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禅语经典佛语语录(通用10篇)
修心禅语经典佛语语录 篇1
1、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2、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3、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4、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5、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6、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
7、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8、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9、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10、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11、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12、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13、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当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14、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15、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16、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17、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8、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9、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20、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21、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22、佛法是不二之法。
23、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4、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25、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2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27、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28、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9、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猎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30、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31、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32、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33、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34、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此中何法。名为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35、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净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36、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
37、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佛说十善业道经》
38、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佛说十善业道经》
39、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佛说十善业道经》
40、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语经典禅语集 篇2
2.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3.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4.嫉妒别人,仇视异已,就等於把生命交给别人。
5.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
6.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7.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8.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魏夫人《武林春》
9.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10.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11.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2.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3.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14.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15.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关于佛语经典语录 篇3
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
1、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2、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3、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4、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5、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6、语有云:人既生亦死。佛语有云:随心、随缘、随性。佛语有云:万法唯心。
7、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8、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9、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0、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
11、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12、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3、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14、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5、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能成大器。
16、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17、学佛,要从“放下”开始;先放下见思烦恼,再放下尘沙烦恼,最后放下根本无明。
18、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19、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0、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21、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爱心和智慧来面对这一切。
22、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山狱,按:’山’在上,’狱’在下)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23、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24、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25、大乘以“自度度他”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为本;佛法讲“自度度他”,放下是“自度度他”。
26、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27、佛语有云: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佛语有云:心清自然凉,心诚自然灵。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28、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29、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30、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31、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
32、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33、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4、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35、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36、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37、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38、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见之则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销,佛眼之功圆着。
39、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40、佛是众生药,病生病除,药亦无用。病(病字头里面一个“差”)药除佛魔俱扫。始于此大事因缘有少分相应。
4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42、一个人几十年生命,真正做人做事的时间太少,再勤劳的人也只做了三分之一而已。用智能探讨人生真谛,用毅力安排人生时间。
43、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44、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45、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46、不要在第三者面前批评他人,更不要在背后说他人坏话。聪明的人是不会放松自我的,他们通过勤奋学习,使自己充满智慧。
47、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48、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49、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欢欢喜喜,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动辄求卜问卦,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做主。
50、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着,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51、学会放下,拽的越紧,越是无法自拔。学会感恩、随顺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最基本的因果原则。
52、普贤菩萨警众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53、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54、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5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6、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57、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
58、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非外道,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
59、人的`身体有残缺不算苦,人性的残缺才是真正的苦。世间的灾难祸害大都是由手脚完好、心灵残缺的人造成的。
60、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61、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62、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63、佛语有云: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64、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65、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66、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67、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68、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69、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
佛语经典爱情语录 篇4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20、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21、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22、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3、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24、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25、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26、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7、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28、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29、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30、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31、千悟万悟悟不到,原来一句佛名号。
32、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33、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34、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35、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36、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7、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38、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39、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经典佛语语录 篇5
二、什么是福报大?耳朵里听不见是非,眼睛里看不到争斗,嘴里说不出伤人的话。
三、你只要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就行,一辈子都在跟别人攀比是人生的悲剧。
四、这世上,危险的不是诱饵,而是一颗禁不起诱惑的心。定力。
五、过去的事不要去想,因为你无法改变过去。将来的事也不要去想,因为你无法决定将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享受当下。人必须全然地活在此时此刻。其余的,都是妄念。
六、人在贪欲中失去幸福,在忙碌中失去健康,在怀疑中失去信任,在计较中失去友情,在痴迷中失去分明,在执着中失去宁静,在傲慢中失去自我,在追逐中失去风景。
七、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在你的人生里。
八、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能生慧,静能安神,静能致远,静能超然。大道至简,大音希声。简单做事,简单思考,简单为人,一生简单。
九、人生逆境时,切记忍耐。人生顺境时,切记收敛。人生得意时,切记看谈。人生失意时,切记随缘。心情不好时,当需涵养。心情愉悦时,当需沉潜。
十、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十一、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拥有,只能经历。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而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失败,而只是经验而已。用一颗浏览的心,去看待人生,一切的得与失、隐与显,都是风景与风情。
十二、做错事情不肯忏悔、认错,这是恶中最大之恶,与自性完全相违背。不是佛不原谅你,是自己不原谅自己,这个道理要懂。如果怪佛不原谅我,那是罪上又加一等罪,佛没有不原谅的,是自己不肯回头、不肯认错,不能怪任何人。————净空法师
十三、欲望过多,生活一定苦;放不下的太多,心肯定累。
十四、花儿虽美,却是短暂不实。因此,人除了漂亮,还要把尊严、性格、气质、风仪、人缘等活出来。
十五、愉快的生活,这是人生的基本要求,如果生活过得不快乐,人生所为何来?所以我们要活下去,就要愉愉快快的生活,能够活得快乐,活得自在,活得尊严,活得平安,这就是生命的价值。
十六、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十七、做事三原则: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十八、人与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财富的差距,实际上是福报的差距;表面上看是人脉的差距,实际上是人品的差距;表面上看是气质的差距,实际上是涵养的差距;表面上看是容貌的差距,实际上是心地的差距;表面上看是人与人都差不多,内心境界却大不相同,心态决定命运。
十九、人对我好,心存感恩;人对我坏,心存忏悔。顺应别人,会得善缘;改变自己,会得善果。
二十、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二十一、“修行不是为了让一切变得更好,而是允许事情变得更坏。”接纳事物的正反两面,发现好的可能,也容忍坏的存在,真正的.修行是一个扩大心量、如实生活的过程。修行之人慢慢地能够看到并堪破真相,在他那儿,无所谓好坏,事情来了,就接受它,事情走了,也不眷念。所谓随缘散化。
二十二、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二十三、人生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挽留的:生命、时间和爱,所以你能做的就是去珍惜。岁月难饶,光阴不逮,幸福并不复杂。饿时,饭是幸福,够饱即可;渴时,水是幸福,够饮即可;穷时,钱是幸福,够用即可;累时,闲是幸福,够畅即可。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
佛家经典佛语语录 篇6
2、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4、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5、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6、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7、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8、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9、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0、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1、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2、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3、一切皆为虚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4、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1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6、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7、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18、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9、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佛教经典佛语语录 篇7
二: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三:你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五: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六: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七:一切皆为虚幻。
八: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十: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的百句选摘:
一: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二: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三: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四: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五: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六: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七: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八: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九: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十:不可说。
十一: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十二: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十三: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十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十五: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十六: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十七: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十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十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二十: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2.佛语经典语录
3.100句佛语经典语录
4.大慈大悲经典佛语语录100句
5.佛学励志语录 佛语经典语录
6.佛语人生哲理经典语录100条
7.佛语警句100句 经典语录
8.佛语人生哲理经典语录
9.佛教经典佛语语录
经典唯美佛语语录 篇8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无心者,非如土木瓦石顽然无知,所触境遇缘,心定不动,不取着诸法,一切处荡然。无障无碍,无所污染,亦不住在无污染处,观身观心,如梦如幻。亦不住在梦幻虚无之境。到得如此境界,方始谓之真无心。
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佛性本来是真如,不须再求真。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但求一席安心地,谁与龙蛇论是非。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恐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当令心如虚空,超然尘表。虚如空者,不住相是也。
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十二时中,遇物应缘处,不得令恶念相续或照顾不起。
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
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万缘俱绝者,一切法性空,一切处无心。
刹那便是永恒。
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佛语经典语录摘抄 篇9
2、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3、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4、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
5、在日常生活里面,分别、执着要淡薄,看得淡薄就是看破。
6、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起潮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7、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8、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9、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10、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11、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12、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13、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14、放下一切,菩提心就现前;放下一切,才能见到事实真相。
15、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16、觉悟人生如过客,世间如旅舍,是真正的福报,真正的清凉自在!
17、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18、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9、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20、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2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22、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23、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无非是一片心。
24、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25、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26、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27、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8、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29、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0、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31、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32、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33、常以为别人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的比较烦恼。
34、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35、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36、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37、谁曾问,人生真真大笑能几回。谁曾问,盛情一舞笑死几人追。
38、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39、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40、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1、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42、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43、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44、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45、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46、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47、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48、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49、见思烦恼是执著;尘沙烦恼是分别;根本无明是妄想。
50、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51、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52、不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这个世界没有“应该”二字。
53、古琴可定我意,古筝能醉我心;古琴看破红尘,古筝看淡红尘。
54、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55、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56、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57、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58、是非人莫辨,太真颜,义白莲。青锋柔,弹恩仇,知己难逢几人留。
59、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佛语经典幽默版语录 篇10
听佛此言,我捡起一块20斤重的石头向他的头上砸去,只听一声惨叫,佛主四脚朝天。迦叶尊者上,指责我不该对佛下黄手,我抚摸佛那无比巨大的包,看佛痛的双眼流泪,双手合一:乖孩子,一切都是虚幻的!
二:不可说。
于佛堂见孙行者,遂与其商量作弄佛。行者幻化拿万年巴豆入佛之清茶,佛不知饮之,大拉肚子三百回合,损失佛法殆尽。问众弟子知何人所为。众弟子双手合一:不可说!不可说!
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无事之时,与降龙伏虎罗汉在菩提林喝酒吃肉,恰巧佛这个时候跑几来了。佛说:戒!戒!戒!降龙回到:空既是色,色既是空,不吃肉就是吃肉,吃肉就是不吃肉。伏虎手一指:你看——只见天蓬元帅在那里调戏嫦娥,嫦娥正色拒绝,天蓬云:佛有云空既是色,色既是空,今天我想空一下。佛主从祥云下坠落。
四: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旃檀公德佛和斗战胜佛在讨论佛法,旃檀公德佛不敌,于是拿出法宝,大念: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只见口水横飞,语速达到了每秒1万字,斗战胜佛捂耳大叫:如来,我操!那紧箍咒TM的怎么还在我头上。便去告状,言:唐僧使手段,下黄手,不配为佛。佛双手合一:悟空,你知道我要说什么吗?那就是 —— (500罗汉佛号慈悲)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五: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佛为了考究弟子佛法修为,遂暗行调查。第一日,行到太上老君处,发现行者对着老君丹药双手合一:缘分啊!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怒发冲冠。第二日,来到瑶池,发现天蓬在偷看嫦娥洗澡,还双手合一: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爆跳如雷。来到蓬莱仙山,看见唐僧双手合一对观音说道:观音姐姐,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佛吐血三升回灵山修养。看见小白坐在自己的佛坐上,双手合一:前生 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佛两眼发黑晕倒。
六: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佛主坐骑死了,大哭埋葬。小白伙同悟空挖掘而烤之。佛主火冒三丈,小白曰:死了就死了,我们要从死中得到快乐,不是说大悲无泪吗?佛曰之然,说我悟了,拿出丈八长矛要给小白剃度。悟空曰:你犯贱了!大悟无言!佛一口气上不来。我和悟空开怀大笑,佛拿出法宝,给了我们几下:知道不?知道不?大笑无声。
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观音告状,说我和八戒偷她莲花池里的鱼吃,佛主说:罪过罪过!敢问他们用什么烹调方法?八戒说:用柴火烧!佛主曰:非也非也!鲤鱼者,糖醋味最佳!我和八戒深以为然。佛又云:得鱼而不知法,不如不吃。菩萨问:何以偏袒?佛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也。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小白、八戒,知道吗?我和八戒点了点头,我说:敢问佛主,大鹏金翅鸟何法烹饪为佳?大鹏鸟一声长鸣,破空而去。
八: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某日悟空大醉,挥舞金箍棒先扫菩提树,再碎明镜台,接着把佛主喜欢的陈设打的个淅沥哗啦。佛主回来,火冒三千丈,声称要扣悟空一辈子的俸禄。小白作诗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主双手合一,喏!
九: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