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读书随笔(共12篇)
初中读书随笔 篇1
每个人在读书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所思所想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初中读书随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初中读书随笔
1这几天,有太多想写的文字,可时间真的如白马过隙,转瞬即逝。
想着时间是海绵中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可有时等你终是在夹缝中挤出时间,适才灵光一感的美妙文字,此时却不一定能大驾光临,虽写,却总点不同的韵味。
有一阵子,我甚至想出了随身带纸笔的方法,在公交车上,在任何可以让我动笔写字的场所,当脑中有灵感闪过,我就拿出纸笔来记录,当然,这样的行为很自然地引起过路人侧目。我的专注力不够,在外界目光的影响下,总是有些动摇。
而每当脑中有美妙的灵感闪现时,当我铺开纸笔,想要一笔一划的记录下来时,却发现下笔写出的文字是那般的苍白无力,丝豪描绘不出心中的真实炫彩。
我陷入深深地自省中,渐渐地发现,自己的阅读量太少了,正如杨绛女士说的,书读的太少,想的太多。
书读的太少,而即使少量的书,阅后却不懂思考,那从书中汲取的营养更是少的可怜。
我开始丰富自己的阅读量,却也为读什么书而困惑。
现在的鸡汤书,鸡汤文章太多,简短又易饱,闲暇时光,很容易就被这些“鸡汤香味”给勾了去,当然,其中的正能量肯定是有的,但是总觉得是零星的碎片阅读,打了鸡血之后,用的也比较快。
后来看到一段话,大意是说,看整本的著作的好处在于,书中的全体框架,结构,思想,逻辑,是值得我们慢慢地琢磨,推敲的,而不是一篇小文章,简短,消化快,其实忘性也快,而一本好书,我们花了更多的时间,跟着作者在文字中畅游,跟着他的文字逻辑思考,一本好书所带给我们的是不一样的感受。
读书,读好书,不仅读小文章,也要读大部头。
初中读书随笔
2近几天也想定一个读书计划,所以把书柜里的藏书都拿出来再读读看。
最先重阅的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之前看的时候,只记得书中情节对我的震撼挺大的,女主人公的偏执专情让人又疼爱又怜悯,而男主人公过于放浪的风流人生也让人看不惯,我还记得当时把书中故事给家人讲过一遍。可时间一久细节也就淡忘了。
所以这次,我想边读边记笔记,写写读后感,才重阅数页,我已深深体会到那句话:好书是可以看很多遍,精读,细续!
这一回,我不再纠结于情节发展,一日十行地阅读了过去。
细细地,我品味着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回。我甚至想,有些人学多国语言是有道理的,像这些外国著作,如果能看原著,肯定字里行间的表达也有所不同,毕竟译者也无法百分百全译出作者的意思。
我以前不觉得译者文笔的重要性,后来经过对比,才发现一个有文采的译者当真比那些只会直译文字的作者强太多了,买翻译的书还是要选好译者。
定了读书计划,希望自己能好好执行下去,加油!
初中读书随笔
3在我们从小就爱听的童话里,公主似乎是个从来不离故事情节的人物。但在美国作家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所写的《小公主》里,这公主,是拥有公主搬胸怀的女孩。
这部小说描绘了美国小女孩萨拉的一段坎坷生活。萨拉九岁时,被富有的爸爸送到一所异国的上等寄宿学校念书。萨拉不以富贵自居,与孩子们成为了好朋友。但校长明奇小姐仅仅因为萨拉家很富有才佯装出一副喜欢萨拉的样子。萨拉早就看透了这种伪善,她也不喜欢明奇小姐。但没过多久,萨拉的父亲去世了,传言中他爸爸正在挖掘的钻石矿也不复存在。明奇小姐认为萨拉已不再是一大批财产的继承人,更为自己为萨拉购置了一大批贵中物品现在一分钱也收不回来而生气,于是把她赶进了残破的阁楼,让她成为一名仆人。小公主那些华丽的服装都被明奇小姐收了去,萨拉阳光的日子碎成了无尽的长夜。她心情悲痛,却没有掉一滴眼泪,她怀着一位公主应有的乐观和坚强自我安慰,她请来好朋友,把阁楼想象成宴会厅,把床板想象成天鹅绒床垫,想象成自己是一位不向命运屈服的公主。萨拉在朋友及布娃娃埃米莉的心理安慰下,凭着自己的意志迎来了希望。她遇上了爸爸的朋友,朋友证实了钻石矿的存在,萨拉得到了一大片钻石,小公主的生活终于回到了从前那样,幸福,安详。
小公主萨拉的经历让所有人惊叹和感动。是什么帮助萨拉度过这段最艰难的时光?是她把布娃娃想象成了一个会倾听的小伙伴是的想象力,想象的翅膀带她飞越了孤独的阴影,是她把一切褴褛看作是富丽堂皇时那种望梅止渴的精神,这种精神鼓舞她走出了饥饿与疲劳阴霾;是她忍耐着明奇小姐嘲讽讥笑的清高,这种清高树立了她不可侵犯的尊严;是她在得知父亲去世后不掉一滴眼泪的坚强,坚强伴随她看见了幸福的曙光;是她在受尽痛苦后还相信能迎来新生活时的乐观,乐观替她找到了通往快乐大门的钥匙……阳光的心态促使这个小女孩挺了过来。萨拉说:“如果我是一位公主,即使我衣衫褴褛,我的内心也还是一个公主,可是在不为人知时还能保持一颗公主的心,那便是一种极大的成功。”萨拉的思想境界显然,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那她创造的奇迹也是不容置疑的了。
读了这篇童话小说,让我从心里开始正视儿童故事书籍,让我明白它未必不是属于儿童所读的,我们读了也能够从中得到不少的启发。安徒生也说过:“我写的童话故事不是给儿童读的,而是给大人读的”。而且,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学会用乐观之心对待生活。
初中读书随笔
4昨天读《林清玄文集》,其中有篇文章《五艳六色的老鼠》,看后完令我很是牵挂,牵挂什么呢?说出来怪好笑的,牵挂文中的那只五艳六色小老鼠。
林先生在文章中说,他们家闹鼠患“夜里时常在天花板上奔跑,弄出声音;食物水果也常常被咬破一个大洞或不翼而飞;最令人疼心的是,有时会咬坏橱柜,咬断电线,防不胜防,甚至担心哪天它会咬破瓦斯管线。”
鼠害如此猖獗,林先生却束手无策。于是他想到了两位古人的话;一是苏东坡说的:“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另一位是弘一大师说的:“如果把养猫的食物拿来喂鼠,老鼠吃饱了就不会破坏东西了,则鼠患可绝。”
常言道:不听古人言吃亏在眼前。林先生逐每日饭后必留些食物给那些鼠辈们享用。可“今鼠非已古鼠”“世风日下,鼠心不古”他们根本就不领林先生的情,留下的食物它们不吃,偏东就吃口,西咬一下,甚是恼人的很。
文章看到此处时我就想:干脆下点老鼠药或老鼠夹子什么的,不就解决问题了吗?可林先生偏又是心肠极善之人,说老鼠药过于残忍,违背慈悲之心的原则,而老鼠夹子又违背杀生的原则。唉,家里都被老鼠闹成这个样子了,这林先生还这么“心慈手软”,真是迂腐的过分。
林先生有回和朋友一起聊天的时候说起家里闹鼠灾的事,一朋友出了一招,说:“你抓到一只老鼠后,在老鼠身上涂以鲜艳的色彩,例如脸是大红色,身上是绿色、黄色、蓝色,尾巴涂成白色,然后把老鼠放走,老鼠就会灭迹了。”
给老鼠涂上五艳六色就能让老鼠灭绝吗?林先生不解我也不解。那朋友说了:“这是老鼠心理学,那只五艳六色的老鼠逃回洞后,它的亲戚朋友会大为恐怖,就会四散奔逃;那只无彩的老鼠则会大为愧疚,也会逃走,这样,不只是一只老鼠,整窝老鼠都会灭迹了。”林先生听了果真如法炮制,照办了,家里的老鼠也如那位朋友说的那样渐渐灭迹了。
老鼠没了,林先生却留下一个疑惑,疑惑那只小老鼠是否真的会愧疚?是否真的因为愧疚而离开?可我看完后倒不是疑惑而是担心和牵挂那只被涂了五艳六色的小老鼠的命运。因为它的”出格”因为它的"另类"而被同伴排斥或抛弃,担心它将如何面对冷酷的鼠光,牵挂它如何在鼠的世界里生存下去?可怜的小老鼠,可能连它自己都没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就已经众叛亲离了!想想也还真的是怪可怜的!
据说有人类的地方必定有老鼠,这样的生活方式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不是真的我无法考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确是真的。话又说回来了,林先生家的老鼠暂时是没了,可别家的老鼠呢?我说那林先生的朋友可是出了个阴招加损招啊!
初中读书随笔 篇2
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爱的教育并非易事,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去爱学生?怎样充分运用爱的教育“法宝”?
常有家长拉着自己不听话的孩子,慷慨地对老师说:“他要是不听话,你就狠狠地打,我们不会有任何意见的。”时代发展至今,我只能把这话理解成为善意的谎言。教师不适合充当暴力的实施者,面对一群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需要的是以充分的精力去打一场持久战。师生之间的一次促膝长谈恐怕对于部分学生是收效甚微的,所以在师生之间建立一条“有情、有意、有恒”的道路,则更行之有效。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同时也让孩子明白:要对社会充满爱意。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爱应爱在平凡中,爱在细节中。爱体现在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责任感、精深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一颗爱孩子的心;爱体现在对学生的每一次谈话,每一句语言中;体现在老师看学生的每一个眼神中;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中。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在教育学生与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只有让他们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去接受我们的教育。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实是这样但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参与希望工程……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给予学生更多一点呵护、一份真情、一份关注、一些宽容,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浓浓的情意和关爱!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的爱应爱在平凡中, 爱在细节中。爱体现在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责任感、精深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一颗爱孩子的心上。
读书随笔三则 篇3
《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载,南宋淳熙年间,上皇游西湖,见断桥边某酒肆甚雅洁,店内素屏风上有人书《风入松》词一阕:“一春常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湖边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上皇称赏良久,问何人所作,答日:太学生俞国宝。上皇笑道:此词甚好,但末句不免穷酸气。因改定云:“明日重扶残醉”。果然增色不少。
“重扶残醉”确实比“重携残酒”更上一层楼。重携残酒太过写实,而且写的是文人的穷愁潦倒。而重扶残醉,是一种虚化,描绘文人的风流潇洒,当然高下立判。
不过我觉得从斟词酌句虽可以如此说,但此词格调不高。因为,从词中感情来看,不外是及时行乐。美景美酒美妇使人沉醉流连,“重携残酒”的穷酸也好,“重扶残醉”的潇洒也罢,不过五十步与百步。这样的“醉”,消磨人的意志,毁坏人的精神,使人沉溺不能自拔。而若再以此为风流、俊逸,真可使败家亡国,也就难怪时人讽刺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好酒是一面,好色是另一面,酒色从来携手同行。词中“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来寻陌上花钿”,无不透出浓浓的脂粉气。而作为旧时文人眼中最有吸引力、最娇媚的女子,除了容貌体态外,有一点不可或缺,这就是“懒”。
这里的“懒”,并不是懒惰,而是作为一种娇媚的“懒”,即娇慵。实际上,这是一种娇态。词中对这种娇态的描绘非常之多,比如素负盛名的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就是非常典型的慵懒。慵懒出娇柔,这点连《红楼梦》中薛蟠薛大傻子也会欣赏,他作歪诗咏美女还知道说“朝慵起”。
文人醉酒,女子求媚;文士携酒追欢,陌上寻花问柳;女子懒起画眉,人前娇慵作态,确为末世之写照。好在从整体来说,中国的文人群体还是以国计民生为念,尽管有醇酒妇人的疏狂放荡,但未形成主流。而以温庭筠为首的文人对女子的狎玩心态,也终只是花间而已,不登大雅。所以,中国诗歌的主流还是健康向上的。
“清”字解
许多用于文学上的词汇,想明白地给出一个确定、清楚的含义,几乎不可能,因为,它只是人们的一种感觉,例如“清”。
清,从不单用,可由它修饰的字词非常多。如:清秀、清爽、清赏、清丽、清正、清高、清贫、清官、清静、清真、清越、清歌、清操、清逸、清光等等。
这些词语,意义千差万别,如:清秀、清丽、清瘦,指形貌;清纯、清狂、清真,指气质;清凉、清爽、清新、清香,指感觉;清澈、清澄、清荫、清风、清光、清景指事物;清芬、清正、清高、清贫、清官、清操指道德操守;清供、清赏指雅趣;清越、清歌指声音之美;清逸、清影指身形之美;两袖清风指做官,一清二白。
清,无所不在,连《西厢记》中莺莺在十里长亭送别张生时,抒发离愁别绪,尚唱道:“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很多事物都可以用“清”来修饰。那么,这“清”字到底是什么?
在我看来,清,首先是一种氛围。犹如驾一叶扁舟,月夜游于江湖,四望烟波浩淼,水天相连,一片空明澄澈。其次是一种心态,宁静恬淡。“清”与“静”密不可分。将空明澄澈的境界和宁静恬淡的心态结合起来,便形成一种最难达到的美好。所以,“清”给我们明净、凉爽、纯洁的感觉,使我们适意,让我们追求,令我们仰望。因而,“清”是审美的一种标准。清,其实融合了我们对人间和自然的所有希望。美好世界,美好自然,美好人生,都笼罩在一派清光之中。但愿人人都能在未来以拥有清白人生而最终收获清平世界。
一词一字总关情
诗歌当中,一词一字用在恰当处,其妙无穷。如唐李商隐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世人都说李商隐的无题诗最好,好就好在给人留下无数想象、揣度、玩味的空间,乃至聚讼纷纭,乐趣无穷。可想留下这种空间并不容易,难就难在必须制造出许多意象来造就它。
即如这首《无题》,“昨”字运用得匠心独具。若换成“今夜星辰今夜风”,诗味便没有了,而“昨”却蕴藉无限感情。为什么这样说?生活中,“昨”夜属于过去,而凡是已消逝的时间,其实就是已消失的生命,不管它有时看起来多么短暂,也永远不会回来。因此我们总是充满感情地对待过去,并似乎总是能在那里头寻得某种慰藉又留下某些遗憾。“昨夜星辰昨夜风”就是这样在时间上引起联想。下旬“画楼西畔桂堂东”则是在空间上留下想象,“西”、“东”两个字勾出一个虚虚实实虚实结合的处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由这两句推想,作者指的是自己所爱的一位女子。这位女子是谁?相识还是不相识?初见还是屡见?什么身份?什么容貌?一概没有,一无所知任由想象。这四句诗里,作者用“昨夜”、“西、东”、“双飞翼”、“一点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无限美妙的想象世界。
鲁迅在《唐朝的盯梢》一文中,引用过一首唐人张泌的词《浣溪纱》,其开头三句是:“晚逐香车人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这里的“斜揭”和“慢回”是点睛之处。“斜揭”表面上好像是客观事物的描绘,深处却有挑逗的意义;下一句,“慢回”,讲女子慢慢将眼光转向少年,充满娇媚之态,与上句“斜揭”所含的挑逗义正相配合。若把“斜揭”换成“吹起”,诗的感觉会损失很多。
初中美术教师读书随笔 篇4
初中美术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通过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因此,学习美术对于每个初中学生来说都十分的重要。那么怎样能把美术学好呢?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情感教育不可忽视。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美术教学是在情感参与下的体验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必定伴随着某种情感的产生,必然反映出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的精神世界和特征,也反映教师在教学时情感投入的程度,若是师生情感达到了心理学上所说的“共鸣”,则会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定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更高层次的认知结构,以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在《美术课程标准》中重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就是想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利用情感的动机功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对美术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列宁说的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可见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在美术教学中实施?下面从影响美术教学的各种情感因素说起。
一、教师方面因素
在构成美术教育系统的诸多因素中,教师和学生是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成了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学内容的研发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邓-小-平曾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驾驭知识的能力,还要有驾驭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情感的能力。要想调动学生的情感,我们就要学会分析学生的情感心理,指导学生情感实践,从这些方面看,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情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自身要具备丰富的情感
初中读书随笔 篇5
暑期老师读书随笔:读《老师的价值》有感
《老师的价值》收录了钱梦龙先生多年的思索与实践,有教学理念、课堂实践、读书感悟、访谈记录,也有成长历程。细读此书,你会读出一个“80后“老先生真实、独特、笑对人生的生活态度。
钱梦龙老师告知我们,一个青年老师要尽快成长为优秀的老师,需要把握如下几个要素:
一是酷爱。
钱梦龙说:“老师自己爱读书,会读书,才有可能教出爱读书、会读书的同学。“买书、淘书、读书、藏书,是钱梦龙老师乐此不彼的事情。有人会说,是语文学科独特的价值,要求语文老师要特殊注意,这是对的一种误会。一个人具有良好的习惯,其实就具备了终身学习的力量,这是在.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日人需要具备的特别关键的一种力量。每个人都需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样的习惯最有可能在求学期间完成。全部的老师都应当成为同学读书的榜样,这既是在成就同学,同时也是在成就自己。
二是酷爱写作,并有很强的发表欲。
一个人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有两种特别重要的途径:一是说话或者演讲;二是写作。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通过话语或者文字表达的过程,也就是梳理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规律思维力量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成为举世瞩目的训练名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喜爱写作。他的作品没有许多浅显的理论,就是基于对同学的观看、课堂的观看,而且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断地将自己的观看用文字记录下来。老师成长的道路,其实就是这样简洁。
三是擅长讨论。
钱梦龙特殊喜爱揣摩文本,在的过程中,某一篇文章、某一段话引发了他的爱好,他会反复地加以揣摩,并留意将其和自己所教的课文联系起来。这种的视野和建立联系的力量,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擅长讨论的表现。与书为伴,向名家学习。我想在《老师的价值》一书中我肯定会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实现这种价值的路。钱老的成就是我不行憧憬的,只愿在宽阔的蓝天里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
初中读书随笔 篇6
当时五岁的我还不识字。那时父母工作忙,我常常被锁在家中照顾年仅两岁的妹妹,很少能接触到人,因此语言发展上也比较迟缓。但是这些禁锢不了一个孩子对外界好奇的天性。很快,我就从爸爸那里发现了一个能让人摆脱百无聊赖“铁窗生涯”的好办法----听戏匣子说话、唱歌。记得当时最喜欢听的是《小喇叭广播剧》。伴随着开始曲“嗒滴嗒、嗒滴嗒、嗒嘀嗒——嗒——滴——;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的童声,孙敬修爷爷又开始讲《西游记》了。至今耳边似乎还回响着他那朴实可亲,慈祥风趣的的声音,让我稀罕得恨不能把那个戏匣子抱在怀里。接着听众信箱开始了,“叮叮当,叮叮当,自行车也会把歌唱,我是人民的邮递员,我给小喇叭送信忙!” 虽然那时候不懂什么是邮递员,也不懂什么是信,但是这首听众信箱的开始曲也由于天天聆听,早就镌刻进记忆的深处了。“小喇叭”成了我学习语言当之无愧的启蒙老师。童年的日子,在无色的幕布上,从此因为这20分钟的“小喇叭”而变得色彩缤纷,即使是早上播完后,中午、晚上再听两遍重播,也阻挡不了天天梦境中对明天节目的期盼……除了“小喇叭”,我还要打发大把大把的空虚时间,于是退而求其次,继续调频,听听“天书”。像袁阔成播讲的《杨家将》《隋唐演义》啦,刘兰芳播讲的《岳飞传》啦,单田芳播讲的《新儿女英雄传》啦,王刚播讲的《夜幕下的哈尔滨》啦等等,这些都是超越了一个学龄前儿童的见识和想象力的。所以经过了时间的筛子,剩下的只是些评书家反复提起的人名了。
尽管我学会了讲故事,但是一年级学习的吃力----斗大的字不识几个,这让我敏感的自尊心严重受挫。二年级时,终于像《城南旧事》里的英子,熬过了学“人手足刀尺狗牛羊一身二手”那些课,可以大声念《我们看海去》一样,我心底的春草也和着东风苏醒了。识字多了,我可以自己读书了!我从有声时期跳跃到了小人书时代。那时候拥有几本小人书是很牛气的。起初和同学互相交换着看,后来对于各种小人书上那些带着插图故事的渴求和阅读的惯性,已经使自己食不甘味,寢不安席了。为了那些用水墨、水彩、线描、漫画、摄摄影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掌中小故事书,我也真的是拼了。这里面有个缘故的,比如《西游记》,最初是用耳朵听的,现在忽然能看到唐僧师徒四人和各路妖精的样子,而且图下有文字注解,这种狂喜犹如追星年代的少年喜爱的歌星,忽然真实地站在了眼前一样。为了能借到小人书看,我可以和小伙伴们做出很多让步,比如把自己喜欢的跳绳、沙包借给他们玩,帮小伙伴写作业,甚至还把爸爸工作用的计算器借给小伙伴做算术题。放学路上途经摆小人书的摊子前,拿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币租几本小人书,贪婪地翻看起来。为了自己喜欢的小人书,我就把零花钱一点点儿攒起来,买回家一遍遍地细细欣赏。然后再让它带着使命去创造新的“效益”。过去听书时听过的《水浒传》、《隋唐演义》、《杨家将》里的那些人物,犹如黑色底片上的模糊影子经过在碱液里显影后,一下子清晰地出现在面前了。按图索骥,顺藤摸瓜,就像地下党接头似的对上了暗号,听过的评书和看的小人书殊途同归,一起被妥妥地安放在了记忆里。
记得小学时,班里有个不修边幅,一年四季拖着鼻涕的女孩子,记忆里她的那两只袄袖子的袖口处常常是发亮的——被鼻涕抹得。我坐在她后桌,常常在自习课上听到她又在很大声地在前面“哼、哼”地擤鼻涕了。周围的同学有的笑话她,有的躲得远远的。而我,与大家的表现都不同。下课后我同她一起玩儿,也常常为同学们对她的讥笑而抱打不平。她常常在大课间拉着我一起跑向校图书馆,去找她作图书管理员的妈妈。那几年里,我几乎看遍了学校图书馆里的图书。要知道,学校图书馆轻易是不对学生开放的,我却因为和鼻涕女孩的友好关系,近水楼台先得月了。隐约记得那时候我看了不少外国的童话,希腊的神话,第一次知道了天上有大熊星座,小熊星座,知道了它们美妙动人的传说,还知道了有很长很怪名字的希腊神祇。晴天的晚上我会使劲地在漆黑的夜幕上寻找那些星座的位置,但是遗憾的是没有人指导,自己似乎没有真正找到过。我也看过带插图的《聊斋志异》,认识了许多美貌善良的狐仙们。《镜花缘》是那时候我非常喜欢的书,唐敖、多九公乘船在海外游历,途经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经历的奇人异事、奇风异俗,让人大开眼界。读了这些千奇百怪的书,感觉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奇妙了,实在惊叹中外的古人们,竟然有着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是作为主食课外书之外的美味零食。每到年底,我便会想法子磨着爸爸给我订来年这几种报刊。我会数着日子去收发室取那新出版的散发着油墨香的报刊。只要顺利取到,就会迫不及待在路上挑选喜欢的内容边走边看。如果没有按时来,我当时的心理就跟祥林嫂念叨阿毛似的,默默的碎碎念,一定是那种似傻如痴的样子。
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 篇7
一、语文随笔训练的特点及其对作文教学的作用分析
(一)表达灵活,形式多样
这里所说的随笔,并不是指一种文体,而是学生书面表达的一种练笔形式。相较于传统的作文来说,随笔有着灵活和自由的特点,学生可以随心而发,不必拘泥于写作的形式和体裁。可以是对生活的所感所想,也可以对某一事件发表议论,可以表达生活的体验,也可以抒发天马行空的想象。随笔不限字数、不限篇幅,突破了写作的局限性,让学生在练笔中我手写我心。
(二)情感自由,内涵丰富
随笔没有作文命题的限制,学生用文字自由表达情感,注重由心产生的情感性表达,学生在随笔训练的过程中经常会将自身的情感自由的融入到随笔中
(三)个性表达,富有新意
初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张扬的年纪,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或文静、或活泼、或开朗、或内向,文章的本质就是传递情感,张扬个性,在随笔训练中,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写出自己的个性,避免传统作文教学中千篇一律的形式化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己的写作风格。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随笔训练方法探讨
(一)科学制定随笔训练目标
随笔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因此应当根据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来制定随笔训练目标,保证随笔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让世界充满爱》这一写作活动,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制定“发现爱”、“感受爱”、“表达爱”等相关随笔训练目标,这样学生在进行随笔训练的过程中就有了明确的方向,让学生在真正作文的过程中能够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引导学生积极积累写作素材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与写作本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随笔记录的习惯,积累素材,对于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随笔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素材积累,素材的积累并不仅仅是记录一些名言警句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随笔记录自己的读后感。除了通过阅读积累素材之外,学生还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来积累素材,例如在《感受自然》这一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推荐相关书目,如《自然之美》《植树的男人》《鲁滨逊漂流记》等,让学生积累其中的好词好句,写出读后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自然的美,例如校园自然风光,电闪雷鸣等奇妙自然现象,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随笔的良好习惯
在随笔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随笔习惯,随笔训练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同时随笔也是一种审视内心、与自己对话、自我探索和表达自我的一种活动,随笔记录自己的心情、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能够让生活更加愉悦,对于初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随笔训练对于作文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应当合理设置随笔训练目标、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随笔习惯,以此来发挥随笔训练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初中学生的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梁强.试析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6:92+102.
[2]冷新武.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70.
[3]徐志芳.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98.
初中读书随笔 篇8
关键词 阅读推广 家庭阅读 校园阅读 全民阅读 徐雁
分类号 G252.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4.002
Books’ Fragrance Lasts Longer than Flowery Odor:Based on Xu Yan’s Two Collections of Essays as Reading More Writing More and Reading More Writing MoreⅡ
Cao Juan
Abstract There contains an abundant of humanistic intention in Xu Yan’s two collections of essays as Reading More Writing More and Reading More Writing MoreⅡ, like long live family reading and long live literacy; school should be a better place for reading, books’ fragrance lasts longer than flowery odor.
Keywords Reading promotion. Family reading. Campus reading. Nationwide reading. Xu Yan.
1 “说来话长”:书与人
回顾全国开展全民阅读推广的历程,自1982年4月30日正式定名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开始,到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全民阅读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时光,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其中涌现出一大批推广全民阅读的专家学者,诸如教育界的朱永新教授,出版界的聂震宁先生等等,南京大学教授,兼任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的徐雁先生也是其中一位“奋战”在一线的阅读推广人。
“阅读,尤其是读书,博览好书,对于一个人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人的社会化生存和整个时代的发展,有着十分至要的战略、战术意义。”徐雁先生生长在一个“耕读之家”,从小耳濡目染,喜欢阅读,对于在阅读的过程中成长,在书香的氛围里成长的社会规律,体验更为深刻。
我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期出生在江南一个“耕读之家”的男生,有幸在诗书人家的氛围中长大……我在上学的年纪曾与“文化大革命”运动造成的“十年内乱”不期而遇。在那史无前例的“书荒岁月”中,是曾经在苏南山乡教授过“耕读小学”的爷爷手中的那册《唐宋词一百首》,开启了我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爱好;是邻家老大爷赠送的一册被撕去了封皮的《新华字典》,成了我时时翻看的读物;是我从事农作物保护工作的父亲借来的《鲁滨逊漂流记》,启迪了我直面学习困难乃至人生困窘的勇气;是我小学和中学的语文老师们,教会了我鉴赏课文和热爱写作。
(摘自《书来话长》当中的《“有味诗书苦后甜”:书与人的成长》一篇)
徐雁先生嗜书如命,大凡知道徐雁先生的人,都听说过他那藏书万余册的“雁斋”,这是他为读书而淘书,为写书而藏书的结果。得益于阅读,让他成为一个读书、淘书、藏书、著书、教书的人,得以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做自己爱做的事情。
在南京,我移动着一个小木板凳,在城南仓巷两侧的旧书铺,像梳头一般过目着旧书架上的故纸;在北京,站在潘家园旧书市场的朔风中,挑挑拣拣到夕阳完全西下;到香港,先后在青文书屋、神州旧书店逗留,拣选携回的港台版旧书就有数十册;到台北,用半天挤出的时间,把台湾大学周边的旧书店几乎全给丈量了一遍;至于上海文庙旧书市、新文化服务社以至云洲邮币卡地摊群,泰州、常州、镇江的旧书店(摊),合肥的旧书市场……无不留下了我淘书访书的足迹。以至于多年前在柏林、在剑桥,看到那里的旧书摊,仍不免技痒,结果选购了几册不甚知名的英文小说,带回国后,再也没有开卷。
我的雁斋藏书,如今已有万余册之谱,但就其品种来说,主要还是在自己的知识视野、文化爱好和科研范畴中的文史著作、人物传记、地理风物类图书,以及友人相赠的签名本和我评论过的中文书籍样本……聚书之趣、读书之乐,该是一个开卷读书人坚定的信念、应有的求索。
(摘自《书来话长》当中的《“四壁图书中有我”:我聚书的历程》一篇)
基于所藏之书、所读之书,自1984年北大毕业以来,徐雁先生写作并发表在报刊上的书评、书话文章多达数百篇,先后结集为《秋禾书话》《秋禾话书》《沧桑书城》《苍茫书城》《雁斋书灯录》《江淮雁斋读书志》等文集出版,另有《书房文影》《旧书陈香》《到书海看潮》《藏书与读书》《中国旧书业百年》《中国图书文化简史》《阅读的人文与人文的阅读》,以及与好友们共同编纂的《中国读书大辞典》《中华读书之旅》《全民阅读推广手册》等,无一不在书名中蕴含有一个“读”字或“书”字。正是领略到阅读的益处,徐雁先生才谆谆教诲人们要爱好读书,他期望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成才,先把握自身,再建设家庭,继而为社会发展尽点绵薄之力。因此,他除了在南大课堂上宣传“花香何及书香远,美味怎比诗味长”的书香理念之外,还在图书馆、事业机关等场所通过讲座报告等形式面向社会大众传播阅读理念和读书方法,为推广全民阅读助力。
为助力全民阅读,又添两本新作,徐雁先生感慨:如何才能再起个别致点的好书名出来呢?“踌躇之间,忽然心灵而福至。想起小时候在家乡听评弹听说书时,男女艺人在场上都爱讲的一句苏白‘说来话长’,颇符心意。”于是,替换其中二字,成书名“书来话多”,改其中的“说”字为“书”字,成书名“书来话长”,以求联珠而为全璧。“它们浸透着我在漫步书林后的感悟、吮吸书香后的心得,成为我与书为伴、以书会友及以书辅仁的一道又一道生命年轮。”一部部书籍凝聚着一个个作家一点一滴的心血,我们应当尊重作家的创作,然而,更大的尊重难道不是去读它,去汲取书中的知识,作者的学识和见识,以求作者的正确思想发扬光大?全民阅读要求我们要多读书,也是慰藉作家。
读书随笔 篇9
(一)郑红肖
读书是我的一大爱好,也是一种休闲。在闲暇之余,总喜欢挑几本书来慢慢品味,用课余之时,我认真拜了《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从中让我感触颇深。读完《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我才深知,原来我对“教书育人”的理解是多么的浮浅,对“教育”一词只是表面的感知。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原来教育中需要“爱”,而且是一种令人羡慕的爱。
在这本书中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令人激动的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平凡事例,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每一位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感受到了教育。通过读这本书,做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深思:“教书育人”的本质为何意?怎样做才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针对这两个问题,从这本书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1.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重在“育”而不是“教”,允许学生说“不”。
每位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基本上都是以严为主,学生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年龄虽小,有时也有他们独到的见解,他们认为不好的做法,完全可以说“不”,不赞成,不去做,而做为教师的我们,往往一权专政。
2.怎样做才是真正的了解学生,认识学生?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善于聆听学生的心声。
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不单单是对学生表面的了解,而最为重要的是对他们内心世界的了解和深入,让学生感受到你不只是他的老师,更是朋友和亲人,他愿意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你,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你分享,这才是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之间搭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这样才能让他们快乐、茁壮成长!
3.在教育中体现“爱”、奉献“爱”
爱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行动,只有你付出了、奉献了,学生会真实的感受到,哪怕一句温暖的话语,简单的问候,或一次心灵的交流,学生都会铭记在心,倍受感动,“爱”需要用具体的行动来表达,需要你的付出、你的奉献!
教育需要爱,爱要体现在教育中,有爱的教育,才能留下更美好的回忆!
读书随笔
(二)郑红肖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
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在《教师人文读本》中,还收录了古今中外很多名家的各种型的文章,每一篇都让我有所获益。《学习的革命》一文告诉我:“做教师首先要相信你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你才会认真地教每一个人。”我领悟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新教育也教育了我,是新教育实验学校让我伎颊饷炊啵?恰督淌θ宋亩帘
尽啡梦宜伎颊饷炊唷n倚老驳胤⑾?我进步了.谢谢新教育给了我成长的舞台。我喜欢我现在拥有的一切:学生、工作、家人、孩子。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读书随笔 篇10
陶行知老先生让中国教育事业向前迈了一大步,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下面我对读书的几点体会如下: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
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二、所谓“教学”即教生学;所谓“学生”意要于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
“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得法子”,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这里所指的实际出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天赋才能和各年龄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补偏救弊。长善救失,这是素质教育的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也就教得快。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
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得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同时,现代教育理论还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兴趣等对学习的影响。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
初中生随笔训练初探 篇11
一、随笔训练的意义
1.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分析初中语文写作随笔,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将学生的思维情感化,促使学生的思维自由化,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有效的进行语言文字形式的应用,进而表达自身的情感。因此,学生在随笔的练习当中,能够更好地将生活当中的所感所想表达出来。如在学习刘心武的《错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课上就这个话题随意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课后用随笔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既发展了学生思维情感的个性化,又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2.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随笔训练是语文写作的一种主要形式。与传统的写作形式相比,随笔训练的题材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通过对随笔和相关写作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对学生思维进行锻炼,促使学生对自身个人情感的挖掘,促进学生对事物进行详细的论述。细致分析,随笔对于篇幅和文字的字数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随心所欲,从而更好地激发自已的写作热情,锻炼自身的写作能力。
3.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个性
因为随笔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随笔的内容涉及到的方面更加广泛,学生在练习随笔的过程中思绪就可以更加自由,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培养自身语言的特殊性和个性,学生通过对日常积累进行整理和运用,可以更好地展示出自身的写作能力,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当然随笔也可以是学生的有感而发,即兴表达一些相关的情绪和体会。
二、随笔训练和作文教学之间的关系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随笔练习只是作文题材当中的一种表达形式,因为随笔的表现形式更加的自由,在表现当中突出了灵活性的特点,所以通过随笔的练习能够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语文写作技巧,促使学生对于自己身边的事物有更好的感悟,并通过合适的言语进行表达,还能够对于一些社会现象更好地评论。
比如在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的时候,学生可以同样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校园的花草,将它们真实细腻地记录在自己的随笔中。又如学了李森祥的《台阶》,又会引发我们对“父亲”那一代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的深层思考,并将它凝于写作中。随笔训练涉及内容越多,越能激发学生对写作的浓厚兴趣。特别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因为语文教学占据着十分大的空间,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加大对学生的随笔练习力度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须要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随笔练习,更好的练习作文写作,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头脑,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写作能力,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所以,随笔训练是语文作文教学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一条不断地对语文作文教学进行完善的重要途径。
三、随笔训练的有效措施
1.增加学生素材的积累量
为了提高学生作文的教学质量,须要加大对学生随笔训练的练习力度,这样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相关的素材,只有学生对一定的素材有了积累,丰富了自身的素材资源,才能够为自己的作文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而面对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小思维有限的现实情况,教师须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不断对相关的素材进行积累。
比如,教师在向学生们布置季羡林的《幽径悲剧》的读后感的时候,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这篇文章写作的背景及季羡林的人物特点和其生活的年代,介绍一些季羡林的生平,然后通过学生结合文章和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行读后感的撰写。这能够确保学生在课下不断地搜集相关的资料,研究相关的阅读,然后记录相关的内容,并进行有机的融合,进而写出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学生在不断地进行随笔训练的时候,通过不断地对课文进行阅读,及长时间的积累能培养自身的文学素养,而借助于随笔的训练,又能够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优化,这在某种程度上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质量。
2.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训练氛围
为了促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更好的提升,在写作过程中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随笔练习的氛围,学生只有融入到更加活跃的氛围中,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从而使师生有效地完成作文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安排随笔练习的时候,可以根据语文课本来进行安排。
例如,在学习《呼兰河传》以后,教师便可以让同学们写一篇随笔方式的读后感,将自己幼时的趣事儿拿一件写入其中,并与同学们分享。在与同学们相互交流的时候,能够极大提升课堂的气氛。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向大家讲出自己的童年趣事儿。而在同学们讲完之后,教师也可以讲一件自己的童年趣事,这样就将教师和同学们摆在了平等的教学地位上,同时也起到了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当然,学生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作者萧红自由的快乐,在讨论的过程中,感受到这种快乐背后的悲哀,如果再将自已的所想所思随时记录下来,他们的写作水平会得到迅速的提升。而老师在课堂上须要指导学生做好随笔记录,让学生记录好相关的内容和知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强化语文的随笔练习,既可以加强学生的人格培养,通过学生自行的记录,升华个人的情感和看法,又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培养。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
初中语文教学当中,须要对学生进行不断的训练,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这样能够保证学生的作文素养得到更好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文章,叫《发现青春的美》,为了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教师要将学生的个人情感和生活当中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以便于使文章的写作形式得到更大的延伸,使写作内容更加贴近于现实,触发学生的灵感。为了促使学生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澎湃的心灵去描写青春,同时提醒学生不断联想。
总之,在语文教学当中,作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确保学生具有良好的作文功底,才能促使学生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促使学生提升文学能力。随笔练习可以当作一种常规方式的作文训练,这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写作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控语言的特点,开展语言的叙述,帮助学生更好地奠定文学的基础,促使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整体提升。
初中读书随笔 篇12
一、随笔在写作中显现的特征
1. 体裁比较灵活
与传统作文相比较, 随笔的形式就显得十分具有灵活性, 不仅能够畅所欲言而且脱离了较为传统的写作模式, 这种形式对篇幅的长短, 文章的字数等方面的要求也并不是特别的严格, 这样也大大减少了写作要求的字数带给学生的压力。每一种体裁的文章都可以随性而发, 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积极性。
2. 思想更加自由
我们无时无刻地都在表达自己的思想, 可以是一个眼神, 一个动作, 也可以是一场谈话, 更多的是语言文字来表达。学生进行随笔练习, 可以随时随地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想, 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情感, 开放了学生的思想自由, 真正地达到每一种体裁的文章, 都可以随性而发, 随心而写。
3. 语言更具个性
随笔的内容涉及非常广泛, 传统的写作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 也拘束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有太多的条条框框, 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写下去。但是随笔不限题材, 开放了学生的言论自由, 满足了学生一切想要表达的情感, 激发了学生“我要写”的热情, 写生的写作水平也因此而得到提高。
二、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写作问题
1. 没有稳固的基础
现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出来之后, 对知识的掌握要求的更多, 更能融会贯通, 灵活多变, 导致一些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不能够灵活地运用一些语句语法, 词语词汇, 从而降低了写作水平。
2. 缺乏一定的生活积累素材
很多东西, 如果学生没有亲力亲为, 亲自去感受的化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 一篇好的作品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 自己的体会。现在的孩子大都娇生惯养, 所以对生活丧失了应有的感官, 也不会愿意去记录自己每天的所感所想, 更别说能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3. 阅读量有待提高
现在的这个社会竞争越来越大,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日益增强。在家长的眼里, 成绩就是一切, 这是他们衡量孩子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 因此让孩子们倍感压力。许多学生选择了看各种小说和漫画来麻痹自己。因为有了这些小说漫画, 帮助学习的作文类书籍已经无人问津, 导致学生阅读量日益减少, 一到写作的时候就叫苦, 没有素材可以写, 这样也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来了。
三、针对随笔训练的有效措施
1. 制定好学习目标
开始训练之前, 首先应该明确目标, 然而在实际的教师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深入的去研究好教学内容之后再为学生制定出相对比较合理的学习目标。例如, 在初中的阶段,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现象去引导学生, 并培养他们喜欢观察事物的习惯, 并且让他们养成喜欢随时随地的在自己的练习本写上几句话的好习惯等。相信通过这些方法, 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大幅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2. 激发出学生的兴趣
只有让学生产生兴趣, 他们才不会觉得写作是一件特别累的事情, 才会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享受, 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慢慢的去引导学生进行随笔的训练, 例如, 让学生自己随身带一个便利贴, 或者一个小本子, 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都可以写下来。并且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去看去听去感受, 然后在同学面前去分享自己的想法以及感受, 并给与一些建议, 通过这种方式, 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历,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赏析能力, 为写作打下了好的基础。
3. 教师给予的写作评价
教师必须注重教师讲评这个环节, 这对学生的写作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仔细阅读每一位学生的随笔内容, 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 避免学生走入误区。教师也应该因教施材, 没有完完全全相同的一个学生, 教师应该根据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以及写作水平去辅佐建议, 发现文章中的亮点, 给与学生鼓励。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讲评方式, 不让学生觉得乏味。例如, 和学生一起批阅, 让学生也提出自己的看法;还有学生互相评论的方式; 这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都证明着随笔训练在语文教学里将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 现在的学生都喜欢过随性无拘无束的生活, 所以, 事实证明, 随笔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更是深受学生的追捧。值得教师们去探索去发现, 从多方面入手, 积极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技巧。
参考文献
[1]徐志芳.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J].读与写, 2014, (11) :98.
[2]包琪.2005~2014年间基础教育阶段随笔研究述评[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01) :97-99.
[3]陈学.初中语文随笔训练所遵循的原则研究[J].读与写, 2015, (02) :100.
【初中读书随笔】推荐阅读:
初中世界读书日活动随笔作文10-19
初中论语读书笔记07-05
初中的读书心得05-29
《露珠》初中读书笔记09-27
初中教师读书计划09-30
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初中06-26
初中故乡读书笔记作文07-08
初中读书的好处作文07-30
初中弟子规读书心得08-16
初中教育类读书笔记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