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的航程教学反思

2024-06-17

友谊的航程教学反思(通用6篇)

友谊的航程教学反思 篇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昂首阔步”和“振奋”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重点部分叙述的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祖国的强盛使广大侨民倍感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清重点部分叙述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媒体设计: 投影片

教时安排: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16 友谊的航程

2.教认课题里的生字词

(l)出示“友谊(yi)”字卡,指读生字“谊”两遍,齐读“谊”的意思是感情,“友谊”就是朋友之间的感情。

(2)“航程”本是指飞机或船只航行的路程,本课中指中国海军舰艇出访外国的航行路程。

3、你有什么疑问?(指名说)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l)画出课文里的生字词,并在生字上端注音,读准生字的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弄清下列带点字及词语的意思:争睹卓越比赛侨胞振奋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读顺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l)依次出示有加点字的词语。

(2)指名读词,正音。

(3)指名解释词语,教师敲定答案。

圣迭戈:美国西南部的一个城市和海港。

争睹:争抢着来看。“睹”是看的意思。

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侨胞:侨居国外的人。

振奋:振作奋发。

昂首阔步:抬起头迈开大步走的样子,奔走:奔跑。

秘鲁:南美洲西临太平洋的一个国家.3.指名5人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4.齐读课文。

三、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1.教师范写,提示注意点。

卓、赛、侨、振

2.学生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3.教师展示写得好的宇,表扬字写得好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

1.读抄词语。(文后练习3暂不要求造句)每个词语抄两遍。

2.读课文。思考:课文重点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部分叙述的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文后练习3)学生对照课本,有错误就自己订正。

2.指名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分段。

(l)提问:这篇课文的重点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第2—4自然段是重点部分,主要写了中国海军访问美国的情况)

(2)我们可以把课文分为这样三段来解读:

第一段(第l自然段):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舰艇编队来到美国圣迭戈军港访问。

第二段(第2—4自然段):写中国海军的访问,既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也使广大旅美侨民倍感振奋与自豪。

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还访问了美洲其他三个国家,以及这次出访的意义。

2.学习第一段(第1自然段)。

(l)指名读。

(2)这一段里的“深情厚谊”、“浩瀚”、“抵达”三个词语谁会解释?(“深情厚谊”就是深厚的感情;“浩瀚”是形容水面辽 阔,无边无际的样子;“抵达”就是到达)

(3)为什么要写“1997年的一天”“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这些词语?这问题等学到下面的课文再谈。

(4)小结:第一段写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到达美国本土圣迭戈港的时间和经过的地区。

(5)齐读第一段。

3.学习第二段(第2—4自然段)。

(l)第2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这个自然段一共有九句话。第l句说了什么?(学生答)这句话谁能换个说法吗?(中国军舰有史以来第一次抵达美洲大陆)联系第一段里的内容,为什么要写“1997年的一天”、“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些词语呢?(是为了突出这次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美洲大陆的重大历史意义)

③第2和第3句说了什么?(学生答)(板书:奔走相告争睹风采洋溢着欢乐)问:“奔走相告”是什么意思?(我奔跑着告诉你,你奔跑着告诉他)“风采”是什么意思?(指美好的仪表)

④上面第l句和第2、3两句话有因果关系,因为中国军舰第一次访问美洲大陆,所以人们奔跑着互相告诉,纷纷赶来争着看中国军舰的风采。来看的人这么多,圣迭戈军港才一连几天都洋溢着欢乐友好的气氛。那么中国军舰和中国海军的风采怎么样呢?美国海军官兵看了有什么样的印象和反应呢,请齐读第4、5句。(学生读“中国海军„„伟大的祖国”)问:这里的“士气高昂”、“举止文明”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士气高昂”指军队精力旺盛;“举止文明”指一举一动都显得很有教养的样子)“舰容整洁、士气高昂、举止文明、充满自信”充分显示了中国海军的风采,给美国海军官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军军官的一句赞语,就是很有代表性的评价:“卓越的精神”、“无上的光荣”,这是多么好的赞语呀!

⑤请默读下面第6到第9句,谁能说说这四句话是承接着上面哪一句话来写的?(学生默读后答:这是承接上面第3句话,写出了圣迭戈军港怎样洋溢着欢乐友好的气氛的)这四句话还可以分成两层来看:第一层是第6、7两句,说的是中美两国官兵一起野餐,一起进行体育比赛,还举行联欢会共同演奏乐曲。请齐读这两句。(学生读“在美丽的„„中美乐曲”)提示:这说明了两国官兵的欢乐和友谊。

⑥下面第8、9两句是第二层,讲的是美国海军军官的家属和附近的美国人欢迎中国水兵的场面。请齐读这两句。(学生读“美国海军军官„„你好,中国”)提示:这两句写美国人民对中国水兵非常友好,增添了军港欢乐的气氛。

⑦齐读第2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①怎样概括第2自然段的意思,读了第3自然段就知道了,请齐读第3自然段再回答。(学生读第3自然段后答:可以用“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来概括第2自然段的段意)(教师板书:赢得美国人民的友谊)

②这一自然段用“不仅„„而且„„”的句式,在课文里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对!这是第2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之间的过渡段,它在中间承上启下,起联结作用。

③那么第4自然段主要说了什么也就可以知道了,谁来说说?(可以用“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和自豪”来概括第4自然段的意思)(板书:使旅美侨胞倍感振奋、自豪)问:“旅美侨胞”指什么人?(指长住在美国的中国人)“倍感”是什么意思?(加倍感到)

(3)学习第4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了华侨看到中国水兵的风采时高兴的表现,谁能说说其中表示中国水兵风采的词语?(学生答)(板书:雄姿英发昂首阔步)问“雄姿英发”是什么意思?(姿态雄伟,生气勃勃)再问:谁能说说其中表示华侨高兴的词语?(学生答)(板书:忘情狂奔欢呼雀跃)

③第2至第4句写了当地的和专程赶来看望的两位华侨的话语。谁能说说其中表示华侨倍感振奋和自豪的词语?(学生答)(板书:激动兴奋兴致勃勃热泪盈眶扬眉吐气)问:什么叫“扬眉吐气”?(形容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

出示: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兴奋呢!

真是扬眉吐气呀!

这两个句子都是表示华侨倍感振奋和自豪的心情,用了惊叹号,表示强烈的感情,请齐读一下。(学生读)谁能说说这两句表达感情的不同方式?(前一句是用反问句表达的,后一句是正面表达)

④这一自然段说的是中国舰艇编队的来访,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那么朗读的时候,当然要带着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来读了。

⑤齐读第4自然段。

三、小结本课教学内容

这节课,我们给课文分了段,讲读了第一、二两段,知道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来到美国圣迭戈军港访问,既赢得了美国军民的友谊,也使旅美华侨倍感振奋和自豪。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思考文后练习4。

第三教时

教学要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以及自豪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回答:第2—4自然段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课文是怎样将它们联接在一起的?

二、继续讲读课文

学习第三段(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是一个结束全文的段落,一共有三句话。第l句说了什么?(学生答)问:“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留下了一道蔚蓝色的航迹”表示什么意思?自答,蓝色通常是象征友好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在太平洋上留下了一道友谊的航程。这一句略写了中国海军访问其他国家。

3.第二、三两句说了什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 篇2

1.学生对长篇新闻的结构把握不太准确。

2.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不完全了解。

【教学目的】

1.知识能力目标:分析文章的层次与脉络结构,提高分析长篇新闻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关注中国航天,感受到航天人员的敬业、诚信,学习航天人的执著、拼搏、奉献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耐心阅读较长篇幅新闻,整体把握文章脉络、线索,获取有用信息。

2.引导学生关心国家航天事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1.体会本新闻的写作特色:标题的双重含义,背景材料占主体地位,首尾圆合型结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分析整合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课型】

导读课、合作讨论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展示PPT 1,上课!同学们好,请坐!请看大屏幕。播放视频“神五飞天”)

PPT 2,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顺利送入太空。航天英雄杨利伟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但大家可曾想到,这伟大梦想终于成真的背后,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挥洒了多少智慧与汗水,付出了多少牺牲与奉献……今天让我们走进《飞向太空的航程》来了解这段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二、向学生展示“飞天”组图

(出示幻灯片三)飞天梦之一 龙在九天 我们的飞天梦做了几千年,那是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在祖先心中,很早就产生了翱翔天宇的渴望。

(出示幻灯片四)飞天梦之二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让飞天梦具有浪漫色彩,更引发了后人无数的幻想。

(出示幻灯片五)飞天梦之三 敦煌飞天 甘肃敦煌地区的大量的飞天形象,是飞天梦走向现实的一种体现。

(出示幻灯片六)飞天梦之四 万户飞天 六百多年前的万户,身绑土制火箭,勇敢地飞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万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的第一人。

三、合作探究

1.(出示幻灯片七)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反映最真实最简明的内容。新闻界有个“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体”的说法,思考:

你能从本则新闻的标题中看出什么?

明确:标题有两层含义(虚实):

其一,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其二,喻指中国飞天梦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成功这一探索过程。

2.理清文章脉络:找出导语、主体、结尾部分。

导语(1-3):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明“神五”发射时间、地点、意义。(描述式+评论式)

主体(4-26):叙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

结尾(27-30):呼应开头,回到导语重点内容——中华民族迎来飞天梦圆的时刻!

现实—历史—现实

首尾圆合型结构,本文首尾两部分记录的是“神舟”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衔接自然,浑然一体,让人印象深刻。

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和依托新闻事实的议论(主观评价)组成;而主体部分则具体展开对新闻事实的叙述。

而《飞向太空的航程》的主体部分写的是什么呢?(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主体部分,概括一下。)

3.筛选信息。

课文主体部分按照怎样的顺序回顾了中国航天发展史的重大事件?有哪些重大事件?

明确:时间顺序。

《飞向太空的航程》的主体部分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过渡叙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

4.作者用了这么多精确的表示时间的数字,对这则新闻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了新闻真实性的特点。梦想将变为现实,表现出当时人们紧张、激动、欣喜的心情。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说说“神五”后期的航天发展概况。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 首次进行多人多天的航天飞行,承载的宇航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神舟七号 2008年09月25日 首次承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承载的宇航员是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成功进行出舱活动(又称太空行走)。

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1日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2011年11月3日凌晨,与组合天宫一号成功实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成为中国空间实验室的一部分。

神舟九号……

总结: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从无到有,从航天弱国到航天较强国,彰显了我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感受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展示出中国跻身太空强国的雄心壮志,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学生阅读补充材料)

2.情感教育指导:引导学生了解成就的背后是无尽的艰辛与数不清的付出,我们在激动与兴奋之余,要多想想那些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及集体力量的可贵。

航天英雄获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集体奖。

从2003到2013,中国载人航天走过了十年路程,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起飞,中国人在太空中行走的越来越远,而我们的梦想却越来越近,让我们向载人航天英雄群体致敬。

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中国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圣使命,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他们献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热血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他们身上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爱岗、敬业、诚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是对载人航天精神的高度概括。

五、课堂总结

为实现中华民族载人飞天这一瑰丽梦想,一代代科技工作者顽强拼搏,攻坚克难,永不言弃,铸就了“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中国人飞向太空的航程远未结束;中国人对太空的探索正向着更远更深处迈进,太空行走、交会对接、绕月登月,甚至飞向火星。(师诵)

让我们和中国航天人一起,和全体中国人民一起,和全世界所有的炎黄子孙一起,在中国航天精神的激励下,万众一心,与时俱进,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我们无比瑰丽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生齐诵)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给杨利伟、刘洋、景海涛等航天员写一封信,题目自拟,字数700字左右。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反思 篇3

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让学生按照新闻的结构来整体把握并提取信息概括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点拨。通过图、文、视频,让学生把握新闻主体中几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直观生动的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史,体会民族自豪感,对科学技术产生浓厚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成就的背后是无尽的艰辛与数不清的付出,我们在激动与兴奋之余,要多想想那些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以及集体力量的可贵。

第二篇:

《飞向太空的航程》一课一个课时就讲完了。因为市教研所要来听课的缘故,所以本来不会讲的这一课就当做了第一册的最好一节新课。但是,今天我讲的有好些瑕疵。

四班是第一节,由于害怕教研所的来听课,我有些紧张,说话都不利落,声音颤巍巍的。在四班讲课时表情僵硬,语言贫乏,实在是无趣的很。不过教学任务倒是完成了的。

三班忘记展示教学目标,直接跳到飞天梦一节去了。有了四班的前车之鉴,再加上没有了听课的压力,整个状态都比在四班时好,所以课堂气氛比较好。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三四班都没有讲文章的首尾圆合结构。

合作与友谊教学反思 篇4

友谊是人生中非常珍贵的情感。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理阶段,他们非常渴望建立不同层次的友谊。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都是被父母娇生惯养长大的`,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在交友过程中,也常常会表现得较为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可能常常为一点小事与朋友闹得不可开交。加上他们的年纪小,明辨是非能力较弱,交友时又可能出现讲义气而缺乏原则性等问题。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好表现自己的特性。

针对学生的这两个特点,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能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但又带疑问的心态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内容更具有说服力、针对性,采用活动方式进行教学,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主要分为四大模块:第一模块,拼字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第二模块,通过“画熊猫”游戏引领他的做每一件事情必须要有信心,相信通过集思广益,必能把天大的事情得以解决。第三模块,小组讨论“有几个小朋友在草地里玩耍时突然乌云密布,他们跑着跑着突然掉进一个陷井里,同学们,如果掉进陷进里的是你们,你会怎么做?”通过摸拟脱险的场景,能在让学生遇险时不要慌乱,冷静处理,天大的事情都有化险为夷的。第四模块,载歌载舞,分享喜悦,渲染气氛,升华主题。

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反思 篇5

1、三拍乐曲的指挥

三拍子是强弱弱的舞蹈感觉,是同学比较有兴趣也比较好掌握的节奏。我在导入中引入大长今主题曲《希望》、流行歌曲《爱的华尔兹》、世界名曲《春天圆舞曲》,让学生比赛先拍手拍出三拍子。学生兴趣比较高涨。在初听《青年友谊圆舞曲》时,要求学生第一段歌词熟悉乐曲感觉,第二段歌词拍手三拍子强弱弱。在随后教唱完歌曲后,引入三拍子指挥,让同学正确而自信的指挥出歌曲,把握圆舞曲的情绪。

2、五线谱的掌握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 篇6

1.了解“神舟”五号升天的相关事宜,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2.分析课文标题的特色,学会拟新闻标题。

3.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重难点

1.分析课文标题的特色,学会拟新闻标题。

2.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远古时期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敦煌有飞天壁画,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做着飞天梦,也只有到了今天,梦想才变为现实。中国到底如何让自己的飞天梦想变为现实的呢?就让我们一

起来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

名言导入

谁能让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他的节奏跳动,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

的飞跃,他在苍穹画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一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就是杨利伟——第

一个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飞天梦的人。今天让我们走进《飞向太空的航程》来了解这段艰辛

而辉煌的历程。

文本解读

1.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本文的标题就很有特色,读完全文,

你能说说标题的含义吗?

明确:标题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

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以认为是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第二是

指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2.这则新闻的导语是什么?导语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8226;

明确:本文的导语部分是1、2、3段,点朋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xx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氮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3.这则新闻主体部分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

明确:新闻的主体部分,作者按时间顺序,较为详尽地叙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提出要搞人造卫星,拉开我国航天事业的序幕;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8226;,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

1986年出台的"863计划”,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1992年9月21日,江泽民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

11月20日,“神舟”一号实验飞船发射成功;

20xx年1月9日,“神舟”二号发射成功;

20xx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

20xx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成功;

20xx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顺利进入大空。

合作探究

1.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上天,摆在航天人面前的困难有哪些?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明确:困难主要有三点:一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火箭;二是要有安全返回技术;三是要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克服方法:第一项和第二项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中已有了解决的基础,第三项用了七年的时间,通过建立航天培训中心等一系列研究试验成功解决了。’

2.分析本文结尾的特点和作用。8226;

明确:和开头一样,结尾也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写新闻事件的必然结局,是意尽言止时的自然收笔。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结尾是主题思想的主要显示,是读者领悟文章内涵的一把钥匙。因而古人有“行文看结尾”,,“一篇全在结局”之说。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曾说:“我要等到想出一个跟开头一样好的结尾才写它。”可见人们对结尾的重视。本文的结尾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能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增强感染力,使文章锦上添花。

3.本文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文中开始写了“神舟”五号的发射现场,按照新闻的一般写法,接下来应该报道“神舟”五号航天的有关情况,但文章却笔锋一转,写了近半个世纪来中国航天人的奋斗历程,这样写,是否符合新闻的要求?

明确:新闻的主体部分,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这一部分所占篇幅最长,引用一些背景材料,这就使得本文和同题材的其他新闻报道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多数新闻都是很详细

地描述火箭发射的过程,党中央以及国人对于此事的关注,飞船上天后杨利伟的所见所感,

即使有一些背景资料,也只是寥寥几笔。本文作者立意的角度更高,他们认识到“神舟”五号发射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是关注这样一些

琐碎的场景,读者急需了解这一事件背后的故事。所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

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也正是因为把事件放在

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才使得事件本身更加凝重。

拓展探究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如果让我们写一篇新闻稿,应注意哪些问题?

明确:首先,要抓住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准确性的特点。

其次,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要选择好的标题,例如本则新闻的标题。

再次,注重新闻的结构。例如本则新闻为首尾复合型结构,原因为本则新闻首尾两部分记录的都是“神舟”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对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自然地衔接在一起。

总结:新闻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

托新闻事实的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对新闻事实的论述。

2.比较《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飞向太空的航程》表达感情方式的不同。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游戏详案教案《采橘子》及教学反思下一篇:美博会展台搭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