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族谱感言

2024-06-16

修族谱感言(通用4篇)

修族谱感言 篇1

修族谱感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族人:

水有源头树有根,世间万物各有其从属。续修族谱就是把珍贵的族谱增添补全,将我们XXX氏族人的辉煌历史和精神瑰宝留与后辈子孙,永不断载、代代相传,让我们借鉴族人积累的先进经验,与时俱进发扬光大XXX氏宗主。

作为一名旅外工作的XXX氏子孙,向修族谱的会长、各位来宾、各位宗亲族人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了不遗失XXX氏子孙根源,让XXX氏子孙宗有源可查,发展脉络繁荣昌盛可追,你们为修XXX氏族谱辛勤工作、查阅历届族谱和祖宗的史志资料,四处奔波,辛苦了!阅读静思我们的族谱,心潮澎拜,为我们伟大的祖先感到骄傲,激励我们更应努力奋进!为我们的今后根深叶茂,发展成国家栋梁之才感到责任重大!纪念先人示后人,修族谱、敬祖宗,让我们把握XXX氏族人的道德内涵,传承先人遗训,弘扬先人的品格。生动展现了XXX氏祖宗创业之艰,族人的繁衍发展的历史面貌,昭示了XXX氏先祖的贤德品行与竞存之术,其精神价值已超越族谱本身,具有为实现存史资治教育作用。

俗话说,饮水思源,树高有根,水长有源。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追问着一时难解的问题:我们的先辈来自哪里?我们的祖辈是谁?我们的父辈是如何才有了我们这一代?我们的同辈又和哪些人有着不能不说的亲情渊源?一句话,我们会常常追寻,当然,这也应该而且有必要去追寻我 1

们自己的“根”与“源”在那里。不仅如此,我们今天的每一分成就与我们先辈们的辛劳与奉献都是分不开的,他们为其子孙后辈建立了诸多千秋基业,我们今天的每一点进步或多或少地在荫庇着祖先们的功德。我们的先辈们以其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精神,开山辟地;以最朴实的情怀,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以最炽热的爱,繁衍生息出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健康而富有活力的生灵。如此这般,才使得我们XXX氏家族千百年来,傲然屹立于达德紫堂这块可爱的土地上。前辈的丰功伟绩,卓越功勋,道德修养,人格美德,后辈当应要好好珍惜、缅怀、学习之,更应发扬光大之,传播宣扬之。

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源于家族和族群的和谐与发展,通过修族谱,我们不仅要梳理出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渊源流变,更要借此机会,整合XXX氏家族的资源,增强XXX氏家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谐力和发展力,使得我们XXX氏家族的子民,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能吸取各种资源和原动力而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应该心怀感恩之情,去对待我们XXX氏家族中的每一个或伟大或平凡的生命,去敬畏我们的列祖列宗,去敬畏养育我们的每一寸土地。在有限的人生历程中,我们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为我们的先辈争光,为我们的家族添彩,更应为社会和时代奉献一份应尽的心力,让原本绚丽的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艳丽。

修族谱感言 篇2

一、从族谱的定义上看, 两岸客家在根源血脉上的亲族关系

族谱又叫宗谱、家传、房谱、家乘、谱牒、谱系等。是一种记录氏族迁徙、发展的事迹和宗族人物的世系、传记的记录。客家先民, 原是中原的汉民。因战乱等原因, 自西晋以来, 客家先民, 经过几次大的南迁, 在闽西、粤、赣边三角区聚集、形成、壮大。客家先民为了“溯渊源, 分疏戚, 序尊卑。”利用族谱的形式来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外, 还有全族的坟墓、族田族产、祠庙等的方位、数量及管理使用办法、家族的规约训诫、修谱凡例义则、各类合同契约文书等。一些较详的族谱, 还记载有家族历代的重大事件、与外界的纠纷、可嘉奖的人物传记、科举出仕、名人传记以及义行节烈等。

客家族谱,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客家, 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 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客家文化是客家这个族群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 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这种文化的产生, 它就成了该族群的识别标志及维系该族群生存与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宗亲指的是同宗的亲属, 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 以得姓始祖为主根的传承支系关系家族。客家宗亲文化是客家宗亲所创造的特写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客家文化之根基、之核心、之精髓。

福建的西部, 是广大客家人的大本营之一, 为迁居海内外客家人的祖地。台湾也有相当数量的客家人, 其“人口比率约占百分之十六, 有三百多万的客家人口”事实上, 不少学者认为, 台湾客家人占总人口的比率远不止16%。“在台湾讲客家话的人口起码三分之一以上, 如果再以族谱做统计, 祖先有闽西客家血缘的台湾人远远超过此数目。”又据姓氏推测, 认为“闽客各半, 即台湾人口中, 祖先是客籍或目前仍是客籍的人口约占半数”。

当前, 海峡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 为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加难得的历史机遇。开展两岸人民交流合作, 融汇两岸同胞情感, 有效途径莫过于恢复和激发历史的血缘记忆即宗亲文化认同, 血缘脉系链接上了, 兄弟亲情就融汇起来了, 宗亲文化认同一致了, 族群意识就增强了, 同根之情就能凝聚起来, 这是两岸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的大好事。

二、从族谱文化研究的意义上看, 两岸客家在历史渊源上的骨肉亲情

从以往的客家族谱研究来看, 客家族谱在客家研究中的作用是其它史料无法替代的, 是正史的重要补充。加强族谱研究, 理清各姓氏历史繁衍、迁播及发展脉络, 切实拿出具有翔实历史渊源的族谱资料供与台湾客家乡亲回乡寻根谒祖时核验考证, 并通过走出去探亲、举办族谱对接成果展等让台湾乡贤有族谱可查, 从而提升台湾客家后裔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例如, 海内外巫氏宗亲联谊总会组建了族谱研究小组, 专门研究包括台湾在内的世界各地巫氏族谱, 理顺世界巫氏脉络, 为台湾及世界巫氏进一步考证宗亲渊源提供方便, 现正策划修编世界巫氏总谱。其次还有李氏宗亲研究更进一步地证明了那份认同感和向心力。

客家族谱联结的是一份血浓于水的骨肉情深, 是海内外客家裔孙寻根谒祖的依据。客家族谱, 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早日实现中必将显示其特有的作用。

三、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域的区位上看, 新时期修订的客家族谱, 加强文化交流推进两岸关系走向新发展

福建省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 “族谱在展示血缘相亲上占有重要地位”。“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 面对台湾, 邻近港澳, 范围涵盖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的广大区域”, 在这个区域里, 面对海峡东岸的台湾, 有利于构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这使福建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结合部、先行区和重要通道, 提高台湾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和认同感, 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新贡献。在这一方面福建“客联会”做了许多工作。2009年10月19日由福建省客家研究联谊会、上杭县人民政府主办, 闽西客家联谊会、上杭客家联谊会协办的海峡两岸客家族谱论坛在名扬海内外的重要客家祖地——福建龙岩上杭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客家及族谱文化研究学者、客家联谊会代表15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准备, 共收到论文70余篇。早在2000年成立的上杭客家族谱馆, 收藏有客家131姓氏2000多部、数万册族谱, 以及部分家族文书契约、客家祖图等文物。2010年3月至4月, 两岸客家族谱文物展在台湾台北、高雄等地巡回展览, 上杭客家族谱馆送去与台湾地区有直接联系的80多个姓氏族谱。这样的族谱论坛和修订的族谱展出, 影响了台湾政坛和唤起了民众的一个中国的意识。两岸客家族谱文物展, 内容都是中国族谱, 摆明要台湾客家人‘认祖归宗’。”同时促进海峡两岸文化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以及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树有根, 水有源。树高千丈、川流万里、不离根源。迁居海外的客家人, 我们的根在大陆、源自大陆。修订的客家族谱来台展出, 为我们追根溯源、寻求族谱对接提供了极好的一个平台, 意义重大。”进一步拉近了距离, 增进了感情, 促进了台湾各客家族群、团体之间的团结协作关系, 增强了他们的宗亲意识和中华民族团结意识。

解读《大界曾氏五修族谱》 篇3

纂修概况

湘乡《大界曾氏族谱》草创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历时五载,于雍正五年(1727年)修成。嘉庆五年(1800年)续修,是修只是始修的拾遗补阙,未作任何校订,其凡例、谱序一仍始修。道光十四年(1834年)开始三修,主修是曾国藩的叔父曾骥云,派名毓驷,道光二十年成稿。曾国藩曾协助其叔父踪迹曾氏源流,修正旧谱错讹。道光十九年十一月,还陪同叔父到宁乡参阅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曾衍詠正在复修的宁乡曾氏通谱,“凡集旧谱千百册,校雠而考定之南宗,纂录东宗,钤篆上之朝廷,号《翰博谱》,家乘也,而兼官谱矣。吾宗从之正讹补阙”。四修始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春,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三月告竣,主修是曾国藩之侄孙曾广祚和长孙曾广钧,“与庙山汇谱”。以上四次所修之谱,笔者无缘恭阅,但据笔者推断,更改谱名、条理世系、套用派语都始于三修。谱尊曾参为一世祖,曾参,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凡尊曾参为一世祖之曾氏均称“武城曾氏”。三修主修曾骥云是在参阅了宁乡曾氏通谱后对旧谱进行了“正讹补阙”,谱名由湘乡《大界曾氏续修族谱》改成《武城曾氏衍湖南湘乡大界三修族谱》,清晰了世系脉络。五修是在烽火狼烟的抗日战争时期,主修是曾约农,派名昭,曾国藩之曾长孙。1938年11月12日,长沙大火后,曾约农与堂姐曾宝荪随父曾广铨仓皇避居香港,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曾约农姐弟又辗转逃回故里湘乡荷叶塘富厚堂(今属双峰)。在家乡隐居期间,他曾协助地方组建抗日武装,筹备续修大界曾氏族谱。民国33年(1944年),他被曾氏族人推举为《大界曾氏五修族谱》主修,于是“着手收集齿录、文艺”。时日寇侵凌湖南,“风声鹤唳,弹雨枪林”,然而,“未曾少息,不辞辛苦,欣欣然以谱为乐”(曾宝荪《大界曾氏五修族谱跋》),民国35年谱成付梓。是谱十九卷,首一卷,三省堂木活字本,是历修族谱中内容最丰富的,除了通常收录历修序、跋外,在“褒颂”目内收录了清朝皇帝给曾国藩及其兄弟和儿子纪泽的御制匾额、恩诏、御制祭文、碑文;在“祖训”目内收录了“文正公遗训”;在“传志”目内收录了曾国藩、李鸿章、郭嵩焘、曾国荃等人写的墓表、寿序、祭文、传略;在“典制”目内,收录了大量的有关条规、契据等资料,从而提高了是谱的质量和使用价值。

世系源流

据谱载曾约农“序”: 曾氏世启轩辕黄帝,生昌意,其后高阳氏、夏后氏皆圣德有天下。夏后氏禹传至4世少康,封子曲烈于鄫。曲烈52传至时泰,鄫亡,世子巫奔鲁,自别为曾氏。再传至甚,为孔子弟子。子参,尽传孔子之道,后世尊为宗圣,谱称一世祖。15世据,关内侯,耻事新莽,挈族渡江而南居(江西庐陵)吉阳。38世伟,御史大夫。弟骈,骈裔质粹,明嘉靖间奉旨东归,授翰博世职,守宗圣庙、墓,故号东宗,山东始复有曾氏,而伟后遂号南宗。伟子辉,第三子崇德,其孙孟鲁徙茶陵,为迁湖广始祖。45世霸,南宋时徙衡阳之唐福,为迁衡始祖。62世孟学,康熙十年(1671年)携长子宏佑、次子宏奉迁湘乡荷塘二十四都小罗汉,为迁湘乡始祖。64世闻富,生贞菖、贞连、贞瑞、贞桢、贞祥、贞鸿,为大界老六房共祖。贞桢房螽斯衍庆,蔓延藤茂。贞桢生尚梁、尚庭、尚榜、尚怀、尚位、尚烈,为新六房。尚庭,名辅臣,子衍胜,衍胜第三子兴孜,兴孜长子毓济,名鳞书,号竹亭,生传豫(国藩)、传晋、传谦、传恒、传履,即“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兄弟五人。湘乡《大界曾氏族谱》始修于康熙年间,离始迁祖来大界时间不长,口耳相传,不可能有大的出入。对迁湘乡始祖以上的世系只能疑信参半,五修族谱的“凡例”中说“三十三派祖丞公三子珪、旧、略,据《云溪谱》:略公十七传至霸公(一作坝公)迁衡阳,又六传至祖仔公。据《翰博谱》:珪公十二传至霸公,又十一传至祖仔公。两谱不符。明清两代《翰博谱》为朝廷优免曾氏差徭户役所依据,且昭穆秩然,垂丝不紊。《云溪谱》则讹脱显然,垂丝屡中断,今从《翰博谱》”。“凡例”的交待是值得称道的,诚实地说明了《大界曾氏族谱》所叙述的世系源流有一部分是从《翰博谱》即“宁乡曾氏通谱”抄过来的。

派语

派语,也称辈分诗、班行诗、字辈、行辈、班派等等,没有统一的名称,俗语云:“派为谱之纲也,辑谱定派则大纲既举,万目斯张。”一个家族在纂修家谱时,都会选用一些吉祥字作为辈分用字,把不同辈分字排列起来,组成几句五字、四字或七字诗,琅琅上口,便于记忆,用于体现宗族关系,明确世系次第,不然的话,在同一家族之内,就会形成尊卑长幼不分的现象。因而,派语是一个家族男性成员取名的依据,直接反映出家族内部不同辈分成员之间纵向的、前后相继的关系以及相同辈分成员之间横向的、平行配合的关系。

《大界曾氏五修族谱》曰:“派序,清圣祖仁皇帝赐名派十五字:弘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清宣宗成皇帝续赐名派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元年)大总统赐名派二十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蔚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曾约农案曰:“溯自六十三代始请派字,故系宏(避明孝宗皇帝的年号‘弘治’讳)为名。自第六十三代始,较孔孟氏宏派晏两代,递至祥字则七十七代矣。”还说明“继”字犯六十一代祖讳,即以“纪”字代,这就交代了“曾纪泽”、“曾纪鸿”是“继”字辈而不用“继”字的缘由了。

果真曾氏家族使用的派语是清康熙、道光皇帝和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所赐的“名派”?笔者未见有史料记载。但在中华大地上,曾、孟、颜三大姓派语大都奉用孔氏家族的派语。明朝初年,一说是洪武帝,一说是建文帝,御赐孔府自58代起辈分用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清代因避雍正皇帝讳改为衍)”,孔府再加上56代的“希”和57代的言字偏旁,构成了第一个10代字辈用字:“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衍)”。到明天启年间,这10个字已不够用,由第65代衍圣公孔胤(衍)植奏请皇帝,又续10个字“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清道光年间,又续10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8年(1919年)第76代衍圣公孔令贻咨请北洋政府核准后,又制定了20个辈分用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长。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孔子后裔乃“圣裔”,其辈分用字由皇帝御赐,并颁令天下,一统孔氏家族,其族裔必须按规定的辈分用字取名,凡随意取名者,概不准入《孔氏世家谱》。孟子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曾子、颜渊都是孔子的学生,世人尊为“宗圣”、“复圣”,因而,孟子、曾子、颜渊的后人也是“圣裔”,于是套用了孔氏家族的派语,但并没有达到全国统一,各地的孟、曾、颜氏家族多是自家制订的派语,就是湘乡大界曾氏也是在三修族谱时套用的孔氏家族派语,五修族谱是在套用完善后所成帙的“新谱”。清同治五年八月二十三日,曾国藩有一信“致沅弟”“商家人派名事”:“沅弟左右:孙儿排行,拟用浚、哲、文、明四字,再多则添温、恭、允、塞,派名果应用广字辈否?庚子年修族谱(笔者注:指道光二十年三修《湘乡大界曾氏族谱》),不应将辅臣公一辈之兴字改为藇字,星冈公之为字改为兴字,为孙曾者惄焉不安。一二年内必须续修家谱,将兴、儒、为三派仍用旧派,上、国、桢三辈始改新派毓、传、纪字样。弟意若用广字,接复信后再取派名可也。”曾国藩这封给曾国荃的信使人明确了几个问题:其一,曾氏家族辈分用字并非皇帝御赐,如果是清朝皇帝御赐,身为道光进士、官至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应该很清楚,绝不会责难三修谱的编纂者套用孔氏家族派语,更不会要求续修族谱时“将兴、儒、为三派仍用旧派”;其二,湘乡大界曾氏是在三修族谱时才开始套用的,在一修、二修时,使用的是衡阳唐福曾氏霸公派行字辈,由“四十六派祖玉堂公手订字派”:“思量邦宗祖,大可应子孙。惟汝仁文举,朝元必世兴。”辅臣公一辈之“兴”字是老派,要套用新派语,星冈公是68代,正好是新派的“兴”字辈,只好在辅臣公的“兴”字上加一个草头,以示区别。大界曾氏在始修族谱时,应该有续派,由于难以见到一修、续修谱,没有办法知道续派用字,从曾国藩家信中可以知道在“兴”字后有“儒、为、上、国、桢”,其实,国藩就是派名国字辈,因为套改派名才改成“传豫”;其三,五修谱上所言“自六十三代始请派字,故系宏为名”,这已经违背了曾国藩的意思,曾国藩是要求从其父辈开始改用新派,即孔氏家族派语。

内容特色

湘乡《大界曾氏五修族谱》并非完全遵循了“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修谱原则,在叙说世系源流时也不免落入世俗窠臼;“齿录”中迁湘乡始祖之前的列祖列宗也很难给人“信史”的认知。但瑕不掩瑜,是谱是笔者所经眼的湖南家谱中的名谱,名人之谱,名人主修之谱。主修曾约农既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又有留学英国的背景,所修之谱自然有其过人之处。穷究是谱,其特色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设“祖训”目,传儒家之道。一般家谱、族谱上都有“族规、家训”,内容雷同,缺少各个家族的特色。而是谱没有“族规、家训”,专设“祖训”一目,主要载“宗圣遗训”、“文正公遗训”。宗圣,即曾子,以孝著称。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和“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的主张。“宗圣遗训”就是曾子转述孔子的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以孝事亲,以孝事君,终于立身。一句话,以孝行天下,以孝治天下。“文正公遗训”,摘录自曾国藩致诸弟书及训子书。这类家书,决非世人所常见的报平安道家常的书信,而是教育诸弟和子侄如何治家、修身、养性、为学,反映出清末“大儒”曾国藩的儒家思想和道德风范。曾国藩总结其祖父星冈公平日“家训”之言为“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永为家训”:读书、种菜、养鱼、喂猪,为居家之事;起早、打扫洁净、诚修祭祀、善待亲族邻里,是治家之法。这八字“家训”循循善诱,平实可行,但要真正一以贯之却不易。教子弟“八本三致祥”: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修身千言万语,以不忮(嫉贤害能)不求(贪名贪利)为重。日课四条: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把曾国藩的“家训”载入大界曾氏族谱,就把“家训”变成了“族训”,用儒家思想去浸润大界曾氏族裔。

二是在“典制”目内,不仅收录了一般家谱都会收录的“冠礼”、“笄礼”、“昏礼”、“丧礼”、“祭礼”,还收录了大量的契据之类的原始资料。笔者所见湖南家谱中,也有家谱收录了契据资料,但数量不多。是谱收录了从清咸丰十年(1860年)到民国35年(1946年)曾氏宗祠条规、祠产管理、义学赈恤、奖励条例、祠产公谷贷放、公墓管理、山塘管理、公祀田契据、买卖土地契据、禁山封林议约、山林界分管契据等等,相当详细、规范,连哪一座坟墓由哪一家后裔公管公扫,坟墓周围的楠竹树林“干枯雪压风折”由哪一家后裔公管公收等方面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谱载这些条规、契据,其目的应是要求后人遵守,避免族内外因山林、田土、坟山引发的各种纠纷。同时,也为我们研究农村经济史、社会史、民俗风情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三是打破私修家谱惯例,准允女子入谱。家谱是封建伦理道德的产物,对女子是不尊重的,女子只能作为男子的附属入谱,连名字也没有。在《大界曾氏五修族谱》“凡例”中规定:“女子不字且经亲支公认有承嗣权者,得照男丁例提行”,开湖南家谱有女子入谱之先声。但也不是公平的,只允许“不字”女子入谱,也就是一辈子不出嫁的女子才有资格入谱,因此,曾宝荪、曾宝菡等才能“照男丁例提行”入谱,曾宝荪还为五修族谱撰写了跋语。曾昭燏,一代才女,受堂姐曾宝荪的影响,也终身未嫁,不知为什么未上族谱,但在“传赞”目内有她写的“家祭文”。

黔东南罗氏续修族谱理事会文件 篇4

黔罗谱字(2013)002号

关于印发《罗氏族谱》续修工作实施方案的

通 知

黔东南罗氏宗亲各支族、各分会、各村落自然寨:

为确保《罗氏族谱》续修工作有计划、按步骤、高水平、高质量的完成,《罗氏族谱》续修理事会制定了《罗氏族谱》的续修工作实施方案,黔东南罗氏宗亲续谱理事会认真讨论并原则同意这次方案。现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各地、各支族、各分会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切实把各地所辖罗氏宗亲续修族谱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附:《罗氏族谱》续修工作实施方案

中华豫章罗氏黔东南续修族谱理事会 中华豫章罗氏黔东南族谱编纂委员会

2013年11月12号

中华豫章罗氏黔东南续修族谱实施方案

(2013年11月10日宗亲代表大会通过)

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自古皆然。家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国情资料,它是族人血缘关系的记录,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轨迹,对于研究姓氏文化、民情民俗,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人口迁移、基因遗传等都有重要价值。罗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分支泱泱千数余支,蔚蔚千万之众,人文荟萃,户丁昌盛。编修罗氏族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仰对得起列祖列宗,俯无愧于子孙后代的盛事。

我族从道光十四年甲午年(1834年)至今180年,已经四次修谱。而一九八七年续修的族谱,因受诸多原因的影响,从内容上和族谱的印刷质量上都还有诸多不足之处。此外,还有部分族人和迁居外省的各分支宗亲也没有得到入谱。且二十余年来社会变化之大,咱罗氏家族也发生了许多应当留在记忆里的事,尤其是在1990年以来完成了宗祠的建修和始祖墓地的修缮,同时,各位宗亲事业、家庭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婚姻嫁娶、人员的自然增减等等,为此,我族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快续修族谱,经族人商定,决定重修族谱。为了使这次续修族谱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本次续修的宗旨

本次续修族谱以“追本溯源,敬祖睦族,弘扬祖德,再创辉煌”为宗旨,运用历史唯物观论述族情,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拓展思维,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使新的豫章罗氏黔东南族谱成为一部家族史和教科书,用以感染、影响、教育今人与后人,使族人从中了解、认识同姓同宗,手足相连,血脉相通,进一步做到爱家、爱族、爱祖国,从而形成家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本次续修的原则

凡我豫章罗氏黔东南各支族裔孙,人人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捐款自愿,记载芳名;无论捐否,俱上谱书。承前启后,新老衔接;人口资料,力求完整;立足本省,连接省外。谱书编辑,讲究科学;突出世系,便于查阅;与时俱进、男女平等,同姓同宗、一视同仁;规范编纂,求真求精。要求从体例、内容、印制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这次续修族谱,既有传统模式,更要有现代气息,形式多元,内容丰富,我们不但要印刷谱本,而且要建立电子档案,刻制光盘。

三、续修的任务和目的

1、任务:广泛发动族人自愿积极参与,通过对罗氏族人的登记采访和素材收集,在老谱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同时将现代家庭成员资料如实入谱,重修、增修、续修一部贯古今、明世系、完整清晰的罗氏家族新族谱。

2、目的:通过续修族谱使罗氏族人“不忘祖德,不舍亲谊”,弘扬炎黄文化,凝聚族人力量,做到“忠孝传家,积德行善,明礼诚信,和睦共荣,尊老爱幼,扶困济贫,传承文明,卫国保家”;通过续修罗氏族谱,理顺罗氏家族各支族的顺序,团结罗姓族人,以诚信为本,繁荣罗氏家族,最终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的进步。

在此基础上筹建“贵州黔东南罗氏宗亲联谊会”,以期建立长效机制,争取设立宗族基金,在族内奖励品学兼优学生,资助学业有成但家庭困难的子孙,建立文化书社,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罗氏宗亲文化素质;帮助宗亲提供就业信息和其它信息资料等。

四、续谱的内容

罗氏续修族谱内容包括:序,原谱跋、原谱辈分、凡例、恩荣录、源流、世系谱表(世系支脉人名、生卒年月、墓葬等)、族规、家训、世德、内德、大事记、历史及当代人物传记、祠堂、坟墓、捐款名录、后记等内容,集知识性、科学性、文化性、史料性、实用性、收藏性于一体。

五、方法步骤

本次续修共分为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2、中期登记收集阶段;

3、后期资料汇总、整理、编纂、制谱阶段。

(一)准备阶段

1、搜集各地现存老谱,整理修复现在的旧谱。

2、成立组织机构:

一是成立理事会。设立理事会会长一名,常务副会长一名,副会长五至七名,秘书长一名,副秘书长二名,理事若干名。主要负责对修谱工作的领导,决定修谱重大事项。具体职责:①资料收集、保管,②通知联络、传达信息、宣传发动。③会务安排,会议记录、摄影,④来访接待,外出调查、采访。⑤接受捐款、管理财务收支。

二是成立编辑班子。设立主编一名,执行主编一名,副主编五至七名,编委若干名。主要职责:①广泛搜集文史资料。②进行历史文化研究。③制作入户登记表、世系图,④汇总调查材料。⑤编修族谱。三是设立工作机构。根据这次续修实际情况,设立四个工作机构,即:秘书处、编纂委员会、调查组、财务监审组等,按岗设责,人员交叉兼职。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可根据情况有所变动。接待宗亲来访、查谱、答疑。

3、建章立制:界定职责范围,建立规章制度。

4、材料准备:设计表、图,印刷有关材料。

5、宣传动员:通过口头宣讲、发出通知、印发倡议书、召开会议、开展业务培训、电话、网络、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本次续修的目的和意义,争取各地宗亲的支持与配合。

6、开通修谱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035177143

7、筹集资金:采取个人自愿捐助和按人丁定额分摊集资相结合的办法。按本族宗支每户需要录入谱书的人丁名字(不分男女,包括出嫁女丁)收费,每人20元收取,特困户减免由各支族执行理事掌握确定。需要一套族谱的预交500元订购(会员必须每人一套)。凡有支付能力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商企业家、农村经营大户、各界名人能人和有识之士,慷慨解囊,积极捐助,多者不限,为我族盛事添砖加瓦。捐助不论多少,芳名、金额载入族谱,对捐资数额大的人员根据贡献大小将以不同规格刊载全家福照片入谱册(详见“续谱赞助褒奖办法”)。

(二)登记阶段

1、信息登记:明确各自然村寨的调查员。调查员负责对本村(自然寨或支族)的族人资料进行收集上门登记,要求做到不漏不错,即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调查员三大任务:一是登记采访;二是搜集资料;三是收缴经费,收据一式二联,上缴财务组,不得截留。并按时上报编委会。对登记员的名字,将以一定的形式刊载谱册。

2、指导督查:编委会每月一次巡回检查,目的一是了解各工作小组业务开展情况,二是现场查阅、现场指导,三是保持上下沟通。

3、外调工作:对于一些迁移居住在市外、省外(包括海外)的族人,除通过信函、电话(以此为主)、网络等方式联系外,还将在适当的时候对居住地在外族人人口较多交通方便的地方派出外调小组到居住地调查采集信息,外调小组由编委会统一派出。

4、资料汇总:对所采集的信息资料,进行甄别鉴定,去伪存真,分类登记。验收合格后上交编辑委会,由专人分支开始汇总整理;对老谱部分内容校对、加注标点,繁体改简体,酝酿新谱框架,登记、收集、募捐资金工作。

(三)编修阶段

1、资料整理:确定新谱框架,编委会班子,适时抽调专人,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分工协作,相互配合,集中精力,搞好编修。

2、集中编修:能否出精品,关键在编修,要全力以赴,集中人力、物力,配备好电脑等相关设备,做好一切后勤保障,确保编修顺利进行。

3、审核校对: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认真审核,严格把关,这次修谱,要突出校对环节,力争不出或少出差错。

4、定稿刊印:这次新谱在传承基础上要有创新,印刷质量要高,设计要新颖,使其真正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精品。谱书样式:《卷首》要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多彩(含祠堂、祖庙、名胜古迹、字画、彩图等)。电脑排版,A4纸精装,画刊铜版纸页,彩色封面或布面烫金,礼盒包装。

5、新谱发行:举行发谱仪式,做到既庄严隆重又不铺张浪费,参照罗氏族谱过去收藏保管办法,借鉴其它姓氏做法,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各村民组【罗氏家族人群集中的地方】要订购一套公谱收藏供族人查阅;二是族人拿500元订购新谱一套收藏。三是须收藏老谱也应拿500元购买。对在这次族谱编修工作做出一定贡献或给予较多资金赞助者奖励或赠送族谱。收藏、奖赠或订购人员编号登记、刊印入册,以备查找。

六、时间安排

整个编修工作总体计划安排为三年半,2016年年底前必须完成编修工作。为了确保质量,要做到时间服从任务,争取时间往前赶,但不能降低质量。因此要求各工作机构要以大局为重,抓紧抓实,保质保量,统一行动,不拖后腿。对于这次编修中好的典型和不足之处,认真总结并将在谱中加以表述。续修工作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⑴筹备、成立工作班子,联络启动,发起倡议,物色确定办公地址,抽调人员,制定理事会章程,时间(2013年8月~10月);⑵培训调查员,理顺世系支派,填写资料调查表,开展省内外募集,展开省内外调查工作,时间(2013年11月~2014年6月)。

第二阶段:编写阶段。⑴省内外信息调查基本结束;⑵室内收集汇总工作开始;⑶对老谱进行打印、校对、标注,新谱框架确定;⑷整理历史及当代罗氏名人、人物传记、人物简介。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汇总、编纂。计划用半年时间完成。这个阶段是修谱的核心,资料收集齐全后,一方面撰写序言、编辑世系表等内容,一方面委托打字复印店对族人资料进行录入,时间(2014年7月~2015年6月)。

第三阶段:查漏补遗,校对刊印,时间1年(2015年7月~2016年6月)。编辑人员初谱稿进行认真复核、查漏、校对,对错误和遗漏进行改正和补充。

第四阶段:征订。征订采取先款后书,对族谱进行定价后,发出征订通知,按成本价进行征订。此项工作计划在2016年10月份完成。

第五阶段:交付印刷厂印刷成书。要求抓紧时间,保证质量,精心编修,力出精品,力争在2017年3月底完成。新谱编成后,将择定吉日,举行隆重的发谱仪式。

七、建章立制

族谱编纂委员会除制定实施方案外,另制定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各工作机构等方面的工作职责,明确界定职责范围。

族谱编纂委员会所有成员都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和分工制定出具体工作计划,要加强调度,开展督查,上下联动,保持一致。大家在工作中要各负其责,不推诿,不扯皮,这次续修族谱是我中华豫章罗氏黔东南家族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一项筚路蓝缕的工作,需要我们大家共同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们全体族人要顾全大局,精诚团结,竭尽全力参与编修工作,这样才能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无愧于子孙后代,向全体罗氏族人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中华豫章罗氏黔东南族谱编纂委员会

二0一三年十一月十二日

上一篇:中学生禁毒的倡议书下一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