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博单位安全防范暂行规定

2024-09-10

河南省文博单位安全防范暂行规定(精选10篇)

河南省文博单位安全防范暂行规定 篇1

河南省文博单位安全防范暂行规定

(豫公通[2007]187号自2007年5月30日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文博单位安全防范工作,有效预防各类文物案件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文博单位安全防范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和“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实现以防盗、防火、防抢劫、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保障文物和职工人身安全的目标。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文博单位是指在河南省行政区域内的博物馆、文物管理所、考古所、纪念馆、文物商店等收藏有文物的单位。

宗教、旅游、园林、大专院校等非文物系统凡收藏、管理和使用文物的单位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都有做好文物安全防范工作,保护国家文物的义务。

第二章 安全防范责任及监督管理

第五条 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对辖区的文博单位安全防范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各级公安机关依照分级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负责监督指导文博单位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第六条 文博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防范责任制,定人、定岗落实责任,并定期检查。

第七条 文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单位安全防范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安全防范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执行安全保卫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要求;

(二)组织开展安全防范教育,制定单位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三)建立健全保卫机构,为本单位的安全防范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四)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防盗、防火、防抢劫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实施演练;

(五)组织安全防范检查,督促落实安全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安全防范的重大问题。

第八条 文博单位要制定具体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门卫、值班、巡查制度;

(二)展室、库房安全管理制度;

(三)重点要害部位、技防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四)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五)文物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六)发生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报告制度;

(七)安全防范教育培训制度;

(八)安全保卫工作检查、考核及奖惩制度;

(九)举办展览、祭祀、庙会、游园等大型群众活动安全保卫预案;

(十)其他安全保卫制度。

第九条 文博单位要建立保卫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保卫人员,并配备必要安全防护和防卫器械。一、二、三级文物风险单位和国家、省、市和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藏品较多的文物单位,要成立保卫机构或专兼职巡逻队。

第十条 文博单位发生案件时,应按照相应预案,迅速报警,保护好现场,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第十一条 文物展室、库房的安全防范

文博单位必须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展室、库房内文物及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维护展区秩序。

(一)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认真巡查,密切注视展室、库房及周围动向,非有紧急情况并报经值班领导批准,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严禁饮酒、玩牌、留宿及会客。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库房守卫区。如发生火灾或暴力侵害案件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向公安机关和本单位值班领导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控制火情和使用自卫器械进行自卫。

(二)值班交接时,要详细检查展区、库房守卫区的安全情况,包括门窗、展柜是否关闭或上锁,报警器、电视监控、通讯设施及应急灯运作是否正常等。避免因展品交接、人员交接班等原因而产生的清查不到位或衔接环节出现漏洞。

(三)闭馆前,展室工作人员要做好清场检查工作,确认展品安全无误,记录签字后,关闭门窗,并确认报警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方可离场。

第十二条 文物运输的安全防范

异地运输文物,其主办单位具体负责途中文物安全,制定运输安全保卫方案和应急预案。重要的文物运输(一、二级文物或10件以上三级文物)应武装押运。必要时商请武警参加。跨省的文物运输,安全保卫方案应由省辖市文物行政、公安机关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省级文物行政、公安机关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 考古发掘现场的安全防范

文物考古发掘现场实行领队负责制,领队人员对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安全负责,并明确专人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一)发掘出土的文物要逐件登记,由专人看护,尽量避免文物在野外过夜,珍贵文物(三级以上)应及时运往安全的地方保管;

(二)重要考古发掘现场,领队人员要及时与当地文物行政、公安机关主管部门取得联系,申请公安机关协助做好现场警戒和安全保卫工作。

第三章 安全防范设施

第十四条 文博单位应本着“因地制宜、安全可靠、方便工作、经济实用”和“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安全防范设施建设。

第十五条 文博单位应根据收藏或拥有文物的数量和等级,按照《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逐级申报风险等级,经文物行政、公安机关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采取技术和组织措施达到相应的防护级别。

第十六条 达到三级以上风险等级的文博单位,凡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应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制定整改计划,逐步达到《规定》的安全防护级别要求。对不采取有效措施,长期达不到防护级别要求的文博单位,上一级文物行政、公安机关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可要求其将文物转移到安全达标单位保存。

第十七条 一级文物风险单位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设计方案,要经省辖市文物行政、公安机关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并报省文物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审核组审核后,由国家文物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审核组审批。

二、三级文物风险单位的技防方案,经省辖市文物行政、公安机关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报省文物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审核组审批。

第十八条 工程竣工并试运行一个月后,由省辖市文物行政、公安机关主管部门组织初验,二、三级文物风险单位的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应报省文物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审核组验收;一级文物风险单位的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由省级文物行政、公安机关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国家文物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审核组验收。

第十九条 文博单位现有的库房、展室以及重点要害部位等安全防范设施除按照《规定》要求达标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文物库房必须采用砖石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浇铸,墙体厚度不得低于32cm。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库房墙壁尽量避免临街或暴露在单位外部,若无法避免的(砖石结构),应在其临街或暴露部分(距地面一层)加固钢板。

(二)文物库房和展室门、窗要坚固,采用报警与实体防护栅栏相结合的防护方式,必须安装防盗安全门和防盗安全窗,防盗安全门质量标准应达到《防盗安全门》(CH25-92)中规定的C级水平。直接通向库房和展室的通道应设置电视监控装置、紧急报警装置或电话对讲装置。

(三)展览的一级文物字画、丝织品、玉器、陶瓷等藏品应放在防弹玻璃制作的专用框架或装有报警装置的展柜内。普通玻璃展柜可采取特殊防护措施以增加抗暴能力。

第二十条 考古发掘现场临时保存文物的库房必须安装铁门、铁窗,坚固可靠,一般文物要清理上架,珍贵文物要入保险柜,并安装报警装置。

第二十一条 运输文物的车辆要性能良好,配备通讯、报警装置和消防、自卫器材。

第四章 奖 惩

第二十二条 对在文博单位安全防范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三条 对违反本规定,存在治安隐患的文博单位,公安机关应发出《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文博单位接到公安机关下发的《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后,应立即采取措施在限定期限内整改。

第二十四条 对整改治安隐患不及时、不到位,而发生重大案件或事故,造成文物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对该单位安全防范工作责任人和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公安机关应依照《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的规定予以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各级文物行政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发生重大案件或事故,造成文物损失和人员伤害的,根据具体情节,对文物行政部门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督促文博单位制定防盗、防抢劫应急预案或者对防范预案组织落实不力的;

(二)未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的;

(三)未督促文博单位落实文物安全防范责任制的。

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应当指导、监督文博单位认真落实本规定,对公安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在文博单位发生的案件、事故中负有责任的,由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和文物行政部门是负责本规定监督实施的主管部门。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由河南省公安厅、河南省文物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河南省文博单位安全防范暂行规定 篇2

第一条为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违法失信行为实施有效惩戒,根据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规定,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委办〔2015〕14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精神,结合我省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惩戒失信,按照分级负责和属地管理相结合、行业监管和综合监管相结合、政策制约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实施。省级“黑名单”,由省安委会办公室统一管理。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入省级“黑名单”:

(一)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一个内累计发生责任事故死亡3人(含)以上,或者发生虽未达到相应事故等级、死亡人数但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

(二)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发现职业病病人或疑似职业病病人后,瞒报、谎报或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或者主要负责人逃匿,或者拒不承担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的;

(三)存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严重超标,经省安委会挂牌督办或省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后,不按时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

(四)发生暴力抗法行为,或者拒不执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下达的行政执法指令的;

(五)一个内因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受到2次(含)以上重大行政处罚的;

(六)被暂扣、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书的;

(七)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报告或有其它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

(八)被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纳入“黑名单”管理的;

(九)存在其他严重违反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行为,经省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认定有必要纳入“黑名单”的。

第四条根据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整改情况,生产经营单位纳入“黑名单”管理的期限一般为1年,自公布之日计算;对发生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管理期限分别为1年、2年、3年;连续进入“黑名单”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从第2次纳入“黑名单”管理起,管理期限为3年。

第五条实施“黑名单”管理的基本程序:

(一)信息采集。省安委会办公室负责本级信息采集的综合管理工作。省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通过监管监察、执法检查、事故调查、群众举报等途径,对符合纳入“黑名单”管理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核实、取证,准确记录基础信息和纳入理由,并做好相关证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全工作。

1.基础信息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名称、类别、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组织机构代码、注册地址、生产经营范围、单位主要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等要素。

2.根据纳入“黑名单”的原因,还要分别填写以下信息:非法违法信息还应包括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决定、执法单位、处罚文号等要素;事故信息还应包括事故时间、事故等级、事故简况、死亡人数、经济损失等要素;隐患或者危害信息还应包括隐患等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浓度或强度、整改时限、整改落实情况等要素。

3.市、县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本地发现的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情形的生产经营单位信息,要及时采集并逐级上报至省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二)信息告知。对拟纳入“黑名单”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提前书面告知(告知书见附件1),并听取申辩意见。生产经营单位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被确定为不足以纳入“黑名单”的,应予以采纳。

(三)信息提交。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研究决定纳入省级“黑名单”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名单后,于10日内向省安委会办公室提交(提交表见附件2)。符合《暂行规定》明确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管理“黑名单”的,由省安委会办公室汇总后统一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报送。

(四)信息公布。省安委会办公室在汇总纳入本级管理“黑名单”信息后,应于每季度第1个月的20日前,通过省安委会办公室门户网站和当地主流媒体向社会公布,同时向同级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公安、财政、环保、商务、科技、工商、质监、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税务、工会、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单位,以及生产经营单位所在地的市、县级安委会通报。

(五)信息移出。生产经营单位在“黑名单”管理期限内未发生新的符合纳入“黑名单”条件行为的,由该生产经营单位于期满1个月前,向原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信息采集部门提出信息移出申请,原信息采集部门确认(或指定下级部门验收)后,作出是否移出本级“黑名单”决定,并将相关情况信息提交省安委会办公室(提交表见附件3)。作出移出“黑名单”管理决定的,在管理期限届满后的次日移出“黑名单”,于10个工作日内按原信息公布渠道向社会公布并通报相关部门单位;作出保留“黑名单”管理决定的,说明原因并确定新的管理期限。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出现纳入“黑名单”管理行为发生地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但其注册地不在我省,或跨省级行政区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省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其纳入我省的“黑名单”管理,并上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通报生产经营单位所在的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信息的采集、审核和把关,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发现信息有错误或者发生变更时,应及时予以更正或者变更并报送省安委会办公室。

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信息采集、发布等过程中存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依法依纪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条纳入各级“黑名单”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要每月向当地县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提交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报告。

第八条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须把纳入“黑名单”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作为重点监管监察对象,加大执法检查频次,其中市级相关部门每半年、县级相关部门每季度至少进行1次执法检查;发现有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要依法处罚。同时,应建立常态化暗查暗访机制,不定期开展抽查,对其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进行1次约谈。

第九条在生产经营单位纳入“黑名单”管理期间,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并落实各项制约措施和惩戒制度。在市场准入、项目立项、行政审批、资质认定、享受财政补贴和政策性资金、资格审查、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投融资、招标投标、国有土地出让、采矿权取得、进出口、出入境、授予荣誉等方面,依法依规严格限制或禁入,并作为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服务的重要参考依据。对该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在各级各类评先表彰中实行“一票否决”。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建设列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信用记录,并纳入国家和地方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市级以下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办法规定,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贯彻落实办法,由各级安委会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

省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另行制定本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的,不得低于本办法规定要求。

本办法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7年10月31日。

附件:1.纳入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告知书

2.纳入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信息提交表

海南省证券承销暂行规定 篇3

第二条经证券主管机关批准公开发行的证券,必须由证券经营机构承销。

承销总金额在二千万元以上的,应有不少于二家的证券承销机构组成的承销团联合承销。

承销总金额在三千万元以上的,应由证券公司牵头组织不少于三家证券承销机构组成的承销团联合承销。

承销总金额在五千万元以上的,应由证券公司牵头组织不少于五家证券承销机构组成的承销团联合承销。

第三条证券承销包括证券代销和证券包销。

证券代销是指承销机构代理发售证券,于发行期结束后,将未售出的`证券退还给发行者或包销者的承销方式。

证券包销是指:

(1)承销机构承诺在证券发行期结束后,承购其剩余证券的余额包销方式。

(2)承销机构承购发行者所发行的全部证券,然后再向公众发售的全额包销方式。

第四条证券承销机构每次承销证券期限不得短于10天,不得超过60天。承销期满时尚未售出的证券,未经主管机关批准不得再向社会公众出售。

第五条证券承销机构应在承销期满后十五日内,向主管机关报送证券发行报告。发行报告应包括:

(1)销售经过及数量。

(2)认购人总数。

(3)认购发行额在5%以上者的名单。

(4)承销机构自行承购的数量。

(5)主管机关要求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证券承销机构在履行承销合同开始发售证券前,应将承销合同副本报主管机关备案。

第七条证券承销机构在承销期间内,应按承销合同规定的发行价格销售,一次收足款项。

第八条证券承销机构可按承销总额的一定比例收取手续费,其费率按照《海南省证券业务收费暂行规定》执行。

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建设暂行规定 篇4

【发布文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7号 【发布日期】1989-06-13 【生效日期】1989-06-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建设暂行规定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7号1989年6月13日)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明单位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文明单位建设水平,根据 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文明单位是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标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先进单位。

第三条 第三条 创建文明单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重要形式,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重要任务。

第四条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将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作为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第五条 第五条 创建文明单位应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为指导,为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提高城乡居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六条 第六条 本规定适用于我省境内城乡单位。

第七条 第七条 各级精神文明建设机构负责组织本规定的实施,并应依据本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文明单位建设的具体考核办法。

第八条 第八条 文明单位的基本条件是:

(一)有计划地经常开展文明单位建设活动。

(二)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注重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显著。

(五)领导班子坚强团结,清正廉明,群众基础良好。

(六)重视民主法制建设,秩序良好,无重大责任事故和重大刑事案件。

(七)制度健全,管理科学,文明生产和工作。

(八)重视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

(九)坚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十)环境整洁、优美,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第九条 第九条 符合文明单位基本条件的单位,可授予文明单位或文明单位标兵的荣誉称号。

第十条 第十条 文明单位和文明单位标兵分为省、地(市)和县三级,分别由省、地(市)和县命名。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凡具备文明单位基本条件的,除铁路、森工、农场、省直机关和大专院校可按系统直接申报省级文明单位外,其它单位一律按文明单位隶属关系,逐级按属地考核申报。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凡被评上文明单位的,由命名机关授予荣誉称号。被命名单位可从实际出发,给职工适当物质奖励。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文明单位命名满一年后,县级文明单位有资格申报地(市)级文明单位,地(市)级文明单位有资格申报省级文明单位。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文明单位由命名机关和属地有关部门双重管理,以属地管理为主。每年复查一次,合格的继续承认荣誉称号。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各级文明单位和命名机关均应建立健全文明单位档案,定期填写。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文明单位改变单位名称或隶属关系,应重新考核命名。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文明单位发生有损于文明单位称号问题的,命名机关可根据具体情节,分别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改进、降级或撤销荣誉称号的处罚。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申报单位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由命名机关撤销其荣誉称号,并建议有关部门追究其单位领导人员及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河南省文博单位安全防范暂行规定 篇5

第一条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属学院按照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招收的全日制高职学生可享受奖学金。

第三条奖学金包括综合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

(一)综合奖学金是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立的奖学金;

(三)单项奖学金是为在各项比赛、活动中表现突出者而设立的奖学金。

第四条综合奖学金的等级及评定办法:

(一)综合奖学金分为三个等级:

一等奖学金每人1200元不超过参评学生总人数1%;二等奖学金每人800 元,不超过参评学生总人数的 3 %;三等奖学金每人400 元,不超过参评学生总人数的5% ;

(二)综合奖学金的评审办法根据《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测评暂行规定》进行评定,根据测评分数多少与名额按名次确定获奖学金人员名单。

第五条单项奖学金的比例及评定条件:

(一)单项奖学金的比例不超过在校学生总人数的 1%,每人300元;团体获奖按一个奖项奖励;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享受单项奖学金:

1、获省级以上三好学生或者省级以上优秀学生干部者;

2、在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受省级以上单位表彰者;

3、获市级以上各类竞赛前三名者;

4、在市级以上正式报刊发表作品并获奖者;

5、对学院发展有特殊贡献者。

第六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评奖资格:

(一)本学年凡有课程不及格者;

(二)曾经受到学院通报批评、纪律处分或公、检、法机关处罚者;

(三)早操出勤率低于98%者(由各系认定,学生处复核);

(四)休学期间者。

第七条评奖程序:

(一)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的评定在每学年开学后两周内由各系进行评定、申报,申报时须附综合测评结果、加分项目、相应证明材料;

(二)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填写《奖学金审批表》,报学生处审核,学生处审核并公示一周后报主管领导批准。

(三)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在全院通报表彰,并将获奖材料装入学生档案。

第八条奖学金的评定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本规定,组成奖学金评定小组,确定初选名单,张榜公布,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增加透明度。

第九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原院字[2005]37号《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奖学金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河南省文博单位安全防范暂行规定 篇6

《管理规定》根据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精神新要求,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作出规定,是新时期做好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工作的基本遵循。《管理规定》的印发实施,对于健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建设一支符合好干部标准的高素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队伍,推动公益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抓好《管理规定》的学习培训和贯彻落实。重视加强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建设,严格标准条件,规范选拔任用,从严管理监督,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施展才干创造条件。抓紧研究出台符合中央精神、体现行业特点、切合自身实际的具体管理办法或者实施细则,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领导人员管理制度体系。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严明工作责任,依法依规管理,确保中央精神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河南省文博单位安全防范暂行规定 篇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改革、完善校内管理体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学科、队伍建设和其它各项工作,完善校、院系管理体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根据有利于加强管理、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合理配置校内资源的原则,校、院、系之间实行三级建制二级管理的模式。

第三条 学院是在学校领导下的二级办学实体。根据学校的授 权,对系(所、中心)工作起指导、协调和服务作用。系(所、中心)是教学、科研活动的实施单位,是学校的办学基础。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院党委起监督、保障作用。

第四条 鼓励并支持院系之间、学院与办学单位、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协作,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鼓励并支持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五条 系的设置必须以学科为基础,具有相应的专业及从事该专业的师资队伍条件,同时有利于实施教学与学术任务。

第六条 原则上一个学院所设系不能超过3个,各系教师所属不能交叉,鼓励学院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调整自身的专业教学方向。

第二章 院系职责与分工

第七条 学院是在学校领导下的二级办学实体。根据学校的授权,对系(所、中心)工作起指导、协调和服务作用。系是教学、科研活动的实施单位,是学校的办学基础。

第八条 学院的主要职责

(一)制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用人计划;在编制和学校政策允许范围内决定人员的引进和聘任。拟定并实施本单位各类人员的培养进修计划。

(二)负责本单位各类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申报的评议推荐工作,负责本单位院聘重点岗和基础岗及以下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组织对本单位各类人员的履

—1—

职考核及相应的奖惩。

(三)促进学科发展,设置和调整院属机构;实施对教职员工的科学管理。

(四)审议系(所、中心)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和教学、科研计划方案,评议教学、科研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

(五)对院内系(所、中心)的教学进行检查、评估和监督,组织并实施学院通识课程建设,协调系际互相开课及学生跨院系选课。

(六)组织申报并实施跨系、科的重大科研项目,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组织院内的学术交流。

(七)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八)在学校指导下提出招生计划意向,参与录取工作;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和学位授予资格进行核审;加强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创新毕业生的就业机制,努力提高就业率。

(九)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各类学习、教育活动;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实施对学生的奖惩。

(十)统筹安排学院经费,负责本单位资产布局,负责统筹、规划各系的资产分配,并负责建立本院的校有资产(设备、房产、图书等)管理系统。

第九条 系的主要职责:

(一)在学院的指导下,组织制订本单位学科和专业发展规划、科研计划以及社会服务方案。

(二)在学院的指导下,组织制(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制(修)订各课教学大纲。

(三)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学改革,推进教材和实验室建设。

(四)根据学院审定的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本单位教学活动(包括选派各课的任课教师、审定选用教材、检查教学进度及进行教学法研究等)。

(五)制订本单位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并报学院审议。

(六)具体实施对本单位各类人员的履职考核并向学院提出奖惩建议。

(七)具体负责本单位各类人员职(级)位变化的基础工作。

(八)其他要求的工作。

—2—

第三章 系的设置程序

(一)各学院根据学科和专业建设需要提出系的设置方案,学校行政会审核批注,人事处、教务处备案。

(二)系设正、副主任各一名。要求身体健康,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品德,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教学科研能力强,具备一定的管理工作经验,年龄不超过50周岁。

(二)系主任主要负责落实本系教学任务、组织教学工作研讨、研究专业学科建设和提出建议、落实课程建设与改革;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条 根据学院规模或学院内学科相关程度,各学院可以在上述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创新管理模式,更好地提高管理效率。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河南省文博单位安全防范暂行规定 篇8

第一条为加强市级机关公务车辆维修的管理,规范公务车辆维修行为,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实现节能降耗工作目标,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市级机关公务车辆维修适用本规定。市级机关公务车辆是指市级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公务车辆(含特殊公务车辆)。

第三条市级机关公务车辆定点维修实行政府集中采购,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确定维修企业。

第四条市级机关公务车辆维修工作实行定点维修、分散管理。即市级机关所属公务车辆必须到政府采购确定的定点维修企业维修,各单位负责管理本单位车辆的具体维修工作。

新购置的公务车辆,在保修期内应到汽车生产厂家指定的维修企业进行维修保养。

第五条市级机关公务车辆在定点维修企业维修享受时间优先、价格优惠和服务优质。

凡在定点维修企业内维修的车辆在市区一定范围内施救一律免费(具体范围由投标企业承诺)。范围以外的(限本市内),由车主单位与定点维修企业协商同意后,可就近进行维修,经费结算需开具正规发票,经市机关事务管理处(以下简称市管理处)审核后方可报销。

政府集中采购

第六条市管理处负责市级机关公务车辆定点维修政府集中采购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包括提出定点维修企业投标资格、条件和标准委托招标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政府采购公告、组织招标,签订定点维修协议、审核维修单据及维修企业履约管理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政府采购过程的监督管理。

第七条根据公务车辆的数量、型号和分布情况,本着优质、高效、便捷的原则选定定点维修企业。市级机关公务车辆定点维修政府集中采购定点期限为两年以上。合同期满后,市管理处根据履约情况与市财政局协商确定续标或另行组织招标,并在莆田市政府采购中心网站上公布。

维修管理

第八条各单位在定点采购维修企业范围内自行选择1-2家汽车维修企业,在本规定和招标约定标准前提下,签订维修合同,维修合同一年一订。车辆多的单位或工作需要须增加定点维修企业的,报市管理处同意后,可适当增加。

第九条维修服务项目:车辆一级、二级维护,小修理,车辆年审和其它有关的汽车维修服务项目;交通事故车辆维修由车主单位商保险公司选择。

第十条维修程序:

1、车辆使用方根据维修车辆的实际情况,由单位车管人员开具“送修单”,注明车辆故障、维修项目等情况,凭单到定点维修厂进行维修,“送修单”需加盖单位公章方为有效。

2、“送修单”一式两份,车辆使用方、定点维修企业各执一份,作为市管理处车管科审核车辆维修的必须凭证。

3、在维修过程中,定点维修企业如发现其它故障需加维修项目或延长维修时间,应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送修单位。车辆使用方接通知后应及时答复。

第十一条质量保证:

1、定点维修企业应对交接前的完工车辆按完工出厂技术要求进行检查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确保车辆安全。要按国家或福建省规定的质量保修期内的责任保障期限和车辆质量保障里程执行。对维修竣工出厂的车辆,在质量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应进行无偿返工,对因维修质量造成的机械事故和经济损失,由定点维修企业承担全部责任并负责赔偿。

2、在质量保修期内,车辆因同一故障或维修项目经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车辆使用方同意,定点维修企业应负责联系其他维修企业,并承担相应修理责任。

第十二条资金结算:

定点维修企业应在交接完工车辆前通过电脑认真填写并打印车辆维修结算单,“结算单”上应注明完工时间、维修项目、更换部件、消耗材料、维修工时及应收费用。车辆使用方交接车辆时应仔细检查完工车辆,如发现问题应立即以书面形式向定点维修企业提出,否则应在“结算单”上签字认可。各单位在结算经费前,必须附上送修车辆的“送修单”、电脑打印的有效签单人签字的“结算单”和正式发票,作为市管理处车辆管理科审核盖章的必须凭证。未实行国库集

中支付的自收自支单位,也必须将维修车辆有关凭证报市管理处车辆管理科盖章后,方能报销。

纳入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按规定将资金支付给定点维修企业;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由车辆单位直接与定点维修企业结算。

各单位必须到定点维修企业办理车辆维修业务,在定点维修企业之外的维修支出,不予报账。以下情况经市管理处审核后,单位财务凭结算单报销维修费用:

1、定点维修企业无能力维修并出具书面证明的;

2、因公到莆田市以外地区出差,确需途中维修的;

3、其他不可抗力,不能在定点维修企业维修的。

第十三条定点维修企业每季度初15日内将上季度市级机关在该企业维修的车辆明细、金额等信息,分类汇总后报市管理处车辆管理科、市政府采购办。

权利与义务

第十四条车辆使用方的权利:

1、有权获得优先服务;

2、对已完工车辆,如发现质量不合格,有权要求供应商无偿返工,直至符合要求;如“送修单”与“结算单”项目不符,定点维修企业应予以澄清。

3、有权向有关部门投诉定点维修企业的违约行为。

4、维修当中因维修质量等问题发生争议,使用方提出更换维修企业,经双方同意,报市管理处备案,在剩余期限内,可与另一定点企业签约。

第十五条车辆使用方的义务:

1、必须按时接收已完工车辆;

2、必须按时结算车辆维修费用;

3、不得向定点维修企业提出除维修服务以外的要求;

4、应妥善保管好所有的维修单据材料,随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

第十六条定点维修企业的权利:

1、有权要求车辆使用方出示“送修单”;

2、有权要求车辆使用方按时结算车辆维修费用;

3、有权拒绝车辆使用方提出的除维修服务以外的要求;

4、有权向有关部门投诉车辆使用方的违约行为。

第十七条定点维修企业的义务:

1、优先为车辆使用方的送修车提供维修服务;

2、未经车主单位同意,不得将送修车辆转厂维修;

3、必须按“送修单”上的规定按时完成维修工作,如逾期未能完成,则应向车辆使用方每日交付该车辆维修费的5%作为违约金。车辆使用方可从应支付维修费中扣减;

4、保证送修车辆的安全,维修期间出现丢失或损毁,应承担赔偿全部责任;

5、保证维修质量,并为每部定点维修服务车辆建立维修档案,如因定点维修企业维修质量问题造成车辆使用方损失的,应由维修企业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6、保证所有配件是按车主单位指定并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全新正品配件,不得使用“三无”产品,不得以次充好;

7、已完工车辆,在交车时,应同时交付统一格式的电子结算单;

8、应保存好所有的维修单据、更换的旧汽车配件(原价在300元以上,含300元)和相关资料,随时接受市有关部门的检查;

9、必须建立车辆维修档案,做到一车一档,及时登记维修情况,每月将维修项目、费用等情况及时反馈到市管理处车辆管理科、市财政局采购办和车辆送修单位,随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10、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计算工时、费用、零配件价格和招标合同的小修包干费,不得擅自提价、虚算工时和重复计算。修车更换下来的原价在300元以上(含 300元)的旧件要回收,具体回收工作由市管理处车辆管理科负责清点回收,其他人员不得将旧件带回单位;

11、应建立易损件、易耗品价格备案和公示制。定点维修企业应将易损件、易耗品价格目录报市管理处车辆管理科备案,并在维修企业公告栏公布,如有变动应及时滚动更新。市管理处、市财政局采购办定期或不定期抽查;

12、必须保证维修配件进货价格的真实性。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市财政局、市管理处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公务车辆定点维修情况进行检查。对维修企业不执行优惠折扣率、不履行服务承诺以及其他违纪、违规行为按有关规定处理。对违反本规定的定点维修企业,被有效投诉3次(含3次)以上的,或发现进货价格不真实、以次充好、少修多报等弄虚作假行为的,予以通报,视情节扣除相应的履约保证金;情节严重的取消定点维修资格,不准参加下一轮市级机关公务车辆定点维修政府集中采购的招标活动。

建立全市车辆维修数据库,及时反馈各单位车辆维修情况,维修企业每月向市管理处车辆管理科报送维修报表和资料,便于监督和管理。

第十九条为维护公务车辆定点维修工作的严肃性,市级机关公务车辆必须按规定统一到定点维修企业维修。凡违反本暂行规定的,除给予通报批评外,还要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罚:

1、车辆使用方未按合同约定支付维修费用的,市财政局可以从其单位经费中扣拨,并扣减下的财政预算。

2、未按规定到政府采购确定的定点维修企业维修的车辆,其维修费用由责任人负担,不得在本单位经费中报销。

3、车主单位故意刁难定点维修企业的,或与定点维修企业通同作假的,由市管理处通报所在单位,按规定给予处理;情节严重的,报纪检监察部门依照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条市财政局、市管理处分别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受理对公务车辆定点维修工作中有关问题的监督举报。

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规定未涉及内容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由莆田市财政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处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河南省文博单位安全防范暂行规定 篇9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注重言传身教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是说教师必须业务精炼,知识面广,有高超的教学教育能力。“身正为范”是说教师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看,教师的道德水准、一言一行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我作为一名党员,特别是一名年轻教师,注重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认真负责,勇于奉献,待人诚恳。我想一名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斤斤计较、对教学和工作不认真负责的教师,不管你如何去讲,如何去要求学生,他们也不会信服于你,你都做不到又如何要求别人呢?所以,我在日常的工作中力求用自己严肃认真的作风和真诚待人的态度来影响学生,用身教来代替言教。例如在每次上课的时候我都会提前20多分钟到教室,这样无形之中会影响到那些踏着上课铃声上课的同学,经过几周后上课迟到的同学越来越少了!

二、教学严谨、认真备课、提高学生素质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根据专家的解读,韩愈所说的“传道”,指的是传儒家之道,而从现代的意义说来,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思想教育,也就是向学生传输一些人生道理,宣扬正确的思想理念,帮助学生塑造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以及一种开放、宽广的胸怀;“授业”指的是传授儒家经典,现在就是传授文化知识和才能,努力教好专业方面的课程,让学生有一技之长。这一点做得不到位,就有可能导致大学毕业生失业;“解惑”就是教师解决学生在传道和受业中的疑惑。这三者是教师的基本任务,以传道为主,授业和解惑为之服务;三者虽有主次,但又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来说,最重要的是传之做人的道理,传之学习的方法,传之思考的方式。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讲台好比舞台,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教师,其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要的条件是教师自身的专业业务水平。如果教师腹中空空,言而无物,又怎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三、加强科研、拓展视野、丰富自身

作为信息管理教研室的一名教师,深知信息处理速度的重要性,在连续三年当答辩秘书的过程中深知答辩前后和过程中的繁琐,并极易出错的特点,带领BIT学生的几名学生开发了学生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并在今年的信息商务专业答辩过程中进行了试用,解决了答辩秘书的大量手工劳动,同时又能够及时对答辩成绩、总成绩、实习成绩等相关数据进行自动生成。目前本系统又增加导师双向选择模块、指导评语、评阅评语、答辩委员会决议等相关文件自动生成等功能。本系统预计下半年将推广到全系使用。

科研工作丰富了我自身的理论实践水平,同时也开扩了视野,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四、工作尽职尽责,不惜牺牲个人休息时间

五、关心、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如果说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与我系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分不开的,当任务紧,我忙得不可开交时,总有许多同志在帮助我,在此我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在我身边有许多同志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也使我更感到自己的差距,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工作,不辜负学院及同志们对我的鼓励与期望。

河南省文博单位安全防范暂行规定 篇10

吉水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假管理暂行规定详细资料

发布于

作者:Super User

分类:人事管理程序

点击数:713

(以OA系统文件为准)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严肃工作纪律,规范请销假行为,根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的规定》(国发[1981]52号)、《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国发[1981]36号)、《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2012年第619号)、《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国务院令2007年第51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4年第652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请销假坚持事先请假、事后销假、分级负责、严格管理和按规定权限、程序审批的原则。请假应以书面请假为准,特殊紧急情况来不及书面请假的,应先电话请假,后补办请假手续。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下简称工作人员)。

第二章

请假类别和期限

第四条

请假类别有:病假、婚假、探亲假、产假、工伤假、带薪年休假、路程假、事假、丧葬假等。

第五条

请假人员请假应填写《吉水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假审批表》(附件1),按程序经批准同意后,才可以休假。

第六条

因病经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诊断,认为必须治疗和休养的,可请病假。

(一)病假须由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疾病证明;

(二)连续请病假超过30天,或一年内累计请病假时间满60天且需要继续请病假的,请假时与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具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假证明表》(附件2)一起报相关单位审批。

第七条

按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结婚的,假期3天;晚婚(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的初婚)的,增加15天。

第八条

配偶、父母在外省居住的,可请探亲假。

(一)工作满1年,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1次,假期不超过30天。

(二)未婚探望父母的,每年可请1次探亲假,假期不超过20 天。如因工作需要当年不能给假或本人自愿两年探亲1次的,可两年请1次探亲假,假期不超过45天。

(三)已婚探望父母的,每四年可请1次探亲假,假期不超过 20 天。

第九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晚育(已婚妇女年满24周岁生育第一胎)的增加产假30天,并给予男方护理假10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接受节育手术的,凭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的证明,可按下列规定休假,假期工资、奖金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一)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休假3日,7日内不安排重体力劳动;

(二)取宫内节育器的,休假1日;

(三)结扎输精管的,休假7日;

(四)结扎输卵管的,休假21日。

同时接受两种节育手术或者晚育的同时接受节育手术的,假期合并计算。

第十条

因工受伤,经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诊断,认为必须治疗和修养的,可请工伤假。

第十一条

工作1年以上的,可享受带薪年休假。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可休假5天;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可休假10天;累计工作满20年及以上的,可休假15天。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年休假。

(一)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按照规定未扣其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请病假年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请病假年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及以上,请病假年累计4个月以上的。

工作人员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内又出现第十一条第二款

(二)(三)

(四)(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的年休假。

第十二条

在外地结婚或奔丧、探亲的,可请往返路程假。第十三条

因本人或家庭有紧急事务需办理可请事假。第十四条

父母、配偶、子女以及岳父母或公婆死亡,可请丧葬假,假期不超过3天。

病假、产假、路程假、探亲假、工伤假均包括法定假日和公休假日。

事假、婚假、丧葬假、带薪年休假均不包括法定假日和公休假日。

第十五条

干部职工每次请事假一般连续不得超过30天,确需超过30天的,必须重新履行请假手续。否则,视为旷工。女干部职工请事假连续超过30天以上的,在重新履行请假手续时,应出具县级计生部门计划生育相关证明。第三章

旷工认定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旷工:

(一)未请假或请假未获得批准离开工作岗位的;

(二)请假期满未续假或续假未获得批准逾期不到岗的;

(三)不服从工作安排或不按时到岗工作的;

(四)骗取医疗疾病证明请病假的;

(五)擅自离岗从事经商、办企业、承包工程、投资入股等活动的;

(六)因个人原因,不适宜认定为请假的其它情形。第四章

请假审批程序及要求

第十七条

乡镇和县直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请假按以下程序和要求审批:

(一)请假3天以下的(含本数,下同),经县委组织部审核同意后,报县分管领导审批。乡镇等无明确分管县领导的,报县委组织部审批,下同。审批后,必要时,由审批单位(领导)通过电话等形式,将有关情况报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

(二)请假3天以上的(不含本数,下同),分别经县委组织部和县分管领导审核同意后,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审批;

(三)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请假后,请假人应将请假情况主动告知县挂点领导。有主管部门的县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请假,在县委组织部审核前,应先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四)党政主要负责人原则上不得同时请假。

第十八条

乡镇和县直单位其他科级干部请假按以下程序和要求审批:

(一)请假5天以下的,由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审批;

(二)请假5—15天的,由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和主管部门审核审批,并报县委组织部备案;

(三)请假15天以上的,经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和县委组织部审核同意后,报分管县领导审批。

第十九条

科级以下行政事业干部请假按以下程序和要求审批:

(一)请假1天以下的,由所在单位科(股)室负责人审批;是科(股)室负责人的,由单位分管领导审批;

(二)请假1—3天的,经科(股)室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报单位分管领导审批;

(三)请假3—15天的,经单位分管领导审核同意后,报单位主要领导审批;

(四)请假15—60天的,经单位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审核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批;无主管部门的,按干部管理权限,报组织人社部门审批;

(五)请假60天以上的,经所在单位及主管部门同意,并按干部管理权限报组织人社部门审核后,报县分管领导审批。第二十条

请假必须在事前进行,不得事后报批、补办;请假必须由本人亲自办理,原则上不得由他人代理(特殊情况除外)。

第二十一条

坚持从严从紧控制干部请假天数,可压缩的要尽量压缩。请假获批后,请假审批表在其所在单位工作人员去向牌中予以公示,接受监督,并妥善保管以备核查。第二十二条

假期到期后,请假人应在2天以内执所在单位出具的返岗证明,到审批单位销假。如系县级领导审批的,则按干部管理权限,统一到组织人事部门销假。逾期未及时办理销假手续的,视作旷工处理。

第二十三条

离岗创业人员严格按照《吉水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岗创业操作办法》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严禁各单位批准本单位工作人员内退,否则,追究单位主要领导责任。

第二十五条

由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证明,并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按规定办理病退(退职)手续。

第五章

请假期内的待遇

第二十六条 病假、事假期间工资待遇

(一)病假期间工资待遇

1、工作人员病假累计在两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工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阳光津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下同)。

2、工作人员病假累计超过两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按照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

(1)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九十;

(2)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工资照发。

3、工作人员病假累计超过六个月的,从第七个月起按照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1)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

(2)工作年限满十年和十年以上的,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二)事假期间工资待遇

1、工作人员全年累计事假在20个工作日以内的,发给原工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阳光津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下同)。

2、工作人员全年累计事假超过20个工作日的,从第21个工作日起,工资按日减发。日减发工资计算方式为:每月应发工资额除以21.75天。

工作人员可用年休假冲销病、事假天数,冲销不完的病、事假天数再按上述规定处理。一般情况下年休假未休或未休满的,不得申请事假。

工作人员病假、事假期间的生活待遇由所在单位填写《吉水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事假待遇审批表》(附件3),按第二十六条规定计算,报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并报人社、财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

产假、婚假、丧葬假、路程假、探亲假、工伤假和带薪年休假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第二十八条

因其它原因不能正常上班的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如下:

(一)公务员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后,各单位必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向组织、人社部门申报,期间的工资待遇,严格按照人社部发[2010]104号文件规定执行。

(二)公务员受处分工资待遇,严格按照赣人社发[2012]88号文件规定执行。

(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后,各单位必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向组织、人社部门申报,期间的工资待遇,严格按照人社部发〔2012〕69号文件规定执行。

(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受处分工资待遇,严格按照人社部发〔2012〕68号文件规定执行。第六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九条

干部职工请事假一年累计超过30工作日的,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累计超过90个工作日的,不进行考核,当年不得享受第13个月奖励工资,不得正常晋升工资档次。

第三十条

当年旷工或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未到岗连续超过5个工作日,不超过10个工作日或累计超过10个工作日,不超过15个工作日的,其当年的考核定为基本称职(基本合格);连续超过10个工作日不超过15个工作日或累计超过15个工作日不超过30个工作日的,其当年的考核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当年不得享受第13个月奖励工资,不得正常晋升工资档次。第三十一条

当年旷工或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未到岗连续超过15个工作日或1年内累计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予以解聘或辞退。

第三十二条

全县各乡镇、各单位未按照本规定执行请销假制度,经县纪检监察机关、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查实后,对单位年终效能考核酌情扣分,并由县纪委、监察局、县委组织部对单位主要领导诫勉谈话,直至组织处理。第三十三条

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开具假医疗疾病证明请病假的,由县纪委、监察局追究其纪律责任;开具假医疗疾病证明请病假而获准假的,除以旷工论处外,并由县纪委、监察局追究其纪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县内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弄虚作假,出具假医疗疾病证明的,县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依纪追究该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和相关医务人员责任。县外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出具假医疗疾病证明的,由县纪委、监察局向所在医疗机构纪检监察部门提出处理建议。

第三十五条

监督检查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未对弄虚作假人员如实查实或查实后未按相关规定处理的,依照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吉水县关于实行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办法〉的通知》(吉办字[2014]37号)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全县各级各部门应建立健全考勤和请销假登记制度,并严格执行;应定期公布工作人员考勤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由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负责解释。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今后国家有新的规定,按国家规定执行。

Attachments:

FileDescriptionFile size

上一篇:含着泪逐梦作文下一篇: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