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案地震(共4篇)
预案地震 篇1
地震局机关地震应急预案
为保证地震应急工作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现参照省、市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本预案包括:应急组织、应急行动和应急工作程序。
一、应急组织
县地震局设立地震应急指挥部,在地震应急期间,统一指挥我局的地震应急工作。
县地震局地震应急指挥部由局领导、机关台办负责人组成。总 指 挥:局长
职责:负责地震应急的全面指挥工作。副总指挥:各副局长
职责:协助总指挥工作,分别负责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评估与救助;应急情况汇总及后勤保证工作。办公室、地震台职责:
办公室:负责局指挥部与市政府、省地震局的工作联系;负责与震情、灾情有关的报告(简报)的审定、印制、发送;负责有关宣传报道及接待新闻单位采访工作;负责应急经费、设备、车辆、物资的保障与调配。
地震台:负责震情分析和会商;地震发展趋势判断;地震现场监测预报的管理。负责指导各部门应急期间的有关业务工作;负责管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负责面向社会的宣传工作和声像摄制工作。负责地震参数的测定和上报;负责管理全局的通讯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二、应急反应
县地震局在地震应急工作中,既要履行地震部门的职责,又
要履行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责。县地震局应急反应为:
(一)有感地震应急
启动条件:安远县区发生有感地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应急行动:
1、尽快确定地震参数,上报县政府和省、市地震局。
2、迅速进行震情会商,判断震后震情趋势,上报县政府和省、市地震局。
3、县局进入应急状态,加强值班和地震监测工作,异常情况随时报告。
4、判断有无更大的地震,向县政府汇报后,及时发布震情判断消息,稳定社会秩序。
(二)一般破坏性地震应急
启动条件:安远县区域内发生4.5--5.5级地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时。人口稠密地区发生4.0--4.5级强有感地震及邻县发生强震波及我县时。应急行动:
1、向县政府和省、市地震局报告震情。
2、迅速汇总灾情和进行地震灾害损失快速预测评估,上报县政府和省、市地震局。
3、根据灾情向县政府提出应急反应建议。
4、组织震情会商,做出震后趋势判断,报县政府和省、市地震局。
5、派出地震现场工作组,进行震后现场震情监视、震害调查、震灾评估和地震现场科学考察工作。
6、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社会宣传工作。
7、按中国地震局的规定,及时上报震情、灾情信息。
(三)破坏性地震应急
启动条件:安远县区域内发生M 5.5级或造成特大损失的地震。
应急行动:
1、向县政府和省、市地震局报告震情。
2、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进行震灾损失快速评估,报县政府和省、市地震局。
3、进行现场强余震监视和震情分析会商,及时提供震情发展趋势,上报县政府和省、市地震局。
4、进行震害损失调查、评估、地震现场烈度考察及科学考察工作。
5、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地震新闻宣传报道,组织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
6、按中国地震局的规定,及时上报震情、灾情信息。
(四)震情应急
启动条件:发现重大短临异常或者提出重大短临预测意见后。
应急行动:
1、台站对短临异常(观测点)及时上报。
2、随时核实异常。重要异常由县局派出人员到现场核实。
3、加强震情会商,对异常提出判断意见和对震情提出预测意见。
4、按中国地震局的规定,及时上报观测数据、异常核实报告及会商意见。
5、强化仪器维护,保证台站仪器正常运转,数据连续可靠。
6、加强震情行政值班,办公室和地震台昼夜值班,开展宏
观异常的观察、收集和上报。
(五)临震应急
启动条件:省政府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
应急行动:
1、在临震预报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震情跟踪,加强监测,及时核实异常,加紧震情会商。
2、做好地震现场地震监测、震害评估、科学考察工作的准备。
3、派出队伍,进入预报区加强监测和震情跟踪。
4、根据震灾预测结果,向县政府提出应急工作建议,协助县政府部署落实临震应急的有关工作。
5、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强化宣传,重点宣传防震、避震以及自救、互救知识。
(六)平息地震谣言
启动条件:在县区域或人口稠密地区出现地震谣言,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较严重影响。
应急行动:
1、迅速将谣言情况及时报告县政府和省、市地震局。
2、调查谣言的影响情况,分析谣言起因,向当地政府提出平息地震谣言的对策。
3、协助县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各类有关媒体,迅速平息地震谣言。
(七)应急戒备
启动条件:中国地震局规定的重大政治、社会活动期间。应急行动:
1、加强震情值班和地震监测,对异常及时上报与核实。
2、做好信息传递和震情会商工作。
3、适时将应急戒备情况上报县政府和省、市地震局。
三、应急工作程序
接到临震预报或境内发生有感地震、邻区发生5.0级以上地震时,县地震局的应急工作程序是:
1、局地震遥测台网值班人员在震后5分钟内对地震参数作出测定,10分钟内报告局长、县委、县政府值班室。
2、局长根据震情,可宣布进入地震应急状态,局应急指挥部立即开始运行。
3、局行政值班室按照局长指示通知局指挥部成员及全体工作人员于半小时内(城内人员)到岗,进入应急状态。
4、召开局指挥部会议,研究提出地震应急对策、抗震救灾规模,向县长、主管副县长报告。
5、召开紧急会商会,提出震情发展趋势意见,并根据震情发展,随时进行会商,严密监视震情发展。
6、迅速了解震灾及影响范围,并组成现场考察队伍,于两小时内赶赴地震现场考察。
7、破坏性地震3天内,严重破坏性地震5天内完成震害灾情初评估;10天内完成严重破坏性地震震害灾情的总评估。评估报告上报县政府和省、市地震局及中国地震局。
8、办公室及时向县政府有关部门发送震情、灾情简报。同时,按中国地震局灾情速报规定按时上报灾情资料。
2008年4月
地震救援预案 篇2
第一章总则
本预案为崇信县周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地震临震预报或发生地震时,必须遵守的基本程序、组织原则及实施方案。为了确保地震突发时能够协调、有序和 高效进行抢险救灾,保证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物资到位、行动到位,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修订《崇信县周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地震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1.1、应急目标、为使我公司在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能够高效、有序地做好地震预防、预警工作;并在地震发生后,能高效、有序地开展地震应急救灾的活动,避免出现“小震大灾”的后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遏制连锁性的各种次生灾害蔓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保障生产设施安 全、减小环境污染程度,特编制本预案。1.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公司处于临震状态,或地震发生时的应急和响应阶段。1.3、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务院《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和《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参照《甘肃省地震应急预案》《企业地震应急、预案编写指南》《地震应急预案》和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1.4、工作原则、公司抗震救灾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并协调一致原则、快速反映原则、信息共享原则、服从全局的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地震应急工作实行政府领导、统一管理和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公司所属单位应接受公司的总体指挥。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的基本原则。
2、协调一致原则。应急工作既要与公司日常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消防管理和抗震减灾管理协调一致,又要在应急工作实施过程中具有权威性;既要在应急工作时全面调动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分级、分部门负责,又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3、快速反映原则。地震发生后,时间就是生命,各单位都要立即根据地震应急预案的要求,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4、重视次
生灾害原则。由于煤矿属于高危行业,决定了地震的次生灾害将比较严重,甚至危害远远大于地震本身造成的灾害。
5、服从全局的原则。抗震救灾工作是一项全社会系统工程,各单位都要主动协助政府,密切配合,积极支援与协作,以求得抗震救灾工作的整体效果。
6、信息共享原则。地震发生后,为确保抗震救灾工作指挥决策无误,各单位要迅速上报灾情。主要内容是受灾范围、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及次生灾害情况等。1.5灾害分级及其响应级别
1.5.1、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将地震灾害事件分为四级: 1.5.1.1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造成 30 人以上被困或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占公司年生产总值 1%以上的地震;或发生 7.0 级以上地震。1.5.1.2 重大地震灾害:造成 10~29 人被困或死亡,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0 万~1000 万元的地震;或发生 6.0~7.0 级地震。1.5.1.3 较大地震灾害:造成 3~9 人被困或死亡 9 人以下,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 万~100 万元的地震;或发生 5.0~6.0 级地震。1.5.1.4 一般地震灾害:造成 2 人以下被困,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小于 10 万元的地震;或发生低于 5.0 级地震。
1.5.2 地震灾害的分级响应 1.5.2.1 一般地震灾害应急工作,公司抗震防灾指挥部统一负责组织实施,当确定发生的地震级别是一般性地震灾害时,XX 煤矿抗震救灾指挥 部工作重点是检查各基层单位的宣传安定工作,确保稳定人心,力争不使 小震造成大的恐慌和灾害。加强地震观测和汇报,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 害扩大。1.5.2.2 较大、重大或特大地震灾害应急工作,公司抗震救灾办公室立即汇报平凉市政府,由市政府根据灾情汇报请示甘肃省或国务院抗震救灾机构,上级政府视灾情派出领导现场指挥、指导救灾工作。
1.5.3、其它地震事件 上述地震灾害以外的地震事件均称其它地震事件,主要包括本地发生 有感地震或受周边地区地震波及但未造成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或有重大地震谣传等地震事件。其它地震事件的应急工作由公司抗震防灾指挥部组织实施。第二章
2.1.1 2.1.1.1应急组织与职责
2.1、崇信县周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及各组职责如下:、煤矿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及各组职责如下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及各组职责如下:
XX 煤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组成及职责 总 指 挥:矿长副总指挥: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总工程师、机电矿长、通防矿长 成 员:各部门负责人主要职责:组织实施本预案,全面指挥 XX 煤矿抗震救灾工作;制定紧 急管理办法或特别管制措施,确定震后应急期应急工作规模; 统一安排和调用救灾物资、设备、人员;向县、市、省政府报告震情、灾情和救灾工作情 况。2.1.1.2 指挥部办室:指挥部办公室设在 XX 煤矿安全指挥中心 办公室主任:安全矿长(兼)办公室副主任:安全指挥中心主任、各应急分组组长 主要职责:协助总指挥组织协调各应急分组的工作;协调不同救援组 之间关系; 要积极妥善地处理各种救援小组的衔接与相互配合; 相邻队伍之 间要划分责任区边界; 协调区块内各队伍之间道路、电力、照明、有线电话、网络、水源等现场资源的共享或分配;协调各队伍之间联系,互通有无,互 相支援,遇有危险时传递警报并共同防护; 负责了解、收集和汇总报告震情、灾情等;审核地震新闻宣传内容,组织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负责接受和安 排省、县内外提供的紧急救援; 市、负责指挥部的日常事务和对外接待工作。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联系电话见附表 4。2.1.2 指挥部下设抢险救援组、工程抢险和生命线工程修复组、医疗 卫生和卫生防疫救治组、电力抢险组、通讯联络组、物资供应组、次生灾害 抢险组、交通运输组、生活安置组、治安保卫组、宣传报道组、财务管理组,各小组实行负责人制度。各组按指挥部的部署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工作。2.2、应急分组及职责、2.2.1、抢险救援组 组 长:救援大队负责人责任单位:救援大队 成 员:救援大队全体人员主要职责:(1)召集所属人员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参加抗震救灾;(2)组织疏散人员,抢救伤员,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划分警戒区域,实施定向、定时封锁,防止事故危害区外的人员进入;(3)为抢险车辆、物质、设备及人员指引道路,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和 道路交通;(4)配合政府部门派来的救援人员,挖掘、抢救被压埋人员和重要物资 及完成其它抢险任务;(5)指挥部安排的其它应急任务。2.2.2、医疗卫生和卫生防疫救治组 组 长:后勤部部长责任单位:后勤部医务所 成 员:后勤部医务所全体人员主要职责:(1)组织医疗抢救队到震灾现场开展抢救和医治伤病员工作,协同省、市卫生部门派来的医疗队进行防疫救护工作,建立临时医疗点抢救和处置伤 员;(2)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卫生等,采取有效措施,防 止和控制传染病的突发和蔓延;(3)保障灾区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的供应;负责救灾食品、药品安全的 监督管理。2.2.3、通讯保障组 组 长:办公室主任责任单位:办公室 成
员:办公室全体人员主要职责:(1)负责尽快恢复被破坏的通讯设施,保障抗震救灾通讯畅通;必要时 灾区可实施广播通知,以保障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2)保证公司与上级政府、地震部门的通讯联系畅通;(3)架设 XX 煤矿抗震救灾指挥部与各组(部门)的临时专用电话,抢修 被破坏的通讯线路,恢复通讯。2.2.4、电力抢险组 组 长:发电车间主任责任单位:发电车间 成 员:发电车间电工班全体人员主要职责:(1)迅速组织调集抢修队伍,尽快恢复被毁坏的送、发、配电设施和电 力调度通讯系统等,保证灾区用电。必要时启动柴油发电机应急。(2)对储有可燃气、液体的单位,必须坚持先抢修后供电的程序。(3)协调、指导、监督事故单位尽快恢复被破坏的发、送、变、配电设 施和电力调度通讯系统的功能等。保证重要部位(特别是抗震救灾指挥部等 重点部门)用电供应。2.2.5、物资供应组 组 长:供应处处长责任单位:物资供应处 主要职责:负责根据指挥部提出的物质计划,做好采购、调拨的救灾物 资的管理工作。2.2.6、交通运输组 组 长:公司车队队长责任单位:公司车队 成 员:公司车队全体人员主要职责:协助运送救灾车辆、物资、人员、伤员等工作。2.2.7、生活安置组组长:后勤部部长责任单位:后勤部 成 员:后勤部全体人员主要职责:(1)调运粮食、食品与物资,保证灾区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疏散安置受 灾群众,解决吃、穿、住等问题,协助医疗救护工作;(2)协助灾情调查,统计工作,做好死难者的善后工作和伤、残人员的 安置。2.2.8、工程抢险、生命线工程修复组 组 长:工资产部部长责任单位:资产部 成 员:资产部全体人员主要职责:(1)负责组织力量对灾区中被破坏的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运输、办公、生产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公司基础设施功能,组织工程 抢修队;(2)负责建筑抢修,清理路障,搭建简易住房等任务。2.2.9、次生灾害抢险组 组 长:生产处长责任单位:生产处 成 员:生产处、发电车间、安环处、供应处、保卫处、各车间主要职责:(1)负责协调组织组事故现场人员、设备的抢险,对可能发生的次生灾 害的抢排险工作(如明火、漏气、漏电、爆炸、易坍塌建筑物、构筑物等);(2)组织对爆炸、有毒、腐蚀性物品的抢险及安全的监督与排险;(3)负责防范地质灾害发生,提出应急治理措施; 负责水源等环境污染 灾害次生灾害的紧急处理;(4)对震区锅炉、危化品储罐等特种设备的安全进行监管;(5)严密监视和排除可能发生的火灾,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扩大和次 生灾害。2.2.10、宣传报道组 组 长:办公室主任责任单位:办公室 成 员:办公室全体人员
主要职责:(1)负责抗震救灾工作宣传报道,防震救灾知识宣传,安定民心,按照 有关规定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报道抗震救灾先进事迹;(2)负责文化娱乐场所的防震救灾应急宣传教育与安全教育,积极稳妥 做好防震减灾宣传、报道;(3)及时平息及澄清地震谣传等工作,呼吁社会捐助等工作。2.2.11、财务管理组 组 长:财务部部长责任单位:财务部 成 员:财务部全体人员主要职责: 筹集抗震救灾经费,统一管理上级下拨的救灾经费及兄弟单 位援助的经费,设立公司抗震救灾专项资金,调动资金的使用。2.2.12、治安保卫组 组 长:保卫处负责人责任单位:保卫处 成 员:保卫处、消防队全体人员主要职责:(1)负责灾区社会治安管理,打击在特殊情况下的不法行为,负责交通 管制;(2)负责救灾物资、公司内机要部门、金融部门、储备仓库、救济物品 集散点等重要目标的保卫、防火、防盗等工作。2.3、应急工作流程及组织体系框图、XX 煤矿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体系框图(附表 1)、地震灾害临震应急流 程图(附表 2)、地震灾害震后应急流程图(附表 3)。第三章
3.1、临震应急响应、应急响应方案 应急响应方案 响应在接到省政府发布的地震灾害预报信息后,由公司抗震救灾领导指挥部 宣布进入临震应急期,临震应急期一般为 10 日;必要时,可以延长 10 日。指挥部督促检查并责成有关部门做好下述临震应急工作。3.1.l、预警行动启动 3.1.1.1 应急预案启动后,指挥部成员未经批准不得外出,领导组成员 不在或者有特殊情况时,按职务高低递补。指挥部办公室进入紧急状态,密 切监视地震动态,保持与市地震局联系,注意异常情况,提出分析意见,并 随时报告震情变化; 3.1.1.2 在临震应急期,指挥部根据本地政府的要求,部署地震应急预 案的实施工作,对临震应急活动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同时随时 接受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和本地市政府对实施地震应急预案工作进行检 查。3.1.1.2 在临震应急期,指挥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向预报区的人员提 出避震撤离的劝告;情况紧急时,应当有组织地进行避震疏散;根据震情发 展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避震通知,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疏散地点选择在空旷的地点如:焦库)。3.1.1.3 指挥部组织、督促有关部门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 急排查与防护,对重要危险源或物品实行关、停、并、转措施;保卫部必 须派人维护现场治安。3.1.1.4 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组织督促、检查各部门抢险救灾的准备工 作; 3.1.1.5 指挥部负责组织做好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确保社会秩序稳 定。3.1.1.6 指挥部负责督促有关部门对震后救灾物资的供给和对需救助 对象的统计调查,确保无任何漏洞。3.1.2、预警信息收集
与确认 3.1.2.1 预警报告制度。各单位发现地震前兆异常、发现引发重大次生 灾害隐患,要及时报告指挥部办公室。3.1.2.2 接警确认制度。指挥部接到有关预警信息报告后,要及时准确 记录,立即组织确认。3.1.2.3 报警通知制度。指挥部将信息确认结果及时向报告者反馈,并 将确认信息及时报市防震减灾协调领导组办公室进行核实、处理。3.1.3、在临震应急期,指挥部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用物资、设 备、人员和占用场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阻拦;调用物资、设备或 者占用场地的,事后应及时归还或者给予补偿。3.1.4 在临震应急期,公司各行动组和车间必须准备必要的值班日记,以便记下行动中的紧急情况。3.2震后应急响应
地震发生后,煤矿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立即到达指挥部 XX(如指挥部遭受破坏应在指定地点集合),并检查、督促、指导各单位做好有关工作,事故单位应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3.2.1 召开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紧急会议,听取指 挥部办公室有关震情、灾情的汇报和省、市人民政府有关抗震救灾的指示。研究布置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实施应急值班制度,对各应急组提出要求。3.2.2 部署救灾工作,落实指挥各部门的任务。指导所属各单位组织 开展自救、互救工作,动员所属员工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想方设法 减轻损失,恢复生产。3.2.3 指挥部办公室要分类、核实、汇总灾情,向省、市、县人民政 府及省、市县地震办公室报告所属单位及所在区域的灾情。确定并紧急调 动救援队伍,调拨救援物资,酌情向其他部门提出协助呼吁。并配合部署 实施抗震救灾工作。建立应急保障数据库。3.2.4 通知公司内所有各单位和部门、各工作组迅速组织抗震救灾,维持治安、抢救伤员、安定民心,协调电力主管部门尽快恢复破坏的电力 设施和电力调度通信系统功能等,保障电力供应;尽快组织人员恢复被毁 坏的道路及其它有关设施,保证抢险救灾车辆、人员通过和受灾人员的疏 散;配合省、市、县等部门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和生产自救工作。3.2.5、各应急工作组迅速召集各小组救援人员,根据指挥部调度,准 备救援工具、机械等,开始巡查,做好资金、物资的准备工作,紧急调运 粮食、食品和救济物品、物资,搭建临时住所,保证职工生活必需品的供 应和受灾人员的安置。及时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及时检查、监测饮用水、食品卫生,保证 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组织查明次生灾害危害或威胁,采取防御措施,必要时疏散居民。3.2.6、组织灾后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对应急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给予表彰或奖励,对影响或
破坏地震应急工作的给予处分、处罚。3.2.7、地震发生时,事故单位应结合实际启动各自应急措施,积极开 展救灾工作。3.2.8 地震突然发生时,各单位和全体员工本着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处 理突发性事故,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切记不可随便进行 停送电等操作,防止因电短路引起火灾、物料泄露引起爆炸、火灾等次生 灾害事故发生。对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地点和设施要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视、控制,防止灾害扩大。并会同指挥部办公室、财务处等有关 单位和部门,对灾害损失作出评估。3.2.9、指挥部办公室会同政府部门实事求是地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 等有关信息。地震发生后引起的事故相当多,因此每个人都应根据不同情况,审时 度势,采取灵活的应急对策。
3.3、应急结束、经政府部门宣布解除紧急状态,XX 煤矿抗震救灾指挥部确认现场地震 次生事故隐患已消除或得到控制,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3.4、后期处理、3.4.1、受灾的安置与抚恤 3.4.1.1 妥善安置、救治伤残人员。3.4.1.2 妥善安置震亡人员,做好震后防疫工作。3.4.1.3 调动供水车,设立临时供水点站。3.4.1.4 组织搭建防震棚,安置因震而无房或危房的职工。
3.4.1.5 完善粮食供应、临时的食堂和食品专供点管理,保证职工基本 生存需要。3.4.1.6 协调社会力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3.4.2、调用物资的清理与补偿 3.4.2.1 组织医疗、钢材、木材、建材等物资供应部门或单位,对调用 物资进行及时清理。3.4.2.2 清查短缺物资或临时征用物资,根据国家政策予以补偿。3.4.3、社会救助 3.4.3.1 整理救助财物,制定发放方案,及时发放。3.4.3.2 协调保险公司,及时进行保险理赔。3.4.3.3 制定重建方案,核算重建资金,募集重建资金。3.4.4、调查总结 3.4.4.1 总结经验教训。3.4.4.2 表彰应急抢险有功人员。3.4.4.3 对预案实施不力者开展责任调查和责任追究。3.4.4.4 对造成人为重大损失的按司法程序依法予以处置。3.4.4.5 依据地震应急工作及时修订预案。第四章
4.1、信息沟通保障、应急保障措施
4.1.1 信息沟通应首选有线电话,在有线电话线路损坏时,以对讲机、手机保障救灾通讯,同时全力恢复有线电话通讯。4.1.2 地震事故发生后,首先由当班班组长或岗位人员向车间和指挥 部办公室(调度室),讲明事故部位、有无
其他次生灾害发生等情况、人 员伤亡情况。
4.1.3 车间和指挥部办公室接到地震事故报警后,要立即向总指挥或 副总指挥报告,将事故现场上报的灾害情况及单位名称事故部位的位置等 情况,并要随时上报事故发展变化情况。同时通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成 员、车间领导、安全员、技术员及时到达事故现场。4.1.4 车间和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有毒气体大量泄露报警后,要立即向 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报告,并随时上报泄露物的发展变化情况。并通知公司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和公司相关领导、车间领导、技术员及时到达现场。4.1.5 变电站发生跳闸、大面积停电等事故时,变电站班长或当班人 员必须立即向车间和指挥部办公室汇报。并按指挥部指令启动紧急情况处 理程序处理事故,迅速恢复变电站系统供电。4.1.6 指挥部接到次生灾害报警后,立即启动紧急情况处理程序,对 警情做出判断,迅速调度一切应急力量、救援设备、器材、物品等,为抢 险救援赢得时间。同时划分警戒区域,实施定向、定时封锁,防止人员进 入事故危害区。4.1.7 在接到火灾报警的同时,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指派专人带预案到 路口接消防车,便于消防车快速到达火场,同时提供帮助灭火的相关资料。4.1.8 保卫部调集保卫人员沿途为抢险车辆、物质、设备及人员指引 道路,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和道路交通。
4.2、现场抢救、工程抢险、和次生灾害防治保障、现场抢救、工程抢险、4.2.1 现场救护 4.2.1.1 在地下室、鼓风机室、粗苯等场所设置了事故柜,配备了必要 的医疗急救箱,内有纱布、绷带、剪刀、医用胶布等,可进行简单包扎;在可能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岗位配备防毒面具、滤毒罐等。4.2.1.2 有酸碱等腐蚀性物料的场所设有冲洗装置。4.2.1.3 公司厂区内消防管网及消火栓,每个消火栓旁设置消防箱、工 艺装置设备设有固定式消防给水竖管。生产装置内设置手提式灭火器,粗 苯、焦油罐区设有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4.2.1.4 变电站、配电室、中控室等重要场所设有二氧化碳灭火器。主 要生产区设置有消防栓、蒸汽灭火系统、干粉及泡沫站等。4.2.2 工程抢险 工程抢险:自备柴油发电机一台,工具车、叉车、吊车各一辆。各车 间也配备了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供总指挥部调拨。4.3、应急队伍保障、4.3.1、指挥部成员保障:接到地震或启动本预案通知后,抗震救灾指 挥部成员根据指挥部的通知,立即赶赴指定地点就位,因特殊原因不能按照 要求就位的,由相应副职替代; 指挥部地点: ①公司调度室(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②保卫处办公室(抢险救灾办公室),必须保障指挥部信息畅通。4.3.2、指挥
部成员单位保障:本预案启动的同时,指挥部成员单位应 立即启动本部门应急措施,在各应急分组召集单位的统一协调下,接受 XX 煤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负责落实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各项指令和抢险救 灾工作。4.4、医疗保障、4.4.1、组织交口县医院、厂医务所全体人员开展医疗急救、卫生防疫。4.4.2、组织救治急救器材、药品。4.4.3、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实施心理救助。4.5、物资保障、4.5.1、各单位自备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劳动保护用品、工具。4.5.2、后勤部负责储备手电 20 把,以备晚间急用。以及必要的生活 用品。4.5.3、供应处要做好防汛器材的储备工作,另备铁锹 100 把、镐 50 把、草袋或编织袋 1000 条,抬框、扛子 20 套,雨衣、雨鞋 150 套,潜水 泵 5 台等等,4.6、资金保障、4.6.1、要保证先期的物资和器材储备资金投入,预备必要的补偿资金。4.6.2、要拟订抢险救灾过程的资金调配计划,保证抢险救灾时有足够 的资金可供调配。4.6.3、会同保险公司等部门做好后期有关资金理赔、补偿工作。4.6.4、要储备和保证后期足够的职工安置费用。4.7、紧急避难场所保障、4.7.1、指挥部要规划出可供受灾职工疏散的路线和不同级别的临时避 难场所,并有明确的标志。4.7.2、公司应建立健全避难场所的生活必备设施。4.8、技术保障、4.8.1、建立并完善各部门、单位多种通信渠道,防震减灾指挥部或成 员单位要采用手机或对讲机联网等形式保障通信畅通,防震减灾指挥部办公 室要设立值班室并负责收集各种通信资料。4.8.2、地震应急相关技术资料的建立与完善由抗震办公室负责。
4.9、向社会救灾提供支援的保障、向社会救灾提供支援的保障
公司发生地震时的抢险救援人员以全体职工为主要力量。全体职工都应当在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奋勇保卫家园,把灾害损失 降到最低限。在完成本公司救灾任务的同时,从人员和物资上还要听从省市 抗震指挥部的统一调派,积极参加社会救援。4.10、安全和治安保障、安全和治安保障
4.10.1、保卫部门加强对指挥部机关、要害部门、重大危险源、资金仓 库、救济物品集散点、储备仓库等重要目标的警戒。4.10.2、保卫部门要协助事故单
位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 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证抢险救 灾工作顺利进行。4.11灾害评估准备
为使公司在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对公司整体受灾情况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结论,公司抗震减灾指挥部应在已经掌握公司固 定资产的情况下,对以下几方面评估作出准备: 人员伤亡数量; 建筑物损失情况; 设备损坏情况; 生产停顿损失情况; 个人财产损失情况; 其它损失等。第五章
5.1重点系统应急预案重要危险源、重点防护场所 危险源、在临震应急期,公司内正常组织生产,在接到本地市政府向预报区的 人员提出避震撤离的劝告后,公司总指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下 列工作完成后宣布。5.1.1、化产车间停止一切投加原料和药剂、产品输送工作;炼焦车间 根 据 调 度 指 令 停 止 出 焦 ;压 力 容 器 应 时 刻 注 意 压 力 变 化 ;原 料、营 销 部 停 止一切运输工作;供应处停止物料的采购工作(救灾物品除外)。5.1.2、在临震应急期和震后公司内所有的地点禁止使用明火(如:电 炉子、焊接作业等)。5.1.3、各车间根据本车间的实际情况(在生产过程中或生产结束后),将罐内残留的清洗液全部排掉;消防队将消防车全部装满水(除了作为消 防用水外还可以用于饮用水); 5.1.4、所有的设备检修、土建施工项目停止运行(设备上部和土建施 工工房上部的容易掉下的物品必须稳固放置在地面上);电动葫芦停止运 行; 5.1.5、资产部检查各建筑物是否有破损现场,以便能及时维修(即使 不能及时维修,在此处应有醒目的标识,警告员工一旦发生地震时千万不 要躲避在此处); 5.1.6、车队做好车辆的检查工作,保证车辆在任何状态下能处于使用 的状态,在地震发生时,司机和随车人员千万不要躲避在车辆内。5.1.7、变电站发生跳闸、大面积停电等事故时,变电所班长或当班人 员必须立即向车间和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按本地市供电公司调度室指令 启动紧急情况处理程序处理事故,迅速恢复变电所系统供电或紧急启用柴 油发电机。
5.2焦化厂主要次生灾害源应急对策
5.2.1 灾害描述 焦化厂是从事煤炭加工,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产品的特点,主要次生灾害源有煤气、粗苯等。煤气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等特点,生产过程是在密闭系统进行,如 发生管道断裂或设备破裂,就会发生中毒、爆炸事故;粗苯呈液体、刺激气 味、淡黄色、闪点低、挥发性强、渗透性强、遇
火可引起爆炸发生火灾。5.2.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发生地震时应立即关闭阀门避免发生灾害。应及时打开焦炉放散管,关闭阀门,关闭回炉煤气总阀。在粗苯罐上装呼吸阀。5.2.3 撤离措施 当煤气、粗苯等化学品发生泄漏时,应应配戴煤气或苯类滤毒罐,集 体向上风侧撤离; 撤离途经泄漏区时要避免跑步等易产生火花的动作; 如需 进入灾区抢救伤员,必须穿戴好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切忌盲目施救。
5.3其它要害场所应急对策 其它要害场所应急对策
5.3.1 公司财务部门应急措施 接到临震预报,要加强财务管理,及时把当天发生的业务、原始票据认真清点保管好; 财务出纳人员及时认真盘点当天资金收支结余情况,并把 重要的资金、印件、票据等存放在保险柜内保管好;地震余震过后,要与保 卫部人员保护好现场,及时清理财产物资,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5.3.2 公司档案室应急措施 接到临震预报,要加强档案管理,及时将所有档案柜全部锁好,切断 电源、撤出易燃物或其它一切可能引起火灾的物质,然后销好防盗门离开现 场;地震余震过后,相关人员要与经警共同保护好现场,防止档案被毁。5.3.3 公司食堂震前震后应急措施 接到临震预报,应及时准备好干粮等方便食品、储备足量的饮用水,将煤气、液化气瓶阀门彻底关闭,并将液化气瓶等易燃物放置在远离电源的 安全场所,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地震余震过后,按指挥部要求生火做饭。第六章
6.1 总结附则 地震应急工作结束后,各部门、单位对本单位应急工作进行总结,并 将总结报告报 XX 煤矿抗震救灾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对应急预案实施情 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6.2预案的管理、审批、预案的管理、审批、更新的有关规定
6.1.1、XX 煤矿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制定、修订、更新《公司地震应急预案》。6.1.2、各部门和单位应参照本预案制定、修订地震应急救援措施,要 求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平震结合,细化措施,明确责任,便 于操作。随着机构和人员变动时,要及时修订,并报 XX 煤矿抗震救灾指挥 部批准同意后实施、备案。6.1.3、涉及生命线工程、次生灾害产生单位要从实际出发,单独制定、修订各自的应急措施,由 XX 煤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进行审批。6.1.4、各单位应急措施要不定期进行演练,确保措施的可行性、科学 性。6.1.5、煤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将对各单位的应急措施进行不定 XX 期检查,对预案 的编制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6.2、奖励与责任追究制度、6.2.1、在破坏性地震应急活动中有下列事迹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报公司防震减灾指挥部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6.2.1.1、出色完成破坏性地震应急任务的; 6.2.1.2、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财产或者抢救人员有功的; 6.2.1.3、及时排除险情,防止灾害扩大,成绩显著的; 6.2.1.4、对地震应急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6.2.1.5、因震情、灾情测报准确和信息传递及时而减轻灾害损失的; 6.2.1.6、及时供应用于应急救灾的物资和工具或者节约经费开支,成 绩显著的;
6.2.1.7、有其他特殊贡献的。6.2.2、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者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 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 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2.2.1、不按照本条例规定制定破坏性地震应急措施的; 6.2.2.2、不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和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 实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 6.2.2.3、违抗抗震救灾指挥部命令,拒不承担地震应急任务的; 6.2.2.4、阻挠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调用物资、人员或者占用场地的; 6.2.2.5、贪污、挪用、盗窃地震应急工作经费或者物资的; 6.2.2.6、有特定责任必须坚守岗位的人员,在临震应急期或震后应急 期不坚守岗位,不及时掌握震情、灾情,临阵脱逃或者玩忽职守的; 6.2.2.7、在临震应急期或者震后应急期哄抢公司或者职工的财产的; 6.2.2.8、阻碍抗震救灾人员执行职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 6.2.2.9、不按照规定和实际情况报告灾情的; 6.2.2.10、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的; 6.2.2.11、有对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造成危害的其他行为的。6.3制定与解释部门
本 预 案 由 XX 公 司 XX 煤 矿 抗 震 救 灾 指 挥 部 办 公 室 制 定 并 负 责解释。6.4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附件: 附件: 附件 1: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体系框图 附件 2:地震灾害临震应急流程图附件 3:地震灾害震后应急流程图 附件 4:XX 煤矿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联系电话 附件 5:应急电话 附件 1煤矿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体系框 工作体系框架图 山西 XX 焦煤有限 XX 煤矿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体系框架图
XX 公司 XX 煤矿抗震救灾指挥部 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其他副矿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抢险救援组 责任单位:保卫处电力抢险组 责任单位:发电车间工程抢险和生命线工程修复组 责任单位:资产部医疗卫生和卫生防疫救治组责任单位:后勤部次生灾害抢险组 责任单位:生产处物资供应组 责任单位:供应处生活安置组 责任单位:后勤部治安保卫组 责任单位:保卫处交通运输组 责任单位:车队宣传报道组 责任单位:办公室财务管理组 责任单位:财务部通讯联络组 责任单位:通讯站附件 2地震灾害临震应急流程图
省政府发布地震临震预报进入临震应急期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向公司汇报震情公司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应急行动与政府地震局保持联系,做好震情跟踪监视启动《XX 公司 XX 煤矿地震应急预案》预警响应方案召开全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会议命令公司所属各单位启动相应的地震应急措施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及时向公司各单位发布省政府的临震预报根据震情发布避震通知,组织避震疏散附件 3地震灾害震后应急流程图
震后应急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行动公司所属各单位及时向指挥部速报震情召开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会议启动各单位《破坏性地震应急措施》根据震情,对地震灾情进行快速评估并速报命令启动《XX 公司 XX 煤矿地震应急预案》迅速了解灾情、并汇总速报保持与省、市、县地震部门联系,速报震后趋势各应急分组迅速进入应急状态配合国家、省、市、县地震局开展现场监测工作向社会发布“震情通报”地震灾害损失调查和评估向省、市、县汇报有关地震情况根据震情、灾情召开指挥部会议决定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和场地 28决定是否向上级提出紧急支援请求决定是否采取管制措施视情赴灾区视察灾情、安抚职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联系电话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联系电话 应急救援
固定电话 姓 名 全号 办公电话应急电话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篇3
根据《泾川县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应急预案》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了确保我校地震灾害应急工作快速、高效、协调、有序进行,切实提高对地震灾害的综合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
2、编制依据
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布点及安全应急处置能力特编制本应急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校突发性地震灾害应急处理工作。
4、工作原则
启动和实施本预案应遵循的工作原则是:
(1)、珍爱生命,确保安全。始终把保障全乡师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专业救援人员的骨干作用。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在教育办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小学、幼儿园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本单位
应急处置工作,要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3)、正确宣传,注重预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把灾害应急与预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定期对师生进行防震知识宣传教育和疏散,自救、互救等基本技能演练,认真做好预防和安全值班工作。
二、学校概况及灾害危险性分析
党原乡陈袁小学和樊家、吊沟接壤,在校学生27人,教职工4人。
根据历年地震发生后破坏情况分析,在我校极易造成房屋倒塌,供水、供电和通讯中断等灾害,也可能因电线短路引发局部火灾。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成立党原乡陈袁小学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组 长: 赵明公 校长
成 员: 朱良福 三年级班主任
陈玉荣 四年级班主任 鲁淑娟 二年级班主任 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实施应急预案。根据实际,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应急预案。(责任人:陈玉荣)
2、负责组织检查全乡学校校舍安全隐患和师生防震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限期整改。(责任人:朱良福)
3、负责防震相关日常教育、防震知识宣传、自救自护技能培训、救灾应急物资准备及日常应急演练。(责任人:各班主任)
4、地震灾害发生后,统一组织领导、指挥和协调应急救灾工作,部署安排受灾学校进行紧急救援,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抢险救灾。(责任人:赵明公)
5、负责召集抢险救援协调会议,统一调度,部署救援工作,决定重大问题,指定紧急处理措施。(责任人:鲁淑娟)
6、负责和各校(园),特别是受灾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报告灾情。对各校(园)的应急处理工作程序进行督查指导。(责任人:陈玉荣)
(二)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成及职责 主任:赵明公 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及救援协调工作 成员:朱良福 负责应急响应机制指导落实工作
陈玉荣 负责救灾物资接收、储备、分发工作
陈玉荣 负责宣传报道和信息收集工作
鲁淑娟 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主要职责:
1、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学校震情、灾情,及时向教育办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报告;(责任人:朱良福)
2、贯彻执行领导小组防震减灾决策,开展救灾工作;(责任
人:赵明公)
3、协调、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震灾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总应急工作情况;(责任人:赵明公)
4、负责收集、上报地震新闻宣传报道;(责任人:陈玉荣)
5、负责处理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办理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责任人:鲁淑娟)
四、应急准备
震前应急准备工作是在本预案颁布后,当临震预报发布后的紧急情况下完成的。
1、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地点及通讯方法: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校长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电话:***
2、由抗震救灾办公室定期修订学校预案,并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抗震救灾设备、器材、装备、工具等,并落实数量明确到人;经常组织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
3、疏散组要制定人员疏散方案、各疏散路线、疏散场地环境平面图并在校办公室备案;
4、抢险救灾组熟悉预案,明确职责,尤其对水、电设施及火险等事件要经常开展训练;负责抢险工具、器材、设备的落实;组织抢险救灾组成员定期进行演练。
5、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部门、设施、线路的监控及巡视;
6、出现地震谣传,各校要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培训,提高师生识别地震谣传的能力,安定人心,保证学校安定。
五、应急响应
学校接到上级有关部门发布的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后,校领导主持召开应急会议,宣布校区进入临震预报期,布置防震工作,有关部门和人员应迅速进入临震应急状态,按本预案和各部门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学习和熟悉地震应急预案、应急工作程序,广泛开展防震科普知识的培训、避震及疏散演练,落实保障抢险救灾设备、物资,检查并排除水、火、电、暖设施和危险建筑物安全隐患。根据灾害程度响应级别依次为1级响应、2级响应、3级响应、4级响应。
1、召开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通报震情,部署紧急避险和抢险救灾工作。
2、向上级抗震救灾领导机构报告防震减灾措施。
3、向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宣布有关抗救灾方面的规定。
4、掌握地震动态并随时向上级抗震救灾领导机构和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组长通报。
5、根据上级指挥机构发布的地震动态宣布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根据震情发展趋势决定师生避震疏散时间及范围。
6、检查学校各部门、各应急救援专业小组的应急措施和防震减灾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
7、强化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地震信息误传和谣传,稳定社会秩序。
8、督促校重点部位和易发生次生灾害的部位,采取紧急措施和特殊保护措施,检查消防设施。
9、学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县教育局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掌握的各类灾情信息,重大地震灾害和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情况可越级报告。
六、应急处置(一)临震应急处置
在接到上级关于临震预报安排后,应适时进入临震应急期,充分做到以下工作:
1、学校召开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布置防震工作。
2、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密切监视震情,加强上下联络。
3、做好震时应急准备工作,检查学校临震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4、组织师生进行防震知识教育和避震疏散演练。
5、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震情变化,若预报的地震到期末发生,发布机关决定撤消时,应解除紧急状态,尽快做好师生工作,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二)震后应急处置
1、组织实施地震应急预案,按照上级安排,迅速开展震后抢险救灾工作。
2、各成员按职责及时赶赴现场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及时向上级报告灾情,并及时组织救援队伍,迅速开展自救互救。
4、迅速疏散师生,妥善处理受伤人员。
七、通信联络
1、临震前或地震后,学校要和教育办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
2、教育办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成员及联络电话 总值班室电话 0933-3530525 各成员联系电话
组 长:张 涛 教育办公室主任 *** 副组长:邵小锋 乡教育办公室教研员 *** 朱凡刚 乡教育办公室会计 ***
八、奖惩办法
(一)、奖励: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教育办予以奖励,并报上级有关部门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
1、保护学校师生生命财产有功的;
2、及时排除险情、防止灾害扩大成绩显著的;
3、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一)、处罚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教育办予以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报
上级主管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执行命令,不履行抗震救灾职责的;
2、贪污、挪用、盗窃救灾资金和物资的,因认为原因造成救灾资金物资受损的;
3、不及时掌握震情、灾情,临阵脱逃或玩忽职守的;
4、再临震期或应急期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务的;
5、阻碍救灾人员执行公务或进行破坏活动的;
6、故意散布虚假信息、扰乱正常救灾秩序的;
7、不按规定或实际情况上报灾情的,救灾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
8、其他对抗震救灾造成危害的。
九、预案管理
1、本预案由学校负责执行并接受上级指导。
2、本预案由学校负责开展日常机构建设、应急教育、演练、物资储备等事项的检查,各校负责组织落实。
3、本预案由学校负责修订完善,凡因工作调动涉及的责任人员变动,有相应接替人员递补。
4、本预案有效期为5年。
5、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党原乡陈袁小学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党原乡陈袁小学
地震火灾应急预案 篇4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难免会面对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为了可以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响应,常常需要预先准备应急预案。那么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震火灾应急预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总则
1.1编制目的依法科学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地震应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发生地震及火山灾害和国外发生造成重大影响地震及火山灾害的应对工作。
1.4工作原则
抗震救灾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军地联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地震灾害发生后,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立即自动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前期处置工作。省级人民政府是应对本行政区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的主体。视省级人民政府地震应急的需求,国家地震应急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支持。
2、组织体系
2.1国家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局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工作。
必要时,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在地震灾区成立现场指挥机构,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2地方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当地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组织等,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3、响应机制
3.1地震灾害分级
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2)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3)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4)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3.2分级响应
根据地震灾害分级情况,将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Ⅰ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
应对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Ⅱ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情况,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国家地震应急工作。
应对较大地震灾害,启动Ⅲ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Ⅳ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地震发生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其他特殊地区,可根据需要适当提高响应级别。地震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灾情及其发展情况对响应级别及时进行相应调整,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
4、监测报告
4.1地震监测预报
中国地震局负责收集和管理全国各类地震观测数据,提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防震减灾工作意见。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机构加强震情跟踪监测、预测预报和群测群防工作,及时对地震預測意见和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省级人民政府根据预报的震情决策发布地震預報,组织预报区加强应急防范措施。
4.2震情速报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快速完成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震源深度等速报参数的测定,报国务院,同时通报有关部门,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4.3灾情报告
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区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时将震情、灾情等信息报上级人民政府,必要时可越级上报。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民政部、中国地震局等部门迅速组织开展现场灾情收集、分析研判工作,报国务院,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公安、安全生产监管、交通、铁道、水利、建设、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及时将收集了解的情况报国务院。
5、应急响应
各有关地方和部门根据灾情和抗灾救灾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5.1搜救人员
立即组织基层应急队伍和广大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同时组织协调当地解放军、武警部队、地震、消防、建筑和市政等各方面救援力量,调配大型吊车、起重机、千斤顶、生命探测仪等救援装备,抢救被掩埋人员。现场救援队伍之间加强衔接和配合,合理划分责任区边界,遇有危险时及时传递警报,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5.2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
迅速组织协调应急医疗队伍赶赴现场,抢救受伤群众,必要时建立战地医院或医疗点,实施现场救治。加强救护车、医疗器械、药品和血浆的组织调度,特别是加大对重灾区及偏远地区医疗器械、药品供应,确保被救人员得到及时医治,最大程度减少伤员致死、致残。统筹周边地区的`医疗资源,根据需要分流重伤员,实施异地救治。开展灾后心理援助。
加强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及时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消毒,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妥善处置遇难者遗体,做好死亡动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粪便等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加强鼠疫、狂犬病的监测、防控和处理,及时接种疫苗;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
5.3安置受灾群众
开放应急避难场所,组织筹集和调运食品、饮用水、衣被、帐篷、移动厕所等各类救灾物资,解决受灾群众吃饭、饮水、穿衣、住处等问题;在受灾村镇、街道设置生活用品发放点,确保生活用品的有序发放;根据需要组织生产、调运、安装活动板房和简易房;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器材,严防火灾发生。救灾物资优先保证学校、医院、福利院的需要;优先安置孤儿、孤老及残疾人员,确保其基本生活。鼓励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安置受灾群众。
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工作,抚慰遇难者家属;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灾区学校复课。
5.4抢修基础设施
抢通修复因灾损毁的机场、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协调运力,优先保证应急抢险救援人员、救灾物资和伤病人员的运输需要。抢修供电、供水、供气、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和应急工作需要。
5.5加强现场监测
地震局组织布设或恢复地震现场测震和前兆台站,实时跟踪地震序列活动,密切监视震情发展,对震区及全国震情形势进行研判。气象局加强气象监测,密切关注灾区重大气象变化。灾区所在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安排专业力量加强空气、水源、土壤污染监测,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
5.6防御次生灾害
加强次生灾害监测预警,防范因强余震和降雨形成的滑坡、泥石流、滚石等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交通堵塞;组织专家对水库、水电站、堤坝、堰塞湖等开展险情排查、评估和除险加固,必要时组织下游危险地区人员转移。
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备、输油气管道、输配电线路的受损情况排查,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对核电站等核工业生产科研重点设施,做好事故防范处置工作。
5.7维护社会治安
严厉打击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犯罪行为;在受灾群众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区,增设临时警务站,加强治安巡逻,增强灾区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对党政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储备仓库、监狱等重要场所的警戒,做好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5.8开展社会动员
灾区所在地抗震救灾指挥部明确专门的组织机构或人员,加强志愿服务管理;及时开通志愿服务联系电话,统一接收志愿者组织报名,做好志愿者派遣和相关服务工作;根据灾区需求、交通运输等情况,向社会公布志愿服务需求指南,引导志愿者安全有序参与。
视情开展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活动,加强救灾捐赠的组织发动和款物接收、统计、分配、使用、公示反馈等各环节工作。
必要时,组织非灾区人民政府,通过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形式,对灾区群众生活安置、伤员救治、卫生防疫、基础设施抢修和生产恢复等开展对口支援。
5.9加强涉外事务管理
及时向相关国家和地区驻华机构通报相关情况;协调安排国外救援队入境救援行动,按规定办理外事手续,分配救援任务,做好相关保障;加强境外救援物资的接受和管理,按规定做好检验检疫、登记管理等工作;适时组织安排境外新闻媒体进行采访。
5.10发布信息
各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按照分级响应原则,分别负责相应级别地震灾害信息发布工作,回应社会关切。信息发布要统一、及时、准确、客观。
5.11开展灾害调查与评估
地震局开展地震烈度、发震构造、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工程结构震害特征、地震社会影响和各种地震地质灾害调查等。民政、地震、国土资源、建设、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灾区范围、受灾人口、成灾人口、人员伤亡数量、建构筑物和基础设施破坏程度、环境影响程度等,组织专家开展灾害损失评估。
5.12应急结束
在抢险救灾工作基本结束、紧急转移和安置工作基本完成、地震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以及交通、电力、通信和供水等基本抢修抢通、灾区生活秩序基本恢复后,由启动应急响应的原机关决定终止应急响应。
6、指挥与协调
6.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6.1.1先期保障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根据中国地震局的信息通报,有关部门立即组织做好灾情航空侦察和机场、通信等先期保障工作。
(1)测绘地信局、民航局、总参谋部等迅速组织协调出动飞行器开展灾情航空侦察。
(2)总参谋部、民航局采取必要措施保障相关机场的有序运转,组织修复灾区机场或开辟临时机场,并实行必要的飞行管制措施,保障抗震救灾工作需要。
(3)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抢修受损通信设施,协调应急通信资源,优先保障抗震救灾指挥通信联络和信息传递畅通。自有通信系统的部门尽快恢复本部门受到损坏的通信设施,协助保障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畅通。
6.1.2地方政府应急处置
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组织各类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开展人员搜救、医疗救护、受灾群众安置等,组织抢修重大关键基础设施,保护重要目标;国务院启动I级响应后,按照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领导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抗震救灾工作。
灾区所在市(地)、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组织基层抢险救灾队伍开展人员搜救和医疗救护,开放应急避难场所,及时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防范次生灾害,维护社会治安,同时提出需要支援的应急措施建议;按照上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安排部署,领导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抗震救灾工作。
6.1.3国家应急处置
中国地震局或灾区所在省级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出实施国家地震应急Ⅰ级响应和需采取应急措施的建议,国务院决定启动Ⅰ级响应,由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必要时,国务院直接决定启动Ⅰ级响应。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根据需要设立抢险救援、群众生活保障、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基础设施保障和生产恢复、地震监测和次生灾害防范处置、社会治安、救灾捐赠与涉外事务、涉港澳台事务、国外救援队伍协调事务、地震灾害调查及灾情损失评估、信息发布及宣传报道等工作组,国务院办公厅履行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组织有关地区和部门开展以下工作:
(1)派遣公安消防部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矿山和危险化学品救护队、医疗卫生救援队伍等各类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协调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派遣专业队伍,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幸存者和被困群众。
(2)组织跨地区调运救灾帐篷、生活必需品等救灾物资和装备,支援灾区保障受灾群众的吃、穿、住等基本生活需要。
(3)支援灾区开展伤病员和受灾群众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心理援助工作,根据需要组织实施跨地区大范围转移救治伤员,恢复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秩序。
(4)组织抢修通信、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保障抢险救援通信、电力以及救灾人员和物资交通运输的畅通。
(5)指导开展重大危险源、重要目标物、重大关键基础设施隐患排查与监测预警,防范次生衍生灾害。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组织快速抢险救援。
(6)派出地震现场监测与分析预报工作队伍,布设或恢复地震现场测震和前兆台站,密切监视震情发展,指导做好余震防范工作。
(7)协调加强重要目标警戒和治安管理,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指导做好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8)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非灾区省级人民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
(9)视情实施限制前往或途经灾区旅游、跨省(区、市)和干线交通管制等特别管制措施。
(10)组织统一发布灾情和抗震救灾信息,指导做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正确引导国内外舆论。
(11)其他重要事项。
必要时,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在地震灾区成立现场指挥机构,负责开展以下工作:
(1)了解灾区抗震救灾工作进展和灾区需求情况,督促落实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工作部署。
(2)根据灾区省级人民政府请求,协调有关部门和地方调集应急物资、装备。
(3)协调指导国家有关专业抢险救援队伍以及各方面支援力量参与抗震救灾行动。
(4)协调公安、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等部门和地方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5)协调安排灾区伤病群众转移治疗。
(6)协调相关部门支持协助地方人民政府处置重大次生衍生灾害。
(7)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部署的其他任务。
6.2重大地震灾害
6.2.1地方政府应急处置
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制订抢险救援力量及救灾物资装备配置方案,协调驻地解放军、武警部队,组织各类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开展人员搜救、医疗救护、灾民安置、次生灾害防范和应急恢复等工作。需要国务院支持的事项,由省级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出建议。
灾区所在市(地)、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抢险救灾等先期处置工作,同时提出需要支援的应急措施建议;按照上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安排部署,领导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抗震救灾工作。
6.2.2国家应急处置
中国地震局向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上报相关信息,提出应对措施建议,同时通报有关部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应对工作需要,或者灾区所在省级人民政府请求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议,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应急措施:
(1)派遣公安消防部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矿山和危险化学品救护队、医疗卫生救援队伍等专业抢险救援队伍,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幸存者和被困群众,转移救治伤病员,开展卫生防疫等。必要时,协调解放军、武警部队派遣专业队伍参与应急救援。
(2)组织调运救灾帐篷、生活必需品等抗震救灾物资。
(3)指导、协助抢修通信、广播电视、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
(4)根据需要派出地震监测和次生灾害防范、群众生活、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基础设施恢复等工作组,赴灾区协助、指导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5)协调非灾区省级人民政府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
(6)需要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协调解决的其他事项。
6.3较大、一般地震灾害
市(地)、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各类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开展人员搜救、医疗救护、灾民安置、次生灾害防范和应急恢复等工作。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应对工作实际需要或下级抗震救灾指挥部请求,协调派遣专业技术力量和救援队伍,组织调运抗震救灾物资装备,指导市(地)、县开展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必要时,请求国家有关部门予以支持。
根据灾区需求,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地方做好地震监测、趋势判定、房屋安全性鉴定和灾害损失调查评估,以及支援物资调运、灾民安置和社会稳定等工作。必要时,派遣公安消防部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医疗卫生救援队伍赴灾区开展紧急救援行动。
7、恢复重建
7.1恢复重建规划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灾区省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重大、较大、一般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区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组织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7.2恢复重建实施
灾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灾后恢复重建。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灾区恢复重建规划的实施给予支持和指导。
8、保障措施
8.1队伍保障
国务院有关部门、解放军、武警部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加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公安消防、陆地搜寻与救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救护、医疗卫生救援等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物资装备,经常性开展协同演练,提高共同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生命线工程设施产权单位、管理或者生产经营单位加强抢险抢修队伍建设。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基层地震抢险救灾队伍,加强日常管理和培训。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发挥共青团和红十字会作用,依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社区建立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形成广泛参与地震应急救援的社会动员机制。
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加强地震应急专家队伍建设,为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地震监测和趋势判断、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灾害损失评估、地震烈度考察、房屋安全鉴定等提供人才保障。各有关研究机构加强地震监测、地震預測、地震区划、应急处置技术、搜索与营救、建筑物抗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8.2指挥平台保障
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综合利用自动监测、通信、计算机、遥感等技术,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形成上下贯通、反应灵敏、功能完善、统一高效的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实现震情灾情快速响应、应急指挥决策、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与动态跟踪、地震趋势判断的快速反馈,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在抗震救灾中进行合理调度、科学决策和准确指挥。
8.3物资与资金保障
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和生产、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保障地震灾害应急工作所需生活救助物资、地震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医疗器械和药品等的生产供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并通过与有关生产经营企业签订协议等方式,保障应急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保障抗震救灾工作所需经费。中央财政对达到国家级灾害应急响应、受地震灾害影响较大和财政困难的地区给予适当支持。
8.4避难场所保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利用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因地制宜设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统筹安排所必需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排污、环保、物资储备等设备设施。
学校、医院、影剧院、商场、酒店、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地震应急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保证通道、出口的畅通。有关单位定期检测、维护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正常使用。
8.5基础设施保障
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建立健全应急通信工作体系,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基础通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保障系统,确保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通信畅通。在基础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毁且短时间难以修复的极端情况下,立即启动应急卫星、短波等无线通信系统和终端设备,确保至少有一种以上临时通信手段有效、畅通。
广电部门完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建立完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确保群众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政府发布的权威信息。
发展改革和电力监管部门指导、协调、监督电力运营企业加强电力基础设施、电力调度系统建设,保障地震现场应急装备的临时供电需求和灾区电力供应。
公安、交通运输、铁道、民航等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紧急运输保障体系,加强统一指挥调度,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建立应急救援“绿色通道”机制。
8.6宣传、培训与演练
宣传、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地震等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开展防震减灾科学、法律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防震减灾活动,提高全社会防震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学校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加强防震减灾专业人才培养,教育、地震等主管部门加强指导和监督。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地震应急管理培训制度,结合本地区实际,组织应急管理人员、救援人员、志愿者等进行地震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制定演练计划并定期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和居委会、村委会、基层组织等,要结合实际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9、对港澳台地震灾害应急
9.1对港澳地震灾害应急
香港、澳门发生地震灾害后,中国地震局向国务院报告震情,向国务院港澳办等部门通报情况,并组织对地震趋势进行分析判断。国务院根据情况向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发出慰问电;根据特别行政区的请求,调派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协助救援,组织有关部门和地区进行支援。
9.2对台湾地震灾害应急
台湾发生地震灾害后,国务院台办向台湾有关方面了解情况和对祖国内地的需求。根据情况,祖国内地对台湾地震灾区人民表示慰问。国务院根据台湾有关方面的需求,协调调派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协助救援,援助救灾款物,为有关国家和地区对台湾地震灾区的人道主义援助提供便利。
10、其他地震及火山事件应急
10.1强有感地震事件应急
当大中城市和大型水库、核电站等重要设施场地及其附近地区发生强有感地震事件并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中国地震局加强震情趋势研判,提出意见报告国务院,同时通报国务院有关部门。省(区、市)人民政府督导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做好新闻及信息发布与宣传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10.2海域地震事件应急
海域地震事件发生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当地海上搜救机构、海洋主管部门、海事管理部门等通报情况。国家海洋局接到海域地震信息后,立即开展分析,预测海域地震对我国沿海可能造成海啸灾害的影响程度,并及时发布相关的海啸灾害预警信息。当海域地震造成或可能造成船舶遇险、原油泄漏等突发事件时,交通运输部、国家海洋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有关预案实施海上应急救援。当海域地震造成海底通信电缆中断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根据有关预案实施抢修。当海域地震波及陆地造成灾害事件时,参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相应级别实施应急。
10.3火山灾害事件应急
当火山喷发或出现多种强烈临喷异常现象,中国地震局和有关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国务院。中国地震局派出火山现场应急工作队伍赶赴灾区,对火山喷发或临喷异常现象进行实时监测,判定火山灾害类型和影响范围,划定隔离带,视情向灾区人民政府提出转移居民的建议。必要时,国务院研究、部署火山灾害应急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支援。灾区人民政府组织火山灾害预防和救援工作,必要时组织转移居民。
10.4对国外地震及火山灾害事件应急
国外发生造成重大影响的地震及火山灾害事件,外交部、商务部、中国地震局等部门及时将了解到的受灾国的灾情等情况报国务院,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国际救援和援助行动。根据情况,发布信息,引导我国出境游客避免赴相关地区旅游,组织有关部门和地区协助安置或撤离我境外人员。当毗邻国家发生地震及火山灾害事件造成我国境内灾害时,按照我国相关应急预案处置。
11、附则
11.1奖励与责任
对在抗震救灾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严重虚报、瞒报灾情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1.2预案管理与更新
中国地震局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本预案,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预案实施后,中国地震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预案宣传、培训和演练,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修订完善本预案。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订本行政区域地震应急预案,报上级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结合本部门职能制订地震应急预案或包括抗震救灾内容的应急预案,报同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交通、铁路、水利、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单位和学校、医院,以及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核电、矿山、危险物品等生产经营单位制订地震应急预案或包括抗震救灾内容的应急预案,报所在地县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11.3以上、以下的含义
本预案所称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11.4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国务院办公厅负责解释。
11.5预案实施时间
【预案地震】推荐阅读:
地震报道应急预案06-11
地震应急预案自查报告06-06
绿地养护地震应急预案07-20
公司单位地震应急预案08-28
地震应急预案演练记录10-12
地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0-21
地震后安全应急预案11-08
李咀小学地震应急预案07-18
幼儿园地震演练预案07-28
突发性地震应急预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