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十分钟音乐

2024-09-19

哦十分钟音乐(精选7篇)

哦十分钟音乐 篇1

《哦,十分钟》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2/4拍,大调式,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第一段节奏紧凑,表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第二段节奏舒展,音调优美,表现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喜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这首歌曲为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歌曲,四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学习积极性高,表现欲强,这首歌曲符合本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但四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较少,识谱能力不足,因此在学唱中以听唱法、唱词为主,可以进行简单的识谱教学。

三、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能表现出歌曲要表达的“潮气蓬勃”、“欢乐愉悦”的童年生活。

2.能用明亮、有弹性的声音初步唱会歌曲。

3.了解2/4拍,并能有针对性的对歌曲中出现的节奏进行学习与创编。

四、教学重难点

1.能用明亮、有弹性的声音唱会歌曲 2.唱准歌曲结尾两个乐句的节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我们大课间刚刚结束了,在大课间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做哪些事情呢?

生:略

师:一节课的紧张学习之后,我们最盼望的就是课间十分钟,可以揉揉眼睛,深深懒腰,或者跳跳绳、跑跑步等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接下来老师跟大家一起听着轻快的音乐,回味一下课间十分钟带来的快乐情景。全体起立(播放歌曲伴奏2遍,律动)

师:老师希望我们的每一节音乐课都能带给同学们轻松愉快,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首描写课间十分钟的歌曲《哦,十分钟》

(二)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

思考: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歌曲欢快活泼,感受到了40分钟的紧张学习后的轻松愉悦)

2.复听歌曲

思考:(1)歌曲为 拍(2)速度?(3)5 5 3 4 | 5 |在歌曲中出现了()次。

3.复听歌曲,唱出熟悉的旋律。4.学唱歌曲

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唱?

A段:分为两个乐句(节奏紧凑,情绪欢快,曲调明亮)。师生接唱,学生唱熟悉的旋律。

B段:两个乐句(节奏舒展,比较抒情)。随琴学唱,解决难点节奏。

5.完整演唱

六、创编 1.律动唱 2.打击乐器

七、小结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课上的四十分钟是宝贵的,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40分钟充实自己,好好学习。其实课间十分钟也同样的宝贵,因为只有休息好才能投入到下一节课的学习当中,马上我们就迎来真正的课间十分钟了,让我们跟着音乐,走出教室,去享受属于你们的课间十分钟。

哦十分钟音乐 篇2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善于把握学生的兴奋点, 不但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还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把握好兴奋与抑制的规律, 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质量。

一、抑制或减弱学生课间休息所形成的兴奋中心

课始, 学生常常还沉浸在课间活动或上一节课的情境中。因此要抑制或减弱学生课间休息所形成的兴奋中心, 快速地将学生的兴奋点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笔者通常采取的方法是游戏法。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是儿童体验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之一, 尤其是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 游戏更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音乐教学中的游戏不应是简陋、粗浅的“儿戏”, 而应有较深的含义、明确的目的和丰富的内涵。

1. 热爱音乐的开始

热爱音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 音乐教育的任务归根结底是要发扬这一天性的作用, 将原已点燃的热爱音乐的火苗, 发展为熊熊的烈火。学生在音乐游戏中兴奋、愉快地体验, 将是真正热爱音乐的开始。

2. 感受音乐的开始

音乐是一种感人至深的艺术, 单凭理性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 唯有通过切身感受, 音乐才能内化为己有。学生在音乐游戏中, 不仅通过口、手、耳的感受, 更是通过自己受, 这样有助于潜移默化地提升一个人的乐感和音乐趣味, 并促进其对音乐的喜爱。二是主动地、有选择、有鉴别、有判断能力地听音乐, 这种听音乐的能力, 只有通过长年累月地倾听好的音乐, 才可能培养得起来。音乐游戏正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地、有选择、有鉴别、有判断能力地听音乐。

二、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在课堂教学中, 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人入胜。

例如,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小事情》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师:同学们好! (多媒体出现小水滴形象) 你们喜欢这可爱的小水滴朋友吗?为什么?

……

师:可爱的小水滴具有神奇的“变身术”, 不信我们就一起看看吧! (播放三组画面:淙淙的小溪、平静的湖面、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真神奇呀!它是怎么变的呢?还是让小水滴来告诉我们吧。 (播放歌曲《小事情》)

导入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它是教学教育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明显标志, 教学过程中, 各环节构成是通过导入这一环节联系的。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 我以“小水滴”的形象, 又设计了两个导入方式。

(1) 听录音伴奏, 想象“小水滴”滴落的样子, 用自己喜欢的肢体动作来模仿, 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学生可能会做出手肩肩、手腿腿、手指指等不同的动作。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动作归纳出音乐节拍的规律:强—弱—弱。

(2) 在完整学唱歌曲之后, 组织学生们讨论:从歌曲“小水滴汇聚成大海洋”中, 你明白什么道理? (积少成多)

想一想可以用怎样的演唱方式来表现这种场景?请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 按照四个乐句的顺序依次加入, 在逐渐加强的音乐中, 感受“小水滴汇聚成大海洋”的意境。

三、抓好临近下课的几分钟

临近下课的几分钟, 教学目标已经基本达成, 这是学生一节课中极易疲劳的时段。抓好临近下课的几分钟, 设计一个新的兴奋点, 可以起到“峰回路转”“眼前一亮”“回味无穷”的功效。在教学《小事情》一课的最后十分钟, 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首歌让我们懂得许多生活中的道理, 音乐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又处处充满着音乐。

我们再来看看这三组画面:淙淙的小溪、平静的湖面、波涛汹涌的大海。你们曾在电视、广播或CD中, 听到过与这三组画面感觉相似的艺术作品吗? (师生交流讨论)

同学们, 今天的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最后, 让我们在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乐片段《沃尔塔瓦河》中, 尽情地感受水的魅力。

哦!临下课还有5分钟 篇3

忽然,一张纸条传递到了同学们手中,使大家精神一振,再看看班级墙上的时钟,嘴角不禁扬起一丝笑意。

“哦!临下课还有10分钟!”

同学们兴高采烈,一时间小动作遍布全班,拿篮球的、拿手机的人不在少数,甚至有人的一只脚已伸得长长,只等老师一声令下,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出教室。

老师把一切尽收眼底,可她并没有动怒,只是在嘴角边泛起了一丝古怪的微笑。接下来,她让我们见识了真正的侃侃而谈,讲完了课堂内容,还顺便给我们当起了“百度”。“温州人很讲究吃‘分岁酒’,吃分岁酒非常讲究吉祥。过去酒席上会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盘,叫‘十全’。其中除鸡、猪肉外,要有花生(结子)、柑橘(大吉)、鲤鱼(跳龙门)、豆腐(家门清洁)等,而且每碗必须要有一块切成薄片的圆形红萝卜头盖在顶端,以示讨彩。吃过分岁酒,大家自娱自乐,往往彻夜不眠,俗称‘守岁’,也叫‘望年夜’……”这下老师的文学水平充分地体现了出来,那话语正如决堤的黄河一样奔涌而出,用出口成章来形容也毫不为过了。

“什么情况?”我呆住了,心中思索着,“老师今天也太无聊了吧!还给我们当‘百度’。不过这么多知识是从哪里找来的?”

就在我的脑海中冒出无数问号时,同学们对这些课外知识十分感兴趣,一只只手像参天大树一样高高举起,什么篮球、手机,在同学心中早已成了浮云!甚至有几个胆大的还和老师拉起了家常,“叶老师,在你老家,人们是怎么过年的?”“你们在过年时会吃什么?”“叶老师,春运到底是什么样的?”……

“不急不急,我们一个个来讲!”老师不紧不慢地说,然后又一次侃起了大山,把春节各地区的习俗都说给同学们听,“浏阳鞭炮是湖南的特产之一,所以湖南过年时都是满城响声震耳,硝烟弥漫。鞭炮在不同的时间燃放,有着不同的含义。除夕这天晚上,就要放两次鞭炮:一次是在吃团圆饭时放,意思是告诉人们吃团圆饭了;再一次是在新年钟声敲响时放,意为辞旧迎新。初一早上开门时放鞭炮,表示迎来一个崭新、美好的年头。”听得大家一愣一愣的。正当大家兴致高涨时,老师话锋一转,又讲起了春运,讲起了“一票难求”的故事。

就在大家意犹未尽之时,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不仅同学们听见了广播的“咝咝”声,连老师也听见了,这可是临下课铃响起还有5分钟的征兆呀!

我一听,暗叫不好,今天老师可别出现一个“请听下回分解”便草草下课呀,这太没劲了!于是,我给“篮球之王”林城东使了个眼色,只见他轻轻一跳,几乎是以慢动作的方式转了180度,又展现了三步上篮的绝招,最后他高高跃起,关掉了离地两米的广播开关。于是下课铃的“前奏”没有如约响起。

可是,老师还是果断下课了,在同学们一片“临下课还有5分钟啊!”的叹息声中离开了教室。

“嘀,嘀,嘀……”手表上的指针依然不紧不慢地走着。而这最后的五分钟,在同学眼中出奇的漫长!

哦十分钟音乐 篇4

一、教材分析:

歌曲《哦,十分钟》是一首2/4拍,D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第一段节奏紧凑,曲调反复出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第二段音调转为舒展,第一句与第二句运用旋律的模仿手法,四度、三度的跳进。“哦,十分钟”唱出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由衷欢迎。

二、教学目标:、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学习通过音乐(演唱歌曲)的方式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

2、在简单的模仿与创造中,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在音乐活动中与他人友好相处,交流合作。

3、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通过休息能更加有精神的投入学习。

三、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用歌声表现出快乐的情绪。

四、教学难点:

带休止的切分节奏的演唱,及个别音的音高。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课堂乐器

六、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课间十分钟》

2、师生问好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请同学们把身体坐端正!谁能告诉老师平时在学校里,除了上课,你们都做哪些游戏或者是有意义的活动?(生说,你真勇敢,你们的游戏真好玩等等)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图片,(播),告诉老师他们都在课间十分钟里做些什么?

3、师:是呀!看到那么多好玩又有趣的游戏,同学们喜欢吗?老师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这样的游戏,快乐的课间十分钟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人们把这宝贵的十分钟编写成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哦,十分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0页,板书课题。

二、【寓教于乐】

师:同学们,当你们听到课间十分钟的铃声响起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开心,激动······

师:恩,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个题目。(播放)

生:哦,十分钟!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大家仔细听一遍,然后告诉老师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情绪?

师:谁来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情绪(欢快、活泼)

师:欢快的,高兴的,是呀!歌曲带给我们高兴欢乐的心情。这首歌曲是不是真的能让大家感觉非常快乐轻松?谁能有感情的读一下歌词?(生读歌词)

师:他读得真好,让我们感受到了对十分钟的向往,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读歌词,想想老师与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有什么不同?(师按节奏读歌词)。

师:你们能模仿老师读一读吗?(齐读,你们模仿得真棒)

(一)唱谱

1、师:这么好听的歌曲,老师忍不住也想唱一唱,你们想不想听?(想),不过老师有一个小要求,听完之后告诉老师歌曲由几个乐段组成?(师唱生拍手伴奏)

生:歌曲分为两个乐段。

第一乐段:情绪活泼,第二乐段:优美、抒情。

意图: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园FFkj.Net]的音乐听辨及感受能力

2.(播放)我们先来学习歌曲的第一乐段,你们能不能试着用“啦”来模唱歌曲呢?(老师弹一句,同学们唱一句)

3、刚才同学们唱得真好,你们能不能加入歌词唱一唱呀?好我们试一试。

4、歌曲中有哪几句曲谱是相同的?谁来告诉老师?(你真会观察)看谱子提示学生歌曲(播放)

5534|50|这个小短句在歌曲中出现了四次,但有一次5534|5—|是长音“5”(演唱时注意区别这两个地方)

5、请同学们带着高兴欢快的心情,完整地演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6、能不能试着唱一下第二段歌词?(你们学得真快)

7、(播放),学习歌曲的第二乐段。

师:你们能唱一唱吗?

师:那请同学们也来一起感受一下这样快乐的感觉,来跟着琴用“啦”试唱一下歌曲的旋律!(注意速度放慢)

8、再加歌词

9、师:大家在演唱过程中,有没有觉得哪里特别难唱?

生:有!043这里!(播放)

师:恩,像这样的节奏类型我们叫它带休止符的切分节奏!

师:我们一起用手来打一下切分的节奏!仔细看,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来演唱这一句的!请同学们一起来试试!

生:(学习,演唱)

0、师:很好,接下来我们来看后面,有个特殊的符号,有同学认识吗?

生:反复记号!

师:恩,没错,反复跳跃记号

大家看,(出示完整歌谱)我们试着把前面的第一段歌词唱进1号房子,通过反复,把第二段歌词唱进2号房子。

1、能不能唱一下第二段,这一段与第一段有什么区别?(带休止符的切分节奏一样,音高和时值不一样)

2、对比听唱(播放)

(二)完整演唱歌曲!、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应该怎样演唱这两乐段的歌曲呢?(第一乐段轻快,活泼;第二乐段舒缓,连贯。)

2、师:好,那我们试着把这2乐段不同的情绪唱出来吧!

3、体会着歌曲的情绪,把两段歌词连起来演唱一遍好吗?

三、【拓展延伸】、歌曲接龙的小游戏(男女生接龙,第二乐段合)

2、加上拍手及其他动作演唱一遍

3、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老师小时候学过的歌曲,《哦,十分钟》。(播放)

4、请同学们看看我们四小丰富多彩的课间十分钟吧!(播放)

四、【完美结课】

师:“同学们,你们需要课间十分钟吗?为什么?”

生:需要!(因为上课太紧张了。)

教师小结:在课间十分钟,我们可以轻轻地唱歌,和同学们谈谈开心的事情,还可以玩玩游戏,这些能使你得到放松。当然,一些过于兴奋的活动会使你的身体和精神更加疲惫,反而不利于学习。老师相信只要大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合理利用十分钟,大家就一定能够拥有快乐十分钟!

师:同学们,现在属于你们真正的快乐的十分钟到了,让欢快的旋律伴着你们的歌声去享受你们愉快的十分钟吧!

哦,十分钟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听旋律排列歌谱,运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2、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用打击乐器伴奏,进行歌表演。

3、学生用歌声、打击乐器和歌表演表现课间的快乐。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哦,十分钟

师:同学们,看到这几个字,你们想到了什么?大家在这个课间十分钟内会玩些什么活动呢?请你来做做动作。

2、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同学课间十分钟内在玩些什么活动呢?

3、师:看了这么多活动的场面,大家觉得他们的课间活动怎样?

(三)歌曲教学

师:上课的40分钟非常地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下课的10分钟也很重要,因为有了适当的休息,适当的放松,下节课的听课效果才会更好。欢乐的十分钟,热闹的十分钟,作曲家为同学们写了一首歌,唱的就是这课间的十分钟。

1、(播放《哦,十分钟》音乐)师:这首歌的情绪怎样?

2、师:学习这首歌之前,让我们先来熟悉一下歌词。(1、注意反复记号。

2、注意按节奏 念歌词)

3、师:看着歌词再来听一听。

4、师: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忍不住唱出声音来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唱看吧。

5、你有没有觉得哪里比较难唱。

6、师示范唱,学生提出难点。前八后十六节奏以及两句的音高。

7、现在让我们再连起来唱一唱第一段,看看这几个难点解决了没有。

8、你能不能把你快乐的情绪用歌声来传达给老师呢?

(四)为歌曲伴奏

哦,十分钟教学反思 篇6

歌曲《哦,十分钟》是第七册第四课《快乐的课间》的教学内容,哦,十分钟教学反思。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的主旨就是让学生在动中感受歌曲、学习歌曲、表现歌曲;所以在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方法:

1.情境设置法:我通过提问:“体育课你最喜欢什么活动或者游戏?”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很快就能回答,教学反思《哦,十分钟教学反思》。学生会自然而然联想到自己课间十分钟活动的情景,从而很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亲身感受法:通过学生听音乐活动,跟着音乐活动,拍手,搓腰,拍肩等活动。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课间活动的快乐与乐趣。

《哦,香雪》人物形象的深入把握 篇7

您是否经常看到这样的语文课?教师一直在重复学生已经懂得了的信息、重复课文的表面信息, 而学生真正需要解决的疑惑却被放过去了。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还有欠缺, 另一方面是由于对学情的把握不准。而对学情把握不准的原因在于教师一直缺少全面了解把握学情的途径。双课堂可以为教师提供找到教学起点的平台。

事实上, 通过网络课堂的学习讨论, 学生可以在实体课堂开始之前就展开学习, 通过生生互动, 解决一些表层或浅显的问题, 亦即实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而网络平台的使用, 为这种学习提供了工具保证。

《哦, 香雪》选自北师大二附中国家课程校本化教材, 是一篇极富诗情画意的小说, 写出了八十年代初贫困山区的年轻人对现代生活的向往。作为北师大二附中高二文科实验班的学生, 对这篇小说基本能够初步理解其主题, 也可以感受到小说人物的美好心灵和她们对知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甚至可以从农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碰撞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从学生在网上的提问讨论和写的初读感受来看, 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到“教参”所分析的层次, 可以说, 对一些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 这是一篇“浅文”。

“浅文”如何深教, 如何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智慧增长, 是执教者在这一课面临的问题。因此, 在前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展开提问讨论并写初读感受, 教师在鼓励生生互动、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上, 认真分析学生展现的初步阅读成果, 可以发现学生认知的初始状态, 找到教学的起点。

课前教师在网络平台上主要布置两项任务:

1.写五百字左右的初读感受;

2.同学提问并讨论, 每人不少于三次。

在前期的讨论中, 问题聚焦于一个, 即“如何理解香雪对铅笔盒向往”?这个问题可以细化为几个问题:

①香雪为什么不去追求一本书, 而是铅笔盒?

②同样都是追求美好生活, 香雪和台儿沟姑娘、公社同学有什么区别?

③铅笔盒对香雪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她的性格来看, 她并不太追求物质享受;如果说意味着得到平等的尊重, 那以物质来换取是否是种“虚荣”?

这类问题的实质是对香雪内心世界与形象意义的把握。

值得一提的是, 我的学生在《初读感受》中对小说主题有着比较深入的论述。她们自主查阅了百度百科中铁凝的创作谈, 并作出了自己的阐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原文摘录如下:

铁凝:“我还是怀着一点希望, 希望读者从这个平凡的故事里, 不仅看到古老山村的姑娘们质朴、纯真的美好心灵, 还能看到她们对新生活强烈、真挚的向往和追求, 以及为了这种追求, 不顾一切所付出的代价。还有别的什么?能感觉到生活本身那叫人心酸的严峻吗?能唤起我们年轻一代改变生活、改变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吗?也许这是我的奢望。” (《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

……

正因为小说营造出的这份美好的纯粹和脆弱, 很多时候我会在心里默默的想:“幸好!”幸好贫穷没有影响到台儿庄的纯朴和简单, 幸好外面的世界没有给姑娘们带来过分的虚荣和隔阂, 幸好面对香雪纯洁的面孔时乘客“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 在她面前, 在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如果火车上的人变成了一群欺负单纯的孩子的城市人, 如果香雪知道了这一切呢?我没敢往下想下去。

这份美好的易失去, 或者说某种程度上“有点假”, 也许就是铁凝女士自己所说的“生活本身那叫人心酸的严峻”吧?

当然生活令人心酸之处不止于此, 这个美好的故事其中是隐藏着一些被淡化掉的不美好的。我所思考的一个问题是, 香雪对于读书的执着是不是完全来自对知识的渴望呢?我觉得一定会有, 但在文章中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这一点。不过香雪这样看她换回的铅笔盒:“谁用上它, 就能一切顺心如意, 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 就能要什么有什么, 就再也不会叫人瞧不起。”倒让我觉得她的逻辑也许很简单:读书, 上外面读大学, 不被人瞧不起。这在某种程度上和她对铅笔盒的追求是吻合的。 (张懿晴)

从这位同学的感受我们可以读出, 她结合铁凝的论述对小说主题和社会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汇总学生的提问讨论与初读感受, 我们可以分析出学生对小说的认知状态。

他们能感受到小说传递的美好人情, 感受到香雪等人对知识和美好生活向往, 甚至能够感受到香雪与其他台儿沟姑娘不同的精神世界。这些感受一方面基于他们的初读, 另一方面更基于他们日常的阅读积累。但深入文本, 理解香雪的个性, 理解本小说叙述方式的独特性, 还有一段路程要走。

之所以还有一段路程要走, 是因为教师在实体课堂做了一个“分别用一百字和五百字概括情节”的训练, 与学生在网络课堂的呈现相对照, 可以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文本, 并不能用精准的语言将情节概括。

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概括能力有待提升, 另一方面, 他们对小说人物个性与行为的实质、对小说主题的实质没有真切把握。

比如以下两段学生的概括。

一百字:

话少胆子小又好学的香雪希望能在每天停留在台儿沟一分钟的火车上换取一个现代铅笔盒, 防止校园女生嘲笑。当她终于有一天找到铅笔盒, 她被火车带到了远方的村子, 在铅笔盒的鼓舞下, 香雪克服恐惧遐想未来, 走回家。

不到一百字的概括体现出学生的认知误区。香雪为什么想换铅笔盒, 难道只是防止别人嘲笑吗?别人嘲笑她, 她可以用别的办法, 为什么一定要用铅笔盒?这说明这位同学并不清楚香雪真正的追求是什么。

五百字:

火车通到台儿沟后, 村中女孩们好奇围观并开始与车上人做交易, 换回城市日用品和她们喜爱的装饰品, 更有凤娇对乘务员产生朦胧的情愫。

香雪是村中唯一的中学生。她纯真善良却常因家乡贫穷而被嘲笑, 在自尊心的驱使下, 她对代表城市的铅笔盒产生无限向往。

一次她在车上看见铅笔盒, 立刻上车交换却因耽误下车而被带到30里之外。在自尊心和成就感的支持下, 她步行回到村子。这次旅行中, 她得知乘务员已有爱人, 在为凤娇委屈的同时开始思考城市与台儿沟的关系, 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 审视自己的成长经历。在村口香雪受到朋友们的迎接与喝彩, 在友情和成就感的作用下, 香雪摆脱自卑, 获得成长。

如果不读原文只读这段概括, 我们会以为这是一篇农村青年追求命运改变的励志小说。香雪是否因为“自尊心的驱使”“对代表城市的铅笔盒产生无限向往”, 是否是因为“得知乘务员已有爱人, 在为凤娇委屈的同时开始思考城市与台儿沟的关系, 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 审视自己的成长经历”, 是否“在村口香雪受到朋友们的迎接与喝彩, 在友情和成就感的作用下, 香雪摆脱自卑, 获得成长”, 以上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

这位同学的概括, 表面看是用词不准, 实际上是她对香雪一系列行为的定性不准, 当然这是她对香雪内心世界的真实理解。她的定性是基于自己的认知体验, 站在一个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城市学生的视角, 所用的语言都是城市学生的话语。她们并没有真正理解铁凝的创作意图, 也没有真正理解香雪的内心世界。这种认知状态的直接表现就是大家不理解香雪对铅笔盒的渴望真正原因。

综合以上对学生原始认知材料的分析, 我找到了本课教学的起点:学生情节概括失当, 表面看是概括能力问题, 实际上对小说主题与人物形象的认识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主题、真正走入人物内心世界, 他们对小说情节的概括仍会产生偏差。

因此, 本课的实体课堂教学目标就定位为“使学生理解香雪人生追求的独特性”, 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理解香雪对铅笔盒向往”。

课中也就是实体课堂上, 教学分成三部分。

教师首先点评了学生概括情节的误区, 然后指出要想准确概括, 必须对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正确理解, 对小说主题有精准把握, 特别是把握本篇小说人物形象的独特性。

接着请初读感受写得较好的同学与大家分享他们的认识, 意在通过生生互动, 进一步了解情节、相互启发。

实体课堂第三阶段, 也就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就是集中探讨“如何理解香雪对铅笔盒向往”这一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很容易注意到, 香雪与其他姑娘们关注的东西不一样, 她更关注外面的世界, 更具有求知的愿望。她非常单纯, 没有注意到同学们问吃几顿饭的用意。因为在她看来, 一天吃两顿饭是非常正常的, 别人吃三顿她一点也不羡慕。只有当同学们问到铅笔盒时, 她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与别人是多么不同。

香雪的铅笔盒和别的人不同。它没有吸铁石, 也就是说它不是现代工业的产物, 而是农人的手工产物。在80年代初期, 城里人还以工业产品为荣的时候, 这个手工的产品是不被人看好的。书虽然也是现代文明或知识的象征, 但不能成为工业时代的象征, 所以作者没有让香雪对一部书情有独钟。

为什么关注铅笔盒?一般人会认为这是现代文明的象征物。香雪那个时代的现代文明是由铅笔盒所代表的工业文明。只要能拥有这种铅笔盒, 她就能理直气壮地生活在同一种文明里, 失去的自尊就能找回, 再也不会被人看不起。所以得到新型铅笔盒, 首先是香雪的个人需要, 是获得尊严、实现自我的需要。

但同样是工业文明的象征, 铅笔盒与其他工业文明象征物又有不同, 就在于它是知识的象征。有了它, 就可以使山里人眼界更开阔, 可以真正改变山里的面貌, 让外人对山里人能够平等尊重。

小说的描写有如下描写:“其实, 她们早知道桌角那只小木盒就是香雪的铅笔盒, 但她们还是作出吃惊的样子。每到这时, 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这是一只可以自动合上的铅笔盒, 很久以后, 香雪才知道它所以能自动合上, 是因为铅笔盒里包藏着一块不大不小的吸铁石。”香雪是“很久才知道”那个“哒哒声”来自吸铁石, 这是非常奇特的现象, 是她的认知中根本不可能知道的现象———这种象征物的作用是一本书起不到的。

她一直在丰富自己的认知, 希望有朝一日, 能够让自己的认知与外人的认知一致。她意识到了贫穷是不光彩的, 但这个不光彩是因为别人瞧不起她, 更不是贫穷本身的错误。她意识到因为贫穷, 她与外面的人的话语体系、认知背景有多么不一样。所以她特别希望能够与外人有一样的认知。因此, 她最关心的是外面都有什么?用什么方式能够改变自己?———那就是求知。

所以, 凡是与求知相关的事情, 她都关注, 甚至可以不惜代价。这是她与村里姑娘最大的不同。其他姑娘关注的现代事物多为物质享受用品, 而她则关注的是可以提升精神境界的事物。

当然, 从理性上说, 香雪其实不必非要这个铅笔盒, 她完全可以更好地学习, 今后改变家乡的面貌。但如果是这样“理性”, 这个小说就不存在了, 就是这样一个学习的标志物, 让香雪那样痴迷———以她的认识背景、年龄特点、心理特点, 她还只能认识到铅笔盒的标志作用, 或许这样显得很“傻”, 但这样“傻”反而使香雪的个性更鲜明。

当学生理解了香雪对自动铅笔盒的向往, 并不简单是对富裕生活的向往, 而是对知识的渴望时, 他们就会理解香雪这个形象的独特性。

香雪的主导追求就是掌握知识, 争取与城里人、公社同学有一样的认知背景。因为只有这样, 她才可以真正获得外人的尊重, 今后, 让台儿沟的人也获得外界的尊重。

因此, 她急切地想知道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 她冲动地跳上火车去换铅笔盒, 她有勇气一个人走黑暗的山路, 只为了有这样的一天:“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 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 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 也许三分、四分, 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 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 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以上是教学中期, 也就是实体课堂的主要内容。

在实体课堂教学结束后, 学生对香雪的个性特点有了深入了解, 他们也就能够分别用一百字和五百字准确地概括小说的情节了。

课后教学内容是根据实体课堂的学习, 重新用一百字以内和五百字以内概括小说情节。

学生得出的结论如下。

一百字:

一列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 这一分钟带给当地姑娘们无限快乐。后来, 她们利用这一分钟与乘客和气地做买卖, 某次香雪因太渴望一个铅笔盒而误了下车时间, 最终她用一篮鸡蛋换回铅笔盒, 沿铁轨走回去, 内心感到满足与骄傲。 (冯烨丹)

五百字:

台儿沟隐匿在大山深处, 几乎与世隔绝。铁路铺到了这里, 火车开到了这里, 并在此停留一分钟。为了每天的这一分钟, 台儿沟的姑娘们都认真地梳洗打扮, 好奇地观望着火车, 从乘客和乘务员那里探索着外面的生活。火车开走, 她们也不忘调侃凤娇与“北京话”。这一分钟包含着台儿沟姑娘的五限喜怒哀乐。后来, 她们开始利用这一分钟和和气气地和车上的乘客做买卖, 换回自己需要或想要的东西。她们单纯善良、对人充满信任, 买卖进行得十分顺利。某日香雪看到了一个自动铅笔盒, 她想起了在县城中学里同学对她的嘲笑, 她渴望那个铅笔盒。终于, 一次, 她登上了火车, 火车却载着她开动了, 她用一篮鸡蛋换回铅笔盒, 从三十里外下车, 在夜色中沿着铁轨向台儿沟走去。路上, 她害怕、担心回家后父母的反应, 但最后又感到满足、骄傲。最后, 她与姑娘们欢呼着汇合。 (冯烨丹)

【案例亮点】

亮点1:合作探究充分

本课是双课堂应用的典型案例, 充分发挥了网络平台的讨论功效, 实现了充分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如前所述, 在网络课堂中, 大家提问讨论, 写初读感悟, 在互相探讨中, 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 (见后附网络课堂学生讨论实录摘编)

亮点2:目标源自生成

奥苏贝尔曾经说过, 如果把我的教育理论归结为一句话, 那就是知道学生已经会了什么, 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奥苏贝尔的这句话与认识心理学常讲的最近发展区异曲同工, 只有了解学情, 将教学目标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目标不过高, 也不过低, 教学才能有效。

本课, 特别是实体课堂的教学目标并不是教师预设, 完全源自生成。课堂教学目标生成于学生在网络平台的认知表现, 课堂上讨论的所有问题都来自于学生。可以说, 本课找到双课堂教学的联结点, 真正做到教学有的放矢。而做到这一点, 网络课堂功不可没。

亮点3:细读文本妙处

前文说过, 这是一篇“浅文”。浅文如何深教?关键之一是细读, 也就是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浅显处看出妙处。这对学生不断求知的精神有极大促进作用。

学生对文本初步感知的基础是他以前的知识、体验积累。他们还缺少细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的意识和习惯, 因此往往会忽略文本描写的细微妙处。

以本文为例, 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自动铅笔盒之所以自动、容易忽略香雪为何对“自动”一事情有独钟。他们在阅读时, 容易忽略这两句话:“很久以后, 香雪才知道它所以能自动合上, 是因为铅笔盒里包藏着一块不大不小的吸铁石。”“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们对于她的再三盘问, 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 因为贫穷, 同学才敢一遍又一遍地盘问她。”香雪意识到了台儿沟的贫穷, 贫穷之不光彩在于她不能与同桌一样有相同的生活、相同的认知, 这使得她要努力去改变。这也就是本文让香雪渴望一只自动铅笔盒的原因。

亮点4:思想方法指导

文本细微之妙处的挖掘, 需要正确的思想方法。教学的最高境界, 就是使学生形成学科方法论意识。

所以, 浅文深教的第二个关键就是传授思想方法。

教师不必担心在课上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 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某个结论的得出过程 (思想方法) , 并且学会运用同样的思想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

本课在解读人物形象中,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认知背景导致认知冲突这一点理解人物形象和人物冲突。

小说中写到了山里人与外界人因为认知带来的许多“冲突”, 虽然这些“冲突”并不激烈。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冲突”, 因为他们之间的认知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更重要的是, 这个认知差异是在“一分钟”集中交汇在一起的, 时间过长, 也许这种差异会带来利益上的冲突, 那种单纯的美好会逐渐消失。

要想这种美好始终保持, 唯有如香雪那样, 开阔视野、渴望求知, 同时, 又脚踏地去改变现实, 才可以真正实现。

香雪的可贵, 就在于她有意识地去融合那些认知差异。

通过这种思想方法的指导, 可以使学生触类旁通, 今后在分析其他小说时能够迁移。

亮点5:认知误区探源

在教学中, 教师发现了学生在概括上的误区。但没有仅仅归结为学生概括能力不行, 而是进一步探究了产生概括误区的原因:对于文中人物行为的定性不准, 即对人物行为的独特性理解不透。

通过引导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的独特性, 学生对人物有了正确的定性之后, 对本篇小说情节的概括就会准确了。

附:实录摘编 学生网上讨论实录摘编一

主题帖:阅读《哦, 香雪》, 每个人至少提一个问题, 并至少参与三次讨论。

★问题1:小说结尾, 为什么说“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 什么是值得感动的? (由胡昕宇发表于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15:28)

回复:那些姑娘们的呐喊包含着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这种渴望突破了台儿沟与首都之间的界限, 这种渴望让她们战胜了自己所在地方的偏远贫穷, 这种渴望战胜了身份和地位的差距, 但是他们不加掩饰、无所顾忌的声音中又包含着她们的自尊, 所以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 (由刘颖发表于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16:04)

★问题2:香雪到西山口下车的时候“北京话”劝她在西山口爱人的亲戚家住一夜, 她替凤娇感到委屈是因为“北京话”已经有爱人了吗?她会替台儿沟感到委屈是为什么? (由林蔚然发表于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15:34)

回复1:我觉得是因为香雪目睹着凤娇对“北京话”倾注真挚的感情, 却没想到他已经结婚, 这份“委屈”有种类似于感叹命运弄人的无奈。至于替台儿沟委屈, 则可能是因为, 在香雪心中, 凤娇与“北京话”的关系可以类比台儿沟和大城市的关系吧。台儿沟的人们对大城市有着热切的盼望, 却也害怕大城市不接纳他们。 (由胡昕宇发表于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16:21)

回复2:我认为, 香雪替凤娇委屈是因为她喜欢的北京话已经有了爱人, 替台儿沟感到委屈是因为她们已经对火车、对北京话、对外面的世界付出了许多热情, 但是突然发现外面的世界自有一套运行的法则, 即使她们再向往、再执着追求, 似乎也是被抛弃在后面的, 得不到回馈。 (由周雯依发表于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16:22)

回复3:是因为香雪意识到, 可能“北京话”从来就没有注意到过凤娇的情愫, 就像火车上的人从来就没有注意过台儿沟一样。 (由管荫尘发表于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16:22)

学生网上讨论实录摘编二

主题帖:阅读《哦, 香雪》, 每个人至少提一个问题, 并至少参与三次讨论。

★问题:第四段中, 在谈及火车为何停靠在台儿沟时, 作者用了三个“也许”, 领起三个假设。这三个假设分别反映了什么?是否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由刘子正发表于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15:50)

回复1:第一个也许与后面那个戴着九个金圈的女人相呼应, 我们暂且把它看做成一个讽刺或者暗喻。第二个也许与凤娇和男乘务员相呼应, 这是恰恰与后面的情况相反, 也可以说是一种突出表现。第三个也许是包含着整个文章的主题, 关于台儿沟这样落后的地方和它的人们在更加先进的外面世界面前的可悲, 也是整个文章的大概内容。这三个假设可以说是后文的几个支线像呼应, 最重要的是表达文章之中的矛盾点和问题。也就是突出两者之间的差距, 以及不可逾越的距离。 (由刘颖发表于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15:59)

回复2:几个也许我认为表示的是对停靠原因的推测, 如果几个也许有什么共同点的话大概就是都特别的荒唐, 不能作为列车停靠的理由, 更说明这个村庄的贫瘠落后, 毫无吸引力。 (由林蔚然发表于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16:03)

回复3:三个假设其实不应该拆开了去看, 它们算是一些猜测遐想, 没有事实根据或者合理性, 不过是为了强调在台儿沟建设站台纯属一种偶然或者巧合, 同时重申台儿沟偏僻落后以至于似乎没有什么建设站台的原由。 (由杨慕华发表于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21:03)

【教学反思】

长期以来, 各科教学都有重学科本位, 轻学生主体的问题。教师关注的往往是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追求讲出知识的魅力。

这自然无可厚非, 它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保证之一。

但由于忽略学生的认知过程, 也就是没有做到“吃透学生”, 课堂上的深度对话往往不能形成, 教师往往陷入自说自话中。

而课改以来, 一些专家的改变往往只重形式, 只看重学生外在的课堂表现, 而没有深入思考学生的认知过程。

同时, 对于学生产生认知失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也缺少探讨。

如此, 哪怕这堂课想要传授的知识体系多么系统和完整, 有效教学也无从实现。

本课则在双课堂条件下试图分析学生的认知状态, 并且力求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实施教学。虽不能说完全成功, 但这种努力是非常有价值的。

上一篇:大学部门月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幼儿简单成语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