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科学实验的作文(共15篇)
我的第一次科学实验的作文 篇1
今晚上了微生物试验课,其实也不是第一次,不过倒是第一次动手操作,也算是第一次吧!
上个星期的试验课我们培养了一种小单胞放线菌,可是我培养的好几个都中毒了,嘿嘿!总有第一次哦!今天是用显微镜观察放线菌,因为我培养的细菌中毒了,所以只好借别人的细菌,呵呵,一连做了好几个玻片都是失败的,不过最后还是成功了。然后就是到显微镜实验室观察,可惜我怎么都找不视野,最后还是比人帮忙找到了,一群密密麻麻的放线菌,呵呵!不过我没看太清楚长什么样子。
最后就是要擦拭油镜头,很麻烦的事情,可怕的是要使用致癌的二甲苯擦拭才行,而且擦镜纸很薄,很容易弄到手上,真是头疼的事哦,以后很可能要与这些冰冷的仪器和细菌打交道了!
不过还是很开心,因为可以接触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以前一直是做一些文科的文字性的东西,以后要慢慢的往工科方向偏移,总之就是可以动手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真正做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希望这是一条适合我的.正确的路!
我的第一次科学实验的作文 篇2
一、用激励唤醒写作的热情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柯云路的小学启蒙老师 (以下简称师) 的作文教学实践, 充分验证了这句话的魅力和活力。师很会激励学生, 抓住时机, 夸奖柯云路“用词准确, 反应快”、“很聪明”, 并把他的范文“张挂在学校的走廊里, 整整挂了一个学期”。这对毫无写作基础的孩子来说, 是多么大的鼓励啊!如果老师们都像师一样学做“伯乐”, 抓住“劣马”的闪光点, 去肯定, 去赞美, 相信“劣马”会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 最终他们一定会成为“千里马”。
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 现状的确堪忧。学生不会写, 不愿写, 写不好的呼声此起彼伏。我们广大教师绝不能怨声载道, 而应像师一样立足学情, 积极激励。老师巧妙激励学生, 为学生的心灵浇灌赏识的泉水, 学生枯竭的写作田园便能焕发出一片生机。
二、用生活垫高写作的根基
师领着“我”在校园内走, 让“我”描绘天上的云;那天师指着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跟“我”说了很多话, “我”也大着胆子把“我”看到的东西一一“形容”了一番。如此生活化的作文教学, 让“我”沉浸在快乐写作的氛围中, 培养了“我”的写作兴趣, 锻炼了“我”的观察能力, 垫高了“我”的写作根基。
我受师的启发, 便在执教班级开展句话式作文训练。所谓句话式作文, 即要求学生每天走进生活, 观察生活, 提炼生活, 表达生活, 当观察和思维结伴而行, 灵感和诗意联袂而至时, 要求学生不失时机地拿出笔, 写至少一句话。这种作文训练形式, 大大降低了写作难度, 学生长期坚持, 日积月累, 必能构建一座实用的作文仓库, 这样学生就不愁没有鲜活生动的写作素材了。这正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话:“生活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三、用示范激活学生的灵感
一天课后, 师为了训练“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示范性地说:因为我是人民教师, 所以我有责任带好全班的孩子。“我”马上说:“因为我是小学生, 所以一定要好好学习。”师的这种做法对我触动很大。很多时候, 我们一味埋怨学生不会写作, 抱怨学生的基础太差, 却根本不对学生进行示范性地写作指导。只有我们能像师一样对学生进行示范指导, 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模仿对象, 学生写作时才能心里有底。
这一方面, 很多教学家的实践经验也给了我们积极的启发。苏霍姆林斯基当教师期间, 写过一千多篇小作文。他说: “我不是为了发表, 而是为了教会我的学生使用语言。当我的作文或短诗触动了儿童的心弦时, 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 努力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方面刘国正先生也有精彩的见解:“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 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 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犹如游泳教员自己要专于游泳, 钢琴教师自己要精于弹琴, 道理是很简单的。”因此, 在今后作文教学之路上, 老师要给学生提供写作的参照, 要积极主动“下水”, 并且通过下水发现“结症”, 从而对“症”下“药”, 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会更有针对性, 当然会更有实效了。
四、用辅导激发写作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最隐秘的一角, 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 轻轻地拨动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 要想让孩子的心与我们所说的话产生共鸣, 就该让我们的心对准它的音调。”据笔者调研, 学生写不好作文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自信, 如果教师零距离接触学生, 针对学生“独特的琴弦”, 采取个性化的辅导,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自然他们会爱上写作。
柯云路读三年级时, 转入百万庄的建工部子弟小学, 当时他的同学已经上了半年作文课, 而他还不知道作文是怎么一回事。针对柯云路的写作“零基础”状况, 师进行了个性化的指导, 从最简单的口语对话开始辅导, 通过不断地激励、引导、示范等方法, 最终培养了他的写作兴趣, 也培养了他对写作的自信。
我的北京第一实验小学 篇3
这所小学坐落在北京西城区和平门外南新华街上,由前院、中院、外院组成。在前院上课的是一二年级学生。中院主要是学校办公所在和礼堂、食堂以及自然教室等,也有一部分三年级学生。后院最大,四五六年级学生都集中在那里。对于学生们来说,中院比较“可怕”,因为校长、教导主任和少先队总辅导员的办公室都设在那里,如果把你叫去多半没好事。当然,好学生是例外。我就曾被叫去一回。那时我上五年级,辅导员叫我到校长办公室去“走一回”。因不知何事,我作好了最坏准备。可即便如此,站在校长面前,也是头晕眼花腿发软。校长告诉我们,叫我们来的目的是市里举办小学生作文大赛,学校推荐了我们几人去参赛。原来如此。
说起这所学校为什么叫实验小学,我想大概不仅指教学,它确实还有个很独特的地方,即小学只学五年,毕业后可直升旁边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师大附中,北京有名的“八大附中”之一。但这样的好事也有附带条件,即必须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俄语,一直学到五年级,通过了才可以。但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外语,学到三年级期末,各班都“涌现”出一批学外语不成的学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学校决定为这些学生单成立一个班,可以不学外语,但要上到六年级,并发了个通知,让拿回去征求家长意见。不过这并非强迫。因为学校在通知中又说,假如你的孩子虽然外语成绩在“劝退”之列,但如果家长和本人不想退,也可照准留在原班,只要未来考试通过。其实考试通过是句吓人的空话,根据后来的情况看,那些留下的没有一个考试没通过,而他们中不少人外语成绩比我还差。
且说我回到家把通知给父母一看,父母还在犹豫,但是祖父坚决不让学了。他对我父母说:“这孩子夜里作梦时还在背俄语单词,我看他就是学不会,别让他费那个劲儿了。”(我幼时和爷爷奶奶住一起)这样我就进了那个新组建的班。由于六年级时只剩下这一个班,就叫“六年级一班”。而当初那些同班同学,五年级一毕業,都直升师大附中。结果在中学时代,尽管我们同岁,但他们成为“六八届”,我们成为“六九届”。其后果是,“六八届”基本全部留城工作,“六九届”整锅端去上山下乡,人的命运真是不可测。
这所小学由于历史悠久,师资强、设备好,因而也就“理所当然”地集中了许多高级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孩子。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有一点给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尽管班里一些同学的父母地位非常高,一提名字众所周知,但直到“文革”前,没人知道他们的父母是谁。他们自己不说,老师更不说,学习、生活上也没有任何照顾,大家一律按成绩排前后,按品行得老师“欢心”。直到“文革”时,高干子女起来充当“红卫兵”,要亮身份以验证“根正苗红”,同学间才知道谁谁谁的父母是谁,谁谁谁的父母又是谁。有时还会发出惊讶,“原来他(她)老子是××呀!”
讲到这些同学,便不由想到那时高干们的一些情况。当时高干们的住处很讲究,凡是副部级以上的干部都住独立四合院,很大,一般都是一二进的大院子,有的还有假山、游廊。而司局级的干部则是几家住一个或几个二三进院落或住较为宽敞的宿舍单元楼。级别较高、住独立四合院的高干们家中一切设施及服务都由公家提供。我有一位关系较为亲密的同学,他父亲是个正部级干部,“文革”中他跟我说:“我们不怕抄家。家里那些桌椅板凳书柜书架,客厅里的沙发地毯,连那大鱼缸,全是公家的。就各人身上这几件衣服和这几块表是自己的。抄我们家,那叫公物还家。”确实,那时国家根据不同级别,为高干提供秘书、司机、保姆、炊事员、勤务员、警卫员等。但有一条也认真执行,即一旦高干去世,待遇全免,房子收回,家属住处重新安置,听说住单元楼较为普遍。所以那会儿高干子女们自己没有多少特殊化的感觉,只想在学习上出人头地。行文至此,忽然想起高干级别的区分。当时流传13级以上干部为高级干部,是不是呢?应该是,我有个证据,即当时我家里有一些作为内部阅读的《文史资料选编》,每一本上面都有图书馆工作人员用钢笔端端正正写的“限13级干部和副教授以上阅读”。由此可知高干确以13级为界,并可知当时的副教授也可折合成高干。这一点倒使我明白今日高校中教师的官本位其实由来已久。
那时高干子女们优越感并不突出的原因,除了上面说的居家条件只是“暂栖身”外,还有另一个原因,即工资的问题。干部们的工资与当时的教授和名人,比如各界民主人士相比,并不高。一位副部长的工资也不过200多元,而论级别差不多已是八九级。班里不少同学家里都是多子女,有些高干的夫人因各种原因并不工作。家里有四五个孩子,老家又有爹娘兄弟姐妹要赡养接济,干部们手中并不宽裕。因而即便是高干,生活也相当节俭。相传刘少奇一度因家里孩子多生活拮据,周总理还帮助过他。记得有一次几个同学到我家来玩,一个同学撩起另一个同学的外裤,让大家看他里面的毛裤以取笑,那个同学生气了,两人扭打到一起。原来那条毛裤用了赤橙青绿黄蓝紫不下十来种毛线拼成,而这位同学的父亲还是某大军区的一位副司令员。
实验小学最引人注目的是现在被列为文物的“红楼”。这座红楼全木质结构,估计也有近百年历史。我小学时代的五六年级即在这座楼二层最东头那间度过。回顾以往,记得较清楚的要算当时国家经济困难,一次老师们号召我们买过时的旧年历,用背面作演算纸。还有一次是老师们向我们推销人造棉的衣服,我们又都回家力劝父母购买,支援国家建设。受“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夸我好少年”歌曲的影响,有一个时期我每天上学放学都睁大眼睛在路上寻找“钢销儿”,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还真让我捡到了,而且是“大销儿”,伍分。我一溜小跑进了椿树派出所,把它交给警察叔叔,可他并没夸我好少年,只是收下完事儿,让我好失望。
还记得冬天每逢星期六,母亲下班都会给我和妹妹带回一串糖葫芦,那在当时对于小孩子来说可是非常诱人的食品。所以每到星期六看见母亲进家门的身影,我就仿佛看到她皮包边上插着用点心纸包着的糖葫芦,因为她从没让我们失望过。可某年冬天,我破天荒第一次看见她没拿回糖葫芦,而是从皮包中取出一本书,上边一幅图,是雷锋挎枪的形象,下面一行字——《雷锋日记》。翻过来,母亲还在扉页题了一行字——“送给小昕,愿你长大成为雷锋叔叔那样的人。”我心里非常失望。那时对孩子来说,精神食粮总不如物质食粮。我很顺从地接过来,翻了翻,放一边儿了,印象中没有看完,好像也看不大懂。
应该说,那时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除去各种队日活动,学校里还有许许多多课外兴趣小组,我报了两个,一个是射击小组,一个是气象小组。气象小组有个气象观测台,每天观测气象,就由我们负责。大家轮流观测,并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气象数据下面。有个同学叫蒋和平,另一个同学淘气,悄悄将他名字擦去,写上“蒋介石”。蒋和平不知道,同学们从那儿一路过,一瞧,“气象观测员——蒋介石”哈哈大笑,结果是蒋和平和那同学狠打了一架。
那时的教育和我们对教育的接受也挺有意思。我记得上三年级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我们中午在学校包伙,某天中饭吃的是云豆粥,米饭不多,上面有不少云豆和其他豆类。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喝不下去。这时,老师开口了,“你们要知道,毛主席周总理现在也和大家一块儿喝这粥。”就这一句话,大家把眼前的粥全喝下去了。毛主席周总理对我们的感召力就是这么大。毛泽东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八字题词仿佛是我們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标。
当然,也有很奇怪的事情。我从不吃青菜,到今天也是;可是却爱吃土豆,而且是酷爱。这都是小学一次阶级教育带来的。那是四年级时,老师叫我念一个反映美国劳苦大众悲惨生活的故事,是说一家失业工人吃晚饭。爸爸去垃圾箱里捡回几个土豆,妈妈洗了做好。端上饭桌后,爸爸妈妈当然不吃,哥哥姐姐只把土豆皮吃了,然后说吃饱了。再小一点的两个孩子只少少吃了几口,只剩下最小的弟弟妹妹狼吞虎咽。当然,我明白这故事是在提醒我们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时候,不要忘记世上还有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三分之二的受苦人。可我就是忍不住想,土豆怎么这么好吃啊!并由此爱上了土豆直到今天。
那时的教育真是严厉。一次全校学生做操,正巧环卫工人来淘茅房。有个女同学只微微捂了下鼻子,校长看见了,顿时勃然大怒,在操场上高声训话,足足二十多分钟。不过老师们组织活动时,也会“借权行事”。因为学生们的家长多少有些地位,组织活动就方便。比如班里有一位女同学的父亲是某坦克兵学校校长,我们班的春游就决定去参观坦克兵学校。车怎么解决呢?老师让我们回家向父母求援。还真有些家长就能调出客车来运载我们。不过值得说明的是,那时老师们借家长之力也是给同学们办事儿,从没有过借学生父母之势为自己谋利。
小学时记忆最深的一件事大概要属“十一”到天安门前参加游行队伍。当时学校从高年级各班挑了一些中小队长入选,我也在其中。还记得学校规定游行那天要穿白衬衫蓝裤子,还得八九成新。衬衫要漂白,裤子要笔挺。我倒有件新白衬衫,可没裤子。记得母亲特意请假早下班,带我去王府井新中国妇女儿童商店买了条蓝条绒裤子。国庆那天,我们少先队员的任务是每人手拿几个彩色气球,在最后的游行队伍通过广场后,听号令将手中气球一撒,朝前一跑,冲到金水桥前即可。那天我们站在天安门广场后半部,手里紧紧攥住几个五颜六色的气球,只听得前面由东向西穿过广场接受检阅的游行队伍不断发出阵阵口号和欢呼,可我们什么也看不见,急得有些不安分的同学直蹦高儿。终于,游行队伍全部通过广场,该我们放气球向前冲了。一声号令,大家一撒手,气球飞上天,我们欢呼着冲向金水桥。这时,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见毛泽东,不过他刚好招完手一转身,被身边一个小个女子搀向城楼后边,只见他一个背影,但也颇有幸福感。不幸福的是少先队员向前跑时推推撞撞,很多人的鞋被踩掉了,当时也没法儿捡。我也掉了只鞋,好在地上有不少被踩掉的鞋,随便捡了只,结果是一只布鞋,一只球鞋回的家。而且走了很长一段路才发现,原来两只鞋都是左脚。
天安门广场,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地方。记忆最深的是,每年清明节,学校都组织少先队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为烈士扫墓,进行革命教育。因此每到清明,我们总是服装齐整,以校旗和班旗为引导,浩浩荡荡地从学校出发,走到广场。在学校鼓乐队的鼓号齐鸣中,在纪念碑前献花、致哀、敬礼,然后高唱革命歌曲,如有一首是:“在波浪滔滔的赣江旁,有方志敏同志战斗过的山岗。在白雪皑皑的森林里,有杨靖宇同志住过的茅草房。多少先烈,多少英雄的战士……为了人民永远的幸福,他们的鲜血洒在革命道路上。”当时那种情形,确实激动人心,并使我很小就对庄严、肃穆、神圣以及使命感有比较具体深切的感觉。
今天,当思潮回到过去,仍对那时有留恋的感觉。当时是用革命的理想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来教育下一代,而理想和浪漫的结合,则是对英雄和英雄主义的崇拜。所以我觉得在那些年代流行的我国歌曲和苏联歌曲以及书刊杂志中,凝聚着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饱含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讴歌民族精神,祖国至上。成为英雄,创功立业,是所有少年的共同梦想。在这样的氛围里,世间一切美好事物无不高昂着英雄主义的主旋律。理想、爱情、友谊都是革命的产物,而革命的核心,则处处激荡着英雄主义的风雷。而英雄,则是一个最完美最崇高的人格体现。
所以,到现在我也觉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不能没有对英雄的崇拜,不能没有对英雄的歌唱。正如大自然中不能没有高山,没有大海,原野中不能没有松柏,江河中不能没有磐石,天空中不能没有雷鸣电闪,大地上不能没有虎啸龙吟。
而英雄们的作为就是为祖国为人民前赴后继抛头洒血,如疾风暴雨般奋勇向前,就如当时那歌曲中所唱“像那大江的流水,一浪一浪向前进,像那高空的长风,一阵一阵吹不断。我们高举革命的火把,一代一代一代一代向下传……”并在这前行的路上,锤炼意志,培养毅力,坚定信念,以成就梦想。
如今,俱往矣,世上没有恒久不变的事物。但恒久不变的有一点:那就是小学时代铸就的精神追求,仍将代代相传!
我的第一次科学尝试作文 篇4
我们先来到了一楼,这里有游戏,有知识。在这里我知道了,如果一棵树被砍断的话,树桩上有几个圆圈,这棵树就有几岁,就是树的年轮;我还通过触摸电脑,认识了好多小动物,玩了好多游戏,锻炼了我的反应速度。我还体验了声控喷泉,只要对着那个按钮大声一吼,小鱼的嘴里就会根据声音的大小,喷出高低不同的水流。这里还能亲身体验灭火呢,让我明白了,灭火的时候要从火苗的根部浇水,这样才能把火灭掉。真是太好玩儿了。
妈妈又带我去了二楼和三楼,那里都是一些很深奥的科学,我都不太明白。什么电磁学、力学、声学、数学、化学、科技与生活等等,太多了。妈妈告诉我,这些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都会慢慢学到,现在不明白也没关系啊。我决定以后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尝试,努力学习,不断去发现、了解那些神奇、有趣的科学现象。
初中作文我的第一次科学尝试 篇5
第一步,做风车。我把牛皮纸剪成正方形,对角折两下,沿着折痕剪开一多半,再用胶水把每片的一角粘到中心,把扇叶再固定在小电机上,一个简易的风车就做好了。第二步,拼接基本电路。用电子积木中的电池、发光二极管、开关、导线等拼成了一个简单电路,打开开关,发光二极管就亮了起来!第三步,验证风力、太阳发电。怎样验证太阳能、风力能够发电呢?我就向爸爸请教。在爸爸的配合下,我把风车与电表连接起来,用吹风机对着风车的扇叶吹风,扇叶迅速地转了起来,但是电表上的指针却纹丝不动,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风不会发电啊?在我感到很疑惑时,爸爸不动声色地对我说:“电流有正负极之分,你可能装反了,换一下再试试。”我恍然大悟,赶快把电线调换下位置,这一次,扇叶一转起来电表上的指针就摆动了;把风力调大一点,指针摆动就大一些。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我们把电表与太阳能电池板也连接起来进行实验,用台灯的灯泡对着电池板一照,电表指针就摆动了,电池板离灯泡越近,指针摆动的角度就越大。第四步,组装连续供电简易装置。我把风车、太阳能电池板以及电表、开关等元件用导线分别连接到基本电路上,经过反复尝试和爸爸的协助,终于拼成了一个用太阳能、风力连续供电的一个简易装置。
连续供电原理:有风、有太阳或者两者都有的时候,风力、太阳能发的电就一部分给发光二极管供电,让其亮起来;另一部分就储存到蓄电池里。在既没有风,又没有太阳的时候,蓄电池就可以给发光二极管供电,也能够让其亮起来。这样,无论天气好坏、无论有风无风,都能保证发光二级管亮起来,实现了连续供电。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的优秀作文 篇6
放假期间,我和哥哥一起玩,看到科学书上有一个用气球做动力的科学尝试。我们想做出来一定会很有趣,一拍即合,开始动手吧。
首先,准备好科学学具里的拼装小车,再找来一只气球和橡皮筋。我们按着说明书将小车拼装起来,然后把气球固定在小车的尾部,并且用橡皮筋将气球嘴部半封住,一切都准备就绪了。我们将气球吹足气,轻轻地把小车放在地板上,只见小车带着撒气的气球慢慢地动了起来。我们高兴得欢呼起来“啊,成功了,成功了!”可是,小车是怎么动起来的呢?我们又将气球吹好,然后仔细观察起来,原来是气球将气慢慢排出反推着小车向前行进。
这次实验的原理就是小车用气球的排气做动力,反推小车前进,是动力的反作用,经查阅资料这个原理与火箭的原理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觉得学科学真是太有趣了。
我的科学教育情结 篇7
一、从科学的实用价值出发, 选择了专业方向并热爱上了科学教育事业
从小开始, 我对科学的兴趣就比较广泛。进入高三时, 从科技资料上得知, 美国人完成了叶绿素的人工合成。此时我国正闹灾荒, 我天真地以为人工合成叶绿素能为工业化生产粮食开辟前景, 便决定报考北大生物系的六年制本科。但是没过多久, 我从事科学研究的美梦就被“文化大革命”彻底粉碎了。
毕业后, 我作为“修正主义苗子”被分配到浙江省丽水地区云和县。上面规定只能分到县以下单位, 于是我又从县城步行40多里翻越一座大山, 渡过瓯江来到大源公社。这个公社方圆百里, 却只有4 000余人。不通公路, 没有电灯, 需要自己种菜, 甚至没有粮站。在一座泥土垒成的房子里, 面对8名小学附设初中班的学生, 我开始了教学生涯。我深知当时条件下他们只有掌握科学知识才能摆脱贫困, 于是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自己动手制作科学实验器具, 带领学生与农民一起测量规划山地、水渠和电站。
1974年8月, 我调到温州师专平阳分校数理科任教物理。幸好自己在北大学过2年的高等数学和物理, 再去学了拖拉机和电工, 加上努力钻研, 总算在数理教研组站稳了脚跟, 后来还担任了数理科教研组长。
1978年, 温州师范学院筹建, 从各县抽调优秀教师。经过上级部门的考察后, 我进入温州师范学院生物科。1980年, 因高考要恢复考生物, 组织决定让我回到地区教育局教研室任生物教研员。走马上任, 到各县听了几十节课后, 发现农村生物教师的基础十分差, 于是从1981年开始, 我在教育学院筹建了生物教育专业, 在5年里, 我们办了2期短训班、2期高师函授班、1期面向全省的高师脱产班, 同时还为温州市的老教师举办现代生物化学及遗传进化系列讲座, 为温州及兄弟地市培养了一批生物教学骨干。
从科学的实用价值出发, 我热爱上了科学教育事业。大家也看到了我的成绩, 1983年我被浙江省教育厅破格晋升为高校讲师, 还被评为1985年度温州市劳动模范。
二、从对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重要性的认识出发, 投身综合科学课程改革
1988年, 浙江省启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决定在初中开设综合科学课程, 引起了教育界的争议。我当时在温州中学任校长, 得知此事后很感兴趣。一是感到我们的科学教育效率不高, 难以培养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才。特别是1983年, 我受邀在温州电大任教自然科学史。在讲课过程中一个问题经常触动我的神经:中国有灿烂的古代文化, 但当近代自然科学崛起时, 仍能有一席之地的只有中医药学。我认为这是由于我们对自然现象的研究缺乏理性思维, 不善于将经验上升为理论, 更难以将个别的概念、命题综合成逻辑体系, 从而创建新学科。因此, 我国与世界科技的差距, 除了实验条件、管理体制等落后外,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人的思维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促进人的发展, 我们必须让学生从小就懂得科学方法, 学会科学思维。二是觉得当时的科学课程缺乏科学精神教育, 而这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 江青带“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到北大来煽风点火。他们约见了我, 要我谈谈对运动的看法。在我说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后, 江青和康生让我到全校师生员工大会上去讲。我对他们说, 作为向领导汇报思想, 我可以随意谈, 但到那样的场合讲, 我觉得自己的准备不够, 一些观点的证据尚不充分, 思考也不够深入。后来一些知情者都说我当时作为20刚出头的学生, 能回绝这样的诱惑真是不容易。但我知道正是严谨、求实、平等交流这些科学精神救了我, 使我不致头脑发热。这个亲身经历使我认识到在科学教育中, 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与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同等重要, 而综合科学课程正是在前一方面优于分科课程。三是1987年, 我曾随温州教育代表团赴日本考察基础教育, 对日本的教育现代化深感震撼, 知道为了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初中实施综合科学课程已成为国际上的改革潮流。
总之, 从自己多年的经历中, 我深切体会到课程现代化是教育改革的根本, 没有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课程, 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因此, 尽管很多人劝我,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总是无功而返、苦海无边, 我还是决意一试, 接过了浙江省自然科学课程主编的重担。由于一些人对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不理解, 社会压力很大, 课程改革试验也几次面临下马的危险。在最困难的时候, 我只能鼓励同伴:“我们的工作代表了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 即使被否定了, 10年后会有人重新发现我们的工作, 在我们的基础上接着干。”在国家教委、省委、省政府、各级教委领导和有关专家以及广大校长教师的支持下, 自然科学课程改革终于取得了初步成功, 成为国内第一套通过国家审定、在一个省范围使用的综合科学课程, 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自然科学课程第一次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总目标, 当时我们对其中教育理念变化的认识是从“掌握科学” (即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为“理解科学” (即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以及对科学·技术·社会的理解) 。这也反映出我主要是从对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重要性的认识出发, 才投身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对我的工作, 组织和教育界同仁给予了充分肯定。1994年我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 从1999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1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三、从第一代综合科学课程的不足出发, 参与主持国家科学课程改革
在对浙江省的自然科学课程开发过程进行总结时, 我有以下认识: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困难不在学生, 而在课程编制、教师和教学管理。从我国的现实出发, 初中实施综合科学课程的正确策略应该是分步到位, 即在开始时课程结构只能以知识体系为主, 虽然它也要重视能力的培养, 因为编写人员和教师都不能逾越学科知识统摄这一难关。这个课程策略使综合科学课程在浙江省取得了成功。但是浙江省的这个成功是初步的, 可以称之为第一代综合科学课程。
那么, 第二代综合科学课程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正在我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时, 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第八次课程改革启动了。1999年1月, 我受聘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专家, 2000年担任国家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研制组副组长。我认为, 从科学文化的角度看素质教育, 就是要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此外, 我还认为第二代综合科学课程在内容上应当具有以下特点。首先, 它的设计要关注自然科学各分支学科的统一性, 引导学生逐步领悟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是一个具有统一性的系统。为此, 必须构建跨学科的内容结构体系。
其次, 要重视通过科学探究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我认为在近代科学建立时, 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经验材料的基本方法, 归纳是广泛使用的整理经验材料的一般科学方法。但是, 科学史上还存在另一种方法论模式, 就是“问题—假设—检验—表达”, 我们可简称为“假设—检验”模式。而且在20世纪的科学发展中, 它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方法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此注意不够, 才会出现对孟德尔遗传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等进行批判的笑话。本次课程改革提倡探究, 实际上就是要对这种模式给以肯定。所以, 提倡探究, 就是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认识模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再者, 科学是知识与探究过程、方法的统一体。科学既是一个知识体系, 又是一个探究过程。知识与探究二者之间是互为前提、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
最后, 关注对科学本质的教育, 是当前的一种国际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对科学的本质,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例如, 从科学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出发,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出发,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理论的预见能力;从科学的内容出发, 科学的本质是具有真理性、系统性、可验证性 (可重复性) 、发展性和批判性的知识体系;从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出发, 科学的本质是探究。
这些观点得到大家的肯定, 2001年标准 (实验稿) 由教育部颁发。随后, 我参与主持标准解读的编写, 并被教育部聘为国家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中、小学科学教材审查委员, 负责国家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 (3—9年级) 科学教材的评审。之后, 我又参与了标准修订, 修订后的标准于2012年由教育部颁发。2002年, 我被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聘为兼职教授, 2009年当选为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
四、从探究的文化价值出发, 思考科学课程的本土化
正当我们在科学课程中大力提倡探究时, 2002年发生了清华大学学生的伤熊事件。这个学生在生活中产生了一个问题:把酸倒进熊的嘴里, 它会怎样?于是他买了盐酸和动物园门票, 实施了这个探究计划, 结果受到了人们的一致谴责。这件事引起我的思考:按中国传统的行为规范, 它不会发生, 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类似事件在西方国家一般也不会发生, 因为他们有宗教的博爱精神, 还有深入人心的动物保护法规。可见, 探究在文化上有其片面性, 我们在提倡探究、努力实现人文精神科学化的同时, 还需实现科学精神的人文化。
历史告诉我们,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家, 在历史的每一个重要的关头, 发生的每一个重大社会变革, 都不能不面对这个悠久的传统。而且中华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见长, 任何先进文化, 都应该能够被中华文化同化。正是基于这种认识, 我提出了科学课程本土化的问题。
我认为, 自然科学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古代有一些原创性的思想, 集中反映在对天人关系的探究上。在古代典籍中, 对天人关系的研究形成了“天人之分”“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天人合一”等观点。
首先是对待自然的态度。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不信神的, 《论语·八佾》中说:“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就是说, 神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法家的荀子则在《天论》中提出, 要“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 从而成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认为自然与人各有其责, 主张人与自然相分的学者。
对明确“天人之分”后, 应该如何认识自然和利用、改造自然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持“赞天地之化育”和“与天地参”的观点。《四书·中庸》写道:“惟天下至诚, 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谓“天地之化育”指自然界所衍生、演化、培养的万物。对自然万物, 我们要认识, 但态度是“赞”, 具有审美的意蕴。在现代社会, 人们对自然已普遍用爱欲代替征服欲, 将自然作为美的对象来欣赏, 作为与人平等之物来爱护。因此, 科学课程应当从这样的观念出发, 教育学生以“赞天地之化育”的立场去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至于“与天地参”, 荀子在《天论》中明确指出了它的含义及其对人类的意义:“天有其时, 地有其财, 人有其治, 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 而愿其所参, 则惑矣!”就是说, 自然有其规律, 如果不能掌握自然规律, 又想利用自然, 那是不可能的。从现代观念理解, 就是人既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也不能听任自然的摆布和支配。人类可以也应当认识、掌握、运用自然规律, 以保持、发展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谐关系。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 中华传统文化认为是“天人合一”。从历史上看,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人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敬畏自然到利用自然, 直至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到20世纪末终于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既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又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思想的回应。我们可以用现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扬弃“天人合一”思想, 作为科学课程的基本科学理念。
2011年4月, 马来西亚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课程局邀请我担任他们的初中科学教材主编。他们希望马来西亚华人后裔使用的科学教材, 既要传授科学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又要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教材编写已于当年8月启动, 将于2014年1月起在马来西亚所有华文中学使用。
我的第一次出走 篇8
小时候,我一直被寄养在外婆家。
有一次,亲戚给外婆家送来许多螃蟹。贪嘴的我从螃蟹一下锅就坐在饭桌旁,一直吃到所有人都离开饭桌了还意犹未尽。舅舅开我的玩笑说:“行呀,你这陪客的功夫挺到家的嘛!”客人们一下子哄笑起来。连外婆也在跟着笑。没有人注意到我小小的自尊心已膨胀成一个大气球,在他们的笑声中濒临爆裂。爆裂的结果是,我义无反顾地下定决心从外婆家出走,生平第一次只身踏上了回家的路。
从外婆家到我家大约有十四五里的样子,一半的路程要走在一条名叫龙河的小河堤上,另一半则要走在棋盘一样整齐排列的对虾塘的堤坝上。总之,沿途处处都是水,充满了诱惑,又布满了危险。
那时三伏刚过,午后的太阳把河堤上的土烤得冒起了烟,龙河里的水清冽得诱人,一群孩子正在水里嬉戏打闹。看到他们,我走不动了。外婆平日里是绝对不允许我下水的,可是那天……
我在水里尽情地疯了一两个小时才上岸赶路。经过对虾塘的时候,免不了又和钓鱼摸虾的孩子们玩上一会儿,和路边的蝴蝶蜜蜂逗上一阵。直到天快黑了,我才消消停停地进了家门。
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成功地回家,妈妈明显地有点惊喜,赶紧问我外婆知不知道我回家的事,我含含糊糊地说声知道,就饿虎扑食般扑向了饭桌。
外婆把镇上的几条街喊遍了,仍不见我的踪影,一家人立即陷入了恐慌。外婆瘫倒在地,站不起来,哆哆嗦嗦地命令舅舅和邻居家的几个小伙子带上网沿龙河去打捞,命令二姨到6里之外爸爸教书的学校里找爸爸,命令三姨飞跑到我家看看我有没有回家。
“那时候哪里有电话呀,就是自行车全镇也只有两三辆。”妈妈说。
舅舅和那帮小伙子到了龙河边,也不知怎么那么巧,头一网下去真的就捞上来一个小孩。我那17岁的舅舅吓得一头栽进了水里,怎么也爬不上来了。邻居一看不是我,赶紧一边掐舅舅的人中,一边抢救那个小孩。
外婆在家听说河里捞上来个小孩,一下子昏了过去。
爸爸骑着好不容易借来的自行车,载着二姨回来。看到河堤上围满了人,便重重地摔倒在路上,血“唰”地从头上流了下来。得知并不是我,他立刻跳起来,飞一般往家里骑去。
快到家的时候,爸爸追上了跑得筋疲力尽的三姨。不知道是爸爸骑车太生疏的原因,还是心里太慌张,短短的一段路,他不知摔了多少跤。
一进家门,看到我正和哥哥、弟弟没心没肺地打闹,三姨哇地一声哭起来。她完全忘记自己从来没有骑过车,抢过爸爸手里的自行车,摇摇晃晃骑上就跑,一直骑到了家。听外婆说,三姨就是这样奇迹般地学会了骑自行车。
我大概猜出是怎么回事,蹩到了门口不敢吱气。爸爸脸上带着一种我从没有见过的很奇怪的笑容,慢慢地走到我的身边,伸出手摩挲着我的短发,反复地说着同一句话:“你回来了呀,回来了呀……”爸爸的神情吓坏了妈妈,妈妈抱着他的胳膊一个劲儿哭。好长时间爸爸才恢复正常,妈妈忙着安慰爸爸,倒把打我的事给忘记了。
晚上,妈妈到外婆家去了。爸爸一夜没有睡,就坐在屋里喝茶。觉得热了,就拿出凉席铺在院子里,把我们兄弟三人一个个抱出来躺好,自己坐在旁边为我们赶蚊子。觉得露水凉了,又把我们一个个抱回屋放在床上,自己再坐在旁边喝茶。就这样反反复复地抱来抱去,直到东方已白。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作文 篇9
一、制作材料:
塑料吸管1根,橡皮泥,塑料饮料瓶1只,铅画纸。
二、制作方法
1、按图一取一根内径约4mm的吸管,将它的一端用小团橡皮泥塞住,然后用小锥子在它的前后两侧各钻一行小孔,孔与孔之间约5mmi。在钻孔时,将锥子向被塞橡皮泥那端倾斜一点,所有小孔都形成同一角度。
2、将饮料瓶瓶盖取下,在瓶盖中心钻个比型料吸管直径略小的圆孔,将吸管的另一端紧紧插进圆扎,管周用石蜡密封。
3、按图二将带吸管的瓶盖旋紧在饮料瓶上,再用铅画纸做一个比吸管直径略粗,高约30mm的纸管(可以将纸绕在比吸管略粗的筷子上,接头处用胶水粘好),套在吸管上。再用一张轻纸,对折后画一只小猴,剪下成两只小猴,涂色后将两只小猴身体对贴,双腿分开粘到纸管上。用同样的方法,将铅画纸对折后,在上面画上树冠,沿轮廓线剪下,涂色后对粘在吸管上端,此玩具就完成了。
三、玩法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初中作文 篇10
今天,我在同步作文中看到这样的一篇作文,说是蜡烛在水中仍可以继续燃烧,我一看,就觉得这是不可能的,水火不相容,火碰到水怎么可能不会熄灭呢?于是,我做了一次实验。
吃晚饭后,我飞快地准备好一切材料工具,透明玻璃杯,蜡烛,水。我半信半疑地将蜡烛放进杯里,灌进半杯水。接着,我将蜡烛点着了。三十分钟过去了,蜡烛也烧了差不多一半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几乎连眼睛都没眨一下,盯着玻璃杯,看着蜡烛爷爷留眼泪,不知它是在悲伤的哭泣,还是喜悦地留流泪。啊!我快等不及了,现在我越来越相信这个事实,蜡烛爷爷,加油,我会默默地为你祝福,愿您成功!
近了,近了!蜡烛爷爷可能就要成功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着。不一会儿,蜡烛爷爷真的比水平线低了,这就证明,我成功了!等蜡烛爷爷差不多完全烧完的时候,我就把它的“定时炸弹导火线”——火给吹灭了,因为我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它为实验而牺牲。我把蜡烛爷爷捧在我的手心上的时候,看见它浸在水里的“大衣”——蜡烛筒竟然毫发无损,这究竟是怎么一会事呢?
我立即把蜡烛爷爷放在桌上,然后以火箭似的速度冲上二楼,打开电脑,一查,许多答案纷纷地出现在我的眼里。原来,蜡烛燃烧的时候已经把它里面给烧热了,而水是冷的,两者一相碰,那外面那层石蜡就会被冷却,而不会继续燃烧。蜡烛中心的石蜡由于有外层的石蜡挡住,水就不会灌进来,这样就可以继续燃烧了。等中心的石蜡完全烧完后,火苗就会自动熄灭,但外面的那层石蜡仍会在。
通过这次试验,我终于知道了,我们做事情不能随波逐流,要经过自己的试验,才能确定这件事是否正确。
我的第一次婚礼 篇11
我们是在大学一年级接受广播电台访问时认识的。回到学校,我请她上福利社,送她一本我编的《文苑》杂志,还为她买了一瓶新出的“大使”饮料。
这种饮料有点牙膏的味道,但我们喝得挺带劲。因为别的同学都不怎么爱喝,所以福利社后来只要见我和她走进去,就推销“大使”。剩下的“大使”,全被我们包办了。
饮料从夏天喝到冬天,而我们呈现出天愈冷感情愈热的趋势。古时言情小说描绘的那些红叶上题诗或跳过墙约会的场面,我们全经历了。在那个保守的时代,我们是最先搂着腰走进校门的。
我们一起搞“朗诵诗”,我是“男独诵”,她是“女独诵”;一起同台演戏,我当男主角,她当女主角。只是,我演小太保,她演大家闺秀。
在现实生活里,自从我们谈恋爱,她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我的成绩反而略有上升。大概因为她总坐在桌边陪我作画、聊天,我一边聊、一边画,画得特别好,而她却不能一边聊、一边读书。
她的老爸、老妈或许听说她认识了我这么一个美术系的穷小子,也没特别紧张。在我们上大三的那年春天,听说我们想结婚,她家里闹了地震。
我后来常想,要是我的孩子,大学才念到一半突然要结婚,只怕听到消息后,我也要头晕。
我的岳父对女儿斩钉截铁地说:“不行!”
我的岳母对她说:“如果不好好念书,就去爸爸公司做事。”
我问她:“你听谁的?”
“听你的!”她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于是,那年春天5月10号的清早,我匆匆忙忙地赶去学校,筹备婚礼。只记得当天是素描课,教室外头几棵大树,映出一片绿。我迟到了,同学都开始画了。
“谁带印章了?”一进门,我就喊。那时候师大学生每月领公费,常把私章带在身上。
有两个同学举手。
“走!”我说,“帮帮忙,帮我到地方法院公证处盖章,当婚礼‘见证人’。”
哗啦一下子,教室里的同学纷纷把画架推倒,发出轰然巨响,权当是结婚礼炮。因为大家都跟着我去法院了,我们的老师徐宝琳,为此被系主任骂了一顿。
上午在法院申请书上盖好章,我带她去买了件短短的蓝色洋装,又把自己“塞进”黑西装里,梳了头,搽了不少发蜡,再去银楼买了两只细细的白金戒指。
下午公证时,大约有七八对新人一起行嘉礼。同学来了一大帮,手上抱着花,全是从花园里“借来的”。
我在重庆南路上看到一个背着照相机的男人,问对方:“有没有底片?”听说还剩几张,于是请他帮忙,为我们按了三次快门。婚照十分精彩,尤其我的小黑西装,配黑框眼镜和有棱有角的发型,十分有“后现代主义”范儿。
我领到了结婚证书,跟太太一起回门,拜见岳父母大人。
至今,我仍然记得岳父气得绕着沙发走。我现在常盯着小女儿看,心想:要是换成我作岳父,恐怕情况会热闹得多。闺女啊,你将来可别跟你妈看齐。
骨肉总是骨肉。隔些天,我老娘跟我舅舅出面,先把我们小两口或真或假地骂了一顿,接着去我岳父那里赔罪。两家商定日子,转年元月二号,再办一场盛大的婚礼。
第二次的场面自然不同。在中山北路的红宝石餐厅,开数十桌宴席。由诗坛大佬左曙萍先生证婚,请师大喷泉诗社的朗诵队献诗。请帖用西卡纸烫金,外加红色丝带,期间,新娘换了3件旗袍亮相。
虽然结婚的只是两个大四学生,但是系里的老师全到了。林玉山老师、喻仲林老师、胡念祖老师,给我们送了画。穷哈哈的同学们,也都掏出红包。大家表面上说我这第二次结婚够体面,而私下则竖起大拇指:“够大胆!”
多年后,当我的学生结婚时,我一定送上一幅画。
多年后,当我的儿子带女朋友回家,我很少表示意见;当上小学的女儿带小男生回家,我心跳加速。
如今,岳父母跟我们同住,成了真正的一家人。每次岳父绕过沙发,我心都一惊,想起当年那一幕。
一次成功的公益行动实验 篇12
2010年11月30日,倒计时最后一天。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五省区共92150户灾民,每户获得善款2000元。而此次庞大的公益活动之后,是一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在6个月之内,让西南五省区9万多户农民都拿到曹德旺父子的2亿元捐款,差错率低于1%,管理费用不超过善款总额的3%。1月12日,第三方评估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非盈利组织研究所以及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审计报告:此次捐助达到了预期要求。
曹德旺顺利捐出两亿,中国扶贫基金会也证明了自己的公信力。在公益界人士看来,这更像是一位企业家挑战行政主导的公益行动的实验。按照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何道峰的话说,“这是企业的公益问责。”
2010年5月,曹德旺、曹晖父子以个人名义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向云南、广西、贵州、重庆和四川五省区市贫困家庭捐赠善款2亿元,创下国内最大的一次性个人捐赠最高纪录。5月4日,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亲自来到福建,与曹德旺签署了一份协议。这份协议包括:资助92510户灾民,每户2000元,在当年11月30日前,分布在五省区市的农户要足额收到善款,否则曹氏父子将收回这笔捐助。
“我仔细阅读了协议书,他(曹德旺)对基金会如何执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不是把钱捐出来就算了,还要选择有执行能力的机构去执行,而且亲自参与执行过程,对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当日的会议上,段应碧评价说。
面对这样的协议书,段应碧自己心头有点打鼓。将2亿元发到近十万个农户,从五个省市区选出真正有困难的受灾户,同时怎样保证这些钱不被截留,能够直接送到这些农户的手上,成为基金会必须考虑的问题。
2010年5月21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在武定县狮山镇前山村调研时,问及该村村民小组组长:“如果我们给你们26户资助名额,可是你们村有30户人,该怎么办?”
组长答曰:“首先我自己不要,然后再动员3个老党员、老干部不要,剩下的26户都给”。工作人员再问:“如果只给15户人,而且不允许你们拿到钱后又私下平分,该怎么办?”。组长沉默片刻答曰:“这钱我们不要了”,理由是“不好分,得罪人”。
最后,基金会在方案中决定,农户家里有人拿工资的不给,家庭年收入超过当地平均水平的不给,按照这些标准,村里有多少符合的就资助多少。
此外,基金会决定,“不让地方政府碰到钱”,直接从扶贫基金会打入老百姓账户中。这一设计,在地方政府中引发争论。比如当地提出希望先把钱打到省信用社,再发给农户。最后基金会没同意。“如果信用社过账,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什么动机,哪怕滞留几天,这么大笔费用,难说不会出现问题。”一位基金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最后,扶贫基金会坚持要把钱直接打给农户,为每家直接办理存折,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基金会的工作量骤然上升。
双方协议规定,项目完成日期为2010年11月30日,项目管理费3%,按照总额计算,管理费用不超过600万。基金会制定了详细预算,严格控制成本。
“慈善项目管理费,法律上规定一般是不超过10%,3%的规定过于严格,对于其他项目来说没有借鉴意义。基金会接这一单就是为了声誉,要做出品牌,因为企业家向基金会挑战。”长期关注慈善事业的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认为。
民间社会如何推动强势政府的透明与问责,这个项目提供了启示。曹德旺两亿善款顺利捐出,提供了社会各部门协同提供公益服务的案例。扶贫基金会在报告中认为,通过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合作,促进政府透明,提高效率,这是三方共赢的合作而社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一直跟踪这个项目的杨团则认为,这个项目最重要的是展示了透明度和公信力。“扶贫基金会敢于用最好的策划,和包括志愿者的全体努力,在非常苛刻条件下接受挑战,而且做得很出色。”这再次向社会证明,中国存在着值得信任的公益组织。”何道峰说。
我的第一次科学实验的作文 篇13
“呯!”地一声,颜料板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后空翻后,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里面五颜六色的颜料混搭在一块,像一幅意味深长的抽象画。
事情还要从那天上午说起,那时我九岁,当时不知道脑子里是否灵感突现,非要画油画,在白纸上点上几笔,转俩圈,玩的不亦乐乎。由于太投入,失手就将颜料板打翻在地。我对着突如其来的意外感到不知所措,这就叫乐极生悲。不经意间,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幅“图画”更像是一幅“地图”,每两块“大陆”的“边境”处的颜色都不太一样,这时怎么回事?我静下心来,坐在地上,开始思考,会不会是两种颜料加在一起会变成一种新的颜色?比如说这块蓝色与那块红色之间有一片淡淡的紫色,好吧,现试验一下,证明我的想法是对是错。哈,我可真是太聪明了!
刚才的忧郁瞬间消失,说干就干,我爬了起来,清理了一下地上的颜料就开始证明我的发现,挤一点黄颜色颜料,挤一点蓝颜色,拿笔搅合一下,哇!奇迹呀!竟然成了绿色。来一点黑色,来一点黄色,咦?怎么还是黑色……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傍晚,可是我依然孜孜不倦地调配着颜料,直到把颜料用光了才收手,通过试验,我发现,我的想法并不完全正确,有些颜色加在一起并没有变化,好像只有几个固定的颜色才可以混搭成别的颜色。
有困难,找电脑。上网一搜,知道了。原来只有那些颜料可以两个相加得到新的颜色,而那正是传说中的“三原色”,其实红、黄、蓝三种纯正的颜色属于原生颜色是不可“盗版”的,三种颜色按不同比例组合可以得到除白色以外的其它颜色,比如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红+黄+蓝=黑等。
我的第一次科学实验的作文 篇14
课题:我的一次科学尝试
教学目的:
1、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把过程写具体,突出重点部分。
2、写出自己在实验智能光的真实体会。
教学重点:能有条理、具体地把实验的过程叙述出来。
教学难点:谈谈自己从试验中所受到的启发或真实体会。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1、教师导言:
同学们,你们是21世纪的少年,你们生活在科技时代,到今天为止,我们祖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你们可曾想过,这傲人的成绩背后饱含了多少艰辛,经历了多少失败啊?!今天,让我们也来当一回科学家,一起跟着老师去探索科学的奥秘,感受科学神奇的魅力。
2、揭题:这节课,我们就以“我的一次科学尝试”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3、板书习作主题:我的一次科学尝试
二、做实验
实验材料:一个玻璃杯,一瓶醋、一瓶洗洁精、一把勺子、一包小苏打、一张报纸。
实验步骤:
1、首先往杯子里倒入一些小苏打,再倒入一些洗洁精,然后把报纸垫在玻璃杯下。
2、往杯里加醋,直至产生泡沫。
三、揭示实验原理,按体会
1、师问:为什么会产生泡沫?
2、师揭示原理:小苏打与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泡沫,就像汽水一样,摇一摇也会产生一些泡沫,洗洁精起了催化作用。
3、教师边揭示原理边板书:
小苏打+醋产生泡沫1
我们动手的能力,真是两全其美。
四、习作指导
1、过渡谈话:刚才同学们认真观察了老师所做的实验,那么我们怎样把实验的过程有条理、具体地记录下来呢?
2、引导学生回忆刚才实验的过程,教师总结谈话,并板书:时间、地点、人物 实验前实验名称、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实验时 听到、看到、想到揭示实验原理 实验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口语交际
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及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提醒学生不仅描述自己的想法,还要把其他同学的动作、语言、神态也具体描述出来,包括老师的语言也应写上。
六、阅读感悟
同学们,我们仔细看看这篇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把实验的过程写具体的?(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读一读。)
七、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应多注意写作顺序,做到有条理,写出自己的体会。重点抓住实验过程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写具体。
八、写好开头和结尾。精彩开头:
1、提出问题,设置悬念。
“纸能托住水!”这句话不可思议吧?一张普通上午纸竟能托住一杯水。
2、情景式开头:
“哎哟!”我关了电脑,走了出来,发现在餐桌上放着几块海棉和几个盒子。
3、一般方式开头:
今天,上的是一堂实验作文课,也可以说是一堂神奇的课。在这节课上,精彩结尾
1、从实验中得到启示。
而我在这堂课中也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我们懂科学,会用科学,你身
2、谈谈体会,表达情感。
啊!这次的科学实验太有趣了,这不仅让我尝到成功的甜头,同时也激励着
九、当堂写作
十、课外活动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妈妈走出来说:“今天就用这些东西做这次小实验!”
我看到了许多不同寻常的现象。
边的每样东西都能创造奇迹。
我要多去探索科学。我永远也忘不了这次有趣的科学实验。
教师把一些小实验的方法告诉学生,让学生回家后亲自动手尝试。如“纸锅烧水”、“做彩虹”、“会跳舞的硬币”等,并要求学生把实验的过程及产生的现象记录下来。
附:实验2
步骤:用力捏鸡蛋,并在竖着的四个鸡蛋上面放上厚厚的书本。实验结果:鸡蛋安然无恙
实验原理:鸡蛋壳的两端是拱形的,连接两端的弧线距离相等,所以鸡蛋壳经
得住重物对它的压力。横放着的鸡蛋由于两端的弧线距离不相等,所以用劲一捏就会破碎。隋朝的石匠李春就是根据拱形耐压性强的原理设计出了赵州桥。(根据情况,如果时间允许就连做两个小实验。)
例文1:
科学实验——《会吐泡的鸡蛋》 星期五的下午第三节的语文课,老师以第三单元的作文为题,开展了一次“科学真神奇”的活动。大家都一一准备好材料,其中只有五个同学参加,分别表演:《仰游的针》,《鸡蛋浮起来了》,《纸托杯中水》,《鸡蛋起泡》,和《烧不着的手帕》,其中我最熟悉的是《鸡蛋起泡》了。(因为这个实验是我做的)
首先准备材料有:鸡蛋,杯子和醋。准备完毕,开始做实验啦!首先把醋倒入杯中,然后再把鸡蛋放入醋里,泡过一段时间后,鸡蛋就慢慢的“吹”起了泡泡,好像小孩在水里吹泡泡。又像在说:“真好玩。”
当鸡蛋起泡时,原本端正的坐着的同学,一眨眼就“飞”了上来。“呀!真的起泡了。”同学们一边看一边议论纷
纷。我就拿起杯中那个冒泡的鸡蛋给同学看了看„„
表演完后,老师让我说原理,而我顿时语塞了,不知该如何是好,我也只能用求助的目光左顾右盼。最后还是断断续续的说了一句:“原理是„„因为„„蛋壳中„„含有„„钙„„就和醋„„泡过后就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真正的原理是:鸡蛋被醋泡过后,蛋壳中的碳酸钙会和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些凝聚在蛋壳周围的气体泡泡会不断的破裂,从而使鸡蛋慢慢地旋转起来并吐泡泡,因为化学反应使鸡蛋的密度小于水,所以鸡蛋会上升并吐泡。这就是——《鸡蛋起泡》的实验。
这课“科学课”还真神奇呀!
例文2:
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
星期天下午,我来到阳光作文培训班。只见唐老师带着神秘的笑容对我们
说:“嗨,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班又来了四个新朋友!”顿时,台下窃窃私语,大
家都很好奇,不知道唐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正在同学们左右张望时,只见唐老师从抽屉里掏出四只鸡蛋。啊!原来四个朋友就是四只鸡蛋。唐老师告诉我们:“今天我们要做一个科学实验——鸡蛋转转转。三个小组进行比赛,哪个小组的鸡蛋转得又快又稳,比赛结束,你们将会知道鸡蛋的一个秘密!”接着唐老师还示范转鸡蛋的方法给我们看,同学们都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想到实验能解开谜底,大家都忍不住内心的激动,个个跃跃欲试。
比赛开始了,比赛分成两轮,每轮三人参赛。第一轮即将开始,唐老师在每组分别挑了一个小不点和两个大力士。他们来到讲台,摆开阵势。“预备开始!”他们不慌不忙地转动鸡蛋。只见第一组小个子的鸡蛋扭着屁股转起来,一圈,两圈,三圈,四圈„„小个子的鸡蛋接连转了七圈,终于罢休了。我们第二组大力士的鸡蛋表现还算良好,转了三圈。第三组也不甘示弱,可是他们的鸡蛋只转了一圈就停止了转动。第一组代表小不点赢了!
第二轮比赛开始了,唐老师又请了一个
小不点,两个大力士,我代表第二组参加。唐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个鸡蛋,比赛开始了。第一组小个子的鸡蛋转呀转,一刻也不肯停止。第三组上一轮输了以后,心想:这次一定要努力转,可鸡蛋就是不听使唤,还是只转了一圈。我的鸡蛋开始转得挺好,一圈,两圈,可是转第三圈时,最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我的鸡蛋“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摔了个粉身碎骨。同学们看呆了,嘴巴张成“O”字型,无法相信这是事实。接着,同学们睁大惊异的眼睛看着唐老师,脸上充满了疑惑。
怪了,为什么第一组的蛋每次都转得这么快又这么顺利呢?第二组的蛋为什么总是转了三圈就转不动了呢?第三组的蛋与第一组的也有区别吗?一大堆问号在我们的脑海中翻腾着。
唐老师好象猜到了我们的心思,他把鸡蛋收拾好,向我们公布了鸡蛋的秘密:第一组的鸡蛋是熟的,转的方向一致,所以转得又快又稳。第三组的鸡蛋是生的,转的方向不一致,所以转得既慢又不稳当。第二组的鸡蛋烧过,但没有熟透,刚开始蛋壳受力在转动,接着就转
不动了。
有几位小朋友还是不太明白,唐老师又讲解了一遍:“因为熟鸡蛋扭动时,蛋白蛋黄全部一同被扭动,所以转得顺利。相反,生蛋被扭动时,只是蛋壳受力,而蛋白和蛋黄几乎未受力。蛋白和蛋黄因惯性几乎停留不动。于是,蛋壳的转动就被蛋白拖慢了,所以转不动或停止转动。”哦,哦,我们都明白了!这次有趣的科学实验丰富了我的科学知识,开阔了我的眼界,将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关于典型例题教学的一次实验 篇15
在我们平时教学时, 富有经验的教师在提到某一概念定理、法则、方法的时候, 往往可以举出与之密切相关的典型例题。这些例题也许是课本上的例题、练习, 也许在教师长期的实践中经常地被重复, 源自于教师深刻的记忆。在这些典型例题中, 相关内容的性质, 特征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它们可以将相关的概念性质串联起来, 成为其应用的一个模板。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常以此类例题为基础进行变式教学。
教师对于这些典型例题的记忆当然不会是源自于死记硬背, 正是由于长期的使用才突显其重要作用。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常不自觉的将所解的题目与典型例题进行类比。我们也有这样的认识:数学成绩优秀的同学, 他们对老师所讲过的典型例题往往印象深刻。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经常会在考试前花很多的时间来复习公式定理等, 而即便是这样, 他们也很难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缺少典型例题的认知结构会是一个疏松的认知结构, 缺乏联系的认知结构, 容易被淡忘的认知结构?
二、实验过程
实验的对象是高二年级A班与B班的85名同学。两个班级的数学学习基础相差无几。在以往的数学测试中两个班级的平均分的差距从来没有超过1.5分。两个班级数学成绩的标准差也相似。实验持续的时间是从学期初到学期末, 总共四个月。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材, 授课的方式, 考试的内容, 等相关教学因素保持一致。不同的是对于A班的同学, 教师在平时教学时更加重视对于典型例题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要求学生对于相关的典型例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于其解题的基本方法, 思路进行再认识、回顾、总结。
(2) 每天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举例写出你认为这节课上比较重要的题型 (不要求作答) 。
(3) 在每一节课开始阶段抽取部分的时间对上节课的典型例题进行笔试, 以确保每一位同学对于这一类例题的掌握。
(4) 在复习的阶段花更多的时间对于这一类典型例题进行再强调。
三、对实验过程的初步分析
(1) 从考试的成绩来看A班同学的平均分为 82.7 标准差为12.9 , B班的同学的平均分76.2标准差为17.2。与B班同学相比较A班同学的平均分有明显的提高, 其标准差也有所下降。从更加具体的成绩来看。两个班级前十名同学的成绩不存在有明显的差异。而对于成绩中后段的同学, 其差异较为明显。在A班中能够跟上老师的节奏, 加强对典型例题重视程度的同学, 几乎在期末考试都取得一定程度的相对提高。这说明对于数学成绩不突出的同学来说, 重视典型例题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2) 从学生解题的速度和条理来看, A班同学的解题速度有所提高, 解题的条理更加清楚。因为在学生脑子中的例题具有典型的特征, 这些例题往往与相关的概念定理性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考试中很多的题目都是通过其变式得到的, 这直接提高了学生解题的效率。另外许多系统的知识经过典型例题已被整理和浓缩成了“组块知识”, 贮存在头脑中, 只保留了一个名称, 如“平移”等。至于诸多的细枝末节则在具体的实施中再被激活调用, 这样就无形提高好解题的效率。比如下面的题目
设函数f (x) =a·b, 其中向量a= (2cosx, 1) 、undefined, 若函数y=2sin2x的图像按向量undefined平移后得到函数y=f (x) 的图像, 求实数m, n。
对于这道题目的解决步骤, 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两块:
①将undefined化简成
从对试卷的具体分析来看:A班在大多数同学对于该题的书写板块较为清楚, 体现了比较好的条理, 在做题时表现的自信心也比较地强, 解题时对于具体的操作也很熟练, 解题效率较高。与之形成比较的是B班中很多的同学书写板块较为混乱, 条理不是很清楚, 给人的感觉是写一步算一步, 解题时在大的方向上没有把握, 解题时自信心也不足, 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最终解决问题。
(3) 典型例题的记忆对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记忆通过理解形成直觉。对于典型例题的记忆实质上可以更好的去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记忆让理解变地坡直观形象, 而归根到底, 记忆是为了让学生对于性质定理概念等有更加形象的认识。而典型例题中所包含的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值得学生借鉴。例如下面的题目:
数列{an}的前项的各为Sn, Sn是an与Sn+3 (n≥2且n∈N) 的等比中项,
求证:数列undefined是等差数列。
其证明的主要部分为:
∵Sn是an与Sn+3 (n≥2且n∈N) 的等比中项
∴Sundefined=an (Sn+3) ①
∵an=Sn-Sn-1 (n≥2) ②
∴Sundefined= (Sn-Sn-1) (Sn+3)
3Sn=Sn-1Sn+3Sn-1 ③
两边同时除以SnSn-1
得到undefined
∴数列undefined是等差数列
在B班中大部分的同学只是把步骤停留在①上, 而没有更多的想法。而在A班中大部分的同学除了写出①式之外还写出了②式。并且他们对于解这道题目有明确的目标, 即证明undefined为常数, 同样他样也知道处理③式的方法, 即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SnSn-1。试想一下解题所需要的这一些方法不都蕴涵在我们平时所讲的典型例题中吗?我们在做题目的时候并没有来得及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样做对整个解题过程有什么帮助。我们所得到的暗示全部源自于我们对典型例题的深刻认识和记忆。
同时我们看到对于典型例题的记忆使地部分同学在解题的方法上更上地趋于僵化。这种情况常在成绩中等偏下的同学身上发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在课上老师曾经讲过这样一个例子:
已知tanα=2, 求undefined; (2) sin2α-sinαcosα
这道题目的解法作为一道典型例题其解法几乎为所有的同学所熟识, 但是当在考试题中出现下面一道简单的题目时, 竟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
已知undefined, 求4sinα+3cosα
部分同学的解法是这样的:首先求出
(4sinα+3cosα) 2=16sin2α+9cos2α+24sinαcosα
=9+7sin2α+24sinαcosα
再用习惯的做法求出7sin2α+24sinαcosα
显然这种做法是违背了这道题目的本意的。
另外也还有几个同学直接这样写
4sinα+3cosα=4tanα+3
4sinα+3cosα=5sin (α+φ)
通过比较发现这部分同学在做题目时总是首先努力尝试套用记忆中的典型例题去解题, 他们的认识结构中往往只有典型例题孤单地存在, 并没有把这些例题和相关概念性质联系起来, 对于这些例题的作用和意义没有更加深的认识。这种努力往往是失败的。
四、对例题教学的几点建议.
(1) 重视对典型例题的教学研究是夯实基础、培养数学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法宝。这些例题是把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 是对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进行分析、综合、传授、检验、复习和运用的重要手段。教学时应该突显其代表性、示范性、导向性的作用。不论是新知识的学习, 章节复习, 还是高考复习, 都不能忽视它的作用。其它的教学措施, 教学策略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掌握典型例题基础之上的。教师应该把“典型例题的教学”作为对自己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
(2) 从实验的结果来看, 对于典型例题的重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中等, 以及中等偏下同学的数学成绩。对于这部分同学加强典型例题教学一般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并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强调之后, 大多数同学可以主动地寻找典型例题, 加强对于典型例题的重视, 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强调。
【我的第一次科学实验的作文】推荐阅读:
我的第一次科学实验作文08-01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的优秀作文10-28
我的一次科学实验的小学六年级状物作文07-11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初中作文07-10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 六年级作文08-22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_小学生六年级作文08-03
第一次与科学家见面作文08-28
一次科学尝试高中作文08-31
一次奇妙的科学实验06-28
第一节科学课三年级作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