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教学课件

2024-06-15

台阶教学课件(精选8篇)

台阶教学课件 篇1

《台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

(3)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复述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

(2)合作、讨论、探究父亲的形象和文章组织材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父亲的感情,体会作者对土地家园和父老乡亲的深厚感情

(2)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方法:1.复述法。本文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围绕“台阶”命题立意,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在情节的发展变化中完成的。通过认真阅读,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意蕴。2.研讨探究法。引导学生抓住全文的关键性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课文。质疑研讨,理解父亲形象的深层意蕴,感悟文章的主旨。●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抓关键性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分析父亲形象,领悟主旨。[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背景音乐《愚公移山>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诵读感知,整体把握

1.出示投影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1)注音:凹凼(dàng)

揩(kāi)

黏(nián)

尴尬(gān gà)硌(gâ)

烦躁(zào)

(2)释义:揩:擦、抹。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烦躁:烦闷急躁。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共场合。

2.学生通感全文,指名学生简要讲述故事情节。教师提示阅读要点:(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学生依据阅读提示,高效搜求相关的重要信息。教师针对学生的感知,补充,整理: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3.学生速读全文,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分析评价和心得体会。

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交流中不太准确的理解,一般不予纠正,留待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学生的感知可能有:1)小说以农民的儿子为故事叙述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2)课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安排材料的详略。“台阶”是全文的焦点,显豁突出。

3)文中着力塑造了父亲这一非常要强又老实厚道的农民形象。4)课文的关键句是“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对高台阶新屋的追求,深层地说是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5)新台阶砌好后放鞭时,父亲喜悦的神情描写是非常个性的,很有特色。

4.合作研讨。学生小组内研讨以下问题,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2)“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3)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4)“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5)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父亲放鞭炮时的神情有什么特色?

(6)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7)从父亲苦干大半辈子盖起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生活经历,你受到怎样的启示?你是如何看待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 教师点拨、明确:

(1)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2)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3)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来跳去,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4)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画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5)文章的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父亲的神情很有特色。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高兴起来也自有他高兴的样子。作者微妙地写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尴尬的笑。这副喜悦的样子是非常个性化的。

(6)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7)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砌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5.教师引导分析父亲形象的意蕴。

(1)从人类需要层次论的角度:人都有获得社会和他人尊重的需要,提高地位,赢得尊重,是父亲最大的心愿。

造新屋,当然首先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但是,建筑物,无论大小,都具有人文性。“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篇小说着眼在台阶,写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 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

人的需要总是在自己视野的范围里,由比较而产生的。父亲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目光那么专注,他羡慕那个气派,他感叹“我们家的台阶低!”尊重的需要使他产生希望和理想。人的需要是建立在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的。父亲以他的力量,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谓理想远大。他的血管里有民族特质中拼命硬干、坚韧不拔的精神。

(2)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父亲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这篇小说固然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是更有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笼罩全篇。

父亲造的新屋,规格并不很高,不过是屋基高些,台阶从三级增至九级。但是他为此付出了大半辈子的辛劳。年轻时,三百来斤的石板一下子能背三趟,也没觉得花了太大的气力。新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

小说告诉我们,父亲创业的艰难困苦,根源在于农村经济极端落后。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对先进的生产力的呼唤。

6.变换人称练习。请学生速读全文,试用第三人称说说小说的故事梗概。

教师示例:××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凭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干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地捡,一角钱一角钱地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屋造好了,人却老了,身子也垮了。

三、说话延伸:请学生从家居住房变化的角度,谈谈自己对社会发展引发的人们思想观念(如按揭买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的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四、课堂小结: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五、课堂练习

六、布置作业

台阶教学课件 篇2

在2007学年初, 我们以教师调查问卷为主, 同时结合学生调查问卷, 尝试剖析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出现的“台阶”问题。本文谨从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角度, 透视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出现“问题”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以期提高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存在的“台阶”

我区是国家级义务段课改实验区, 初中的新课改已实行了整整6年。第一届课改生2008年已迎来高考, 大部分高中教师已经接触了课改生, 但对新课改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课改生”普遍感觉很“陌生”。

先看高中历史教师对调查的反馈。在调研中发现 (见表一) , 高中教师对高一新生的评价, 有积极的, 也有消极的。比如, 初中历史到底在教些什么?初中应该掌握的知识, 高中生为什么还掌握得不扎实?高一新生上课发言踊跃, 但书面表达能力太弱, 等等。

再看高一新生对学习历史调查的反馈。我们以区内某一省重点中学为统计单位, 在新学年初, 随机调查了189名高一新生。从问卷统计结果来看, 喜欢历史课的占48.1%, 较喜欢的占39.7%, 不喜欢的只占12.2%, 表明初中段的教学还是有效的。从教材角度看, 认为初高中的教材侧重点是不同的高一新生占了75.1%。从学习方法来看, 以死记硬背方式学历史的高一新生占30.2%。从结果来看, 高一新生中认为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对高中历史学习帮助较小和基本没帮助的占84.2%, 如能说得出古代重要朝代的顺序和大概所在时间的只占15.8%, 好些学生连十一届三中全会也不清楚。

上述问卷调查表明, 初高中历史学习衔接上确实存在着问题。

高中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考试形式, 与初中有着天壤之别。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多、课时紧, 学生必须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如果还以初中学习方法对待高中历史学习, 只学了大量的知识点, 即使背得很熟, 也不知如何运用;或未养成预习的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 上课穷于埋头做笔记, 结果仍听不懂、跟不住, 不得要领, 理解不透, 缺乏积极思维习惯。而高一学习方法已出现了拐点——从被动记忆转向向自主探索, 学生如不能适应, 学习时就会感到深奥难懂、压力很大, 以致学习兴趣下降, 学习效果不理想 (见下表) 。

根据上述师生调查反馈, 笔者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角度, 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出现“台阶”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下。

问题一初高中历史课程的知识链存在着“脱节”现象

一年多来, 我们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 对初中八年级教师和高一师生进行调查, 分析目前使用的初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特点、优势和局限 (见表三) 。调查结果显示:初高中历史课程知识链存在的“脱节”现象, 严重地影响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我区初中选用的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 分“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传承的文明”“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三大主题, 是一门融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历史部分基本上集中于八年级教材, 共8个单元, 约占总教材25%左右的比重。而高中历史单独成科, 必修部分共3册, 是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角度对中外历史的重大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进行专题教学。二者在链接上存在着问题。

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历史知识点为举例, 初中《历史与社会》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第四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确立”中关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只是粗略介绍了“英国光荣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 其他内容并未涉及。而高中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空间上跨越欧美两大洲;时间上从17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 跨越了两百多年;内容上涉及数个不同的国家, 且内容上缺乏连贯性, 因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由此可见,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教材衔接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加之初高中历史教材均以专题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历史知识的系统性, 不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从而又加大了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的难度。

问题二初高中教师的教学思维存在着“脱节”现象

浙江省初中社会政治学业考试采用开卷形式, 强调能力立意, 符合新课程精神。但在实际教学中, 应试现象太害人。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现象十分严重, 教师包揽一切, 学生一味等着“喂食”, 功利性太强。以致部分学生一看到题目, 就立刻到书上或资料里找答案, 很少发挥主观能动性。

如2008年宁波市学业考试17题第 (3) 小题:请你谈谈此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 的建成对宁波发展的意义。出题本意是联系生活, 考查学生思维能力, 拓展学生思维。考后随机调查, 95%以上学生认为只要从教师给的复习资料里照抄现成的答案就可以了, 不必动脑筋。从中, 教师教学思维的局限对八年级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制约可见一斑。

问题三初高中历史课程能力层次要求存在着“脱节”现象

我市中考考纲中关于历史部分只有21个知识点。如关于中国古代史, 2008年宁波市初中社会思品学业考试目标中只有4个半知识点 (了解历史上几个文明古国所在地;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概述秦的统一、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从政治、文化、科技方面说明中国古代成就和发明;了解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概况) 。然而, 在初中毕业班的教学调研中我们发现, 很多学校, 特别是农村中学, 由于各种原因, 八年级的社会课多由非专业教师兼任。到了初三, 毕业班的教师把知识点作为单独的考点来复习, 忽视了对学生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的培养。

八年级的历史教学, 应该着眼于培养人的一种基本素养、基本能力, 但一旦和考试挂上钩, 一切都变味了, 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 而事后学生又学到了什么, 令人狐疑。一些高中学生历史知识的贫乏让人难以想象, 连最基本的东西都不知道, 能力又从何谈起?学生普遍缺乏专题综合意识, 对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的概括归纳意识、对类同历史现象之间的比较意识等也非常淡薄。这样的教学, 大家都感到非常困惑, 又不知如何突破这一怪圈。

笔者认为, 上述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问题如不能得以很好解决, 必会成为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绊脚石, 阻碍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效益的几种策略

策略一:强化校本教研和推进区域合作, 努力提升初中教师整体素质

由于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的专业背景不同, 很有必要加大对初中教师的培训力度。

强化校本教研。一方面, 引导教师深入研读课程标准, 领会新课程的内涵。组织骨干教师开系列专业知识讲座, 如针对初中社会学科教师的“综合学科素质提升讲座”, 引导初中教师分析、研讨初高中新课程历史 (社会) 在学科特点、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四个关键方面存在的差异。另一方面, 倡导初中社会学科教师积极反思,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 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水平。

推进区域合作。由区教研室策划组织区级教研活动, 如经常召开初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衔接研讨会;选定同一历史事件, 由初高中老师分别开适合各自教学特点的观摩研讨课, 并进行交流探讨;搭建初高中教师的教学交流的桥梁, 寻找初高中历史教学知识点、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衔接点, 明确初高中教学的职责、特点和相应的教学策略。

策略二:初中历史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究教学方式, 重视重点知识;不必过多注重小知识点, 也没必要搞得太难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 不必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专业性。如关于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一课, 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是重点, 教材的编排跳跃性较大, 三次武装起义好比是三颗珠子, 教学时总感觉缺了一根穿珠红线, 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的前因后果并不完整。然而, 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流畅。由于法国大革命对学生来讲是遥远陌生的内容, 解决的有效办法就是创设情境, 如以布朗先生在巴黎酒吧的所见所闻, 把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过程嵌入其中、串联成线, 就能让学生在情境体验的基础上, 在问题的引导下, 感悟、内化、交流、研讨相关教学内容, 切实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

在八年级教学伊始, 就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 有利于学生从开始学习历史时就认识到历史是什么和学习历史有什么用。如通过耳熟能详的抗日歌曲、影视和中外战争题材影视的介绍, 使学生感受历史、反思历史, 从而认识历史、获取历史, 解决历史是什么的问题。如通过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回味, 生活、艺术中的历史感知, 人文景观、社区资源、乡土历史的介绍, 使学生感受历史之美, 体会历史之博。

教师的讲解要借助典型实例, 以史为鉴, 深入浅出, 让学生从开始就认识到历史学习具有启迪人心智的作用, 帮助学生汲取历史之智, 生成历史之魂。

策略三:尝试弥补初中教材知识点的不全面性, 适量填充初中历史课程的血肉, 建构初中历史知识框架体系, 特别补充世界历史框架体系, 让学生明白必要的历史发展线索

仍以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一课为例, 以下为课堂实录片段。

师:农民最想得到的是土地, 现在梦想成真, 农民会怎样对待革命?

生:更加积极地参加革命。

师:限制物价最符合谁的利益?

生:广大民众。

师:法国大革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民众支持, 在广大民众的激情参与中, “法国大革命历经了三次武装起义, 革命的态势是……”

生:上升。

师:法国革命就这样轰轰烈烈、一波三折地走向顶峰。是什么力量推动着革命不断向前发展?

生:人民群众。

师: (小结) 在攻占巴士底狱的过程中主力军是人民群众, 把国王送上断头台, 废除君主制, 也是人民群众的力量, 大敌当前还是人民群众挽救了国家, 挽救了革命, 把激进的罗伯斯庇尔推上台的还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可见,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 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正如这位教师在教学反思日记中记载着:“在基础知识减少的前提下, 学生如何真正理解罗伯斯庇尔执政时期是法国大革命的顶峰, 从法国大革命过程中领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 这是本课的难点, 难点的突破似乎有点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既然无‘米’, 那我就给学生储备‘米’。在学生了解罗伯斯庇尔时期措施的基础上, 我开始引导、点拨, 从措施的影响角度突破难点, 达成了教学目标。”

时间的逻辑是历史思维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通过各种活泼生动的方式, 将中外历史通史发展的大致轮廓呈现给学生, 帮助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科学的历史时空概念。如, 鼓励学生绘制大事年表——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为纬度, 同一历史阶段中外历史大事;请学生将中国朝代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将熟悉的历史人物按国别分类;说出成语典故中的相关人物;讲述重要历史人物故事等方式, 串起基本历史知识, 为高中历史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策略四:加强对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经常渗透关于初高中衔接所必需的分学段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潜移默化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为高中历史教学奠定基础

课堂上教师设置的问题应以激励感知和理性思维结合为主。心理学研究表明, 从八年级开始, 学生的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变, 八年级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 课堂上教师设置的问题应以激励感知和理性思维结合为主。

如在“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一课中, 教师可先出示三幅人像 (路易十四、玛丽·安东尼、路易十六) , 并绘声绘色地讲解其生平, 围绕三位历史人物描绘当时法国政治生活, 进而引导学生分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在讨论中, 学生的思维会发生由表及里的变化, 这一变化即是历史意识形成的重大表征。经过这一学习过程, 学生初步感悟了“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认识方法, 提高了学习兴趣, 远离了枯燥的说教, 久而久之, 学生的“史实—史论—史观”的历史思维逻辑体系就会自然而然形成。

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就学生而言, 如自我阅读意识淡薄、阅读习惯差、欠缺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 极易造成史料阅读归纳能力差的学习缺陷。就教师而言, 如抱着传统教法不放, 忽视对学生学法的培养, 会“轻易”地剥夺学生在阅读练习中提升学习能力的机会。因此, 我们提倡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课内要使学生强化自主阅读意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地改进阅读方法, 从而培养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课外,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以促进学生阅读、理解等能力的综合提升。

《台阶》教学设计 篇3

1.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涵。

2.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

3.抓住全文线索,学习如何选材。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父亲”的形象特点及其意义。

三、策略和方法

教师导读,学生合作探究。(研读法、讨论法 )

四、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字词,思考课后问题,了解课文内容。

老师: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语:我们学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深深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挚的爱,看到了在困顿中前行的身影,在我们的眼中,父亲是含蓄的、坚韧的,默默承担家庭的重任, 压弯了腰板……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父亲。

2.简介作者, 明确学习目标

李森祥,衢州人。1986年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小学老师》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的编剧之一, 历史剧《卧薪尝胆》的编剧。

(二)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

1.速读课文,简略概述故事内容(提示:谁?干什么?)

2.提示思考:

a.父亲为何要造一间有台阶的房子?

b.父亲是如何造起一间有台阶的新屋?

c.新屋造好后,父亲变得怎样了?

3、学生表述:本文讲述的是一个……的故事。

(三)研读赏析 ,领悟人物形象

1.再读课文,看看作者还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父亲,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分析一下。

学生细读、思考、交流。

2.提示思考:

a.造屋原因的关键一句话是什么?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文眼)。(分析本句,感知父亲形象。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我们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父亲渴望受人尊重。)

b.从哪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对高台阶的渴慕?表现出父亲怎样的性格?

c.建新屋和造台阶时父亲是怎样操劳的?划出这些句子,体会父亲的性格特征。

d.品味下列语句,谈出你的感受:

①“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因此,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e. 高台阶的新屋建成了,父亲明明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却表现得极不自然,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3.学生表述:在我心中父亲是一个……的人。

4.小结主旨: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台阶》暗寓了中国一般农民人生的奋斗过程。

学生表述:台阶是父亲的……

为了台阶,父亲……

(四)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1.父亲是这样一个老实厚道、谦卑而又要强的农民,那么你认为父亲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房子仅仅是为了显示地位吗?若不是,那又是为了什么?

(生:a.实现自我价值 b.追求人生目标 c.为了子孙后代……)

2.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宏愿劳苦了一生,但是,当新屋真的建成了,父亲却付出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的代价,你认为父亲这样做值吗?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3.学生表述:父亲,我想对你说……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这篇文章通过描写父亲建造高台阶新屋的感人故事,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文章的魅力决不仅仅在于赞美父亲的美好品质,其感人之处更在于文章深蕴的那种淡淡的凄楚与辛酸。我们在探究本文的文学魅力的同时,更应关注一下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的现状。我们应将亿万农民的希望铭记在心,发愤图强!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五)布置作业

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选一个角度写下来。

课后记:

本教案的设计旨在通过教师的导读,学生的自主探究,完成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人物形象的分析。本教案的特点在于通过问题组,引导学生层层分析故事的特色,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将学法的指导贯穿于学生的自主探究之中。

板书设计:

台阶高, 老屋:三级台阶拼命硬干

主人的地位 父亲坚韧不拔

就相应的高 新屋:九级台阶艰苦创业

台阶教学反思 篇4

台阶教学反思1

教材分析

《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五课,与本单元其他五篇不同,是小说,但也是叙事类作品,主要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以极其自然的口语化语言,展示了一个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奋斗历程,塑造了一个自尊自强、渴望得到尊重的农民形象,常见的事物、简单的叙述、不经意的举动流露出对父亲浓浓的深情。本节课旨在引导同学们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学情分析

本文立意新鲜,情节朴素感人,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社会背景以及父亲的形象意蕴问题较深奥,八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让学生明白“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抓住了这个文眼,就抓住了理解整个故事的关键,就容易理解父亲的思想性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能力目标: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去中的真情。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意蕴,体味作品所要体现的深层意义。

台阶教学反思2

面对课堂中这样的场景,我感到了精神的震撼和情感的冲击,也感受到了为人师的幸福,是《台阶》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一直想看却没看到的东西,这不是一份精神快餐,它带给人的感悟会在每个人的生活里长久的弥漫,是对孩子们一次灵魂的震撼。

台阶教学反思3

记得第一次讲授这一课还是大学实习时在漯河市南街村的课堂里,时隔多年,又一次拿起八年级的语文课本,多了些许感慨,在课堂的把握中,在将近六年的教学经验中,多了很多变化,对自己的课堂设计还是些许满意的。

多媒体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音乐导入中课堂气氛的渲染,可以很快把孩子们由上节课脑子里余留的回音拉回我的语文课堂,很庆幸,在八六班的讲课中,孩子们可以和我有那么多的音乐交流。筷子兄弟的歌曲不仅是励志的,更是充满深情的,当教室里播放起深情的歌声时,我也和孩子们一起回忆起了父亲对我的点滴关爱,告诉孩子们,要去爱这个生活中常常不苟言笑的父亲。

在课文的学习中,孩子们的话也变得多起来,并纷纷表示,回家后一定为父亲做一些事情:今年一定要为父亲过一次生日,过一次父亲节。听到大家的这些“誓言”时,我很惭愧,作为成人,我却时常以工作忙碌为由,忽略了他一年中的两次节日。为人师表,我以后也一定以行动去回报父亲为我这一生的牺牲和努力。

我想,教育孩子,我们不能仅仅授以知识,还有比知识更重要的,那就是一个人的品质,即使学业成绩再好,学习再优秀,工作再成功,一个不懂得感恩父母的人于社会又有何益?只有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才有凝聚力,只有一个懂得感恩的家庭,才会万事和谐。我很庆幸,在《台阶》这一课中,我做到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会继续努力,把我的孩子们培养成情商智商双高的社会主人,相信在他们的建设下,这个社会会变得更加可爱,人间充满真情!

台阶教学反思4

本节课,我从小说的文体出发,首先提出问题:课文围绕“台阶”写了哪些事?(从小说情节展开的四要素来分析)。

严谨的文学作品,作者都非常注意内容的前后联系,段与段的过度,思路异常清晰,但我们的学生却往往忽略前后有关联的词句,从而把握不住作者的思路,因而,我引领学生抓关键词句,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思路理清了,学生对文本也就有了整体的感知和把握。

在完成了“写了什么”后,我马上引导学生进入 “读懂主旨、读出自己”的教学中。在这一环节中,我始终扣住关键词“父亲”“台阶”,始终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读懂父亲,读懂台阶的含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语文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确实要重视,但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应在文本的解读、把握中加以体现,对农民的关注、尤其是对农民精神世界的关注,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学生的认识还是模模糊糊的,所以我分小问题去引导,想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但是,一节课下来后,存在着很多的困惑和遗憾,最大的遗憾是我没有把自己想的东西完成,也就是目标落实不好。另外,如这么长的一篇小说,如何在一节课中,即能让学生、听者有一整体感,又要在某一点上讲深讲透;又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该如何体现学生评价。这一问题,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我确实没有细加考虑。但过后反思时,我还是觉得比较难操作。

课已上完,我且把它当作任务完成,但这一堂课会成为我的教学中的财富,激励我上好今后的每一堂语文课。

台阶教学反思5

台阶是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农民,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他家的台阶很低,所以感觉地位也低人一等,是一个卑微的角色,但卑微者未必脆弱,在你跌倒时,他会教你怎样站立;在你面对困难时,他会教你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在人生的风雨面前,父亲的坚忍可能使你无法想象的强大,他用行动教育孩子,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活。

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找出行文线索,然后围绕这条线索写了那些事?从中感悟父亲的农民本色,老实厚道,勤劳善良,谦卑的心理。接着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赞叹。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父亲。

这堂课学生比较积极,回答问题比较踊跃。但是出现了又一个问题,文章主旨把握不准确。文章以台阶为题目,是因为文中的父亲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得到别人的尊重而砌了更高的九级台阶。在砌台阶的过程也是父亲完成理想和追求的一个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我们的父亲也一样,父亲的奔波,忙碌都是在砌自己的台阶,为自己,为家人,更为了下一代的我们,我们也在砌台阶,砌属于我们自己的台阶,我们的求学梦。

课堂上学生是在思考,但是没带多少感情,只是为了问题而在思考,没把自己放在文章里。原因在于,我自己不能置身其中。我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没把教学目标的情感目标融入教学中。所以说,我应该从自身先融进去,然后带着学生走进去。

情感教学,我还有多长时间能进去?

台阶教学反思6

我发现在教学中,学生思维活跃,感情投入,对父亲的人物形象有了较深的体验。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显然还远远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对作品的赏析很多都是肤浅的、片面的。

课后,我总有意犹未尽之感,所以又选了一篇较为感人的短文《父爱是条鱼》与学生一起研读。这个单元里《背影》是写父爱的,与本文在写作上有所不同,但同为写父亲的文章,各有侧重点。在上《背影》时,我已经引导学生说过感动自己的父亲母亲。

所以,课后,我布置学生以父亲或母亲为素材写作一篇真实感人的文章。并随后小组交流、互评,推荐上台全班交流,评出“最为感动人的父亲或母亲”。学生写出了比较好的

台阶教学反思7

一、以“文体”定教,凸显小说人物形象的丰富内涵

我在进行《台阶》的教学设计时,力求尊重文本的特质,尽量与原作者的创作思想对接,还原文本的小说本色——凸显小说人物形象的丰富内涵。在备课时,我在细读文本的同时也翻阅有关资料,反复琢磨著名作家李森祥的创作意图,思考《台阶》主人公作为一类农民的意义,作为一类父亲的意义,作为一般的“人”的意义。在读懂读透文本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层递性的教学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解读方法引领学生想象画面,品析语句,解读细节,不仅让学生品味“父亲”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吃苦耐劳,追逐梦想的农民形象,也让学生感受了作为一个渐渐老去,内心无比痛苦与无奈的男人形象,还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传承与使命的交接。这样,不仅让学生领悟到小说人物的多面性与立体性,而且也初步掌握了从小说的细节描写入手,多角度赏析人物形象、多元解读主题的方法。

二、以“学”定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学定教,以学生的阅读期待优化课堂教学是我们杭州市上城区初中语文教改研究的一大实践成果。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师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备课的模式,建构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利用学生的问题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教学模式。学生预习《台阶》一文时,我要求他们提出自己的疑惑,并将学生所有的问题筛选、归类,从中选择了具有普适性和典型性的五大问题,并根据层递性的教学原则由浅入深地呈现问题,作为解读文本的切入点:“父亲为什么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学生领会深刻,教学效果较好。

台阶教学反思8

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手段,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现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一、多媒体可以使语文教学不受时空限制。

《台阶》一文写的是一位父亲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提高自己的地位,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他辛苦了大半辈子,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新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跨了。

在导语中出示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屏幕上饱经沧桑的老父亲如学生心目中农民的形象,他黝黑的皮肤、满脸的皱纹、粗糙的大手、虔诚纯朴的眼神都使学生震撼,农民身上固有的优秀的品质,高尚的情感,坚毅的性格在学生的思维中悄然定位。在这样的教学启发下学生很容易理解《台阶》中的父亲的形象,对文中父亲的感情、对父亲的怀念无须再费唇舌,学生便能自己感悟到。还有文中用石头砌成的长着茅草的简陋的土房子,不规范但很洁净的台阶都在屏幕上得到了展示,面对农村古老的面貌学生不再感到陌生,面对憨厚老实的农民他们不再感到遥远,人在斗室便可领略农村的原始风貌。语文老师不用再遗憾所选课文与学生所处的时代差异,城市孩子对农村面貌的理解难题。

二、多媒体容易得到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总结课文之前播放了一首《父亲》的歌。歌唱中并配有父子久别重逢的动人画面,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被音乐描绘出的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视觉看到的情真意切的画面所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泉涌般打开。

三、多媒体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语文课知识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引入多媒体教学之后,这一优势更加突出。在教学《生物入侵者》一课时,我把做的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看屏幕知道了许多的生物入侵者的动植物例子并能识别,如:毒麦、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牛蛙……本来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一堂课下来,学生掌握的知识远远超出我的设想,而且知道哪些动植物需要保护那些动植物不需要保护。

总之,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体现了现代教学的巨大优势。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真正使用者,我们既要视教学的需要而用,又应该敢于尝试、探索,为促进新课程改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台阶教学反思9

笔者始终认为语文教学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单篇课文,不见一类文章。语文教学应该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中把阅读权交给学生,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基于以上这几点的`思考,本节课,从小说的文体出发,笔者安排了三个板块的教学。

第一板块“抓关键词句,理读故事”。严谨的文学作品,作者非常注意内容的前后联系,段与段的过度,思路异常清晰,但我们的学生却往往忽略前后有关联的词句,从而把握不住作者的思路。教学中,刚好两位同学的意见有了分歧,其实,他们的分歧,也正是班上同学的困惑之处,因而,我引领学生抓关键词句,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思路理清了,学生对文本也就有了整体的感知和把握。阅读中,还要让学生尽可能地习得写作方法,我想抓关键词句,理作者思路,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也许能启发学生今后在写作中,也要注意前后句子的联系,段和段的衔接。

由理读故事第一板块中父亲和台阶的关系,很自然地带出了第二板块“抓细节描写,析人物形象”的教学。这一板块的教学,我遵循先感性、后理性,教师引路、学生自主的教学理念加以设计。应该说,这一板块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学生的交流比较精彩,在感性——理性——感性——理性的螺旋式上升中,学生对细节描写理解的比较到位,第二天作业的反馈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应该说,这一板块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完成了“写了什么”“怎样写的”这两个板块的教学后,笔者引导学生进入第三个板块“读懂主旨、读出自己”的教学中。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笔者始终扣住关键词“父亲”“台阶”,始终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读懂父亲,读懂台阶的含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确实要重视,但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应在文本的解读、把握中加以体现,对农民的关注、尤其是对农民精神世界的关注,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模模糊糊地意识到了,它只需要教师点一下即可,因而,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小说?编者为何又要编选这篇小说呢”,笔者想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整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始终不忘学法的指导,从抓关键词句、理读情节到对细节描写的总结,从整个一节课的学法总结到作业的布置,笔者的目标很清楚,那就是真正教会学生阅读小说、主要是阅读短篇小说的方法,应该说,整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师生互动较好。

当然,一节课下来后,本人也存在着很多的困惑和遗憾。如,这么长的一篇小说,如何在一节课中,即能让学生、听者有一整体感,又要在某一点上讲深讲透;又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该如何体现学生评价,这一问题,武进的张立成校长向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笔者确实没有细加考虑。但过后反思时,笔者还是觉得比较难操作,恳请各位同仁多加指点。

课已上完,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收获也罢,遗憾也罢,这一切都会成为我的宝贵财富,激励我上好今后的每一堂语文课。

台阶教学反思10

《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以极其自然的口语化语言,展示了一个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奋斗历程,塑造了一个自尊自强、渴望得到尊重的农民形象,常见的事物、简单的叙述、不经意的举动流露出对父亲浓浓的深情。

对于文章的学习,我始终将美放在第一位,将学生的感悟品味作为课堂的主旋律,对于课堂环节,基本不做过细的安排部署,遵循“收放有度,活而不乱”的原则,适当的时候示范一下,必要的时候追问一下,关键的地方提升一下,这节课也不例外。

开始,我让学生自读,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生活体会,说得较为肤浅,品味也不到家。此时,我适时地举例,引导他们深入领悟:

“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这个比喻极其生活化,却写出了双重的内涵:父亲闪腰了,疼得他脸色发青;儿子抢扁担这一动作大大刺伤了父亲的自尊心。这样看似信手拈来的一个喻体却写出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变化,多么具有表现力。

慢慢地,一个个头脑“转”起来。

一学生:老师我来读一句话‘我流着一大串涎水,张嘴在青石板上啃,结果啃了一嘴泥沫子。’这句话很真实,以前农村的孩子都这样,没牙的小孩子乱啃东西,弄湿手指,弄湿衣服......他的话没说完就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一学生:我想把两句话放在一起比较着读“去烟火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他抽了一筒举起烟枪往台阶上磕烟灰,磕了一下,感觉手有些不对劲,便猛然愣住,他忽然省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于是,他就憋住了不磕。”我觉得这个父亲的努力不值得,奋斗是为了更好的享受,新屋建好了,父亲却更压抑了、更不自在了,还不如住原来的老屋。现在,我终于理解了爷爷奶奶,他们宁可住自己的土房也不来住我们的四室二厅,应该是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一脸的深沉)

瞧,因这文章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产生了顿悟,增进了对长辈的理解。

一个山里娃站了起来:我感触最深的是新屋落成庆典时的几句话,使我不由得想起我爸。在小学时,我年年考第一,一次表彰会学校请我爸作嘉宾,他的表现跟文中的父亲惊人的相似,他的两手也是没处放似的,一会儿桌上,一会儿桌下;觉得很光荣,很幸福,却是一脸僵硬的定格的笑;话也不会说,只一句“俺的娃争气。”没了。我当时直嫌父亲土,不会来事。现在想来,那都是正常的:一直处于配角的位置,被人忽视,真正当主角,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倒不知该怎么办了。

离这些“城乡结合部”的孩子并不遥远的农村生活,在他们头脑中活跃起来;老实、不会来事儿的身边人变得可亲可敬;倍受呵护的小花明白了大树的艰辛与深情。

文章----美的化身。从外在的语言美、音韵美到内在的情感美、意境美,从不饰雕琢的朴实美到精雕细刻的华丽美,存在于语文课本的每一个角落。那么,发现美、品味美、研究美、运用美,便成了语文教学的主旋律。耀眼之美易识别,平凡之美常冷落。现在的孩子,因为生活的舒适与优越,感悟平凡生活的触觉有些迟钝,我们做教师的必须善于抓住契机,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他们自觉地将文字与情感融为一体,文章与生活合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自身方面,必须深入挖掘,使真美再现;更要学会刺激学生情感的兴奋点,使他们愿意接过老师抛来的接力棒,一棒接一棒,乐此不疲。

台阶教学反思11

聂鹏翔小朋友入学到现在,他在生活活动的行为表现方面仍有些不适应,如午餐时挑食现象严重,如果碰上不喜欢吃的东西一口也不吃。我对他反复劝导,他低着头看也不看我。

又到午餐时间了,香香的饭、配上西红柿炒蛋,小朋友看见了都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咦,聂鹏翔怎么了?他用筷子拨弄着饭,眉头也皱了起来。我关切地走到他的身边问他:“怎么了,聂鹏翔?”他低头不语。“是身体不舒服了吗?”我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没有呀!刚才还和小伙伴们一起开心地户外活动呢?怎么一到吃饭时间,他就又犯愁了呢?“老师,我不想吃里面的西红柿!”噢,原来如此。我从他的父母亲那里得知聂鹏翔的偏食从小就开始,家人一直想要改变他的偏食现象,可在家中老是实行不了,他们希望老师能在学校里改变这一不良习惯,但我知道,习惯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强加要求孩子,使他有心里负担。

何不换一种方法试试呢?比如允许他少吃一点呢?于是,我对聂鹏翔说:“这样吧,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吧。”他听了我的话,马上点点头,拿起筷子吃起来,一会儿就吃下了半碗饭菜,还一边吃一边瞄我一眼,我只是高兴地对他拍拍肩。

从这件事中,我醒悟到:孩子不吃饭其实是有他的想法和原因的。满满一碗饭对他是来说是个心理负担,而我采取的是:给他一个选择的台阶,使他减轻心理负担,于是了他就能愉快而轻松地进餐了。

由此我联想到:每个孩子有他内心的想法和需求,而有些想法他还不善于用言语表达只好由行为表现出来。即使是外显的行为,每个孩子还会有多种不同的表现方式,而且在每个孩子的行为表现背后还有成人所不可理解的心结。现在我才对“站在孩子的角度和视角,看待一件事,换个位置或方式想一想,做一做。”这句话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如果,在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能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想一想,采取一些他们能接受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和引导,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台阶教学反思12

《台阶》一课是一篇新教材,自己读到它时,当时的触动远远比《背影》要大。细腻的文笔,质朴的叙述,近乎悲壮的人物刻画,辛酸、凄婉的氛围营造,深深地折服了我,当时就有一种要把这篇文章上好的强烈冲动。如何教好呢?

我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初拟了教学流程。

1、一读课文,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你对父亲形象的感知。

2、二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细节谈谈自己的鉴赏。

3、三读课文,思考如何理解父亲完成了自己一生的心愿却怅然若失?你对本文的主题如何理解?

4、四读课文,联系自己的家庭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的主体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在课堂上只是充当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一读采用默读,因为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每分钟读五○○个字以上,在这给他们记了时间,大都在七分钟左右,速度还能达到要求。但虽然文章叙述的事情简单而清晰,但很多学生被作者细腻的描写所蒙蔽,绕不开细节,所以大都概括得很繁琐。我不得不提示他们: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台阶。要求抓住文眼概括。所以在这里消耗了一些时间。在完成一读的第二个任务时倒有意外的收获。请到第一个学生,他的答案是:父亲是一个不甘人后、希望受人尊重、老实厚道、坚忍不拔、有志气、但自卑的人。基本已概括了父亲的所有特点。我以为答案过于完美,显然不善诱发讨论,正踌躇如何引导,有很多学生质疑:父亲没有自卑这一特点。我就趁势把这问题抛回给那学生,他以十九自然段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没觉得他有地位。为理由。同学们还不是很折服,我再把问题抛给大家,同学们再深入教材,越找越多,特别是二十一、二十七自然段,父亲的无所适从大家越品越有味,我们一起把自卑上升为谦卑。经过这一过程,大家对父亲的形象把握一下子深入了许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二读中,要求学生先跳读,再细读,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或最有触动的细节谈谈自己的鉴赏。学生直感较好,找到了第五和第二十七自然段,都是较典型的片段。第五段多角度的描写,二十七自然段反复的渲染都很有可读性,我于是指导他们反复阅读,效果较好。但在一学生提到十九自然段时,我当时一震,但又有点茫然。与学生直言,这一细节描写的确颇有深意,但老师也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之感(引用了刚才一学生的说法,所以大家都笑了),你能谈谈自己的高见吗?学生的回答是:雾写出了时间早,体现了父亲的辛苦。我问大家对这样的赏析是否满意,同学们基本上都摇了摇头。于是我们又继续讨论,学生的回答还是较表层,如:写出了父亲因理想快要实现的兴奋之情。这个答案本已牵强附会,有的还别出心裁:文中父亲头上的小水珠凝结成大露珠的过程象征着父亲劳动的积累过程。这些答案是只能肯定其思维活跃的。在学生的反复商榷中,我也不禁频频插话。后来我们较一致地认定:雾的环境描写在文中起到了烘托父亲形象──艰辛而又执着的作用。这在文中艰难地挑着这几个词中有所体现。当时我也提出另一种想法:雾是虚幻的,在这里也是否暗示父亲的兴奋会转瞬即逝呢?不过,没有时间详研就已经下课了。有时,教学准备是怎么也不会充分的。

三读,学生对前一个问题基本能理解,但主题的把握就较难,本不应该讲,似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但终又忍不住,心想: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从认知到感悟的过程,只有让他们多接触一些更高一级的鉴赏,才能拔高他们的视野。到此完全背离了原先的教学设想,教师自身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更融入了学生之中,与他们共同探讨,成为他们学习的合作者和引领者。不知是老的教学思想作祟,还是本身的思想保守,我对新教改后的一种常见现象──教师对学生的所有回答一概赞赏有加一向不大以为然。知识性的不说,主观题的答案虽说大可不必拘泥于一种,但即便在看一些特级教师的教学实录时,也看到教师对学生一些毫无道理的回答不仅不于指出,更不于否定。一般教师上课的应变能力本身有限,更可打着新教改的旗号对学生唯唯诺诺。固然,这似乎维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遵循了文学鉴赏独创性特点。但文章赏析又岂是空穴来风,可以牵强附会。且赏析也有高下之分,教师恰中肯罄的评价,高瞻远瞩的观点对他们无疑更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当然并不是都讲,只是我们没有必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四读后要求学生谈感受,我预想将会水到渠成,学生一定都会有话可说,但实际情况却不如预想的好,有些学生甚至说他们的父母都挺享福的,可能一则现在的生活条件愈来愈好,二则他们对父母肩上的责任感受不深。对父母的艰辛体会到的不多,有一个学生讲起父母为自己的升学苦苦挣扎、四处奔波,真实动人;还有一学生父亲是菜农,早出晚归,辛苦耕耘劳作,她的感受也是深切的。之中,我也谈起自己的一些情感体验,营造更为平等、融洽的畅谈气氛。可惜时间有限,有些刚被激发的灵感与激情在铃声中告断了。

回顾《台阶》一文的教学应该说基本上完成了我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也发现,虽然学生思维活跃,感情投入,对父亲的人物形象有了较深的体验。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显然还远远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对作品的赏析很多都是肤浅的、片面的。课后,我总有意犹未尽之感,所以又选了一篇较为感人的短文《与父同寝》与学生一起研读。课后,布置作业,以父亲或母亲为素材写作一篇真实感人的文章。并随后小组交流、互评,推荐上台全班交流,评出最为感动人的父亲或母亲。我希望藉此吧我的第三个教学目标更加落实到位。

到此,我自感在这一周营造了一个感悟亲情的高潮。真希望能与他们的父母沟通一下:孩子是否比以前体贴、懂事了?如能这样,这段时间的教学就不仅是教学上的收获,也算是对父母们的一种告慰吧!

台阶教学反思13

一次失败的试讲让我彻底清醒了,备课要备学生,要把备教材与备学生结合起来决不是放在嘴边的一句空话,它的存在的确有实效性。带着失败的教训,我认真去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第二次备课的时候做了相应的改动。首先,我设计了一个梳理课文内容的环节,以台阶一节一节向上来反映“父亲”为造台阶所做的准备。这样一个之前我认为太简单、不需要考虑的环节在第二次试讲时让课堂一下子就变成了学生的课堂。生在这个阶段立刻活跃起来,似乎他们的信心也充足了起来。第二,在访谈的环节,我事先布置学生自己预习,鼓励他们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困惑,然后以小纸条的形式收上来。这样既确保了是学生自己的困惑,又避免了课堂的不着边际。第二次试讲的事实证明,由于课前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看课文,他们的提问既紧扣了文本,又融入了学生的个体理解而有了深度。

当然了在第二次试讲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在备课这个角度,我自己认为较之上一次是比较成功的。这次备课的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备课时,将备教材与备学生结合起来的重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将激励和促进我将成功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让教学成为更有效的教学!

台阶教学反思14

(一)主旨

《台阶》是一篇底蕴十足的关于农民父亲的文章。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父亲毕生的奋斗就是要赢得尊重。

有人认为父亲一心想筑高自家的台阶,是为了抬升自家在村人心目中的地位。难道这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自己的尊严?显然不是,对本文的理解仅此是不够的,而要把思想提升到是中国劳动人民人性的觉醒,价值的追求。一个老实厚道、淳朴善良的农民,不仅要求温饱能够得到解决,不仅要求一个温暖的家能够遮风挡雨,而且还要求地位的提升人们的尊重,这是较高层次上的人性要求。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作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的普通农民,他所依靠的只能是自己的力气与韧劲。尽管其中父亲所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但《台阶》中的父亲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是一个觉醒、有长远生活目标的中国农民。也许我们认为父亲造屋的理想过于简单,抑或微不足道,不值得父亲付出一生的血汗。其实作者就是通过文章的过程与结局让我们看到中国农民坚忍不拔的毅力与艰苦创业的精神。让我们看到父亲为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拼命苦干,无怨无悔,任劳任怨。

(二) 结构

本文的结构是围绕着“台阶”进行的,所以本文的线索就是“台阶”。“台阶”的描写由过去到现在、从旧到新、从低到高的过程就是父亲一生的浓缩,从台阶上集中反映了父亲的各种品质。

本文是一篇结构完整的短篇小说,小说首先是写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的新屋。然后讲到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最终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这是整部小说的高潮部分。最后是故事的结局,新屋落成了,父亲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朴实的叙述父亲的形象清晰而鲜明。开头写父亲经常坐在三级的旧台阶上舒服的休息,父亲那裂开许多干沟的脚板,只有过年才能洗出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本色,其实,这正反映了父亲的本色──一个勤劳、淳朴的农民的形象。接着,侧面描写,展现了一幅幅父亲辛勤劳动的画面:“一年中的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的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那大热天不停歇的忙碌,冬天的早出晚归……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为了自己的追求而拼命劳作,似乎不曾休息。在造新屋的日子里,是父亲最兴奋,脸上笑容最多的时候,这可是一个农民一辈子的追求!在深秋的晨雾中踏黄泥、放鞭炮时尴尬的举止、托青石板时的将就情态都浓缩在这收获的一刻里。但父亲老了,“我”为他担心,可父亲太倔,没法帮他,因为父亲始终觉得自己是有劲的、能劳动的,直到父亲挑水闪了腰那一刻,他才沉默了,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也许他这时才清楚自己怎么了。父亲一辈子忙碌,同样也是爱孩子的:幼时的“我”跳台阶摔了一大跤,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会吃苦头的;长大了,父亲能做的,从不让孩子做。父爱是沉默的。

(三)延伸

李森祥在接受《嘉兴日报》记者采访时曾说:“有人也问我作品里面的父亲是不是我的父亲,其实这是我理想当中的父亲,不是我生活当中的一个真实的父亲。”作者以一个农民的儿子作为叙述者,怀着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叙述父亲为赢得地位、赢得尊重而坚忍不拔、拼命苦干的一生。但文章的魅力决不仅仅在于赞美父亲的美好品质,其感人之处更在于文章深蕴的那种淡淡的凄美和辛酸。

文中“我”的父亲秉承了中国农民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特质,为建新屋和新台阶,耗费了自己的大半辈子,而在新屋建成之后,父亲坐在台阶上和人招呼时,却没有了该有的幸福,而是一种难言的自卑和失落。

父亲骨子里的“卑怯”与生活的尴尬决不是一个九级台阶所能抚平的。人与人之间,某些外在的东西可以效仿,但心理的落差永远无法跨越,父亲虽圆“台阶”梦,但与生俱来的人性弱点又使父亲梦断“台阶”!

在新台阶落成以前,父亲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使自己近一生的过程充满了情趣、活力、力度等等,但是,当父亲的理想实现之后,他的生命尖活力、意义也就消失了: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将父亲的“老”相作了生动的描绘,这既是生命生理的“老”更是生命意义的“老”──消失。父亲的“失落”意味着什么?“生活的意义和乐趣只能在这种永不停歇的准备之中,在这种追求──满足──再追求以至无穷的前进过程之中得之。”当父亲的台阶造成时,即意味着他“理想日子”的到来,而他的失落,正是因为在满足之后,他没有“创造一种新的人的需要”。

此外,语言简朴自然,通篇采用白描手法,使文章具有自然美、质朴美。拟声词、叠词的大量运用使文章的生活气息更加浓厚,如“唿嗒唿嗒”“刷拉刷拉”“嘎叽”“青幽幽”“黄几几”等,让读者似乎走进了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农村生活,直面那个勤劳、执着、倔强的老人。

台阶教学反思15

上完《台阶》一课后,我有一种满意的成功感,因为我上此课,既教了学生阅读方法,又指导了学生写作技巧。今后的记叙文阅读教学,我将以此为范例,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我认为记叙类文章的阅读教学,我们教师在讲授时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而要力求以课文为本,在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学会阅读方法,学习一定的写作技巧,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感悟,回想自己的写作中的不足,进而揣摩提高写作能力。在上《台阶》一课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阅读与写作的指导。

一、文眼很关键。阅读时,我们要找文眼,所谓的文眼就是提示文章中心的字眼,它是文章的窗户,就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通过它就能窥探到文章的中心。那么写作时我们一样要设置文眼。我让学生找到《台阶》一文的文眼-----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并围绕它展开分析。正是因为这一观念,才有了父亲奋斗一辈子去盖有高台阶的新屋。抓住了这一句,就抓住了全文的要害所在。在讲此问题时,我提醒学生在写作时也要有意识的设置文眼,那样,既有利于自己围绕中心写作,也有利于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

二、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详略。学生作文不会选材,或长篇大论却离题千里,这也是写作中的常见病。这是因为学生还没弄清楚材料与中心的关系。《台阶》一文就是很好的详略得当地安排材料的典例。阅读时有学生发现并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我适时指导学生: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同时我提醒学生想想自己以前的作文是否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没有考虑所选材料能否为文章中心服务,并要求学生以后写作注意这一点。

三、结构上要前后照应。文章若注意了前后照应,能给读者以紧凑感,如是前后对比,则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在《台阶》的教学之中,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那么多笔墨?因为这是课后习题,所以很多教师在学生思考后只是照本宣科地给出答案: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1)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时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2)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3)写“我”在台阶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子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说明台阶低。 (4)写父亲的脚板,写出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穷困。而我,在此基础之上,重点强调了(1)、(3)两点,造新屋时托它闪了腰的石板是父亲当年背下来的;当年小孩子能连跳三级的低台阶,现在的高了却让父亲挑水闪了腰。这前后一照应,父亲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而衰老的形象边跃然纸上了。同时我提醒学生以后在写作中也可以尝试着应用前后照应的写法。

四、心理描写要注意人称。很多学生在写作中不管什么情况下,都直接写别人的心理活动,根本不考虑文章的不同人称。在《台阶》阅读教学中有一个老师都会提的问题:“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很多老师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小说用第一人称写,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动作、表情表现思想(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家羡慕。在此我告诉学生:以第三人称写的文章可以直接写人物心理活动,而以第一人称写的文章,因为有“我”,而“我”不是神仙,不能钻入别人的脑子里,所以不能直接写别人心理活动。另外这里我还着重讲了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烘托作用。摇来摇去的柳树枝摇动了父亲的心,做高台阶的新屋正是父亲心上飘不去的烟雾。这样一讲,学生很容易感知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烘托作用。由此,我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学习运用。

五、细节描写能成功刻画人物心理。学生写作中往往不会运用细节描写,而好的细节描写常常为文章增色不少。《台阶》一文就有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我让学生细细品味:“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因此,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一辈子低眉顺眼、老实厚道,高兴起来也与众不同。一双手放在哪里都不是。高台阶的新屋建成了,父亲明明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却表现得极不自然。由此细节刻画了父亲一辈子处于地位低下,突然地位变高了而感觉不对劲的谦卑形象,同时写出了台阶低的阴影一时难以消除心理。品味之后,我让学生当堂写一段细节,有几个同学写得相当精彩。

台阶教学设计 篇5

合肥市第61中学 何茜茜

教学目标:

1、把握父亲的形象特点。

2、解读小说的主题。

3、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1、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有这样一位父亲,他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的让人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提起;他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以至于我们无法将他从人群中分辨出来;他也可能是卑微的,他一生的追求在我们看来是那么不值得一提。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父亲带给我们很多深沉的感动与思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走进这位父亲。(师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课件出示)

李森祥,当代的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与高峰合著的《王中王》受到人们的重视。有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热播过的《天下粮仓》,李森祥便是该剧的策划。作为浙江电视台制作中心主任李森祥长期从事影视剧创作、拍摄、策划工作,有很强的艺术感受能力。

三、检查预习(课件出示:)

凹凼 dàng 门槛 kǎn 尴尬 ɡān gà 涎水 xián 揩 kāi 噶叽 gā 撬 qiào 黏 nián 很倔 juè 半晌 shǎng

1、指名认读

2、师强调重点字音 : 揩 kāi 很倔 juè 等

3、全班齐读这些字词

四、踏上台阶,认识父亲

1、生读课文:思考小说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A:生读文 B:指名回答 C:小结:小说叙述了父亲砌台阶这件事,全文花费的最多的笔墨就是在造台阶的前前后后的过程,父亲毕生的追求就是要造一座有高台阶的房屋。

2、父亲为什么要建一座有高台阶的房屋呢?(课件出示问题)A:请学生在读课文,在书上找出原句回答

(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B:小结:台阶不仅仅是台阶,它有丰富的象征,它象征着有地位的生活,有地位意味着被人尊重被别人看得起,有富足的生活,原来父亲追求的并不是只有高台阶的房屋,他追求的是富足、受人尊重的生活。(板书:富足,受人尊重)

3、过渡:父亲显然是一位有追求,有梦想的父亲,除此之外,父亲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结合课文,谈谈你心中的父亲。

A:生自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你从中明白知道父亲是个怎样的父亲?

B:指名回答(重点引导学生从节俭、勤劳、要强三个方面来说)

4、再读课文,研讨精美段落 深入解读父亲

A: 准备之时的父亲:“那天早晨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见父亲的脚步声很轻的响进院子里去……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的很耀眼。”

a:大声朗读本段,然后根据上下文在“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的一凼黄泥踏好。”后以第一人称插上父亲的心理描写。(内心的渴望)

b:从那些细节中感受父亲内心的渴望的情感? 生自由发言,老师实时点播

B:砌成之时的父亲:“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超着不是,贴在腰胯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了尴尬的笑。”

本段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体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父亲为什么挺不起腰?(自卑)C:砌成之后的父亲:

“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有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过的庄家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问我:这人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a:认真朗读课文,并说说那些词语应该重读?最后两段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朗读?

b:“怎么了呢,父亲老了。”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作者遗憾父亲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得到的仅仅是一座房子,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他付出的确是终身的努力)

C:齐读本部分,体会父亲的无奈和我的遗憾的内心 D:师小结:

本部分,我们看到了父亲失去劳动能力的痛苦和无奈,迷漫和困惑,这时在我们心中形成了一个感人的父亲形象。

五、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这虽然是一篇小说,然而故事是生活的比喻,作者仅仅是在写一位父亲吗? 当然不是,李森祥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乡土永远是我创作的源泉,也是我情感的源泉。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不会忘记我来自农村,我有责任把中国人民最本真的情感表达出来。” 那么这里作者在写谁呢?

在写农民,文中父亲是亿万农民的缩影,这部作品写于80年代初,那时的中国有10亿中国人,其中有八亿都是农民,他们怎样生活着呢?

我们大概很陌生,台阶就向我们展示了那时的中国人民他们在怎样生活着,他们身上有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品质。而他们身上承担的却是最沉重的生活压力,他们最后该拥有美好的生活,最后应该得到我们的敬佩和尊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站在作品背后的作者想借本作品表达一个怎样的愿望呢?

六、“台阶”的深刻内涵

台阶不仅仅是小说的线索,更是作者内心的呼唤,希望所有像父亲一样的农民由贫穷走向富裕,由被漠视走向被尊重,由自卑走向自尊。

提问:现在我们越过这个台阶了吗? 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有的同学说越过了有的说没有,但我想他们正在路上,他们的跨越将意味着真正的富强,让我们借这节课向他们道出最诚挚的祝福吧!

七、作业布置

1、想想你的父亲,学完这篇文章,你一定有许话想对你的父亲说,请用笔记下你最想对你父亲说的话!

2、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诗歌进行自主阅读。推荐书目:苏童《父爱》 梁实秋《代沟》 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

《台阶》教学设计 篇6

一、教材分析

《台阶》是李森祥的一篇小说,通过描写父亲终年辛苦,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了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而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跨了的故事。反映出父亲那辈农民为提高地位,赢得尊重,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同时也赞美了父亲吃苦耐劳、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表达了亿万农民渴望提高生产力、结束农村经济落后状况的心声,回荡着时代召唤的主旋律。学习本文,重在把握父亲形象特点及意蕴,赏析文中精彩的语言,提高学生自读小说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小说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回顾小说知识的基础上,侧重让学生明确小说的三要素,并围绕三要素对文章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小说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感情。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3、.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能力目标】

1.把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2.明白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3.学习本文平实、质朴、充满深情厚意的语言。【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深入了解、认识、热爱父亲,理解、尊重父亲的感情。

2.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学习劳动人民勤劳、质朴、忠厚、善良而有所追求的优秀品质。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三、重点难点

1.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2.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四、教学方法

1.合作、讨论、探究父亲的形象和文章组织材料的方法。2.复述法。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意蕴。

3、讨论交流,赏析文中精彩的段落、语句。

五、教学设想

指导学生自读本文,要抓住“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个文眼去把握情节,探究“父亲”形象的意蕴,理解“台阶”的内涵。制作课件时,选取了三幅图片,有些神似或相关的农民图像,引导学生感悟或对比父亲形象,加深对“父亲”的理解。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习小说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教学中更不能忽视的是“人文性”,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加深理解。当然,教师“情”的投入也相当重要,教师的语言富有感召力,与学生的互动才能更有成效,效果才会更好。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朗诵《写给父亲》:都说风/能让石头吹裂/都说雨/能将钢铁锈蚀/都说岁月/能把你的脊梁压弯/惟有你的意志/百折不挠/千磨不变/挑起全家老小/一生的重量。

(这是一首赞美父亲的诗,诠释了父亲任劳任怨的一生。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许多人希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亲是不是也如此„„今天,让我们踏上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走近父亲,看父亲是怎样去建构自己的人生高度的。)

【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多媒体展示本课的生字、词语,学生进行回答)

2、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教师通过多媒体提示阅读要点)

a、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b、父亲是怎么造成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c、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

(学生依据阅读提示,进行交流。教师针对学生的感知,补充,整理:)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3、父亲为了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做了哪些工作?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总结。)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人物呢?(板书:线索——台阶、人物——父亲)

5、用三个词组来概括故事情节:

(学生概括交流,师生互动解决。叹台阶——造台阶——坐台阶)

6、回顾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

(小组合作,互动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明确答案。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忍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台阶暗寓或象征了中国一般农民人生奋斗的过程。热切希望以先进的生产力迅速改变农村落后的精神面貌。)

【精读赏析】

1、语言品味: 引导学生找出最受感动和最能表现父亲形象特点的语句,读一读,议一议。

(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代表进行交流)例:

“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小说用第一人称写,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动作、表情表现思想(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家羡慕。

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2、人物形象分析: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总结。)

父亲的性格:淳朴、谦卑、有理想、敢于拼搏、不怕吃苦、坚忍不拔、渴望得到尊重等等。

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 建成新屋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3、走进“父亲”,互动释疑。

(学生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拓展提高】

1、通过拓展深入理解文本。(仿写造句)

台阶是父亲的理想 台阶是父亲的自尊 台阶是父亲的催老剂

台阶是父亲的_____________

2、体验感悟作者的感情

勾画出父亲的模样,找出最让你感动的描写父亲的语句,说说使你感动的原因。读完课文,我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卑微的、胸无大志的人,你怎样认为呢?讨论一下,说说你的看法。

以“父亲是一个„„的人”为话题 明确:父亲是一个勤劳质朴的人

父亲是一个忠厚善良的人 父亲是一个谦卑的人

父亲是一个有所追求的人 父亲是一个坚韧不拔的人 父亲是一个拼命硬干的人„„

小结: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课堂小结】

1、谈谈你在这节课的收获。

2、比较《背影》和《台阶》在立意和选材上的异同之处。

同:都是表现父亲的文章,都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异:《背影》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突出了父亲的背影,突出了父爱,给人深刻的印象,让人强烈地感受父爱。《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建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则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布置作业】

回想一下你的父亲,他可能没有抚摸过你,在你跌倒时也可能没有安慰过你,甚至没有说过一句关怀爱护你的话„„你觉得的你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你读懂了他吗?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去认识父亲,去理解父亲、去关怀爱戴父亲。

台阶教学课件 篇7

一、了解学情, 制定目标

要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 首先要了解学情, 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 喜欢什么样的历史老师, 接受怎样的教学方法, 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哪些方面存在疑惑, 等等, 之后根据这些情况, 再结合高中历史教材, 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可以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 使学生中间有一个适应、接受的过程。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引导为主, 课堂上要灵活多样,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设置情境, 宗旨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为此, 每学期的第一节导言课、第一节正课尤为重要, 一定要认真备课, 精心设计, 充分准备。如我在高一的第一节历史导言课上, 从自己姓“程” (黄帝的后裔) 、名字“爱民” (联想到儒家的“仁政”, 作为老师是爱学生) 、出生在“1968年” (文革时期) 等入手, 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对自己姓氏来源的好奇心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又从杰出的历史人物的功绩入手, 让学生们谈到了自己的理想和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接着引导学生制订了为实现这些理想的具体的学习目标。从古今中外统治者们对政策的不断调整, 引导学生们要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不断完善学习方法, 以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整个一节课, 在轻松、愉快、激情、热烈的气氛中过去了。通过这一节课,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上来了, 学习的方法引导了, 学习的目标确立了, 学习的要求、规则也制定了, 相信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整合教材, 构建体系

人民版历史教材有许多观点很新颖, 学生们喜欢, 但系统性不足, 学生们难以把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备课在以人民版教材为主的同时, 要参阅人教版、岳麓版教材的相关内容, 科学借鉴, 合理取舍, 对教材内容则要宏观把握, 大胆整合, 构建体系。陈红老师的《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把教材整合为“第一, 基础探究:罗马法是什么;第二, 深度探究:罗马法还是什么;第三, 多元探究:罗马法又是什么”;2009年暑期培训时听的视频中一位老师把这节课整合为“走马观花——粗看“罗马法”, 字里行间——细琢“罗马法”, 流连往返——回味沉思“罗马法”。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的边海长老师把《鸦片战争》一课设计为“第一, 偶然与必然——探原因;第二, 侵略与碰撞——看过程;第三, 毁灭与新生——论影响”;同样一节课, 山东省济南第九中学的徐晓佳老师则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章:云翻雾起——寻背景;第二章:血雨腥风——看过程;第三章:风雨飘摇——论影响。”如果我们教师这样设计教学内容, 相信不仅对我们的教学会有很大的提高和启发, 而且这样的课哪一个年级的学生都会接受, 更会喜欢。

三、教师引领, 培养方法

对高一的学生来说, 课堂上老师的引领很重要。这首先要求老师要充分备课, 对一些理解性的问题不要直接灌输给学生, 而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受之于鱼, 不如授之于渔”, 可以通过图片、材料、表格、音频、视频等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知识要点, 做到论从史出, 以提升学生分析、归纳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 钟红军老师的课对我们很有帮助。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国共合作抗日) 》一课中, 采用大量的图片、文字史料, 引导学生归纳出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通过理性思考——多一个角度看大屠杀、资料搜集——亡国奴的生活, 揭露了日军的残暴统治, 从史实分析——我看两大战场, 帮助学生分析出国共两党不同的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 通过大量的图片“我们胜利了”, 使学生总结出抗战胜利的多种原因。这节课, 不仅仅让学生了解到这是一场极为残酷的战争, 是要懂得一个人无论多么黑暗的情况下都应把持内心的气节和操守, 一个民族不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都应抱定必胜的信念, 更要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上审视中日之间的这场战争, 得出“人性的较量、正义的胜利”才是本课潜在的主题。

四、多彩教法, 激发兴趣

初中历史的学习侧重于对历史事件的详尽叙述, 对历史人物的思想渲染, 而高中历史的学习则重在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总结。如何让学生在思想上实现转轨?我认为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方法很重要。教师渊博的知识, 利用投影仪、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采用学案教学法、问题导学法、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等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方法, 定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国共十年对峙》一课中的“土地革命”环节, 我让学生“穿越时空”, 通过情景体验、合作探究, 让学生体验土地革命给当时、当地的农民带来的影响。“长征”的内容则是让学生到前面通过地图带领大家“重走长征路”。之后, 引导学生谈体会, 归纳概括长征精神, 然后及时思想教育, 并齐声朗读江泽民同志总结的长征精神, 进一步强化精神动力, 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要课堂上老师心中始终装着学生, 以学生为本,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就不是什么问题。

五、课后反思, 及时跟进

构建词语教学的“四层台阶” 篇8

一、理解词义:词语教学的基础

1.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如利用常见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等,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独立地进行课外阅读,并逐步养成随时查阅工具书的好习惯,这对于他们来说是终生受益的。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例如《学会查“无字词典”》(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课)一文中“骄阳似火”“惊涛拍岸”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就可以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两句话中都有具体的语境,学生读完以后,“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两个词的意思便昭然若揭了。

3.举例法理解词义

例如“善良”这个词,词典中的意思是“心地纯洁,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学生读了以后可能还是模糊不清,这时就可以用举例子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在班上,乐于助人的同学是善良的。”“汶川地震发生后,向灾区积极捐款的人们是善良的。”“那些收留流浪猫、流浪狗的人们是善良的……”这样一来,“善良”这个抽象的概念就变得具体可感,学生对这个词语便有了形象生动的理解和把握。

4.分合法理解词义

如《第一次抱母亲》(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3课)中“守护”和“愧疚”这两个词就可以用分合法来理解。“守护”一词中“守”和“护”的意思分别是“看守”“保护”,那合起来就是“看守保护”;“愧疚”一词中“愧”和“疚”的意思分别是“惭愧”“内疚”,那合起来就是“惭愧内疚”。分开理解字义,再结合起来就容易理解词义了。

5.联系生活理解词义

如教学《蜗牛的奖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课)中“得意洋洋”一词时,我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你什么时候会“得意洋洋”?学生说:“考试考100分会得意洋洋”“拿到三好学生奖状会得意洋洋”“钓到一条大鱼会得意洋洋”“跑步比赛获得冠军会得意洋洋……”有了这样的理解,“得意洋洋”就不再是躺在文本中的一个“僵尸”,它被激活了。学生有了深刻的体验,他们也明白蜗牛为什么会“得意洋洋”,并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去使用这个词语。

6.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如《海底世界》(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2课)一文中描写了许多海底动物,如“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等等,这些动物或许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因此我就让他们仔细地观察课文插图,找一找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分别在哪里。学生的兴致来了,很快便找到了。接着,我又让他们把这几个词放入课文,看看这些动物是怎么活动的。用横线画出它们的活动特点,认真地读一读,然后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介绍给大家。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词语,又感知了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真是一举两得。

二、体会情感:感悟词语的“温度”

例如《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7课)中有这么一句: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是饿坏了。”这里的“饿”不是指肚子饿,而是“渴”。那母亲为什么要把“渴”说成“饿”呢?饿”说明我们对水的极度渴望,对我们来说,“渴”是可以忍受的,而“饿”却是难以忍受的。一个“饿”字,看出我们缺水的时间之久,也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水,成了我们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维果茨基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含义而不是单独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捕捉课文中那些精妙的、闪耀着人性光辉的词语,引领学生悉心品位,感受词语的“温度”,获得智慧的启迪,让语文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三、揣摩表达:体会作者的匠心独具

例如,在教学古诗《望洞庭》(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课)中“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时,为了让学生体味这句诗中“未”字的精妙,我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揣摩比较。

师:同学们,有人认为“潭面无风镜未磨”中的“未”改成“似”更好,你们觉得哪一个词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词语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增词比较、删词比较、换词比较,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语义之间的细微差别,感受到语言的精妙,体味到词语所蕴含的生命活力,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同时,这也为他们在写作时如何准确地运用词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迁移运用: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

1.想象还原画面

在教学《卧薪尝胆》(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2课)“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中“屈辱”一词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这句话是围绕一个词来写的,大家能找到吗?

生:屈辱。

师: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生回答略)

师:说得真不错,那么,勾践夫妇在吴国受到了怎样的屈辱呢?

生: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

生:老师,我同意他的观点,这句话也就是说勾践夫妇在给吴王当奴仆。

生:老师,我还有补充,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有一次勾践居然主动提出要尝吴王的大便。

师:刚才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可是,勾践夫妇受到的屈辱仅仅只有这些吗?闭上眼睛,发挥我们的想象力,让自己走进两千多年前勾践夫妇生活的那一刻……把你看到的那一幅最真切、最能触动你心灵的画面写下来。

(学生写,教师巡视)

师:好,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笔。是的,勾践夫妇确实受尽了屈辱,我们也不可能亲身去体验他们所受的屈辱。但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历史的时空,走进勾践夫妇那段饱受艰辛的生活。

(学生交流各自的想象内容)

以上教学,我紧扣“屈辱”一词,为学生创设了具体的情境,引领他们走进“屈辱”的意象世界,和文中的主人公共呼吸。为了把他们积淀已久的情怀表达出来,我巧妙地设计了这次练笔,把干瘪枯燥的符号化作了鲜明可感的形象,使原本相对凝固、静止的“屈辱”一词在学生心灵中被激活了,赋予了词语高妙的生命活力,丰富了学生对勾践这一人物形象的立体感知和对他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的认识。同时,在引导学生披词入境的过程中,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2.练笔活用词语

如在教学完《沙漠中的绿洲》(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8课)一课后,我让学生仔细观察题头的照片,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要求有顺序、有重点,课文中的词语可供选用。由于刚刚学完课文,学生对于课文中描写迪拜环境的一些词语还有很深的印象,用了不到半小时便完成了这篇随笔。以下是一名学生的习作。

走在迪拜的街头,只见这里绿树成荫,鲜花遍地,地面上干干净净的,看不到一点儿纸屑。一座座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拔地而起,插入云霄,像一个个巍峨的巨人,俯视着这座美丽的城市。

来到迪拜最大的中心公园,漫步其中,感觉就像在仙境中漫游。碧绿的草坪上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远看就像一块巨大的花地毯。公园中央有一个大喷泉,一股股银白色的水花源源不断地从地下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中喷出来,在阳光的映照下,银光闪闪,美不胜收,这也成了公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美丽的中心公园真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你一定不会想到,风景如画的迪拜竟是建在沙漠中的城市,这是阿联酋人民创造的奇迹。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这样迁移式的自由练笔,内容上与课堂学习十分贴近,学生自然不会感到陌生吃力。他们把课文中所学的词语迁移运用到自己的练笔中,既训练了写作能力,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词语教学始终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词语教学,让词语教学引领学生亲近文本、亲近语言、亲近作者,把对词语的理解、感悟与运用熔于一炉,发展思维,丰富情感,培养语感,提升语言。从而使词语教学成为阅读教学中流淌的一泓智慧清泉,滋养学生的阅读历程。

上一篇:换股融投资合作意向协议下一篇:博得MM一笑的七夕情人节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