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与司法所协作机制

2024-08-07

派出所与司法所协作机制(共6篇)

派出所与司法所协作机制 篇1

法制宣传教育协作机制

1、确立法制宣传教育协作目标

“两所”要密切配合,分工负责,齐抓共管,通过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将法律送到千家万户,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于部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村民依法行驶权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提高农村基层干部依照法律法规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能力,提高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化管理水平。

2、明确法制宣传教育协作内容

(1)以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为目标,增强群众法制观念,重点宣传: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人民调解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信访条例等。

(2)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民主法治村”等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3)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结合各地实际解决突出问题,要针对农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题,围绕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开展法制宣传,要积极宣传依法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3、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协作形式(1)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组织“两所”干警深入村(社)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举办村(社)干部、党员法制培训班。利用赶集的机会,组织“两所”干警上街摆摊设点,发放法制宣传资料,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其“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的观念。“两所”干警要经常深入学校为师生上法制课和作法制报告,积极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编印法律测试题并由学生将测试题带回家中与家长一起共同答题。

(3)“两所”干警在执法调处活动过程中,要做到办理一件案件,调解一起纠纷,宣传一部法律,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置于各项活动之中,进一步增强普法工作的实效。

派出所与司法所协作机制 篇2

关键词:西藏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协作机制

近年来, 对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协作方面的研究逐渐升温 (沈萍, 2007年;张希中等, 2008年;张叶云等, 2008年;滕怀荣等, 2009;蒋艳平等, 2010年) , 但对西藏地区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协作方面的研究却不多见。独特的地区性及其他方面的特殊性导致西藏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协作方面有诸多不同之处。多年来, 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各西藏高校在其加大辅导员与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而言, 这两支队伍的协作程度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西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可见, 新时期加强西藏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协作已势在必行, 本研究旨在揭示当前形势下西藏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协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找出协作的有效方式和方法, 以促进两支队伍的相互协作, 形成合力。

一、西藏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涵义及职责

辅导员、班主任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社政[2005]2) 。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这说明西藏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都是在西藏地区高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上最前沿的基层指挥员, 两者角色定位虽有差异但作用又有异曲同工之处。西藏高校辅导员的职责有对西藏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组织团学活动与组织建设, 进行学生事务管理和学生就业管理等。西藏高校班主任的职责有进行班风建设和班级管理, 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划等。

二、西藏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协作的重要意义

西藏高校学生工作是西藏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维护西藏地区高校及社会和谐发展和稳定及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等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西藏地区处于反分裂斗争的高度敏感期, 是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这对我们西藏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为深刻的要求, 西藏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相互协作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西藏地区高校, 只有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两支队伍相互协作好, 才能真正将西藏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地做好、做稳和做踏实, 才能真正把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神要求落到实处。

三、西藏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协作的前提、基

础、要求、核心和保障

由党委统一领导、统一思想是西藏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协作机制的前提。认真做好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选聘等配备工作, 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强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 是充分发挥辅导员及班主任协作机制全面综合效应的基础。西藏高校党委要加强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校长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 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因此, 西藏高校都必须建立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管理机制, 这也是中央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管理机制提出的明确要求。西藏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相互配合工作, 充分发挥合力, 是协作机制的核心。西藏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两支队伍其实是一个团体, 两者在工作中既需各司其职又要通力合作,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团队的效能。另外, 加强和改善广大西藏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有效的激励机制, 制定合理的考核机制则是两支队伍协作机制的制度保障。

四、目前西藏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协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目前西藏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难以定位, 尤其是辅导员, 他们平时受多重管理, 学校的很多职能部门如学工处、教务处、团委等都可以向辅导员布置任务, 使他们无暇应对。目前西藏高校实行的是辅导员专职化和班主任兼职化的工作制度, 在两支队伍的部分人员中存在着不把学生工作当作本职工作的情况, 个别人缺乏承担学生管理工作的应有的责任意识、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没有认识到:高校的所有学生工作都要做到“以学生为本”的根本宗旨, 学生工作的本质应该体现服务二字, 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办学目标服务。高校辅导员、班主任作为西藏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两大主要力量, 常常因为职责不明, 造成学生管理的漏洞。学生工作涉及面广, 各方面联系甚密, 班主任和辅导员之间分工不明, 工作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导致内部矛盾的产生, 而双方碍于情面, 不能及时坦诚沟通, 彼此间隔阂越来越大, 不仅影响团结, 也使手脚被束缚, 工作压力增大。其典型的不和谐有两种:一种是班主任管得过多过细, 辅导员过于轻松自在。辅导员遇事就推给班主任, 令班主任陷入繁琐的班级事务中, 难以集中精力搞科研, 从而产生厌烦心理, 失去工作积极性。另一种是班主任有名无实, 不担任本班教学任务时, 和学生接触极少。遇到班级内部工作, 学生只能找辅导员商量, 令辅导员左右为难。不找班主任商量, 怕给人骄傲独揽、多管闲事的印象。找到了班主任, 他可能也是一推了事, 最终还得由辅导员处理。另外, 一方面, 个别辅导员认为身处高校大学生比中小学生成熟许多, 有足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有班主任的管理已经足够, 无需辅导员过多叮嘱;另一方面, 个别班主任认为身处高校的大学生比中小学生成熟许多, 有足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有辅导员的管理已经足够, 无须班主任过多叮嘱。以上两个方面导致了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工作互相推托的局面, 使高校的学生工作产生了让人觉察不到的严重漏洞, 对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互相协作产生了阻碍。

五、西藏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相互协作的对策

要使西藏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协调好, 首先要提高其思想认识, 只有两者的思想统一了, 才能做到他们心向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真正把西藏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做稳、做踏实。这就要求西藏地区高校的领导要对辅导员和班主任多做思想工作, 使其真正明确并担当起自身工作岗位应尽的职责。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西藏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工作重点应放在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水平上, 不应过多地介入到大学生的生活管理与组织活动中, 学生的生活管理与组织活动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之一, 并不是内容本身。因此, 作为辅导员和班主任应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所在, 认清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率, 提高学生工作的效果。另外, 西藏高校中的相关部门, 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及特殊性, 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工, 使其进一步明确各自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 继续使人员结构合理化, 从制度上、组织上和人员配备上, 切实为提高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协作大开方便之路, 学校行政应该出台一些有利于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优惠政策, 工作过程中给予一些照顾, 通过多举行一些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等形式来关注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所存在的问题, 并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提高广大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促进二者的相互协作。作为学生管理的主体, 在思想日益进步和发展的今天, 西藏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必须做到认清形势, 转变观念, 在工作中进行科学的协作, 充分发挥西藏高校学生工作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努力开创新时期西藏高校学生工作的宏伟蓝图。

六、建立良好的西藏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协作机制——“面点”协作模式

西藏高校班主任是最基层的班级学生的管理者, 是高校领导和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的有力助手。在平时工作过程中, 班主任可以多依靠学生自治和班干部协助管理的方式, 努力做好本班学生工作, 并做到及时向分管辅导员反映情况, 实行“民主型”管理模式。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落实者、协调领导者。在平时工作中, 应以班主任对学生情况反馈为基础, 做好班级的管理性工作, 协调各个班级之间的关系, 及时传达上级的精神, 和班主任共同落实任务。班主任平时要发挥专业教师的长处给学生更多专业上的指导和教育, 努力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对专业学习的关注, 还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和建议, 而辅导员则应做到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教育。西藏高校辅导员、班主任两支队伍协作机制的构建应是一个系统工程, 我们应该建立良好的“面点”协作模式, 面即把辅导员工作比作是一个平面, 则班主任工作就是这个面上的点, 所以说班主任“点”的工作要求比辅导员“面”的工作要求更为细腻, 班级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等方面都要班主任认真去观察和了解, 并随时去发现班级里有问题的学生, 如家庭贫困学生、学习成绩不良学生、有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学生。发现问题随时和辅导员沟通、联系, 共同协商解决。辅导员在学生与校领导中间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 务必做到“上情下达, 下情上传”, 确保信息渠道通畅, 协助班主任或联合所有班主任, 完成个人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遇到学生中出现的新思想、新问题和难题, 由辅导员发挥“面”的作用, 组织班主任们集体开会研究, 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协商解决, 真正为学生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E].教社政[2005].

[2]蒋艳平, 张西振.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分工协作机制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10:246-247.

[3]沈萍.辅导员与班主任相互协作的意义和途径[J].河南教育 (高校版) , 2007, 4:61-62.

[4]滕怀荣, 章小成.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协作管理机制探析[J], 发展, 2009 (9) , (总第227期) :127-128.

[5]张希中, 关洪侠.高校专职辅导员与兼职班主任分工协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初探[J].文教资料, 2008, (总第428期) :196-197.

派出所与司法所协作机制 篇3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条例》第七条规定了司法警察九项基本职责,都围绕检察机关执法办案活动,司法警察履行职务,涉及到与办案部门协作配合问题。因此,构建司法警察部门与自侦部门紧密协作,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显得尤其重要。

一、司法警察部门和自侦部门协作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

(1)对司法警察工作重视不够。检察机关多年形成的办案机制决定了司法警察的从属性、服务性和依附性。在检察机关内部,认为“司法警察可有可无”的观念、司法警察履职被动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办案部门不申请用警,警务部门不知情,应当归属于司法警察的职责由办案检察官履行,“有警不用”、“以检代警”、“检警不分”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2)司法警察履职能力弱。近年来,虽然司法警察工作有了长足进步,在编队管理、队伍规模、履职情况、保障水平等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司法警察工作起步较晚,在警力配备、人员结构、专业水平、履职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的矛盾和问题,司法警察工作相对薄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多年来,司法警察工作局限于看管、押解、送达法律文书等几项职责,履职不全面不深入、工作亮点不突出,专业优势不明显,工作局面打不开,执警能力始终在“拿个手铐戴一下、看管目标陪一下、来个告知送一下”的低层次徘徊,遇有突击抓捕、处置群体性事件、嫌疑人逃跑等突发情况,常常出现手段简单、行动迟缓、处置失当、通联失效等问题,最终结果令人失望,导致自侦部门不信任,用警有顾虑,害怕有隐患,“想用警、必用警”愿望不强,良好的协作配合机制的更是无从谈起。

二、构建司法警察部门与自侦部门良好协作机制的意义

(1)有利于整合内部资源,发挥整体效能。在检察人力资源总量有限的现实条件下,建立科学严谨的检警协作配合工作模式,形成司法警察参与、配合、服务、保障和监督检察执法办案的良好运行机制,使检察官与司法警察各司其职,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最大限度发挥整体效能,实现执法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和安全相统一。

(2)有利于促进司法警察规范化建设。依法、全面和充分履职,是司法警察规范化建设必然要求,其成效也必然要体现于服务检察执法办案活动之中。建立适应检察业务需要的司法警察履职管理方式,形成检警协作配合工作模式,是司法警察要实现由部分履职向全面履职、由单一履职向复合履职的转变,从单独作战型向协同作战型、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的有效途径。

(3)有利于起到相互配合和监督制约作用。良好的工作模式和协作关系进一步促进检警配合,参与办案司法警察主动与自侦部门沟通,随时了解用警需求,做到行动快速、反应机智,处置果断,保障有力。从担负的职责上看,检察官和司法警察在同一案件的不同环节形成了一种分工协作又相互监督的制约关系,既保证办案工作依法进行,又能有效防止徇私枉法,刑讯逼供、超时限审讯等问题的发生。

三、完善司法警察部门和自侦部门协作机制的措施及对策

1.准确界定权责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条例》规定了司法警察九项职责,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安全事务、执行事务、侦查事务。安全事务主要包括提押、看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协助维护检察机关接待群众来访场所的秩序和安全,参与处置突发事件;保护出席法庭、执行死刑临场监督检察人员的安全等。执行事务主要包括执行传唤、拘传;协助执行监视居住、拘留、逮捕;送达有关法律文书等,侦查事务主要包括保护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案件的犯罪现场;参与搜查;协助追捕在逃或者脱逃的犯罪嫌疑人等。安全事务和执行事务,是司法警察相对确定的职能,应当交司法警察执行,司法警察可以相对独立地依法履行职责,坚决防止“有警不用”、“以检代警”、“检警不分”等现象。侦查事务是司法警察协助检察官开展侦查活动,主要体现其司法辅助性,在侦查中检察官认为不必亲自实施的事务性侦查活动,比如查询信息、调取证据、查找涉案当事人等均可交由司法警察执行,使检察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把精力集中在侦查指挥和突破案件上。以此形成检察官、司法警察分工合理,权责明确,互相配合,互相监督的检警关系。

2.完善工作机制

(1)用警派警机制。规范用警行为,自侦部门需要司法警察履行职责,应当填写《用警申请表》,明确用警任务和要求,部门负责人审批,提前一天联系警务部门派警,紧急情况由自侦部门负责人与司法警察部门负责人联系派警,切实改变目前自侦部门想什么时候用警就什么时候用警,任何一个侦查人员都可以电话通知司法警察部门派警的现状,杜绝用警的随意性。明确用警范围,坚持该用警时必用警,对于执行传唤、办案工作区执警、参与搜查、看管、押解犯罪嫌疑人等执行层面的任务,司法警察的参与率要达到100%。完善履行不同警务任务的用警派警制度,根据司法警察工作职能,严格“一案一派警、一事一派警”,细化用警的范围、内容、程序以及执行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完善审批流程,合理界定一般警务活动和重大警务活动范围,重大警务活动报分管院领导签发《执行职务派警令》,司法警察持《执行职务派警令》执行任务。建立警务工作运行规范和相关预案,根据工作职责,逐项制定规程,对每个具体执警行为做出严格细致的规定,做到有章可循,统一规范。

(2)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及时了解反贪、反读、公诉、控申等部门办理的重大案件有关信息,特别是有可能引涉检访的重大敏感案件,各业务部门要及时向司法警察部门进行通报,司法警察部门要主动向业务部门了解情况,与业务部门共同完善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制定包括假想情况、形势研判、确定对策、分步实施等环节和内容的方案预案,明确自侦、法警和技术部门工作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对应急预案要定期修订、经常演练,提高紧急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和水平,确保遇有重大紧急情况能够快速反应、科学判定、高效处置。同时,由司法警察部门牵头,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与辖区派出所建立警务工作衔接机制,规范报警的原则、出警时限、处置方法、证据的收集与固定的方式等,有效维护检察机关正常的办公、办案秩序。

作者简介:

高鹏军,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大队大队長。

路政大队与养护联动巡查协作机制 篇4

为推进京珠北高速公路日常巡查的标准化、规范化,保障道路安 全畅通,保证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治,京珠北路政大队根据实际 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路养联动巡查的目的

提高管理效率,建立路况信息通报制度,实现信息共享,以“巡 查及时、查看到位、描述准确”为工作方针,确保有关安全隐患、设 施缺损得到尽早发现与及时处治,消除道路安全隐患。

二、巡查方式

分为路政巡查,养护巡查。

(一)路政巡查:

1、巡查要求:由养护部组织路政员对路面设施及病害描述等情况

进行培训,使路政员能熟悉巡查的业务内容和有关规定,并具备相应 的公路养护业务管理技能及应急处治能力。

2、巡查内容:巡查时应重点检查路面状况、公路标志标线、隔离 栅、护栏、里程碑、结构物等路产设施的外观情况。

3、巡查频率:每天巡查不少于两次。

4、巡查方式及要求:路政巡查应采取车辆巡查为主,步行巡查与 电子巡查为辅的方式,每班巡查时不少于 2 人,佩戴有效执法证件,按规定统一着装,着多功能反光腰带,并加穿反光背心。在巡查过程 中,巡查时速控制在 60-80km/h;当班人员必须及时将详实的巡查内 容录入 HS 系统,认真履行交接班手续。

(二)养护巡查:

1、巡查要求:巡查员能熟悉巡查的业务内容和有关规定,并具备 相应的公路养护业务管理技能及应急处治能力。

2、巡查内容:

①路基:检查边坡、防护工程完好与否,边坡水毁情况,路肩是 否有杂务,排水设施是否畅通;

②路面:是否存在影响安全的堆积物、病害、积水等情况;

③桥梁:桥头跳车情况,伸缩缝和排水设施是否堵塞,桥面铺装 及附属设施是否完好;

④隧道:衬砌是否完好,排水设施是否畅通,标志标线是否完好;

⑤绿化:有无遮挡标志、遮挡视线和其他一向交通安全的情况;

⑥交通安全设施:设施是否齐全,完好。

3、巡查频率:每天对沿线巡查一到两次,雨季或台风期间加大巡 查力度。

4、巡查方式及要求:巡查应采取专用车辆巡查为主,步行巡查为 辅;巡查作业时应携带尺子、相机、巡查记录表,并加穿反光背心,在巡查过程中,巡查车辆车速不超过 80 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并及 时填写巡查记录,巡查记录内容详实、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三、病害处治方式

(一)路政巡查发现病害处治方式

1、对巡查发现的护栏板、护栏立柱、防阻块、螺栓、标志、标线、防眩板、隔离设施、道钉、轮廓标、防光柱、水沟盖板等缺损的设施 及路面坑槽,应及时发业务联系单给养护单位及养护部;养护单位接 到业务联系单后及时安排施工人员进行修复,对不能及时修复的采取 交通管制,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养护部接到业务联系单后应督促养护 单位按修复时限完成修复工作,并对修复质量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安 全隐患。

2、对巡查发现的边坡水毁情况、桥头跳车、隧道衬砌损坏等不能 及时修复的病害,应及时通知养护部,养护部安排养护单位进行交通 管制,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到现场查看病害,制订处治方案,安排相 关技术人员跟踪落实,直到消除病害。

(二)养护巡查发现病害处治方式

1、对巡查发现的护栏板、护栏立柱、防阻块、螺栓、标志、标线、防眩板、隔离设施、道钉、轮廓标、防光柱、水沟盖板等缺损的设施 及路面坑槽,汇总给路政大队,路政大队安排辖区的路政员对病害进 行核对,并及时下发业务联系单给养护单位及养护部,养护单位接到 业务联系单后及时安排施工人员进行修复,对不能及时修复的采取交 通管制,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养护部接到业务联系单后应督促养护单 位按修复时限完成修复工作,并对修复质量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安全 隐患。

派出所与司法所协作机制 篇5

课题名称:《地方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协作开发与共享机制研究》 课题批准号:0601110127

课题级别:重点课题

学科分类:教育信息技术

课题负责人:刘小莲,中学高级教师,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

主要成员:蔡定基、李广文、彭雪庄、高俊、黄佩仪、冯巨恒、冯颖、丁奕刚、李静、张安安、邓均燕

一、内容与方法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越秀教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本课题依据基层需求,立足于我区课程改革需要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研究区域内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充分发挥越秀区域优势,建立一套适合我区实际情况的地方课程资源区域协作开发与共享的管理模式和机制,并以此管理模式为基础构建一个面向全区中小学支持教与学活动于一体的开放、协助、共建、共享的区域课程资源平台,为全区中小学校服务,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基础教育的和谐、均衡发展,实现区域基础教育现代化。

(二)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

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的需要,本课题采用了文献研究、评价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不同的研究内容又根据需要,综合调查法、观察法、准实验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具体的方法、技术来收集研究数据和材料,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

究数据和材料。这些具体的方法和技术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中,尤其在课题研究初期,更需要以大量的文献调研、调查研究为基础来构建整个研究与实践最基本的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协助开发与共享模式的构建采取了演绎法和归纳法相结合的方法,不断通过行动研究反思存在问题,及时调整协助开发模式、资源平台功能和共享激励方式,并通过评价研究制定共享激励的评价准则。

二、结论与对策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

通过学区管理模式构建地方课程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的模式和机制是有效可行的,能很好的发挥教师共同协作组成开发团队的作用,使知识、师资、设施场所等各类课程资源可以在区域内充分得到利用和共享,对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化有重要的作用。内建外引的建设方式使得课程资源的内容更加丰富,有助形成一定影响力的具特色的地方课程资源。监督约束机制与评价机制的建立,为激励和奖励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的学校和个人提供了依据,有助促进资源的协作开发与共享。

(二)做好地方课程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的主要对策有:

1、学区化管理是在原有的区域教育管理和学校教育管理之间的一种以空间地域为界线,以地域内所有教育资源为内容,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教学研究与培训机构、学校共同组织策划的整合教育资源、实行人才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搭建发展平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管理机制。以学区管理模式为基础,结合学区打破地域空间的限制,开展地方课程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可以充分发挥学区效益最大化、结构最优化、管理组织扁平化的特点。

2、建立资源建设与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学区课程资源建设的高效管理,要从区域层面、学区层面、学校层面建立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体制,形成联动机制。

3、建立合适的过程激励机制和督导评价机制,尤其给予适当的补偿和奖励,可以促进与提高学校、教师协作开发与共享的积极性。

4、鼓励和支持学区、学校建立有地方特色的应用项目和专题学习网站等课程资源,以项目形式,实施申报、审核,区对通过立项的项目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同时项目建成后需要在区内共享,包括专题网站、学习社区、教育学习系统等。

5、协作内建资源的同时,重视外引优秀资源,只有丰富、实用的资源共享,才能促进教师的协作二次资源开发与应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交流。

三、成果与影响

(一)本课题的主要成果

1、课题组经过研究和总结归纳出一套以学区为基础架构的地方课程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的模式:以学区资源共享平台为中心,以学区架构为基础开展课程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活动,通过骨干教师为首的工作室建设,打造协作开发教学知识资源的团队,通过学区资源共享平台搭建地方课程资源共享的支撑平台与环境。

通过这一模式的运作,有效实现了共享学区教学资源、共享教师人力资源、共享合作发展平台的“三共享”。通过场室借用、师资共享、联合备课、师徒帮带、工作室协作等多种形式实现课程资源的协作开发与共享。在学区内建立没有围墙的学校,优秀的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得到充分的共享,促进学区内的不同等级的学校均衡化发展。

这种模式体现了教师间的协作联盟,是一种团队运作模式,通过合作参与筹划各种活动,互相学习启发,形成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与学校的深层次交流与融合,也推动各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2、根据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模式,开发建设了地方课程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平台http://share.gzyxedu.net,通过学区、工作室等协作团队开发制作的资源,在共享平台上按照教材章节有条理的整理归类,不仅为课程资源的区域协作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应用环境和支撑平台,还实现了全区统一共享的动态资源库,教师只需要进入学区管理平台,就可方便、快捷的找到所需的全区共建共享的资源。

三年来,在学区平台上,开设了名师、名校长、教坛新秀工作室1087个,公开课数量达4419节,开展了丰富的网上教研交流和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交流活动,教师上传同步资源共享量达77199条,容量达35G,公布共享的体育设施、实验设施、后勤设施等硬件资源有600多项,设备设施资源共享借用率达83%。

3、开发建设了越秀教育培训网http://、越秀教育研训网http://等区域应用平台,有效支撑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区域内协作与交流。通过区域经费支持和学区管理模式鼓励学区与学校协作开发特色专题网站,目前已建成“古越秀色”、“黄花绿韵”等一批初具影响力的优秀地方课程资源。

4、区域协作开发与共享课程资源的管理机制,主要包括:资源建设与管理运行机制、过程激励机制和督导评价机制。

(1)资源建设与管理运行机制。越秀区教育局通过建立精简高效的学区管理机制实现学区课程资源建设的高效管理,通过学区三级体系及相关管理制度,从区域层面、学区层面、学校层面建立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体制,形成联动机制。

(2)过程激励机制和督导评价机制

课题组协助越秀区教育局制定了《越秀区构建学区管理模式绩效评估方案》、《越秀区学区建设情况评估表》、《越秀区学区信息化管理平台积分规则》,对教师、学校和学区实行监督约束和激励评价。

5、2008-2010年,课题组成员在各类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其中:蔡定基撰写的论文《学区管理信息化支撑平台应用价值分析》发表于《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3期;蔡定基撰写的论文《学区管理内涵与实践》发表于《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8期;李广文撰写的论文《信息技术发展性综合教学网络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发表于《广东教育》2009年4期;李广文撰写的论文《区域教育信息化维护外包的实施与探索》发表于《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12期;彭雪庄撰写的论文《学区化管理承载教师专业发展之重》发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第8期;张安安撰写的论文《试论信息化在学区建设中的作用》发表于《教育研究与实践》2010年第2期;冯颖撰写的《区域学业质量评价科学化的思考与实践》发表于《越秀教育》2010年第6期。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影响

1、通过学区实现地方课程资源的协作开发与共享使区内学校共享资源、共同发展、合作共赢,推动越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课题开展研究以来,越秀地方课程资源逐渐完善,区域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近三年我区中考、高考继续保持广州市领先优势。

2、2008-2010年,在课题研究的促进下,越秀区教师参加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活动,共获得国家级奖励34件,省级奖励186件,市级奖励311件,这些优秀的作品成果充分体现了我区开展课程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研究所取得的成效。作品通过区资源平台共享全区使

用和交流,发挥了较大的辐射示范作用。

3、越秀学区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得到上级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2009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条件具备的地区可将位置邻近的义务教育学校划归同一学区,统筹使用教育教学资源”的意见,将学区建设作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之一在全省加以推广。中央及省市主流宣传媒体也纷纷对越秀学区建设和课程资源协作开发、共享进行了大量报道。

四、改进与完善

派出所与司法所协作机制 篇6

1 医学院校班主任与辅导员工作现状

1.1 医学院校的特点

医学院校作为高等学校中特色鲜明的育人实体, 担负着培养与输送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的重任。作为未来医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主力军, 医学生不仅要掌握渊博的知识、精湛的医术, 还应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相较于其他工科院校的学生而言, 医学生的培养周期长, 课业负担重、心理素质要求高。与此同时, 他们还面临着就业面窄、就业压力大等诸多挑战。作为90后的大学生, 他们思想健康积极, 主流向上, 但同时也伴随着许多新问题[1]。他们有强烈的竞争意识, 却往往难以承受失败;他们渴望沟通和理解, 却时常独享孤独;他们深知医学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 但对人文素质、医德医风的关注甚微[2]。

在此种形势下, 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的优劣、工作态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学人才的培养, 影响着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作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干力量的辅导员和班主任,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和帮助学生已成为其重要工作职责。

1.2 医学院校班主任与辅导员的现状

按照教育部第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要求, 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 每个班级有一名兼职班主任, 即少数人专职、大多数兼职的制度[3]。班主任应当从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师中选聘。从现阶段安徽医科大学等部分医学院校所公布的实施办法来看, 医学院校的兼职班主任大多是由讲授医学专业课或者相关基础课的教师担任, 包括部分临床医院的医生。作为医学生的兼职班主任, 不仅要掌握医学各学科知识, 还要对当前医学教育模式、发展前景、医疗卫生政策等有所了解。

从制度的设计初衷来看, 班主任和辅导员在工作目标上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培养教育医学生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相配合的模式不仅有利于教师提高工作质量, 更重要的是, 在医学教育这种精英教育体制下, 班主任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工作经验来指导医学生的学习, 实现教书育人。自制度实施以来, 两者的配合已初见成效,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不容忽视的是, 两者实际工作中关系微妙, 分工不明确、合作不协调、积极性不高等现象在一些医学院校普遍存在, 有待于深入分析和研究。

2 班主任与辅导员在分工协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不统一

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不能有机协调的首要原因就是思想认识问题。一方面, 部分班主任缺乏责任意识, 未把学生工作当作自己的本职工作, 认为其地位不受重视, 产生抵触心理, 任凭辅导员直接管理。另一方面, 部分学校对班主任和辅导员的重视程度不一, 对班主任业务能力的培养投入不足。同时, 在大部分医学院校, 辅导员和班主任受双级领导, 分别受管于学生工作处和院系党总支, 由于分属领导和管辖范畴的不同, 在具体工作安排中难免出现混乱不清的情形。

2.2 职责交叉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定位, 提出八项工作职责, 但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班主任的具体岗位职责[4]。除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成绩和日常管理外, 辅导员的工作还包括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方面, 而学校的学生处、教务处、团委等部门也经常需要辅导员参与统计数据, 配合工作。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一般是指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 这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有所交叉, 难以界定。

2.3 协作方式单一

大多数辅导员是毕业不久的年轻人, 而班主任是由授课教师担任, 甚至是在医学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的优秀教师。双方有时碍于情面, 缺乏及时的交流与沟通。现实情况中曾经出现两种极端的例子:一种是班主任在工作初期管得过多过细, 而辅导员乐得轻松自在, 遇事就推给班主任, 令班主任陷入繁琐的班级事务之中, 逐步产生厌烦情绪, 后期失去工作的积极性;一种是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极少, 学生遇到问题找不到班主任, 只能找辅导员, 长期以往, 隔阂渐生, 容易出现矛盾。

2.4 奖惩不明确

目前的体系设置还不足以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任课教师或医院医生的教学医务工作繁重, 他们往往由于自身本职工作的原因, 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掌握班级的学生情况, 更谈不上对医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指导。部分班主任虽能从思想上认识到指导学生的重要性, 但认为其即便付出很多也难以得到充分重视和认可, 对其自身工作考评、经费补贴等方面的回报较少。由于班主任是兼职的, 更多的责任在于辅导员, 一些高校的班主任制度流于形式, 有名无实。

3 完善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分工协作机制

要想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班主任和辅导员的效能, 两者必须各司其职, 又通力合作。从完善分工协作机制的角度来看, 包括以下四点:

3.1 分工协作的前提:统一思想

医学院校的学生工作应当“以学生为本”, 其本质就是服务, 为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和教学工作服务[5]。一方面, 作为班主任和辅导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工作目标的一致性, 换位思考, 关心学生, 获得学生的信任, 树立自己的威信。另一方面, 作为学校思想政治管理机制核心的党委, 要统一思想和领导, 经常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形成全校合力。在紧抓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 建立多层次的培养体系和能力提升平台, 定期召开学生工作专题研讨会, 鼓励班主任和辅导员获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和职业指导师资格, 拓展职业素质, 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

3.2 分工协作的基础:明确职责

明确各自职责, 进行有效分工是建立协作机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班主任, 由于其职位的特殊性,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明确其工作职责。

思想的引路人:班主任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 要特别注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确立。医学是同人类生命打交道的科学, 把人的生命和健康作为研究对象。从事医学工作和学习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人类的健康, 减去患者的病痛。只有坚持优良的道德品质, 切身关心患者的痛苦, 才能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因此, 班主任在端正言行、塑造自身人格魅力的同时, 要帮助学生走出一些思想上的误区。特别是临床医生, 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以诚相待, 教育他们从学生时代开始就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认真学好知识, 掌握专业技能。只有这样, 才能在将来走上医学工作岗位的时候, 学以致用, 真正为患者服务。

学习的指导者:一方面, 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低年级的医学生, 绝大多数对医学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 部分学生本身并非自愿学医, 对医学专业缺乏兴趣, 因此, 班主任必须帮助学生培养对医学的兴趣, 热爱医学专业。只有热爱医学专业, 端正学习态度, 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真正掌握医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另一方面, 要紧抓班级的学风建设。学风建设应当以巩固专业思想为主线, 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和班集体学习目标, 建立切实可行的班委学习检查和激励互助机制, 严格执行考勤制度, 注重期末考风监督, 定期召开班级学风座谈会, 提升全班整体学习水平。

生活的好朋友:“良师益友”是每个医学生都渴望的。班主任相较于辅导员, 有其自身的优势。广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为医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参考。当然, 这种师生关系的培养需要班主任主动的迈出“第一步”。例如:新生入学前, 仔细查阅学生的档案资料, 了解其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 做到心中有数;初次接触时, 让学生惊讶于教师对他们的了解和重视, 缩短彼此间的距离;第一次班会时, 告知学生医学专业的特点及课程安排, 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间的区别;业余时间到寝室随机走访, 了解真实状况;平时利用邮件、飞信、QQ等网络方式增进沟通和了解, 贴近学生生活。

活动的策划师:兼职班主任应当针对医学生的特点选择参加不同的活动。比如:开展社会实践, 走出校门, 走进社区, 参与送医送药、困难帮扶、敬老助残、医疗卫生宣传等活动, 培养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和关爱[6];定期组织演讲比赛或辩论赛, 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勇攀高峰的热情;鼓励学生参加临床技能竞赛、创业创新项目、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等, 将课堂和课外相结合;开展文明寝室评比, 促进学生对集体宿舍的爱护和珍惜, 增强对寝室小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等等。班主任在这些活动中并不需要每个事项亲力亲为, 关键是主题的凝练、思想的提升, 具体活动的安排可以交由班委来统筹、规划、协商和落实。

3.3 分工协作的关键:多样化

第一, 班级管理和年级协调。班主任作为班级学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 需要建立学生自治制度和班委监督机制, 在集中做好本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上, 及时向辅导员反馈本班情况。辅导员作为年级学生的协调者和领导者, 汇总各班班主任所反映的情况, 协调班级间的内部关系, 集中办理好日常繁多的事务性和年级性工作, 遇到难题时, 和各班班主任共同协商解决, 形成长效机制。

第二, 细节把握和总体权衡。作为班主任, 应当及时了解和掌握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性格特征、学习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基本信息, 尤其要注意在家庭经济困难、学业成绩欠佳和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而作为辅导员需要起到上传下达、总体权衡的作用, 在及时传达上级精神, 保持校、院、系、班信息渠道畅通的同时, 联合各班主任之间的力量, 发挥集体智慧, 共同落实任务。

第三, 责任分担和共同合作。医学生的工作事项主要包括日常教育、日常管理和学业学风建设。按照工作内容划分不同等级的责任人。日常教育和日常管理方面, 如学生入党、评奖评优等, 辅导员为第一责任人, 班主任为第二责任人;学业和学风建设方面, 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辅导员为第二责任人。在责任分担基础上, 充分发挥各自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加强合作, 形成“统一战线”[7]。

3.4 分工协作的保障:合理设置考核并奖惩

对班主任和辅导员的考核应当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具体可以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学生评价:班风学风建设、安全违纪教育、活动组织情况和关心学生实际表现;二是自身评价:德、能、勤、绩、廉;三是领导评价:思想素质、行为作风、履职情况和工作业绩;四是班级评价:学生获奖情况、综合素质测评优秀率、考试不及格率和违规违纪情况等。在合理设置考核方案的基础上, 公正、客观地评价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劳动价值, 择优上岗。对优秀者采取适当的物质方式进行奖励, 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加以改善, 激励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形成教育合力。

综上所述, 班主任和辅导员对医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非常重要。虽然各自职责与分工不同, 但其教育目标都是一致的。作为班主任和辅导员应当努力培养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 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在医学院校积极搭建平台、合理设置奖惩的基础上, 在培养教育医学生的过程中, 二者统一思想, 明确职责, 将分工协作方式多样化。作为思想引路人、学习指导者、生活好朋友和活动策划师的班主任, 要与辅导员及时沟通, 互相促进, 协同开展工作, 真正为学生服务, 共同促进医学生健康成长, 为培养合格的医务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洪利.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16.

[2]李莉.在医学院校中做好兼职班主任工作[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S1) :98-99.

[3]冯靖雯.论兼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07 (S1) :171.

[4]张伟.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角色定位及其工作的区别与联系研究[J].家教世界, 2012 (11) :135.

[5]张叶云.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协作机制问题探析[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3) :61-64.

[6]李开世.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探索[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94.

上一篇:作风建设申论范文下一篇:大专生英文版求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