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与反抗教学设计

2024-07-03

侵略与反抗教学设计(通用4篇)

侵略与反抗教学设计 篇1

《侵略与反抗》主题式教学设计

一、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侵略与反抗》这一单元是本册教材中的第一个学习单元,这是鸦片战争后至 20 世纪初近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本学习主题就是突出了这一历史发展主线。本单元共包括5课,讲述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次侵华战争和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等内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

1、四次侵华战争的有关内容。

2、林则徐虎门销烟。

3、左宗棠收复新疆。学习难点是:四次侵华战争的影响。本单元我划分为两个专题:

1、侵略史。

2、抗争史。两个专题之间紧密联系。本单元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学习掌握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时间、过程、签订条约、影响;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堂收复新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出现的民族英雄。

通过本单元让学生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历史资料,从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并分析得出结论。

2、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问题导学、小组合作探究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掌握民族英雄的爱国情怀,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激发爱国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2、通过学习,使学生吸取“落后就要挨打”和“弱国无外交”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三、课标要求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

2、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4、讲述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辛丑条约》的影响。

四、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近代中国如何落伍的?

2、近代中国怎样一步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3、四次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得到哪些教训?

五、专题划分

专题一:侵华史(4课时)专题二:抗争史(2课时)其中,专题 二 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 侵华史

﹙一﹚ 所需课时:共用4课时,每周2课时 ﹙二﹚ 专题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掌握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时间、过程、签订条约、影响; 通过让学生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历史资料,从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并分析得出结论。

(2)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问题导学、小组合作探究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吸取“落后就要挨打”和“弱国无外交”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三)专题问题设计

1、鸦片战争的原因、时间、过程、结果,影响是什么?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时间、过程、结果,影响是什么?

3、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时间、过程、结果,影响是什么?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时间、过程、结果,影响是什么?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教材、教师教学用书

(五)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出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学找出问题的答案,难题由小组内合作探究解决,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活动二:通过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来导入第二次鸦片战争,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声音、影像等资料,来感受战争的残酷性,避免单纯看教科书。

活动三:多媒体展示一首诗歌,设置问题,学生自学,回答问题来导入甲午中日战争。

活动四: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八国联军进军路线”图,通过地图来进行演示,形象直观,学生一目了然。

(六)评价要点

1、准确掌握四次侵华战争的原因、时间、经过、结果、影响。

2、通过问题导学,学会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探究的方法。

专题二 抗争史

(一)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二)专题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义和团运动。培养学生从历史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历史资料,从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并分析得出结论。

(2)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问题导学、小组合作探究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探讨“我们应该学习民族英雄的哪些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三)专题问题设计

1、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过、意义是什么?

2、你能讲讲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故事吗?

3、你能讲讲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故事吗?

4、我们应该学习民族英雄的哪些优秀品质?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教材、教师教学用书

(五)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播放“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影像资料来感受那一段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活动二:出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学找出问题的答案,难题由小组内合作探究解决,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活动三:通过探究“我们应该学习民族英雄的哪些优秀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六)评价要点

1、准确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些历史史实。

2、通过问题导学,能够学会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3、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篇2

【知识概述】

一、专题综述

本专题主要讲述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一个国家的国家主权对内表现为管辖权,对外则表现为独立权和自卫权。1840—1900年,列强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这四次侵华战争勾画了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概貌,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侵略者的野蛮残暴。在这四次侵华战争中,广大中国人民英勇抵抗、自强不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用心去学,尝试“换位思考”,多问自己“假如当时我……我该怎么办”。201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10周年,这些周年纪念类历史事件应引起我们的关注。领导禁烟运动的林则徐、收复失地的左宗棠、为国捐躯的邓世昌等一直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在复习时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些英雄人物及相关知识。

二、知识解读

1,鸦片战争。

(1)原因: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急需要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清政府政治腐败、军备落后、社会矛盾尖锐。直接原因:禁烟运动。(2)时间:1840—1842年。(3)结果:清政府战败(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朝统治腐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割地、赔款、开埠通商、协定关税。(4)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时间:1856--1860年。(3)经过: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洗劫焚烧了圆明园,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具体表现为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严重的侵害)。

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860年,太平军逼近上海。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1860年8月,李秀成指挥太平军在青浦重创洋枪队。1862年,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太平军打死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4,收复新疆。

1865年,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进入新疆,逐步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19世纪80年代初,通过谈判中国从俄国手中收复了伊犁。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清政府于1884年设立新疆行省。

5,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制定了以侵华为中心的大陆政策。(2)时间:1894--1895年。(3)经过:黄海海战(民族英雄邓世昌英勇抵抗,为国捐躯)、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4)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内容: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埠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办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办厂。(5)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半殖民地化程度。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原因: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不断高涨;帝国主义借镇压义和团运动,联合发动侵华战争。(2)时间:1900年。(3)结果: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义和团运动,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4)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重大时政与专题知识的联系

12009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青岛出席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阅兵活动。

鸦片战争中,中国有海无防,英军用几艘炮舰就炸开了中国的大门,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接踵而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号称东亚第一海军强国,而中国海军却一败涂地,全军覆没。新中国成立后短短60年的时间里,我们就建立了强大的海军,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2,法国佳士得公司不顾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于法国当地时间2009年2月25日在巴黎拍卖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劫掠的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中外舆论反应强烈。2009年3月7日,就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两只圆明同兽首,中国外长杨洁篪认为这是很不道德的。1860年,英法联军的洗劫对圆明园造成毁灭性的损害,大量珍贵物品从此流失海外,如今中国人有权追回属于自己的文物。

【“双开”测试】

第一部分选择题

1,对于下图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B,使中国开始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c,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八年级四班同学学习了“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后,对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A,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D,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右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渎的历史是

()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陷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4,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下列事件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B,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

c,阿古柏在新疆建国,自立为汗

D,1884年,新疆行省设立

5,下面三位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他们为国立功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6,民族英雄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有人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

A,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

D,创办福州船政局

7,对于甲午中日战争,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海军将领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

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导致今天海峡两岸分离的局面

D,《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8,《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的有识之士议论纷纷,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失去台湾,东南沿海不会太平了

B,赔款2亿两白银,老百姓负担又重了

c,日本在中国设厂,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加剧了

D,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了

9,征得清政府同意后,一家日本企业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中日战争后

10,戊戌变法期间,一个英国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不可能了解到的情况是

()

A,英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

B,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外国商人在上海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D,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有外国军队驻扎

11,“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图占据……颐和同等处……各宫中历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则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发动的哪一次侵华战争()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2,同学们观看了以下几部影视剧,按照其所反映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鸦片战争》②《甲午风云》③《末代皇帝》④《火烧圆明园》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13,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列强侵入北京城有关的是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14,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屡次遭受列强侵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共同点是()

①都有清政府赔款的内容②都有清政府割让领土的内容③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④都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产生了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5,近代前期,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多以失败而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看,这突出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

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

c,政府的决策决定战争的胜负

D,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6,列举填表题。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和灾难的历史。请列举近代史上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侵略战争。(举二例)

(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仔细辨认下图人物,将图片下方的序号按要求填入表格。

17,认真分析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写一段12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语言通顺连贯,能够揭示各图片所反映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

18,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火车机车是谁发明的?它以什么为动力?这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请写出这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

(2)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由谁领导的?英国以此事件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的哪一侵略战争?

(3)英国通过这次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哪一内容最能体现英国发动这次侵略战争的目的?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不断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一步步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趋尖锐,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同仇敌忾,进行了顽强抗争,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反侵略斗争篇章。这是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

(1)请你列举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三个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并说出它们各自的影响。

(2)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进行了顽强的抗争,请你列举三例中国人民武装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例、三位武装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

(3)在这些抗争中你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试着用一句口号来表达这种精神。

20,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缩影。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在北京发生的哪一件历史大事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请写出该事件的名称,并结合其内容和影响谈淡你选择的理由。

参考答案:

1,D

2,D

3,B 4,C

5,C

6,C

7,C 8,D

9,D

10,D

11,C12,A

13,D

14,D

15,D

16,(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或抗日战争等。(2)虎门销烟——C;黄海海战——A;百团大战——B。

17,提示:工业革命后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失败在中国思想界引起巨大的震动,国内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18,(1)史蒂芬孙。蒸汽(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2)林则徐。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3)《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19,(1)《南京条约》,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写出三个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左宗棠、邓世昌、杨靖宇、佟麟阁、赵登禹等。(写出三个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3)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而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口号:铮铮中华骨,不朽民族魂。(其他口号符合题意也可)

侵略与反抗教学设计 篇3

一、近代列强侵华史

(一)鸦片战争(道光帝时)

1.时间:1840-1842年

2.发动者:英国

3.根本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4.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5.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挑衅,战争开始(标志)。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战争结束。

6.结果: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一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也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

1.时间:1856年10月一1860年10月;

2.发动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3.原因: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

步打开中国市场(根本目的),扩大侵略权益。

4.经过: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5.结果:清政府同列强签订《天津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

6.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甲午中日战争(光绪帝时)

1.时间:1894-1895年

2.发动者:日本

3.根本原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4.重要战役:

(1)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平壤陷落。)

(2)黄海大战(1894.9,致远舰邓世昌牺牲,日军取得黄海海城控制权)

(3)辽东半岛战役(日军占领九连城、旅顺、大连:并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4)威海卫战役(日军占领威海卫,丁汝昌自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结果: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日本最早取得在华办厂权,它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了帝国主义侵华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6.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马关条约》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光绪帝时)

1.时间:1900-1901年

2.发动者: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

3.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帝国主义在华权益。

4.将领: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德国人瓦德西。

5.经过:大沽一天津一北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6.结果:1901年清政府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

(赔款最多,参与签订国最多)。

7.影响:

①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②从此,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年—1860年,英法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被迫与其签订了《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后被迫与英、美、俄等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五)20世纪的日本侵华战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局部侵华:1931年9月18日,九-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2.全面侵华: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日本

全面侵华

开始,中国全民族、全国性抗战开始)

3.重大事件: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三事变、南京大屠杀。

4.战场:(1)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

(2)

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5.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6.地位: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二、中国人民抗争史

(一)农民阶级

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曾抗击洋枪队。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安路势力。

2.义和团运动1900年,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口号:扶清灭洋。抗击八国联军,取得廊坊大捷。

(二)著名民族英雄(地主阶级杰出代表)

(1)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6月25日,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关天培坚守虎门炮台:关天培在鸦片战争中坚守虎门炮台英勇牺牲。(淮安籍)

(3)陈化成牺牲:鸦片战争吴淞口战役中,陈化成率众抵抗,力竭牺牲。(4)邓世昌黄海大战殉国: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中,壮烈牺牲。特点: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不单纯是维护清朝统治,更重要的是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民族资产阶级的抗争

(1)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1898年)

(2)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1911年)

(3)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特点:由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既有革命性又有依赖性,所以民族资产阶级在斗争中时常体现出两面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

(四))无产阶级的抗争(1919-1949)

1.1919年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前期爆发:1919年,中心在北京(天安门前),主力是学生游行示威:

(3)后期扩大:1919.6.3后,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4)斗争口号: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③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五四精神:爱国(核心)、民主、进步、科学

(6)结果:初步胜利(表现: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人职务:③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7)性质:①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②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

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③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8)特点: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9)意义:

①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②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反帝反封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1)时间: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7月(7.1建党节)

(2)地点:上海一嘉兴南湖游船

(3)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了会议。

(4)中共一大内容:

①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②确定党的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③成立了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5)中共诞生的意义:

①中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②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焕然一新,“新”的含义:新的领导政党是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新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

押题预测

★百年巨变的启示:

(1)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会挨打,闭关锁国必然导致国家落后:要想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先取得反封建斗争的胜利: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反帝反封建。

★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到

1940年,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创建了有1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陕甘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请结合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时期的作用阐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

侵略与反抗教学设计 篇4

与中国共产党(节选)

——“中国近代史纲要”阅读文献汇编与导读

中国近代遭受了100多年的外来侵略,也进行了100多年的民族抗争,我惊呼于中国顽强的毅力,在如此内外交困、满目疮痍的境地下竟能屹立100多年之久而不覆灭,最后存活下来并逐渐恢复、成长、壮大!有压迫就有反抗。有1840年的鸦片战争、1857年的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1884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5年日俄在中国领土上的战争,1931年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的全面侵华战争,就有从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到清朝爱国官兵的反抗、从广东三元里人民抗英到沿海人民抗击侵略的反抗、从西藏军民抗英到台湾人民反割台的反抗、从太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运动的反抗、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的反抗、从抗击日本侵略的‚九一八‛事变到全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的反抗。支撑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在四分五裂状态下‚站起来‛的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顽强反抗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将我们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正是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走向大发展大繁荣。

读了本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节选)‛后,我深刻理解到中国百年来的革命运动的对象、任务、动力以及性质都是在摸清中国当时现状的情况下‚对症下药‛的,都是符合国情,实事求是的。正如毛泽东在其‚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所说:‚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查,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中国革命是在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进行的。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国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在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了,它们从封建社会脱胎而来,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前身,一部分的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前身。因而,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化就显而易见了。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在内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在外受到帝国主义剥削,它们二者竟还结合起来采用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订立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经商、办学传教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等等残酷行为,加之中国内部封建主义的压迫,造成了中国东西、城乡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极端不平衡,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也是世界所少见的。

因此,在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之下,中国革命确立了其革命对象、革命任务,明确了其革命动力、革命性质。中国革命的对象就是压迫和阻止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本国的地主阶级。还有在一定时期内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与人民为敌的资产阶级的反动派。中国革命的任务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中国革命的动力即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力量,主要有以下几个阶级和群体:一是地主阶级内除了投降派和保守派以外的,还有抗日积极性的中小地主出身的开明绅士即带有一些资本主义色彩的地主们;二是资产阶级中带有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中就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间内参加当前的反帝国主义战线的买办阶级和需联合抗日的顽固派,民族资产阶级中就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革命的阶级;三是农民以外的各种类型的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四是约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五是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封建势力压迫的无产阶级;六是需要改造的无正当谋生途径、缺乏建设性的游民。其中,无产阶级由于其自身的优越性和时代特征,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而这场革命的领导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为了完成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革命方针、方法与形式斗争策略等。

上一篇:警校共建讲话--学校的安全下一篇:军博之行演讲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