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小记者活动作文

2024-05-24

我的第一次小记者活动作文(精选13篇)

我的第一次小记者活动作文 篇1

今天我和妈妈去参加小记者活动。今天的小朋友非常多。今天活动的主题是璐璐姐姐讲汉语故事。我学到很多知识。非常开心。

璐璐姐姐讲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是一位非常漂亮的仙子。她有十个孩子。就是十个太阳。一天只能有一个太阳在天上挂着,但是有一天。他们都想去天上值班。人们都都热死了。后羿就射掉了九个太阳。只剩一个太阳。太阳的爸爸很生气。最后就把后羿和嫦娥贬到人间。他们会越来越丑、越来越老。嫦娥不想老去,就偷吃了仙丹。准备飞到月亮上。在嫦娥奔月的过程长出了四条腿。到了月亮上。就完全变成一只蟾蜍。有一次从月亮上掉下来。有一个好心人接住了,还帮忙养伤。人们都说蟾蜍是脏兮兮的东西。璐璐姐姐说蟾蜍代表长寿、多子多福、招财进宝,所以。蟾蜍。是吉祥的`象征。

中秋节快要到了,璐璐姐姐给我们讲了关于月亮的故事。通过介绍古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都通过月亮的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还讲了伟大的诗圣杜甫。妈妈说杜甫的老家是巩义。我也是巩义人。妈妈说,我和诗圣是老乡。璐璐姐姐讲。杜甫在最后非常贫困,吃不饱饭、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并没有感慨自己过得不好,而是在忧国忧民。还是想着广大的劳苦大众。表现了杜甫诗人爱国的情怀。最后,我还找璐璐姐姐签名,留作纪念。

后来记者团又给我们发了DIY的手工品。我的作品是一头木马,上面坐着一个小人。我和妈妈一起调色完成。我特别开心。后来我们还上台展示作品。记者叔叔们还帮我们拍照留作纪念。

今天真是有意义的一次活动,我感觉真开心啊!

我的第一次小记者活动作文 篇2

浙江省富阳市教育局教研室成功申报了浙江省教研系统规划课题《小学信息技术差异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我也以课题组副组长的身份参与了课题研究。课题申报成功后, 课题组成员就一直在忙碌: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 收集和整理调查数据, 撰写调查报告, 确定研究学校和研究对象, 确定教研活动内容……

“任何有意义的变革都是在人内心发生的, 教师需要为自己的心灵预留开阔的空地, 教师也应该为自己优质的生活承担更多的责任, 实际上所有进取的努力都可能意味着一种自我救护、一种有助于提升生命的自我期待。”从某种意义上讲, 我经历了差异性教学的研究历程, 也就是经历了生命的一种自我期待。

昨天, 我站在讲台上……

2007年11月, 经过一个学期的酝酿, 课题组决定召开一次面向全市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展示观摩活动。授课内容是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的第三册第七课《个人通讯录》, 施教者是我和课题组的张老师。

《个人通讯录》是在学生学习了制作表格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 它分为两部分:插入符号和美化通讯录。此前, 学生已经学会了利用Word插入表格、调整表格、在表格中插入图片、美化表格等技能。为了充分展示自我, 我先在自己学校试教, 并邀请了一些教师来听课并给予帮助指正。

第一次教学实践:当学生进入个性化制作练习阶段, 我发现学生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输入文字上。结果20分钟的练习下来, 能根据评价表修饰、美化通讯录的学生寥寥无几, 致使最后的评价无法进行。原因在于, 我用成人的思维设计了四年级孩子的思考和操作过程。教师课前预设时应降低教学起点, 也就是说, 有“意”还需“可行”。

第二次教学实践:由于教师事先准备了学习材料, 学生在个性化制作练习阶段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去美化表格。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多数学生在不断利用“插入艺术字”的方法美化通讯录。诚然, 用艺术字美化通讯录的一部分内容是可取的, 但如果整个通讯录都用它去美化, 肯定会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通过这次教学实践, 我意识到学习任务布置得不够具体, 影响了结果。

第三次教学实践:经过前两节课的磨炼, 在全市观摩课的课堂上 (图1) , 我着重与学生一起观察、比较、探讨通讯录美化的角度和工具, 从分散教学难点入手, 到梳理美化角度和方法, 到学生操作练习, 直至多样化评价, 整个过程是比较严密和紧凑的。

经过三次教学实践, 我深深体会到:教, 然后知不足。只有掌握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找准教学的起点, 才能真正驾驭课堂。通过磨课, 我也再次认识到,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色就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做到这些, 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和学生, 具有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课后, 观课教师各抒己见, 既有心有灵犀的一致性, 也有观点碰撞的差异性。这是我市小学信息技术研讨活动以来, 教师收获最多、感悟最多的一次。这说明, 基于课题研究的教研活动对于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十分有效的。

今天, 我是幕后工作者……

2008年4月, 课题组计划举行一次“一课多研, 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展示观摩活动。经过多番推敲, 授课内容最终确定为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第二册第八课《添加图片不费力》, 研究的主题为城乡之间的课堂教学差异。

今天, 我是幕后工作者, 作为课题组成员, 主要负责帮助执教老师优化教学方法与策略, 同时对活动的核心主题进行把关。教学观摩活动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相对富裕的农村完小试教 (受降镇第二小学) ;第二阶段在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小学试教 (富春第三小学) ;第三阶段, 集中全市信息技术教师举行观摩研讨会 (常安镇中心小学) , 探讨城乡之间的信息技术差异和差异性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1. 在受降, 感到信息技术在农村走得好艰难

4月15日, 我们按计划来到了富阳市受降镇第二小学 (图2) 。这是一所办学设施相对完善的农村完全小学。踏进机房, 看到机器都是全新的方正尊越, 我心里一阵狂喜。我们选择了三年级的两个班和四年级的一个班, 按照常规了解学生情况。

师:你们第二册上到第几课了?

生:我们这个学期才上过一次。

我的心一下子腾空了。

师:那, 会开机吗?

生:会。

师:知道W o r d吗?

生 (部分) :知道, 就是桌面上那个蓝色的图标。

师:让我们拉开键盘抽屉, 打打自己的名字。

半数学生能打出自己的名字。看来, 他们肯定接触过计算机, 只是学得不够系统。此时, 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毕竟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最重要的。

问题还是接踵出现了:机器上的O f f i c e和教材不配套、所用凌波电子教室软件不能指导学生操作、需要临时架设投影仪。没想到这次教研活动, 课未听, 竟然先成了机房“工程师”。

下午三位教师的课才正式开始, 而这次试教问题多于成效。或许是学生基础的确存在问题, 或许是这次活动过于仓促。课后, 教研员邵老师告诉我:富阳市有5 8所小学, 均开设了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教师合计6 4人, 其中专职信息技术教师2 1人, 基本集中于城镇的几所小学。尽管大学本科学历的信息技术教师占一半, 但这一半中九成都是函授得来的本科学历。这些教师很艰辛地在摸索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 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是多么薄弱呀!如果能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 定能事半功倍。看来, 以科研为抓手, 开展有主题的教研活动, 对这里的教师来说, 是很有必要的。

2. 在富春, 觉得信息技术在城镇行得挺稳健

4月1 8日, 我们来到富阳市富春第三小学 (图3, 见下页) 。这是一所现代教育技术走在富阳市前列的学校。这一次活动比在受降顺利得多, 也有效得多。这次活动, 留下了以下思考:

(1) 教师提出问题一定要明确。如执教老师在“建议为鸟策划一份图文并茂的宣传材料”时, 提出的要求有些随意。我认为, 这个拓展延伸练习是对前一阶段学习的巩固, 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契机, 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 (不拔高、不降低、努力做到下要保底, 上有增量) 。这样, 才能真正渗透我们努力在尝试和研究的差异性课堂教学的精髓。

(2)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 是课堂教学问题的发现者。教师在课堂中亲近学生, 与学生一起交流学习的确很好, 但是涉及的面可否更广一点?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集中在教师身边, 再来学习一次, 给他们更多的学习机会。

(3) 我们要相信学生能发现问题, 并能探索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李老师在执教到改变滑翔伞图片的大小时, 先请了一位学生演示, 没有成功, 又请了一位学生演示。我认为, 不如让第一位学生在大家的提示和帮助下完成任务, 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 激发其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3. 在常安, 感到信息技术在农村也有奔头

4月22日, 富阳市全体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以及多位教研员来到富阳市常安镇中心小学 (图4) 。这所小学位于较为偏远的农村, 2007年构建了新机房, 机器都是全新的。但是由于没有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 机房的状况并不乐观。在教研活动开始之前, 我对机房进行了一次整理。

活动按计划进行着。课后, 展开了激烈的研讨, 核心的主题是, 怎样在课堂上实现差异性教学。经过对课堂实践的分析, 大家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去实施: (1) 教师个别指导, 更多地去关注那些有困难的学生。 (2) “小老师”指导,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 生生个别交流。 (3) 小组合作交流, 利用团队的力量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4) 教师分组指导, 把有共同困惑的学生集中到一处再学习。

这次活动留给我的思考很多。随着教学研究视野的日趋开阔, 我越来越认识到:只有通过教育教学的研究, 让经验上升为理论, 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日常教学。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思路更清晰和明朗。

明天, 我将继续追寻信息技术……

教师发展其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不全然依靠自己, 而会向他人学到更多;教师更不是孤立地形成与改进其教学策略与风格, 而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

1.参与课题教研活动的显性收获

通过参与课题教研活动, 我以论文或案例的形式将自己进行课题研究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总结出来, 在浙江省2007年信息技术三项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提升了教科研水平。

通过基于课题研究的教研活动, 我们还可以使教学与教研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追求“简单、朴实、自然、真实”境界的过程中研究并实践着, 我们获得的是一种满足感、幸福感, 生命的自我期待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升。

2.参与课题教研活动的隐性收获

参与课题研究后, 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提升。这种提升不在于能发现反映普遍规律的教育知识, 而在于能够更新教育观念和提高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差异性课题的教研活动, 我对“差异”进行了不断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直面差异, 设计弹性课堂, 为我的教学带来了丰厚的收获:弹性的教学预设、弹性的课程设计、弹性的教学方法、弹性的作业、弹性的评价……我在尊重孩子差异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差异资源, 发挥出了巨大的价值。可以这样说, 参与活动“播下的是课题研究的种子, 收获的是先进理念和教育智慧”。

3.构建了教研与教师学习的共同体

通过基于课题研究的教研活动, 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有了更多的交流。在交流沟通中, 教师们分享他人观点、反思个人策略, 有利于多角度地理解问题, 从而促进隐性知识在学习共同体内的流动与升华。

一次难忘的小记者活动 篇3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文明”有时被人们看得是那么的卑微:随意吐痰,对交通法规视而不见,小摊小贩占道经营,等等。这些不文明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众多小记者同城管叔叔们一起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的活动。活动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现在的小学生敢于同这些不文明行为做斗争吗?“文明”的意义对他们来说又有多大呢?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小记者兵分几路同城管叔叔来到了市区的一条街道上,放眼望去,并不是一片和谐繁荣的景象,而是充满着嘈杂的声音和“满地开花”的垃圾。小摊贩们完全不顾道路通行是否安全方便,占着马路,忙着经营;买菜的人把车子停在路上;还有更可恶的就是在路边卖小吃的人,把什么鸡蛋壳,大葱皮,煤渣,浑浊的油水就直接倒在路面上,这一切让我们目瞪口呆。

令我惊奇的是,几位小记者气呼呼地冲上去,对他们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一开始,大人们看见我们几个小孩子来劝说,感觉非常可笑,根本就不理我们。可是,小伙伴们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你一言我一语地给大家讲道理,把城管叔叔刚教的知识给大家讲了一遍。你别说,还真有点作用呢!就在这时,几位城管人员走上前去说:“创建文明城市需要大家的努力,知道什么是文明吗?连一个小孩儿都知道的道理,大家只顾着眼前的小利益,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文明素养。”那些人脸一下子就红了,赶紧走开了。

随后,小记者们又跟随着城管叔叔向市民发放宣传单,并向市民讲解文明的重要性。我们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感动大家,带动大家讲文明树新风。

活动结束后,小记者们觉得都收获了很多,兴高采烈地向爸爸妈妈讲述自己勇敢的表现。

有人说,文明是一条瀑布,能飞溅出真诚的水花;文明是一缕阳光,能驱散丑恶的迷雾;文明是一盆火,能燃起春的希望。“小手拉大手”真的能开创文明的新时代吗?我相信,能!

一次难忘的小记者活动作文 篇4

7月24日,我如愿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参加了。我进了许昌日报社八楼教育部,发现全是陌生的面孔,还有点儿紧张,我找了个座位坐下,放好笔。这时,一个老师进来了,他面带微笑地介绍自己,清点人员。

培训开始了,老师首先让我给每名参加的小记者发了一份报纸,接着让我们作自我介绍互相认识,然后开始讲课,教了我们如何做好一名小记者,要具备哪些素质,怎样摄影等知识,观看了小记者活动的电影片断。从这些知识中让我感受到了原来当一名小记者是那么不容易呀!它能让我们更好地锻炼自己,看来当初我选择当小记者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最令我难忘的环节是走向街头采访市民,推荐小记者报。出报社门口,我就看到了一位骑三轮车的爷爷,我就跑过去对爷爷说:“爷爷,您好!您知道小记者报吗?”爷爷说:“知道。”我就把那份报纸送给了爷爷。爷爷说:“谢谢!”我说:“不客气。”第一个完成了任务,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虽然今天天气非常炎热,但我收获满满。我知道了如何做好一名小记者,如何写好一篇好作文,学到了很多有关新闻和记者的知识,不仅体验到了快乐,开阔了视野,而且学会了沟通,得到了锻炼,增强了自信心。

我的第一次小记者活动作文 篇5

拍卖会前,三个拍卖员早早地把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看!拍卖的物品可真多呀!精致的玩具、精美的小摆设、好看的图书,样样俱全;大的毛绒老虎、小的“愤怒的小鸟”,琳琅满目;金黄的、粉红的、草绿的,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告诉你,这些物品全部是同学们捐献出的爱心哦!

队活动终于开始了,拍卖现场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拍卖台上的物品也纷纷被同学们拍走了。眼看着一个个物品从拍卖台上转移到了同学们的课桌上,我也迫不及待地挑选起来。突然,一个塑料的小恐龙被我看中了,它全身绿油油的,在灯光的照耀下,不时闪着亮光。它的眼睛直直地盯着我,鼻子上的角翘得高高的。最特别的是,它的一只脚上还握着一把刀,样子十分威武。

终于,拍卖员举起了这只小恐龙,大声说:“起价一元!”我毫不犹豫地站起来:“我出两元!”嘿,居然没有同学再大声抬价,我心中暗喜。“两元一次,两元两次……”眼看这只小恐龙就要属于我了,我的心里非常激动,可是又有点儿紧张,生怕我精心挑选的小恐龙被别人抢去。当拍卖员说到“成交”的时候,我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我无比兴奋地走到拍卖台前,小心翼翼地捧着我心爱的小恐龙,回到我的座位上。

第一次当小记者作文 篇6

到了时间,老师点完名,终于可以出发啦!在车上我和一位朋友一起坐。我一边看风景一边想可口可乐工厂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本来说坐车只用一个小时的,但我觉得犹如一天一般。我等啊等啊,终于到了,我飞一般冲下车,迫不及待的要看看可口可乐工厂是什么样的。但是还要点一次名。我想为什么世界上有点名这个东西呢?真是烦透了。

解放啦!点完名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太好啦!我们每人一瓶免费可乐!还有动画片看。当小记者就是有好处。等大家都喝完了可口可乐和看完动画片有开始了下一个环节,我最喜欢的“有奖抢答”。因为又有礼物又可以长知识。但我都举了好几次手了,还是没有叫我回答问题。不过通过这个环节我知道可口可乐是谁发明的;可口可乐最早是从哪个国家开始生产的;等等。接下来,管理员又带我们去参观做可口可乐的机器,那上面写着“请勿拍照”,不过我没看见,不小心拍了好几张!

我的第一次小记者活动作文 篇7

一、青春和牺牲——方大曾短暂而传奇的一生

方大曾生于1912年, 1937年末或1938年初, 消失在抗战前线, 从此一个仅有25岁的生命, 戛然而止, 一片寂静。方大曾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近千张照片和一连串战地实录, 他用镜头记录了那个混乱的“新时代”, 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历史文献般的影像和文字记录。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这个名字只为他的亲朋和同事知晓, 在半个世纪后出版的《中国摄影史》里, 有关他的篇幅也只有一百多字。然而, 他那闪光的青春和青春中的牺牲, 理应被后人铭记。

1. 无师自通的自由摄影师

方大曾出生在一个相对开明、富裕的家庭, 祖上由江苏无锡进京为官, 父亲方振东在外交部工作。这样的家庭环境为他后来的摄影爱好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条件。1929年, 17岁的方大曾发起成立了中国北方第一个少年摄影社团, 宣称“现在摄影艺术一天天的发达, 进步, 摄影人才也能在艺术上占了重要地位……所以我们有组织少年摄影团体的必要。做少年摄影界的先进队何等伟大!何等有趣呀!”这些都表现出他对摄影的狂热。

方大曾所处的时代里, 笼罩着中国摄影界的是一种沙龙气氛。中国的“摄影家”们热衷于聚集在上海、北平这样的城市里, 展示他们改良过的类似国画或时装照的摄影作品, 拍摄内容不外乎美人和美景。那时的中国摄影还很幼稚, 仅仅是把相机当作观赏镜花水月的金属画框, 或者过于直接的宣传工具, 并不真正懂得摄影本身更广大的应用领域。

而方大曾的相机镜头所追求的却是另一种美。一个相机、一把伞、一个背包, 方大曾背着他们径直贴近劳动人民冰冷的生活。缝穷者、纤夫、人力车夫、矿工等底层劳力者, 频繁出现在他的照片里。他拍健美的人体, 拍农家孩子的笑脸, 拍北平中央公园里的日本妓女, 拍北方旷野里独立的哨兵……今天我们能看到的他的摄影作品, 拍摄时间大约就在两三年间, 却显示出他极广的兴趣。

方大曾的作品令人惊奇, 在当时那个封闭的中国, 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 竟然能在照片中灌注如此丰富的情趣和具有社会、历史研究意义的内容。在他之前以及失踪后的半个世纪里, 中国一直没有过自由摄影师, 而方大曾的行为方式, 却近乎无师自通地具有这种职业的影子。在一个缺乏考察民生、直面社会现实的文化传统的国度里, 他几乎是凭着直觉感受并运用了摄影记录的力量。 (1) (P.3)

2. 以身殉国的新闻战士

早在“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前, 方大曾就已经因为报道救亡爱国而闻名, 成为“与长江、徐盈同负盛名”的名记者。他走遍冀东、绥远、热河、察哈尔、晋北等地, 在《申报》、《生活时报》、《世界知识》、《良友画报》等报刊上发表了诸如《绥远前线视察记》、《冀东一瞥》、《集宁见闻记》等报道。在这些旅行报道和战地采访中, 方大曾就流露出抗战的决心, “中国的出路, 只有打上前线去, 打到多伦, 打到承德, 直进到东三省去, 我们对于这个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抱着绝对胜利的把握, 因为在失去了的国土上, 还住着我们的同胞, 他们将举起了枪, 在热烈地欢迎我们, 要收复失地, 并不是难事。”

“卢沟桥事变”后, 方大曾成为《大公报》的战地特派员, 负责平汉线的报道工作。他第一时间赶到了宛平、长辛店, 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中华民族解放的炮声!”“你看我们的士兵多么可敬可爱!” (2) (P.34) 他最先报道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 写出长篇报道《卢沟桥抗战记》。当《大公报》的名记者范长江被孙连仲将军约请到指挥部会谈时, 方大曾已经出现在二十九军的阵地上。他拍摄的《卢沟桥事件》、《我们为自己而战》、《日军炮火下的宛平城》、《北平民众慰劳抗日军队》、《奋勇杀敌的二十九军》、《敌机轰炸我保定车站》等专题摄影报道, 相继被国内外各大报刊刊发, 至今看来也是极为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

1937年9月, 上海《大公报》连续刊载了方大曾寄来的署名小方的三篇通讯:《从娘子关出雁门关》、《血战居庸关》、《平汉北段的变化》, 从此音讯中断。四年之后, 范长江曾满怀深情地提到小方:“我们以为很有希望的同事方大曾 (小方) 先生特为此自石家庄赶往保定, 欲追随卫立煌部队, 为报纸写‘永定河上的游击战争’。因为当时在我们的预料中, 在永定河上游, 内长城青白口一带, 如果双方进行大战, 是非常雄伟的场面。万分不幸的是卫之远征落了空, 而方先生亦因此失去踪迹, 至今四年有余, 仍然下落不明!” (3) (P.97) 以其从事的职业的危险性来看, 方大曾应是牺牲了, 就在“卢沟桥事变”爆发两个多月后, 他以身殉国, 成为抗日战争时期, 第一位牺牲的战地记者。

二、方大曾战地新闻报道特色分析

作为一名战地记者, 方大曾一方面记录战火之下的战事实况、社会民生, 另一方面, 他用笔抒写自己在战争中的思考。犀利的笔墨配以生动的照片, 方大曾的新闻报道是那个年代里不可多得的新闻佳作。

1. 在苦难中关注人的境遇

方大曾几乎是与生俱来地有一种朴素的民本思想, 他不拍美人照, 而是与劳苦大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以一种平的视角看待劳动者及其身边的一切, 作品中无不闪现着人的光辉。在战地, 他目睹了挖煤的农民令人震惊的劳动条件, 对他们的处境寄予了无限的同情。他在《从集宁到陶林》中写道:“这个世界简直不允许他们生存在光明中, 我想, 他们总会得到解放的吧。我这样企望着, 我确信这不是幻想, 因为有千百万的人正为着人类的光明在工作, 在努力, 在斗争, 奴隶也要享受人类的生活了!” (4) (P.120) 方大曾秉持着一种独特的视角和作业方式, 在照相术还很年轻的时候, 那种关心人、关心人类生存环境的理念就扎根在小方的心中。研究中国摄影史的吴群这样评价:“他把镜头对准中国的劳苦大众, 位于激流中和地底下的船工和矿工, 对他们的实际生活境况, 表示极大的关怀与同情。” (5) (P.24)

在战地报道中, 方大曾也极力突显人的作用。陆诒曾回忆到“小方出发前和我们告别, 他将沿铁路徒步前进, 想摄一下我军铁甲车在卢沟桥前线作战的镜头……小方从卢沟桥前线奔回来, 他说已经照了一位青年战士的照片, 他只有16岁, 身上背着自己的步枪和日本军官的指挥刀、望远镜之类的战利品……” (6) (P.35) 他的镜头中, 充满了普通战士的脸庞, 训练、作战、用餐、放哨、疗伤, 无所不包。

人物的言行是方大曾特别着意记录的部分。在《血战居庸关》中, 方大曾记录了一段敌我正面遭遇的情形:炮轰龙虎台之后, “一队骑兵来到搜索, 但是他不敢进来, 只停在山坡下面, 很滑稽的向着我们阵地喊‘喂!有人没有?’我们的弟兄都隐蔽在山头上, 大家觉得非常好笑, 一个弟兄忍不住的回答了一声:‘没有人!’这个不合逻辑的答复, 也不知道他是故意和敌人开玩笑呢, 还是因为精神过于紧张而不加思考的说出来呢?不管怎么样吧, 敌人一听到有人声, 吓得拨转马头就跑, 拼命地飞奔回去了!” (7) (P.164) 在方大曾的通讯作品中, 这样生动真实的人物话语随处可见, 仿佛将战争中的那些情景带回到我们的面前。

2. 在救亡中不忘理性地思考

在民族危难的关头, 方大曾的作品在关注民族救亡的同时, 不忘理性的思考中国军民究竟应该怎样用正确的方式去抵御外敌。在战术、战略的问题上, 方大曾让自己像一个军事指挥员那样去思考。在《从集宁到陶林》中, 方大曾记录陶林县守备司令张赞臣谈到守备工作时说:“日本飞机在一个月之前曾来陶林上空, 作盘旋飞行达数十分钟之久, 他们早已把这里的地形和防御工事用航空摄影拍去了。”方大曾听了王赞臣的话后想, “这实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我们没有飞机, 没有高射炮, 更没有任何的防控设备, 在不久的将来, 敌人如果再来一次比较‘现代化’的军事进攻,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抵抗呢?……” (8) (P.134)

在民事、民生的问题上, 方大曾的笔墨又展现出一个社会家的思想。在《从娘子关出雁门关》中, 方大曾考察了日军轰炸下的太原, 描绘了太原既紧张又散漫的氛围。当时的太原城的官厅下令, 要求所有人不论男女老幼, 从事何种工作, 统统“从一清早晨, 就到城外面去避飞机, 直到日落方才回来, 各机关都在晚上办公, 比较大一点的商店也都关闭着门”, 营业时间由十四个小时缩到四个小时, “整个太原的经济活动力, 无异已缩小了三四倍”, “这种人力上的消极损失, 应该值得我们考虑的。”方大曾提出“防空自然要紧, 然而这种防法的确也是问题。在火线上, 千百万的军人正和敌人拼命, 而我们后方的民众把所有的时间浪费在‘防空’上, 诸如此类的情形, 非只太原为然, 其他各处如记者以后到过的大同等地, 亦都是如此。” (9) (P.71)

3. 在战火中开展调查式的报道

抗战时期中国的通讯并不发达, 战时更加不畅, 再加上敌人严格的新闻管控, 外界对敌伪控制区和战争前线的情况十分“隔膜”。此时, 亲历这些地区的战地记者所发出的报道, 就成了“揭示真相”、“纠正观念”的唯一渠道。方大曾通过描写和拍摄这些地区的社会情态, 向外界传递敌控区和战争前线的真实情况。他以类似于调查式的报道, 增加了消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在绥东的炮火“响得很热闹的时候”, 方大曾前往在“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治下的冀东大地, 试图用自己的实地走访调查, 唤起人们“纠正”那种“放弃这一块土地的心理”。方大曾描写了当地的经济情况, 特别是中国的盐业、矿业、纺织业遭到日资侵占, 自然资源被抢掠的状况。他深入每一条街巷, 观察敌伪政府的所作所为, 以及冀东人民的坚忍和反抗。他通过调查走访, 揭示出日伪统治下, 冀东热闹之下的混乱, “冀东伪组织虽然已成立了一年之久, 但它的统治是散漫的, 工作是混乱的, 基础是动摇的, 社会是荒淫的……” (10) (P.96) 冷静地分析后他准确地找到了这种傀儡政治的根本破绽, 那就是“汉奸们与‘日本’顾问间的矛盾”。这些调查式的报道, 不仅是向外界发出难以获得的消息, 也具有相当的战略参考价值。■

注释

1145810中国摄影出版社编.寻找方大曾——一个失踪的摄影师[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0.

226陆诒.战地萍踪[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85.

33 范长江.范长江与青记[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8.

47 方大曾.血战居庸关[N].大公报, 1937-9-21 (3) .

第一次当小记者作文 篇8

一进动物园,就见里面人山人海,风景优美。我们首先去看的是动物表演。第一个出场的是几只可爱的贵宾犬,名叫小黑的那只给我们表演的是跨栏,只见它非常灵活地跨过一个又一个的栏;叫妞妞的那只也很棒,它给我们表演的是跨栏再转360度,非常神气!最后,它们还表演了滚桶,也很精彩。接下来就是小熊莎莎给我们表演的跳高,别看它身体庞大,但是它还不赖呢,做出了好多动作,让我们连声叫好。小猴子咪咪给我们带来的节目是骑自行车,小小的自行车在它手里变的灵活自如。最后,轮到狮子跟老虎上场了,只见它们一个接一个地爬上滑梯,再滑下去,很有秩序呢。

这边室内的动物表演结束了,我们又来到了海狮表演的地方。只见海狮甜甜上场了,它还对我们表示欢迎,跟我们打招呼呢,非常可爱!它先做了热身运动,向我们展示了它的身材,接着就给我们表演了顶球、倒立、顶伞,它还给我们走了模特步,还挺有模特样儿呢!表演累了,甜甜就向我们摇头,直到听到掌声才点头,有时还趴在地上,只有跟它说好话才肯起来,可见,甜甜是多么爱听好话呀!

一转眼的功夫,动物表演看完了,到吃午饭的时间了,我们在草坪上野餐后又继续了动物园之旅。

在下午的时间里,我们又看见了许多动物,其中最喜欢的要算是梅花鹿了,因为我们经过梅花鹿住的地方时,有一只小鹿跑了过来,几个同学便给它喂草,它非常温顺,我们一下子给它喂了好多草呢,要走的时候,我们都有点不舍,都想跟它多待一些时间,可是我们还要继续参观其它动物,大家都带着一丝丝遗憾的心情离开了。下一站就到了猛兽区。我们看见了两只狮子在午休,再往前面看见三只老虎也在午休,唉,太失望了!不过我们看见了白虎,它的叫声非常震撼,整个动物园都能听见呢,白虎也叫孟加拉虎,非常凶猛!我们还看见了棕熊,它们可神气了,而且也很聪明,知道天气热,就躲到水里凉快去了,我们只有在远处观看它们。

第一次当小记者作文 篇9

我是电视小记者张楚仪,今年七岁了。这是我第一次当小记者,我感到特别好奇、特别兴奋!今天要去采访,我和妈妈来到电视台,老师点完名,人都到齐之后我们就出发了。在去体育场的车上我们有说有笑,到了体育场我才知道今天要去柔道馆。

柔道馆到了,在三楼,进去以后,感觉好大呀!我找了一个座位坐了下来,然后我就看见大哥哥们在刻苦的训练。老师让我们脱下鞋子,来到了训练场。我们发现了一个大垫子,我扑向大垫子,感觉好软好软,在上面打滚真过瘾。老师们让我们先想好要采访大哥哥的问题,我想啊想啊,也没想到。到了该我采访大哥哥的时候了,我还没想到,我可着急了。幸亏莎莎老师教给了我采访词,我这才有问题问大哥哥。哎呀,小记者还真不好当呢,需要懂很多很多的知识。我们采访完了就坐车回到了电视台。我见到妈妈告诉她我交到了好多新朋友,还把我的好吃的和她们分享。

今天我很快乐!

第一次上小记者课作文 篇10

大家好,我是“曾营电视台”的记者,欢迎你来到“自护小卫士,安全伴我行”栏目。接下来让我——本台记者赵李添一为你解说吧。我先介绍一下当时的状况。

你瞧我们班的同学多认真地在这种安全课堂上听讲,警察叔叔首先带领我们了解了一些交通安全常识,再教我们认识了一些交通标志,不管答的对与否,每个同学都能获得一份礼物,因此,同学们的积极性也很高。然后阳光姐姐又给我们表演新闻联播布袋戏,介绍了安全逃生和食品安全等知识,通过让我们做游戏教大家如何逃生。最后,阳光姐姐和奇奇教大家跳一段太极的集体舞,把整个活动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集体舞结束,但是那种兴奋劲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人声依旧鼎沸,但是我必须完成我的第一次采访任务。“对不起,打搅一下,我是一名记者,叫赵李添一,如有打扰,请多原谅。这位同学请您自我介绍一下,好吗?”“好,我叫洪天,今年十岁了,目前在曾营小学宁宝校区三年一班就读。”“好,谢谢你。请允许我问你几个问题好吗?”“请便。”“1、你觉得安全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是一条绿色通道。2、你有自己去水坑、水塘、工地玩吗?”“有。”“你为什么要到这些地方呢?这样很危险的!”“因为我觉得这些地方好玩,所以…”“原来如此,我明白了。”“你明白了吗?你觉得我们身边有危险吗?处处都有危险!”“4、今天下午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我们应该多学点有关安全的知识,让灾害离我们的距离远点!”“说得好!谢谢!”我的采访完毕。

我的第一次小记者活动作文 篇11

今天是的12月14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从今天开始,我终于成为一名向往已久的小记者,可以尽情地展示自我,可以有机会,让老师和同学们一睹我的风采。

今天小记者的第一次聚会,是在营东小学参加“小白鸽记者团”的启动仪式。仪式在下午两点开始,可不到一点半的时候,家长和小记者们就已经赶到了学校。只见学校门口人山人海,看来同学们的心情和我一样,已经等不及了,都想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小记者!

大约两点左右,我们所有的小记者都聚集在四楼多媒体教室,首先是老师给我们每一个人发了一顶帽子、一个小挎包及记者证。当叫到我的时候,我快步走到老师面前,把东西接过来,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到座位上的,心情十分激动,看着胸前的`记者证,我情不自禁地想大声呼喊:我终于成为一名小记者了!少年宫郭书记为我们授旗,并宣布小白鸽记者团正式成立时,偌大的教室里掌声雷动,300多名小记者欢呼雀跃,“我们是小记者了,我们是小记者了!”那样子,那神情,就像自己的作品获了特等奖。都市女报记者还就自己的工作经历为我们讲解了记者的职责,如何做一名记者,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这次聚会,我很荣幸地当上了一名六团的团长,看着团长的职责,我感觉压力很大,生怕自己不能胜任这个职务,但是一想到老师这样信任我,我就暗暗地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当好这个小团长,为大家服好务,尽好责,使我们六团能名列前茅。

夕阳下,我们在操场上集合留影,举着“小白鸽记者团”的大旗,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第一次当记者作文 篇12

上午的写作课上,老师让我们去采访一下家长或老师,“什么,要采访别人?”我心里开始担忧起来,因为我是个胆小鬼。

走出教室,我的每一步都变得很沉重,心都快要提到嗓子眼了。面对任务,我还是鼓足了勇气,开始物色对象。“这个不错,看起来很和蔼”我心里暗暗想道。原来,我发现一位正在缝十字绣的阿姨。“您好,阿姨!”我小声地对阿姨说。阿姨听见了,急忙放下手中的十字绣,摘掉正听着音乐的耳塞,看着我。看到她那和蔼的眼神,我心中的石头落下了一半。于是,我接着说:“我是文学写作班的学生,我想当一回小记者,能采访一下您吗?”

“可以。”阿姨似乎也是第一次接受采访,有些脸红,笑眯眯地答道。

得到了阿姨肯定的回答,我心中的整块石头都落地了,变得轻松了。我便又问:“为什么您的孩子会选择少年宫来上课?”

阿姨想了想,回答:“离家近”

“那你觉得这里的教学方式好吗?效果怎么样?”我问

“不错,孩子很喜欢。”阿姨回答。

“你对少年宫的学习有什么意见吗?”我继续问

“没什么!”阿姨考虑了一下回答。

“谢谢你!”我非常礼貌地说。

我的记者梦作文 篇13

这学期,《XX早报》来我们学校招聘小记者,我居然被选中了,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记者!我十分惊喜,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但我知道,如果只是拥有一张小记者证,拥有这个头衔,那是远远不够的。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仍然会多看课外书,记下书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的段落,学习别人好的写作方法;多观察,多思考,用自己敏锐的眼睛去观察身旁的世界,用美好的文字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老师告诉我,当一名记者,还要有胆识。我会让自己变得更开朗,更勇敢,更有追求。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在某个现场,拿着话筒,侃侃而谈,表现自己的能力,展现我的落落大方;或者有一天,在某一期的《百色早报》上,能够看到我写的“豆腐块”……

上一篇:有关保护动物的倡议书下一篇:花猫“阿咪”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