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碧云天(通用5篇)
苏幕遮碧云天 篇1
“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
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说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苏幕遮·碧云天》作者简介
苏幕遮碧云天 篇2
提起范仲淹, 人们一定会想起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他不仅具有作为政治家的宏大胸襟和抱负, 而且还具有作为军事家的杰出的才能。他率兵防边数年, 使西夏和羌人不敢入侵。在北宋王朝, 他担任过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等职。这样一位身负一方安危, 受到朝廷重视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 也像普通人一样, 有着丰富复杂的内心感情。如果说, 他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表现了慷慨苍凉的英雄气慨的话, 那么这首《苏幕遮·碧云天》则表现了他缠绵悱恻的儿女情怀。
这首词的词意是, 诗人为排遣郁闷在心中的羁旅愁思, 在傍晚时分, 高楼远望, 借酒消愁, 然而注入眼中的萧瑟秋色, 反而勾起他无限的悲哀。最后禁不住声泪俱下。
词的开头“碧云天, 黄叶地”两句, 诗人以高度概括的艺术表现手法, 绘出一派萧疏清寂的深秋景色。天空一片湛蓝, 浮云冉冉飘动, 原野上铺满了一层枯黄的秋叶。置身在这样一片苍凉的环境中, 诗人怎能不产生孤凄怅惘的感受。“碧云天”是抬头所望, “黄叶地”是低头所见。诗人为何要作这一番上下求索, 他内心正在希冀着什么呢?我们前面说过, 诗人是为排遣郁闷在心中的羁旅愁思, 高楼远望。而大自然, 尤其是这片深秋的景色, 却给不了他任何慰藉。于是他低下头来, 而满地的黄叶, 又构成一个生命陨落的意象, 使怀有满腹离愁的诗人, 又产生凋零之感。为了求得摆脱, 诗人转移了目光。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是诗人平视所见。涵蕴着秋意的江水上下起伏荡漾, 水波上淡淡地迷茫着一些微带寒意的烟雾。这幅令人悲凉的秋江图, 已不是诗人纯粹描摹的自然景色了, 在写景之外, 还表现出诗人内心凄凉的感受。随着水波的流动, 诗人的视野逐渐向远处展开。“山映斜阳天接水”, 这是极视所见。远方, 滔滔的江水在天际滚动, 水天相连。诗人的眼光由水而天。太阳之“斜”, 说明位置之低, 因而诗人从水天相接处, 自然而然到望见夕阳, 再望见被夕阳余晖映照的远山。诗人的视野也从纵向变为横向。境界越绘越远, 情意也越描越深。在笼罩着黯淡暮景的天地之中, 诗人怎能抹去心中的哀绪愁情;忧伤的情思不但没能排遣和解脱, 反而触景生情, 被一点点触发了出来。在愁思无法消除的情况下, 终于迸发出“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的呼喊。“芳草”暗喻故乡, 天边的夕阳算是远了, 尚能望得见, 可故乡却还在夕阳之外, 诗人把这归咎于芳草无情。所谓“无情”正显示诗人的深情。到这里, 我们已不难看出, 诗人登楼望远, 除排谴内心的愁思外, 还隐含着希望看到自己的故乡。然而, 在茫茫的天地中, 极目难寻, 诗人终于抑制住思乡之情, 于是转入了下片的抒情描写。
“黯乡魂, 追旅思”, 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让人黯然伤神, 使诗人“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前两句是因, 这一句是果。意思是说, 每天夜里只有做着返回故乡的好梦时, 才得安睡。这从反面衬托出诗人在寂寞的羁旅生活中, 恼人的离情时常惹人整夜整夜地辗转反侧, 难以成眠。虽然偶尔能梦回故乡, 但岂能长久, 一旦醒来, 情景依旧, 不能不陷入更加孤独忧伤的境地。诗人只能独上高楼, 企求在大自然和酒中寻得慰藉。而这是不是有效呢?最后一句“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作了解答。“休”是不要, 警告自己切莫倚楼, 这与前面的行动是矛盾的, 在这矛盾中, 表现出多少无奈的心情, 表现出多少挣扎的痛苦。诗人只好借酒浇愁,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举杯消愁愁更愁。诗人用新颖的比喻, 把抽象的情怀具体形象化地表现了出来, 把悲痛之情、眷念之意、无奈之心推向高潮, 令人难已。
《苏幕遮》教学设计 篇3
本课的教学在“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指导下,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心设计以“吟咏诗韵”为核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策略。以诵读为基础,品味语言,理清词作景与情之间的关系,感受作者羁旅思乡之情。进而运用自己的生活积累进行比较分析,体会本词是如何把羁旅愁思与所咏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最终让学生找到独立分析诗词作品的突破口,实现“服务型课堂”中今天的教正是为了明天的不教的现代教学理念。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选修读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里的一篇自主赏析篇目。本单元的重点为“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诵读教学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苏幕遮》是一首将思乡情绪和荷花的风姿融合在一起的佳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荷花”是兩片的感情纽带,其中每一句都带有动作性或视觉性,几乎句句都可构成一个或几个画面,构成角度不同的镜头。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画面,把握诗人情感的变化,从而让学生通过诵读体验诗歌景与情的关系,最后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为高二年的学生,在前两个单元的诗歌教学的基础上,学生对诗词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而且本篇“思乡”的主题也较容易为学生所理解。但高二阶段学生已不习惯于高声朗诵,学习的自主性也比较差,想在课堂上自主完成阅读有较大的难度,老师的有效导引犹为重要。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能成诵,体会本词景与情的关系。2.能力目标:赏析本词写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理解周邦彦词以咏雨后荷花为中心,表现思念故乡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通过大量诵读,深入品味此词的丰富感情和优美意境。
(三)教学难点:分析本词如何把羁旅愁思与所咏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感受到作者的感情色彩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及意图
一、导入新课当我们走在路上,能够见到一池荷花,一片轻轻的荷叶,那会带给我们无尽的清凉,也会带给我们无限的情思。无数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生花妙笔写下无数关于荷花荷叶的篇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其中的几首,第一首周邦彦的《苏幕遮》
设置意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二、鉴赏
问题:作者的内在情感是需要一些外在的景物来寄托的,我们看上片都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美在哪里?齐回答:沉香、鸟雀、初阳、宿雨、风荷。
师:在这些景物的前面或后面都有哪些相应的动词,在沉香前面燎,……这些动词分别写出景物什么样的情态和意境?提问生:“举”……师总结:想起一个名篇,描写荷叶荷花的现在散文名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把那个句子回忆下:“曲曲折折的……打着朵”这些句子正好可以和周邦彦的“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相互的映照。提问生:……“窥”师总结:写出了它的什么情态?在屋檐向屋内窥,告诉人们什么?天晴了我们出去玩吧!所以,这里有非常强烈的什么意味!拟人的意味,写出了“探头探脑”“呼朋引伴”非常有生机和活力,充满了一种天晴的快乐,这是“窥”字和“呼”字一齐讲了。
提问生:……“燎”。
五、美景欣赏
师总结:“燎”是什么意味?是“烧”烧什么?“沉香”,同学们我们在学《阿房宫赋》的时候,有一句关于香料的描写,还记得吗?“烟斜雾横,焚椒兰也”这种应该是烟雾缭绕,但是我们估计这个场面要小一些,香料也要淡一点。
师总结:整个的上阙写景,用这个动词整个景物有动有静;“沉香”是嗅觉,“鸟雀呼晴”是听觉,“……一一风荷举”是视觉,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碧绿的荷叶,惊艳的荷花,非常美的一幅景。好,我们下面一齐把上阙读一下。在这样美好的景物之下,作者升起了什么样的情思?
生:思乡情师:大家一起读一下生:……
师:《苏幕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体会一下这景和情联系的纽带是什么?是通过哪个意象反映出来的?上片:风荷勾起的思乡情。
师:作者的家乡在哪里?
生:……江苏师:这里有漂亮的荷叶,看到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
师:“五月……忆否”?这句在写谁?
生:渔郎
六、小节
《苏幕遮 篇4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
《苏幕遮·怀旧》出自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参考翻译: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苏幕遮》(周邦彦)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美读理解词意,体会作者的思乡情。
2、学习鉴赏本词的艺术特色。
3、有感情地诵读全词。【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温故导入
莲花历来为人们所喜爱,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咏赞莲花的诗篇,同学们能说出几句写荷花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李白。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周敦颐。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周邦彦是如何来描绘荷花的神韵的,由赏荷寄托词人了怎么的情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周邦彦的《苏幕遮》。二. 走近作者: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中国北宋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
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哲宗元佑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但却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三. 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辨析字形
燎liáo
溽rù
楫jí
浦pǔ
2、结合注释解释意思
燎沉香
消溽暑
侵晓窥檐语
楫
梦入芙蓉浦 四.朗读感知
学生自读,注意把握节奏停顿。教师指导,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师生共读。问题一:从内容上看,词的上下片分别侧重写什么? 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问题二:词的下片抒情,抒发了一种什么情感? 明确:思乡之情
问题三: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的感情纽带是哪个意象?明确:风荷。五.美读赏画
那么词人是如何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上片,找两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及时点评。
问题一: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荷花。
问题二:从感官上来讲,词人是从哪三个角度来描写这幅画的? •燎沉香,消溽暑。(嗅觉)。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听觉)。•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视觉)。画面:整幅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品读上片,一定有令你怦然心动之处,试举一例进行赏析。(可从炼字、动静等方面赏析)1.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赏析“呼”和“语”。A.拟人:“呼”字,呼:呼唤,写出小鸟叽叽喳喳的欢快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同时,古诗词中鸟雀呼唤还暗示着雨过天晴。极为传神,充满人性化,暗示昨夜雨,今朝放晴。“侵晓窥檐语”,“窥”:窥看、窥探,写出了鸟儿们在屋檐下探头探脑、东张西望的有一点点怕人的神态。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B.反衬:“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以闹写静写法。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清新的绿荷叶面上昨夜雨后水珠仍在。但作者仔细的观察水珠被蒸发的过程,形象细微之致,并且其后荷花荷叶摇动,这一定有响动,因此又引出音乐的效果了,手法超凡。
一“举”字,写出了荷叶雨后挺立水面的勃勃生机,动景如生,令绵绵的上片有了风骨,而又不失风韵。视点上,作者是很考究的。先一个雨珠,后扩大、降低到水面,最后远望整个池塘,仿佛在摄影一样。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3.总结上片:
词人调动多感官来摹写雨后初晴荷花的清新如洗,静中有噪,鸟鸣叶翠的清新脱俗,恬淡自然景象。运用“举”字将雨后荷叶的舒展写的惟妙惟肖,极具神韵。六.品读揆情
身为钱塘人的周邦彦,眼前看到繁盛的荷花,不免想到家乡的那片令人心驰神往的荷塘,那个魂牵梦萦的家乡。“五月渔郎相忆否?”品读下片,体会作者情感。
1、“五月渔郎相忆否”,从对面写来,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反衬自己对家乡朋友的浓烈思念。补充: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了解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中的“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芙蓉浦补足上片对荷的描写,小楫轻舟,芙蓉浦,给人无穷的美好的联想和想象空间。梦字,点出对家长的情念。
3、深化主题: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两句承前,除思乡外,更有厌倦官场,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情。
七、艺术手法
1、善用动词,动静结合。
2、调动感官,虚实结合。
3、对写法,衬托。
【苏幕遮碧云天】推荐阅读:
《苏幕遮》教案09-03
选修语文《苏幕遮》教案05-15
苏幕遮(高二选修教案设计)06-09
苏幕遮范仲淹翻译07-30
范仲淹《苏幕遮 怀旧》阅读答案及赏析07-08
黄碧云语录06-11
义薄云天的意思05-23
云天海之旅周记150字09-11
云天海之旅周记150字游记作文05-14