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2024-09-16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3篇)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篇1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共四十项制度

1、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2、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学校周边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4、集会、出操安全管理制度

5、学校领导、教师安全值班制度

7、门卫安全管理制度

9、档案室安全管理制度

11、校内公共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13、学生上下学安全管理制度

15、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

17、教室安全管理制度

19、微机室安全管理制度

21、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

23、学生日常安全制度

25、学生防溺水安全管理制度

27、学生个人物资安全管理制度

29、就餐生安全管理制度

31、校舍、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33、财务室安全管理制度

35、小卖部安全管理制度

37、校园机动车安全管理制度

39、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6、师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8、总务处安全管理制度

10、突发灾害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2、校内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14、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16、防汛制度

18、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20、图书室安全管理制度

22、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24、学生课外、假日安全管理制度

26、学生人身安全管理制度

28、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 30、学生课外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32、物资保管安全管理制度

34、食堂安全管理制度

36、校园自行车安全管理制度

38、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40、学校安全检查制度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篇2

1我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校园安全防范法律法规不健全

随着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的不断深入, 政府有关部门虽然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但我国至今尚没有一部关于校园安全的专门法律, 对在校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的有关规定, 仅散见于《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条文之中, 对校园安全防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责权限等无明文规定。目前校园安全立法体系存在多头立法、内容交叉重复的缺陷;在文本内容上存在着规范性欠缺以及目的定位与逻辑起点不统一的瑕疵[1]。

1.2校园安全防范机制存在漏洞

目前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在公安机关指导下, 结合学校实际实行自我管理, 但大多数中小学幼儿园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没有专门的安全保卫机构和专职的保卫人员;安保人数配备不到位、素质低下, 聘请的大多是退休人员使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不能落到实处。学校制度建设存在缺失。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不健全、食品安全保障措施不完善;校园安全防范设施形同虚设、物防和技防安全设施未能得到有效使用。隐患整改、事故处理不到位。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等设施陈旧、因未及时维修或拆除容易引发踩踏、火灾等事故;学校对事故的处理只注重对受害人的赔偿, 对各种事故隐患整改不彻底。

1.3校园安全教育不到位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重保护、轻教育, 重安全知识的灌输, 轻安全行为的训练等问题。近年来,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规范的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材;中小学基础教育以应试教育为目的, 学校过度重视培养学生做题能力, 对学生的个人隐私保护及消防等安全防范教育不足, 导致中小学女童受性侵事件、火灾及楼道踩踏事故频发。

1.4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复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不安定因素的不断产生, 学校逐渐成为不法分子违法犯罪的重要场所[2]。中小学幼儿园周边的杂货店、地摊上琳琅满目的商品随处可见, 各种违规经营的游戏室、网吧对未成年人诱惑力大, 严重影响校园安全。社会上的违法犯罪分子利用校园周边的游艺场所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导致校园暴力袭击事件频繁发生;学校周边无证经营的流动小摊贩出售的不合格食品使校园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中小学幼儿园多且过于分散不便统一组织管理, 公安派出所警力有限、政府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2加强我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的对策

2.1完善校园安全法律法规

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校园安全管理法制的健全。我国立法机关应借鉴国际立法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 让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学校、社会各界在校园安全中应承担的责任, 从而保障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安全权益。

2.2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防范预警机制

为预防校园外来人员暴力事件, 首先, 应严格落实门卫安全保卫制度, 严防校外无关人员闯入校园。南平血案发生后, 全国各地为保障校园安全全面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重庆沙坪坝区公安局成立了全国第一支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取得合格后持证上岗的专业校园保卫队伍;防割手套、辣椒水及钢叉等自卫警用器械陆续在校园保安中使用;广州市荔湾区学校周边加强了监控、学校值班室安装了监控显示器[3]。其次, 学校应联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对校园安全防范工作进行评估;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要求, 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演练, 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

2.3提高学生应急反应能力

(1) 借鉴国外校园安全管理经验。美国政府部门对中小学校园安防工作在明确学校责任的同时, 加强与教育部门、社会媒体、公安部门、社区组织、学生家长等多部门联动配合。政府设立专款, 帮助学校进行紧急疏散、防恐怖袭击等演练, 训练孩子的求生能力以及应对歹徒入侵的反应能力。美国的中小学每学期要进行一次防洪、防火等演练;日本的小学生除接受灾害来临时如何逃生、自救等应急常识教育外, 还开展每月一次的防地震、防火灾演习[4]。

(2) 我国应制定校园安全防范应急预案并演练。首先, 中小学幼儿园应加强与当地派出所的联系, 聘请在职民警当法制副校长, 加强校院安全防范工作的检查评估, 及时发现、整改安全隐患。其次, 学校除应制定交通、防火及自然灾害等事故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外, 还应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培训。充分利用校报、广播站及学校宣传栏等阵地, 结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及“119消防活动日”、编制安全常识漫画、宣传手册, 利用动画片、ppt课件、案例视频开展安全培训。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日常疏散演练, 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4多方合作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校园周边区域是突发事件的高发区, 校园周边的店铺、出租屋、游艺场所及交通秩序的整治, 是导致中小学幼儿园突发事件发生的诱因。为预防校园周边的治安隐患演变为危机事件, 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建设、交通、文化、卫生、工商及质检等政府相关部门应联合行动, 组织专业警力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校园周边地区违规经营的电子游戏厅、饮食摊点及违章建筑进行摸排查处。由学校安保人员、派出所民警、街道志愿者等共同组建一支专门巡逻队, 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并消除, 在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下, 不断提升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3结语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涉及到政府、学校、家庭及社会各个部门, 它具有社会性、系统性、复杂性,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学校应加强与公安派出所、社区及相关部门的配合, 为家庭与社会的和谐、为国家人才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昕.制度现状与立法完善——论《学校安全条例》的功能定位与立法空间[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11 (3) :43-50.

[2]尹鸿伟.校园为社会危机受难[J].南风窗, 2010 (11) :20-22.

[3]刘昌.韩国:校园周边设儿童保护区[EB/OL].中国网, 2013-04-02.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中小学幼儿园 安全管理 安全教育

2006年9月1日教育部、司法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施行,在规制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多起震惊全国的校园血案及校园中毒案件的发生,如何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再一次成为大众瞩目的问题。有鉴于此,2010年5月3日中央政法委发布了《关于迅速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紧急通知》),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置于校园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有必要积极做好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中小学生、幼儿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1.新形势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事件的新特点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事件频发,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呈现出新的问题,健全安全管理机制迫在眉睫。诸如校园恶性刑事伤害案件、食物中毒事件、校园公共设施安全事件等,新时期下呈现出了新的特点。首先,近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事件呈现出高发性的特点,包括校园恶性伤害、学生踩踏等或人为或意外的安全事件时常见诸报端。其次,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事件发生地点较为集中,以安全机制不成熟的偏远农村学校居多,且多发生于校园食堂、教学楼楼梯以及学校门口等地。最后,近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事件尤其是刑事伤害案件还呈现出预谋性作案。犯罪分子出于报复社会的目的往往会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从事犯罪,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福建南平校园血案。

2.新形势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新形势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尽管校园安全问题业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但是在实践中依然出现了一定问题,包括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机制不够成熟、社会监督体系不够健全以及家长安全教育的缺失等,现笔者具体阐述如下:

首先,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安全意识不足。当前,许多学校尤其是幼儿园过分重视办学规模,对校园安全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在工作中,不能切实做好校园保卫工作,安全教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从而使得学生尤其是幼儿连最为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都不了解,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往往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其次,中小学幼儿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机制不够成熟。许多学校尤其是幼儿园安全管理措施与安全保卫措施不够严密,安全设施过于陈旧,应急管理预案效果不足,从而出现食堂卫生情况不佳、校园保卫防范工作疏失等问题,最终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

最后,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中家长安全教育的缺失。学生进入学校,并非完全交由学校管理,家长也有必要对子女进行言传身教,尤其是当前许多家长过分重视子女学业教育、技能教育而忽视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导致子女安全意识不足、危机应变能力较差。

3.新形势下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对策

上文中笔者就当前我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现就此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包括提高教育行政干部及教师的校园安全意识、加强对教职工及学生的安全教育、逐步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机制以及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监督体系,希望中小学幼儿园能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学生安全。

首先,中小学幼儿园必须切实贯彻落实《办法》与《紧急通知》的精神,提高教育行政干部、教师的校园安全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各个学校有必要加大《办法》与《紧急通知》的宣传学习力度,尤其是各个幼儿园需要将《紧急通知》中的精神切实贯彻落实,将其置于幼儿园各项工作之首。此外,针对中小学幼儿园的校长、园长等教育行政干部及教师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培训,制定培训目标与方案,分批次、多层次地进行培训,积极提高教育行政干部、教师的校园安全意识。

其次,加强对教职工及学生的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安全教育时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将其作为一项常设性教育种类与教学日常工作联系起来。为了提高学生及教职工安全意识,必须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专题讲座,视情况需要可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提高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自我防范的能力。例如,在幼儿园中,学生在下楼梯时,教师需要告诉小朋友要扶着楼梯扶手慢慢走,一个一个台阶下,不要求快,互相之间不要推搡。教师将安全教育与日常生活相连接,不仅能使学生记得更牢、学得更好,同时在发现不安全因素时还可以进行及时教育,扼杀安全隐患。

最后,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监督体系,积聚教育部门、学校、家长三方合力。新形势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监督机制必须实现齐抓共管,聚合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各方力量,实现三位一体的安全监督网络。教育部门需要积极落实校园安全监督方案,细化校园安全监督工作的步骤,加强与学校的沟通联系,督促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定期与不定期地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多形式的检查,将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学校领导评优评先的重要考察标准。而家长则需要积极对子女言传身教,培养其安全意识,积极与学校配合,切实提高子女安全意识与自我防范能力,最终形成学校、家长、教育部门的并轨制安全网络。

4.结语

新形势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尤其是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中又出现了新的情况与新的特点,因此有必要积极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保障青少年学生机幼儿的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昆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性障碍与对策[J]. 教书育人. 2011(30)

[2] 陈红燕.学校安全管理:从边缘化走向专门化与专业化[J]. 教育科学研究. 2011(04)

[3] 贾飞.我国校园危机控制研究——以国际安全学校认证标准为视角[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1(02)

[4] 王道春.西方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对我国的启示[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1(02)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篇4

织金一小三年级组教师:李菊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是学校管理的法规性文件,是第一个与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配套的法规性文件。长期以来,各县直中小学生的相关领导人物都很关心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问题,全社会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中小学幼儿院安全管理办法》的基本特点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内容全面。既规定了校内安全管理制度与管理要求,也规定了校园周边安全管理职责与管理要求;既规定了教育部门与学校的安全管理职责,也规定了其他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内容比较全面,涵盖了中小学安全工作的各个方面。

二是注重制度建设。规定了有关部门关于学校安全管理的联席会议制度,设专章规定了校内安全管理制度。

三是针对性很强。《办法》认真总结近年来新出现的学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和特点,力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规范。

四是规定非常具体,可操作性很强。《办法》对学校的安全管理措施作了具体的规定,比如,针对集中上下楼梯时易造成学生踩踏事故,《办法》提出“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并安排人员巡查”。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较好地体现和贯彻了《义务教育法》关于学校安全的规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校园周边安全管理。《义务教育法》第23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办法》专设“校园周边安全管理”一章,有针对性地对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履行的校园周边安全管理职责作出明确规定,有利于安全管理中依法管理、各负其责方针的落实。

第二,校内安全管理。结合《义务教育法》第24条第1款关于加强校内安全制度建设和安全管理、以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等规定的精神与要求,《办法》分设“校内安全管理制度”、“日常安全管理”、“安全教育”三章,以比较多的条款,对校内安全问题作出全面具体的规定,为落实关于校内安全的法律规定提供了较好的工作基础。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办法 篇5

1、依法对学校安全进行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构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保障学校安全工作规范有序的进行。

2、健全学校安全工作预防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3、建立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整治协调工作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积极参与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维护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4、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学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测试题 篇6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56分)

1、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保障学校及其学生和教职工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中小学、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2、学校安全管理遵循(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的方针。

3、学校应当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履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职责。

4、学校应当遵守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5、学校应当建立校内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实行(校长)负责制;应当设立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保卫人员,明确其安全保卫职责。

6、学校应当健全(门卫制度),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或者验证)制度,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入内,禁止将非教学用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动物和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带入校园。

7、学校应当建立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和危房(报告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对学校(建筑物)、(构筑物)、(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检验。

8、学校应当在校内高地、水池、楼梯等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或者采取(防护设施)。

9、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将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学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离校)情况、以及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异常状况等关系学生安全的信息,及时告知其(监护人)。

10、学校购买或者租用机动车专门用于接送学生的,应当建立(车辆管理制度),并及时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接送学生的车辆必须(检验合格),并(定期)维护和检测。

11、学校应当建立(安全工作档案),记录日常(安全工作)、(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消除)等情况。

12、学校教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工作纪律,不得(侮辱)、(殴打)、(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的,应当及时(告诫)、(制止),并与学生(监护人)沟通。

13、学校应当在(开学初)、(放假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

14、学校应当对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站参观和体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提高(防火意识)和(逃生自救)的能力。

15、学校应当制定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使教职工熟悉(安全规章制度)、掌握(安全救护常识),学会指导学生预防(事故)、(自救)、(逃生)、(紧急避险)的方法和手段。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于开始实施。

A、2006年3月1日、2006年9月1日

C、2006年10月1日

2、《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共有条。

A、七章一百八十九

B、八章五十、九章四十四

3、接送学生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身体健康,具备相应准驾车型以上安全驾驶经历,最近3年内任一记分周期没有记满记录,无致人伤亡的交通责任事故。

A、1年;3分

B、2年;6分

年;12分

4、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上下学时接送的交接制度,不得将晚离学校的交与无关人员。

B、低中年级学生、幼儿;低中年级学生、幼儿

C、所有;所有

5、学校应当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洪水、地震、火灾等灾害事故的紧急疏散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

A、每月、每学期

C、每学年

6、在中学、小学校园周围范围内禁止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并依法查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取缔擅自设立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A、50米

B、100米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篇7

一、树立危机意识, 强化幼儿园安全危机管理

幼儿园活动的主体是年幼的孩子, 他们主动避险意识较弱, 这就要求幼儿园安全管理处处有“主动防”意识, 即危机意识。

1. 增强幼儿园管理者的危机意识, 是幼儿园实现安全管理的前提

时时绷紧“危机”这根弦, 并将这种意识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除了解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工作要求、工作内容、管理办法、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法律基础知识外, 还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幼儿园安全管理计划、布置、检查、总结等工作, 使安全管理成为幼儿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增强教职工危机意识, 是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核心

通过对教职工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 做到警钟长鸣, 让教职工时时绷紧“安全弦”。让教职工明确日常安全管理的要求、教育内容、事故处理办法、避险自救逃生技能、承担的责任等;针对典型安全事故案例, 组织教师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探讨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不断强化全体教职工的安全意识, 提高教职工对安全事故后果的预见能力, 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及高度的责任感。

3. 强化家长“危机意识”, 是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关键

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不光是在幼儿园进行的, 生活中处处有安全隐患, 所以也要求家长重视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 树立危机意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安全教育只有做到家园共育, 从增强家长的主动防范意识入手, 家园合力为幼儿生存自护教育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4. 培养幼儿的危机意识, 是幼儿园安全管理的中心

随着校园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幼儿的生存需求也被高度重视。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家长对幼儿宠爱有加, 尤其是隔代长辈会过分溺爱, 事事包办代替, 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小心”“危险”“不能”……孩子并不知道真正的危险所在, 真正面对危险时勇敢的精神少、依赖性强, 缺乏积极主动的应变能力, 从而造成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差。

如果幼儿不能区分什么是安全, 什么是危险, 父母、教师再严密的监护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我们既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他们身边, 也不能因为怕出事而束缚他们的手脚, 限制他们的行动自由。因此, 培养幼儿的危机意识, 让孩子知道哪里有危险, 更应该教育他们如何面对危险, 以及在危险中怎样有效地保护自己, 这是安全教育的根本,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二、强化危机预防策略, 加强危机管理研究

幼儿园危机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提高师幼避险、逃生、自护、自救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危机预防策略, 加强危机管理研究, 对于幼儿园沉着应对突发事件、尽可能降低事件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

1. 加强日常预防危机训练

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 将处理危机的程序和要求化作教育的内容, 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培训, 掌握简单的应急技能, 避免在事故面前束手无策, 错失急救的最佳时机。使得危机意识成为大家的常奏之弦, 使应对危机的能力成为人人掌握的基本技能, 并持续有效地开展预防危机教育训练, 加强与所在社区和警方的联系,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来为校园安全罩上防护网。可请主管法治的副校长及消防、卫生、医护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对教职工进行危机应变操作方法培训、对幼儿进行安全演练, 开展安全知识竞赛, 加强接送卡使用制度的管理等, 通过一系列危机防范工作, 既可以提高危机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 强化危机管理意识, 还可以提高师幼的自护和自救技能, 切实保障在园幼儿人身安全。

2. 将安全教育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 做到幼儿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1) 各年龄班学期初制定详细的幼儿安全教育计划, 明确安全教育主题内容。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地震、防溺水、预防传染病、防意外伤害、防走失等。

(2) 落实每月安全主题教育活动。这项工作具体体现在班级月计划和教师教案上。学期末组织同年龄班小朋友开展安全知识竞赛, 现场提问, 幼儿抢答。从孩子积极踊跃的发言中, 能看出孩子掌握的安全自我保护知识及技能, 也反映出教师重视安全教育工作, 教得认真, 安全教育工作真正到落了实处。

(3) 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皆渗透安全教育。从早上入园晨检—就餐—区角自由活动—如厕、洗手—教育教学—户外活动—午休睡眠等环节, 处处都有安全教育规范要求, 都有正确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每时每刻都不放过教育机会, 做到处处有防范, 加强了幼儿安全自我保护的教育。

(4) 设计情景训练, 增强警示教育效果。各年龄班的教育形式要有所不同, 有计划地设计一些警示教育内容, 如幼儿轻信陌生人的话被坏人绑架、公共场所乱跑造成与家人失散、独自在家给陌生人开门、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出现交通事故等, 通过这些情景教育活动, 对幼儿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通过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应急逃生自救演练, 如消防逃生演练、地震逃生演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 教会幼儿正确的逃生方法, 提高幼儿避险、自救、防范危险的能力。

3. 注重宣传, 增强家长危机应对预防策略

幼儿园通过设置安全宣传栏、安全教育主题墙饰, 将安全知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意外伤害以及预防措施、常见安全标记等,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 向家长和幼儿渗透危机预防策略, 并通过家长会、幼儿园网站等平台, 引导家长参与班级安全主题活动, 进行安全知识答卷, 提高家长的危机应对技能。平时提醒家长多为幼儿提供动手机会, 鼓励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使幼儿学会照顾自己的基本生活, 并有意识的让幼儿独立处理一些问题, 使之掌握适应自身生理或心理变化、周围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 做到遇事不慌, 从容应付, 保证安全教育真正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

三、完善《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提高幼儿园安全工作质量

强有力的规章制度是幼儿园危机管理的关键与保障, 必须严格执行并落实各项安全保卫制度, 使幼儿园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1. 健全安全工作机制, 实行安全分层责任制

(1) 依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结合我园实际制定《安全分层管理职责》, 与各岗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园长与各部门主管分别签订;教学部门由前勤副园长与班主任签订, 后勤部门由后勤副园长与各岗责任人签订;教学班主任与家长、教师、保育员签订。这样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网络管理体系, 确保单位内部没有无安全责任的在岗人员, 树立“安全人人有责”的大安全意识, 使安全工作的落实得到有力保障。

(2) 明确安全工作负责人, 步步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从提高教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入手, 加大监督与检查力度, 防患于未然。如定期召开安全小组例会、听取各部门安全组长的汇报, 针对依法执教、食品卫生安全、班级安全、消防安全、园所设施设备安全等问题, 排查安全隐患, 研究制定整改措施。

2. 理清思路, 针对幼儿园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 我园先后制定了《安全教育制度》《来离园高峰时段执勤制度》《来客登记制度》《班级安全自查制度》《中途离园审批制度》《门卫制度》《幼儿接送制度》《大型活动安全制度》《传染病预防制度》等几十种安全管理制度, 从而有效规范并促使安全责任人自觉站好安全责任岗, 有效规范安全管理人员, 经常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 安全制度落实不放松

(1) 落实《安全教育制度》, 做到以“教”为先, 实现以“防”为主。坚持每学期对教职工、家长、幼儿三方进行教育培训, 做到雷打不散, 持之以恒。如对教职工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条文和安全知识及岗位职责培训, 然后进行知识答卷测试, 对培训内容加以巩固, 从而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 增强教职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对幼儿意外伤害的保护意识。开学初对家长进行一次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家长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提高家长保护幼儿的安全意识, 激发幼儿家长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工作的热情, 规范了家长的在园行为, 为家园共育工作的顺利和谐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2) 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严格落实周班级安全自查制度, 落实安全领导小组每两周对班级设备设施排查一次, 每月对全园水电、大型玩具、房屋设施排查一次, 做到及时登记, 分轻重缓急, 有计划地维修整改。对无能力解决的问题及时汇报园长, 同时建立安全隐患台账, 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协助解决, 并及时销账。

(3) 落实大型活动安全预案报告审批制度, 做到防患于未然。不论是教学上组织幼儿外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还是在园里开展大型集体活动, 我们都要严格执行安全预案报告审批制度, 做到部门负责人亲自制订活动方案, 做出具体安排, 成立临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安全责任分工, 拿出出行前安全教育计划, 明确教育内容, 并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呈报部门安全主管领导。经安全小组批准, 同时主管领导要做好协调工作, 安排好随行的保健医生及出行路线;直接责任人把安全预案上交园所主抓安全领导审批后方可出行, 确保活动平安顺利开展。

四、结束语

通过引入危机管理意识, 并与幼儿园安全管理有机整合, 坚持防微杜渐原则, 强化安全行为, 建立安全事故的预防策略, 从而为幼儿在平安、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浅谈幼儿园安全管理 篇8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防范意识

幼儿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幼儿在园健康成长是幼儿园管理的首要任务。安全是幼儿园开展工作的前提,全园师生必须高度重视,树立“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在幼儿平时的活动、学习、休息中,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做到大会小会讲安全,黑板墙壁画安全,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让每一个小朋友都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只有认识提高了,思想重视了,才会在幼儿的活动、学习、休息中提前做好思想防范工作。因此,要切实做到人人心中有安全,警钟长鸣,有备无患,明确职责,管理到位,确保活动安全,为创建平安和谐幼儿园,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营造浓厚的安全防范氛围。

二、领导分班包管,督促检查到位

领导就是服务,领导更是管理。园长在幼儿园日常管理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安全管理。园领导可分班包管,责任到人,管理到位。园领导班子要深入到班级活动之中,和师生打成一片,充分发挥其成员作用,随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化解、处理,将可能出现的不安全情况,消灭在萌芽之中。分班领导要检查到位,要加强和班主任、值日教师的联系,形成管理合力,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及时统一领导处理,避免事态扩大,为做好救护做准备。

三、教师值日巡视,确保幼儿安全

幼儿园每天要安排值日教师巡视园内幼儿活动、学习、休息情况。幼儿园值日教师除记录师生出勤和活动情况外,主要是加强值日巡视,配合教师全面监督幼儿活动、学习、休息时的安全事宜,协助分班领导处理突发伤害等有关事情,做好善后工作。在巡视过程中,应绷紧安全这根弦,自觉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立即向园领导汇报,并及时配合班主任进行救护;在巡视幼儿活动时,要教育幼儿注意活动安全,提醒注意活动强度,严防活动损伤,提高安全防范效能,确保幼儿活动安全、有序开展;用餐、休息出现磕碰现象,立即会同保育人员及时处理,避免事态扩大,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四、班级活动学习休息,教师主动积极管理

幼儿在园期间的活动、学习、休息均以班级为主,在班级各项活动和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加者、管理者和保护者。首先,要充分利用活动和学习,宣传安全保护的重要性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要点,教育幼儿有安全保护意识;其次,结合开展游戏活动,帮助幼儿获得安全保护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第三,观看录像和有关图片,学习掌握安全使用玩具和手工制作工具,避免误伤;第四,教师要在和幼儿活动的同时,关注幼儿活动安全,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切实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在活动中,经常观察幼儿身体情况,查看幼儿脸色和呼吸,必要时给幼儿把把脉搏,遇到幼儿明显身体不适,及时安排休息和治疗。

五、加强幼儿生活教育,防范意外事故发生

加强幼儿生活教育,可以防范意外事故发生。如讲解交通安全,教育幼儿行走靠右,穿越马路看红绿灯,做到绿灯行、红灯停;遇有雷雨天,不要在大树下、电线杆旁和高层建筑物下避雨;平时不爬高登险、不随便下河玩水、不玩火、不玩电器、不戏弄牲畜、不采摘野果吃、不吃腐烂变质食物,增强幼儿在生活中安全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六、活动器材专人管,定期检查保安全

幼儿园活动器材是幼儿开展活动必不可少的器具,应指定专人管理。室内器材应分类妥善保管,要做好室内器材日常检查和保养工作,对影响幼儿活动安全的器材,及时维修、报废、更新。室外器材要定期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维修或更换,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确保幼儿在园活动安全。

七、发挥男性幼师作用,担当保护幼儿重任

幼儿园是女教师的天下,男性教师凤毛麟角,屈指可数。但男性幼师具有身强力壮、反应敏捷、阳刚之气等独特优势,在幼儿心目中有安全感,希望能得到男性教师的保护。因此男性幼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担当保护幼儿的重任。要做到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训练自我保护行为。要教育幼儿自强、自立、自保护,培养幼儿刚毅坚强性格;要主动承担安全保护重任,自觉履行保护幼儿职责,遇有安全事故发生,抢先到场,主动救护,避免事态扩大。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篇9

晋中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规程

(试行)

第三章

制度建设

第十五条 建立健全行政管理系列安全制度。应该按照安全工作“一岗双责”的要求,制订《学校安全工作职责》,并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学校学生大型和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学校保安人员管理制度》、《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应急与突发安全事件管理制度》等项制度。

第十六条 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安全制度。应建立《学校安全工作例会制度》、《学校安全管理日志制度》、《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学校安全隐患公示公告制度》、《学校安全隐患整改制度》、《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学校校园治安管理制度》、《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管理制度》、《学校安全保卫电子监控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学校值班制度》、《学校安全巡逻、巡查制度》、《学校安全工作月报制度》、《学校安全工作报告制度》、《学校报送安全工作资料制度》、《学校安全档案管理制度》等项制度。

第十七条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系列安全制度。应建立《学校教室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功能室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学校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等项制度。

第十八条 建立健全学生管理系列安全制度。应建立《学校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学校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学校学生请、销假制度》、《小学生下学路队护送制度》、《幼儿园学生接送安全管理制度》等项制度。

第十九条 建立健全后勤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应建立《学校校舍、建筑物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教师及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安全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学校公共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制度》、《学校临时用工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校园临时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财物安全管理制度》、《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学校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食品进货登记制度》、《学校饭菜质量检查制度》、《学校食品试尝和留样制度》、《学校汛期安全管理制度》等项制度。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篇10

同志们:

为全面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今天,市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召开全市校车安全管理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研究我市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全面推进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和谐稳定。刚才市公安局交警中队XX中队长作了重要讲话,讲的很好,希望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由于车辆的增多、中小学布局调整、民办学校、幼儿园跨地域招生等原因,学生交通安全日益成为威胁学生生命安全的突出问题。根据相关统计,2020年交通事故造成的中小学生死亡人数占全国中小学生死亡总数的X%左右,已经成为造成中小学生死亡的主要“杀手”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相继发生了一系列重特大校车安全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校车安全已经成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我市而言,交通事故也是威胁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最大“杀手”之一。近年来,我市也相继发生了几起校车事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学生伤害,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可以说,保障校车安全,已经成为事关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

应当看到,我市中小学幼儿园面临的安全形势,特别是校车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一是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多,加之公共交通基础薄弱,客观上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二是民办学校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发展很快,民办学校招生范围比较大,不少学校须用校车接送学生,但一些民办学校为了减少办学成本,使用非法车辆接送学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三是一些地方对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措施落实不力,对“黑校车”排查不严、学校司机和照管教师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总之,我市学生人数多,校车安全管理任务重,加之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的部门较多,需要在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中小学幼儿园都要进一步提高对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把规范和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摆到重要位置,增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把我市贯彻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师生乘车安全。

二、当前我市校车安全管理需做好的几项重点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着“学生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省市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上来,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和统筹作用,根据需要提供校车服务,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机制,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制定校车服务方案,着力加强对对接送学生及幼儿车辆的监管,确保师生乘车安全。重点是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重点加强对农村地区和民办学校接送学生和幼儿车辆的安全监管。

农村地区是校车服务的重点,也是安全监管工作的难点。相对于城市市区来说,农村学校比较分散,上下学路途较远,加之农村道路相对较差,公共交通不发达,校车的需求也就比较多。当公共交通和校车不能满足需要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使用未获得校车许可(无校车标牌)的车辆,甚至是农用车、三轮车以及拼装车、过期报废的车辆接送中小学生和在园幼儿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地区,加强对农村地区接送学生和幼儿车辆的安全监管。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或提供校车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接送学生、幼儿车辆的排查和监管,严禁使用未获得校车许可(无校车标牌)的车辆接送学生,严禁超员超载。民办学校尤其是农村民办幼儿园接送学生或幼儿的车辆是校车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我市发生的几起校车事故,绝大多数都是发生在农村民办幼儿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严格规范民办学校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的审批,凡达不到标准的民办学校或幼儿园,一律不得审批。二是督促和指导需要配备校车的民办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专用校车或过渡期内符合要求的车辆,并聘用具有校车驾驶资格的驾驶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联合公安、安监等部门,加大对非法办学、非法办园以及非法接送学生或幼儿的车辆的打击力度,坚决取缔非法办园(校),坚决取缔非法接送学生车辆。

(二)合理设置校车通行线路。

教育行政部门要综合考虑学校分布、需要乘车的学生数量、住址、学生作息时间安排等因素,对行驶线路、开行时间和停靠站点的设置等进行审核,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运输部门也要根据各自职责开展相应的审核工作,确保校车运行线路科学合理、安全可靠。使用校车的学校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要确保了解辖区内每一辆校车的行驶线路并会同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对校车行驶线路进行实地勘察,确保行驶线路尽量避开急弯、陡坡、临崖、临水等危险路段,对确实无法避开的危险路段,要提请当地政府道路或者交通设施的管理、养护单位,及时整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完善道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并设置限速标志、警告标牌,为校车通行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条件。交通运输部门要按照标准设置校车停靠站点预告标识和校车停靠站点标牌,施划校车停靠站点标线;校车在公共交通站点停靠的,也要设立相应的预告标识、停靠站点标牌。

(三)切实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是做好校车安全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教育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首先是加强对师生的交通安全教育。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举办讲座、主题班会、队会等形式,使学生掌握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养成文明出行的习惯。特别是要通过一些典型的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学生做到不乘坐未获得校车许可(无校车标牌)的车辆,不乘坐超员、超载的车辆。其次,要加强对驾驶员和随车照管人员的安全教育与管理。组织他们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安全防范、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知识,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切实做到:在出车前对车况安全性能进行检查、上下车清点人数、相互监督提醒纠错等,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严禁超员超载。要重视随车照管人员的重要作用,教育和督促随车照管人员切实履行职责,认真看护乘车学生。其三要加强对家长的安全教育。要通过《告家长书》或《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校讯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宣传乘坐非法校车的危害和一些典型案例,告知和警示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不乘坐未获得校车许可(无校车标牌)的车辆,不乘坐超员超载车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主动加强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联系,共同做好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

三、全面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

在高度重视校车安全的同时,我们时刻不能放松对包括校园安全在内的各项学校安全工作。前不久,XX发生XX恶性案件,令人十分震惊和痛心,也暴露出一些地方和学校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措施不落实,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存在严重漏洞。同时,也反映出,我市的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办学条件相对较差、财政保障能力不足的农村学校,在安全保卫工作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当前正值秋冬交替季节,极端天气增多,由此带来的火灾、煤气中毒等安全隐患增加。为此,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一)切实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会同综治、公安等部门,加强学校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帮助和指导本地所有中小学、幼儿园配齐专兼职保安人员和必要的保卫器械,落实门卫、值班、巡逻等内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每一所学校、幼儿园都有人管、有人看、有人巡、有人防。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建立校园安全保卫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根据需要配备专、兼职治安保卫人员,配备专职门卫。暂时不能配备专职保安和门卫的学校要安排年富力强、责任心强的教师兼任门卫。学校、幼儿园要建立健全保安人员管理制度,保障保安人员依法有效开展工作。要加强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外来人员、车辆、物品进出校园询问和登记制度,上课期间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校内防止社会闲杂人员到学校寻衅滋事,防止精神病人和有报复社会意图的人侵害师生。在学生上下学重点时段,学校必须组成护导队,安排护导老师在校门口值班。城市所有学校和幼儿园、农村中心小学以及其他规模以上学校和幼儿园,重点部位要配备视频监控和报警设施。新建、扩建、改建学校、幼儿园要将安全设施纳入建设规划,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校园监控室要确保24小时有人值守,并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总结近年来“三防”建设工作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并向当地政府汇报,协调解决“三防”建设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强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与综治、公安等部门配合,对学校、幼儿园周边地区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治,特别是对农村、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和幼儿园包括民办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要定期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切实把各种安全隐患排查清楚,逐一登记建档,分解任务,落实责任,限期解决。要坚决整治学校、幼儿园周边地区的黑网吧、“黄赌毒”等治安乱点和治安隐患,着力解决突出的治安问题。要排查摸清校园周边个体性矛盾纠纷以及精神病人和有严重人格缺陷的人,切实落实涉校涉园高危人员管控措施。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及时反映、妥善处理学校及周边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校园周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认真抓好冬季学校安全工作。

一是做好学校冬季防火安全工作。冬季是火灾事故的多发期和重特大火灾事故的高发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和督促中小学幼儿园加强冬季防火安全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要立即进行整改,将火灾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要通过校园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橱窗、报刊杂志和手机短信等宣传方式,向师生大力宣传冬季火灾防范措施,普及冬季防火常识和逃生自救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消防器材使用基本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二是切实做好学校冬季取暖工作。各中小学、幼儿园要认真组织开展学生宿舍安全排查,对校内宿舍和学校集体租用的校外宿舍,特别是用燃煤取暖的宿舍,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排查。在教室、宿舍、办公室等室内安装的燃煤取暖设施要以确保通风和安全为前提,必须安装有排烟管道,周围不能存放易燃物品,坚决杜绝煤气中毒或火灾事故的发生。仍需采用燃煤取暖的学校,要尽快在学生宿舍安装一氧化碳报警装置。要进一步加强相应的安全教育,让广大学生掌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的能力。三是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安全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把寄宿制学校各项安全管理规定落到实处。一定要有专人负责学生宿舍夜间管理和安保工作,加强夜间值班和定时巡查。

(四)严格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幼儿园要认真落实“一把手”负总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安全工作责任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领导、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是本地、本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组织精干力量,深入细致、扎扎实实做好安全工作。要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将任务和责任真正分解落实到人。各地、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安全信息网络,学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出现重大治安、安全事故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不得迟报、瞒报。要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领导重视不够,责任不到位,防范措施不落实,导致学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浅谈幼儿园的安全管理 篇11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管理;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安全教育

幼儿园作为集体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安全是生命的保障。安全即生命,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好奇、好动、探索欲望强,又缺乏知识经验与预见危险事故的能力。为确保幼儿在园期间活动、饮食、休息方面的安全,幼儿园必须把关注幼儿健康、关注安全放在首位。

一、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防止幼儿在园事故的发生

幼儿园安全事故发生有很多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因素:(1)因教学设施原因引起,如,滑梯、攀登架、海洋球等大型的玩具年久失修,存在着安全的隐患,就很容易发生事故。此外,幼儿在教室、楼道、走廊、上下楼梯也是容易出事故的地方。(2)安全保卫、消防设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幼儿园大型外出活动。设计紧急预案,出发、集合、分散活动都事先要有计划,确定好详细的活动方案,配备足够的教师,具体确定责任人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这样不容易出安全事故。(3)向幼儿提供安全的药品、食品、饮用水。幼儿园保健室是以预防为主,定期负责对日常卫生的督促和检查,只供给一些护理外伤的药物。后勤提供给幼儿的食品,必须安全、卫生,开水、汤菜等温度要控制好,至少在40度以下才可以送到班上。幼儿园工作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家长会安心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4)幼儿每年的体检,特别是新生体检一定要坚持,保障在园幼儿的健康。对有固定疾病和特殊体质的人,例如:有癫痫、先天心脏病的幼儿,不宜参加一些教学活动,并且在入园的家长会上告知家长,不能隐瞒孩子的病情,填写好家园联系手册,对特异体质要写清楚。便于在活动中关注这些孩子的变化,及时与家长交流。(5)重视来园与离园环节。有的孩子家庭背景复杂,社会关系也不简单。为了保障安全,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方式:在开学的家长会上,一定要强调固定的家庭成员接送,建立接送卡;如果临时改变人接送,可以持卡接送,做到人走卡在。形成离园签字的习惯:离园时签上接送孩子家长的名字。加强门卫制度管理:实施门房等级制度,严禁可疑人员进入教学区,教学区与生活区严格分开,对擅自离园的孩子进行提醒与制止。

二、规范教师言行,加强对幼儿安全教育

教师具有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与保护幼儿安全的责任与义务,晨检时要坚持落实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晨间检查制度。一摸额头看看孩子是否发热,二看幼儿的精神状况、面色、皮肤等,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有无异常,四是查看衣裤兜内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及时处理。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坚持实施正面的安全教育。如,电器开关、插头的正确使用方法;爬高的危害;离开大人、集体的危险;教育幼儿简单的自卫方式;教师在生活中,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如,用过的剪刀、利器,随时收拾放好,洗涤、消毒用品、开水等的摆放位置做到安全。上下楼梯注意维护纪律,活动前后检查幼儿的衣服、鞋带,老师不穿高跟鞋,不戴别针,不留长指甲,讲课的时候注意不佩戴或者少佩戴首饰。有带药的幼儿做好详细的登记,做到不误食、核对剂量等。作为幼儿园教师,只要是面对孩子,一切以他们的安全为主,从安全的角度出发,随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增强教职工的安全意识

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安全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提高增强教职工的安全意识,是长期的日常工作。定期宣传、反复强调、认真学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与有关文件、条例。组织全园职工进行安全讲座,开展安全周活动:说说身边发生的安全事故、我对孩子是怎样进行安全教育的等等。观看全国发生的幼儿园典型安全事例,做到警钟长鸣,相信安全无小事,时时事事以幼儿的安全为中心。做好幼儿在园的每一个安全环节。通过多种途径树立幼儿的安全意识,定期、有计划地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利用一些已有的教育资源与环境,对幼儿进行安全训练。例,参观消防队、进行消防演习。将安全知识与游戏有趣地结合,灵活多变地开展活动,加强幼儿的体能训练,提高自我的保护能力。

四、对家长宣传有关的安全知识

幼儿的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共同对幼儿的安全、健康成长努力。幼儿园通过座谈、家长会、观摩、亲子活动等活动,提升家长生命意识与生存价值,使家长能够很好地引导孩子安全成长。

规范安全管理,保障幼儿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努力消除事故隐患,坚决杜绝事故发生的因素,让幼儿在平安、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浅谈幼儿园的安全管理 篇12

关键词:管理,幼儿园,日常安全管理

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是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重要保障, 是幼儿园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想让幼儿园顺利发展, 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幼儿教师, 我们就必须明确管理的内容与方向, 从幼儿园的日常安全管理方面入手, 进行认真的思考、审慎的研究。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幼儿的安全与健康!

一、明确幼儿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与内容

(一) 幼儿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不保, 何谈教育?安全管理是幼儿园生存的基石, 是幼儿园各项保教工作的基本保障, 是牵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在园内形成“安全第一”的意识与责任心, 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才能使幼儿得以健康成长。我们应将“安全、放心”作为对家长无形的承诺, 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二) 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内容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的第四条, 明确规定了学校安全管理内容, 主要包括:

1.构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体系, 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 保障学校安全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2.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 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完善事故预防措施, 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不断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3.建立校园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 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

4.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5.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 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责任追究等。

二、幼儿园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贵在细致的坚持

幼儿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 年龄小、意识差、可塑造性强, 在园活动、学习、休息期间, 幼儿的生命保护尤显重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 (教师[2012]1号) 在“教师专业能力”中要求教师“有效保护幼儿, 及时处理幼儿的常见事故, 危险情况优先救护幼儿”, 对幼儿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范。为确保幼儿在园活动、学习、休息安全, 幼儿园必须加强安全管理。而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其贵在坚持。

(一) 明确各项法律法规, 依法办园、以法强园

依法治园是幼儿园管理者必须树立的管理新理念。实行依法治园是保障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健康发展的需要, 因此幼儿园管理者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 坚持依法治园, 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幼儿园事物, 从而使学校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1.管理者要有法律意识, 要懂得基本的法律法规, 明确办园的方向, 以《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为办园依据, 明确幼儿园的责任与义务, 坚持依法办园、依法治园, 确保全园师生的安全。

2.教师要有法律意识, 要懂法、守法。这样, 才能维护自身利益, 维护幼儿的权利, 维护幼儿园的声誉。

(二) 创设安全的硬件环境, 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石

安全、儿童化的硬件环境是幼儿园的发展基础。一方面, 教师要利用假期进行环境装饰, 和幼儿一起装饰、美化活动室, 美化校园, 另一方面, 幼儿园要定期开展消防、地震等安全逃生演练, 联合公安、交警、保卫部门等进行安全检查与自查,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 严守幼儿园值班制度, 加强门卫防范, 把好幼儿入园关及离园关, 从而尽可能地为孩子创设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及学习环境。

(三) 加强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促进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实施

保护幼儿安全是幼儿园教职员工的重要职责, 教师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幼儿安全的守护者。教师的观念与行为是幼儿安全的重要保障, 因此, 园长要通过多种教育方式转变教师观念, 教育教职员工牢固树立幼儿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意识, 加大安全工作教育力度, 时时、处处、事事讲安全, 把安全工作放在工作的首位,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为幼儿创设安全、和谐、温馨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精神环境, 从而使幼儿得到身体及心理上的安全。

幼儿园在园幼儿年龄均为3-6岁, 保育和教育的双重任务给幼儿园工作带来了特殊性。根据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差的特点, 幼儿园可将园内安全工作建设性地分为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暴力防范、疾病预防、自我防范和自救自护七项主要内容, 我们应该逐个逐项突破难点, 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牢固树立校园安全防范屏障。此外, 还应该加强安全排查工作的管理强度, 隐患排查是校安工作的重要环节,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是排查隐患的根本目的。同时, 要成立幼儿园安全领导及监督小组, 以园长为组长, 每月定期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 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防范于未然。

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粗浅理解与经验。我坚信:只要心系幼儿、心系幼儿教育, 理性地践行幼儿园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就一定能带领幼儿园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引领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熙瑞, 张康之.现代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张杏华.幼儿园组织与管理[M].学苑出版社出版, 2005.8.

[3]张燕.学前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篇13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维护校园治安秩序,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校内管理

第二条 学校应当有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机构或组织并配备相应的专(兼)职安全保卫人员。

城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乡镇中心学校以上以及治安比较复杂的地区的村办学校、具有一定规模的幼儿园要配备保安人员。

第三条

学校应当健全门卫制度,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登记或者验证制度,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入内,禁止将非教学用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动物和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带入校园。

第四条 学校安全保卫人员应加强校园内部的巡逻。任何人不得在校内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经允许进入校园的车辆必须限速限道行驶,限点停放。

第五条

学校应加强学校重点部位和要害部位的治安防范设施建设。购置、安装的技防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建立档案。要建立技术防范设施使用、维护和更新等配套制度。

第六条

寄宿制学校应当配备教师或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管理学生宿舍。学生宿舍通道要随时保证畅通,严禁将宿舍通道上锁后无人看管。对学生宿舍实行夜间巡查、值班制度,坚持对寄宿学生实行晚点名和定时查铺。针对女生宿舍安全工作的特点,加强对女生宿舍的安全管理。

第三章 日常管理

第七条 健全学校治安管理预警机制。制定治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事故预防措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第八条

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措施。重视做好后进学生、特殊学生的帮教工作。要建立健全后进生、特殊学生管理档案,定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制定教育挽救措施。

第九条

加强对校内各类从业人员的管理。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等规定加强对教职工、聘用人员和临时工的准入资质审查。严格执行教师资格中关于“无精神病史”的规定,坚决清理和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学校工作岗位。

第十条

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积极协助公安、司法等部门,加强对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的整治,严厉打击校内外各类暴力侵害师生的行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治安秩序。

第十一条

妥善处理学生伤亡事故。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等,对校内发生的学生意外伤亡事故,及时实施救助,并进行妥善处理。

第四章 安全教育

第十二条

建立专题安全教育制度。在开学初、放假前,应当结合当地治安案件发生的特点,做好学生预防绑架、抢劫、伤害与消防逃生等教育及演练工作,提高学生防范伤害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三条

重视法制教育。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各校要聘请政法系统的工作人员、律师或其他法律工作者担任兼职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加强对师生的法制教育。要根据各地实际,建立法制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学生的法制纪律观念,自觉抵制各种不法侵害。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心理和行为有偏差等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心理干预。

第五章 管理责任

第十四条 建立和完善治安管理责任制。中小学校长是学校治安管理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应当把学校治安管理工作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抓好。

第十五条

建立和完善学校治安工作管理制度。各校须建立学校治安目标管理制度,细化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实行岗位责任制。将学校治安管理工作作为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指标。

第十六条

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对发生校内重大治安事件和学校治安管理工作存在重大隐患的学校,在目标考核、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学校治安事件中存在失职、渎职等行为,导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有关责任人员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按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浙江省中小学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小学学生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校应当遵守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

第三条 各地应当加强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在对中小学校进行布局调整时,应充分考虑交通安全因素。

第四条

中小学校长为学校学生交通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校内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和学生出行的交通安全教育,以及学生春(秋)游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 接送车(船)

第五条

学校应当积极主动与交通部门联系,合理安排班车、渡船、线路。有学生接送任务的学校应当按省公安厅等四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接送车的意见》要求,严格执行接送车辆和驾驶人员的准入制度,建立接送车辆和驾驶人员档案。

有乘船学生的学校,应当按学生过渡航线编排小组,并指定组长负责过渡途中管理,有条件的学校还要指派教师护送学生上船。严禁未经港航管理部门批准的船舶运载学生。

学校应当对每次接送学生的时间、人数等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

第六条

为确保接送学生行车(船)安全,杜绝超载现象。学校可合理调整学生的上学放学时间,在确保完成规定教学活动时间的前提下,按错时制管理,轮回接送,减轻学生接送车(船)运载压力。

第三章 安全教育

第七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本着“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坚持不懈地抓好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要督促中小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将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情况纳入对学校考核的内容。

第八条

学校应当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落实交通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的要求;充分利用《人·自然·社会》等地方通用教材,通过安全教育周、新生入学教育、安全知识讲座、周班会、活动课、演练等多种形式,和广播、电视、宣传橱窗、板报、校园网等载体,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强化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增长学生交通安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第九条

学校应通过学校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家长的安全乘车意识和责任,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预防学生交通事故的联动机制。

第十条

学校教师应当在上学、放学高峰时,协助有关部门维护好交通秩序,在学校附近主要交通干道要护送学生上下车和穿行公路。要教育学生不乘坐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不乘“黑车”、“病车”和超载车。学校要按照乘车路线组织学生乘车,建立好路队制度,保障学生乘车途中和上下车安全。

第十一条 学校要继续实行“小黄帽路队”制度,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掌握横穿马路、铁道道口等交通常识,确保行路安全。

第四章 安全管理

第十二条

城镇中小学校的早操、跑步等体育活动应尽量安排在校园内进行,严禁学校组织学生在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上进行集体跑步等体育活动。因体育场地欠缺,只能安排在校园外开展体育活动的农村中小学校,可以暂时组织学生在附近的安全场所内进行相关活动。教育部门应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快落实资金,按规定建设体育场地。

第十三条 中小学校开展大型体育活动以及其他大型学生活动,必须经过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的,应事先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共同研究安全措施并加以落实。

第十四条 杜绝将中小学校校园出租用于停放社会车辆、从事其他非教学活动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学生安全的活动。

第十五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按国家、省有关规定,积极主动与交通、公安部门联系,加紧落实保障学生交通安全的各项措施,在校园周边创造秩序良好、有安全保障的交通环境。

第五章 安全责任

第十六条

建立学生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教育部门与学校,学校与承运人应当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和义务。对措施落实、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对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因工作不负责任,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要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发生学生伤亡事故时,学校应当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等,及时实施救助,并进行妥善处理。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浙江省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校内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

建立门卫、巡逻、值班制度。寄宿制学校应健全完善校舍管理、食堂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安全检查等各项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及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

第三条

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或者验证制度。寄宿制学校应当加强校外人员和车辆管理,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辆入内;制订学生出入校门管理制度,规模较大的学校不仅应有专职保安员,还应设专职的保卫干部,负责住宿学生的生活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第四条

配备教师或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管理学生宿舍。寄宿制学校应对学生宿舍实行夜间巡查、值班制度,坚持对寄宿学生实行晚点名和定时查铺制度,并针对女生宿舍安全工作的特点,加强对女生宿舍的安全管理。

第五条

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寄宿制学校应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并加强日常维护,保证其能够有效使用。设置消防安全标志,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畅通。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

第六条

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范。寄宿制学校应当严格执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业和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建立食堂加工食品定点采购和索证、登记制度,建立饭菜留验和记录制度,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可靠,保障师生饮食卫生安全。

第七条

建立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学校应将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学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离校情况,以及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异常状况等关系学生安全的信息,及时告知其监护人。对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其他生理、心理状况异常的学生,学校应当做好安全信息记录,妥善保管学生的健康与安全信息资料,一旦发生特殊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并注意依法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第三章 安全排查制度

第八条

建立校内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寄宿制学校应注重学校安全排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重点检查学生宿舍、楼梯走道、食堂餐厅、饮用水源、图书室、实验室、教室、会议室、锅炉房、配电室、教职工宿舍等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的安全情况。

第九条

建立专项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在日常安全检查基础上,针对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特点,应专门组织消防设施、危房、破旧校舍、卫生等综合性或专项安全检查,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十条

坚持学校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登记制度。排查后应填写“学校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表”。排查过程中发现有危房和其他有安全隐患的设施,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学校无力解决的,要采取防护、警示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

第十一条 积极协助公安等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排查整治,严厉打击校内外暴力侵害师生行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治安秩序。

第四章 楼梯走道管理

第十二条

学校楼梯间应有警示标志;学生在教学楼进行教学活动和晚自习时,学校应合理安排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间;在容易拥挤的时段应有专人定岗疏导,切实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第十三条 加强对学生在楼道和在大型活动地方等拥挤场所活动的行为规范教育,强化其安全意识。

第十四条

学校应定期对教学楼楼梯、扶手、楼梯间照明设施进行检查,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要随时检查加固已损坏的楼梯扶手。校舍楼梯、通道的设置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应采取措施及时予以改进。

第五章 学生离返校安全

第十五条 建立学生返校和回家接送制度。根据学生档案注明的详细家庭住址,与家长联系合作,制订详细可行的接送方案,确保寄宿制学生安全往返学校。

第十六条

针对寄宿制中小学学生集中在节假日前后离校和返校的特点,应根据省公安厅等四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接送车管理的意见》要求,严格执行接送车辆和驾驶人员的准入制度,建立学生接送车辆和驾驶人员档案。

第六章 安全教育

第十七条 建立经常性安全教育制度。应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用好《人·自然·

社会》等地方通用课程,落实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利用班会、墙报、广播等途径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用电、预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安全教育。

第十八条

建立专题安全教育制度。在开学初、放假前,要结合当地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做好学生安全回家教育工作,教育学生在回家、返校和放假期间自觉不搭乘超载、违规车辆以及农用车辆,防止各类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寒假期间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中小学生进行一次烟花爆竹燃放常识教育。针对学生溺水事故多发频发的特点,开设专题防溺水事故的自护自救教育,切实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第十九条

建立完善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度。针对本学校的地质灾害隐患、地势特点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各校要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体师生参加预案演练,寄宿制学校必须安排一次全体住校生参加的夜间逃生疏散演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第二十条

加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安全管理能力建设。强化措施,切实提高其安全意识,切实防止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家校联系,建立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畅通的联系方式,积极探索加强家校共同实施安全教育的工作机制。

第七章 安全责任

第二十一条

寄宿制学校实行校长内部安全管理责任制。校长是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履行职责,切实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第二十二条

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各校制订目标管理细则,细化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实行岗位责任制。针对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对工作负责,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人员,给予奖励;对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人员,给予批评、限期整改;对工作失职、渎职,造成重特大事故的责任人,依法严肃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发生学生伤亡事故时,学校应当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等,及时实施救助,并进行妥善处理。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浙江省预防中小学学生溺水事故

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预防中小学学生溺水事故发生,保障中小学学生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安全教育

第二条

学校应建立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制度。每年4至5月份,学校要开展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专题活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到江河湖海、水库等地方嬉水、游泳的安全卫生教育,并从地方实际出发提出具体安全要求。

第三条

学校要开设游泳常识课,有校内游泳馆(池)等设施的学校可开设游泳技能训练课,指导青少年学生熟练掌握游泳的技巧和自救方法。学习游泳时,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配备有资质的救生人员。引导学生家长在假期利用有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对学生进行游泳技能培训,让更多的学生学会游泳。

第四条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数来自中西部山区农村地区,对江、河、湖、塘不甚了解,缺乏必要的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知识,学校要特别加强对这部分学生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

第三章 日常管理

第五条 学校要建立健全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的安全防范制度。把任务落实到部门、班级,实行各负其责的防范工作机制。

第六条 学校应当在校内水池等易发生溺水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加装防护设施。

第七条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春(秋)游、集体劳动、教学实习或者社会实践等活动时,活动地点或途中有河流、湖泊的,要落实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的相关措施。需乘坐船只的,必须严格检查船只的证照和安全性能情况,严禁超载。

第八条

每年暑假前,学校要印发《告家长书》,通过家庭访问、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家长防止孩子溺水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加大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的宣传力度。

第九条 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农村和城市近郊河流、池塘、水坝附近的管理,设立安全警示牌,并在事故多发地设立安全巡视员或义务监督管理员。

第四章 渡运安全

第十条

做好学生上学和放学的乘船安全工作。需乘船上学和放学的学校,要按学生过渡航线编排小组,并指定组长负责过渡途中管理,有条件的学校要指派教师护送学生上船。严禁学生乘坐未经港航管理部门批准的航舶,严禁超载。

第十一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地方海事管理部门切实加强渡口的安全管理工作,协助乡镇政府及村里做好渡口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学生的渡运安全。

第五章 事故处理

第十二条

学校发生学生溺水事故时,学校应当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等,及时实施救助,并进行妥善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浙江省中小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提高我省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水平,预防与控制疾病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的健康与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构建和谐校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

第二条 学校要成立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由校级领导担任组长,办公室、卫生保健机构、总务(后勤)、教导处等有关部门参与。

第三条 学校要设立卫生保健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做好学校预防保健工作。学生数1000人以上规模的中小学校必须配备专职卫生专业人员;其它中小学要配备专(兼)卫生保健人员,也可聘请卫生部门专业人员兼职。班主任要积极参与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并掌握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了解健康教育课内容。

第四条 加强校医和保健教师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参加有关学校卫生防疫、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学校卫生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的能力水平。

第五条 建立健全学校卫生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学校要制订饮食卫生、环境卫生、传染病与常见病防治、学生健康检查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学校每年初要制订卫生工作计划,年终要进行认真总结,并把卫生工作纳入评优评先内容。

第三章 学校健康教育

第六条 学校要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落实学校健康教育课程计划,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活动等各种形式向学生传授健康教育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根据不同年龄段开设不同内容的健康教育课程,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应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安排做到有教师、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评价。

第七条 学校要根据不同季节学校疾病预防的重点,通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板报、广播、宣传图片、VCD录像片及多媒体技术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八条 按照不同年龄开设相应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课程或讲座。初中以上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及时发现并疏导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第四章 卫生基础设施

第九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学校项目必须按规定通过有关卫生部门的评价和监督审核,其选址、设计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通过验收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条 学校的教室面积、采光、照明、课桌椅配置和隔音效果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

第十一条 学生宿舍人均面积应在3平方米以上,且采光、通风换气良好。生活洗涤水槽人均0.05米以上。

第十二条 学生食堂设施设备布局应当合理,应有相对独立的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用餐场所。食堂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洁、卫生,并有防鼠、防蝇、防尘设施,污水排放和废弃物存放符合卫生要求。

第十三条 学校应建有数量足够、方便师生使用的水冲式厕所。其设计和用材应便于通风祛臭、防蝇防蛆、冲洗保洁,粪便处理应实行三格化粪池、净化沼气池或纳入市、镇污水处理系统。粪池要密封,做到不渗漏,不满溢。

第十四条 学校应使用城镇水厂供应的管网水。没有管网水需使用自备水源的学校,其自备水源周围50米内必须无污染源,并要建有消毒安全设施。

第十五条 农村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要设卫生保健室。卫生保健室的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并有上下水设备。保健室的各种图表要上墙。仪器设备最低要达到教育部《中小学卫生室器械设备配备目录》三类标准。

第五章 日常管理

第十六条 学校饮食卫生管理

学校食堂、副食品店、自备水等必须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领卫生许可证。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学校食堂、副食品店一律不得开办。

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培训证上岗,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对患有痢疾、伤寒、肝炎、活动性肺炎、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影响食品卫生的人员必须调离岗位。

购销和使用的食品应当定点采购并按规定索证、验收,禁止向学生出售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食品加工过程和储藏必须做到生熟分开;餐具必须采用高温或药物严格消毒,并有保洁措施。

食品及其原料贮存和食品制作间要落实安全措施,安排专人负责,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非相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学校必须加强管理,落实责任。特别是对实行承包和租赁经营的食堂、副食品商店,必须把把食品卫生安全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指标。

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自备水源和二次供水的管理,定期检测、定期消毒,以保证水质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安全饮用水。向学生提供桶装饮用水的学校,应向供应商索取相关的合格证书。提供安全饮用水确有困难的学校,提倡走读学生自带开水。

第十七条 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

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馆)、文体、会议场馆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明亮,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动。

学生宿舍应保持清洁整齐,并敦促学生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被褥。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当地卫生部门指导下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保持校园环境清洁整齐,垃圾箱、果壳箱应及时清理。厕所要每天进行清扫、消毒,做到无积水、无积粪、无异味、无蚊蝇。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第十八条 学校传染病预防与管理

认真落实晨检制度,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委员要在校医的指导下,及时了解掌握早晨到校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做好晨检记录,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结合季节特点、传染病流行趋势,重点做好相关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春秋学校开学时,要重点做好学校的清洁卫生工作,对学校环境卫生和食堂饮用水卫生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清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

学校要按照《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有关要求做好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应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当地卫生、教育部门,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消毒、隔离等工作,如有必要,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生的应急免疫接种工作。

幼儿园、小学新生入学时,学校要按照《浙江省幼儿、学生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学生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督促无证和漏种儿童及时补证、补种。

第十九条 学生健康体检和常见病防治

学校要每年组织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进行学生健康体检的单位必须是具有预防性健康体检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体检结束后,学校要将体检结果通知学生家长,使家长及时了解子女的健康状况。学校要对学生健康体检中发现的疾病及时登记,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好转诊复查治疗。体检单位要对学生的体检结果进行全面分析,以便学校能够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要在卫生部门指导下,积极做好学生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

第二十条 学校要加强对实验室、医务室危险化学品、药品和有毒菌株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发事故。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加强卫生档案建设。全面详尽地记录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生长发育、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健康教育以及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第六章 突发事件预防

第二十二条 建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制度。建立健全师生健康监测制度,对因病缺勤者进行登记汇总并分析,及时发现事件隐患。要加强与所属区域的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的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提早做好预防工作。

第二十三条 严格执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按规定程序和时间向当地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各部门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第七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四条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要求,各地各校要切实承担起教育、管理和保护学生的职责。各校主要负责人是校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师生卫生安全、校园稳定工作负总责。在全教育系统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所发生的各类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要认真进行严肃查处。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校卫生安全事故者,教育行政部门应视情节轻重,给有关责任人以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浙江省中小学校舍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建设平安校园,保障学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方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日常管理

第二条

新建、改扩建和维修改造的校舍建筑,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建设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设计单位的设计要求,进行科学建设。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规划建设报批和工程招投标工作;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勘察设计、建筑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质量监督、工程监理;严格执行工程竣工验收制度。凡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新建、改扩建校舍的选址要由专业部门进行灾害危险性评估,坚决避免在灾害高危地区新建校舍。

第三条 学校的水、电、气及食堂锅炉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单位的设计要求,根据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标准进行选址、施工和安装。

第四条

完善减灾、防灾基础设施和设备,配备必要的安全消防设备、逃生自救器具、应急照明灯和应急广播系统等。在紧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应急避难场所等地,要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对原有建筑消防通道不符合现有消防要求的要限期进行整改。

第五条

学生宿舍、校园内教职工宿舍、食堂、实验室、教室、电脑室、图书室、会议室等人群集中场所列为重点监控部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

第六条

落实房屋安全防范措施,建立每房一档的危旧房档案,把房屋、产权人、使用人、主管部门等相关情况资料都记录在档,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凡危房必须根据规定进行处置:

——B级危房的处置:立即抢修,消除安全隐患,经资质单位验收合格,方可恢复使用。并加强日常监控,保证房屋使用安全;

——C级危房的处置:立即抢修、消除安全隐患,经资质单位验收合格,方可恢复使用。不能马上修缮的,不得使用,要指派专人加强监控,防止升级为D级危房。

——D级危房的处置:立即拆除。暂不能拆除的不能改作他用,在危房周边设置隔离带和警示标志,严禁师生进入。

危房解危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实施,并经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监理,报房屋安全鉴定部门鉴定。

第七条

定期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检查和避雷、防雷设施安全检测。对电路、锅炉、煤气、化学物品等易引发火灾的设施、物品重点进行检查,对避雷、防雷设施进行安全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八条

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指定专人,对办公楼、教学楼、综合楼、实验室、宿舍、食堂、浴室、文体活动等场所开展日常消防安全检查,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宿舍的用电、用火安全管理和检查,建立消防检查记录台帐制度。

第九条

对师生员工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向师生员工宣传安全用电、安全用气、实验操作等消防安全知识,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提高应对火灾险情的能力。

第十条 学校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指导学生预防事故和实施自救、逃生、紧急避险的方法和手段。

第十一条 学校要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和安全信息报送制度。

第三章 管理职责

第十二条

各地各校要加强对校舍安全工作的领导,把校舍安全工作作为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加大工作力度,层层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主要领导对本地区教育系统校舍安全负领导责任,校长对本单位校舍安全负主要责任。

第十三条

各地教育部门应协调政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学校校舍安全管理工作。常检查、不松懈,发现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把危房破旧校舍改造任务作为首要任务,优先安排投资计划,落实土地指标、资金等,加强计划管理,限时完成改造任务。

第四章 应急处理

第十四条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防洪水、防台风、防雷电、防地质灾害、防火等灾害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校舍安全预警体系。应急预案要体现及时性、有效性。已经制订的应急预案,要根据学校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第十五条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学校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时组织师生员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预案演练。使师生掌握在各种突发性灾难面前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要将应急演练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

第十六条

台风和洪水期间,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的联系,针对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基础沉陷等自然灾害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农村学校特别是地处山区农村学校师生的安全。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台风频发地区中小学校开展专题安全培训和教育,切实提高师生应对台风等灾害的能力。

第十七条 建立健全值班制度,落实具体人员。值班人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发生安全事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并按规定及时报告。

第五章 附 则

上一篇:形势与政策 反腐下一篇: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办税流程及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