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教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2024-10-10

《渔父》教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8篇)

《渔父》教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1

《渔父》学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渔父》学案

盐城市田家炳中学顾杨梅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见、举”等文言词语。

2.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3.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好处。

●学习资料

【屈原生平】

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诗人、思想家、政治家。他出身贵族,知识渊博,有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的`官职,参与国家的政令起草和外交等工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自存。

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

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无望,毅然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汩罗江自杀了。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理想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伟大的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普遍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名句回顾】

路漫漫其修远兮,。(屈原离骚)

,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离骚)

,来吾道夫先路也。(屈原离骚)

●学习过程

一、预习要求

1.结合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

2.体味人物情感,激情诵读、背诵全文。

3.完成《作业与单元评估》中《渔父》的预习抽查题目。

二、思考回答

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时,除了写他的语言,还写了他的行为、外貌,试从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

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渔父这一形象,那么渔父是怎样一位形象?塑造这一形象有何意义?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3.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4.讨论

屈原和渔父分别体现儒家和道家两个派别的处世主张(入世出世),你怎样看待他们的处世态度?

5.小结

三、表演尝试

◆下面的空格处加上一个修饰语,准确表达出说话者的情感:

(1)第一段:渔父见而()问之曰

(2)第一段:屈原()曰

(3)第二段:渔父()曰

(4)第三段:屈原()曰

(5)第四段:乃()歌曰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整理本文的文言知识(古今词、活用字、特殊句式)。

《渔父》教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2

1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

2让学生明白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揭示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洪水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教学处理:

通过合理运用图片、文字等资料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布置学生多方面收集有关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危害及防护措施等材料,便于在课堂的探究活动中使用。

教学过程:

[由图导入]教师出示1998年我国百年不遇的洪水图片资料,接着让学生思考问题:我国洪灾频发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引发思考]1通过了解,你们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

2通常自然灾害都包括哪些?

教师讲述: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需要注意一是在自然界发生的,二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

[课堂训练]略。

[教师说明]认识洪水和洪灾。

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洪灾: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形成洪灾。

洪水的危害:有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洪水致灾的两个基本环节:洪水的形成、对人类造成损害。

[板书]成因洪水形成损害

洪水的成因分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课件演示]PPI展示图片、文字资料,学生讨论得出洪水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1文字材料:长江流域自6月11日进入梅雨期后,各地暴雨频繁。7月份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出现的次数最多。长江进入主汛期后,上游和中下游同时出现降雨,洪水并发,洪水量激增。

2出示图片:长江流域水系简图、四川地震堰塞湖。

[教师总结]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强降水;冰凌、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堤坝溃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炸毁黄河花园口大堤……);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排水速度有关。

影响排水速度快慢的因素有:地面坡度、土壤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

影响流域排水速度快慢的因素有:河道的顺直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通过实例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把庄稼种到山顶上,把水稻栽进湖中央”导出洪水形成的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围湖造田。

占据河道的建筑物降低河道排水速度,也会形成洪水。

过渡:洪水形成是不是就一定形成洪灾?

发生在无人区的洪水不能形成洪灾。

洪水造成的损失不仅和洪水的大小相关,还与人口和经济有关,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损失越严重。

[小组讨论]针对洪灾的形成原因,我们又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呢?

[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探究,我们初步了解了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类型,理解洪灾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实践与探索]学生根据上述分析洪灾的方法,探索寒潮、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向父母长辈咨询,当地有没有发生过洪灾,多发生在什么时候?灾情怎么样?近些年来为什么没有发生过洪灾?

教学反思:

学生经过前三个单元的地理学习,对高中自然地理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简单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为现阶段的地理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在地理空间概念方面、读图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初中地理基础知识严重缺乏,读图识图的基本方法欠缺。

《渔父》教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3

一、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

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二、指导学生疏通字词,理解全文内容

三、反复诵读课文,思考“情”在本文中有几层含义?

引导: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陈”是陈述的意思,情:(1)情况(事实);(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3)情理(忠孝之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思考:为何“陈”?“陈”什么?

提示:为何陈----用原文作答:除臣洗马,不能就职。(不想到晋朝为官)

陈什么---用原文作答: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陈述年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二、赏析构思艺术

1.讨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

引导:作者处在一种忠孝两难的矛盾境地里,请大家把作者的这种矛盾境地读

来。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了“孝情”?

第一段,请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忠情”?

第二段,请三四组同学朗读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

3.思考讨论:请补写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话,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省略这句话?

提示:故臣当终养祖母,不能废远。

引导:这是一个三段论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结论却没有说,请你说出结论,并想想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个结论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宕开一笔,写自己少仕伪朝的事?

4.思考:假设你是晋武帝,正与李密面谈,此时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

引导: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帝明白自己的忠心。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笃图深深打动了晋武帝,让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为祖母病重,从而提出不能废远的要求。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时将孝治天下的理与祖母病笃须尽孝的情作了对照,应作什么选择其情理不言而喻。

5.朗读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引导: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提示: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投影)

6、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个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

引导: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许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三、赏析语言

有好的构思,还要有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文章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陈情表》明显的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

请轻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的构思,说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

(学生读书思考约3-5分钟,老师巡堂了解情况)

重点赏析语段(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导: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引导: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引导: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都是对偶句。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4.提问: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

引导: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均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语句。

5.小结:

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丰富了中国语言的词汇。

四、作品评价

(一)通过两个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认识本文构思慎密,语言精粹的特点。

1.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引导:

1、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导:

2、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开放性问题,各抒已见,自圆其说。

2.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二)讨论:你如何看待李密的“忠”和“孝”或“义理”?

(三)引入前人评价,以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教案点评:

《渔父》教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楚辞”、屈原的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学会朗读并体会诗歌中所展示的人物形象

3、引导理解诗歌的“移情法”和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重点:赏读课文,体会屈原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朗读中“兮”语气的把握

教学设计:诗歌教学读是重点,所以由读导入,通过读来理解诗人形象。但由于课文篇幅所限,很多知识不能通过课文本身的解读来得到,所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随机增加一些相关资料,以增强学生的认知范围,拓展知识面,深化对诗人形象的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有感情地诵读,带动学生齐读。

2、屈原留给学生的印象及相关诗句。

3、学生所掌握的有关屈原的资料。(相关材料汇集)

二、学生朗读全诗,并初步体会诗歌:

1、一读诗歌。这首诗歌与我们之前学过的诗歌相比在形式上什么特点?

(引出“楚辞”的定义和特点。《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对《离骚》创作缘起的解说,并借用《史记》和《四库提要》中的相关资料。

2、再读诗歌。注意“兮”的语气。

三、赏读诗歌,体会人物形象

3、三读诗歌。诗歌当中的哪些描述与你意想当中屈原的形象是相似的?

4、诗歌当中有两个“恐”字,他们怎么解释?从诗的前面两节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自信的屈原的形象,他还在“担心”什么?(时光的`流逝,汲汲以修:君王老去,积极预政)

5、屈原是内修外美,有着崇高理想的诗人,也是忠君爱国,力图致君尧舜的政治家。为了丰富这一人物形象,请同学欣赏本文之后的一个语段。(“昔三后……夫惟灵修之故也”)

四、读完这首诗之后,感觉它的最大艺术特点是什么?

(香草、美人的比喻;浪漫主义风格)

五、齐读结束

六、作业1、背诵全文

2、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地位是相当高的,而这些谋臣策士中如苏秦、张仪等人都是在本国不得志的情况下离开故土,而在异国有所作为。据此有人认为屈原的行为是一种愚忠,他大可不必为楚国而死。你怎么看,试着写一篇六百字以上的小论文。

《渔父》教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5

2、我们在阅读文言文遇到实词时,如何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

3、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况? 教学重点:同上123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文言词语

(一)词类活用

师: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探究问题

1、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①悦亲戚之情话(《归去来兮辞》)②且庸人尚羞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辞》)

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⑤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⑥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老人与海(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篇6

1.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3.引导学生借助资料大致的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4.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学习重点:整体感知全文,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二、检查预习

1.字音字形

鲭鲨   脊鳍   蚕噬   舵柄   船梢   蹂躏   攮   颚   啐

拽掉   榫头   掌舵   桅杆   皮开肉绽

2.作家作品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50年代后,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3.故事梗概

小说主要写一个饱经风霜的古巴老渔夫连续84天在海上打鱼而一无收获,第85天仍然继续去捕鱼,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返航的途中,又遇到了大群鲨鱼的围攻,老人桑提亚哥奋不顾身,与鲨鱼进行了一夜的搏斗,结果当老人返回岸上时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了。

三、整体感知

1.请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与鲭鲨斗→(人物心理)→与星鲨斗→(人物心理)→与犁头鲨斗→(人物心理)→再与星鲨斗→(人物心理)→与群鲨斗→(人物心理)→疲惫的老人回到家里

2.再请学生复述老人与鲨鱼的五次搏斗过程

用鱼叉杀死一条灰鲭鲨,鱼叉被带走,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十磅;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用刀子杀死一条犁头鲨,刀子折断;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大马林鱼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用短棍劈打成群结队的鲨鱼,短棍丢掉又用舵把,大马林鱼再也没什么可吃的了,只剩下残骸……五个回合的搏斗结果却是一无所有,“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补救的办法也没有”

3.概括老人的形象

老人是个面对厄运,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

四、质疑讨论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老人到底是失败者还是胜利者?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些短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一些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形象,在这些下层人物身上,他塑造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形象就是这种性格的发展与升华。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五、作业:

课外阅读海明威作品,并体会其作品风格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引导了解海明威的作品风格。

3.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二、写作技巧鉴赏: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电报式风格”,在本文中,这种特点有哪些体现?

1.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本文中直接出场的人物只有老渔夫桑地亚哥一个,情节也主要是围绕大马林鱼的捕获以及因此而引来的与鲨鱼之间的搏斗,可谓单纯而集中。海明威曾经对《老人与海》的原稿进行了两百多次的校阅,正如他自己所说,“《老人与海》本来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那么长,小说里有村庄中的每个人物,以及他们怎么谋生,怎样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一切过程……”然而他砍伐了所有的冗言赘语,删去了所有别人写过的东西,删去了解释、讨论,甚至议论的部分,剪去了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清除了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使小说单纯而集中。

2.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因此,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在塑造桑地亚哥这一形象时,他的笔力主要集中在真实而生动地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鲨鱼的来势凶猛,老人的沉着迎战,机敏矫捷,都写得生动逼真。如写鲨鱼出现的情形,“当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后又散开的时候,它就从下面水深的地方窜上来。它游得那么快,什么也不放在眼里,一冲出蓝色的水面就涌现在太阳光下。”这段描写没有一个比喻句和形容词,但鲨鱼的凶猛、快捷,形势的紧迫却立刻展示在读者面前,清新洗练的叙述文字和反复锤炼的日常用语,使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对大海的描写粗犷简洁,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画,读来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3.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海明威善于从感觉、视觉、触觉着手去刻画形象,将作者、形象与读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而且很少直接表露感情,他总是把它们凝结在简单、迅速的动作中,蕴涵在自然的行文或者简洁的对话中,由读者自己去体会。如写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面:“老头儿用鱼叉攮到鲨鱼头上的时候,他听得出那条大鱼身上皮开肉绽的声音。”这种描写本来都是老人的所见所闻,但读者读来便会过电一般油然而生出同样的感觉,同惊惧,同紧张,同喜悦。海明威“打定主意放手让读者去如实地吸取印象”,而“不挤到对象与读者之间去碍事”,他要让对象与读者直接沟通,这也是这篇小说的场景描写如此震撼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4.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另外,为使“水下”的部分深厚阔大,他还借助于象征的手法,使作品蕴涵深意。

三、难点探究

1.【提问】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明确】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小说中的老渔夫桑地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马林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2.【提问】文中的独白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除了有关老渔夫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场面的描写,还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四、课后练习: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老人与海》(故事梗概)

古巴的一位老渔夫桑地亚哥已经连续84天没打到鱼了。头40天还有个叫曼诺林的孩子和他一起,后来孩子的父母嫌老头背运,就叫孩子搭了别的船。老人睡觉不像年轻时总梦见海浪、沙滩,而常常梦见狮子。

第85天一大早,孩子为老人准备了沙丁鱼和鱼食,送老人出海。这天天气很好。老人决定到更远的大海深处捕鱼。黎明时,他已在钓丝上装上沙丁鱼,放到适当深处,让小船随海水漂流。

老鹰在上空打着旋,老人把钓丝插到1英里深的海里。突然,看见伸在水面上的绿色竿子急遽地坠到水里,他知道,这是一条马林鱼正吃钓尖和钩把子上的沙丁鱼。老人灵巧地握着钓丝,感到下面的分量越来越重。中午时分,大鱼终于上钩了,老人用双手拼命收着钓丝,但依然不能提上一英寸,渔船和人都在慢慢飘流。太阳落山了,大鱼依然未浮出水面,老人想:我拿它没有办法,它拿我也没有办法。

太阳又升起来了,鱼依然向北游。老人疲惫不堪,左手在抽筋,他吃些生鱼以增强力量。鱼终于跳出海面,比小船还长两英尺哩。老人放出更多的钓丝,紧紧拽住,手已皮开肉绽,涌出鲜血。第三天,大鱼开始打转,最后银花花的肚皮终于翻出水面,老人使尽平生的力气把它杀死,并将它绑在船边。那家伙足有1500磅,或许更重。

死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群,它们围着船打转。老人用鱼叉扎,用浆、舵柄、刀子等与鲨鱼拼死搏斗。他深信:“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最终,鲨鱼吃掉了他千辛万苦得来的大马林鱼的肉,仅仅留下一幅大鱼骨架。

子夜时分,老人终于驶进小港,回到他的小茅棚。天亮后,当人们对着那大鱼的骨架发出惊叹的时候,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

路边的小茅棚里,老人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睡着,孩子在一旁守护他。老人正梦见狮子。

1、解释文中画线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1“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前后两句话,两层意思:一是克服困难是真正人生;二是人的精神不败. 2孩子对老人的亲热举动表示深深钦佩老人的不屈精神,并重回老人身边.

【答案】 1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推动社会发展.奋斗有时会失败,甚至牺牲生命,但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是不可战胜的.

2孩子在老人勇斗大鱼及群鲨而威武不屈的精神感召下,决心以老人为榜样,并回到老人的身旁.

2、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根据文意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一是答出坚韧不拔的精神,二是典型的硬汉形象.

【答案】老人是个面对厄运,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

3、这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对此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两个方面作答:一是结构上的照应,二是突显老人要做精神之王的特点.

【答案】1狮子为百兽之王,孤独贫困的老人屡遭厄运,从不灰心,总力图在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2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4、下列对这部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老人与海》可以看作是一篇寓言:在浅显易懂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B.这部小说告诉人们:命运常常捉弄人,老人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天灾与厄运难以预料。

C.小说中的人物自始自终充满了激情,但故事的结局却是悲壮的。

D.小说告诉人们: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老人有现代化的捕鱼设备,结局就会相反。

E.小说在人物形象时,采用了衬托的手法。

【解析】B项与主题不符,这篇小说的主题应是积极的、昂扬的;D项无根据,设想牵强附会。

《渔父》教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7

《伶官传序》教案

庞容

一、导语:李清照有一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惨败,同学们记得吗?

生:“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师:其实,不只是项羽,很多帝王将相都将自己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天命,许多平民百姓也都将人生的苦难、命运的坎坷归咎于天命。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欧阳修的一篇史论《伶官传序》,来探讨一下事情的成败究竟/是在天命还是在人为的原因呢?

(板书:伶官传序 欧阳修)

二、解题与了解作者:

1、本文选自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伶官传》。《新五代史》,是和北宋初年的史官薛居正等人编写的《五代史》(即《旧五代史》)相对而言的。所谓五代,是指唐王朝灭亡以后,在中国北方相继更替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十分短暂的政权。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后唐庄宗李存勖(xù)取得政权后,荒淫腐化,癖好音律,宠用伶人景进、史彦琼、郭门高等,让他们做官掌权,以致败政乱国,只做了三年皇帝便身死国灭。为了提供历史借鉴,欧阳修在《新五代史》里写了一篇《伶官传》,记述了上述的史实。本文是《伶官传》前的序,作者通过对史实的评论,针对当时所谓“天命”的观点,谈了自己的进步见解。

2、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欧阳(参考注释)

师:晚年号“六一居士”,六一何谓也?家有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加上我老头子一个,是为“六一”。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欧阳修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三、(读课文)正字音:盛衰之理(shèng)盛以锦囊(chèng)及仇雠已灭(chóu)

四、研读课文

(一)第一段: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生: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好,我们一起来看作者是怎么借古讽今的。

2、这是一篇史论文,刚才同学说了本文是用后唐的历史教训来借古讽今,那么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呢?前面我们学习过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文,它在第一段就提出了它的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在赂秦。那么这里是不是也一样呢?

(学生可能回答:不知道或者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我请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

(明确:国家兴盛或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本质上欧阳修有没有否定天命的观点?

生:没有。

师:古代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迷信地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主宰,作为那个年代的封建士大夫,他没有否定这种传统说法,但在这里他更强调人事的作用。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是一个什么句式啊?(用的虽是叹号,但还是反问句式)请同学们把它改成陈述句,用八个字表述一下(板书:论点: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作者提出一个论点,必会用一定的论据来证明它。那么接写来作者将用什么例子来证明它的观点呢?

(学生: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原:古今异义字。古义:推究。今义:原则,原来)

所以:所+以的固定结构,表示“……的原因”

(翻译: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小结:

第一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这一立论的根据。

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一起笔就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接着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叹一问,一退一进,不仅使论点醒人耳目,而且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接着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这一“得”一“失”,与论点中的一“盛”一“衰”相应,并领起下文。

(二)第二段:

重要知识点:

1、词类活用: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名词活用为动词,顶盟约)

2、一词多义:

以:①与其所以得天下(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

②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

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词“用”)

详细解读:

⑴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世:指世上的人。晋王之将终:主谓短语用作表时状语,“之”用于短语的主、谓间以取消其独立性。终,死。晋王,李克用,先世本姓朱邪,是由北方沙漠地带迁入山西的沙陀部族骑兵的首领。他父亲有军功,赐姓李;他本人替唐王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晋王。也:语气词,表停顿。

⑵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以:介词,把。而:连词,这里表顺承关系,无需译出。

⑶“梁,吾仇也;梁:指后梁太祖朱温。他原为黄巢起义军将领,后投降唐朝,与李克用一起镇压黄巢起义,被封为梁王,赐名全忠。他与李克用为扩充自己的势力,互相争斗。唐僖宗时,朱温设计谋害李克用,李克用也曾多次上表请求讨伐朱温。唐昭宗时,朱温把李克用包围在太原。后来他迫使唐哀帝“禅位”,自立为帝,国号梁(史称“后梁”),而李克用仍用唐朝年号。因此结下世仇。

⑷燕(yān)王,吾所立,燕王:指刘仁恭父子。刘仁恭原幽州(今北京附近)小军官,投靠李克用夺得幽州地盘,又因李克用保荐,被任命为唐检校司空卢龙军节度使。后背叛李克用,投靠朱全忠。朱全忠灭唐称帝后,封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为燕王。这里李克用说“燕王吾所立”,不是说燕王是他封的,而是说燕王本是他扶持起来的。

⑸契丹与吾约为兄弟,契丹:东胡种族名,当时居住在今辽宁、吉林省一带。唐末,契丹首领耶律(姓)阿保机(名)建国做了皇帝,称契丹,后改国号为“辽”。耶律阿保机曾与李克用约为兄弟,商议共同举兵攻打朱全忠,后来又背约,遣使与朱全忠通好。

⑹而皆背晋以归梁。而:表转折,但是。以:连词,表顺接。归:归附。

⑺此三者,吾遗恨也。此三者:这三件事。遗恨:(死后)遗留下的恨事,亦即到死还感到愤恨的事。

⑻与尔三矢,与:动词,给。尔:代词,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副词,表命令语气,一定。无:副词,表禁戒语气,不要。乃:代词,你的。○写晋王遗嘱,充分表现其克敌复仇的殷切期望,为庄宗的忧劳兴国张本。

⑼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庙:宗庙,古代帝王、诸侯设立的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⑽其后用兵,其后:那以后。其,指示代词,那。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则:连词,就。从事:本指州刺史(地方长官)管辖下地位较低的幕僚随从。这里泛指一般的属官。以:介词,用。少牢: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作祭品,称为“太牢”;只用羊、猪各一头,称为“少牢”。告庙:古时帝王和诸侯外出或遇有大事,要向祖庙祭祀祷告,叫告庙。  请其矢,请:请求(取出)。其:指示代词,那。

⑾盛(chéng)以锦囊,盛:把东西装在器具里。以:介词,用。负而前驱,负:背着。前驱:行进在队伍的前头。前,方位名词作状语。驱,本义是鞭马前进,引申为行进。

⑿及凯旋而纳之。及凯旋:等到胜利归来。这是个介宾短语,作状语。及,介词,等到。凯旋,军队打了胜仗,奏着胜利的乐曲回来。凯,军队得胜时所奏的乐曲。旋,回来。而:连词,把状语连接于谓语。纳:放进(宗庙)。之:代词,指三矢。○写庄宗秉承父命,兢兢业业,紧扣“人事”二字着笔。

3、上段既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可以为证,这段接下来自然先写得天下的情况。

这一段以“三矢”贯穿前后,分两层来写。

第一层是庄宗接受遗命。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先写晋王赐三矢,次写晋王遗命,详细交待赐矢原因,再写庄宗将三矢“受而藏之”。

第二层是庄宗执行遗命。

其后用兵,则遣其从事以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写庄宗出师、征战以三矢励志,大告成功,还三矢于先王。

为什么庄宗要将三矢“藏之于庙”,请矢之前还要“告庙“?

从中可看出庄宗对三矢的恭谨态度。从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以及“其后用兵”的举动,可以看出他接受遗命,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这正是他得天下的原因。“受”“藏”“遣”“告”“请”“盛”“负”“驱”“纳”等词,描绘出庄宗忠实执行父命的形象,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这就为下面的议论做了准备。这一段叙事语势比较平缓,没有任何议论,但却寓论点于叙事之中,以叙事论证了论点,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全段叙事欲抑先扬,为下文写“抑”张本。

第二段继承父命,报仇雪恨

(四)第三段:重要知识点

1、词类活用:

①而告已成功(动词活用为名词,成功的消息)②函梁君臣之首(名词用作动词,用木匣子装)

③乱者四应(形容词用作动词,作乱)

④仓皇东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⑤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使动用夫祸法,使……兴,使……亡)

⑥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细小的事情,才智和勇气)

2、被动句: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表被动)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于,表被动)

3、状语后置: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4、分析第三段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方:介词,当。从“方”至下文“告以成功”,是一个很长的介宾短语,充当状语。其:代词,指后唐庄宗。系:捆绑。以:介词,用。组:丝带,这里指绳索。燕父子:指刘仁恭和刘守光父子二人。后梁乾化元年(911),刘守光自称大燕皇帝,次年李存勖攻破幽州,俘刘仁恭及其家族三百人,刘守光逃到沧州,后亦被俘。二人被械送到太原,献于晋王的太庙。后刘仁恭又被送到雁门,祭了晋王的坟。函梁君臣之首,函:匣子。这里用作动词,用匣子装着。梁君臣:指后梁末帝朱友贞(朱全忠的儿子)及其部将皇甫等。后唐同光元年(923)十月,李存勖攻破大梁,朱友贞为避免死于“世仇”之手,命部将皇甫麟将自己杀死,皇甫鳞随后也自杀。李存勖把他们的首级漆封起来用匣子装着,藏在太庙里。)

入于太庙,(入:(把俘虏)献纳进去。于:介词,表动作的处所和方向,到。太庙:帝王的祖庙。)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告:禀报。后省宾语“之”。以:介词,把。成功:成就功业,大功告成。)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其意气之盛:他意气昂扬。这是个主谓短语,作句子的主语,“之”用于短语的主谓间以取消其独立性。其,代词,指后唐庄宗。哉:语气词,表感叹,啊。)

第一层:写庄宗逐个消灭仇敌,极力表现其声威的壮盛,一方面照应开头“盛衰”的“盛”字,一方面为下文的跌抑造成更大的坡度和高度,使盛与衰形成鲜明的对照。从“盛”的方面着笔,写晋王临终遗嘱和庄宗郑重执行遗命克敌制胜的业迹,揭示出忧劳兴国的史实,论证得天下由于人事。

及仇雠(chóu)已灭,天下已定,(及……已定:这是个介宾短语,作下边整个句子的状语。及,介词,等到。仇雠:仇敌。雠,义同“仇”。)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一夫:一个人,指皇甫晖。后唐同光四年(926),李存勖妻刘皇后听信谗言,诬杀郭崇韬等几个大臣,一时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兵士皇甫晖当时奉命戍瓦桥关,戍期已满却被留下守贝州,于是心怀不满,加之“夜聚蒲博不胜”,就乘机纠众杀掉部将,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兵变发生时,拥有兵权的伶官史彦琼拒不发兵平乱,后又单骑逃逸,致使乱兵很快攻占了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不久邢州(今河北邢台)、沧州、(今河北沧州)驻军也相继兵变。夜呼:在夜里呼喊(作乱)。夜,名词用作状语。)

仓皇东出,(仓皇:匆忙急迫的样子。东出:向东逃出去。东,方位名词作状语。)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而:连词,就。)

君臣相顾,(相顾:互相看着对方,即面面相觑(qù)。)

不知所归,(不知投奔到哪里去。所归:“所”字短语作“知”的宾语,直译是“投奔的地方”。)

至于誓天断发,至于:复合虚词,这里用作连词,表示事情达到的程度,可译为“竟至于““甚至”。誓天:对天发誓。“天”是“誓”的补语。泣下沾襟。沾襟:沾湿了衣襟。)

何其衰也!(何其:副词性复合虚词,多么。以上几句概括了以下的史实:皇甫晖起事后,李存勖派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出兵镇压,李嗣源却叛唐称帝,联合邺城乱军向京城洛阳进攻。李存勖于是仓皇领军出洛阳向东出征。走到万胜镇(河南中牟县附近),听说李嗣源已占领了汴京(开封),登高叹息说:“我不济矣。”又急忙西返,到洛阳城东的石桥西,二万五千随从军士已经逃散了一万多人,李存勖置酒悲啼,问部下有何策相救,元行钦等百余将领斩断头发,对天发誓,表示决以死报,君臣相顾号泣。)

第二层照应开头“盛衰”的“衰”字,写庄宗的灭亡。笔锋急转直下,表现出庄宗败亡之速,又以感叹作结,发人深省。从“衰”的方面着笔,写庄宗由胜利到灭亡的急遽变化,用高度概括的笔法揭示出逸豫亡身的史实,论证失天下由于人事。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岂:副词,表反诘,难道。之:两个“之”都是代词,指天下。而:连词,表转折,却。欤:疑问语气词,吗。)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抑:连词,表选择,还是,或者。本:用作动词,推究根原,考察原因。成败之迹:成功与失败的事迹。而:表顺承,无需译出。自于:出于……的`原因,由……所决定。自,动词,起源。人:指人事。连用两个设问句引起读者思考,用“抑”在第一问的基础上推进一步,把重点落在“成败自于人”,与开头“岂非人事哉”一句遥相呼应,再次申明论点。)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书》:《尚书》。引文见《尚书大禹谟》,原文“得”作“受”,句意是自满要招致损失,谦虚能得到益处。)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可以:这两句中的“可以”与现代汉语的“可以”相同,助动词。兴、亡:都属于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

自然之理也。(判断句,省主语“此”。)

第三层:引《尚书》的话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了“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从文章的条理看,“忧劳”句同庄宗执行晋王遗命逐个消灭仇敌的史实相承接,“逸豫”句同“及仇雠已灭”以下的史实相承接,上下文全面照应,毫无缺漏。

小结:这一段由叙事转入议论。先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赞叹庄宗的成功,用“意气之盛”和“可谓壮哉”回应文章开头的“盛”字和“得天下”三字,并顺承第二段的叙事;继而慨叹他的失败,用“何其衰也”回应文章开头的“衰”字和“失之”二字,并转承第二段的叙事。这一大起而至大落的转折,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作了极强烈的对照。

同是一个人,由“盛”转“衰”,变化如此巨大、鲜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文中连用两个设问句,前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否定“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说法,后一句强调成败得失“皆自于人”。这样设问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接着引《尚书》中的话作答,并顺势从中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这就对庄宗的“成败之迹”做了概括,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说明“盛”“衰”异时,截然相反,本源在于“人事”,与开头提出的论点相照应,是论证所得的结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小节:宠幸伶人,身死国灭。

(五)分析第四段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方:介词,当。“方其盛”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其:代词,指庄宗。下句的“其”同。也:表停顿。举:形容词,全部,所有的。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

及其衰也,(介宾短语作状语。)

数十伶人困之,(困:围困。之:代词,指庄宗李存勖。)

而身死国灭,(而:连词,就。)

为天下笑。(为: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被。天下:天下人。李存勖灭梁以后,骄926年,从马直(皇帝近卫军)指挥使郭从谦(本伶人,艺名“郭门高”)乘李嗣源攻占大梁、李存勖处于众叛亲离之时,率领部下作乱,李存勖被乱箭射死。)

再次从“盛”“衰”两方面作对照,先扬后抑,文情回荡,感慨淋漓。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夫:助词,用在句首表示下文有所议论,不必译出。于:介词,从。忽微:指极细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而:连词,这里连接的两项在语义上是并列的,可不译。智勇:形容词用作名词,代称智勇双全的人。于:表被动,被。所溺:“所”字短语,溺爱的人。)   岂     独伶人也哉!(岂:副词,难道。独:副词,只是。也哉:语气词连用,“也”表论断,“哉”表感叹。

再次从理论上说明盛衰由于人事,并从伶人的乱政败国推而广之,以收举一反三之效。

再次提出成败“皆自于人”,反复申述论点,并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提醒人们引为鉴戒。

提问:本来行文到第四段,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作者又进一步议论。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

首先因为本文是为《伶官传》所写的序,这样强调可以扣住题目。

其次用“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五、板书设计:

论点: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论:继承父命,报仇雪恨(盛)

据:宠幸伶人,身死国灭(衰)

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推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六、课文小结、延伸。

《渔父》教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8

一、知识教育目标

1.进一步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了解古典诗歌中序和诗的关系以及歌行体的特点。

2.熟记名句,丰富积累。

体会古典诗歌形象化的表现手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朗读能力。

2.体会诗人感情,鉴赏诗歌意境,品味音乐描写艺术。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激发学生对美好音乐的向往与热爱。

2.领会作者情感里的人性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重点、难点】

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描摹音乐的片段,历来被誉为古典诗歌里描写音乐的绝唱。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描摹音乐,状无形音乐如在眼前,为学生学习描写音乐提供了最好的借鉴。引导学生体会描摹的妙处,进而领会作者的感情,这是本课的难点与重点。

【解决办法】

1.反复诵读,增强感性认识。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学生活动】

学生重点阅读琵琶音乐声调由低到高再到低的抑扬疾徐变化的全过程,领略品评作者形象化的表现手法,体味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认真阅读诗前小序,并与诗对照,把彼此对应的部分找出来,例如序文中第二句(“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跟诗的第一段对应;第六句(“予出官二年……有迁谪意”)跟诗的第四段对应。由此了解故事的梗概,这对整体感知这首诗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切实完成。

二、导入

一位盲人将要离开人世时,对别人说:“我多想看看阳光及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啊!”人们请来莫扎特,莫扎特用小提琴拉了一首曲子,盲人流下了眼泪,说:“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看见了阳光、鲜花、小鸟、河流。”盲人带着喜悦满足的神情离开了人世。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老泪纵横,说自己“触摸到了俄罗斯民族的灵魂”。美妙的音乐能引起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共鸣。《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演奏就使一代诗人白居易潸然泪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体会琵琶女的高超技艺,欣赏作者化琴声为美妙诗句的非凡本领,探究作者泪湿青衫的原因。

三、诵读

请六位同学依次朗读序文和全诗,每人读一段,并正音;然后放课文磁带(最好是配乐朗读),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全诗(如此范读有替代讲解、创造课堂良好氛围、帮助学生记诵等作用)。

可根据实际情况作诵读指导--

诵读这首诗要注意诗中的叙事脉络和诗人的体验。必须化身为诗人,设想自己亲历其事,亲闻其音,亲见其人,这才能深入诗的意境,读得凄楚动人。

1.开头部分:前六句要读出悲凄的气氛。读最后两句,情绪应有变化:“忽闻水上琵琶声”后应作稍长停顿,以示有一个短时间的静听过程,这就是《序》中说的“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下句“主人忘归客不发”应作一顿,表示主客俱已进入音乐境界中,忧伤暂被驱散。

2.关于音乐描写部分:“大弦”以下四句要急读,有轻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3.关于琵琶女自叙身世部分:可按少年欢乐、晚年沦落、当前心境划分层次,每层后宜作一顿。

4.关于诗人倾诉内心部分:“同是”二句点明全诗主旨,宜用叹惋之声,要读得慢些;“我从”以下六句为下文铺垫,可轻读;“其间”以下六句述心情,也要用叹惋之声;“今夜”以下四句表祈请,应读得恳切。

5.结尾部分:开头两句承上叙事,要读得平缓些。中间两句转入抒情,当用低沉声调。最后两句用问答式,问后宜作稍长停顿,然后徐徐作答,这是全诗抒情的高潮。

诵读不单纯是为了记诵,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作为一种鉴赏手段来运用。

四、鉴赏

要点:①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②仔细品味诗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具体内涵。这两条都是诗中的精髓,如能切实完成,就给学生课后继续领悟创造了条件。其余如全篇的结构艺术、景物描写、叙事手法等,可以三言两语带过或略而不讲。实践证明:读诗主要靠学生自行领悟,教师讲得过多,学生抓不住主要的内容或一时消化不了,未必有益。

1.音乐描写

这首诗中的音乐描写十分出色。

诗人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将演出时的心态,因而从写琵琶女的调弦动作人手,用“未成曲调先有情”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中的境界。然后分两个阶段写她的演奏内容。开始演奏的大概是她根据当时的心绪选定的一支曲子,因为诗人从那“掩抑”的琴声中听出了愁苦和“平生不得志”的诉说。与此同时,诗人又描写了她的演奏姿态,从“低眉信手续续弹”中看到了她技艺的娴熟。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虽是淡淡的几笔,却有引人人胜的魅力。接着写她演奏琵琶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幺》,这原是一件难事,但诗人写得很巧妙:他只写了三个有代表性的乐段,并运用生动的比喻同时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读者在想像中亲聆琵琶的美妙乐音和旋律的发展变化。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第二乐段用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著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得轻快流畅了;接着又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一-这“无声”的音乐又使读者去寻味“幽愁暗恨”,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果然,第三乐段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进”,这是高潮到来的信号;它发展得很快,接着就出现了“铁骑突出刀枪呜”的热烈而紧张的场面。读了这一段文字,掩卷沉思,会有“余音绕梁”之感!

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琵琶乐曲终止时的特点,跟钢琴曲子最后用主和弦终止全曲一样具有显著的艺术效果,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音乐艺术是听觉艺术,如何用文字把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形象化表达出来,最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法是比喻。

(1)诗的第二段连续用了八个比喻描写音乐,请同学重点研读第二段,找出这八个比喻句。

(2)八个比喻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一特征?音乐的旋律有什么变化?

比喻 特征 变化

如急雨 粗重急骤

如私语 轻微委婉 急促--愉悦

大珠小珠落玉盘 清脆圆润

鸟语花底 宛转流畅

泉流冰下 阻塞压抑 轻快--停顿

冰泉冷涩 清冷凝滞

银瓶乍破 激越奔涌

爆发--高昂

铁骑突出 高亢雄壮

如裂帛 短促急迫 戛然而止

(3)八个比喻有什么特点?

以声喻声,使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比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飞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比喻是描摹音乐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善用比喻,能使我们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

诗中凭借形象的比喻,使读者仿佛听到了那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越、或低回宛转的应接不暇的乐声,同时也体会出各种不同音色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中的音乐描写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跟白居易精通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上曾流传过一个故事。有一次,有人将一幅乐队演奏《霓裳羽衣曲》图拿给白居易看,白居易说这是演奏曲中某个乐句的情形。那人不信,就找一个乐队来试验,当奏到那个乐句时,白居易叫停,再拿图来对照,所有演奏者的姿态及指法都跟图上-样。可见他在本诗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是完全可信的。

2.“同是天涯沦落人”

诗人认为自己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同”在何处?

这首诗记叙诗人谪居江州时,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一事。诗中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琵琶女的形象,另一个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前者为主,后者为宾。

琵琶女年轻时色艺双绝,名噪教坊,富贵子弟争着向她献宠,生活中充满了欢乐;然而这样的欢乐是以色取悦于人换来的,其中未尝不含着悲苦。待到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发生**,“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而“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过着凄清的生活。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

写诗人的自我形象,着重表现的是他的“天涯沦落”之恨。诗的开头写秋夜浔阳江头的萧瑟景象和饯别宴上“醉不成欢”的气氛,都暗示了这种心情。琵琶女的演奏不仅道尽了她本人心中的“无限事”,其实也勾起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听了琵琶女的自叙身世,他的“恨”终于奔涌而出,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主题。然后尽情地倾诉他“谪居卧病”中凄凉、郁闷的心情,尽管直至诗的最后他没有说出遭贬的原因--这是无须说明的。在封建社会中,直言敢谏的人,其结果只能如此。

诗的结句“江州司马青衫湿”,是对全诗主旨即“同是”二句的形象说明。江州司马之泪,是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同之点:

本是京城女

a.来自京都:

去年辞帝京

誉满京都名艺人

b.出色才能: 同是天涯沦落人

才华横溢大诗人

年长色衰守空船

c.落泊失意:

直言相谏遭贬谪

3.艺术结构

这首诗的结构艺术也很值得欣赏。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围绕着它,诗人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三次演奏中,第一次是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她的演奏是诗人和他的客人听到的,演奏什么曲子不知道,但可以断定它的基调是悲凉的,理由有二:一是琵琶女在这“绕船明月江水寒”之际,显然是以此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二是它确实打动了在“惨将别”中的主、客的心,加重了离愁,以致“主人忘归客不发”。其余写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写饯别酒宴的悲伤气氛,都是烘托它的。第二次是明写,琵琶女出场,应诗人邀请而演奏,这是诗的主体部分。先用叙事引人,然后浓墨重彩地写她演奏的内容,以证明她技艺的高超。由此自然转入琵琶女自叙身世,完成了这一形象的塑造。而琵琶女的自叙又引起了诗人的强烈共鸣,原来他俩“同是天涯沦落人”。接着诗人便讲起自己的“沦落”,但主要是围绕着音乐讲的,讲心境的低沉,而关于“沦落”的原因,则仅以“辞帝京”“谪居卧病”二语轻轻带过。这显示了诗人的温柔敦厚之风,但我们不难看出,他和琵琶女的“沦落”都是由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第三次仍是明写,但写得简略,只说调子悲凄,与《霓裳》《六幺》不同,之从侧面写听众“掩泣”,更以“江州司马青衫湿”作结,这是用音乐形象及其艺术效果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一句的内涵,鲜明地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第一次(暗写) 诗人送客闻琴

“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

“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琴技)

第二次(明写) 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详写)

琵琶女自叙身世

诗人述“迁谪意”

第三次(明写) “感我此言”“却坐促弦”(略写)

“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

4.对“江”和“月”的描写

本诗前三段中都有关于“江”和“月”的描写:第一段写诗人及其客人在“茫茫江浸月”的情境中听到了琵琶女的演奏,为之神往;第二段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琵琶女弹完名曲后的外景;第三段以“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目下的孤单、凄凉处境。这些描写从侧面烘托了琵琶女的形象,使读者能具体地想像出她“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的悲惨生活。

五、作业

1.比较李贺《李凭箜篌引》与白居易《琵琶行》音乐描写的不同之处

二者的创作方法不同。《箜篌引》的音乐描写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诗人着重写乐曲的艺术效应,多用夸张手法,也显示了诗人的奇特想像。《琵琶行》的音乐描写则属于现实主义范畴,诗人着重写的是乐曲的艺术境界,多用比喻手法。

2.反复聆听一首自己最喜欢的音乐,借助联想想象,用恰当的比喻描摹音乐,写一篇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附:板书设计

琵 比 急雨、私语 珠落玉盘 同是天涯

琶 喻 莺语、咽泉 冰泉冷涩 沦落人

之 独 银瓶乍破 铁骑突出 (点题)

曲 特 裂帛

【附录】

一、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下面是有关白居易的一则资料。

白乐天去世,大中(唐宣宗年号)皇帝以诗吊之曰:“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摭言》卷十五)

二、补充注释

1.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宋赵德操《北窗炙輠(guǒ)》卷上:“凡歌始发声,谓之引……既引矣,其声稍放焉,故谓之行。行者,其声行也。”

2.主人下马客在船--这是“互文”,意思是主人和客人一同下马,然后上船。

3.添酒回灯重开宴--回灯,旋转灯芯的装置,使灯芯加长,灯光更亮。按:此时酒宴刚过,杯盘已撤,故云“添酒”。但灯不能撤,可能灯光变得微弱一些,现在琵琶女被邀来相见,自当将灯光拨得亮些。

4.幽咽泉流冰下难--此句历来众说纷纭。“冰下难”,一作“冰下滩”,一作“水下滩”。现将郭在贻《训诂丛稿》中有关的解说摘要介绍如下:

“冰下滩”是对的。首先,“水”是“冰”之误,“泉”也是水,只能说“泉流冰下”,不能说“泉流水下”。再说,上句说“莺语花底”,这句说“泉流冰下”,对应也工整。“滩”是唐代的俗语词,气力尽的意思。敦煌变文中有这种用法,如“鬼神类,万千般,变化如来气力滩”。气力滩即气力尽。由此可知,这句诗的意思是:泉流冰下,鸣声幽咽,仿佛有气无力的样子。

5.“声暂歇”“耳暂明”中的“暂”字--突然的意思。这是古义,《史记》中有这种用法,如“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李将军列传》)。“暂腾而上”,就是突然跳上的意思。在这首诗里,“声暂歇”是写乐声突然停止,跟下文“银瓶乍破”的“乍”字对应,表现乐曲的效果;“耳暂明”,也是突然而明的意思,突出了乐声的非凡效果。

6.凄凄不似向前声--音调凄凉,跟刚才奏的《霓裳羽衣曲》《六幺》不同。向前,以前。

三、几篇诗文中的音乐描写

巧妙地运用比喻,是描写音乐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法。这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声喻声,使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比喻。

《琵琶行》里写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大弦的嘈嘈和小弦的切切,到底是怎样的音响,读者很难想像。而比之于急雨,比之于私语,比之于大小珍珠坠落在玉盘中敲出的音响,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两弦的美妙各具特色。诗里还用“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比喻曲调的流转和凝涩,用“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比喻曲调的高亢雄壮,都把琵琶的声音描写得淋漓尽致。元稹《琵琶歌》里的“泪垂捍拨朱弦湿,冰泉呜咽流莺涩”,李绅《悲善才》里的“秋吹动摇神女佩,月珠敲击水晶盘”,也都是以声喻声的。元诗比白诗为早,白诗“莺语”二句,可能受到元诗的影响,但较元诗为胜。

以声喻声,不在于声音的完全相似,不能过于沾滞。如“莺”在“花底”,“泉”在“冰下”,“瓶”是“银瓶”,“骑”是“铁骑”,“佩”是“神女佩”,“盘”是“水晶盘”等等,有的并不直接关系到音响,却能够令人从中联想到音乐的美妙。

描写音乐,除了较多地运用比喻之外,还运用其他的手法。妙语点睛,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法。

《琵琶行》写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又写道:“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音乐是用来抒发感情的。奏曲的能手,能够通过演奏表达自己的哀愁或欢乐。听曲的行家,也能够从曲调中领会到奏曲者的情思,受到感染。倘若听曲者和奏曲行有同样的心情,那感受会是很强烈的。白居易真不愧为听曲的行家,于琵琶末成曲调时已经感到弦声饱含感情,于演奏的过程中又听出琵琶女有无限心事,于演奏终结时更听到了弦外之音,听到了于无声处表露的哀愁。“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与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所以感动得青衫泪湿。这里,用比喻已经不够了。诗人就直接出面为乐曲解说。诗人的解说犹如画龙点睛,点到了妙处。只轻轻一点,就揭示出乐曲的无穷含蕴。“未成曲调先有情”“此时无声胜有声”,已经成为千古传诵的妙句。说一句题外话,古人有的责备白居易不该于谪居中夜入离妇之船,认为有违礼法。我们倒认为,白居易能够冲破封建的等级观念,平等地看待一个地位卑贱的琵琶女,将自己的仕途坎坷同她的昔为娼家女、今为商人妇的遭遇作类比,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国古代诗人虽有自比美人芳草的传统,但大都比的是纯洁的少女或者高尚的贵妇,自比妓女是较少见的。

《明湖居听书》中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白妞开始唱的情景,“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也是由作者直接讲出自己的感受,只是就中又使用了比喻罢了。《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在慨叹琵琶女身世的凄凉和抒发自己的不满。《明湖居听书》只不过极力形容唱腔的美妙,无弦外之音。两者相较。我以为《琵琶行》胜过一筹。

上一篇:鞠躬礼仪规范下一篇:情侣网名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