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现状论文(精选8篇)
互联网发展现状论文 篇1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现代传播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传播媒介相对欠缺,这使得互联网在农村有较大的作为空间,发展农村 互联网意义巨大而深远。本文主要阐述互联网在中国乡村的发展现状,作用及影响力,以期探索出一条符合乡村发展的大众传媒新路径!
信息时代,农村信息资源匮乏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瓶颈,也将成为拉大城乡
之间发展差距的决定因素。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等网络应用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具有信息储量
大、信息全面、查询方便、信息更新及时等优势。对于信息相对匮乏的农村而言,互联网无
疑是广大农村地区方便快捷的信息渠道。将互联网的信息获取优势有效地应用到农村的生
产、生活中,是提高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发展的真正意义所在。一,农村互联网发展现状 1.农村网民规模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持续增长,互联网普及率稳步上升。据CNNIC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4.85亿人,网络普及率36%。农村网民已经达到1.31亿人,占全国网民的27%。① 2.农村网络基础
农 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上网资源匮乏。虽然在“村村能上网”、“乡乡有网站”、“家电下乡”等国家政策和企业投资扶持下,我国农村互联网基础设 施有了明显改善。但是,目前部分农村地区网络使用的基础条件还很匮乏,网络使用的增长条件和空间不足。据调查,农村非网民中19.7%的人是由于没有电脑 等上网设备,3.5%的人是由于当地没有网络接入条件。尤其是中西部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家庭拥有电脑率较低,网吧和学校成为农村居民接触和使用互联 网的重要场所,而这些地区网吧缺乏监督管理,环境较差、电脑硬件更新周期较长,配置较低;学校的上网硬件设施数量少、配置也只能满足最基础的电脑使用.② 3.农村互联网应用情况 农 村网民具有年龄偏年轻化、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偏低等特征,以及在信息需求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在互联网的应用上与城市也具有相当差异。农村受众对媒介内 容有着独特的选择性 在农村受众 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方面, 他们最需要的信息按重要程度依次 为实用技术、农业政策、动植物品种、招聘信息、市场信息 和 气象信息。
二.互联网对农村文化生活的影响③ 1.价值观的改变
互联网将现代社会进取、发展、流动等现代观念传入农村社会, 对传统观念造成冲击的同时也 开阔了农民的思维和视野。
有 学者认为农民的生产观、道德观发生了转变: 中国社 会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养成了农民小农本位的传统生产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现代人的商品经济意 识, 市场竞争意识日益增加。农民在城乡互动过程中已经对这些现代意识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互联网的传播, 强化了这一 认识。农民在传媒的激励下为了 获得发展而有意识地培养这些现代观念并体现到实际行动中。2.娱乐方式的改变
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进入农村社会, 填补了农村因 文化娱乐设施缺乏而导致的农民精神世界的空虚。上网浏览新闻、玩网络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等逐渐成为一种文明和时尚。互联网不仅本身作为一种娱乐工具改 变了农民以往的休闲方式, 而且其大量反映现代休闲娱乐方式的宣传内容也对农民产生重要的影响, 引导农民的生活方式逐渐向现代转变。3.消费方式的改变
随着互联网在农村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推广,网络购物正在成为部分农村乡镇居民购物消费新方式。4.社交方式的改变
在 互联网等大众媒介的影响下, 农村居民逐步接受了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和行为规范, 改变了原有的价值观念, 从而使农村社会交往方式向理性化方向发展, 并 呈现出范围扩大、数量增多、开放性加强等特点, 农村社会支持系统也逐步扩展。互联网上的各种即时聊天工具,邮箱,交友网站等,为农村居民社会交往提供了 更多的机会。5.参与政治民主方式的改变
由于中国的农村地区信息获取和发布的渠道相对匮乏,居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因 此,广大农民在社会中的话语权较弱,影响社会的能力较低,从而使农村地区的民主进程也比城市缓慢。而具有 Web2.0 特征的论坛、博客等网络应用为农民参 与社会事务管理、发表 意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随着这些应用的功能和服务日趋便捷化,其在农村地区的使用 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三. 互联网对农村科技发展的影响④ 1.传播国家对农政策
互联网通过生动形象的解读,能够迅速及时的传播国家科技政策、对农政策等公共政策,使农民更好地把握这些政策,对农业生产发展方 向提供政策指引和思想保障。
2.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理念
随 着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传播,以及农村工业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中国农业信息 网,中国农业推广网等专业网站上丰富的信息,可以让人们直观的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供求信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大力推动农 业科技跨越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具有深远意义。
3.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科技水平
加快农业科技创 新,基础是人才。但是农民文化教育水平普遍偏较低,知识匮乏、思维禁锢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互联网等媒介向农村传播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带给农民的也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影响,更反应在思维方式上的转变。一项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其实质是农民摈弃传统生产方式下的旧技术、接受新时期 下的新技术的过程。互联网的发展为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水平的农业服务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促进农民向职业化发展,强化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人才 提供了一条新路径。4.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010年来三网融合和云计算机的启动试点,新一代移动互联技术取得重大发展,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化升级,带动了基层互联网的转型升级。农村电子商务网站,为农民提供了网上浏览,网上下单,商品配送,货款结算等一条龙服务。像江苏的沙 集镇,浙江的义乌市等农民在网上开网店,把特色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不但提高了农民收入,扩大了产业规模,拓宽了销售渠道,更重要的是了解了市场行情,提 高了农村产品的科技含量,做到产销结合,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四. 农村互联网发展建议 在工业化、城镇化、市 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农村以互联网建设为主的经营管理信息化是大势所趋;是改善农经服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农经管 理,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创新农经工作方式,提高农经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客观需要。但是,中国长期以来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部分农村 地区网络使用基础建设薄弱,网络基础知识匮乏等,限制了农民对互联网的需求和使用,城乡之间的互联网发展差距仍较大,并且城乡“数字鸿沟”有进一步扩大的 趋势。为了促进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加快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缩短中国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切实有效地将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引入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对 中国农村互联网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建议:
1.要认真搞好建设规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顶层设计,实行分层建设、分步实施,注重信息系统和资源整合。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农业部门要重视并提高对农经信息化工作的认识,各级农经部门也要积极推动和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地区上网条件⑤
网络基础设施是推进互联网在农村地区普及的前提条件,包括农村地区的网络接入条件、上网设备、上网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加快推进。包括: 2.1.完善农村宽带接入,降低宽带资费,提高服务能力。2.2.扩大加点下乡范围,改善农民上网设备。2.3.加强农村公共上网场所建设。2.4.完善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络的建设。
3.搞好农村信息开发应用,加强农村互联网信息服务。
加强农村互联网信息内容建设,结合农村居民和网民的结构特征,有针对性地为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信息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靠信息致富的资源不足问题。
3.1.建立专业的农业网站,打造农民信息交流的平台。网站内容可以涉及农业技术;市场供求;最新技术视频讲解;农民信息交流;国家相关政策等等。3.2.建立手机互动交流。政府或者个人可以及时准确的把国家政策,供求信息,动态新闻等以短信的形式发给农民手中。
4.加强农村互联网应用教育,提升农民使用互联网的技能 我国农村地区文化水平低于城镇,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技能也较低。因此,在基础设施和信息内容建设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农村互联网应用教育,提高农民接触和使用网络的技能,这是推动互联网在农村普及的关键。5.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套措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但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匮乏,及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网络银行等环节的欠缺,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5.1.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农村多元产销渠道。
5.2.完 善农村物流体系,提高农村网络支付、网络银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现代传播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传播媒介相对欠缺,这使 得互联网在农村有较大的作为空间,发展农村互联网意义巨大而深远。本文主要阐述互联网在中国乡村的发展现状,作用及影响力,以期探索出一条符合乡村发展的 大众传媒新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 发展现状 影响力 发展建议
信息时代,农村信息资源匮乏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瓶颈,也将成为拉大城乡
之间发展差距的决定因素。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等网络应用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具有信息储量
大、信息全面、查询方便、信息更新及时等优势。对于信息相对匮乏的农村而言,互联网无
疑是广大农村地区方便快捷的信息渠道。将互联网的信息获取优势有效地应用到农村的生
产、生活中,是提高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发展的真正意义所在。二,农村互联网发展现状 1.农村网民规模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持续增长,互联网普及率稳步上升。据CNNIC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4.85亿人,网络普及率36%。农村网民已经达到1.31亿人,占全国网民的27%。① 2.农村网络基础
农 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上网资源匮乏。虽然在“村村能上网”、“乡乡有网站”、“家电下乡”等国家政策和企业投资扶持下,我国农村互联网基础设 施有了明显改善。但是,目前部分农村地区网络使用的基础条件还很匮乏,网络使用的增长条件和空间不足。据调查,农村非网民中19.7%的人是由于没有电脑 等上网设备,3.5%的人是由于当地没有网络接入条件。尤其是中西部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家庭拥有电脑率较低,网吧和学校成为农村居民接触和使用互联 网的重要场所,而这些地区网吧缺乏监督管理,环境较差、电脑硬件更新周期较长,配置较低;学校的上网硬件设施数量少、配置也只能满足最基础的电脑使用.② 3.农村互联网应用情况
农 村网民具有年龄偏年轻化、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偏低等特征,以及在信息需求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在互联网的应用上与城市也具有相当差异。农村受众对媒介内 容有着独特的选择性 在农村受众 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方面, 他们最需要的信息按重要程度依次 为实用技术、农业政策、动植物品种、招聘信息、市场信息 和 气象信息。
二.互联网对农村文化生活的影响③ 1.价值观的改变
互联网将现代社会进取、发展、流动等现代观念传入农村社会, 对传统观念造成冲击的同时也 开阔了农民的思维和视野。
有 学者认为农民的生产观、道德观发生了转变: 中国社 会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养成了农民小农本位的传统生产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现代人的商品经济意 识, 市场竞争意识日益增加。农民在城乡互动过程中已经对这些现代意识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互联网的传播, 强化了这一 认识。农民在传媒的激励下为了 获得发展而有意识地培养这些现代观念并体现到实际行动中。2.娱乐方式的改变
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进入农村社会, 填补了农村因 文化娱乐设施缺乏而导致的农民精神世界的空虚。上网浏览新闻、玩网络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等逐渐成为一种文明和时尚。互联网不仅本身作为一种娱乐工具改 变了农民以往的休闲方式, 而且其大量反映现代休闲娱乐方式的宣传内容也对农民产生重要的影响, 引导农民的生活方式逐渐向现代转变。3.消费方式的改变
随着互联网在农村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推广,网络购物正在成为部分农村乡镇居民购物消费新方式。4.社交方式的改变 在 互联网等大众媒介的影响下, 农村居民逐步接受了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和行为规范, 改变了原有的价值观念, 从而使农村社会交往方式向理性化方向发展, 并 呈现出范围扩大、数量增多、开放性加强等特点, 农村社会支持系统也逐步扩展。互联网上的各种即时聊天工具,邮箱,交友网站等,为农村居民社会交往提供了 更多的机会。5.参与政治民主方式的改变
由于中国的农村地区信息获取和发布的渠道相对匮乏,居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因
此,广大农民在社会中的话语权较弱,影响社会的能力较低,从而使农村地区的民主进程也比城市缓慢。而具有 Web2.0 特征的论坛、博客等网络应用为农民参 与社会事务管理、发表 意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随着这些应用的功能和服务日趋便捷化,其在农村地区的使用 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三. 互联网对农村科技发展的影响④ 1.传播国家对农政策
互联网通过生动形象的解读,能够迅速及时的传播国家科技政策、对农政策等公共政策,使农民更好地把握这些政策,对农业生产发展方 向提供政策指引和思想保障。
2.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理念
随 着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传播,以及农村工业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中国农业信息 网,中国农业推广网等专业网站上丰富的信息,可以让人们直观的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供求信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大力推动农 业科技跨越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具有深远意义。
3.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科技水平
加快农业科技创 新,基础是人才。但是农民文化教育水平普遍偏较低,知识匮乏、思维禁锢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互联网等媒介向农村传播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带给农民的也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影响,更反应在思维方式上的转变。一项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其实质是农民摈弃传统生产方式下的旧技术、接受新时期 下的新技术的过程。互联网的发展为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水平的农业服务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促进农民向职业化发展,强化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人才 提供了一条新路径。4.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010年来三网融合和云计算机的启动试点,新一代移动互联技术取得重大发展,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化升级,带动了基层互联网的转型升级。农村电子商务网站,为农民提供了网上浏览,网上下单,商品配送,货款结算等一条龙服务。像江苏的沙 集镇,浙江的义乌市等农民在网上开网店,把特色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不但提高了农民收入,扩大了产业规模,拓宽了销售渠道,更重要的是了解了市场行情,提 高了农村产品的科技含量,做到产销结合,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四. 农村互联网发展建议
在工业化、城镇化、市 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农村以互联网建设为主的经营管理信息化是大势所趋;是改善农经服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农经管 理,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创新农经工作方式,提高农经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客观需要。但是,中国长期以来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部分农村 地区网络使用基础建设薄弱,网络基础知识匮乏等,限制了农民对互联网的需求和使用,城乡之间的互联网发展差距仍较大,并且城乡“数字鸿沟”有进一步扩大的 趋势。为了促进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加快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缩短中国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切实有效地将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引入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中。
互联网发展现状论文 篇2
一、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一)互联网金融改变产业结构
其一,传统广告模式逐渐被网络广告替代。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发生巨大改变。以前电视、户外电台、平媒主宰信息传播。如今一台手机/平板则可以完全实现信息流动的双向性,广告和营销开始发生变革。品牌商开始增加感情因素丰富其内容,纸媒杂志的衰落非常的明显,互联网投放不断增长。媒介接触用户就产生广告价值,所以移动互联网对品牌推广自然产生价值。
其二,网络购物迅猛发展。淘宝双十一网络购物2015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全天交易额达912.17亿元,其中无线交易额为626.42亿元,无线成交占比68.67%。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全球最大无线电商的地位进一步彰显。
其三,实体店与网店一体化销售。如今的市场实体店依旧占据销售主流渠道,网络零售商对实体店的冲击目前还不是很大。不过一些商家已开始采用网络与实体店销售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销售额,在线订购,门店提货,而且这种方式也越来越多的被消费者接受,因为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已经来到了互联网甚至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二)互联网推动物流业繁荣发展
随着现在科技的发达,互联网多领域的拓展,改变了由最初的邮政服务到后面兴起的各种快递公司以及到现在的电商服务,使物流市场不再是单一和垄断。“互联网络+电商+物流快递”新的运输构架模式,而这种模式将成为物流市场主导力量,据预测到2020年,物流快递将达到500亿件,产值8000亿元的市场规模。这场因互联网络而引发的深刻变革和创新,无疑给国内所有的以运输为业态的行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三)互联网+环境下金融业走向电子化
其一,手机的全面发展。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2015中国互联网产业综述与2016发展趋势报告》,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27亿人,占整体网民规模的18.5%。同时手机APP时代全面来临,伴随着App行业的崛起,商家从中获得了巨大收益。
其二,手机与网银的结合。支付宝的兴起和繁荣标志着手机与网银的结合。支付宝旗下“支付宝”与“支付宝钱包”提供支付及理财等多项服务。截至目前,其实名用户超过3亿,支付宝钱包活跃用户超过2.7亿,单日手机支付量超过4500万笔。支付宝跟国内外180多家银行等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成为金融机构在电子支付领域最被信任的合作伙伴。
二、互联网经济的利与弊
(一)沟通零距离助力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实现可视通话,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3G互联网)端,通过手机之间实时传送人的语音和图像(用户的半身像、照片、物品等)的一种通信方式。被誉为“千里眼”的视频通话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有利于互联网经济的告诉发展,使得商业活动更加的直观便捷,很多商业活动通过电视电话会议跨时空进行,沟通零距离极大的助力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同时以微信,微博,QQ,贴吧为代表的沟通媒介,改变了时代沟通模式。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沟通极大的发展,借助媒体,促进了交流与发展。
(二)网络诈骗与个人信息泄露
互联网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线上的特殊性也让“骗子”如鱼得水,将线下骗术与技术手段相结合,不仅迷惑性、隐蔽性更强,而且骗术演变速度奇快,让普通网民难以识别、防不胜防。2014年明星频频遭遇网络诈骗,更加剧了人们对网络诈骗的关注。来自360网购先赔服务的数据显示,2014年共收到全国用户举报网络诈骗2.3万起。网站诈骗报案总金额为4771万余元,人均损失2070元。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分析发现,网络诈骗高发的罪魁祸首主要来自于个人信息的泄露,进一步助长了各类网络诈骗的流行。2014年,360网购先赔服务接到的23057起各类网络欺诈报案中,与个人信息或账号被盗相关的各类网络诈骗多达2863起,比2013年的1395起增长了两倍多。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金融业变革创新已成必然
互联网金融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而来,严重影响了传统金融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极大的冲击下,传统金融业必须走上变革创新之路,促使其持续发展,及时地调整其产业结构、更新管理方法、实现业务模式的创新调整等。如传统银行,要学会强强联合,借助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等优势,调整其经营模式,加强客户与传统银行间的紧密联系密,以提升服务质量为前提建立更多长期合作关系;再如传统证券的交易的创新变革,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电子商务,拓展银信、银证以及银基的业务范围,利用创新推进发展。还有保险公司的创新变革,借助互联网发展网络化保险,近几年的发展已取一定的成绩,而在不久的未来亦将成为不可逆转的业务形势,从而建立更加可行的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保险业务新模式。
(二)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大势所趋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越来越普遍,人们逐渐适应了日常中的移动支付,如网购服装、美食、娱乐、机票、火车票等,这样的消费支付模式也变得越来越普及化,随之快速发展的就移动互联网金融。新经济时代,移动互联支付发展的趋势远远超过传统的卡支付和现金支付,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采用O2O发展模式的移动互联支付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更易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也是其能持续良好发展的重要前提。移动支付借助移动互联网金融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模式,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同时却并非占据其过最多时间。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其线上支付主要是抢夺电商与社交的支付市场,但自从出现了壹支付和叮当钱包,加速了虚拟账号实际化的步伐,让电子钱包逐步渗入人们生活各个细节里。所以,移动互联网金融的线下线上发展,都将促进应用场景化,尽展互联网金融发展良好趋势。
(三)互联网金融生态逐步完善
互联网金融囊括了互联网与金融的发展,同时包含着大数据的使用。我国经济经历了迅猛粗放的发展时期,现在经济逐步进入整合调整的新阶段,亦前文所述的经济新常态。因此,经济新常态下要匹配新形态的互联网金融。各个监管管理机构亦将制定相应监督管理标准,构建满足新形势发展所需的管理体系,在管理监督方面创新、调整、细化监管原则,满足新常态发展所需的互联网金融监管需要。同时更加关注各业态准入标准及条件,明确其边界范围及科学界定,落实金融监管部门的互助合作及监管责任。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互联网金融机构在市场的残酷竞争下崛起众多颇具实力的公司,亦会出现一批典型的中、小公司,构成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链的重要组成,共同促进互联网金融的生态发展。
四、结论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的互联网和金融的相互融合。经济新常态下的互联网+时期,互联网景荣的发展呈现了全新的金融模式,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以及提高国民就业比率都起到重要作用,又保障了金融业的持续发展,为我国金融市场增添了不竭动力。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的确威胁到了传统企业的发展,因此,传统企业亟待完善自身,提高竞争力,进而打造更加完善良性的金融市场。互联网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下,互联网金融将能够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发展前景不可小觑。
摘要:伴随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其对于经济社会与金融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电子商务的应运而生,强势来袭整个互联网金融经济。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也影响着当前金融业的发展,结合科技技术的金融业如虎添翼,既大大降低其金融交易成本和时间,又加快了扩宽服务边界及市场的步伐。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阐述其经济发展存在的利与弊,最后落笔于对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业,互联网经济,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宗慧.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环渤海经济瞭望,2014(05)
[2]申蕾.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知识经济,2016(01)
[3]李琳娜.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08)
[4]姚国章,赵刚.互联网金融及其风险研究.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
[5]王志刚.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理性思考.中国银行业,2014(07)
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分析 篇3
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
基于互联网医疗刚性需求的不断扩大,互联网医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据易观智库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4年,在政策、技术、需求的推动下,中国互联网医疗总体市场以31.1%的复合增长率稳步发展,至2014年,互联网医疗总体市场规模达1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8%。预计未来两年仍然高速增长,2017年受在线医疗增速放缓的影响,互联网医疗整体增速放缓(见图1)。
2014年,我国网民规模为6.5亿,普及率达48%;手机网民为5.6亿,占比86%,因此,互联网医疗逐渐以移动医疗为主成为必然。从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构成数据来看,移动医疗占总体市场规模的比重从2011年的17.0%增长到2014年的26.4%,2011~2014年移动医疗以51.8%的发展速度远超在线医疗25.9%的发展速度。预计至2017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对医疗健康各个环节的逐渐渗透,移动医疗的占比将超过在线医疗,达到55.0%。因此,移动医疗将会是互联网医疗未来的重点方向。
从产业链来看,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产业已经整合了移动医疗服务商、医疗设备制造商、IT巨头、风险资本、移动运营商、应用开发商、数据公司和保险企业等众多参与者,形成了以在线医疗和可穿戴设备为主的产业格局。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产品开发的加快和企业经营实力与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互联网医疗产业链将向纵深方向发展。
从竞争来看,互联网医疗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商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前来“抢滩”,竞争十分激烈。近年来,苹果、谷歌、三星分别推出了各自的智能健康平台,百度、阿里、腾讯也通过投资或并购的形式入主国内知名在线医疗平台。但是整体来看,上述巨头的相关布局更多的属于战略卡位,而在底层数据的收集环节仍处于各自为战的探索阶段,互联网医疗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上。未来,随着市场参与者对数据资源的掌握和利用能力变化,竞争格局也会处于不断的动态调整过程中。
驱动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国家不断出台互联网医疗相关利好政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传感器技术的进步、用户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以及巨额资本的不断涌入,互联网医疗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国家政策利好。在政策层面,国家今年以来频频出台医疗相关政策,推动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重塑。2015年1月12日,卫计委发布《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医师合理流动,放宽条件、简化注册审批程序,探索实行备案管理或区域注册,优化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环境。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5省区远程医疗政策试点,为推广应用远程医疗提供实践基础和经验借鉴。同月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确定了2015医疗改革的七个方面。3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规划要求,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5月7日国务院出台的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完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推动医药电商发展。8日国务院印发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意见,9日国务院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5年工作重点。在政策的刺激下,我国互联网行业与医疗行业的融合势在必行。从国家出台的这一系列政策中,可见多点执业、医药分开、网售处方药、加快发展商业保险等信号已经十分明确。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的春天就要来临。
技术相关因素的推动。4G和Wifi技术发展,使终端设备更加快速地连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迅速发展,使快速地从实时数据流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可能;网络和智能手机等硬件的普及,使得互联网医疗可覆盖人群大幅提升,同时加速保守的医生群体的观念转变;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可穿戴设备更加智能化;机器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也将为人类带来更加智能化的服务。这些因素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使得远程医疗、慢性病监测、在线医疗、移动医疗等成为可能,从而改变现有的医疗服务模式。
用户需求的推动。医疗资源不均衡导致看病难、挂号难问题凸显,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导火索;中国老龄化人口增多,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造成医疗资源出现严重短缺;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升高,个人健康管理意识大大增强,对冶未病有了明确需求;药品链条信息的不透明导致看病成本居高不下,以药养医的状况依然持续。
BAT等重量级选手参与及资本的推动:BAT、京东、360、小米等大体量公司凭借敏锐的嗅觉快速进军移动医疗领域,使得互联网医疗炙手可热,大量创业者涌入该领域;短短三个月之间,挂号网1亿美元、丁香园7000万美元、春雨医生5000万美元三起融资,引发了业内对互联网医疗的热切关注,互联网医疗领域热钱涌动,使得互联网医疗迎来爆发。
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
计算机世界研究院认为,未来互联网医疗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重度垂直将成为互联网医疗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趋势。重度垂直,是指企业通过自建,或整合某个细分疾病领域的一系列完整的医疗服务链条,从而达到消费者可以在一个企业的平台上获取一站式完整闭环医疗服务的商业模式。任何一个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都存在于两个维度所构成的四个方向之中,这两个维度,一是在病种类别上,是做大而全,还是做垂直细分;二是在整个服务链条上,是做独立环节,还是做重度整合。四个方向是:重度-大而全,重度-垂直,独立环节-大而全,独立环节-垂直。由于医疗服务需求的“纵向”衍生性存在,我们认为像网购电商那样大而全的模式在互联网医疗领域不成立。“重度垂直”将是大势所趋,但“独立环节-大而全”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将依然存在。我们认为最终互联网行业将发展为“一全多垂”的行业生态。结合到病种细分方向,我们认为具备七大要素的病种方向,更适合重度垂直,即:治不好(慢性)、必须治(致命、痛苦)、高单价、高频次、多环节、重时效、基数大。而具备这七大要素的病种有糖尿病、肝病、心脏病、肿瘤、尿毒症等,它们有可能最先实现重度垂直的互联网医疗模式。
“重问诊模式”产品将更有发展潜力。目前市面上,“轻问诊模式”的产品较多,但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对于患者而言,使用频率低,对医生无依赖,对软件的信任感低;对于医生而言,没有患者数据,学术价值低,且比较随意。“重问诊模式”的产品让就医问诊变得更垂直、高效,在预约挂号、导诊就诊、看数据等方面可一键解决。对于医院而言,“重问诊模式”有利于科学安排资源,减少运营压力;对于患者而言,可以减少就医时间与费用;对于医生而言,可以提升自我价值,减少医患矛盾。
个性化医疗将是未来健康的重要趋势。互联网医疗重视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通过建立每个人的健康档案,为他们提供更精准、更匹配的医疗服务,进而达到预防、预测的目标。精准医疗的核心是把人群细分,对病人个体化的行为和数据进行精准的解读,给出精准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大量的医疗数据。通过精准医疗,可提高治疗的有效性、进一步降低不必要的药物的副作用、节约医疗的费用。此外,大数据时代的医疗模式会有比较大的明显变化,即从简单诊疗发展到疾病的预测、疾病的预警,再到积极参与管理,最后到个体化治疗。未来每个人都有配套的终端,完全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对自己身体体征生命的相关信息进行筛查、收集,然后相关信息会传递到健康顾问家庭医生那里,可以进一步得到相关疾病回馈以及健康指导。未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基因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人而医”时代将会来临。个性化医疗将在现在互联网医疗的基础上,由生理数据层面,深入到基因层面,实现真正的精准医疗。
健康管理将随时随地。随着移动医疗产业的成熟发展,随身健康管理将逐步兴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随身健康管理可使专家服务大量人群,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专业的内容服务。随身健康管理类似一个临床诊疗的过程,可以跟随个人,提高健康水平、降低意外风险和医疗支出,也能缓解医疗机构的压力。尤其是针对患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具有心脏病突发风险的高危人群,随时随地进行健康管理将更为重要。
可穿戴式医疗设备将更易用。包括脉搏血氧仪、葡萄糖监测、心电图、助听器、药物输送等类型的可穿戴式设备,作为新一代智能终端,将成为新的移动平台市场及生态圈。同时,随着穿戴式医疗仪器的传感器终端将朝着微型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而其载体也将朝着人们更容易接受、适合长期使用和不干扰日常生活的方向发展。如具有传感功能的T恤衫,采用传导性纱线和小型化柔性电极进行电连接,使医生能通过T恤衫来实现对穿着者心电信号的测量,预期可进一步实现身体活动情况、血氧饱和度和肌电信号等的监测。
商业保险将为 “高级”医疗买单。中国正迈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医疗开支在日常百姓家庭消费中的占比持续走高,巨额的医疗投入已经成为政府一项沉重负担。随着市民健康意识逐年提升,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呼之欲出”,但通观世界全球,大部分国家政府只能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增值服务的空缺将会促使社会资本的涌入。而在国内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商业保险已经逐渐被普通家庭所接受。保险公司一方面提供增值服务,促进购买欲望,同时还将通过移动医疗的方式对客户的健康进行实时管理监督,量身定做,降低疾病的发生率,而客户也要为个人行为买单。
互联网发展现状论文 篇4
在2006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韩夏代表部电信管理局发表了主题演讲。演讲报告认为,我国互联网起步至今12年来,在全球互联网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依靠政策、依靠科技进步走出了一条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电信业、制造业、软件业等齐参与,引进、消化、吸收、不断创新的成功之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报告分析了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和特点,剖析了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对互联网产业发展政策的思考。
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网络和用户稳步增长,互联网产业初具规模
互联网网络能力持续提升。响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互联网单位为支撑中国互联网发展,不断加大投入,不仅对骨干网进行了多次扩容和升级,而且加大对新技术、新业务的试验力度,打造出容量充足、结构清晰、功能齐全,能满足语音、视频、数据业务承载要求且具备差异化服务能力的综合承载网络,为新兴的互联网应用及向下一代互联网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互联网从业主体规模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提供互联网相关服务的企业数量超过1.3万家。在互联网综合服务领域,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基础运营企业充分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在信息服务领域,几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TOM等逐步脱颖而出,盛大、百度、腾讯、携程网也开始崭露头角。我国互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以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为主体、以综合性门户网站和各专业网站为辅助的,层次清晰、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二)互联网继续渗透到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力助国民经济发展和加快信息化进程
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加快。近来,我国电子商务在支付方式、运营模式、物流配送、渠道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规章不断健全,电子商务环境逐年改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电子商务活动中来。
企业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开创新局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互联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企业建设,促进自身发展。中国电信自推出商务领航品牌服务以来,截至今年6月份,已发展35万多家企业用户。
三)互联网应用多样化,应用前景广阔互联网应用不断增加。
随着技术业务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应用,网上原有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网络银行、在线交易、网络广告、网络新闻、网络游戏、即时通信、虚拟主机、无线增值等互联网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并不断出现新的服务形式。
互联网用途正在多元化,加速向更多的行业和领域扩展。垂直门户网站明显增多,专业化经营取得成功,不仅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也吸引一些门户网站开始向某一特定领域深入发展,并使综合性门户网站成为国内专业网站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专业网络信息服务显著增强。
(四)宽带应用持续快速发展,网络融合趋势日益明显
(五)市场准入条件逐步放宽,行业管理日趋规范
对互联网产业发展政策的思考
一)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努力缩小数字鸿沟
二)实行科学管理,为互联网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加快技术业务创新,提高互联网应用水平,完善产业价值链并充分发挥产业链上各环节的作用
四)增强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篇5
摘要: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随着2009年3G牌照正式发放,智能手机普及率提高,移动应用服务日趋丰富,移动互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本文叙述了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市场前憬和发展趋势。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应用 发展趋势
一.移动互联网的定义
移动互联网,顾名思义,如同移动电话是相对于固定电话而言,移动互联网是相对固定互联网而言的。目前业界对移动互联网尚无一个相对统一的定义,但对其概念却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即从网络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是指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可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服务的开放式基础电信网络;从用户行为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是指采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访问互联网并使用互联网业务,这里对于移动终端的理解既可以认为是手机也可以认为是包括手机在内的上网本、平板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这里前者是对移动互联网的狭义理解,后者是对移动互联网的广义理解。
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与传统的的网络技术与业务相比,移动互联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终端移动性:移动互联网业务使得用户可以在移动状态下接入和使用互联网服务,移动的终端便于用户随身携带和随时使用。
(2).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移动互联网业务在便携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的限制:在网络能力方面,受到无线网络传输环境、技术能力等因素限制;在终端能力方面,受到终端大小、处理能力、电池容量等的限制。
(3).业务与终端、网络的强关联性: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受到了网络及终端能力的限制,因此,其业务内容和形式也需要适合特定的网络技术规格和终端类型。
(4).业务使用的私密性: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时,所使用的内容和服务更私密,如手机支付业务等。
一方面,伴随着移动接入带宽的提高特别是3G技术的商用、智能终端和移动浏览器功能的增强,互联网上基于 Web2.0 的应用向移动互联网迁移,并结合移动网固有的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可判断位置等特性,产生了许多独特的业务形态。另一方面,移动通信行业内出现固网业务萎缩、移动语音业务逐渐饱和等行业发展趋势,在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的推动下,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这也就是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三.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国性的、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的,可同时提供话音、传真、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电信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电信基础网络,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如下:(1)手机个性DIY。如今,图片和铃声的下载,为新浪、搜狐等创造着每天40万以上的浏览量,其中自然有不少愿意用每条1元的代价,享受这项个性服务。
(2)资讯。以新闻定制为代表的媒体短信服务,是许多普通用户最早的也是大规模使用的短信服务。对于像搜狐、新浪这样的网站而言,新闻短信几乎是零成本,他们几乎可以提供国内最好的媒体短信服务。目前这种资讯定制服务已经从新闻走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股票、天气、商场、保险等。
(3)沟通。移动QQ帮助腾讯登上了“移动梦网”第一信息发送商的宝座。通过“移动QQ”和QQ信使服务,使手机用户和QQ用户实现双向交流。
(4)娱乐。娱乐短信业务现在已经被作为最为看好的业务方向,娱乐短信业务是最能发挥手机移动特征的业务。
(5)手机上网业务。手机上网主要提供两种接入方式:手机+笔记本电脑的移动互联网接入;移动电话用户通过数据套件,将手机与笔记本电脑连接后,拨打接入号,笔记本电脑即可通过移动交换机的网络互联模块IWF,接入移动互联网。
四.国外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现状
日本和韩国都可以称得上是全球移动互联网最为发达的国家。目前,日本移动运营商提供的主要移动互联网业务包括NFC应用、移动电视、基于位置的服务和移动广告等。韩国用户数最多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包括移动多媒体服务、移动音乐门户网站服务、手机游戏、移动购物、手机银行以及包括移动搜索、移动社区等在内的无线和固定互联网互通服务。在美国,资费模式的创新和iPhone等智能手机的普及等因素导致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一直保持稳步增长,在美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中,门户网站成为渗透率最高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邮件、搜索位于第二、第三。五.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在2010年8月举行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会上指出:“中国要加快互联网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力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移动互联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技术采用的是WAP协议。我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多数采用WAP接入的方式。根据CNNIC的调查,截至2007年3月底,我国WAP活跃用户数约为3900万人,具有独立域名的WAP站点数量约为6.5万个,WAP网页数量约为2.6亿个。根据用户规模、网站数量以及用户特征等方面综合判断,目前WAP在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相当于传统互联网2000~2001年间的发展水平。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分析》显示,到2020年移动互联网终端将超过100亿台,截至2009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已达2.33亿人,占总体网民的60.8%,此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有3070万,而自2009年中国3G牌照发放以后,国内智能手机用户越来越多,渐呈爆炸式增长。来自艾瑞咨询的调查研究数值则显示,2009年,移动互联网市场交易额达6.4亿元,同比增长205%。而2012年,移动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108亿元。从以上的数字中可以看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具备相当规模,但与发展较快的日本、韩国相比,移动互联网用户渗透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六.移动互联网市场前景
随着网速越来越快,手机终端越来越强大,移动互联网透露出的机遇与诱惑是巨大的。随着3G的发展和移动通信及WEB2.0技术的提升,移动互联网必将成为一个更大的新兴市场。移动互联网机会层出不穷。
移动互联网的机会有多大,它可能是互联网创造的产业规模的十倍。按照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提供的数字,4.2亿网民里有11%使用手机和数字卡上网,现在使用智能终端上网的用户已经占到上网用户数的10%~50%,如此推算九年之后,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将超过固定互联网用户数。
显然,在3G背景下,我国庞大的手机市场规模成为有效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而这必将刺激移动互联网市场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引发新一轮创新潮。
一方面,互联网影响着每个人的工作与生活,其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调查显示,截至10年6月份我国拥有3.3亿次网络搜索,在商务交易方面网络规模达到1.42亿,旅游服务规模达到3612万亿,交友、沟通方面有3.04亿人使用互联网,2.1亿人使用社交网站。如何将传统互联网模式转移到移动互联网上,让用户更好享受信息生活乐趣已成为业界共同思考的问题。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发展已势不可挡。易观国际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用户规模达2.14亿,市场收入规模达237亿元。预计到2010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用户规模将达到3亿,全年市场收入规模将达633亿元。此前,据尼尔森公司发布的中国手机市场研究报告称,在中国,手机已经无处不在,中国3G商用进程的加速推进,使移动互联网活跃度日渐提升。
七.发展趋势
1.在业务层面,主要有以下三个反战趋势:
(1)商业模式多元化
商业模式是一个产业或者业务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尤其在通信市场竞争激烈、用户发展存在困难的今天意义更为重大。为了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产业链上的企业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在与商业模式密切相关的收费方式上也应该呈现出前向收费、后向收费、广告收费、包月收费等多元化形态。
(2)业务类型“长尾化”随着手机浏览器功能的强化,移动互联网用户的Web浏览习惯逐步与传统PC浏览习惯靠拢,呈现出“长尾化”趋势。
(3)业务产品融合化
融合是整个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本身就是融合的最好例证。从宏观层面来看,移动互联网本身就是移动通信与传统互联网的融合;从微观层面来看,移动互联网的网络特别是接入网络是多种无线技术的融合;从终端技术来看,支撑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手机也呈现出融合的特征:手机除了电话功能外,还集成了摄像机、播放器、传感器、RFID等功能;在业务能力层面,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的数据融合和应用融合创造出众多的创新业务和新型产品,大大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2.在技术层面,主要有以下三个趋势:
(1)网络接入技术多元化
目前能够支撑移动互联网的无线接入技术大致分成三类: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WLAN,无线城域网接入技术WiMAX和3G及其增强技术,如EVDO和LTE 等。不同的接入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场所,让用户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下接入相应的网络,这势必要求终端具有多种接入能力,也就是多模终端。
(2)移动终端解决方案多样化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对业务支撑和业务体验的重要性也日剧增,因此也带来移动终端解决方案的多样化。这些终端不仅包括普通的手机终端,而且包括上网本、亚马逊公司推出的电子书阅读终端Kindle等;与此同时,手机操作系统也呈现多样性的特点。诸如微软的Windows系统;Linux操作系统、Google的Android操作系统,此外,PalmOS、Symbian和黑莓等也是普遍采用的操作系统。
(3)网络浏览Web化
我国目前移动互联网使用中WAP方式较多,主要原因在于节省网络流量。但从国外来看,移动互联网浏览Web化是世界各国普遍出现的发展趋势。
八.总结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产业运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运作模式正在形成。对于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公司和网络运营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应积极参与到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市场竞争中。
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篇6
互联网+真正难以改造的是那些非常传统的行业,但是这不意味着传统企业不做互联网化的尝试。很多传统企业都在过去几年就开始尝试营销的互联网化,多是借助B2B、B2C等电商平台来实现网络渠道的扩建。更多的线下企业还停留在信息推广与宣传的阶段,甚至不会、不敢或者不能尝试网络交易方面的营销,因为他们找不到合适的方案来解决线下渠道与线上渠道的冲突问题。还有一些商家自搭商城,但是成功的不是太多。但是自创品牌,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经营的服装及零食等商家已经摸索出了一条电商之路。
与传统企业相反的是,当前“全民创业”时代的常态下,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项目越来越多,这些项目从诞生开始就是“互联网+”的形态,因此它们不需要再像传统企业一样转型与升级。“互联网+”正是要促进更多的互联网创业项目的诞生,从而无需再耗费人力、物力及财力去研究与实施行业转型。可以说,每一个社会及商业阶段都有一个常态以及发展趋势,“互联网+”提出之前的常态是千万企业需要转型升级的大背景,后面的发展趋势则是大量“互联网+”模式的爆发以及传统企业的“破与立”。
本文尝试结合互联网线上线下的常态,做一个“互联网+”发展趋势的预测,希望对正在关注“互联网+”的朋友有所启发。
趋势一:“互联网+”服务商崛起
接下来会出现一大批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方服务企业,这些企业可能会以互联网企业为主,但不排除部分传统企业也会逆袭成为“互联网+”服务商。其实从服务角度来看,传统企业转型为“互联网+”服务商也是一种转型。这是一种类似于中介的角色,他们本身不会从事互联网+传统企业的生产、制造及运营工作,但是他们会帮助线上及线下双方的协作。更多的是做双方的对接工作,盈利方式则是双方对接成功后的服务费用及各种增值服务费用。
这些增值服务可能会是培训、招聘、资源寻找、方案设计、设备引进、车间改造等。初期的“互联网+”服务商是单体经营,后期则会发展成为复合体,不排除后期会发展成为纯互联网模式的平台型企业。第三方服务的涉及的领域有大数据、云系统、电商平台、O2O服务商、CRM等软件服务商、智能设备商、机器人、3D打印等。
趋势二:政府推动“互联网+”落实
“互联网+”是全国性的,就如“三个代表”一样,各地政府都会提出建设主方案,然后招标或者外包给能够帮助企业做转型的服务型企业去具体执行。在今后长期的“互联网+”实施过程中,政府将扮演的是一个引领者与推动者的角色。
一是发现那些符合政策并且做的好的企业并立为标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挖掘那些有潜力的企业,在将来能够发展成为“互联网+”型企业,算是案例。
三是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建立更新更接地气的“互联网+”产业园及孵化器,融合当地资源打造一批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企业。
四是引进“互联网+”技术,包括定期邀请相关人员为当地企业培训互联网常识,以及对在职员工的再培训等。
五是资源对接,与各大互联网企业建立长期的资讯、帮扶、人才交流等关系,在交流中让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相互交流,便于进一步合作。
趋势三:“互联网+”职业培训兴起
政府及企业也需要更多懂“互联网+”的人才,关于“互联网+”的培训及特训的职业线上线下教育会爆发。在线教育领域,职业教育一直是很火的教育类型,同时市场份额也占的比较大,每年都会有很大的进步。在“互联网+”这一轮热潮中,针对互联网+职业教育会兴起,可以具体细分到每个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其实这些培训还是互联网企业的职位,传统企业想改变企业架构,需要配备更多的专业技能职工。“互联网+”职业培训面向两个群体,一是对传统企业在职员工的培训,二是对想从事该行业的人员的培训。
趋势四:第一个热门职业是“互联网+”技术
“转型红利”期的第一个热门职业会是“互联网+”技术。由于社会及行业的需要,会催生大量的专业技术从业者。这个职业群体的构成会是成熟的技术人员及运营人员,更多的通过培训上岗的人员。从事“互联网+”服务商的工作,要求每一个人都有整体规划性思路,他们能够根据“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做事,然后再有一个具体而擅长的领域,譬如运营及技术等,通过不断的向下延伸而匹配到线下的传统企业中。甚至,“互联网+”服务商要为每一个企业配备数个服务代表,工作人员“驻商”或者“驻岗”,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服务。
趋势五:平台(生态)型电商再受热捧
在电商方面,平台型电商及生态型电商会广受关注,包括大型平台及地方平台,无论是淘宝、京东还是某地的小型商城,将会有更多的传统企业与其接洽。甚至这些平台会专门成立独立的“互联网+”服务公司,更深入到企业内部。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在初期的转型实操上,更多企业会选择加入一个平台或者生态。一来可以从平台或者生态上积累部分资源并学习其运营模式,二来可以避免自搭平台运营失败的情况出现。加上平台或生态,也能更好的认知自身的资源优势与不足,通过与其他商家合作,了解整体产业链布局,建立格局观。
这有利于传统企业找到转型突破点,以后才能以点代面,企业自身也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生态。当然,平台或生态不只是线上的,线下的资源整合的一定程度,也能催生出平台。更多的平台或者生态出现以后,“互联网+”要做的只是生态与平台的连接,更有利于行业的整体升级。
趋势六:O2O会成为“互联网+”企业首选
O2O将会大受重视,O2O已经成为当前商业都在探讨的话题,只是O2O不算商业模式,只是一种形式,广大传统企业可以借用这种方式而进一步改造原有的商业模式。同时,作为连接线上及线下的新商业形式,会成为当前广大传统企业的首选,O2O相关的资讯公司及研究单位会受重视及热捧。在“互联网+”被提出以后,很多认为在线上线下产业相融合的大趋势下,O2O已经没有位置了,这个看法是伟哥不认同的。
作为专业研究线上线下相连接的一种商业形式,目前很多传统的企业尤其是手工业已经从中找到了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正是“互联网+”模式需要借鉴的。大量O2O企业的案例可以为传统企业转向提供经验,也可以为互联网企业融合传统企业提供思路。接下来,O2O会是每个传统企业的必修课,也是线上企业必须研究的课题。同时,伟哥认为“互联网+”之所以被政府推出,各种基于O2O的商业模式是其参考,也算是一种变向的推动。
趋势七:供应链平台更受重视
供应链平台会成为重中之重,专门设计和研究供应链的商家会成为构成传统企业新商业模式主架构部分的服务者,这是每一个接受“互联网+”的企业应该遵循的。企业及行业转型的根本是供应链的互联网化,也是供应链的优化与升级。对于一个传统企业来讲,人员架构可以变的像传统企业一样扁平,技术人员也都可以配齐,考核制度也可以效仿互联网企业,但是更底层的供应链改造是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供应链涉及物流、现金流等各种维持企业运营的重要因素,很多传统企业在现在看来根本是无法改造的。传统供应链模式相对效率低下,互联网化以后的传统企业必定会受其拖累。因此,“互联网+”要求有一部分专门研究供应链设计及改造的专业人才站出来,为广大需要转型升级的企业服务。
趋势八:促进部分互联网企业快速落地
“互联网+”虽然更多的是互联网与传统企业的融合,其实很多互联网企业也在寻求切入传统市场,这些企业也需要转型。最鲜明的例子是当前数以万计的手机应用,这些APP肢解了PC互联网的市场,短时间内积累了超过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但是缺乏更好的商业模式,简单的说就是找不到挣钱的来路。可能用户很多,活跃度也很高,但就是无法直接变现,或者用户的消费能力太差。基本上每一个APP都是某个行业或者其细分领域的代表,在线上无法解决的盈利问题的时候,这些商家都有落地线下的趋势。如唱吧在尝试自己做KTV以及与线下KTV合作,墨迹天气开始做硬件商家合作空气检测及空气净化的硬件。
如果说过去是互联网企业主动找传统企业,谈及的条件等方面会非常被动,“互联网+”则会让传统企业主动找互联网企业。譬如在“治霾”这个问题上,污染严重的制造业以及传统检测设备的商家肯可能都会找到互联网企业,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合作方案。“互联网+”政策能够促成过去这些商家做不到或者不敢想的事情,这也算是将来一个趋势。
本文与大家探讨的“互联网+”未来趋势,基本是政策、产业连接、创业及资本方面的,也是比较宏观的。在每一个行业以及细分领域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趋势,但大体上都离不开社会及产业的大环境。其实无论大家身处哪个行业,在参考伟哥所述及的这些趋势之外,更要与自身行业相结合,可能会对企业将来发展有一个更好的预判。
其实不管有什么样的趋势与政策,最终要推进与落实“互联网+”还是要靠企业自身。至于要走哪个路线,选择哪种方式,就看企业对产业、企业、互联网、以及商业模式的理解了。
趋势九:创业生态及孵化器深耕“互联网+”
目前,全国的孵化器已经超过1200个,2015年会是孵化器的整合元年。同时,孵化器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将主推“互联网+”,传统企业融合“互联网+”的新模式企业将会与高新产业一样受到孵化器的重视。“互联网+”被作为政策推出来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当前全面创业是时代,大部分创业项目或多或少都与移动互联网相关。智能硬件、在线教育、O2O等领域创业项目的火热,间接推动了新材料、传感器、集成电路、软件服务等行业的兴起,这些领域同样也出现了足够多的创业项目。
当前,围绕互联网的创业项目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创业项目的关联性是一条脉络,这条脉络可以梳理与整合某些行业的全产业链;物联网是另一条脉络,这条线把智能硬件、可穿戴、生物医疗等领域连接起来。整个创业生态都是围绕移动互联网的,政府牵头推出“互联网+”政策,正是为了推动更多的互联网创业项目的产生。在政策的激励下,会有更多的互联网创业项目出现,传统的创业项目也就越来越好,以此来解决行业的升级。所以,接下来各地的孵化器将会主推“互联网+”项目。
趋势十:加速传统企业的并购与收购
互联网企业投资持股传统企业已经屡见不鲜,事实上传统企业投资或者收购互联网企业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在以往的传统企业转型研究中,伟哥认为入股与并购是传统企业互联网化最简单快捷的方式。这比传统企业高薪挖电商运营团队或者引入高科技人才更直接有效,引进团队和人才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与企业原有结构及运营模式磨合,也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直接转变运维模式的。直接收购互联网企业,企业的全部业务打包性的与传统企业对接,相当于互联网业务外包但又是内部的公司,双方的业务及职工又不受冲突,可谓一举多得。
不要看互联网企业价值多少亿美元,市值500亿美元以上的互联网公司也就那么多,线下的资本要比线上多很多。大量的民间资本长期累积,过去这些资本都投银行、能源等传统行业,近几年来随着实体行业的萧条与不景气,这些手握大量资本的企业开始着眼互联网,很多专注互联网投资的基金都有传统企业的身影。线下资本投入线上,有利于民间资本的优化及再分配,“钱生钱”的投资模式如今已经走向病态,以P2P等巧立名目的民进非法集资还在与日俱增,如果这部分钱能够转投创业项目,将会更好的促进社会的整体转型。
延伸阅读:互联网+的社会条件
移动互联网之发展现状及监管对策 篇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以iphone、ipad为代表的移动多媒体终端彻底改变了现代生活。只要指尖轻触屏幕, 就可以随时随地穿梭于互联网之间, 手机电视、视频通话、音乐下载、手机游戏、即时通讯、移动搜索、移动支付等成为最受欢迎的移动数据业务。移动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又一次突破, 对人类社会各领域活动的潜在颠覆性影响已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一条以移动多媒体终端为核心的产业链正在重构相关产业格局。
移动互联网是使用手机、上网本、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 可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应用的开放式互联网络。移动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电信运营商对用户互动与获取信息的束缚, 使随时随地互联、娱乐、搜索、商务等成为可能, 人们的社会生活效率也因此得到巨大提升。有学者指出, 移动互联网是三网融合的前奏, 也是三网融合演进当中的必经阶段。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1) 互联网新技术及3G推广普及为移动互联网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当前, 网络社会正在进入新的发展形态, 传统互联网的内涵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一方面, 互联网影响着每个人的工作与生活, 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 移动互联网发展已势不可挡。据尼尔森公司发布的中国手机市场研究报告称, 中国的手机已经无处不在, 中国3G商用进程的加速推进, 使移动互联网活跃度日渐提升。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 2009年中国仅售出2100万部智能手机, 而这个数字在2010年几乎增长了两倍, 达到6200万部, 中国智能手机销售量预计在今年将达到9500万部, 接近亿数部大关。在技术进步、造价走低和业务匹配等因素的驱动下, 有专家预计中国智能手机201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过P C和普通手机出货量。随着用户快速增长、智能终端日趋普及, 移动互联网内容、应用与服务日趋丰富。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多媒体终端的普及, 用户的移动互联趋势越来越明显, 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潜在用户规模日益庞大。调查数据说明, 40%的手机用户承认移动互联网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认为移动网改变自己工作方式的比例更高, 达到57%。
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数据显示, 截至2011年6月底, 我国手机网民达3.18亿, 手机网民规模继续稳步扩大, 手机上网应用深度普遍提升 (如图1所示) 。
总体上来看, 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有良好稳定的外部环境。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 庞大的手机用户群和人们对移动互联网有着更加依赖的生活习惯, 3G手机的推广普及将进一步激发客户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因此, 未来几年将是移动互联网增长的黄金时期。
(2)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三大阶段
移动互联网不仅大大增加了网络节点的数量, 而且更有效地增强了节点的贡献能力, 大大提升了网络社会的价值。移动终端拍照、音乐、娱乐等功能的配合, 使客户端的内容创造和消费呈现出几何式的发展, 规模效应不断加大, 移动互联网的本身价值也在不断增加。从2002年起步至今,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见图2。
首先是2002~2006年的市场培育阶段, 此时的移动互联网刚刚起步, 运营商封闭WAP运营, 互动模式单一, 参与用户仅为少数高端客户。
第二个阶段为2007-2009年, 市场迅速起步。3G商用化和普及化为移动互联网奠定了良好的网络基础, 移动互联网服务逐步多元化发展。互联网企业随之大规模进入, 运营商开始布局移动互联网。
第三个阶段为2010年至今, 移动互联网得到快速发展, 行业竞争全面展开。终端的多元化及智能化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重要的助推力。更多企业进入移动互联网市场, 多种创新服务不断涌现, 多类型移动终端并存。智能操作系统多足鼎立, 目前在我国市场得到应用的国际主流智能系统有:苹果的iOS、谷歌的Android、微软的Windows Phone 7和诺基亚的Symbian等 (如图3所示) 。
(3)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分析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融合的时代, 是设备与服务融合的时代, 是产业间相互进入的时代,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进了不同产业的跨界竞争, 促进了产业融合。目前,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涵盖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终端厂商、平台运营商和网络运营商等。经过三个发展阶段的磨合和发展, 价值链更为细化和开放, 呈现多元化与跨界竞争的特点。如图4所示。
内容提供商和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平台运营商进行合作, 在从封闭型产业链逐渐走向开放的过程中不再受到禁锢, 通过向用户界面的渗透, 大大扩大了内容的覆盖, 加强了用户认知度, 从而逐步争夺产业链的主导权。
服务提供商大力结盟, 以开放的思想推进互联网应用, 寻求开放的资源整合。如Google推出开放式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及手机操作平台Android;亚马逊推出电子阅读器Kindle以及Android系统应用商店等, 通过和上下游的合作关系使自身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加。
终端制造商寻求通过“终端+应用”的模式, 快速从终端转型至应用服务。通过创新产品, 扩大用户规模, 逐步加强了自身终端的市场竞争力, 典型案例即为苹果发布的Ipad, 3个月销量即达到300万台。此外, 终端厂商还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如诺基亚推出Ovi商店, 进入互联网内容服务市场。开放的系统和应用加速了终端厂商的变革, 未来智能终端将成为承载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基础。
平台运营商汇集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 网络运营商、终端制造商、内容提供商以及第三方机构都在涉及建立中间平台, 以稳固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生命力, 如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91助手、安卓网, 以及中国网络电视台的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等等。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平台运营商数量会越来越多, 大量的平台运营商有助于内容提供商及应用提供商获取更多的议价权, 带动产业链上游发展。
网络运营商不甘成为流量管道, 试图通过和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合作, 建立音乐、阅读、游戏基地等, 重新获取产业链主导权。三大运营商分别推出应用商店, 如中国移动的MM商店、中国电信的天翼空间等打造开放的应用平台。
移动互联网不同于传统互联网的几大特征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优势不仅体现在移动性上, 还表现在更丰富的业务种类、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和更高服务质量的保证上, 当然, 移动互联网在网络和终端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移动互联网不同于传统互联网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终端呈现智能化、多样化、普及化、个人化的发展趋势。
GPRS、EDGE、3G和WLAN构成的无缝覆盖, 使移动互联网接入和使用网络易如反掌;移动的终端便于用户随身携带和随时使用,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享受互联网业务带来的便捷。
(2) 信息接收及互动的及时性。
客户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接受互联网的各类信息, 非常适合于新闻资讯、邮件、在线游戏等业务, 即时通讯、微博等在线互动业务也是移动互联网的强项, 信息爆炸的趋势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加明显。
(3) 业务使用的私密性。
相对传统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具有更为紧密的个人归属性, 所使用的内容和服务更私密, 手机支付、位置服务、安全健康监控等个性化、即时化的服务与应用, 造就了移动互联网巨大的客户规模与产业空间。
(4) 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
移动互联网业务在便携的同时, 也受到了来自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的限制。在网络能力方面, 受到无线网络传输环境、技术能力等因素限制;在终端能力方面, 受到终端大小、处理能力、电池容量等的限制。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受到了网络及终端能力的限制, 因此, 其业务内容和形式也需要适合特定的网络技术规格和终端类型。
对碎片时间的利用, 保持信息连续性, 是客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核心诉求。移动互联网最大的机会在于创造服务价值, 业内人士指出, 娱乐+社交应用将主导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移动互联网用户更深层次的需求将被激活, 移动互联网将向终端日趋普及、功能日趋强大、应用日趋丰富的方向发展, 并进一步大众化和普及化。
三网融合的利好环境, 将促使移动互联网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3G背景下, 我国庞大的手机市场规模成为有效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 而这必将刺激移动互联网市场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 引发新一轮创新潮。
移动互联网监管对策
移动互联网为视听节目、游戏、电子书籍等数字内容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也为用户消费数字内容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其开放性和用户内容生产的便捷性, 促进了公民社会的构建和媒介社会责任的实现。但是, 开放式的生产模式容易带来信息内容的泛滥, 未加鉴别的意见交织容易造成无意义的喧哗, 缺乏自律的用户群体容易形成网络“哄客”和“水军”横行, 对“群体力量”的盲目推崇容易陷入“网络审判”的泥潭, 这些都容易对社会正义和秩序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 从当前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看, 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角度出发, 必须从技术、机制、体制等方面重视与抓好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工作, 确保我国移动互联网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首先, 移动互联网提供服务涉及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终端厂商、平台运营商和网络运营商等产业链多个环节、多种内容传播形态和多个行政管理部门, 借鉴国际监管经验, 融合监管必须要有一个高于这个行业的专门独立的机构。移动互联网也需要电信、文化、广电、工商等众多部门的集体会商、科学决策。
其次, 强化网络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服务中的管理职责。建立健全着眼长远的内部监控机制, 规范管理流程, 壮大监管队伍, 针对一些不良信息、软件和功能, 配合相关管理部门及时进行过滤。
第三, 加强对内容服务商和平台运营商的监管。内容服务商提供和平台运营商所集成的新闻、出版物、视听内容等应用, 应当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许可, 确保应用提供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 设立举报机制, 在内容提供、网络分发和终端接入环节部署监管力量, 争取全社会的支持。
互联网发展现状论文 篇8
关键词:互联网?物联网?RFID?无线网络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是互联网时代,那么现在就是物联网时代。互联网把每一台个人计算机联结了起来,开发出丰富的内容和成熟的应用,但这是针对人与人的特定领域且是虚拟的。除此之外,我们所处的世界还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物质。那么人和物、物和物之间是不是也能有这样一种对话工具呢?工业时代的技术发展催生了物联网,它的出现使人和物、物与物之间的有效通信变为可能。
发挥一下想象力,未来有一种生活是这样的:驾车时,只需设置目的地,便可在车上休息,车载系统会通过路面接收的智能信号行驶;生病时只需一个小仪器,医生就可以24小时监测病人的体温、血压、脉搏;还能通过手机在北京控制成都家中的电饭煲。这并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这是通过放置在物体内的微型传感器实现的,微型传感器负责收集各种数据,一旦发生异常变化,数据处理中心便会发出提醒或修改信息,随后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共享和传输,就能实现通俗意义上的物物相连。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只要借助物联网技术,这些都会成为我们的日常工具。
什么是物联网,它和互联网有什么区别呢?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从本质上来说,互联网和物联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互联网是完全虚拟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只是信息和知识的交流。例如我们想在互联网上了解一个商品,必须要收集这个商品的相关信息,然后放置到互联网上供人们浏览,人们必须做很多工作,且难以动态地了解物品的变化。物联网则不需要,它是通过在物体里植入的各种微型的芯片实现人与物体的直接相连。但是,物联网必须借助互联网才能实现全球互联,在本身的信息储存与识别技术基础之上,还需要嵌入无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才能实现信息的传递。
而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目前物联网已经被应用到更多的行业和领域。例如,超市里的商品上贴上条形码、电子标签,与互联网连接后,就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控制这些商品的流向。这仅是物联网在传统行业中最简单的应用,还算不上“巨大網络”和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物联网在农业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种植准备阶段,可以在温室里布置传感器,分析实时土壤信息来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在农作物种植和培育阶段,可以用物联网技术采集温度、湿度信息,进行高效管理,从而应对环境变化。在生产制造环节应用物联网可以完成自动化生产线运作,实现在整个生产线上对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产成品的识别和跟踪,减小人工识别成本和出错率,提高效率和效益;在存储环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时盘点和智能货架技术,保证了发货退货的正确性及补货的及时性,并且仓储区内的商品可以实现最优放置,提高仓储区的空间利用率,并能够提供有关库存情况的准确信息,从而降低库存,增强准确性和快捷性。在物流环节运用物联网,可以确保精确的库存控制,甚至可以确切了解目前有多少货箱处于转运途中,转运的始发地和目的地,以及预期的到达时间等信息,这能大大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物联网打破了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一块新的地球。
不过,物联网迅速普及的可能性难以判定。可以肯定的是,在国家大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背景下,物联网会是工业信息化过程中,一个比较现实的突破口。而且,RFID技术在多个领域所进行的闭环应用的成功案例中,物品的信息已经被自动采集并上网,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有些物联网的梦想已经部分实现了。所以,物联网的雏形就像互联网早期的形态局域网一样,虽然发挥的作用有限,但昭示着的远大前景已经不容置疑。
【互联网发展现状论文】推荐阅读:
国外互联网营销发展论文08-30
互联网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论文05-12
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论文07-29
互联网下的期刊出版发展形势论文08-11
互联网金融现状10-14
互联网企业发展08-13
互联网发展思路12-13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07-04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