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07--2008学年上学期末高一语文质量检查参考答案

2024-08-26

厦门市2007--2008学年上学期末高一语文质量检查参考答案

厦门市2007--2008学年上学期末高一语文质量检查参考答案 篇1

高中语文必修二参考答案

1.①xiâ(屑)、②zhuì(缀)、③nì(腻)、④chuán(椽)、⑤ruǐ(蕊)、⑥yà(揠)、⑦yǎn(衍)、⑧pán(磐)

2.⑴浪漫主义离骚⑵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木兰辞

3.⑴激流觉慧⑵命运卡西莫多

4.①海 枯 石 烂②苦 心 孤 诣③ 任 重 道 远

④循 规 蹈 矩⑤闻鸡 起舞⑥按 图 索 骥

5.⑴夙兴夜寐⑵榆柳荫后檐⑶足以极视听之娱⑷侣鱼虾而友麋鹿⑸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6.D(“伸长——攀缘——舒放”表现了枝条生长的过程。)

7.B(A.“悟”通“晤”;C.“冯”通“凭”;D.“父”通“甫”。)

8.⑴属于名词作动词的是: ③ ⑤;⑵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② ④;⑶属于使动用法的是:① ⑥。

9.⑴次:旁边⑵喻:明白⑶望:农历十五⑷夷:平坦

10.⑴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年轻的和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毕”“咸”各1分)

⑵有位吹洞箫的朋友,按照歌声(的节拍)吹箫伴奏。(定语后置、“和”各1分)

11.A.阳:山的南面。B.乘:冒着。C.是:这。D.巅:顶峰。E.及:等到。

12.D(①以:介词,在;②③以:连词,同“而”;④以:连词,表时间的范围。)

13.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错一处扣1分)

14.⑴回过头来再看日观峰的山峰,有的受到日光照射,有的没有被照射到。(“或”“得”“否”各1分)

⑵那些偏僻不在路边的石碑,都没来得及去(看)。(“偏”“当”各1分)

15.作者不说雪盖青山,而说青山背雪,把被动者说成主动者(1分),并且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苍山以生命(2分)。

16.这个句子运用了两个比喻,喻体“画”、“带”,富有生气和情趣,使人感到宁静的气息,获得美的享受。(3分)

17.登山路线:(南麓)—→中谷—→(中岭)—→(西谷)—→山巅(3分)附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向阳山谷中的水流汶河,北面背阴山谷中的水流进济水。正在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的日观峰位于长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过

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行走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当中那条山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开始沿着中间这条山谷往里走。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像门槛一样阻挡道路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迷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深青色的山被白雪覆盖,明亮的雪光照耀着南边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日正是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五更时,我和朱孝纯坐在日观亭上,等着看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迷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小白点像“五木”骰子一样立在那里,都是远山。天边云彩上有一线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太阳升起来了,纯正的红色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那就是东海。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又都像弯腰曲背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的行宫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天看见途中路两旁刻写的石碑,是从唐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磨灭不清了。至于偏僻不在路边的石碑,都没来得及去看。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溪水,也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齐。

桐城人姚鼐记述。

18.槐树落蕊秋蝉残声(4分)

19.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3分),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独特情感和心境(3分)。

20.类比(2分)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划时代意义(1分);对比(2分)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的重大意义(1分)

21.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3分)

22.马克思一生在科学研究(或答:科学发现)方面的伟大贡献(成就)。(3分)

23.作者受尘嚣侵扰的心灵回归大自然的宁静之中,心中像注满了一汪清涟之水一样惬意和愉悦。“震慑”并非害怕,而是表达作者的欣喜之情。(3分)

24.①晨露滴落的轻柔凝重的声音;②森林茁壮生长的蓬勃的声音;③松涛咆哮的悲壮和磅礴的声音;④阳光变化下森林恬淡而平和的声音。(4分)

25.①因为作者对尘嚣之声异常地厌倦与唾弃,而“染绿的声音”能涤荡“我满心的尘垢”;(3分)②能帮助作者寻找充满生命的快意和心灵的悸动的人生(3分)。

26.略

上一篇:压力的作文550字下一篇:浅谈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