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爸”体罚教育后代续:称孩子从未反抗

2024-06-21

“狼爸”体罚教育后代续:称孩子从未反抗(共1篇)

“狼爸”体罚教育后代续:称孩子从未反抗 篇1

“狼爸”体罚教育后代续:称孩子从未反抗

四个孩子三个考上北大,“狼爸”萧百佑的育儿经着实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家长。有关他的新闻铺天盖地,很多家长却越来越看不懂他。

萧百佑是四个孩子的“狼爸”,又是娱乐CEO;他崇尚国学教育……

萧百佑和他的四个孩子。由左到右分别为老四萧冰、老三萧箫、父亲萧百佑、老大萧尧和老二萧君。萧百佑很有生活情调,特意把送给妻子的诗汇编成集。

在萧百佑家,由4部分组成的物品随处可见。萧百佑面前的4个玩偶代表着四个孩子,他起名为“福”、“禄”、“寿”、“喜”。

首次当面接受家乡(广东)媒体的采访,萧百佑不仅首次对媒体说出自己的原名萧锦华,还第一次给外人展示了送给妻子的诗集。所有元素相结合,令“狼爸”的形象逐渐立体起来。他的育儿经,绝对不是只有打这么简单。

家里随处可见四孩子痕迹

11月18日上午9点,在萧百佑北京的家门口,记者便听到了他爽朗的笑声。在巴赫的钢琴协奏曲背景下,他正用粤语给朋友打电话。

招呼记者坐下,萧百佑点燃一枝香烟,随手放在了烟灰缸上。这个圆形的烟灰缸非常别致,由4个扇形的小部分组成,每部分也可单独使用。

在萧百佑家中,由4部分组成的物品随处可见。看到它们,萧百佑就好似看到了萧尧、萧君、萧萧和萧冰四个孩子。

狼爸是家里的绝对权威

萧百佑反复强调,他所说的教育是指家教。“孩子们从小到大都在最好的学校读书,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不会有任何问题,我要带给孩子的就是良好的家规和习惯。”

萧尧、萧君和萧萧都曾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外语学校读书。这所私立学校的学费不菲。即使面对公司关闭的经济难关,萧百佑宁愿卖房、卖车,搬入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也要把孩子们留在好学校。

萧百佑在家中从来是说一不二,拥有足够的权威。客厅中有一组沙发,他永远坐在中间的位置,妻子坐在他右手边沙发的第一个位置,4个孩子按年龄依次分配座次。

“打法”标准超过百项

自从3岁开始,挨打便成了4个孩子的家常便饭。萧百佑在心中总结了100多条细致的标准,孩子犯不同的错打多少下,都按照量化的标准来惩罚。每个错误最多打10下,数错并罚。

所以,他们家里常常会出现萧百佑拿着藤条的身影。他手拿藤条,让犯错的孩子将手伸到面前,他借助自己的腕力,用藤条惩罚孩子。

小女儿萧冰要弹琴,所以不会打手。但一次被打最多的纪录,也是发生在她的身上。

有一天,萧冰的考试成绩不好,老师将成绩写在了与家长联系的留言本上。萧冰担心被父母知道,把这一页撕掉了。萧百佑发现后,萧冰不仅撒谎,还与他顶嘴,结果被打了28下。

“说谎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是品格和道德问题,这是底线。”萧百佑说。

萧氏“打法”

打孩子有七大注意

萧氏“打法”分成七条:

一、12岁以后不再打,因为性格、习惯已定型;

二、只用藤条或鸡毛掸,伤皮肉不伤筋骨;

三、只打手和小腿,身体其他部位不打;

四、打前先训话,讲明错误之处再打;

五、一个孩子犯错,其他孩子必须站在一旁听从教诲,看着兄弟姐妹挨打;

六、打之前告诉孩子这次要打几下,让孩子自己数,不多打不少打,数错一下罚十下;

七、孩子必须主动伸手挨打,不能缩手躲避,不能喊疼,缩手一下多打一下,喊疼打得更重。

“打法”还是“连带制”的。老大犯错,只有老大挨打;老二犯错,老大和老二都挨打,依此类推。萧百佑的理由是,小的犯错大的没管好就是犯错。

萧氏家教

去同学家做客要写申请

萧氏家教严厉,还体现在打之外很多方面。从幼儿时期,就要学《三字经》、《声律启蒙》、《琵琶行》。他们不能在卧室开空调,不能随便开冰箱,不能乱用零花钱,不能自由看电视上网……

大学之前不能交朋友,孩子如果去同学家做客,必须先写一份申请书。内容包括该同学的成绩、在班级的职务、家长的姓名和电话、要去多久、为什么去等。申请书必须班主任签字后才送父母审批。萧尧有一次参加同学生日会,在亲友帮助下,终于说服父亲。可他到同学家5分钟后,就被叫了回去。

狼爸:“我的家教也适合独生子女家庭”

打并不是萧氏家教唯一主题,还包括发掘孩子天分、“鼓励”比“奖励”重要、父亲如何给孩子爱等内容

如今,萧百佑三个孩子都通过“港澳台联考”考上了北大,小女儿成绩稍差,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读书。萧百佑有理由认为“萧氏家教”是成功的。他写出《所以,北大兄妹》,希望与家长们分享经验。

书中,打并不是萧氏家教的唯一主题,还包括发掘孩子天分、“鼓励”比“奖励”重要、塑造最好的学习环境、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父亲如何给孩子爱等内容。只是在“棍棒教育”被广泛诟病的今天,萧百佑的“打法”被无限放大了。面对网上近乎一边倒的评论,记者深入对话萧百佑,试图还原更真实的“狼爸”教育理念。

对话“狼爸”

打的前提是家庭温馨

信息时报:你的育儿经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你有没有感到压力?

萧百佑:现在网上的评论,有百分之六七十持反对意见,甚至更多。很多人认为“萧氏家教”只有打,就连一些专家也这样认为,这就片面了。我的育儿经是一个系统的`东西,打只是手段之一,要在很多前提下才能打。

信息时报:什么前提?

萧百佑:良好的家庭氛围,这是必要条件。我和妻子的感情很好,家庭氛围温馨。在我们家,尊老爱幼、长幼尊卑都有很好的规矩。即使严厉要求孩子,他们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下很好地接受。

信息时报:你小时候挨打会面带笑容,你说是因为母亲打得对。既然你明白对错,为何还会犯错误?

萧百佑:孩子是没有自觉性的,错误会重复犯。家长要帮他纠正,打是一种帮助孩子记住错误的好方法。家教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法,比如鼓励、引导等等。

信息时报:那为什么你只说如何打孩子,却不介绍如何鼓励、引导孩子?

萧百佑:这些有很多人都在说,大家已经说得很好了。别人质疑我也是因为我打孩子,既然你们只说打,好,我也只说打,要把打说透。打孩子也得打得科学,孩子犯错就应该打。

信息时报:衡量孩子对错的标准是什么?

萧百佑:我就是标准。我的标准不是一拍脑门就想出来的,而是结合自己和他人的成长经验,根据专家的建议,通过科学、系统地思考才总结出来的。

信息时报:你的育儿经也是这么来的?

萧百佑:我的育儿经首先来自中国传统教育,它们能传承下来,肯定有道理。其次是父母对我的教育方式。第三是我自己的摸索。我看书很杂,特别喜欢逻辑、哲学、心理、美学方面的书籍,这些知识让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其他的还包括前辈和身边人的家教方面的教训与经验。

不是所有人都能打进北大

信息时报:萧冰的成绩稍差了一些,如果打得更狠一点,是否也能“打进北大”?

萧百佑:不可能。萧冰身体素质稍差,用广东话说是“肾水不足”,容易身体疲劳、精神不佳、个性散漫等。即使打得再狠,她也不可能考入北大。不过,她在音乐方面有特长,我也是因材施教。

信息时报:也就是说张三被打得再狠,也不可能成为李四?

萧百佑:张三只可能被打成更好的张三,却不可能被打成李四。我主张打孩子,是希望他们把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而不是把他们都打进北大。

信息时报:成绩不是你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

萧百佑:当然不是。比如萧尧很喜欢打篮球,因此影响了成绩。我考虑过,以他身体条件,很难成为姚明这个级别的篮球明星,所以我不让他打篮球。如果他真的有这样的身体条件,我肯定会支持他,我把他的名字都改成“萧乔丹”。

信息时报:你有四个孩子,他们即使不能出门,也有伙伴。有人认为你的教育方式,并不适合独生子女家庭。

萧百佑:我不这样认为。我的爱并不是一分为四平均分给了每个孩子,我对每个孩子都是一份完整的爱。孩子在学校有同学,并不缺少玩伴。但他们回了家,家长们有时间陪伴吗?我和妻子很注重陪伴孩子,陪他们学习,陪他们郊游,孩子们不会孤独。所以,只要有个好的家庭环境,我的家教方式也适合独生子女家庭。

信息时报:在大学之前不让孩子交朋友,这种做法似乎并不人性化?

萧百佑:我们先来弄清什么是同学,什么是朋友。同学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由相同教师教授同一本教材的学生之间的关系。朋友可以是革命时期的战友,也可以是狐朋狗友、酒肉朋友。我看过一个资料,一个人做坏事,与朋友因素有关的占总数的80%。朋友有好有坏,既然孩子分不清楚,我就把它们一概挡在门外,宁杀错不放过。孩子们有同学就行了。

信息时报:你在上大学前没有朋友吗?

萧百佑:我有朋友,而且有很多朋友。但是年代不一样了,我们那个年代很单纯,现在还是这样吗?现在还能找到单纯的人吗?

我是孩子心中的百科全书

信息时报:你的教育方式是否遭到孩子的反抗?

萧百佑:从来没有。我是孩子心中的百科全书、护士、皇帝,形象是非常多元的。我说的话就是军令,同时又给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对孩子同样幽默风趣。还有一点很重要,孩子们良好的家教离不开他们的母亲。

信息时报:您的妻子在家庭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萧百佑:她是所有家规的执行者和监

上一篇:端午节的那些事作文600字下一篇:我得了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