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学课件

2024-06-11

《师说》教学课件(精选10篇)

《师说》教学课件 篇1

《师说》教学课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和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3.认识从师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第一段的作用及其论证结构。

2.意动用法及“主谓短语中的‘之’,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读dòu(句读) 郯tán(郯城,县名) 苌cháng(姓) 聃dān(用于人名,老聃) 贻yí(赠送)

解题: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 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 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唯古文必己出”、“文从字顺”)他不仅是古文运动的领袖, 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 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所以后人称他的文章为潮水一般(韩潮)。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和后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他所谓“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

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古之学 者⑴必有师。师者,所以 传 道 受 业 解 惑也⑵。人求学的人 名师 是靠(他)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学者:者字短语,相当于名词 受同授非生 而知 之者⑶,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 师, 其 为 惑也⑷,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 却 跟从老师(学习) 那些成为疑惑的而,表顺承 而,表转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⑹ 道也固 先乎吾,吾从 而师之⑺;生乎吾在 懂得的道理本来比我早 跟从(他)拜他为师相当于介词“于” 师:名作意动:以……为师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 师 道也⑻,夫庸 知是(向他们)学习道理的 哪管识 其 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⑼?是故⑽无⑾贵 无贱, 无长 无少 他们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无论地位尊贵 地位卑贱 年龄大 年龄小之:结构助词,无实义 于:表比较,比 无……无……:无论……还是道 之所存, 师 之所存⑿也。道理存在的地方 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为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老师)之: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所字结构中间。

《师说》教学课件 篇2

韩愈的《师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 是一篇精典的议论文。可是, 这篇文章有没有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是什么, 语文界一直争论不休。论之者说有, 辩之者说无, 争论双方, 各执一端。殊不知受苦的却是教学一线的执教者, 家父聂正才便是其中之一。

记得去年上半年, 我和父亲谈起关于《师说》的中心论点和结构提纲时, 父亲一脸的困惑。他说, 至今为止, 《师说》这篇课文的中心论点尚无定论, 也没有合乎事理、合乎逻辑的结构提纲的表述。我留心查阅了有关资料, 现行的《教师教学用书》虽说有中心论点, 但没有版书设计, 即没有课文结构提纲的表述, 可能是因为找不出中心论点与全文各段的必然联系。书店里热销的南方出版社出版的《优秀教案》虽有版书设计, 但只是对课文的重点文句、重点材料作了些摘录, 没有对材料进行加工提炼, 缺乏条理, 看不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与全文各段的必然联系, 没有找出中心论点在文中的支撑点。在《优秀教案》的作者看来, 这篇文章似乎没有中心论点。《师说》作为传统教材的基本篇目, 经过了千千万万语文老师的手, 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然而迄今为止, 对文章的中心论点, 对文章结构层次的表述尚无定论, 这的确令人费解。语文界只有研究课题, 没有研究难题, 如果设置研究难题, 家父说, 这恐怕可以算得上国家级难题了。

家父今年退休, 离开了从教四十年之久的教坛, 口里虽说可以清闲了, 但心里总有些不安。听说县城某校招聘老师, 顾不得与我们商量便报了名。招聘学校规定, 进人必考, 哪怕是工作几十年的老教师也要“说课”。家父接受了招考条件。说课后回家那天, 我见父亲心情很好, 便问起说课的情况。父亲告诉我, 他说的是《师说》一文的教学简案, 重点陈述了两个方面:一是课文的结构提纲, 一是重点难点的突破。结果受到了在场评委的一致好评。父亲自信地告诉我, 他的说课“简案”可以说为突破《师说》有无中心论点这一难题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

听了父亲的介绍, 我当然十分高兴, 以好奇的心理急切地翻阅了他的“说课简案”。当读到“课文结构”和“重点难点分析”的表述时, 不觉眼前一亮。“简案”中对文章结构的勾勒, 对“有师”的“有”的分析和对文章开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二句中的两个“师”字的解释, 的确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俗话说,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家父的“说课简案”虽谈不上奇文, 但释疑解惑, 的确有可读之处。现将家父的《<师说>说课简案》附后, 以期得到编缉、行家的斧正与关注。

另外, 对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提一点建议:课本再版印刷时, 在《师说》的文段上可作点调整, 由现在的四个自然段改为五个自然段, 将“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句从第一自然段中分离出来, 让其单独成段, 以突出其在全文中的统领地位。这样一来, 文章的层次结构更明朗, 免得教师们为寻找中心论点劳神费力, 也无须让后学者在中心论点的有无上劳唇费舌。

《师说》说课简案

《师说》是统编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下面从七个方面说说自己的教学设想和程序安排。

一、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诵读, 课文分析至第2自然段。

第二课时:课文分析全文结束, 重点难点回扣, 课堂练习。

二、导语煽情, 交待写作背景

同学们, 为了早日成才, 报效祖国和人民, 我们正刻苦努力地学习着。然而韩愈生活的年代, 在门阀制度的影响下, 贵族子弟大多不学无术,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 都有官做。因此, 他们不仅耻学于师, 而且“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在这种情况下, 唐代散文家韩愈为了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 以敢于反潮流的精神写就了千古佳作《师说》。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三、反复诵读课文, 让学生进入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

1、听朗诵带, 初知课文, 正音断句, 疏通文句。

2、老师范读, 强化情感交流, 让学生在了解文体基础上, 把握重点文句、字词。

3、学生自读, 带着问题读, 为品析课文作准备, 能翻译、能背诵重点文句。

如果考虑节省时间, 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时间, 老师可只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四、题解, 课文结构分析

本文是议论文, 按议论文的文体特征, 文章的题目可以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也可以是论题, 让学生明白:“师说”是文章的论题, “说”是文体标志, 题目的意思是“说说从师而学的道理”。

那么, 文章的中心论点呢?

学生会发现, 课文的首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接着要求学生对这句话进行翻译, 作解释。

在学生解释的基础上, 老师要特别强调, “有师”的“有”不仅仅是表存现的动词, 难道古之学者还有无老师的吗?这个“有”还有一个特殊的含义, 即含有“选择”或“认从”的意思。

有了这个认识, 全文的脉络层次就非常清楚了。

指导学生读课文, 列提纲:

五、小结

主要从文章的写作方法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 找特点。

明确: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接着从正面提出择师的标准, 再用对比的手法剖析择师的必要, 重在反面陈述利害, 继而以孔子为例提出择师的方法与态度, 正面论述, 最后以交待写作缘由回扣中心论点, 代作结论。

六、重点难点

1、重点。

“有师”的“有”不仅表存现, 还表心理认知, 有“挑选”、“认从”之义, 这是全文的中心论点中的核心词, 是文眼, 这个词盘活了, 全文的脉络层次就清晰了。否则, 文章各段的意思就连贯不起来。现行《教师教学用书》、《优秀教案》上对这篇课文层次脉络只有分析, 没有归纳, 权威的资料上之所以没有最具权威的表述, 就是因为对“有师”的“有”缺乏恰当的解释。

2、难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文章开头这两句中的“师”, 究竟作何解释, 他们的含义相同还是不同, 这是个难点。

现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是这样解释的:第一个“师”是老师, 但“含义独特, 既不是指各级官府学校的老师, 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 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 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 (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教师教学用书》第162页) 第二个“师”是“教师”, 即学校教书者。而课文中讲“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难道他们这些启蒙教师不是教师吗?难道能“传道授业解惑”的在校教师不能被“古之学者”称作老师?

为了消除误会, 避免矛盾, 我曾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撰文, 指出:《师说》开头二“师”不仅字面意义相同, 实际含义也相同, 都是当老师讲。这个老师, 可以是学校的老师, 也可以是学有所成的社会人士。 (见2006年7月《语文教学与研究》第51页)

七、练习

1、背诵课文。

新探《师说》教学 篇3

【关键词】中心论点 内容 针对性 结构

【摘 要】关于《师说》的中心论点,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作者从文章论述的内容、文章的针对性以及文章论述的层次结构三方面进行了探析,得出“学必有师”为文章的中心论点的结论。

【关键词】中心论点 内容 针对性 结构

综观多年教学情况,关于《师说》的中心论点,众说纷纭:或曰“古之学者必有师”,或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或曰是以上两者的集合,或曰“学者必有师”。我认为中心论点是“学必有师”。

第一,从内容看,其论述重心是从师道问,问道必从师

道,古已有之,师,随道而在。人非生而知之,定有疑惑,所以要学习就有老师,老师本来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作者论述的内容涉及古学者、古圣人、今之众人,爱子的家长,巫医乐师百工,士大夫之族,孔子、李蟠,行文并非尽论古之学者,也非只论学者必有师,所以“古之学者必有师”和“学者必有师”都不是全文的中心论点。至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只是“吾师道也”的一个自然的结论,全文没有一段刻意围绕它来论述,论述它也没有论述“学必有师”的训诫意义大,所以它也不是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都不是中心论点,那么这两者的集合当然不是中心论点。文章内容简短,又没有设立几个问题来谈,因此无法确立多个中心论点,也不必提出两个以上的中心论点。韩愈文中所言之师,有先闻道之师,有教文章句读之师,有传道授业解惑之师,有巫医乐师百工一技之长之师,有术业专攻之师,有路人之师,韩文所言之学又相当广泛,所以全文的中心论点自然是“学必有师”。

第二,从文章的针对性看

针对师法儒道的情形好久没有传承了,是针对人们难于解脱道统学业困惑疑难的实际情况的,不是针对“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韩愈25岁中进士,到29岁受丞相董晋赏识在汴梁做董晋节度使的推官,后又在徐州做宁武节度使张建封的推官(管理行事的官)。韩愈受到社会历练,看到藩镇割据的混乱,伦理道统的沦落,社会规范的毁弃,在34岁正式步入仕途任国子监四门博士的第二年,就甘冒指责笑骂的风险,顶抗耻师、弃师、人不敢言有师的劣风恶俗,作《师说》申述了人师的重大作用,堂堂正正地表明了自己乐为人师,以传道授业为己任,力图扭转讥师充师耻于从师,“不闻有师”“人益不事师”不复古道的恶劣世风,这就必需论及从师问道,也就必需将“学必有师”作为中心论点来切入论述,阐发自己立学立教,重师重学恢复儒家道统的主张。

第三,从文章论述的层次结构分析

第一段,借后人行事提出一个论断:“古之学者必有师”,喻告了“学必有师”这一论点。然后加道理论证,其一,从老师的作用看,有传授儒道,教授学业,解除道业等方面疑难三大功用,因此古之学者必有师;其二,从人的认知历程看,人既非生而知之,就必然有惑不解,若不从师而学,终不解惑,这又从反面论述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道理。从论述之中,我们实则看到对“学必有师”论点的论证。第二段,首先将锋芒直指时弊:“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探究其原因,有一,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就远远落后于古圣人,愚而加愚;有二,爱子的家长择师教子习文与句读,而于自身,则弃师耻师,又无视儒道,弃大拾小,没有真正做学道有真师,这是很不明智的;有三,士大夫们根本不让说有师,对言师言弟子的人群聚笑讥,又以年纪大小官位高低为理由搪塞从师学习,满怀从师可耻或认为是阿谀逢迎拍马溜须的畸型心态,于是出现了身处上层社会的士大夫们智慧反不及下层社会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怪现象。这三层深挖了师道不传,人们存惑,耻师弃道的社会祸根,从反面论证了“学必有师”的道理。第三段,阐述圣人不固定只向一位老师学习,如孔子广泛向别人学习,向贤不及己的人学,向同路人学,包括向弟子们学,向有专门学问和专长的人学,他是从师而问的典范,是学必有师的楷模,孔子以这种虚怀若谷的从师而问的态度学习他人之长,厚积知识,丰富了儒学道学,成了布道天下的至圣先师。这个正面立旗,光辉高照,使耻师弃师无师论者侏儒匍匐。本段以最高权威人物孔子有力证明了“学必有师”论点的成立,完成了本论部分。第四段,表面看来是交代本文写作缘起,实则是宣传推广行古道、学古文、拜师学习。韩愈褒扬17岁的门生李蟠说他反时俗而行,实行古学者从师问道的方式拜“我”为师进行学习,通晓儒学经典著作,学问了得。作者在这一番赞扬之中,为时人树起了一个学必有师的样板,起了补证“学必有师”这一论点的效果,使全文立意表达完满,意尽而止。从全文层次结构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只能是“学必有师”,舍此则驾驭不了全文所用的材料。

师说教学实录 篇4

上课前几分钟,视频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上课铃响起)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我们刚刚听到的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唱出了对老师怎样的情感? 生:(七嘴八舌地)尊敬,爱戴,理解,敬佩„„

师:其实,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出示课题】

师:题目“师说”如何理解?我们以前学过带“说”的什么文章? 生:(异口同声地)《马说》。

师:马说者,说马也;师说者——说师也(学生齐答),韩愈会告诉我们怎样的从师之道呢?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了解信息。生:自由朗读课文 几分钟后,学生读完停下

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了几遍之后,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为谁而作?

生:“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从文章的最后一段可以得知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年轻人的。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李蟠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学生讨论代表发言)生: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能行古道(多媒体展示)

师: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

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师:这一段在文章的最后交代了写作的缘由,是谁写给谁的? 生:韩愈写给李蟠

师:老师写给学生的,寄托着老师对学生怎样的情感? 生:赞赏、期望、谆谆教诲 师:如何读出韩愈的这种心理呢 生:语速慢,语调稍高

师:这样,我们齐读这一段再次感受作者的情感吧。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怎样的?课文体现在哪里? 生1:第一段 生2:第三段 生3:第二段

师:集中描写古人从师之道的,再思考一下 生:第一段和第三段

师: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范读这两段?(片刻,有学生举手)好的,赵坤,有请!生:读(其他学生听读)

师:好,请坐下。赵坤读得基本流畅,只是有点小问题,在哪里? 生:(集体回答)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解决了这个小问题之后,我们思考这两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生: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 师:“学者”如何理解? 生:求学的人

师:因此这是一个—— 生:(异口同声地)古今异义词

师: 我们求学的人为什么一定要有老师呢?大家自由朗读第一段找出原因来。生:大声地朗读

师:谁能告诉我你的答案是什么?(几个学生举手)师:女士优先吧,来,张茈宁说说你的答案 生:我认为有两点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概括的很全面,请坐。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 2

同学们要结合一、三两段用原文语句回答(学生讨论合作)

(讨论结束)师:谁能展示你们讨论的成果?(几个学生举手)

师:我们给没有发言的同学一个机会吧,刘凯你来展示你们小组的成果。生:我认为择师的原则应该有两个方面:

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他回答的正确吗? 生:正确

师:很好,(示意学生坐下)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

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

师: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齐读第二段思考这个问题 生:齐读

师:读完了,发现问题的答案了吗? 生:(集体回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作者为了论证这一观点,列举了哪些人,他们从师态度如何,结果怎样,同学们再次重读第二段,找出答案来,小组合作,争取概括的全面、准确。学生积极讨论、概括,老师巡查,不时地停下和学生交流。师:时间差不多了,大家的讨论也该有了结果了吧,哪一组先来 师:好的,第一组,你们概括的人有哪些?

生:一共有五类,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还有一个是童子之父

师:对,童子之父是正确的,可是他在从事时态度却不同,对子和对己是吧?那就是——于其身、对其子。(示意坐下)

师:这些人的从师态度怎样呢?哪一组解决这个问题?(一三组都有举手)师:好,第三组来吧 生:回答,完成下表

对象 从师的态度 结果 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古之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于其子 择师而教 小 学 于其身 耻学于师 大遗

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士大夫 群聚而笑之

师:作者在课文的第二段给我们展示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并通过三组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本段中的哪些句子表明了自己的对“耻学于师”这一社会风气的不满和痛心? 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

生:读“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等,朗读时注意语气。

师:全文通过对师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无情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

师:读到这里我们回头来看,这篇文章仅仅是写给李蟠的吗?

生:不是,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师:理解了这一点,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难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种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除此之外,韩愈还写给那些人呢? 生:也是写给我们这些后人的,提醒我们要尊师重教。

师:是呀,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师: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同样读一篇好文,我们的灵魂也会得到一次洗礼。学过本文同学们有哪些感悟和启发呢?(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生:我认为我们做学生的首先要尊敬老师

生:三人则必有我师,我们应该向所有强于我们的人学习,应该不耻下问。生:我们要认识到老师也不是万能的,有时候老师有问题不能解决也是正常的。

师:时间过去了1200多年,今天的我们仍能得到很多感悟和启发,要想学而知之,就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希望我们多多地阅读经典,让我们的心灵有不尽的源头活水。课下作业:背诵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下课!生:老师再见。

《师说》教学设计 篇5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的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学者:求学的人。 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夫:发语词,无实义。庸:岂,哪。知:管,过问。“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年:生年。于:比。“于吾”作“生”的补语,可提至谓语“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还是晚生。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个“圣”“愚”是名词,第二个“圣”“愚”是形容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从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人却不从师。之:结构助词,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无定指代词。不,通“否”。这几个分句运用了“合叙”手法实际上应当分开解释,即“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好古文:喜欢古文。古文,指先秦两汉言之有物的散文,与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相对。韩愈、柳宗元大力倡导古文运动,不但用自己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3.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 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3)则耻师焉 同上

(4)不耻相师 同上

(5)孔子师郯子 同(1)

4.多义词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指有专门技艺的人

吾师道也 学习

或师焉,或否焉 从师

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 军队

(2)传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传递,读 下同。

朔气传金 传送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

此世所以不传也 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读zhuàn,下同

《张衡传》 记载个人事迹的文字,传记

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3)道

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 法则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学问、修养

何可胜道也哉 讲,说

道芷阳间行 取道

(4)受

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 接受

故木受绳则直 经受

《师说》教学反思 篇6

课堂导入以后,学生根据材料对作者及作品背景进行必要的了解之后,我的安排是先给学生时间结合下文注释理解前两段的文意及相关文言知识,然后小组合作探究,要求每个组提出五个问题,写到黑板上,然后再让其他小组回答,之后再提问题,老师解答,教学过程中基本是按预想的进行的,其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第一环节是提出问题,七个组上台板书问题,我的初衷是借此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字词的理解,并培养学生捕捉文言知识点的意识,可能是我说的不够清楚,有的小组上来提的问题就是关于段落文意的,我再次说明之后,依然有个小组还是提出“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另外一个小组提出的问题过于笼统,如总结“师”用法,教学相长,通过学生提问题,也让我发现老师教学语言的严谨的重要性。

师说语录 篇7

——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主席、“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

学而不思则盲, 思而不学则聋。——中国文字改革的推动者、“汉语拼音方案”之父周永光

语文实践的综合性, 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走大语文教育之路, 特别是重视开放语文资源, 拓展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空间, 增加实际运用语文的机会。

——山东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一届副理事长、著名特级教师朱敬本

教育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而人作为教育的主体, 人的现代化又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是正确处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 正确对待外国思想和经验, 创建中国的教育理论体系。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顾明远

想象力是一个人创造能力中最重要的要素。我们现在的教育实际都走偏了, 中国的教育只重视传授知识给学生, 传授学生会做题的能力、会猜题的能力, 后一种能力与其说好, 还不如说会伤害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做客“齐鲁大讲坛”时讲到

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 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 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 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

学生阅读课文, 既是课文信息的接受者, 又是课文信息的加工者, 总会以各种形式继续着作者的创作, 实现着作品的价值。而这一切又有赖于想象的参与。

——全国语文教学研究会板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

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院士) 、著名语文专家吕叔湘

阅读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学过程凝固、教学方法僵化的现状, 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 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

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 攀登情感的高山, 攀登思维的高山, 攀登人格的高山。

《师说》“受”字探析 篇8

关键词:《师说》 传道受业 受 注释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韩愈《师说》中阐述老师职责与作用的一句,其中“受”字注解与用法令人费解,存在争议。笔者试就此做些探析,以期方家指正。

一、课本关于“受”字解释有误吗?

课文(人教版)对此句的注释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显然,对“受”字解释为“教授,授予”的意思,在此与“授”字同义,其他版本的教材也基本如此解释,但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金卫老师提出不同的解释,认为“受”是“习学”“承继”之义, 而非“授”之通假。陕西吴起高级中学张广泽老师认为应解释为“领受、接受”,整句解释为“老师,是(学习者)用来传承儒道、领受学业、解决疑惑的工具”。南京程桥高级中学陶西坤老师也认为,“受”与“授”不同义,“受”应理解为受事者一方,领受、接受之意,与“传”同义。

笔者对三位老师的解释不敢苟同,认为教材的解释正确。因为从字源角度探析,甲骨文只有“受”字,没有“授”字,从甲骨文的形体看,“受”字上下各一只手,中间为一只舟,是一手“授”一手“受”的意思,本义指互相交付,包含施与受两个方面,既有“接受”也有“给予”的意思。这一现象在训诂学里称之为施受同词,施受本是两回事,但古人用同一词表示,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因能而受官”,这里“受”就是“授与、给与”的意思;《论语·乡党》:“康子馈药,拜而受之”,这句“受”字就解释为“接受、领受”的意思。

“授”显然为后起的分化字,是在已有两只手的基础上再加“手”旁,表示“给予”,分化了“受”字“给予”这一义项,所以《汉语大字典》“受”第②项注释为:“授予,付给。后作‘授。”可见《师说》中的“受业”也即现在所说的“授业”“受”字解释为“传授、教授”并无不妥。金卫、张广泽、陶西坤三位老师之所以不认同教材注解,大概是因为不理解作者韩愈在此用“受”字的用意。

二、“受”字是通假字吗?

人教版对“受”的注解:“‘受通‘授”,认为是通假字,而苏教版则注解:“‘受同‘授”,认为是古体字。熟是熟非?笔者认为是古体字,苏教版注解正确。理由如下:

假设人教版注解是正确的,“受”通“授”,那么两者是临时假借的关系,只有三种可能:1.在韩愈所处的时代,尚未出现今字“授”,韩愈只能用“受”字表示后世出现的“授”字的意义。2.韩愈不知“受”“授”有别。3.因笔误,将“授”写作“受”。

第一个原因不值一驳,因为下文就有“授”字:“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而且两者意思一样。既然同篇文章有“授”字,说明在韩愈时代“受”(就施动者方面)字的今字“授”已经出现。其实“受”字的今字“授”早在秦汉之际就已出现,作为古文运动大家的韩愈不可能不知道。那么是作者不知“受”“授”有别吗?韩愈的一首《南山诗》中同时出现“受”“授”二字:“吾闻京城南,兹惟群山囿。东西两海际,巨细难悉究。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这里“受”“授”放在一起,意义分工明确。作者的大意是自己对南山周围地理环境不熟悉,原因是没有学习过“山经”与“地志”方面的书籍。这里“授”就教者而言,“受”就学习者而言:有传授者,有接受者,刚好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非受授”即既没有人教过,自己也没有学过。这个例子足见韩愈对“受”“授”二字意思区分十分明确,韩愈其他多篇文章也说明他知道“受”“授”有别。至于第三个原因更没有理由。因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是作者阐述老师功能与职责的重要句子,是文章关键句,作者怎能不字斟句酌?可见“受”通“授”,通假字的说法在此不能成立。

韩愈既然知道“受”“授”有别,但还是用了“受”,说明作者采纳的是古体字“受”,即既有“接受”也有“给予”意思,是施受同词的“受”字古体字。

三、为什么用“受”字?

张广泽老师在《韩愈不知“受”“授”有别吗?》一文中提出两个疑问:疑问一:既然韩愈可以写出“受”,也可以写出“授”,说明在韩愈时代“受”(就施动者方面)字的今字“授”已经出现,那么韩愈为什么不在“传道受业解惑”句中用意义更明确的今字呢?疑问二:假如如教材注释上所解两个字的意思完全相同,那么韩愈为什么不用同一个字呢?他如果偏好用古字,应当两个字都作“受”;他如果偏好用今字,应当两个字都作“授”。意思完全相同的字,他为什么非得在同一篇文章中用两种写法呢?张广泽老师有这样的疑问,大多数的学生和老师也觉得困惑:为什么韩愈在此用“受”字呢?

笔者认为,这正是作者用字精准之处,说明其教育理念先进。为什么呢?如上所述,韩愈能准确区分“受”“授”有别,但还是用“受”字,说明作者采纳的是古体字“受”,即“受”字在此句中既有“传授”的意思,也有“接受”的语意。这意味着韩愈明确意识到:两句话当中“受”与“授”意思解释虽然相同,但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方式也就不同,所包涵的意义与理念也就不同。“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中所指的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知识水平,有能力对老师所授学业提出自己的认知见解,有可能与老师切磋探讨,甚至提出质疑;师与生完全可能互动,教与学相长,绝非只有老师对学生单向传授知识学业。而“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一句所说的童子,是处于启蒙状态的孩子,他们没有相应的学识或能力与老师互相切磋探讨学业,这些童子之师对他们传授书写,教他们习其句读是老师对学生单向传授,没有双向互动。所以在具有完全可能师与生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中,用施受同词的古体字“受”字,表达既有“授予”又有“接受、领受”的意思,以体现其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而在只有老师传授给学生,单向传递的“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一句中用施事者“授”字。两句如果都用“受”字或“授”字,反而模糊了两句所要表达的准确意思与区分,也不足以体现作者对教育的认识与理念,因此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中,非古体字“受”无法准确表达作者的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意思与教育理念。“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是现代教育理念,一千多年前的韩愈能有这样的认识和理念,让人叹服。

参考文献:

[1]金卫.《师说》“受”注质疑[J].湖南教育,2006,(35).

[2]张广泽.韩愈不知“受”“授”有别吗?[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2).

[3]陶西坤.《师说》一文中“传道受业”解释质疑[J].现代语文,2011,(10)

《师说》诵读教学设计 篇9

一、基本设想

1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有破有立,而侧重在破。开头论述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是谓之“立”;而立此标准,正是为了破。第二段即以“师道之不传”领出破的内容,广泛地论及当时社会上各种“耻于从师”的现象,占全文篇幅一半以上,可见这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应视为教学重点。突出这个重点,才能看出韩愈反对流俗的巨大勇气和坚持真理的精神。以下,先从“圣人无常师”推出“术业有专攻”这一新的命题(可视为补充论述),后以说明写作缘由作结(乃篇末点题之法),皆章法所需,学生能粗知大意即可,不必多讲。第二段不仅是重点,也是难点。其一,它所说的“耻学于师”不是一般性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的特殊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作者提出这一问题的思想意义;其二,这段文字汪洋恣肆而又旗帜鲜明,表达了作者针砭时弊的强烈感情,但学生未必能体会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朗读上给予具体指导,否则将不利于记诵。把这两个问题解决得好而又费时不多,便是困难之所在。

2 教学方法———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拟先着重诵读第一、三、四段,然后诵读第二段。之所以要采用这种非常规的诵读方式,是因为第二段的内容比较复杂,有些问题非经讨论不易了然于心,而讨论这些问题,非了解文章全局不可。第一段也要讨论,但不必费很大的气力,关键是要弄清“道”的概念;第三、四段就内容和章法的问题予以点拨,不会费时很多。根据从前的教学实践经验,学生记诵这三个段都比较快。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诵读的兴趣。本文中的难句较多,虚词的用法也比较复杂,适当解释一下是必要的,但切忌烦琐,仍重在学生自行领悟。有些词句特别是虚词可以用比较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要把审辞气放在主要位置上,并跟诵读结合起来,一边读一边品味,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诵读的准备

主要任务有两项,应在课前预习中完成。

1 以阅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的一段文字促使学生注意韩愈作《师说》时的特殊背景。这段文字被引用在“诵读提示”中,但有省略,现补充抄写如下(文中加横线的是补充句子,可加圆括号并注明顺序,抄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①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从师),今之世(指唐代),不闻有师;②有,辄哗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③世(当时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是以得狂名。这件事做起来并不费力,但好处甚大。第一,只要稍作解释(例如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社会上“门第观念”很深;唐代以官爵的高下区分门第,有“高门”“寒门”之分),学生就可以了解韩愈作此文的特殊背景;第二,柳文中的某些话,如“有,辄哗之,以为狂人”,“抗颜而为师”等,都可以从课文中找到证明,对照起来读,兴味一定很浓;第三,还可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详见下)。

2 要求读出一点语气。可以先作如下提示:从柳文“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这句话可以看出,韩愈此文在当时确实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遭到了许多人的指责和谩骂。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作者旗帜鲜明,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对抗流俗,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刺痛一些人。了解这一点,并在试读一遍之后将课文中下面两类语句画出来,仔细加以品味,就可以读出语气了。一类是阐述正确主张的语句(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另一类是批判恶劣时尚的语句(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与”)。每一类能画出2-4句即可,也不要求画得准确,因为目的在于为连贯记诵寻找支撑点和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

三、诵读指导

这篇课文的诵读指导包括疏通文义、弄清理路、品味语气三项内容,但各段的侧重点不同。

第一段要点如下:①画出长句中的停顿,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③全段用总提(前两句)分承方式:第三、四句承“解惑”;第五、六、七句承“传道”。据此可分三小层,即教师的任务、从师的必要性、择师的标准。④用下面两句话跟原句相比,看看语气有什么不同:人非生而知之者,岂能无惑?(简单的反问句,不如原句用“孰”,有照应下文“古之圣人”的作用,强调无人例外。)其为惑()终不解矣其闻道()固先乎吾(不如原句用“也”表示提顿,有惊醒读者的作用。)

第二段共240字,内容又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为克服记诵的困难,可分三层练习背诵,最后连贯背诵全段。第一层(开头至“其皆出于此乎”)指导要点如下:①首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两种作用:一是过渡(上文说“古”,由此开始说“今”);二是提示本段内容(将论述“师道不传”的原因)。前人谓“似起似承”,即指此而言。②用“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作对比论述,先对比学风(“从师而问”和“耻学于师”),后对比两种结果(“益圣”和“益愚”)———“众人”,指士大夫之族,不包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不拘于时”者(如李蟠)。文言文中常有这种以全代偏的辞格。③下面几句话如删去加括号的虚词,意味有什么变化?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慨叹之意不足。犹(且)从师而问焉:强调之意不足。(其)皆出于此(乎):变问为陈述,平淡无奇。第二层(“爱其子”至“吾未见其明也”)指导要点如下:①将为子择师和其身耻师这两种现象作对比论述,要害是“惑矣”二字,为下文“小学而大遗”张本。②用“不知句读而从师,不解惑而耻学于师”跟原来的表达方式作比较:原句用交错叙述法,又加上倒装句式,使长句化短,行文有波澜,读来铿锵有力。③本层中的两个“也”都表示肯定语气。

第三层(“巫医乐师”至段末)指导要点如下:①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跟士大夫之族作对比论述,而侧重说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表现,因为这正是作者批判的对象。这段话锋芒毕露,最易招致“群怪聚骂”。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删去这两句,并不影响行文的连贯,但这恰恰是问题的要害———指出门第观念对择师的危害。作者针砭时弊,主要目标在此。③“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已将本段收住,再说“巫医乐师„„其可怪也与欠”,就大大加强了批判的力量。④据下列提示品味虚词所表达的语气:“呜呼”和“嗟乎”能否互换位置(有时区别不严格,但在本段中则显然有别,“呜呼”表示悲叹,“嗟乎”表示慨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去掉“乃”就成了客观叙述;加“乃”,有出人意外之意。)“其可怪也欤(怪哉)”(“怪哉”有不可解之意,不好;“其可怪也”是极言这种现象反常,再加“欤”,更有发人深思之意,讥讽之中兼含劝谕,这才合乎作者意图。)以上分层是为了诵读的方便。如果时间充裕,在学生连贯背诵全段之后,可以再按理路分层:第一层(开头两句)提出师道长期失传的问题;第二层(“古之圣人„„官盛则近谀”)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先总提后分说,归结为门第观念作祟;第三层(“呜呼”到段末)归纳本段主旨。教读这一段,教师的领读是十分必要的。第三段指导要点如下:①“圣人无常师”,是本段立论出发点。这是子贡赞孔子的话,所以下句引孔子师事苌弘等四人来证明。“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是作者评论的话,其下省略“而孔子师之,其何故哉”之类的话,所以接着用孔子的话作答———此为前一层。再用“是故”引出作者的结论:“闻道”照应开头;“术业”是新的论点,这是从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和孔子师事郯子之徒的事实中推出来的,使作者全文立论更为完善———此为后一层。弄清这个理路,自然容易成诵。②“术业”包括技术、专长、学问等,内涵较广。③“如是而已”是用限制语气表示决断。

第四段可以用问题来启发学生:能不能将本段移至开头,再加“其文曰”三字引出下文?(“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放在开头,读者不明所指,不如卒章显志为好———借李蟠树立榜样。)

四、内容点拨

《师说》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10

《师说》是一篇抨击时弊,宣扬师道的著名论文。是韩愈议论文中的典范作品。文章批评了当时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以娴熟的艺术技巧,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有力地揭示出士大夫阶层的愚顽与可笑。灵活自然的叙述和议论,将“从师之道”的几个重要原则问题阐述得极为深刻,令人信服。其缜密的逻辑,严谨的结构,规范的语言对学生的阅读写作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但文章的观点从现在看来,却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如何发挥这篇文章的资源优势,引发学生积极展开求异思维,培养他们“动口说”“动手写”等能力,是值得语文教学工作者探究的一个议题。

【学情分析】

224班是个文科班,虽然文化课的基础并不是很扎实的,但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加上我平时也常把“诱其趣”、“导其疑”“倡其辨”“促其思”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只要诱导得法,学生会表现出空前的探究热情,分组讨论时,教室内会涌动着一种积极探索、主动进取的热烈气氛,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能成为参与者。而因“参与”感受到的喜悦又会激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探求愿望。

【教学理念】

关于语文教学,叶老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学生只领会教材的质与文还不够”,“必于教学之际培养其自动性,终臻不待教师指导而能自领会之境。”(《书简》)杨贤江先生也认为学习上应提倡“自动主义”:“教授之力,仅为诱导之具,而自动之力,实为成功之基。”而张熊飞教授实践和倡导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也以“诱导学生思维”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并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所以我组织本课教学时力求做到以引导学生感知、认识韩愈“论师”的主要观点为诱发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研究的欲望,围绕“师”这一永久话题设置了一系列疑问,并以此为作文契机,进而发动学生“动口说”“动手写”,大胆评论韩氏理论,提出自己关于“师”的见解和看法。

【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

课前我首先组织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对照注解,把握重点字词语“惑、下、句读、遗、相若、盛、不齿、专攻、拘、嘉、贻、乃、则、于、所以”等和词类活用的几个例子(如“吾师道也”,吾从而师之,则耻师焉),并疏通文意,进而熟悉并背诵全文。

二、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勇夺三军之冠,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在其著名的《师说》中阐明了哪些重要的观点?大家是否可以背得出来?

(问题一经提出,学生跃跃欲试,已进入“愤”“悱”之境。)

教师:好,请同学用文中原话回答。

1、老师的职责是什么?

2、求学的人为什么要从师学习?

3、择师的标准和态度是什么?

4、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同学积极思考(2分钟),然后举手发言,背诵出下列文句:

板书: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文章第二段以及下列材料,开动脑子,分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进步性

《答韦中立书》:“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同学们左右低声研讨,然后发言。)

李鹏飞:《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的.,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我国古代关于“师”的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焦阳:作者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在少年人、贱人身上也可能有道,对于有道的人,不论其长幼、贵贱,都应该视之以为师。他还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为榜样,教训那些“君子”们。这就是说下等人也有值得上等人学习之处。这就不仅打破了天命观、天才论的框框,甚至也突破了剥削阶级的等级偏见,这在门第观念特别强的封建时代显然是难能可贵的。至于他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提倡教育者要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那就更是有进步意义的了。

……

四、引导学生对前代名人的观点质疑

教师:用我们现代的眼光来审视一下韩愈关于从师学习的观点及论述,看看还存在哪些局限性,请同学们围绕“教师的职责”“择师的标准”“师生的关系”等问题按小组讨论,而后作典型发言,谈谈自己的看法。

(全班分为六个小组,同学热烈讨论,每个人都成为参与者,教室内涌动着积极探索的热潮。)

教师:

同学们讨论得如此热烈,那我们干脆来个口头话题作文,话题是:

“我心中的好老师”、“最漂亮的师生关系”

(同学听后更加兴高采烈,小组长代表本组发言。)

贺劲达:教学活动不应该是老师单向的“讲授”或“传递”,学生也不能只成为被动接受的一方。我想一名好的老师,应当是一名高级琴手,能拔响学生大脑里的每根弦;应当是一个出色的导游,总能把学生引向风光旖旎之境;应当是一位幽默大师,总能把学生逗得乐颠乐颠的;更应当是一只钟表,总能在铃声一响时恰到好处地结束讲课,让学生尽情地享受那自由自在的课间十分钟。”

张妍:“教学应该成为一门艺术,教师要学会不刻意的赞美学生,以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李鹏飞:“老师要转变观念,要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走出来,变成一个顾问,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师生应在课堂上建立起一种‘对话’关系,师生之间不再是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民主、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

贺晓东:“‘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然而,怎样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呢?问号是催人攀登科学高峰的铜鞭,启发是引导学生勤学深思的钥匙。”

刘洁:韩门弟子李蟠十七就“六艺经传都通习之”,又拜名家(韩愈)为师,可一生平平,“泯然众人”。这个事实足以说明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之观点的局限性。

“教与学是一个相互补充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老师与学生思维上的同频共振。老师的作用应该由‘传道、授业、解惑’改为启动思维,诱发激情,引导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自觉探索,主动进取。”

“老师应像一片树叶,有一条主干脉,那便是他的总体教学思想,而叶面上的层层脉络就是他针对每一类学生而设计的不同教学方案,充分挖掘各类学生的内在潜能,弥补他们思维方式上的不足,并能够端正学生的心态,使他们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用他的魔棒把学生的思维击活,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

“老师应是我们的朋友,在你犯错误时,去细心的教导你;老师应象我们的亲人,在生活上帮助你;老师更应是一位伯乐,善于发掘每一个人的优点,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

“不要吝啬您那一句鼓励的话,回为那很有可能会把一个堕落的天使挽救回天堂;不要将您的讽刺撒向大江南北,因为那也很有可能会使一个正在努力的人失去信心。老师,您是神圣的,但我们更希望您是可亲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师’只指人,而我认为师可以是一句话,一本书,一件事。”

“‘没有知识的道德是愚昧的,没有道德的知识是危险的’。所以我认为‘师者,所以令学生德才兼备者也。’”

“老师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老师应‘授之以渔’,教给我们生存之道”……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效的设疑,分组讨论的方式激活了全班同学的思维,思维的火花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五、小结本课,布置作业

教师:很好。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批判了名家的观点,并已从各个方面描述了理想中的教师的形象,说明了教师的职责和良好的师生关系。看来,我也得重塑自我了。下课之后,把刚才的发言整理成短文。

【目标分析】

本课原定目标是:发动学生“动口说”“动手写”“动脑思”,大胆评论韩氏理论,提出自己关于“师”的见解和看法。课堂上同学们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动脑”带动了“动手”“动口”,而“动手”“动口”又促进了动脑。提出了一些很有值的见解和看法。应该说基本上实现了预定目标。

【课后反思】

1、只要诱导得法,设疑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他们会表现出超出我们预料的探究热情。课堂上从始至都涌动着活跃的思维和热烈的情绪。

2、学生在思考、探求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贮存积累。同学在发言时娴熟地引用了中外名言。贺劲达同学能用一连串的比喻说明“师”的作用。

3、思索、探究的过程,本身就可能成为学生养成某种能力的过程。刘洁同学在论证韩愈关于“从师学习”观点的不合理性时,居然以韩门弟子李蟠十七就“六艺经传都通习之”,又拜名家为师,可一生平平,“泯然众人”的事实说明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之观点的局限性,表现出了严密的逻辑思维,不经意间,熟练地运用了引伸论证的方法。

上一篇:游井冈山高二作文下一篇:护士人文修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