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记者自荐信

2024-07-25

报社记者自荐信(精选7篇)

报社记者自荐信 篇1

下午,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写出了一篇自己认为还算可以的新闻稿,关于上午的会讲了那么多内容,我觉得都挺重要,真的就是不太会写了。拿给方姐姐看的时候,她正好也写完了,跟她的一对比,真的是天壤之别啊,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真实太多了。她给我讲了一下会议新闻的写法,是不同于采访新闻的,但是主要还是得慢慢积累经验才行。今天又在忙忙碌碌中过去了,下班临走的时候方姐姐要我明天去独自采访,她给了我要采访的素材以及一些问题,其它的就由我自己发挥了。

8月5日 星期五 天气雨

今天是我第一次独立采访,早晨起来的时候天正在下雨,我想了一遍我要问的问题,就离开了家.

今天采访的对象是我们这里的某一社区,他们在“保持党员先进性”当中有突出的表现,实行的党员挂牌责任制活动效果显著,得到了许多群众的赞扬,今天我采访的就是这里的党员和群众。到了约定好的地方,我意外的发现还有两个电视台的记者也在这里进行采访,这下子又有学习的机会了。在问问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电视台的记者在提问,其中也有我要问的。但是还有许多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在心里暗暗佩服,真实厉害啊,不愧是专业的记者采访的角度就是不一样。陪我们一起的一位街道的负责人还说我这次是偏得了,有这么好的两位记者在这里,学到了许多知识呢,我心里真的是美孜孜的。在采访完之后,我回到报社,恰巧赶上瓢泼大雨,我寻思当记者真是很不容易啊,风里来雨里去的,好辛苦啊。但是每到有自己的稿件发表了,那种喜悦真的是觉得在苦在累也是值得的呀。

下午,我把整理好的采访稿和写好的稿件给方姐姐看,并且告诉她上午发生的事情,她在表扬我的同时指出了我采访当中的一个疏忽。原来,报纸为了增强其真实性会把一些群众的年龄、工作、身份等向读者交代,但是这些我都没有问,在知道我的疏忽之后我马上打电话向那个社区了解了一下,这才弥补了我的失误。也让我舒了一口气,第一次采访就算是胜利完成了。在要回家的时候,方姐姐通知我,她下个星期要到沈阳学习就不能带我了,她安排我跟着一位姓白的姐姐继续工作。虽然我很舍不得方姐姐,但是跟着另外的记者,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况且一个人一个风格,我要多学习啊。

8月8日 星期一 天气晴转多云

今天方姐姐到沈阳去学习了,我的新老师是白姐姐,在和她自我介绍之后,我就开始了我新一天的工作。由于白姐姐所负责的是市建这一方面的,所以即时采访的任务不是很多。所以整个上午我都在报社里,但是可不是闲着的,而是看报纸。白姐姐说当好记者要慢慢积累,而积累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多看报纸多揣摩别人是怎么写新闻的这点对于出学的人很重要,尤其是对导语的处理,有的人可能要写100字来表达,有的人呢可能用20多个字就表达出来了,这里就有一个经验和学习的内容在里面了。听了白姐姐的话,我才发现我平时的报纸真的是白看了,一般就是走马观花的看内容,关于新闻的结构格式我从来没有注意过,不过好在及时有师傅指点,让我以后对报纸有一个新的看法。

下午,来到报社,我帮白姐姐改了两篇稿,这样一下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今天算是来到报社最轻松的一天了。但是不知道明天会干什么,当记者就是这么有新鲜感。

8月9日 星期二 天气雨

这几天天气一直不好,经了解原来是台风“麦莎”最近要在辽宁登陆,这才引起了天气的异常。下午,白姐姐带我来到了丹东是气象局,进一步了解台风的情况。

在气象局里,我们见到了气象局的副局长,他一脸的疲惫,我们问其原因,原来这几天猛下暴雨,他们24小时监控,以防有突发的洪水险情,这位叔叔已经2天没有睡觉了。但是他还是很有耐心的向我们介绍了台风的情况,以及未来台风的走向,并且让我们吃下定心丸,此次台风不会对我们丹东有多大的影响的。采访结束后,我们马上赶回了报社,把今天采访的内容明天就马上见报。其实我心里挺纳闷的,怎么在学校的时候有台风,回到了家还有台风啊。

8月10日 星期三 天气雨

这几天的小日子过得比较轻松,不是很累也是很有意思的,可哪想到,今天的采访可真是好危险啊,我真的是无私的敬业啊。

由于这几天一直下雨的缘故,许多地方都出现了轻微的泥石流,但是都不是很严重。今天下午,我们突然接到电话,有人反映铁矿沟一带有一座墙坍塌了,但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知道这个消息,我和白姐姐马上赶到了现场。在那座坍塌的墙底下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见上面有一条很大的裂痕,并且裂痕还在不断扩大。许多居民都已经撤离了这个危险的地方。白姐姐为了得到准确数据,上到了那座墙的上面,当时我想我就是一个大学生来实习,不用这么卖命吧,不过看见自己的师傅都上了,我也上吧。还好我们两个都是体重很轻的人,没有对那道裂痕造成多大的负担,不过站在顶上也挺吓人的,石头一个劲的往下滚,裂痕在加宽加长,一些工人在断电断水断煤气以防有大面积的滑坡的时候不会有什么着火煤气泄露等事故。

采访总算结束了,前几天我只是单单觉得当记者很累很辛苦,今天算是体验到其中危险的一面了。回去的时候白姐姐说,当记者本来就是一份充满刺激和挑战的职业,当中也会遇到很多危险,今天经历的根本就不算什么,想想那些战地记者,还有许多给黑心营业者暴光的记者,他们所处的更加危险,可能随时有生命的危险。

今天过得颇有感触,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记者的这个职业,也更加明白了在我们知道许多新闻的背后记者的辛酸与艰苦。

8月11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是周四了,时间过的真快,马上就要到周末了。上午到报社,看到昨天的新闻见了报,心里真是很高兴。没有什么采访的任务我还是努力钻研报纸。

下午白姐姐有一些私事要办,我就提前回家了。

这一天好闲啊,自从实习以来每一天都有好多事情要做,忙得人团团转,突然这么闲下反而有些不适应了。

8月12日 星期五 天气晴

上午的时候,我和白姐姐去了一趟建筑工程公司,了解了一下丹东市第四季度的工程活动。然后又去一下气象台,了解一下台风“麦莎”是否已经离开了辽宁省,就算做一个后续报导。

下午紧接着就开始整理采访稿,写稿,但是我也不算是新手了,对一切已经基本习惯了,干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了。终于忙完了自己的工作,报社开始要开会了,由于我是实习生没有资格去开报社的内部会议,今天我就又早早的回家了。

回家算算日子,已经实习9天了,学校要求10天,这么说周一我的实习就可以结束了,但是仔细想想这些天收获的知识真的很多,如果就只实习10天似乎太短了。我对我的工作现在也有了极大的兴趣,那么我就再多呆几天吧。

以上是我在报社实习9天写下的日记,其中有我所经历的事情和我的一些体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又实习了一段日子,直到8月21日我的实习才真正结束。

在我实习的这段期间,我不仅学会了如何采访和写作,我还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你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要学会更好的适应环境,还要注意与人的沟通。每一次的采访都锻炼了我与人的沟通能力。人们愿意把他知道的事情告诉我,那是对我的信任和承认,而我把我所知道的事情写成新闻那是我要学习的东西。

真的很谢谢带我的两位记者姐姐,她们的耐心和毫无保留的教导,才使得我在这几天的实习当中没有白国,而且受益非浅。同时我也很深刻的理解了记者的这个职业,在我们看到一条爆炸性的新闻的时候我们往往是关注新闻的内容,而很少想到写这篇新闻的记者,但是这位记者为这篇新闻付出的代价真的是很大的,他的精力心血更有可能是生命。毕业之后,我有可能不会从事记者这项职业,但是我不会忘记我实习当记者的这段日子的,它会成为我人生当中一段宝贵的经历和资本的。

报社记者自荐信 篇2

一、在激烈的竞争面前, 培养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的采编队伍是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近距离感受省报的体会

河北11个地级市中有7个是北京和天津的“卫星城”, 由于京、津强大的经济、文化辐射力, 把整个河北报业市场分割得七零八落。在这一竞争激烈的区域要想立足, 不坚持新闻立报, 不打造品牌强报, 不增强报业核心竞争力, 要想生存下来很难。在河北日报我亲身感受到, 为了把报纸办得精彩生动, 兼顾权威性、指导性和可读性, 记者们总是以严谨敬业的精神对待新闻事件, 报社对没有“分量”的稿件根本不予刊发。在压力面前, 记者们采写的稿件必须经过反复锤炼、加工才能上交。在编辑出版中心, 编辑们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版面, 不到出版印刷的最后一刻, 第二天的报纸“长”什么样都是未知数, 特别是被称为报“眼”的头版, 大家一定是反复推敲斟酌, 自己不满意绝对不能排版印刷, 这种较真已经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步。

思考河北日报的成功经验, 培养热爱新闻事业和富有责任心的人才队伍是关键。近几年, 河北日报大胆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实施一系列“能者上、庸者下”的考核奖惩办法, 使该报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充满活力, 成为河北省最具权威性且发行量最大、覆盖面积最广、权威性和指导性最强的大型综合性日报。

二、大胆改革创新, 关注社会热点, 贴近群众生活, 力求鲜活生动——新闻立报和新闻立台的平行思考

河北日报是河北省的机关报, 是名副其实的党报。但我注意到, 河北日报并没有多少反映领导行踪和讲话的报道, 更多的版面刊登的是可看可读的消息及深度报道, 力求以权威性和指导性来满足受众的需求, 一般的、泛泛的消息或报道不予刊发。相比之下, 省内的部分市级电台却仍然在“等”新闻, 领导出门就是新闻式的报道还屡见不鲜, 真正鲜活可听的消息及深度报道寥寥无几。

据了解, 河北日报在改版前也曾不招人待见, 观念陈旧, 版面老套、缺乏创意, 但通过新闻改革的探索, 确立了以党委满意、群众爱看、有市场竞争力为工作目标, 坚持新闻立报, 让记者24小时都睁大眼睛, 观四海风云、察社会变化, 重点报道突出, 精短新闻密集, 评论深刻有力。作为党报, 河北日报很少直截了当、平铺直叙地报道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都是通过挖掘新闻“点”用具体的事例说话, 让报道深刻、全面, 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2010年4月10号河北日报头版刊发的《一粒小麦的不断升值之旅》就是最好的例证。这篇报道以新闻为依据, 以探寻河南食品工业崛起的路径来反映河北省食品工业现状并用“对标启示”的方法回答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的报道不仅读者爱看, 同时也能为领导或者相关企业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河北日报刊登的讨论员文章就曾被省委书记压在玻璃板下成为其执政的座右铭。反观市级电台这样的报道或评论真是少之又少。有的台领导片面认为, 办节目不可能兼顾领导与普通受众,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就是改也应该“顾”前者, 不要让领导挑出毛病。因为忽视了受众期盼得到的那部分精神需求, 忙了半天结果谁都不买账, 有些电台的广告收入长年停滞不前甚至前景堪忧就是评判。

既然河北日报都下决心改头换面, 为什么我们市级电台不能尝试一下呢?其实我们只要坚持新闻“立”台这个硬道理, 就能博得受众的欢心, 得到领导的肯定。尽管改可能会遭遇暂时的挫折, 但不改永远都不会成功, 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三、充分挖掘、合理利用新闻资源, 扩大宣传覆盖面——利用新闻资源的纵向对比

河北日报的宣传面覆盖京、津、晋、冀、鲁、豫、辽、内蒙等省、自治区, 内容包括国际国内及省内的多个方面, 尤其对省内的新闻更是“一网打尽”不留“盲区”, 这一点我感受最深, 以该报设在承德的记者站为例, 承德本地媒体记者的“嗅觉”还不如记者站的灵, 有时河北日报驻承德记者站的记者采写的报道刊发后, 承德本地记者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特别是一些典型报道出来后, 领导阅报做出批示让市级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我们才回过神儿来再报道但新闻已成“旧”闻。

反思近年来部分市级电台的报道, 直接就是领导讲什么我“说”什么, 还有就是县区的GDP及部门的成绩拿来一“播”了事, 反正就是什么稿容易得到我就编什么稿, 特别是所在中心区的稿人家一送我就给上, 不容易得到的稿我就不去采, 结果几年下来, 原来“ⅹⅹ市新闻”功能逐渐萎缩, 一定意义上成了“ⅹⅹ区新闻”。部分县区的新闻资源因为没有很好地挖掘, 结果这里就成为新闻“盲区”。相比之下, 河北日报的记者不管是送什么稿或送稿多少, 都要反复甄别、重新采访, 力求让稿件深刻、鲜活。以该报刊登的《廊坊大厂县小剧团登上“大舞台”》为例, 最早当地送来的稿与现在相差很大, 后来记者重新采访加工才成了很有影响力的报道。

目前, 省级媒体包括省报的要求普遍要比市级媒体的高, 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加之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 新闻制度改革迟早会影响到市级电台等新闻媒体。现在我们还能凑合着播点领导讲话和全市及县区的GDP, 转变一下报道方式我们可以说“不会”, 但新闻制度改革真要“改”到我们头上的时候, 你还能说“不会”吗?看来“改”势在必行, 这不仅是记者的事, 包括市级电台的领导在内, 都要为“改”营造氛围, 刺激记者必须拿出有权威性和指导性的报道才能在这里安身立命。

摘要:本文以电台记者“逛”报社为由头, 着重从三个方面谈了市级电台与省报在观念上存在的差距。第一是在激烈的竞争面前, 省报培养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采编队伍非常值得市级媒体学习。第二是省报大胆改革创新, 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报纸同样值得市级媒体借鉴。第三是省报充分挖掘、合理利用新闻资源, 扩大宣传覆盖面的成功经验, 同样是市级媒体安身立命的“法宝”。

报社还需要摄影记者吗? 篇3

目前的报社摄影记者的现状怎么样?

王文澜(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随着数码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摄影记者拍摄、发稿越来越方便、快速。这给新闻单位在使用图片上提供了极大便利。5年前我就感到数码技术将改变多年来形成的摄影记者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换句话说就是对目前这种报社养着摄影记者(向他们提供器材、办公费用,甚至各种福利、住房)的体制提出了挑战。

数码技术带动了摄影的普及。由于数码相机的普及,使任何新闻现场都有可能用相机记录。比如伦敦地铁爆炸事件。最先发出的照片是用手机拍摄的。虽然这种照片的画面质量不高,拍摄的技术水平不够专业,但是专业摄影记者很难及时到达这种突发事件现场。但是新闻照片的重要性就在于及时地记录各种事件,而不在于它们的艺术性。过去,没有几个人买得起相机,只有专业摄影记者才能拍摄新闻。现在不同了,新闻事件现场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记者。就是说没有摄影记者,报社同样可以得到大量的新闻照片,而且更加及时。那么报社还需要专职的摄影记者吗?

骆永红(《京华时报》图片总监) 报社毫无疑问需要专职摄影记者。术业有专攻。我不否认有许多文字记者具备拍照片的能力,而且在新闻摄影界也不乏从文字记者转做新闻摄影工作。但文字和摄影在展开工作的时候,分别使用着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美国新闻摄影教育家卡蒂斯·麦克唐格尔认为摄影记者更多注重形象中的信息。”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摄影记者决不仅仅是文字的补充,而是在这个新闻现场寻找适合于视觉表达的新闻点。

李楠(《深圳特区报》图片总监)就目前而言,报社当然需要专职摄影记者。首先,报纸竞争演变到以视觉化手段为主要竞争手段之一的时代,图片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视觉元素;其次,无论是中央报纸还是地方报纸,都需要符合自己特定需求的高质量的图片,而且要求高效率;第三,国内提供图片资源的渠道非常少,几家规模较大的图片库不是因为提供的图片质量差或是不得发布时政新闻图片等种种原因达不到报社的要求,至于地方性的图片网站最多只能在特定范围内有一定市场。像国外那种专业图片社,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即使数码相机和可拍照手机的普及程度已相当高,但这些未经过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训练的“拍摄者”还远远不能承担新闻图片提供者的角色。所以报社必须有一批专业摄影记者来满足报纸的需要。

尹玉平(《人民摄影》报,总编助理)要不要专业摄影记者关键看报社的用图定位,如果图片在报纸上仅仅是起个配图作用,那么给文字记者配个小数码相机也能解决问题,而且报社还可从图片商那里购买所需要图片。现在,我国已有几家不错的图片经营商,在图片的数量、质量方面都基本能满足国内报纸的需要。如果报纸是把图片用作报道,将其作为重要的信息呈现给读者,则就该拥有自己的专业摄影记者。在目前的客观条件下,业余摄影者拍摄的图片是远远不能与专业摄影记者的图片表达力度相媲美的。当前,一些报社削弱了摄影部,有的报社甚至取消了摄影部,而另一些报社却加强了摄影部,更有报纸把传统的摄影部拓展为与视觉有关的综合性的图片部门(如《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等),其中《南方都市报》视觉中心拥有编辑、记者70余人。《东方早报》更把传统摄影部拓展为图片采集部、图片编辑部、视觉设计部、后期制作部四个部,这都是由报社的用图定位所决定的。

传统报社摄影部有什么特点?它能适应这个时代吗?为什么?

王文澜过去,报社的图片来源少,没有这么多渠道得到新闻照片。所以那时候报社要发布独家新闻,以发布自己记者拍摄的新闻图片为荣,重视建设自己的摄影记者队伍,培养自己的名记者。

骆永红没有图片编辑部是传统报社的特点。其实我们都身处传统报社之内:以照相机为唯一工具;“跑线分口”,一个摄影记者配合四、五个文字记者的比例;摄影记者相对被动。

李楠传统摄影部有很多特点,我只说它最为显著的一个:封闭。因为封闭而弱势,因为弱势而更加封闭。正是这样的恶性循环定格了传统摄影部“怨妇”的形象,也使得诸多报社将摄影部撤了建,建了撤,来回折腾。多好的摄影记者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所以,它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时代要求融会贯通,要求协调合作,要求与时俱进,要求专业细分,所以,传统摄影部一定要拆掉围墙,走入融合。

摄影记者的职位受到挑战吗?受到什么样的挑战?

骆永红毫无疑问,受到挑战。挑战来自于几个方面:文字记者手拿傻瓜相机、互联网图片、博客及市民手机拍摄、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这些方面,由新闻摄影的现场转瞬性决定。突发事件、社会新闻最为重要的是抵达现场。

尹玉平网络等传播手段的发展,会使摄影记者的挑战将越来越大。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常常会有很多手拿相机的人在场,如果摄影记者拍得不够好,编辑可能会通过网络查更好的图片。

记者 专职摄影记者的前途怎样?

骆永红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李楠如果不尽快向专业摄影记者转变,前途堪忧。

尹玉平从国外的经验看(如玛格南、珈玛甚至是盖蒂图片社的存在,并没有使这些国家的报社取消自己的专职摄影记者),我国的专职摄影记者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下去。

现在的专职摄影记者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王文澜现在,报社的图片编辑可以通过世界各大通讯社和图片库得到内容丰富的照片。很多报纸,包括中央的大报都不再招收新的摄影记者了,随着老记者的退休,这个职位渐渐地在很多报社就消失了。他们把记者的职位转变成图片编辑,成立新闻中心。通过网络寻找自己需要的照片。如果是重大新闻采访任务,比如两会、奥运会这样的重大事件,我们也会派自己的记者去采访,但是最终使用自己记者的照片还是网上找的照片,要看谁拍的照片好。

骆永红总的来看,处于从属地位。摄影记者只参与采访,没有图片主导权,图片签发上版的命运由文字记者决定。国外同行的今天是我们的明天。媒体整合的时代,摄影已是一个大的概念,它的工具包括照相机、摄像机甚至手机等等一切可作视觉传播的工具,而不仅仅是照相机,也不仅仅用于纸媒表达。传统报社的新闻来源大多来自政府或相关部门发布以及市民来电报线索。国外同行更多地主动出击,从政府发布中深挖可视觉化的线索;多个车载电台日夜监听城市发生的大小火灾、车祸等等与市民相关的一举一动,摄影记者迅速抵达现场。

报社记者实习报告 篇4

在这期间,我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面还是比较广的,政府会议、社会新闻、人物采访都有接触,感触也比较多。思想认识得到很大的提高,深刻体会到党的先进性;工作作风变得更加严谨;业务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会议新闻看似简单,但要写好也不易

时政新闻是党报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报道的是党和政府的一系列的事情,涉及主要是会议、重大活动或措施之类的,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所以报道必须准确、及时。特别是政府会议,由于它具有新闻的时效性,必须当天的新闻当天就出稿,并且还要准确无误。

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新闻。这种新闻的写法看起来比较简单的,其实要写好也不容易,要掌握好领导人,会议时间和会议内容,组织语言,突出重点,把握好核心,才能写出一篇好的会议新闻,我在这方面锻炼的也比较多。

掌握采访技巧十分重要,还得注重礼仪

采访上,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让当事人自己开口说的方式技巧,面对不同的人群也要选择不同的沟通的渠道。比如,当采访对象为市领导时,首先服装的选择就很重要,不能太学生样,也不能太职业化,其次语言要组织好,一般会提前准备好要提问的问题,不能太随便,也不能废话连篇,一定要抓住重点。并且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激发被采访人主动提供新闻,有继续谈下去的“欲望”。采访时的礼仪也很重要。

写好一篇稿件,要提炼主题,谋篇布局,字斟句酌

出去采访后,回来写稿子,主要根据采访笔记,大致的内容框架出来后,再拟标题和小标题这些,然后整体润色,然后就是改错别字,这个很关键,虽然后面还有那一关,但是,像错别字和语法这样的低级错误,应尽量避免发生,也减少的工作量,因为报纸的阅读面广,容易给别人造成误导。稿子写好后,就请老师批评指正,在老师的意见中,不断学习一些写新闻稿的技巧。

接下来说一下在实习中我的一点心得:

第一 ,做事要认真。对于新闻的时间、地点、人名一定要准确,特别是领导的职位更要弄准确。报社特意打印了份领导的排名和职位以免出错。在照片的选择上也要很仔细,要注意构造,更要注意人物表情,特别是有领导的照片,更要慎重,领导的面部表情走路的姿态及站的位置都要考虑全了。外出采访时更要注意检查装备是不是都带全,采访本、笔是最基本的了,然后我因为没有录音笔,就只好用MP4代替,虽然录音的质量差点,但回来整理采访笔记的时候,可以有证可查。不然,有些关键的内容不能确认。U盘也是必备的,有些相关的资料可以直接从相关地方拷贝过来,就可以减少很多错误和打字的麻烦。所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用心的去做。

第二 ,知识面要广。要打交道的人是方方面面,有农民,有医生,有老师,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可能遇到。对不同的领域,如果一点都不了解的话,在采访中就可能遇到想不到的一些困难。比如上次“定光古佛与客家民间信仰研讨会”在龙岩市举行,而我之前对“定光古佛”一点都不了解,根本就无从下手。这就提醒我,在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要深入一步,对于要采访的领域多做些了解,不要在采访中显得比较无知。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看点书,扩充一下自己的知识面。

第三,要有职业道德。新闻工就是把真实的事情反映给人民群众,影响力相当大。我们就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自己的立场,把真实的新闻传递给大家。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陕西华南虎假照片事件,给我们深刻的教训。作真实的新闻,为社会负责、也为自己负责!因为我们职业的特殊性,我们必须把真实的新闻传播出去,这样才能发挥报纸的真正作用。

第四, 身体要好。作为新闻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好了才可以更好地工作。上次恰逢永定土楼申遗成功和中国福建土楼客家文化节开幕,事情很多很杂,经常要东奔西跑,加上下点小雨,我就感冒了,很难受,直接影响工作。所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确实很重要。在学校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体育锻炼,给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给自己一笔宝贵的财富。

报社记者辞职申请书 篇5

以下是应届毕业生求职网小编辑收集整理的,以下提供一篇报社记者辞职申请书范文给大家参考! 尊敬的领导: 我将于下个月离开贵报社,特此向您提出辞职申请。 报社是我走出校园接触社会的第一站。感谢贵报为我提供这一平台。借助这一平台,我更广泛而深入地认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人情冷暖。 两年来,领导们对我的教诲与关心,同事间兄弟姐妹般深沉而厚重的情谊,每每思之,仍令人心绪难平,流连不舍。 新闻事业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神圣的事来,新闻记者这一职业因而显得崇高。然而,在从事采访报道的过程中,纵然自己事以全能、几以竭力,结果往往却不尽如意,有负他人瞩望。从而,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能做于他人有意义的事,也就越来越缺乏工作的激情,越来越不适应这样的工作。这与自己的初衷及目标都是尽不相同的。 不过,因为常伴领导们的关心与提携,仁人同事的无私友爱,在报社的时光仍然是色彩斑斓的。这两年的经历也必将转化为一笔宝贵的资财。 但愿贵报今后能广纳贤才,开创辉煌的事业。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时间

报社记者自荐信 篇6

春风秋雨,八年的历史,八年的成长,我们的社员也换了一届又一届。“北财院报和中广新闻报”所走过的风风雨雨,见证着两报报社的进步,我们的发展。为庆祝北财院报和中广新闻报社团成立八周年,两院报报社成员齐聚一堂,深刻理解作为一名报社成员的荣光和责任,并且祝愿我们大学生报社,希望它在我们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下走向更加美好的明

天!

一、活动主题:共贺诞辰,展望美好未来。

二、活动目的:

1、共忆报社成长历史,共话报社未来发展。

2、促进社员之间的交流,增强报社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为庆祝北京财经专修学院北财青年报社和中广新闻报成立八周年和丰富校园活动,同时让更多的老师和同学了解北财院报与中广新闻报,使报社更好的服务师生,北财院报报社和中广新闻报特举办 “共贺诞辰,展望美好未来。”八周年庆典晚会。

三、庆典对象:北京财经专修学院全校师生。

四、主办单位:北京财经专修学院宣传科 承办单位:中广新闻报、北财院报

协办单位:电商财务学院团协会、电商管理学院商学会。

五、活动时间:2014年8月27日。

六、晚会地点:北京财经专修学院东、西校区。

七、活动策划部门:北财院报报社

八、活动监督人:社长——刘鹏达

九、工作安排:

1、秘书部统计参与活动的人数,通知该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购买好活动所需的物品。

2、游戏主持人负责收集游戏中的相关题目

3、活动当天,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参与活动的成员在学校大厅集合,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4、清点好人数。

5、秘书部负责活动的各项记录工作。

6、宣传部负责活动过程的拍摄工作。以备活

动后的总结工作。

一、活动流程

晚会准备工作

(一)、晚会前期宣传

1、制作展板,放置在学校醒目位置

2、粘贴宣传海报

3、制作周年庆典活动条幅

4、将北财院报和中广新闻报报社精彩照片制作成展板展出

5、邀请各个社团出展板预祝报社八周年生日快乐 前期宣传所需物品:

(1)、审批活动场地(展板位置、晚会地点)(2)、确定宣传展板摆放位置和晚会物品的采购(3)、购买物品:邀请函、矿泉水、会场布置物品(4)、在8月27号把展板,海报摆放张贴到位,以保证宣传时间和宣传效果。

(5)、精确统计无课人员时间表,并安排好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责,保证每个时间都有流动人员工作,并使工作人员职责明确,以争取避免活动前期和活动中出现不应发生的问题。

(6)、电器设备:笔记本电脑3台、音响及灯光设备租借、麦克风2套、插线板。

1、晚会节目准备

(1)节目征集,由节目负责人安排评审前训练(2)组成评审团,选出演出节目进行彩排,进一步要求节目的流畅性和完美性。

2、节目单制作

节目编排:由实践部负责,并保证演出质量

3、邀请函的制作与发送

确定晚会邀请人员名单,通知嘉宾出席(由办公室负责)

4、工作人员的安排与调度

(1)、主持人的确定:择优选形象气质佳,表达能力强、组织应变能力、责任心强的学生(4名,2男2女)主持人台词准备依据节目顺序而定。

(2)、导演的确定:实践部,外联部

(3)、音乐制作:依据节目顺序制作出节目所需音乐(4)、晚会幻灯片制作:运用康桥精彩瞬间,展现康桥风采。

(5)、会场布置人员确定

(6)、安排人员负责会场秩序维护及应急

(7)、晚会的DV拍摄及照相:由专业人士负责,确保晚会现场的整个过程不漏拍,拍摄角度多样化。(8)、舞台灯光,话筒,道具,电脑,调音及音响,催场负责人的确定。

二(1)、道具设备(晚会当天所需的所有设备)音响,话筒,幕布,地毯,气球,拉花,展板,条幅,灯光,调音台,乐器,小礼品,矿泉水,胶带等。

7、礼仪小姐

(1)、组织礼仪团,并在晚会互动时发挥作用。(2)、礼仪安排在会场入口处,接待嘉宾就坐

(三)、晚会会场准备及布置

1、现场背景布置:悬挂条幅,气球,在黑板上书写艺术字(宣传部)

2、会场入口指示牌摆放

3、嘉宾席布置:摆放嘉宾牌,饮用水,节目单

4、观众席安排:分演员候场区和观众区

5、舞台搭建,音响摆放,调音台测试,灯光调试,清点道具(包括物品管理)

6、物品准备:演出服装,灯光,调音台,音响,话筒,气球,拉花,纯净水,幕布,乐器,节目单,嘉宾牌,小礼品,胶带等晚会物品(庆生蛋糕)人人负责,责任到人。合理安排人员,人员到位及时,如节目有临时变动,也要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7、检查物品摆放,嘉宾席、演员候场区、观众席位置及人员安排表、所有人员就位,最后检查音响,调音台,灯光,再次确认节目单。

8、本次晚会举办的环节必须遵纪守法,内容要健康,达到主题要求

9、参加者和参加活动的各社团、报社必须接受活动组织者的统一指挥,严密组织,分工合作,精心实施

10、本次活动要求组织者和参与者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保证晚会各环节顺利进行、完成。

11、如遇各类突发问题,有关方面本着相互理解原则,友好协商解决。

12、本晚会筹备负责人员应认真对待自己所承担的每一项任务,耐心处理面临的工作问题,协助晚会筹备组其他部门工作,主动 帮助他们完成应负责的项目。

13、晚会当晚各环节责任分明,晚会筹备组相关人员应佩戴相应的工作证

14、如活动中出现各种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找活动负责人

15、晚会结束后将对此次晚会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总结预期效果及展望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体现北财文化及形象,在大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活动的意义:

报社记者自荐信 篇7

一次次采访, 一次次历练, 大兴安岭日报记者部副主任鞠春艳牢记新闻记者神圣使命, 坚持与责任与正义同行, 凭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 她把新闻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15年来累计采写发表新闻作品上百万字, 她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回报———黑龙江省新长征突击手, 大兴安岭地区十佳新闻工作者, 大兴安岭地区“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提名、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和工会表彰的先进女职工, 她均榜上有名。2011年, 她被评为全省十佳新闻工作者, 为自己的新闻人生点亮了一颗耀眼的辰星。

在事业和家庭的天平上, 她选择了前者

记者职业表面风光, 背后却有着无数的艰辛。作为一名女性, 鞠春艳和男同志一样在新闻采编一线摸爬滚打, 一干就是15年。其中的酸甜苦辣, 唯有她的心里最清楚。

2001年, 加格达奇对生猪市场私屠滥宰进行清理整顿, 鞠春艳受命跟踪报道。那几天, 当警察的丈夫刚刚被省公安厅抽调去办案, 一走就是几个月, 她独自领着年仅两岁的儿子在家。由于屠宰生猪一般都在凌晨三四点钟进行, 所以她不到两点就得起床, 看着窗外一片漆黑, 想着一会儿不仅要独自摸黑走下七楼, 还要和见利忘义的黑心商贩面对面, 那一刻, 她多么希望爱人能在身边壮壮胆儿呀!第一天出发时, 看着甜蜜梦乡中的儿子她犹豫再三, 想到很快就能回来, 咬咬牙走出了家门。两个小时后, 心急如焚的鞠春艳推开门时大吃一惊, 儿子正光着小脚丫站在地上哭, 脸上的泪痕哭干了一道又添一道。她心疼地一把搂过儿子, 和儿子一起哭起来。作为母亲, 她可能不称职, 但想到为了更多的孩子能吃上放心肉, 她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值得的。她擦干眼泪, 安顿好孩子, 又坐在灯下, 饱含着对私自屠宰生猪不合法行为给百姓生活造成的伤害, 以及对不法屠宰户在检查人员面前比画着锋利屠刀的嚣张气焰的义愤, 全部宣泄在纸上, 等收笔时, 外面已大亮了。新闻稿刊发后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反响, 也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重视, 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从此, 大兴安岭地区杜绝了私自屠宰生猪现象。

在安逸和忙碌中, 她选择了后者

新闻的力量源自于用事实说话。鞠春艳牢记一名新闻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俯下身子常年奔波一线采访, 笔端流出的新闻真实厚重, 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对实际工作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05年, 大兴安岭适逢蓝莓丰收年, 但破坏性采集、无序性收购令人忧心。了解这一情况后, 正休假在家的鞠春艳沉不住气了, 自掏腰包乘车赶赴几个蓝莓重点产区开展采访调查, 由于连夜赶路, 汽车司机又困又乏, 后半夜决定把车停在路边休息。尽管当时是夏季, 大兴安岭的夜晚却寒如冷秋, 车里的温度很快越降越低, 虽然难挨寒冷, 又累又困的鞠春艳也蜷缩在车里睡着了, 天亮醒来时腿脚已冻得僵硬麻木, 只好一点点地捏才慢慢恢复了知觉。正是通过现场的采访, 鞠春艳亲眼看到一些人采摘蓝莓时用铁撮子连果带叶强行撸下, 看到各路收购商为了各自利益哄抬价格, 更有甚者, 还有人利用在林场防火办工作的职权威胁人们, “不把蓝莓卖给我就别想拿到进山的许可证!”面对这一切, 鞠春艳忘记了疲倦, 顾不上危险, 拿着笔和相机记录下目睹的每一幕, 很快撰写了深度报道《亟待规范管理的蓝莓市场》, 并配发多张图片, 深刻有力地展示了蓝莓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 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极大关注, 为推动林区蓝莓产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

2006年6月2日, 大兴安岭遭遇多年不见的森林地下火, 看到男同事们一个接一个地奔赴前线, 曾经多次参加扑火采访的鞠春艳主动请战, 随同气象部门紧急赶赴火场前沿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增雨车队半夜出发, 第二天中午才到达作业地点。走在余烟未尽的过火林地里, 身边不时有小火苗蹿起, 还要忍着蚊子小咬的轮番袭击。在连夜返回报社赶写稿件的途中, 由于遭遇大雾, 汽车三次出现险情。凌晨到家顾不上休息, 她撰写了《火场喜降人工雨》的新闻, 又与《中国气象报》记者合作完成了《决战, 在今夜打响》的外宣稿件, 待她拖着灌铅似的双脚回家时, 已是第三天晚上了。

在新闻的选择上, 她更加关注热点难点

作为时政记者, 鞠春艳从不满足于跟着大大小小的会议跑, 而是善于从会议或领导活动中捕捉细微的小事, 深入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正是凭着强烈的新闻敏感, 多年来, 鞠春艳对许多细心捕捉到的线索紧追不舍, 变成了《老肖犯急》、《掌声为科技人才响起》、《今冬, 大兴安岭旅游业淡季不淡》、《以退为进天地宽》、《山里娃娃圆了奥运梦》等数十篇新闻精品。一篇篇散发着油墨芳香的稿件, 真实地记下了鞠春艳勤奋耕耘的脚步, 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她勤于采访, 勤于思考, 善于选取角度, 提炼新闻作品主题和思想深度的能力, 这使她成了大兴安岭日报社发展的中坚, 挑起了大梁。

十几年的记者生涯, 鞠春艳体验到了艰辛, 也收获了快乐。她用笔帮助百姓“说”他们不敢说的话, 写过《公路设卡—要想从此过, 留下买路钱》, 客观报道防火戒严期内乱设收费卡现象;写过《净了自家门前, 脏了大家环境》, 批评一些居民乱设厕所、乱倒垃圾的不文明现象;写过《不要让环卫工人的汗水白流》, 呼唤人们尊重劳动者来之不易的工作成果;写过《政府部门应强化服务意识》, 建议政府要让普通百姓也能看到红头文件……每一次执笔激清扬浊, 每一次赢得读者好评, 鞠春艳都忘记了曾经的累, 收获的却是丰收的喜悦。

上一篇:党支部年终工作计划下一篇:论文英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