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人生负起责任(共3篇)
对自己人生负起责任 篇1
对自己人生负起责任
人活在世上,可以变换不同的角色,也相应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上对国家社会,下对亲朋同事,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不过,切切不可忘记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希望成功,追求幸福,是人生的理想和责任。但人生在世比成功幸福更重要的是做人,是不论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都保持做人的尊严。因此,我们也切切不可忘记人生的头等大事: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自己人生的责任,没有任何人可以替而代之。人世间社会关系的各种责任,在特定情形下,是可以转让、替代、分担的。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责任,每个人都必须而且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个人如果将这唯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绝无机会重新选择一次。明乎此,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能不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呢!
然而现实告诉我,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人生要负的责任,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弄清楚自己在世上的责任是什么。很多人对责任关系的确定完全是被动的,在他们眼中视之为自己责任的一些做法,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迫于本能、习惯、时尚、他人、舆论或是偶然因素等原因。我们只要环顾四周,在你的朋友、同事或邻居中,就可以发现有的人做事,仅仅是为了生存、为了“混口饭吃”;有的人活着,纯粹以金钱权位定义自己的人生;有的人把因偶然因素而长期从事的某种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兴趣、性格的事业;有的人一辈子琢磨的就是“身边几个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是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有的人甚至以同事、邻居的看法来决定自己的幸福。我的一位朋友起初执意卖掉旧房子,搬入高尚住宅区,以为与富人在一起,自己的身价地位也高了。孰不知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良好的自我感觉没了,引发的却是嫉妒心理和失望情绪,被富有邻居包围着感觉并不幸福。可见,一个不知对自己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自己的人生必定是放任自流、浑浑噩噩的;一个不曾思考自己人生使命的人,在责任问题上必然是错位、模糊和盲目的。
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对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来 篇2
“新新人类” 高龄老人
虽然自己尚未“高龄”,但其实是生活在高龄老人身边的。我母亲85岁了,公公92岁了,母亲所在的养老院,还有百岁的老奶奶老爷爷呢!我三天两头跑养老院,对那里的高龄老人有细致的观察,也常常和他们聊天互动。
高龄老人是我们这颗蓝色星球上真正的“新新人类”——在人类的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这么多人可以活到高龄,还从未有一个社会同时存在如此之多的高龄老人。他们虽然不是来自地外文明的外星人,不过面对高龄生活,他们也没多少经验可供借鉴。“古稀之年”或许还可以找到榜样,“耄耋之年”就几乎找不到可以学习的“前辈”了。作为“新新人类”,他们不得不自己摸索高龄生活的技巧,面对许多艰难复杂的选择。社会与家庭,虽然言之凿凿地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这“宝”需要的大量资源,也让社会措手不及,让照护者心力交瘁。
因为生活与医疗条件更好,“新新人类”们似乎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但当我在法国旅行时,看到高龄老人颤颤巍巍下地铁或钻地下通道时,就知道无论是在物质准备上,还是在照护模式上,西方人也还在苦苦探索,更别说照顾高龄老人的情感与精神需要了。高龄老人的生活中,不仅要有无障碍设施,要在卫生间安装扶手,要准备助步器和轮椅,他们也希望仍然拥有自主性和控制感,需要情感上的慰藉和心灵上的充实。最近在微信上读到,进入养老院的法学家江平先生就说,自己的精神需要在养老院似乎难以满足。
而我们,恰好成为照护高龄父母的第一代人,也是子女“独生”的第一代人。一方面我们放手让孩子按自己的心愿去发展,不愿成为他们的羁绊;另一方面,我们却放不下父母,仍以给他们养老送终为己责。退休之后到父母家上班,开始一段非职业且无报酬的生涯,是我的许多同龄人现在的角色。
以高龄老人为师
辛苦吗?真的很辛苦。而且还不能说,因为一说起来,别人都觉得你父母尚在,实在是很幸福。化辛苦为幸福不那么容易,所以就从另一个角度,化辛苦为幸运吧——照护高龄老人,让我们有机会去认识高龄者的生命状态,了解衰老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观察他们应对身体和精神衰退的办法,想想自己应该做哪些准备——这叫做以高龄老人为师。
如何以高龄老人为师?台湾女作家简嫃的《谁在银光闪闪的地方等你》,就是一本极好的参考书。书中有许多对高龄老人的生动描述,每个老人都可以成为一面镜子,让你去思考自己的“高龄”:你会不会也变成那个坏脾气的老人,用她的“不快乐”杀伤一片?你如何避免活到像“一件被遗忘了的行李”?到了八十几岁,你能不能也像“千金小姐”一样,提个水桶到公益组织擦桌子?或者侥幸能活到90岁,学那个顽童般的老先生,折好一颗幸运星就随手送人?再或者像那个美国老人,带着呼吸器安静地在书店一角作画?
有位朋友说,每次出门一看到那些坐在轮椅里的高龄老人,她就感到很难受很害怕。我知道她怕的是有一天自己也变成那个样子。但看到妈妈养老院那些高龄老人,坐着轮椅也要听心理健康讲座,也能高高兴兴地去北海享受秋光,我就想,与其害怕,还不如以高龄老人为师,想想即便坐进轮椅,是否仍能活出不同?
简嫃说:“老,是拔根的过程还是另一次种植?是一条通向黑暗还是光明的路?老,一定必须凄凉悲苦,陷溺于自怜自艾的苦水里,还是正好可以把健忘当成一支扫帚,扫荡了不值得保存的档案?老,必然要缴械投降,自此贫化了灵魂乖乖等待肉躯被啃蚀,还是拿出多年的智慧与文化底蕴,服膺于艾略特的箴言‘人生燃烧于每一瞬间’?”
为高龄积累多种“老本”
原来,即便活到高龄,生命仍然是千姿百态的,你的行为仍然是可以选择的。在某种程度上,你的选择,你的态度,会决定你高龄生活的质量。高质量的高龄生活,不是靠儿女,也不是靠社会,而要靠自己从现在起就承担起生命的责任来,为高龄积累多种“老本”,且不断开源节流——
金钱老本:如果有幸活到高龄,一定质量的生活也需要一定金钱的支撑,无论你打算居家养老,还是把自己送进养老院。学会理财,早作打算,是我们这代人不得不学习的功课。不给儿女添负担,用自己的钱养自己的老,会让你觉得仍在掌控自己的人生,你对生活的满意度肯定能增加不少。
精神老本:职业生涯已经结束,脱离“组织”和过去的角色,你的“自我”、你的生命意义,需要重新定位和开掘。好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让我们有许多渠道去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观影、旅行、培养爱好,志愿服务,参加各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都可以把我们从自怜自艾中解放出来,即便在独处中,也仍然感受到快乐与充实。一个毫无爱好、精神无处寄托的老人是悲惨的。那么,从现在起,做一个有爱好的人,面朝高龄,照样花开。
关系老本:如果婚姻已经平淡无奇,眼下正是重建关系的大好时刻。花甲背包客张广柱和王钟津,不就是在旅行中重新爱上了对方吗?和子女有矛盾的,就早点解开那些结吧,学学《遗愿清单》中的爱德华,主动去敲孩子的门。除了“老伴”外,维系或发展几个有质量的朋友,哪怕是在街心花园里和别的老人聊聊天,说不定就会发现,身边就有可以做朋友的人呢。
技能老本:如何让自己不至于衰退得太快?这是妈妈失智后我思考最多的。保持与社会的联结,保持较高水平的智力活动,接触与学习新东西(我在超市用微信付款,就遭到售货员表扬),去陌生地方旅行逼迫自己解决碰到的问题,这些都是我的招数。一位心理学教授朋友的高招是,让自己从现在开始就养成一些习惯,比如,不关火不吃饭;比如,所有的东西用后放回固定的地方……嘿嘿,她在利用条件反射原理训练自己,这样即便将来记忆力衰退了,也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自主生活的能力。
健康老本:当然,高龄生活的高质量,最离不开的就是健康老本。这方面专家们天天都在说,我就少说为妙吧!
在老去的路上,我们有许多好榜样在前,也有许多糟糕的榜样在前。上一代人“养儿防老”的期待可以理解,但我们却要学习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来——不仅是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这个可能性,而且从心理角度看,越是把责任推给他人,你就会越不快乐,怨怼、悲观、孤独、委屈,都会来纠缠你。这些负面情绪,才是高龄生活质量的真正杀手。
(责编:萧茵)
对自己人生负起责任 篇3
中国首个软科学发展基金会落户深圳呼唤企业家负起提升国家软实力责任
2007年9月17日下午,深圳市综研软科学发展基金会在深圳银湖CDI大厦三楼多功能厅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宣告正式成立并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据悉,这是国内成立的第一个以软科学为名的基金会,是在广东省民政厅登记、致力于支持软科学事业发展的公益性法人组织.
作 者:李英举 作者单位: 刊 名:经济前沿 英文刊名:FORWARD POSITION OR ECONOMICS 年,卷(期):2007 “”(9) 分类号: 关键词:【对自己人生负起责任】推荐阅读:
自己人生要对自己负责的名言08-27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散文10-21
自己的人生请自己决定10-03
规划自己的人生10-29
自己决定的人生11-12
人得自己成全自己_人生感悟07-22
自己掌握命运人生哲理07-18
感悟自己就是感悟人生08-12
如何主宰自己的人生11-16
鼓励自己的人生格言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