生质疑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注重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制订相应的培养计划,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有效地开展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理解化学课堂上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赵丽娜.化学阅读能力培养三步曲[J].读与写,2014(2).

陌生化阅读教学 篇7

1.阅读导入的“陌生化”

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口非常重要, 它能在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单刀直入的导入方式固然直截了当, 但是往往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文本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 可以是一幅画、一支歌、一首诗, 可以是一句名言、一个故事、一段演讲, 也可以是直观的实物展示等。这种形式新颖却又相对陌生的导入方式能较好地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从而水到渠成地将学生引入到熟悉的文本阅读中去。

2.文本解读的“陌生化”

(1) 文本解读允许多元化。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时, 往往把教参的分析当作标准, 即使学生对所谓的“标准答案”提出质疑, 教师也是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往所谓的“标准答案”上靠拢, 其结果往往给人以牵强附会之感。阅读是一种独立的个体思维活动, 读者基于自身的经验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文本。

例如对于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小说 《窗》 的主题把握, 语文教学界基本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看法:这篇小说通过对同病房的两位重病人相互之间所持态度的描写, 表现了美与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 体现了极其深刻的扬善贬恶的道德力量。对文本主题的解读是不是仅限于此?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站在一个全新的、陌生的角度去解读文本:远窗病人嫉妒近窗病人并希望享有靠窗位置的想法合理吗?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远窗病人对同室病友的见死不救?这两个问题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 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勾起, 有不少学生提出“对欲望不加节制的膨胀”是远窗病人灵魂堕落的关键,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但是不应该为了得到自己的幸福而去牺牲别人的利益甚至是生命。引导学生以陌生的眼光解读文本, 能更加丰富文本所承载的内涵, 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 挖掘文本“空白点”的含义。“言有尽而意无穷”, 阅读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看似平淡无奇, 实则耐人寻味的“空白点”, 称其为“空白点”是因为如果能仔细揣摩这些细节, 就会发现文字背后隐含的内容, 顿生“小中自有大乾坤”之感。

例如教学 《晏子使楚》 一文, 笔者要求学生揣摩晏子“避席”这一动作背后人物的心理活动, 学生阅读的关注点一般在晏子和楚王的对话上, 对“避席”这一动作细节不会太过注意, 而笔者刻意的强调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了陌生感, 尝试着再次的解读。通过对晏子“避席”这一动作背后的心理活动的揣摩, 学生认识到“避席”这一动作看似谦卑, 实则有一股爱国正气在晏子背后支撑着他, 使他不卑不亢地应对楚王的挑衅和侮辱, 此时的退是为了更好的进。挖掘文本“空白点”的含义, 能促使学生更好地与作品、与作者对话, 使学生在仔细揣摩体味后得到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3.阅读教学形式和阅读资源的“陌生化”

陌生化阅读教学 篇8

俄国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说:“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 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 必须设法延长。”[1]对于每一位语文教师来说, 从惯常的思维定势中跳出来, 寻找新的切入点以实现课堂教学陌生化的效应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这将有助于实现深入、持久、高效的阅读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的感知兴趣和审美体验,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一、探究疑点空白,品味语言间隙中的真精神

空白是文学创作的特点之一, 文本语言之间的未定性激发我们根据文本提供的线索去进行补充,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语言之间的间隙, 探究文本未能尽言的内涵, 从而将学生引向思维的深处。

《背影》是一篇典型的传统选文, 多年来的教学大都围绕赏析父亲 背影的白 描语段和“我”的数次流泪展开 ,以“父爱如山”的结论结课。季羡林先生曾这样说过, 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应该把眼光放远 ,“若只拘泥于欣赏真挚感人的父子之情 , 则眼光就 未免太短 浅了。”[2]

由于公认文章主要表达了厚重温馨的父爱亲情, 我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既然大家认为本文渲染父子深情,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文中呈现了良好的父子关系? 从文章最后一段的字里行间,“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 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学生得出了否定的答案。继而,我提示学生仔细阅读咀嚼在父亲送“我”并买橘子时,关于“我”的心理描写的句子,“我再三劝他不必去”;“我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学生对文本语言缝隙间暗含的父子之间难以修复的矛盾有了更深的感知, 这些平淡的语言告诉了我们这是一对爱子情深却不容忤逆的旧式家长和试图反抗父亲权威的儿子。对无法面对面交流的父亲, 朱自清只能望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只能通过写《背影》这种间接的方式向“大去之期不远矣”的旧式父亲隐晦地传达内心难以言明的情绪———对父亲夹杂着几分怨、些许悔和深沉爱的复杂心绪。

二、材料补充互证,文本间性拓展深广境界

有些传统的重点篇目因其本身理解的难度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 我们可以对课堂上学生不易理解、教师难以简单阐释清楚的问题, 通过补充教材之外的材料,与课文形成互证,拓展学生认识的空间和课堂教学的有限视界, 也可以使平淡的课堂生出思想的涟漪。

《风筝》篇幅虽短 , 但思想深邃内涵丰富, 初一的学生因阅历尚浅, 如果仅限于文本涉及的这些内容, 他们很难理解鲁迅先生因小兄弟的遗忘而感到的悲伤、自责和自我反省。

在设计《风筝》这段关于自省情感的阅读教学时, 我给学生补充了 鲁迅作于1919年的《我的兄弟》。引导学生比较对同一往事的描写。 由于前面已经有了关于愧疚心情的铺垫,对比写作时间, 学生就能理解鲁迅重写风筝事件的原因———先生对记述当年往事的那篇小短文并不满意, 写法上的差异告诉我们, 他的心一直没有平静,所以时隔六年,他又一次撕开当年的疮疤。为了将课堂的情感共鸣升华到高潮, 我又补充了一个细节, 课文下面的时间是“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这一天是1925年的农历春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样一个对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意义的节日里, 鲁迅先生在书桌旁孤灯 下将萦绕 心头多年的、 六年前未能尽言的不安内疚再次书写了出来。至此,学生已经能够清晰地把握文中自省的人生态度。

从小处着眼, 学生很容易理解“我”的自省其实是一种兄弟情,从大处来看,因为“我”的深刻自省与小兄弟的遗忘、惊异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差距,在“四面又明明是严冬”的环境里,“我”感到了“无可把握的”“悲哀”, 这显然不只是为小兄弟一人的忘却而有所感, 学生联系起当时的社会环境, 就能体会到鲁迅是为全体被精神虐杀而不自 知的国民 而心情沉重,从整个民族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就是一种大爱。

通过整合 教材之外 的材料, 文本间的互证互释将文意梳理清晰,既能为学生搭建了合适的理解台阶,课堂阅读也进入到一个更为深广的理解境界。

三、深入品读诗歌,领悟语体风格暗示的形象

诗歌教学重在让学生充分诵读, 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晰准确地理解诗意。以《木兰诗》为例,比较传统且长期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种观点是将木兰视为经受了悲苦考验的、孝顺的女英雄。大量诵读并深入咀嚼后, 我们不难发现诗歌不是强调木兰作为高居神坛的英雄这一面, 而在刻意渲染她的平民姿态。诗歌开篇就用了这样冗长拖沓的诗句:“问女何所思 ,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不厌其烦地铺陈木兰想家:“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使用互文修辞写木兰四处买东西:“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以及回家后亲人出门相迎的场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 来 , 磨刀霍霍 向猪羊。”此类的诗句占了全诗的大量篇幅,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在体会诗句朗朗上口之余, 仔细品味其语言风格, 不难体会到诗歌颇具生活中女性口语喋喋不休、絮絮叨叨的特点,而迥异于男性语言的简洁明快以及书面语的严谨理性, 语言风格本身也凸显了人物的性格。

木兰之所以家喻户 晓 ,是因为她是巾帼英雄, 而文本的悖论就在于成就了木兰英雄地位的战争场面却没有成为全诗的重心,而只用了一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轻轻诠释了战争结果, 如果我们只是分析内容与结构, 那么课堂仍然是以讲为主, 诗歌教学诵读的目标就没有落实。通过诵读体会诗歌语言风格, 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取得功名利禄的木兰不以此为荣, 反而以回归家园和女人本色为价值追寻的终点。这首诗歌既在内容层面表达了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去中心化和边缘性特点, 也在叙述上实现了对男权中心宏大叙事的消解。

四、重置教学情境,探索启发自主求知的新路

创造性地开展活动、重置教学情境是一种既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又可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以蒲松龄的《狼》为例,常规文言文教学的做法是先字句对应翻译,然后分析文章内容,文与言分家的教学方式虽有助于夯实学生掌握文言现象,但繁冗的解词翻译让学生望而却步, 难以体会到学习古文的乐趣。创设有趣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另辟蹊径地鼓励学生自主感知古文的精妙。

我为《狼》的课堂阅读教学设置一个故事型的情境: 狼族声称有两狼被杀, 请求惩办杀狼凶手,假设你就是侦破人员,通过分析蒲松龄所写的案发经过, 判断一下两狼之死是死有余辜还是含冤身亡。这样的设计立即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通过“止有剩骨”得出这是一个勤劳的屠户, 通过抓住“缀行甚远”理解到狼与屠户的“途中”相遇绝非偶然,两狼跟随屠户意图昭然, 它们挑起了事端; 通过“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和 “并驱如故”,学生认识到两狼贪婪的本性;分析“犬坐于前”、“目似瞑, 意暇甚”、“一狼洞其中”这些句子, 狼狡诈的特点就呼之欲出了; 再分析屠户的杀狼行动, 屠户为了扭转被两狼追踪的局面,开始他惧怕并妥协,即“屠惧 , 投以骨”, 在“恐前后受其敌”的情况下, 才“弛担持刀”。在这个辨析故事的过程中, 也加深了学生对词语活用等文言现象的理解。

陌生化阅读教学 篇9

1 方法一:选取关键词汇引导学生自学

中职学生因为词汇量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在加上专业词汇的渗透, 在英语材料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些陌生词汇的状况非常多, 并非所有生词都构成理解障碍。这里的关键词就很重要。学生对关键词汇的理解直接会影响到对整篇材料的理解。因为这个关键词理解好了, 不但可以让阅读事半功倍, 而且在阅读的整个过程都会很顺畅。那么学生怎样界定这个关键词?有这样几个标志让学生记住。首先是在全文中多次出现;其次通过这个词汇学生可以对全文展开想象;最后通过关键词可以对阅读材料进行再次梳理。有些这些特征的词汇, 学生就可以确定为关键词。对关键词的掌控, 可以通过学生自学, 然后教师进行讲解, 讲解后在学习和使用方法上引导学生自学。

2 方法二:在语境中习得词汇

学生通过阅读英语学习材料, 利用书面语语境学习词汇是词汇习得的主要途径。运用这些语境提示推断词汇意义, 让词汇的学习变成一个完整的思考和联想过程, 让学生的词汇学习变成一个思考问题链条的连续活动。这种学生学习词汇的过程一般有以下几个过程: (1) 标注生词, 定位词性, 确定是十大词类的那一个。 (2) 查看含有该词的从句/句子。 (3) 弄清句子中修饰词和被修饰词的关系, 根据修饰关系进一步对词性做一次确认。 (4) 检查含有该词的从句/句子与段落中其他句子的关系。如果句子之间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提示词, 像but, because, if, though, neither等标示词, 那么句子之间的关系类型:不管是因果, 对比, 包含, 还是时间总结等等便可确定。 (5) 运用1、2、3步骤获取的信息推测词义。 (6) 核查推测结果是否正确, 检查词性是否正确, 用猜测的结果代替该生词。

如果确信自己的推测, 最好就不要再做任何变动。

从这个词语的确认过程中, 不难看出, 一个生词, 让学生的大脑思考与阅读互动联系起来。从分析到理解, 在从理解到运用, 这个过程让学生成了词汇学习的真正主人。

3 方法三:指导学生运用词汇学习策略

学生的学习策略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英语阅读材料的许多词汇是借助于构词法来变化的。这个变化特点应该是英语词汇中特有的一个现象。作为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在阅读中使用这种学习策略是我们当前英语材料阅读课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任务。我们知道最常用的构词法有三种, 他们是转化法 (conversion) 、合成法 (composition) 、派生法 (derivation) , 此外还有反成法 (back-formation) 、缩略法 (shortening) 、拟声法 (imitation) 和混合法 (blend) 这些构词法在学生处理阅读过程中的陌生单词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在我就以前三种构词法为例, 让学生去了解词汇变化中的一些常识, 然后把这些常识转化为处理陌生词汇的一种学习能力。

这些变化着的词汇在学生阅读过程中, 经常会以某种形式出现,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常常会遇到这些变化中的某一种, 所以在遇到陌生词汇时, 首先能准确地找到熟悉的词汇, 然后根据构词法的相关知识, 自己推理和反复推敲便可以确定词汇的涵义, 长期坚持运用这种方法便可处理阅读中遇到的词汇障碍。

4 方法四:阅读后检查学生词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 复述课文或词汇串联编故事。复述课文即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 又可以训练学生书写与记忆的刚刚熟悉的单词。真正让学生用所学的英语词汇, 所理解的阅读材料重新组织自己的知识片段, 形成清晰的记忆, 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转换, 完成输入和输出的有机结合。 (2) 读后续写。这应该是学生在掌握新学词汇和理解了阅读材料后, 最具有创造性的消化知识和吸收知识的过程, 不但发挥了学到的知识作用, 而且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创造性的改写、缩写、或者扩写, 让学生真正培养了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 读书笔记或者读书日记。读书笔记或者读书日记是学生创造性劳动的延续。学生通过把平时积累的词汇摘录下来, 然后重组成自己的语言。不仅能营造课堂气氛, 还能增强学生的语感, 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5 结束语

帮助学生跨越阅读材料过程中遇到的单词障碍, 让英语材料的阅读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今天介绍的这几种方法虽然不是全部, 但可以给学生学习提供很多成功的经验。英语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 在英语材料的阅读中锻炼习得词汇的独立能力。这对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开辟了一条新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英语资料阅读中遇到的陌生词汇的不同处理方式, 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在英语材料阅读前、阅读中与阅读后出现的陌生词汇。真正实现词汇教学从教师的教变成学生自己主动的学。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英语材料中出现的陌生词汇, 让阅读成为学生学好英语词汇的真正载体。

关键词:英语阅读,陌生词汇,处理办法

参考文献

[1]汪榕培, 王之江, 朱越峰.英语词汇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8.1.

[2]杨艳华.现代英语词汇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7.12.1.

大学英语教学的“陌生化”研究 篇10

“陌生化”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手法,通过增加感受难度,延长感受时间,来强化审美,在文学、翻译、美术设计等领域被广泛运用。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陌生化”理论的研究却很少。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思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陌生化”,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促进教师多创新,从而保持教学的“陌生感”、“新鲜感”。

2. 关于“陌生化”

在西方文艺美学史上,亚里士多德、马佐尼、黑格尔分别提出了各自对“陌生化”的认识。亚里士多德最早强调赋予平常事物于不平常,给观众新奇感。意大利16世纪美学家马佐尼在此基础上提出诗学理论观,强调诗应采用令人惊奇的题材,给读者超乎寻常的冲击和震撼,进而获得与众不同的审美感受。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进一步发展“陌生化”的诗学理论,认为惊奇感有助于艺术的起源并推动它的发展,文学领域只有更新惯常使用的、失去新鲜感的抽象表现,才能产生具体的生动。在此基础上,俄国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了“陌生化”,认为“陌生化的实质是在于不断更新对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那种狭隘的实用、认知、交流等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摆脱无意识性的机械化、自动化的各种控制,使人们即使是面临熟视无睹的事物时也不断地有新的发现,不断地推陈出新,从而感受到事物的异乎寻常,非同一般,为之震颤,为之激奋,重新回到观察世界的原始感受之中”(胡经之、王岳川:224)。另外,布莱希特1936年在《中国戏曲艺术的陌生化》中也提出了与传统戏剧理论对立的“陌生化”,就是将众所周知的对象表现为陌生的对象,还要通过作品布局和人物塑造,以及演员表演、背景设置及音乐等的陌生化来制造陌生的效果。总之,戏剧要做到使观众吃惊,必须依靠对熟悉事物加以陌生化的技巧。

不难看出,“陌生化”理论的实质就是把熟悉的东西通过加工变得不熟悉,使读者感到陌生、新鲜、奇特,从而对它发生兴趣,产生去仔细观察了解的强烈愿望。如果把这一理念应用到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是否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创新,从而保持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的新鲜感呢?

3.“陌生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现在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越来越功利。或迫于考试,或迫于就业,为四级证书而学,为学位证书而学,相当多的学生上课心不在焉,有的干脆逃课,寄希望于各种辅导班来通过考试,觉得英语课枯燥、没用。

保罗·弗雷勒说,教学是一种创造性体验,需要围绕理解与沟通展开,而大学英语教学更需要有引导、启发和尊重。因此,教师改变自身惯常思维,根据学生需求和实际学习水平来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将陌生化的视角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有助于探讨激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教师创新这一问题。

3.1 教师自身思维的“陌生化”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谈到:“当感知变成习惯性的动作时,它就是机械的了。”(拉曼、赛尔登:290)对于熟悉的事物,我们的感觉趋于麻木。教师是所要教授课程的主体接受者,对于这些知识再熟悉不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与这种感知的机械性作斗争,首先要清空自己大脑中的熟知的知识,把它们陌生化,以摆脱习以为常的自动化。只有这样,才会有独特的、新的感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入学生的思维状态,努力感受学生刚接触这个新知识时的感觉,才能在课堂上想学生之所想,以最佳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师生之间的思想才容易沟通,达到师生和谐的最佳状态。而教师在经历了这样一个陌生化过程后,对所传授的知识也会有一个新的认识和提高,在课堂上适当地引入,和学生一起分享,比起单纯的外在输入,更有效果。而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开阔的视野。

3.2 教学内容的陌生化

现在市面上,教材自配光盘、配套参考书,比比皆是,网络学习资源也很丰富。单纯就知识点而言,学生均有据可循。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继续照本宣科,无非是参考资料的重复,教师重复早已烂熟于心的句法、句义,味同嚼蜡;学生面对刻板的英文单词、枯燥的句法,兴趣索然。英语课堂因此没有生机,缺乏活力。长此以往,不仅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教师也会丧失教学热情,有再强的责任感也会力不从心。英语教师需要将零零散散的知识点普遍联系,灵活串讲,有效整合,实现课本知识“陌生化”,避免学生“见木不见林”。

课本知识离不开我们生活的世界,需要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教材光盘、参考书再丰富,还远远不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有责任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应时、应景的材料,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认识和体验。通过对时事新闻的关注、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欣赏、为人处世之道的分享等,英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学习、巩固语言点,学生则可以带着浓厚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原本枯燥的知识点,慢慢学会联系自己的积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内心探索相关学科的愿望,变有限的“死”知识为无限的“活”资料。其实,基本内容没变,通过尽可能全面地广泛联系,改变了它所呈现的形式,增加了学生对英语教学材料感受的难度,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迫不得已”到“自觉”、乐意地学英语,这就是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陌生化”。

3.3 教学方式的陌生化

英语教师固然需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但帮助他们消化、吸收相关内容更重要。如果教师提供的信息不能为学生吸收并转变为学生的积累,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那种只灌输知识点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结果造成,学生背了不少单词、短语,就是不知道如何用来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意思;阅读的文章不少,却就是懒得动脑做进一步思考,形成英语学习中的“浅阅读”状态。

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除了穿插基本阅读技巧、基础知识的传授,保证学生了解材料的基本意思外,英语教师还需要通过图表、提问等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并展开讨论。这样,学生在理解文章谋篇布局、领会作者写作目的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或说或写,自如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能融会贯通,自己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其中,问题的设置,必须是贴近现实的、真实的。所提问题越真实,与生活的联系越紧密,就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就越容易作出积极反应。回答问题,没有完全的对错之分,只要学生认真思考过,就给予足够肯定,培养起他们养成遇事积极思考的习惯,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将单纯的“传输———接受”模式变为“接收+归纳总结+思考”的方式,使学生学会思考,成为信息再生产的主体,而不只作为信息传输的授受者。这就是教学方式的“陌生化”。

另外,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有助于教学情境“陌生化”。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从戏剧角度谈陌生化理论,他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和周围的事物、人物在我们的眼里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对它已习以为常,对它们陌生化就意味着把它们放在一段距离之外”(范方俊:125)。将学生熟悉的书面文字的形式,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它换成动漫或图片演绎的形式,以这种形式的陌生使主体和客体之间产生距离感,也有利于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

4. 结束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进程中随时出现的灵感,并及时反思、总结,植根于学生的求知欲望来安排自身的学习和教学工作。另外,教师还要勇于承认自身不足,给学生一定展示才华、拓展兴趣的空间,这么做,有利于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形成有效互动,以“教”促“学”。就是说,学生愿意学习英语,愿意参与英语教学中来,对老师是一种无形的促动,促其改进教学方法,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更具技巧,以“学”促“教”。原本的“教师教+学生学”模式变成了“教师尽全力促进学生有兴趣学+学生乐意学促进教师更出色地教”模式,原本教、学双方缺激情、少动力变成了教师、学生相互促进,这就是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陌生化”和教学方式“陌生化”要创造的理想境界。

摘要:陌生化, 是西方文论中一种重要的艺术主张, 被广泛应用于文学、美学领域。本文依据陌生化理论, 分析大学英语教学, 通过教师教学思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陌生化, 以改变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惯常模式造成的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麻痹状态, 给学生新鲜感,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并调动教师积极性, 实现教学互补。

陌生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11

一.为教材换一些新面孔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材编写建议指出“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程式化”,也就是说随着时代的变迁,语文教材也需要渐次更新。选择与学生更为贴近的内容进行重新打造,融入相关知识,使之更加丰富,同时将一些较为枯燥的内容进行“变脸”,以一种新的模样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是第一张面孔。第二张,就是将图书馆和购书中心引进课堂。结合教材内容,开列书单,为学生建立一个阅读导向。第三张,“今日我说新闻”。将每天班中订阅的报纸与同学们分享,聊聊政治、军事、娱乐、社会,这些“小菜”必定十分美味。第四张,“一网天下”。推荐一些有意思的文学网站、语文教学网站、艺术鉴赏类网站,介绍一些年轻的网络写手,看语文的触角无处不在。通过这几种不同渠道的引入,学生会有一个新的发现:除了语文课本,他们还可以有许多的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语文,阅读更多的课本,学到新知识,语文的面孔将是多元的。

二.为课堂换一个新平台

对于摆脱了高考桎梏的艺专生来说,原有的教学八股模式是一种束缚,他们的阅读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模式来获得。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课堂这个“陌生化”教学的主阵地上,创造不同的刺激,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孜孜不倦地探求”。

(一)“专题讲座”式课堂——陌生而丰富

经过长期的有意的灌输,学生对教师上课的步骤早已了然于心,每讲一步学生都因熟悉而产生了“审美疲劳”,何不让语文真正变成一节浸润着浓厚人文色彩的鉴赏课呢?笔者认为,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取代所谓的“课文分析”,与学生一同走近作者,走近课文的人物的内心世界,获得整体的而非零碎的感受,岂不是更接近语文的人文本质?《药》一课,笔者以“药与中国国民心理的演变”为题,从中国民间的中药谈到“人血馒头”与“偏方”,从药效谈到“小栓夏瑜的死”与人们吃药的心理,从 “有形的药”谈到“无形的药”,从中药到西药,谈自己吃药的经历及对药的认识,以几个板块进行专题鉴赏,在这样纵横交错,跨越古今,联系课内外的讲述中,学生边听边想边问,知识的容量在无形中加宽加深,从而更好地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获得了对课文新鲜的感受。在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只需学生在初通词句后,便以余秋雨的《山居笔记》中的“苏东坡突围”一文为专题切入口,以“任凭风雨笑平生”为题,谈苏东坡坎坷的际遇,谈他旷达的性格,谈他一流的诗文,这样,教师还原了一个在北宋特定环境里生存、思考和写作的活生生的苏轼,再回头学习课文时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时,不需要教师再来做任何课文分析,学生也能较好地贴近人物的内心,体味苏词的境界,这样与孤立地去分析一首苏词,更显立体与深厚。专题讲座式的课堂陌生却丰富,它注重的是知识的积累、感受的拓展,将课文内容有机地融入到讨论内容中,让学生看到了一个“大语文”。

(二)“快乐游戏”式课堂——陌生与鲜活

笔者认为陌生化教学是教学生用陌生的眼光审视熟悉的事物,在平凡中寻找新意,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语文课难道永远只是“正襟危坐”吗?永远只是“你问我答”,“你思考我解疑”吗?不!我们要让语文课以一种陌生而有趣的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以“趣”领路,以“戏”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愉悦。教师在游戏的教程中注意设置一些细节,引导学生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说的能力、演的能力……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知识传授变成了能力培养,无形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充分释放了学生的表现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游戏课堂是多样的:电视新闻节目——针对一些关注社会热点的课文,学生组成五至十人的编导组集体制作新闻节目,推出自己的专题,以新闻评论节目的方式解读课文,这样既引爆了社会热点的讨论,又锻炼了能力;人物秀——选择课文小说中出现的人物进行片断模仿,鼓励学生进行再创造,如“宝黛相会”“风雪林教头”“鸿门宴”,在细心揣摩人物性格的过程中了解人物性格,提高对名著的鉴赏能力;斗诗会——在教授诗歌时,让学生分组进行课外诗歌作品的收集与整理,然后进行竞赛,以诗歌质量及朗诵水准作为评判的依据,学生们与古诗的距离更近了;小品赛——在讲到《敬业与乐业》一文时,让学生扮演不同行业的角色,根据生活经验编排小品,去体验“敬”与“乐”,学生懂得了生活与语文的契合。这些快乐的语文游戏虽陌生,但鲜活,它们并非只为了有趣而有趣,更重要的是学生成为了课堂活动平等的参与者,他们在有趣的游戏中得到一种“复杂的刺激”,创作欲望得到了满足,创新能力、感悟能力得到了锻炼,个性得以张扬,与人的竞争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这难道不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吗?快乐游戏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便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三.为评价换一种新模式

艺专的学生大多认为自己“不是来学文化”的,对普通中学的“考试=评价”这一模式他们或是惧怕,或是逃避,或是无视,如何用陌生的评价手段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从而调动学生的求“分”欲甚至是求知欲呢?笔者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弱化了试卷分数,加强了平时成绩的比重;不再以三两个分数去判定学生的成绩,而是做到了细分细化。课堂学习态度、课堂作业(背诵、小练笔等)、课外阅读(包含摘抄)、课堂活动表现、学校相关比赛、单元小测……每项都有相应的分数,每一个学生的期末总评是这些分数的总和。这样的分数让学生明白,只要用心去学,学了就有分数,语文成绩的评定评的是你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试卷上的分数。“态度+实践=评价”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况——由于获得分数的范围变得宽泛,学生也懂得运用各种学习方式为自己加分,语文成绩不再是他们的忧虑。

教学的陌生化并不只是做创新的表面文章,不是在教学形式的浅层上运作,不是追求花里胡哨的虚伪美丽,不是为了搞好课堂气氛而信马由缰,我们所有的路都是为了通向“教与学”这一终极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求得教学实效,让语文教学更适应学生的需求,贴近学生的心灵。

罗湛英,广东湛江艺术学校讲师。

陌生化阅读教学 篇12

情境创设, 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利于师生的互动, 还能唤醒学生的内心共鸣, 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因此, 写作教学也就成了情境创设的一个重要载体。但我们仔细审视那些情境创设的内容和教学效果, 会发现部分情境创设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究其原因, 恐怕最主要的是这些创设的情境, 对于学生来说过于熟悉。陈旧的场面和内容早已无法唤醒学生内心的表达冲动。杭州师范大学叶黎明副教授曾建议用“陌生化”来处理写作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教师要设计精当的情境, 把学生的日常生活放在一个陌生的、非常规的情境中, ‘迫使’学生越出生活的常态, 以一种新的视角、在一种新的情境中去审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从而看到自我心灵深处各个层面的奇观。”[2]

一、“陌生化”的内涵及其在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关于“陌生化”,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原本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 它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 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引用叶黎明副教授的观点来解释“陌生化”在写作教学中的呈现及其作用会更通俗易懂:“文学写作需要‘距离’。用文学创作的‘陌生化’原理, 直接用于教学设计, 通过情境设置, 把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拔’出来, 让他们带着一种新鲜的、陌生的、复杂的心情来审视自己与亲人之间的关系, 最终让学生在日常经验中涌现出富有人文情趣的‘情感’。”[2]

的确, 许多学生提笔时总觉得无事可写, 其实这正是思想行为无意识和惯性化的外在表现。人都有好奇的天性, 特别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 他们逆向思维日趋强烈, 对那些新鲜陌生的事物都会抱有浓郁的兴趣;而对那些熟悉了的东西就不会再注意, 且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审美疲劳的加剧, 必然导致新鲜感和灵感的最后丧失。

二、基于情境创设的“陌生化”教学策略

教师该运用哪些“陌生化”的手段来创设写作教学的情境, 从而引导学生更有兴趣地去观察生活中的美, 去抒写内心的情感呢?

(一) 增强体验性

行走在大街小巷, 值得关注的人很多。社会价值观的缺失、独生子女的以自我为中心、过度重视学习成绩、社会关怀度的缺失等原因, 造成了我们内心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忽略。教师若仅仅提出让学生写一写那些弱势群体, 可能会引来学生的不满情绪, 认为又是添加了一项写作任务。所以, 当学生可能存在这种漠然的情绪时, 教师该如何拨动学生内心的那一丝柔情呢?如果运用情境教学, 又该如何处理这一学生早已熟悉的日常生活事例呢?此时, 我们不妨在“陌生化”角度上作些努力。刘丽萍老师在“一只手的感觉”作文教学中, 采用了增强体验性的方法。[3]

首先, 引用班内一名不慎被学校电动门夹伤手指的学生的事例, 用“现场访谈”的方法让该生谈谈手指被夹后的心情、感受和生活上的不便, 同时建议其他学生说说对该生处境的看法。然后, 用两项游戏再次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感:男女学生各推荐一名同学在最短时间内用左手穿衣服、全班同学每人用左手从本子上裁下半页纸。在参与这两项游戏时, 教师时时引导学生谈当时自己的感受。接着, 学生交流自己有过一只手做事的经历以及有无旁人帮助的现象。在交流之后再阅读微型小说《独臂人生》并回答相关问题。最后, 师生回到现实生活中陈述自己对此类事情的所见所闻所感。课堂结尾, 教师才抛出“以‘一只手的感觉’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的写作任务。

很明显, 教师在这堂课中始终围绕着“以体验唤醒学生的内心世界,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这一教学宗旨。从体验身边同学的生活处境, 到用游戏亲身体验“一只手”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再到阅读微型小说《独臂人生》强化内心体验……课堂中所呈现的事例尽管来自日常生活, 但层层递进、不断深化地体验, 也就不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和反感。所以, 增强情境的体验感, 是一种常用的“陌生化”处理手段。

(二) 提升现场感

把学生身边的事“搬进”课堂, 也是一种常见的情境教学法。但教学中若只是照搬照抄把生活故事像摆设那样放在课堂上, 是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欲望的。此时, 教师不妨运用“过程教学法”来提升情境的现场感。

如某学校准备举行“告别童年, 拥抱青春”的美文朗诵比赛。班级里推选了胡、李两女生参加。可这两个女生顾虑重重, 不敢参加。教师借此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写作练习活动:

教师先讲述了胡、李两生不敢参加朗诵比赛的事情, 请全班同学进行有效的劝说。同学们一时无从说起。于是, 教师顺势请这两个女生自己说说原因, 并把她们诉说的几个要点写在黑板上。接着, 再让学生商讨劝说方案。劝说的同时, 教师建议全班同学都记录下每个发言同学的劝说要点。然后请班长根据所有发言同学的劝说要点进行整理, 并代表全班同学当众劝说。再让所有同学谈谈班长的劝说效果, 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 教师要求把刚才劝说的这些话写成文字, 用书信的方式送给这两个女生。

这种重视“现场感”的课, 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 学生的“说”有了具体的对象和明确的方向。很多时候学生内心其实都有话可说, 可是让学生把内心的话写出来却很难。所以, 教学的第一阶段让两个女生把内心的顾虑说出来, 并由教师把要点写到黑板上。这样, 学生下面的劝说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其次, 学生感受到的是在解决生活问题而不是在写作。学生的思维活动都围绕着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而展开着:让学生进行劝说, 班长代表大家作总结性劝说, 同学交流班长劝说的效果并加以修改。所以, 在最后引导学生写信时, 学生也就自然地把写信看成了一种生活内容。再次, 学生的写作状态始终处于自觉“说”“写”的状态。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何这样做、该怎么做。此时, 他们能自主地掌握写作的过程, 成了写作的主人。

(三) 拓展思维角度

写作教学时, 我们都会关注把一个画面、一段视频、一件物品甚至一张照片带进我们的课堂, 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以帮助学生写作的流畅性。其实, 用“多角度思维”的方法处理这些画面、视频和物品, 或许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假设在讲台前展示一幅《清明上河图》, 如何引导学生涌现出更多的写作话题呢?此时, 针对这幅画, 教师不妨设置这样一些任务以打开学生的“多角度思维”, 找到更多的写作材料:

描述画中的情境;

讲述画中某个人的故事;

从创作的角度描述这幅画;

描述画家的色彩运用;

描述绘画技巧;

讲述画家的故事, 并想象画家创作这幅作品的意图;

描述这幅画给观众带来的情感冲击;

描述你第一次看到这幅画的感受;

描述这幅画如何反映画中那个年代的社会生活;

描述画中的内容是否和你在相似场所的经历相同或不同;

尽可能多地描述一些细节;

请叙述一段这幅作品反映的或让你想起的自己生活中的故事;

描述由这幅画面联想到的另一幅画面;

……

显而易见, 这个练习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与视觉画面的联系上。这样的练习, 更在于它是一种思考读者关注点和作品丰满度的方式, 是一种有关分析、描述和多角度叙述之间关系的思考方式。这种动态的情境教学, 能适当打开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也会引发学生讨论和写作的兴趣。

(四) 更改审美习惯

写作教学课上, 常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来描述身边一个比较熟悉的人。尽管教师会一再强调要注意细节描写, 要写得生动、传神, 可学生笔下的人物还是千篇一律如模板似的呈现。此时, 教师就该思考采用“陌生化”的手段来提高情境教学的效率了。

比如写作前, 教师自己或者学生站在讲台前做“模特”, 此时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写作呢?不妨这样引导:

首先, 注意并选择这个“模特”身上某一点最令自己感到别扭的地方, 观察5 分钟左右;接着, 静下来, 花10 分钟左右的时间描写, 不要停顿, 尽情展开联想, 无拘无束地写;然后, 从刚才的自由写作中找出一个感兴趣的句子或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用5 分钟左右的时间思考围绕这个句子可以写和这个人相关的哪些内容;最后, 以这个句子为聚焦点, 开始写作, 完成整篇文章。

因为学生过于熟悉老师提出要关注细节写出人物美好心情的一些要求, 所以, 人物观察和描写往往不能尽如人意。换一种思路, 找出“别扭的地方”, 学生会有新鲜感, 从而产生“脱熟”的效果, 更易专注于具体细节的观察, 产生写作的情感;在让学生寻找别扭的地方的基础上, 又允许学生无拘无束地写作, 这样的写作就少了恐惧感;当自由自在的写作内容像琳琅满目的食品呈现时, 教师引领学生找出醒目的食品, 其实就是引导学生明白整篇文章撰写的意图了。从放到收, 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和学习兴趣, 这种“陌生化”处理情境的教学方法也值得提倡。

(五) 转换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

百度网上一则宝丽来“立可拍”的广告片可以给写作教学一些启发:

一只小狗因家里被翻得乱七八糟而遭到主人的严厉呵斥。但这一切其实是家里的猫所为。满腹委屈的小狗决心抓住猫的罪证洗脱冤屈。终于等到一次主人离家的时候, 猫又开始乱翻东西了, 只见狗的眼睛四下张望, 眼光从架子上的刀转到了桌上的一架“立可拍”照相机身上, 利用“立可拍”拍下了猫乱翻东西的罪证。当主人回家时, 狗儿神气地叼着那张可以洗清自己冤屈的照片在门口迎接着主人。

整个广告都是从狗儿的视角进行描述。它摆脱了以往照相机采用人物拍摄进行叙述的惯例, 把主人公的表演任务交给了动物。这种用叙述视角的转换来进行“陌生化”的创造, 既拓展了广告艺术表现力和主题说服力, 也有利于把消费者从视觉疲劳中解脱出来, 更使得习惯于把任何对象都贴上“我的”标签的人们不得不重新对叙述视角作出思考。

基于此, 我们也可以来一次“照片里的故事”的“陌生化”情境创设:

首先, 让所有学生从家里带来一张自己非常熟悉的照片, 要求学生不看照片, 从旁观者的角度用最客观的语言直接描述记忆中的这张照片, 尽可能地描述照片里的环境和人物, 然后试着用6~12 个字写一个标题来阐明一个旁观者从照片里解读的内容。

接着, 要求在不看照片的前提下转换叙述的视角, 即作为照片中的人物或一个和它密切相关的人来描述它:为什么会想到它?你认为照片表现了哪些内容?它为你记录了哪些回忆?它对你有何意义?然后, 也用6~12 个字写一个标题来阐明这张照片对自己而言有何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 再细细看照片, 对照照片比较:两种叙事角度叙述的内容是否有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何在?更喜欢哪一种叙事视角?

然后, 回到照片的现场, 找到一个落脚点以作观察, 或从摄影师的角度观察, 或从自己的角度观察, 或从拍照时旁观者的角度观察。总之, 挑选其中一种叙述视角, 让场景动起来:拍照之前发生了什么?拍照时有哪些有趣的或有意思的情境?之后又发生了什么?调动所有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器官, 想象当时的人物有哪些感受。

最后, 走出照片, 重新回到写作的状态中, 开始写作。

这样的情境创设和教学处理, 既带给学生在不同叙述视角下的不同体验, 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在充满奇趣的想象中领略观察和写作的快乐。

(六) 倾听“声音”秘密

“声音”, 对于我们一个听觉正常的人来说太熟悉了。可我们似乎很少会关注声音的区别, 也很少会想到把“声音”引进我们的写作教学课堂上作些情境教学的处理。即便有, 那就是让学生听歌曲、欣赏轻音乐, 然后作些欣赏性的交流和写作。这样的情境教学, 也是很难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

其实, 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教学处理:

首先, 播放一段下课时教室内学生吵闹的录音, 让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 想一个使自己回忆起快乐或难过的往事的声音;然后, 关闭录音, 要求学生试着用一段文字重现录音中的某种声音, 努力让其他同学感受到文字所带有的情感, 或者让同学回忆起这个声音在班级中曾经有过的故事;接着, 全班同学再听录音, 要求能听出录音中某些对话所附加的情感特征, 听出对话所传递的信息, 比如某个老师雄浑的声音是在掩饰自己工作上的压力, 那个总是被别人忽略的同学原来话语中富有文采, 某个随意哼哼的同学此时内心可能很是忧伤……;最后, 引导学生选择录音中的某种声音, 写一篇相关的文章。

这种情境教学的处理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兴趣, 更是在提醒学生:人们说出的话很多时候总是和自己的本意相反, 或者话语中包含了多重意义。声音是会不自觉地透露它所隐藏的秘密的。倘若我们去关注话语的语调、语气、语势, 通过认真聆听, 可以听出很多常人都听不出的故事, 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连咳嗽声、大笑声都会表达某种意思。

这样看来, 我们身边其实有太多的写作素材, 可我们的学生总是苦闷于“没有什么可写”。其实, 是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过于熟悉, 以至于冷漠了。如何唤醒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敏感, 如何激发他们观察事物的兴趣, 如何引领他们在看似无拘无束的状态下积极写作, 以上这些基于“陌生化”原则的情境创设或许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也就是说, 如果我们能积极创设一些学生看似陌生其实熟悉的情境, 引领他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地思考、讨论和写作, 他们对写作的恐惧感就会消除一些, 他们的写作过程也不会显得如此跌跌撞撞和艰辛。

摘要:情境创设的低效, 主要是因为创设的情境对于学生来说过于熟悉。写作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陌生化”处理, 能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去观察生活中的美、去抒写内心的情感。基于情境创设的“陌生化”教学策略主要有:增强体验性;提升现场感;拓展思维角度;更改审美习惯;转换叙述视角;倾听“声音”秘密。

关键词:写作教学,情境创设,陌生化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I.阿兰兹.学会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227.

[2]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205.

上一篇:生产技能下一篇:后进生转化工作之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