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十分钟》教学设计

2024-06-22

《课件十分钟》教学设计(共15篇)

《课件十分钟》教学设计 篇1

《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在课间活动中要按顺序、守规则。

2.能用正反事例说明课间活动要守秩序,安全第一。3.懂得课间活动要守秩序,大家才能愉快又安全。教学重点:

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教学难点:

积极开展有益的活动,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活动准备:

1.歌曲《哦,课间十分钟》、下课铃声录音。

2.学生制作写有“上厕所”“喝水”“做游戏”“先拿出下节课的书”等内容的卡片。

3.学生把桌椅摆开,空出一块场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下课铃声的音乐)1.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2.下课铃声告诉我们什么?课间十分钟到了。3.板书课题。

二、快乐游戏(玩个课间小游戏)

1.提问:同学们,你们课间最喜欢干什么呀?你们经常玩哪些游戏呢?(跳绳、踢毽子、玩球等)

2.谈话: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游戏,一起玩的时候怎样才会玩得很开心呢?(少数服从多数;先玩一种游戏,再玩另一种游戏,相互兼顾;遵守游戏规则……)

3.小组活动:下面每一组(或者和喜欢的小伙伴)选择一个喜欢的游戏,小组商量这个游戏该遵守哪些游戏规则?

4.学生玩游戏,老师留心观察游戏中学生遵守游戏规则的状况。

(播放音频:哦!十分钟])

5.活动反馈:同学们玩得高兴吗?老师来采访几个同学。

(1)采访遵守规则的小组:老师发现你们刚才玩得特别高兴,说说你们为什么能玩得这样快乐?

(2)采访玩得不高兴或者发生矛盾的同学或小组:老师看到你开始挺高兴,后来怎么不和他们玩了呢?还有什么原因玩得不快乐呢?

(3)游戏时,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样解决?

6.提问:你们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吗?我们一起想想怎么解决呢?

学生自主地根据自己游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看怎样才能快乐又安全地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7.总结:我们在玩游戏时不能光顾着自己,要和小伙伴和睦相处,还要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三、讨论交流(课间还要做什么)

课间十分钟,我们要做很多事情,那么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呢?为什么?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或平时的做法选择相应的写有“上厕所”“喝水”“做游戏”“先拿出下节课的书”等内容的卡片。

2.讨论:为什么在课间先做这些事而不是那件事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1)小组讨论。(2)班级交流。

3.小结要点:课间休息时间不是很长,下课后,我们首先解决上厕所、喝水等生理需求问题。

4.板书:合理安排

三、铁面判官(这样做好吗)

1.谈话:瞧,老师这儿有几张照片,照片中的同学们是这样度过课间十分钟的。

(出示图片:课间休息图)

(1)提问:你觉得哪些同学做得好,哪些同学做得不好?为什么?(2)提问:课间我们开展这些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板书:注意安全)

(引导学生了解课间十分钟是休息和准备用具的时间,要使眼睛和精神适度放松,可以到教室外休息游戏,不能拥挤打闹,不要猛跑,要注意安全,保证下节课上课时能有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2.小结:课间十分钟虽然短暂,却非常重要,它能使我们放松身心,做到劳逸结合,所以要特别珍惜。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不同的感受可以做出不同的安排。只要我们能合理安排,注意安全,就能拥有轻松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五、拓展延伸 1.学儿歌,加深印象

2.学唱歌曲《哦,课间十分钟》 板书设计:

课间十分钟 合理安排 注意安全

《课件十分钟》教学设计 篇2

一、新闻十分钟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中的应用时间

关于新闻十分钟教学法的应用时间, 在高校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中有一些实践和理论探讨, 还没有新闻十分钟教学法的应用研究。有些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专家、教授认为, 新闻教学的应用必须在上课的前几分钟, 以便于开门见山、直奔高校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主题, 这种方法固然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 高校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是有模块、有理论分层、有章节安排的, 并不是, 两节课90分钟内刚好讲完某个模块或者某一章的某一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下一次教学的前几分钟, 往往需要用一部分时间接着讲解上一次教学内容中未讲解的部分。因此, 笔者认为, 新闻十分钟教学法的应用不应该强调上课的前十分钟, 而应该尊重教学的自然规律, 该教学法的应用时间应该在一个模块或者一个章节讲解结束之后, 下一个模块或者下一章节开始讲解之前, 而且, 该教学法可以灵活运用, 应用时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在两节课90分钟内集中10分钟讲解新闻, 也就是说, 可以在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过程中集中10分钟介绍新闻, 第二种是在两节课90分钟内采用5分钟新闻加5分钟新闻的形式讲解新闻, 即在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过程中分两次应用新闻, 每次5分钟。在实践中我们发现, 5分钟新闻加5分钟新闻的教学形式比集中10分钟讲解新闻的教学形式更能够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二、新闻十分钟教学法的内容选取必须与高校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的内容紧密相关

在高校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过程中应用新闻十分钟教学法, 要求课堂理论教学中应重复新闻十分钟教学的内容, 反映教学内容、新闻十分钟教学的主旨思想, 做到教学的前后连贯性。为了使新闻十分钟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避免新闻十分钟教学法流于形式、不切实际, 进一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的教学方法, 笔者提出新闻十分钟教学法的内容选取三原则, 以供高校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同仁批评、指正。新闻十分钟教学法的内容选取必须坚持贴近近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高校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核心理论的原则, 以下分三个方面解释这三个原则:第一, 坚持贴近近期实际的原则。此原则强调新闻十分钟教学法的内容选取必须是教学时近两周或者近一月的新闻, 所谓“实际”, 就是要求新闻真实准确、来源可靠, 不是小道消息, 不是失真的错误的消息, 也不是不准确不靠谱的信息。第二, 坚持贴近生活的原则。此原则强调新闻十分钟教学法的内容选取必须贴近社会与实习生活、高校学生生活, 与现实国情相结合。第三, 坚持贴近高校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核心理论的原则。此原则强调新闻十分钟教学法的内容选取必须体现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理论, 必须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反映高校思想政治、酒店管理教学和依法治国的主旨思想, 必须与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的核心理论紧密相关, 不能泛泛而谈, 不能讲与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毫不相干的新闻。

三、新闻十分钟教学法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

新闻十分钟教学法并不仅可以在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中应用, 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高校的文秘、英语、会展策划与管理等等专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 属于教学方法的创新, 基于上述新闻十分钟教学法内容选取的三原则, 笔者认为, 该教学法的针对性和可行性能够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的目的, 能够化学生被动为主动,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而在新闻十分钟教学法中, 可以充分展现高校学生才华, 先由学生介绍、解读新闻, 再让老师结合新闻予以点评;或者先由老师提供课堂的新闻, 再由先由学生讨论、解读新闻, 最后由老师点评。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质上处于主导地位,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化学生被动为主动, 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的教学方法, 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主导的模式。

新闻十分钟教学法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 还体现为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该教学法在教学手段上灵活、机动、现代化, 它可以采用视频、微电影、广告、动画等教学手段展示新闻, 这种教学方法符合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需求, 对促进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是高校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在教学方法创新上的必然趋势与必然选择。

四、教师应用新闻十分钟教学法的要求

新闻十分钟教学法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笔者认为, 在高校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中应用该教学法, 对教师的具体要求如下:第一, 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收集、分辨能力, 能够长期收集贴近近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高校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核心理论的新闻, 能够分辨新闻的真实性、可靠性;第二, 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崇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三, 教师必须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的实践, 具备丰富的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教学经验, 能够熟练、准确、及时地将新闻融合到思想政治和酒店管理理论中;第四, 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新闻解读、点评能力, 以便在该教学法运用时充分地与学生形成教学互动;第五, 教师必须加大课前准备的工作量, 必须加大对各种新闻的浏览、整理与分类等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光科.强化高校非法律专业法制教育的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12

[2]、徐振祥.高校新闻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年第1期

让十分钟写字教学扎根课堂 篇3

一、做足课前功夫

(一)明确目标,落实教学。应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学段目标与学情,进一步细化写字教学的目标。如,第一学段写字教学目标可定为:1.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3﹒培养学生主动写字的愿望。然后紧扣目标进行10分钟的写字教学设计,落实10分钟写字教学。

(二)精选范字,系统安排。10分钟写字时间非常短暂,老师应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每课指导内容宜“精”不宜“多”。应根据本册生字表(二)的生字系统合理安排笔画、笔顺、部件、间架结构等写字知识,避免相同笔画或结构的字不断重复指导,而落掉另一些结构类型。老师应依据细化的学段写字教学目标,分析“生字表(二)”的生字,进行归类,系统安排本学期将要重点指导的内容,精心挑选每课重点指导的范字,以揭示书写规律。如二年级上册共有350个要求会写的字,但只有五个带国字框,分别是第5课的“困”,第10课的“国、图”,第31课“圆、围”。老师们就可以将国字框的指导排在第10课和第31课。

(三)及时充电,提高自身的书写、指导水平。教师书写不规范,不端正,不但不能起到示范作用,而且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教师应加强写字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自身书写水平。其次,教师应学习一定书法理论知识,其指导才不显得空洞。如,各种笔画应如何起笔、运笔、收笔,各种偏旁该如何写,共有几种间架结构,该如何安排,从书法角度看有哪些构字原理等等。有了正确的书法理论知识,才能规范有效地指导孩子写字,提高学生相关方面的素养。

二、合理安排步骤

10分钟,稍纵即逝。教师必须将教学步骤安排合理、紧凑,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保障10分钟的时效性。一般说,可以分三步走,即“一看二写三对照”。

“一看”,即观察感知。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范字,引导观察将指导的内容。第一学段,由教师具体指导。如一年级上册都为独体字,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所要指导的每个笔画的写法、字的笔顺和结字时的间架结构;第二学段,教师可先作简单指导,再借力《生字书写本》,引导学生根据生字的“书写说明”观察范字,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观察、书写的习惯;第三学段,引导学生自行阅读《生字书写本》的“书写说明”,独立观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时根据情况适当提醒。

“二写”,学生书写时。教师以多种合理的方式不断提醒学生注意规范的写字姿势,着眼于培养、巩固正确写字习惯。如,写前宜借助坐姿、握姿儿歌,游戏等动感性较强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醒规范书写姿势;写时应营造安静、轻松的书写氛围,宜用适当的手势提醒,如轻轻按按腰,扶扶头等。巡视时,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指导内容是否书写到位,给予及时评价。

“三对照”,引导学生养成写完一个字对照一个字的习惯。根据指导的内容,对照范字看看写得对不对,写得好不好,要做到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三、课后有效延伸

课后采取丰富多彩的多样化手段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巩固写字教学成果。如每周举行“作业晾晒会”,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晾晒出来,大家自由欣赏,学生评委组给予评价定级。“作业晾晒会”将纵向评价与横向评价相结合。纵向评价,即学生自身的纵向对比,相近期间自己书写情况的差异,以评出进步奖。横向评价,将书写水平分定ABCD四个等级,与全班同学对比,比出自己与他人的区别。A级同学可担当下一轮“作业晾晒会”的学生评委。同时也可充分利用学校、班级宣传栏展示各类优秀书写作品,定期举行写字比赛等,提供学生展示的平台,营造浓厚的氛围。平时的质量检测增加卷面分,写字姿势分,以此作为导向,引起教师、家长、学生的重视。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三分钟课件说课稿 篇4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第二小学的朱文静,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篇—玉文化,下面我将从授课选材、教学过程等方面作以阐述。

一、说选材

1、玉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玉文化是在玉器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化载体上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思想和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处在不断的扬弃之中。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而言,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神治社会和人治社会,现在进入了法治社会,它们是无可替代和逾越的。

中华文明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传承至今从未中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大奇迹,而作为文化载体的玉器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文明诞生、延续和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须臾不曾分离,这是奇迹中的奇迹。中国近代地质学家章鸿钊在《石雅》一书中写道:‚夫玉之为物虽微,使能即而说焉,则凡民族之所往返与文化之所传嬗,皆得于是征之。‛如今,政府和民间已经收藏了可观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玉器,制约学术研究的体制性障碍正在逐渐扫除,我们已经到了对玉文化‘’即而说焉‛的时候了。寓德于玉,以玉比德的观念把玉和德结为一体;同时,又将玉与君子结缘,物质、社会、精神三合一的独特玉意识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思想建树,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中国玉文化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许多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中国玉文化的辉煌不亚于伟大的长城和秦代兵马俑的奇迹。玉文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丝绸文化、茶文化、瓷文化和酒文化。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玉文化是绕不开的核心文化之一。

2、美术课本中各个年级教材引用了不少的玉器图片,学生看到图片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借着三分钟的机会,和同学们说说玉文化的内涵,当同学们看到图片时能知道其中蕴含的民族思想,知道其中的羙与德,这也和我们的美术教学中的鉴赏和以美育辅益德育的理念不谋而合,所以我选择了玉文化这一传统文化来分享。

二、教学内容

1、了解玉中的文化内涵,羙与德。

(以顺承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中国的先民发现石之美,找到和田玉,比德于玉)

2、理解玉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前后呼应,説明玉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3、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知道早在新石器时代玉石之路的开辟,和田玉鉴证新疆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加一个中国,新疆自古属中国的佐证,得到学生情感上的认同)教学重点:玉器中的文化内涵:羙与德。教学难点:玉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课时安排:3分钟 教学方法:讲授法、(时间较短,内容较生僻,主要使用讲授法,旨在了解)谈话法(选石之美者这个词,看看学生的理解程度,调整后面的授课语言)、观察法(观察课件图片,直观以助了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授课过程:(这部分内容可分为一美二德三总说。说美时加入了玉石之路的内容,融入愛疆稳疆的情怀,说德时加入了奥运奖牌的含义正是玉以比德。总说时穿插了大量图片说明玉文化的影响)师:玉文化博大精深,今天我们来说一说玉中蕴含的美和德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自从有了人类的踪迹,玉石就成了他们须臾不可或缺的伴侣。他们在把玉石当作工具的过程中认识了玉石之美,玉石也便成了人们美化生活的饰物和珍宝。可以说,对美的认识,也就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前呼)

《说文解字》里面对玉的定义是" 石之美者。

早在新石器时代,在寻找美石的过程中,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是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和田玉历来是中国各民族友谊的象征物,和田玉作为历史的鉴证,雄辩地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孔子说:君子比德于玉,将玉比做君子化身,温润色泽代表仁慈,坚韧质地代表正义,不露锋芒代表智慧,不折不挠代表勇敢,声音清越代表清廉。2008夏季奥运会的奖牌,就是玉以比德和奥运精神的中西合璧。(孔子说比德于玉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也可以说是最大的,孔子认为玉有十德,我选的内容是后世得到广泛认同的五德说)

正因为玉器承载了羙与德,所以我们常说黄金有价玉无价。玉器的发展史也是中国的文明史。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之一,这是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玉器,在中国人的文化中,玉是文化构成的一个重要基因。(后应)大到祭天祭地祭四方用玉綜、玉璧、玉圭等礼六器,国之重器玉玺。小到一个人身上带的玉佩玉镯等玉器,死时陪葬的玉器等(这里的图片我选的是商代妇好墓,其中出土的随葬玉器共计七百余件,除三件外都是新疆玉)。玉文化好像一根贯穿了中华五千年文明(这里的五千年指的是有史记载有史可考的五千年,其实玉器的发现史有七、八千年,为避免争议我选择说五千年)的柱子。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下面我们随着这些既美观又实用的玉杯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杯子的设计》。(书上的玉杯图片找到的有点模糊,我用了别的图片)

备课人:焉耆县二小

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 篇5

执教者:白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鼓励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写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2、引导学生养成“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独立占格”等基本的写话习惯。

3、在写话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观察、乐于表达的欲望。初步培植学生勇于个性表达的心态。教学重点:“说说课间十分钟”、“写写课间十分钟。” 教学难点:说课间十分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视频《哦,课间十分钟》。

2、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3、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题目《课间十分钟》。

4、师:同学们,“课间十分钟”对于我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了。那么,在课间十分钟里,咱们班的小朋友喜欢做什么?玩什么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校园,认识一群可爱的伙伴们,看一看你们的同伴 1 在快乐的课间十分钟里都会做些什么呢?

二、说图画

过渡:瞧,这里有一群玩得很快乐的同学!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玩什么那么开心?比一比,谁的眼睛亮,都看清楚这些同学们在做什么。

1、教师出示课间活动的课件。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看见的内容。

(1)引导学生按“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说一说画面内容。

(2)组织学生有顺序的观看图,并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练习说话。

(3)组织评价:哪些学生能具体地说清画面的内容,尤其是把课间的各种活动都说出来了。

3、小结。评比“小嘴最棒”的学生。

四、写图画

过渡: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但有双明亮的小眼睛,还有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呢!那么,老师想请同学们把刚才看到的画面用几句话写下来,不知大家有没有信心?

1、写话前,结合教学实际,引导学生回顾写话的基本要求。(出示课件:写话要求)

2、出示课件:课间活动的图。

3、学生写话,教师巡回指导,也为讲评环节准备。

五、评作文

1、指名几位学生展示他们的作文,让其他学生互相交流,并说说好在哪里。

2、教师点评,先评格式,再评内容。

3、再组织学生修改自己写的话,并认真地誊写。

4、课堂总结:评比 “小作家”,以激发学生今后的写话兴趣。

六、板书:

课间十分钟

认真看图

发挥想象 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教学设计课间十分钟 篇6

1、通过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鼓励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写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2、引导学生养成“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独立占格”等基本的写话习惯。

3、在写话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观察、乐于表达的欲望。初步培植学生勇于个性表达的心态。

教学重点:“说说课间十分钟”、“写写课间十分钟。”

教学难点:说课间十分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视频《哦,课间十分钟》。

2、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3、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题目《课间十分钟》。

4、师:同学们,“课间十分钟”对于我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了。那么,在课间十分钟里,咱们班的小朋友喜欢做什么?玩什么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校园,认识一群可爱的伙伴们,看一看你们的同伴

2在快乐的课间十分钟里都会做些什么呢?

二、说图画

过渡:瞧,这里有一群玩得很快乐的同学!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玩什么那么开心?比一比,谁的眼睛亮,都看清楚这些同学们在做什么。

1、教师出示课间活动的课件。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看见的内容。

(1)引导学生按“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说一说画面内容。

(2)组织学生有顺序的观看图,并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练习说话。

(3)组织评价:哪些学生能具体地说清画面的内容,尤其是把课间的各种活动都说出来了。

3、小结。评比“小嘴最棒”的学生。

四、写图画

过渡: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但有双明亮的小眼睛,还有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呢!那么,老师想请同学们把刚才看到的画面用几句话写下来,不知大家有没有信心?

1、写话前,结合教学实际,引导学生回顾写话的基本要求。(出示课件:写话要求)

2、出示课件:课间活动的图。

课件设计艺术 篇7

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应始终围绕教学主题, 为教学服务。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同样课件的设计和使用也是一门艺术。恰当地利用课件资源可使教学效率大幅提高。相反, 如果使用不当, 则影响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地发挥课件辅助教学的作用, 笔者认为设计课件前首先应该树立以下两个基本观点。

(一) 课件设计应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思想要求课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 要努力创设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 使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有些教师虽然使用了多媒体课件, 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 但是仍在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 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 灌输、填鸭之风依然我行我素。有些老师制作的教学课件, 其实就是课本例题, 或是教案的翻版, 只起到板书或发言稿的作用。

课件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最终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工具, 成为学生学习的帮手。

(二) 课件使用并不能取代传统教学

多媒体教学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点, 如:形象生动, 交互性强等。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 有些好的做法要保留和继承。

比如板书, 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书写, 如春蚕吐丝般, 一边讲解, 一边书写, 慢慢分析, 慢慢展示, 再加上有些老师的板书非常漂亮, 完全给人以美的享受。尽管这种方式显得费时费力, 但对于学生来说印象要非常深刻, 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相反如果没有板书, 只用鼠标点击显示解答过程, 则是另一番感觉。

再比如课堂小结, 很多老师都有临下课前试着让学生总结归纳的习惯。有的老师一节课下来, 全部用的是多媒体展示, 黑板上几乎没有写任何东西。等到总结时, 学生要么重新翻阅课本, 要么凭空回忆。我想, 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黑板上应该留有本节课的提纲。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有一个清晰的、整体的把握, 课堂小结时, 才能更好地归纳。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关于有些理科实验, 是不能用课件来代替演示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人们的各种创意, 也能模拟很多实验的效果。但是科学规律来自于真正的实验。不要图省事, 用展示一些课件来取代课堂上的实验, 这样有违探索科学的精神。

比如物理上的牛顿管实验。这个实验是通过观察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管中, 羽毛, 小金属片都是进行的自由落体运动, 也就是它们以相同的速度、相同的加速度落下。这个实验是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的微缩。它打破了人们长久以来认为轻物体落得慢, 重物体落得快这一错误的传统观念。如果只是观看课件演示而不在课堂上动手操作个实验, 这样做虽然省时省事, 形象直观, 但是没有说服力, 远远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二、精心设计、体现艺术

对课件有了正确的认识后, 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还应在上课前注意考虑什么样的课程或知识点该用课件, 设计什么样的形式表现知识内容, 以及课堂上以何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的课件。

(一) 巧妙构思——选择适宜的课件内容

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适时恰当地使用课件, 这对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突破难点, 提高课堂效率, 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1. 形象展示, 直观认识。

课件中, 展示图片, 动画等, 能让学生对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有形象、清晰的认识。

如对于《显微镜使用》的实验教学中, 由于显微镜结构复杂, 有些部分无法展示, 有的老师设计了相关课件。通过大屏幕投影, 把遮光器、光圈、载物台等结构的图示, 清晰地展示出来。学生对显微镜工作原理有了直观的理解, 对于使用方法也能较好的掌握, 这样也能更好的教会学生在以后的实验中正确使用显微镜。

对于上面提到的一些理科实验也并不是排斥课件演示, 关键看你如何来用。还是以牛顿管实验为例, 可以在课堂上用牛顿管实物演示完后, 学生形成了对实验的初步认识, 再通过课件演示, 重现实验过程。同时在操作课件时, 老师进行分析讲解。这对于学生加深认识, 理解本质, 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有些实验, 或者因为微观不易观察, 或者因为反应时间太长, 或是因为太复杂等等, 不具备在课堂上实验的条件。如物理上的卢瑟福实验, 化学中的裂解石油, 生物学中的光合作用, 地理上的大气运动等等。它们更需要借助于课件演示。正是这些演示, 让枯燥的学习生动起来, 让抽象的理论形象起来, 正是这些课件传授着人类的文明, 引导着学生探索发现着这个美妙的世界。

2. 突破难点, 反映本质。

课件演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用来描述把不可见的具体化, 把抽象的形象化。

如我校物理老师孙凤武制作了关于波尔理论电子跃迁的课件, 把抽象的量子力学的知识以动画的方式展示出来,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还有数学上的例子:

在学习立体几何一章时, 学生们们刚开始接触空间几何体, 空间想象能力还很差, 很多几何体还想象不出来。我校李怀奎老师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课件《抽象简单组合体的形象认识》。用Flash动态地演示了球, 半球, 正方体, 长方体之间的相接相切问题, 对于学生们培养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起了很好的作用。

这个课件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优点。

选题从学生实际出发, 降低了学习难度。

简洁大方, 直观形象,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动态直观所以学生便于理解切割面分割的过程, 抓住知识点本质。

交互性强老师控制每一步, 容易把握教学进度, 该快时, 只看演示, 该慢时, 一步一停, 便于讲解。

正是凭借上述优点, 该课件获得了省课件大赛第四名的好成绩。

3. 要会选择性地使用而不要限制学生想象力。

课件带来的好处虽然很多, 但是也并不是多多益善。当用则用, 用的过多, 或是依赖, 则会限制学生相像力。

听过一节语文公开课《江南的冬景》, 是我校杨方老师讲的。通过她的讲解, 让我们感受到郁达夫所描绘的江南冬景的几个场景, 如同一幅幅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迷人图画。课堂上杨老师所使用课件主要是起到扩展字词、引用诗句的作用, 却没有用任何一张的图片。课下交流时杨老师说:使用任何一个直观的现成的图片, 都只能会限制学生对雪景的想象。文中所描述的江南冬景, 是只能存在于想象中, 甚至超出你的想象。文字需要揣摩品味, 阅读需要联想想象, 这样学生才会有独特的美的感受和印象。

又好比《琵琶行》等, 这些文学类注重内心感悟的, 就不宜用过多的直观的课件。要让学生放飞想象。

(二) 精心设计——选择适宜的课件形式

接下来就需要精心设计课件了, 这是你课堂教学思路的展示。是技术问题, 更是艺术问题。关于技术方面的教程比比。笔者认为, 不管你设计的课件多复杂, 或是多简单。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 简洁明了, 重点突出。

有的老师设计的课件过于花哨, 同一界面使用了好几种字体, 五六种颜色, 还插入如不少特效。这样淹没了主题,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听过我校杨丽老师的一节化学课, 讲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在反应中电子是如何进行转移的这一知识点, 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杨老师在她使用的课件中, 幻灯片主体就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上面标注着电子转移的箭头, 并没有其他太多的东西。在讲课中她就以这个方程式为例详细的讲解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转移的条件, 转移的原因, 转移的过程。看似简单的课件, 却能让学生清晰抓住本节课的重点。

2. 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有些章节知识点非常多, 而且凌乱。受课件本身限制, 当出现下一个幻灯片或是界面时, 上面一个就消失了, 这使得学生难以对所学内容有整体的把握。看到有些老师在设计时, 首先设计一个类似目录的页面, 当讲到具体的每个分解知识点时, 新知识占据屏幕的主体, 那些目录还保留着, 只是缩小到一侧或边角位置。这样的好处是, 既能突出新知识点, 又能把握课堂整体。

3. 风格统一, 错落有致。在设计课件时应该注意不同界面保持统一。

统一布局, 不同界面采用相似的布局, 或都是左右结构或是上下结构。统一的色调搭配:不同页面的标题采用相同颜色字体, 不同页面的主体内容采用相同颜色字体。这样给人和谐的感觉, 而不是拼凑的感觉。

统一并不代表完全相同, 还应注意主体陪衬错落有致。原则是主体实陪衬虚, 主体动陪衬静, 主体明陪衬暗, 主体清晰陪衬模糊, 主体鲜艳陪衬淡化。陪衬不能喧宾夺主。

(三) 灵活引导——选择适宜的展示方式

一个好的课件设计出来以后, 还应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注意细节, 体会课件中所包含的知识。

又如我校薛静老师, 在讲解《细胞的物质交换》一节中制作了相关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描述细胞物质间的主动交换, 被动交换等过程。薛老师让学生自己观察被动交换, 主动交换在位置上的细微差别。学生感受了发现的乐趣, 教学的难点也在探索中轻松完成。

还有些课件在使用中可以先设疑让学生猜想, 然后再给出展示作对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想象力。

对于有些简单课件, 则可以现场制作。

自己在讲《算法初步》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实现算法过程的, 使用了多媒体。在这节课上, 我并没有给学生们展示设计好的课件, 而仅仅是打开了空白的basic程序设计界面。上课时一边引导学生回顾基础知识, 一边自己现场输入语句, 编制小程序, 来实现一些运算功能, 运行后让学生观察运行结果。因为所选的都是赋值、比较大小、取绝对值等简单功能的小程序, 所以每个只有短短几行, 并不花费太多时间, 而对学生却知道了算法是如何实现的, 对本节知识的印象也是深刻的。

总而言之采用灵活的展示方式, 能使课件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结束语

多媒体课件, 以其独有的魅力, 在教学的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她深刻地改变了教育形式, 也更新了教学观念。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用好课件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为学生的成长, 教育的进步, 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课件十分钟》教学设计 篇8

科目全、版本全、系统、完整是本系列课件一大优点。教师们虽然可以从网上下载课件,但是不系统,因未经专业出版单位审核,质量得不到保证。本课件内容分为“精品课件”、“精品资源”两部分:“教学课件”完整、系统、连续,教学线索明晰;“教学资源”既可下载,又可修改,随教师喜好加以运用,资源丰富。此套课件既有完整的编写体例,又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强大的编写队伍,得天独厚的出版资源。《新课程》杂志社、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联手打造,既有好的编写队伍,又有得天独厚的出版资源,相信我们的产品一定会为教育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具体科目版本如下:

《7+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1 篇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学会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在课间文明游戏,与同学友好相处,形成和谐轻松的课间氛围。

2、让学生感受到课间生活的快乐。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现在人的生活节奏比较紧凑,大多居住小区,不少孩子缺少与人交流、与群体游戏的机会,更不知道如何安全游戏等等。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来说,刚刚离开幼儿园的孩子,心理上呈现出极强的依赖性,也不会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自主意识强烈,缺乏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学会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教学难点

在课间文明游戏,与同学友好相处,形成和谐轻松的课间氛围。

教学准备

1、录象片段。

2、笑脸贴饰。

3、动物头饰。

4、音乐磁带《课间十分钟》、《小鸟,小鸟,你快乐地飞翔》。

5、学生自备课间游戏的物品。(如玩具,绘画工具,手工材料,课外书,橡皮泥,跳绳,毽子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合理安排

1、全班诵读儿歌。(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行为规范)

2、提问:刚刚听到了上课的铃声,我们相互看看,谁的课前准备做得好?

3、提问:每当结束一节课的学习,校园里又会响起铃声,这时的铃声告诉我们什么?(播放音频:下课铃声一)

(1)提问:此时的铃声告诉我们什么?(板书课题:课间十分钟)课间的时候,你们常常做些什么?(2)提问:课间十分钟,我们要做很多事情,那么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呢?为什么?

(3)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交流。(可提出不同的安排意见,但必须说清楚这样安排的理由。教师应肯定学生合理的安排方式,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板书:合理安排)

4、谈话:瞧,老师这儿有几张照片,照片中的同学们是这样度过课间十分钟的。(出示图片:课间休息)

(1)提问:你觉得哪些同学做得好,哪些同学做得不好?为什么?

(2)提问:课间我们开展这些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板书:注意安全)(引导学生了解课间十分钟是休息和准备用具的时间,要使眼睛和精神适度放松,可以到教室外休息游戏,不能拥挤打闹,不要猛跑,要注意安全,保证下节课上课时能有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5、小结:课间十分钟虽然短暂,却非常重要,它能使我们放松身心,做到劳逸结合,所以要特别珍惜。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不同的感受可以做出不同的安排。只要我们能合理安排,注意安全,就能拥有轻松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活动二:快乐游戏

1、提问:同学们,你们课间最喜欢干什么呀?你们经常玩哪些游戏呢?

2、谈话: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游戏,一起玩的时候怎样才会玩得很开心呢?(少数服从多数;先玩一种游戏,再玩另一种游戏,相互兼顾;积极参与;遵守游戏规则……)

3、小组活动:下面每一组(或者和喜欢的小伙伴)选择一个喜欢的游戏,小组商量这个游戏该遵守哪些游戏规则?商量完了以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商量的规则在操场上进行游戏活动。8分钟以后大家听指挥回教室。

4、学生玩游戏,老师留心观察游戏时学生中遵守游戏规则的状况。(播放音频:课间十分钟)

5、活动反馈:同学们玩得高兴吗?老师来采访几个同学。

(1)采访遵守规则的小组:老师发现你们刚才玩的特别高兴,说说你们为什么能玩得这样快乐?

(2)采访玩得不高兴或者发生矛盾的同学或小组:老师看到你开始挺高兴,后来怎么不和他们玩了呢?还有什么原因玩得不快乐呢?

(3)游戏时,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样解决?

6、提问:你们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吗?我们一起想想怎么解决呢?

学生自主地根据自己游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看怎样才能快乐又安全地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7、总结:我们在玩游戏时不能光顾着自己,要和小伙伴和睦相处,还要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板书:

哦十分钟教学反思 篇10

音乐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其育人功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热爱生活和具有鲜活个体的摇篮。反思《哦,十分钟》的教学,我认为整个教学过程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让他们感受、体验、想象、表现自我,从而能够挖掘学生潜力、关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验成功。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从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唱、想象和创造,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本课把感知放在重要位置。听,是感知与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实践最重要的过程,因而要从听入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熟悉音乐的旋律,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历,通过想象和模仿对歌曲进行音乐处理。最后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从唱、跳、演奏等方面来表现音乐的美。本节课不仅给很多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既是创作者又是表演者和欣赏者,而且让学生欣赏另一首歌曲名称、歌词完全相同,但旋律不同的歌曲,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语文教学中课件教学刍议 篇11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与生活同在,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新课标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理念,拓展教学空间,把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当做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多媒体课件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情境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情景引入、悬念引入、设问引入、图画引入、音乐引入和表演引入等。

如在教学《荷花》第二自然段时,用荷花的全景、近景及动听的韵律,把学生“带入”公园的荷花池边,使他们“置身”于花团锦簇的荷叶之间,然后再引导学生观看画面,在音乐的旋律中朗诵赞美荷花的话。这样,学生步入了作品的意境当中,思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似乎与作者一起在荷花池边散步赏花,有效地诱发了学生的思维。

叶圣陶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既可以帮助学生欣赏作品带来的美感,陶冶性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纠正“满堂灌”带来的弊端,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陶冶情感,培养人文精神

众所周知,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要为学生打下亮丽的精神底子,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在导入新课时,或准备朗读课文时,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录像,再配以哀乐,酝酿情感,可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情境。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进入状态,对总理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也会油然而生。此时此刻,学生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自然而然地就能入情入境了。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受到了感染,情感的陶冶也就落到了实处。

此外,美育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多媒体课件以特定的音响、画面全方位地刺激着学生的感观,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他们思维。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地运用多媒体,不能淡化了语文人文性的特点,更不能弱化学生的想象能力。否则,语文教学就会得不偿失。

三、传统的讲读功能要充分发挥

在一些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上,课件使用泛滥,甚至是达到了无课件不成课的地步。有人还断言,不使用课件,在这个时代就没有出路。结果,弄得花里胡哨的课有之,搞得不像语文课的,甚至全无“语文味”的有之,把课件仅仅当作“现代化黑板”的课也有之。这样的课堂,声、光、色俱全,教师上得卖力,学生听得晕乎,课一结束,学生脑子里却没留下任何东西。教师整节课没写下一个字,朗读声也少之又少,甚至只是放映名家的朗诵录音,教师自己一言不发等。这些都是不正常的现象,都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本意。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和思维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为目的。语文课就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而不能让语文课沦为电影课。因此,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教师遒劲或秀丽的板书,声情并茂的朗读,都可以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在头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也能充分展示出教师的魅力。教师苦练钢笔字、粉笔字甚至毛笔字,都应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常态的追求。语文课应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教师应引导学生去触摸语言、感受形象、体验情感,语文课上应该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真意浓。传统的讲读并没有过时,我们还要将其充分挖掘、发扬光大。

总之,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应根据语文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结合学生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适时、适度地让其回归它的辅助教学本位,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才是我们的正确选择。

(责编 刘宇帆)

结合教学设计制作PPT课件 篇12

制作课件的软件有很多, PPT以其便捷、实用的特点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喜爱。以往, 我们多在PPT制作技术层面来探讨课件制作的方法, 教学中PPT往往被当成了“电子黑板”来应用, 缺少针对整合点的分析和有效支撑。本文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具体介绍课件制作的流程和方法。紧紧围绕课程来谈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力图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的实施步骤。

一、把握课件制作的核心理念

课件是围绕课程来进行设计的, 是为课程服务的。因此, “课”就是课件的服务对象。我们上课要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 设计制作课件就是要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课件的多媒体特点与形式可以很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课件不同于多媒体电子作品, 多媒体电子作品往往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设计、创作, 而课件则是围绕“课”的需求来进行设计、制作, 也就是依据学科教学的具体教学设计来进行设计与制作。因此, 要制作一份成功的课件, 前提就是要牢牢把握制作课件的目的, 或者说制作课件的出发点:以“课”为出发点, 以“教学设计”为依据。这是一份课件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 是基础、是前提。以正确的方向来指引实施, 会通向成功, 而一旦方向定错了, 即便课件技术再成熟、设计再精美, 创意再精彩也无济于事, 反而会适得其反。

二、设计、制作PPT课件的流程与方法

基于对“课件”概念的理解, 制作PPT课件的流程包含以下三个步骤。

(1) 课堂教学设计。进行符合新课程理念的, 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 科学的教学设计。

(2) PPT结构设计。主要进行教学内容与结构框架的设计。

(3) 多媒体素材集成。具体的技术实现和美工修饰。下面, 我们以一节初中语文课《看云识天气》为例, 具体阐述PPT课件的设计、制作过程。

(一) 课堂教学设计

(二) PPT结构设计

在进行PPT结构设计的过程中, 实质是挖掘本课整合点的过程。本教学设计中共有五个教学步骤需要应用到信息技术手段和资源, 具体梳理如下。

1.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环节, 教师播放云的音乐短片。以精美的多媒体作品加强学生对云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习兴趣。

2.改变知识呈现形态

整体感知环节, 教师播放精美的朗读录音, 让学生在听读中感悟语言美,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提高课堂效率。

3.营造能够将知识系统化的训练环境

研讨环节,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云的形状与天气关系简表、云的光彩与天气简表, 学生填写, 使学生清楚地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学习了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4.营造能够将知识系统化的训练环境

慧眼识云环节, 教师组织了“观察”、“复述”活动,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云图, 直观形象, 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云的特征。学生看图识云, 并说明辨别的依据。

5.建立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环境与过程

大显身手环节,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云, 进行写作小训练。学生配图演说。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实现读写结合, 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 PPT课件结构设计为线性的五个板块, 分别来支持这五个教学步骤。详细的PPT课件结构设计图如图1所示。

(三) 多媒体素材集成

有了前面教学设计和整合点分析的基础, 接下来按照需求来进行素材的收集、整理, 进而进行PPT制作就可以了。关于PPT制作技术这里不做讨论。下面是案例课件的部分效果图 (如图2) 。

以上案例中依据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 基本上体现的是线性的素材组织形式, 在教学实践中, 课件还会有许多非线性的结构, 具体要根据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和需求来确定。而在技术实现层面, 使用超级链接技术就可以轻松实现。结合教学设计进行PPT制作的各要素关系图如图3所示。

教学反思每天十分钟1 篇13

新建二中老师的工作很忙很累,可是每天再忙再累,我们也要给自己留余十分钟的时间来思考当天的教学过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因此,写教学反思有助于提高我们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我结合自己这些年的教学工作,谈谈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反思一:教师应及时反思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新课程的实施,我们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一言堂”、“满堂灌”那种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而应设置问题或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达到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是否只为了赶教学进度而忽略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应给学生足够时间,让他们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在讨论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去质疑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只有通过讨论、探究才能真正地从老师的依赖中走出来,才能培养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反思二:教师应及时反思学生练习中的问题。新建二中的优良传统就是每周每科都有周练,这也是二中的 特色。我们教师要通过周练的批改及时发现学生的书写是否规范,答题是否合理及对知识点的认识误区。在批阅时,我们要做好统计及总结,统计每题学生做错的人数,总结学生的错误认识。从而在讲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大纲要求的三基: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及基本方法。

针对学生周练情况,我经常会去统计学生的选择题、填空题的解答情况。对于他们做错的问题,我会进行深刻反思,而后制定相应的策略。采用小题训练、限时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准确度观念;采用专题训练来培养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系统认识,真正做到以点到面的全面认识;采用错题训练培养学生的敏感程度,纠正他们对知识认识的偏差。通过以上的措施,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提高解题速度,准确度也大幅度提高,达到了查漏补缺,构造知识体系的目标。

反思三:教师应及时反思学生讲课中的问题。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大胆地让学生在讲台上进行上课。我认为这种模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多讨论,多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我们每一个人都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喜、怒、哀、乐,我们可以“重新做一回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做一些探索

性的活动。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是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地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学之后,我们教师应经常去问问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这是促进教学改进的必要手段。

《课件十分钟》教学设计 篇14

1、歌曲的难点没有突破

整体来说,这首歌曲节奏是比较简单的。多以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为主。只有在歌曲的结束句出现了切分节奏,而且还是以 0 X X 的形式出现。很显然这就成了这首歌曲的难点。可我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这一难点的解决并不是很上心。觉得听觉上过的.去就可以了。课后,单老师想我指出了这一点。在难点的解决上因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直到学生能准确得演唱这一节奏为止。比如对于这一个切分节奏可以采用先念,再唱;或者前面的那个空拍可以用点头或画节奏的形式来处理;再者也可以通过教师的对比演唱,让学生来听辨......

2、对于歌曲每个乐句的尾音要唱的轻这一点处理的不到位。

3、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中,沙锤的节奏难了。

对于这一点,单老师也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其实在教学中,不能过于死板,不能总是按着书本的提示去上。书本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们应该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去展开教学。我今天上课的这个班级,各方面来说还是不错的。由于歌曲本身的速度较快,所以0 X X X 这个节奏对他们来说很难操控。不妨可以把八分音符的节奏变成四分音符让学生来敲。这样既可以准确的敲打这一节奏,还能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4、在乐器人员的站位上,可以让敲打相同或相似的节奏的同学站在一起,这样操作起来会显得更容易些。

5、较少关注学生音色的问题

网络课件更新的设计策略 篇15

关键词:课件,更新,Authorware,媒体,ODBC

0 引言

21世纪教育的一个发展大趋势就是远程教育,远程教育为人们提供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的机会,网络课件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使用Authorware进行课件设计和应用已较普及。Authorware是一个具备多种交互控制方式及强劲的多媒体数据处理和集成能力的多媒体创作工具,支持流技术,能将程序分段打包发布在网上进行浏览,达到边下载边执行的效果,是网络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得力利器。

课件设计好后,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变化经常需要更新,所以课件在设计初期就要预想到这些,为今后的更新早作准备。课件的更新分程序修改和媒体元素更新两种,文中针对这两种更新的设计策略作分析探讨。

1 程序修改的策略

课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排除bug、程序功能调整等各种原因,都需要对程序作修改,所以程序的修改在所难免,但如果能注意以下几点,将提高你的修改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 撰写课件脚本

课件和一般程序不一样,有它的特殊性,这种多媒体作品和电影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在设计初期也先要设计和电影剧本一样的课件脚本,确定要哪些元素(角色),以及如何安排这些元素的出场顺序和出场方式,即课件的功能模块和流程(故事情节)等。在撰写脚本过程中,设计员和用户一定要及时、认真地沟通,直到双方认可才开始设计工作,虽然这样会花费一定的时间,但可以使设计少走歪路,减少反复。一本清楚明了的脚本将极大提高课件的设计效率和最后的设计效果,更便于今后课件的更新完善。脚本一般包括下列内容[1]:

(1)总体设计。根据用户的应用需求按功能进行逐层分解,确定各功能模块以及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流程)。总体设计一般用框图、菜单等形式描述。

(2)脚本的编写格式。编写脚本的目的是将用户的需求用适于计算机表达的文字和画面表达出来,脚本的编写格式目前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这里以顺序型格式为例供大家参考,如表1所示。

1.2 增强程序的可读性

Authorware提供多种增强程序可读性的方法,例如给每个图标起一个与其内容相关的名字,使流程线上的内容一目了然;充分利用组图标的群组作用,达到模块化设计的效果,可以减少流程线的图标数量,使程序的结构清晰明了。将它们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更好,更便于程序的修改。

1.3 撰写设计文档

在设计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及时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案,便于今后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如果有时间最好编写一份设计文档,虽然不用像国标这样详尽,但在课件脚本的基础上编写课件逐层深入的详细设计过程(包括各种素材的制作),将有助于设计员全面深入整理个人的设计思路,及时发现一些潜在问题。如果课件是团队协作设计的,设计文档将起到信息传递、沟通的桥梁作用。课件交付使用后,设计文档在后期的维护工作中就更显其作用了。

2 媒体元素更新的策略

随着技术的进步、教学要求的改变等都需要重新调整教学内容,相应课件的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元素也需要更新。

2.1 文本元素的更新

文本是课件最基本的媒体元素,根据它的文字数量、格式及更新频率,常用如下三种方案来使用文本元素。

(1)使用显示图标的文本工具。

对于一些不改动或不常改动的少量文字,可以直接使用Authorware显示图标的文本工具输入,把它们嵌入在程序里,今后即使要改,直接在程序中修改也不困难。

(2)使用外部文本文件。

更新频率高的文本由于需要经常修改,如果也用显示图标的文本工具输入,今后就免不了要经常修改程序,这大大增加了设计员的维护工作,所以这种类型的文本最好放在程序外面,将数据与程序分离,由用户在程序外面直接修改数据。Authorware提供了一系列的系统函数和变量用于读、写外部文本文件,实现程序与外部文本数据的交换。

(3)数据库的应用。

文本文件可以解决文本数据的外部使用问题,但对于像课件中的试题库这样具有多种数据类型的大量文本,一般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组织与管理。Authorware通过ODBC(开放式数据库连接)接口, 使用SQL(结构化查询语言)访问支持ODBC标准的FoxPro、Access等数据库文件。这些ODBC数据库的应用都是通过Authorware的ODBC.U32提供的5个函数实现。

数据源的配置可以选择系统“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数据源(ODBC)”打开“ODBC数据源管理器”对话框手工配置,但考虑不精通计算机的一般用户,可以使用ODBCOpenDynamic()函数在程序运行时自动配置并连接数据源[2]:

db_handle:=ODBCOpenDynamic (WindowHandle,"db_error", db_cs)

WindowHandle系统变量为演示窗口的句柄;db_error自定义变量用于保存ODBC操作中的错误信息;db_cs自定义变量包含连接数据库时需要的数据库驱动程序名、数据库的类型及数据库的路径等参数;db_handle自定义变量为数据库句柄,返回值大于0表示连接数据库成功,否则表示不成功,可以通过查看db_error变量了解错误原因。

2.2 图像元素的更新

课件设计中的图像是通过导入到显示图标来展现的,有嵌入程序和外部链接两种方式。对于一些需要经常改动的图像采用外部链接方式,可以由用户在程序外面直接修改图像,但需要注意在修改中路径和文件名不能改变,以免出现课件运行时找不到文件的错误。

2.3 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元素的更新

多媒体课件离不开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元素的支持。Authorware的声音图标支持Wave、mp3 sound、Aiff、pcm、swa、vox等六种格式的声音文件,和图像一样有嵌入程序和外部链接两种使用方式;

Authorware的数字电影图标支持AVI、MPEG、FLC/FLI、widows media player(widows media player支持的视频文件)、Director(DIR/DXR文件)等大部分的视频文件,除FLC/FLI嵌入在Authorware程序中,其它都以外部文件的形式链接到Authorware程序。

GIF、Flash动画是通过导入GIF Sprite、Flash Sprite对象播放的,但注意在显示图标中导入的GIF文件将是静态图片。GIF动画和Flash动画都有嵌入程序和外部链接两种使用方式。

所以,课件中除视频外用到的教学录音、动画等媒体素材,如果需要经常更新,最好使用外部存储的方式链接到Authorware程序,便于用户随时更新。

但要注意,程序打包时,如果选择了打包对话框中的“Package External Media Internally”复选框,将会把媒体(除视频外)的链接方式转换成嵌入方式,今后媒体修改后需重新导入程序,程序重新打包后才会更新。

3 媒体元素更新策略中相关技术的应用

在课件设计中,媒体元素除了上述的典型设计方法外,还可以应用库、RTF对象、OLE等技术提高课件的设计和更新效率。

3.1 库的应用

库是设计图标的集合,库文件中的图标通过链接关系可以在一个程序中被多处使用,也可以被多个程序同时使用,这样可以大大节省存储空间。同一媒体元素如果要在程序的多个地方用到,可以在库文件中设计好,再将之拖放到程序的流程线上建立链接关系。当库文件中的图标内容(不包括图标的属性)被改动时,和该图标有链接关系的程序中的图标将自动更新。

需要注意的是,程序和库文件之间的链接关系在设计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但程序发布时要实现可执行文件与库文件的分离,仍保持链接关系,则程序和库必须分开打包。程序打包时,如果选择了打包对话框中的“Package All Libraries Internally”复选框,将会把库文件和程序文件放在一起打包,生成的可执行文件运行时不再需要库文件,今后库文件的修改也不会影响可执行文件,程序只有重新打包后才会更新。

3.2 RTF文件的应用

Authorware的排版功能有限,不支持图表、表格等对象,但Authorware提供的 RTF(Rich Text Format,多信息文本格式)知识对象通过链接RTF文件,可以扩展Authorware的排版功能,轻松实现图文混排。RTF文件可以用大家熟悉的字处理软件WORD创建和编辑,这样用户随时可以用自己喜爱的画面在程序外面修改RTF文件来更新显示内容。

应用RTF文件可以借助WORD来弥补Authorware的不足,使课件能显示表格、图表、艺术字、公式等更丰富的内容,但WORD的功能RTF对象并不全部支持,像WORD中的文本框、绘制的图形等对象以及分栏、环绕等格式就不支持,所以创建和编辑RTF文件时要注意避开这些。

3.3 OLE技术的应用

如果RTF文件丰富了Authorware的显示内容,那么OLE(对象的链接和嵌入)技术在扩充Authorware数据种类的同时,更拓展了Authorware的功能。OLE是一种增强数据集成能力的技术,可以把其它软件设计的对象(如PPT演示文稿、EXCEL工作表等) 链接或嵌入到Authorware程序里,而且这些对象仍然保持原有软件的设计能力。使用OLE链接技术,还可以直接在程序运行中通过鼠标单击或双击OLE对象来启动对象的原程序编辑对象,将结果保存在源文档中[3]。

OLE对象的交互属性设置中只能设置一种交互方式,如需要其它的交互方式,则需要使用OLE函数OLEDoVerb()进行控制:

OLEDoVerb(IconID@"IconTitle", "Verb")—Verb为触发动作

4 结束语

Authorware以其强大的功能而著称,以其简洁直观的设计方式而深受课件开发人员的喜爱,但一个课件的开发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在今后的使用中需要不断更新完善。如果能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课件今后可能的程序修改、媒体元素更新这些问题,未雨绸缪,那将极大提高今后课件的维护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志军.多媒体教育软件设计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袁海东.深入Authorware7.0编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上一篇:幼儿园全国爱眼日宣传活动总结下一篇:做好新形势下学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