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账会计工作总结

2024-05-29

内账会计工作总结(共8篇)

内账会计工作总结 篇1

1 目前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

1.1 会计核算中的不规范

目前, 会计核算中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的做法, 主要表现在:会计业务处理不够规范, 会计凭证的填写与编制随意性较大、不能正确使用会计科目、会计业务处理流程设计得不尽合理。许多企业违规开设账户、登记账簿、结账和对账, 以致账表不符、账实不符、账账不符, 严重影响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1.2 会计监督中的不规范

会计监督作为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之一, 旨在保证会计行为的准确合理。为了确保会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 各单位会计机构应当设置会计稽核岗位, 并严格依照财经法规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 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实施监督。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 并报告单位领导, 请求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对记载不准、手续不完备的原始凭证, 予以退回, 要求经办人员补充、更正等, 但是现实情境下, 会计人员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下, 会计监督常常无法执行到位。比如, 有些单位会计人员违背会计法律法规, 不遵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 坐支使用现金和超越现金使用范围使用现金;有的会计人员在履行对会计凭证审核和监督职责的过程中, 不能尽职尽责。有的原始凭证在没有办理相关人员的签字手续的情况下, 就被会计人员接受了;有些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缺乏, 有的虽然建立了岗位责任制, 但疏于执行, 对于没有尽到责任的行为缺少问责;财务分析指标设置不科学, 无法提供客观的决策依据。

1.3 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任用方面的不规范

按照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 各单位应当根据业务需要设置会计机构、设置会计工作岗位、配备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会计人员。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不得从事会计工作。但是, 现实当中许多小单位不设置会计机构, 而是从社会上招用兼职会计, 定期来处理会计业务, 导致会计工作失去了有效的监管。也有单位会计和出纳一肩挑, 缺乏基本的内部牵制, 严重背离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

1.4 会计工作交接中的不规范

会计工作交接中的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对会计工作交接的认识、交接内容及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交接等方面。由于对会计工作交接的认识不到位, 导致应当移交的会计资料在没有很好整理的情况下草率移交。在会计工作交接的内容上, 有的单位缺少必要的制度、细则和规范的交接流程, 有的应当办理移交的人员, 甚至只是口头告知一声, 没有做出书面的会计工作交接手续, 交接时出现账实不符也时有发生。随着社会发展, 会计电算化的领域逐渐扩大, 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工作交接, 必须在实际操作状态下实现。

1.5 会计档案管理中的不规范

会计档案管理中的不规范表现多样, 有的是没有按照规定对会计凭证进行整理装订, 有的是没有及时交会计档案, 有的是没有对会计档案进行很好的管理, 有的是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认识不足, 有的是会计档案管理的制度缺位, 有的是监管不力等。

2 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成因

2.1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会计法律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会计法律制度虽然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 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却普遍存在。会计相关法律制度没有很好的落实, 主要源于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视不够、法律意识淡薄、违规后的处罚力度较轻, 进而导致了很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的不规范现象屡禁不绝, 会计基础工作局面堪忧。

2.2 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单位忽视会计基础工作, 认为会计基础工作就是一个收付的问题, 抓好抓赖无所谓, 不会影响单位业务的正常开展。一切工作都是各单位的领导说了算, 上级部门无需过多干预。这样的观念就造成了这些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长期处于无人监管、检查的状态。单位会计人员没有得及时的进修学习, 知识陈旧, 跟不上国家会计基础工作更新调整的节奏。

2.3 会计人员的会计素质不高, 制约会计工作能力的提高

会计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虽然近年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在稳步推进, 会计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所提升, 但有的单位会计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 没有受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的正规训练, 最多是岗前培训, 平时的业务处理全靠老会计传帮带或者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不注重会计职业的继续教育, 理不清开不明账证表之间的关系;有些会计人员虽说具有了一定的会计素质, 但平常不重视知识的更新和新的会计法规的学习, 以原来的会计规章制度和会计准则进行业务处理, 导致会计基础工作不能规范有序的进行。

2.4 弄虚作假、虚意伪造变造致使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无序

有的单位为了一已之私, 在会计数据上大做手脚, 以致账实不符、账表不符, 人为操纵单位盈亏, 以达到偷漏国家税款、粉饰单位业绩和非法转移国家财产等不良企图。有的单位内部管理淆乱不堪, 单位负责人任人唯亲, 使用自家的亲属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等, 这些都必然带来会计基础工作的淆乱。

2.5 有关部门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管不力

有的上级主管部门在会计基础工作方面没有尽到监管责任。因此, 这些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实际上处于一种管理上的可怕真空状态。有的上级主管部门虽然进行一些检查, 但也多是流于形式, 随意地敷衍, 缺乏对下属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真正必须的监管。

3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手段

(1) 加强会计法律制度建设。

加强会计法律制度建设, 是加强社会经济管理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也是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并使之有序发展的关键。当前, 应当着重加大对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 打击在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违法行为, 使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有法可以依, 违法必须究。

(2) 完善会计基础工作的内部管理制度。

标准规范、科学有效的会计基础工作的内部管理制度是会计基础工作进入规范化轨道的可靠保证。首先,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会计岗位责任制, 划分清楚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其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自我管理, 自我监控,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最后, 单位应建立健全完善的检查监督制度, 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及时发现会计基础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偏、纠错, 做实会计基础工作。另外,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录用情况的监督, 守好会计人员上岗的关口, 切实履行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管职能。

(3)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培养会计人才。

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实施产生极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 应当要通过会计领域的改革, 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人才任用、培养、评价机制, 充分调动会计人员提高身素质的积极性。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会计职业技能和会计职业道德培训, 吸引和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会计职业教育, 加快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素质, 培养现代会计人才。

(4) 建立和完善会计人员的激励机制。

管理当局应当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管, 建立和完善会计人员激励机制, 采用愿景激励、企业文化激励、工薪激励、情感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 激发会计人员的投入会计工作的激情, 在会计工作过程中营造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良性氛围, 整体提升会计工作的效能。同时, 管理当局还应该为会计人员深造和培训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使他们尽情施展自已的会计才华, 并最终规范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 全面提高单位的会计工作水平。

摘要: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也是经济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作为企业管理、财务监督的重要内容, 会计基础工作同时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窗口, 能够充分体现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既可以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保障, 又可以减少或杜绝各种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发生。然而, 目前我国的会计基础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 为此, 就如何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从而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手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S].财会字[1996]19号.

[2]郭小峰.浅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现状及对策[J].会计之友, 2012, (11) .

[3]张金虎.浅谈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7) .

[4]刘水英.刘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现状与建议[J].会计师, 2012, (4) .

内账会计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 现状 成因 会计信息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159-01

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专业管理行为,其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国家宏 观调控、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企业外部相关决策三方面的需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 真实、相关、及时等要求,其中真实性是最根本的要求。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真实的会计 事项记录,才能出具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使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有效的经济决策,会计信 息真实与否,同时也对会计职业形象产生巨大的影响。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以及近年 来外部审计和内部会计基础工作检查的情况,谈谈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想法。

一、会计基础工作现状和成因

1.内控制度不健全,相互脱节,不够精细化,缺乏可行性,未能实现约束作用;授权 审批制度执行不彻底,不能做到层层把关、各行其职;缺乏严格的业务流程,处理会计业务 随意性大。

2.内部监督体系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内部审计和财务内部审核、稽核构成了对会计业 务的再监督体系,充分的监督是查错防弊、杜绝“跑冒滴漏”的最佳途径。财务内部审核、 稽核是内部监督的基本职能,必须有效发挥,若审查不严,就会出现非正规票据或非有效资 料入账现象,导致会计确认资料不完备,记账凭证没有相对应的有效业务票据支撑等等,诸 如此类现象,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性。同时,会计人员不到位,一人身兼数职, 审核人员精力分散,也是影响内部审核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单位内部审计的力度,往往从 本单位的利益考虑,当单位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其职能就变为“一致对外”,很大 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监督的力度。

3.利益驱动,只考虑本单位的利益,为了完成年度经济目标,人为调整报告期会计利 润,来年再进行追溯调整。

4.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理解和把握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低下,造成账务处理混乱。会 计制度的不断变化,对传统的会计做法带来较大影响,不能及时更新知识,造成不能准确处 理会计事项。

5.审计、检查的问题整改不彻底,即使整改,也是就事论事,不能从整改问题中吸取 教训,同类问题以后照样会出现。

6.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会计档案的保管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会计档案是财务工作 的重要史料。有些单位对会计档案保管不重视,会计资料保存不完整,随便堆放,为日后查 阅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因此而带来经济纠纷。

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1.健全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内部会计控制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保 护资产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 法、措施和程序。因为会计并不是单纯的技术性信息系统,而是含有经济后果的,牵涉到各 方经济利益关系,国家统一会计核算制度、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及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也就是 对含有经济后果的“公共产品”产生过程的强制性制度规范,会计制度、准则、规范的制定 ,不仅是为了寻求一个更好的会计程序,更是寻求一个平衡有关各方经济利益关系的政治程 序,一个企业要有长足的发展,必须建立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和监督会计活动行为,使 会计活动始终处于有序状态。

(1)统一领导,全员参与。会计内控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是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 部分,不仅需要单位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协作,更需要组织上强有力的领导,单位负责人 要亲自出马,对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制定实行组织上的统一领导策划,建立“自上而下、自下 而上”的沟通渠道,变少数部门的行为为单位管理部门的一致行为,变临时行为为持之以恒 的长期行为,变管理者行为为全员参加行为,让内部会计控制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事项的 所有人员,使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这样的会计控制体系,才能持 之以恒地有效实施。

(2)建立会计工作标准,明确职责划分。会计工作标准就是对重复性的会计实务所制 定的统一的会计处理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包括质量标准、行为标准、时间标准,使会计管 理经验不断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也就是将会计活动的各个环节、要素之间的衔接关 系、各自的责任、工作程序等用标准的形式加以确定,同时建立岗位标准考评体系,从而实 现会计管理的科学化。;二是制定细致的业务处理流程,对会计凭证制作、会计账簿的登记 和财务报告编制等处理的全过程,要有详细的处理和流转步骤,明确各个环节所需要的会 计资料,确定业务控制的关键点,方便其他人员和部门的配合,使得会计工作依据充分,保 证了财务工作公开透明,有利于内外部监督,从而提高工作质量,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职责划分是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原则,主要解决不相容职务分离的问题。不相容职务相 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 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使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 制,最大限度防止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发生。

(3)建立会计基础工作检查评价制度,加强财务风险控制。会计基础工作过程的检查 、评价制度,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采取边查边纠的手段, 才能将错误扼制在萌芽状态;评价的目的是提高,明确检查考核的标准和内容,将检查结果 反馈并整改,全面提升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同时将检查结果作为财务工作评选先进的前提条 件;应建立检查结果整改考核制度,确保对检查意见的贯彻落实,以后杜绝同类现象的发生 。

2.加强内部审计,充分利用外部审计成果。常态化的内部审计机制,可以有力促进企 业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执行。审计是以改进经营管理、服务经济发展为最终目的,通过对 问题的分析、评价,出具合理可行的改进建议,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所以加强企业会 计活动全过程的内部审计,可以从源头保证会计工作的真实和完整,推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化。近年来,外部审计不断进入,从“外人”的角度为企业提出了建设性改进建议,利用外 部审计成果,更能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提高。

3.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提高利用效果。会计档案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历史资料。会计档 案的保管必须齐全,不仅包括会计凭证类、会计账簿类和财务报告类,还应包括银行存款余 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等其他重要的会计专业资料。规范化的会计档案管理,不仅外观美观 ,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其利用效果。企业应当对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按类别统一格式和规格装 订,达到整齐划一,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4.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队伍,是保 证做好会计工作、充分发挥会计职能的前提。会计工作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要求有较高的 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 基本出发点,后续的培训学习必须加强。企业应建立常规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加大培训 力度,提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财政部于2006年2月正式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这将成为 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企业财务人员和财务系统的适应能力将是一次巨大考验,全 体财务人员面临极大不适应,所以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知识理论水平,是当前会计 人员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与此同时,也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做假账”是最 基本的要求。

(作者单位:陕西省电力公司 陕西西安 710048)

浅析企业会计系统的出纳会计工作 篇3

一、出纳和会计企业会计系统中的差别

出纳和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最突出的两个岗位, 虽然两者的属性一样, 但是其性质却有一些差异。出纳, 出指支出, 纳指收入。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 出纳是管理企业的货币资金、票据以及有价证券进出的工作。而会计则是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 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核算和监督, 以及预测和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一项管理工作。会计的分管账簿可分为总账会计、明细账会计以及出纳三种。这三者之间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又相互有着联系。

1.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 总账会计、明细账会计和出纳的工作职责十分明确。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实行的是钱账分管的管理方式, 换句话说, 就是企业的出纳人员不能同时兼管会计的工作, 而会计也不能插手出纳的工作。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 总账会计要负责企业所有经济业务的核算, 为企业的经济管理以及经营决策提供全面的资料核算;明细账会计主要负责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更详细的核算资料;而出纳则负责企业的票据、货币资金以及有价证券的保管、核算工作, 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和经济决策提供金融信息。

2.出纳和明细账会计, 以及总账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 有着较强的相互依赖性以及牵制性。第一, 出纳、明细账会计以及总账会计都是依据会计原始凭证和会计记账凭证进行核算的。第二, 会计原始凭证和会计记账凭证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出纳、明细账会计以及总账之间进行传递的。他们相互利用对方的核算资料, 共同完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者缺一不可。

3.出纳虽然也是明细账核算, 但是它和明细账会计的区别却是相对的。企业对出纳工作的要求非常严格。出纳在管理企业资金方面, 要按照现金和银行存款分别设置日记账。而银行存款又要按照户头来设置日记账, 并且要逐笔时序地对企业资金进行明细账核算。企业的现金日记账要做到当天进行余额结算, 银行存款日记账也要在一个月之内对余额进行多次结算。其次, 这两种日记账在每个月末都必须要与会计等级的总账会计进行核对。

二、企业会计系统出纳会计工作常见问题

1.企业制度不严谨, 管理不严格。由于企业出纳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致使它必须要按照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 出纳人员不得兼管或插手会计档案的保管以及企业账目的管理登记工作。但是, 有个别企业的出纳在企业经济活动的工作当中, 没有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办事, 导致企业的会计账目混乱不清, 企业的资金也不能够及时结算, 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另外, 还有个别企业由于内容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所以导致对企业的资金监督不严, 给有不良想法的出纳人员制造了机会, 导致企业存在潜在危险。另外, 由于出纳工作是会计工作的一部分, 所以出纳人员的工作与会计人员的工作会有一些重叠的部分, 如果企业内部监督管理不到位,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2.办公手续不全, 工作管理混乱。出纳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的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走, 有个别企业的出纳人员在接受外单位的票据时, 明明知道票据不合格, 手续不齐全, 但还是收下了无效票据, 没有经过借款人的签字就同意借钱, 导致企业现金的收支情况严重混乱。另外, 出纳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 难免会辞职或被调到企业其他部门, 在辞职或调走之前, 需要将自己手上的工作与即将接管自己工作的出纳人员进行工作上的交接, 如果在交接的过程中, 交接手续不完善, 那么也会导致企业账目的混乱。

三、企业会计系统的出纳会计工作改善对策

1.企业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要依章做事。企业的领导要提高对企业出纳会计工作的认识, 并且压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推行账款分管的会计制度, 明确划分企业出纳人员和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 以避免企业账务混乱。

2.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流程走, 杜绝账目出现错误。企业的出纳会计人员在填写支票的时候, 尤其是在填写大数字金额的时候, 除了要做到字迹清晰, 还要仔细认真。其次, 凭证编制的附件张数要与原始单据的张数相同, 并用胶水将其粘紧, 以防止单据丢失。最后, 如果有人借款或者领款, 经办人必须要签字, 以便在企业核查账务的时候留下依据。

3.企业应提高出纳人员的能力水平。出纳是一项比较特殊且繁琐的工作。出纳除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之外, 还要提高对出纳工作职能的认识。在提高知识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己使用计算器的使用能力, 以提高自己的计算效率。其次, 在核对企业账目的时候要认真严谨, 如果发现账目出现问题, 要及时修正。在工作过程中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做好出纳工作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货币资产的安全性都有重要的意义。以上本文简要阐述了出纳会计工作的地位、职责和作用, 然后又从企业的角度和分析了当前出纳工作的职能, 并对如何做好出纳会计工作提出了相应策略, 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主要影响 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工作;意义;影响

会计电算化是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上建立的,改变了传统的会计工作形式,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电算化是科技进步的体现,同时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其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不仅仅在会计核算流程、信息质量和内部控制中,还通过对计算方法的系统化设计,提高了财政信息的准确性。

一、在会计工作中施行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

1.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企业的发展方向,不仅要在工作管理和技术操作中进行信息化的引进,就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也要进行电算化的应用。通过利用计算机财务软件,能够快速的计算和查阅资金信息,便于会计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实施,减少了会计工作人员管理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财政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

2.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

会计电算化是在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基础上建立的,在进行会计工作中,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规范化操作,统一的财政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能够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立,并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避免了报错帐和随意涂改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财政不规范工作现象的发生。

3.通过资源共享等,提高了会计工作的管理水平

电算化会计工作可以通过数据记录、汇总等,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大量的数据信息,并对经济项目的建立进行宏观调控。在以往的会计工作中,由于信息传递的时间较长,没有资源共享的平台,导致了项目规划与实际的资金使用效果出现偏差,没有实现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通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在快速的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中,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的对企业规划实施更改,提高了会计工作的管理水平。

4.推动了会计工作的变革

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以往的会计工作形式,通过对会计计算原理与计算机应用的综合使用,提高了现代化会计工作的应用效果,通过信息化的建立,推动了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变革,并适应了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式。高科技的应用体验,也优化了会计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在促进会计工作着综合素质提高的同时,也彰显了会计信息对于企业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1.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流程的影响

在计算机处理系统中,计算错误完全可以避免,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核对失去了意义,而且总账库存文件与明细库存文件中有数据同时产生,也就不再需要编制科目汇总表。因此,在电算化条件下,可以不考虑账簿间的核对工作,而核对、制约工作主要靠正确输入凭证和账簿内部控制来实现。因此,会计电算化有效地开展,不仅会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给会计核算流程带来根本性的改善。

2.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在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中,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一直是重点和难点问题,由于手动操作的会计工作内容较多,在一些数据信息和票据的记录中,常出现记录不准确的现象,甚至是在计算和信息汇总中出现较多的问题,这种错误的出现存在必然性,这也是手动会计工作的弊端。通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计算和审核等,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并且在质量的控制中,不仅仅具有高准确性,还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这主要是因为,电算化会计的工作形式自动化较手动多,并在相关的软件设计中,一种数据的更改会导致后续信息的变更,避免了工作人员对数据的随意性伪造,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3.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方法的影响

在较多的大型企业中,依照传统的会计手工计算方法,不仅会造成数据计算繁复的特点,还常常由于数据信息的大量性,造成会计计算难以精确完成,通过估算和阶段性信息对比的方式,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出资金的使用情况。而通过电算化的应用,计算机工作人员不仅减少了工作压力,还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特别是在较难计算的会计信息中,通过计算机系统的使用,能够将复杂的信息简单化计算,并通过精确和直观的数据显示,为企业经济管理者提供更可靠的信息,以便于做好企业发展的决断。

4.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明确各有关人员操作工作的内容和权限,规定了操作密码设置及操作流程中的具体实施细则。确定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的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和软件的非法修改和删除,在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性方面都作了规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是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规定了档案内容,保管人员及权限,管理方法及要点等。

三、结语

基于会计电算化应用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影响,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学习,能够在计算机操作中高效的完成会计工作,并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的积累应用经验,不断的创新应用,促进会计工作与市场环境相协调发展。会计电算化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未来的经济建设中,需要更加完善的财政管理系统来提供服务,并推动社会经济的长远建设。

参考文献:

[1]尚玉梅.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影响探析[J].中国矿业,2014(12).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篇5

【关键词】会计工作;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财务信息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相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会计电算化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在应用的过程中看到其消极影响的同时也要看到其积极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对不利的影响进行有限规避,同时利用其积极的影响促进会计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一、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的不利影响

(一)会计人员对新型记账方式不熟练

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使用历史较为久远,操作也较为方便。而且目前的账目管理仍以人工账本记账为主。会计人员要改变使用已久的传统记账、算账方式,需要一个较长的培训过程。特别是年纪较大的会计人员,需要学习计算机的应用知识、数据处理、表格等相关的电算化知识。会计人员对新型的记账、数据处理方式的不熟练也造成会计工作的滞后,甚至造成数据错误,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财务负责人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管理认识不够

大多数的财务负责人对会计电算化管理认识不够,仍只习惯于传统手工记账的管理模式。会计电算化的会计工作对于账目信息的流通、保存、数据管理工作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会计人员管理上存在漏洞,如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与系统维护人员等岗位分工不明确,权限限制措施不当,操作员密码公开或不设密码,维修人员篡改数字、修改密码等现象也并不少见。在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上,会计档案的磁盘与数据未能归档或者归档的内容不完整,阻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差

会计电算化是建立在具有共享、分享性的互联网上,具有较高的不稳定因素。电力、计算机故障、软件故障及电脑病毒等都会对财务信息的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会计人员在信息加密环节稍不注意就会给黑客入侵的机会或者操作失误导致财务信息的丢失、泄露等情况时有发生。此外,目前中国大多数的财务软件开发重点都集中在理财、功能管理及投资决策上,忽视对数据安全的关注,对企业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威胁。

(四)财务软件不统一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企业、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都是由不同的软件公司自行开发的。软件公司通常采用不同的操作平台与软件支持,缺少统一的设计标准。因此,不同公司之间的财务数据结构不同、数据接口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各个公司之间数据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二、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降低劳动成本,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传统的会计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完成。数据处理量较重的企业则需要更多的人手,由此也产生了较高的劳动成本。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相同的工作量需要的劳动力少于传统的人工处理模式,还能将会计人员从繁琐的手工数据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降低了劳动成本。此外,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数据处理方式,会计电算化系统会自动生成记账凭证、运算结果,将复杂的运算简单化,提高数据处理工作效率。在运算量较大的账目处理工作中,其效率尤为明显。

(二)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传统的手工会计数据处理依靠人工处理,会计人员书写不规范等都会造成数据的错误。在会计工作中,同一项数据通常需要经过多次的转抄,在转抄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数据抄写错误、遗漏等,数据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会计电算化系统能避免人为的书写不规范及转抄过程中造成的数据错误、遗漏等不利因素,科学、规范化地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会计电算化数据的表现方式有图表、扇形图等多种表现形式,丰富了数据的表现形式,提高了数据处理结果的准确性。

(三)促进会计工作向管理方向发展

对于企业的管理工作而言,会计信息的处理是会计工作中的关键部分,建立会计信息处理系统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相比于传统的会计模式的人工运算方式,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将劳动力从数据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并将劳动力投入到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管理工作中,有助于企业向技术密集型发展,有利于企业的优化升级。此外,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对数据资料进行系统化的预见性分析,为企业管理人员投资与生产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

(四)促使会计核算原则的规范化

传统的会计模式融入较多的人为因素,主观性较强,规范性较差,因此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错误较多,如市场上的物资价格出现变动,应用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人员也不能人为随意对账面价格进行调整,保证了实际成本规范定价原则。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在保证信息表现形式直观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数据表现的规范性。由于计算机对数据资料的识别具有统一性,因此在操作流程及数据的核算等方面均具有规范性,促使会计核算原则的规范化。

三、讨论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特点,而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发展的显著特点。会计人员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学习,提高自身对系统的操作能力;管理人员则应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能力的培养,提高单位、企业的数据处理工作能力。同时要对会计电算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有效的规避,进行规范操作,提高信息安全意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相关会计人员与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的积极影响,促进会计行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幺艳.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J].中国农业会计,2006,(1).

[2]范睿.对会计电算化有关问题的思考[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0,(4).

[3]曲淑晶.会计电算化的深入发展对会计的相关影响[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3).

[4]薛鵬,高健.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会计,2002,(2).

[5]辛茂荀.会计电算化的误区及其矫正[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S1).

内账会计工作总结 篇6

一、我国会计基础工作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分析

(一)会计信息质量无法与单位决策所需相满足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结构出现极大调整,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相应的会计信息质量却稍显滞后,没有同步于经济建设。虽然我国也投入了很大精力对会计工作进行改革,且有一定成效,逐步趋同于国际,但是还是没有从根源上将会计工作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的局面扭转过来。会计信息多种多样,但是多数无法与市场变化相满足,无法为单位决策提供重要参考。而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很多行业会计还带有很深烙印,导致会计基础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极大阻碍。其最大的表象就是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如在填写会计凭证时存在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为记账凭证摘要填写与实际内容不相符,购物发票上没有日期以及购货单位名称缺乏真实性等,最终导致会计凭证经济业务内容不完整,使会计信息质量大打折扣。

(二)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数量缺乏

当前诸多单位中会计人员数量与岗位需求不相匹配,且学历不一、涉及各个年龄层,导致素质参差不齐,部位人员在记账环节随意性较强,没有严格遵循规定流程办理手续导致手续不清或者不全的现象,同时误差较多,会计资料到处分散等。由于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主要基于会计基础工作,而会计基础工作的有效落实与执行又离不开会计人员,因此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有序性与规范性有着直接影响。部分会计人员学历层次较低且专业知识积累不够深厚,又没有上进意识去深化学习;部分会计人员专业水平较高,但是没有注重动态学习,未充分关注会计法规的最新动态或者新型业务知识,导致对新出台的会计核算要求与会计制度掌握不够,在开展账务处理时仍采用传统落后处理模式。此外,还有一些会计人员虽然比较了解基本会计核算规定,但由于职业道德素质缺乏,在会计工作中没有严格遵守会计核算规定,导致工作简单化与机械化,且处于无序状态。

(三)当前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不足以满足提升会计基础工作水平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而言,财政部门属于业务主管部门,然而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为财务部门过于注重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与人员的管理,没有重视本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同时没有在部门中形成会计质量检查工作常态化的氛围,导致工作人员也忽略这项工作,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产生较大影响。此外,在财政部门中没有构建相应的责任体系,例如在忽视会计监管导致无效时没有明确相应人员应该承担何种责任,导致监管职责履行不力,若情形严重会导致违法行为。

二、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一)强化认识,划分责任,齐抓共管

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有过明确规定,即单位领导人负责本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一旦该单位出现会计基础工作无序、混乱或者不健全的现象,第一要追求责任的为领导人员。因此一方面财务部门要开展培训工作,主要参与人员为各单位财会部门领导人员,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领导责任,并定期对本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进行检查评比与通报奖惩等,引起社会各界与单位领导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会计部门主要领导人与主管人员需做好带头工作,严格遵循《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与《会计法》中制定的各项规定,在财政部门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时积极主动配合,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股合力,齐抓共管且同心同力,促使会计基础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以及制度化发展。

(二)强化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促使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会计人员在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与强化会计信息质量方面有着关键作用,因此一定要促使会计人员素质得到综合提升,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以有效增强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与职业道德水平。近年来会计制度有较大变革,新型会计法规与政策层出不穷,单位会计人员应接不暇,对于会计管理机构而言其关注重点也是建设会计基本法规与常规管理,很少将会计职业道德问题考虑在内。因此,为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应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以增强政治理论学习,意识到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提升会计人员责任感与使命感。对财务会计法律制度予以健全,并构建与内控制度配套的监督机制。促使会计人员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并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监督。此外,还可实行会计轮岗制,以强化会计工作质量。此外,在保管会计资料时单位会计部门应结合归档要求进行装订与整理立卷。会计档案移交至档案部门后,应对原卷册封装予以保持,若个别需要行拆封整理应协同原经办人员与会计部门人员开展,以明确责任。

(三)加大会计检查与监督力度

对于会计基础工作需定期检查并强化监督才能够确保该工作始终扎实且不会松懈。首先制定财务负责人每月考核制度,在考核体系中需将日常会计工作的工作质量与执行力度纳入其中。每月需对质量考核反馈报告予以编制,并逐级考核各个所属单位,将其挂钩于编报人员的绩效考评,将编报责任落实到位。单位需在每年年中将单位总部财务人员作为关键,对下属单位财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抽调,行突击财务检查,并结合业务需求在每年检查工作中设置相应重点,公开检查结果并充分交流于下属单位所有财务工作人员,对整改结果予以反馈。对于外部审计检查与财政局检查意见需予以高度重视,因其全面及时掌握政策法规,也有较快的知识更新速度,因此他们所提出的意见需及时传达至下属单位并确保落实到位,进而促使会计基础工作质量与水平得以强化和提升。

(四)财政部门应充分发挥裁判员职责

财政部门需重视在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体系予以完善以及对会计用书与培训市场进行规范时对诸项工作的强化,例如监管培训单位与市场、政策指导以及组织规划等,对会计培训市场予以净化。首先,应将正规培训单位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构建会计培训网络体系;其次,强化建设与管理会计培训教材;然后开展正面宣传,大力推广,严禁不法书商对有欺骗性的会计培训广告与图书进行发布,要坚决抵制并依法惩处假冒财政部门或者工作人员发放会计培训书籍或者图书订单、假造财务部门印章等行为,以促使会计继续更加规范化。此外,财政部门一定要均衡工作重点,不要过于重视制度建设,还要将关注点分散到会计管理机构素质建设与公务员队伍建设,以与当前会计管理工作以及会计改革要求相适应。在对会计改革予以深化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吸取精华之处,并充分考虑我国国情,使二者可有效结合,进而促使效果最大化。在规范建设会计基础工作过程中财政部门属于重要力量,因此一定要注重人员培训、政策传达以及检查工作,以从根本上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就一定要对会计基础工作予以规范,而在该过程中财政部门属于主导力量。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定要将《会计法》严格落实,构建内外部会计基础工作监督管理机制,改革现有会计管理体制,加强培训以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的责任心与职业道德素质,使其行使会计监督职能,严禁弄虚作假与舞弊事件,同时财政部门一定要对自身“裁判员”职能予以充分发挥,从根源上促使会计基础工作实现制度化与规范化,强化会计信息质量,以更好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进而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摘要: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而言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经济活动中投资情况与资金流动情况。促使会计信息质量得以有效提升的保障为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此时就要强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然而当前我国会计基础工作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同时,由于财政主管部门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还没有形成一种常态机制,导致这种手段不能够较好地发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效果。本文针对此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会计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军,沈佳坤.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演变——基于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新会计准则的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2;04

内账会计工作总结 篇7

一、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领域的必然趋势, 具体是指报销、记账、审计、会计信息的统计、分析等过程实现电子化趋势。它具有数据信息处理速度快、效率高, 内部控制程序化, 数据处理自动化、信息处理标准化的特点, 其现实意义体现在以下几点。

1. 规范会计工作流程。

传统会计工作采用人工方式, 不仅效率低, 而且容易出错, 很多工作难以严格遵循规范流程进行。而会计电算化方式采用之后, 能规范工作流程。例如, 它要求数据输入必然严格遵循规范流程, 满足财务软件需要, 数据处理由系统进行, 不受人为因素干扰, 降低甚至避免人为操作出错的可能, 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客观性。进而实现规范会计工作流程的目的, 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 促进会计管理创新。

会计电算化是对传统会计工作方式的转变, 不仅影响会计工作范围、内容、流程、程序等, 还有利于推动会计管理方式创新。例如, 针对内部审计和内部制衡问题, 在电算化支撑下, 更有利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推动管理方式创新, 提高会计管理现代化。

3. 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有利于避免传统记账易漏、易错、不规范等问题。在财务管理软件支撑下, 减少重复性和机械性工作, 将会计数据准确输入软件当中, 就能顺利完成计算、综合分析等后续工作。不仅方便快捷, 还能大大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对会计工作顺利开展具有积极作用。

4. 提高会计管理信息化水平。

电算化是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 该系统建立既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同时也是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因此, 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保证会计数据信息准确, 真实反映企业财务客观情况, 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促进会计工作顺利进行。

二、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出现既是技术发展和进步的必然, 也是会计工作的趋势, 其出现对会计工作方法产生多方面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数据存储方式转变。

传统会计工作的数据存储几乎都由手工方式完成, 用手工方式记录财务会计账目, 并以纸质形式归档和保存。这种方式不仅工作量大, 而且容易出错, 会计信息查询困难。而电算化方式的出现使数据存储出现根本转变, 给数据存储带来新形式和新方法。除纸质存储方式之外, 通过计算机网络存储的电子文档逐渐演变为主要存储方式, 在计算机支持下, 不仅存储快捷高效, 而且数据准确, 不会出错, 方便数据查询和更新, 还能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2. 会计工作内容变化。

首先, 扩大会计工作内容与范围, 丰富数据存储方式, 促进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电算化工作对象和范围也随之扩大, 除了纸质方式存储之外, 还利用计算机存储数据。并对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提高, 除了具备基础知识和工作经验外, 还要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

3. 会计投入成本降低。

电算化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节约会计工作人员财力。电算化之后, 财务会计数据存储和处理通过计算机完成, 数据整理、核算速度加快, 效率提高, 减少劳动量, 节约成本。并减少纸张投入, 节约资金。还可以减少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编制, 减少工资支出, 并加快信息传播速度, 降低会计信息获取成本。

4. 掌握处理规范标准。

账务处理的中间环节, 可由计算机自动处理和完成, 并方便信息资料查询, 提高会计账务处理水平。电算化还能让比较特殊的账目处理简单化, 例如, 在记账错误处理时, 只需要输入错账更正就能完成更正任务, 缩短工作流程, 大大便利会计工作。同时电算化还能便利会计信息与数据的规范性,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并且在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不受人为因素干扰, 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5. 会计信息准确安全。

由电算化处理后的会计信息, 信息准确性大大提高。它可以排除人为因素干扰, 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度, 并详细记录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点滴, 完整保存下来, 方便人们的需要和查询, 满足人们获取财务会计信息需要。此外, 电算化还能提高会计信息安全, 通过访问权限设置能避免会计信息非法访问和恶意篡改, 保证信息安全, 为决策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6. 数据管理和审计发展变化。

在电算化的支持下, 财务会计处理逐步实现自动化和一体化。能将会计工作流程转变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流程, 节约人力物力, 提高处理水平。并推动数据管理和审计方式发展, 便利数据资料获取, 提高信息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为管理和审计决策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撑, 提高管理和审计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 会计电算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它的出现对会计工作开展产生积极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 应该加强会计工作队伍建设, 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增强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 让他们更好从事自己的工作。从而顺应会计电算化趋势, 促进会计工作水平提升。

摘要:会计电算化能规范会计工作流程、促进会计管理创新、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管理信息化水平。它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体现在数据存储方式、会计工作内容、会计投入成本、数据管理和审计发展等方面。为顺应这种趋势, 应该结合具体工作需要, 采取有效方法, 加强会计工作队伍建设, 达到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工作方法,信息化,数据存储

参考文献

[1]张红伟.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28) :103-105.

[2]尚玉梅.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影响探析[J].中国矿业, 2014 (z2) :55-60.

[3]刘乐佳, 贺琼.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 (下) , 2015 (2) :21-22.

内账会计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会计核算;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

众所周知,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其中占据着一个重要的地位。相关负责人要明白,会计基础工作是衡量整体财务水平的一个关键标杆,其对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所以,这就要求相关企业不仅要重视会计核算工作,而且还要加强其中的会计基础工作,从而大力推动企业整体的经济水平和管理能力。

一、了解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概念

1.了解会计工作的内容和范围

企业中的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是由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这两个方面组成,它们主要包括会计核算资料、会计核算依据等内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不仅涉及到会计凭证的保管,而且与档案的归档和管理也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相关企业只有了解了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内容,才能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

2.会计资料的具体要求

(1)财务会计报表

企业中的财务报表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其内部一段时间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并且,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对其编制对象、期限等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2)会计账簿

企业中的会计账簿既包含了其内部的重要财务资料,也是单位近期发展的一个完整情况的体现。它不仅反应了企业内部真实的财务状况,而且它也是会计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相关负责人一定要认真审查会计账簿以及会计凭证,这不仅是为了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有序进行,而且也可以确保其内部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不仅是企业会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资料,而且还是明确其内部各项经济责任的一份关键依据。并且,会计凭证的审核工作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首要前提。会计人员往往会根据准确无误的会计凭证进行接下来一系列的会计核算工作。这样不仅提高了会计工作的准确率,而且还使得每个会计人员的具体工作得到了落实。

3.会计核算工作的相关要求

会计核算是将企业经营运算过程中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这也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根本保证。如果其内部的会计核算工作建立在毫无真实可言的经济项目上,那么就失去了它根本的意义和价值。更严重的是,这样的情况会扰乱市场经济的和谐秩序,从而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多会计单位的负责人不够重视会计基础工作,他们片面地认为会计工作只是一些繁琐的任务,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更有甚者,由于没有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知识的更新,从而导致会计人员对相应的会计基础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认知,最终影响到整个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过低

目前,很多单位的会计人员都没有过高的学历,而且也缺乏自主的学习劲头,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知识也是一知半解,这样极大地影响了整个工作的发展。更有甚者,由于自身的素质过低,为了个人的蝇头小利,而不惜在会计账簿上弄虚作假,触犯法律。

3.审查部门缺乏一定的监管力度

很多单位的审查部门并没有认真履行其自身的义务和责任,对会计工作者的审查力度不够,也没有及时对其内部工作进行询问和核对,更没有对其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严格考核,从而使得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纰漏,最终影响了整个会计工作的效率。

三、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意义

1.会计基础工作可以保证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在企业中的会计核算中,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既可以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也可以确保其内部财务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相关负责人应该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每一个细致环节,让其最大限度地满足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要求,从而使得会计基础工作可以更快更好地体现其价值。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与利益相关的受益者都可以从中得到自身所需的有用信息,从而使得企业内部的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分配。相关领导人一定要明白,会计基础工作不是一项单一的任务,它不仅关系着内部财务的报表质量,而且也向工作人员展示了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所以,相关的工作单位必须将会计基础工作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加强其工作效率,从而大幅度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良好质量。

2.会计基础工作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工作水平

企业要想完善会计核算工作,就先要在其内部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基础工作规章制度,从而促进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井而有序地进行下去。会计基础工作制度,不仅可以让整个企业经营步入一个正常的轨道,而且使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条目一目了然,准确真实。更重要的是,企业相关负责人要明白,一旦企业中的会计基础工作制度存在着大量问题,就会导致会计工作人员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更有甚者,还会做出一些违反法律的事情。这不仅会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而且还会阻碍整个企业的发展进度。最重要的是,一些投资者会因此降低对企业的信心,从而严重影响整个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举措

1.要建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要想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有序进行,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首先,企业要明确各位员工的具体责任,让其加深责任意识,从而保障企业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企业要对其内部的不同岗位安排不同的员工,并且其各个部门还要相互监督,互相检查。这样不仅提升了整个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质量,又保障了其工作效率的稳定提高。

2.员工要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

会计核算和会计基础工作都是非常严肃的工作任务,所以这就要求企业员工要端正自身的态度,从一系列的会计基础工作抓起。当面对会计原始凭证时,会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步骤进行审理,对那些不合格的原始凭证严格处理,坚决退回,从而认真确保每一个会计信息的准确清晰。

3.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会计人员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想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就必须要提高其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让员工积极树立责任意识,从而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相关会计工作人员要明确其工作的工作意义,要依法办事,全面执行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最终将会计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会计基础工作对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关负责人一定要积极重视这个问题,加强内部控制,完善管理制度,对会计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从而推动整个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的发展。并且,会计人员还要认真履行自身责任义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争取为企业内部经济的发展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运霞.浅谈会计基础工作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J].中国集体经济,2013(2):64-66.

[2]钟雪梅.关于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8):125-125.

[3]张春艳.浅谈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 4(11):250-250.

[4]徐艳.探讨内部控制视角下会计基础工作的发展和完善[J].经营者,2014(4):96-97.

上一篇:才华横溢的女词人李清照下一篇:母校百年校庆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