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历史与传说(共11篇)
寒食节的历史与传说 篇1
寒食节吃冷食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民间传说“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相传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尔逃亡十余年,曾在晋公子重尔饥饿时割下自已大腿上的肉给重尔吃。晋文公还国为君后,介子推携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寻找,为逼迫介子推出山,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文公得知,悲愤交加,命将绵山改为介山,把阳县改为介休县。又将“环绵山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以示怀念。并于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烧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
〈〈〈返回目录
介子推与寒食节的传说 篇2
寒食节又称“禁火节”、“禁烟节”,在过寒食节的一两天中,民间严禁烧火做饭,人们只能吃冷饭干粮,所以这个节日,有“禁火”、“寒食”之称。
寒食节没有固定的日期,到底在哪一天过节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是在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两天,《山西志书》就记载同州“清明前两日寒食”。另一种说法认为在冬至节后的105天或106天,《荆楚岁时记》说:“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所以寒食节又有“百五节”、“百六节”之谓。
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甚多,但像寒食这样以禁忌为基础的节日却很少见。寒食节虽说时在暮春,但地气尚寒,北方须穿棉衣。南方也离不开夹袄。人们之所以自觉自愿地吃凉饭饮冷汤蒙寒受苦而不肯举火取热,据说是为了纪念和哀悼2600年前的一位宁死也不肯受封做官的历史人物,这个人叫做介子推。
介子推,又作介推、介之推,是春秋时晋献公之子重耳的门人。据司马迁《史记》记载,献公二十二年,重耳为躲避谗害逃出晋国,先后在狄、齐、宋、楚、秦等国流亡许多年,这期间,介子推始终追随其后。公元前636年重耳返回晋国做了国王(即晋文公),大封功臣时,因故未能封到劳苦功高的介子推,介子推自己又不愿开口邀功请赏,就放弃了俸禄,跑到山里过起了隐居生活。他的随从们都为他愤愤不平,就写了一封信挂在王宫大门上,信的内容是:
“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其所”。
重耳见到信后自然明白是讲介子推,就派人召见他,听说他已逃走,又叫人四下追查他的下落,得知他隐居在緜上山中,就把整个緜上山都封给他“以为介推田,号日介山”。
从文献资料来看,我国自先秦以来就有严格的禁火制度,《周礼》说当时有一种管火的官,任务就是“季春出火,民咸出之;季秋内(纳)火,民亦如之”。但在《史记》和《左传》、《新序》里,都没有提到介子推与这种民间的禁火制度有什么关系。把禁火与介子推联系在一起的,是汉朝末年蔡邕的《琴操》等书中记载的关于介子推的一则故事传说。
据说介子推跟随重耳逃亡路过卫国时,有一次他们被人追杀逃到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正在饥饿难当时,突然发现介子推不见了。别人都说介子推是单独逃走了,可重耳却深信他不是这种人。
果然没有多大一会儿介子推回来了,他给重耳端来一碗香喷喷的肉汤。重耳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后,才知道这是介子推从他自己腿上割肉做成的。重耳非常感动,表示他将来做了国王后一定要重重封赏介子推。那知重耳复国之后,那些跟随他逃亡的功臣都有厚赏,唯独没有封到介子推。于是介子推在怨恨之中躲进繇上山隐居起来。重耳派使节迎接他出山受封,他就是不肯。重耳下令放火烧山赶他出来,他竟抱住一棵大树被火烧死。重耳见此痛哭流涕感伤不已,下令全国,在介子推被烧死的这一天,民间不得举火,冷饭寒食以示哀悼。由此相沿成习,便发展成后来的寒食节。
秋分的历史传说 篇3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秋分为什么要竖蛋?
早在40前,中国就有了秋分立蛋的传统,当时是为了庆祝秋天来临。其实,立蛋与秋分并不相干,是要使蛋的重心必须低于蛋中部最大周长的曲线位置。
在古老的传说中,秋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据史料记载,秋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以庆祝秋天的来临。竖蛋活动寄寓了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
据天文专家介绍,秋分这一天是时间的平衡,是白天和夜晚的平衡,蛋站立的稳定性最好。亦有观点认为竖蛋与秋分无关,鸡蛋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一天竖立起来。同时,中国民间还有秋分竖蛋的习俗,一些地方在秋分这天举行“竖蛋”的趣味游戏或比赛。
为什么在秋分这一天鸡蛋容易立起来呢?网络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一是秋分是南北半球昼夜平分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二是秋分正值秋季的中间,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也易于竖蛋成功。
但有专家认为这是纯粹的技巧问题,与秋分无关。鸡蛋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一天竖立起来,而且立稳的鸡蛋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十几天不倒。有的认为是鸡蛋壳表面并不光滑,只要找到适当的3个表面颗粒,就能像底盘一样托起整个蛋。
根据经验,应这样“秋分竖蛋”:鸡蛋的表面其实是高低不平的,有许多突起的“小山”,“山”高0.03毫米左右,山峰之间的距离在0.5毫米~0.8毫米。根据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道理,只要找到三个合适的“小山”支点,就能使鸡蛋竖立起来了。此外,生下后4~5天的`鸡蛋,由于蛋黄素带松弛,蛋黄下沉,重心下降,更有利于鸡蛋的竖立。
秋分的其他习俗:吃秋菜、送秋牛
秋分时节,在我国民间还有吃秋菜、送秋牛、粘雀子嘴等趣味习俗。
很多地方在秋分时节要吃一种叫做“野苋菜”的野菜,有的地方也称之为“秋碧蒿”。秋分一到,全家人都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人家与鱼片“滚汤”,炖出来的汤叫做“秋汤”。有顺口溜这样说:“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秋分到来之际,在一些地方,还有挨家挨户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称“秋官”。这种习俗体现了人们追求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还有煮汤圆吃的习俗,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要煮二三十个不用包心的汤圆,插上细竹签放在田边地头,这就是“粘雀子嘴”,寓意是让雀子不要来破坏庄稼。
秋分如何养生?
秋分节气养生要本着平衡、调和阴阳的原则,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的应顺应“收敛”,以平为主。
1、起居:秋分早晚温差明显,体质虚弱、患有胃肠病或慢性肺部疾病的人要注意早晚添加衣物,不能盲目追求“秋冻”,要结合实际气温及自身身体条件,尤其要注意头部、腹部的保暖。
2、运动:秋分过后是开展运动锻炼的好时机。散步、慢跑、打球、游泳,或打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养生气功均可。但应注意秋季的运动不适合大强度、大汗淋漓的运动方式。
3、饮食:秋分时节昼夜等长,饮食养生要本着阴阳调和的原则,做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也要适当选用清润、温润的食物以防秋燥症。清润的食物可选雪梨、蜂蜜、甘蔗、百合、银耳等,温润的食物可选芝麻、核桃、杏仁、板栗等。
4、情绪:秋分节气的情志调节主要是保养神志、收敛神气,减少悲秋情绪。也可在秋高气爽之时,与亲朋好友一道登山畅游,饱览美景。
紫微大帝的历史传说由来 篇4
《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曰:“在昔龙汉,有一国王,其名周御,圣德无边,时人禀受八万四千大劫,王有玉妃,明哲慈慧,号曰紫光夫人,誓尘劫中,已发至愿,愿生圣子,辅佐乾坤,以裨造化。后三千劫,於此王出世,因上春日,百花荣茂之时,游戏后苑,至金莲花温玉池边,脱服澡盥,忽有所感,莲花九包,应时开发,化生九子,其二长子,是为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其七幼子,是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之星,或善或恶,化导群情,於玉池中,经于七日七夜,结为光明,飞居中极,去地九千万里,化为九大宝宫,二长帝君居紫微垣太虚宫中,勾陈之位,掌握符图,纪纲元化,为众星之主领也。”
二、北极中天紫微大帝起源
在道教神仙谱系中,最高的神为“三清”。“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住的三处胜境:玉清圣境、上清真境、太清仙境,合称三清境;又指分别居住境的道教三位至尊神:玉清大帝元始天尊、上清大帝灵宝天尊、太清大帝道德天尊。三清有四位辅佐的天神,分别是: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祇。紫微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星辰运转、四时气候,能呼风唤雨,役使鬼神,为万象之宗师、万星之教主;南极长生大帝协助玉皇执掌九霄雷霆,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皇执掌两极与三才,并主宰人间兵革之事;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协助玉皇执掌山川岳渎。北极紫微大帝简称北帝,位居天的中央,在古代中国民间极受崇拜。
紫微大帝,在全国许多地区供奉。它来源于我国古代的星辰崇拜。北极是北极星的简称,又称“北辰”、“天枢”。居于紫微垣内。《上清灵宝大法》卷四说:“北极大帝则紫徽垣中帝座是也。按《天文志》云:南极入地三十六度,北极出地三十六度,天形倚侧。盖半出地上,半还地中,万星万炁悉皆左旋,惟南北极之枢而不动,故天得以动转也。世人望之在北而曰北极,其实正居天中。为万星之宗主,三界之亚君,次于昊天,上应元炁是为北极紫微大帝也。”
三、北极中天紫微大帝宝诰
⑴星主宝诰:又称《紫微诰》。星主,指紫微北极大帝。紫微大帝统御万星,故称星主。
⑵大罗天阙,紫微星宫:大罗,即大罗天。在三界诸天之上。天阙,宫阙。又指天上的门。紫微星宫,又称紫微宫,为天上星名。在北斗以北,按《步天歌》有星15颗。以北极为中枢,成两屏藩形状。此指紫微北极大帝所居住之所。
⑶尊居北极之高,位正中天之上:尊,地位极高。北极,北极星,在天的北极。(其实北极星并不在天球的正北极,现距极为1°)此指北部的极高处。《周礼正义》卷二十八称:“北极正中即天之中,古谓之天极。”故言“位正中天之上”。
⑷法号金轮炽盛,道称玉斗玄尊:金轮炽盛,为紫微北极大帝的法号。玉斗玄尊,道门对北极大帝的尊称。
⑸旋玑玉衡齐七政,总天经地纬:旋玑,北斗星名。《春秋运斗枢》称,北斗七星,第二旋,第三玑。玉衡,北斗第五星。齐,整治。七政,指北斗七星。《书·舜典》“日、月、五星,各异政”,《尚书》“北斗七星各有所主,……日月五星各异,故曰七政”。总,统御。天经地纬,原以织物的直线叫“经”,横线叫“纬”。此指天地。
⑹日月星宿约四时,行黄道紫垣:日月,太阳和月亮。星宿,泛指天空之星。约,约束、控制。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黄道,古人认为太阳绕地而行,黄道就是太阳绕地的轨道。紫垣,即紫微垣、紫微宫。
⑺万象宗师,诸天统御: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宗师,指受人尊崇、奉为师表的人。诸天统御,即统御诸天。紫微北极大帝统率诸天星神,是一切现象的宗主。故称“万象宗师,诸天统御”。
⑻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大悲,指悲悯世人。大愿,济度众生的宏愿。大圣,智慧超凡、通真达灵。大慈,慈祥呵护众生。此赞紫微北极大帝之盛德。
⑼万星教主,无极元皇:教主,原指宗教的创始人,亦指教中地位极高者。此指统御众星之主。无极,指无形无象的宇宙原始状态。元皇,称天地人始分之时。
传说和历史 篇5
“近世小说有载孔子与采桑女联句诗者云:‘南枝窈窕北枝长,夫子行陈必绝粮。九曲明珠穿不过,回来问我采桑娘’。谓七言诗始此,非《柏梁》也。夫《柏梁》之诗,识者已驳其伪,而今且更前于《柏梁》数百年,而托始于春秋。嗟夫!嗟夫!彼古人者,诚不料后之人博之至于是也。”
多少年来,由于民间的口耳相传,就“满村听唱蔡中郎”了。说部、戏曲的影响,从“闻太师夜走绝龙岭”、“二十八宿上天台”、“借东风”、“三请樊梨花”到“四郎探母”、“狸猫换太子”、“小红袍”、“血滴子”“吕四娘刺死雍正帝”等等,社会上不少人把传说故事和历史混为一谈,却把它当成了历史,这就难怪出现采桑女和孔子联句的怪事。这里姑且举脍炙人口的“杨家将”来说吧:杨业(继业)在陈家峪(今山西朔县南)孤军奋战,矢尽粮绝,重伤后被俘,誓死不降,绝食牺牲。这样大义凛然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事迹在当时就已广为流传,民心不可侮,人民的爱憎是分明的,也不是统治者所能左右的。传播故事者踵事增华,在民间逐渐形成了“杨家将”的传说,但却非历史。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鉴于五代十国的政权象走马灯似的递嬗,都是由于将帅掌握军队,发动政变的结果。为了赵氏的万世基业,他对谁也不放心,只有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因而在军事上制定“强干弱枝”、“守内驭外”、“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识将、将不专兵”,文官和武将相互牵制的政策。然而,有利必有弊,天下事无非权衡它的利害得失与后果而已,所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是一厢情愿的。这一军事政策,虽使骄兵悍将和地方割据势力消失了,但对外的战斗力却削弱了。北宋和辽(契丹)在大小八十一次的战斗中,据说只胜过一次,哪里有“天门阵”、“破洪州”的事?穆桂英,历史上根本无其人。至于杨业原为北汉降将,不是赵氏的嫡系部队,朝廷是不甚信任的,官不过“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他的地位是不能和开国元勋曹彬、王审琦、高怀德、石守信、潘美等相比的,从何而来“天波杨府”?至于佘太君(赛花)是个谜,即如郝树侯教授《杨业传》的考证,应为折太君,“百岁挂帅”无非想像,“十二寡妇征西”子虚乌有。前年我至五台山,名胜古迹,大都荒废、破坏,而杨五郎“出家”、“会兄”的所谓遗迹还在,可见元人杂剧的影响之大,后来好事者附会,居然真有其事了。
前几年我在北京工作,一次到故宫去经过午门,有位同志象煞有介事地介绍:“这就是推出午门斩首的地方”,还指点那边就是挂人头的地方。这不能不使我联想到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些常识性问题。
封建法律是地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也是它统治的锐利武器。纵观历史,封建统治者是相当重视法律的制订工作的,为了它的长治久安,一般懂得“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故而整饬吏治,振刷法纪,认为冤案、错案对于统治是不利的,所以在审判方面对于死刑的执行相当慎重。所谓“恤刑”,无非借以缓和阶级矛盾,防止“官逼民反”罢了。它为了有效而准确地实施司法镇压,凡是判决死刑的执行,必须在形式上经过皇帝的批准。北魏律继承汉律就规定“诸州国之大辟(死刑),皆先谳报,乃施行”。历代相沿,到唐朝还要经过“三复奏”或“五复奏”,后代一般一复奏。除谋反、大逆,因情况紧急立即处决外,死刑的判决和执行,一般要经过“三审六问”和明清的秋审(朝审)等,法制的强制规定,基本上是按律而行的。
“十五贯”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案件发生在明朝,就以明朝为例来说吧。地方上发生案件,州县为第一审级,只能处决较轻的笞刑和杖刑的案件;凡属于较重的刑徒和流刑案件必须上报府、州处理,为第二级审;府、州复审后上报省提刑按察使,是第三级审,而它只能处决徒刑,徒刑以上的重案必须上报中央刑部,无权擅决,听候批示,才能执行。中央的司法机关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组成,叫做“三法司”。刑部十三清吏司分别接受全国十三承宣布政使司(省)的上诉案件和审核各地上报的重案以及审理朝廷百官的案件;大理寺则对刑部审理的案件进行复核;都察院对刑部的审判活动和大理寺的复核情况,负有监督之责。三个司法机关相互制约,起了平情决狱,减少冤滥的作用。可是,刑部只有处决流刑案件之权,死刑案件还必须奏请皇帝批准,凡遇有重大的人命案件,要经过“三法司会审”,称之为朝审或秋审。所以一般死刑的判决要等到中央复审、复核、批准后到明年立秋以后才能执行,故名秋决。在死刑执行时,“凡死囚临刑叫冤者,再勘问陈奏。”但为了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如果停刑再进行审讯,查明死囚确非冤枉,罪有应得,那么监斩官就要负责任,有所惩处。况钟奉中央刑部命令监斩,因死囚喊冤不已,认为此案可疑,对百姓负责到底,依法办事,冒着处分的风险,再从事调查研究,终于平反冤案,救了两条人命。午门既非行刑之所,而死刑的执行又要经过三、四道法定程序,哪里来的“推出午门斩首”?前些时候赴意大利出席中国法制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不少外国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立法颇为周详缜密,有其合理与进步的地方。而我们却对祖国的法制了解不多,竟把戏曲、小说里虚构的什么告状“滚钉板”(见“九更天”“杨乃武与小白菜”),“百姓告官当问斩”(见“四进士”的“三公堂”)等,却信以为历史真实,以误传误,未免说不过去吧!
读书小札
杨廷福清代学者崔述《考信录》有一段话:
“近世小说有载孔子与采桑女联句诗者云:‘南枝窈窕北枝长,夫子行陈必绝粮。九曲明珠穿不过,回来问我采桑娘’。谓七言诗始此,非《柏梁》也。夫《柏梁》之诗,识者已驳其伪,而今且更前于《柏梁》数百年,而托始于春秋。嗟夫!嗟夫!彼古人者,诚不料后之人博之至于是也。”
多少年来,由于民间的口耳相传,就“满村听唱蔡中郎”了。说部、戏曲的影响,从“闻太师夜走绝龙岭”、“二十八宿上天台”、“借东风”、“三请樊梨花”到“四郎探母”、“狸猫换太子”、“小红袍”、“血滴子”“吕四娘刺死雍正帝”等等,社会上不少人把传说故事和历史混为一谈,却把它当成了历史,这就难怪出现采桑女和孔子联句的怪事。这里姑且举脍炙人口的“杨家将”来说吧:杨业(继业)在陈家峪(今山西朔县南)孤军奋战,矢尽粮绝,重伤后被俘,誓死不降,绝食牺牲。这样大义凛然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事迹在当时就已广为流传,民心不可侮,人民的爱憎是分明的,也不是统治者所能左右的。传播故事者踵事增华,在民间逐渐形成了“杨家将”的传说,但却非历史。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鉴于五代十国的政权象走马灯似的递嬗,都是由于将帅掌握军队,发动政变的结果。为了赵氏的万世基业,他对谁也不放心,只有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因而在军事上制定“强干弱枝”、“守内驭外”、“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识将、将不专兵”,文官和武将相互牵制的政策。然而,有利必有弊,天下事无非权衡它的利害得失与后果而已,所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是一厢情愿的。这一军事政策,虽使骄兵悍将和地方割据势力消失了,但对外的战斗力却削弱了。北宋和辽(契丹)在大小八十一次的战斗中,据说只胜过一次,哪里有“天门阵”、“破洪州”的事?穆桂英,历史上根本无其人。至于杨业原为北汉降将,不是赵氏的嫡系部队,朝廷是不甚信任的,官不过“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他的地位是不能和开国元勋曹彬、王审琦、高怀德、石守信、潘美等相比的,从何而来“天波杨府”?至于佘太君(赛花)是个谜,即如郝树侯教授《杨业传》的考证,应为折太君,“百岁挂帅”无非想像,“十二寡妇征西”子虚乌有。前年我至五台山,名胜古迹,大都荒废、破坏,而杨五郎“出家”、“会兄”的所谓遗迹还在,可见元人杂剧的影响之大,后来好事者附会,居然真有其事了。
前几年我在北京工作,一次到故宫去经过午门,有位同志象煞有介事地介绍:“这就是推出午门斩首的地方”,还指点那边就是挂人头的地方。这不能不使我联想到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些常识性问题。
封建法律是地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也是它统治的锐利武器。纵观历史,封建统治者是相当重视法律的制订工作的,为了它的长治久安,一般懂得“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故而整饬吏治,振刷法纪,认为冤案、错案对于统治是不利的,所以在审判方面对于死刑的执行相当慎重。所谓“恤刑”,无非借以缓和阶级矛盾,防止“官逼民反”罢了。它为了有效而准确地实施司法镇压,凡是判决死刑的执行,必须在形式上经过皇帝的批准。北魏律继承汉律就规定“诸州国之大辟(死刑),皆先谳报,乃施行”。历代相沿,到唐朝还要经过“三复奏”或“五复奏”,后代一般一复奏。除谋反、大逆,因情况紧急立即处决外,死刑的判决和执行,一般要经过“三审六问”和明清的秋审(朝审)等,法制的强制规定,基本上是按律而行的。
关于汉服的历史传说 篇6
汉服的历史和发展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史记》载,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黄帝时代冕冠出现,服饰制度逐渐形成。夏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逐渐完备。周代后期,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影响,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习惯上都开始有着明显的不同。并创造深衣。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
汉族的这一服饰制度自周代至明代,三千年来汉人服装的基本特征是没有大的该变。一直三百多年的清初,这一服饰制度才崩溃。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在与南明的战争中,清朝统治者为了达到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以便于维护满洲贵族统治的目的,而大力推行满族发型和满族服装,并以残酷的手段禁止人民穿戴汉族服饰,史称“剃发易服”(“剃发”也作“薙发”)。这使得汉服逐渐消亡。当时孔子的后裔衍圣公孔闻謤上书多尔衮,请求保存孔府家服饰,说:“先圣为典礼之宗……定礼之大要莫于冠服……惟臣家衣冠,三千年来未曾变易……”,遭到多尔衮拒绝。今天的旗袍、长衫、马褂都是以满族为主体的民族服饰的改良和发展,而非汉族传统的民族服饰。
辛亥革命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之后,人们的思想趋于西化,改穿西式服装,没有恢复汉服。但在21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人们开始审视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一些人又重新倡导恢复传统汉服并身着汉服进行推广。对于这些人的行为,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看法,详见下面的争议部分。
汉服的特点和样式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配饰
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
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
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汉服对中国周边其他民族服饰的影响
北魏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装,一律改着汉服北魏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装,一律改着汉服。
495年1月13日(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初二日)。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主要内容有:
禁止穿鲜卑服装,一律改着汉服。
禁止说鲜卑话,以汉语为唯一通行语言。
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籍贯,死后葬在洛阳,不准归葬平城。
改鲜卑姓为汉姓。首先从皇室做起,把拓跋氏改为元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记)”。还规定鲜卑族的八个大姓与汉人头等贵族崔、卢、李、郑四姓门第相当,鲜卑八个大姓以外的贵族也规定了品级。使鲜卑贵族也和汉族一样实行门阀制度。
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鼓励鲜卑族按门第与汉人结婚。孝文帝还率先做起,纳汉族大姓的女子做后妃并为他的五个皇弟娶汉族大姓的女子作正妻,同时把公主们嫁给汉族大姓。
女娃历史传说故事 篇7
一、女娃基本介绍
上古神话传说中,女娃是炎帝最小的女儿,后溺水而亡,化作精卫鸟;另一说,女娃是上古的一个部落,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女娃部落遭到灭顶之灾,后化作精卫。出自《山海经北山经》。
二、女娃概述
女娃化为精卫后住在发鸠山,形状和乌鸦相似,但头部有花纹,嘴是白色的,足是红色的,她的鸣叫就是自呼其名,她常常用嘴夹着西山上的小树枝和碎石,去填东海。
炎帝有一个叫女娃的女儿。炎帝经常不在家,女娃便独自一个人玩。不过,她内心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她时常梦见的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看日出。可是父亲总是忙于公事,不能带她去看大海。终于有一天,女娃瞒着父亲,独自一人驾着一艘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女娃还没有看到日出,海上就突然刮起了狂风,海浪像山一样把女娃的小船打翻。女娃掉入海中,被无情的大海吞没,永远回不来了。
炎帝得知女娃的死讯后悲痛万分,但他无法用阳光照耀女娃的尸体使她复活,伴随他的只有无尽的懊悔与追忆。女娃死后,她的魂灵化成一只小鸟,发出“精卫、精卫”的鸣叫。之后,人们把这鸟称为“精卫”。
三、女娃历史传说
太阳神“炎帝”有个女儿,是个没成年的小姑娘。中原人把孩子叫做“娃”,这个小姑娘,大伙儿都叫她“女娃”,炎帝不但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因此,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叫“神农”。有时候,人们把他的两个名字连起来,叫他“神农炎帝”。神农炎帝的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他就要到东海去指挥太阳升起,一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家。
女娃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爸爸不在家,她就自己玩。她常常穿着一双小红鞋跑到田野里,把很多花插在自己头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在田野里看着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高高兴兴地沐浴着阳光,欣赏着周围的一片生机。万物在阳光下生长,鸟兽在阳光下欢腾,她感到很自豪,因为大地的光明和温暖是她爸爸带来的。
有时候,她跑到东海边上去看日出,当她看到霞光万道、光芒四射,一轮红日从海面上跳出来的时候,她喜欢极了。因此很想去看看东海以外太阳升起的地方。
可是,女娃太小,炎帝不能带她去。因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在东海以外几亿万里的“归墟”,那地方很热很热,小孩子受不了。
女娃老是因为这件事生气。神秘的归墟太吸引人了。有一次,她不听话,等爸爸走了以后,自己跳到东海里向归墟游去。
游啊,游啊,起先她很快活,游得很起劲。后来越游越远,不料,一阵风浪袭来,把女娃吞没了。
女娃沉入了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可是,女娃的精魂没有死,她恨海中的恶浪,她的精灵化作小鸟,头上的野花化作脑门的花纹,脚上的小红鞋变成了红爪,她发誓要填没东海!
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精卫就和海燕结成配偶,繁衍后代,让自己的精神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以继续填海的事业,直到把大海填平为止。精卫和海燕生下的孩子,雌的就像精卫,雄的就像海燕。
精卫鸟一刻不停地从西山衔来石子和树枝,往东海扔。早也扔,晚上扔,然后也扔,最后也扔,即使遇到狂风暴雨,它也在风雨中穿行。有时候,它离水面太近了,海上的恶浪又一次把它吞没,可是,它仍然不罢休,还有新的精卫鸟继续来填海。
精卫填海的事惊动了天神。水神共工很佩服精卫的精神,于是就降下洪水,把高原上的泥沙冲进大海,把海水都搅黄了。于是,人们把东海北部发黄的海域叫做“黄海”。
当大海发觉自己真有被填平的危险时,赶紧采取措施,把那些泥沙用潮汐推向岸边,泥沙在岸边沉淀下来,就形成了海涂。海涂厚了、大了,人们就把它匡围起来,改造成良田。
月老神话历史传说 篇8
月老其形象常被塑造成白胡长须,脸泛红光的慈祥老者;左手持着姻缘簿,右手拄著拐杖。
月老以红绳相系男女,确定男女姻缘,体现了唐朝人对爱情与婚姻“前世注定今生缘”的认知态度。对于从前那种结婚一定要讲求门当户对的观念来说,月老的婚姻观念显然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 月老概述
月下老人,俗名柴道煌,简称“月老”。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专管婚姻的红喜神,也就是媒神。关于月老的事迹,在唐代之前,并没有记载。[3]记载月老最早的文献资料出自唐代李复言的《续玄怪录·定婚店》。略谓: 杜陵韦固,元和二年旅次宋城遇一老人倚布囊,坐于阶上,向月捡书。固问所寻何书,答曰:“天下之婚牍耳。”又问囊中何物,答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则潜用相系,虽讎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 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逭。”后多用作媒人的代称。这个在月下倚布囊、坐于阶上、向月检书的老人,即是后来在民间被奉为婚姻之神的月下老人。只要其用囊中红绳把世间男女之足系在一起,即使经历“仇敌之怨,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等折磨,也会化解一切最终成为夫妻。
三、 月老历史传说
众所周知,媒人有个雅称,叫做“月下老人”,简称“月老”,他的由来,还有一段奇趣的传说。
唐朝元和二年,杜陵有个叫韦固的书生去清河访友,途中借宿在宋州宋城县南店客栈。同住客栈的张姓客人听说他还没有娶妻,说是要把原清河太守潘昉的女儿介绍给他,约定第二天早晨在龙兴寺门前碰头,告诉他女方的回音。
次日四更天时,韦固就匆匆起床赶往龙兴寺,张姓客人还没有到,倒见一须发银白的老翁坐在台阶上,倚着布袋对月翻书。他踅过去窥看,却一字不识,便对老翁说:“小生熟读经书,怎么一字不识?”老人笑笑说:“此非人间凡书,你如何识得?上面所载,是天下男女匹配的婚牍。”
韦固将信将疑,又问布袋里装的什么东西。老翁道:“是为红线,用来系夫妻两人的脚,一男一女降生时就已拴住了,以后即使仇敌之家、贫富悬殊、丑美不等、相隔万里,也必成夫妻。”韦固益发惊奇,再问:“小生的妻子应是哪位千金?”老翁翻了翻书说:“宋城南店北面卖菜陈婆的女儿便今年才三岁,十六岁时与你结为连理。至于潘昉之女,与你无缘。”
韦固暗想,她十六岁时,我已过而立之年了,哪有差这么多年的?于是说:“可否得见未来的娘子?”
老翁领着他进入一个菜市场,看到有个瞎了一只眼的妇人,抱着个小女孩蹒跚而来。其指着小女孩说:“这就是你的娘子。”韦固生气地说:“若我知书达理之人,岂能娶乡野老婆子家的粗俗女儿,不如杀了她吧。”老翁哈哈大笑:“已是赤绳系足的了,岂可逆转?”言毕飘然而去。
韦固哪里肯信?令仆人杀了小女孩,仆人胆小,只刺破了小女孩的眉间,拔腿逃之夭夭。
以后年复一年,虽有好事之人为韦固提亲说媒,却都未成功。转眼十多年过去了,韦固家未成而业已有,在相州刺史王泰手下当了参军官。王泰欣赏他才学过人,将女儿许配给了他,择定黄道吉日拜堂成亲。新娘王氏年方二八,美若瑶池仙子下凡来,韦固满意非常,夫妻相敬如宾。
那新娘眉目间总贴着一朵彩色纸花,晚上睡觉时也不取下,沐浴后还要重新贴上。韦固忍不住询问原由。回说小时候被歹徒刺伤,贴纸花以掩饰伤疤。
韦固暗暗吃惊,再问妻子身世,王氏如实道来。
玉兔历史传说事件 篇9
玉兔又称月兔,是古代神话传说中是居住在月球上的兔子。
在许多文化中,特别是在东亚(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朝鲜)的民间传说和阿兹特克神话中,常塑造成用研杵捣研钵的形象。在中国神话中,月兔在月宫捣药。
二、玉兔文学形象
《封神演义》:在中国明代古典神仙小说《封神演义》之中,西岐周文王姬昌被纣王囚禁羑里7年3月零28日后归西岐。中途,姬昌长子伯邑考前往见圣,供上家传三件宝物,请求纣王放姬昌归故,遭妖狐妲己陷害,被碎尸万段后剁成肉馅加以佐料精制为肉饼给姬昌吃,姬昌为保全性命以待日后推翻纣王暴政,将肉饼吃下。后伯邑考因三魂无所,化为三兔(原著中伯邑考被封紫薇大帝,并未成为玉兔)。《西游记》:在中国明代古典神妖小说《西游记》之中,玉兔精原为广寒宫中捣药的玉兔,溜出宫门,逃至下界,摄藏了天竺国的公主,而变成公主模样,戏哄国王。玉兔精算好唐僧路过天竺国的日子,设计搭台抛彩球,砸中了唐僧,要招唐僧为驸马,诱取唐僧的元阳,成太乙上仙。后被孙悟空识破,几番激战,玉兔精不敌,悟空正欲挥棒将其打死,太阴星君从空降临,把玉兔收走。
三、玉兔历史传说
玉兔月宫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 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姐姐们,飞到了月宫陪伴嫦娥居住了!
玉兔窜竹林
张三丰历史传说经历 篇10
一、张三丰基本介绍
张三丰,名通,字君宝,号三丰,宋末元初真人,武当派始祖,太极宗师,武学泰山北斗,道家拳术祖师。
他集各派武学于一身,对抗元朝、打击贼寇,在武林声名显赫,历代统治者对他尊崇有加。他是丹道修炼的集大成者,主张“福自我求,命自我造”,主要作品有《大道论》《玄要篇》等。
二、张三丰概述
张三丰,三丰先生,辽东懿州人(即今天的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镇),姓张名通,字君宝。先世为江西龙虎山人,故常自称为天师后裔。祖父裕贤公,学精星算。南宋末,知天下王气将从北起,遂携本支眷属,徙辽阳懿州。[1]太极拳创始人,[2]元代技击家,武当派道人,武当山丹士,被奉为武当派创立者,精拳法,其法主御敌,非遇困危不发,发则必胜。
《明史·方伎》卷二百九十九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今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乡),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子其道号也。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头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尝游武当诸岩壑,语人曰:“此山,年日必大兴,时五龙、南岩、紫霄皆毁于兵,三丰与其徒去荆榛,辟瓦砾,创草庐届之,已而舍去。”
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遂以绝技名扬于世。由三丰而后,至明嘉靖时,其法遂传于四明,而张松溪为最著。据清雍正年间,曹秉仁纂修的《宁波府志》卷三十一张松溪传载:“张松溪,鄞人,善搏,师孙十三老。其法自言起于宋之张三丰。
元惠宗敕封“忠孝神仙”;明成祖敕封“犹龙六祖隐仙寓化虚微普度天尊”;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明熹宗封号“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
在各种张三丰的传记或有关他的材料里,还有全弌、玄玄、三仹、三峰、三丰遯老、通、玄一、君实、居宝、昆阳、保和容忍三丰子、喇闼、邋遢张仙人、蹋仙等诸多名号。游宝鸡山中,有三山峰,挺秀仓润可喜,因号三峰子。亦有因“峰”字和“丰”的简体字同形而错称为“张三丰”。传说其丰姿魁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无论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事能前知。游止无恒。居宝鸡金台观时,曾死而复活,道徒称其为“阳神出游”。入明,自称“大元遗老”。时隐时现,行踪莫测。洪武二十四年(1391)朝廷觅之不得。永乐年间,成祖遣使屡访皆不遇。天顺三年(1459年),诏封通微显化真人。
张三丰认为:“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后人编有《张三丰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辑要》。其思想道儒融合略论佛教,道教思想甚纯。
儒者,行道济时者也;佛者,悟道觉世者也;仙者,藏道度人者也。
三、张三丰历史传说
至正初,张三丰返故里扫墓,复入燕京,昔日故交皆已过世。西山得遇邱道人相叙道,乃知邱为早年相遇之高士。别后复至秦蜀,又游荆楚之吴越,侨寓金陵,传道沈万三。后仍入秦,居金台观。至正十九年,张三丰离别金陵时预知沈万三有发配边疆之祸,遂叮嘱曰:“东西王气正旺,今后我们会在西南相会。”
至正十九年九月二十日阳神出游,弟子杨轨山以为羽化,置棺收殓,适阳神回归。三丰念轨山朴实善良,遂携其隐去。后二年,元朝数尽,明主未立,张三丰又结庵武当山。居武当搜奇揽胜,见遍山宫观皆毁于兵火,乃言“此山异日必大兴”。遂领道众将各处宫观废墟一一清理,草创庙观以延香火。时授高足有邱元清、卢秋云、张振洋、叶阳、张景涛、孙碧云等,张守清也得与三丰相交,结为道友。
洪武十七年至十八年间,朱元璋两度诏请三丰入京,皆避而不见。洪武二十三年,张三丰离开武当复作云游。
洪武二十五年,张三丰遁入云南。这时,沈万三因得罪朱元璋,遂被治罪全家发配云南。在云南恰遇张三丰,正应“日后当于西南会面”之说。张三丰遂沈万三天元服食丹药,夫妻得服遂白日飞升。
永乐初,朱棣又命侍读学士胡广诏访三丰,岂料胡广在武当与三丰遇而不识。(胡广名为寻仙,实为寻建文帝。)
永乐十年,成祖朱棣调集军民工匠三十余万众,经十年,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庞大工程建筑。其时三丰混迹于民众之中,朱棣派人屡访不遇。据《张三丰外传》的记载,说在1418年春,永乐帝特意驱车去均州武当拜望张三丰,三丰不在,有兴而来,扫兴而归。永乐帝勃然大怒,于是命令一个叫胡广的人去招寻张三丰,如招寻不到,则要处死胡广。
永乐十四年,朱棣怒斥胡广寻三丰不力,胡广再访武当,于武当祈祷,望三丰先生能念其诚苦应诏回京,终见三丰。传说张三丰当时应太上老君邀请参加群仙会,正驾云头前往,过武当遂感胡广之祈祷,于是按落云头,降于胡广面前,对其言:“你且回京见驾,言我即去便是,不必多虑。”胡广便策马回京。跨年还得京师,乃知三丰先生早于前在金殿与永乐会得一面。此即为“金殿飞升”之说当时还有一种传说,说张三丰能飞身入宫、遁身而归,这些都不足为信。但有一点还是真实的,张三丰曾书字一函,令弟子孙碧云向永乐帝禀告,告之以具体的长生之道。因为皇帝都非常希望长寿,这也近乎常理。
清雍正初年(1723年),有汪梦九先生曾遇张三丰真人多示其教。此时三丰应有几百岁了。由于张三丰的神名噪起,明朝皇帝又给他三个赐号。即明英宗赐他为“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史书记载张三丰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来暑往仅一纳衣,雨雪天气蓑衣着身。张三丰在武当山创立的道派——三丰派,并成为武当武功的创立者。
张三丰论玄谈道、使他毅然出家的是丘真人。老年时在终南山传播秘诀,使他得道的是火龙真人,而后张三丰又师承华山睡仙陈抟老祖。他在《蛰龙吟》最后几句道:“天将睡法传图南,图南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张半仙。”他又在《太极炼丹秘诀》中称陈抟为“希夷老祖”,称火龙先生为“吾师”,并宣称,火龙之所以没有名气,是因为他轻视浮名,所以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仅仅给后人遗留一首绝句便离开了人间。其绝句云:“道号偶同郑火龙,姓名隐在太虚中。自从度得三丰后,归到蓬莱弱水东。”后来,崇奉张三丰的清代道士李西月因此而将三丰派归为以陈抟为代表的隐仙派,并排列其师承统序为:“麻衣传希夷,希夷传火龙,火龙传三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张三丰确实继承了陈抟以来道教宗师的道本学说和内丹炼养思想。
关于巨灵神历史传说 篇11
巨灵神出自《西游记》,是托塔天王帐下的一员战将,使用的兵器是件宣花板斧,舞动起沉重的宣花板斧,就像凤凰穿花,灵巧无比。在托塔天王率十万天兵天将征讨造反的孙悟空时,巨灵神为先锋大将,可见其武艺与法力不同一般。但最后仍然不敌孙悟空而落败。
二、巨灵神概述
灵源于汉代时的黄河信仰,本来是开辟河道的神祗。汉代《西京赋》:“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 汉代《遁甲开山图》:“有巨灵胡者,遍得坤元之道,能造山川,出江河。” 唐代则为其附会了另一个名字秦洪海,或与其河神性质与“巨灵胡”的说法有关。
明代的传奇《钵中莲》:“百草山旱妖化身为王大娘,她取死人噎食罐炼成了黄磁缸,藏身缸内,可以避雷击。缸为巨灵神撞裂,王大娘寻人修补。观音老母派土地神化为补锅匠修钉,并按观音旨意,假补真毁,将缸打碎。王大娘不依,意欲加害,观音老母命二郎神前来,将妖斩除。”至今民间一些地区还保留着这样的曲目。
古时人间有曾洪灾患,因受到高山阻隔,洪水无法顺利排入东海,所以洪水四处泛滥,世人疾苦不堪,惊动上天,天帝乃命巨灵神下凡,一夜之间搬走群山,解救万民。
三、巨灵神历史传说
巨灵神厉声高叫道:“那泼猴!你认得我么?”大圣听言,急问道:“你是那路毛神?老孙不曾会你,你快报名来。”巨灵神道:“我把你那欺心的猢狲!你是认不得我!我乃高上神霄托塔李天王部下先锋,巨灵天将!今奉玉帝圣旨,到此收降你。你快卸了装束,归顺天恩,免得这满山诸畜遭诛。若道半个不字,教你顷刻化为鳷粉!”猴王听说,心中大怒道:“泼毛神,休夸大口,少弄长舌!我本待一棒打死你,恐无人去报信,且留你性命,快早回天,对玉皇说:他甚不用贤!老孙有无穷的本事,为何教我替他养马?你看我这旌旗上字号,若依此字号升官,我就不动刀兵,自然的天地清泰;如若不依,时间就打上灵霄宝殿,教他龙床定坐不成!”这巨灵神闻此言,急睁睛迎风观看,果见门外竖一高竿,竿上有旌旗一面,上写着“齐天大圣”四大字。巨灵神冷笑三声道:“这泼猴,这等不知人事,辄敢无状,你就要做齐天大圣!好好的吃吾一斧!”劈头就砍将去。那猴王正是会家不忙,将金箍棒应手相迎。这一场好杀——棒名如意,斧号宣花。他两个乍相逢,不知深浅。斧和棒,左右交加。一个暗藏神妙,一个大口称夸。使动法喷云嗳雾;展开手播土扬沙。天将神通就有道,猴王变化实无涯。棒举却如龙戏水,斧来犹似凤穿花。巨灵名望传天下,原来本事不如他。大圣轻轻轮铁棒,着头一下满身麻。
【寒食节的历史与传说】推荐阅读:
关于寒食节的诗句、古诗08-25
2022有关寒食节的文案08-26
寒食节是什么节日来历08-17
青铜时代的传说和历史10-04
寒食清明文化的意义07-05
清明节的传统寒食07-31
尹喜历史传说典故05-23
《寒食》诗歌简析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