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绩效工资的实施意见(共10篇)
国务院关于绩效工资的实施意见 篇1
《实施意见》指出,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 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 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 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 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 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 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 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实施意见》提出, 要坚持育人为本, 遵循教育规律;着力完善规则, 确保公平公正;体现科学高效, 提高选拔水平;加强统筹谋划, 积极稳妥推进。《实施意见》要求, 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 2017年全面推进, 到2020年, 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实施意见》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五大任务:一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 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 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 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 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 改进录取方式, 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四是改革监督管理机制, 加强信息公开, 加强制度保障, 加大违规查处力度。五是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改革考试科目设置, 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实施意见》指出,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 切实加强领导。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文件。各省 (区、市) 要结合实际制订本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充分考虑教育的周期性, 提前公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给考生和社会以明确、稳定的预期。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措施。
国务院关于绩效工资的实施意见 篇2
《意见》指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经过多年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部分行业特别是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工资问题仍较突出,一些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不同程度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严重侵害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意见》强调,要全面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要明确工资支付各方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企业对招用农民工的工资支付责任。在工程建设领域,施工总承包企业对所承包工程项目的农民工工资支付负总责。要严格规范劳动用工管理。督促各类企业依法与招用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严格履行,建立职工名册并办理劳动用工备案。在工程建设领域,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施工总承包企业要加强对分包企业劳动用工和工资发放的监督管理,不得以包代管。要推行银行代发工资制度,推动各类企业委托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在工程建设领域,鼓励实行分包企业农民工工资委托施工总承包企业直接代发的办法。
《意见》指出,要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和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工资支付监控机制,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劳务费)专用账户管理制度,落实清偿欠薪责任。要推进企业工资支付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守法诚信管理制度,建立拖欠工资企业“黑名单”制度,将企业拖欠工资等违法信息纳入有关部门征信系统。要建立健全企业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强对企业失信行为的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要依法处置拖欠工资案件,严厉查处拖欠工资行为,及时处理欠薪争议案件,完善欠薪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善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探索建立欠薪保障金制度。
《意见》强调,要改进建设领域工程款支付管理和用工方式。加强建设资金监管,推行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预防工程款拖欠;规范工程款支付和结算行为,探索建立建设项目抵押偿付制度;改革工程建设领域用工方式,引导具备条件的劳务作业班组向专业企业发展;实行施工现场维权信息公示制度。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加强法制建设。
(来源:新华网)
关于绩效工资改革的讨论意见 篇3
(人文科学系2012-5-16)
1、请补发1-2月份工资。
2、1-5月份工资发放的依据是什么?数额月月变,我们很困惑。
3、目前发放的30%部分,是否人人都是按最低档发放?
4、请公布市政府关于绩效工资改革的文件。
5、请按市政府关于绩效工资改革的文件要求做。
6、请公布按绩效改革文件每个教师应拿的工资数?
7、请按市政府文件要求,立即实行绩效工资。
8、对涉及教师利益的大事,必须经教代会讨论决定。
9、请按市政府关于绩效工资改革的文件要求做,不要因某些人的利益而绑架了大家。
10、必须明确奖励是在30%之内还是之外?教师完成工作任务,考核合格,70%+30%的工资就应该全额发放(至少是中档标准)。
11、目前这种工资发放方式究竟要实行到何时为止?
12、这种发放方式对教师究竟有何好处?是否对大多数人有利?
13、我们对校领导很关心,我们担心校领导犯错误!
14、不要过低估计教师的智商!不要玩大了!
15、再搞不清楚就要上南京、上北京!
国务院关于绩效工资的实施意见 篇4
“九五”计划期间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全面贯彻实施《教育法》、《教师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建设一支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现就“九五”期间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
1.“八五”时期是我国教育事业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最好时期之一。《教育法》、《教师法》的颁布实施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有力地推动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根本大计,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党和国家倡导的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正在逐步形成。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九五”期间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师队伍总量稳中有增,基本满足需求。截止1995年底,我国中小学教师总数由1990年的861.44万人增长到899.8万人。从数量上保证了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的基本需求。
--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教师忠于职守,教书育人,为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了一大批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教师的业务素质有明显提高,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从1990年的74%、46%、45%分别提高到1995年的89%、69%、55%。
--教师队伍的人员效益不断提高。通过深化以人事、分配制度为核心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逐步调整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同时,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活力,促进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民办教师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到2000年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方针和目标。通过各级政府的努力,民办教师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1990年至1995年,民办教师的数量从300万下降到180万。民办教师占中小学教师的比重由32.5%下降到20%。迄今为止,京、津、沪、浙四个省市以及其他省区的部分地区民办教师问题已基本解决。
--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在提高教师地位和改善教师待遇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作了大量工作。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总体上得到提高,部分地区提高的幅度较大;民办教师待遇逐步得到改善,部分地区实现了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教师住房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全国城镇教师家庭人均住房面积有较大提高。一些地区前些年流失的教师开始出现回流现象,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流失严重的情况也有所缓解。
--教师队伍的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家颁布了《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关于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等与《教师法》配套实施的法规和规章。许多地方制定了《教师法》实施办法。教师队伍建设正在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教师的合法权益逐步得到法律保障。
2.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要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各种社会思潮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师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建设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待进一步加强。
--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中高级职务教师比重偏低。1995年,全国初中、高中教师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比例仅为2%和15.73%,小学教师中具有中级职务的比例为17.56%,具有高级职务的比例仅为0.65‰,远远低于其他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务的平均比例,影响所及是多方面的。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超偏,音乐、体育、美术、外语等学科以及劳动技术课教师短缺。
--教师队伍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城市教师局部超编与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
严重缺编并存。由于城乡差别等原因,余缺难以互补,严重地制约着农村地区“普九”的进程。--教师队伍中骨干教师缺乏。特级教师数量不足,在培养指导中青年教师方面,发挥特级教师作用不够;高级职务教师的年龄偏大,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面临严峻形势。--教师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处于偏低位次的状况仍未改变,1995年中小学年人均工资水平低于全国职工年人均工资水平;部分地区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了教师生计和政府声誉;教师医疗、住房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困难。
--教师补充渠道单一。在新旧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教育人力资源的配置亟待建立相应的机制。目前,教师补充渠道单一,非师范毕业生从教和向社会招聘教师较少,这种状况既难以满足对教师的需求,也不利于改善教师的学缘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和地区分布结构。
二、“九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九五”期间,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教育法》、《教师法》为依据,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农村学校教师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满足需求与提高效益相结合,深化改革,理顺体制,依法治教,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待遇,探索并初步建立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良好、数量适当、分布均衡、结构合理、相对稳定、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2.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九五”期间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工作目标是:
--教师队伍管理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定和完善《教师法》配套法规,形成包括教师资格认定、遴选任用、职务聘任、培养培训、考核奖惩、提高待遇在内的完整的教师队伍管理法规政策体系。全面实施《教育法》、《教师法》及《教师资格条例》,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资格、遴选任用、职务聘任、培养培训、考核奖惩、教师申诉等制度。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依法管理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总量需求得到满足,人员效益进一步提高。在继续控制教师总量,提高效益的同时,保证满足中小学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对教师的需求。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测算,到2000年,全国小学教师应达到602万人,初中教师应达到330万人,高中教师应达到56万人。在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小学、初中、高中师生比大体分别达到1∶22.
38、1∶16.67、1∶15.24。
--教师队伍的素质有较大幅度提高。到2000年,全国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应分别达到95%、80%以上;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争取达到70%左右;45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全部达到《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标准。有条件的地区要逐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
--教师队伍的职务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努力提高中小学校中高级职务教师的比重。到2000年,全国中小学具有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教师的比例应分别达到34%和4.5%左右。其中,小学教师中具有中级和高级职务的比例应分别达到31%和1.5%左右;初中教师中具有中级和高级职务教师的比例应分别达到36%和6.5%左右;高中教师中具有中级和高级职务的比例应分别达到43%和22%左右。大城市、中心城市经济发达且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中高级教师的比例应高于平均水平。随着教育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全国中高级职务教师所占比重应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应形成合理的学科结构,以适应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要求。
--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顺利完成骨干教师的新老交替,形成中青年骨干教师群体。到2000年,高级职务教师中45岁以下的应不低于40%,特级教师达到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5‰
--教师待遇进一步提高并得到有效保障。根据《教师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所规定的教师待遇的目标,提高和保障教师的工资待遇;在较大范围的地区,实现民办教师工资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教师住房的家庭人均标准达到或超过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9平方米和成套率70%的水平;按《教师法》的要求建立与当地公务员享受同等医疗待遇的教师医疗制度。按照国家整体部署逐步建立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分阶段工作目标是:1996年,民办教师占全国中小学教师的比例由1995年的20%减少到17%;1998年,民办教师占全国中小学教师的比例减少到7%;到2000年完成合格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工作。对离岗退养的民办教师,各地要参照相同条件退休公办教师的待遇给予妥善安置。
三、实现“九五”目标的主要措施和工作重点
1、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法制建设。法制建设是教师工作的基本建设,是依法治教、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九五”期间,国家将颁布《教师资格考试办法》、《教师职务条例》、《教师聘任办法》、《教师申诉办法》等《教师法》配套法规和《中小学编制管理规程》、《关于加强教师考核工作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进修规定》等规章。各地要结合本地区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使教师队伍建设尽快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2、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各地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关心爱护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强化教师工作中的政策导向,尤其要强调职务聘任的杠杆作用。要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背教师职业道德,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肃处理。
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制度。各地要根据《教育法》、《教师法》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教师考核办法和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切实做好教师考核工作。考核工作要根据《教师法》的规定,逐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考核结果应作为教师聘任、评聘职务、晋升工资、实施奖惩、“民转公”等方面的主要依据。
3、大力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建立和创造促使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采取特殊措施,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要放手使用,鼓励他们勇挑重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进修提高、职务聘任、评选特级教师等方面,要向中青年骨干教师倾斜。利用“九五”期间新老交替的契机,造就一支跨世纪的骨干教师队伍。
要高度重视特级教师工作,加强特级教师的评选和管理。认真执行《特级教师评选规定》,使特级教师评选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特级教师管理办法,加强特级教师考核,把培养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等作为特级教师职责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建立特级教师学术假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特级教师教育教学科研基金,为特级教师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4、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制度是一项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统一的工作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各地要按照《教师资格条例》及其过渡办法的规定,在完成教师资格过渡基础上,面向社会认定符合条件并提出申请的社会人员的教师资格。争取尽快颁布《教师资格考试办法》,面向全社会进行教师资格考试并进行教师资格认定。通过“九五”期间的努力,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资格制度。进一步做好教师资格制度、任用制度、培训制度、职务聘任制度的衔接工作。
5、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工作,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各地要按照《纲要》的要求和本意见提出的2000年中小学教师职务结构比例目标,从当地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中级、高级职务比例。要按照《教师法》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认真研究制定继续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的措施和办法,认真做好岗位设置工作,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培训、考核、评审机制,加强政策导向,加强聘后管理和上岗后的履职考核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教师职务聘任这一政策杠杆,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教师职务评聘的政策要有利于激励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6、改革教师选任制度,积极进行教师定期交流。按照《教师法》及有关规定,在主要依靠师范教育补充教师的同时,结合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和人事制度改革,可在编制定额范围内,吸收非师范类高等学校毕业生和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中小学任教,以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促进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改善教师队伍学缘和学科结构,保证满足边远落后地区中小学对教师的需求。
要积极进行教师定期交流。打破在教师使用方面的单位所有制和地区所有制,促进中小学教师在学校和地区之间的交流。要建立教师流动的有效机制,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鼓励教师从城市到农村,从强校到薄弱学校任教。通过实行教师定期交流,促进教育系统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缓解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对教师的需求。
7、严格执行编制管理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中小学教师的编制管理制度是国家管理基础教育的基本制度。各地要根据国家制定的中小学编制管理规程,结合本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中小学编制管理的实施意见。要严格按照编制标准配备教师,并强化编制管理和人员使用的约束机制,减少机构,压缩非教学人员编制,提高中小学的人员效益。要强化教育人事部门和学校在编制管理上的职责和权限,禁止非编制管理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随意干预学校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严格控制非教学单位从中小学抽调或借用教师。继续深化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改革力度。随着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逐步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8、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培养工作。师范教育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母机。各级人民政府要努力增加投入,大力办好师范教育。各级各类师范院校要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要根据当地中小学教师的余缺情况,加强音乐、体育、美术、生物、地理、外语、劳技、计算机、特殊教育等专业和学科教师的培养工作。师范院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思想、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教学管理和实践环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小学培养合格教师。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师范招生、就业制度和办法,继续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优秀中学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解决部分农村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招不进、分不去”的问题。建立和完善师范生服务期制度,运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切实保证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要根据《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杜绝教师“拔高使用”现象。
9、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要继续加强不具备国家规定学历教师的学历补偿教育,使不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尽快取得合格学历。各级政府要努力增加投入,大力办好教师进修院校。建立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把教师培训工作的重点及时转入面向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继续教育基本框架和办学模式,深化继续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培训工作要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加强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努力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使教师具备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科学知识和职业技能,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要将教师的继续教育与教师的学考核、职务晋升、实施奖励等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10、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继续开展奖励优秀教师的活动,通过各种媒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选拔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教师进入各级人大、政协;建立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主人翁作用;加大《教师法》的执法力度,依法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
--各级人民政府要具体规定教师平均工资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的比例,并采取保障措施予以落实。要认真抓好已出台的关于教师待遇的各项法规和政策的落实。保证新的教师工资制度正常运转,做好正常晋级增资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师津贴制度,适时提高教师的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等津贴标准。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制定各种地方性政策,以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要大力提高民办教师的工资待遇,教育费附加的使用要首先保证支付民办教师的统筹
工资。目前民办教师的工资至少要达到公办教师的三分之二,其中由政府支付部分不少于二分之一。随着民办教师减少和教育费附加的增加,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现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同时,民办教师离岗退养费应尽可能做到与同职务(条件)退休公办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保障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机制。凡是教师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的地区,教师工资必须收归县财政统筹解决。农村教育费附加要实行乡征、县管、乡用的办法,确保教育费附加首先用于支付民办教师工资。要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督政职能,督促各级政府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兑现,杜绝拖欠教师工资现象的发生。
--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加强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意见的通知》精神,加速解决教师家庭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以下困难户的住房问题,使教师居住条件有明显的改善。各地要制定具体的措施,保证实现到2000年教师住房达到或超过国家提出的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和成套率的目标。
--千方百计为教师办实事,排忧解难。要采取措施解决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就医难的问题,使教师的实际医疗待遇达到当地国家公务员的医疗待遇水平。在教师子女就业、家属“农转非”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11、尽快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对民办教师工作的认识统一到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上来,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决策,充分认识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在加强管理、提高素质、改善待遇的同时,全面贯彻民办教师工作“关、转、招、辞、退”的五字方针,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实行地方负责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根据国家制定的统筹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总体规划要求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在本世纪末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具体计划并予以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现行各项规定,做好“民转公”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民转公”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都要充分考虑民办教师的特殊情况,以及教师的职业特性,体现正确的政策导向。今后国家将把解决民办教育问题的进度和水平作为教育督导和“普九”验收的重要内容,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目标如期实现。
12、依法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根据《教育法》、《教师法》的规定和治事与用人相结合的原则,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依法担负起教师队伍的管理职责,确保教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按照《教师法》规定,教师的管理工作包括教师的资格认定、考试录用、任用调配、编制管理、职务评聘、工资晋升、培养培训、考核奖惩等均由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
四、加强领导、统筹规划,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1、各级政府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要把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纳入科教兴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采取措施、狠抓落实,要切实做好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重大政策、重要工作的牵头和协调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分工负责,相互支持,协调一致地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2、要认真制定本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九五”计划。各地要根据《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以及本意见的要求,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普九”的需要,本着分区规划、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本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九五”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国务院关于绩效工资的实施意见 篇5
汉教体发〔2012〕53号
汉滨区教育体育局
转发《关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执行中 有关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
各镇办中心校,区直各教育单位:
现将汉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转发《关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执行中有关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汉区人社发〔2012〕9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并将2011年的绩效工资发放情况进行对照检查,将检查结果于4月上旬报区教体局人事股。
二O一二年四月五日
主题词:教育 绩效工资 通知 送:区人社局。
本局各局长、书记,各股室,区政府各督学。
汉滨区教育体育局 2012年4月5日 印发
国务院关于绩效工资的实施意见 篇6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绩效工资,探讨
实行绩效工资是绩效考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适应改革与发展的工作新思路。从2008年开始, 本单位进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试点和尝试。
一、基本情况
双辽市疾控中心成立于2002年12月, 由原来的卫生防疫站改制组建而成, 同卫生监督所一套班子, 合署办公。现有在岗职工207人, 共设有26个科室, 其中有业务收入的11个科室。
二、主要做法
2008年根据省级业务部门关于疾控机构绩效考核的要求, 我单位引入绩效考核管理和岗位绩效工资制的概念, 在职业卫生科、环境卫生科、食品卫生科、消杀科等有业务收入科室进行试点, 探索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考核标准体系, 运行成本由中心本部与科室两级分摊结算模式, 实行超指标奖励。2009年根据试行结果对岗位绩效工资方案再作修改调整, 推广到全疾控中心各科室实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
(一) 总体思路
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以及向高技术、高责任、高风险岗位倾斜”的原则;实行两级聘任、两级分配;充分体现职、权、利的有机统一;对科室绩效工资进行全年额度框架确定等;科室年度分配总额的预定根据年内综合目标责任实施情况, 创收完成情况, 前三年科室分配水平均值;无收入业务科室依据社会效益和取得的业务实绩核定, 有收入科室主要以经济效益为主, 进行成本核算, 以科室创收作为依据核定, 职能科室按单位年度平均水平核定。
(二) 方法步骤
1、方法。
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分为两种方式, 一是有收入科室按月考核、发放;二是无收入科室和职能科室年终一次性发放, 按综合考核结果发放。核发绩效工资奖总额, 可由科室自行决定分配的额度, 进行再分配, 以充分体现部门科室管理、分配、奖励的自主权。领导班子的分配额度根据市卫生局签订的综合目标责任制责任书及党建目标责任书的实施、完成情况核定。
2、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根据科室月度工作计划和分工、职工岗位职责, 安排月度工作任务, 包括常规工作和非常规任务。要明确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关键成果和时间、质量、过程要求, 以及各项任务在考核中的权重 (反映工作任务的重要程度) 。同时, 因岗位、性质、工作量多少等不同, 要做好与职工的沟通和调整工作, 尽量体现职工之间工作量均衡性, 以及每个职工每月工作量均衡性。
第二阶段:在职工完成月度工作任务过程中, 需要随时对进度和质量进行监控, 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提供相关的指导、支持和建议。
第三阶段: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打分, 即进行月度工作绩效考核。要依据考核制度中的规定进行客观打分, 考核结果要与职工进行沟通, 得到职工认可, 防止因误会产生歧义和矛盾。
第四阶段:对职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打分完毕后, 需作结论性反馈, 主要形式是进行面谈。要达到以下目的, 即上下级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达成一致看法, 使职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成绩和不足, 提出改进建议, 就下月工作任务进行沟通。
三、体会与探讨
(一) 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以来的主要体会
1、充分体现了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施岗位绩效管理机制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后, 把劳动报酬与岗位责任、技术含量、劳动强度、工作条件和劳动成果挂钩, 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工资分配制度。既注重了实际贡献, 又适度控制了收入差距, 以机制激励职工勤奋工作。
2、两级管理、两级考核、两级分配的实施, 充分体现了科室自身管理和分配自主权。通过绩效分配激励、提高科室职工的向心力、责任感和竞争意识。
3、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以来, 广大干部职工都明显感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一是全体职工人均收入比上一年整体提高10%, 绩效分配水平呈相对合理的梭形分布;二是干部职工目标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体现出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三是业务、行政和党务工作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面较好的完成, 在上级部门组织的考核中均取得了满意成绩, 各项指标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以绩效带动全面管理, 以绩效激发工作热情, 以绩效赢得发展动力, 初步形成了人与事、职工与单位密切关联、融于一体的良性循环新格局。
(二) 对于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探讨
1、根据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针来看, 实现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是人事部门对卫生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方向。疾控机构等主要行使政府卫生防病职能, 以社会公益性服务为主的事业单位, 适应当前财政部门经费供给机制变化的需要, 全面实施绩效考核和工资分配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因此要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使广大干部职工加深对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绩效工资内涵的理解, 尤其是执行层的中层干部, 还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 掌握机制和操作方法。为绩效管理创造良好思想基础和内部环境。
2、由于我单位绩效考核制度起步较晚, 考核评估指标与吉林省疾控中心绩效考核评估指标相比, 存在指标设置不够细致, 个性化、可操作性方面尚欠缺等问题。考核评估体系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3、实行绩效管理, 要根据需要同步实施其他管理体制改革, 逐步完善运行机制。绩效管理制度的实施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作支撑。
国务院关于绩效工资的实施意见 篇7
关键词公共卫生;绩效工资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21-0224-01
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内容。绩效工资是基本工资外收入分配中活的部分,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在基本工资外设置绩效工资,是为了进一步加大事业单位搞活内部分配,使绩效工资与工作人员表现、业绩相联系,合理拉开差距,增强工资的激励功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但在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却存在很多困难。
1绩效考核困难,实际操作有难度
1)行政管理人员考核困难。行政管理人员从事的是管理性工作,工作性质也各不相同,其工作绩效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考核,甚至不能用量来考核。如保卫部门因预防工作做得好而没有盗窃案件发生,如果只从破获案件的量来衡量,则其绩效很低,但如果用质量来衡量,其绩效却很高。又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事的很多都是指令性的、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人事变动、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职工工资福利等,面广,量大,但对其工作绩效却难以进行量化考核。因此,对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考核应注重其工作质量,建议对工作量大而复杂的部门适当增加绩效权重,如人力资源管理部(科)、医务处(科)、护理部等,奖励性绩效工资可适当向这些部门倾斜。
2)医务人员考核复杂。医务人员面对的是有生命的、复杂的、多变的个体,不可能用单一的标准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如同一疾病可因病程长短、有无并发症、是否疑难病症等而导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治疗效果不同,所以对医生、护士的绩效考核比较复杂。一些医院现行的奖金分配多是以经济效益来衡量,这种奖励制度容易导致乱收费、大处方等,加重了病人的负担。要保证公共卫生的公益性,绩效工资分配绝不能直接与业务收入挂钩。建议对医生、护士进行综合考核,可从医德医风、劳动纪律、病历质量、收治病人数、病人满意度、有无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经济效益、合理收费等方面进行定期、不定期考评,年终进行总评,根据总评结果,一次性发放全年奖励性绩效工资。
2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同一尺度拨款是否合适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由于高级职称人数远高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其单位绩效工资总量高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但我市目前按照平均每人每年37800元拨款,在总量上没有体现出公共卫生高于基层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的高绩效也没能得到反映。因此同一尺度拨款背离了绩效工资发放的精神。建议对知识技术密集、高层次人才集中的公共卫生事业单位适当予以倾斜,同时适当提高其基础性绩效工资所占的比重,达到或超过70%。
3能否做到同岗同酬
国务院早在2000 年就提出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度改革,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2]。目前,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人员性质复杂,有编制内人员、编外聘用人员以及其他院内自主聘用的人员。现绩效工资改革只对编制内人员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拨款,而编制外人员绩效工资如何进行?能否做到同岗同酬?为充分调动编制外人员的积极性,建议政府财政按照岗位而非人员性质进行拨款。
4实施绩效工资后,如何更好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实施绩效工资,只能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进行分配。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对工作人员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在目前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严重超负荷工作的情况下,多收病人,就意味着承担更大的风险,因此可能导致医生少收病人,最终导致病人住院难。解决这一问题可能的办法是:①同岗同酬。②按床位与工作人员的结构比例足额配备专业技术人员。③合理的财政支付。④医院收入按一定的比例返还作为绩效工资调节资金。⑤单位内部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总之,要使绩效工资平稳推进,必须解决好实际操作中的绩效考核问题、同岗同酬问题、合理的财政经费支付问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才能更好的调动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公共卫生的公益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安徽省2006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
[2]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皖政[2007]8号的通知.人发[2000]30号.
作者简介
薛如敏(1966—),女,汉族,安徽人,政工师,安徽省合肥市精神病医院人事科主管护师。
国务院关于绩效工资的实施意见 篇8
实施绩效工资考核意见(讨论稿)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河南省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10]98号)和《鲁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关于鲁山县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通知》(鲁政办[2010]112号)精神,为确保我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平稳实施,特提出以下考核意见:
一、绩效考核原则
1、公平公正:坚持工作量与服务质量相结合,岗位风险与奖励绩效工资分配相统一。实行因事设岗、以岗定责、以责定分、以分取酬。
2、效率优先:坚持工作数量与工作质量相结合,按劳取酬,优劳多酬。
3、合理分配:坚持成本核算,保底封顶,总量控制,确保结余。
二、考核内容、评价标准(百分制)
(一)公共考核项目
劳动纪律和医德医风(35分)
1、出满勤,做到不迟到,不早退(4分)
以考勤签到薄为准,无故迟到或早退一次扣0.5分,无故旷工一天扣4分。
2、值班时坚守工作岗位,做到不串岗,不脱岗,不做私活,不玩游戏等(5分)
上班时擅自离岗、串岗、做私活等发现一次扣 0.5分
投诉一次扣 1.5分
3、上班时衣帽整洁,佩戴胸卡,不穿拖鞋(4分)
4、遵守卫生法律、法规及医院管理制度(4分)违反一次扣 1分
5、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政治和业务学习,以及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5分)
以通知,签到薄为准,无故不参加者,每次扣 1分
6、严格坚持廉洁行医(6分)
收取红包、回扣,出具虚假证明等一次扣 3分
违规私自外出行医一次扣 3分
7、科室内不得私自使用电器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3分)违反一次扣 0.5分
8、区域服务对象满意度大于90%(4分)每降低5%扣 1分 直到扣完为止。
9、实行医疗责任事故、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私自收费、挂床骗保、胎儿性别鉴定等一票否决制。
违反一次扣完35分,并取消当年评优。
(二)医、护、技、药、管理、后勤岗位考核项目 门诊医生考核指标(65分)
1、实行首诊负责制,服务人次不低于制定的门诊人次的平均人次(10分)
推诿病人,每次扣1分,服务人次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
2、依据门诊病人病情合理收治住院,不得滥收住院病人(10分)
发现一次扣1分。
3、门诊登记和门诊病历填写项目齐全,书写工整,诊断和用语规范。传染病登记详细,报告及时、准确。(10分)
查门诊登记和门诊病历发现一项不规范扣0.5分,发现传染病未报告一例扣1分,迟报一例扣0.5分。
4、处方书写合格率达95%以上(5分)
每月抽查20张处方,发现一张不合格扣0.5分,扣完为止。
5、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10分)抽查20张处方,抗生素二联及以上联用处方不超过20%,每高1%,扣0.5分。
6、认真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3分)发现不规范一次扣1分。
7、无医疗差错事故及纠纷发生(5分)发生一次扣5分。
8、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自觉接受监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3分)
发现一次做不到扣1分。
9、严格执行“新农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控制门诊次均费用(4分)
违规一次扣1分,门诊次均费用控制在40元以下,每高1元扣0.5分。
10、合理检查,临床诊断与辅助检查阳性符合率达到70%以上(5分)
查登记,抽查20例,每降低1%扣0.5分。住院部医生考核指标(65分)
1、认真执行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住院人次不低于指定的住院人次的平均人次(10分)
住院人次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
2、落实首诊负责制度,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术前讨论制度等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10分)
发现一次违反规定的扣2分。
3、甲级病历达到85%以上,杜绝丙级病历。传染病登记规范,及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10)
抽查10份病历,有一份不合格扣2分,发现一份丙级病历扣5分,发现一例传染病未报告1分,迟报一例扣1分,未报告导致疫情扩散扣全分。
4、病人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5%以上(5分)抽查10份病历,有一份不符合扣1分
5、处方书写合格率95%以上(5分)抽查20张处方,发现一张不合格扣0.5分。
6、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10分)抽查20张处方,抗生素二联及以上联用处方不超过20%,每高1%扣0.5分。
7、无医疗差错事故及纠纷发生(5分)发生一次扣5分。
8、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自觉接受监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5分)
发现一次做不到扣1分。
9、严格执行“新农合”各项规章制度,单病种限价和住院费用总量控制,人均住院费用控制在同等医院平均值内(5分,以县 5
农合办统计数据为准)
查处一次违规扣2分,人均住院费用每高1%扣0.5分。手术室麻醉医生各项指标(65分)
1、各类手术严格按手术审批制度执行(10分)发现违规一次扣2分。
2、麻醉文书书写规范,字迹清晰工整。(10分)
查手术文书记录,发现一次一项不规范,记录不全扣1分。
3、熟悉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熟练掌握徒手心肺复苏等抢救技术(10分)
不掌握扣10分,抽查或演练发现一人次不规范扣5分。
4、麻醉用药处方合格率达100%(10分)查20张处方,有一张不合格扣1分。
5、无差错事故及纠纷发生(10分)出现一次差错扣10分。
6、保持手术室清洁卫生,各种器械,物品定期消毒,消毒液定期更换,有记录(8分)
室内脏乱有灰尘扣1分,一项消毒无记录扣1分。
7、手术室定期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定期擦拭灯管,有记录(7分)
灯管有灰尘扣1分,消毒无记录扣2分。
护理人员各项指标(65分)
1、认真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做好基础护理(10分)有一项做不到扣2分。
2、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按分级护理巡视病房(10分)
掌握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情诊断、注意事项等基本情况,加强病房巡视并做好记录,有一项做不到扣2分。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交接班制度(8分)一项做不到扣4分。
4、各种护理标记,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历摆放有序(8分)
填写项目齐全,内容规范,书写字迹工整清晰,有一项不符合扣1分。
5、控制院内感染,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一毁形”,毁形、消毒、处理有记录(8分)
掌握消毒液使用、有效期等,一次性塑料用品用后毁形、消毒,并有记录,医疗废弃物分类存放等,一次做不到扣2分。
6、严格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治疗室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定期擦拭灯管,有记录(6分)
发现一次不规范扣1分,灯管有灰尘扣1分,消毒无记录扣 7
2分。
7、配备足够急救器械、药品、做到五定,有交接记录,确保无差错事故发生(10分)
缺一种扣1分,管理不到位扣2分,发现一次差错事故扣10分。
8、加强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护理工作的意见(5分)
发现一次做不到扣1分。
医技人员(放射、B超、心电图、化验)各项指标(65分)
1、各种报告单发放准确,检查准确率达98%以上,每月统计有关科室或个人申请检查阳性率(10分)
查登记有一次做不到扣1分。准确率每降低1%扣1分,未统计扣2分。
2、各项检查登记填写项目齐全,内容规范,传染病登记详细,及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10分)
查登记册,发现一项不合格扣1分,发现一例传染病未报告扣1分,迟报一例扣1分,未报导致疫情扩散扣10分。
3、材料费按比例消耗(8分)超过一个百分点扣1分。
4、杜绝私收费或做人情不收费(10分)
发现一次扣10分。
5、执行专业技术操作规范(10分)
如B超室双人双锁,孕妇检查双人签名,发现一次不规范扣2分。
6、无差错事故和纠纷发生(10分)发生一次扣10分。
7、做好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按规定使用,有记录(7分)出现人为事故扣7分。
药剂人员各项考核指标(65分)
1、药房处方配药,药库购药及时准确,网上采购操作规范(15分)
抽查100张处方,发现一张不合格扣0.5分,一次做不到或不规范扣2分。
2、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五专管理,发放、登记规范(12分)查登记、查处方,发现一次不规范扣2分。
3、妥善保管药品,药品归类摆放整齐有序,标签醒目(10分)
抽查当班人,药品霉变、过期、摆放混乱,发现一次扣2分。
4、无差错事故和纠纷发生(10分)出现一次扣5分。
5、药房、药库杜绝赊欠行为(8分)发现一次扣2分。
6、药房、药库药品费及时调拨、补充,做到进、销、存有台账(10分)
因缺药投诉等一次扣当班2分,扣负责人1分。管理人员各项指标(65分)
1、各项工作及时制订月计划,及时总结,按规定开展检查,考核等工作(10分)
无计划、总结、检查、考核不及时分别扣2分。
2、行政、医疗、人事、财务等管理要规范合理(6分)出现一次一项管理不规范扣3分,出现一次管理责任事故扣6分。
3、按时完成县卫生局和相关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9分)
出现一次(月)未完成扣2分,出现一次(季)不符合要求扣3分。
4、按时上报各类人事、医疗、财务等报表(10分)出现一次不按时扣2分。
5、各类医用物资、药品材料和办公用品等采购供应及时,服务周到(10分)
发现一次不及时扣2分,影响正常工作的扣5分。
6、各类行政文件、财务账册、公共物资台账建立规范有序(10分)
查归档文册、台账、不规范扣1分,发现未归档、无台账扣2分。
7、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10分)
擅自采购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省增补目录以外药品或擅自网下购药品的每个品规倒扣5分,不按规定上缴或支付药款每次倒扣5分。不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倒扣65分。
收费人员各项指标(65分)
1、收费及时准确,按时存款报账(20分)
发现一次不及时扣2分,报账一次不按时扣3分,挪用公款扣65分。
2、新农合医保门诊、住院网络结报兑现方便快捷(15分)发现一次不及时扣5分,报账一次不按时扣2分。
3、执行收费管理制度和标准,找堆准确,无差错发生(20分)
发现一次差错扣5分。
4、规范使用和维护电脑设备(10分)操作错误导致不能正常使用一次扣5分。
公共卫生服务(65分)
1、农村居民健康档案(10分)
按照卫生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的常住人口建立健康档案,及时补充、完善、更新档案,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建档率每低5%扣2分,合格率每低5%扣2分,使用率每低5%扣2分,真实率每低5%扣2分。
2、健康教育(5分)
积极推广参与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知识讲座,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等方式向农民传授健康素养,优生优育等基本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农民健康知识知晓率。
开展健康教育6次/年,低于3次扣1分,低于2次扣3分。
3、免疫规划(8分)
为适龄儿童提供免费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及时发现报告并协助处理疑似预防接种反应,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五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新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制定范围和人群的接种率达80%以上,冷链运转和温度记录正常。
接种率每低1%扣0.5分,冷链管理不规范扣2分,接种一类疫苗违规收费扣5分。
4、传染病防治(5分)
保障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正 12
常运行,及时发现、登记、报告辖区内传染病疫情,传染病疫情的报告率、及时率、准确率均达95%以上,配合县级以上疾控机构、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人进行治疗管理。报告充、准确率、及时率达95%,每低1%扣1分。
5、妇幼保健(10分)
建立孕产妇、0—3儿童保健手册、并系统管理。2011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70%以上,儿童系统管理率达60%以上,规范报送妇幼卫生信息。
(1)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70%得2分,下降5%,扣0.5分,保健册规范填写缺一项扣0.5分,保健服务内容与保健册一致2分,缺一项扣0.5分。
(2)儿童保健覆盖率达60%得3分,缺一项扣0.5分。(3)规范及时报送信息得2分,漏报1例死亡孕产妇扣1分,漏报1例产妇扣0.5分,漏报1例5岁以下死亡儿童扣0.5分,出现逻辑错误扣0.5分。
6、老年人保健(5分)
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开展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并向老年人提供自我保健,伤害预防和自救等保健指导。老年人的健康登记管理率2011年达50%以上。
低于30%扣2分,未建档案扣5分。
7、慢性病管理(8分)对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 13
登记管理,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指导村卫生室人员定期开展随诊,询问病情并对用药、饮食等进行健康指导,到2011年两类人群的登记管理率达50%以上。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对登记的高血压、糖尿病人定期随诊,低于30%扣2分,低于20%扣5分,未登记管理不得分。
8、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5分)
对辖区内明确诊断的重症精神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症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诊和康复指导完成任务分解数的95%以上。
完成85%扣2分,完成85%以下扣5分。
9、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5分)
按照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认真做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育龄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妇女病普查普治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关工作。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完成率下降5%扣0.5分,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口服率达80%扣2分,下降10%扣0.5分,妇女病普查普治率下降5%扣0.5分。
10、应急处理,卫生监督等(4分)有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做好食品、公共场所、学校、职业等指导与管理工作。
应急无组织扣2分,食品、公共场所、学校、职业等卫生指导与监督管理频次每少1次扣2分,无记录扣2分。
三、各单位可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报县卫生局备案。
国务院关于绩效工资的实施意见 篇9
现将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12个单位《关于建立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的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三日
关于建立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的实施意见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市经委 市建委
市交通运输委 市重点办 市商贸服务业局 市水利局
市外经贸局 市高速公路指挥部 市铁路建设办公室
人行福州中心支行 福州电业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关于建立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的通知》(闽人社文〔2011〕88号)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建立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的重要性。建立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是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企业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随着我市经济迅速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已成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但近年来,我市因劳动报酬引起的劳动争议案件不断发生,企业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的案件以及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案件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建立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保障企业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抓紧建立健全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
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施工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按《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建设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领域支付农民工工资的意见的通知》(榕政综〔2006〕209号)的规定执行。
三、其他行业建立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的有关事项。
(一)应预存企业工资保证金的企业
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三年来发生过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行为的各类企业(包括交通、水利、电力、铁路等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在企业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银行账户预存企业工资保证金。其中:
1、交通、水利、电力、铁路等工程施工企业,承建的施工项目有跨两个以上县区的,企业工资保证金预存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指定的银行专户;
2、其他情形的企业工资保证金按劳动保障监察管辖规定,预存到相应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指定的银行专户。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应于每年3月31目前将上年度本辖区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的企业名单通报辖区所在地企业或行业主管部门、人民银行,并报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汇总后于每年4月30日前将上年度全市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的企业名单通报市企业或行业主管部门、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并报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市政府。
(二)预存企业工资保证金的额度
交通、水利、电力、铁路等工程施工企业预存企业工资保证金的额度为单项工程合同额的5%,承包大型项目(如高速公路、铁路、水利等)企业不低于100万元,总承包企业不低于50万元,专业承包企业、劳务分包企业不低于30万元,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其他情形的企业按企业所在地的上年度城镇企业在岗职工一个月平均工资标准(以统计部门数据为准)×全部职工人数(按预存工资保证金时职工人数为准)确定预存企业工资保证金额度,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交通、水利、电力、铁路等工程施工企业每发生一次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事件并由企业工资保证金专户支付的,应在10个工作日内等额补足。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等额补足的,由项目业主代缴代扣,并实行预存5年企业工资保证金约束期。施工企业因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该企业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按照原保证金额度的200%预存企业工资保证金。在规定的期限内,施工企业没有按照原保证金额度的200%预存企业工资保证金,由项目业主代缴代扣,并对当事企业实行预存5年企业工资保证金约束期。
其他情形的企业每发生一次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事件并由企业工资保证金专户支付的,应在10个工作日内等额补足;因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按照原保证金额度的200%预存企业工资保证金,并实行预存5年企业工资保证金约束期。
(三)企业工资保证金预存额度认定
1、实行企业工资保证金的企业,须如实填写《企业预存工资保证金审核表》,并送给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2、交通、水利、电力、铁路等工程施工企业预存工资保证金审核表,一般按颁发施工许可证的行业主管部门和同级人力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审核认定;其他情形的企业预存工资保证金审核表,按企业营业执照注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同级的人力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企业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核认定;无主管部门的企业预存工资保证金审核表,按企业营业执照注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同级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审核认定。
3、经审核认定后企业必须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发的《企业预存工资保证金通知书》到指定的银行预存企业工资保证金,同时将银行存款凭证复印件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四)企业工资保证金专户的设立和监督管理
企业工资保证金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经贸、交通运输、外经、水利、重点建设项目办公室、铁路建设办公室、电力公司等部门积极配合。企业工资保证金实行专户存储,专项支取,专款用于保障劳动者工资支付,不得挪为他用。企业工资保证金专户开户银行由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便于管理、效率和安全的原则确定,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应与银行签订账户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企业工资保证金账户资金按规定正常结算。开户银行应做好企业工资保证金账户日常管理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的支付指令支付款项,定期反馈企业工资保证金账户情况。
(五)企业工资保证金的使用
对检查发现或被投诉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的,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核实并责令改正后仍不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或者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裁决生效、人民法院裁定、判决生效后仍不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企业,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从该企业的企业工资保证金中直接支付劳动者被拖欠、克扣的工资,工资应由劳动者本人凭个人身份证签字领取。
(六)企业工资保证金的退还
交通、水利、电力、铁路等工程项目建设时有预存企业工资保证金的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交工或竣工验收合格3个月后未发现拖欠工资的,可申请退回该企业预存的企业工资保证金。其他有预存企业工资保证金的企业,从预存企业工资保证金之日起两年期满没有发生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行为的,可申请退回该企业预存的企业工资保证金。
四、相关要求
l、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经贸、交通运输、建设、外经、水利、重点建设项目办公室、铁路建设办公室、电力等部门要把防止欠薪、处理欠薪和建立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按照各自职责督促企业依照规定预存企业
工资保证金。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确认,人民银行将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的企业信息,纳入人民银行诚信系统。
2、不按规定预存企业工资保证金的企业不得参加各类优秀、先进企业的评选,单位负责人不得参加各类先进个人或劳动模范评选。对因应预存企业工资保证金而未预存造成欠薪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3、我市交通、水利、电力、铁路等工程项目进行招标投标时,参与竞标的单位或企业,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核实,在近一年内有发生拖欠劳动者工资行为的或拖欠工资尚未清欠完毕的,中标的单位或企业与项目业主在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前,必须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预存企业工资保证金额度预存企业工资保证金,施工企业拒不执行的,由项目业主代缴代扣。
4、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当地政府职能部门或乡镇(街道)对辖区内没有固定生产场所或租用他人厂房设施的企业进行摸底登记,对其工资支付情况重点监控,建立、落实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
5、各地应结合实际出台本地区建立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实施办法。市直有关单位将适时对各地建立、落实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情况进行督查。
国务院关于绩效工资的实施意见 篇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一些地方农村劳动力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寻求更好发展,走出家乡务工、创业,但受工作不稳定和居住、教育、照料等客观条件限制,有的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监护照料,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对改善自身家庭经济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为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但也导致部分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极端行为,遭受意外伤害甚至不法侵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各方高度关注,社会反响强烈。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对促进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家庭监护缺乏监督指导、关爱服务体系不完善、救助保护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机制化建设亟待加强。
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关爱保护。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法保护,不断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加大关爱保护力度,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家庭尽责。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监护人要依法尽责,在家庭发展中首先考虑儿童利益;加强对家庭监护和委托监护的督促指导,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亲情关爱和家庭温暖。
坚持政府主导。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作为各级政府重要工作内容,落实县、乡镇人民政府属地责任,强化民政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责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坚持全民关爱。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各方面积极作用,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监护、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坚持标本兼治。既立足当前,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等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儿童留守问题。
(三)总体目标。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全面建立,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有效运行,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事件得到有效遏制。到2020年,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关爱保护儿童的意识普遍增强,儿童成长环境更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
三、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一)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父母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外出务工人员要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外出务工人员要与留守未成年子女常联系、多见面,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给予更多亲情关爱。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村(居)民委员会、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要及时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安等有关机关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二)落实县、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职责。县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措施,认真组织开展关爱保护行动,确保关爱保护工作覆盖本行政区域内所有农村留守儿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要加强对监护人的法治宣传、监护监督和指导,督促其履行监护责任,提高监护能力。村(居)民委员会要定期走访、全面排查,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要为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父母联系提供便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支持;通过党员干部上门家访、驻村干部探访、专业社会工作者随访等方式,对重点对象进行核查,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料。县级民政部门及救助管理机构要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开展的监护监督等工作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
(三)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县级人民政府要完善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督促监护人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支持和指导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及早发现并纠正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学校教职工的专题培训,着重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关爱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能力;会同公安机关指导和协助中小学校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做好法治宣传和安全教育,帮助儿童增强防范不法侵害的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常识。中小学校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利用电话、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受委托监护人的沟通交流,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帮助监护人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情况,提升监护人责任意识和教育管理能力;及时了解无故旷课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劝返无效的,应书面报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帮助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和亲情交流。寄宿制学校要完善教职工值班制度,落实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责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寄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学校教育吸引力。
(四)发挥群团组织关爱服务优势。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假期日间照料、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工会、共青团要广泛动员广大职工、团员青年、少先队员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和互助活动。妇联要依托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活动场所,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受委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他们及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加强亲情关爱。残联要组织开展农村留守残疾儿童康复等工作。关工委要组织动员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协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服务工作。
(五)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快孵化培育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民政等部门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和家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依托学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举办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机构,财税部门要依法落实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四、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
(一)建立强制报告机制。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村(居)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负有强制报告责任的单位和人员未履行报告义务的,其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要严肃追责。其他公民、社会组织积极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二)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公安机关要及时受理有关报告,第一时间出警调查,有针对性地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强制报告责任人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属于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生活的,要责令其父母立即返回或确定受委托监护人,并对父母进行训诫;属于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的,要联系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立即返回或委托其他亲属监护照料;上述两种情形联系不上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要就近护送至其他近亲属、村(居)民委员会或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临时监护照料,并协助通知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立即返回或重新确定受委托监护人。属于失踪的,要按照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及时开展调查。属于遭受家庭暴力的,要依法制止,必要时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实施保护;属于遭受其他不法侵害、意外伤害的,要依法制止侵害行为、实施保护;对于上述两种情形,要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其就医、鉴定伤情,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打下基础。公安机关要将相关情况及时通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健全评估帮扶机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接到公安机关通报后,要会同民政部门、公安机关在村(居)民委员会、中小学校、医疗机构以及亲属、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的协助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处境、监护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进行调查评估,有针对性地安排监护指导、医疗救治、心理疏导、行为矫治、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对于监护人家庭经济困难且符合有关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政策的,民政及其他社会救助部门要及时纳入保障范围。
(四)强化监护干预机制。对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公安机关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必要时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依法立案侦查。对于监护人将农村留守儿童置于无人监管和照看状态导致其面临危险且经教育不改的,或者拒不履行监护职责6个月以上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无着的,或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农村留守儿童导致其身心健康严重受损的,其近亲属、村(居)民委员会、县级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要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五、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
(一)为农民工家庭提供更多帮扶支持。各地要大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为其监护照料未成年子女创造更好条件。符合落户条件的要有序推进其本人及家属落户。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要纳入保障范围,通过实物配租公共租赁住房或发放租赁补贴等方式,满足其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不符合上述条件的,要在生活居住、日间照料、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提供帮助。倡导用工单位、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为其照料未成年子女提供便利条件和更多帮助。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要普遍对农民工未成年子女开放,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农民工未成年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完善和落实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
(二)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各地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制定和落实财政、金融等优惠扶持政策,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便利条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政策,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对有意愿就业创业的,要有针对性地推荐用工岗位信息或创业项目信息。
六、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教育、公安、司法行政、卫生计生等部门和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参加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民政部要牵头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在2016年上半年开展一次全面的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依托现有信息系统完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功能,健全信息报送机制。各级妇儿工委和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要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各地民政、公安、教育等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督促有关方面落实相关责任。要加快推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权利义务和各方职责,特别要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二)加强能力建设。统筹各方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的作用,逐步完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场所设施,满足临时监护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寄宿制学校合理分布,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入学需求。利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开辟儿童活动场所,提供必要托管服务。各级财政部门要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各地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
(三)强化激励问责。各地要建立和完善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对认真履责、工作落实到位、成效明显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责任。对贡献突出的社会组织和个人,要适当给予奖励。
(四)做好宣传引导。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宣传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责任意识和家庭自觉履行监护责任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理性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宣传报道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国务院关于绩效工资的实施意见】推荐阅读:
关于贯彻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05-18
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11-05
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09-01
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08-29
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国家规范性文件12-16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07-28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08-22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国务院批转的加强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征管强化查帐征收工作意见的通知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